姜集村成為蘇北最大的「人口批發市場」江蘇徐州豐縣農村婦女悲慘境遇的影片,使輿論紛紛猜測,她們是否是人口拐賣的受害者。2017年,美國曾把中國列為人口販賣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對於被拐賣的人口,雖然中共官方沒有給出具體數據,但僅從江蘇徐州一地來看,就已經相當觸目驚心。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2022-02-09_090006

清華教授勞東燕長文《直面真實的世界》遭全網封殺
米蘭 2022-02-03清華教授勞東燕長文《直面真實的世界》遭全網封殺– 看傳媒新聞網 https://bit.ly/3uCpOZ0
北京清華大學法律學系教授勞東燕1月29在微信公眾號“勞燕東飛”上發布題為《直面真實的世界》、長達6000字的文章。該文章僅存活了不到2個小時,就被微信平台刪除。勞東燕曾在2016年榮獲中國人文社科最具影響力青年學者、第二屆首都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她對中國的法治建設一直努力說真話,也曾聲援過被當局打壓的清華大學法學教授許章潤,以下是《直面真實的世界》全文。
一、引子 
躊躇許久,仍不知道2021年的總結,要從哪裡寫起。 
過去的一年於我而言,算是地過得平靜,少了明眼可見的中傷,也不復求而不得的失望。然而,內心的鬱結之處並未消散,同時迷茫之感與日俱增。 
記得2019年曾讀到一句話,大意是,2019年是過去十年中最糟糕的一年,同時也是未來十年裡最美好的一年。當時只道是揶揄,如今回看,倒是頗有些洞察先機的意味。 
疫情之下,歲月靜好的想像終於難以維續,因為兵荒馬亂的日子,距離每個人都幾乎只有一步之遙。就在不久之前,又一個城市經歷了圍城之困。誰能保證,武漢與西安所經歷的一切,就不會降臨到我們自己的身上?即便沒有圍城之困,在經濟下行和失業降薪的風潮之下,誰又知道前方會有什麼遭遇在等著我們? 
在一個到處充斥正能量話語的社會,不安感卻像潮水一樣,迅速地在全社會蔓延。在不安感的支配下,對自由的追求時常成為被譏諷的對象,而人們對於權力的漸趨集中,對於以安全為名的各式管控,對於以大數據追踪為基礎的技術統治,日益表現出無所謂甚至是歡迎的態度。 
2020年的我,憤慨與感喟都主要圍繞自身的遭遇,試著全面接納在不期然中降臨的中年心態;終究,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或遲或早地要步入中年,從生理到心理。2021年的我,似乎更多覺察到的是周遭的變化,對於周遭世界與很多事物,都被迫經歷重新認識的過程。 
二、在荒謬中生活 
疫情的連鎖反應,加上時局的變動,導致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此起彼伏。 
發表一份記錄疫情下日常生活之種種的日記,得做好被約談的準備。聲援一下因課堂言論被開除的同行,甚至要面臨“被精神病”的遭遇;在自媒體的接力呼籲之下,好不容易從精神病院出來,最終卻只能在年關來臨之際,選擇從此別離家鄉。 
冰天雪地裡,懷胎八月的孕婦在醫院門外坐等流產,而突發心髒病的老人,以必須核酸檢測為由,在無情的等待中失去救治的機會。一位媽媽接到中學放假的女兒,在已通過十八輪核酸檢測的情況下,仍被卡點攔著不讓回家,在冬日的寒夜徬徨街頭直到天明。 
山東的某位鎮委書記告誡上訪人員,有一百種手段“刑事”對方;河南的某位縣長更是殺氣騰騰地喊話,春節期間要對惡意返鄉者先隔離再拘留。 
以上種種,多麼希望只是個例,可惜不是。那位聲稱有一百種手段“刑事”上訪人員的鎮委書記,想必不會認為自己說的內容有錯,而只會怪自己政治上幼稚,把不能說而一直在做的事說出了口,還不小心被錄了音。的確,她道出的是現實。刑法中多的是手段來對付上訪人員,包括尋釁滋事罪、敲詐勒索罪以及擾亂國家機關工作秩序罪等,都是實務中常用的罪名。 
那位在冬日寒夜與女兒一起徬徨街頭的媽媽,曾這樣哭訴:“如果每一個教訓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才能成為教訓的時候,這樣是不是太慘痛了?……你們是執法部門,但是天理人情呀,我們是不是把人放在了第一位?”她的哭訴讓人潸然淚下。然而,在這起事件中,究竟誰是為惡者,誰需要對結果負責呢?答案是沒有。就像當地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回應的那樣,我們無能為力,這個事情也不能說卡點人員做得不對。 
一切都是以安全或穩定為名,宣稱是為了民眾的福祉。可悲的是,無論是醫院的保安還是卡點的人員,每個人都在盡忠職守,猶如螺絲釘那樣,認真貫徹來自上面的規定,同時卻對具體個人的苦難視若無睹,甚至本身就是他人苦難的肇因。 
單純人性的惡,儘管看起來觸目驚心,其實並不那麼可怕,因為但凡有正常理性的人,都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就像重慶那位男子為實現再婚目的,不惜將一對親生兒女從高樓拋下,誰都會發出惡魔在人間的斥責。然而,制度造成的惡,因其以日常化甚至是平庸的面目出現,導致人們普遍地不加提防,所以具有高度的傳染性。縱觀20世紀的浩劫,幾乎都是由制度性的惡所造成,惡劣的製度加持人性的黑暗,一再地釀成難以想像的悲劇。 
在恍惚中,我聽到國家機器在那裡嘎吱嘎吱轉動的聲音,反應敏捷,運作有序,卻缺乏任何溫情,顯得理性而冷酷。在這樣的國家機器眼中,抽象的群體至高無上,而具體的成員毫無價值。事實上,作為群體的民眾被抬舉得越高,作為個體的成員就愈發地無足輕重。兩種理念竟能並行不悖地存在,世界就是如此的荒謬。 
荒謬的不止於此。當初以自由為名而得以迅猛發展的網絡與數據技術,正在成為新的統治工具,給作為社會成員的我們套上日益沉重的枷鎖。技術本身以造福於社會為名而被大力倡導,但現實中它們經常被用於監控與操縱,包括進行愚弄。 
就比如,個人在朋友圈發布的信息,不時會遇到只有自己可見的情況,而發布者往往還並不知情。同時,與主流不同的聲音越來越難以發出,即便僥倖通過發布環節的審查,也會被技術迅速地捕捉。此外,在技術的統治之下,個人被大數據系統所誤傷,也經常不知道找誰理論,每個人都身不由己地陷入匿名的魔陣之中。 
學生時代在王小波的書中讀到花剌子模國信使的故事,覺得匪夷所思。怎麼會有這樣的製度安排呢?凡是給國王帶來好消息的信使,就會得到提升,給國王帶來壞消息的人,則會被送去餵老虎。壞消息難道會因為信使的不傳達而消失嗎?然而,此種類似於寓言的故事,在現實中一再地上演。 
當下的社會治理中,不管什麼層級,重要的往往不是出現了相應的問題,而是相應問題是否成為了輿情事件。於是乎,不解決問題,而只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成為治理中的慣常手段。把任何有影響力的事件都單純地當作輿情問題,導致問題不僅沒有解決,而且越來越多。本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最後變成天大的事。 
更為荒謬的是,很多被套上枷鎖的人,不僅不憤怒於自由的喪失,還頗為怡然自得,就像溫水中被煮的青蛙。並且,雖然自己也是被統治者,卻特別善於為統治者著想。一切都是為了大局嘛,限制自由算什麼,犧牲他人的權益更是不值一提。也正是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普通個人為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被迫承擔越來越多的污名。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對於他人的不幸表現出不加掩飾的冷酷,甚至想方設法要從當事人的身上找出錯處來。這種下意識的言行,折射出一種頗為微妙的內在心理: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們,完全(或至少部分)是由於自身的過錯所導致,而我沒有這樣的問題,所以我是安全的,不幸不至於降臨到我的身上。 
可以說,正是真實世界中安全感與穩定預期的嚴重匱乏,釀生了此類扭曲的自我臆想。當全社會陷入這樣的臆想,被害人有錯論的氾濫成災,也就變得容易理解。只有純潔無辜的被害人才被認為值得同情,而這樣的被害人少之又少,人們自然可以心安理得地拒絕施予同情。基本的同情心與同理心,在這個社會,變得越來越稀缺,日漸地成為奢侈品。  
三、在迷茫中忙碌 
人到中年,突然發現需要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在反思自己是否有些矯情的同時,我有一種不知身在何處的惘然。直面荒謬,又時常無能為力。所以,儘管早過了不惑之年,反而愈加地困惑與迷茫。 
公眾號停更一年,期間除因出版社的提議而發布過新書的訊息外,沒有專門寫過或推送過任何文章。偶爾有朋友或學生問起,多是以忙的理由來搪塞。但從內心來說,停更的主要原因恐怕還是迷茫。 
迷茫首先表現在,但凡涉及社會性的問題,我已經完全不知道,言說的邊界究竟在哪裡,也因此不知道自己可以寫些什麼。當2021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揭曉,授予菲律賓記者瑪麗亞·蕾莎與俄羅斯《新報》總編輯德米特里·穆拉托夫時,國內報導的是“以表彰二人做出的貢獻“,而外媒的報導則是”以表彰二人為捍衛言論ZY做出的貢獻“。不知從何時起,言論ZY竟成為諱莫如深的詞彙。 
迷茫還表現在,除了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之外,我不知道這樣的公共寫作有什麼意義。在公知被普遍污名化的今天,無論是民眾還是政府,包括這個時代的青年,都不怎麼歡迎指摘社會問題的知識分子。我看過一段視頻,是一位年輕女孩挖苦譏諷公知的,被她點名道姓的那些人物,都曾是我們這一代年輕時頗為尊敬的知識界人物。看完之後,心里頓覺一陣寒意,不由地想起魯迅先生的小說《藥》中的人物夏瑜。夏瑜的犧牲有什麼意義呢?大概只有作為人血饅頭的意義。他為之付出生命的民眾,就是那樣對待他的。 
實際上,不止是公號文章的寫作,甚至於對學術寫作,我也開始陷於意義的迷茫之中。觀察近些年來的法律實踐,發現學術性寫作除了為個人的安身立命提供些許本錢,原以為的推進中國法治的意義,純屬一廂情願。法學理論的研究,越來越像學界中人的自娛自樂,表面的繁盛掩蓋不了內裡的空虛與犬儒。在學術日益內捲化的今天,論文寫作的意義往往只在於發表。說到底,在理論對法治的設想與實務對法制的踐行日益背道而馳的今天,也不要奢望理論能對實務產生多少影響。 
更為迷茫的是,在這一年中,我試著讓自己收斂與合規,但終究發現,很多時候都會被逼到忍無可忍退無可退的地步。也許,是我的忍耐力不夠吧。很多事情,但凡還有一點做人的血性,我都疑惑,怎麼能忍得下來。無止境的忍耐,無原則的退讓,最終會讓自己都鄙視自己,那樣苟且地活著,真是枉稱為人。反之,不想忍耐的話,就要經常處於憤怒的狀態,還可能被認為是麻煩人物,免不了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讓人迷茫的還有,關於努力的意義。一直篤信越努力越幸運的我,突然間就陷入迷茫之中,不知道努力的意義何在。這些年來,努力前所未有地貶值,就像遭遇了嚴重的通貨膨脹。所謂的“貶值”,不只意味著更多的努力換不來更高的收入,也意味著隨著階層提升渠道的收緊,拼命的努力也不見得能改變自身的命運;“貶值”還意味著,對很多社會問題所作的努力,難以獲得真正有意義的改善。 
就比如,包括我本人在內的法界同行與媒體同仁,這兩年在人臉識別的問題上做了不少的努力。兩年之前北京地鐵在準備推廣人臉識別時,因遭遇輿論的反對而擱置;兩年之後北京已有五個地鐵站悄然推行人臉識別,預計很快就將全面鋪開。不止如此,小區、商場、學校等各類公共場合,借疫情防控的東風,人臉識別技術的適用都有愈演愈烈之勢。 
如果所做的努力沒有意義,那我們還要繼續選擇努力嗎?然而,不努力又能如何?恐怕只會使處境更為糟糕。所以,就只能在迷茫中忙碌,在忙碌中迷茫。在努力遭遇斷崖式貶值的今天,這樣的迷茫具有相當的普遍性,也無怪乎“內捲”與“躺平”,會成為具有時代標誌性的關鍵詞。 
“內捲”的本意是不必要的複雜化或缺乏進步的自我重複,對於努力的貶值現象,用“馬爾薩斯陷阱”來形容可能更為準確。不過,“內捲”的字面意思直白易懂,也比較形象:既然沒法對外使力,那就只能捲入內部的過度競爭。在努力的作用微乎其微的情況下,“躺平”也相應成為一種不失明智的處世立場。不再接受打雞血式的激勵,也許是年輕一代在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消極的抗爭,以部分地消解外在環境對個體的規訓吧。  
四、在適應中反省 
從年輕時候開始,我便認為法治在中國的實現,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只是時間的問題。然而,這種盲目的樂觀遭到了現實的痛毆。眼見著依法治國日益地變成以刑治國,法家主義的法製卷土重來,有時會有悲從中來之感。我不算悲觀的人,但仍難以完全消化外部環境的衝擊帶來的沮喪與失望。我很想兜售正能量,但在春節返鄉也要被冠以惡意的年代,實在是說不出口。在程式化的政治話語漫天飛舞的時代,作為學者,至少應該保持起碼的真誠。一味地迴避現實中的種種,終不免淪為虛偽與投機。 
始終認為,與給予虛幻的希望相比,認清與直面現實是第一位的。就像在對女兒的教育上,我選擇讓她看到世界的真實面目,不會刻意掩飾其中的醜陋與殘酷,給她一個修飾過後的美麗新世界。作為初一的學生,我推薦她看《那不勒斯四部曲》,讓她自己去思考女性命運與兩性平等的話題。前不久她主動提出要看《辛德勒的名單》,我也表示同意,陪她一起觀看,並且在看完後與她探討,為什麼這樣的影片會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所以,我的女兒雖然成績平平,在他人看來可能毫不出彩,但在我眼裡,她自有她的出色之處。她對優秀影視作品的鑑賞力與領悟力,遠超同齡的孩子,對於一些政治與社會問題的判斷,也勝過許多腦袋空空的成年人。 
直面現實,接受世界殘酷的一面,是走向成熟必須要經歷的過程,不然,心理上就永遠只處於蒙昧的幼童時期。就像有句話說的,“凡是聽不得殘酷真相的人,一般都活在嬰兒階段。人的成熟,一半是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一半是對殘酷真相的接納。” 
我始終不認為,將各種社會問題擱在那裡,不讓人說破,不讓大家知曉,便是所謂的正能量。如果正能量要依靠掩飾而獲得,連直面的勇氣都沒有,這樣的正能量,未免透著一股掩耳盜鈴式的虛弱。 
只是,在直面現實的同時,如何讓自己不至於變得憤世嫉俗或是隨波逐流,是頗費思量的事。在外部環境變動的同時,對個人來說,勢必面臨如何調整與適應的命題。完全堅守原先的自我,會因為與外部環境格格不入而遭受痛苦;反過來,選擇成為變色龍,也終究會由於迷失自我而陷於空虛。在兩端之間怎樣平衡,如何在適應外部環境變動的同時保持獨立的自我,可能是很多人正面臨的困擾。我也是如此。 
年歲漸長,終究發現,對任何個人來說,時運都是第一位的。再生猛的人,也強不過時運,中國人喜歡講天命,或許與此有關。但是,特定的時運之下,作為個人仍會有一些選擇的空間。 
所謂的適應,肯定不是通過一味地扭曲與改變自身而順從於外部環境。單方面的順從,只會造就苟且的自我。就像法律一樣,作為個人,我們不僅必須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動,而且需要具備自我演進的能力,通過以我為主的選擇不斷地實現自我更新。這正是盧曼系統論所給予的啟發。 
相應地,在對外部環境的變動保持敏感並調整認知的同時,需要努力培養內在的生命力,以形成更為強大的自我。一個強健的、具有內在生命力的自我,會更有能力化約外部環境帶來的衝擊,同時拒絕犬儒與投機。 
所以,在得知近幾年國內位列TOP2的兩所大學,70%以上的畢業生都選擇公務員與教師等體制內職位時,我在表示理解的同時,也感到有些惋惜。表示理解是因為,我知道身邊的這些年輕人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普遍都高度地焦慮;感到惋惜則是源於,選擇體制內的職位意味著選擇了安穩,而安穩的職位通常天花板很低,風險變小的同時自然收益也少。 
我特別期望,無論身處哪個年齡層,都不要因為疫情的久拖不決與經濟的低迷下滑,就放棄自己的夢想,降低自我的期待。我們需要做出調整,也需要適應外部環境,但不是通過放棄夢想與降低期待來實現。不應該讓疫情偷走自己的夢想。 
就像我的一個學生對我說的,在遇到眼高手低的批評時,為什麼要讓高處的眼睛去就低處的雙手,而不是反過來努力抬高雙手的位置呢?因此,在遇到眼高手低的批評時,或許值得慶幸的是,自己至少還有“眼高”的優勢,比眼低手低總是要更勝一籌。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所能做的,就是努力讓自己的內心安靜下來,以一種“面壁十年圖破壁”的耐心,在韜光養晦的同時積蓄實力。我對自己的期望也是如此。 
回看過往的研究,我關注的命題一直是,如何使包括刑法在內的法律系統適應社會外部環境的變化。反思這種研究立場,不足之處在於只關注“社會秩序如何可能”的問題,其實真正需要關注的應當是“良善的社會秩序如何可能”。基於此,實有必要對原先的研究立場做出調整。 
法律不只是一個功能係統,需要不斷適應外部的社會環境;同時它也是一個意義系統,承載著時代的價值觀與道德底線。因此,在做法學研究時,不僅需要有社會理論的視野,政治哲學的視角也不可或缺,因為後者關注的恰恰是“良善”的維度當法律人不斷地宣稱民眾應當信仰法律時,其間的法律顯然不應當是法家主義意義上的法律。 
在為人處世上,也有一些需要調整的地方。遇到不懷好意的攻訐,以往的我,下意識的選擇會是忍讓退卻與保持距離。可能多少是受了“惡人自我惡人磨”的處世哲學的影響。反思這樣的做法會發現,很多人都是像我這麼想的,總希望有別的惡人去施行懲治。也正是這樣的處世哲學,導致在中國社會吃虧的經常是君子與老實人,而小人與惡人們往往佔盡便宜。 
可以說,正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選擇忍讓退卻,才讓惡人能肆無忌憚地繼續為惡。在某種意義上,對於周遭環境的日漸惡化,選擇忍讓退卻的我們,其實都負有消極不作為的責任。這並非君子之風,而是犬儒懦弱的表現。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呢?不拉低自己的前提下,是應該考慮堅決反擊的。 
在微博上讀到一句話:“你真正吸引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和故作討喜的樣子。”謹將這話送給此刻可能迷茫徬徨的你,也送給我自己。 
