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扇子的由來
作者:茹之
畫中一容貌清秀少女手持團扇。圖為清 許良標《芭蕉美圖》。(公有領域)
更新: 2019-07-16 8:58 AM       標籤: 中國傳統文化, 扇, 雉尾扇, 蒲扇, 折扇
關於扇子的起源,眾說紛紜。根據流傳下來的相關傳說,扇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的伏羲和女媧時代。
一種傳說是神祇女媧摶土創造了人類,伏羲則制定了嚴格的婚娶之禮以及夫婦制度。還有一種傳說是在宇宙初開時,天下沒有百姓,女媧和伏羲遂結為夫婦,因此被後世尊為人類的祖先,結草為扇就是他們成婚故事的一部分。
關於後一傳說,唐代的《獨異志》有著完整的記載。書中記載:「宇宙初開時,天下只有伏羲和女媧二人。他們來到崑崙山上,燃草向上天祈禱道:如果我們可以結為夫妻,那麼燃燒的煙合在一起;如果不可以,那麼煙四散。結果所有的煙合在一起。於是女媧『結草為扇,以障其面』,與伏羲結為夫婦。」由此可知,最早的扇子是用草編織的,具有遮蔽的功用,後世有人將此扇稱為「羲扇」。宋朝人李曾伯的《避暑賦》中就有「舉羲扇,披楚襟」的句子,這裡的「羲扇」具有障蔭避日的功能。
到了帝堯的時期,堯德化天下,百姓無不敬服。上天也因此降下祥瑞,其中一種就是在廚房中生出了瑞草萐莆,它的葉子搖動生風,使食物「寒而不臭」,還可以驅除蟲子。這種可起到扇子功用的瑞草萐莆,不免讓人聯想到夏天人們用的蒲扇。古漢語中萐莆與扇子同義,大概就是由此而來。
葵扇,又稱蒲扇,是一種用蒲葵製成的團扇,因形似芭蕉葉而得名,故又稱芭蕉扇。(WikiCantona/Wikimedia Commons)
堯之後的舜帝為了廣開視聽求賢自輔,曾製作「五明扇」。「五明」,意即廣達聖明,「五」代表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舜帝在巡幸各方時,招納賢人來輔佐自己,所用的自然是障扇,稱作「五明扇」。後來演變成為王侯公卿使用的一種儀仗扇。秦朝、漢朝時期的公卿、士大夫都可以使用,但到了魏晉時期,則只有乘輿之人才能使用。
殷商時期還出現了一種「雉尾扇」,據說是用五光十色的雉雞尾羽做成的。後來,因為這種雉雞尾羽的來源越來越少,「雉尾扇」就用得很少了,也成為稀有之物。西周時期開始出現素白的「羽扇」,是用作周王的禮儀之具,所以又叫「儀仗扇」。當時,扇子主要不是用來搧風取涼,而是作為帝王外出巡視時遮陽擋風避沙之用。一般人用的是箑扇。
清朝《皇朝禮器圖式》雉尾扇插圖。(公有領域)
戰國時期,還出現了一種半規形的「便面扇」,它的形狀好似單扇門,故又稱「戶扇」。單門扇可遮面窺視,成為當時扇子的主流。它是用細竹篾編形製成,上至帝王,下至平民者都可以使用它。
秦漢以後,扇子的形制有了更多的變化,主要有方、圓、六角等形,面料採用絲織的絹素。漢代扇子已經發展到大量加工製作時期,不僅品種多,而且工藝精緻。此時開始使用輕巧簡便的竹扇。扇子成為人們隨身的裝飾品,也成為饋贈的禮物。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在被冊封為皇后時,她妹妹送的禮物中就有六種非常珍貴的扇子,如雲母扇,孔雀扇等。
西漢以後,扇子開始更多的用來搧風去熱。漢朝末期,一種名為「齊紈」的絲織品被用來製作明月形的團扇,這種扇子是以竹為圖框、以綾絹為扇面,被稱為「紈扇」或「齊紈扇」。大概是因為「齊紈扇」十分有名,後世又將「齊紈」附會成扇業的祖師。紈扇多以骨、玉、象牙等為柄,墜以流蘇,而且宜於書畫,顯得珍貴優雅。這種扇子出現後,在中國流行了千餘年,特別為閨閣仕女所鍾愛。
漢代文學家還留下了若干詠扇之賦,如傅毅的《扇賦》、班固的《竹扇賦》和蔡邕的《團扇賦》等。文章讚美了扇子的精巧製作和功用。
在扇子上題詩作畫始於三國時期,魏晉時,在扇面上題字作畫饋贈親友開始流行。《三國演義》中還描述了三國時諸葛亮輕搖鵝毛扇,妙計橫生,運籌帷幄,羽扇成為智慧的象徵。
清光緒十四年刊本《四大奇書第一種三國志》中描繪的諸葛亮。
(公有領域)
隋唐兩代,扇製品已相當精美,而且花色品種很多,扇子更加為人們所喜愛。當時流行於世的主要是紈扇和羽扇,以及少量的紙扇。北宋時,出現了攜帶極為方便的折扇。折扇,亦叫「聚頭扇」、「撒扇」或稱「聚骨扇」,因為它收攏時能夠二頭合併歸一而得名。到了南宋,折扇的生產已有相當規模,畫扇、賣扇、藏扇之風盛行,並出現了扇舖和畫商。
宋以後,折扇更加盛行流行,明朝皇帝還命宮內工匠仿製高麗扇,吸取外來工藝製作,促進國內扇子發展。清時,對稱類型的扇面除圓形外,還有長圓、扁圓、方圓、梅花形、葵花形、腰形、馬蹄形等。這些扇形突出的特點是對稱、輕盈、工藝性強。此外,明清時期,還出現了一種「扇畫」的國畫形式,一些國畫大家紛紛加入這其中,使扇畫具有相當高的藝術水準。
清 瑛寶,劉墉畫荷。(公有領域)
根據扇子的發展歷史,扇子基本分為二大類:一是平扇(包括團扇、葵扇、麥草扇、玉版扇等),不能折疊;二是折扇,可自如敞開收疊。
如今,承載著中華文明歷史的扇子除了搧風去熱的功能之外,其雅致精巧的構造以及精美的扇面書畫藝術依然為人喜愛。 https://is.gd/WTZ0C1


舜時期的“五明扇”——也稱障扇,常用於古代依仗中,由五光十色的野雞毛製成,這也就是為什麼“扇”字裡有個“羽”字。
但這時候的扇子不是用來搧風取涼的,而是帝王外出巡視時遮陽擋風避沙的護具,由奴隸僕從拿著,象徵權威的成分多於實際應用。
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 局部帝王身後的五明扇
障扇歷經周代、漢代再到唐代,完全坐實了帝王專屬的身份,逐漸演變成行走的幕布。
唐閻立本《步輦圖》 故宮博物院藏唐太宗的障扇
升殿受朝時,落座之前要用六柄掌扇合起來遮住,待皇帝坐好後再打開受拜,左右各留扇三柄立侍;退朝時也要先合起障扇,等皇帝離座後再撤走,
唐寅《秋風紈扇圖》上海博物館
受這些畫作影響,後人只要提起團扇,腦海裡多半會湧出“輕羅小扇撲流螢”的仕女形象,所以,團扇就只適合“陰柔嫵媚”的靈魂唄?不不不,不信你看看下面這張劇照,並找出比較違和的地方。
電影《最後的武士》
眼力好的朋友很快就會發現,這張電影劇照裡日本武將手上拿著武士刀、薙(tì)刀、日本槍,還有……團扇!
其實,戰場上的團扇叫軍配——被稱為最怪異的日本兵器,從扇子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是用來指揮軍隊配置的。
畫滿陰陽八卦的軍配
軍配一般是皮製或鐵質,必要的時候可以拿來擋箭擋刀,而且不是誰都有資格使用這種兵器,只有總指揮官和管理行軍布陣的人才可以。
日本錦繪中武田信玄的經典造型
這麼說來,是不是跟三國時期周瑜的羽扇綸巾有點異曲同工?
