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鈿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2VyugHL


古代女子額頭上的花鈿,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你知道嗎?
很多人所看的宮廷劇中,如果你看的仔細的話,就會發現許多皇帝身邊的妃子額頭上面總是畫有一些精美的圖案,但是有一些普通的不太受皇帝恩寵的宮人額頭上面並沒有,但是我們都很好奇的是,她們額頭上面究竟畫的是什麼呢?
其實這種情況在唐朝已經開始出現了,後宮的妃嬪額頭上面都有一些精美的圖案,這個精美的圖案就叫做花鈿。花鈿其實還有其他的名字,比方說是面靨,媚子等等,它的顏色最多就是紅色,其實它的來源也是有故事的。
在南朝時的皇帝的女兒,據說有一天在睡覺時一朵花落在了她的額頭上面,公主醒來之後,一直在洗這個花的印記,後來三天之後才將這個花洗掉,但是服侍她的宮女們見公主這樣子,也挺漂亮,於是就試著在自己的額頭上面畫這個花鈿,於是這個妝容就一直流傳了下來 也被稱之為梅花妝。
其實在晚唐時期也有另一種說法,說是有一次一個宮女惹怒了武則天,她很生氣,於是就順手拿起一個硯台砸向這個宮女,去意外地在這個宮女額頭上面留下了傷疤,這個宮女便想要通過化妝的方式掩蓋這個傷疤,於是便在額頭上面花了一個梅花,眾人都覺得很漂亮,於是都向她學習。
其實花鈿也有很多的形狀,有小圓點,或者是其餘花朵的形狀,最受歡迎的還是梅花,而在現代的電視劇中也經常看到這樣子的妝容,就是在武則天中也經常看到,武則天在身為才子的時候經常在額頭上面畫一朵梅花,其實效果也很明顯,她的風韻並不比其他才子少,還有在其他的電視劇中看到過唐朝時期的蕭淑妃,額頭上面是一個青鳥翠鈿,雖然並不多見,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舒適而且獨特。
生活在現代的我們越來越喜歡簡單舒服的服裝,並且化妝的樣子也是跟隨潮流的發展,然後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化妝,很少有人會效仿古代的樣子,雖然現在也曾掀起過一股唐朝服裝的熱潮,但是更多的女性更喜歡現代舒服簡單的服飾,花鈿在我們這些女性的視野中也逐漸退隱。
雖然當今的社會中不會有花鈿的出現,因為大家都很少去考慮這樣子去化妝,更加趨向於現代化的妝容。但是在影視的拍攝剪輯中,比如在拍古裝劇時,還是會經常會用到它,它雖然只是額頭上一朵花但是卻給人另一種美的享受。
 


古代女子化妝貼花鈿,起源並不是在唐朝
2017-03-12 由 北京民俗 發表于文化
三月初春,柳芽抽新,唐人成彥雄在《柳枝辭》中將新生的柳葉喻為花鈿,可見花鈿的小巧與俏皮。春意盎然,何不剪一葉花鈿貼在眉間,用春意裝飾面容,讓自己驚艷時光。
花鈿又稱花子、面靨、媚子,是古代女性貼在或畫在眉間、額頭、兩鬢的一種面部裝飾。這種妝容最為盛行的是在唐朝,在《女史箴圖》、《樹下美人圖》、《弈棋圖》等描繪唐朝婦女的畫卷上都可以看到婦人們額上或雙頰有紅色的花紋。花鈿最早的起源可能已經難以考究,但有幾個小故事不妨一聽。
