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隱》是日本武士道的經典,1716年葉隱指的是「在君主看不到的地方也要盡忠」講述武士忠君事蹟,亦作《葉隱聞書》,因其成書的方式而又被稱作《葉隱論語》/提倡武士要毫不猶豫的奉獻生命,絕不偷生,只有不要自己的命,才能要別人的命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武士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34yx87z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稱作侍,さむらい;也有稍微古老的說法武士,ぶし)的道德規範以及哲學。如同歐洲中世紀出現的騎士精神,武士道是基於一些美德如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只有通過履行這些美德,一個武士才能夠保持其榮譽喪失了榮譽的武士不得不進行切腹(腹切はらきり、切腹せっぷく)自殺。新渡戶稻造認為,對武士來說,最重要的是背負責任和完成責任,死亡不過是盡責任的一種手段而已,倒在其次。如果沒有完成責任所規定的事務,簡直比死還可怕。認為切腹是武士唯一謝罪的方法的觀點是錯誤的。浪人指的是武士畏罪逃亡或效忠的君主或國家滅亡卻不隨之而亡的人
1869年,明治政府通過版籍奉還廢除幕府時的身份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廢除封建俸祿,武士階層解體。1871年制定戶籍法為廢除等級制著手簡化階層成分,宮廷貴族和大名被指定為華族,武士被指定為士族或卒族,其餘者劃為平民。明治維新後,武士階層占據了新政府和地方行政的大部分官職。武士和武士制度雖然消亡,但是武士精神作為一種思想範式和日本美的符號深深植根於國民性格之中,化為縱貫列島的「國風」,並對後來日本的政治、軍事和社會生活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天皇制、日本神道、武士道三位一體,構成了日本政治文化傳統的基本要素
武士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34yx87z
武士道的起源
日本武士是日本身份制度下的士族階層,最早的武士是在大化改新之後,作為封建貴族莊園的護從而出現的。後來武士不斷壯大,開始介入政治。它本身分化出將軍、大名、家臣、足輕、鄉士等20多個等級,成為日本政治舞台上舉足輕重的勢力。早期武士其實是僱傭兵,在戰國時代是下剋上時代,武士道真正完成於德川幕府時代,來源於神道教、佛教。從神道教中,武士道得到了忠於主君,尊敬祖先;從佛教的日本禪宗得到了專注、平靜、沉著、不畏死;從儒學中得到了五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武士道是日本神道教的主要內容。它原是日本封建武士的道德規範。經過十二世紀晚期的發展,武士道在16世紀成為成文的準則。
武士道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江戶時代之前,江戶時代,和明治維新之後。
江戶時代之前:主要崇尚個人榮耀與家族名譽,講究個人實力,不尚下對上的忠誠,也就是流行以下剋上,提昇個人與家族的政治威望,典型代表是平清盛、足利尊氏、明智光秀。
江戶時代:幕府為了安定社會,制定諸多武家法規,本份,得主盡忠,忠於主君,不顧身家,報恩,克己,面對逆境而不動搖,以內在的修行,穩定武士階級的倫常,外在上也以嚴格取締的方式約束對上不敬的行為,把社會帶向和平穩定的方向,代表人物是山鹿素行和吉田松蔭,這些武家法規,就形成了現在所謂的武士道,這使得武士有了恆常效忠對象
明治時代之後:因實行四民平等、廢刀令,使武士的地位被削弱,但而後隨著軍國主義的發展,武士道再度被提倡,並被強調成對天皇的徹底服從與勇武。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後,日本轉變為近代資本主義社會。武士道發展轉化為近代軍人精神倫理和擴展為國民普遍道德及行動準則的武士道,更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明治政府以贖買方式廢除取消了武士身份等級及財產特權,武士階層隨之瓦解。1878年,陸軍卿山縣有朋以陸軍省(相當於部)名義發布的《軍人訓誡》,就要求軍人必須把天皇當作「神」來崇拜,向軍隊灌輸絕對尊崇天皇的思想;還特別提倡「武士道」精神,宣揚軍人精神的三大根本在於「忠誠」、「勇敢」、「服從」的武士道精神。1881年建立了憲兵制度,1882年又以天皇名義發布《軍人勅諭》,再度重申軍人應絕對遵守「武士道」的「忠節」、「武勇」、「禮儀」、「俠義」、「質素」等,把武士道進一步發展為近代軍人的信條。
1890年更頒布強調「和魂」的《教育敕語》,本著「以儒教為根本」的原則,倡導全日本國民均「應義勇奉公,以輔仁天壤無窮之皇運」,以為天皇之「忠良臣民」,武士道全民化確立了明治時代的武士道,皇國臣民化構築了「一君萬民」體制,把國民道德規範總結為「孝悌忠信」與「共同愛國」兩大綱目。臣民對於天皇的「忠誠」賦予「愛國」的意義,使武士道精神披上「愛國主義」的軀殼,體現出近代國家意識。於是武士道成為近代日本教育方針的靈魂。建構起以武士道精神、國家主義為核心,以忠君愛國為內容的近代國民道德。一是以忠孝為本,尊崇五倫五常等儒家倫理綱常。《教育敕語》要求臣民「克忠克孝」,並與「皇祖皇宗」的「肇國宏遠」相聯繫,稱其為近代日本「國體之精華」,「教育之淵源」。宣傳家族國家觀,奉天皇為最高家長。在五倫五常方面,《教育敕語》亦要求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婦相和,朋友相信」等。二是倡文武兩道,但以武為先,強調「尚武精神」。
明治時代的武士道是以「忠君愛國」為核心的。武士道從幕府時代效忠各自主君,轉而強調全體日本人只效忠天皇個人。同時打破重義輕利的武士道傳統觀念,提出「士魂商才」方針。「士魂」,即武士之魂、武士精神,其核心就是「忠君愛國」觀念;「商才」,即經商之才。1911年,明治政府在全面修訂的修身教科書中明確形成了家庭國家觀。修身教科書明確指出整個日本社會是一大家庭,而皇室是宗家,對雙親的孝和對天皇的忠是緊密一致的。
福澤諭吉強調維持士風是萬世不變的要義。[1]新渡戶稻造呈給明治天皇的『上英文武士道論書』中認為「武士道興於茲,輔佐鴻謨,宣揚國風,使眾庶皆歸忠臣愛國之德。」新渡戶認為孔子的教誨是武士道最豐富的源泉。武士道對男性和女性要求稍微不同。對於女性而言,武士道意味著守衛自己的貞操(當作為武士的女兒時),教育子女,支持丈夫及維繫家庭等。[2]戰後,日本銀行在1984年更改紙幣上的圖案設計,採用福澤諭吉像為一萬日圓,新渡戶稻造像為五千日圓,夏目漱石像為一千日圓的圖樣。而此三人對武士道都表示積極的讚賞,三人的看法雖說一致也存在著微妙的差異,但也表示明治時期的日本人,相當受武士道的影響。[3]
武士道的經典
日本武士與櫻花
近代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道的古典稱為「葉隱」。《葉隱聞書》是江戶時代的佐賀藩(肥前鍋島藩)所傳誦的武士道修養書,是一部「武士論語」,所以又稱《葉隱論語》或《葉隱論語摘抄》。「葉隱」一詞的由來,緣於西行上人詩句。西行詩曰:「隱於葉下,花兒苟延不敗,終遇知音,欣然花落有期。」「葉隱」就如樹木的葉蔭,在人家看不見的地方為主君「捨身奉公」之意。而作者山本常朝的俳號即為「辭浮世何處洗塵的山櫻」。該書開宗明義:「武士道者,死之謂也。」武士道者尋覓通向死亡之路,「每朝每夕,念念悟死,則成『常住死身』,於武道乃得自由」。同時強調崇奉先祖,以先祖的教訓為指南,並專注於國學傳統。[4]該書前言以四大誓言結尾:
奉武士道者絕不遲疑
應為主君所用
孝親
大慈大悲,方可為人
在江戶初年,由朱舜水的學生、古學派的始祖山鹿素行汲取了中國儒家思想的養份,對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進行了全面的闡述。山鹿素行在《聖教要錄》中批判當時流行的朱子學者對儒家經典的解釋,提出了「古學」,主張儒教本來的精神,應當直接向古代聖人學習其道。他認為武士道的最高準則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山鹿素行將日本稱為「中朝」或「中華」,主張日本天皇「可至萬世而為君」,「神神相生、聖皇連綿」,「與天地無窮」以便維護萬世一系的「國體」。著有《武教全書》、《武家事記》、《兵法問答》等書,在日本被稱為「國人道德的權威,武士道精神的真諦」。山鹿素行認為武士的職分就在於輔助君主統治農工商三民:「士不可不備文武之德知。然則形為劍戟弓馬之用,內務君臣朋友父子兄弟夫婦之道,文道為心,武備調外,三民自然以是為師,以是為貴,從其教而知其本末。」山鹿流兵學適應江戶時代的武士從戰鬥者轉變為政治支配者的需要,細緻闡述幕藩制度下的武士應有的行動倫理,提出了影響深遠的武士道論。
儒學家中江藤樹和貝原益軒用儒家的知識和理論將武士基於經驗形成的文武兩道觀改造成武家用以治國安邦的政治理論,形成文武合一論,特別是他們以儒家的仁義之道作為武士的行為規範和安身立命的基礎。中江藤樹在所著《文武問答》中,系統地論述了儒家倫理與日本武道的關係,並以儒家理論為指導,將武士傳統的文武兩道觀發展為系統的文武合一論。貝原益軒的《武訓》主張文武一途,以此來強調文道的重要作用,「文中有武,武中有文,猶如陰陽互為其根,故無文之武非真正之武」。「以文憫人撫民乃仁也,以武制敵靜亂乃義也。文武二道,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缺一則難以修身治國平天下;故仁義為道之本,體也,文武乃行仁義之用也。仁義之道之外無文武,文武之外無法治無兵術。」強調武士如不以仁義為本,在戰場上就不可能為主君行忠義、捨命死節,如此何談武道。齋藤拙堂著的《士道要論》提出文武平行論,武士為四民之首,上侍奉主君,下管理百姓,「國以士立,士以氣立」,因此武士的風尚、風氣如何,關係到國家的盛衰。士風健康的標誌,在於武士以禮義廉恥為宗旨。藤田東湖作《弘道館記述義》認為文武兩道是日本的神聖建國之道,朝廷代表「文」,幕府代表「武」,這樣,文武合一論就為水戶學的尊皇論和公武合體論提供了思想基礎。[5]