對日本武將來說:軍配無關風與月,管它春夏和秋冬。一直到今天,它還在相撲運動中的被裁判拿來評判勝負。
另一類可以折疊的扇子——折扇,一般用木、竹等做骨架,上面蒙紙或絹,折扇是從古至今文人常用的自我表達工具。
目前流傳最廣的說法是:折扇是在北宋時期,由古日本和高麗傳入中國,因為永樂皇帝的喜歡,很快,折搧風靡全國了
“朝鮮進撒扇,上喜其卷舒之便,命工如式為之。”
——清王廷鼎《杖扇新錄》


大名鼎鼎的「薩仙翁」薩守堅真人,受到了三十代天師張虛靖真人的傳度,得到了咒棗法、扇疾法和五雷正法的真傳,為百姓驅邪、治病、救死扶傷,故而後世形容他是「身披百衲伏魔衣,手執五明降魔扇」的活神仙。其中的「五明降魔扇」也稱「五明降鬼扇」是一種能治癒疾病、驅邪輔正、拔除厄難的法寶,當人被外道惡神、鬼邪、精怪侵染時,可虔誠求請道長救治,首先朝天叩頭思過,懺悔自己種種罪愆,然後以咒語加持過的「五明扇」扇向病灶,則疾病可愈。 撒真人執扇圖 何為「五明」呢? 道教有「五明宮」即是一座位於七寶林中,由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太上老君說法的殿堂,同時對應的人體的中宮「黃庭」。中宮的「黃庭」虛明普照,總攝五星、五氣、五芽,五臟之神受此虛明而發光,故曰「五明」。於心性而言,「五明」則另有一番解釋,在《八威召龍經》中解釋「一曰上洞無慾之明,二曰彼我心志之明,叄曰五達九合之明,四曰智慧應機之明,五曰遠瞻十方朗無礙違之明,是為五明洞彥。」 道士雲遊「五寶」之一 「五明扇」與金剛杖、雲帚等,為道士雲遊的「五寶」之一。古代有多種製作、祭煉方法,有的可以用棕絲或椰絲織造而成,亦可以用木雕刻而成,以符咒、取氣吹送扇上祭煉而成,還可在道士入圜中手持此扇而獲得加持。在日本早稻大學田風陵文庫中,收錄的《大洞法籙》記載了「五明降魔扇」一種製作祭煉方法。 此法選用六丁日(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取竹子為柄,取棕絲織造成。在製成後,還需要書寫符籙於扇子正反兩面,供奉於神前,每日禮拜《薩祖寶號》,唸誦《靈官咒》早晚各七次,以及種種祕法後方可使用。 其中,背面上有「玉皇聖諱」,而最重要的便是中間的符號——「好生諱」(亦名「好生令」),是由「好生」二字連筆寫成的誓號。王靈官因從前是吃人的惡神,受薩祖傳戒、傳度後,化為道教護法,取名「王善」。薩仙翁又以《尚書》中「天有好生之德」中「好生」兩字為誓,要求王靈官棄惡從善、救度一切有情。 真正的五明降鬼扇按照西河派流傳的方法應該指這樣的而不是網上買的那種機器縫幾條線包個邊然後淘寶上買點配飾貼上去以次充好賣一兩千的垃圾貨,真正的五明扇必須要六丁日取材手工編織才行,還需密法祭煉方可使用,使用五明降鬼扇各派略有不同,常見的有扇臭法,去瘟法,驅鬼法……最常用的就是超度的時候用,如果不懂的如何使用法扇,千萬不要亂用因為五明扇一出鬼神皆驚所以不可亂用否則承負因果要自己承受的​​​​ 原文網址:薩守堅薩天師的五明降鬼扇 
https://itw01.com/YYTS8EA.html


五明扇是古代儀仗中用的一種掌扇。晉時隻限于帝王使用。2.指團扇。或泛指扇。​扇子,是中華傳統生活世襲傳承的重要物事。“舜廣開視聽,求賢人自輔,作五明扇”——《古今註》所雲,表明中國扇子的歷史至少已有3000年以上。
然而讓人難以料想的是,扇子的原始功能並非是今日“生風”取涼之用,相反,史學有證,遠古時期的扇子,長柄縛羽,其名曰“翣”,是由侍者以手持之以給王家貴族遮塵“擋風”的“障屏”。而且到了殷周時代,這種遮蔽風塵的“障屏”又一度演變成為儀仗的飾物,帝王高官出行,都由這種“障屏”開路,以示其威。史籍載明,直至漢代“翣”才完全成為夏令取涼之物——扇子。《方言》雲:“扇,自關而東謂之翣,自關而西謂之扇。”<春秋繁露>也雲:“以龍致雨,以扇逐暑。”<淮南子>則說:“夏日不披裘,冬日不用翣。”
中國古人對扇子的製作十分講究,扇柄常用玉雕、牙雕、骨雕、紫檀雕之類比較貴重的東西做成;扇面則大量使用絹、羅、綢、紗、綾等絲織品為原料。1975年在江蘇金壇縣發掘出了一把古扇,玉柄鏤空雕漆,扇面由白綾製成。金壇古扇是中國古扇最珍貴的實物資料。
古代扇子還蘊涵著我們先人的聰明睿智和創造精神。據載,唐時長安人丁緩,曾經製造過一種“七輪扇”,稍加用力即可運轉,使人感到涼爽。這種扇子或許就是現今吊扇、台扇的鼻祖了。
中國古扇最堪稱道的,是它的文化內涵。中國古扇在中華文化長期的熏陶下,形成了世界獨有的“扇文化”,反過來,“扇文化”又成為中華瑰麗文化的一部分。
首先,中國古扇是藝術的載體,古人以在扇面上提詩繪畫為樂、為雅。三國時謀士楊修曾因給曹操畫扇,深得青睞。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也曾給賣六角竹扇的老婦,在每個竹扇上各寫五個字,助其“以求百錢可也”,留下佳話。明代唐伯虎、文征明、沈周等人都喜在扇面上作畫題詩,多傳趣聞。清人在扇面作畫最為擅長,出現了石濤、八大山人、任伯年、吳昌碩等畫扇達人。迄今,有許多史上畫扇佳作傳存于世,如明代周之冕的竹雀扇、唐寅的枯木寒鴉扇、沈周的秋林獨步扇,清代惲壽平的菊花扇、王武的梧禽紫蔽扇等,都屬國寶級文物。
扇子還被古人用以表現某種心理狀態。蘇東坡用“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描寫周瑜瀟灑倜儻的風度。杜牧則以“輕羅小扇撲流螢”描寫少女們的活潑姿態和歡樂情緒。唐人王建的<調笑令>“四扇,四扇,美人並來遮面”,以詼諧的情緒描寫了美人以扇遮面的悲切心理。而“夏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的民謠,則借助一把扇子,把不勞而獲的剝削者的可憎面目,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出來。
扇子也常常被古人用于“暗示”的功能。諸葛亮扇不離手,其扇子寓意著大智大慧。濟公手搖的扇子,代表著救世濟人的無邊法力。孔尚任《桃花扇》裏的“宮扇一柄”,則顯然是情意的象征……
文化內涵
還表現在文學藝術中。中國古典文學有許多以扇子為題材的作品,除了前面提到的<桃花扇>外,《沉香扇》、《芭蕉扇》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扇戲”。其他,像《蘇東坡畫扇結案》、《扇子巷窮道士補扇》、《玉孩兒扇墜奇遇記》、《題扇橋》、《康熙題扇》、《扇子報喜》等小說故事,更是多不勝舉。
-------------------------
古扇名。傳說為虞舜所作。晉崔豹《古今注·輿服》:“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秦、漢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晉非乘輿(皇帝)不得用。”盧思道《美女篇》:“時搖五明扇,聊駐七香車。” 神宮中亦有之。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九:“天下神霄,皆賜威儀,設於殿帳座外面南東壁,從東第一架六物,曰錦繖、曰絳節、曰寶蓋、曰珠幢、曰五明扇。”《古今小說·遊酆都胡母迪吟詩》:“絳綃玉女五百馀人,或執五明之扇,或捧八寶之盂,環侍左右。”  
扇子的淵源/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探源
