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坊制度/里坊制是一種基於《周禮》的城市布局,城市遵循中軸對稱布局,以貫通全城的大街為中軸,左右完全對稱,城內居住區像棋盤一樣切割成一個個小方格。唐長安城、新羅王城、日本平安京都是採用里坊制建造的都城。唐代以前的城市多屬軍事要衝或地方政治中心。為了治安和軍市的需要,城中住宅區以「坊」的短牆區隔,管理人員及物資的進出。坊市制主要表現為將住宅區(坊)和交易區(市)嚴格分開,並用法律和制度對交易的時間和地點進行嚴加控制。 坊市制度將商業區和居住區分開/唐後期「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 水門向晚茶商鬧,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tinyurl.com/y6dbrytz
---------------------------
徙木之信:為政的手段?
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能有徙置北門者予千金
更新: 2012-04-28 10:57 AM       標籤: 信, 成語, 故事, 春秋戰國
釋義: 本為商鞅變法時的一個故事,後引申為取信於民的辦法。
出處: 史記‧商君列傳:「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
在談論過「守信」在外交、男女等方面的關係後,我們接著談一談「信」在施政上的意義。「徙木立信」又稱為「徙木之信」、「移木之信」,是源自商鞅變法的一段故事。
秦國在春秋時代,經由秦穆公的治理,曾開地千里,稱霸函谷關以西,被周襄王封為「秦伯」,以為西方諸侯之首。然而,到了戰國時代,幾代秦君都歷經動亂,導致國力衰弱、貴族驕橫,魏國也趁機出兵占有了廣大的河西之地。因為僻處西壤,中原諸侯朝會時也不邀請秦國,視同戎狄般對待。
秦獻公與秦孝公父子即位以後,都勵精圖治,以恢復秦穆公時期的霸業、收復河西之地為己任。在秦孝公時期,更公布了有名的「求賢令」,希望有人能貢獻富國強兵之策。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秦孝公任用了年輕的商鞅進行兩次變法。
在變法的初期,商鞅為了讓人民相信新法,就把一根三丈高的木頭豎立在南門前,然後公告:如果有人能把木頭搬到北門,就賞十金。百姓開始只覺奇怪,並沒有人敢嘗試。於是,商鞅又下令把獎賞加至五十金,後來真有人把木頭搬到北門,商鞅也履行諾言,把五十金賞給此人。這件事很快就傳遍整個秦國。老百姓知道商鞅說到做到,便不敢懷疑他頒布的新法了。
秦國雖然在商鞅的治理下,快速地富強起來,成功收復河西之地,也重新獲得了「伯」的封號,並大會諸侯於逢澤。然而,商鞅的新法畢竟太過嚴苛,不僅實施連坐法,鼓勵百姓相互舉發,並禁止糧食買賣,逼迫百姓一定從事農耕,為了建立威信也屢次對貴族動刑,在戰場上更欺騙了魏國將領……等。因此,秦孝公過世後,當秦惠王想殺商鞅時,也沒有國家願意收留他。
其實信是為政的根本而不是手段,很多時候政令難以推行,確實來自於人民對施政者的不信任,然而,若只是想用手段與策略,就想要取信於民,也只能收一時之效而已。這是到今天,都值得所有為政之人深思的道理。
---------------
●成語解釋:(徙,搬移;木,木頭。)
徙木立信是要說明誠信的重要,說到就要做到,信守承諾。
為商鞅用於使人民信新法、建立誠信於民的手段。
●成語出處:建立誠信於民的手段。
木頭,商鞅也實現承諾給了那個人十金,使商鞅順利推動新法。商鞅在開始變法之前,怕百姓不信新法,于是採用了“徙木立信”的小策略: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後來有人去移動了南門的
商鞅很受秦孝公的重用,實行了兩次變法,使秦國強盛起來,為日後統一六國打好基礎。推行變法初期,商鞅怕百姓不信新法,於是便想出「徙木立信」的策略。他把一根三丈高的木頭豎立在南門前,然後張貼公告懸賞:如果有人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就賞十金,百姓只覺奇怪,並沒有人敢嘗試。於是,商鞅又下令把賞銀加至五十金,後來真的有人把木頭從南門搬到北門去,商鞅也履行諾言,把五十金賞給此人。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遍了整個秦國。老百姓知道商鞅說到做到,都不敢懷疑他頒佈的新法令,商鞅變法也得以順利推行。
北宋文學家、政治學家王安石,在一首稱讚商鞅的詩中以「一言為重百金輕」,來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
-----------------
徙木立信ㄒ|ˇ ㄇㄨˋ ㄌ|ˋ ㄒ|ㄣˋ
成語故事:
商鞅很受秦孝公的重用,實行了兩次變法,使秦國強盛起來,為日後統一六國打好基礎。推行變法初期,商鞅怕百姓不信新法,於是便想出「徙木立信」的策略。他把一根三丈高的木頭豎立在南門前,然後張貼公告懸賞:如果有人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就賞十金,百姓只覺奇怪,並沒有人敢嘗試。於是,商鞅又下令把賞銀加至五十金,後來真的有人把木頭從南門搬到北門去,商鞅也履行諾言,把五十金賞給此人。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遍了整個秦國。老百姓知道商鞅說到做到,都不敢懷疑他頒佈的新法令,商鞅變法也得以順利推行。
心得:這個故事是在講誠信的重要,人無信不立,講究誠信為成功的不二法則,不管是實施任何策略或政策,首先都必要切實做到「取信於民」這點,如果你是個不守信用的人,那在企業上怎會有人想雇用你呢,信用就等於是企業的商譽,一個擁有良好商譽的企業才能吸引消費者,因為消費者在購買時能感到安心,當消費者的信心越強,就越能為企業創造業績,信用能帶來進步和繁榮,但獲得信用與維護信用卻是很不容易的,長期累積的信用,可以毀於一旦,要建立新的信用,則需要花上一段時間,或是付出相當的成本,這點不管是身為賣家或買家都是一樣的,一旦你不遵守了承諾,哪怕只有一次,他人與你做生意時就會更加堤防小心,負面的訊息總是能長久於人心,並且能摧毀以往所有建立起的信賴感,因為人們總是喜歡看壞的一面,卻常常忽略好的一面,如同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一樣,一次的失誤,所影響到的事情是非同小可的,因此做任何事情時,守信都是非常重要的。
--------------
徙木立信,變法的基石
2017-11-07 由 歷史的客棧 發表于歷史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顯然是商鞅的粉絲,一心想變法圖強,改變當時的政治弊端,所以他力排眾議,寫下這首詩來表達對偶像的崇拜之情,但是他沒有商鞅的幸運,在關鍵時刻支持他變法的宋神宗突然改變了主意,發生了動搖,導致變法失敗,由此也足以看出變法成功與否的關鍵與背後支持者支持的力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商鞅
現在,秦國變法的男一號——商鞅正式登場,他憑藉著自己的」三道「:帝道,王道,霸道,與秦孝公結成了最佳拍檔,孝公賜他穆公寶劍,封他為左庶長,成為了他變法的最堅實的後盾。當時政府說話是不算數的,朝令夕改的事情屢見不鮮,百姓已經對政府失去了信任,如果是這樣,那麼又有誰會把政府頒布的法令當回事呢。所以,」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建立起政府的公信度。「商鞅這樣想,他也是這麼做的。
商鞅
他在南門外豎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並發布了微博:如果誰能將這根木頭從南門搬到北門,那麼就賞給他十兩金子。十兩金子在當時是一筆巨款,秦國百姓在微博上看到這條消息,」民怪之。「懷疑的評論層出不窮,大家瘋狂轉發這條微博,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就登上了微博熱搜榜的頭條,緊接著,離得近的紛紛來到南門觀看這個百年難遇的爆炸性事件,大家都議論紛紛。
一定是騙人的,怎麼可能從北門搬到南門就賞這麼多錢。」
「可不是,拿我們當傻子呢,搬一根破木頭值這麼多錢?我咋就不信呢?」
商鞅等了一會兒,發現大家都想當吃瓜群眾,於是微微一笑,宣布:如果有人將這根木頭搬到南門,我就賞給他五十金。一下子,四周又沸騰了,大家都被商鞅的言論驚到了,眾說紛紜,過了一會兒,終於有一個人鼓足了勇氣,站了出來,「五十金啊,要是真的給了,那我這輩子就吃喝不愁了,一夜暴富,就算是不給,那也沒損失什麼。」他如是想。大家將信將疑,人潮開始隨著這個人向南門涌動。
到了南門之後,商鞅立刻下令,將五十金賞給了這個人,這件事一下子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這就是「徙木立信」,從此刻開始,變法取得了首勝,建立起了千金難買的政府威信,為之後的一系列變法措施提供了保障。
徙木立信
毛主席曾經評價這件事情: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懲奸以保人民之權利,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示國威,孥貧怠以絕消耗。此誠我國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憚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於是知執政者之具費苦心也。
商鞅之後又採取了一系列變法措施,經過先後兩次大規模的變法,徹底改變了秦國落後的局面,完成了一次華麗的轉身,從此躋身大國,強國之列