江戶末期的吉田松陰提倡尊奉天皇的武士道,極力主張武士的根本責任之一是尊王攘夷:「今之士名為武士,其本職在於平禍亂、攘夷賊。」松陰論述了廢除幕藩制、將權力從武家政權『復古』為天皇政權的正當性。吉田松陰發展了會澤正志齋的國體思想。認為在中國,『傑出於億兆』的人物才能當皇帝,如果並非如此優秀的人占據皇位,可以奪取其王位(易姓革命)。與此相對,在日本能否成為天皇由血統決定,血統之外的人不能覬覦天皇之位。但是,日本對將軍職位的態度與中國對皇帝一樣,不稱職的人就任於將軍位置上時,可以廢去其職務。不過,這不是誰都可以隨便決定的,只有奉天皇的命令才可以這樣做。他認為儒學首先是一種軍隊教育的手段。[6]水戶學的國體論經、吉田松陰的國體論、教育敕語的國體論、直到明治末期的家庭國家觀,最終形成了日本官方的國家主義。
主要內容
日本武士
武士道的本義,如日本戰前教育敕語所教諭,以「義勇奉公」為最高原則。武士道重視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無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盡臣道),盡忠是絕對的價值[7]。貞永元年(1232)頒布的作為武士基本法典的《御成敗式目》(即《貞永式目》),主旨在於規定「仆忠主、子孝父、妻從夫」,其中最重要的是對主君的忠誠。武士道論者認為,儒家的「士道論」乃在粉飾貪生怕死的私心,慎於人倫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選擇生死,則面對死卻不乾脆去死。唯有純粹徹底的覺悟死,才是武士道強人之處。近現代武士道的精神支柱是「大和魂」。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幾個方面: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
義 武士準則中最嚴格的教誨,要求武士必須遵守義理和道德。
勇 武士具備敢作敢為、堅忍不拔的精神,同時要有高強的武藝。
仁 武士要具有寬容、愛心、同情、憐憫的美德。
禮 不僅僅是風度,更是對他人的情感和關懷的外在表現。
誠 要求武士保持誠實,同時要擺脫來自諸如商人階層之類的誘惑。
名 要求武士為了名譽而願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堅忍的品行。
忠 忠於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須恪守的信條。
克 要求武士克制自己的私慾,不能被欲望左右信念,這樣才能侍奉君主,保護領國領民。
武士道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34yx87z
---------------------
經過多個世紀的繁衍,⽇本傳統⽂化成為了現代都市趨之若騖的⼀塊精神淨⼟。 崇尚「和敬清寂」的茶道傳統、家居與⼼靈極簡的「斷捨離」、以簡馭繁的「匠⼈精神」,種種概念皆暗合⼈性對⾃然與簡單的追求。其精髓與⼀股源遠流⻑的精神⽂化環環相扣,就是⼈們常稱道的「武⼠道」精神。
武⼠道的基本信條
談起武⼠,立刻想到的畫⾯是⼀群穿戴武裝戰甲的⼈,正在氣定神閒地品茶或是在勤修苦練的情況。這種⼈對⾃⾝有崇⾼的追求,著重無時無刻的⾃我克制,不輕⾔氣餒。在簡介⽇本⽂化的《菊與⼑》中,作者以⼀則趣聞說明了⽇本⼈對自我修養的態度。⼀位陸軍軍官談到他的⼠兵平⽇演習⻑達60⼩時,中間只有10分鐘⼩憩的情況時說道:
他們已經會睡覺,需要鍛練的是不睡覺。
這種的態度反映了⽇本傳統文化中⼀種公認的想法:意志應當能駕馭⾁體。他們往往忽視⾃我克制的⾏為對⾁體的損害,讚許⼀種使⼈⾼度⾃主的「精神駕馭術」。
「精神駕馭術」⼀詞深深觸及了武⼠道的基本信念。強⼤的意志⾜以使⼈不斷地進⾏⾃我超越,以尼采的話語,就是通過對「強⼒意志」(Will to Power)的追求以達至「超⼈」(Overman)的境界。在其他的精神⽂化中,強⼤的意志常常引致個體的⾃我膨脹,因⽽產⽣傲慢、反叛與破壞 。相較之下,⽇本武⼠道作為⼀股⾃發芬芳的東⽅精神⽂化,在強調磨練意志的同時慎重地界定了磨練的⽬標。在武⼠道的第⼀部經典《葉隱》中,作者提及了武⼠需要透過強⼤的意志使⾃⼰三德兼備,即智、仁、勇:
第⼀,智,就是遇事多與他⼈商量,這麼做,有時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第⼆,仁,就是為他⼈著想,每當⾃⼰的利益與他⼈的利益相衝突時,總是將他⼈的利益置於⾸位;
第三,勇,就是打落⽛⿒往肚裏吞,不論前後,⼀味地踢開障礙。
《葉隱》 ——山本常朝、田代陣基
智、仁、勇三德是武⼠道最根本,不可分割⽽互相獨⽴的信條。仁者可以缺乏勇氣,智者亦可以不仁;智、仁、勇三者兼備,才是武⼠所嚮往的精神境界。我們亦可以透過這三個基本概念闡明其他與武⼠道相關的概念,例如「仁」加上「勇」可以得到「義」(勇於承擔為君主或社會上的⼈帶來福祉的義務),還有「仁」加上「智」可以得到「禮」(在待⼈的態度上進⾏理性、制度化的約束)等。敏睿⽽精密的思維,沖和的待⼈態度以及⾯對危險禍害時的堅忍勇氣,正是武⼠⼀⽣必須具備的精神鎧甲。
在下⽂,我將⼒圖說明⽇本武⼠在磨練三德以及⾯對難關時強⼤意志的來源,分別是對死之觀想以及對禪之體悟。
死之觀想
「死」在武⼠道中擁有特殊的地位,是武⼠們恆常要思考,⼀⽣揮之不去的議題。在《葉隱》中,最著名的⼀句話提醒了世世代代的武⼠們對死的態度:
所謂武⼠道,就是看透死亡 。
看透死亡,就是訓練對死的了無恐懼。超越了最終極的恐懼,也就超越了⼀⽣中可能⾯對的⼀切恐懼。只要武⼠隨時有奉獻出⾃⼰⽣命的準備,他就不再處於終⽇徨恐的⼼境,⼈⽣也不再像鐘擺⼀樣搖擺不定。經過訓練後,在⽣死兩難之際,武⼠們能保持專⼼⼀致,當機⽴斷,冷靜地作出最佳的選擇。生存於現代社會,我們固然很難遇到⽣死兩難的情況,可是使⼈⼼感不安的難關,或令⼈倍感壓⼒的重⼤抉擇也是不斷向我們的⽣命襲來。只要心中仍有一絲的恐懼,武士們便會失去最強大的力量。因此,武士必須訓練出卑生而親死的沉穩態度。
說到這裡,究竟我們可以如何像武士一樣看透死亡?《葉隱》再道:
每朝每夕,⼀再思死念死決死,便常住死⾝,使武⼠道與我⾝為⼀體。
常住死⾝,意思是我們必須時常「觀想」死亡。時常設想⾃⼰從容地⾯對死亡的情形,使⾃⼰泯滅⼀切逃避的⼼ 。為了表達對死之重視,⽇本武⼠甚⾄建⽴了⼀套完善的⾃殺制度 — 切腹。在新渡戶稻造的《武⼠道》⼀書中提到,切腹對武⼠來說是⼀種極為崇⾼的儀式。它是武⼠⽤以抵罪、悔過、免恥、贖友,或者證明⾃⼰忠實的⽅法。這種的⾃殺是在極端冷靜與沉著的狀態下進⾏,是⼀種經過洗煉的⾃殺。武⼠不能容許在污名受損下苟且偷⽣,即使⾃殺所免去的污名只是⼀刻的,武⼠也寧願以死明志。這是只有完全消除對⽣之貪戀的武⼠才能做到。
《武士道》——新渡戶稻造
武⼠道對死所建⽴的觀念,也讓我們了解到⽇本⼈獨愛櫻花的原因。櫻花的花期短暫,盛開的美麗是剎那的。然⽽在⼀夜之間,滿⼭的櫻花會全部凋零,沒有⼀朵花留戀枝頭。這是⽇本武⼠崇尚的精神境界。在⽚刻耀眼的美麗中達到⾃⼰⼈⽣的頂峰,然後毫無留戀地結束⾃⼰的⽣命。在戰爭中,武⼠隨時準備奉獻⾃⼰的⽣命,以提煉出內⼼無可匹敵的強⼤⼒量。
禪之體悟
在說明禪與武⼠道的關係前,我們先要了解⽇本⼈的禪。
在鈴⽊⼤拙的著作中,他常常⽐較禪的⽅法與西⽅科學⽅法的異同。西⽅的科學精神旨在窮盡宇宙中的知識,⽽禪則志不在此。修禪的目的,旨在消除⼈處於世間上的各種⽭盾。鈴⽊說道:
⼈類的⽬的是在較⾼級的⽂化層次上實現⼈與⼈、⼈與社會、⼈與⾃然、⼈與⾃我的⽭盾的真正解決 。
⽭盾的原因是甚麼?就是禪者常說的分別⼼。⼈把⾃我與他⼈區分起來⽽互相⽐較,⾃卑、無⼒、傲慢、因此⽽⽣。⼈把⼈類與⾃然區分起來,把⾃然視為掠奪的對象,導致家園被破壞。⼈把個體與⾃我區分起來,在腦部⽇以繼夜進⾏思維對答。思考固然無可避免,但無⽌境的思維活動卻會導致⾝⼼俱疲,成為煩惱的⼀⼤根源。
禪,可以幫助我們覺察自身對他者的分別⼼,從⽽體會禪者常談及,看似深奧⽽實則不然的「宇宙同⼀性」及「一即多、多即一」。你與我是同⼀的,⼈與⾃然是同⼀的,我與我⾃⾝是同⼀的,實質不存在⽭盾與對⽴。
鈴木大拙
如何可以消除分別⼼?禪者認為,我們必須把握我們以及⾝邊事物的原本⾯⽬,才能確切地感受到這種宇宙同⼀性。禪者認為透過概念性思考,對事物進⾏反省、分析,依靠對事物所創造的概念來試圖把握事物原本的⾯⽬,反⽽是捨近求遠。於是,禪在⽅法上著重直接、親⾝的體悟。禪者在⼭上閑居,與⾃然共處,聆聽打在房頂上的落葉的聲⾳。禪者進⾏重複⼜重複的修⾏,⼒圖沉澱內⼼紛亂的想法,達⾄⼼如⽌⽔ 。消除了內⼼所認定的⼀切⽭盾與分別,禪的修⾏使禪者內⼼變得渾然⼀體,安穩⽽平靜 。
對於武⼠,⼀個稍微錯誤的決定便⾜以使他們⾝⾸異處。禪可以使武⼠們消除內⼼的⽭盾,讓意志與⾏動之間「毫無障礙,䊹發悉除」。武⼠⾝體的⼀毫⼀髮皆處於意識的全盤控制,⾏動就像電流在電路中⾃由流動般毫不費⼒。禪的修⾏,可以在武⼠⾯對難關時授予他們必要的冷靜與專注⼒。
最後,我們可以透過鈴⽊所提及的⼀段僧⼈與禪師的對話說明禪的⼒量:
僧問:獅⼦襲擊敵⼈時,無論對⼿是兔⼦也好,⼤象也好,它都要全⼒以赴。這種⼒是甚麼呢?請您指教。
師答:⾄誠之⼒。
⾄誠之⼒,就是全⼼全意、勇往直前的意志。必須經過禪之體悟的武⼠才可達到。
結語
⽇本武⼠道之價值,在於它能在滿⾜個⼈的追求外,⾃然地滿⾜了維繫社會整體性的條件。綜觀不同的精神⽂化,只著重於滿⾜個體欲求或只著重於維繫社會整體性的哲學思潮,⼤多在⾵⾏⼀時後便被其他思潮淘汰⽽消亡。從⻄⽅哲學中各個思潮的興衰之短暫,我們可以看到⽇本的武⼠道在東⽅⼀直保持著熠熠⽣輝的光芒。這⼀股源遠流⻑,深植於⽇本⼈內⼼的強⼤⼒量,將會⼀直地流傳下去。
武士道精神:成為日常生活中的武士 - 光紋 - Medium http://bit.ly/33w2onX
-------------------------------------
日本的武士道是什麼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作為一種精神表征和信仰符號,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反映。日本人最追崇的便是武士道,武士道一直是日本武士的精神內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武士道成為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代名詞,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危害。
那麼,武士道究竟是什麼道?其主要特徵是什麼呢?