中國關於扇子的最早記載是舜帝作“五明扇”。五明扇古稱為“箑”,形狀如“闔”(《說文》解釋:'闔門扇也'),由他人持之,立張擁身,以示廣開求賢之門。到了殷周則出現用野雞尾羽製成的“雉尾扇”,這些長柄扇用於貴族儀仗,為出行遮塵納涼,到了周代,從障扇儀仗便知尊卑:“天子八扇,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二扇”。所以“障扇”亦稱“仗扇”。仗扇並非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拿在手中的扇子,而類似於懸掛在座椅上方用繩子牽盪搖動取風的一種工具。時至今天,我們到偏遠的山間鄉村,還能在理髮店等地方見到這種用人力拉動取風的扇子。
追本溯源探“五明”。五明扇即平扇,現代人稱之為團扇。平扇由障扇演變而來,是一種不能開合折疊、形狀保持平面而不能變化的扇子。如紈扇、羽扇、竹篾扇、蒲葵扇等等。蒲葵扇又名蒲扇、葵扇、棕櫚扇、麥草扇、芭蕉扇等,是一種以棕櫚樹葉、蒲草、麥桿為主材編制而成的扇子。
元代陸友《研北雜誌》:“《唐韻》'棕'字注云'蒲葵也,乃棕扇耳'。以其似蕉,故亦名芭蕉扇,產閩廣者多葉圓大而厚,柄長尺外,色淺碧,乾則白而不枯。土人採下陰乾,以重物鎮之使平,剪成圓形,削細篾絲,雜錦線緣其邊,即仍其柄以為柄,曰'自來柄',是為粗者。有截其柄,以名竹、文木、洋漆、象牙、玳瑁為之,飾以翠蝶銀花,緣以錦邊,是為細者。通稱之曰蒲扇,或曰芭蕉扇,實一物也。”
清王廷鼎《杖扇新錄》:“古有棕扇、葵扇、蒲扇、蕉扇諸名,實即今之蒲扇,江浙呼為芭蕉扇也。”這種扇輕便風大,價格低廉,從古到今深受人們喜歡。
綜上文所述,產自福建、廣東的蒲葵扇多為陰乾的棕葉,經過壓平、剪切,以篾絲、棉線纏邊等簡單工藝加工而成,手把仍是以柄為柄的“自來柄”。這種葉子既圓大又厚實的扇子,屬於低檔的麤品,在江浙一帶被稱為“芭蕉扇”。還有一種扇子也是用棕葉編制的,手把採用名竹、文木(一種木紋細密,色如黑色水牛角的木材,即南方特有的黑檀木。)、象牙、玳瑁等名貴材料,扇面以翡翠銀花裝飾,並以真絲錦帛沿邊,這種扇子稱作蒲扇,是質量上乘的精細產品。
扇子有較詳細的文字記載始於漢晉時期。公元三百年前後,也就是王羲之所處的東晉年間,(王羲之,公元303年出生,卒於公元361年。)紹興流傳下一則古老的歷史故事。據史書《晉書》第八十卷記載:“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嘗詣門生家,見棐幾滑淨,因書之,真草相半。後為其父誤刮去之,門生驚懊者累日。又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姥初有慍色。因謂姥曰:「但言是王右軍書,以求百錢邪。」姥如其言,人競買之。他日,姥又持扇來,羲之笑而不答。”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故事說的是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酷愛鵝,特愛聽鵝那曲頸向天歌的鵝鳴聲。聽說紹興城內有一老嫗家養一隻鵝,鳴叫聲非常動聽,有意買來作為寵物豢養,於是帶著隨從動身前往觀看。老嫗聽說羲之將到,逐將鵝殺掉煮熟以款待王羲之,羲之到達後見鵝已宰殺,連聲嘆息可惜可惜,至日落方歸。後來,王羲之聽說山陰戒珠寺老道好養鵝,就前往拜訪。看到好鵝,羲之非常高興,意欲購買欣賞,道士聞說:“請先生寫一幅《道德經》吧,這群鵝就權當薪資。”羲之欣然應允。作品完成後交與道士,然後將鵝歸入鵝籠,日後以養鵝為樂,並閒居在戒珠寺和老道結為好友。一日,王羲之在戒珠寺前的蕺山街依著城河閒步,河上有一座拱形石橋,見一老嫗在橋上賣扇,一臉愁容,沒精打采,原來是沒有人買她的扇。王羲之十分同情,問道:“你的扇子賣幾文一把?”老嫗見來了買主,頓時精神振作起來,回答說:“自編的扇,只賣五文一把。”王羲之沒吱聲,到橋下一家小店鋪借來筆墨硯,在老嫗的八九把六角竹扇上題了幾個字,微笑說:“老婆婆,現在你每把扇賣百文錢吧。”這時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大家見王右軍在扇上題了字,都爭相買扇。老嫗的八九把扇一下子全賣光了。日後,老嫗又要求題扇,王羲之只能笑而不答。為避見老嫗,王羲之只得繞道另走一條小路。
王羲之題扇以後,隨手將毛筆一丟,這支筆順風飛到了附近的一條小巷子內,後人為紀念王羲之,就將這條弄堂改名為“筆飛弄”。被譽為我國“學界泰斗”的蔡元培先生故居就在筆飛弄內。王羲之題扇的這座橋,人們便叫它“題扇橋”。而王羲之為躲避老嫗繞道而走的另一條弄堂,人們就將其取名為“躲婆弄”。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這則膾炙人口的《題扇贈老嫗》的歷史故事,讓筆者心存疑竇:老嫗的這八九把扇子究竟是什麼樣的扇子?
目前所見最早的實物扇子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扇子,系1982年3月出土於湖北沙洋縣十里鋪鎮馬山磚廠一號戰國墓之竹扇。其扇形如古代之單邊門扇,有如今之菜刀形。該扇距今已逾兩千年以上,製作之精良,工藝之完美,令人嘆服。當時的扇子形狀是單邊門扇形狀的,這種扇子又稱作“戶扇”。我們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隨手獵取植物葉或禽羽,進行簡單加工,用以障日引風,故扇子有“障日”之稱。戰國秦漢時期,一種半規形的“便麵”---形似單門扇的扇子(亦稱做“戶扇”,單抱門扇半遮面,便於窺視。)成為當時扇子的主流。上至帝王,下至平民均使用它。當時的扇子在帝王階層多用作為儀仗用的長柄“仗扇”,(又謂“障扇”或“掌扇”,),而平民百姓所用的扇子謂短把的“戶扇”。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到了西漢後期,王宮貴族間又出現了一種名為“合歡”的扇子出現。“合歡扇”又名“紈扇”、“宮扇”、“團扇”、“平扇”,特點是扇面材料主要採用素白色真絲麵料,以扇柄為中軸,左右對稱似圓月。紈扇以竹木為架,面成圓形或橢圓形,用薄絲絹糊成。中原一帶有“齊紈楚竹”之說,即以山東的絹面和湖南的竹子製作的紈扇。漢時十分流行這種紈扇,並賦詩頌之。漢《怨歌行》五言詩“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寫的就是漢成帝妃子班婕妤手折“合歡”扇的情景。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顯然,上述兩則故事中提到的扇子並非王羲之題扇的扇子。那種“仗扇”為皇宮所用,而“戶扇”所處的年代比王羲之所處的東晉又提前了五六百年,再加之其形狀也不是六角形的。史文雖沒有記載扇子的具體價格質量,但從文中“姥初有慍色”的語氣分析,這應該只是一把做工粗糙,很少有人問津、價格較為低廉的扇子。由於老嫗沒有文化不識字,與王羲之素不相識,更不知道王羲之書法的知名度。她只認為扇面上烏七八糟的寫上幾個文字後,本來就不值錢的扇子,將會更加難以賣出去,因此才會感到驚恐而產生惱怒。據此推斷,老嫗所賣扇子不可能是那種“戶扇”,更不可能是那種帝皇專用的“仗扇”。而那種以真絲和玉竹做成的“紈扇”,當時面市不多,並沒有普及。紈扇是皇宮貴族、官宦人家、大家閨秀們手中的高檔次玩物,是到不了老嫗那種處於社會底層的人們手中的。再說,那種紈扇在扇面上應該已經有了手繪圖案或名家書法了,沒有必要再在扇面上重複繪畫寫字。而王羲之可能是受到了紈扇扇面書法的啟示,才有了在老嫗所賣的扇子上寫字,以幫助老嫗的想法。
那麼,老嫗所賣的到底是一把什麼樣的扇子呢?這種扇子現代民間是否還有存在?製作工藝是否已經失傳?
