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後裔-源於姜姓齊國公室的四大望姓-高、國、盧、崔/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姜太公的祖先/萬家姓: 姜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從姜尚起到如今,歷史上共有102個氏都是從姜姓繁衍而來,有的姓氏還有別的起源,但是姜姓卻是他們最初或最重要的起源。其中包括呂姓、許姓、章姓、謝姓、齊姓、高姓、國姓、雷姓、易姓、方姓、文姓、申姓、盧姓、柴姓、慶姓、賀姓、紀姓、丘姓、薄姓、賴姓、蓋姓、丁姓、査姓、封姓、邱姓、崔姓、駱姓、左姓、充姓、酈姓、逄姓、連姓、向姓、谷姓、聶姓、尚姓、焦姓、柯姓饒姓、景姓、浦姓、厲姓、強姓、斜姓、晏姓、檀姓等64個單字姓氏和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申屠、公牛姓等38個複姓。

如果自炎帝算起的話,姜姓的分支姓氏則達到247個。

共有六十六個姓氏都是姜太公的後裔。
還有謝、許、郭、賴、、賀、、丁、丘、齊、強、申、尚、封、向、文、左、薄、逢、闞、易、崔、駱、充、、蓋、國、章、井、富、欒、、桓、景、柴、聶、查、慶、戎、酈、暢、麻、孝、懿、充、平、壇、棠、竹、年、甫、芮、楂、汲、閭、即、浦、移、谷等五十九個姓氏。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傳說姜姓部落的首領由於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為炎帝。從神農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三十年。炎帝用牛圖騰。
傳由炎帝延伸出來的後裔姓氏104個,包括有:姜、呂、許、謝、紀、丘、齊、強、尚、封、左、薄、賴、逄、申、向、文、駱、充、、國、饒、蓋、、闞、易、崔、高、章、賀、柯、盧、井、富、欒、厲、桓、景、柴、聶、查、慶、、梁丘、望、戎、酈、暢、谷、浦、移、麻、孝、懿、靈晏、平、檀、閭、即、棠、竹、淳于、東郭、太公、將具、丁若、樂利、申屠、高堂、東宮、士強、仲孫、齊季、子襄、子雅公旗、子尾、子乾、子工、子夏、雍門、閭邱、盧蒲、盧門、翰公、公牛、公牽、臼季、左丘、閭公、公紀、余丘、車門、虞丘、南郭、北郭、於陵、章仇、三苗、汲、年、邱、甫、芮、楂。

姜太公後裔-源於姜姓齊國公室的四大望姓-高、國、盧、崔/炎帝神農氏姜榆罔+姜太公的祖先/萬家姓: 姜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連勝彥_temp_1618380778255