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道的古稱為《葉隱》,是日本江戶時代佐賀藩所傳頌的武士修養書籍。「葉隱」是何意思?其原意便是如樹木之樹蔭,樹蔭為主公庇護有「捨身奉公」之意。這本書最早由當時的藩士山本常朝傳述,由田帶陳基整理成書,書籍共11卷1200多節。書中分不同章節記錄了這一時期藩邦武士的言行和事跡,還有一些藩主及其繼承人的事跡。
《葉隱》是一部奇葩的書,它所宣揚的理念與平常書籍背道而馳。全書的核心思想便是一個「死」字,對於一般人對生命的執着和渴求,武士道則持反對態度,認為人的一生只是虛妄,死亡才是新生的開始和走向真正人生的開端。
武士道
「不要命」是武士道的道德律,只有不要自己的命,從精神上獲得優越才能夠要敵人的命。為了培養這種「不要命」的精神,《葉隱》中記錄里山本常朝一家訓練武士的故事,武士5歲的時候就得學會殺狗,10歲時就得親自斬殺一名死囚,14、5歲時便要帶刀進行實戰並成功斬首敵人。
書中一藩主為了培養兒子成為武士,讓15歲的兒子接連斬殺了8名死囚,這一舉動得到了藩主的讚許和肯定。而這種殘忍行為,成為了後來日軍「百人斬」的濫觴。
除了對別人的殘忍和不要命,對待自己也是如此。死是武士道的最高追求,切腹是一種榮譽的象徵,是武士道最忠義的表現。日軍一直繼承了這一陋習,為了培養日軍的兇殘本性,日本不僅從小培養孩子學習武士道,就連軍校也經常舉行切腹訓練。
日本武士形象(戰國)
切腹訓練當然用的不是真刀,而是木刀。切腹訓練最為著名的是日軍少將、旅順大屠殺的元兇之一的大寺安純。此人10歲練習「切腹」時,為了顯示自己英勇,竟然將木刀猛力插入腹部,鮮血如注,差點要了他的命。日本安政天皇為此對他大加讚賞,下詔賞賜其為「英雄小武士」的稱號。可見,這種殘忍至極的行為被日軍奉為榮譽,真是喪心病狂。
一直以來,很多人認為武士道便是「忠君、節義和勇武」,實則不然。這是統治者對武士道殘忍精神的掩飾,是用為國效力的美好謊言來掩蓋赤裸裸的兇殘本性,用國家的意志來毒害一批批無辜的青年,讓這些人養成為統治者侵略戰爭的殺人工具。
兇殘的日軍
就連《葉隱》時代的日本武士,也是打着武士道的幌子弒君奪權、父子相殘,無所不用其極。例如,日本源氏家族的血親相殘,導致了正嗣的滅絕,德川家康聽信了織田信長的話,殺死了親生兒子德川信康等等。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為了激勵更多的日本青年為侵略戰爭賣命,日本明治天皇甚至下詔要求日本青年尊崇武士道精神,為日本天皇及其帝國鴻運勇獻生命。近代日本作家新渡戶稻造用英文寫了《武士道》一書,成為日本近代以來第一個向西方介紹武士道的人,新渡在書中極力為武士道正名、鼓吹,對其危害卻隻字不提。
日本的武士道傳承於日本邪書《葉隱》,被歷來的日本統治者將這種精神通過國家意志放大,培養起一批批兇殘成性的殺人工具為侵略戰爭服務。
日本投降
日本的武士道並非其傳統精神,如果是。那麼,日本戰敗,日本天皇作為武士道的倡導者,戰敗負有重大責任的決策者,最應該切腹自盡以告慰無數死去的生靈。這種精神也是《葉隱》一書中倡導的,而日本天皇還不如古代的藩王有自盡的勇氣。
可見,所謂的武士道不過是一操控人心、蠱惑靈魂、培養殺人機器的工具。從這層意義上來說,這種邪書歪道與黃巾起義與義和團又有何區別?二戰遠東大審判未將武士道作為邪道審判(如納粹一般)也不得不說是一個失誤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ezzpkyz.html
------------------------
武士道--是影響日本最深的其中一項傳統精神。1899年,作者新渡戶稻造以英文發表「武士道」一書,在世界上引起巨大迴響。當時的日本,正在文明開化的途中,歐美價值觀如怒濤一般向日本襲來,日本只能全盤接受、走向西化的道路。觀察這樣的日本,新渡戶稻造開始思考「日本人的精神是什麼?」而後發現此時正是找回日本的傳統精神「武士道」的時刻,武士道是日本的精神支柱,更是讓日本躍升世界舞台的堅強後盾。在現代社會加速國際化的過程中,該是再次反芻「日本人的精神是什麼?」此一問題的時候了。
第一版の序文
増訂第十版の序文
目次
第一章 武士道とはなにか
第二章 武士道の源はどこにあるか
第三章 義――武士道の礎石
第四章 勇――勇気と忍耐
第五章 仁――慈悲の心
第六章 礼――仁・義を型として表す
第七章 誠――武士道に二言がない理由
第八章 名誉――命以上に大切な価値
第九章 忠義――武士は何のために生きるか
第十章 武士はどのように教育されたのか
第十一章 克己――自分に克つ
第十二章 切腹と敵討ち――命をかけた義の実践
第十三章 刀――武士の魂
第十四章 武家の女性に求められた理想
第十五章 武士道はいかにして「大和魂」となったか
第十六章 武士道はなお生き続けるか
第十七章 武士道が日本人に遺したもの
訳出にあたって
解説
著者紹介
--------------------------------------
被誤讀的日本武士道精神:揭開歷史上「切腹自盡」的真相
我們都知道日本在歷史上有所謂的武士道精神,客觀的說,其野蠻程度遠高於其宣揚的忠誠與奉獻精神。我們中國人更是對這種行為沒有好感。提到武士道精神,就不得不說切腹自盡。從百度百科的索引可以看出,國內很多主流觀點還是認為切腹自盡真的是日本武士道精神核心之一,那麼真是這樣嗎?
我們儘量長話短說。要了解所謂的切腹,我們不得不了解一下切腹自盡的歷史。據記載,日本歷史上第一次有這種行為的武士是平安末期的武士源為朝。鎌倉時期武士是沒有切腹傳統,甚至自殺成仁的例子也很少,大家只奉行三條「有奶便是娘」,「好死不如賴活!」,「先給錢再奉公」,被抓到了斬首算自認倒霉。
而真正把切腹行為推向高潮的是江戶時代,而且只是在德川初期初期松平忠吉與結城秀康兩君殉死,其餘平穩時節的江戶時代切腹例子極少。大部分切腹刑實質只是斬首刑。拿赤穗事件來說,47義士被幕府命下切腹。實際都是被介錯斬首的,誰都沒有真開膛破肚。切腹只是作為儀式刷一下存在感。
具體呢就是把原來切腹用小刀換成木刀、竹刀或摺扇,切腹者也只是假刀朝腹口一頂,還沒剌進去,當然也刺不進,介錯人手起刀落,人頭落地。然後人腹部放把張開的扇子,對外宣布切腹完成,命死者家屬殮屍入棺,辦理後事,這種假切腹真死刑叫「扇腹」。
到了江戶後期,介錯都嫌血腥,一般都是獄中服藥,死後介錯,對外宣稱切腹,這樣也保全名譽還化煩為簡。這種傳統也進入明治時代,乃木希典殉死官報是切腹,實際是十字切腹後,迅速用短刀割斷氣管,即時氣絕。不愧是舊時代過來的老武士,不比三島毛躁小伙愣頭青。但切腹聽起來肯定比切氣管氣派多啊…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nk3vnm8.html
-------------------------------------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是以不惜性命為代價,為實現團體的價值,盡最大可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強調"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顧忌的死,毫不猶豫的死"。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為就是切腹自盡。
起源:
據歷史記載,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攜帶「五穀子種」,乘船泛海東渡尋找長生不老之藥。徐福到日本後建立了日本王朝,徐福就是神武天皇。 而日本立國之初,深受華夏文化的影響,他們吸收中國的儒釋道文化,但隨著時代的改變,大約在日本江戶時代,天皇集權中央制逐漸瓦解,各地莊園制的興起,產生了守衛莊園的武士團,莊園主們將本位思想與天皇信仰相融合,形成了日本武士階級嚴格遵守的原則-武士道精神。
發展
最初的武士道精神,是將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不考慮個人得失,以血肉之軀,發揮自己的能力,在最初,它確實使日本的武士階級得以升華,保衛了國家。
但是隨著其發展,逐漸出現了它的殘忍一面。統治階級以武士道精神對兒童進行教育,從小教他們殘忍的斬殺,長大後,他們就變得麻木,泯滅人性,大家都看過關於二戰的電影,裡面的日本士兵殘忍殺害那些無辜的人,假如自己失敗,就剖腹自盡。武士道培養出了一群連自己都不愛惜的人,而這些人又怎麼會愛別人,所以,他們殘酷無情,即使面對自己的兄弟,子女,也是如此。有著武士道精神的人,就如同工具一樣,只記得自己的使命,而沒有了情感。
影響
武士道,歸根結底它是一種封建時代的統治思想,但由於在其發展過程中,加入了太多沒有人性的東西,最終成為了"儈子手"。也使其國家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給亞洲各國,尤其是我國,帶來巨大災難,不可饒恕。在我們看來,武士「無目的死」是沒有任何價值的,他們對生命的冷漠和藐視令人髮指!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2eyz5re.html
--------------------
漫話日本「武士道」 為何從最初的國民武士精神墮落成野蠻殘暴
每當提到「武士道」,大家腦海里往往會閃現日本軍人拔刀剖腹自殺的情景,或聯想起日本侵略軍的野蠻殘暴行為。究竟什麼叫「武士道」?「武士道」 是怎樣產生的?它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武士道」是日本封建武士遵循的道德規范,是日本武士社會道德意識發展特定階段的產物。 早在公元十世紀,作為大軍事農奴主的武士領主在日本不斷興起。他們手下都擁有龐大的家臣、家兵,上下尊卑,等級森嚴。這些家臣家兵,便是所謂「武士」。
漫話日本「武士道」 為何從最初的國民武士精神墮落成野蠻殘暴
武士領主為鞏固其內部的等級制度和秩序,加強戰鬥力,不斷制訂出「家規」,「家法」,管教武士。在武士集團內部就逐漸形成了一套武士的道德規范。這便是後來所謂「武士道」的嚆矢。 十二世紀末,隨着日本封建幕府的確立,封建武士領主上升為國家的統治階級。此後,武士的道德規范也獲得了進一步的充實和發展。
這表現在鐮倉幕府 (1192-1333)和室町幕府(1338 -1573)時期的筆記,教訓書和日記等文獻中,頻繁出現了「執弓箭者之習」、「坂東武士之習」、「弓箭之道」 。「兵之道」武道」等等。
漫話日本「武士道」 為何從最初的國民武士精神墮落成野蠻殘暴
這些概念集中地反映了當時武士們在戰場上的勇敢,對主君的忠誠,戰友間的信義以及為名譽而不惜捐軀的自尊心等道德。但一般來說,這種道德在當時主要還是偏重於戰場行動的規范。後來,由於兵農分離,需要確立無論是戰時抑或平常均有別於一般庶民的武士階層獨立的生活方式,武士的道德規范便逐漸帶有涉及整個日常生活的理念性色彩。
及至德川幕府(1603-1867)時期,為了使武士的道德規范適應幕藩制的政治需要,日本的封建統治階級又進一步用禪宗(佛教的一種)和儒教理論對武士的道德規范加以改造,從而使武士的道德在不斷符合日常生活要求的同時,也更加概念化。
漫話日本「武士道」 為何從最初的國民武士精神墮落成野蠻殘暴
日本「武士道」的淵源雖然是很久遠的,但是作為一種道德規范的概念~「武士道」一詞的出現,則是很晚以後的事。一般認為它始於戰國時代(1469-1573)末期至德川幕府初期。而它被普遍用來代表武士的道德:更在幕府末期乃至明治以後。事實上,直到德川幕府時期,在日本, 「武士道」一詞使用還很不普遍。例如,即使在被視為武士道代表人物~山鹿素行(1622-1685)的論著中,也主要是採用「武道」、「士道」等名稱,而「武士道」一詞不過出現一兩處而已。
漫話日本「武士道」 為何從最初的國民武士精神墮落成野蠻殘暴
這種情況在山鹿素行同輩人的論著中也基本如此。「武士道」作為日本封建武士的道德規范,其主要內容有下列幾點:
