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1-09-08_1720342021-09-08_1720282021-09-08_172000

舖境制度
-------------------------------------
永寧三十二鋪的「擋境」
2016/01/30 來源:石獅日報
鋪境制度是明清時期閩南地區泉州府實行的一套完整的城市社會空間區位分類體系,作為泉南軍事重鎮的永寧衛城亦執行鋪境制度,整個古衛城被分為三十二個鋪,更特別的是三十二鋪內都有其各自的保護神,由該鋪管轄範圍內的百姓奉祀,形成永寧獨特的民俗文化
三十二鋪的保護神又稱作"擋境",每個"擋境"都有不少傳說與故事。」近日,永寧南門七號文創負責人蔡世力及其團隊正在籌拍《永寧三十二鋪》紀錄片,以期讓更多人了解永寧三十二鋪的歷史與文化。
A.八旬老人手繪永寧「擋境」
近日,幾幅永寧三十二鋪「擋境」的手繪畫稿流傳於石獅網友的朋友圈中,記者看到有三合境的保護神包公、有忠義鋪的金甲代巡、有龍順鋪的保護神五顯大帝等等,其筆畫雖然粗糙簡單,卻具有濃濃的閩南氣息。
「很多人看到這些手繪畫稿還以為是閩南的年畫。」最早發布手繪畫稿的蔡世力告訴記者,這些永寧三十二鋪「擋境」的手繪畫稿是他特地請永寧妝糕人老藝人雷遠洲畫的,雷遠洲今年已經82歲,他不僅會做妝糕人還會製作閩南的泥塑、紙紮等等,現存於永寧城隍廟中的黑白無常泥塑便是出自雷老之手。
「大約半年前,我就開始畫這些"擋境",畫一張其實只要一個小時。」採訪地點選在永寧城隍廟內,雷遠洲剛從田間回來,他告訴記者,永寧三十二鋪的「擋境」他都非常熟悉,所以憑藉著腦海中的印象就可以畫出來,只是平時忙於農活和其他事物,所以耽擱了一些時間。「我現在就可以給你畫一張,你現場對比一下。」雷遠洲接過記者手中的紙筆,認真地畫了起來,他畫的是永寧城隍廟里的白無常,大約五分鐘的時間便畫完了,記者仔細地比較,確實和廟內的白無常有八分相似。
「我家住在宣花鋪內的三合境,三合境的"擋境"是包公,包公就是包拯。」雷遠洲說,因為那個地方是古衛城的邊緣地帶「三合境」顧名思義就是三個不同的角落劃歸在一起,因此境內百姓選擇公證嚴明的「包大人」作為「擋境」。
B.明清時期的「鋪境」制度
宣花鋪、三合境,但這「鋪」和「境」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永寧作為明代衛城,具有600多年的歷史,至今仍保留著非常完整的明清古街道,整個古衛城呈現八卦的格局,狀如鰲魚臥灘,故又有"鰲城"之雅稱。」永寧鎮文史愛好者李顯揚老先生告訴記者,兩條貫穿東西南北的十字形街巷將整個永寧古城劃分為四大塊,兩街相交於中開坊,中開坊為整個永寧衛城的中心點,而四大塊內又分別有不同的區位劃分,這便是如今永寧衛城的格局。「整個古衛城被分為三十二鋪。」李顯揚進一步解釋,鋪境制度是明清時期閩南地區泉州府實行的一套完整的城市社會空間區位分類體系。「鋪」是一種行政空間單位,每鋪又分為若干個「境」,因此「境」要比「鋪」小,如此形成鋪境體系。
「當年永寧衛城裡每個"境"都有一定的地域範圍,包括若干街巷和二十多戶居民,境內居民一般共同建造廟宇,俗稱 "境廟"奉祀一個或若干個特定的神明作為該轄區的保護神,所以永寧雖然只有三十二鋪,但廟宇多達四十多座。」李顯揚說,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明代「鋪境」作為較大城鎮的行政管理劃分,其職責是管理戶籍、徵調賦稅、傳遞政令、敦促農商,並向地方政府提供一定信息,以資行政。
「永寧衛城在當年是泉南軍事重鎮,在永寧實行鋪境制度有理可循。」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宏說,明清時期,官方在接受宋明理學為正統模式之後,為了營造一個一體化的理想社會,朝廷及地方政府需要不斷通過樹立為政和為人的范型來確立自身為民眾認可的權威。官方積極從民間的民俗文化中吸收具有范型意義的文化形式,設置祠、廟、壇。其所供奉的神靈,在這個過程中,民間通過模仿官辦或官方認可的祠、廟、壇、社學等興建民間神廟。在此改造和轉化的過程中,誕生了鋪境制度,鋪境制度有助於明清泉州地區的海禁和對外防守,使得政府對基層的控制大為加強,這也直接導致鋪境制度在永寧衛城內落地生根。