連勝彥,號傑閣,1938年生於新北市三重區,書法大師曹秋圃入門弟子,習書四十年,遍臨歷代碑帖及古今名家墨蹟,精通各體,為知名之教育家暨書法家,獲獎及個展無數,深獲書壇肯定。曾任臺北縣清傳高商校長、中國書法學會理事長,膺選連任二屆國民大會代表,現任中國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澹廬文教基金會、清傳高商董事長、國父紀念館展品審查委員、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典藏品審議委員。
據德依仁,悠遊於藝
「拜曹秋圃老師為師的機緣,在民國54年,家父請他到學校教書法。」連勝彥說曹秋圃在書法史上,被推崇為臺灣四百年來第一人,曾創「澹廬書會」並任會長。「他不只教書法,更重視品德教育,教導修身養性,要求學生博覽群籍。對他來說,讀書和寫字一體兩面,不可分開。」
「小學入學前,父親就帶我到孔子廟,祭拜至聖先師。自此要我每天在帳簿上練一頁字,寫上日期。」他笑著說。父親連清傳個性勤儉篤實,重視教育,創立清傳商職作育英才無數。在督促下,他六歲就開始鍛鍊楷書。而小學時期老師教學的「板書」,即按進度講解抄寫黑板的工作,均由他代勞。高中就讀建中,導師曾給連勝彥書法滿分,認為他能力遠超同年齡學生。民國39年,參加中日書法交流展,他藝冠群倫,奪得第10名。這些經驗給了他很大信心,天分加上鼓勵,使得連勝彥越來越熱愛書法。
大學讀中原理工,因課業暫時擱筆。但他熱切渴望能在書法造詣更上一層樓。「我明白須要拜師,雖然從小接觸書法,但自己摸索會繞更多遠路。」民國56年,連勝彥任教務主任,旁觀曹秋圃老師教學,留下深刻印象:「他嚴格要求上課紀律、重視師道、上課認真。」「上課前先教定心:拿毛筆不沾墨、端坐,筆桿垂直手腕繞圈。旋轉配合深呼吸,一吸一呼正好轉一圈,5至10分鐘的預備動作,讓學生心平氣和,靜下心後才開始沾墨、臨帖。」他回憶。這套修身養性的傳統藝術教育,和西方重視個性及形式的系統大異其趣。他發現這叫「書道禪」 ─ 將書法、修道、禪法冶煉一體。明師難尋,他自此拜師學藝,成為曹老師入門弟子,一對一學習。
「曹老師的著眼點和一般教師不同,」他說,「要求你臨原帖,而不是老師的字。」連勝彥定心學習、進步神速:「學書法,必須由楷書入手,就像奠基工程。」他解釋,「有如武功的馬步,基礎穩了,你要蓋幾層樓都可以。」
他由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開始,再臨顏魯公麻姑仙壇記、多寶塔碑、虞世南孔子廟堂碑,還有褚遂良雁塔聖教序。「我和曹老師學習5年楷書,之後其他的書體便自行揣摩,但時常請他指正。」再來攻行書,先由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開始、顏魯公爭坐位帖等。接下來是隸書,以曹全碑開始,次臨張遷、乙碤、禮器各碑文,還有陳鴻壽隸法。步步鑽研,最後攻草書及篆書。近年則研究鐘鼎彜器,用以窺探古文字衍化之源流。「中華文化裡,每個字都有獨特演化歷史,書家必須深入推敲研究。」他解釋。
曾在曹老師身邊長期擔任澹廬書會總幹事,後來膺選榮任書會第一屆會長的連勝彥說:「一對一的教導下,無形中,我明白了曹老師的為人、處事、教育哲學。」數十年如一日練習書法,並和靜坐結合,「養成習慣後,進步一日千里,慢慢寫出自己的風格。」
2003年清傳高商校長職退休後,接任董事長。連勝彥有更多時間在海內外推廣書法教育、宣揚傳統文化。「所謂中國書法,核心在:毛筆、漢字、意涵這三元素。」他說,「書法教育的核心,歸根究底,還是在德行的培養。」連勝彥 | 新北市藝術家地圖 https://bit.ly/3shlTMu


連勝彥老師號傑閣。
曾任:
新北巿清傳高商校長、中華商業教育學會及中國書法學會理事長、澹廬書會理事長、第一屆國民大會增額代表、臺灣政府及行政院顧問。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及臺灣美展評審委員、臺灣美展評議委員、全國美展書法類評審委員兼召集人、國父紀念館展品審查委員及諮詢委員會評議委員。
現任:
中國書法藝術基金會、澹廬文教基金會、清傳高商董事長中國書法學會名譽理事長、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典藏品審議委員、臺南文化中心典藏審議委員、中華畫院書法篆刻院院長、臺灣瀛社詩學會顧問

