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ff41bd5ad6eddc4a7a5566f33dbb6fd536633e02020-10-04_170018

2020-10-04_175232

蒲壽庚(1245年-1284年[1]),號海雲,中國宋朝末年福建海商,其先世為阿拉伯穆斯林商人,後漢化,定居福建泉州。
生平為使元代外貿更順利的開展,蒲壽庚還促成了元世祖忽必烈對海神媽祖的加封。 這也使得當時從事海上貿易的人們有了精神信仰,能夠更無畏地出海闖蕩。 當然,他此舉也是福建乃至東南沿海能形成媽祖信仰的推動力之一。
蒲壽庚遠祖來自阿拉伯地區,家族曾在東南亞占城等地經營數代,是穆斯林商人集團的代表。宋朝末年,泉州一帶海盜猖獗,宋朝政府無力控制。壽庚與其兄蒲壽宬,為保持商路暢通,自行組織船隊,擊敗海盜,維持泉州地區的安寧。宋朝政府招撫蒲壽庚家族,授官福建安撫沿海制置使,承認他們在此地的勢力。
1276年,元軍攻佔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俘5歲的南宋皇帝恭宗。此時南宋孤忠臣陳宜中、張世傑、陸秀夫和文天祥等人連續擁立了兩個幼小的皇帝(端宗、幼主),成立小朝廷。南宋皇族逃往泉州,意「欲作都泉州」,此時的蒲壽庚已經通敵,「昰欲入泉州,招撫蒲壽庚有異志」,端宗等人無法進入城內,只好待在東海法石寺。張世傑向蒲借船被拒,抄沒其財產,蒲壽庚進而「盡殺南宋海外宗室」,並且追殺皇帝端宗和末帝,導致二位皇帝進一步南逃。1277年,張世傑復返圍城,儘管得到當地百姓和士族武裝的支持,但元兵增援,宋軍腹背受敵,圍城未果撤回。
景炎元年(1276年),元丞相伯顏率軍南下,暗中遣人招安,12月蒲壽庚與元朝勢力結盟。至元十五年(1278年),任為福建行省中書左丞,終元代一朝,蒲壽庚家族掌控海上貿易,獨霸市舶。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對支持蒙古的蒲氏深惡痛絕,下令將蒲氏族人充軍流放,為娼為奴,不得登仕籍[2]。蒲壽庚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F2S2Vw
-----------------------------------
蒲壽庚。
人物簡介。蒲壽庚是阿拉伯(色目)商人後裔,宋朝期著名穆斯林海商,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富豪,"蕃客回回"的代表人物。 蒲壽庚擔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最終背叛宋朝投降元朝,追殺皇帝端宗和末帝,害得宋軍腹背受敵。 元朝時,蒲壽庚擔任福建行省中書左丞等職,榮華富貴,獨霸市舶,開啟了所謂的泉州"伊斯蘭黃金時代"明朝成立后,蒲壽庚家族後人也被朱元璋流放、為娼發奴。
生平經歷。
早年經歷。
蒲壽庚是宋元時期的知名人物。 他精通阿拉伯文、占城語(越南),這對外貿而言就有很大的便利。 南宋時期,他既擔任過泉州市舶司提舉,同時也因為外貿累積大量財富,成為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
13世紀初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年),蒲家族從廣州舉家遷往泉州定居。 而蒲壽庚的父親蒲開宗,還曾擔任過安溪縣主簿,並曾因貿易有功,被南宋朝廷授予"承節郎"的官銜
抵禦海寇。
南宋時,南海海寇猖獗。 泉州共發生海寇犯泉事件六起(不含山寇劇盜),而《福建通志》記八起,兩書最後一起海寇犯泉都在鹹淳十年(1274年)。
而此時的蒲壽庚只不過是個小商人,略帶有亡命徒性質的商隊。 鹹淳十年(1274年),海寇襲泉州,官兵無能為力。 蒲壽庚與其兄蒲壽宬為保護家族的巨大利益,憑藉強大的海上力量,助官憲擊退之,因功授福建安撫使兼沿海都置制使(合稱福建安撫沿海都置制使),安撫一路之兵事民政,執掌福建兵事民政要職。 統領海防,權力很大。
泉州學者吳幼雄據《宋史·瀛國公度宗本紀》考證,鹹淳十年(1274年)二月時,福建安撫使是趙順孫,可知蒲壽庚之任福建安撫使應在鹹淳十年(1274年)二月以後。
迅速發家。
蒲壽庚亦官亦商,官商合一,可以憑藉權力更大規模地開展香料貿易,並可通過各種"合法"手段攫取利益,增加財富。
蒲壽庚於宋末壟斷泉州香料海外貿易近30年,"以善賈往來海上,致產巨萬,家僮數千。 "蒲壽庚擁有大量海舶,1973年,在後渚港發掘出一艘南宋遠洋貨船,載重量200多噸;船上香料遺存豐富,有降真香、檀香、沈香、乳香、龍誕香、胡椒等。 一些學者認為,這艘海船可能是蒲氏家族的香料船,"與蒲家香業有密切的聯繫"
德祐元年(1275年)三月,即蒲壽庚受任為福建安撫沿海都置制使后不久,蒲壽庚參與了一場反抗宋廷的戰爭。 時右丞相陳宜中為遷都事,殺殿前指揮使韓震,引起殿前司左翼軍兵叛。 左翼軍統領夏璟聯合蒲壽庚,連續挫敗宋軍,取得里安(溫州)、溫陵(泉州)、三陽(潮州)大捷 。
顯赫的權力與雄厚的海上實力相結合,使蒲氏成為宋元鼎革之際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因此,景炎元年(1276)任命蒲壽庚為福建、廣招撫使,總海舶。 兼"主市舶",賦予更大的權力
屠盡宋室。
宋高宗建炎三年,300多趙宋宗室子弟隨南外宗正司遷至泉州,並在這裏繁衍生息。 到了宋末,宗室成員已達到3000多人。 不過在據史書及文人記載,宋元鼎革之際,在泉州的南外宗子們,卻被蒲壽庚殺害殆盡。
這事還得從南逃的南宋幼主說起。 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元軍南下,包圍臨安。 元軍善於陸戰而短於海戰,聞蒲壽庚老於海事,擁海舶至多,若能招得蒲壽庚,既能嚴重削弱殘宋的海上力量,又能借蒲氏之力給殘宋毀滅性打擊。 在元軍攻臨安之前,元軍統帥伯顏派遣不伯、周青招撫蒲壽庚、蒲壽宬兄弟未果。 同年三月,元丞相伯顏陷臨安,恭帝降,南宋事實上滅亡。 南宋遺臣奉恭帝兄趙昰入閩,欲圖恢復。 同年五月,趙昰在福州另立朝廷,是為端宗,年號景炎元年。
同年十一月,元兵由浙江入福建。 為避元軍,南宋陳宜中、少保張世傑率舟師十萬,奉宋端宗趙昰及衛王趙◇、楊太妃等,由福州航海至泉州城南郊法石下辇村,"欲作都泉州"。 宋室冀得蒲壽庚之助,以繼續在閩、廣沿海地區堅持抗元,當時的南宋孤臣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帶著兩個娃娃皇帝端宗、幼主抵達泉州,趙呈率殘部退至泉州城外法石 寨寨,在這裡的趙宋宗室子弟打算接應他們,但蒲壽庚拒不支援宋軍,卻"閉門不納"、"閉門拒命",禁止宋軍進入泉州,致使這一幹人無奈繼續南逃,撤往廣東。 因此,宋軍改泊泉州外渚獭窟。 張世傑只得護送端宗匆遽移粵,經漳州趨潮陽。
