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桂阳监铸,直径2.2厘米,钱文四字隶书而含魏碑风骨,直读,章法匀称有力,因铸而未行,故传世绝少,唐钱第一珍,也是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图为咸通玄宝的三个版,市场上仿品很多,收藏者要注意甄别。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国家博物馆有藏,绝珍,其中一品为新近窖藏发现,发现于四川新都
--------------------------
唐錢第一珍—咸通玄寶
2016-11-23 由 詩瑪人文藝術 發表于歷史
唐朝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桂陽監鑄,直徑2.2厘米,錢文四字隸書而含魏碑風骨,直讀,章法勻稱有力,因鑄而未行,故傳世絕少,唐錢第一珍,也是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圖為咸通玄寶的三個版,市場上仿品很多,收藏者要注意甄別。《歷代古錢圖說》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介紹:「古泉匯考舊譜,唐咸通十一年,桂陽監鑄錢官王彤進新鑄錢,文曰咸通玄寶,尋有勒停廢不行」。這短短三十幾個字是說該泉新鑄不久,就被勒令停止發行。該珍泉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經歷數朝,再加上戰火頻仍不斷,故能傳到今日已很不易。無怪乎被錢幣權威尊為「唐代第一珍」,實不為過譽也。據考,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陝西曾出土一枚,現藏某地博物館。
被譽為唐錢第一珍的「咸通玄寶」未見正史記載,目前所見最早的記載為南宋洪遵《泉志》:「右咸通錢,舊譜曰:唐咸通十一年,桂陽監鑄錢官王彤進新鑄錢,文曰'咸通玄寶',尋有敕停廢不行。」其他史料如《錢通》、《古泉考匯》及《中國錢幣大辭典》等都引援此條,而其實物發現全國不過數枚。正是由於「咸通玄寶」試鑄即廢止,才使得它身價萬倍,位列極珍。桂陽監鑄錢官是否有職權試鑄新幣?為何獨選桂陽監試鑄?頒行新幣的目的是什麼?為何試鑄即廢止?這短短一行文字,隱藏了一系重大歷史謎題.....為此,筆者設問作答,以理清歷史脈絡,試圖揭開這一神秘面紗。
桂陽監鑄錢官究竟是何職位,他能否決定鑄造新錢?
揭秘:桂陽監鑄錢官王彤應是郴州刺史。
《唐六典》記載:「諸鑄錢監以所在州府都督、刺史判之;副監一人,上佐判之;丞一人,判司判之;監事一人,參軍及縣尉知之;錄事、府、史,土人為之。」(註:唐代上官兼下官稱「判」),《唐元和郡縣圖志》記載:「郴州,本漢長沙國地,(後) 漢分長沙南境立桂陽郡,理郴縣,領十一縣。隋平陳改為郴州,大業中復為桂陽郡,武德四年為郴州……歷代屬郴陽郡,隋屬郴州。桂陽監,在城內。每年鑄錢五萬貫。平陽縣,亦出銅礦,供桂陽監鼓鑄」因此,可以斷定唐代「桂陽監」在今郴州城內,而不在今桂陽(唐代平陽)縣,設置「桂陽監」的目的是為了監督鑄幣,其機構設置與所在地州府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其長官由州府刺史「判」之(兼任)。因此,桂陽監鑄錢官即郴州刺史無疑。