2021-04-14_152017


連勝彥、連瑞芬父女書畫聯展簡介
    連勝彥,號傑閣,一九三八年生,台灣台北人。公務之餘,研習書法,歷四十載,兼擅各體,為省籍名家曹秋圃嫡傳弟子。民國六十年代早期作品,曾獲台北市美展首獎及日本津島市長獎。自七十年代迄今,常受邀國內外美展,歷任台灣省美展、全國美展及教育部文藝創作奬評審委員,及省美館、國父紀念館展品審查委員。現任省美展評議委員及中國書法學會理事長,推動臺灣書法教育及國際交流不遺餘力,曾率團參加東京、漢城、吉隆坡等大展,並前往紐約、舊金山、洛杉磯、新加坡、長沙、澳門及大津等地舉辦巡迴展,享譽國際書壇。一九九六年應邀參加韓國漢陽大學「國際學術會議」,並發表《孔子思想與書法藝術》論文,其書法理論與造詣備受推崇。二○○一年中國美術協會頒授第四十二屆書法創作類文藝獎章,二○○二年中國國際名人院及北京市名人文化研究中心共同頒授「世界文化名人成就金像獎」榮譽証書暨「世界學術貢獻金獎」獎牌,及台北縣政府頒授「九十一年度文化藝術人才獎」,以肯定其書法藝術之成就與聲望。著有《連勝彥六十回顧展》、《連勝彥書法展》、《傑閣書法集》等專集。
          作者連瑞芬沉淫書學數十餘年,深知中國文字或圓潤均勻,或瀟灑飄逸,或古樸蒼勁,或鳯舞龍飛,極盡妍態之美。同時悟承秋圃先生之書格,遍臨歷代碑帖,由博而精;涵濡創新,自成統緒。故其書作端莊俊秀,嚴謹有度;骨力渾厚,蒼勁挺拔,盡得秋老精髓神韻。而內文諸多格語、詩詞、經偈,鑑賞之餘,亦足發人深省。
連瑞芬,一九六六年生,自幼受父影響,學習書法,領略文字線條之姿韻神妙。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再負笈歐洲,領受藝術人文薰陶,九七年畢業法國凡爾賽美術學院,志立於水墨繪畫的嘗試與創新。留法期間,曾數次參與團體聯展,九八年獲法國F'en'eon基金會年度創作獎候選資格,於巴黎索爾邦教堂舉行聯展;二○○一年加入【二十一世紀現伐水墨畫會】,今年二月徵選參與中研院生圖【美學空間】所舉辦之年度企畫展,並於五月舉行首次個展。
  作者赴歐習藝,除觀察西歐藝術的表現與發展,亦反思東方文明的傳統與特質。體悟東方繪畫最大的特徵在於水色的屬性,及內視隱喻的藝術觀,是故「水」與「墨」成為其創作之主要素材。作者認為,這兩種特質的結合,有著文化的、生命的象徵意義。其創作了掌握水性顏料的基調,更進一步探索此種素材的可塑性,同時以布面替代紙材,處理肌底,設以色墨,展現更多樣化的水性繪畫技巧。
  此外,有感於人的微渺相對於自然的玄奥,創作的理念從抽象線條的探索,轉入對時間與空間的感性表現。〈現象〉與〈心相〉系列,〈光陰帖〉系列是近年來持績發展的主題。以游移的、穿透的視眼,觀察所有生命與非生命體的孕生與消長,所經營的視覺構圖,或積累,或消蝕,也展現了不同的生命樣態與心境。
本之連氏父女的書畫聯展,可以視為「水」「墨」相遇後,姿韻與色妍的體現。讓觀者同時看到一種典雅的傳統與嘗新的企圖,更可感受東西方藝術在平面空間,其文學意境和圖象墨跡所呈現不同的抽象之美。
二○○二年九月二十八日澡雪謹識於國軍文藝活動中心
聯展簡介 https://bit.ly/3de6jg8