在晚唐時期,民間認為花鈿起源於本朝女子上官婉兒,相傳上官婉兒曾惹怒武則天,武則天隨手將身邊的硯台扔向上官婉兒,硯台砸在地上,崩壞的一角砸到了上官婉兒的眉間以致留下傷痕。為了遮蓋住傷痕,上官婉兒便在眉間畫一朵梅花,宮中女子看到後覺得這樣的妝容甚是美艷便紛紛效仿,流行於一時。在唐朝志怪傳《續玄怪錄》中記載:一名叫韋固的男子,因不相信月老的「婚姻命定說」就派人去刺殺命中注定年僅三歲的妻子,但刺客的匕首隻刺進的女孩的眉心。後來韋固成親後發現自己的妻子,無論是沐浴或是在各種場合眉心的花鈿都不會摘下。韋固向妻子詢問其中緣由,妻子便將自己三歲遇刺之事告訴他,韋固便也不得不相信這命中注定的姻緣。
這與上官婉兒在眉間畫梅花是相似的緣由,都是為了遮蓋住面部的傷痕。而早於唐朝時期已有關於花鈿的記載。
據宋高承《事物紀厚》引《雜五行書》說: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日臥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於公主額上, 自後遂有梅花妝。」五代前蜀詩人牛嶠在《紅薔薇》中寫道:「若綴壽陽公主額,六宮爭肯學梅妝。」在考古發現中,長沙戰國楚墓中的彩繪女俑上就繪有花鈿。所以說花鈿的起源現在難以定論,有些故事姑且說之各位也就姑且聽之吧。
花鈿的形狀多種多樣,據說因為唐朝盛行佛教,所以眉間圓點狀的花鈿就是效仿佛像的白豪。除了圓點外菱形、扇形、牛角形、桃花形等各種形狀都可飾在眉間。花鈿的顏色和材質亦不單一,除了紅色外還有金色、黑色、翠色、黃色等。有的會把螺鈿、雲母這種帶有淡彩光暈的東西作為原料,還有用翠鳥或者其他顏色艷麗的鳥羽剪成想要的形狀貼在面部,在《木蘭辭》中大家熟知的一句「對鏡貼花黃」其中的「花黃」就是一種黃色的花鈿。更為奢侈的是用金箔或者是在翆羽上描金粉製成的「金靨」,這種花鈿貼在眉間更顯流光溢彩、耀眼奪目,金靨成為了當時最受唐代女性歡迎的貼飾。
那麼花鈿又是如何貼在面部的呢?趙光遠《詠手》有「舌頭輕點貼金鈿」的詩句,花鈿當然不是用舌頭輕輕一點就可以貼上的,花鈿的粘著力在於背面的膠。這種膠被稱作「阿膠」,但是由魚鰾熬制而成,這種膠在凝固狀態下沒有粘性,遇一點水便可融化,這種膠既便於保存又易黏貼。有時貼在臉上的花鈿受到面部肌肉運動以及妝粉、汗液的影響也容易脫落。
劉長卿《揚州雨中張十宅觀妓》描繪了「夜色帶春煙,燈花拂更燃。殘妝添石黛,艷舞落金鈿。」的景象。在繁華的揚州古城,明燈照亮了春雨,春雨氤氳了夜色,舞女們的金鈿隨著搖曳的舞姿翩翩而落,為這豪門宅邸鋪上點點金光。 「芙蓉出水妒花鈿」,與花鈿相比。出水的芙蓉看來都是遜色一籌。


曾經流行千年的花鈿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古代女子也不例外。“花鈿妝”便是一種古代女子常用的彩妝,“花鈿”也稱為“花子”,是一種用金箔、彩紙、魚骨、昆蟲翅膀等材料製成的裝飾品,一般為花、鳥、蝴蝶等形狀,“花鈿”背後有一層膠,貼的時候很方便,哈口氣,膠就化了,對著鏡子就可將“花鈿”貼於臉上。還有一種“花鈿”是作為飾品插進或貼在高聳的髻上,比如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描寫楊貴妃的“花鈿委地無人收……君王掩面救不得……”,說的就是楊玉環頭發上的“花鈿”掉在了地上,以此來形容美人將死。金鄉縣曾出土過四件金質的花鈿,其中一件做工異常精細,花瓣為雙層,由金絲編成,焊接在薄薄的金箔上,“金鈿”的外緣還飾有一圈小金珠。