-------------------
「徙木立信」原來是這個意思,長見識了
2017-12-28 由 塞外的風 發表于歷史
最近看新聞,見「徙木立信」一詞,以前對此詞一知半解,更不求甚解。今搜索發現,亦頗有意思,整理出來供學習借鑑。
【原文】:
孝公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譯文】:
秦孝公已經任用了衛鞅,衛鞅想要實施變法圖強政策,唯恐天下人對自己產生非議。法令已經完備,但沒有公布,(衛鞅)恐怕百姓不信任,於是在國都市場南門立下一根三丈長的木桿,招募百姓有能夠搬到北門的就賞給十鎰黃金。百姓對此感到驚訝,沒有人敢去搬木桿。(衛鞅)就又宣布命令說:「有能夠搬過去的就賞給五十鎰黃金。」有一個人搬木桿到北門,立即賞給他五十鎰黃金,以表明沒有欺詐。終於頒布法令。
【意思】:
指通過某種手段樹立典型,消除公眾的觀望情緒和懷疑態度,從而使公眾信服的行為。
【考考你】
1.你能準確地說出下面幾個加點字的意思嗎?
孝公既用衛鞅輒予五十金卒下令
參考成語:既往不咎、一如既往 、淺嘗輒止、卒擅天下
-----------------------
在春秋時代,中原各諸侯國的都城中,都有特設的「市區」,是買賣交易的地方,通常非常熱鬧。例如齊景公要更換重臣晏嬰的住宅,理由就是晏嬰的舊宅「近市,湫隘囂塵,不可以居」(見《左傳》昭公三年)。
根據文獻資料與考古資料,戰國時代的「市」通常作方形或長方形,四面有圍牆,每面牆的中間設有門,稱為「市門」,因此市的當中有十字街連通四面牆中的市門,形成市中的來往道路,同樣地,市也設有專人負責管理。
由於市是貨物交易、人來人往的熱鬧地方,因此,古代的市也就成為統治者公佈重要訊息的場合。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商鞅變法,商鞅為了先取得人民的信任,而有「徙木示信」的故事,當時他就是
「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能有徙置北門者予千金」(見《史記》〈商鞅列傳〉)。
另外,秦國呂不韋讓賓客們著成《呂氏春秋》一書,為了誇耀此書的價值,曾經
「布(於)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見《史記》〈呂不韋列傳〉)。
這兩個例子都說明,市門是群眾經常出入之處,最易將訊息傳達。甚至執行死刑時,也通常就在市裡,有時我們說執行死刑叫做「棄市」,或者所謂的「梟首東市」,也是利用市的聚眾特性,在這種地方行刑,無非是要達到「殺雞儆猴」的目的。
在中國的中古時代(魏晉南北朝到隋唐),城市的規劃是一種所謂的「坊里制度」,或者稱為「坊市制度」、「城坊制度」,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制度呢?(課文頁224~226)
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代,城市的規劃基本上仍承襲著周、秦、漢以來的「里」、「市」的制度,但是卻有所變革。改變的地方是:
(1)城市中的里更加整齊,通常築城之前就有計劃性的規劃;
(2)里的範圍更加強,有土築的里門圍繞;
(3)里的名稱有了新的定義,也稱為「坊」;
(4)里用以維持治安的特性更加濃厚,封閉的特性更加明顯。
這就是我們所慣稱的中國中古時期的「坊里制度」。
這個時期,里有另一個稱呼,叫做「坊」,「坊」古通「防」字,古字寫作「防土.JPG (809 bytes)」,意思相當明顯,就是用土築牆以做防衛之用。其實在漢代的文獻中,就已經有「坊」的存在,例如東漢洛陽城的九宮就有「九子坊」;此後,西晉洛陽宮則有「顯昌坊」、「修成坊」、「綏福坊」、「延祿坊」、「休征坊」、「承慶坊」、「桂芬坊」、「椒房坊」、「舒蘭坊」、「藝文坊」等等。但從這些坊名看來,都是出現在洛陽的宮闕之內,不過是一些為皇家服務的作坊,或者是特定的專業空間,也有的是貴族居住的地區,與一股民居的「里」有很大的不同。
到了北魏時代,才開始對都城中居民的「里」也稱為「坊」,彼此互用。這個現象的出現,是在北魏前期的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史書中記載:
「(拓跋)什翼珪始都平城,猶逐水草,無城郭,木末(編按:即拓跋嗣)始著居處。佛狸(編按:即拓跋燾)破梁(涼)州、黃龍,徙其居民,大築郭邑。截平城西為宮城,……其郭城繞宮城南,悉築為坊,坊開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每南坊搜檢,以備奸巧」(見下引「史料選讀」第六條)。
可見得當時拓跋鮮卑之所以要在平城以南築「坊」以居民,最主要的就是要安置大量的徙民;也有學者認為,可能當中也摻雜著游牧民族的特性。至於築坊安置徙民的用意何在,重點就在於徙民來自各地,種族、職業都非常複雜,北魏統治者為了管理上的方便,就設計出這種方式。