連勝彥 校長
...........................................................................................................................
日期:九十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時間:上午十一時
地點:國父紀念館翠溪藝廊  
            澹廬書會甲申年會員作品展場
對象:清傳商職前校長  連勝彥先生
訪談總計:三十分鐘
訪談緣由:神農子弟兵於國父紀念館參觀澹廬書會甲申年會員作品展時,和我們預期的一樣遇到了連勝彥校長,開幕儀式結束後,因連校長有要事在身,和我們只有短暫交談及合影,雖然如此,我們還是非常滿足!
  說明:
連清傳先生的公子連勝彥先生,向曹容大師學過書法,父親連清傳先生是清傳商職的創校董事長,連勝彥先生也擔任過清傳的校長,現在是著名的書法家。
他早先辭去國大代表,專任中國書法學會、中華澹廬書會理事長,一心弘揚書道,不但將書法列為清傳商職學生的必修科目,還與連家兄弟捐資六百九十五萬元,購置會館(神農子弟兵曾前往,但因未先預約聯絡而未能進入),成立【澹廬文教基金會】,長期收藏曹容墨寶、相關文物,定期推出活動。
    雖然我們和連校長只有一面之緣,無法深入的採訪他,他與我們的合照,對我們來說,仍是個歷史性的鏡頭。
新網頁1 https://bit.ly/3wTTsYs
--------------------------
清傳學校財團法人新北市清傳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簡稱清傳高商或清傳商職,是位於台灣新北市三重區的私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學校由曾擔任台北縣議員的連清傳[1]成立於1965年,連清傳擔任首任董事長[2],林順興先生為首任校長。 前民主進步黨立委盧修一曾任教於此,主教國文
科別
商業經營科
資料處理科
應用日語科
電子商務科
歷史
學校於1965年由連清傳獨資創辦,最初除了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外,也包括了初級商業部,1966年增設夜間部,1968年由於台灣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因此停辦初級商業部。
1971年至1992年期間,曾設立附設汽車駕駛修護補習班、珠算、中英文打字、電腦短期補習班。
1988年將原本的綜合商業科改設立商業經營科,1990年新設資料處理科,2000年夜間部改設為進修學校,2015年新設應用日語科和電子商務科。
歷任校長
林順興(1965年8月~1975年7月)
林炯炫(1975年8月~1977年7月)
連勝彥(1977年8月~2003年1月)
歐宗智(2003年2月~2018年1月)
林怡宏(2018年2月~現任)
新北市私立清傳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dZfMHn
-----------------------------
連勝彥連瑞芬父女書畫聯展
臺灣翰墨名家連勝彥先生為近代臺籍書法名家曹秋圃先生嫡傳弟子,從事各體創作,曾獲台北市第七屆美展書法首獎、第一屆世界書畫藝術大賽書法類傑出獎,於推動傳統書道研習,維護傳統文化的延續及發揚光大,以及書法教育方面不遺餘力貢獻至今。藝術家連瑞芬從小隨父親連勝彥見習書法藝術,從事國內少見的布面水墨繪畫及新詩書寫創作。其畫作曾入選法國Prix Fénéon基金會年度創作獎候選及入選第60屆全省美展,個展12次,此次展覽將以兩人近年所創作的各體書作詩文水墨為主軸,挑選近70件佳作,將為傳統書藝與古典詩詞水墨的愛好者帶來一場淋漓盡致的心靈饗宴
文化中心 https://bit.ly/3a8FLet
-------------------------
連瑞芬現代水墨台灣女畫家數位美術館-RUMOTAN 儒墨堂-台灣網站架設與數位典藏專家 https://bit.ly/3dhdSTr
連瑞芬,字澡雪,專研紙本書法及布面水墨。1966年生於臺灣新北市,1990年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1997年法國凡爾賽美術學院畢業。
曾獲法國Fénèon基金會年度創作獎候選、全省美展水墨畫入選、首屆海峽兩岸青年書法作品展入選、第19回國際書畫交流大賞銀獎。
受邀參與北美館水墨專題展、成都雙年展、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新北市美術家雙年展及文化部藝術銀行年度購藏。
已舉辦個展13次,國內外重要聯展70餘回。編印個人新詩及書畫作品集共四冊,歷年採訪、報導、聯展合輯達十餘本出版品。
書畫作品於法國巴黎、凡爾賽,台灣北、中、南部,中國成都、青島、桂林、北京,韓國首爾、釜山、慶北及日本東京、長野、橫濱等地展出,亦獲公、私立單位收藏。
現任中國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澹廬書法學會副理事長、傑閣書會會長。中國書法學會/臺灣女書法家學會/視覺藝術協會成員。
類別專長
現代水墨 / 書法 / 視覺設計
創作自述
深入思索山水符碼及水墨本質,認為中國傳統書畫最重要的特色在於『水』的應用,以及『水性』文化的實踐與追求。水輕無形,持久摧堅,亦柔亦剛,充滿變化。相較於西方油畫媒介『油』的凝重,『水』的清靈與無拘更加自在灑脫。
從事水墨創作之初,勇於嘗試多樣媒材與技法,並以個人的觀點及詮釋,拓展水墨繪畫新面貌。首先讓水性的「柔」與「韌」在繪畫時發揮作用,產生表現力;同時利用布質特性,進行多層次的水洗、墨染、色疊、質塑,讓畫面中的山或石或景物,產生各種視覺質感與形象。因此, 水洗/水塑等技法成為其布面水墨創作之獨特技法.
書法則師承連勝彥老師, 從傳統的基本功扎根, 各體逐次臨習,探究筆法、筆意特徵。藉由長期的臨摹、書寫、涉獵書史、嚴師指導和參與展覽觀摩,使書藝獲長足進步。在書畫創作中, 努力整合紙本/布面的技法與特性, 發展紙本書法及布面水墨藝術,讓東方水性媒材產生更多元豐富的面貌.
連瑞芬's 藝術家專屬網站-全球華人藝術網 https://bit.ly/2Qn9Lfw