C.「擋境」的故事「在永寧一個"鋪"內有好幾個"擋境"是很正常的,比如永寧衛青年旅舍所在的西門外原屬於秀山鋪,這裡就有保生大帝、廣澤尊王、法主公、九代巡四位保護神。」蔡世力說,這些「擋境」的故事都很有意思,值得好好挖掘保護,而一些具有大眾功能的保護神,如海寧鋪的守護神臨水夫人和行化鋪的守護神泰山夫人等,她們作為閩南的「七娘媽」,寄託著居民們希望孩子健康長大的祈願,因而成為整個衛城百姓奉祀的神明。 記者了解到,在永寧古衛城溪源鋪里也有兩位保護神,其中一位是大家熟悉的伍子胥,另一位則是一位「番王爺」。據附近鄉民介紹,該「王爺神」系清代末期,由旅菲華僑鄭星(又名鄭金星)從菲律賓帶回國內。
據相關資料記載,「番王爺」原先作為家族保護神,供奉在鄭星回鄉新建的「番仔樓」中。1978年, 洋樓發生火災被燒毀,唯獨神像安然無恙。鄉人感其靈驗,擇地於溪源鋪,建一府館以供奉之。因為,該「王爺」來自「番邦」,故稱神為「番王爺」,稱廟為「番王府」。在清光緒十年重修的《永寧大義鄭氏族譜》中有一段關於番王爺的記載:「公議:各家如有口角事,切不可登廳堂中哀哭及搭桌,若不遵示,罪歸本身,番王爺亂諭指示條規……」意思是當年鄭氏族人得到「番王爺」的「亂諭」,增訂族規。這是已知文獻中關於「番王爺」最早的記錄,同時說明「擋境」已對永寧善信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連重修族譜、制定族規此等宗族大事,都要有「番王爺」的「亂諭」。
「和"番王爺"廟一樣,現存的"境廟"大多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重修過。」蔡世力說這些「境廟」見證了永寧的歷史變遷,他希望這些「境廟」能夠得到妥善保護,修繕時應當修舊如舊。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LGOyD.html
--------------------------------------------------
樹林頭 (新竹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BPc6SW
境主信仰
學者林鍵璋認為境主信仰跟明清時期泉州的舖境制度有關,舖、境都是基層的行政區劃,各境皆有一廟作為地方信仰中心,相同稱呼也尚存於泉州、金門、臺南等地;此外中國民間信仰中亦將區域守護神位階由高至低分為城隍、境主、土地公等三級,其中境主只是統稱、並非固定神明。以上風俗文化為漢人移民傳入新竹樹林頭地區,在光緒三年(1877年)由於地方人口增加而能修建地方公廟,後又模仿都城隍廟之官方信仰,形成此廟之常民信仰模式。[4]:148-153
廟方人士認為境主公是地方司法神。
相傳此神香火是先民從中國大陸帶來,原安置在北門街往南寮漁港間的一處樹蔭下,供來往行旅休憩時膜拜,後因香火鼎盛、樹林頭地區人口增加而於清治時期光緒三年(1877年)建廟[2][3][4]:149。傳說建廟時有兩地競相爭取、相持不下,就有一位被認為是啞巴的流浪漢開口說話,表示神示廟應蓋在此一地址,才停止爭端[3];另傳說該地原為土地廟,後因境主公降乩於啞巴身上指示建廟才改為境主公廟,也因此取「境主公」「福德正神」(土地公)之起首二字命名為境福宮[4]:147。
新竹市、樹林頭的開發與王世傑所帶領的金門拓墾集團緊密相關[5],此廟廟地亦據傳是由王世傑捐獻(不過學者林鍵璋認為實質上可能是由其子孫或墾號捐獻),廟中有供奉其神像[註 2],廟方尊稱為「王府大人」[註 3]。新竹都城隍廟、新竹竹蓮寺等寺廟相傳在初建時也是由王世傑獻地、捐資,廟中亦供奉其長生祿位。[4]:145[6]:302
清治末期曾有教師在廟中教授漢文[4]:146。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日本政府在此廟設立樹林頭公學校(今新竹市北門國民小學之前身[4]:146),直到大正十年(1921年)境福宮整修,學校才遷移[3]。此次重修由許延壽、王欽、王國林、謝水柳、蘇奇國、趙煜等人發起,於八月初八興工,同年十月十五日完工。碑記由在地人謝江春撰文,許光輝書寫[7]。