經實地查訪,發現了兩處蒲葵扇遺產地。一處是位於紹興南部山區的稽東鎮,還有一處位於距紹興市區一百多公里以外新昌縣的一個偏遠山區。扇子的形制基本雷同,但工藝卻是截然不同。現將兩地扇子分述如下:
一.棕葉蒲葵扇
扇子以兩片棕樹嫩葉為基材編結而成。棕櫚樹葉在紹興也稱作為棕竹葉,故此,這種扇子也稱作棕櫚扇或棕竹扇。在當地,這種棕葉扇還有一個非常美麗而響亮的名字“韓妃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提到韓妃,當地流傳著一段關於隋朝滅亡,隋榮王楊白逃亡於新昌隱居的歷史故事。據楊氏宗譜記載:“肇基彩煙始祖楊白,字繼清,越王侗次子,初封榮王。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江都變祚,東都武衛大將軍王世充與留守元文都奉侗即皇帝位,改元皇泰。明年四月,王世充矯策禪位,五月殺裴仁基與其子行儼及宇文儒童、崔德本,帝遂遇害。帝長子歧竄袁州萍鄉縣,縣有楊歧山,或云以歧名。榮王走越州,抵剡(今嵊州市、新昌縣一帶),聞剡西彩煙山,有瀝江三渡,可間道走閩。抵金岩,壁立數千丈,旁有鳥道,妃韓氏度不能達,遂自刎,今韓妃嶺下有夫人墓及夫人廟。王既抵瀝江,不通舟輯,遂隱焉。貞觀十九年(645死),葬三渡。初韓妃之歿也,無子。後娶夫人王氏,生一子,遁。遁,號逸齋,貞觀十六年(642)生,神龍元年(705)卒,墓葬可能在今回山鎮田平村白王廟大殿神翕座下。”
隋朝末年,新昌縣尚未建制。今新昌縣境在剡縣(嵊州市)的東南部,屬越國之窮荒絕徼,還是一片荒無人煙的荒山野嶺,人跡罕至。從戰亂中逃出來的楊白到了這裡,雖然已經看不到兵戈刀劍血染荒蕪的場面,但心中還是隱隱地感覺到,身為帝后貴族,卻日夜擔心有人謀害追殺,千里迢迢,一路抱頭逃竄,為了一條生命,比平常百姓經歷了更多的磨難,付出了更多的代價。在這荒蕪人際的彩煙(現謂“雙彩鄉”)山區,楊白料想追兵已遠,便稍稍喘了一口氣,他不想再逃了。再說逃出深山,去繁華都市也是不可取的。跟隨楊白一起出逃的人,也覺得彩煙山這地方適宜隱居,“諸王中知此地深僻,可從避患,遂投兵保守此地,三次往來,故地名為三渡。”就在此地停下腳步吧。
於是,彩煙山響起了人類活動的頻繁的腳步,篳路襤褸,以啟山林,山中有了一支落居的楊姓部落。瀝江三渡,彩煙山腳,也就成了新昌境內最早有人類居住的一個村落。經過近一千四百年、五六十代的繁衍生息,如今,這裡已經是一個具有18000多人口的楊氏大族了。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據接待我們的台頭山村支書楊新燦介紹,他是楊姓後裔。
楊氏後裔所居之地屬新昌偏僻山區,舊時交通極為不便。楊姓後裔們日常生活物資的進出全靠手提肩挑。俗語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區的農作物主要是玉米和茶葉,兼種一些水果和素菜。餘下來的就是那些原始的山林。所謂“吃的玉米糊,走的鵝卵路,白天砍柴禾,晚上抱老婆”,身處深山野坳,文化生活極度匱乏。人們利用農閒季節,上山採伐一些棕樹葉脈,也就是現代人們常用的“山棕”,編制用於擋風遮雨的“蓑衣”和棕繩。棕樹葉子牢固柔韌,具有山棕那樣經久耐用,不怕日曬雨淋的性能,是編結扇子的上好材料。
每年的農曆十月廿六日,回山鎮白王殿要祭祀隋王朝末代皇帝隋煬帝的後裔榮王楊白,還會在白王殿前舉行廟會。人們將利用農閒季節手工編結的棕葉扇子拿到廟會上出賣,以換取一些油鹽醬醋之類的生活必需品。為了讓扇子更加具有吸引力,人們還特意為扇子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韓妃扇”。
韓妃扇的製作工藝並不太複雜,棕櫚樹葉是扇子的主材。據接待我們的製扇藝人楊梅燕老師介紹,棕葉需採用棕樹稍之嫩葉,每樹一年只能採集一至兩片,採多了棕樹就會枯死。再說,每採摘一片棕葉,就少了一片山棕。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採集棕葉時,以竹梯登高觀之,看到樹稍上剛剛長出來、葉稍葉脈的顏色尚呈嫩綠色,長度在60~70厘米左右的葉子為上品。採割下來以後,將棕葉曬乾,洗淨後放入鍋內水煮二到三個小時;見棕葉呈奶白色時,撩起,用山泉清水漂洗乾淨,陰乾備用。將晾乾後的棕葉分片整理成折疊狀,用小刀片將折疊好的棕葉分割成所需要的條狀,將兩片棕葉正面朝外對齊扎在一起即可以編結了。最後用編結時剪下來的棕葉另料將葉柄編成一個扇柄,扎上扇墜。於是,一把輕巧而美觀大方、全手工編制的“韓妃扇”便大功告成了。
用棕櫚樹葉子編制的蒲葵扇具有柔軟輕便、美觀大方、牢固耐用、百折不斷、水煮不爛的獨到好處。據楊師傅說,這種扇子只要不是人為的原因,使用百年是沒有問題的,人們以扇子遮光擋日,細雨當傘,坐地為席,悶熱采風,有些人一輩子就用一把扇子。足見其實用性能之高強,使用年代之久遠。
經現場實時觀察,一把蒲葵扇單編結就足足化了兩個小時,如果加上棕葉採摘、清洗、蒸煮、晾曬、選料、剖條等工序的時間,平均下來,估計一天時間最多也就只能編結一到兩把扇子。筆者曾經在大佛寺見到過一賣扇農婦手執幾把棕竹葵扇叫賣的場面,除了偶爾有扇子收藏愛好者詢價以外,成交者甚少,基本無人問津。可見此種扇子已失去市場。其主要原因除了原材料來源稀少以外,價格高昂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二.玉竹篾絲扇
清王廷鼎《杖扇新錄》:“篾絲扇:來自嶺表,削竹青細如縷,織成如布,光滑無痕,方、圓、六角均有之。積五六年,色自紅潤,風來倍涼,雅品也。”
“嶺表”指接壤“嶺南”的邊緣地區。嶺南包括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湖南一帶。大體分佈在福建武夷山、廣西東部至廣東東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區交界處。是中國江南最大的橫向構造帶山脈,是長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嶺,是天然屏障。南嶺山脈阻礙了嶺南地區與中原的交通與經濟聯繫,使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遠不及中原地區,被北方人稱為“蠻夷之地”。
嶺南古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漢初,它是南越國、閩越國的轄地。紹興,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吳越國的國都。吳越國位於福建的武夷山麓北側的長江流域,離中原地帶較近,相對來說,在與中原交往的地域優勢上,比嶺南山區在交通上要方便的多。而“嶺表”,從字面上分析應該理解為進入嶺南的“表地”,是接壤嶺南的地帶,而不是嶺南的腹地。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遠古時代的紹興北部還是一片近海灘塗,而南部山區卻早已是人來車往的文明之邦了。
舜是我國遠古時代的部落聯盟領袖,姓姚,名重華(諧音“中華”),史稱虞舜。虞舜繼位於公元前2255年,在位48年。虞舜執政時,天下太平,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虞舜是我國人民心目中一位賢明的聖帝,舜耕歷山、孝感動天的故事,久為人們所傳頌。
“五明扇,舜所作也。”舜為廣開視聽求賢自輔,曾製作五明扇。那麼,為什麼稱之為“五明扇”?哪五明?歷史上沒有一個詳細的記載。筆者以為,要搞清楚起名為五明扇的因果,須以虞舜的生平來加以分析。
唐堯帝經常徵求四岳部落的意見,而且設立“謗木”,讓平民可以發表意見,並設立多項政權組織,要求薦舉賢人,一旦發現人才精英就會加以任用。終於,堯帝發現了一位“孝感動天”的舜,在廣泛徵求各部落首長的意見以後,讓位於虞舜。
謗木,就是在交通要道豎立木柱,讓人在上面寫諫言的木板,類似於現在的舉報箱、意見簿的功能。《後漢書·楊震傳》:“臣聞堯舜之世,諫鼓謗木,立之於朝。”後世因此在宮外立木以示納諫,仍稱其為“謗木”。
毋庸置疑,虞舜王發明“五明扇”的目的在於“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人以自輔”。是集中百姓的智慧,廣泛吸納有益的意見,從而達到良好的治國目標。
由此推斷,虞舜王在繼位後,在“謗木”的基礎上發明“五明扇”,象徵著“集思廣益、聚人守位、養成群生、奉順天德、治國安民”的深重意義,是虞舜文明治國的五大理論基礎,也是重華(中華)兒女走向人類文明的重大創舉。
那麼,虞舜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的出生地及陵墓又在哪裡?五明扇的發源地在什麼地方?當初扇子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最近,浙江省越國研究會常務理事張首鳴教授對舜王陵所在地問題有著一個新的考古理論。他認為在唐代以前,禹陵是有祭壇的,祭壇前還有國祭用的道觀“玉壇”相伴,這種祭祀從夏朝開始一直延續到唐朝。夏朝崇尚青色,所以“夏禹壇”後來變成了“青壇”,而“王壇”是因篆體王、玉字形相同誤傳後得名。大禹葬於會稽,是因為追隨舜這位先王。青壇、王壇是夏朝國祭所在地,虞舜的零陵應該在王壇附近。