再從「每南坊搜檢,以備奸巧」一句看來,治安上的維持是一項很重要的功能;這項功能即使遷都洛陽後,仍然非常重要,而且持續執行著(參見下引「史料選讀」第七條)。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決定遷都洛陽,並且下令對這個西晉以來就因長年戰亂而殘破不堪的舊都加以重建,而且非常慎重地參考前代以及當時南方建康城的形制,再加以規劃設計。我們從《洛陽伽藍記》一書的記載,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北魏洛陽城的規模,不論一般人民所居住的坊(里),或是交易買賣的市,都有整齊劃一的設計(參見下引「史料選讀」第八、九、十條)。
當時一個坊(里)就正好是一個平方里,整個洛陽城的內外,共有三百二十個(坊)里,這是中國古代都城建設史上,第一次有計劃地把居民的「里」整個建成,而且作出整齊的佈局,規定統一的規格。
隋代的都城稱為「大興城」,位於原來漢代長安城的南方,它基本上仿照北魏以來的坊里制度,更加有計劃地、完全新築的一個都城,唐代也將國都設於此處,就是同學們熟悉的唐代長安城 是個四四方方,像棋盤一般整齊的大都市。
唐代規定,城內各個坊的坊門,早晚都要定時開閉。在長安及洛陽城內的各條街上都設有街鼓,以擊鼓的鼓聲作為城門、坊門開開的標準。每天天將亮時,承天門(宮城南門)擊鼓四百下,城門隨之開啟,街鼓跟著擊六百下,坊門隨之開啟;日落時則承天門擊鼓四百下,城門隨之關閉,街鼓跟著擊六百下,坊門隨之關閉。
就在街鼓擊六百下的時間內,居民都要進入坊之內,不得在長安大街上逗留行走(就是宵禁),否則就是「犯夜」,曾受到處罰;但是夜晚在坊內的活動並不禁止。此外,例如禁止居民破壞坊牆、不得向坊牆外拋棄穢物、不得在大街上種植蔬果等,都有相關的法律規定。
由於這個時期都城的特性,不只是有形的城牆、坊牆包圍,同時也有一套制度與之配合,規定著人們在城內的活動時間,因此,這套「坊里制度」我們可以稱之為「封閉性」的都城制度。P.445
------------------
立 木 南 門
立木:豎木於地上。意思是用具體事實來證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開來。現代多用於形容取信於民。
出處
《史記·商君列傳》:“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有一人行徒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譯文:
《史記·商君列傳》:“商鞅變法的條令已準備就緒,還沒公佈,擔心百姓不相信自己,於是在國都集市的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招募有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的人賞十兩金子。百姓對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有一個人搬了木頭,就給了他五十兩金子,用來表明沒有欺騙(百姓)。”
故事
戰國七雄中,秦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諸侯國落後。貼鄰的魏國就比秦國強,還從秦國奪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國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決心發憤圖強,首先蒐羅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說:“不論是秦國人或者外來的客人,誰要是能想辦法使秦國富強起來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這樣一號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幹的人。有一個衛國的貴族公孫鞅(就是後來的商鞅),在衛國得不到重用,跑到秦國,託人引見,得到秦孝公的接見。
商鞅對秦孝公說:“一個國家要富強,必須注意農業,獎勵將士;要打算把國家治好,必須有賞有罰。有賞有罰,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進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張,可是秦國的一些貴族和大臣卻竭力反對。秦孝公一看反對的人這麼多,自己剛剛即位,怕鬧出亂子來,就把改革的事暫時擱了下來。
過了兩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穩了,就拜商鞅為左庶長(秦國的官名),說:“從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長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個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命令說:“誰能把這根木頭扛到北門去的,就賞十兩金子。”
