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紵佛像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2Ho2aVY
脫胎漆器,又稱活脫,指不依賴內胎、僅僅依靠漆層和填充的織物成型的一種漆器。廣義的脫胎漆器可以指一切應用此種工藝的漆器,因為最常用的填充織物是苧麻的麻布,又稱夾紵。狹義的脫胎漆器指福建省福州市特產的,以絲綢替代麻布、進一步減輕自重的漆器。
夾紵在日本則被叫做乾漆造,是一種在漆器製作的技法,始於戰國時代的楚國,於漢朝逐漸成熟,早年主要用於佛像製作,洛陽白馬寺及日本東大寺法華堂、興福寺、唐招提寺的佛像便是利用此種技法,雖然製作耗時,但歷久彌新,漆的透明度會更清晰。
脫胎漆器的做法是先利用土、灰泥製成內胎,在其上藉由漆的可塑性及麻布的張力,將麻布跟漆層交互重疊,待乾固後,將內胎除去,最後只剩下漆和布的結合體,因而器體相當輕盈,還有堅韌、歷久、易於造型等優點


夾紵金漆佛像
夾紵像,是用漆塗裹紵麻布而製成的佛菩薩像,又稱幹漆像、脫空像、搏換像、脫沙像等;即造像時,先搏制泥模,再在泥模上裹縫紵布,再用漆加以塗凝光飾,然後將泥除去,脫空而成像。
關於夾紵的語義,如慧琳一切經音義(卷77)引釋迦方志(卷上)說:「綊紵者,脫空象,漆布為之。 」大唐西域記(卷12)的小注中也說「夾紵今稱脫沙」,資治通鑒卷二○五胡三省注釋夾紵像也說「夾紵者,以紵布夾縫為大像,後所謂麻主(用麻布縫漆而成的神主)是也」
夾紵造像,原為古代中國所創制發明。 我國在西元前後,已有用漆布製成冠、莒的事例;這種漆紵製品,漢朝的人寫作俠紵(漢王盱墓俠紵杯銘,)或作綊紵(同墓綊紵盤銘)。 是在紵布上敷漆,製成器物,其中多有脫空的構造;嗣後佛教傳入,即將這一項技藝應用於造像,便成為中國特創的夾紵像。 這是印度古來所未有的,因而各經論中均未有這一項造像記載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夾紵造像,最早見於文獻上的是第4世紀末東晉戴逵(字安道—395)所造的夾紵像。 如出三藏記集(卷12)法苑雜緣原創組目錄中,有「譙國(今安徽亳縣)二戴(戴逵和他的次子戴顆)造夾紵像記。 」辯正論(卷3)也說:「晉常侍戴安道,學藝優達,造招隱寺,手自製五夾紵像;並相好無比,恒放神光。 」又法苑珠林(卷16)也說:「逵又造行像五軀,積慮十年。 像舊在瓦官寺。 」用夾紵製造佛像,軀體很輕,便於行像之用。 戴氏在當時所造夾紵像也許不是少數。 在這以後的夾紵造像,如廣弘明集(卷16)載有梁簡文帝為人造丈八夾紵金薄像疏文,辯正論(卷3)也載有陳尚書袁憲在上定林寺造夾紵像十軀;在北方則有北魏孟仲暉于6世紀初在洛陽永明寺造中人夾紵像,洛陽伽藍記(卷4)稱其相好端嚴, 世所稀有;還記載其靈異事蹟。 這都證明南北朝時代夾紵像頗為流行。
隋代(581—618)關於夾紵像的記錄也不少。 如續高僧傳(卷25)感通篇說「京師西北有廢凝覌寺,有夾紵立釋迦,舉高丈六,儀相超異,屢放光明,隋開皇三年寺僧法慶所造。 撚塑才了,未加漆布,而慶忽終」;旣而法慶又復活,於是「周流遠近,率諸士女,以成其像」。 又開皇16年,潤州仁孝寺釋智琳也「前後造中人像五軀,夾紵像一軀,神儀顯曜,相好嚴挺」(見續高僧傳卷10)。 辯正論(卷4)載:尚書右僕射魯國公虞慶則,「大起法堂,廣羅佛殿,于襄州造盧舍那夾紵像,高一百二十尺,相好奇異,靈應殊常。 其所建寺,即沖覺寺也。 」
唐代(618—907)夾紵造像的有名記載,如續高僧傳(卷19)說,唐初,南武州沙門智周造彌勒丈六夾紵並諸侍衛;又慈恩法師傳(卷7)說,貞覌二十三年以來,玄奘在大慈恩寺造夾紵寶裝像二百余軀。 在武則天時,洛陽更造有極大的夾紵巨像。 如舊唐書(卷22)載,垂拱三年春到四年正月,毀東都之乾元殿,就其地創明堂凡高二百九十四尺,東西南北各三百尺,有三層,刻木為瓦,夾紵漆之;又在其地建造一千尺高的功德堂並造大夾紵像。 朝野僉載(卷5)說這夾紵像「高九百尺,鼻如十斛船,[小指]中容數十人並坐,夾紵以漆之」。 這可稱為空前絕後的夾紵大像,其構造方法和技巧,使我們在現今也難以想像而為之驚異。
