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闕樓-闕門-宮殿、祠廟和陵墓、城門前的一種高建築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樓觀,兩闕中間沒有建築物相連,之間空缺,故稱「闕」/漢闕是中國現存的地上古修建中,最早的修建什物。它也和華表相同,是中國古修建的一種特別的類型,雖然是修建小品,但發展變化很大,也可謂蔚為大觀。最精巧的石雕漢闕“闕,門觀也。”《釋名》則這麼解說,“闕,闕也,在門兩旁,中心闕然為道也;觀,觀也,於上張望也。”崔豹《古今注》說,“闕,觀也,古者每門樹兩觀於前,所以標表宮門也,其上可居,登之可遠觀。”如現在最熱銷的漢闕式牌坊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tinyurl.com/y56tnhfq


紀念碑+方尖碑 http://tinyurl.com/y2nus3t6


天外天劇場確定不登錄任何文資身份/台中市天外天劇場,曾被譽為「宏壯華麗與東京寶塚無二」的建物,「該處未被台中市政府列為文化資產,而原地主想進行都市更新,所以有被拆除的危機。」 天外天劇場:原為吳鸞旂私人戲院後由其子吳子瑜出資擴建為天外天劇場/日治台灣最繁榮安定的「跳舞時代」──1930年代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紀念碑+方尖碑/吳鸞旂墓園/年代:1922墓園/更樓/方尖碑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tinyurl.com/yxm8yxn3


吳鸞旂公館的更樓
更樓又叫鼓樓,也是譙樓的俗稱,其功用為遠眺守望,並敲鑼擊鼓,用鼓報時刻,所以有更樓的稱呼。
台中公園內的更樓原是台灣府城建城總理吳鸞旂公館內正門上的建築,為二式門樓,歇山式加上燕尾起翹的屋頂,上層為門房,四周有小欄杆和花磁磚片裝飾,壁上磚工細緻,是全台數一數二的優良更樓建築。
在1952年時,此公館原本是台中市政府向當時國大代表顏欽賢以半買半贈購買,作為興建台中孔廟用地,但因該地堪輿不宜蓋孔廟,台中市政府將公館標售,但鑑於吳鸞旅公館有將近百年的歷史,尢其更樓是台灣僅存的中國式更樓建築,為維護歷史古蹟,保存文化遺產,決定將更樓部份遷建於台中公園內並於1983年完工,為目前台灣碩果僅存的中式更樓建築物。
吳鸞旂為當年負責興建臺灣省城的董工總理,為清朝臺中市富甲一方的仕紳,人人尊稱「吳部爺」,曾建吳鸞旂公館之豪宅於城內新庄子(現臺中市東區德安購物中心)。日人據臺後為鞏固其統治,大量籠絡地方權貴,吳氏忝為寵幸之士,日畀以重任授以紳章且勳六等,又聘之為臺中縣參事,及惠以鴉片特賣等實業特權。
明治四十一年(1908)公園開通典禮時,吳氏為親王在池亭所接見的代表人士之一。吳氏的事業,除當時任參事外,還有中部臺灣日報社取締役、樟腦油製造業等。「更樓」為公館之門樓,氣宇軒昂,有關其生平事蹟,可詳臺中縣文化局出版有關吳氏之研究。
豪宅民國七十年間尚存,當時為貧困住戶所佔住,法院強制拆除後,得款用以興建孔廟,並將殘破的「更樓」移建於公園內。有關其歷程碑文中有詳述:
吳鸞旂公館更樓遷建記
清光緒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八月臺灣建築府城時,巡撫劉銘傳任命臺灣知縣黃承乙,棟字軍統領林朝棟,監生吳鸞旂等負責監督府城工程,並任吳鸞旂先生為總理。吳氏為便於招待官員及賓客,乃擇址於今本市東區大智路三十號間,興建佔地千餘坪之公館(後人稱為吳鸞旂公館),並在該公館正門之上建有古色古香之更樓一座。
更樓亦謂鼓樓,即譙樓之俗稱。其設計建築下為門,上為樓用以遠眺守望,並敲鑼擊鼓以報時刻,故有更樓之稱。
臺灣光復後,吳氏哲嗣吳子瑜先生,將該公館售於顏國大代表欽賢,至民國四十年,本市前任市長楊基先,倡議籌建臺中孔子廟時,顏氏為表贊助之意,將公館及土地,以半買半贈之價格,讓售臺中市政府,作為興建孔子廟用地。
嗣因該地不宜建廟,市府為有效運用土地價值,以充裕地方建設財源,經市議會審議通過,將公館土地予以標售,惟該公館將近百年歷史,業經報奉內政部列為本市古蹟,尤其更樓為本省僅存之古建物,如才被拆除,殊屬可惜。
--------------
更樓 (臺中市)
吳鸞旂公館的更樓
更樓為台灣碩果僅存的中式更樓建物,今座落於臺中市北區臺中公園內。原為吳鸞旂公館的正門門樓,連同公館建於1889年(清光緒15年)臺灣縣藍興堡新庄子(今臺中市東區大智路30號一帶)[1]。
歷史
1889年臺灣巡撫劉銘傳於今臺中興建臺灣省城時,當時的台灣富商吳鸞旂亦任董工總理負責監造省城[2],同年吳鸞旂建公館於省城內的新庄子地區,佔地千餘坪(後人稱為吳鸞旂公館)。1922年吳鸞旂(大正11年)去世後,其長子吳東碧始從中國大陸返臺,並依遺囑在今太平冬瓜山興建吳家花園與墓園(今存吳鸞旂墓園)。1935年吳東碧將吳氏公館賣給有生意往來的基隆顏家顏欽賢,顏再捐給日治時期的市府作農校用地,1943年曾做為臺灣總督府臺中高等農林學校(今國立中興大學)的臨時宿舍[3],後改作孔廟用地,但孔廟始終未動工[4]。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公館就被百餘違建戶佔住,後經台中市議會審議將公館標售,1983年僅將更樓部份遷建於台中公園內,公館則於1985年經法院判決強制拆除夷為空地。
------------
更樓原本位於翰弟里大智路上,原為清朝富商吳鸞旂家中之更樓,建築於清光緒年間(一八八○年代),稱為「吳鸞旂公館更樓」為目前全省碩果僅存的一座更樓。台中建省城時期,台灣巡撫劉銘傳任命吳鸞旂為總理,負責興建省城事宜,吳鸞旂為了要招待來來往往的貴賓及大官員,就在現在東區大智路與復興路口處興建公館,而更樓則是其公館建築的一部份。
  吳鸞旂公館約在一九八○年代拆除,台中市政府為了要保存其公館遺址,特地決定將更樓部份遷建於台中公園內,並於1983年完工,為目前台灣僅存的中式更樓建築物。
  更樓又稱鼓樓,也是譙樓的俗稱,其設計:下為門,上為樓,用以遠眺守望,並敲鑼擊鼓,以報時刻。
  更樓的造型為兩式門樓,在門旁有一對聯:「欲登高處窺四野,且聽譙樓報幾更」,歇山式加上燕尾翹起的屋頂,上層為門房,四周有小欄杆和花磁磚片裝飾,壁上磚工細緻,是全台數一數二的優良更樓建築。
  更樓歷經百年,目前已由台中市政府遷建至台中山公園內,儘管它的內在結構體已換了鋼筋水泥,油漆也刷得亮麗耀眼,但它的外貌已盡量維護原有的形式。二年前台中市政府整理公園時,覺得更樓就是鐘樓,所以在裡面掛一個銅鐘
-----------
吳鸞旂公館更樓
古代富豪人家,為了避免住處被騷擾,他們有什麼方法呢?
答案是更樓,他們在房子四周建立高聳的樓台,只要有歹人接近,則擊鑼示警,達到警告的效果
你知道全台灣唯一一座僅存的更樓在哪裡嗎?沒錯,就是在台中公園!!!它原本是台灣府城建城總理吳鸞旂公館內正門上的建築,原定在1980年代拆除,市政府為了保存公館遺址,特地決定將更樓部份遷建於台中公園內。