“如果你選擇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去為那些沒有發言權的人發聲;如果你選擇不僅與強者為伍,還會同情幫扶弱者;如果你時刻設身處地為那些沒有像你這般地位的人著想,那么你的存在,将不仅是你家人的骄傲,更是无数因为你的帮助而改变命运的成千上万人的骄傲。”这是J.K.罗琳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致辞中的一段话,我特别喜欢。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愿你我都能拥有这样的正能量。 
2022年1月29日
完稿于清华园
清華教授勞東燕長文《直面真實的世界》遭全網封殺– 看傳媒新聞網 https://bit.ly/3uCpOZ0


2022-02-09_0957300 - 2022-02-09T100046.9040 - 2022-02-09T100042.4350 - 2022-02-09T100043.5502022-02-09_0959232022-02-09_0957462022-02-09_095737

那不勒斯四部曲我的天才女友 (電視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gEHpal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11年至2014年,埃萊娜·費蘭特以每年一本的頻率出版《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離開的,留下的》和《失踪的孩子》這四部情節相關的小說,被稱為“那不勒斯四部曲”。它們以史詩般的體例,描述了兩個在那不勒斯窮困社區出生的女孩持續半個世紀的友誼。
“那不勒斯四部曲”也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費蘭特熱”,千万讀者為書中對女性友誼極度真實、尖銳、毫不粉飾的描述所打動。雖然作者從未公開其性別,但媒體和評論家從其“自傳性”色彩強烈的寫作中判斷其為女性。2015年,埃萊娜·費蘭特被《金融時報》評為“年度女性”。2016年,《時代》周刊將埃萊娜·費蘭特選入“最具影響力的100位藝術家”。那不勒斯四部曲 https://bit.ly/3GH6Oe5
--------------------
《那不勒斯四部曲》讀後感
  我花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在公車上把《那不勒斯四部曲》看完了,這樣密集地,認真地看一套小說上一次還是在北京的時候,看肯福萊特的世紀三部曲。
  從某種衝擊力來說,肯福萊特那種更宏大的歷史背景,小人物在大時代洪流中的選擇,成長,奮鬥,墮落更讓我震撼。原來有這樣寫東西的人,原來有這樣介於真實與文學創造的小說,恕我閱讀量少,我當時真的很驚訝。
  這一套不同,我甚至想起了《婚姻生活》那部話劇,絮絮叨叨的,都是很瑣碎的東西。但我也想起了過時行說他為什麼選擇導演這部話劇,因為他用對話,純粹的對話展露了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用了一個詞,細膩。
  說實在的,即便是有一些大歷史,在這套書里也只是泛泛而過。什麼哲學學派,什麼學術思潮,那些年輕人該投身的東西,這個時代發生巨變的東西,裡面都只是很淺地帶過。我開始為這一點的缺失感到可惜,但此刻一想,你看時代怎么變,女孩的社會倫理要求都沒變,相夫教子,所謂的一個女人最大的成功是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至於她自己是什麼樣的,即便有了相當成功的事業還是會被鄙夷,溫和一點的用“可惜她……”,普遍一點的用“那有什麼用,還不是……”這些刻薄不是只出於男性,女性的更多。
  ,his story。肯福萊特用人來講歷史,他想講的還是歷史的故事,而不是人的故事。
  這是一套關於her story,我和“莉拉”,這是那不勒斯想講的故事,HER 的故事。
  (二)
  “我”和莉拉出生在義大利那不勒斯,那是一個很傳統,很貧窮的地方。這樣的形容放在印度可以叫貧民窟,放在美國可以叫黑人區,但我突然想,在中國叫什麼呢?棚戶區?城中村?或者是簡單的鄉下?whatever,因為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總是情不自禁地代入自己。
  “我”和莉拉其實從一出生就知道自己的一生大概會如何度過,將就著讀到國小畢業就好了,在這個小鎮找一個條件差不多的就好了,生幾個孩子養著家裡就好了,然後大概地死了就好了。
  但早慧的莉拉這樣的自然而言,這樣的命運產生了質疑,而“我”出於對莉拉的那種偶像式的崇敬,又或是我自己沒有意識到的力量,我也選擇了對這種生命質疑,並試圖改變。“我”和莉拉並不是七月與安生那種簡單的人生狀態的兩極,而是共同的生命體,是共同生長又不一樣的樹,是這片生命之林孤獨的互相呼喚的兩棵樹。最開始的“我”依附著莉拉的力量去生長,靠著對她那種特殊的情感去生長。而莉拉,看著是那樣野蠻地,自由地去選擇,但她何嘗不是在看著我,吸收著我的力量去塑造自我呢?
  故事最後,“我”提升了階級,“我”擺脫了所謂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痕,“我”甚至擺脫了對莉拉的情感依賴。而莉拉的人生絕對和“我”不一樣,她起起落落,很難稱得上社會意義上的成功,也不能說她有自我意義上的幸福。當然,誰說自我的幸福就是自我意義的成功呢?莉拉最後失蹤了,她這一生很難說愛過誰,愛過什麼,但愛讓人依賴,依賴就會失去自由,莉拉至少是自由的。
  (三)
  從把自己代入人物的角度來說,我不喜歡這個敘述者的埃萊娜,也不喜歡莉拉。我不喜歡莉拉的“作”,不喜歡埃萊娜那種順從,那種盲目,那種自我違背了我個人的對家庭的態度。但那是埃萊娜的生命,她對我而言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是其他小說裡帶著某種象徵的影子。
  前兩部里,埃萊娜是沒有什麼“自我”的,她的敘述里全部都是莉拉給了我力量,我需要莉拉的力量,我為了拜託莉拉的那種力量而做出的種種選擇。在看前兩部的時候我正好在寫自己的小東西,我在反思我的那些時刻,我很粗淺地歸結為
  “每個人成長中都有這樣一個同性偶像或者說某種參照物,男人需要英雄,可能來自漫畫,更可能是自己的父親。女人需要那些耀眼的女人,那個女人往往不是媽媽”
  女英雄還是太少, 我說的是像超人,蜘蛛俠,鋼鐵俠這樣被普世化,世俗化的英雄,不是說翁山蘇姬,珍妮這種小眾的,要知道柴契爾,希拉蕊這種比較知名的還被各種詬病,最大的理由是作為母親的不合格,作為女性在性方面或者政治方面的妥協。
  我國小,國中也有這樣的人,但高中,大學沒有了。不過大學和工作後遇到的那種成熟的優秀女性,她們的耀眼,那種英雄的力量勝過所有的漫威電影。
  女性英雄世俗化的缺失需要女性文藝創作者們努力推動。上帝,我還是不喜歡黑寡婦的胸,神奇女俠的身材來成為唯一的亮點。
《那不勒斯四部曲》讀後感_勵志人生網_激勵人生每一天! https://bit.ly/3J85ZwC
------------------------------
《我的天才女友》是埃萊娜·費蘭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第一部,講述了兩個女主人公莉拉和埃萊娜的少女時代。故事一開始,已經功成名就的埃萊娜接到莉拉兒子里諾的電話,說他母親徹底消失了。埃萊娜想起莉拉對自己命運的預言,於是她寫下她們一生的故事……
莉拉和埃萊娜一起成長於那不勒斯一個破敗的社區,從小形影不離,彼此信賴,但又都視對方為自己隱秘的鏡子,暗暗角力。
莉拉聰明,漂亮。她可以毫不畏懼地和欺凌自己的男生對質,也可以去找人人懼怕的阿奇勒﹒ 卡拉奇要回被他奪走的玩具;埃萊娜既羨慕莉拉的學習天賦和超人的決斷力,又一直暗暗模仿莉拉。
家人不支持莉拉繼續求學,因此她到父親和兄長苦苦維持的修鞋店幫工,又面臨幾個紈絝子弟的追求。埃萊娜則懷著對朋友的關愛、嫉妒和理解,獨自繼續學業,卻始終無法面對和莉拉競爭的失落。
最終,十六歲的莉拉決定嫁給肉食店老闆,但在婚宴上,她發現了丈夫的背叛。而埃萊娜也站在成人世界的入口,既為前途擔憂,也因對思想前衛的尼諾產生朦朧好感而徬徨。
--------------------------
如何理解及評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文學意義?
相信很多人初次讀完《那不勒斯四部曲》,都會對其中莉拉、萊農、尼諾等主角的人物特點印象深刻,但對整部作品究竟講了什麼,卻顯得模糊。作為一部紅遍全球的文學作品,它究竟想表達什麼?是友情嗎?是命運嗎?還是...,我想這值得每個讀者細品。
本文是我對簡體中文翻譯版《那不勒斯四部曲》的讀後分析評論,文章首先介紹了我閱讀本書的過程,接著從兩條意義主線,對作品進行了較為整體的解讀與評價,隨後對作品中的典型人物進行了分析,最後,對該作品進行了總結性的討論。由於這不是一篇故事梗概,而是一篇旨在探究作品文學意義的帶有思考和感悟性質的評論隨筆,因此,為避免影響你自己的理解,我由衷希望你完整的讀一遍四部原著後,再來看我的這篇分析評論。(全文共計約9600字)
目錄
作品與作者簡介
宏觀意義解讀——社會價值觀與方法論
微觀意義解讀——自我覺醒與永恆友誼
微觀層面的小說故事主線
分析與評論總結
1.作品與作者簡介
1.1作品簡介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四部小說於2011年開始陸續出版,隨後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在全球引起了巨大反響和廣泛評論。其作者入選《時代周刊》所評的“當今世界100個最具影響力的人物”。《那不勒斯四部曲》系列小說由《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離開的,留下的》、《失踪的孩子》四部依次出版的故事連續的小說組成。該系列小說以二戰後意大利城市那不勒斯為背景,以20世紀60年代為起點,通過時間軸線,講述了兩個貧民區的聰明女孩從少年到青年、壯年、老年,共長達近60年的波瀾起伏的生活、事業與情感故事。該系列小說成功的背後,不僅是因為作品細緻入微的友情描寫、鮮明的人物刻畫,更因為其隱藏在故事背後的跨越國界的深刻思想。
圖:那不勒斯四部曲中文版;來源:https://www.sohu.com/a/238526919_195845
1.2作者與譯者
(1)作者
《那不勒斯四部曲》系列小說的署名作者埃萊娜·費蘭特(Elena Ferrante)自稱1943年出生於那不勒斯,她從1991年開始文學創作,但實際上Elena Ferrante是其筆名,其真實身份一直撲朔迷離。2016年有學者以語言學的角度分析費蘭特的作品,認為她是一位那不勒斯教授,同年十月,又有一位記者從出版社相關的支付紀錄調查後,推論費蘭特是來自羅馬的翻譯家安妮塔·拉亞(Anita Raja),此後出版商及拉亞均未否認,但該記者的行為受到了其他作家的批評[1]。
圖:疑似原作者Anita Raja照;來源:https://baike.baidu.com/pic/埃萊娜·費蘭特
1991年,Elena Ferrante在給出版人Sandra Ozzola的信中寫道:“書——一旦被寫出來就不再需要它們的作者,如果它們真的足夠好,它們遲早會找到自己的讀者” [2]。事實上,那不勒斯四部曲並非是Elena Ferrante的第一個系列小說作品,早在1992年、2002年,她就先後發表了《煩人的愛》、《被遺棄的日子》兩部作品。從2011年開始,她連續四年,以每年一部的進度,連續發表了四部小說,這四部故事連續的小說組成了人們所稱的《那不勒斯四部曲》。2017年5月26日,神秘的Elena Ferrante接受了紐約時報的書面採訪,對讀者的提問進行了比較平淡的回复[3]。那不勒斯四部曲取得成功後,2019年9月,意大利出版社Edizioni E/O曾發推文宣布11月7日會發行Elena Ferrante的一本新書[4],截至目前尚未有進一步的消息公佈。
(2)中文版譯者
《那不勒斯四部曲》在中國大陸的首個中文版譯者是四川外國語大學意語文學教授陳英,該系列小說的翻譯共花了三年時間,譯者的女性身份,讓文中能處處體味到她翻譯的精妙。2019年4月13日,陳英在出席上海的一個讀者活動日表示,儘管費蘭特不喜歡接觸媒體,但費蘭特將她和讀者、編輯及當代作家的通信編成訪談集《碎片》(Frantumaglia),表示“書裡的交流都非常有深度”,這本書也將推出中文譯版[2]。
圖:那不勒斯四部曲中文譯者陳英;來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294462
1.3讀書介紹
2020年初疫情期間,我通過HBO劇《我的天才女友》第一季了解到該系列小說。之後讀了上海九久讀書人與人民文學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中文版書籍(故這篇評價中的人名也以中文版的譯名為準),帶著對故事發展和結局的期待,我連續花了5個日夜讀完了這系列共計四部小說,由於之前看了《我的天才女友》第一季,所以第一部《我的天才女友》我讀的較為粗略,後3部則讀的相對詳細,整體也有部分反復重讀的地方。
1.4已有的評價
讀完這部小說,思緒良久未平。由於在閱讀直觀上看來“略顯遺憾”的結尾,讓我產生了一些疑惑,於是,我簡單翻閱了知乎、豆瓣等網絡上的一些評論,大家都發表了很多獨到的見解,但普遍都著重談友誼、女性自我覺醒,或者較為單一地進行人物分析,並沒有全面而整體的分析與討論。在對友情的評價中,我認為豆瓣用戶“章魚先生”的評價寫的非常豐富而深入,我自己也比較同意他的觀點。由於多數的評價都較為分散,加上自己又重讀了小說的一些細節,所以產生了寫一篇較解讀評論文章的想法。
本書的中文譯者陳英女士認為作者無意強調太多的階級提升這種“低俗”的問題,更多的是想講女性的意識覺醒,以及擺脫低俗[5],我也認同她的觀點。進一步看,我始終覺得小說具有更深層的寓意,一部小說離不開它誕生的時代背景。既然作者有“淡化作者,讓作品成為作品”的勇氣,再回想小說中的故事,除了日常瑣碎,以及兩個人物“悲歡離合”的小我,更多的是大篇幅對社會觀念的衝突、社會群體矛盾、鬥爭、社會平等意識等的“大我”背景描寫。隱含著對城市興衰規律的思考,以及對社會矛盾、貧困根源改造的探索。因此,我決定從宏觀社會、微觀個人兩個層面來分析探討這部系列小說。
2.宏觀意義——社會層面的價值觀與方法論
如前文所說,我個人偏向從宏觀社會和微觀個人兩條主線去看待這本小說,由於本文宏觀社會層面的解讀篇幅相對較少,我想先從宏觀角度開始談。
從社會學角度來講,作為西方文藝復興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意大利有著燦爛、輝煌而悠久的文化與藝術歷史,比如,世界上第一所大學博洛尼亞大學,充滿藝術人文氣息的羅馬、米蘭、佛羅倫薩、熱那亞、威尼斯等城市,以及本身就有著悠久思想、哲學傳統,以及文學沉澱的那不勒斯。然而,就像莉拉跟萊農三女兒伊瑪講的一樣,歷史上,那不勒斯經歷了和平與戰亂的歷史循環,二戰後貧困混亂的那不勒斯邊緣城區,傳統文化夾雜著高利貸剝削、貧窮、暴力等,塑造著沒有希望的歷史循環。
60年代的歐洲,正是結束二戰後的建設時期,那時的歐洲,社會矛盾突出、政治思想活躍。社會主義等思潮逐漸湧現,資本主義正在社會主義思潮的壓力下進一步步入“福利資本主義社會”,各階層廣泛存在著對改善社會的討論。從社會角度來講,構建平等、和諧、沒有剝削的社會環境,是每個人幸福生活的基礎。越是落後的地區,往往越是容易被人放棄,社會的苦難與秩序失衡需要人來拯救。
如何拯救?要么跳出貧民窟、要么改造貧民窟是人們的兩種選擇。兩種方法中,僅僅跳出去而忽視了問題和目的,或者僅專注於問題和目的,都是片面的,不夠完整的。
因此,跳出去和紮根問題本身,需要結合,才能更好的去完善,建設。通過教育,年輕人可以“走出去”,找到方法和力量,回來改造社會,阻止悲劇的重演。
出生於那不勒斯邊緣城區貧困破敗環境中的莉拉和萊農,受困於現實,在不能同時學習進步時,莉拉就成了犧牲者,成了紮根問題的執著、勇敢、不妥協的價值觀,以及支撐萊農前進和回歸問題的精神引導。萊農則成了莉拉受困於現實中宏大理想的,亦是艱難曲折的實踐者。因此,可簡單的理解為:莉拉就是實現理想的價值觀,是精神;萊農是方法論,是實踐。
2.1社會意義層面理解的人物隱喻解讀
從隱喻視角理解,整個故事中,索拉拉家族代表的是壟斷資產階級,它們不會死亡,那個記錄著剝削高利息的“紅本本”只會有一個家族傳到另一個家族,這裡的“紅色”可進一步隱喻階級內鬥和殘酷血色剝削。老艾羅塔代表的是權貴階級,有著無限的地位、話語權與力量,眾人攀附巴結,但他的教授兒子彼得羅卻看到其中的虛偽而深感厭惡。尼諾代表的是表面美好的極端自由主義,它看起來很迷人,它藉用一切力量擴散而後將其拋棄,一切只為自己,空談不負責任,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所以你看莉拉、萊農都曾為他丟了魂,小孩子也喜歡他,異性也喜歡他,甚至學者彼得羅也喜歡他。帕斯卡萊代表的是有著執著信念與行動力的共產主義鬥士,可憐的是他被人們寄予希望的,由利益集團制定的“法律”判進了監牢,原處於上流階層的“叛逆者”瞬間把所有的罪行都推脫到了他的身上,他沒有發聲,他成了理想主義的勇敢犧牲者,但莉拉、恩佐這些朋友會懷念他、去看望他。莉拉代表的是具有悲劇色彩的天賦異禀、永不妥協、追求完美社會的精神;女兒蒂娜是莉拉寄予厚望的、美好的理想社會。萊農代表的是雖非異禀天賦,但一直幸運、努力,一直在通過人生體驗不斷覺醒的人,是擁有高貴理想和堅毅精神內核支撐下的改變社會的行動者,也是眾多保留著自我探索和覺醒意識的本書的“讀者”。
2.2社會意義層面的故事解讀
《那不勒斯四部曲》連續的四部小說故事既宏大又細膩,有對生活細節和心理活動的刻畫,也有對社會的濃墨重筆。從偏宏觀的社會學角度看,若挑故事主線來說,整個小說中,《我的天才女友》是種下方法論的種子,講的是社會改良意識的啟蒙;《新名字的故事》講的是莉拉與詩特凡諾跨越階級的悲劇婚姻,商業利益對人的物化和勞動的剝削,具體體現在那雙冠有兩個名字的鞋店以及在市中心的豪華鞋店;《離開的、留下的》講的是萊農在現有製度框架下,人們對自由的探索,尼諾這個極端自由主義思想的“傷害”、重回那不勒斯,是實踐對萊農這個探索者的成長與覺醒啟發;《失踪的孩子》則講的是當代社會面臨的新衝突、新危機、新挑戰,蒂娜這個剛成長起來的美好社會希望的悄然失踪,留給人們繼續去尋找。
結尾最後一部《失踪的孩子》中。當代表索拉拉、布魯羅的剝削者被殺死後,看似舊的矛盾解決了,可尼諾這個不負責任、不切實際的極端自由主義又回來了,種族矛盾、暴力毒品又開始氾濫、階層又開始固化,人文關懷漸行漸遠。導致了美好的、小小的蒂娜的失踪。曾今人們向莉拉打招呼的短暫祥和、舒適的街區陷入另一種自私自利、背叛的混亂。蒂娜的失踪意味著共同價值觀、秩序、人文與希望的消失。是壟斷資本主義索拉拉帶走了蒂娜嗎?還是莉拉和萊農因短暫的疏忽,將蒂娜們全部交給極端自由主義尼諾導致的?