又在西域于闐、龜茲(今新疆境內)也有夾紵佛像。 如大唐西域記(卷12)記玄奘法師在瞿薩旦那(于闐)國,也見到「王城西南十余裡,有地迦婆縛那伽藍,中有夾紵立佛像,本從屈支(龜茲)國而來至止」。 當時西域地區用夾紵造像,其製造技術也許是在這以前由中國本部傳去的。 以後宋贊甯僧史略(卷上)內還說:「今夏台、靈武每年二月八日僧戴夾紵佛像,侍從圍繞,幡蓋歌舞引導,謂之巡城。 」可見古新疆甘肅地區以夾紵像用於行像,到10世紀間還很流行。
由於唐代夾紵造像技術的發展,8世紀間揚州大雲寺鑒真律師和他的弟子如寶、思托等去日本弘化時,並將這項造像技術師同去,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製造了丈六本尊盧舍那佛、丈六藥師、千手覌音等夾紵像,其構造的技藝極為精妙, 至今日本奉為國寶。
13世紀間汴梁光教寺有宋制五百羅漢夾紵像,據周密癸辛雜識別集(卷上)說:「像皆是漆胎,妝嚴金碧,窮極精好。 」這種夾紵造像技術到了元初(即13世紀末)寶坻劉元(字正奉)更為精擅特出,當時又稱為搏換像,如道園學古錄(卷7)劉正奉塑記說:「搏換者,漫帛土偶上而髹之,已而去其土,髹帛儼然其象。 昔人嘗為之,至正奉尤極好。 」同書又說:「凡兩都名刹有塑土范金搏換為佛者,一出正奉之手,天下無與比者。 」又元代畫塑記關於劉元的造像記載很多,其中如「至治元年十二月十八日,敕諸色府朵兒只等大殿后禦塔殿內。 ...... 其西安置文殊菩薩像,其東彌勒像,咸以布裹漆為之」。 這就是所謂搏換的夾紵像,從此以後,各地造像中,頗多用夾紵製造。
關於夾紵像的製造法,古來未有詳細的記載。 但據慧琳音義說夾紵像系脫空像,漆布為之;元代道園學古錄說搏換像為漫帛土偶上而髹之,已而去其土,髹帛儼然成象;其先後制法大致相似,今據近人陸樹勳氏所藏圓明園內工佛作現行則例鈔本,記載清宮庭制夾紵像的方法和物料如下:「 佛像不拘文武,油灰股沙,使布十五遍,壓布灰十五遍,長面像衣紋熟漆灰一遍,墊光漆二遍,水磨三遍,漆灰粘做一遍,髒膛朱紅漆二遍。 所用材料有:夏布、桐油、嚴生漆、蘢罩漆、退光漆、漆朱、磚灰、魚子磚灰、土子等。 (磚灰、土子是用以和漆的)」。 這種製造夾紵像技術,至今在南北造佛藝匠中尚相傳未絕。 https://bit.ly/2YpNzQw


「夾紵(讀音:ㄓㄨˋ;zhù)」是一種漆塑像的方法,以泥雕塑,然後用生漆將麻布貼於泥胎外,以此反覆多次,最後脫胎。這種方法使塑像更為逼真,且質地輕而結實,可長久保存。
此尊夾紵釋迦牟尼佛像製作於宋代,高約三十釐米,造像十分生動細膩。佛像呈跏趺坐姿,雙目微閉,神情清淨、莊嚴,手指修長;右手手心向下,自然放於膝蓋上,作觸地印,意為普度眾生;左手作托缽動作於腹部前。佛像身披袈裟,袈裟褶皺線條流暢自然。佛像表面尚殘留一些彩漆,且較多處有明顯貼金痕跡,底部麻布材質清晰可見。


夾紵像
用漆、泥、布挾扼所造之像。又作挾紵(貯)像、夾貯像、夾苧像、塞像、即像、漆像、張貫像、乾漆像。即以麻布貼於泥模上,然後以薄漆固定,再敷上一層麻布(以漆為黏劑),至所須厚度時,始去泥脫空而成。
我國自古即以漆布或筥造冠,且將此技術試用於造像上,惟開始年代不詳。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法苑雜緣原始集目錄,載有譙國二戴造夾紵像記,可知六朝時即已流行。又隋開皇三年(583)京師凝觀寺僧法慶,造夾紵之釋迦像,纔捻塑畢,未加漆布而歿;大唐西域記卷十二瞿薩旦那(于闐)條載,有從屈支(龜茲)來之夾紵立佛像等記事,皆是有關夾紵佛像之記載。日本天平時代之塞像及近世所謂之乾漆像,即相當於夾紵像。
--------------
漆器製作方法制胎工藝二之夾紵胎!