(一)效忠主上。封建武士必須無條件地效忠自己的主上。一旦有事之秋,要以為主上獻出生命為「榮」。主上可以任意支配武士的肉體和精神,並對其有生殺予奪之權,武士不得稍有反抗,武士必須把對主上的盲目服從當作自己的本份,至於國族觀念則異常淡薄。
(二)講究武勇。封建武士必須磨練武功、武藝,以殺伐為「榮」 ,勇於為主上賣命。為了培養武士的武勇精神,在其少年時代就要求他必須保持冷酷無情和武勇、堅忍的精神。作為一個武士還必須懂得,為了殉主上之死或挽回武士戰敗的恥辱等,應該勇於拔刀切腹。這種剖腹自殺,被當作武士的本份和武士道精神的表現。
漫話日本「武士道」 為何從最初的國民武士精神墮落成野蠻殘暴
(三)崇拜日本刀。武士在少年時代通過種種訓練,就意識到武士腰間佩帶的雙刀,既不是裝飾品,亦非玩物,而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和武士道的靈魂的象徵。室町幕府時代,上杉謙信統治越後時,曾制定刑律,以沒收武士雙刀,終身不許佩帶作為對武士最嚴厲的懲處。例如,有一次,他的大將長尾右衛門佐有罪,謙信怒,禁止其佩帶雙刀,後因該大將的親族向謙信苦苦哀訴,謙信才准其恢復佩刀權而改為切腹自殺。由此可見,對武士來說,取消佩刀權,比死罪尤加一等。
(四)強調宗教迷信。武士要敬神信佛,要崇拜古代諸神和祖宗靈魂,還要承受中國倫理教育和學習佛教哲學。這是一種唯神主義的、僧侶式的「自我修養」。
漫話日本「武士道」 為何從最初的國民武士精神墮落成野蠻殘暴
在這種精神鴉片的麻醉下,使專門以殺伐為職業的封建武士們,成了殺人不眨眼的凶神惡煞。(五)重視「禮儀」。在日本武士社會中,封建領主按照武士集團內部的等級制度,制訂出許多清規戒律的所謂」禮法」,以及嚴密的黑幫式的紀律。武士道是日本封建統治階級用來制約封建主從關系的道德意識,是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之一。
漫話日本「武士道」 為何從最初的國民武士精神墮落成野蠻殘暴
1868年明治維新之後,盡管日本政權性質和階級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但封建武士道精神依然如此,甚至有加無已。代表地主資產階級利益的明治政府一方面任用封建士族(封建武士上層)充任軍官,控制軍隊,將封建武士道的主從關系改為效忠天皇,並在「忠君愛國」的幌子下,把軍隊訓練成天皇野蠻殘暴地鎮壓人民,進行侵略的御用工具,另一方面,日本反動統治集團為了培養侵咯戰爭的炮灰,又極力向人民群眾灌輸「武備第一」 「武勇武運」和當軍人為天皇制下地主資產階級賣命「光榮」的軍國主義思想。明治維新後,封建武士道在日本的流毒仍然是很深的。
---------------------
武士道是騙人的
看到好友亓官先生新作「李登輝定論」提及:
李登輝最重視武士道精神;發表過書:「『武士道解題』~ 做人的根本」;聲稱少年時看了新渡戶稻造以英文寫成【武士道,日本之魂】,深深受到「武士道」精神的感召,並影響他往後的人生思想。
李登輝認為:[「武士道」對日本人來說是最高的道德規範。而且我認為不只是日本人,對全世界來說也是極貴重的財產。] ,[在考慮以什麼來做精神的指針時,我便不躊躇地想高舉「武士道」。如果說「武士道」是人類最高的指導理念也不為過。]
…………………………………………………………………………………………….
武士道是騙人的 - 逍遙閣 - udn部落格 http://bit.ly/33nRMXR
看得一肚子火,因為武士道是日本古代居上位者用來操弄、控制、騙人的東西,亦即「你們必須奉行,本大人則不必理會!」
當時想到一句成語「老而不死是為賊」(註1),什麼時代了,還拿老掉牙連日本人都不再相信的東西來騙盲目媚日的台灣人!
(註1)「老而不死是為賊」出於論語,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錢穆《論語新解》:原壤:魯人,孔子之故人。
回應給: 亓官先生(medicchi169)2018/12/21 19:25
出處: 李登輝定論 - 亓官之城 - udn城市http://city.udn.com/66427/5906061#ixzz5aJiJvnXW
Z頻道播出的「暴坊將軍」共有800集,拍了十年。從40年前開始,分31年播完。直到現在仍在重播。
這個虛擬故事正確反映的是德川吉宗八代將軍江戶時代的風俗民情及「政道」(日本術語)。
我收集了完整的 DVD,最大的收穫是明白了「武士道是騙人的」是在上位者操弄人心的政治手法!下屬要對「主公」盡忠服膺武士道,不惜捨命、切腹。但「主公」(如居高位的大名、老中....等等)對他自己的「主公」(將軍)卻可大叫:「來人啦!殺了他!」(註:大名即諸侯;老中相當於現代的部長。)
然後他屬下的「武士」及此「主公」全被「暴坊將軍」砍死。八百集之中,大約七百集都是這樣子「殺貪官汙吏」結束的。(註:現代影集「相棒」也是猛曝日本政、警界之黑暗運作。「相棒」意為日本警察的「搭檔」。)
此12季/800集的影集拍了10年,當然是日本人認同的,否則怎可能在電視台連續播了 31年?
福島事件後,天皇往訪一對民間老夫妻,台灣全部電視台瘋傳「天皇下跪」,一連三天,令本人不齒台灣人的盲目媚日~~連日本人是「跪坐」的,只以「頭」的角度(位置)高低定尊卑都不知道!竟然被想認祖歸宗的李老鬼牽著鼻子走到今天。嗚呼哀哉!
武士道是騙人的 - 逍遙閣 - udn部落格 http://bit.ly/33nRMXR
-----------------------
武士道精神極致體現的「切腹」是怎樣進行的?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講究克制自己的情感,但發展到極致就是自殺,在一些西方人看來選擇切腹的方式了解自己的生命實在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但日本人卻認為這是具有高尚道德成分的死亡方式。
日本人認為切腹是一種具有高尚道德成分的死亡方式,絕對不能等同於衝動草率的輕生行為,而是對自己信仰的一種交代,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切腹的,只有武士才可以。切腹的歷史早在室町時代就已經形成了,這大概相當於中國的元朝和明朝時期,當時有個大盜被追兵追的走投無路,情急之下把自己的肚子拋開,切向腸子等內臟扔向追兵。還有被譽為日本第一名將的源義經被自己的哥哥源賴朝的逼迫之下先殺自己的老婆孩子,然後從容切腹,並把自己的腸子切下來,大笑而死。
之所以要選擇腹部是因為日本古代的人認為腹部是靈魂和愛情的歸宿,武士道之所以選擇切腹的方式,是要把自己的靈魂呈現出來讓外界評判,看看是不是清白的,所以切腹不僅僅是自殺,還是維護武士名譽的一種方式,非常講究技巧和尊重死者的尊嚴,首先就是切腹人的身體不可以歪掉,唯一的動作就是可以向前俯身,一旦仰面朝天就是死的沒有尊嚴,其次切腹人腹部的刀痕上不可以有皺褶,切腹人膝蓋不可以分開,分開就是修養不夠的體現,所以有些切腹的女人會用繩子綁住自己的雙腳來保持儀態。
切開腹部不一定會死,更不會立刻就死,據說有的切腹不得法,切腹人會72小時後才斷氣,因此武士在完成整個切腹的過程後,會將一把叫脅差的短刀從腹腔內拔出,然後刺向心臟,為了防止切腹後沒有立即再刺心臟,一般情況下都會配一名介錯,介錯指的是在一旁協助的人,在武士完成切腹動作後在後面揮刀,幫他把頭砍下,介錯的技術要求很高,首先必須要在武士切腹後前傾的一瞬間出刀,雖然要求一刀斷頭,又不能全斷,要在咽喉處留下一些皮肉相連,防止頭顱滾遠。
進入江戶時代後,切腹的情況就比較少了,明治期間廢刀以後切腹這一行為基本已經處於荒廢狀態,技巧也是大大退化,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1970年代用切腹方法自殺的時候,由隨他同來的森田必勝用明刀「關孫六」為三道介錯,可是幾次都沒能砍下他的頭顱,後來改由谷鶴浩敬執行,忠於成功,想想都疼啊。當時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時,不少作家趕到現場,只有川端康成被准許進入觀看,川端康成看完後內心一定是受到了創傷,這或許就是不久之後他也選擇了自殺的原因。
這就是武士道精神的最終體現,武士應當以有尊嚴的自殺展示自己靈魂的清白,而不應苟且偷生。但這種刻意為之的痛苦沒有接受過深刻的日本武士道教育的人應該很難理解。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g5bvek8.html
------------------
武士道:日本人精神的理論基礎
文化 歷史 2019.07.03
笠谷和比古 [作者簡介]
武士道規定了武士的氣度和行為。進入沒有戰爭的德川時代後,它逐漸變成了一種精神上的規範,最終對庶民的生活經濟倫理產生了影響。
Facebook801TwitterLINE更多...36
其他語言閱讀
English 日本語 简体字 繁體字 Français Español العربية Русский
討論武士道的書籍中,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一書最為出名。1899年,新渡戶稻造在紐約出版了英文版的《Bushido:The Soul of Japan》。1908年,櫻井彥一郎將之翻譯為日文版。1938年,矢內原忠雄版的日文《武士道》被收入岩波文庫,隨著不斷再版,這本書也成為了武士道理論的經典。另一方面,也有人批判本書將武士道視為與西方騎士精神比肩的高尚道德的論述,不過是近代明治時期的民族主義創造出來的虛像而已。總之毀譽參半,一直都飽受爭議。而本文將嘗試從歷史實證主義的角度出發,探討在武士活躍的時代,當時世人所指的「武士道」是什麼,其本質又是什麼。
勇猛果敢血戰沙場的行為規範
直到中世社會,日本還沒有「武士道」一詞。中世對武士的行為規範,用的是「弓馬之道」、「執弓者的素質」等表述。「武士道」一詞最早出現在著名的武田流兵學經典《甲陽軍鑑》上。該書總共有20卷,書中「武士道」一語出現過30次以上,由於該書作為兵學教科書,在武士階層廣為流傳,所以普遍認為這本書對「武士道」一詞的普及影響甚大。 
不過,這本書在成書時期上還有爭議。一種說法是武田信玄的家臣高阪彈正昌信(高阪昌信)在1575年長篠之戰敗北後,開始撰寫此書,還有一說是武田流軍學者小幡勘兵衛景憲(小幡景憲)於1615年左右整理編撰而成。現在似乎認為出自高阪昌信之手的說法更具優勢。
《甲陽軍鑑》中所說的武士道,都是離不開沙場上的建立功勳和勇猛果敢的作戰廝殺的。例如書中有這樣的表述:「先日所言之用人不善者,(中略)使長於武士道者任米錢奉行、材木奉行或山林奉行等職」(甲陽軍鑑,品三十)。這句話是在批判,認為讓善於武士道的人去從事行政財務等庶務,就是埋沒人才,指出所謂武士道就只應該是在戰場上「執槍殺敵」。
然而,武士道在後來的發展,比起外在的武勇,更重視內心的堅韌,逐漸地向為以培養德義之心為主的方向發展了。
太平盛世引發武士道的質變
《諸家評定》是1621年,兵學家小笠原昨雲編纂的軍學書籍,一共有20卷。1658年20卷全部發行。該書中也用到了「武士道」一詞,此處將威武不能屈和貫徹自身信念的意志稱為「氣節」,認為這種剛正不阿正是武士道的本質。
這一傾向在1642年出版的《可笑記》中的武士道論中更為明顯了。該書是隨筆式的說教書籍,共有5卷,一般認為作者是山形藩最上家的原家臣齋藤親盛。該書也多次提及「武士道」一詞,下面這一段表述彌足珍貴,因為它是武士自身對武士道的定義。
「所謂武士道的本質是誠實有信,行為不輕薄,不做奸佞之輩,表裡如一,無貪欲,謙遜有禮,不驕不躁,不謗他人,忠貞事主,善待朋輩,不拘小節,設身處地待人,常懷慈悲之心,深曉仁義。只知舍生而不善其他者,均不能稱之為好武士。」(可笑記,卷五)
這種武士道的質變和深入人心的背景原因,是德川社會的長治久安。內外均無戰事的和平狀態持續了兩百多年,大概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見的吧。於是,武士道逐漸從單純地強調勇猛,逐漸發展成為了道德規範,並且這一色彩越來越濃。