不一會,南門口圍了一大堆人,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這根木頭誰都拿得動,哪兒用得著十兩賞金?”有的說:“這大概是左庶長成心開玩笑吧。”大夥兒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沒有一個敢上去扛木頭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還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賞金提到五十兩。沒有想到賞金越高,看熱鬧的人越覺得不近情理,仍舊沒人敢去扛。
正在大夥兒議論紛紛的時候,人群中有一個人跑出來,說:“我來試試。”他說著,真的把木頭扛起來就走,一直搬到北門。
商鞅立刻派人傳出話來,賞給扛木頭的人五十兩黃澄澄的金子,一分也沒少。這件事立即傳了開去,一下子轟動了秦國。”
老百姓紛紛稱讚商鞅是個守信之人。商鞅以信折服秦國百姓,他制定的新法令頒佈後,得到順利推行。
自從商鞅變法以後,秦國因此與日俱強,逐漸成為戰國中後期最強大的國家。此乃為商鞅南門立木和立木為信的歷史典故,成語“立木南門”和“徙(xǐ )木為信”就是從這裡來的。“立木南門”意思是用具體事實來證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開來。“徙木為信”(徙:遷移。信:信用)意思是指說到做到,言而有信。這個典故啟示人們做人要以誠為本,說到做到,才能樹立威信。以誠為本,依法治國,照章辦事,才能夠取信於民,得信於民,才能夠做到令行禁止,政通人和。
舉例
官員要做到立木南門,百姓才會愛戴他。
創一流制度,建一流隊伍,立木南門才能鑄造鐵軍。
回顧
千金買骨
程門立雪
道不拾遺
殺彘教子
投木報瓊
+---------------
讀資治通鑑,商鞅代表大秦帝國做了一次成功的營銷活動
2017-11-02 由 歷史告訴你 發表于歷史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乃下令。
​以上是資治通鑑原文,這個八卦是衛鞅最著名的事跡,沒有之一。我記得我小學五年級的《歷史》課本上有一篇就是專門說商鞅立木賞金的故事(課本用的是通用名商鞅,公孫鞅衛鞅這種細枝末節沒提)。那課本上也有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的故事,給的評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
​比較另類的是,世界史部分講了聖女貞德的故事。我想,中國人對貞德並不熟悉,貌似她也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人物。同時入選課本的還有達伽馬,這個人對世界的影響顯然大得多。課本並沒有解釋聖女的意思,多年以後我看到《聖女貞德》的電影,發現聖女的頭銜來自於基督教,才明白為什麼課本里絕口不提。
現在網上有一種論調,說中小學教材三觀不正,以前的課本過分宣揚民族主義,現在的課本又過分崇洋媚外。現在的課本怎樣我不敢說,因為沒學過。以前的課本我覺得還是挺能兼容並包的,並不盲目排外。
我學習聖女貞德的同時,順便知道了一個地名:奧爾良。所以後來看到紐奧良烤翅時就會想到聖女貞德。話說美國人取名還真是沒有創意,在老地名前加個New就算齊活,紐奧良、新英格蘭、新漢普郡、新約克……太敷衍了事。要說美國人多麼有創新精神,我持保留意見。
說回衛鞅,他的三項變法措施頒布之前,怕老百姓不相信,就搞了個立木賞金的小營銷活動。今天看來,他用五十金和一根木頭實現了一次成功的宣傳,建立了老百姓對他這個新法推行者的信任,可以說是花小錢辦大事的光輝典範。這件事情給我們的一個啟示是:沒有什麼事情是十兩金子抑或銀子搞不定的,如果有,那就花五十兩。而另一個經典案例,「千金買骨」,花的錢多多了,不在一個段位上。
​衛鞅為什麼怕老百姓不相信呢?我想焦點在於賞軍功這一項,剝奪宗室特權,一切憑軍功說話,改革力度太大,讓老百姓覺得難以置信。當初包產到戶政策面臨的形勢,可能也差不多吧。另一個問題是,秦孝公的政府信用值有點低,老百姓才會不相信。看來以前秦國政府沒少忽悠過老百姓。
----------------------
商鞅徙木立信
誠信故事2:韓信千金資漂母
才華橫溢的窮秀才羅隱是個什麼樣的人?
秦孝公重用商鞅,商鞅想施行變法(改革),但又怕天下人對自己有非議。新法準備就緒了,還沒有發布,怕民眾不相信,就把一根三丈之木立於國都市場的南門,宣布能將此木般到北門的人就賞10金。民眾疑惑不信,商鞅又宣布:“能將此木般到北門的人就賞50金!”有1個人把木頭般到了北門,商鞅就給了他50金,以表示不騙人。於是就頒布法令實行變法。商鞅藉此表明令出必行,絕不欺騙,史稱“徙木立信”。