宋軍以船舶軍資兩皆不足,張世傑臨走時強徵蒲壽庚的商船,"掠其舟並沒其赀",採用暴力直接抄沒他的家產以充軍資。 搶走停泊在法石一帶的蒲氏海舶400多艘。 "掠蒲氏海船二千艘,沒其貨物",忍無可忍的蒲壽庚把怒氣撒在定居泉州的南宋宗子身上,"乃怒殺諸宗室及士大夫與淮兵之在泉者"。 蒲壽庚並殺宋宗室及士大夫與淮兵之在泉者約3000人。
叛宋仕元。
蒲壽庚派親信孫勝夫秘密出城,迎接南下途中的元軍。 於德祐二年(1276年)十二月初八(公曆1277年元月),元兵由浙江抵泉州,蒲壽庚與州司馬田真子獻城降元。
蒲壽庚的降元,背後有一股強大的地方精英集團在支援他。 他們對當地的政治和防務,都有很大的左右力量,如世居泉州、三代武衛左翼軍統領夏璟,有調遣泉州軍隊之權的田真子,以援城功授永春縣達魯花赤的林純子,"以全城功歸諸故家"的顏伯錄,蒲壽庚的黨羽孫勝夫、尤永賢、王與、金泳等。
蒲壽庚降元,以所擁有的海舶交元軍進攻殘餘宋師。 元軍將領董文炳率部抵泉時,擅解所佩金虎符贈蒲壽庚,此舉事後得到元世祖的嘉許。 元廷授蒲壽庚為昭勇大將軍、閩廣都督兵馬招討使兼提舉福建廣東市舶。
降元后,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重用。
至元十四年(1277)"進昭勇大將軍,閩廣都提舉福建廣東市舶事,改鎮國上將軍,參知政事。 並行江西省事。 "至元十五年(1278)三月又升"蒲壽庚行中書省事於福州,鎮撫瀕海諸郡"。
助元滅宋。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朝於泉州設市舶司。 四月,董文炳謁見元世祖時說:"壽庚素主市舶,謂宜重其事權,使為我捍海寇(指南宋殘餘勢力),誘諸蠻臣服。 "這正是元朝統治者重用蒲壽庚之用意。
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蒲壽庚任鎮國上將軍、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因張世傑回師圍城,沒有赴任)。
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南宋·張世傑從潮州回師泉州,"欲得蒲壽庚而甘心",與義軍陳吊眼、佘族許夫人等協力討蒲壽庚,聲勢浩大。 這是一場關係到蒲氏及其家族命運的生死決戰,但當時元軍主力不在泉州,守城兵力單薄,城內又有宋朝遺民內應,形勢對蒲壽庚極其不利。 蒲壽庚一方面派遣孫勝夫詣杭州求援兵,一方面與尤永賢、王與、金泳等部將"協謀拒守","晨夜血戰"。 十月,張世傑圍泉州城70多天(首尾3個月)後,因元·元帥唆都等來援,被迫解泉州圍南撤,復返廣東。 這場保衛戰的勝利,沉重打擊了殘宋的士氣和力量,基本上消除了閩南地區反覆拉鋸的局面,鞏固了元朝在福建的統治。
至元十五年(1278年)三月,蒲壽庚任福建行省參知政事。 八月,蒲壽庚任福建行省中書左丞,"鎮撫瀕海諸郡"。
至元十六年(1279年)二月,蒲壽庚的舟師奉旨配合元軍主力進擊廣東,"會追二王",張世傑遺於崖山,幼主祥興帝赴海死,宋亡。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八月,蒲壽庚任江淮等處行省中書左丞兼泉州分省平章政事。
蒲壽庚對那些雖然懷舊但沒有參與抗元鬥爭的宋朝故臣頗注意籠絡。 如推舉原吉安知州庄彌邵、原刑部郎中莊彌大分別為肇慶路治中和廣州路治中;對那些因故倖免的宋室宗子後來也不再追究,甚至還授錄為官。 這種策略對穩定局勢、鞏固統治起了積極作用。
蒲壽庚於宋元轉變之際,顯赫一時,其子孫在元朝,亦頗得志。 按蒲壽庚三子:師文(參見《泉州人名錄·蒲師文》)、師斯、均文。 師文於至元十八年(1281年),嘗兼任提舉福建道市舶,且以功襲職,官為福建平海行中書省。 師斯子崇謨,官至行省平章政事。
死後鞭屍。
作為曾經的泉州市舶司提舉、同時也是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此時的蒲壽庚作古早已百年以上,卻被明朝人從墳墓裡拖出來「鞭屍三百」。。 他的蒲氏後人更被朱元璋指為"余孽",全部充軍禁錮,並被要求不得讀書,"世世無得登仕籍"。
蒲壽庚後代的下場。
宋亡后,蒲壽庚家族繼續扮演著泉州土皇帝的角色,在他們的維護之下,泉州迎來了城市歷史上的所謂"伊斯蘭黃金時代"。 大明立國后,明太祖對支援蒙古的蒲氏深惡痛絕,下令將蒲氏族人充軍流放,為娼發奴,不得登仕籍。
拋開道德和民族不論,表面上看蒲壽庚降元維護了自己家族和泉州穆斯林的利益,短期內也似乎如此,但隨後蒲氏家族和泉州穆斯林卻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數十年後,蒲氏後人與元庭爭利,元庭派兵攻入泉州,使泉州的回族與伊斯蘭教遭到了嚴重破壞,"凡西域人盡殲之,胡發高鼻有誤殺者。 閉門行誅三日";事後即"發蒲賊(蒲壽庚)諸塚,得諸寶貨無計。 壽庚長子師文性殘忍,殺宋宗子皆決其手。 壙中寶物尤多,壙志瑪瑙石為之";"凡蒲屍皆裸體,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誅之,棄其胾於豬槽中,報在宋行弑逆也"。 蒲氏家族信伊斯蘭教,故「裸體,面西方」,穆斯林忌豬,砍其身於豬槽中是最大的侮辱。 仇恨至挖墓刑屍,那必非常殘暴地屠殺蒲氏族人,得及時外躲或剛好在外者,才能倖免於難。 穆斯林資財、住宅、禮拜寺等大半毀於燒殺和劫掠之中。
蒲壽庚殺了多少人。
蒲壽庚究竟殺了多少人,歷史資料說法不一。
鄭思肖《心史》記載,蒲壽庚「盡殺南外宗子數萬人」;
王寒楓《關於蒲壽庚幾個問題的探討》考證,估計蒲壽庚大概屠殺了六、七千人。 其中:南外宗室三千餘人(明·陽思謙《泉州府志》說,紹定間[1228—1233年]南外宗室有三千三百餘人),淮兵二千五百人,士大夫不知數;
《永春雲台趙氏族譜》則記載,被殺的人數是五千人;
宋宗室太祖派十二世孫趙由在元末完成的《璿源圖譜》中說:"...... 南外宗室三千餘人,悉為其(蒲壽庚)害。 ";趙氏《南外天源族譜》記殺三千人 。
而元人編修的《宋史》並未言明被殺的人數,僅說他殺了宗子、士大夫以及淮兵,後人估計在二千三百餘人。
鑒於文人著作往往有誇大其詞的嫌疑,後人對這些記載也產生了懷疑。