沒有戰爭,長治久安的狀態下,武士的存在價值就會受到質疑。於是,他們在戰士的身分之外,還作為公家行政組織(幕府、藩國)的公務員,在統治領域施展拳腳,逐漸找到的新的社會定位。換而言之,就是維護治安的警察功能、制定法律和建立審判制度。這些都是武士的工作,但也不限於此。諸如修建道路橋樑等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治水灌溉、墾荒、改良耕地、防火防災、災害重建、殖產興業、醫院藥事等領域,都能看到武士活躍的身影。而西歐社會並不會要求騎士承擔這類庶務。可以說這是騎士道和武士道的一大區別
《葉隱》帶來的巨大誤解
說到武士道的相關書籍,佐賀藩鍋島家的原家臣山本常朝口述而成的《葉隱》尤為著名。該書成書於1716年,「武士道,即求死之道」這句話也家喻戶曉,讓人誤以為「武士道是關於死亡的學問」。但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強迫人去尋死,而是要求隨時都要有赴死的覺悟,達到超脫生死的「自由」境地,這樣才能「毫無疏漏地履行武士的職責」。
該書中還寫到「奉公至忠者,諫言治國」(聞書第二),意思是如果主公誤入歧途,臣子應當力諫主公回歸正途,專注齊家治國之事。這才是武士忠義之心的最好體現。這裡可以看出,武士道也非常重視陶冶內心和個人修養。
滲透到庶民階層的武士道精神
其次還有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武士道的精神並沒有局限在武士階層,而是廣泛滲透到庶民階層,最終獲得了國民道德的屬性。前文出現的 《可笑記》一書便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可笑記》雖然出自武士之手,但面向的讀者卻不是武士階層,而是一般平民。全書是以假名寫成,因此但凡在寺子屋(寺院面向庶民子弟開辦的初等教育機構,類似現代的小學——譯注)學過讀書寫字的人,就都能讀懂。此外,該書的讀者還有未成年兒童和女性。因此《可笑記》在平民階層深受好評,幾經再版,為後世熟讀熟知。
17世紀末期出版了名為《古今武士道畫集》的書籍。這本畫冊是被譽為浮世繪畫師鼻祖的菱川師宣所繪。他用圖畫來描寫通俗的武士英雄故事,僅附有簡單的文字說明。也是給小孩子看的繪本。可以說書名用了「武士道」一詞,恰好證明了武士道觀念已經滲透平民世界,深入人心。
此外,《可笑記》中宣揚的武士道的道理,也就是「不可說謊」、「做人要堂堂正正」、「為人做事要始終誠實」的倫理觀念對一般平民的生活方式也產生了巨大影響,特別是在以商業交易為主的經濟活動中,形成了「信用第一」的風氣。
武士道對日本社會和國民的影響是極其深遠和全面的。
標題圖片:鐮倉時代末期到南北朝時代的武將菊池武光的騎馬雕像(Photo Library)
武士道:日本人精神的理論基礎 | Nippon.com http://bit.ly/34xgeGz
--------------------
武士道精神是什麼?武士道精神有哪些要求?
武士道精神是什麼?武士道精神有哪些要求? @ 滿天飛舞的花絮 :: 痞客邦 :: http://bit.ly/32fZfqI
導讀武士道精神,經常看到影視作品中有日本人動不動就破腹自殺,其實這是日本武士道精神中最典型的一種行為。其實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會中用於對武士階層的一種道德方面的規···
經常看到影視作品中有日本人動不動就破腹自殺,其實這是日本武士道精神中最典型的一種行為。其實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會中用於對武士階層的一種道德方面的規範以及哲學。對於日本武士道精神大家了解多少呢?ak軍事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有關於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一些要求以及主要的流派。
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的要求
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
「義」是武士準則中最嚴格的教誨,要求武士必須遵守義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備敢作敢為、堅忍不拔的精神,同時要有高強的武藝。
「仁」使武士不至成為黷武主義的武夫,而要具有寬容、愛心、同情、憐憫的美德。
「禮」不僅僅是風度,更是對他人的情感和關懷的外在表現。
「誠」要求武士保持誠實,同時要擺脫來自諸如商人階層之類的誘惑。
武士道精神
「名譽」的意識包含著人格的尊嚴及對價值明確的自覺,它要求武士為了名譽而願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堅忍的品行。
「忠義」具有至高無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於各種境遇中的人們關係的紐帶,忠於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須恪守的信條。
「克己」要求武士克制自己的私慾,不能被慾望左右信念,這樣才能侍奉君主,保護領國領民。
武士道精神:武士道分為兩個流派
葉隱武士道,主要強調名,忠,勇,死和狂,代表人物為山本常朝。
儒學武士道,主要強調義,勇,奉公,忠誠和仁,代表人物為山鹿素行。
武士道精神只有履行以上的這些美德,才算是一個武士所需要保持的崇高的榮譽,一旦這些榮譽喪失了,武士們就不得不進行切腹自殺這樣的行為。所以不要以為日本人隨隨便便就會切腹自殺,其實不然!
武士道精神是什麼?武士道精神有哪些要求? @ 滿天飛舞的花絮 :: 痞客邦 :: http://bit.ly/32fZfqI
---------------------------------



中國之武士道
列傳體史論文,晚清梁啓超著,四十三篇。
梁啓超傳略見前。作為近代較早“睜眼看世界”的愛國知識分子,梁啓超痛苦而清醒地看到了正在蒙受異族欺侮的中華民族,國運衰微的內在症結——民族精神的孱弱。如何振奮國民精神,奮起御侮,拯救我華夏于水火之中,梁氏苦苦尋覓,終于找到了他以為可行的道:尚武之道。
梁啓超是懷著極大的激情來寫這部書的,並親自寫了近五千字的序,為了這部書能在青年學子中廣泛閱讀,他還為教師們寫了供講解參考的《凡例》,他希望這部書能夠喚起國人尚武之精神,不再苟且偷安混沌度日。以此書為中國之武士道“招魂”,其情悲壯,其心熱忱。
在《中國之武士道》的《自序》中,梁氏首先解釋他為何起題:“泰西日本人常言,中國之歷史,不武之歷史也;中國之民族,不武之民族也。嗚呼!吾恥其言,吾憤其言,吾未能卒服也。”他認為自黃帝以來,華夏民族就是靠武力征服夷蠻在這廣博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並且自有正史開始的五百年間,卓越的尚武人物不計其數,他從“穆然以思”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中國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中國民族之不武,則第二之天性也。”形成這第二天性是時勢、地勢、人力造成的。
梁氏分析,春秋戰國間,之所以民風強悍,是因為強手很多,不強無以自存,“而推其致霸之由,其始皆緣與他族雜處,日相壓迫,相侵略,非刻刻振後無以圖存,自不得不取軍國主義,以尚武為精神,其始不過自保之謀,其後乃養成進取之力。諸霸國之起源,皆賴是也。”于是,上自君主,下至黎民百姓,無不提倡尚武精神,“有勢位者,益不得不廣結材俠之民以自固,故其風扇而彌盛,名譽譽此者也,爵賞賞此者也,權利利此者也,全社會以此為教育,故全民以此為生涯,轟轟烈烈真千古之奇觀哉!”而尚武精神的喪失是隨著專製集權的日益鞏固而造成的“統一專製政體,務在使天下皆弱而惟一人獨強,然後志乃得逞。故曰:一人為剛萬夫為柔,此必至之符也。”
他認為,從秦始皇開始,君主們開始了“隳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諸鹹陽,銷鋒鑄■,以弱天下之民。”的行動。又曰:“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民氣之摧殘自茲始矣。”然而,秦的統治並不長久,因此在民間還儲存著尚武的遺風,在楚漢相爭期間,還能涌現出張良、田橫等優秀人物。但隨著漢高祖、景武兩次中央集權的加強,用血腥鎮壓使人民不敢反抗,“殺豪俊弱天下”、“群天下血氣之士于輦轂下,使其心志佚于淫冶,其體魄脆于奢靡。”而此後用酷吏、法網使人們不敢存尚武之心。因此,他說,武士道是與霸國政治相終始的,是時勢造成,並不是中國民族從骨子裏就是柔弱的。
梁啓超畢竟是樂觀的,他看到了時局下中國之弱,也看到這種情況是可以改變的“西哲有言,凡可以以人力破壞之物,必還可以以人力恢復之。夫我族之不武,其第二天性耳,若夫最初之天性,則舉今存諸族,未有能出吾右者。此歷史所明以告吾儕也。”因此,他希望自己能為民族之風的振興做些事,即從歷史中找出蘊藏于民族血脈中尚武國強之風的佐證,用以振奮國人。
在序的結尾處,他又不厭其煩地解釋尚武何以稱為“武士道”,因為武士道是日本民族振興的根源,“大和之魂”,他認為這個名詞“其名雅訓,且含義甚淵潔”,所以借來一用。
在梁啓超“嗚呼,我同胞興!興!!興!!!”的大聲疾呼中,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中國的武士道吧——在《中國之武士道》中,梁啓超分四十三篇,共介紹了從春秋戰國到漢初七十一位以武德聞名天下人的事跡。他以“新史氏”的身份為每位人物加以述評。與眾多史家作史不同的是,他是以史實來論時政,其中貫穿的就是尚武思想,那麽,什麽才是武士道呢?他列舉了以下幾種:一、常以國家名譽為重,有損于國家名譽者刻不能忍;二、國際交涉,有損于國家權利者以死生之爭,不畏強暴;三、苟殺其身而有益于國家者,必趨死而無畏;四、己身之名譽或為他人所侵損輕蔑,則刻不能忍,然不肯為短見之自裁,不肯為懷恨忿之報復,務死于國事以恢復武士之譽;五、對于所尊長輩常忠實服從。即使這樣,如果其舉動有損于國家大計或名譽者,雖出自所尊長,亦常抗責之不肯假借,事定之後,不肯自寬其犯上之罪而常以身殉之;六有罪不逃刑;七、居是職也,必忠于職守,犧牲自身甚至犧牲自己的一切來殉職;八受人之恩以死報之;九朋友有急難以相托,常犧牲自己身家性命甚至一切利益來救助;九他人有難,雖然沒有求我,但我認為有大義存在,所以自告奮勇去救助,事成之後並不居功自傲;九為了保守他人秘密可以自殺來守住秘密;十死不累及他人;十一寧死不為俘……(見《飲冰室專集·自序》)
梁啓超欽佩這些義舉,認為這是民族尚武精神之所在,也是解救當世中國之危難,振奮國民精神的良葯。因此,他按照時間順序將這些人物的事跡一一寫出,每篇加以按語,點明其可貴精神之所在。
首開其篇的是——孔子,他認為天下大智大勇的,應首推孔子。他舉魯定公十年孔子于倉卒間救國難,訂盟之際力爭國權不讓步一事為例,說明後來所提倡儒家忍讓之風是忽視了孔子“臨大難而不懼,聖人之勇”的這一面的,可見孔門尚武之風,必甚盛矣。……說文訓儒為需弱,其去孔子之真,不亦遠乎?”他以此來為那些崇尚所謂中庸禮讓的酸腐文人拔開眼前的迷霧,振奮他們心中已熄的熱情。
另一個受梁氏贊揚的先哲是墨子,公輸般為楚襲宋造雲梯,墨子步行十日十夜去見公輸般,與他鬥智鬥勇,面對死亡的危脅毫不畏懼,終于保全了宋國一城百姓。事成不居功。梁氏之所以舉墨子為例,也是有他一番苦心的,因為“墨子以戰死為光榮,而述學之目的,即在于是矣。故門弟子百數,皆可赴湯蹈火,其所以為教者俠然也。”梁氏希望讀書人應以墨子及其弟子為榜樣,學以報國,這在國勢衰微之際尤其迫切。梁氏認為,學子應學習墨家勇敢無畏的精神,而統治者更套用墨家的學說教育國人,使其可為國家赴湯蹈火,拯救國難,他說“故欲備軍民資格者,不可不學墨”,因為,他認為墨子及其弟子具有最寶貴的精神品質,那就是“重然諾,重義務,輕死生”,若國人皆如此,何懼強人來襲,又怎會被人笑為“不武之民族”!