戰後時期民國66年(1977年),士林里里長陳正忠、福林里里長郭朝宗組織委員會重建廟宇[4]:146。民國101年(2012年)時境福宮的地址為新竹市北區境福街197號[8]。
祭祀活動
此廟為樹林頭地區信仰中心,每年農曆八月十六日慶祝境主公聖誕[2][4]:147、農曆四月十二舉行巡營儀式,但隨外來人口移入,宗教民俗文化式微[9]。過去此廟轄區曾包括南寮到金山面,與新竹都城隍廟轄區的新竹街互有區隔[9];今轄區為廟所在的境福里,相鄰的福林里、士林里[3],約略同於舊時樹林頭的範圍[4]:155。
王世傑家族的第四、五房後代聚居於此廟附近,每年元宵節他們都會在此舉行王世傑誕辰祭典[10][註 4]。民國91年(2002年)廟前開始舉辦元宵提燈活動[11],民國95年(2006年)起也每年在廟前舉辦「樹林頭文化季」,民國97年(2008年)此廟開始舉辦燒頭香、贈金鈔等活動[4]:146,民國105年(2016年)1月至2月間文化季活動內容包含品嘗佛光山法寶寺致贈的臘八粥、冬令救濟、贈金鈔、賞花燈等[12][13],同年2月新竹市政府亦於附近東大路上,民國95年(2006年)拆除的空軍五、六、七村舊址開闢春節花海公園(即樹林頭公園)[13][14]。
奉祀神祇
主神:境主尊神及夫人、田都元帥及夫人、邱府二王爺、福德正神及夫人[註 5]
陪祀:蘇府王爺、梁府王爺、秦府王爺、保生大帝、蔡府王爺、天上聖母、文昌帝君、斗姥元君、太歲星君、北斗星君、南斗星君、中壇元帥、註生娘娘、延平郡王、王府大人(王世傑)
從祀:文武官爺、李董排爺、喜怒哀樂四位捕快、六將(大爺謝將軍、二爺范將軍、枷將軍、鎖將軍、牛將軍、馬將軍)樹林頭境福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zUfcEJ
樹林頭境福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zUfcEJ
-------------------
古城知多少 | 泉州的鋪境體系的初涉探究
2019-03-14 由 泉州文旅 發表于文化
《泉州府志(乾隆版)》記載:「周禮司徒所屬鄉大夫、里宰司、市廛人諸官類,以辨民數之虛盈,而審其財蓄之聚耗。撫之版籍,富庶為先也。泉自宋初始分鄉里,元明以來復有坊隅都甲之制,或異名而同實,或同屬而分並……」 ;「(晉江縣)宋分五鄉領二十三里,元分在城為三隅,改鄉及里為四十三都,隅、都共統一百三十五圖,圖凡十甲,明因之。國朝增在城北隅為四隅,都如故……」 。
泉郡總圖
1
泉州鋪境體系探源
定義:
「鋪境」一詞最早見於陳垂成、林勝利編著的《泉州舊城鋪境稽略》(1990 年)
鋪境體系由鋪境空間和鋪境信仰兩部分組成。
鋪境空間,由官方認可的基層行政組織「鋪」 和基於共同信仰和祭祀傳統的民間空間「境」,逐漸整合而成。鋪境空間不僅是信仰空間,也是重要的公共活動空間。
鋪境廟
鋪境信仰,是一種活態傳承的信仰體系,民間節慶與信仰儀式仍然活躍,廟宇建造活動延續,是居民認同並自發維護傳承的遺產。
起源:
在人口遷徙和商貿交流的大背景下,泉州逐漸形成了以閩越文化為背景、以中原移民的漢文化為基礎、融合了多元外來文化特質的地域文化,留下了豐富的物質與非物質遺存。
西晉時期建元妙觀、唐朝建開元寺→豐州州衙遷入,泉州正式建城,並開始了以元妙觀為核心的拓城歷史。
組織形成:
泉州宋初就有鄉里制了,城內外合設五鄉,鄉之下共有 23 里;據《太平寰宇記》稱晉江縣「舊分八鄉,今五鄉」,即合城鄉而言。其時,城外稱「鄉」,城內稱「廂」,宋初泉州城內分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四廂南宋增加南廂,共五廂。
宋代推行保甲法後,泉州府的行政區劃是「廂」、「坊」和「街」。元時,在泉州城區設立三個「隅」,「隅」以下也設一定的基層管理單位。
明清時期存在的鋪境制度,實際上是鄉里制度「隅→圖→鋪→境」組織體系的基層組織。
宋代時期 鄉里制
元-明初時期 坊隅都甲制
明清時期 鋪境制
小結:
「鋪境」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與中國古代的里坊、里社、里甲等體系一脈相承;鋪境制度是古代里坊制的演變與細化,鋪境單元是明清泉州城市社區形態構成的基本單元;鋪境空間基本單元是由官方認可的基層行政組織「鋪」,吸納民間已有的「境」,經整合而成。
2
泉州古城鋪境體系現狀
鋪境空間:
古城範圍內現存鋪境廟40多座。
鋪境廟(現存):
希夷古地、小希夷古地、文勝宮、約所關帝廟、白耇廟、執節古地、二郎古地、桂香宮、上乘古地、頂孝友宮、北山宮、通天宮、孝友古地、聯魁宮、奇仕宮、奉聖宮、妙因宮、鐵爐寺、熙春宮、古榕宮、真濟宮、忠義關夫子廟、廣靈宮、聖公宮、上帝宮、凌霄宮、日月太保宮、花橋慈濟宮、通津宮、三義廟、永潮宮、輔德宮、南嶽宮、泉郡溪靈宮、義全宮、龍全宮、天王宮、青龍堂、富美宮、後山宮
二郎境
境廟二郎廟,始建年代不詳,在二郎巷東畔,東街北畔後面,坐北朝南,面向園地。祀清源妙道真君(二郎神)。
執節境
境廟執節宮,臨一峰書大溝坐北朝南而見。始建年代不詳,祀相公爺。
聖公境
境廟聖公宮,在聖公巷南端,坐南朝北,面對聖公巷。祀昭福侯。始建年代不詳,有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壁畫四幅,繪製昭福侯故事。
鋪境信仰:
古代閩越人信巫好祀的文化傳統,致使泉州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信巫好鬼」區域。大量的漢人南移入閩,帶來了中原文化。佛教、道教的傳入,很快成為信仰世界的主導意識,但並不妨礙其它民間信仰的形成、發育。泉州的多神崇拜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頻繁,更帶來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和摩尼教的影響。濃郁的宗教氣氛自古以來就是泉州區域文化的突出特點,泉州民間俗神在這樣的土壤中發育、成長,其中有許多是當地土生土長的神祗。
西街巡境
3
泉州古城鋪境體系價值探討
價值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城市,相關遺存眾多。並且,泉州是傳統文化活態傳承最好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閩南文化活態傳承的核心空間。
泉州是全國著名僑鄉、福建省最大僑鄉,與華僑相關的建築、設施及事跡眾多,受華僑文化影響的騎樓、番仔樓分布廣泛,僑鄉文化特點極為突出。
泉台兩地間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泉州涉台文物眾多,是閩台歷史文化淵源的集中體現地。
特色
泉州「山-城-江-海」一體、雙城並舉的山水格局特色鮮明。泉州古城因循自然的鯉魚城形態、雙十字軸、雙塔制高、水網縱橫、園林密布的格局極具特色。
泉州古城以閩南紅磚大厝、閩南騎樓、番仔樓為主體的建築風貌,以閩南紅磚、閩南黃石材為主體的色彩及材質,遍植刺桐的城市綠化特色鮮明。
空間特徵
領域感與歸屬感:
泉州的鋪境社區從「宅院—厝埕—街巷—境廟」層層開放的空間,創造了親和穩定的鄰里關係。這種從內到外由「私密空間—半私密空間—半公共—公共空間」的層層過渡所形成具有較強的領域感跟歸屬感的空間層次。使居民在這些空間中有了安全感與歸屬感,同時也具有了很好的地域識別性。
空間尺度的人性化:
鋪境傳統居住社區中,街巷都比較窄,兩側界面一般由低層建築組成,具有良好的尺度。空間結構展現了人與環境、人與人間親密的關係。社區中適宜的空間尺度貼切地引導了居者的行為。在這個範圍內,對方的面部特徵、髮型和衣著都能被清楚辨認。這個尺度增加了「不期而遇」的可能性,也為不確定性偶然交往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較強的停留性:
泉州古城存在著大量充滿濃厚生活氣息與市井氛圍的交往空間,古城鋪境社區生活方式除了住宅之外,住區中也少不了店鋪、茶館、書院、戲台和祠廟等不同形式。街巷、廟宇廣場,甚至古樹下、井台邊處處充滿人情味。