在這個層面,集智慧與美麗於一身的女兒蒂娜的消失,讓天生勇敢堅毅、無所畏懼的莉拉失魂落魄。蒂娜是誰?她是母親莉拉內心巨大的理想,沒有巨大階級差異、沒有貧窮、沒有背叛、沒有隔閡的美好世界。母親莉拉希望蒂娜除了有自己出生底層的智慧領悟,也有萊農阿姨的科學方法論,能接下萊農手中接力棒。不是嗎?你回想,她也確實被媒體照片拍成了萊農的女兒,莉拉甚至拿她想跟萊農的小女兒換,希望她是自己和萊農的更有力量的結合,蒂娜是未來社會希望啊!所以蒂娜短暫的出現後,在莉拉和萊農的片刻忽視中消失了,她只是巧妙地失踪了,而不是離世了。如果蒂娜離世,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希望就可謂終結了!
莉拉呢?既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救贖”,當萊農離開那不勒斯,定居都靈後,莉拉“自我刪除”般的消失是對不完美的人生的重新思考。小說結尾,萊農回那不勒斯不斷地尋找莉拉,代表萊農放下了自內心與莉拉的攀比與成見。結尾兩個娃娃的完整出現,是對“引領象徵物”所指的“價值觀”與“方法論”的相互諒解。其中,有萊農對自己一生“後知後覺”、幸運生活的釋懷,也有莉拉對萊農不顧反對發表的《友誼》的價值確認。娃娃的出現,除了二者共同價值的相互認可與確認外,也預示著對完整意義的肯定,以及完美未來社會的可能。
對一部文學作品,每個人都難免帶著個人色彩去理解。也許會有部分讀者認為我前文的偏向社會意義層面的解讀看起來有些過於隱喻、牽強,但作為一本知名文學作品,我覺得有保留這種解釋,留下討論空間的必要。
3.微觀意義——自我覺醒與永恆友誼
微觀層面,作者更多的從女性視角討論女性自我的覺醒,女性地位、婚姻制度與愛情、友情。整個小說故事很多,若是挑故事主線來說,《我的天才女友》是摻雜著關懷、依戀、嫉妒、攀比的複雜友誼的開始,痛并快樂的少年青春生活,改變命運的渴望,文學的種子,也是女性平等獨立思想的啟蒙;《新名字的故事》講的是莉拉與詩特凡諾的悲劇婚姻,商業裹挾下妥協的“雙冠名”鞋店,以及她與尼諾的故事、萊農的畢業與出書,是理想與現實的初步衝突;《離開的、留下的》講的是萊農的婚姻,以及與尼諾的婚外情,莉拉和恩佐在商業上的成功,以及萊農再次與莉拉在那不勒斯的生活,也是萊農對自由激情的探索覺悟過程;《失踪的孩子》則講的索拉拉家族、尼諾的先後離開,以及蒂娜的誕生與突然走失,萊農離開以及隱藏著的友誼的“重逢”與價值觀與行動的統一。
3.1女性自我覺醒的矛盾。
很多人會問,假如萊農不離開彼得羅,自己將獲得豐富物質生活,良好的社會地位。這其實就是典型的、表面的所謂“階級提升”觀念,所謂的階級提升並不是是真正的自我覺醒。要知道,比薩高等師範學院名校第一名的成績和一本心懷忐忑的書是萊農踏入了艾羅塔家族的起點,但婚後,萊農一方面希望找到除了生育和家務之外的自我存在價值,另一方面面臨著阿黛爾的不斷催促,這種壓力使萊農變得緊張(簡單而言,萊農面臨著既要照顧家庭,又要發展自己事業的衝突難題)。這裡不僅僅是時間和精力在家庭中的耗費,更重要的是她沒有那個因自由、生命激情帶來的靈感了,彼得羅對萊農寫作時的那個自我的“莫不關心”、生理激情的平淡無味,把萊農推向了與具有矛盾色彩的初戀“尼諾”的婚外情(這一方面體現了萊農作為常人的“既難以徹底逃離又初具自我意識的勇敢”的複雜性,增加了小說的故事性)。這時,萊農的寫作確實得到了很好的產出,這一次是激情給的;但很快尼諾離開了她,她搬到了莉拉旁邊,寫作事業再次上了新台階,這一次是友情給的。
(1)莉拉的覺醒。莉拉的覺醒彷彿是與生俱來的,也可以說是深度植根於問題事實的,她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勇敢,直擊本質的。她為了成全家庭意願而與詩特凡諾的錯位婚姻,與情人尼諾的勇敢,與恩佐的堅決,每走一步她都很冷靜。甚至她的智慧對尼諾、恩佐都起到了巨大的幫助作用。有人也會問,為什麼壯年的莉拉、恩佐沒有逃離那不勒斯呢?因為在莉拉看來,獨自搬遷到一個地方的階層跨越是“低俗”的,所以找到自我、去改變、去啟蒙、去關懷才是更高的覺醒。切身的苦難經歷為莉拉帶來了深刻的女性覺醒、個人價值覺醒意識,她知道問題的本質性,她認為自己和萊農有這個使命,她怕萊農忘記了,所以他總是把萊農“推走又拉回”那不勒斯,她要用自己和萊農的力量,用“勇敢、智慧、愛和擔當”,填滿家庭、鄰里、社區,從本質上去改善現狀、讓身邊的人都過上好的生活。當然,狹隘地講,這當中,萊農的光芒有時候也會讓莉拉感到嫉妒,增添了更多的無力感,也正是她的這種命運式的堅守,使她在半個多世紀的時光中成為苦累生活的承受者。
(2)萊農的覺醒。與莉拉相比,萊農的覺醒彷彿有更多的“後知後覺成分,並同時帶有一部分的遲鈍、反思的色彩”,所以即便有尼諾跟莉拉的先例,萊農還是“毫無顧忌地”選擇了出軌尼諾,更選擇“荒唐地”生下孩子,因為看不到尼諾的本質,更沒有莉拉的勇氣,導致自己被尼諾拖入泥潭。萊農對莉拉說“愛情不僅僅沒有眼睛,也沒有耳朵”其實是她對愛情本質的一種模糊自省,這剛好跟之前莉拉“我的直覺告訴我最好別這樣做”的理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婚姻、自由愛情、友情…每一段經歷都是萊農自我覺醒的過程,雖然看似“慢半拍”。萊農一直承擔莉拉思想的實踐,去實現她們共同的文學改造社會的夢想。
總結而言,萊農和莉拉是兩種交叉的覺醒模式。萊農需要生活的教訓與指導來後知後覺地發現自我,而莉拉天生就有亦或至少有更直覺的覺醒。莉拉更像理想人格目標,萊農更像生活中的大多數。
3.2當代婚姻的啟示
莉拉的不幸宗教婚姻讓他難以擺脫詩特凡諾,選擇現代婚姻的萊農則可以選擇平靜的自由離婚追尋愛情,這是一大進步。過去同性戀愛成為禁忌,如今逐漸被包容,同樣是一種進步。但今天就沒有矛盾了嗎?不幸福的婚姻和愛情的本源是什麼?我想第一層是基於物質的階級差異,第二層是自我認知和自我建立的缺乏。在需要物質投入和自我追求的婚姻生活中,從根本上構建幸福婚姻需要解除物質障礙和自我認知的不足。
我們不排除和諧的生活和感情是婚姻的基礎,但本質而言,婚姻是一種自願權責共同體,是基於相互信任的合夥生活,是一個理性的選擇,換言之,在個人主義視角下,難有一般意義上的完美婚姻。在依靠穩固的家庭關係形成代際傳遞模式下,婚姻一定是理性的,婚姻的幸福一定是需要雙方多付出的。
3.3真實的友情
小說中,萊農和莉拉的友誼真摯卻不可愛、不溫馨、不完美,但這才是拋開表像後,最真實的友情。因為親密的友情是陪伴、支持、溫暖,具有高尚的精神屬性,又難以擺脫人對個體自我追求產生的嫉妒、攀比,如莉拉與萊農的攀比、學習較勁。小說中充滿了女性視角下的細膩筆觸,將人們內心不敢說、不願意說的感受、心理活動借用文字大膽地呈現了出來。這種真友情和大理想的結合,構築了全文複雜交錯的故事。
3.4微觀層面的人物角色解讀
(1)尼諾是自由與激情的代表
尼諾,是自由與激情的代表,是一個本能慾望層面滿意生活的支點,是點燃萊農繼承莉拉願望繼續優秀、繼續通過文字為改造社會貢獻力量的火種,但也是使她穩定婚姻陷入泥潭的導火索。尼諾的放蕩不羈、濫情證明了激情具有內生的嚐鮮衝動(這個詞是我臨時發明的),且存在“永無止境”的天然屬性。也證明了其與傳統婚姻制度、觀念的內在衝突。
(2)彼得羅是責任婚姻角色的代表
彼得羅雖然是知識分子丈夫,但在婚姻關係中也存在給妻子角色化定義的觀念遺留。他既不感興趣,也不肯定萊農的寫作成果(這表面上是興趣方向不同,也隱藏著基於知識地位差異的偏見),但由於教育和成長原因,他保持著單純、擔當、執著於信念的理性。給了莉拉和自己後代跨越階層的機會,萊農與彼得羅的婚姻間接代表了缺乏激情、缺乏相互理解,但外表體面的“婚姻”生活。
(3)詩特凡諾是利益婚姻的角色代表
詩特凡諾看中的是莉拉的才華、智慧,他本質上是個內心缺乏善良、唯利是圖沒底線的人,他與莉拉精神追求也不在一個層面,他與莉拉的婚姻恰恰是盲目跨越階級的功利婚姻的典型代表,這種功利婚姻雖然短期內提升了弱勢一方的家庭地位,但背後是以遠期巨大的矛盾衝突和個體犧牲為代價的。
(4)莉拉是具有天賦覺醒,具有改造現實世界的勇敢精神代表
莉拉天資聰明,卻因為家庭貧困而無法獲得良好的教育機會,迫於家庭壓力,她選擇了16歲就早早成婚,在傳統宗教婚姻和觀念禁錮之下,莉拉既不滿足於婚姻中家庭主婦角色定義,也沒能在夫妻生活中獲得滿足,還要在原生家庭和婚姻裹挾中被帶進世俗化生活,不幸的婚姻讓她選擇了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婚外情,失敗的婚外情讓莉拉陷入了長輩們的惡性循環,幸運的是意志堅定的恩佐的堅定支持與陪伴。莉拉作為和萊農之間的那個犧牲者,面對命運,她永遠懷抱期待,不相信眼淚,永遠堅強。她利用自己聰明、智慧,以及有限的資源、條件永遠而執著地努力改變,他的天資讓她在電子技術方面獲得了成功,通過幫助街區,獲得了廣泛社會認可和自我價值實現,並繼續為徹底解除這座城的問題根源不停戰鬥。莉拉的女兒蒂娜則成了鬥爭的犧牲品。女兒的失踪,把莉拉推向了痛苦深淵,她在讀書和痛苦中尋找女兒,最後選擇了消失,又與莉拉重逢。
(5) 萊農是具有探索精神的學習型“覺醒”者的代表
萊農和莉拉的結合源於兩個人內心走出那不勒斯的夢想,莉拉是在命運二選一情況下,承載著二者文學夢想向外探索的實現載體角色。她寄託了莉拉的文學夢想(能通過自己的力量,用優秀作品改變自身命運,同時改造家鄉,拯救家鄉那不勒斯)。與此同時,萊農是兩個親密好友中不自信、不勇敢,但又幸運的那一位,她不僅得到了開明的父親和老師的支持,也得到了莉拉的鼓勵、引導與支持,她就像注入了莉拉靈魂力量的莉拉的身體延伸。
萊農一生中,買書、一起寫書、考上名校比薩高等師範學院、完成看的似誇張的“沙灘第一次”、嫁入豪門成為“闊太太”、離婚、回那不勒斯定居,每個節點都彷彿有莉拉的刺激、影響,萊農也在這些生活的“歷練”中逐漸啟蒙。在完成了《友誼》後,萊農選擇了離開,等待著與莉拉的晚年重逢。
4.微觀層面的小說故事主線
4.1 全文故事主線
從文章主幹上看,布娃娃是友情的開始,扔掉布娃娃是啟蒙的開始,歸還布娃娃是雙方期待的淡化,是和解友情的珍藏。故事線為布娃娃蒂娜——《小婦人》小說——《藍色仙女》——彼得羅——尼諾——蒂娜是對萊農的啟蒙過程。歸還布娃娃表示莉拉想通了(早在之前,尼諾的那句“你看吧,莉拉想清楚了,會出現的”為莉拉的出現埋下了伏筆。)相互諒解團聚了。
4.2 歸還——與莉拉相聚
對於小說結尾的這個“歸還”,如果正序看,是一個沒有結果的失望等待悲情劇,但我反复看了文章結尾,發現,小說很巧妙的用倒敘的方法埋了彩蛋,悲情其實是歡喜。
晚年的萊農“比期待自己的子女還期待莉拉”。萊農收包裹、在空曠的樓梯間失聲痛哭、見面期待都發生在昨天上午,是“昨天”收到這個布娃娃沒有寫任何郵寄信息放在郵箱上,這表明娃娃並不是通過郵寄送達的,而是莉拉本人親自放的。
為什麼?因為隨著萊農不顧反抗出版《友誼》,不僅意味著新力量的種子已經種下,也意味著萊農決定跟過去“矛盾的友誼”做一個告別,因此莉拉“拿走布娃娃啟蒙萊農”的歷史使命結束了,布娃娃可以歸還了,“比世界還大”的純粹友情回來了,過去的攀比與較勁、子女的養育之困都沒有了。所以,老年的莉拉離開了那不勒斯,來到都靈。她看到萊農過著天天去報刊亭和拉布拉多犬陪伴的孤獨生活。決定去報刊亭買了報紙,包上娃娃,放在了她的郵箱上,彷彿告訴她,萊農,我來跟你一起生活,你覺得如何? 所以才有了今天,“我”(萊農)坐在陽台上等莉拉的倒敘結尾。
真的是相聚嗎?是,依據就是結尾處“過去的生活沒有凸顯出來,而是陷於黑暗,我想現在的莉拉是那麼清晰”、“進入老年,她開始過上另一種生活,年輕時別人不允許她過的,她自己也不願意過的生活”的表述。
5.分析與評論總結
文至末尾,我想再深入從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面,採用對比的方式來解讀和評價這一系列小說。那不勒斯講了什麼?可以認為:
微觀視角下講的是個人生活的差異。莉拉和萊農的出生相似,婚姻相似、婚外情相似,奮鬥目標相同,都面對這“逃離那不勒斯”的理想。但由於教育機會的差異,萊農獲得了更強的表達力量,相對好的生活,自己可以選擇到處行走,做自己愛的事業,有自己的空間和生活,子女也因為上層社會的條件基礎(知識分子前夫和撫養費和對子女的影響),獲得了階層跨越。相反莉拉則只能在那不勒斯紮根創業,為了生活跟小商人們整日相處,自己一直在為家人、朋友,為別人而活,沒有自我的空間與享受。因為繁忙的工作錯失了對兒子的教育,又不幸失去了女兒。這是一種對比下的“悲痛”。
中觀視角下講的是個人自我的覺醒的差異。貧困、傳統落後的社區,讓莉拉和萊農從小就意識到了婚姻、學習上處處所反映出來的男女性別不平等現象。莉拉作為可以在思想上、智力上、勇氣上可以和男性抗衡的覺醒者,他帶著對稱的悲劇色彩,一直引導著萊農,通過持續的努力、不斷的人生體驗,獲得對女性自我價值、愛情、人生本質的覺醒。萊農是眾人可見的、通過雙手輸出的力量無窮的文字的代表,莉拉是經歷默默承受的、痛苦孕育出來的深邃思想與精神的代表。所以莉拉總想著把自己“刪除”,這又是一種痛的對比。
宏觀視角下講的是人文社會價值覺醒的差異。歷史上,社會的不平等,階級差異一直循環出現。萊農選擇直接跨越階級,選擇“離開”,即便不是逃避,也是個人的、自私的、低俗的。而莉拉即便自己命運悲催,但她從未放棄、也未低頭,她想到的是通過不斷的深入了解那不勒斯的所有歷史和問題,“扎進”工廠、創業、圖書館、現實,去直面問題本質,一個一個去拯救。她領悟到了解決階級差異的本質是去“改善”,而不是“逃離”,她鼓勵萊農的遠走和重回,都是她要與萊農合力的必然。所以,莉拉代表思想、人文關懷、大愛的“價值觀”,萊農代表不斷反思探索的、科學的“方法論”。
整部小說,從微觀到宏觀、都夾雜著莉拉和萊農相互的妒忌、攀比,又無比真摯動人的友情。莉拉和萊農是互補的一個整體,無論各自的階級、各自的覺醒方式,甚至各自代表的價值觀和方法論都無所謂高低,都是為了服務啟蒙、覺醒、改善的。所以,到了晚年,雙方都發現過去半個世紀的奮鬥中的分歧是不足掛齒的,《友誼》才是最重要的。最後才有了兩個娃娃的“歸還”。與此同時,這種歸還與和解,也是萊農和莉拉的個人完整自我的構建。
莉拉和萊農6歲到60歲的人生,都寫入了萊農的文學作品,不僅完成了對家鄉那不勒斯的社會思考啟蒙和傳承,也以此為基點,將思想光芒和力量擴展到了全世界,影響了全世界的人。
在我看來,這部作品雖然採用了女性視角,有著很強的女性啟蒙和覺醒的象徵意義,但它不應該局限於女性,它的範疇可以擴展到所有具有獨立人格的無關性別的人類個體。與此同時,在作者細膩的心理、故事描寫中,隱藏著偉大社會理想的思考,透漏著真實與人文力量,它啟迪讀者,既要從個人層面,也要從社會層面去追求平等、和諧、自由、優美的未來,在個人身上完成小我和大我的統一。那不勒斯四部曲,稱得上“寫實和思想啟蒙”的另一種新高度!