作為一個政治家,梁啓超有自己的獨特的關于“愛國”的理解,那就是,“國”是全體民眾的國,國不等于君,國重于君。他贊嘆晏子的“死國不死君”的做法,認為這是大義所在,而鬻拳的國君兵敗而歸,鬻拳拒不迎接,而是鼓勵甚至逼迫國君再次作戰並取得勝利,雪洗國恥。他說:“君子愛人以德,小人愛人以姑息。鬻子其愛君以德者歟?君為社稷死而死之,又何凜凜也。武士之精神具矣”。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梁氏對鬻子這種看似叛逆做法的高度理解與贊嘆。“國”是民眾的國,由此,是否為民眾的國而戰至犧牲則成為梁啓超鑒定“俠士”的標準。很多史書將刺客專諸與荊軻、聶政等人列在一起談,而梁氏並不認為專諸具有真正的尚武精神,他認為專諸隻是狹義上的忠君,為傀儡君主而死,于是將專諸列為傳記之外。
他認為,“尚武”的前提是應當有一顆寬厚的心,能夠體恤他人,卻又能剛毅果斷視死如歸才是真正的武士之道。因此,當他寫至聶政行刺後為了不連累姐姐聶榮“抉眼屠腸以絕跡”時,不禁嘆道:“且有天性涼薄之人作俠義之事?”認為讀者應當“學其厚”。基于此觀點,他對要離為了行刺順利沒有連累,而殺妻屠子很不以為然。他這樣評道“要離之事業,非有益于國而至湛棄其無罪之妻子,以長君之惡,君子弗稱也。”寫要離的原因是因為他愛惜名譽,知道自己所犯的的罪過是“不仁不義”,所以勇敢地用自殺來彌補過失。吳王要獎賞要離,要離曰“不可,臣請必死。’吳王止之。要離曰“夫殺妻子焚之而揚其灰以便事也。臣以為不仁,夫為故主殺新主,臣以為不義。夫■而浮乎江,三入三出,特王子慶忌為之賜而不殺耳。臣己為辱矣。夫不仁不義且已辱,不可以生。’吳王不能止,果伏劍而死”。梁氏認為,這種愛惜名譽,不惜以犧牲生命而雪洗恥辱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是“當時武士之訓條也”。
梁啓超身為文人,十分贊賞那些為解救他人急難自告奮勇獻計獻策,功成身退的智者。在本書中,他以大量篇幅描寫了品行高節的魯仲連于危難時救趙國的大義大勇行為,並對他不受封賞退千金甚至逃于海上的行為贊嘆不己。認為魯仲連是學子文人的楷模,“魯仲連一書生,未嘗與聞諸侯之政,未嘗預軍事。然觀其折梁使存趙國,其詞氣之間,一何凜然其不可犯也;其權利思想,一何高尚而圓滿也。秦將聞之而為退卻,蓋浩然正氣有以勝之矣。非天下之大勇其孰能與于斯。”他盛贊魯仲連“為人排難解紛而無取”的精神,並且慨嘆“豈惟魯仲連,凡古來之豪傑皆予我可學之模範矣。而學者曰“我不能我不能”獨奈之何哉?”由此可見,梁啓超是懷著怎樣一副憂患時事的熾熱心腸來寫作這部史論文的。
在這本專集中,他集中描寫了一位拯救民族于異族侵擾並且光復民族的君王——趙武靈王,認為他是君王中尚武精神的最好體現,是“自黃帝以後,數中國第一雄主。”他是這樣評價趙武靈王的功勛的,“中山者,春秋之鮮虞赤狄最大部落也……使中國百年無寧息者,此族也……為中國病者已三千年……至武靈王乃犁其庭而掃其穴也。吾以為靡趙武靈王,則五胡之禍,竟見于戰國之際,未可知也。故武靈王實我族之大功臣也。”他贊賞趙武靈王驅異族拯國難壯國威的歷史功績,但更欽佩的是武靈王向異族學習,實行胡服騎射,一掃漢族長衣冗帶虛名好功的頹廢之氣的先進眼光與雷厲風行的措施,“舉朝實行胡服,得地改為騎邑,其所以振厲尚武精神者至矣。率能大張軍國主義,收不世之功,若于中國求斯巴達,則其時之趙當之矣。”他還對武靈王為了解敵情親自去敵營刺探表示了由衷的敬佩:“乃至微服冒險入秦庭,倏忽而來,倏忽而逝。嗚呼,武靈王其猶龍乎?”
學史可以明智,梁氏之所以如此贊嘆武靈王,正是由于他看到了清政府的弊病——閉關鎖國,不知學習先進文化、軍事科技乃至國運衰微,他希望能有賢明的君主象趙武靈王一樣改變中國“萬馬齊喑”、飽受異族侵略凌辱的現狀,使中國振翼而起,立足于世界之林。
《中國之武士道》一書筆意涉及上至君王將相(如趙武靈王、信陵君、藺相如等),下至鄉野村姑,漁人僕者,覆蓋面之廣、立意之新、論說之大膽、暢快淋漓,是古來少有的,因此一旦寫出便引起了廣大學子文人、維新同仁的高度重視,在全國掀起一股熱潮。不僅梁啓超本人的文章啓人心智,而他的兩位好友為他寫的洋洋數千言的序(刊于文集之前)更是論證有力、文氣恣肆,成為梁氏文集的最好的解說,我們這裏不能不對這兩篇序提起高度重視:其一,蔣智由寄自日本東京的序(人稱蔣序)。在這篇序中,蔣分析了時局,並且指出在此民心孱弱之際,出版此書的重要性:“凡有絕大戰爭,往往賴有雄偉之文字,淋漓之詩歌而後其印象留于國民心目之間,否則不數年而黯晦消沉以盡”。
他認為,社會上優秀人物的出現,優良事跡的傳揚依靠文學來使其深入人心,融化于民族血脈之中,否則,人民會很快返回昏庸陋劣的狀態,接著,他分析國民的弱點”否恐私鬥勇、公鬥怯國人之性質”,這一論點可謂剖析民族弊病的先發之聲。他認為中國于小群體中好勇鬥狠,仿佛“蟻之鬥于隙中,不知有天地之大”,卻對民族的事業毫不關心,因此雖然人數號稱四萬萬,是全世界最多的人口,卻被異族所統治蹂躪“異族列強得統轄吾之土地而鞭■吾之人民,而我人種■■亻見々俯首貼耳不稍自恥,奮怒于心而思振起”,他認為長此以往,我國定會國運衰微。因此,希望梁啓超的這本書能夠起到喚起國人,奮起御辱的作用,在民族中樹立起尚武的浩然正氣,將民族從水火之中解救出來,“誠審是意而讀是書,取古人武勇之精神,因時事而善用之。”言辭之懇切,詞鋒之犀利使人聞後思奮起。
其二,湘潭楊度的序,他的言談更是一針見血,中國之人無自保生計之國家,其生計日為他國國家所分取,他國國民所分奪,而日陷于九生一死之地。他分析,中國之所以成了現在的局面,是因為“然其原因則必由于我國民之公德不昌、各謀私利,于團體公共之利益毫不註意故不能組織國家以謀公共之生計”,“至于今日四百萬餘之土地,五十年中已失去二百三十餘萬英裏矣。士商不振,每歲流出之財已至一萬萬四千餘萬矣……
楊度認為我國已到了不日將餓殍盈谷的時候,必須振奮起來,團結御辱。他認為無論採用無政府主義(虛無黨)的辦法也好還是用革命的方式,隻要能夠振我國威皆可採用,“或者挾虛無黨之利刃以與雷電爭光也;或者舉革命軍之旗以與風雲競色也,或者奮軍民之氣以使中國國旗揚威振彩于海外”。這就是更大膽的具有煽動性的言論了。
《中國之武士道》作于清光緒三十年,正是清王朝即將覆滅之時。統治者無疑視康梁等人維新言論如敵仇,恨不能滅之而後快。更何況這是本意氣洋洋啓民心智的書,書的內容與三篇序具有極大的感召力,能夠起到團結人民奮起反抗的作用。為了箝製人們的思想,《中國之武士道》及其序言在全禁之列自不待言。解放後中華書局再版了《飲冰室合集》,此書收于專集之二十四,可查。


日本道德觀的溯本追源
武士道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國家神道與佛教、中國的孔孟之道等淵源,同時它也是日本武士階級必須嚴格遵守的原則,武士道最主要的要求在於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等各方面,武士道重視的是君臣戒律,對於君主盡忠是絕對必要的價值。西元1900年,新渡戸稲造寫的「武士道」可說是完全闡述此道的傑作,目前已有30國以上的語言翻譯。而在本誌當中,將通過簡單易懂的說明,介紹在商業和教育領域等發展的現代日本社會中所會運用到的武士道對應。當中也將收錄至今150年的明治維新時期的維新志士,西鄉隆盛、坂本龍馬、吉田松蔭等人來看看這些人的愛國者武士道哲學
武士,擁有高尚的人格、無堅不摧的勇氣,以及貫徹始終的行動力。日本人堅信唯有回歸武士道,才是掃除日本當前不景氣陰霾的最佳選擇。此書流傳百年,為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鉅著,至今已有德、義、法、西班牙、日、中文等十餘種的版本,成為國際上研究「武士道」必讀的經典。
本書特色
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
櫻花與武士,不曾凋零的大和魂!
武士道融合了中國儒家、佛教禪宗、日本神道等三大宗不同核心思想,透過嚴格的身心訓練,履行崇高的美德與正義。雖然武士制度已經消亡,但武士道卻深刻在日本人的靈魂中,成為一種世代傳承的人生態度。擁抱自我的勇氣、言出必行的承諾、知曉何者該為何者不該為的智慧,武士精神儼然是一套道德典範,值得我們學習!