2018-07-03夾紵胎--中國傳統漆器文化網 http://bit.ly/2HCtr7l
夾紵胎,是用漆灰(古代主要用生漆和磚瓦灰、河沙、黃土灰或石灰調在一起)和麻布為原料製成的一種複合胎體。具體制胎工序是:在預先用木材或泥土製好的模具上塗一層漆灰,粘一層麻布,如此反覆數次,待乾燥後從模具上取下成形的胎體。「紵」字,在出土的西漢漆器銘文中可見。
貴州清鎮平壩出土的一件夾紵胎飯盤,其銘文稱其為「髹渭畫綸黃扣飯盤。」 東漢早期,「夾紵」兩字同時出現在漆器銘文中。1925年,在朝鮮平壤發現的王盱墓中,出土了一件漆杯,銘文稱其為「夾紵量二升二合羹杯」。
「紵」,麻屬,可以用來紡織纖維,是古代平民服裝的主要原料;還可解釋為用二麻為原料織成的布,李白《湖邊採蓮花賦》中「小姑織向綸,未解將人語」的詩句,描寫了少女織綸的情景。「夾紵」兩字,是指多層麻布分別夾於漆灰之間的意思,再現了夾紵胎的材料和制胎方法由於構成夾紵胎的物質是漆灰和織物,其收縮變形的程度微乎其微。
所以,夾紵胎漆器輕巧、堅實,克服了木胎漆器厚重,易變形、開裂等缺陷,是一種價康、簡便的新型胎體材料。
從考古發現的實物看,夾紵胎漆器出現於戰國中期,盛行於漢代。魏晉南北朝時期。夾紵佛像的製作一時十分盛行。到了近代,脫胎漆器在借鑑古代夾紵胎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發展起來。
古代漆器的胎,從厚胎木到木胎,從木、麻結合胎到夾紵胎,完成了從重到輕巧,從易裂到堅固的完善過程。尤其是夾紵胎,是在吸取其他手工行業的技術和工藝基礎上創造出來的。如漆器作胎時用的模具,是借鑑了治鑄行業的模型工藝;胎體以麻加固,以漆灰壓縫,可能是從土木建築的塗壁工藝中得到啟發等。
夾紵胎漆器作為古代多種手工工藝相互借鑑和滲透的結晶,成為中國漆器製作工藝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
夾紵又稱夾紓、挾紵。 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手工技藝。 作為漆塑像的方法,先用泥塑成胎,後用漆把麻布貼在泥胎外面;待漆幹後,反復再塗多次;最後把泥胎取空,因此又有「脫空像」之稱。 用這種方法塑像不但柔和逼真,而且質地很輕,因此又稱「行像」。
傳統漆器製作的工藝,發源自何時,已經史無可考,但是據記載虞舜之時「作為食器,斬山木而財之,削鋸修之跡,流漆墨其上...... 禹作為祭器,墨染其外,朱畫其內。 」(《韓非子?十過》),可見中國人使用天然漆的歷史非常古老。 人類為適應生活所需,就地取材,《尚書. 禹貢》中提到當時的兗、豫兩州出產漆物,《詩經》中也記載「樹之榛栗,椅桐梓桼(漆),爰伐琴瑟」、「山有漆、隰有栗」。 周代還置「漆園」,而莊子曾為蒙漆園吏。
當虞夏之時,木制食器,流漆墨其上,也就是在木器上漆上黑漆,漆本有「黑」意,從漆樹上所割下的漆液,呈半透明灰白色,日久之顏色由灰白而暗棕,最後成為黑色,所以最原始的漆器當是呈黑色。 禹之時,墨染其外,朱畫其內,繼以朱砂調色而有紅色。 若自考古發現來看,在河姆渡文化中曾出土一隻木制漆碗,距離我們現在約有七千年之遠。 而殷商之時確實有用漆的發現,只是文字記載缺乏,周代則《周禮考工記》已明確記錄有漆車、髹飾的漆制,當時也有姓氏中名為「漆雕」,如孔子弟子中就有漆雕開者。