如果說蒲壽庚大殺淮兵還可以理解為是因為船貨被大宋淮兵掠走而發怒報復的話,那麼殺戮趙宋的宗室,那就顯然有問題了。 而且,蒲壽庚對趙宋宗室的殺戮,是無差別的大屠殺,只要是在他控制區內的趙宋宗室人員,就全部殺光。 這批人(戶/男丁)的總數,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計,也在兩三千人之上。
蒲壽庚屠殺趙宋宗室的數字,根據不同的歷史記載,在兩三千人到數萬人之間不等,之所以產生這麼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因為有些記載中包括了被殺的士大夫的數位,另外更主要的是兩三千人的數位可能是只包括了宗氏的男丁。 而不包括婦女和兒童。
歷史評價。
政治視角。
蒲壽庚在宋元鼎革之際,導元傾宋,叛宋仕元,性質極其惡劣。 泉州穆斯林世代受到南宋優待,卻在南宋危難之際恩將仇報,屠殺泉州的南宋皇族、官員、為了討好蒙元,又屠殺了數萬平民,連蒙古人都感到非常吃驚。 當時蒙古滅宋,相對之前已經相當客氣,連蒙哥遺命中必屠的釣魚城都沒屠。 所以說蒲壽庚為了保全泉州才投靠蒙元完全站不住腳,更何況當時蒙古滅宋的過程中蒙古人對待最殘暴的就是這些居住在泉州的穆斯林。
泉州許氏家族起義兵抗擊蒲壽庚,掩護二帝南逃,被蒲壽庚幾乎滅族。 元兵實行剿鄉滅族策略,不僅火燒晉江許漢青、許夫人的家鄉許宅巷、陳厝坑,迫使二鄉的許、陳、曾三姓族人四處奔逃。 南詔許姓氏族因事牽抗元,亦慘遭清剿殺戮,幾於滅族。 泉州清源少林寺僧眾反蒲壽庚之降元,遭蒲壽庚和元將奇握溫思的鎮壓,他們率元軍萬人衝進少林,千餘僧眾被屠,只剩數十人逃出。 通過殘酷無恥的屠殺和鎮壓,蒲壽庚終於將泉州控制在手裡,成為元庭的忠實走狗
到了元末,蒲壽庚家族又故伎重演,他們勾結當時的提舉泉州市舶使色目人那兀納作亂。 但這次蒲壽庚家族再沒有宋末那麼幸運了,亂兵被元軍強力鎮壓,當地的蒲家乃至許多西域人都被滅門,蒲壽庚等人被掘墳戮屍,遍及泉州城內外的清真寺在戰亂引起的宗教仇殺中除一座外全被搗毀。 而且,蒲氏家族的噩運並沒有隨著元朝的滅亡而告終,明朝開國后,朱元璋特令將泉州的蒲壽庚這一脈的蒲氏舉族全部打入賤籍,世代不得入仕。 而這道命令,在當時的以仁義號稱的儒家社會並沒有遭到任何人的反對,公道自在人心,在時人的心目當中,這就是蒲氏屠戮趙宋宗族和淮西兵的報應。
明陳懋仁:稱其"頑暴寡劣。 "顾祖禹:"狼子野心,背宋而潛獻地於元。 "
經濟視角。
後人認為,他因海上貿易積累財富,是泉州商人的典型代表。 而對於他棄宋降元的行為,姑且不論君臣倫理,客觀上確實使得泉州港免遭戰火,為泉州港在元代成為世界最大的商港奠定了基礎,使中國的海外貿易也得以繼續發展。
加上蒲壽庚曾任泉州市舶司提舉,清楚地知道市舶司及海外貿易對於泉州港的重要性,因此,進入元代后,當元世祖因用兵多年急需財力時,他便及時地給出恢復外貿的建議,藉此保住了泉州市舶司的地位。 這一些,對於泉州港在元代的崛起,都有著客觀的推動作用
此外,為使元代外貿更順利的開展,蒲壽庚還促成了元世祖忽必烈對海神媽祖的加封。 這也使得當時從事海上貿易的人們有了精神信仰,能夠更無畏地出海闖蕩。 當然,他此舉也是福建乃至東南沿海能形成媽祖信仰的推動力之一。
【蒲寿庚】 https://bit.ly/2HVRTEo
---------------------
比秦檜更遭恨的第一奸 死了還被朱元璋挖出來鞭屍。
比秦桧更遭恨的第一奸 死了还被朱元璋挖出来鞭尸-历史频道-手机搜狐 https://bit.ly/2HYAXgF
秦檜被稱為千古奸臣,那駡名絕對是再過一萬年也洗不清,不過在明朝初期,漢人卻對南宋另外一位宋姦更加的痛恨,死了百來年,還被朱元璋命人挖了出來鞭屍三百,這人便是蒲壽庚(不能稱他為漢奸,因為他並不是漢人)。
蒲壽庚祖先是中東人,做東西方貿易,後來定居佔城(現在的越南),約11世紀移居廣州,經營商舶,成為首屈一指的富豪。 不過到了南宋中後期,蒲氏在廣州越來越混不下去,蒲壽庚之父蒲開宗即舉家自廣州徙居泉州,定居臨近泉州后渚港的法石鄉雲麓村,繼續從事以運販大宗香料為主的海外貿易。 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任安溪縣主簿;紹定六年(1233年),為鼓勵蒲氏的中外貿易活動,南宋政府賜"承節郎"的官銜。 (參見《泉州人名錄·蒲開宗》)
不過在蒲開宗晚年,蒲氏的生意又出現了問題,他死後蒲壽庚接過了這爛攤子,此人能有做生意的天賦,將蒲氏的生意起死回生,而且還越做越大。
根據《福建通志》,蒲壽庚任提舉泉州舶司是在淳祐十年(1250年),到淳祐十二年(1252年)換為揚瑾,直到南宋末年也沒有蒲壽庚的名字。 因此實際上蒲壽庚只做了三年不足的提舉市舶使,這也符合地方官員在任三年一輪換的宋代官制。 但不管其任提舉泉州市舶司或離職,均能"擅番舶利者三十年",可見蒲壽庚勢力之強大。
蒲氏不僅有錢,而且還有兵,也就是養了一些私兵用於護商之用,蒲氏養的私兵還不少,在南宋末年還曾説明南宋的軍隊平定泉州一帶的匪患。
宋朝鼓勵經商,所以對蒲氏一直非常優待,蒲壽庚於宋末壟斷泉州香料海外貿易近30年,"以善賈往來海上,致產巨萬,家僮數千。 "而且在剿匪後,因功被授福建安撫使兼沿海都置制使(合稱福建安撫沿海都置制使),安撫一路之兵事民政,統領海防,權力很大。
總之一句話,宋室對蒲氏那是非常厚待的。
可沒想到的是蒲氏卻恩將仇報。
至元十三年即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元軍南下,包圍臨安。 因元軍善陸戰不善海戰,所以便想招降海上勢力龐大的蒲氏,遭到了蒲氏的拒絕。
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元·丞相伯顏陷臨安,恭帝降,南宋事實上滅亡。 南宋·遺臣奉恭帝兄趙昰入閩,欲圖恢復。 五月,趙昰在福州另立朝廷,是為端宗,年號景炎元年(1276年)。 同年十一月,元兵由浙江入福建。 為避元軍,並冀得蒲壽宬、蒲壽庚兄弟之助,南宋·陳宜中、少保張世傑率舟師十萬,奉宋·端宗趙昰及衛王趙昺、楊太妃等,由福州航海至泉州城南郊法石下辇村,"欲作都泉州"
比秦桧更遭恨的第一奸 死了还被朱元璋挖出来鞭尸 https://bit.ly/2HYAXgF


http://newdoc.nccu.edu.tw/teasyllabus/259007209003/Chinese%20Muslims%20Article2.pdf

2020-10-04_170858
----------------
朱元璋為什麼要對蒲氏一族趕盡殺絕? 蒲壽庚做了什麼?