注:本文於2020年2月首發於知乎,於2020年7月、10月、11月進行了部分錯別字矯正。
如何理解及評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文學意義? - 知乎 https://bit.ly/3sosvKV
----------------------
名家評論
費蘭特將兩個貧窮的都市女孩之間的愛、分離和重逢,鑄造成她們居住的那個城市的悲劇。
——《紐約時報》
埃萊娜·格雷科是一個倖存者,她必須從那些依附和掙脫的戲劇衝突中,讓自己倖存下來。她帶著一種倖存者的羞愧,就好像她是從莉拉的寶庫盜取了對財富的允諾。
——《紐約客》
和索福克勒斯或者奧維德一樣,費蘭特處理的也是命運的問題。莉拉是一個造物主,一個神話般的人物。
——《大西洋月刊》
焦慮、疲憊、女性經期……費蘭特探索了所有我們恐懼的題材。費蘭特筆下的女人們切膚地體驗了被拋棄、不公和洶湧的情感——這些不再是被當作弱點、而被作為一種事實來看待。
——《新共和》
和卡夫卡一樣,費蘭特將她的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揭露得一覽無餘。
——《衛報》
《我的天才女友》是一部單聲道(而非雙聲道)的成長小說;我們從很早就意識到,莉拉還困在自己的世界裡,而作者,埃萊娜則會掙脫那個世界。
——《泰晤士文學增刊》
作者介紹編輯 播報
埃萊娜·費蘭特,目前意大利最受歡迎也最神秘的作家。埃萊娜·費蘭特是一個筆名,其真實身份至今是謎。
埃萊娜·費蘭特1992年發表第一部長篇小說《討厭的愛》,很快引起關注,1995年就被意大利導演馬里奧·馬爾託內拍攝為同名影片;此後她相繼出版小說《被拋棄的日子》(2002)、《迷失的女兒》(2006)、《夜晚的沙灘》(2007)和散文、訪談集《不確定的碎片》(2003)。
2011年至2014年,埃萊娜·費蘭特以每年一本的頻率出版《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離開的,留下的》和《失踪的孩子》這四部情節相關的小說,被稱為“那不勒斯四部曲”。它們以史詩般的體例,描述了兩個在那不勒斯窮困社區出生的女孩持續半個世紀的友誼。
“那不勒斯四部曲”也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費蘭特熱”,千万讀者為書中對女性友誼極度真實、尖銳、毫不粉飾的描述所打動。雖然作者從未公開其性別,但媒體和評論家從其“自傳性”色彩強烈的寫作中判斷其為女性。2015年,埃萊娜·費蘭特被《金融時報》評為“年度女性”。2016年,《時代》周刊將埃萊娜·費蘭特選入“最具影響力的100位藝術家”
-----------------------------------
那不勒斯四部曲:如果地獄真的存在
那不勒斯四部曲:如果地獄真的存在 | 方格子 https://bit.ly/3Jf69CA
「如果地獄真的存在,那也在她的腦子裡。我一秒也不想進入那個地獄。」
彼得羅用的正是「進入」這個詞,他的語氣裡帶著恐懼、入迷和同情。我又再一次重申:
「莉娜一點兒也不痛恨我。」
他笑了。「好吧,妳這麼想也好。」
在大學最後一年裡,加入了學校教授的一個書評計畫,其中一本選書剛好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當時上傳完初稿之後,老師在下頭評了註解:好像有兩個房思琪在說話。後來回想起來,或許是我心中深處住著一個小房思琪,而寫評論時要不停地回到文本裡,久而久之,她被召喚出來了,我們的說話方式、語氣互相重疊、交合。
讀《那不勒斯四部曲》時,我也有相似的感覺,心中的埃萊娜(Elena)—這本書中的敘事者,也被勾了出來。在所有被勾起的情緒當中,同理角色的黑暗面是一件既迷人又痛苦的體驗,我想更靠近這些字,想讓它們靠近我,與其說是外來之物,不如說是對於已存在情感和過往經驗的,一種直接且暴力的確認。這些資訊,像是鏡子的碎片,如果不試圖拼湊起來,就無法忍受它的畸形和尖銳。
我不能追隨那些真實的感情,我無法使自己打破陳規舊矩,我沒有莉拉那麼強烈的情感,她可以不顧一切去享受那一天一夜。我總是落在後面,總是在等待,而她總是去主動獲取她想要的東西,讓她充滿激情的東西,她總是竭盡所能,根本就不害怕別人的鄙視、譏笑和唾罵,也不害怕挨打。
我如果不是學她,那我是學誰?她過去和現在展現出的那種愛的能力都讓我感到不悅,當我察覺自己在他身上感覺不到愛情時,和她對比,我證實了自己情感上的脆弱。
在這個社會裡,低頭望、抬頭看,到處都明顯地充滿了男人的足跡。但是影響一個女人最大的,卻通常是另一個女人—或甚至多過一個。她們的聲音、行為、觀點、姿態,活在妳的聲音、行為、觀點、姿態裡,日子往前的同時,所有的影子互相交織,到最後,又安能辨認出誰是誰呢。書中兩位女孩子互相依賴、競爭、崇愛、痛恨,不停地變換,就如同愛情中沒有完全的平衡一樣,友誼也不會有真正完全的平衡。在書中,由於敘事者是埃萊娜,作者加強著墨在她害怕自己不足的情緒,也加強了莉拉(Lila)強悍、霸道果斷、毫無畏懼和聰穎的形象;但其實,可以看出她們兩個對彼此的情感和影響都是雙向的。他們的童年友誼,從埃萊娜對於莉拉的崇敬和著迷開始,因此讀者也容易理解為莉拉就是書名所說的 brilliant friend,直到—莉拉首先對埃萊娜說出:妳是我的天才朋友。
或許真有一種地獄,以迷宮的型態存在於所有女孩子的心裡,那樣的孤獨也沒有人可以脫逃。
只有在那些糟糕的小說裡,人們才會想著正確的事,說著正確的話,事情都有前因後果,有一些可愛的人和一些可惡的人,有好人和壞人。最後有一個令人安心的結局。
四部曲的結尾看來很普通,闔上四部曲的最後一本後想了想,或許這就是真實的人生的樣子,戛然而止地結束,突然來到終點。事件毫無順序堆疊一起,錯亂交織的線,摸著摸著就無預警地摸到了尾,在那之後是一片荒蕪。
而回頭看,過程中那些命運互相交錯、糾纏不清的片段,又清晰強烈、無法忽視。
------------------------------
如何評價《那不勒斯四部曲》中尼諾和薩拉托雷這個角色?你怎麼看
2020-06-03 由 娛聞天天看不停 發表于娛樂
四部曲之所以能火遍全球,不是因為裡面的故事情節,而是主人公的心理描寫。
大篇幅、極其細膩的內心語言在四部曲中是常見的內容,「初戀的喜歡」、「對好朋友的嫉妒」、「自卑和自我懷疑」、「新事物的體驗感」,還有種種第一次,「第一次心動、第一次讀者見面會、第一次收到起訴、第一次感受到性」……
作者費蘭特對性和愛的描寫是極其大膽且細膩的,有意思的是,她賦予主人公埃萊娜同是作者的身份,而埃萊娜的第一部成名作就是因為大膽描寫性體驗而在義大利捲起了小風波。
每個人對性的感受都是「循序漸進」的,埃萊娜也不例外。初戀時,埃萊娜暗戀喜歡到吻著有他氣味的書籤入睡。性啟蒙時,和對象安東尼奧的邊緣性行為經歷讓自己感受到了身體的荷爾蒙刺激和變化。初夜的年少輕狂,讓她從女孩變成女人的薩拉托雷,只是為了一個性經驗流程。
書中都有側面的提出過「愛、性、性愛」這三個概念,例如莉拉對斯特凡諾沒有愛,所有的性過程都只是一個機械運動,毫無感情,更多只是為了服從。
但莉拉從尼諾身上第一次感受到喜歡,感受到愛,她從尼諾身上得到第一次完美的體驗到性愛結合。「我們擁抱的那種狂熱,是我從來都沒有體驗過的,就好像我們的身體一個撞向另一個,要粉身碎骨一樣。」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entertainment/3ylvpza.html
---------------------------------------
拒絕救贖的庶民——評《那不勒斯四部曲》
2020-01-12 由 說給你的悄悄話 發表
一口氣看完了費蘭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包括《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離開的,留下的》以及《失蹤的孩子》,這部風靡全球的小說,果然名不虛傳。
人們評價費蘭特時,總愛提到一句「對女性友誼和命運極度真實、尖銳的描述。」誠然,這段跨越了五十年的故事,記錄著兩個女性從小女孩到年老的整個人生,從小學被男生欺負地害怕,到青春期身體發生變化的茫然,到懵懂的愛情的甜蜜,從少女到人妻人母,從少年到老年,貫穿著她們之間的模仿和反抗,支撐和嫉妒。細膩誠實的筆觸,真實到讓人有些無法承受,仿佛是有人觸摸到了我們的生活,像一條連接時空的細線,勾起了過去,看見了未來。
費蘭特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和一種事無巨細的敘述熱情,以那不勒斯破爛的城區和不同人物交織而成的關係網為背景,展示了兩個女性之間複雜又充滿張力的拉扯。青春期的迷茫,向上攀爬過程中時刻擔心自己出錯擔心自己不被接納的自卑和敏感,以及當自己擁有了足夠的力量時的驕傲,面對生命中種種事件時的誠實細膩的心理,善惡並存,起伏不定,實在太貼近我們的內心了,讀來仿佛看見了另一個自己。小說里有黑社會,有商人,有共產黨分子,有政黨議員,有投機主義者,有成功的作家,有早期的程式設計師,有貧賤的木匠鞋匠,也有顯赫的名門望族,但是每一個人物又是如此豐滿,他們來自不同的出身,有不同的信仰和性格,最後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境遇。這些又使得這部小說的意義遠遠超過女性友誼,它真實地展示了二戰後義大利那不勒斯的生活面貌,是所有充斥著壓迫、暴力、男權的貧困地區生活境況的縮影,到處都有這樣由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組合起來的小社會,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她們出生在1950年代的那不勒斯,義大利的貧民區,破敗髒亂,充滿暴力和血腥,就是一個底層社會的典型。她們的整個人生,就是與這樣的環境和命運的不同方式的抗爭,溫順或是抵抗,逃離或是迎面反擊,最後屈服或是自我流放。
莉拉是破敗的城區里最聰明最有天分的孩子,她是聰慧的,能輕鬆掌握各種知識,看透事物之間的本質,就算被父親早早地終止了學業,她也能設計出大受歡迎地鞋子,後面更是通過自學計算機開起了自己的公司,只要她願意,她可以做好任何事情。她也是倔強果敢甚至粗魯的,雖然總是髒兮兮的,但卻依然很漂亮。小時候男生朝她扔石頭她會扔回去;敢去找人們聞風喪膽的堂•阿奇勒要回自己的娃娃;甚至敢把刀架在馬爾切諾的脖子上來保護自己的朋友。
可就是這樣的莉拉,在男權社會裡,一次次的反抗,一次次受傷,愈挫愈勇,直到最後,自我流放。父親是一個貧困的頑固的鞋匠,莉拉的天分對這個家庭是個負擔,為了打消她求學的妄想,父親不惜將她從二樓的窗子扔出去;莉拉為了擺脫有權勢的馬爾切洛和米凱萊兩兄弟的追求委身斯特凡諾,最後卻在婚禮當天看到自己所厭惡的米凱萊穿著她送丈夫的親手做的鞋子;設計的鞋子開始大賣時,她看透索拉拉兄弟的陰謀,卻得不到丈夫和哥哥的理解;她和城區的惡勢力鬥爭,人們卻對她的恩惠轉身就忘;當她成為母親,努力想培養出色的後代,從小聰明的詹納羅長大卻變得叛逆懦弱,聰慧機敏的女兒離奇失蹤。她擺脫了貧困,她對人和事的把握也使得她通常可以轉敗為勝,但也恰恰就是她的天分,她活躍的大腦,讓她無法與世俗合流,也就不得不面對著許多常人無法理解的撕裂。
小說中的「我」,埃萊娜,從小就厭惡這個混亂的城區和自己的母親——「我母親一瘸一拐的,又是斜眼,最主要的是,她總是怒氣沖沖……」。她被莉拉的天賦和性格深深吸引,因為她知道「只要一直跟著她,學她走路的樣子,我母親的走路方式就不會威脅到我。」從那時候起,她就暗自與莉拉較勁,從學習到外貌,甚至到性,到各自的孩子,埃萊娜處處與莉拉作比較。作為莉拉的朋友,中規中矩的埃萊娜顯得很平凡,和莉拉在一起,她總是黯然失色。她和莉拉命運的分岔點,是在逃學看海的路上出現的。莉拉決定逃學看海,埃萊娜跟著去了,半路下起了雨,看著陌生的景象,莉拉想要返回,而溫順的埃萊娜卻感受到了遠方的召喚,渴望自由,渴望逃離。
後來,她通過學習走向更寬廣的世界,與社會上層的彼得羅結婚,遠離那不勒斯來到了比薩,通過寫作功成名就。最後,她成功地擺脫了上一輩的命運,實現了她和莉拉小時候的願望,成為了作家,逃離了那不勒斯,過上了體面的生活。「我離開了城區,又回到那裡,我又成功擺脫了。沒有任何東西會把我和我生的幾個女兒拉下水去,我們都得救了,我沒有讓她們任何一個沉淪下去。」
在埃萊娜的自白中,她說寫作的目的,是為了達到「我和她之間的平衡。」作為彼此的天才朋友,她們像是彼此的鏡子,照見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所以莉拉在踏入婚姻時告訴埃萊娜:「你一定要學下去,你是我的天才女友,假如你不是很棒,那我是誰?」但其實,莉拉才是那個天才。埃萊娜在她身上汲取了太多能量,她賴以成名的第一部小說,是根據莉拉10歲時寫成的《藍色仙女》改編的,哪怕是她成為了作家,想起莉拉可能在寫的小說,她依然沮喪不已,欽佩她的才華。最重要的,是莉拉的反抗精神和勇氣,埃萊娜作為一個號召女性主義的作家,卻依然因為別人的認可不亦樂乎,也輕易由於別人的否定而自我懷疑,甚至對情人尼諾亦步亦趨,但莉拉不會,她從來都很堅定,從不屈服。當老年的埃萊娜寫下這些故事,她甚至覺得,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無法滿意,「我的整個生命,只是一場為了提升社會地位的低俗鬥爭。」莉拉就是這樣一個勁敵,當你想起她,就會覺得自己所擁有的,都黯淡了下來。
莉拉的洞察力和天賦,讓她無法庸俗地融入這個世界,卻又被阻斷了出路,無法像埃萊娜一樣逃離。從最後的結果來看,埃萊娜成為了出色的作家,莉拉卻陷入迷失自我流放,正如埃萊娜說的:「她是個庶民,但她拒絕救贖。」
在補習時,埃萊娜的小學老師問她:「你知道什麼是庶民嗎?」
「知道,老師。」
當時的埃萊娜只能按照書本回答,而長大以後,在莉拉的婚禮上,她終於明白,「我們就是庶民,庶民就是爭搶食物和酒,就是為了上菜的先後次序、服務好壞而爭吵,就是那面骯髒的地板——服務員正在上面走來走去,就是那些越來越粗俗的祝酒詞。庶民就是我的母親,庶民就是在恐懼和羞辱中瑟瑟苟活的我們。」
埃萊娜唯獨在評價莉拉時用到了庶民,像是一種反語。
真正的庶民,是為情夫搬走而瘋掉的梅麗娜,是坐上索拉拉的車出賣自己取悅於男人的艾達,是依附於男人最後被趕出家門悽慘離世的吉耀拉,是為錢財奔走無法駕馭莉拉才華的斯特凡諾,是取悅權威又濫情的尼諾,甚至是為了社會地位而不斷努力的埃萊娜。
唯獨莉拉,「她擁有自己的才智,但她並沒有利用它為自己謀福利,而像貴婦一樣在揮霍著自己的才智,就好像對她來說,整個世界的財富都是庸俗的。」在幾十年的浮沉後,大家從懵懂的小孩逐漸被社會塑造成一個個角色,但莉拉,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使她屈服,她的品質原封未動甚至更加堅固。她的天分、美貌、慧識,最重要的,她的不為任何事情屈服的性格,乃至她的破壞性的毀滅的衝動,使得她如此地迷人。
原來,當一個庶民,比當一個天才,要容易得多。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63ylygv.html
----------------------
如何看待《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人物莉拉?