  花鈿的起源
  有學者考証,“花鈿妝”確切的起源應是在漢代,也有人認為是秦始皇時期,又有人說是南北朝或唐朝。在眾多的傳說版本中,人們述及最多的還是南朝時期的一個故事。相傳南朝時,宋武帝有個女兒叫壽陽公主,這位壽陽公主生得花容月貌,十分美麗。有一天,公主跟宮女在花園裡玩得累了,就躺在殿下歇息,一陣微風吹來,從梅樹上飄下一朵梅花,正巧落在公主的前額,染下了一個梅花狀的印子。她的皇後母親看到了,覺得很耐看,就叫公主暫時留著,三天都不要洗臉。其他宮人看到以後,都覺著臉上頂個花印子十分漂亮,於是紛紛效仿。因為梅花畢竟只在冬天開放,其他季節怎麼辦呢?愛美的人們就想出一個法子,取不同材料人工製成花的樣子,來代替梅花貼在額頭上。後來,這一化妝方式傳到了宮外,在民間廣泛流行。此後,“花鈿”更是派生出了各種各樣的顏色和形狀,貼的方位也從額前眉心處,演變到了貼在耳邊、眉毛兩側、臉頰等處,或做成飾品插在頭發上。
  鼎盛時期的景象
  “花鈿”最流行的時期是唐代,晚唐時發展至鼎盛。唐代李複言著有《續玄怪錄》一書,可作為一個小小的佐証。書中有一名叫韋固的男子,因不相信月老的“婚姻命定說”,就砍了他命中注定的那個尚在襁褓中的妻子一刀,那小女孩長大以後,果真嫁給了韋固做妻子,有頭上的傷疤為証。李複言描寫韋固妻“眉間常貼一鈿花,雖沐浴、閒處,未嘗暫去”,說的就是韋固妻為了遮頭上的傷疤,連洗澡和非正式場合也從不將“花鈿”摘下來。敦煌莫高窟中的那些女供養人像,許多臉上也都貼著“花鈿”,尤其燕形的“花鈿”在莫高窟中更是占了很大比例,多貼在耳部附近或額頭兩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在莫高窟吐番時代的窟中,帝王和臣子的額前竟然也飾有“花鈿”,不知道是出於畫者的藝術渲染,還是當時的吐番男子當真作此打扮。
  唐以後的五代十國,在服飾妝扮上承襲了唐代的遺風。編撰於這個時期的《花間集》中,有多處詠到“花鈿”的句子,比如:“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蓮。耳墜金環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頭招遠客。”從這些詞中,可以看到當時糜爛而奢侈的世風,這些偷安的小國,最終逐一被宋太祖趙匡胤收編到大宋旗下。
  消失於元代
  北宋時,“花鈿”依然還在女子中流行。沒有酒窩的女子,以“花鈿”來代替酒窩;有酒窩的,貼上“花鈿”來強調一下。黃的、黑的、綠的、紅的,各種顏色的“花鈿”可搭配不同顏色的服飾。南宋,自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思想以後,女子必須守貞潔,自然就不在社會上拋頭露面,也就不再那麼刻意地打扮自己了。元代是蒙古人的天下,花鈿漸漸淡出了歷史舞台,唯有在一些傳世的書畫作品和考古發掘中,人們方能找到這種在古代曾經流行了一千年的時尚飾品的影蹤。


花鈿[註 1]、又稱花子、面花,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化妝方式,後傳至日本、朝鮮,是女子施於額頭、眉心、兩鬢的一種妝飾,也即花鈿妝。花鈿由金、銀、貝、紙或其他材料雕鏤、裁剪成薄片,有花、鳥、蝴蝶等各種形狀。顏色則以紅、黃、綠為多。與此類似的面靨、妝靨則是由胭脂塗成。但兩者有時會混用,指於面上繪上圖案的面妝[2][1]。