作者
新渡戶稻造
出身日本南部藩士族,早年就讀札幌農學校,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即赴美、德留學,返日後並擔任札幌農學校助理教授。
西元1900年在美國出版《武士道》,被譯成數種語言暢銷全世界,引起廣大迴響。1920年聯合國成立,被任命為副祕書長。
隨著日本脫離聯合國及軍國主義抬頭,因遇到軍部與右派人士的強烈反彈。為了避免日美間開戰,曾赴美並鍥而不捨地進行斡旋,但未獲理解。在持續努力的過程中,於1933年病逝於加拿大溫哥華。
---------------------
武士道[日本武士階級遵守的原則]
武士道起源於古代的日本,是指以不惜命的覺悟為根本,為實現個人於集體、團體的價值,盡可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強調“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顧忌的死,毫不猶豫的死”。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為是切腹。
此外新渡戶稻造的著作《武士道》已成為解讀日本民族精神的入門書,是新渡戶稻造於1899年在美國用英語寫作而成。
歷史淵源/武士道[日本武士階級遵守的原則] 
新渡戶稻造所著武士道
新渡戶稻造所著武士道圖冊
“武士道”一詞在江戶時代才出現,武士道的思想在神道思想的天皇信仰中融合重塑而成。
武士道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孔孟之道和神道教、佛教。它是日本武士階級必須嚴格遵守的原則。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的道德規範以及哲學。武士道是基於一些美德如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的精神信仰。只有通過履行這些美德,一個武士才能夠保持其榮譽,喪失了榮譽的武士不得不進行切腹自殺。
新渡戶稻造認為,對武士來說,最重要的是背負責任和完成責任,死亡不過是盡責任的一種手段而已,倒在其次。如果沒有完成責任所規定的事務,簡直比死還可怕。認為切腹是武士唯一謝罪的方法的觀點是錯誤的。浪人指的是武士畏罪逃亡或效忠的君主或國家滅亡卻畏懼死亡的人。
武士道
武士道圖冊
武士道重視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無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盡臣道)。中國的原始儒學是以孝為本,盡孝才是絕對的價值。如果“父有過”,子“三諫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但是如果“君有過”,臣“三諫而不聽,則逃之”。武士道論者認為,儒家的“士道論”乃在粉飾貪生怕死的私心,慎於人倫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選擇生死,則面對死卻不干脆去死。唯有純粹徹底的覺悟死,才是武士道強人之處。武士道徹底的覺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語、起居動作,也就與眾不同。武士道的要求最主要有幾個方面: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
“義”是武士準則中最嚴格的教誨,要求武士必須遵守義理和道德。
“勇”要求武士具備敢作敢為、堅忍不拔的精神,同時要有高強的武藝。
“仁”使武士不至成為黷武主義的武夫,而要具有寬容、愛心、同情、憐憫的美德。
“禮”不僅僅是風度,更是對他人的情感和關懷的外在表現。
武士道[日本武士階級遵守的原則]
武士道[日本武士階級遵守的原則]圖冊
“誠”要求武士保持誠實,同時要擺脫來自諸如商人階層之類的誘惑。
“名譽”的意識包含著人格的尊嚴及對價值明確的自覺,它要求武士為了名譽而願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堅忍的品行。
“忠義”具有至高無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於各種境遇中的人們關係的紐帶,忠於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須恪守的信條。
“克己”要求武士克制自己的私慾,不能被慾望左右信念,這樣才能侍奉君主,保護領國領民。[1]
歷史背景/武士道[日本武士階級遵守的原則] 
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圖冊
武士道興起於藤原氏專權政治背景下的日本,武士的形成是與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制的瓦解和莊園制的發展相關聯的。大化革新以後實行的徵兵制隨著中央集權制的衰落也日趨鬆弛。9世紀初改行“健兒制”,而導致服兵役成為貴族的專制,以至軍隊素質一落千丈。
正於此時日本各地莊園興起,莊園主為了領土和安全,而慢慢分離一些農民去訓練,後來乾脆成立了專門負責保衛工作的武士團。一些寺廟、神社也組織了“僧兵”。但莊園武裝的建立,對地方構成威脅,於是地方勢力也組織了武裝力量。一般由當地的富豪組成,稱為“郎黨、郎眾”。
武士勢力的出現和加強,從11世紀初期開始逐漸形成了超越莊園範圍的地區性武裝集團。無數分散的武士聚集在一地,統一指揮,組成了武士團。武士團的首領稱“物領”下屬稱“庶子”。武士團有著極強的宗族觀念,堅決實行首領的命令,實行主從關係。武士在戰場上武勇和對主人的獻身精神,是武士個人和武士團的基本要求,形成了“武家習氣”,“弓矢之道”等新觀念,成為維持武士團組織的重要思想支柱![1]
日本武士
日本武士圖冊
武士興起的年代,正是日本從律令社會轉變為貴族社會的時期。也正是封建社會開始佔據優勢的時代。所謂武士的興起,決不僅僅是貴族與武士之間爭奪權利的過程,而且包含了武士從地方富農中產生的新興力量。那時,作為地方地主的武士,把根扎在土地之中。他們被任命為捕頭、押司等,並且擁戴出身名門的武將為靠山。
武士道一詞真正成為日語單詞是在日俄戰爭前後,明治32年新渡戶稻造在美國用英文“BUSHIDO”代表“武士道”當時僅為美國知識份子所知。直至明治41年此書從美國返銷日本才被正式翻譯成“武士道”。
優秀一面
武士道
武士道圖冊
武士道的目的與西方中世紀的騎士規章很相近:為戰士設定生存的理念,將他們由受僱的殺手的地位加以昇華。真正信奉武士道的武士崇尚正直、堅毅、簡樸、質樸、膽識、禮節、信義、廉恥、武勇、忠誠、情愛、激越、豪爽、尚武等種種美德。只要武士忠於天職,就能得到榮譽。這種不計代價維護個人榮譽的信念,使得武士不會避開堪稱無謂的自我犧牲。被敵人團團圍住,仍然英勇廝殺的武士,以武士道的標準看,並非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樣的行為乃是武士由衷忠誠的具體表現。關於這一點,以現代的觀點來看,不免有些奇怪,甚至是自殺的行為。事實上並非如此且類似於歐洲的騎士精神。  
受到武士道深深影響的武士,在考慮自己下一步的行動時,根本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生死對一切來說,還在其次,讓自己行動發揮效果才是正道。奮力一試,在這個過程中即使得一死,也比毫不嘗試來得好,因為武士完全不用考慮自己的得失,而勇往直前。不過這種精神仍然無法阻止部分武士自陣中逃走,畢竟他們也是血肉之軀。武士道並非要人不管勝算多寡、將自己陷入困境的一味死戰,武士必須智勇雙全,無謂的犧牲性命是錯誤而愚不可及的行為。像是經常出現的城內守軍開城迎擊敵人的自殺行為,就得用武士道重新審視一番。出城迎擊圍攻城堡的敵軍,不啻是自殺行為,但要是能牽制敵軍,讓領主有時間擊退敵軍,就是忠義和英勇的表現,而不是自我毀滅的衝動。[2]
1600年伏見城最後兩百名德川家守軍,開城不斷迎擊西軍,正是此類的英勇行為。當然,這種精神也能用來解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有太平洋小島上的日本守軍高呼萬歲的自殺式攻擊。
武士道仍長存於二十世紀的日本陸軍及日本海軍心中。武士道,和其他正式的行為規範一樣,也有負面的地方。武士經常殘酷的對待俘虜,因為俘虜放棄了武士道。許多武士的敵人在作戰後僅僅因為這個原因而遭處決。不像中世紀的歐洲,貴族和騎士被俘(通常會被監禁數年)可以用贖金贖回,日本人的作戰方式從未採取用金錢換回俘虜的類似作法。武士或大名在戰場上被生擒,通常都會不光彩地死在俘虜者的手下。  
殘忍一面
武士道
武士道圖冊
'葉隱'的著述者山本常朝一家的典故,也是令人髮指。
山本常朝的異母兄山本吉左衛門,依父親山本神右衛門的指示,5歲時就得斬殺狗,15歲時斬殺死罪者。武士大眾,14、15歲開始實習斬首。如此武士從小帶刀成長,養成斬殺別人而不在乎的習性。
武士道的本義,如日本戰前教育敕語所教諭,以“義勇奉公”為最高原則,這是武士為“奉公人”的心裡準備,說來非常殘酷不人道。舉例說,佐賀鍋島藩第四代吉茂,年輕時非常粗暴,他的家臣中有不討其喜歡的,即將此人之妻的壞話寫在扇上,交給近侍說“你把此扇讓他看,再將那傢伙做何反應呈報”。此家臣看了扇之後,並不知道是誰寫的,即把此扇撕破。近侍即將此呈報。吉茂公曰“將主人書寫的東西撕裂,乃是無禮者。令他切腹。”在武士道的世界,“切腹是武士道最忠義的表現”。山本常朝也說,武士應盡的忠義,是以殉死為最高。
令人震撼的武士道精神,大家都看過在二戰時候的電影,日本軍人當中有集體自殺的場面,而事實上也是如此,是什麼讓他們這麼做呢,答案只有一個——武士道精神(也有說法是因為二戰時期日本軍官在軍中傳說中國軍人會極其殘忍的殺害戰敗的俘虜,很多日本軍人不投降),在那個時期的中國卻出現了無數的漢奸與幾百萬日偽軍。
武士道相傳也講究義、仁、勇、禮、誠、名譽、忠義等德目,但實際上是殘酷無情,慘不忍睹。
中世紀的平安時代末期,源氏家族親兄弟(源賴朝、源義經),骨肉相殘。又如因北條氏的策謀,功臣們也就斷了命脈。
日本戰國時代的無情,都有血淋淋的殺戮史為佐證。有殺主君的,松永彈正久秀叛逆弒君將軍足利義輝;有殺父親的,齋藤義龍殺其父齋藤道三;有殺兄長的,今川義元為了繼承家主地位,在長兄死後,殺戮次兄以及其一切支持家臣;有殺親子的,武田義信因為不願背棄三國同盟,仿效他父親當初流放祖父未遂,被武田信玄勒令自殺。
這樣的殘酷不人道,比比皆是,從此也可以看出武士道精神的另一真實面。[1]
心中的武士道
用櫻花比喻武士
武士道[日本武士階級遵守的原則]
武士道[日本武士階級遵守的原則]圖冊
因為他們認為櫻花的幾個特性很符合武士的特點。
首先,看過櫻花的人都知道,單個的櫻花很美麗,但成片的櫻花聚在一起就更加漂亮。這和日本武士的集團精神是很相似的。
武士道是注重共性,而非如歐洲武士那樣注重個性的。但他的這種共性實際上比歐洲武士的遊俠精神還要狹隘,這個集團精神和團結精神是不同的,也絕非是愛國精神,他們愛的是自己所在的武士集團。歷史上日本人評價武士也不是以是否忠君愛國來評價的,而是看他是否忠誠於自己的武士團,比如戰國時期的真田勇士,明治時期反天皇勢力的武士集團,日本人都給予很正面的評價,評判的標準不是他們的行為是否對日本有利,而是因為他們是忠於自己集團的武士群體,貫徹了武士道精神。[3]