張鶩《朝野僉載》卷五:「其中大象高九百尺,鼻如千斛船,小指中容數十人並坐,夾紵以漆之。 」(「小指」二字原脫,據《太平廣記》卷二百八十八所引補)《太平廣記》卷二百十三引王仁裕《玉堂閒話》:「曾游洪州信果觀,見三宮殿內功德塑像,是玄宗時夾紓, 製作甚妙。 」又卷三百七十九引《兩京記》:「凝觀寺有僧法慶,造丈六挾佇像。 漆器的使用材料為天然漆樹所產的漆液,是一種半透明樹脂,漆樹為一種可高達數公尺之落葉喬木,生長分佈于亞洲東部,中國是其主要的產地。 天然漆液具有粘合、保護及防水、防腐的作用,器物塗上生漆之後色澤鮮麗,不僅美觀且別具藝術價值,能長期保存,歷久不壞。
近年由於考古發現豐富,尤其是戰國楚文化的出土遺物中有數量可觀的漆器。 楚國漆器的制工精良,形制式樣繁多,花紋題材變化豐富,繪畫線條及色彩優美。 其漆工藝興盛的原因,當然是與其地理環境及物產有關。 楚國文化發源于南方,其領域都是在目前的湘鄂、湖南、湖北一帶,有著漆工藝所需的材料,如調漆用的桐油,調色用的雄黃、丹砂,制胎用的紵麻夏布 。 兩漢之時,漆工藝的製作承繼楚國漆器的傳統,精益求精,也趨向華麗的髹飾,而且有完整的工序與製作的記事銘文 夹纻_百度百科 http://bit.ly/2HoTPRL
---------------------
佛教藝術 - 夾紵脫胎漆器與中台十八羅漢 http://bit.ly/2HpsIGe
夾紵漆像又稱為「脫胎夾紵」,大都是用來塑造雕像,可以說是最早的翻模技術。由於立體塑像其造形不是幾何的圓或方形,因此用木胎反而費事,所以是以泥土為胎,先將完整的造形以泥塑作成,之後再以紵麻(夏布)及生漆調瓦灰層層交錯。由於生漆加上細瓦灰具有水泥般的堅固強度,加上紵麻的張力,猶如建造房子,紵麻就是鋼筋,生漆瓦灰即水泥。當紵麻與生漆縱橫交錯五至六層後,待其乾固,便將泥形土胎挖出,由是成為內心中空的生漆造像基形,表面再以生漆調色加以打磨裝飾。所以「脫胎夾紵」與「木胎夾紵」最大的不同,就是脫胎夾紵必須經過脫模的工序。元代虞集在《道園學古錄》中記載:「漫帛土偶而髹之,已而去其土,髹帛儼然成像。昔人嘗為之,至正奉(劉秉元)尤極好,摶丸又稱脫活,京師人語此。」可見元代稱生漆夾紵像為摶丸或脫活。
  據唐法琳《辯正論》中的記載:「晉常侍戴(逵)安道,學藝優遠,造招隱寺,手自製五夾紵像,並相好無比。」梁簡文帝曾作《為人造丈八夾紵金蕩像》文,可見夾紵漆像自六朝,即已流傳,後來唐代玄奘法師於瞿薩怛那國(于闐)所見夾紵立佛像,據傳來自龜茲。
  唐天寶二年,揚州大雲寺鑑真和尚東渡日本傳法,夾紵造像之法由是傳入彼邦,鑑真和尚之像,迄今尚存於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日本人通稱此造像工法為乾漆(Lacquer),致使現在歐美及一般人只知有乾漆而不知有夾紵脫胎之名。後來明代黃成所著《髹飾錄》就有明言「重布胎」的方法,知為夾紵脫胎的遺法,之後明清兩代一般漆器,宮廷所使用朱漆碗盤碟之類,大都用脫胎漆器來製作。
中台夾紵脫胎十八羅漢像