04-04
《那不勒斯四部曲》之《新名字的故事》
——逃離
「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
但是,他有著同痛苦相對稱的清澈,與絕望相均衡的堅韌。」
——法國詩人勒內·夏爾
Bad guy_BillieEilish,一邊記錄著自己內心的泛起的波濤,一邊循環播放著這首歌作為BGM。
在閱讀完這本書之後,做了一些功課,查了很多篇書評,但是沒有找到能夠觸動內心的文章,所以決定自己動手。
很多人看完四部曲後寫的書評都跟印在腰封上千篇一律的推薦語差不多,「兩個女人跨越了60多年的戰爭和友誼,一本關於女性的史詩…」
不能說形容的不準確,但把四部曲濃縮成這麼乏味的幾句話,真心覺得太浪費了,感覺就像把一瓶82年的拉菲,直接對瓶吹了,你問他味道如何,他喝完用手背抹了一下嘴巴說,感覺還行,挺解渴。
看完了前兩本,對我內心的衝擊著實不小,所以決定每看完一本都把自己內心受到的觸動以及當下的感受逐一記錄下來。
其實不太喜歡看歐美小說,一個是因為東西方巨大的文化差異,宗教信仰,哲學觀等等因素,很多文學作品如果想深入探究其中的隱匿,就勢必要去了解整個故事所處的時代背景,還有就是不能夠精準流暢,原汁原味的翻譯出作者的遣詞造句,差之毫厘,繆以千里。
所以當這部作品出現在暢銷書榜單當中的時候,我並沒有下單,可意外的是,我不僅下單了,甚至看到中途,內心還存在糾結,既想一刻不停地閱讀,又擔心看的太快,會遺漏掉一些細微的東西……
我被書中的故事迷住了,既擔心沉迷其中,又心甘情願沉淪下去。
作者把黑洞洞的槍口對著我,我不知道他/她什麼時候會開槍。
我跟著人物一起擔驚受怕,一起迷失、墮落、振奮、前行。
在這本書里,你沒有辦法把自己代入到某個固定的人物身上,對號入座。
因為作者把人們成長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的一些特殊時期所產生的共鳴,掰開了,雜糅到每個角色里,因此你覺得人物們經歷的,那些事件的輪廓你都熟悉,親手臨摹過,感同身受。
書中有太多細節,角色流露出的情緒,以及處於人生不同階段的所思所想需要轉化成文字被記錄下來了。
不見得有什麼真知灼見,只是內心有一些澎湃的感受不吐不快。
背景
故事聚焦在兩位女主角的故鄉——義大利那不勒斯地區的一座破敗,落後封閉又貧窮的小城鎮,居住在這裡的每個人都互相熟識,對各自的家庭情況如數家珍,了如指掌。
小時候以為世界只有這麼大,城區所有的一切,就是世界的全部。
這裡更像是一口井,人們只能透過走出去,又回來的人,來窺探外面的世界。
他們的嘴巴和眼睛就是井口上的那一片天。
外界的風起雲湧,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勉強維持捉襟見肘的生活。
這裡的居民,同時也是城區中的商販,相互流通,交易,維持著城區內部的某種平衡。
孩子們從出生開始,身上就帶著父母賦予他們的階級烙印,終生無法擺脫,並且會遺傳,複製父母們的生存模式,循環往複。
階級,是永恆的枷鎖,商販的孩子永遠都是商販,鞋匠的孩子,一輩子都是鞋匠,門房的孩子終究會是門房。
階級是難以突破的牢籠,困住的不只是自身,還有綿延不絕的後世。
城區中處於權力和財富頂端的兩個家族,一個是索拉拉,一個是卡拉奇。
索拉拉家族壞事做盡,是「莫拉克」黑社會組織的成員,在城區從事各種非法交易,開酒吧,放高利貸,剝削壓迫,為所欲為,是城區的吸血鬼。
整個城區的人都害怕曼努埃拉.索拉拉 手裡的那個記賬的紅本子。
人們暗地裡咒罵臭名昭著的索拉拉家族,卻又不得不諂媚地伸手去懇請他們施捨一些贓款度日。
在貧窮面前,人們無能為力。
堂.阿勒奇.卡拉奇拿著在黑市賺到的錢開了肉食店,洗錢,被殺之後,兒子斯特凡諾繼承產業,變得親民,友善,漸漸洗白,生意越做越大,甚至能跟索拉拉家族相提並論,不容忽視。
可是一山不容二虎,城區中也絕不允許一家獨大,兩家之間互相制約,索拉拉家族一直處於上風。
莉拉和萊農,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成長起來的,鞋匠的女兒和門房的女兒。
父輩們長年累月乾的都是需要卑躬屈膝,才能得到一點施捨的活計,就是這點施捨,維繫了所有家庭成員的溫飽。
膝蓋和腰身彎曲久了,就很難再直起來了,跟自尊一樣。
童年
她們在城區中的同一所小學讀書,是同班同學,在家裡都是不受重視的存在。
兩個人個性反差極大,一個是甜美可人的乖乖女,一個是黝黑瘦弱,不起眼兒的搗蛋鬼,鬼精靈。
莉拉年幼時,總是獨來獨往,孤傲陰沉,難以接近,她似乎總是在思考,可又好像僅僅是在放空,黝黑瘦小的她總是穿著同一條破舊的裙子。
她完全不似小學生的行為舉止,吸引了好奇的萊農。
記得萊農注意到莉拉是因為她在課堂上搗亂,故意把墨水亂甩到別人身上。
從來沒有女孩像她那樣做過……
那是調皮搗蛋的男孩子們的行為。
萊農偷偷觀察莉拉的一舉一動,直到有一天,奧利維耶羅老師破天荒的誇獎了她,而不是「優等生」萊農……
身為小學生的莉拉竟然會歪歪扭扭的拼寫出一些老師不曾教過的超綱辭彙,沒有人教過她,僅僅是因為在某些地方無意中瞥見,那些字母就會在她腦海中移動排列組合成她想要的答案。
被老師請到學校的莉拉的母親,面對孩子的「早慧」,並沒有喜出望外和自豪,而是表現出了擔憂和迷茫,以她的文化水平,甚至判斷不出這到底是好是壞。
萊農看著老師把充滿憐愛和讚許的眼光從她的身上移開,轉而落到莉拉的身上,內心五味雜陳。
她想扭住局勢,她想重新獲得老師的關注,她需要很多愛和關注。
萊農的內心就像一個初生的嬰孩,總是需要被撫觸才能安然棲息在心室里,不然就會躁動不安,從講話的嘴裡趴出來,讓她成為一個空心的存在。
她觀察莉拉,接近莉拉,想知道為什麼她會輕而易舉地贏得老師的關注和誇獎,為什麼在跟男孩子進行學科競賽的時候,她總是能夠大獲全勝,而自己卻絞盡腦汁也解不出來那該死的題目。
一定有什麼秘訣。
萊農想近距離套取莉拉的方法論。
她要跟她成為好朋友。
為了想引起她的注意,為了讓莉拉把自己視為玩伴,萊農硬著頭皮,效仿莉拉去做一些她以前覺得異常可怕的事。
萊農是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人,自卑、患得患失是她永遠撕不掉的標籤,父母、家庭、兄弟姐妹沒有給予她絲毫慰藉以及情感和物質上的加持。
在她戰戰兢兢地提出要繼續上學、買新學期的書籍、想讀報紙、換新眼鏡等等一些正當要求時,父母的態度永遠都是否定。
他們對待一切跟錢有關的事情,除了憤怒、暴躁和拒絕就沒有其他情緒。
不管那是無理取鬧還是關係到女兒未來命運的重要抉擇。
他們沒想過要讓自己的其中的一個有點可能性的孩子走出城區,去過不一樣的人生,而是想著把所有孩子都推出去,僅僅是為了增加一點勞動力。
萊農覺得他們既可憐,又可恨。
萊農從小旁觀父母在看到錢時,那種貪婪的舉動和目光,小心翼翼地收好,比對待孩子的動作都細緻輕柔。
母親一瘸一拐的身體,父親面對權勢做小伏低的態度……
這些都讓她感到厭惡,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日俱增。
對於她來說,家庭家人,僅僅是有血緣關係的外人。
「家人是家人,我是我。」
這種感覺在她離開城區之後,越來越強烈。
母親是女孩們從小到大,能夠長期近距離關注、模仿的唯一女性,她們的生活方式、態度、陋習、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們。
女孩們渴望成長,會在青春期時在意自己的外貌,偷偷用母親的口紅,偷穿母親的衣服和高跟鞋……
如果自己的母親精緻優雅,女孩們會感到自豪,把母親奉為偶像和信仰,因為自己註定會成為跟母親一樣的人,甚至超越她。
如果母親粗鄙不堪,不體面,女孩們就會擔心自己成為她的翻版。
萊農的母親,就是個讓她厭惡,醜陋,不體面的存在。
萊農擔憂自己長大後,很有可能變成跟母親一樣的跛子,每天早上醒來,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自己的腿。
萊農那時特別關注莉拉就是因為她的雙腿很瘦,非常靈活,總是動來動去,一刻不停。
那時候萊農就有一種信念,如果一直跟著她的話,學她走路的樣子,那麼刻在萊農腦子裡,母親的走路方式就不會威脅到自己。
所以萊農決定跟著莉拉,盯緊她,即使她會很煩,即使莉拉會把她趕走。
她羨慕崇拜那些有自己想法、能力卓絕、獨立、強大、光鮮的人。
她渴望成為這樣的人。
即使成為不了,她也要做他們身邊最親近的人,近距離感受他們釋放出的熾熱。
萊農雖然資質平庸,但是她有她的生存處事之道,她懂得如何模仿別人,然後把對方行之有效的方法論據為己用。
她一直在尋找能夠做和她成為連體嬰的人,她需要棲息在強者的羽翼之下,她需要被庇護。
為了被庇護,為了被需要,她甚至可以去迎合別人,失去自我。
在跟莉拉接觸的過程中,萊農逐漸發現莉拉的與眾不同,面對男孩子們的挑釁和欺負,莉拉從不畏懼也不會哭哭啼啼,她會利用身邊觸手可及的利器向對方發出攻擊。
她的每個動作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傷害她是沒有用的,無論如何,她會變本加厲地還回來。
年幼時的莉拉會保護萊農。
她們一起討論偷偷看過的圖片電影、小說、還有在學校老師講過的內容的時候,萊農覺得自己被點燃了,被激活了。
莉拉的想法,她對萊農的引導啟發,讓萊農重新獲得自信,贏得老師的關注。
莉拉的頭腦反應太快了,她能捕捉到非常細微的東西,給人致命一擊。
然而,萊農發現,自己掌控不住她們的這段關係,沒辦法收放自如,她越來越依賴莉拉,繩子已經落到了莉拉的手中。
她需要不斷地跟莉拉進行交流,她需要被她灌溉。
青春期
莉拉和萊農由跌跌撞撞的稚嫩孩童,過渡到了懵懂青澀的少年時期。
成長中的女孩們分為兩種,一種是幼年黝黑瘦小,身體發育晚於同齡人,但只要到了一定時期,她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逐漸顯露出她的美。
還有一種是小時候甜美可人,可隨著身體發育,激素分泌旺盛,身材走形,五官被拉平,臉上長滿青春痘,變得越來越普通甚至變醜。
一個長開了,一個長劣了。
莉拉是前者,萊農是後者。
小學時期,因為容貌的先天優勢,再加上個性乖巧柔順,讓萊農輕而易舉的收穫了很多關注,老師的誇獎,小男生們的羞澀幼稚的表白。
那是萊農幼年的高光時刻。
而莉拉就算再聰明過人,也沒辦法吸引太多人的注意力。
她看起來髒兮兮的,身上總是有傷,嘴巴非常刻薄,總是給人起一些侮辱性的綽號,她一直在說一種粗俗的方言,夾雜著很多髒話。
此時的萊農覺得自己身上,還是有莉拉沒有的優勢的。
這個階段兩人之間的關係是穩固且平衡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萊農身上的女性特徵逐漸顯露,身材變得豐滿,月經的造訪讓她覺得自己從身體內部開始蛻變。
一方面,她享受著比莉拉優先成為女人的激動和興奮,另一方面她又對自己產生變化的身材和形象感到擔憂。
有一天,莉拉偷偷告訴萊農,她的月經來了……
此後,那個從小髒兮兮、黑瘦、刻薄,令人討厭的不起眼女生消失了,耀眼的莉拉破繭成蝶,在眾人的記憶中霸屏。
莉拉身上逐漸散發出誘人而且危險的氣息……
人生的分水嶺
小學即將畢業,需要參加畢業考試,升上初中。
奧利維耶羅老師對莉拉和萊農給予厚望,希望給她們補習,確保她們可以順利升學。
老師說服了萊農的父母,因為他們面對有知識的人,會產生一種莫名的敬畏,認為老師說的話是毋庸置疑的真理,儘管他們聽的一頭霧水。
萊農家裡的情況比莉拉家略好一些,至少雙方勉強達成了一致:如果萊農順利通過升學考試,他們就會繼續供她讀完初中。
莉拉家因為她要不要繼續上學的問題,產生了內戰。
他們家的處事方式簡單粗暴,一直以來的家教是:對於蠻橫不聽話的女兒,父親可以隨意處罰。
莉拉從父母那裡遺傳到了容貌和憤怒。
哥哥里諾支持莉拉繼續上學,並且跟父親大吵一架,莉拉甚至被父親扔出窗外。
激烈的反抗,最終以父親的武力鎮壓告終。
莉拉有個很大的特點,越是強制,逼迫她做什麼或者不要做什麼,她越要反抗。
她討厭被一切空間、人、事、身份所束縛,家人、朋友、丈夫、情人……
她覺得一切恆久不變的東西,包括思想、觀念、物質、空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等都是困住自己的牢籠。
她要不遺餘力的衝破這些界限,所以她不斷地尋找突破口……
而萊農剛好跟她相反,萊農渴望被重視,渴望被保護。
這是她們之間的差異,也是彼此之間互相吸引、又相互排斥的誘因。
莉拉漸漸感受到了金錢的價值。
金錢就像水泥,可以加固我們的生命,可以防止我們的生命和我們最親愛的人一起潰散。
錢對於她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和概念,但是卻可以讓哥哥不再受制於人。
里諾是莉拉最愛的親人,她想幫助哥哥,得到他夢寐以求的東西。
莉拉的想法是不再做鞋匠,僅僅是幫別人修補鞋子,他們要設計製作鞋子,並且打出自己的品牌——「賽魯羅」。
慢慢有了規模以後,就可以開店,僱傭工人,批量生產。
里諾被莉拉為他繪製的宏偉藍圖所吸引,對她和未來前景深信不疑。
莉拉的內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萊農對此一無所知。
當萊農拿著莉拉年幼時寫的小說《藍色仙女》給奧利維耶羅老師看,想聽聽她的評價時,奧利維耶羅老師不答反問:
「你知道什麼是庶民嗎?
「當庶民是一件糟糕的事情。」
「假如一個人想一直做庶民,那他的孩子、子孫,都會命苦若草芥,不值一提。」
這段話其實蘊含了很多信息:暗示了當時社會階級固化現象嚴重,讀書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還有……
其實奧利維耶羅老師對莉拉和萊農的天資了如指掌,她早就知道莉拉天資聰穎,萊農資質平庸,二人差距懸殊。
萊農的努力、聽話,讓她不忍心將她放棄,拉她一把。
可老師萬萬沒想到,莉拉會放棄學業,這孩子和她家人的冥頑不靈讓她感到絕望,那一刻起,她決定徹底放棄莉拉,對她的才華視而不見,讓明珠蒙塵,放任她成為一個庶民。
奧利維耶羅老師是莉拉和萊農生命中的一個關鍵性人物。
她更像是萊農的母親,莉拉的後媽。
她對萊農一家苦口婆心的勸說,以及後續的幫助改變了萊農的一生。
也是她對於莉拉的放棄,不作為,同樣在莉拉的生命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反作用。
如果她當時再據理力爭,再堅持一下呢?