二是日本人認為櫻花最美的時候並非是盛開的時候,而是凋謝的時候,櫻花花期不長,但凋謝的特點就是一夜之間滿山的櫻花全部凋謝,沒有一朵花留戀枝頭。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耀眼的美麗中達到自己人生的頂峰、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之後毫無留戀的結束自己的生命。武士自殺並非因為輸不起,也不是因為失敗而感到羞恥才因屈辱而自殺,武士並沒有這麼脆弱,自殺是因為感到自己已經盡到最大的努力了,自己的心願已經了結,自己的一生已經不可能有更大的輝煌了,此時此刻就應該像櫻花一樣毫無留戀的凋謝。[4]
武士道精神/武士道[日本武士階級遵守的原則] 
日本武士道的古典稱為​​“葉隱”(hagakure),是江戶時代的佐賀藩(肥前鍋島藩)所傳誦的武士道修養書。“葉隱”就如樹木的葉蔭,在人家看不見的地方為主君"捨身奉公"之意。此書是由佐賀藩的藩士山本常朝(Yamamoto Tsunetomo 1659-1710)傳述,由同藩藩士田代陳基(Tashiro Tsuramoto)聽聞書寫整理,在18世紀初的1716年完成“葉隱聞書”寫本,共11卷1200多節,簡稱“葉隱”或“葉隱集”。卷一、卷二講武士的心得修養,卷三講鍋島藩藩祖直茂,卷四講第一代藩主勝茂,卷五講第二代藩主光茂(即山本常朝的主君),以及其嫡子即第三代綱茂等,卷六講鍋島藩古來的事蹟,卷七、卷八、卷九講鍋島藩武士的"武勇奉公"言行,卷十講他藩武士的言行,卷十一是補遺。
“葉隱”所表現的武士道精神,是果斷地死、毫不留戀地死、毫不猶豫地死。一般人對生命的執著,武士道則持否定的態度,認為只有死是真誠的,其他的功名利祿都是夢幻。當一個人捨棄名利,以"死身"來義勇奉公時,就可以看到這世間的真實。武士標榜的是精神上的優越,就是心理上先能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別人。先能"不要自己的命",才能"要他人的命"。這是日本武士強人一等的道德定律。"不要命"與"要人命"是息息相關的,"葉隱"的教訓真是非常殘酷的武士論語。
例如佐賀鍋島藩祖直茂,向其子勝茂說:"要使斬首習以為常,得先對處刑者斬首",於是在其西方衙門內,排列十人讓他嘗試斬首,勝茂連續斬首了九人,看第十人是強壯的年輕人,就說"已經斬夠了,那傢伙讓他活吧,這人才免斬得救" 。日本軍人在侵略中國時的"百人斬"的殘酷典例,在此可以窺見。[1]

消極影響/武士道[日本武士階級遵守的原則] 
武士道,發端於日本中世紀紛亂的內戰中,消亡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正義的烈焰下。武士道精神越千年,生命力極端頑強,對日本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武士道,有說法稱其歸根到底是一種封建時代的特殊而又特別的君臣思想,但由於發展的過程中加入了太多軍事以外的東西,竟成為日本文化的代名詞。其實,武士道本身並沒有正邪之分,但日本武士道在日本走向法西斯的過程中,的確起了很大的負面作用,但真正給亞洲國家帶來苦難的,是日本帝國主義的軍國思想和皇國史觀教育。
武士道並不代表日本,至少不能代表當今的日本。有人說因為古代的武士道不融商人。當今日本社會的主流是商業文化,儘管還有一些日本人喜愛武士道,但日本主流文化已經改變,嚴苛的武士道為精神體系的生活已經成為歷史。武士道作為一種獨立倫理的訓條也許會消失,但是它的精神大概不會從人間消亡。
武士訓練/武士道[日本武士階級遵守的原則] 
武士道
武士道圖冊
1:在武士的教育方面,首先應遵守的一點在於品質的建立,並不重視思維、知識、辯論等的智力才能。美學的修養在武士的教育上佔有重要位置。
2:武士道教育的課程主要由:擊劍、箭術、柔術、馬術、矛術、兵法、書法、倫理、文學、美學、哲學等科目組成。
3:武士道是非經濟性的。它以貧困而自豪。它同文提狄斯一樣,“武士的道德是名譽心,與其獲得利益而蒙受污名,寧可選擇損失。”由於這樣極力鄙視金錢和金錢欲,武士道便得以長期擺脫了來自金錢的千百種弊端。
剖腹/武士道[日本武士階級遵守的原則] 
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切腹”這種行為不能不提,被武士認為是捨身取義。切腹雖然是很痛苦的,事實上這種痛苦也是刻意造成的。切腹者要用一刀以上,切開自己的腹部。由於自己除去內臟過於可怕,所以切腹的方式最後做了修改,變成由切腹者自己劃上一刀。第一刀切開腹部之後,由朋友或可信賴的家臣立即補上慈悲的一刀,砍下切腹者的頭。這種來擔當補刀的行為的人稱之為介錯。但切腹並非唯一的正式自殺方式。  
起源沿革
武士道[日本武士階級遵守的原則]
武士道[日本武士階級遵守的原則]圖冊
永祚元年(西元989年),大盜藤原義在被捕前,將腹部一字割開,然後用刀尖挑出內臟扔向官軍——據說這是剖腹的最早來源。
剖腹開始盛行,是在鎌倉幕府以後,因丟失陣地而引咎剖腹,或恥於被擒而陣前剖腹,佔了絕大多數,一直持續到戰國時代。江戶開幕以後,社會統治相對平穩,因殉死而剖腹,和作為刑罰的“詰腹”,逐漸佔了主流。雖然幕府嚴令禁止殉死,但是根本無法阻止這一歷史性的趨勢。
至於為什麼選擇剖腹作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世界上普遍認為,古代許多的國家和民族,均主張人的靈魂是宿於肚腹中的;因此,武士便在有必要將自己的靈魂向外展示的時候,採取剖腹以示眾人的方法和儀式。[5]
剖腹原因
剖腹的原因,主要包括——
戰爭失敗(如淺井久政)
引責:對過失承擔責任(如飯富虎昌)
犧牲:以自己的犧牲來拯救部下或同僚生命(如清水宗治)
諫死:為了勸諫主君(如平手政秀)
名譽:為了維護名譽而殉死
先腹:比主君先行踏上死途
追腹:義腹為了盡士道義理
論腹:為了樹立名聲
商腹:為了給家族和子孫帶來恩惠
詰腹無念腹:痛飲悔恨之淚的剖腹
憤腹:憤慨於無實之罪的剖腹
刑死:武士專用的刑罰(如瀧善三郎)
1.
戰爭失敗(如淺井久政)
2.
引責:對過失承擔責任(如飯富虎昌)
3.
犧牲:以自己的犧牲來拯救部下或同僚生命(如清水宗治)
4.
諫死:為了勸諫主君(如平手政秀)
5.
名譽:為了維護名譽而殉死
6.
先腹:比主君先行踏上死途
7.
追腹:義腹為了盡士道義理
8.
論腹:為了樹立名聲
9.
商腹:為了給家族和子孫帶來恩惠
10.
詰腹無念腹:痛飲悔恨之淚的剖腹
11.
憤腹:憤慨於無實之罪的剖腹
12.
刑死:武士專用的刑罰(如瀧善三郎)
未來發展/武士道[日本武士階級遵守的原則] 
武士道
武士道圖冊
1:各種各樣的權限和權威都擺開陣勢來對抗武士道。正如維布倫所說:“已經出現的'原來的產業階級之間的儀式性的禮法的衰微,換句話說,即生活的通俗化,在一切具有敏銳感受力的人們眼裡,已被看作是澆季文明的主要禍害之一。'光是那耀武揚威的、民主主義難以抗拒的潮流,就足以來吞沒武士道的殘餘”。
2:當今狀態已經變化到不僅是反對武士道,而且甚至變成敵對性的,已到應為其光榮的殯葬作準備的時候了。
3:封建的日本道德體系會同其城邦一樣崩潰下去,變為塵土,而新的道德將像不死鳥那樣為引導新日本前進而建立起來,這個預言已由過去半個世紀所發生的事實得到證實。
4:武士道作為一個獨立的倫理的訓條也許會消失,但是它的積極的一面則不會從人間消亡,而是將超越時空的廢墟而永世長存。但其非人性的一面,亦必定將成為歷史的塵埃。
5:武士和武士制度雖然消亡,但是作為一種價值觀,武士道精神仍然對現代日本人有深深的影響。有觀點認為武士道就是理性主義,正義的做法會因為處境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2021-02-01_080241

眾所周知,日本性格最大的特色是武士道。武士道,似乎一聽是個男人的行事準則,其實不然,日本女人在武士道大行天下時,也以武家之妻身份,毫不苟且地踐行著武士道。在不少日本史書和人物傳記中,也多少都有武家之妻如何剛烈、自決的事。比如西鄉隆盛的傳記,在他出生時有這樣的描述:「下級武士西鄉吉兵衛的妻子,椎原氏政子,馬上要臨產了。她緊緊咬住一根竹筷子,竭力控制住自己,不發出痛苦的聲音。因為武士的妻子,分娩時是不能大喊大叫的…」
殘忍!嫁給日本武士有多可憐?生小孩不出聲音只是基本 https://bit.ly/3pAyTMt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日本女子畫像,出自誠忠義心傳:大星良雄内室石女(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分娩之痛,只有女人獨自承擔,這個世界上或許只有剖腹的武士,才能體會那份永生難忘的劇痛。影視劇鏡頭中,分娩的母親許多都是疼痛難忍,嚎叫掙扎,痛苦萬分,然而現代醫學常識告訴我們,這樣的空喊哀號,於順產無任何益處。因為這樣做只會空耗體力精力,等到需要用力時反而用不出來最大的力氣了。正確的姿勢,應該是有規律、有效率地呼氣、吸氣,絕不能大喊大叫,弄得自己氣喘吁吁的。
而西鄉隆盛出生時,是1927年。那時沒有現代醫學知識,婦女們也不懂得正確的醫學常識。她們之所以忍痛不喊,是因為她們恪守了武士妻子的做人準則「武士道」。類似的描述,還出現在露絲.本尼迪克特的《菊與刀》中,她寫道:「武士哪怕再餓,也要做出若無其事的樣子,甚至拿根牙籤剔剔牙。」、「女人在分娩的時候,不能大喊大叫,男人在受傷時,也只能咬緊牙關,強忍疼痛。」對於不了解日本性格的人,或許以為這是日本風格獨有的虛偽,其實,這是幾百年來日本武士階層掌握社會話語權後,逐漸興起的一種為人處世之道,武士道。
對女人來說,武士道的精神約束,一點不比男人少,在某些方面,甚至更細微更強烈。簡而言之,就是那種「把自己,從自身性別的柔弱中解放出來,並且展示男性般至強至勇的英雄、堅韌」的女性。反過來說,任何表現出女性軟弱的言行舉止,都是一個武家妻子反對的、不能觸碰的禁忌。被稱為日本的「論語」的《葉隱聞書》,對於武士道的精神也有相關紀載,在勝茂公臨終之時,女兒忍不住哭泣,母親不但不安慰她,反而責罵她不夠堅毅。女性是感性的,但武士道時代控制下的社會,女性是不能隨便表露情感的。
事實上,她們在年輕時就訓練如何克制自己的情感,如何更堅韌,如何維護自己的尊嚴。比如一個女孩長到成年人時,會被授予一柄短刀,一是保護自己刺侵犯自己的人,另外萬一難以自保時,就自行了斷。因此,她們會被教授如何準確並快速地割喉,如何用皮帶把自己的雙腿束縛起來,讓自己的屍體看起來更端莊得體。即便是死,也要維護自己的名譽。何況生孩子這樣的必經之事,自然要維護武家尊嚴形象,忍痛不亂。
再舉個例子,慶長五年(1600年),日本關原之戰中,石田三成反叛時,要把一個領主的妻子抓去做人質。由於這個妻子無法抗拒也掙脫不得,最後向對方求情,說自己身為女性,家裡許多事情要安排一下,自己去準備一下,再跟隨對方走。接著,她立即找來家中老小,告訴他們自己將被擄為丈夫的人質,丈夫會因此為親情牽絆,而被迫變節。那樣的話,勢必會讓他蒙受不義的污名。因此,她讓家人速速堆積起來稻草,令家臣在她自殺後把她的屍體燒掉。說完,她進屋殺掉了自己的女兒,然後自盡。殘忍!嫁給日本武士有多可憐?生小孩不出聲音只是基本 https://bit.ly/3pAyTM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