以材料和顏色不同而又有別稱,如金箔製作的為金鈿,翠綠色羽毛製作的為翠鈿,黃色材料製成的則為花黃。粘花的主要材料是呵膠或魚鰾膠。
起源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中女子額上繪有V字形花鈿
中國女性在化面妝的習俗最遲見於春秋戰國時期,而花鈿本身的起源則較為複雜,歷代文獻對此有不同記載[1]。現代考古發現又與文獻記載有所出入。
據漢代劉熙《釋名》所言,以紅色顏料點在面上稱為的,本來是天子和諸侯之妾在月經來潮時表示不能進御的一種標識,後來流傳到民間,成為一種妝飾[3]。湖北江陵漢墓就出土了繪有「的」妝飾的木俑[4]。
《中華古今注》說花鈿由秦始皇發明,他命令宮人貼五色花子。至東晉時有童謠說織女死後,人們貼草油花子為織女守孝。到北周時,宮人出席宴會貼五色雲母花子,侍奉主人時則貼奉勝花子作桃花妝[5][2][1]。
一說起源於南朝宋武帝之女壽陽公主劉興弟,按《太平御覽》及《事物紀原》引《雜五行書》的相關記載,壽陽公主在某年的人日臥於含章殿簷下,一朵梅花落在公主額上,留下五辮花印,拂之不去。三日後才洗去。宮女覺得奇異,紛紛仿效,即梅花妝:「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竟效之,今梅花妝是也。」 。[2][1],這說法也不見於正史[4]。
還有一種說法指是起源於武周時期女官上官婉兒,上官婉兒原為唐中宗的昭容,武則天稱帝後,上官婉兒輔助政務,而她因激怒了武則天而被黥面(《北戶錄》則指是以刀刻面[6]),後來為了掩蓋痕跡而貼花。而在唐代宗大曆之前,不少士大夫妻子妒悍,婢妾因小事觸怒她們就被印面,這些婢妾就以形狀不同的點來遮蓋痕跡,有月點、錢點等[7]。
亦有研究者主張花鈿是受到外來文化影響,可能源自佛像兩眉間的白毫,因為佛教傳入而影響到婦女化妝,例如湖北省武昌蓮溪寺東吳永安五年墓出土陶俑以及長沙西晉永寧二年墓出土的漢代女俑,額中所飾圓點與白毫相似,然而並沒有實質史料證明兩者關係,此說尚不能肯定[2][4]。而在哈薩克阿斯塔納出土的十六國紙本繪畫以及印度北部古健馱邏國地區出土的貴霜王朝石雕像的裝飾與中國同時期的花鈿面飾相似,花鈿可能是受到中亞和印度文化的影響[8][9][10]。亦有指華夏的面花有可能是源於受匈奴人紋面圖案影響[10]:60。
還有學者認為花鈿妝源於上古繪面習俗,為原始圖騰崇拜的遺風。不少文化當中皆有過在臉上特定位置繪上裝飾圖案的習俗,這些圖案都是有規則地排列,而花鈿妝的妝飾位置也和此類繪面相似,故此有學者認為花鈿妝與繪面有一定關係[2]:66。考古發現湖南長沙小吳門外戰國楚墓中的彩繪女俑臉上呈梯形狀的三排圓點,以及河南信陽出土的楚墓彩繪木俑的眼皮之的圓點是花鈿的雛形,所以花鈿的起源至少能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11][12][13]。
各地情況
初唐額上妝飾花鈿的仕女
中國
先秦時期,婦女在臉上黏貼飾物或描繪裝飾圖案的風俗,即後世所稱之花鈿妝[13]。這種化妝方式在西周已經出現,初期稱為的或點的[14]。長沙戰國楚墓中的彩繪女俑臉上就點有梯形狀的三排圓點,河南信陽出土的楚墓彩繪木俑的眼皮之上也繪有圓點,是早期花子的基本形狀[1][12]。