萊農其實比莉拉要幸運很多,因為天賦異稟,莉拉做任何事情註定要孤注一擲。
她就像隕落凡間的小惡魔,她會吸食肉體凡胎的血液,他們會變得的虛弱,但不致命。
當她席捲了整個城區,大獲全勝之後,人們卻還沒弄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
「必須容許她不斷持續的自我實驗和裂變,以發展生命進程,否則她就會失去控制。」
「她的處事之道像個農夫,笨拙而銳利,質樸而暴力。」
殊途
莉拉放棄升學,轉而和哥哥里諾研究製作鞋子,她全情投入其中,使得萊農和她終究成為了兩條平行線。
她們因為目標不同而漸行漸遠。
沒有了莉拉在學業和思想上的扶持,萊農很快萎靡不振,感到迷茫,成績快速下滑。
自己因為莉拉的遠離變得無助和陰鬱,而此時的莉拉卻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製作鞋子的過程中。
萊農覺得自己被拋棄了,第三者是鞋子。
安東尼奧對萊農的追求恰逢其時,雖然她並不喜歡他,甚至還有些看不起他。
萊農用和安東尼奧戀愛來麻痹自己,他充其量只能算是,低配版莉拉的替代品,只是用來填空。
她甚至不想公開他們之間的關係,萊農一邊享受著安東的愛撫,可是又對這段不盡如人意的戀情感到厭惡。
她和安東尼奧的戀愛,也可以說是弱者之間的互相取暖。
處於青春期的青年,荷爾蒙分泌旺盛,躁動不安的內心和肉體都需要被呵護、撫摸、滋潤。
萊農會不自覺的關注身邊的每一個異性,也會把他們幻想成自己的男友進行意淫,試試看會覺得噁心還是覺得還不錯,也會輕易對接近自己的異性產生好感。
安東尼奧完成了對萊農的性啟蒙。
女孩從青春期到走向婚姻的過程中,總會經歷幾個男孩或是男人,幫助她們完成蛻變。
暗戀(尼諾)、初戀、性啟蒙者(安東尼奧)、讓她成為女人的男人(薩拉托雷)、過客般的男人教會女孩一些事情最後離開(弗朗科馬里)、老公(彼得羅)……
萊農總是這樣,一開始懷著不單純的目的接近對方,做好了隨時抽離的準備,可在相處的過程中,她卻越來越離不開對方,最後她反倒是成了那個難以割捨的人。
她對安東尼奧就是如此。
安東尼奧只能給予她肉體上的撫慰,精神上的缺失還需要莉拉來填補。
那段時間萊農經常偷偷的窺視莉拉,跟蹤她,想看看離開了自己,她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萊農發現了莉拉經常去小學時期的圖書館借書。
這這個發現讓萊農感到震驚。
她並沒有徹底放棄學習,至少沒有放棄閱讀。
萊農不知道是該為這個發現感到高興還是沮喪。
當莉拉和里諾把莉拉設計出的鞋子做成成品,偷偷拿給萊農展示的時候,萊農覺得自己被重新需要了。
她們一起研究鞋子一起討論,萊農才覺得找回了自我。
兩人討論起分開的那段時間,各種的生活時,萊農驚訝的發現,自己在學校掌握的東西,莉拉也懂得,甚至理解的比自己更加深入透徹。
如果說兩人從幼年最初結識,讓萊農覺得自己處處佔上風,那麼直到當下那一刻,她不得不承認莉拉的優秀。
「我感覺到她似乎無論哪個方面都比我強,就好像上了一所秘密的學校。
我也注意到,她在意的事情就是想向我展示出:我學的東西她都會。」
但是她仍然需要通過跟萊農交流來驗證自己自學的成果。
莉拉需要通過跟萊農近距離接觸,來檢驗自己暗自進行的實驗,從而得出某種結論。
萊農同時還是莉拉與外界勾連的重要紐帶。
而萊農則需要莉拉拿自己來做實驗,
她能從中獲得提升,各取所需。
在和莉拉的交流中,萊農察覺到了這一點,莉拉同樣離不開她。
「我用所有的時間去跟隨她,到頭來卻發現是她跟隨我,無論是我跟著她還是她跟著我,我都覺得自己比不上她,但離開她我又做不到,之後我會回過頭來找她。」
「我發現她的最弱之處,這讓我覺得很不舒服,這種不舒服轉化成了一種優越感。」
萊農覺得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成功。
「我走出了我們的城區去上高中,我和那些學習拉丁語和希臘語的男生在一起,而不像她只能和泥瓦匠、技工、修鞋的、賣水果、賣肉食的在一起。」
一切都是因為鞋子
棲息在莉拉體內的蝴蝶復甦了,她稚嫩青澀的外殼開裂,露出了長著翅膀,華麗蝶變之後的她。
從那以後,莉拉好像發現了自己的美貌是個無窮無盡的資源。
面對城區中從小到大玩伴的追求,她毫不猶豫的拒絕。
「莉拉搖曳的身姿散發出一種東西,在長的男生都能感覺到那種能量,讓他們昏聵,就像一種美逼近的聲音,只有當音樂停下來,他們才恢復了神志,他們都帶著迷惘的微笑,誇張地鼓起掌來。」
一次舞會,讓莉拉成為城區所有年輕人中的焦點,她像明星一樣光彩奪目,讓在場的男孩們全部恍了神。
自此,莉拉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追求者,居然是索拉拉兄弟中的其中之一馬爾切洛。
馬爾切洛對莉拉的狂熱的追求城區內人盡皆知,他甚至想幫助莉拉實現創立賽魯羅牌子,前提是要她嫁給自己。
面對城區最有權有勢的富二代的追求,莉拉明確拒絕過,但由於攻勢太猛烈,馬爾切洛甚至爭取到了莉拉父母的同意,莉拉父母完全招架不住馬爾切洛大把大把的砸錢,他們聯合起來逼迫莉拉嫁給索拉拉家大少。
就連一直以來支持自己的哥哥里諾都有倒戈的趨勢。
他們不明白莉拉在堅持什麼?苦日子還沒過夠嗎?
索拉拉家雖然名聲口碑不太好,但畢竟控制著整個城區的經濟命脈,經濟實力,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馬爾切洛又是一表人才,多少姑娘做夢都想嫁給索拉拉兄弟,從此過上闊太太的生活,全家人都能夠得到庇護。
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莉拉做了讓大家大跌眼鏡的事,她公開和肉食店老闆斯特凡諾越走越近。
可是事情並不像表面那樣,莉拉不接受馬爾切洛的求婚是因為她愛的是斯特凡諾。
莉拉跟斯特凡諾私下達成了某種協議,她利用斯特凡諾擺脫馬爾切洛,斯特給鞋店投資,幫助莉拉創立賽魯羅品牌。
然而,條件是,她要嫁給斯特凡諾。
你看,這就是莉拉,她會不遺餘力的擺脫束縛,用身邊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和事。
雖然馬爾切洛和斯特凡諾都不是結婚的最佳人選,但同等條件下,能幫助她實現品牌目標的前提下,斯特會順眼一些。
婚姻對於那個年紀她來說,只是作為一個賭注的籌碼而已。
她還沒來得及感受戀愛的滋味,就被拖入婚姻的煉獄。
她和斯特的婚姻,差點把她的一生葬送。
斯特凡諾的偽裝,色厲內荏,商人的唯利是圖,莉拉的倔強,強硬,讓彼此備受煎熬,他們都為自己的草率付出了代價。
莉拉屈辱的婚姻,萊農卑微的暗戀
(男權社會下,女性在兩性關係中的遭遇)
莉拉最終嫁給了斯特凡諾,盛大的婚禮當天轟動全城,她像明星一樣光彩奪目。
也正是婚禮當天,她發現了丈夫出賣了她,讓她尊嚴掃地,顏面盡失。
斯特凡諾把莉拉親手縫製的鞋子賣給了他的情敵,馬爾切洛。
馬爾切洛在婚禮當天穿著那雙鞋子登堂入室……
這個場景像一個巴掌,狠狠地扇在了莉拉的臉上,她似乎感受到從臉頰傳來的,熱辣辣的疼痛感。
也許莉拉曾試圖愛斯特,但是當她看清了他的真面目之後,她覺得他已經失去了和她結婚的那個男人,現在在身邊的是一個陌生人。
在莉拉婚禮結束後的那一晚,萊農內心五味雜陳,她無法想像莉拉已經優先步入了人生中的另一個階段,那個階段對於她來說還是個未知的領域,她不能跟她一起探索,今後的道路,她身邊有另一個人會陪伴她一起走,他們會比她們更親密無間無話不談。
以後她無法跟任何人比較,炫耀,或者膜拜對方掌握的新知了。
萊農再次覺得自己被遺落了。
在婚禮上見到了尼諾,那個她小時候暗戀的男孩,全家搬離了城區,在高中復又預見,他變得儒雅,博學,侃侃而談,被周圍的人簇擁著。
萊農把尼諾奉為男神一般的人物,她渴望跟他交談,傾聽,仰視他。
無數次在他必經之路上,假裝偶遇,可當看到尼諾的女友時,萊農自慚形愧,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
她只能將自己對尼諾的感情藏在心裡。
萊農當時覺得自己很醜陋,很不體面。
莉拉結婚之後比單身時更加孤獨。
妻子這個身份好像讓她被關在玻璃容器中。
她拒絕跟斯特圓房,換來的是毆打和強暴。
莉拉婚後的遭遇折射出,整個時代對於已婚女性的蔑視從她們的丈夫開始。
「我們從小看著父親打母親,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可以認為其他人絕對不能碰我們,但是父母、未婚夫和丈夫,只要他們想,隨時都可以給我們一巴掌,這是出於愛,或是為了教育我們,不斷地教育我們。」
「對我來說,愛情不一定要帶來快樂,也並不需要尊重,或許『噁心』『羞辱』都會從以後開始,當一個男人憑自己的心情隨意驅使你、強迫你,只是因為你已經成了他的人,還會有愛情嗎?還會有尊重嗎?當一個女人躺在一張床上,被男人壓在身下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麼?」
書中的時代背景下,男權至高無上,只要有了家庭倫理的束縛,男人就可以隨意行駛他們駕馭統治女性的權利。
從小被父親統治,婚後被丈夫統治。
突然想到了我國古時舊禮教認為婦女應該做到:「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句話。
莉拉的所做所為,暗示了她是男女平權的忠實擁躉者,她就像戰士一樣,用實際行動踐行這一理念。
她一個人對抗不平等,試圖為女性獨立爭取一線生機,衝破世俗的束縛。
女人在婚姻中,也有說不的權利。
她們沒有義務像僕人一樣,伺候丈夫的生活起居,犧牲自己的睡眠。
她們沒有義務做他們隨意發洩慾望的工具。
她們沒有義務成為丈夫的生育機器。
她們也有追求自由的權利。
她們渴望得到尊重,即使婚後也可以做光鮮亮麗的自己。
在婚後的斯特眼中,莉拉不再是難以掌控的,只可遠觀的人,而是他所擁有的,任他不斷索求的一種裝在封閉容器中的珍貴氣體,帶在身邊可以彰顯身份。
斯特愛莉拉嗎?他愛的是莉拉帶給他的虛榮。
即使出軌被道破,得知莉拉瞞著自己跟尼諾暗通款曲之後,他仍不願意離婚。
在他的觀念里,莉拉是他的妻子,永遠都是,這一點毋庸置疑,就算到了墳墓里,他們都得葬在一起。
離婚就意味著自己沒能力駕馭馴服自己的妻子,這跟說他不行一樣,讓他身為男人的顏面掃地。
莉拉對斯特的蔑視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在用另一種方式折磨他。
她婚後的所做所為,喜怒無常,讓斯特身為丈夫,男人的顏面盡失。
莉拉在不斷地挑戰著他的底線。
鞋店如期開張,由卡拉奇家和索拉拉家聯合注資。
莉拉的婚紗照被展示在櫥窗中攬客。
在眾人的注視下,她親手毀了那張婚紗照,而萊農是幫手。
這對於她來說一種儀式,她需要萊農的見證和參與。
她期望這種破壞和撕裂作為一種裝飾出現在店裡。
她彷彿在昭告世人,不合適的,虛偽的婚姻,理應被摧毀,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
「我那麼喜歡在她身邊,了解她的意圖,比她自己更早知道她想幹什麼。」
萊農全程都在配合著她,從莉拉的一舉一動,以及最後的成果,她猜度到了她那一刻的想法。
「我一個人無論在做任何事情都沒辦法心情澎湃,只有莉拉觸及的事情,才會變得重要。」
萊農和莉拉有一個共同點,她們都需要被救贖,一個主動,一個被動。
當莉拉被馬爾切洛瘋狂追求時,為了擺脫掉他,莉拉找到了斯特凡諾,
當她如金絲雀般陷入到婚姻的桎梏中時,她把萊農拉回身邊,讓她在自己家中學習。
以及後來,在海邊度假時她和尼諾命運般的相遇……
第二本小說的後半程,恩佐的出現,她主動握住了他伸出的手。
萊農小學時被奧利維耶羅老師說服繼續讀書;
感到無助墮落時,被動的選擇了安東尼奧作為戀愛對象;
當自己想放棄學業時莉拉款款而來,把萊農鎖在自己家的屋子裡,讓她心無旁騖的學習;
高中時期的老師給予她的鼓勵和幫助;
上大學時遇到的男生,帶領她重拾自信……
小城鎮青年的困惑和憂慮
隨著莉拉結婚,她們倆一個在內心遠離彼此,一個在距離上遠離對方。
萊農也迎來了人生中的另一個階段,即將步入大學。
高中階段通過刻苦來彌補自己先天不那麼聰慧的頭腦,終於可以勉強進入大學。
遠離城區之後,萊農漸漸懂得自己和別人的差距根本上是來地域差異、原生家庭、從小所受到的教育、眼界以及家庭條件。
外面世界的廣闊,令她難以想像。
她很難融入學校中的學生群體,她土裡土氣的口音和寒酸的穿著、不拘小節的行為舉止、她的見識、她的閱讀量等等迫不及待的向大家透露她的出身。
她覺得自己襯衣裡面很不得體,衣服下面是貧窮和失禮。
她很難理解大家談論的話題,她總是跟不上節奏。
她只能拚命地背誦自己借來的書上的語句,把它們轉化成自己的話,即使她還不太理解那些句子的意思。
萊農迫切的想洗刷掉自己貧窮落魄的出身,她無法忍受當自己出現在眾人面前時,大家用憐憫或者嘲諷的目光注視著自己。
跟尼諾在一起,萊農不需要發表意見,只要附和、傾聽,這讓她不會露怯。
他需要被跟隨。
尼諾是萊農渴望成為的樣子。
萊農愛尼諾嗎?
幼年時只是一種朦朧的暗戀,青年時期再度相遇也僅僅是帶著青澀暗戀的餘溫,當她得知尼諾的優秀時,萊農誤將崇拜當做了喜愛,她只是渴望成為像尼諾那樣的人,尼諾對於她來說是夢想的化身。
因為他距離自己最近,跟自己的成長經歷又極為相似,所以萊農潛意識裡覺得自己非常有可能成為像尼諾那樣的人,她渴望和他相遇,傾聽他的觀點,這讓她覺得夢想盡在眼前,觸手可及。
直到後來,尼諾愛上了莉拉,萊農對他的感情逐漸變成了嫉妒,嫉妒他奪走了莉拉的愛,他讓莉拉墜入愛河。
莉拉和尼諾
他們真正意義上的交集是在加利亞尼老師組織的派對上,萊農邀請莉拉同去。
這次派對對莉拉的衝擊非常之大,這是她第一次離開城區的包圍圈,走進陌生人組成的圈子裡。
她聽到看到了人們的愉快地交談,高談闊論,談吐得體,舉止優雅大方,
屋子的大氣藝術的裝潢,巨大的牆體書架,燈火通明,他們家裡的書比城區所有的書加在一起的數量還要多,大廳里五光十色的燈光,伴著音樂微微晃動。男孩女孩們在跳舞……
如果說莉拉在城區的新家是幢豪宅的話,那這裡就是城堡,是宮殿。
莉拉穿梭其中,目不暇接。
她看到了被簇擁著的萊農和尼諾。
那是她第一次看到那樣的萊農,神采奕奕,侃侃而談,她似乎有點陌生,她聽不懂他們談話的內容,只看到每個人臉上激昂的神情。
這讓她覺得自己被隔絕在外,讓她覺得慌亂無比,就好像來到另一個星球,她聽不懂這裡的語言,沒有人注意到她,她就像是個透明人。
她覺得自己很混亂。
她想趕快從這個陌生不適的環境中逃離出來,她快要窒息了。
離開之後,她不斷詆毀那個派對,說裡面的人如何裝腔作勢,憂國憂民。
她只能用這種方式來讓自己回歸清醒,派對的場景顛覆了她以往的認知,
如果不這樣安撫自己,就好像她會突然失去控制。
莉拉的一反常態讓萊農不解,那個對自己來說宛若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之後和王子約會的美妙場景,莉拉卻避如蛇蠍,語言惡毒的詆毀。
萊農沒想到是,自己的私心把莉拉和尼諾,這兩個完全沒有可能性的人推到了一起。
她成了他們的紅娘。
一個是自己夢想,一個是連體嬰的另一半。
尼諾讓莉拉在嫁作他人婦之後,才相見恨晚的嘗到了戀愛的滋味。
而莉拉則叫醒了那個一直在裝睡的尼諾,喚醒了他的真性情。
尼諾一直以來都無法忍受父親的輕浮,背著母親搞的那些淫蕩的小動作,卻還故作清高,他根本就不配為人父。
他裝腔作勢,明明文筆幼稚可笑,卻還以作家自居。
發表的作品只能糊弄那些沒見過世面的婦人。
尼諾打心裡唾棄他,甚至不願跟他同處一個空間。
他一直在故作老成,不允許自己幼稚,逼迫自己去研究那些他其實並不感興趣的宏大命題。
他不斷的包裝自己,他要讓自己快速成長起來,做思想上的巨人,但同時他也是極度脆弱的,他用他的滔滔不絕,震懾別人,堵住別人質疑和發問的嘴。
這是他整理自己思想的一種方式,也是他寂寞的一種表現。
在萊農沾沾自喜,自以為足夠了解尼諾,小心呵護著他的自尊心時,莉拉直接出手,把濃霧吹散了,露出了前面的懸崖,在尼諾失足下墜的時候,她奮不顧身的接住了他,然後,他們兩人一起墜入深淵。
他們在互相拯救。
她激起了她的感覺,婚後的莉拉身體中的某一部分已經死掉了,是尼諾讓它們復活,突破一切束縛,還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樂趣。
她試圖通過尼諾來擺脫婚姻的束縛,就像曾經利用斯特凡諾擺脫馬爾切洛的糾纏一樣。
莉拉彷彿有一種攝人心魄般的魔力,她會點燃別人的思想,蠱惑人的心靈。
萊農覺得很不自在,她又一次失去了自己的領地。
「我總是落在後面,總是在等待,而她總是去主動獲取她想要的東西,讓她充滿激情的東西,她總是竭盡所能,根本就不怕別人的鄙視,譏笑和唾罵,也不怕挨打,總之,她應該擁有尼諾,因為她認為自己是愛他的 。」
萊農被拖入這起婚外情事件當中,她的身心備受煎熬,一方面她覺得這種做法違背倫理道德,另一方面,她又為那兩個人從此都離不開她而沉淪其中。
尼諾為什麼沒有愛上萊農?