眾所周知,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一位草根皇帝,出生在貧困的家庭,早年吃了不少苦,非常清楚老百姓的不容易,而且極度痛恨那些貪官污吏。 在當上了皇帝之後,朱元璋也是雷厲風行,打擊貪官污吏是好不留情。 要說起朱元璋最恨人當中,有一位富商,由於朱元璋對這家人的後人趕盡殺絕,最後導致富商的後人不得不為了活命而改變了自己的姓氏。
朱元璋心中最痛恨的這位富商就是蒲壽庚了,可能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了不是非常熟悉,但是此人卻與歷史上的一個超大事件有著關聯,這個事件就是崖山海戰。 蒲壽庚原本阿拉伯商人的後裔,沐浴著朝廷帶來的福利,在泉州做了30年的舶司。 蒲壽庚還在泉州開設了一個國模十分巨大的香料廠,這讓蒲壽庚成為了整個宋朝時期最出名的大富豪。
宋朝末年,襄樊之戰打響,宋朝皇室無奈之下逃往了泉州,希望蒲壽庚能夠提供船隻。 然而蒲壽庚是一位重利薄情之人,他斷定宋朝已經是無力回天了,很快就要亡國,於是便拒絕了宋皇的請求,並且萌發除了投元軍的心思。 之後蒲壽庚便對宋朝的子弟大開殺戒,皇帝還是最後在張世傑硬搶之下,帶著幼主乘船逃離的。 但是結局也無法改變,逃到了廣東,最終投江自盡。
蒲壽庚為了投靠元朝,為了讓元朝信任自己,盡然是殺了3000多南宋宗室子弟以及一部分不願意投元的人。 而且這還沒玩,他好打起了宋朝皇家墓室中的寶貝,直接是把趙家的祖墳給挖了,可以說是為了財富是無惡不作,一首加快了宋朝滅亡的腳步。
那些僥倖逃過了蒲壽庚屠刀的趙家子弟就只能隱姓埋名,為了能夠活下去,他們不得不選擇改變自己的姓氏,將原本的趙姓改成了吳姓或是許姓。 不過許姓的很倒楣,最後被蒲壽庚發現了,導致許家被滅門。 這些趙氏的後裔很對都跑到了泉州晉江一代,所以如今在當地的吳家祠堂中經常會看見有供奉趙氏的牌匾
蒲壽庚因為滅宋有功,受到了元朝統治者的優待,權利也是越來越大,基本上是將整個泉州的控制住了。 蒲家勢力強大,將當地的海上貿易全部壟斷了,於是就動了心思,想要真正的割據泉州。 當時蒲壽庚的兒子蒲師文的女婿那兀納想要在泉州建立一個伊斯蘭國,最後卻被元朝大將陳宗海破城圍剿了。 當時泉州從被破的時候,因為蒲家長期以來的殘忍無道,泉州城內的百姓都已經不想忍受了,紛紛拿起武器反抗蒲家。 當時陳宗海下令屠城,對蒲家也是沒有放過,就連蒲家的祖墳也被開棺戮屍。
似乎天道有輪迴,蒲家倖存下來的人也是排到了泉州晉江,也改姓了吳姓。 朱元璋上位之後,特別痛恨這種賣主求榮的人,雖說與自己已經不是一代人了,但是朱元璋還是迅速的開始清算天下姓蒲的人。 該流放的流放,該殺的殺,反正就是被抓的姓蒲的人沒有一個人落得個好下場 後來朱元璋下令所有姓蒲之人終生不得做官,姓蒲的女子也都必須淪為奴隸。 而姓蒲的人也終於是嘗到了南宋後代的悲慘命運,被逼的只能不斷的更改姓氏逃亡
-------------
蒲壽庚(1205—1290年),又稱蒲受畊,號海雲,其先輩系10世紀之前定居佔城(今越南)的西域阿拉伯人後裔,蒲開宗之子,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西元1276年,元軍攻佔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俘5歲的南宋皇帝恭宗,謝道清太后命各地守臣歸降大元,蒲壽庚奉命投降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任福建行省中書左丞。
早年經歷。
蒲壽庚是宋元時期的知名人物。 他精通阿拉伯文、占城語(今越南),這對外貿而言就有很大的便利。 南宋時期,他既擔任過泉州市舶司提舉,同時也因為外貿累積大量財富,成為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
13世紀初宋寧宗嘉定十年(西元1217年),蒲家族從廣州舉家遷往泉州定居。 而蒲壽庚的父親蒲開宗,還曾擔任過安溪縣主簿,並曾因貿易有功,被南宋朝廷授予"承節郎"的官銜。
抵禦海寇。
南宋時,南海海寇猖獗。 泉州共發生海寇犯泉事件六起(不含山寇劇盜) [1]  ,而《福建通志》記八起,兩書最後一起海寇犯泉都在鹹淳十年(1274年)。
鹹淳十年(1274年),海寇襲泉州,官兵無能為力。 蒲壽庚與其兄蒲壽宬助官憲擊退之,因功授福建安撫使兼沿海都置制使(合稱福建安撫沿海都置制使),安撫一路之兵事民政,執掌福建兵事民政要職。 [2]  統領海防,權力很大。
泉州學者吳幼雄據《宋史·瀛國公度宗本紀》考證,鹹淳十年(1274年)二月時,福建安撫使是趙順孫,可知蒲壽庚之任福建安撫使應在鹹淳十年(1274年)二月以後。
迅速發家。
蒲壽庚亦官亦商,官商合一,可以憑藉權力更大規模地開展香料貿易,並可通過各種合法與非法手段攫取利益,增加財富。
蒲壽庚於宋末壟斷泉州香料海外貿易近30年,"以善賈往來海上,致產巨萬,家僮數千。 "蒲壽庚擁有大量海舶,1973年,在後渚港發掘出一艘南宋遠洋貨船,載重量200多噸;船上香料遺存豐富,有降真香、檀香、沈香、乳香、龍誕香、胡椒等。 一些學者認為,這艘海船可能是蒲氏家族的香料船,"與蒲家香業有密切的聯繫"。
顯赫的權力與雄厚的海上實力相結合,使蒲氏成為宋元鼎革之際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因此,景炎元年(1276)任命蒲壽庚為福建、廣招撫使,總海舶。 兼"主市舶",賦予更大的權力。
被掠激憤。
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元軍南下,包圍臨安。 元軍善於陸戰而短於海戰,聞蒲壽庚老於海事,擁海舶至多,若能招得蒲壽庚,既能嚴重削弱殘宋的海上力量,又能借蒲氏之力給殘宋毀滅性打擊。 在元軍攻臨安之前,元軍統帥伯顏派遣不伯、周青招撫蒲壽庚、蒲壽宬兄弟未果。 同年三月,元丞相伯顏陷臨安,恭帝降,南宋事實上滅亡,謝道清太后命各地守臣歸降大元,蒲壽庚奉命投降元朝。
同年十一月,元兵由浙江入福建,為避元軍,南宋陳宜中、少保張世傑率舟師十萬,奉趙昰及趙昺楊太妃等,由福州航海至泉州城南郊法石下辇村,"欲作都泉州"。 以繼續在閩、廣沿海地區抗元,當時的南宋孤臣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帶著兩個娃娃皇帝端宗、幼主抵達泉州,趙呈率殘部退至泉州城外法石寨,蒲壽庚只承認謝太后和恭帝,和各地守臣 一樣已奉命降元,又來這一夥子人,對其擅立皇帝十分不滿,而且立兩個小娃娃為皇帝認為是權臣野心,並無成功可能,對張世傑"閉門不納",致使這一干人無奈繼續南逃,撤往廣東。 因此,宋軍改泊泉州外渚獭窟。 張世傑只得護送端宗匆遽移粵,經漳州趨潮陽。
宋軍以船舶軍資兩皆不足,張世傑臨走時強徵蒲壽庚的商船,"掠其舟並沒其赀",採用暴力直接抄沒他的家產以充軍資。 搶走停泊在法石一帶的蒲氏海舶400多艘。 "掠蒲氏海船二千艘,沒其貨物",有說法當時忍無可忍的蒲壽庚把怒氣撒在定居泉州的北人身上,說法不一,有說宗室者,或北籍士大夫,有說淮兵者,言其乃怒殺諸宗室及士大夫與淮 "蒲壽庚並殺宋宗室及士大夫與淮兵之在泉者約3000人",然多為以訛傳訛誤述爾,概時泉州並無這麼多北人,應為時人想其盛怒之下以當時蒙古人所為而訛言爾。
投降元朝。