孟子、司馬遷等先賢曾提到過舜的出生地,概括起來有三種說法:一為山西,二為山東,三為浙江餘姚或上虞。
舜、禹的功績都和治水有關。《孟子.滕文公》中說:“當堯之時,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中華大地上的江河,大都是發源於西部,滾滾東流。不論水大水小,都不會“橫流”、“逆行”,只有在海侵時,海水由東向西倒灌,才會出現“橫流”、“逆行”的現象。所以,舜、禹治的並不是滔滔的長江、黃河之水。那時的洪水實際上是海侵,就是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到陸地上來。洪水退後,地面一片淤泥,不加以治理,就不便耕種。舜、禹當時治理的,正是這種田間水渠的管理。
據史料考證,自黃帝至堯,是母系氏族社會,在生產發展史上屬漁獵時代。自虞舜開始,父權制逐漸形成,並開始進入農耕社會,舜即是這一社會轉型時期的部落聯盟首領,是承前啟後的關鍵人物。舜的父親姓媯,因為舜做了堯的女婿,按母系氏族社會的規矩,舜是入贅於堯,不能再姓媯,即以出生地姚丘的“姚”為姓氏,名重華,字都君。歷史上有關虞舜出生地眾說紛紜,而在紹興、上虞、餘姚一帶涉及虞舜的地名就多達18處。
最早談及舜之出生地的,是先秦典籍《孟子》:“舜出生於諸馮,東夷之人也。”漢代學者趙歧在《孟子》句下有註雲:“諸馮地名也,負(靠)海也,在東方夷服之地”。明確地指證“東夷”之“諸馮”地處海濱,而非中原內地。晉代文人周處有《風土記》,內亦云“舜東夷之人,生姚丘”。《會稽舊記》雲:“去虞(指上虞古縣治)三十里有姚丘,(姚丘村,位於上虞握登山下。)即舜所生也”。
據西晉周處的《風土記》記述:“(舜)耕歷山,而始寧、剡二縣界上,舜所耕田於山下,多榨樹,吳越之間,名柞為櫪,故曰歷山”。不僅指明“歷山”在“始寧、剡二縣界上”,還解釋了取名“歷山”是因浙江一帶常把“榨樹”稱為“櫪樹”的緣故。“始寧”位於現在的嵊州北部、上虞南部,地域範圍包涵了上浦鎮、章鎮鎮和三界鎮等地。縣治就設在嵊州的三界鎮,即剡溪的終點,曹娥江的起點。“剡”,古縣名。西漢置治,位於今嵊縣西南、新昌一帶。
分析了虞舜的出生地和零陵地,回過頭來我們再來分析“五明扇”的發源地以及形狀、用材和功能。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箑,漢典解釋是一種編織扇子的蒲草,名為“箑蒲”。西漢楊雄(前53年-公元18年)在《方言》中云:“扇,自關而東謂之箑,自關而西謂之扇。”顯然,楊雄所指的關是古絲綢之路上的玉門關和陽關。箑蒲草主要生長在南方的水塘邊或沼澤地帶,其葉桿是編織加工涼蓆、扇子、草鞋、墊子等工藝品的上好材料。
在江蘇、浙江、安徽一帶還有一種稱做“龍鬚草”的植物,紹興方言稱其為“蓑草”(音suōcaó)或“燈芯草”。龍鬚草的莖呈扁壓狀細柱形或線形,先端漸尖,近基部稍粗,表面光滑,淡黃綠色,縱直細紋理,質堅實而柔軟。斷面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疏鬆的髓,但不發達。氣無,味淡。以乾燥均勻、帶綠色者為佳。龍鬚草是一種中藥,具有清熱安神的功能,可用來治療小便不利,尿道發熱刺痛,腎炎水腫,失眠,心悸,心煩等症。龍鬚草不生節、纖維長、拉力好、色澤乳白,是造紙、編織、紡繩的優質原料,也是編織扇子的優質材料。
扇和箑可能是讀音上面的區別,是吳越方言和中原地區語音的區別。箑的讀音在紹興方言中為“蓑”(suò)。
晉代崔豹的《古今注·輿服》記:“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秦,漢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晉非乘輿(皇帝)不得用。”舜為廣開視聽求賢自輔,曾製作五明扇。從秦至漢都在沿用,虞舜立此扇的目的在於向外界表明吸納賢才的主張,但到了魏晉之時卻成為皇帝的專用工具。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虞舜創作五明扇的目的和意義在前文中已有敘述不再重複。商湯滅夏后,五明扇發展成為一種皇宮貴族專用的儀仗用扇,史稱“障扇”。這種長柄大扇,並非用來納涼,而是由侍者手執,為帝王王后障風蔽日所用。出行時,所乘坐的華麗馬車上,往往插上一柄這種繖形大扇,以顯示自己的威風和富有。在今天的古裝戲中,經常可以看到太監或宮女,手執長竿障扇,站在帝王后側作遮護狀的場面。這種扇子作為宮廷儀仗,十分富麗堂皇。在敦煌壁畫上,可以見到使用這類“儀仗扇”的生動畫面。到了周代,“障扇”被作為一種代表身份等級的象徵物,“天子八扇,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二扇”。
而在紹興民間,直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還有這一痕跡存在。筆者幼時看到過民間在結婚迎娶新娘的隊伍中有人手握長柄“障扇”,並在扇面上貼上寫有新郎姓氏的大紅喜帖,以喻多生“長孫”之意。“長孫”諧音為“障扇”。
扇子被普及為納涼工具始於秦漢時期,在西漢後期,偏在一側的扇柄開始移到中間,成為以扇柄為中軸,竹木為架,左右對稱,形似圓月的“平扇” ,謂“合歡”,即今日之紈扇、蒲葵扇、團扇。這對後世來講,是一個具有深遠影響的變化。
【翟羽舊傳名,蒲葵價不輕。花芳不滿面,羅薄詎障聲。禦熱含風細,臨秋帶月明。同心如可贈,持表合歡情。】唐代詩人李嶠的一首《扇》詩將平扇歷史、價值、功能等描繪的淋漓盡致。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最早的平扇分羽制和竹製兩種。《古今注》上說“羽扇之製,起於殷商高宗”,不過這種長柄扇子是用來為帝王貴族們擋風蔽日的,是人類從漁獵走向農耕時代的一種權勢的象徵,是人類走向文明的標誌。
中國是一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歷史上平扇的產地遍布各地。而產量大、品質上乘的平扇有廣東的蒲葵扇,山西的籐編扇,山東的麥稈扇,蘇州的檀香扇,湖州的羽毛扇,寧波的蒲草扇,紹興的竹篾扇。
平扇的發展歷史少有文字記載,難以查考。我們只能以漢字“箑”和“扇”來解讀。從字形看來,“箑”從竹,而“扇”從羽,最原始的扇子當以竹編羽輯為之。而事實上,羽毛和竹子確實是古代做扇子的主要材料。以楊雄《方言》“東箑西扇”的觀點來推斷,東多竹扇、西多羽扇的格局在歷史人物故事當中亦能體現出來。
從漢魏以來的辭賦中,我們都能看到多處提及扇。曹植有《扇賦序》,道及曹操得到皇帝賞賜的上方竹扇。晉代陸機有《羽扇賦》,專門頌詠羽扇。可見在漢魏時期,竹扇和羽扇已經十分流行。羽扇大多以禽羽製成,種類繁多,如雉尾、鳳羽、鵲翅、鶴翎、鵝毛、雕翎、孔雀尾、鷹羽等等,一般多用鵝毛、雕翎為主要原料。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上層社會多用雕翎扇,民間則採用造價便宜的鵝毛扇。扇柄可用竹、木甚至象牙製作。烏雕是一種體形碩大性情兇猛的動物,終年留居在我國東北和長江下游以及福建廣東一帶。雕翎扇系選用純粹烏雕之羽毛作為原材料,輔以熏蒸、去味、去雜毛等工藝步驟,用黃魚膠將翎管進行固定,工藝較複雜,外形美觀、古樸。因烏雕現已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無法獲取雕翎,存世量急劇減少。羽扇的歷史非常悠久,傳說三國時諸葛亮和晉代的顧榮都是執羽扇指揮千軍萬馬征戰廝殺的,所以“羽扇綸巾”歷來為人稱道。江南水網稠密,飼養禽類環境優越,故而盛產羽扇。另一方面,羽扇來風輕柔和緩,自身輕而便攜,手則羽扇有一種仙風道骨的儀表。
有關平扇的趣聞和掌故歷來不少。傳說諸葛亮輕搖羽扇指揮千軍萬馬,唐伯虎巧畫扇面智得秋香,更有趣的是,大書法家王羲之在紹興戢山腳下為以賣扇為生的老嫗題扇的故事。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公元181年7月23日生,卒於234年8月28日。蜀漢丞相,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諸葛亮手搖羽毛扇一股神秘莫測的表情,給後人以深刻的映像。諸葛亮的鵝毛扇代表著智慧和才幹,在有關諸葛亮的戲曲中,孔明總是手拿鵝毛扇。歷史上的蜀漢國建都四川成都,轄地包括四川、陝西、甘肅、雲南和貴州一帶,地理位置屬於西部高山地帶,飛禽走獸甚多。人們利用當地眾多的羽毛資源,就地取材,通過簡單的加工工藝,製作既輕巧又實用的羽毛扇子是合乎情理的。