萊農放棄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去迎合尼諾的喜歡的東西,可尼諾需要的不是失去自我的盲從和迎合,他需要的是被引領。
所以萊農一開始就會錯了意,拿錯了入場券。
兩個她十分珍愛的人相愛了,對他倆來說,萊農都成了必不可少的人。
可是她又深深嫉妒著他們,嫉妒莉拉是因為她把自己給了尼諾,嫉妒尼諾是因為他佔有了莉拉。
她失去了兩個她最愛的人,她還堅守著她的貞操有什麼用,所以那天,在海灘上,她把自己給了尼諾的父親,薩拉托雷。
這是一種對他們倆的報復。
他們三人互相洗劫,面目模糊。
「關於我的身體,我身體的機械反應,別人身體的一部分第一次進入到我的身體里,我並不在乎那個人是誰,還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莉拉懷了尼諾的孩子,而尼諾漸漸被現實打垮,他被激情沖昏了頭腦,他沒有畢業,沒有工作,還和一個結了婚,懷了孕的女人糾纏不清,她打破了他的所有節奏。
她肚子里的孩子讓尼諾害怕。
讓他感到害怕的還有莉拉的那些缺乏教養肆無忌憚的做法,她那種過於聰明的無知,還有她的那些驚人的,大膽的思想……
尼諾完成了他的使命之後,離開了莉拉。
彷彿他的出現只為了將莉拉帶離婚姻的玻璃容器。
莉拉在恩佐的幫助下,毫不留戀的離開了埋葬了她的童年和青年的城區,開啟了貧窮,但是自由的單親媽媽的生活。
她的洒脫甚至讓斯特凡諾的姘頭,艾達敬佩。
與此同時,萊農也迎來了人生的新階段,她在大學遇到她的未婚夫,她再次有枝可依。
在他們家人幫助下,萊農撰寫的小說要出版了,沒人知道小說的核心內容來自莉拉小時候寫的那個《藍色仙女》的故事。
莉拉失去的東西,遠遠超過她從萊農那裡奪走的。
她們這一輩子,註定糾纏不清。
我們每個人,又何嘗不是萊農和莉拉。
請你,去完成我未竟的夢想
請你,去做平行時空的我自己
那不勒斯四部曲裡面,最讓我著迷的莫過於其中的人物設定了。
關於莉拉和萊農。
你很難想像莉拉和萊農兩個能夠發生友情。她們既不斷地猜測妒忌,卻又互相扶持。萊農畢生多次不斷嘗試逃離莉拉與其抗衡,卻一次次失敗重新回到她身邊。她們先後瘋狂地為同一個男人沉淪,但卻無法毀滅她們堅固又脆弱的友誼,她們那種微妙到能夠超越親情並勝過世間萬物維持了超過半個世紀的。
我不禁感慨:她們相似嗎?
不!一點也不!
莉拉是帶刺的玫瑰。她對生活永遠不滿意,竭盡全力不惜粉身碎骨也要跟生活的一切做抗衡。她一直很努力,奮力想要逃離那不勒斯貧窮困苦的一切。
她需要的金錢/美貌嗎?或是很多的關愛,他人的崇拜嗎?
她一度擁有很多東西。索拉拉家馬爾切羅痴迷的狂戀,送禮物,送殷勤,每日痴情守護。她嗤之以鼻,回敬跟他們同樣臭名昭著的斯特凡諾。又用無情的背叛為她看似幸福美滿的婚姻做註腳,決絕地從衣食無憂的富太太到污水惡臭的肉市場打工。
莉拉聰明,她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掌握萊農的畢生所學。輕而易舉地拿到全校第一,而萊農屈居第二。私下設計的鞋子過了十幾年還是城裡最暢銷的款式,她隨意揮霍裝飾的商店成為有錢人最愛流連的勝地。想要幫助恩佐,於是自學成才成為了計算機界數一數二的技術人員。
男人們都愛莉拉,但永遠無法取悅莉拉。她是陰晴不定的,甚至就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她的聰明未經訓化,帶著可怕的毀滅能量。她是弗洛伊德筆下人格結構的本我,憑藉本能做事。喜歡的東西,要捧上天。讓她不喜的,她便努力毀滅她。
而萊農則相對溫和很多。噢不,是溫和得過分。
她從小就很懂得察言觀色,臉上掛著甜美的微笑,努力學習,討身邊所有人的歡心。
也換句話說,萊農平庸的可怕。
她無疑是理性的,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
用好好學習博取師長的疼愛,同學的尊敬。
用全校第一的成績掩飾自己除了學習方面的劣勢。
用誘惑交往一個懦弱聽話的男朋友,滿足懵懂初醒的性慾及維護輸於女友脆弱的自尊。
最出格的事情,也不過畢業考前被莉拉誘惑的那次看海——大膽的嘗試。
萊農從小就知道如何掩飾自己的慾望和陰暗,再用合理的可被社會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
你實在很難想像,就像這樣兩個地北天南的人,能夠走到一起,成為彼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看片頭的時候就很怕莉拉會比萊農帶壞。
萊農是亭亭凈植的荷花,而莉拉是危險誘人的罌粟。
萊農像個小天使,把援手伸向骯髒邪惡的莉拉。
但隨著描寫的深入,我才真正發現,萊農與之成為朋友的,不過是萊農的另一半。是莉拉幫助了萊農,而非萊農幫助了莉拉。
也可以理解為,萊農和莉拉,她們本身就是彼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們相愛相殺,不可分割不能捨棄的,是彼此的一部分。
莉拉身上,是萊農身上一直潛藏卻又不敢表現出來的邪惡。
莉拉活得自我,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受欺負就還擊,無論是肉食店的兒子還是索拉拉兄弟,她一向帶著她桀驁不羈的勇敢回敬對方的無理。
莉拉才不在意街區女人的指指點點,所謂的規則在她那裡統統失效。她穿最張揚的衣服在街區搖晃,她在斯特凡諾的汽車后座放聲大笑,她無視街頭巷後的閑言碎語。
她既自信又自負。她堅定她做出的選擇都是對的。她是從不後悔的人,坦然的接受每一次選擇後生活給她帶來的或獎賞或懲戒。
她也是不知好歹的。索拉拉給她送來了榮華富貴,她惡語相向。斯特凡諾承諾她下半生繁華安穩,她指出華服上爬滿的虱子。
萊農真的是被莉拉的聰明博學所吸引的嗎?
-我持懷疑態度。後面的彼德拉比莉拉更聰明更博學,萊農不見得或曾誇獎過關於他術業專攻半分。
萊農從來都想逃離生活的一切,但她從不言說。
那不勒斯的街道讓她覺得骯髒窒息,那不勒斯的人群讓她覺得孤獨絕望,為生活奔波,為活著本身而活著。
她自卑且自負。她是自卑的,青春期的身材逐漸走形,激素旺盛導致痘痘爬上面部,貧寒的家境讓她無法擁有跟同學一樣的華服,因為專註學業還被迫在臉上添上一副呆板醜陋的眼鏡。她又是自負的,她讀過書,她有文化,她的成績全校第一,她鄙夷生活的貧窮把人的本來面貌扭曲,她覺得母親的跛腳和木魚眼醜陋又可悲。
她野心勃勃又沉默隱忍。萊農的野心勃勃藏著每一件小事,她跟莉拉去看海-想要逃離街區,她迷戀尼諾-尼諾是通向另一個世界的一扇大門,她常常去莉拉婚後的新居念書-她也嚮往榮華富貴衣食無憂。但她是沉默隱忍的,不表達感受,擅長用低頭和沉默粉飾不可得的慾望。對尼諾的不可得用安東尼奧的肉體替代,對莉拉和尼諾的私通用和尼諾父親的性事報復,莉拉每一次瘋狂的計劃都有她的參與,但被責備的只有莉拉。
她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該做的事情,又應該怎樣讓它看起來合法化。
在萊拉每一次的出格,每一場的轉變中,她都會回憶,是受了莉拉某一次行為的啟發或刺激。
但其實,更是萊拉自己對其的合法化。
萊拉一直在躲避被評價,反正莉拉夠壞,反正莉拉不在乎。「我是個好孩子,是莉拉把我帶壞的。」
莉拉沒有走出過那不勒斯,而萊拉跨越了她的階級,成為了一名知名作家。
萊拉把她的某個部分永遠都留在了那不勒斯,她沒有把它帶到更遠的地方。
結語:
獻上《未選擇的路》節選
兩條路都未經腳印污染
呵,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
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
恐怕我難以再回返
也許多少年後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我印象很深刻莉拉和萊農說過好幾次,「你要替我好好去見識,好好去看看那不勒斯外的世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相信過平行世界的存在,曾經希望那個世界的自己可以活成自己想要擁有而又不曾實現的模樣。
我們每個人都是萊農,也都是莉拉。我們既羨慕又妒忌著別人,其實也被別人默默艷羨,也擁有著他人艷羨想要擁有的一切。
嘿,如果你在前進的路上很難受,何不停下來先欣賞一下現在的景色。
你腳踏的位置,也正是別人嚮往的遠方。
莉拉身上有兩個隱形特質-----女性意識的覺醒和善良
女性意識覺醒
二戰後的義大利和同一時期所有國家一樣,包括現在的世界都還是男權社會,女性想要進入主流社會就要學習像男人那樣思考問題、高談闊論。就女性意識這方面,從來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莉拉才是真正的女性意識覺醒的實踐者,甚至她的一生都在為此反抗。
萊農的人生可以說是現代社會人人爭相效仿的成功學實踐者。她非常幸運的得到上學的機會,儘力擺脫自己的那不勒斯口音,小心翼翼迎合別人結交有身份地位的人,和自己喜歡但並不愛的彼得羅結婚,看中的就是彼得羅背後顯赫的家族,確實因為這個顯赫家族的扶持讓她得以出版自己的第一本小說,也通過這個家族的關係網成為一名成功的作家。
莉拉則是真正的勇士,從她為了反抗父母爭取上學的機會卻被父親扔出窗外,通過斯特凡諾擺脫富裕的索拉拉家族,當她覺得自己可以掌控人生時,卻在結婚當天發現自己被丈夫、哥哥還有父親背叛,認清虛偽的丈夫出軌尼諾,到後來放棄富足的生活淪落成工人,又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計算機成為公司老闆。在那個男權絕對主導的落後城區,她用盡一生都在反抗,避免自己像她們的母親一樣淪為被利用和消耗的工具。
她們的身體被消耗了
她們的身體越來越像她們的丈夫
再被父親、兄弟利用
結束於廣闊龐雜的家庭根系中
萊農是現實主義而莉拉則是理想主義,萊農總是極力迎合而莉拉則一直奮力反抗,我佩服莉拉,但不我知道有沒有勇氣成為她。
關於善良
越到最後我越嘆服莉拉身上隱藏在邪惡之下的善良,她想拯救所有人,卻最終讓自己落入深淵。
莉拉和萊農從小生活在這個小城,男人對女人的暴力,曾經唐.阿其勒後來索拉拉家族為首的黑社會對城區居民的欺壓,女人為了男人和孩子消耗自己的身體,還有女人們作為弱者之間因嫉妒做出的惡毒攻擊…
這些都讓莉拉想要做些什麼去改變這個城區,她曾經堅定的認為只要跟萊農聯手,她們就可以戰無不勝,但是結果失敗了,在我看來原因在於萊農的軟弱和不配合,在這一點上她們兩個從來沒有達到共識。
莉拉從讓人嫉妒的闊太太淪落成任人欺負的女工,後來又變成令人敬仰的公司老闆。她因為不想依靠別人逃離導致落魄,她在自己富裕的時候從來沒有停止對身邊人的慷慨幫助,即使是曾經背叛、誹謗、痛恨過她的男人女人們。但是她的女兒失蹤了,她心灰意冷放棄了財富,她又變成人人議論,誰都想踩上一腳的普通人,她的善良藏在刻薄之下,她竭盡所能幫助別人,但正是她的鋒芒畢露讓她落沒時曾經敬仰她依靠她的人唾棄她。
莉拉的愛是帶刺的,只有真正愛她的人才能擁抱她。
如果那不勒斯的故事從莉娜的角度來寫,可能又是不一樣的一番景象吧。莉娜會嫉妒萊儂,明明自己比她聰明,比她會讀書,但是老師卻拚命地為她爭取讀書的機會,但是對於自己,沒有做過多的爭鬥。老師放棄了自己的才智與聰明,讓那個沒有自己聰明的人上了學,並且上了初中和高中,她可以,為什麼自己不可以。所以在看到她在進步的同時,自己也想要通過其他的東西來填補這個缺憾,在不停的閱讀的同時,也想要在財富上面勝過朋友,自己沒有能夠如願的上學,都是錢的問題,如果有錢了,就有了一切,那嫉妒就會被填滿。
後來自己有了婚姻,但是婚姻確實醜陋的樣子,但是萊儂卻離開了這個地方,去到了別的地方繼續讀書,自己卻早早的成為別人的妻子,承擔起不屬於自己那個年紀的責任。不喜歡的丈夫,還有貪婪的家人,還有惡霸,都讓她精疲力盡,所以有可能,她還認為,如果萊儂能夠繼續讀下去,自己出一點錢又算得了什麼,現在她最不缺的就是錢,也是她對萊儂的一種期待,也是在她的身上實現自己實現不了的東西。
到了新的名字的時候,雖然尼諾是一個渣男,但是他確實是激起了莉娜的反抗的能力,在她以為人生就這樣渾渾噩噩的時候,有了一個跳出來的理由,敢於打破現狀,與現在的情景做鬥爭。也有可能莉娜發現了萊儂喜歡尼諾,並且萊儂還可以繼續遊盪,但是她卻有了婚姻的枷鎖,不能夠自由,但是她本來就是一個叛逆的人,她或許也想要證明,就算自己已經是別人的妻子了,但是對於萊儂,她想要的還是能夠輕易的得到,比沒有出嫁的萊儂要有魅力,能夠得到男人的喜愛。或許莉娜並不像現在這本小說里描寫的那麼天生的聰明,雖然有聰明的成分,但是一定也是通過了很多的努力,才能夠得到哪些才智,比如她看了最多的書籍,把圖書館的書都借光了。但是在那樣的情景下,她白天不停的幹活,哪裡有時間看那那麼多的書籍,肯定也是在夜晚家人都睡著了,自己熬夜看的,無數的夜晚的熬夜,才讓她不至於一無所知,落後於在學校上學的萊儂太多。
以及她能夠得到那麼多的男人的喜愛,這在萊儂的敘述中可能是輕而易舉,就是男人看到了就會愛上的那種,但是萊儂畢竟不是莉娜,他們在小學之後相處的時間少的可憐,從她的描述里,你只能看到結果,但是沒有經過。或許是在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些事情之後,她的一些特質讓別人著迷,就像是尼諾一樣,他要去的尼諾的注意,也要看過一本書之後,也要在聽他們談論了好久之後,才敢說出自己的見解,這還僅僅是在萊儂的描述中的努力,那在萊儂看不見的那麼多的時間,莉娜又做了什麼呢?還有後面寫了好多的日記,記錄下了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生活,這也是訓練的一種。
所以,我認為,莉娜被過度的神話了,大家看到的和萊儂看到的莉娜是同樣的無知有帶有主觀判斷的,大家都以為莉娜就是萊儂所描寫的天生就聰明,不需要努力,不費什麼功夫就可以得到很多東西。萊儂還說她是在浪費自己的才智,明明有那麼好的條件卻放棄了,明明可以輕易的得到那麼多好的東西,但是她卻不珍惜,肆意的破壞,肆意的揮霍。
但是就算是她嫁人,也是冒了很大的的風險的,她是冒著被索拉拉殺死的風險,嫁給了斯凡切諾,但是在這本書裡面,只看到了她幸福的生活,輕易的得到了榮華富貴,但是忽略了她當時做這個選擇時,需要付出的代價,她能夠平安,僅僅是索拉拉還有餘情,而不是別的什麼東西,她下得賭注大,所以收穫的也大,本沒有什麼值得慶幸的。太過於強調莉娜的聰明,會忽略,甚至無視她作為一個人的真實,僅僅是把她看成一個全知全能的神,但是她不是,她只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最多就是多了一點聰穎,但是這些聰明也是需要維持的,不然何來傷仲尼之說呢,我不相信那樣的才智會天生並在不努力的情況下一直維持。
並且很多東西都是她爭取過來的,她也是在費了很大的心力之後得到的,所以在結婚後,雖然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可能是她沒有反抗的原因之一,就是她努力得到的東西,沒有那麼輕易就能夠捨棄。畢竟那可是她冒著被索拉拉殺死的風險得到的家庭,輕易的捨棄,誰能夠忍心,所以她還一直在忍耐。但是尼諾的出現打破了這樣的平衡,讓她發現了自己,激起了反抗的鬥志,以前的那些東西都是可以勇敢的捨棄了,就算後來不出現尼諾,也會出現別的事情,讓她逃離,這裡並沒有為尼諾開脫,他是個渣男無疑,只是在這個故事中,尼諾不是主角,可能他只是兩個女生為了增加自己反抗現實,增加的籌碼,以前不滿意的生活,因為得到和失去之間太過於懸殊,所以還是狠不下心,但是有了更多的籌碼,就能夠平衡一下,能夠為之一戰了。(可能更加邪惡的想,或許她們本就想改變,正好有尼諾在,就能夠把一部分的責任推給尼諾了,當然,這只是一種邪惡的猜想。)