這些空間之所以具有引發交往行為的線索,加上建築與自然綠化的結合,建構了多彩的日常活動場所。社區中豐富紛繁的生活形式,將居民與社區融為一體,從而對居住環境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留住了古城的原住民。
因廟宇、榕樹而形成的城市公共空間
慢行交通的組織:
傳統時期的泉州古城鋪境社區主要是由官式大厝和手巾寮構成的底層高密度城市空間形態,因此形成的街巷一般比較窄。使人們在街巷中的交通速度變慢、時間拉長,形成「慢行交通」。
鋪境體系的價值
泉州古城鋪境是泉州古代城市居住社區的活化石。
當前關於中國當代城市居住社區研究,主要有兩種學術取向:一種是引進國外相關的理論,洋為中用;另一種是對中國傳統居住社區進行研究,古為今用。
泉州鋪境自明清時期形成一直沿用至新中國成立,泉州古城至今仍有許多以此作為地名,如曾井鋪的妙因境,節孝鋪的會通境;陽義鋪的熙春境;寬仁鋪的奏魁境;育才鋪的真濟境;萼輝鋪的白耇廟境;文山鋪的文山境等等。此外,南隅慈濟鋪浦西境又稱一堡;浦東境又稱二堡(境廟現已廢);通津境又稱三堡;永潮境又稱四堡;紫江境又稱五堡。在這裡「堡」(古讀音「pù」,與「鋪」通假) 。
鋪境既是典型的中國傳統社會基層組織,又具備了現代城市居住社區的基本要素,在城市的持續發展和不斷更新中體現出恆久的生命力。
鋪境體系是泉州古城創建擴建年代與邊界之爭的重要佐證。
泉州古城始建於唐久視元年(700 年),經過唐末至五代的經濟發展、至宋元兩代進入鼎盛繁榮時期;明清兩代,泉州經濟衰退,城市形態也隨之由不斷拓展到趨於穩定,泉州古城牆因形似鯉魚得稱「鯉城」。然而,由於泉州古城垣的損毀,其創建和擴建年代及其邊界一直存在爭議,始建城牆就有「唐故城」與「唐羅城」之爭、「唐羅城」與「唐子城」之爭等。
泉州城廂舊鋪境圖中的道路系統
泉州古城鋪境是泉州古代海上絲綢貿易和多元文化的寶貴遺產。
境廟遺存眾多,信眾廣泛
豐富的歷史信息,例如白耇廟(供奉毗舍爺屬印度教)
鋪境體系是泉州傳統文化活態傳承的重要體現。
4
鋪境空間利用的思考
開放空間現況:
公園綠地等開放空間僅占3%
泉州古城的鋪境廟
既是「巡境」的起點
又是終點
由鋪境中的街巷把一個個的「住家」聯繫在一起
而鋪境的「榕樹下」
把城市疏遠的人際關係圍合到
一個個有親和力的小小公共空間
形成富有生機的鋪境空間
鋪境信仰中的「節慶」
「巡境」等各種活動與鋪境空間形態的整合
境廟也不僅僅是作為祭祀祈福之地
更是重要的公共活動與文化傳承空間
留形、留神、留人
活化古城的鋪境體系
讓泉州古城
「見人、見物、見生活」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83ax9rq.html
----------------
泉州歷史網 https://bit.ly/3tmdXf3
------------------------
近代泉州秘密社會初探 陳文革/文 瞻 籮/圖 秘密會社在中國有 https://bit.ly/2Vnf8OD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099/4/101804.pdf
--------------
臺灣府及泉州府舖、境制度(提供諸位不要亂用舖戶與境等名稱)
金澤寫於 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下午2:47
(img:357657474326016)
清.臺灣國府城——舖境制度
壹:荷蘭國(1625,1月15日)於今台南市區赤崁建造普羅民遮城(Provintia)市街。
    明鄭東寧國(1664,3月)「承天街坊」時期,設東安、寧南、西定、鎮北四坊及24里(文賢、仁和、永寧、新昌、仁德、依仁、崇德、長治、維新、嘉祥、仁壽、武定、廣儲、保大、新豐、歸仁、長興、永康、永豐、新化、永定、善化、感化、開化諸里)。
    清國雍正元(1722)年臺灣府城由臺灣縣知縣周鍾瑄始建木   柵   ,置七門,未設窩舖。
    乾隆元年發國努於台灣府城(今臺南市區)建七石 門,護以女牆,城內設「十五舖」                                     
五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起工興建磚城,五十六年四月十一日告成,於八城門內設置「十六舖」。