原文:  
既用衛鞅,鞅欲變法,恐天下議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募民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復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摘自《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
註釋:商鞅(約前395年—前338年),漢族,衛國(今河南安陽市內黃梁莊鎮一帶)人。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姬姓,衛氏。又稱衛鞅、公孫鞅((衛鞅之“衛”即以國為姓,商鞅之“商”即以封地為姓或以官職為姓)。商鞅應秦孝公求賢令入秦,說服秦孝公變法圖強。孝公死後,受到秦貴族誣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死後被車裂。商鞅在秦執政約二十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並使秦國長期凌駕於山東六國之上,為後來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評論一:毛澤東早年在評論“徙木立信”這段故事時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其法懲奸以保人民之權利,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富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孥貧怠以絕消耗。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憚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於是知執政者之具費苦心也”。
毛澤東對商鞅評價很高,說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國富民偉大的政治家,是一個具有宗教徒般篤誠和熱情的理想主義者”。他認為商鞅之法“懲奸究以保人民之權利,務耕織以增進國民之福力,尚軍功以樹國威,孥貪怠以絕消耗。此誠我國從來未有之大政策”。他還說商鞅“可以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徹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僅限於當時,更影響了中國數千年。在現代,儘管有少數不同聲音,但大多數人承認商鞅是一個敢於觸動舊勢力、敢於改革的英雄。
評論二:《資治通鑑》中說:“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於民,民保於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不善者反之:欺其鄰國,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離心,以至於敗。所利不能藥其所傷,所獲不能補其所亡,豈不哀哉!昔齊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晉文公不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棄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廢徙木之賞。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稱刻薄,又處戰攻之世,天下趨於詐力,猶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況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評論三:  梁啟超在《中國六大政治家》中,將商鞅列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之一,與管仲、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和張居正同列
評論四: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中列出“中國六大丞相”為管仲、商鞅、諸葛亮、王猛、王安石、張居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