其實萊儂的心態和很多人的心態可能是類似的,只看見賊吃肉,看不見賊挨打,只看見別人輕易的成功,帶著嫉妒的心情去指責命運的不公,但是沒有看到別人在成功之前作出的努力,付出的代價,面臨的風險,只看到了品嘗喜悅的人,並且酸酸的說別人是如何不努力,卻什麼都能夠得到,是因為別人的家境好,是因為別人有後台,是因為別人運氣好,是因為別人怎樣怎樣,反正,就是不提別人也有過努力和有過的失敗。
我叫Lila,我有一個天才朋友Lena。很小的時候我們便成為朋友。
故事開始於我扔掉了Lena的娃娃,而Lena也扔掉了我的娃娃。我們攜手去黑黢黢的地窖,但是一無所獲,我斷定一定是恐怖而邪惡的阿奇勒先生拿走了我們的娃娃。我不知為什麼這感覺如此強烈。
我有些不忿,我決定要去找阿奇勒要回我和Lena的娃娃。阿奇勒居然給我錢,或許這是他給我們的補償,畢竟,他拿走了我們的娃娃。
我決定用這筆意外之財買一本書,我也要寫書,寫出一本精彩絕倫,可以出版掙錢的書。拿到書我便如饑似渴地閱讀起來,這本書這樣的精彩,我為之著迷。
時間匆忙到了小學畢業,我也想繼續上學,但是母親不允許,這個貧窮的家庭不允許。儘管奧利維耶羅老師三番五次來勸說母親。但是母親還是拒絕了。
這個家庭負擔不起更多的費用,我也不能繼續學習拉丁文了。我有些失望,但是也只能接受這一切。
我嫉妒可以上學的Lena,我嫉妒她可以繼續學習。
於是我攛掇她一起去看海,我不想她有機會去上學,或許這次撒謊會讓她的父母改變初衷。我很抱歉,但那抱歉很快就隨著Lena繼續上學的消息而沖淡了。
我不喜歡這種局面,我有意地躲避著Lena。
不過我還是拿著我寫好的書給Lena看,我期待著她將書拿給奧利維耶羅老師看,我期待著奧利維耶羅老師的肯定。
我也渴望去上學,當我向父親再次表達這個觀點時,被父親粗暴地扔出了窗口,我看著一臉擔心的Lena,強硬地表示不痛。我不想她看到我狼狽的樣子。
阿奇勒死了,Lena有了初潮,周圍的事情都在變化,可是我還沒有,我怎麼能沒有呢,我怎麼能比Lena差勁。
我又一次有意地遠離Lena,我時常和同樣不上學的卡梅拉在一起。
但是我準備自己設計皮鞋,所以我會背著人在紙上塗塗畫畫;我也準備繼續學習,所以我去了一間隱秘的圖書館借來拉丁語法的書籍。不僅是拉丁語的書,我還用其他人的名字借了很多書來看,我渴望從書中汲取到知識和力量。
Lena來找我的時候我們看到艾達被索拉拉兄弟拉進汽車裡去兜風,吉耀拉一臉的艷羨,這個膚淺的女人認為男人有錢又帥就可以為所欲為。
Lena要去上高中了,她高分通過了考試,而且要去高中學習希臘語了。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追趕,但我不會放棄。
我還向Lena展示了我和里諾正在設計的旅行鞋,我幻想著能賣出去很多雙鞋,然後也成為像索拉拉家一樣有錢的人。
我終於來了初潮,可是Lena要去上高中了,我的天才朋友總是快我一招,我似乎永遠也追趕不上。
走在路上,我們被索拉拉兄弟調戲了,這個可惡的人居然想觸摸我,所以我毫不猶豫地掏出裁皮刀抵住馬爾切洛的喉嚨。
這一刻我很兇猛也很勇敢,像一頭張牙舞爪的小獸。我並不知道馬爾切洛居然因為我的抵抗對我另眼相看,然後成了我身邊一隻趕也趕不走的蒼蠅。
Lena去上高中了,她還看到了大海,但是我會跳舞,我還會用希臘語講「留聲機」。說起來,還是我更勝一籌,我總要比Lena做的更好,做的更快。
在吉耀拉的命名日派對上,我更是耀眼非凡,我知道我的舞姿足以讓我成為全場的焦點。如果不是討厭的馬爾切洛非要和我共舞一曲,一切都會很完美。
我似乎知道那個人是馬爾切洛,我沉迷於他對我的沉迷;但是我似乎又不知道那個人是誰,我沉迷於那種全場焦點的眩暈感。
我並沒有意識到和馬爾切洛跳舞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情,直到帕斯卡萊的演講,畢竟索拉拉兄弟殺人放火又放高利貸,還給萬惡的法西斯主義拉票。
我有些難過,我意識到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但是我是一個好學的人,所以我從不怕犯錯。我主動而又仔細地向帕斯卡萊請教,我想搞清楚這些事情,這些亂麻一團的事情。
我同Lena分享了《埃涅阿斯紀》,如果沒有愛,那一個人活著也便沒有了價值,整座城市也失去了價值。埃涅阿斯紀拋棄了狄多女王,所以她自殺了。我還向Lena展示了我和里諾設計出的皮鞋,這可是我的新事業。
在斯特凡諾的聖誕之夜上,我們所有的人都來到卡拉奇家一起放煙花,所有人都很開心,煙花綻放時候的那種美讓所有人都忘卻了現實中的那麼多不快。
但是索拉拉家出場了,他們也爭先恐後地放煙花,甚至用槍來掃射我們,這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我很絕望,原來無論如何,我們也跨越不了這道鴻溝。
我們還是我們,斯特凡諾還是斯特凡諾,索拉拉家族還是索拉拉家族。根本沒有歌舞昇平,根本沒有眾生平等。
這一切都如同煙花一樣,雖然絢麗卻很短暫很虛妄。
我們努力地想擺脫命運加諸的枷鎖,卻發現不過是幻想。
在煙火繚繞中,我悲傷地看著這一切,看著有些癲狂的里諾,看著站在對街天台上的索拉拉兄弟。
我也意識到我和里諾設計的鞋子有技術上的缺陷,我想通過設計鞋子賣鞋子賺錢的夢想破滅了,我不知道何去何從。更讓我悲哀的是里諾,這個蠢里諾,竟然直接把不成熟的鞋子展示給父親,果不其然遭到了父親的毆打和痛罵。
這種無望的生活讓我倍感沉痛,我甚至不想去看書了,就這樣吧,就這樣吧,反正無從選擇,反正無法改變。
這種無望中我收到了帕斯卡萊和馬爾切洛的表白,我極近溫柔地拒絕了帕斯卡萊,又充滿嘲諷地拒絕了馬爾切洛。
我真的不知道馬爾切洛為何對我糾纏不休,是因為我的美麗么?是因為我的舞姿么?還是因為我總是很倔強不服從於他?
但是我終於和里諾和好了,可笑我們因為製鞋而親密無間,因為製鞋而陷入冷戰,又因為製鞋而重新和好。
我答應了我的哥哥里諾的邀約,一起去市區吃冰激淋。這是我第一次離開家裡來到市區,原來城市裡這麼繁華這麼誘人。
我又碰到了可惡的索拉拉兄弟,當然還有和他們一起廝混的吉耀達和艾達。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我的好心情,我看到了櫥櫃中的電視機、音響、高級定製西裝、伴奏的琴師,這裡有我的街區里不曾出現的好東西。我手裡舉著冰激淋,目不暇接地看著這一切。
里諾又惹禍了,里諾和行人因為口角而打架,雖然我討厭他的某些舉動,但我也不會任由其他人對他大打出手,我奮不顧身地衝過去救他。
感謝索拉拉兄弟,這一刻他不那麼討厭了,畢竟他拯救了里諾。
自此以後,馬爾切洛更頻繁地來我們的鞋店。所有人都瘋了,里諾、父親、母親,甚至是Lena,都瘋了,居然妄想和馬爾切洛成為朋友,居然妄想我和馬爾切洛在一起。
為了什麼呢?大概是為了馬爾切洛的車和財富吧。真是可憐。
可惜我不同意,我是不會屈服的,我知道馬爾切洛的本質,我不會喜歡他,我也不會為了里諾的皮鞋夢而委屈自己從了馬爾切洛。
我知道我要面對的是什麼,是暴躁的父親和兄長,是孤注一擲恨不得即刻把我送給馬爾切洛來換取皮鞋生意的家人。但是我還要堅持自己,我不喜歡我便拒絕。
哪怕前路滿是荊棘,哪怕前路風霜遍地。我只屈從於自己的內心。
馬爾切洛很直接很粗暴,他略過皮鞋直接同我父親求婚了,這個可憐的鞋匠,以為嫁給有錢人就改變了命運,所以當聽到求婚的請求時,父親很是開心。
我很彷徨,這是一場註定要做的選擇,也是我註定要做的反抗。我期盼著有個人能站在我一邊,可是父親、母親、里諾,都瘋了,全都瘋了,他們沉浸在馬爾切洛所帶來的虛假的繁榮中。
更讓我悲傷的是Lena的離開,Lena要去海邊的伊斯基亞島,她也要離開我了,我為她感到開心,好像我已經長大了,因為我發現我的嫉妒心在消退,難道我已經在這些瑣碎的事情中被磨平了稜角么。
不,我要抗爭,即使是孤軍奮戰也沒關係,我還是要堅持做自己。
馬爾切洛想盡辦法收買我的家人,他極力向他們展示著他可以帶給我的生活。馬爾切洛帶來一台電視機,給所有人帶來歡樂的電視機。
日復一日地看電視中,馬爾切洛向我求婚了,雖然我很累但是我還是不想接受,我決定戲耍下他以回報這麼多時日以來他施加給我的壓力。
我在家人的期望中戴上了戒指,轉身又把戒指扔給了馬爾切洛。
我的拒絕打破了長久以來的溫情。里諾終於又成了小時候那個勇敢站出來要為我掙錢交學費的哥哥,他向父親據理力爭。
我愛里諾,他是我的哥哥,但是當他支持我的時候,我會更愛他。
我也給Lena寫了信,我央求她回到我身邊支持我,我知道Lena收到信一定會儘快趕回來的。我和斯特凡諾一起在樓下等著Lena下來。
我拒絕了馬爾切諾,然後和Lena一起坐進了斯特凡諾的車裡,我還故意從索拉拉家的店鋪前耀武揚威地經過。我並沒有答應和斯特凡諾在一起,我只是想利用斯特凡諾擺脫馬爾切諾。
可是斯特凡諾和馬爾切洛有什麼不一樣么?其實我分辨不出。
我想看到斯特凡諾的誠意,果然斯特凡諾向我示好。他決定買走我和里諾做的鞋子。我也做出決定了,我決定獻出我自己,成全我和里諾的生意。
可是斯特凡諾的猶疑和評估讓我有些生氣。難道我本身還不值得你來投資么,但是也好,如果因為鞋子本身而做出的投資更長久些,畢竟商人是逐利的么,而一段感情誰也不知道保質期有多久。
我沒有辦法了,在這個小小的城市裡,我拒絕了馬爾切洛,可是我不能再拒絕斯特凡諾了。
說來也是奇怪,我想起小時候斯特凡諾曾因為我在課堂上贏了他弟弟而教訓我,甚至把我的舌頭拉出來。
世事如棋,誰也不是下棋之人。
我想擺脫掉馬爾切洛,卻不得不選擇同樣討厭的斯特凡諾。
也許這就是成長吧。有所得必有所犧牲。
畢竟我要開鞋店了,我要開掛著我自己的設計圖紙的鞋店了。
這種喜悅超過了一切。我甚至也答應了斯特凡諾的求婚,畢竟這樁買賣看起來也公平的很。
和馬爾切洛攤牌的過程中我也表現的一如既往的強硬,我知曉他好似真的愛我,可是我真的接受不了他,難道是因為帕斯卡萊給我灌輸的法西斯支持論?我不知,我也不想知道了,我只知道我不會也不想和馬爾切洛在一起。
我要和斯特凡諾結婚了,我知道馬爾切洛家要報復。我只不知索拉拉兄弟居然這樣無恥,像一個長舌婦一般到處傳我的閑話。
我還知道帕斯卡萊和恩佐為了維護我的名譽將索拉拉家招搖的車給燒了。真好,一把火燒光了這隻孔雀的屏,看他還要怎樣炫耀。
我只是還太年輕,不知道真正的報復都是殘忍而悄無聲息地。
我們的鞋店開業了,一切看起來正在走向正軌,只是我發現一個問題,一個致命的問題,雖然我畫出的設計圖很漂亮,可是里諾做出來的鞋子卻是兩種模樣。
我很生氣,憤怒值很高的生氣。我不能理解為什麼。
其實這就是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理想總是很美好很豐滿,可是現實總是讓我望而生怯。
一邊是止步不前的生意,一邊是在學校里事事順心的Lena,我幾乎有些割裂。雖然我答應了Lena幫她修改她的文章,但是我的內心還是有些抗拒的。
Lena讀了初中,Lena上了高中,Lena去看了海,Lena始終過著同我不一樣的生活,Lena過著我想要的生活,可我只能被困在這裡。
看著這些文字,我想起來我寫過的一本書,我也曾經有過夢想,想發表文字啊。
好在生活中還是有些愉快的事情,譬如試婚紗。但是我討厭別人對我的婚紗指手畫腳。為什麼我結婚要穿的婚紗要別人來做決定。
我請來Lena幫我,畢竟Lena是人人都喜歡的好孩子。我終於肯直面自己的內心,原來從很小時候開始我就嫉妒Lena。
我竟不知這報復來的這樣快。原來鞋店的生意如果想做好就必須同索拉拉家打交情。我鎖上門,躺在床上思考這一切。
如果這樣還擺脫不了索拉拉家,那我的選擇還有什麼意義。
難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場笑話么。我不知道暗地裡斯特凡諾已經和索拉拉家就鞋子生意達成一致了。
Lena來勸我,居然也說出來讓我屈服的話。我沒有辦法,只得屈服,不過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馬爾切洛禁止進入婚禮現場。
我要結婚了,我到處去送請柬。可是當我送請柬給奧利維耶羅老師的時候,她冷冷地拒絕了我。這種拒絕讓我沉靜了下來,我開始思考一切,這一切都是正確的么。
我深知我無力改變這一切,可是還有Lena,畢竟Lena是我的天才朋友啊,她比我們中任何人都更為聰明。我要她答應我要一直堅持讀書,走出這讓人煩惱束縛的一切啊。
婚禮可能是讓所有人都開心的事情,畢竟婚禮上人人都是開心滿足的樣子。我也一臉的開心和滿足。
我開心地和斯特凡諾跳著舞,這一切的溫情隨著索拉拉兄弟進來戛然而止。
馬爾切洛不僅來參加了我的婚禮,他還示威般地展示他腳上那雙我親手做的皮鞋,我送給斯特凡諾的皮鞋。
原來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原來忠誠與喜歡也不過是假象。
原來我是一個任人愚弄的傻瓜。
原來這場劫難才剛剛開始。
原來這種孤寂一直跟隨著我。
原來這泥沼永不能逃脫。
如何看待《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人物莉拉? - GetIt01 https://bit.ly/3spKyQY


尼克拉斯·魯曼Niklas Luhmann-1927年-1998年尼克拉斯·盧曼,是德國當代重要的社會學家。魯曼作為社會系統理論的創新者,被視為卓越的社會學大家。魯曼哈與伯瑪斯「系統理論」和「溝通行動理論」的對話代表著七○年代之後的理論成就,兩人都將溝通捧為社會學理論的重要概念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FireShot Capture 030 -  - www.thenewslens.com


審議式民主/參與式民主/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在1992年出版的《Between Facts and Norms》一書中建構出他自己的審議政治理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哈佛大學推薦:20種快樂的方法
1. Be grateful. 
    學會感恩。
2. Choose your friends wisely.
    明智的選擇朋友。
3. Cultivate compassion.
    培養同情心。
4. Keep learning.
    不斷學習。
5. Become a problem solver.
    學會解決問題。
6. Do what you love.
    做你愛做的事情。
7. Live in the present.
    活在當下。
8. Laugh often.
    經常微笑。
9. Practice forgiveness.
    學會原諒。
10. Say thanks often. 
      常說謝謝。
11. Create deeper connections.
      學會深交。
12. Keep your agreement.
      信守承諾。
13. Meditate.
      反思、冥想。
14. Focus on what you’re doing.
      關注你在做的事情。
15. Be optimistic. 
      樂觀。
16. Love unconditionally.
      無條件付出愛。
17. Don’t give up.
      永不放棄。
18. Do your best and then let go.
      盡力而為,然後隨緣。
19. Take care of yourself. 
      照顧好自己。
20. Give back. 
      感恩圖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