蒲壽庚的降元,背後有一股強大的地方精英集團在支援他。 他們對當地的政治和防務,都有很大的左右力量,如世居泉州、三代武衛左翼軍統領夏璟,有調遣泉州軍隊之權的田真子,以援城功授永春縣達魯花赤的林純子,"以全城功歸諸故家"的顏伯錄等。
蒲壽庚降元,元軍將領董文炳率部抵泉時,擅解所佩金虎符贈蒲壽庚,此舉事後得到元世祖的嘉許。 元廷授蒲壽庚為昭勇大將軍、閩廣都督兵馬招討使兼提舉福建廣東市舶。 [3]
降元后,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重用,大宋不降,為大宋忠臣,既奉旨投降,為大元忠臣,時人言其或不奉旨,於張世傑等同進退,既已奉旨投降,便不能再三心二意做贰臣,多有贊者。
至元十四年(1277)"進昭勇大將軍,閩廣都提舉福建廣東市舶事,改鎮國上將軍,參知政事。 並行江西省事。 "至元十五年(1278)三月又升"蒲壽庚行中書省事於福州,鎮撫瀕海諸郡" [4] 。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朝於泉州設市舶司。 四月,董文炳謁見元世祖時說:「壽庚素主市舶,謂宜重其事權,使為我捍海寇(指南宋殘餘勢力),誘諸蠻臣服。 "這正是元朝統治者重用蒲壽庚之用意。
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蒲壽庚任鎮國上將軍、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因張世傑回師圍城,沒有赴任)。
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南宋·張世傑從潮州回師泉州,"欲得蒲壽庚而甘心",與義軍陳吊眼、佘族許夫人等協力討蒲壽庚,聲勢浩大。 這是一場關係到蒲氏及其家族命運的生死決戰,但當時元軍主力不在泉州,守城兵力單薄,城內又有宋朝遺民內應,形勢對蒲壽庚極其不利。 蒲壽庚一方面派遣孫勝夫詣杭州求援兵,一方面與尤永賢、王與、金泳等部將"協謀拒守","晨夜血戰"。 十月,張世傑圍泉州城70多天(首尾3個月)後,因元·元帥唆都等來援,被迫解泉州圍南撤,復返廣東。 這場保衛戰的勝利,沉重打擊了殘宋的士氣和力量,基本上消除了閩南地區反覆拉鋸的局面,鞏固了元朝在福建的統治。
至元十五年(1278年)三月,蒲壽庚任福建行省參知政事。 八月,蒲壽庚任福建行省中書左丞,"鎮撫瀕海諸郡"。
至元十六年(1279年)二月,蒲壽庚的舟師奉旨配合元軍主力進擊廣東,"會追二王",張世傑遺於崖山,幼主祥興帝赴海死,宋亡。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八月,蒲壽庚任江淮等處行省中書左丞兼泉州分省平章政事。
蒲壽庚對那些雖然懷舊但沒有參與抗元鬥爭的宋朝故臣頗注意籠絡。 如推舉原吉安知州庄彌邵、原刑部郎中莊彌大分別為肇慶路治中和廣州路治中;對那些因故幸免的宋室宗子後來也不再追究,甚至還授錄為官,這種策略對穩定局勢、鞏固統治起了積極作用,也保護了一些南宋故臣和宋室子弟。
蒲壽庚於宋元轉變之際,顯赫一時,其子孫在元朝,亦頗得志。 按蒲壽庚三子:師文(參見《泉州人名錄·蒲師文》)、師斯、均文。 師文於至元十八年(1281年),嘗兼任提舉福建道市舶,且以功襲職,官為福建平海行中書省。 師斯子崇謨,官至行省平章政事。
主要成就。。
海外貿易。
蒲壽庚繼承父業,從事運販大宗香料為主的海外貿易。 其初,蒲氏家族曾一度中落,生活不甚豐裕,經蒲壽庚的精心經理后,迅速振興,走向鼎盛。
蒲壽庚在泉州出任提舉舶司,擅番舶利者三十年。 [3]  宋自元祐七年(1092年)至鹹淳三年(1267年)的175年間,提舉泉州市舶官員共104位。 而蒲壽庚是任職最長的一位。 [4] 
根據《福建通志》,蒲壽庚任提舉泉州舶司是在淳祐十年(1250年),到淳祐十二年(1252年)換為揚瑾,直到南宋末年也沒有蒲壽庚的名字。 因此實際上蒲壽庚只做了三年不足的提舉市舶使,這也符合地方官員在任三年一輪換的宋代官制。 但不管其任提舉泉州市舶司或離職,均能"擅番舶利者三十年",可見蒲壽庚勢力之強大。
通商政策。
蒲壽庚以其豐富的經營管理經驗及其在海外諸國穆斯林海商中的威望,積極恢復和發展泉州的海外貿易。 至元十四年(1277),泉州市舶司恢復。 翌年8月,元世祖通過蒲壽庚等人向海外各國宣佈了元朝歡迎並保護通商貿易的政策。 次年即有佔城(越南)、馬八兒(印度半島東部之伊斯蘭教國)等國的使臣和舶商來泉州。 蒲壽庚提倡與海外各國友好往來,和平經商,曾對元初黷武海外的政策進行勸阻。 至元十六年(1279),元朝為征服日本,命造戰船600艘,其中泉州負責200艘。 至元十八年(1281),蒲壽庚奏言:「詔造海船二百艘,今成者五十。 民實艱苦"。 詔止之。 蒲壽庚棄宋降元,使泉州港免遭戰火毀滅,使中國的海外貿易得以繼續發展,為泉州港在元代成為世界最大的商港之一奠定了基礎。
家世情況。。
參見:蒲氏家族。
家族起源。
蕃客回回說。
二十世紀的研究者都認定蒲壽庚是阿拉伯人漢化的後裔,這一點沒有疑問。 其子孫後裔不得不隱姓埋名逃亡,泉州蒲姓為避元代"反色目"的誅殺而改黃姓,由於出自不情願,便將黃姓故意寫成"苗"(莆)字,因苗(莆)與蒲同音,若被人發覺,落下加上兩點,為免遭滅絕之焚,燒掉寫有蒲氏燈號的大燈,重新立姓為黃姓。 追蹤溯源,浮橋東浦蒲口黃氏居民多源自蒲氏後裔。
記蒲壽庚血統世籍最早的是南宋·遺民鄭思肖(福建連江人,1241-1318年)德祐八年(應是祥興七年之後一年,1280年)著的《心史·久久書·祭大宋忠臣文》,稱蒲壽庚為蒲受畊,說他的祖父是南番人。 南番是唐宋時期對中國的南部以及南海(南洋)以至印度洋廣大地區居民的泛稱。
元·脫脫等《宋史》曰:「壽庚,西域人也。 "明·何喬遠(1558-1631年)《閩書》也說蒲壽庚先祖是西域人。 [2]  西域,是從漢代開始至唐宋對中國西部以遠諸國的泛稱。
約1890年間,德國人希爾德指出:蒲壽庚的蒲字,是阿拉伯普通人名Abu(Abon)的音譯,蒲壽庚之姓也是從此而來。 阿拉伯人可稱南番人,視Abu一詞,蒲壽庚為阿拉伯人則是可以肯定的。 [5] 
南宋·岳飛之孫、岳霖之子岳珂(1183-1234年)所著《樣子·番禹海獠》載:"番禺(廣州)有海獠雜居,其最豪者蒲姓,號白番人,本佔城之貴人也。 既浮海而遇風濤,憚於復返,乃請於其主,願留中國,以通往來之貨。 ...... 歲益久,定居城中。 ...... 富甲盛一時。 ...... 餘後北歸。 ...... 言其富已不如過去日。 ......" [6]  宋時從南洋來中國的外國商人稱海獠,又稱舶獠,所以對阿拉伯商人也稱海獠。 岳珂說蒲姓為占城人,應是僑居在占城的阿拉伯商人。 占城,在今越南中南部,唐時為交州,宋時為藩國。
王磐《藁城令董文炳遺愛碑》雲:「泉州太守蒲壽庚者,本西域人,以善賈往來海上,致產巨萬,家僮數千。 南蠻夷諸國莫不畏服。 " [7] 
(道光)《晉江縣誌》日: 蒲壽庚,其先西域人,總諸番互市,居廣州。 至壽庚父開宗徙於泉。 [8] 
日本學者桑原騭藏於1912-1917年發表的《蒲壽庚考》說:"《塞爾史》之蒲姓彼時為廣東第一富豪,統理外國貿易;蒲壽庚之祖先富甲兩廣,總理諸番互市,兩相對比,恐《恐怖分子史》之蒲姓即壽庚之祖先"。 "據《擊斃史》蒲姓雖極豪華,而不久即敗,壽庚父蒲開宗自廣移泉,其與蒲姓之衰有關欤?"