  供奉於中台禪寺四天王殿兩側的十八羅漢像,係用目前的生漆夾紵脫胎工藝所製,中台禪寺開山方丈 上惟下覺大和尚感於傳統夾紵漆像工藝對於佛教藝術的重要性,及為了保存這項傳統工藝的用心,才有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十八尊羅漢像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有殺賊、應供、無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 此尊造像表現的是漢地羅漢形象。 呈比丘相,面相慈悲祥和,神態生動傳神。 身著交領式通肩袈裟,衣褶雕刻自然生動流暢,表現出強烈的質感,技法嫻熟簡練,典型的漢地製作工藝特徵。 整體通體漆金,施金均勻,品相極佳,尺寸較大,不可多得的清代夾紵造像作品。清代夾紵胎漆金羅漢


阿彌陀佛結金剛跏趺坐,螺髪雕琢得細密規整,從而凸顯出髻珠圓潤。 臉廓圓潤豐腴,天庭飽滿,為典型漢傳開相。 雙眉如彎月,雙目垂俯,相容和熙,靜穆安寧之中盡現佛家之莊嚴。 雙耳緊貼面容,下垂至肩部,一改往常所見阿彌陀佛像的肥碩飽滿之態。 脖頸處刻有三道蠶節紋,顯示了阿彌陀佛不同凡俗的相好特徵。 造像身姿端正飽滿,身著通肩式袈裟與僧裙,胸部露出內束的裙腰,下擺在雙腿前鋪展開來,衣紋的處理採用漢地寫實手法,折迭曲覆,質感較強,但仍清晰可見軀體的自然起伏和變化,背面亦精心地刻畫。 該像相好具足,整體造型優美,軀體雄健,線條飽滿柔和,體現出高超的鑄造工藝水準和審美造詣。 
整像以夾紵工藝製作,採用幹漆,苧麻,五彩石粉等為原料,經過烘乾,打磨,夾紵等數十道工序完成。 經過幹漆夾紵工藝的處理,佛像色彩鮮豔,呈現出一種光潤亮澤的質感,並且不宜開裂,變形,能更好地保存佛像原本的神韻,細膩的紋路和流暢的衣紋。 該像以朱紅作底漆,最後在表面施予金漆,經長年供奉略顯斑駁,然而更凸顯出寶相不同凡俗的氣韻。 造像莊嚴大氣,具有元代造像的遺韻,應為明代早期作品,形制頗大,留存至今極為不易。  http://bit.ly/2HoUtPb


清康熙夾紵漆金菩薩造像,是標準的康熙宮廷造像。 此造像神態自若,比例勻稱,雍容華貴,工藝寫實且精益求精,明顯帶有漢藏地區造像風格相互融合的特點,且具有此類造像少見的尺寸和精湛工藝。 該像藝術造詣和瞻仰價值頗高,代表清代佛造像最高工藝水準的康熙木造像風采可據此窺見一斑。 https://bit.ly/2YyISnR


觀音坐像夾紵制,夾紵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制像因質輕,便於攜運,我國早期的脫胎夾紵佛像大都流落國外,現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及西雅圖博物館( Seattle Art Museum)各藏有唐代的夾紵脫胎佛坐像。 此尊釋迦牟尼佛從瓔珞的造型、腿部褶皺的表現可推斷為明代造像。 髮髻高聳,肩胸寬厚,肢體圓渾,著雙領下垂式袈裟,肩披帔帛,胸佩寶珠瓔珞。 造像工藝華麗非常,皮殼打磨較好,漆色上乘。 與右圖(南京博物館藏明代觀音像)相比,造型更加生動傳神。 風格鮮明突出,身型圓潤飽滿,法相莊嚴肅穆,紋飾飄逸流暢。 此尊造像比例準確,做工極其考究,為造像上乘之作。 https://bit.ly/2HhVn0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