從上文中我們不難看出,古代人們用羽毛製作扇子用於消暑納涼已經非常普及。軍事指揮家們鍾愛以羽毛扇作為運籌帷幄、拂暑納涼、擋風遮雨的工具。而用竹子加工的竹篾扇子,因為製作工藝複雜而被當作貢品。漢魏時期的曹植在《扇賦序》有“昔吾先君常侍,得幸漢桓帝,時賜尚方竹扇。其扇不方不圓,其中結成文,名曰九華扇。”的表述。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曹植(192—232)是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的兒子。西漢成帝的時候已經有九華扇行世,而且被朝廷用作賞賜之物,顯得十分珍貴。曹植的曾祖父曹騰任中常侍時,曾得到漢桓帝所賜九華山扇一把,這把扇子傳至曹氏後代,曹植得以親見,心有所感,發而為文,揮筆寫下了對後世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扇賦序》。
安徽亳州離九華山很近,曹植幼年時代看到過竹篾扇子的生產過程,對扇子的製作工藝比較了解。他在《扇賦序》中寫道:以前我的曾祖父曹騰在給先帝漢桓帝做的常侍時候,皇帝賜御用的竹扇一把。這把扇子形狀不方不圓,介於方圓之間,扇面織有花紋圖案,並在扇面上寫有一些文字,此扇名叫九華扇。神竹生長於人跡罕至的九華山的高峰上,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面對著碧綠的湖水,揚起白色的微波,背對著幽深的山澗。竹竿中空而通,長滿了翠葉而成為竹林。將竹剖成片,再將竹篾分解成屢屢絲線的形狀,如同虯龍蜿蜒曲折,彷彿紅雲朦朦朧朧。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篾絲舒展精盡,才構成多層華美的圖案。然後浸在白芷、杜若香草中,接著放入藥草川芎,再放入青木香,最後上貢給蘭池皇宮。隨著潔白的手腕緩緩搖動,帶來略有寒氣的惠風。涼風變得迅疾,紛紛飄動,則像細膩爽滑、屢屢柔順的綾絹。
我們從《扇賦序》對“九華扇”的論述上可以看出,當時的竹篾扇子的製作工藝水平已經是相當高了。而"其扇不方不圓,其中結成文"更證實了其扇“不方不圓”,是一把正六邊形,扇面織有圖案、寫有書法的藝術品。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竹篾扇的編織方法有很多種,或削竹如縷編織而成,或劈竹為片展平以成。經過多種手法編織,再配以各種裝置,遂成竹篾扇。竹篾扇的主要原料是竹,而類似竹篾扇而使用原料不同的,有棕編扇、蒲葵扇、蒲草扇、麥草扇、籐編扇、菱絹扇、羽毛扇等等,雖用途一致,但其工藝之繁簡、品質之優劣卻大有高下之別。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筆者在製作現場看到,編織六角形竹篾扇方法很是繁雜。首先是上山採竹,選六年以上、竹節間距三十公分左右,竹體沒有瑕疵的玉竹為料。接下來的便是劈篾,拉篾,刮篾、揉篾,煮篾等工序。在完成了上述工序以後,竹篾絲已經細如髮絲、薄似蟬翼,可以用於編織扇面了。編織竹篾扇是一項細膩的工作。篾絲通過加工顯得特別柔軟脆弱,編織時稍有不慎篾絲極易折斷,導致產品殘次。編織時手勢要輕重相宜,既要使篾絲編的緊湊,又不能讓篾絲斷裂。藝人們還要根據要求將扇面編織成各種圖案。現場觀摩,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
六角竹篾扇的扇面編織以九支篾絲,自中間起編;每三支為一組分不同方向向外編制,邊編邊添加篾絲,編織完成以後需要收邊。收邊可是一項難度極高的工藝,稍有不慎脆弱的篾絲就會斷掉。為節約工時,現在一般都採用竹條沿邊的辦法解決。方法是將事先準備好的細竹條中間起槽,然後將剪接好的扇面用黃魚膠緊密地黏固在凹槽內。最後,將竹條的兩頭插入扇子手把上預留的洞孔內,這樣,一把六角扇子就基本完成了。
五明扇探源
五明扇探源圖冊
綜上所述,既然在漢代就已經有了六角形的竹篾扇子,那就進一步證實了王羲之為老嫗題寫的扇子就是一把原產於紹興的竹篾團扇。它和虞舜王發明的“五明扇”有著千絲萬縷的連帶關係,是一脈相承的。
筆者由此大膽推測,“五明扇”的發源地就在虞舜的出生地——紹興。
五明扇
五明扇——《古今注》所云,表明中國扇子的歷史至少已有3000年以上。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然而讓人難以料想的是,扇子的原始功能並非是今日“生風”取涼之用,相反,史學有證,遠古時期的扇子,長柄縛羽,其名曰“翣”,是由侍者以手持之以給王家貴族遮塵“擋風”的“障屏”。而且到了殷周時代,這種遮蔽風塵的“障屏”又一度演變成為儀仗的飾物,帝王高官出行,都由這種“障屏”開路,以示其威。史籍載明,直至漢代“翣”才完全成為夏令取涼之物——扇子。《方言》雲:“扇,自關而東謂之翣,自關而西謂之扇。”《春秋繁露》也雲:“以龍致雨,以扇逐暑。”《淮南子》則說:“夏日不披裘,冬日不用翣。”
講究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中國古人對扇子的製作十分講究,扇柄常用玉雕、牙雕、骨雕、紫檀雕之類比較貴重的東西做成;扇面則大量使用絹、羅、綢、紗、綾等絲織品為原料。1975年在江蘇金壇縣發掘出了一把古扇,玉柄鏤空雕漆,扇面由白綾製成。金壇古扇是中國古扇最珍貴的實物資料。
古代扇子還蘊涵著我們先人的聰明睿智和創造精神。據載,唐時長安人丁緩,曾經製造過一種“七輪扇”,稍加用力即可運轉,使人感到涼爽。這種扇子或許就是現今吊扇、檯扇的鼻祖了。
中國古扇最堪稱道的,是它的文化內涵。中國古扇在中華文化長期的熏陶下,形成了世界獨有的“扇文化”,反過來,“扇文化”又成為中華瑰麗文化的一部分。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
五明扇[古代儀仗所用掌扇]圖冊
首先,中國古扇是藝術的載體,古人以在扇面上提詩繪畫為樂、為雅。三國時謀士楊修曾因給曹操畫扇,深得青睞。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也曾給賣六角竹扇的老婦,在每個竹扇上各寫五個字,助其“以求百錢可也”,留下佳話。明代唐伯虎、文徵明、沈周等人都喜在扇面上作畫題詩,多傳趣聞。清人在扇面作畫最為擅長,出現了石濤、八大山人、任伯年、吳昌碩等畫扇高手。迄今,有許多史上畫扇佳作傳存於世,如明代周之冕的竹雀扇、唐寅的枯木寒鴉扇、沈周的秋林獨步扇,清代惲壽平的菊花扇、王武的梧禽紫蔽扇等,都屬國寶級文物。
表現心理
扇子還被古人用以表現某種心理狀態。蘇東坡用“雄姿英發,羽扇綸巾”描寫周瑜瀟灑倜儻的風度。杜牧則以“輕羅小扇撲流螢”描寫少女們的活潑姿態和歡樂情緒。唐人王建的《調笑令》“四扇,四扇,美人並來遮面”,以詼諧的情緒描寫了美人以扇遮面的悲切心理。而“夏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的民謠,則藉助一把扇子,把不勞而獲的剝削者的可憎面目,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出來。
扇子也常常被古人用於“暗示”的功能。諸葛亮扇不離手,其扇子寓意著大智大慧。濟公手搖的扇子,代表著救世濟人的無邊法力。孔尚任《桃花扇》裡的“宮扇一柄”,則顯然是情意的象徵……
文化內涵
唐伯虎《小橋流水扇面》
唐伯虎《小橋流水扇面》圖冊
表現在文學藝術中。中國古典文學有許多以扇子為題材的作品,如:《桃花扇》、《沉香扇》、《芭蕉扇》也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扇戲”。其他,像《蘇東坡畫扇結案》、《扇子巷窮道士補扇》、《玉孩兒扇墜奇遇記》、《題扇橋》、《康熙題扇》、《扇子報喜》等小說故事,更是多不勝舉。[1]
---------------------
唐閻立本所繪《步輦圖》中唐太宗左右侍者撐雉尾扇
  扇子,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已成為可有可無之物,但在中國古代,扇子在炎炎夏日卻是必不可少的祛暑納涼用具。不過,若溯其源,扇子發明的初衷並非是搧風祛熱的,比如帝王出行儀仗用"五明扇",即是旨在表明君王"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的治國態度;而且,扇子還有除了納涼之外的很多功能:女性寄情"團扇",男士喜歡"羽扇",文人青睞"折扇"……
●上古舜帝發明"五明扇"
●晉崔豹《古今注·輿服》:舜特製"五明扇"以"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
  五明扇被認為是中國扇子的最早源頭。何謂"五明扇"?與五帝之一的舜帝有關。據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舜帝"目重瞳子",即古人所謂"四明",用俗話來說,就是舜帝有4隻眼,所以舜帝起名"重華" .有"四明"已異於常人,而廣開言路,廣納賢能,如同又得"一明",是謂"五明".
  據晉崔豹《古今注·輿服》,舜帝在接受堯帝的禪讓後,特製"五明扇",以表明"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的治國態度。
  雖然五明扇的傳說反映了上古執政者良好的政治願望,但從後世由五明扇演變而來的"宮扇"的使用規範來看,扇子的原始功能很簡單,乃出行時遮擋太陽、遮蔽風塵,與傘的功能無異,宮扇因此又名"障日"、"障扇".