綜合以上材料推斷,蒲壽庚在跟隨其父蒲開宗遷居泉州之前,他的祖上最初是從 "西域" ( 阿拉伯) 徙居佔城,復從占城移居廣州,西域" 和 " 占城" 都曾是其先輩祖籍地。 蒲壽庚應是曾寓居佔城的阿拉伯人後裔。 [9]  南宋中後期,泉州港日益繁盛,逐漸超逾廣州港。 而蒲氏因 「家資益落」,蒲壽庚之父蒲開宗即舉家自廣州徙居泉州,定居臨近泉州后渚港的法石鄉雲麓村,繼續從事以運販大宗香料為主的海外貿易。 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任安溪縣主簿;紹定六年(1233年),為鼓勵蒲氏的中外貿易活動,南宋政府賜"承節郎"的官銜。 [10] 
西蜀望族說。
有研究者據泉州《蒲氏族譜》認為,蒲壽庚先世為阿拉伯系統,祖籍四川閬州,為蒲宗孟之後,父名蒲仕賓,出身西蜀望族,世代書香,官宦門弟,自四川遷至泉州。 這是因為蒲壽庚"導元傾宋",明代時蒲氏家族受到歧視和排斥,"禁蒲姓者不得讀書入仕"。 於是,《蒲氏族譜》修撰者編造了一世至六世的「光榮史」,對七世的蒲壽庚留一張空白進行迴避。
後代遭遇。
拋開道德和民族不論,表面上看蒲壽庚降元維護了自己家族和泉州穆斯林的利益,短期內也似乎如此,但隨後蒲氏家族和泉州穆斯林卻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數十年後,蒲氏後人與元庭爭利,元庭派兵攻入泉州,使泉州的回族與伊斯蘭教遭到了嚴重破壞,"凡西域人盡殲之,胡發高鼻有誤殺者。 閉門行誅三日";事後即"發蒲賊(蒲壽庚)諸塚,得諸寶貨無計。 壽庚長子師文性殘忍,殺宋宗子皆決其手。 壙中寶物尤多,壙志瑪瑙石為之";"凡蒲屍皆裸體,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誅之,棄其胾於豬槽中,報在宋行弑逆也"。 蒲氏家族信伊斯蘭教,故「裸體,面西方」,穆斯林忌豬,砍其身於豬槽中是最大的侮辱。 仇恨至挖墓刑屍,那必非常殘暴地屠殺蒲氏族人,得及時外躲或剛好在外者,才能倖免於難。 穆斯林資財、住宅、清真寺等大半毀於燒殺和劫掠之中。
明朝建立之後,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以後,認為蒲壽庚家族對漢人不忠,曾經依靠漢人發家致富,緊要關頭卻投降元人,甚至反過來對宋廷進行屠殺。 因此,他下令此後不允許蒲姓讀書入仕,將蒲家男子全貶為奴婢,女子貶入娼門,曾經高高在上的家族,最終為自己的不忠付出了慘痛代價。 [11] 
遺址。。
傳說,泉州城南一帶,東至塗門街,西至溪亭,南至 今泉州七中,北至塗山街,周圍約三百畝,均為蒲壽庚府邸。 內有花園、棋盤園、書軒、講武場、廚房、祠堂等。 至明初其子孫後裔不得不隱姓埋名逃亡,泉州蒲姓為避元代"反色目"的誅殺而改黃姓,由於出自不情願,便將黃姓故意寫成"苗"(莆)字,因苗(莆)與蒲同音,若被人發覺,落下加上兩點,為免遭滅絕之焚,燒掉寫有蒲氏燈號的大燈,有的重新立姓為黃姓。 追蹤溯源,浮橋東浦蒲口黃氏居民多源自蒲氏後裔。
大隘門,蒲氏府邸的大門。
待禮巷,蒲氏接待貴賓之處。
講武巷,蒲氏講武堂所在。
東魯巷,蒲氏子弟讀書之處,因朱熹譽泉州為"海濱鄒魯"故名。
灶仔巷,蒲氏兵營廚房。
宋元時代,弈棋風盛,蒲壽庚為娛賓客,在花園北面闢一棋盤園,以三十二名美女為棋子,分別手摯黑紅棋子名牌,各就各位,聽候弈棋者號令進退,其遺址今即稱棋盤園。 義全宮附近有一小巷稱三十二間巷,為三十二名充當棋子的女子夜宿之處,閣樓,一人一房。
棋盤園以南為花園頭,傳為蒲壽庚花園,與溪亭、池仔禮品連成一片,傳為蒲壽庚花園。
與其兄蒲壽宬在東海法石建有一座"海雲樓","以望海舶",樓下建有"一碧萬頃亭"。 遺址一說在海印寺,一說在桃花山上;在法石附近的雲麓村建有華麗的大別墅和花園,引種各種蕃花,如素馨花,流傳下來。 法石附近有烏墨山澳,傳為蒲壽庚兄弟當年專用的船澳。
史書記載。。
元代脫脫等編撰的《宋史》,明代宋濂等人編撰的《元史》都沒有為蒲壽庚立傳;清末思想家魏源(1794-1857年)《元史新編》之《平宋功臣傳》目錄,只有蒲壽庚之名而沒有正文。蒲寿庚_百度百科 https://bit.ly/2GeVL2V
-----------------------------------------
蒲寿庚_百度百科 https://bit.ly/2GeVL2V


“蕃客回回”后裔——泉州陈埭丁氏

"蕃客回回"後裔——泉州陳埭丁氏
“蕃客回回”后裔——泉州陈埭丁氏 https://bit.ly/30zJY6e
 陳埭丁氏是生活在泉州城南晉江陳埭鎮的一支回族。 他們從元代來到泉州城,元末明初遷徙到陳埭棄商務農,明代中期經過"宗族化"與"科舉化"而放棄伊斯蘭教信仰,現在大多信仰閩南地區傳統宗教。 民國後少數陳埭丁氏重新信仰伊斯蘭教,並在80年代後建立清真寺和伊協。 如今在泉州還可以看到陳埭丁氏在各個歷史時期留下的痕跡。 在泉州城東靈山聖墓旁邊可以看到陳埭丁氏明代前期的數座傳統伊斯蘭教墓石,上面還有整整600年前的《古蘭經》文。 在陳埭鎮可以看到丁氏明清以來修建的一系列宗祠和祖厝,這是陳埭丁氏宗族化的標誌。 另外陳埭家祠旁邊還有修建於1990年的陳埭清真寺,這是陳埭丁氏少數人民國以來重新信仰伊斯蘭教的見證。
目錄。
一、伊斯蘭教二百年——丁氏墓園1、一世、二世、三世合葬墓 2、四世丁善與夫人莊細娘墓 3、五世丁媽保與教練蒲氏、繼王氏墓 4、五世丁觀保、六世丁寬、六世丁敏墓 5、五世丁 福保與妻子施定娘墓 6、七世丁囵與妻子莊氏墓二、漸變以和於禮——丁氏宗祠1、丁氏大宗祠 2、毅齋丁公宗祠 3、汾溪丁公祖第 4、丁衍忠進士第三、伊斯蘭教再現——陳埭清真寺。
、伊斯蘭教二百年——丁氏墓園。
 根據族譜記載,陳埭丁氏一世祖丁謹(1251-1298)祖籍蘇州,因為商貿往來定居泉州。 到三世祖丁夔(1298-1379)時帶著四世祖丁善(1343-1420)從泉州城遷到城南二十多裡的陳埭,但三世祖長期往來蘇州和泉州進行商貿並未定居,直到明初時四世祖才真正在陳埭定居。 丁氏遷居陳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較主要的是因為元末明初泉州港衰落,商貿斷絕,丁氏沒有生意可做,於是選擇棄商務農,來到陳埭進行灘涂業和水稻種植。