    清國光緒十三年(1887)由台灣府城降為台南府城時期,原有四坊再劃分為東南西北廂及東南西北隅八坊保。
日本國明治28年(1897)改台南府城為台南市街,全市分為東門城內、南門城內、西門城內、北門城內、西門城外五區。
貳:府城聯境的組織,大致完成於鴉片戰爭時
府城聯境,始於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林爽文之役中,城境制度大致完成於道光二十年(1840)姚瑩擔任台灣巡道時期。在鴉片戰爭之役中,府城除設籌防局,由士紳統籌城防事宜外,也奉福建巡撫徐宗幹之令,復設全台團練總局,負責籌措戰爭中所需要的兵員、糧餉,並未有聯境之措施。不料,總兵林向榮,水師副將王國忠北征時,盡帶走府城的營兵義勇,致使府城空虛。署巡道洪毓琛不得已乃劃分城中為五段,設總簽首將府城劃分城內五段,西城外三段各段設總簽首一人,各街境設簽首一人,為府城城防工作的基本力量。
叁:臺灣府城的境
  中央:二十一境   境主廟:中和境北極殿大上帝廟─( 居中策應)。
            屬境名:府城隍廟、小南天土地廟、萬福庵、三四境載福祠土地廟、七娘境、辜婦媽廟、 天公壇、三官堂 、溫陵廟、元會境、坑仔底境、三界壇、龍王廟、仁壽境土地廟、竹仔街境土地廟、禾寮港境土地廟、嶺後街境土地廟、頂打石街境土地廟、下打石街境土地廟、太平境土地廟、枋橋頭境土地廟。
  東:1.八協境(防守大、小東門)    境主廟:東門城街大人廟。
                        屬境名:嶽帝廟境、聖公廟、市仔頭福隆境大道公、彌陀寺大道公、龍泉井境土地廟、祝三多境土地廟、西竹圍境土地廟、龍山寺。
       2.六合境 (防守小南門 )    境主廟:開山王廟。
                       屬境名:清水寺 、馬公廟、油行尾境土地廟、大埔境土地廟、仁厚境土地廟、柱仔行永華宮。
  南:八吉
境( 防守大南門  )       境主廟:馬兵營保和宮                          屬境名:總趕宮、重慶寺、五帝廟、土墼  埕昆沙宮、羨仔林朝興宮、東轅門境土地廟、磚仔橋境土地廟、大南門興南宮開漳聖王廟。
  西:1.六興
境( 防守大西門  )       境主廟:開山宮。
                            屬境名:慈蔭亭、保西宮、雙興境土地廟、神安廟土地廟(城外)、南巷境土地廟、西轅門境土地廟。
        2.六和
境  (防守大西門 )        境主廟:大關帝武廟。
                          屬 境名:小上帝靈祐宮、關帝港武廟、米街廣安宮、祝融殿、倉神廟、赤崁境土地廟。
  北:十八
境 ( 防守大、小北門   )       境主廟:臺灣縣城隍廟。
             屬境名:三老爺宮、四舍廟玉皇太子宮、番仔樓佛祖大士殿、小媽祖天后宮、大道公廟興濟宮、廣慈庵、大銃街元和宮、神農殿、總祿境土地廟、鎮轅境土地廟、柴頭港境土地廟(城外)、陰陽公廟、顧婦媽廟、北門廟興隆宮張法主、黃蘗寺、慈雲閣、安祿境土地廟、林投井境土地廟。
  小西門內外:四安境 ( 防守小西門、外新港  )
                         境主廟:下大道公良皇宮。
                    屬境名:沙淘宮(城內)、保安宮(城外)、木豪 林宮、海防聽境土地廟。 
  西城外:(南)三協境(防守南勢港、南河港 )    境主廟:風神廟。
                     屬境名:南沙宮、藥王廟、金華府。       
               (北)七合境  (防守佛頭港、新港漧港、兌悅門)   境主廟:老古石境集福宮
                     屬境名:普濟殿境、媽祖樓境、崇福宮、佛頭港景福祠、金安宮、聖君廟法主公、粗糠崎境土地廟。
                                                                             陳金唐閣錄撰
泉 州 府城   舖 、境制 度
  宋——保甲制與厢坊制