連瑞芬,字澡雪,1966年生於新北市。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1993年赴法學藝,1997年畢業于凡爾賽藝術學院,經營水墨創作逾十年,至今舉辦個展七次,參與國內外聯展近四十次。作品曾入選第60屆全省美展,並於臺北市立美術館「水墨變相-現代水墨在臺灣」專題展、第三屆成都雙年展及2008/2010年臺北當代水墨雙年展受邀參展。為21世紀現代水墨畫會、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成員,現居臺灣台北專事書畫創作,並擔任澹廬書法學會副理事長、傑閣書會副會長、中國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
悠遊時光流域
她的畫是凝結的詩;詩是流動的畫,交織成一片時光流域。
「『時光』是我作品系列間連貫的主題,希望藉由創作,呈現自己生命的體驗。」水墨藝術家連瑞芬,給人感覺蕙質蘭心,總帶著端莊笑容。中文系出身的她,喜愛繪畫、書法,由大學時代起持續新詩創作,並於2010年出版個人詩集「聆聽的瞬間」,是位不折不扣的才女。
心懷藝術憧憬,她在大學時旁聽劉其偉、楊雪梅教授的藝術史及藝術概論相關課程,並持續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學習繪畫、素描。在雙親支持下,連瑞芬於1993年負笈法國,隔年進入凡爾賽美術學院,進修期間,對當代視覺藝術的多樣面貌、素材、特性有更多的認識。課餘則遍訪歐洲博物館、美術館,海綿般吸收養分。
雖身處西洋藝術核心,她卻不間斷的省思水墨本質:「我覺得中國傳統書畫最重要的特色,在於『水』的應用。」連瑞芬如此表示;相對於油畫媒介「油」的凝重,水的清靈與無拘更加自在灑脫。「水」亦是重要的東方文化象徵:「上善若水」、「滴水穿石」,水能以柔克剛、千變萬化,相關譬喻在儒、道、佛典籍均可見。「水性」其實是東方哲思、藝術的核心。
她決心鑽研水性媒材,開始實驗水墨、炭筆、水粉等素材在布面的表現。和紙面媒材不同,布質底材更能接受多層次重疊、水洗。她以「水塑」、「衍色」、「質相」等創作觀點,不斷進行實驗及觀察,發展更多樣化的繪畫技巧。
2000年,她加入 「21世紀現代水墨畫會」,團隊由劉國松老師主導,鼓勵以實驗性觀念進行水墨創作。「劉老師給我不少啟發」,她說,「最重要的精神是相信水墨有更多的可能性並勇於創新。畢竟面對演化中的社會,不能總走在過去的歷史,而應發展相應的語彙。」
連瑞芬以「系列」區隔創作,每組作品均內涵不同的思考及實驗。例如〈光陰帖〉,近似一幅幅的地質剖析圖,呈現山石岩層在時間嬗遞中的種種變貌。岩層的紋理累積億萬年而來,千變萬化、從不重複,是時間的隱喻。「我喜歡看石頭的紋路,地質的變化,沈思時間如何作用。」〈時光流域〉系列,構圖中則呈現兩種元素「水」、「石」彼此的消長變化,除了喻示時間概念,也延伸山水繪畫的形式。
〈山水變〉則更加大氣磅礡,藉由筆的皴擦,墨和水的洗、拓、疊、流、塑,對傳統山水做出大膽詮釋。運用半自動技法,巧妙結合水體的自流與多變,將「隨機性」帶入畫面,和創作者的介入交相呼應。在表現流體對岩石的穿蝕、融合、浸潤、積沈間,她似乎參與了太初的創造,再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進行中的系列〈光河之礫〉,則以寫實的堅石質感,展現自然力量的淬煉痕跡。
連瑞芬在創新水墨繪畫所展現的毅力及勇氣,或許就像她在1991「尋找果陀」一詩的自述:
「我拾起畫筆  揮曳如劍
    直指命運之神
    穹蒼中有天使的合音
    是的   無須引頸顧盼
    我
    自是果陀。」
連瑞芬 | 新北市藝術家地圖 https://bit.ly/3deznUQ