 陳埭丁氏的伊斯蘭教信仰一共保持了十代人,從13世紀到16世紀歷經二百餘年。 出生於1517年前後的十世丁衍夏在《祖教說》中記載他童年時所經歷的伊斯蘭教習俗仍很詳細。 不過根據推算,八世到九世時陳埭丁氏已經不重視經堂教育了。
殮不重衣,殯不以木,葬不過三日。 封若馬鬣而淺,衰以木棉,祀不設主,祭不列品。 為會期,日西,相率西向以拜天。 歲月一齋,晨昏見星而食,竟日則枵腹。 薦神惟香花,不設酒果,不焚楮帛。 誦清經,仿所傳夷音,不解文義,亦不求其曉,吉凶皆用之。 牲殺必自其屠而後食,肉食不以豚。 恆沐浴,不是不敢以交神明。 衣崇木棉不以帛,大率明潔為尚也。 夏稚年習見如此。
 陳埭丁氏現存的伊斯蘭教遺跡,當屬靈山聖墓內的數座明代伊斯蘭教墓石。
1、一世、二世、三世合葬墓。
 丁氏在陳埭開基之前的一、二、三世最早都葬在泉州城東的靈山。 靈山是宋元泉州穆斯林的主要墓葬區,由宋代大食蕃商施那圍建於1162年。 宋元稱為"蕃商墓"。 到第四世丁善在陳埭開基后,將祖墓委託給他人管理。 後來第二任管理者徐糞的兒子徐福不斷侵佔祖墳園地,丁氏一直忍氣吞聲。 直到18年後的1505年,八世丁儀科舉及第成為進士,返回家鄉后打官司最終奪回祖墓土地。 明崇禎年間,丁氏後人將一、二、三世祖墓合葬。 1993年因為修建公路需要,陳埭丁氏大量的墓石從泉州東門外、鹿園等處遷到靈山聖墓,現在的一、二、三世祖合葬墓也是在這一時期重修的。 現在所見墓石和墓碑都不是原物。 陳埭丁氏明代後傳說自己的祖先是元代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因此墓園中寫有自己是聖裔後代的字樣。
2、四世丁善與夫人莊細娘墓。
       丁善(1343-1420),字彥仁,號仁庵,元末隨父親由泉州前往陳埭,明初正式在陳埭開基,建立陳埭丁氏宗族。 他的夫人莊細娘,字闰秀,是南宋封少師開國男的莊夏的六世孫女。 莊氏在南宋末年門庭顯赫,但元代後逐漸衰落,族親紛紛離開泉州,只有莊細娘的父親還住在城南莊府中。 當時丁家與莊家是鄰居,於是就結為了夫妻,婚後不久丁善就和父親一起遷往陳埭。 丁氏遷居陳埭,很可能和莊細娘有關,因為當時陳埭的附近就是莊氏宗族生活的青陽,是稱為"青陽莊氏"的強族。
 丁善和莊細娘夫妻原本葬在泉州城東鹿園,為傳統伊斯蘭輝綠岩墓,須彌座祭壇式平臺上放置兩座須彌座式五層墓石。 墓石第一層是六個圭足,刻如意圖案;第二層刻連續傳枝圖案;第三層刻重疊覆蓮圖案;第四層刻《古蘭經》經文;第五層是曲拱狀墓頂石。 墓石後面還有1910年所立墓碑。 墓石上經文來自《古蘭經》第2章第255節節選:
 真主,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滅的,是維護萬物的;瞌睡不能侵犯他,睡眠不能克服他;天地萬物都是他的;不經他的許可,誰能在他那裡替人說情呢? 他知道他們面前的事,和他們身後的事;除他所啟示的外,他們絕不能窺測他的玄妙;他的知覺,包羅天地...... 他確是至尊的,確是至大的。 
3、五世丁媽保與教練蒲氏、繼王氏墓。
 丁媽保(1366—1431年),字世隆,號毅庵,是在陳埭開基的四世丁善長子,陳埭丁氏大長房開枝始祖,原本和兩位妻子合葬在泉州城東大坪山沉龜寶穴。
4、五世丁觀保、六世丁寬、六世丁敏墓。
 丁觀保(1369-1436),字世孚,號誠齋,是丁善次子,陳埭丁氏大二房開枝始祖。 原本葬在泉州城東水牛林之麓。 丁寬(1395-1446),字廷裕,號龍隱,是丁觀保次子,原本葬在鹿園山丁善墓左畔。 丁敏(1407-1456),字廷學,號毅齋,是丁觀保四子,原本葬在泉州城東水牛林之麓。 丁敏是陳埭丁氏中最早推行文辭教育的鄉賢。
5、五世丁福保與妻子施定娘墓。
 丁福保(1375-1432),字世章,號英傑,是丁善三子,陳埭丁氏大三房開枝始祖,葬在泉州城東靈山。 墓在傳統伊斯蘭教須彌座祭壇式平臺上放置兩座須彌座式石墓,在平臺的束腰上雕刻有佛教常用的萬字元和雙獅戲珠。
6、七世丁囵與妻子莊氏墓丁囵(1442-1485),字朝瑞,是六世丁信的第三子。
 關於陳埭丁氏明代伊斯蘭教墓石的資料,參見《泉州宗教石刻》。
泉州宗教石刻。
9.2。
吳文良 吳幼雄 / 2005 / 科學出版社。
二、漸變以和於禮——丁氏宗祠。
 到16世紀中期時,陳埭丁氏的宗教習俗發生了重大變化,丁衍夏在《祖教說》中記載:
厥後殮加衣矣,殯用木矣,葬逾時矣。 衰麻棉半矣,祀設主矣,封用曠矣,祭列品矣,牲務肥腯矣,天多不拜矣。 齋則無矣,牲殺不必出自其屠而後食矣。 衣以帛矣,交神不皆沐浴矣,酒果設矣,棉帛焚他神矣,祀先則未用也。 香花之薦猶故也。
 最終到16世紀後期陳埭丁氏已經完全脫離了伊斯蘭教,《祖教說》中記載:
今則祀先有焚棉帛者,牲殺不必自殺與其屠者,衰皆以麻無用棉者,葬者逾十餘年者,吉凶有用黃冠浮屠者,食有以豚者。
 根據民間傳說,陳埭丁氏開始吃豬肉始於1592年登進士的十一世丁啟濬被萬曆帝賜食。 而十二世丁清1698年在《祭儀紀言》中的說法則更為可信。
汾溪公(丁儀)首登仕籍,大夫之禮祀其先,回教未敢有違。 而槐公(丁自申)、午亭公(丁日近)、哲初公(丁啟濬)三世聯登甲榜,家聲振矣,回教曾幾乎息然。
 陳埭丁氏從八世丁儀開始中進士走向仕途,到十世已經有20人登進士,這些人處處以儒家倫理綱常為準則,對陳埭丁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加速了伊斯蘭教信仰的消解。 也就是丁衍夏在《祖教說》中提到的"漸合於禮",以儒家的行為準則來生活。 在王珂《 消失的「國民」 》一書中對陳埭丁氏「宗族化」與「科舉化」有著深入的探討,有興趣的友鄰可以看看。
消失的「國民」
8.6
王柯 / 2016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丁氏大宗祠。
 陳埭丁氏脫離伊斯蘭教最重要的標誌,就是1561年丁氏宗祠的重修。 早期的丁氏宗祠據推測建於15世紀前期,到1561年毀於並兵燹,不久後由丁怿和丁自申主持重建,1599年由丁日近再次重修擴建,成為如今的規模。 宗祠內供奉著丁氏一至五世祖和歷代有爵有功之祖的神主,但是最初並沒有神主,而是由八世丁儀(1472-1521)手書的小木屏列書一至四世考截圖。 1561年丁氏宗祠因"倭亂"被毀,1562年由丁衍夏發起了制定了《祀約》,正式確定了陳埭丁氏祭祀祖先的方式。 《祀約》中提到"序立跪而上香,參神四拜,跪而酬酒",已經完全是中國傳統禮俗了。 