貨幣身系一國命脈,因此鑄錢官極為重要。唐代發行銅幣,鑄幣材料銅礦散布於全國各地,因為運輸不便,鑄錢監就近設在銅礦豐富的州府,一則為中央政府鑄錢,二則在本行政區域範圍內執行中央貨幣法令。古代錢幣主要靠重量與成色辨別真偽,極易仿造,因此歷代多半採取禁斷原材料的方式防偽(唐代曾有多個時期禁斷銅礦開採與冶煉、甚至禁止鑄造和交易銅器),也正是由於鑄錢監還肩負執法職能,故機構設在州府,其長官由州府刺史(行政一把手)兼任。
僅管如此,有一段歷史時期(開元二年至大曆五年,714年—770年)由中央派駐鑄錢使,最高級別為當朝丞相(戶部侍郎平章事)。《通典·職官五》記載:「自開元二年置鑄錢使,皆以他官為之。」《唐會要》記載:「開元二十五年二月。監察御史羅文信充諸道鑄錢使……廣德二年正月,第五琦除戶部侍郎充諸道鑄錢使……大曆四年三月,劉晏除吏部尚書充東都河東淮南山南東道鑄錢使。五年三月二十六日停。」《龜冊元府》記載「……大曆五年停,諸鐵錢監以所在州府都督、刺史判之。」以戶部侍郎平章事、吏部尚書之類宰輔級高官「判」鑄錢使,正是唐王朝出現經濟危機,盜鑄不絕的時期。其中,唐高宗與武則天泰山封岳時,鑄造新錢「乾封泉寶」,與舊錢「開元通寶」並行,以新錢一枚當舊錢十枚。由於新錢與舊錢的大小和重量相差無幾,卻當其十倍使用,其後果是「自行乾封泉寶錢,谷帛踴貴,商賈不行。」(《資治通鑑·食貨志》),儘管法律規定「盜鑄者死,沒其家屬」,但是「私錢犯法日蕃」,「盜鑄漸起,而所在用錢濫惡」,「則天長安中……自是盜鑄蜂起,濫惡益眾。江淮之南,盜鑄者或就陂湖、巨海、深山之中,波濤險峻,人跡罕到,州縣莫能禁約……亦堪行用」,中央派駐高官「判」鑄錢使便始於此時。「乾元重寶」尚末造成經濟危機,唐王朝意識到後果嚴重,一年後收回廢止。「安史之亂」時期的肅宗朝,由於戰亂軍費開支龐大,戶部侍郎平章事第五琦建議開鑄新錢「乾元重寶」重輪錢,以一枚當五十枚「開元通寶」,解決國庫空虛問題。「乾元重寶」發行後,物價飛漲,其中絹價達每匹萬文,是開元時期的50倍;米價達每斗七千文,是開元時期的350倍。《舊唐書·食貨志》載:「上元元年六月(760),詔曰:『因時立制,頃議新錢,且是從權,知非經久。如聞官爐之外,私鑄頗多。吞併小錢,逾濫成弊。抵罪雖眾,禁奸未絕。況物價益起,人心不安。……』」《資治通鑑》云:「……民爭盜鑄,貨輕物重,谷價騰踴,餓殍相望。」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因犯私鑄罪而被拷打致死的就有八百餘人,但仍然屢禁不止。此時起,朝廷「監錢」力度達到最高級別——由一國首輔兼任「鑄錢使」。由於「乾元重寶」與「開元通寶」同時流通,人們往往收藏含銅量較高的「開元通寶」,而將「乾元重寶」儘量出手,出現了「劣幣驅良幣」的現象。代宗寶應元年(762)改重輪乾元重寶錢與普通乾元重寶錢為1當3(即當開元通寶錢3),乾元小錢1當2,3天後又改為一律1當1。於是私鑄又轉為私溶,每千個乾元錢可得銅20斤,可改鑄開元錢3000多文,獲利3倍多,自此「乾元重寶」退出流通領域,成為珍稀貨幣。至大曆五年(770),朝廷罷停中央高官兼任「鑄錢使」制度,仍沿用「諸鑄錢監以所在州府都督、刺史判之」舊制。因此,桂陽鑄錢官王彤名不見經傳,依舊制應當是由地方官——郴州刺史兼任。
回顧「鑄錢使」曲折歷程,我們便知開鑄新錢是重大經濟決策,一般是由皇帝(唐高宗鑄「乾封泉寶」)或丞相(戶部侍郎同平章事第五琦提議鑄「乾元重寶」)提議。鑄造新錢,地方行政長官——郴州刺史「判」桂陽監鑄錢使王彤能做了再說麼?絕對不可能。
讓王彤「進鑄錢」的幕後人物是誰?