       金、元——都、社(圖)、隅
    明、清——舖境制度    
 一、東隅四舖十二境、
    (一)中華舖(3境):壺中境、中和境、妙華境。
    (二)行春舖(2境):行春境、桂香境。
    (三)衮绣舖(5境):廣靈境、忠義境、通天境、通源境、聖公境。
    (四)勝果舖(2境):二郎境、执節境。
    二、西隅十舖二十二境
    (一)清平舖(二境):五顯境、紫雲境。
    (二)文錦舖(三境):聯魁境、甲第境、定應境。
    (三)曾井舖(一境):妙因境。
    (四)奉聖舖(二境):奉聖境、進賢境。
    (五)鐵爐舖(四境):鐵爐境、蘆荻境、五魁境、應魁境。
    (六)三朝舖(二境):三朝境、宏博境。
    (七)萬厚舖(二境):古榕境、高桂境。
    (八)華仕舖(二境):奇仕境、華仕境。
    (九)節孝舖(一境):會通境。
    (十)錦墩舖(三境):鳥墩境、忠堡境、白水營境。
    三、南隅十五舖三十五境
    (一)陽義舖(一境):熙春境。
    (二)崇名舖(三境):崇陽境、鳯春境、鳯阁境。
    (三)大門舖(一境):南岳境。
    (四)溪亭舖(一境):義全境。
    (五)登賢舖(一境):小泉澗境。
    (六)集賢舖(二境):大泉澗境、桂壇境。
    (七)三教舖(九境):文興境、后城境、百源境、龍宫境、廣教境、宜春境、玉霄境、上帝境、鳯池境。
    (八)寬仁舖(一境):奏魁境。
    (九)惠義舖(二境):龍會境、靈慈境。
    (十)文山舖
    (十一)勝得舖(五境):昭惠境、佑聖境、文勝境、仕公境、松里境。
    (十二)善濟舖(二境):水仙境、藍橋境。
    (十三)育才舖(一境):真濟境。
    (十四)慈濟舖(五境):浦西境、浦東境、浦津境、永潮境、紫江境。
    (十五)浯渡舖(一境):浯江境。
    四、北隅四舖十四境
    (一)雲山舖(二境):生韓境、聯墀境。
    (二)萼輝舖(一境):白狗庙境
    (三)清源舖(七境):约所境、文勝境、小希夷境、大希夷境、上乘境、通天境、孝悌境。
    (四)盛賢舖(四境):彩華境、河岭境、北山境、孝友境。
    五、附郭
    (一)東門驛路舖:仁風境、東禪境、岳口境。
    (二)南門聚津舖:水仙境、富美境、聚寶境、青龍境。
    (三)柳通舖:三仙壇境、黄甲街境、鲤洲境。
  從周朝開始,基層政權單位即有鄉、里、市之設置。
  清·乾隆《泉州府志》載:“周禮司徒所屬鄉大夫、里宰司、市厘人諸官類,以辨民数之虚盈,而审其财蓄之聚耗。摡之版籍,富庶為先也。泉自宋初,始分鄉、里,元、明以來復有坊、隅、都、甲之制。或異名而同實,或统屬而分并。年歲豐凶、兵役動定,增之减之,之所不能無耳。”
  清·道光《晋江縣志·卷21·舖递志》亦載:“周官體國經野,近設比、閭、族、黨、州、鄉、達,立鄰、里、酂、鄙、縣,遂舉閭閻、耕桑、畜牧、士女、工賈休戚,利病可考,而如今之坊、隅、都、甲亦猶是也。而官府經歷必立舖递,以計行程而通聲教。都里制,宋、元各異,明如元。國朝間有增改,舖递则無或殊。守土者,由舖递而周知都里、稽其版籍、察其隆替、除其莠而安其良,俾各得其隐愿。則治教禮政刑事之施……”。
宋——保甲制與厢坊制
  “鄉”在秦、漢時代即已成為慣用單位名詞,级别為今之大村、鄉镇。據乾隆《泉州府志》載:“泉自宋初,始分鄉、里。”道光《晋江縣志·卷21·舖递志》載:“本縣(晋江县)宋分五鄉,统二十三里。”
  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以后王安石的改革,包括政治、軍事、社會、經濟等方面,其中的“保甲法”是一個重要的组成部分。保甲法规定10家為保,50家為大保,500為都保。“保”基本上屬於地方性的公共治安和准軍事(民兵)保護组織,也扮演维持地方道德倫理秩序的角色。“甲”则是鄉村敛收青苗和收纳租税的单位。保、甲均设有不固定的领導職位。
  但是,由于泉州基層社会的控制相薄對弱,并让位于商業貿易做要求的宽鬆的人员流動環境,泉州并没有建立嚴格的保甲制度,而只設立鬆散的社區管理制度。在城外鄉村地區設立“五鄉”,在城區依方位設“厢”與“坊”。