 除了大宗祠外,陳埭丁氏祭祀祖先的場所還有許多小宗祠和祖厝。 6座小宗祠分別是五世丁媽保的"毅庵丁公宗祠"、六世丁信的"中齋丁氏宗祠"、六世丁敏的"毅齋丁公宗祠"、七世丁個人的"敦朴丁公宗祠"、八世丁桂的"古素丁公宗祠和"十二世丁仕撥的"道振丁公宗祠"。 小宗祠的建立通常是一脈相傳的房支子孫衍盛,為榮宗耀祖而建。 小宗祠之下是祖厝,供奉房頭分支之祖及其派下的歷代祖先,隨著子孫繁衍、家庭派生而形成,大概有200餘座。
 2、毅齋丁公宗祠。
 六世丁敏(1407-1456), 字廷學,號毅齋,是陳埭丁氏中最早推行文辭教育的鄉賢。
3、汾溪丁公祖第。
 八世丁儀(1472-1521),字文範,號汾溪,1505年登榜進士,是陳埭丁氏第一個走向仕途的人,曾任四川按察司佥事。 同時丁儀也是明代中期的詩歌名家,有《歸囊遺稿》行世。
4、丁衍忠進士第。
 十世丁衍忠, 明萬曆壬午(1582年)、癸未(1583年)聯捷武進士,官廣西府都指揮使。
三、伊斯蘭教再現——陳埭清真寺。
 1920年代初,著名回族人士唐柯三擔任廈門海關總監時對泉州的教門十分關注,抗戰前夕推薦了同鄉張光玉主持泉州地區的教門工作。 張光玉到達泉州后認真開展教務,陳埭的教門開始重現。 1939年,陳埭成立"中國回教救國協會陳江區分會",一些陳埭丁氏主麻日經常去泉州清淨寺聚禮,後來又把四境村"文昌祠"改為清真寺,延聘泉州鐵阿訇主持教務。 1937年到1944年間,民國時期最著名的現代伊斯蘭學校成達師範學校南遷桂林,創辦者唐柯三和馬松亭先後接收了17名陳埭丁氏青年前往學習。 50年代後期,陳埭一切伊斯蘭教活動被迫中止,畢業於成達師範的定金順因課堂上講起自己是回民而被批啊鬥。 1983年,畢業於成達師範的丁金順和丁金河參加了福建省伊斯蘭教協會成立大會。 這之後,成達師範畢業生丁金順、丁金河、丁金克和丁金宏和其他熱心教門的二十幾人成立了"陳埭伊協小組",開始恢復教門。 他們借用了陳埭回族事務委員會二樓會議室和丁氏祠堂後廳進行主麻聚禮,由丁金順擔任伊瑪目。 在開齋節和古爾邦節時請現在桂林任阿訇的當年成達師範同學,以及浙江嘉興的阿訇主持會禮。 陳埭伊協小組建立后,開始籌備建立清真寺。 他們向全國伊協印發了《告全國穆斯林同胞書》,但僅有陝西安康和雲南的少數清真寺寄來幾百元資金。 這之後,香港的原成達師範同學向港臺和海外陳埭丁氏轉發了《告丁氏族親同胞書》,得到了港、台、新加坡、菲律賓的"旅菲清真五姓(源自泉州回民的金、丁、馬、白、郭)聯宗會"捐資七萬元。 1991年,陳埭清真寺建成,1993年正式開放,隨即成立晉江市伊斯蘭教協會。 陳埭丁氏由內蒙古聘請馬志偉阿訇作第一任教長,丁金克和丁金順分別擔任首屆清真寺管委會主任和伊斯蘭教協會主任。 90年代后,陳埭丁氏選送了近60名青年前往國內外學習伊斯蘭教,其中部分人去了內蒙古的清真寺阿文學校學習。
“蕃客回回”后裔——泉州陈埭丁氏 https://bit.ly/30zJY6e

p71063440p71065384p71091769p71091832p71091819p71091821p71065416p71053277p71078161p71078675p71062874p71053227p71053224p71053222p71053220p71063451p71063449p71063448p71063447p71063446p71063445p71063443

唐宋時期的穆斯林" 蕃客"
唐宋时期的穆斯林“ 蕃客”_回族历史_中国民族网 https://bit.ly/3iycQ4O
回族族源,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時期在華僑居的穆斯林" 蕃客"。 唐宋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高度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重要時期之一。 那時,西亞的阿拉伯人以伊斯蘭教為旗幟,曾建立了西瀕大西洋、東至中國西部邊睡的"大食國"(中國自唐朝以後對阿拉伯帝國的稱謂,系波斯文Tazi或Taziks的音譯,原為一部族的名稱)。 中阿兩國一東一西,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保持著頻繁往來。 據《舊唐書·西域傳》等接記載,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國第三任哈裡發奧斯曼(644-656年在位)首次譴使來華。 中阿兩國正式締交后,大食使節和"貢使"來中國不斷,有時一年一次,有時一年兩次。 見於我國史書記載者,唐代大食使臣來華次數達37次之多。 一批批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各族穆斯林商人、傳教士更是絡繹不絕。 他們來華后,多集中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揚州、杭州,並深入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從事香料、象牙、珠寶藥材和犀角等類物品的販賣,並帶回中國的絲綢、茶葉、瓷器和其它商品。 由於以經商為主,中國人稱他們為、"蕃商"和"胡商"等。 大食國的各族人來華通商貿易,一般多在冬季歸國。 但由於商業頻繁,有利可圖,加上唐宋政府鼓勵商業貿易,因而有不少人便留居中國不歸,稱之為" 住唐"。 這是當時中阿兩國友好往來的顯著特點,同時也是早期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遷居中國的原因所在。 他們到中國後,娶妻生子,學習漢語,逐漸融入中國社會。 同時,為了自己宗教生活的需要,在居住區修建禮拜寺,並建有墓地,保持了獨特的文化個性。 應該說,這一時期的"蕃客"還是屬於僑居的性質,也沒有被稱作"回回",更沒有構成中國境內的一個民族。 只是到了元代,由於大量回回人的東遷,他們才開始有了身分上的改變,而被稱為" 回回蕃客"、"南蕃回回",成為回回民族來源的組成部分。唐宋时期的穆斯林“ 蕃客”_回族历史_中国民族网 https://bit.ly/3iycQ4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