揭秘:是郴籍丞相劉瞻。
既然由地方行政長官——郴州刺史來提議鑄造新幣顯得職位太低,筆者便試推兩人:第一位當朝皇上懿宗,史稱晚唐懿宗、僖宗是「昏庸相繼,遂至亡國」,其中懿宗愛慕虛榮、好大喜功且極為奢侈。「咸通玄寶」試鑄年份是咸通十一年(870),此年懿宗剛平定桂林戍衛軍叛亂,於年初給自己追加封尊號「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聖廣孝皇帝」並大赦天下,其尊號長達十二個字(唐朝皇帝的尊號一般是4-6字),足見虛榮心膨脹。因此,可以認為懿宗同樣有頒行新幣紀元的心理需求,試鑄新幣必定得到了懿宗的首肯。但是,全國這多麼錢監不選(離京城近的錢監應該是首選),為何獨選桂陽監試鑄?因此可以斷定必有謀臣策劃。咸通十一年任丞相劉瞻正好是郴州人,是不是他提議由家鄉錢監試鑄?這是非常可能的。
劉瞻此時的身份是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戶部侍郎相當於今財政部副部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丞相(平章事,即會商政務。按唐代「三省六部制」,「三省」職權為中書掌定旨出命、門下掌審議封駁、尚書主執行政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行使丞相職權)。「安史之亂」後,藩鎮割鋸,征伐頻繁,導致國庫空虛,遂至晚唐宣宗朝以來,越來越重視理財官員,往往以懂經濟並有操控能力的戶部侍郎入相(人稱「計相」,當時戶部尚書被架空,形同虛設)。宣宗朝任命丞相18人,其中掌握全國稅賦、財政收支、鹽鐵專賣的財政「三司使」入相13人,占總數的72%。繼位者懿宗依此入相慣例,所任用的丞相也大都有「三司使」履歷,其中劉瞻便有鹽鐵轉運使參軍(咸通元年任)、戶部侍郎(咸通九年任)履歷。結合以往開鑄新錢、增設錢監、頒行錢法等事宜大都由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提出建議,依其職權判斷,這應是劉瞻任上所為。
然而,史料記載唐王朝兩次鑄造新幣都以失敗告終,「乾封泉寶」頒行一年即收回,「乾元重寶」頒行5年後退出流通領域,其後果是引起物價飛漲,經濟面臨崩潰。郴籍丞相劉瞻難道沒有看到鑄造新幣引發經濟災難的前車之鑑,為了迎合懿宗的虛榮心決定在自己家鄉首先試鑄麼?這不是劉瞻的為人。以劉瞻直諫「同昌公主醫官」案來看,他為了主持公道,生死尚可置之度外,又豈能為附和懿宗而不計後果?
總之,由於文史及考古資料的欠缺,以上有不少成份屬於符合情理的猜測。不過,桂陽監試鑄「咸通玄寶」證實了其政治經濟地位不斷提高,已經具備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唐末,馬殷割據湖南,天祐元年(904)撤平陽縣併入桂陽監,桂陽監終於由行政機構演變為特殊行政區,監治平陽,隸屬郴州桂陽郡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2abnvgy.html
-------------------------
這枚錢幣是唐朝最後一枚錢幣——「咸通玄寶」
2018-02-13 由 勇闖新未來 發表于收藏
「咸通玄寶」是唐代最後一種錢,直徑2.2厘米,大小和乾元重寶小平錢相似,錢文隸書,光背無文。據史書記載為桂陽錢監所鑄,數量極少。因其錢文為「玄寶」,一般認為是功德錢,是為討信佛的唐懿宗歡喜所鑄。 開元通寶是唐朝時期的主要流通貨幣,鑄行了近三百年,時間長,數量大,版別也較多,但絕大多數為小平錢,大錢非常罕見,也有爭論。據《新唐書·食貨志》記載:唐德宗建中初,掌判度支(財政官員)趙贊采連州(今廣東連縣)白銅錢大錢,一當十,以權輕重。這裡說的當十大錢,未見過實物。
咸通玄寶
這枚錢幣是唐朝最後一枚錢幣——「咸通玄寶」。
唐朝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桂陽監鑄,直徑2.2厘米,錢文四字隸書而含魏碑風骨,直讀,章法勻稱有力,因鑄而未行,故傳世絕少,唐錢第一珍,也是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ollect/mkmy6bz.html
--------------------------
這枚錢幣是唐朝最後一枚錢幣——「咸通玄寶」
2018-02-13 由 勇闖新未來 發表于收藏
「咸通玄寶」是唐代最後一種錢,直徑2.2厘米,大小和乾元重寶小平錢相似,錢文隸書,光背無文。據史書記載為桂陽錢監所鑄,數量極少。因其錢文為「玄寶」,一般認為是功德錢,是為討信佛的唐懿宗歡喜所鑄。 開元通寶是唐朝時期的主要流通貨幣,鑄行了近三百年,時間長,數量大,版別也較多,但絕大多數為小平錢,大錢非常罕見,也有爭論。據《新唐書·食貨志》記載:唐德宗建中初,掌判度支(財政官員)趙贊采連州(今廣東連縣)白銅錢大錢,一當十,以權輕重。這裡說的當十大錢,未見過實物。