  據楊宽對北宋“厢坊制”的研究,“厢”與“坊”都是基層行政单位,“厢”設有官吏(低于縣),負責户籍、街道管理等;一坊约有千户以上人口,不設官吏。
金、元——都、社(圖)、隅
  據乾隆《泉州府志》載:“泉自宋初,始分鄉、里,元、明以來復有坊、隅、都、甲之制。或異名而同實,或统屬而分并。年歲豐凶、兵役動定,增之减之,之所不能無耳。”
  金、元兩朝均延襲了鄉的制度,在鄉之下設“社”(一社50家),其功能结合了保甲制和鄉约制的主要内容。元朝在一些地方(尤其是需要軍隊衛戍之處)改鄉為“都”、改社為“圖”,强化了基層组織的軍事性,但在其统治的大多数時間裡,類似於保甲、鄉约制的鄉村制打破了元帝國的種族分化格局,成為制约民間社會的主要工具。(参见《泉州鄉约》)
  道光《晋江縣志·卷21·舖递志》載:“本縣(晋江縣)宋分五鄉,统二十三里。元分在城為三隅,(鄉村)改為四十七都,共统五圖各十甲。”
  “隅”以下也設一定的基層管理单位,然而在大多数時 間裡無法控制當地市民。一些巨姓大族(如蒲寿庚家族)在商業和政治上權利都很大,竟能把整個街區列入自己的势力範圍,把街區所設的社區大門改成私家宅院之門(陳垂成、林勝利:泉州舊铺境稽略.泉州鲤城區地方志编委會、泉州道教文化研究會,1990)。
明、清——舖境制
  明清時期,泉州城市城外鄉一级設“都”,“都”下统数“圖”,“圖”下設“甲”。
  明代的鄉村基層组織更明確地因襲宋的制度,在社會較不稳定的地區實行嚴格的軍事化保甲制度,强化其户籍管理和聯防訓練。在一般地區因襲元朝的“社”制度,提倡“鄉约”、社學、社仓制度。清代,保甲制改為村甲制,10家設1甲,百甲設一总甲,功能與保甲制、鄉社制没有多大的差别。
  道光《晋江縣志·卷21·舖递志》載:“順治年間,遷濱海居民如内地,圖甲稍减。康熙十九年(1680年),復舊。三十五年(1696年),令民歸宗,遂有虚甲,其外籍未编入之户,更立官甲、附甲、寄甲諸名目。后增场一圖,有立僧家分于一圖。共一百三十七圖。”
  經由類似于保甲制度建構起來的“舖境”體系,作為城市基層政權單位和行政區劃,元代以后在泉州城内就確立起來了,明、清時期得到很大發展,從而泉州城區改造成了相對宋、元顯得十分封閉的空間。
  同時,泉州城厢及附郭各铺、境的宫廟(供奉铺主公、境主公),在確立铺境时也開始發育,至明代後期已經相當完整而活躍,清代初期達到極度發達而系统化。
  泉州城内以城墙為基本範圍,城下设“隅”,“隅”下设“铺”,“铺”下设“境”,民間簡稱為“铺境”。“元分在城為三隅……國朝(清)增在城北隅,為四隅”(道光《晋江縣志·卷21·铺递志》)。
  道光《晋江縣志·卷21·铺递志》載:
  “城中及附城四隅十六圖。舊志載三十六铺,今增二铺,合為三十八铺;
  “東隅统圖四(内中華、行春、衮绣、勝果,外驛路,共五铺);
  “西隅统圖四(明统圖十,内清平、文锦、曾井、奉聖、鐵爐、三朝、萬厚、華仕、節孝,外锦墩,共十铺);
  “南隅统圖四(明统圖三,内陽義、崇名、大門、溪亭、登賢、集賢、三教、宽仁、惠義、勝得、普濟、育才,外浯渡、聚津,共十五铺);
  “北隅统圖四(國朝增,内雲山、萼輝、清源、盛賢,外泉山,共五铺);
  “又新門外(柳通铺)、水門外(慈濟铺)、涂門外(新溪铺)。
  “城内三十铺,附城外八铺所统鄉街(驛路铺、锦墩铺、浯渡铺、聚津铺、泉山铺、柳通铺、慈濟铺、新溪铺)。
  “城外分四十七都,一百一十九圖,一千六百餘鄉。”
  铺境的功能,根據前述引文,可知:
  乾隆《泉州府志》界定三项:①“辨民數之虚盈”;②“审其财蓄之聚耗”;③反映“年歲豐凶,兵役動定”。
  道光《晋江縣志》界定六项:①考“闾阎、耕桑、畜牧、士女、工贾休戚”之“利病”;②“立铺递,以計行程而通聲教”;③“稽其版籍”;④“察其隆替”;⑤“除其莠而安其良,俾各得其隐愿”;⑥為“治教禮政刑事之施”。
  可見當時國家權力對地方社會的控制已極度發展,服務於一個正统化地方城市的维持,與宋、元時期寬鬆的“厢坊”和“三隅”制度已相去甚遠。
  陳金唐閣錄撰
(3) Facebook https://bit.ly/3DZ0H51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