  障扇是一種長柄大扇,成雙成對,用彩帛製作,上繪雲紋,由侍者執之,藉以體現王者威儀。在禹受禪後,因五明扇屬奢華之物,曾一度禁用,到了商代才又使用。殷王武丁所用的五明扇很講究,選用雉尾來製作,故稱"雉尾扇","五明扇"的叫法從此不再流行。
  商亡周興,周武王時也使用雉尾扇,但稱之為"翣".翣是一種地位和身份的象徵,作為一種威儀道具,到封建時代,皇帝使用雉尾扇已成為一種定制,乃皇帝出行少不了的儀仗之物:兩柄大扇子一舉,就表示大駕起行。此時的扇子只有威嚴,早無上古時"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的含義了。
  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雉尾扇的用法又現新規,宰相蕭嵩上疏建議,皇帝每月朔、望日受朝於宣政殿,上座前用羽扇障合,俯仰升降,不令眾人看見,等到坐定之後,方令人撤去羽扇,露出聖容。這一建議後來定為一種朝儀,故杜甫《秋興》詩稱,"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盛唐時製作宮扇的材料也更為講究,一度改用孔雀羽毛,稱"鳳尾扇".
●扇子搖風納涼始於漢代
●東漢班固《竹扇賦》:"度量異好有圓方,來風避暑致清涼"
  從漢代起,生活用扇已從地位和權力的象徵中分化出來,轉變為搖風避暑的納涼用品。東漢文學家班固《竹扇賦》即稱,"度量異好有圓方,來風避暑致清涼。"
  早期的扇子與後來流行的式樣有較大不同,是一種"偏扇".《說文解字》稱,"扇,扉也。門兩旁如羽翼也。"早期搧風用的扇子,確實像半邊門,呈長方形,手柄偏於一側,故名"偏扇",在湖北江陵楚墓中曾發現過這種偏扇。
  西漢時,中國傳統的團扇出現,手柄置於中間,用法與現代無異。這種扇子首先在宮中開始使用,稱為"合歡扇".西漢才女、漢成帝的寵妃班婕妤《怨歌行》中曾提到過這種扇子"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合歡扇"還被女性視為寄情之物。當時用於製作團扇的材料很講究,選用精緻潔白的細絹(紈素),故這種團扇又叫"紈扇".班婕妤為何將之稱合歡扇?大概因為團扇左右對稱、形若滿月,有"團聚"、"合歡"之喻。
  團扇在魏晉以後開始流行,成為中國傳統的扇子樣式之一,尤以唐代女性對團扇最情有獨鍾。漢代女性將團扇賦予了"合歡"、"團聚"的內涵,而唐代女性則發掘出了團扇的"遮面"、"護顏"功能。唐代詩人王建《調笑令·團扇》說得很形象:"團扇,團扇,美人並來遮面。"
  中國古代提倡女性笑不露齒,不宜與陌生男性直視,於是一把扇便成了很好的道具,團扇因此有了"屏面"、"便麵"、"障面"的雅稱,唐宋時期的仕女圖上佳人美女大都會手持一柄團扇!
●古代名士青睞"羽扇"緣於"麈尾"有"指揮"之義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合歡扇為古代女性的最愛,而古代男性最看好的是"羽扇",認為它代表一種紳士風度,有一種英雄氣概。
  羽扇,即用動物羽毛製作的扇子,有條融、宵影、施風、輕羽、鸞扇等多種別稱。其中"條融"、"宵影"均因週召王而來。據明王三聘《古今事物考》"羽扇"條引《拾遺記》稱:"週召王時,修塗國獻丹鵲,一雌一雄,孟夏取鵲翅以為扇,一名條融,一名宵影,此疑羽扇之始也。"
  歷史上使用羽毛扇最有名的人物大概要算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諸葛亮智辭魯肅趙子龍計取桂陽》中有這樣的描寫:"只見對陣中,一簇黃旗出。旗開處,推出一輛四輪車,車中端坐一人,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執羽扇,用扇招邢道荣曰:'吾乃南陽諸葛孔明也……'"此外,三國時吳國干將周瑜也是這種瀟灑形象。宋文學家蘇軾在其《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中便是這樣寫的:"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頭戴綸巾、手執羽扇,是魏晉時期顯示指揮千軍萬馬勝若閑庭信步之大將風度的時尚裝束。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老將顧榮平叛,陳敏所率的叛軍欲渡河,顧榮一揮羽扇,叛軍很快潰敗,此即《晉書·顧榮傳》所記,"榮麾以羽扇,其眾潰散。"
  對諸葛亮、周瑜所持的羽扇,有學者懷疑並不是真正的羽毛扇,而是一種拂塵、搧風兩用的"麈尾".麈尾形似扇,還能引風祛暑,又稱為"麈尾扇".
  麈是一種駝鹿,體形較大,其尾較長。與群鹿同行,麈尾搖動,可以指引鹿群的走向。故"麈尾"有領導、指揮之義,有一定身份的名士才配手執麈尾。
  執麈清談曾是魏晉名士的一種風度,南京出土南朝"竹林七賢"畫像磚上,名士阮籍就手持一把麈尾;唐代閻立本繪《歷代帝王圖卷》中的吳大帝孫權也是手執麈尾。
●"折扇"南北朝時稱"腰扇"並非源自"倭扇"
●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劉祥傳》:"司徒褚淵入朝,以腰扇障日"
  扇子發展到明清時,除了上述的團扇、羽扇,還有檀香扇、竹扇、葵扇、篾絲扇、芭蕉扇等各種質地的扇子。而式樣也不再限於傳統的方、圓兩種,還有異形扇、折疊扇等。
  折疊扇,簡稱"拆扇",用木、竹等做骨架,上面蒙紙或絹;還有撒扇、聚頭扇、蝙蝠扇、扇等別稱。有一種流傳很甚的說法,折扇係日本人的發明,故舊時有人稱之為"倭扇".北宋蘇轍便稱,"扇從日本來,風非日本風。但執日本扇,風來自無窮。"還有一說,折扇來自朝鮮半島。據明陸深《春風堂隨筆》,蘇轍的哥哥蘇軾便稱,"高麗白松扇,展之廣尺餘,合之止兩指許。"
  又據清王廷鼎《杖扇新錄》記載:永樂年間,"朝鮮進撒扇,上喜其卷舒之便,命工如式為之。"從明永樂年間起,折扇開始在中國大流行。但在起初,南方和有身份的北方女性不接受折扇,仍愛用團扇,"惟樂女用撒扇,近年婦女都用之。"實際上,上述說法並不准確,中國早在南北朝時已有折扇,名叫"腰扇",因可以折疊開合,佩帶於腰間,故稱。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劉祥傳》便有這樣的記載:"司徒褚淵入朝,以腰扇障日。"
  從史料所記來看,在漢魏時扇子已成為題詩作畫的載體,東漢末已有在扇面上作畫的事情。據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漢桓帝曾賜曹操一柄名貴的"九華扇",曹操請主簿楊修畫扇。作畫時一滴墨點落到扇面上,楊修順勢將墨點畫成了一隻蒼蠅,此即"誤點成蠅"的故事。
  在唐代,於扇面作畫已成一景。唐周昉繪《簪花仕女圖》上,跟隨貴族的侍女手中的紈扇上便有畫。
  到了明清,折扇更是受到文人的青睞,成為題詩作畫的絕佳載體,沈周、仇英、文徵明、唐伯虎等明代畫家都有精美扇畫留傳下來。
  明朝最出名的一把折扇是明末出現的"桃花扇",此乃"誤點成蠅"的翻版,但更感人也更傳奇:秦淮名妓李香君情定才子侯方域誓死不另配,撞頭欲死,血濺定情扇。楊龍友巧用血點,在這把扇上畫出一枝鮮豔的桃花……清代戲劇家孔尚任就此題材寫出名戲《桃花扇》
---------------------
上古舜帝發明“五明扇”
2018-01-23 
扇子,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已成為可有可無之物,但在中國古代,扇子在炎炎夏日卻是必不可少的祛暑納涼用具。不過,若溯其源,扇子發明的初衷並非是搧風祛熱的,比如帝王出行儀仗用“五明扇”,即是旨在表明君王“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的治國態度;而且,扇子還有除了納涼之外的很多功能:女性寄情“團扇”,男士喜歡“羽扇”,文人青睞“折扇”……
扇子最早並不是搧風納涼的
唐閻立本所繪《步輦圖》中唐太宗左右侍者撐雉尾扇
上古舜帝發明“五明扇”
晉崔豹《古今注·輿服》:舜特製“五明扇”以“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