咸通玄寶
這枚錢幣是唐朝最後一枚錢幣——「咸通玄寶」。
唐朝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桂陽監鑄,直徑2.2厘米,錢文四字隸書而含魏碑風骨,直讀,章法勻稱有力,因鑄而未行,故傳世絕少,唐錢第一珍,也是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ollect/mkmy6bz.html
------------------
咸通玄寶(古泉五十名珍之十四)
    咸通玄寶:唐錢。咸通十一年(870)桂陽監錢官王彤所鑄,尋即廢止,存世極罕。
    我好友太原張文兵先生珍藏咸通玄寶一枚,內蒙古赤峰市阿骨打保機收藏的鹹通玄寶一枚。
    咸通玄寶錢系唐代第一珍,其無論是傳世的珍稀性,還是史料的價值性,都可說是無與倫比的。
  此珍泉名曰“咸通玄寶”,經查為唐代第一珍。泉直徑23毫米、穿徑7毫米、重3.2克。品相尚好無損。珍泉正面字口清晰,背面綠鏽斑斑(也就是錢幣界常說的紅斑綠銹)。用高倍放大鏡細觀之,此古泉拙樸之中呈現遒勁,大雅之外透著靜穆。字體風格有六朝墓誌之神韻,筆劃“隸中寓篆”、“楷中見行”,彷彿一幅精美的書法佳作,令人不忍釋手。
    關於“咸通玄寶”錢,丁福保先生《歷代古錢圖說》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介紹:“古泉彙考舊譜,唐咸通十一年,桂陽監鑄錢官王彤進新鑄錢,文曰咸通玄寶,尋有勒停廢不行”。這短短三十幾個字是說該泉新鑄不久,就被勒令停止發行。該珍泉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經歷數朝,再加上戰火頻仍不斷,故能傳到今日已很不易。無怪乎被錢幣權威尊為“唐代第一珍”,實不為過譽也。據考,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陝西曾出土一枚,現藏某地博物館。 
    現在市場上價格大概在3000元一枚,博寶拍賣網上估計在15000-30000元,香港鼎勝拍賣公司2013年4月春拍:《咸通玄寶》成交價格:668.2萬
    太原張文兵先生珍藏咸通玄寶,如圖:
------------------------
咸通玄寶錢
2016/04/07 來源:議古軒
這枚唐代咸通玄寶錢(見圖),直徑2.34厘米,重3.5克,紅銹深重,包漿自然,歷史滄桑感凝重真實,是筆者去年在本地一鄉下廢品收購站中淘得。
據高漢銘1988年所著《簡明古錢辭典》書中載:「咸通玄寶,系唐懿宗李漼咸通十一年(870)桂陽監鑄。『咸通玄寶』四字隸書而含魏碑風骨,直讀,章法勻稱有力,玄寶之正品僅此一見,此錢開鑄即令廢止不行,故傳世者絕少,是為古幣珍品之一。」通過這段文字說明,再對照錢幣實物,發現兩者完全吻合。另據華光普1992年主編的《中國古錢目錄》一書,在該書封底列有古錢五十名珍的次序,其中將「咸通玄寶」列為第14位。這枚唐代末期鑄制的珍稀古幣,經考證,在本地屬首次發現,有著十分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
通過獲藏此枚珍貴古幣,筆者得到兩點啟示:一、搞收藏不要只盯著繁華的城市,鄉下農家依然有珍罕的寶藏等待發掘;二、當初收藏這枚珍泉時,廢品站老闆曾說到:「現在玩古董的人很多很多,凡是值錢的好東西大多老百姓不肯賣,前些年收到一些字畫與銅器、銅錢早被人買走了,只剩下這幾個破破爛爛的銅錢沒人要了。」可見,搞收藏不僅要緣分,還要有足夠的知識和研究精神。搞收藏就要學知識、善辨偽,否則,即使面對寶貝也會「兩眼不識金香玉,錯把黃金當做銅」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RmDJNk.html
-----------------------
咸通玄宝:皇家祭祀礼器
2018年10月18日 11:34 新浪收藏
  文:涅祁之重圜
  咸通 唐懿宗年号(公元860—874,凡十五年)。
  南宋洪遵的《泉志》引旧谱“唐咸通十一年,桂阳监铸钱官王彤进新铸钱,文曰:‘咸通玄宝’,寻有敕,停废不行。”可见此泉铸而未行,故传世绝少,旧钱谱均称为唐钱第一珍、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
  今发珍藏一枚皇家祭祀大花钱,请泉友老师赏评。
  此泉外郭边饰忍冬花卷草花纹,背面地章有蝙蝠、寿桃图案,吉祥寓意:福寿双全。此泉书法也不落俗套,“咸通玄宝”四字大小相当,书体真书,宝字最后两笔外撇似隶书,结体有北碑意蕴。整体审视,给人以美观大方之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