連瑞芬,《光河之礫III-16》,134x46cm,棉布彩墨,2011年。
縱橫龜裂的山川、翻湧流動的雲彩、七彩斑斕的奇石……初見連瑞芬的畫作,很容易被她作品中飽滿溫潤的色彩,抽象流動的東方氣韻所吸引。連瑞芬以風格獨具的布面水墨創作,在當代畫壇獨樹一幟,亦擅長繪畫、書法、詩歌創作,並以豐沛的創作能量,探索水墨藝術之美。
性格安靜內斂的連瑞芬,自幼喜歡觀察自然景物,思索神祕的宇宙星空。她成長於書香世家,對中國水墨畫傳統耳濡目染,筆墨紙硯是她最熟悉的繪畫媒材;而後中文系畢業的背景,更讓她廣涉諸子思想、古典詩詞、近代文學,深諳東方哲學思維的魅力。
獨特的抽象創作思維
沉靜多思的性格,加之種種外在因緣,使她的創作不滿足於世間物象表面的經營,而是深入物質構成,聆聽「一沙一世界、一礫一微塵」的聲音。她認為,每個創作都會經歷表象到內裡的過程,山石、鳥獸,具象的藝術背後是抽象的思維和概念,是精神的最高追求。
連瑞芬說:「石頭,看似平凡無奇,卻保留了自我生命淬煉的痕跡;石頭也是我們腳下的土地,沉默無言,卻蘊藏著千萬年歲月的演變。」不同於多數水墨畫家描繪花草樹木、蟲魚鳥獸或世俗人生,連瑞芬用抽象洗練卻變幻無窮的「水石符號」,作為與世界對話的獨特符碼。以作品《光河之礫》為例,她用細膩寫實的筆觸,流動透明的色彩,展現岩石歷經歲月淘洗後晶瑩剔透的生命狀態。
1993年,連瑞芬負笈法國巴黎求學。在這個當代藝術與古典藝術撞擊的城市,連瑞芬開始接觸到水粉、油畫、版畫、攝影等媒材,探索不同媒材的特性;更體認到藝術創作者必須從自身文化底蘊、個人特質出發,找到獨特的藝術語言,方能發出自己的聲音。
歸國後,她加入劉國松領導的「21世紀現代水墨畫會」持續探索水性媒材的多種可能性,並以獨特技法發展布面水墨繪畫;另一方面也追尋書法家父親的腳步,深入書法創作學習。開闊的視野,深厚的人文素養與勇於探索的精神,使她的作品呈現出愈發蓬勃的氣象。
媒材跨界探索新可能
作品《無相之象》系列是連瑞芬繼紙本、布面媒材創作後的全新嘗試。她以紙質媒材融入時間因素構造出的獨特視覺意象為底,再用特殊光照攝像將作品製作為數位版材,藉助現代科技微觀視角的剪裁,將幻化於作品之中混沌奇麗的抽象美感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同時,也挑戰了繪畫、攝影、版畫的界限。
「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個體,就如地底的石頭或礦物結晶,一般人難以看見,卻也是時間和生命淬煉的樣式。藝術家,就是要在自己有限的時間和生命裡面,給這個世界帶來不同的視角。」連瑞芬如是說。二十年來,她在水墨領域的探索從未間斷,用繪畫、用書法、用詩歌,將自我生命軌跡與懷想化入創作,如北海岸日夜受海水撞擊刻鏤的流色奇石,努力將質樸平凡的生命,淬煉出莊嚴的永恆色彩。
連瑞芬作品將在明年2月於內湖昇恆昌舉辦的〈中華頌─兩岸國畫名家展〉中呈現,對創新藝術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前往觀展,親身感受她在定靜中領會的生命端莊之美連瑞芬 石頭水墨情 - 藝文副刊 - 中國時報 https://bit.ly/3mP05Xh
---------------------------------

_temp_1618380778255連瑞芬artist-Lian-768x541BE0700_P_01_02A001

2021-04-14_1507462021-04-14_150738ExhibitPic.aspxlien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