五明扇被認為是中國扇子的最早源頭。何謂“五明扇”?與五帝之一的舜帝有關。據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舜帝“目重瞳子”,即古人所謂“四明”,用俗話來說,就是舜帝有4隻眼,所以舜帝起名“重華” 。有“四明”已異於常人,而廣開言路,廣納賢能,如同又得“一明”,是謂“五明”。
據晉崔豹《古今注·輿服》,舜帝在接受堯帝的禪讓後,特製“五明扇”,以表明“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的治國態度。
雖然五明扇的傳說反映了上古執政者良好的政治願望,但從後世由五明扇演變而來的“宮扇”的使用規範來看,扇子的原始功能很簡單,乃出行時遮擋太陽、遮蔽風塵,與傘的功能無異,宮扇因此又名“障日”、“障扇”。
障扇是一種長柄大扇,成雙成對,用彩帛製作,上繪雲紋,由侍者執之,藉以體現王者威儀。在禹受禪後,因五明扇屬奢華之物,曾一度禁用,到了商代才又使用。殷王武丁所用的五明扇很講究,選用雉尾來製作,故稱“雉尾扇”,“五明扇”的叫法從此不再流行。
商亡周興,周武王時也使用雉尾扇,但稱之為“翣”。翣是一種地位和身份的象徵,作為一種威儀道具,到封建時代,皇帝使用雉尾扇已成為一種定制,乃皇帝出行少不了的儀仗之物:兩柄大扇子一舉,就表示大駕起行。此時的扇子只有威嚴,早無上古時“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的含義了。
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雉尾扇的用法又現新規,宰相蕭嵩上疏建議,皇帝每月朔、望日受朝於宣政殿,上座前用羽扇障合,俯仰升降,不令眾人看見,等到坐定之後,方令人撤去羽扇,露出聖容。這一建議後來定為一種朝儀,故杜甫《秋興》詩稱,“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盛唐時製作宮扇的材料也更為講究,一度改用孔雀羽毛,稱“鳳尾扇”。


太上老君寶物大全。太上老君有多牛,看看他的寶物就知道了。
2018-02-15 由 小馬談古今 發表于資訊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祖宗,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終乎無終,窮乎無窮。他到底有多厲害,可以從他的寶物看出冰山一角。
1.太極圖
天道聖人太上老君的證道至寶。至高無上的開天聖器。
擁有平定地水火風之威、轉化陰陽五行之力、分理天道玄機之功、包羅大千萬象之能。三大先天至寶之一
呈混沌陰陽色。顯現"大道無極"之象(無極生太極、太極化兩儀、兩儀演三才、三才形四象、四象變五行、五行成六合、六和定七星、七星出八卦、八卦通九宮)。太極圖周身霞光萬道、瑞彩千條,圖"大道讖言"環繞其上、圖內"天道符籙"隱現其中。五色毫光照耀山河大地,九彩瑞氣震懾諸天寰宇。太極圖玄妙無限、造化無窮,可化解一切攻擊,無視任何防禦。太極圖展,天地動容、日月變色,無上至寶之威顯露無疑。太極圖第一:可化為一座白玉金橋,連接天道聖威,消滅所有來犯之敵;第二:可將無數時空化為鴻矇混沌;第三:可降服無數寶物兵器。
2.八卦爐
八卦爐乃是太上老君煉丹制寶時所用的無上寶物。爐中內有四大天火之一的六丁神火。 煉出金箍棒、九齒釘耙、紫金鈴等兵器法寶,能將觀音菩薩的楊柳枝炙得焦干。
3.金剛鐲:
乃是太上老君化胡為佛時煉製的一件無上寶物。此寶祭出,可收寶物、兵器,地水火風俱不能傷害。
乃錕鋼摶煉的,被太上老君將還丹點成,養就一身靈氣,善能變化,水火不侵,又能套諸物;一名金鋼琢,又名金鋼套。太上老君的防身法寶。
金剛鐲是金色的圈子,金光閃閃,乃是先天靈寶,妙用無窮,太上老君將它一直戴在左手手腕上面。老子西出函關所用的金剛鐲,便是自己在天地烘爐中,仿造這金剛琢所煉製而成的。
4.紫金紅葫蘆:
紫金葫蘆的來歷:混沌初分,天開地辟,太上老君在崑崙山腳下的一縷仙藤上摘下的紫金紅葫蘆,卻便是老君留下到如今者。盛丹的紫金紅葫蘆、威力極大,只要叫上聲名字,其若應了,就已裝進裡面,隨即貼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兒,一時三刻化為膿水。
5.羊脂玉凈瓶:
羊脂玉凈瓶為太上老君煉丹盛水的法器。盛水的羊脂玉凈瓶和盛丹的紫金葫蘆一樣威力極大,只要叫上聲名字,其若應了,就已裝進裡面,隨即貼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兒,一時三刻化為膿水。
6.幌金繩:
本是太上老君的一根勒袍的腰帶,念動咒語即可自行飛去困住人。
7.芭蕉扇:
那是天地初開,崑崙山上的一株芭蕉樹。在歷經千萬年,吸收日月陰陽後,芭蕉樹上結出了兩片芭蕉葉,一片至陽,一片至陰。後來,兩片芭蕉葉成熟,化為了兩片芭蕉扇,陽扇老君拿去煉丹了,陰扇鐵扇公主拿去了。
芭蕉扇是太上老君扇火的。至陽的寶扇能扇出火氣,火克金,故能降服另一件寶貝金剛鐲。即說天下第一至寶金剛琢非芭蕉扇不能降服,可見其非常厲害。
8.七星劍:
寶劍是太上老君煉魔的。
9.紫金鈴
紫金鈴是太上老君送給觀音菩薩的法寶。這紫金鈴是太上老君在八卦爐煅煉而成,甚是厲害, 晃一晃,出火。 晃兩晃,生煙。 晃三晃,飛沙走石。
10.如意金箍棒
金箍棒 ,全稱如意金箍棒,棒是九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煅。後被大禹借走治水,治水後遺下的定海神針,放在東海,「兩頭是兩個金箍,中間乃一段烏鐵,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喚作「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禹王求得號神珍,四海八河為定驗。
有詩讚曰:
中間星斗暗鋪陳,兩頭箝裹黃金片。
花紋密布鬼神驚,上造龍紋與鳳篆。
名號靈陽棒一條,深藏海藏人難見。
成形變化要飛騰,飄爨五色霞光現。
老孫得道取歸山,無窮變化多經驗。
時間要大瓮來粗,或小些微如鐵線。
粗如南嶽細如針,長短隨吾心意變。
輕輕舉動彩雲生,亮亮飛騰如閃電。
攸攸冷氣逼人寒,條條殺霧空中現。
降龍伏虎謹隨身,天涯海角都游遍。
曾將此棍鬧天宮,威風打散蟠桃宴。
天王賭鬥未曾贏,哪吒對敵難交戰。
棍打諸神沒躲藏,天兵十萬都逃竄。
雷霆眾將護靈霄,飛身打上通明殿。
掌朝天使盡皆驚,護駕仙卿俱攪亂。
舉棒掀翻北斗宮,回首振開南極院。
金闕天皇見棍凶,特請如來與我見。
兵家勝負自如然,困苦災危無可辨。
整整挨排五百年,虧了南海菩薩勸。
大唐有個出家僧,對天發下洪誓願。
枉死城中度鬼魂,靈山會上求經卷。
西方一路有妖魔,行動甚是不方便。
已知鐵棒世無雙,央我途中為侶伴。
邪魔湯著赴幽冥,肉化紅塵骨化面。
處處妖精棒下亡,論萬成千無打算。
上方擊壞鬥牛宮,下方壓損森羅殿。
天將曾將九曜追,地府打傷催命判。
半空丟下振山川,勝如太歲新華劍。
全憑此棍保唐僧,天下妖魔都打遍!
11.九齒釘耙
九齒釘鈀,全名稱為上寶沁金鈀,乃太上老君用神冰鐵親自錘鍊,借五方五帝、六丁六甲之力鍛造而成,重量有一藏之數,連柄五千零四十八斤。
有詩讚曰:
此是鍛鍊神鑌鐵,磨琢成工光皎潔。
老君自己動鈐錘,熒惑親身添炭屑。
五方五帝用心機,六丁六甲費周折。
造成九齒玉垂牙,鑄就雙環金墜葉。
身妝六曜排五星,體按四時依八節。
短長上下定乾坤,左右陰陽分日月。
六爻神將按天條,八卦星辰依斗列。
名為上寶沁金鈀,進與玉皇鎮丹闕。
因我修成大羅仙,為吾養就長生客。
勅封元帥號天蓬,欽賜釘鈀為御節。
舉起烈焰並毫光,落下猛風飄瑞雪。
天曹神將盡皆驚,地府閻羅心膽怯。
人間那有這般兵,世上更無此等鐵。
隨身變化可心懷,任意翻騰依口訣。
相攜數載未曾離,伴我幾年無日別。
日食三餐並不丟,夜眠一宿渾無撇。
也曾佩去赴蟠桃,也曾帶他朝帝闕。
皆因仗酒卻行兇,只為倚強便撒潑。
上天貶我降凡塵,下世盡我作罪孽。
石洞心邪曾吃人,高莊情喜婚姻結。
這鈀下海掀翻龍鼉窩,上山抓碎虎狼穴。
諸般兵刃且休題,惟有吾當鈀最切。
相持取勝有何難,賭鬥求功不用說。
何怕你銅頭鐵腦一身鋼,鈀到魂消神氣泄!
12.風火蒲團
太上老君的蒲團,可鎮壓神仙。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p658qjj.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