吳鸞旂(1862年-1922年),字泮水,號魯齋,祖籍福建龍溪[1],臺灣彰化縣藍興堡(後改隸臺灣縣)出身[2]。他是臺灣中部的著名仕紳,與林獻堂之父林文欽為表兄弟[3]。
吳鸞旂公館的更樓
吳鸞旂出生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捐納為貢生,時人稱「吳部爺」,日後臺灣巡撫劉銘傳於今臺中興建臺灣省城時,他亦有參與工事並任職[1]。
日本時代初期,吳鸞旂被任命為招安委員,並因此事在明治三十年(1897年)獲頒勳章(六等),不過在此時期其子吳子瑜(吳東碧)[註 1]則避至中國大陸;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時,任臺中縣參事[2][1]。
吳鸞旂於大正十一年(1922年)去世後,其子吳子瑜始返臺,並依其父遺囑在太平東瓜山吳家花園興建墓園[1]。
註釋
^ 吳子瑜,亦名吳東碧,字少侯,號小魯,光緒十一年(1885年)生,民國四十年(1951年)逝世,其女吳燕生為著名詩人[1]。
吳鸞旂墓園:臺中市古蹟,實為吳家家族墓園。吳鸞旂與其父及各自的嫡配夫人同葬,但其父吳景春在漳州遭太平天國軍襲擊,屍骨下落不明,僅為衣冠塚,而吳景春夫人林純仁與吳鸞旂夫人許爾昭則為骨罈,吳鸞旂本人則是棺木[1]。
天外天劇場:原為吳鸞旂私人戲院後由其子吳子瑜出資擴建為天外天劇場。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台中 北門樓 吳公館更樓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Ksf3rY

更樓的造型為兩式門樓,在門旁有一對聯:「欲登高處窺四野,且聽譙樓報幾更」,歇山式加上
燕尾翹起的屋頂,上層為門房,四周有小欄杆和花磁磚片裝飾,壁上磚工細緻,

401328751_m401328538_m401328273_m401328221_m401328199_m401328565_m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