漢代時這種在臉上繪畫圖案面妝很很流行,湖北江陵漢墓就出土了繪有圓點妝飾的木俑,長沙西晉永寧二年墓出土的漢代女俑也有施於眉額中間的圓形妝飾。這類妝飾於魏晉南北朝仍然可見,據晉人王嘉的《拾遺記》所載,東吳廢太子孫和有一次誤傷寵妾鄧夫人之臉頰,太醫說要以白獺髓、雜玉、琥珀屑所製之藥膏塗抹,但找不到白獺髓,就用白獺骨代替。但藥膏的琥珀太多,使鄧夫人臉上留下赤點,卻顯得她更美麗。於是欲受寵之嬪御、婢妾紛紛仿效,成為一時風尚。[15]。[16]。武昌蓮溪寺東吳永安五年墓出土的女陶俑則有圓形施於眉額正中[2][4]。魏晉南北朝時花子的形狀豐富起來,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中婦女及兒童的額頭上都繪有卷草形圖樣,鬢角處繪豎線形圖樣[14]。
北宋仁懷皇后朱氏的翟衣像,臉上貼有珠翠面花
至隋代,不但婦女會在臉上貼花子,連男性文官也會貼五色花子。無論如何,花鈿在隋唐已經是常見的女性妝容[17][1]:13。唐至五代十國是花子的全盛時期,《中國歷代婦女妝飾》,唐朝女子化妝順序為「一敷鉛粉,二抹敷脂,三塗鵝黃, 四畫黛眉,五點口脂,六描面靨,七貼花鈿」[1]:4。在民間也很流行,李復言的《續玄怪錄·定婚店》裡的韋固的妻子就以花鈿遮掩額上的傷疤[18][1]。隨著花子的盛行,唐至五代十國出現很多不同材質、形狀的花子,唐代墓室壁畫中的女性不少都以花子妝飾臉部。晚唐時更發展至鼎盛,並延續至五代,敦煌壁畫中的晚唐至五代貴族婦女供養人畫像就有不少是滿面花子。五代十國的詩詞也有不少描述到婦女臉上的花子,如顧夐的《荷葉杯》有「小髻簇花鈿,腰如細柳臉如蓮。」,後蜀歐陽炯《女冠子》詞曰「薄妝桃臉,滿面縱橫花靨」[1]:13。
宋朝歷代皇后翟衣像上仍然可以看到花鈿的蹤跡[1]:14[19]:500。淳化年間出現了黑光紙剪成的團靨和魚腮骨做成的「魚媚子」,貴婦則用珍珠作裝飾,即「珍珠花鈿妝」[1]:14。到南宋時因為社會風氣趨於保守而漸漸衰落[1]:15。元代婦女雖然仍有用花子飾面,但一般只在額部中央裝飾一個極簡單的花靨,不再是滿面花靨[14]。明代婦女在重大場合或節慶之日仍有裝飾花靨,稱為面花,《明史·輿服二》載永樂三年定皇后禮服包括珠翠面花,即以珍珠、點翠製成的面花,一套五件[20],一件貼於額部,另兩件分別貼於兩靨,兩件分別貼於左右眉梢末端近髮際處。《金瓶梅》第三十二回就提到李桂姐臉上貼著三個翠面花兒,翠面花兒就是點翠面花 [21]。其中貼於兩眉間的面花又稱為眉間俏[19]:362。清代以後,婦女面飾花靨絕跡,只見於小孩眉心所點的小紅點,具有辟邪之意[14]。
近年漢服復興運動興起,有些人穿著漢服時會在以花子妝飾臉部[22]


拾得韋氏花鈿以詩寄贈
朝代:唐代
作者:張夫人
原文:
今朝妝閣前,拾得舊花鈿。粉污痕猶在,塵侵色尚鮮。
曾經纖手裏,拈向翠眉邊。能助千金笑,如何忍棄捐。
---------------
十眉圖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2VuyBf8


古代妝容真這樣?聽面靨、斜紅、花鈿的歷史
好萊塢真人版《花木蘭》的預告片出來之後一片爭議,那歷史上的女子妝容到底什麼樣?從古畫、文物和史籍中找答案吧。
大家好,我是Ally。今天我化的是一套典型的唐朝的花鈿妝,你可能經常在電影和電視作品中見到演員的額頭上有這樣的裝飾,它的名字叫花鈿。我臉上的這幾個裝飾,每一個裝飾都有它特別的叫法,我就來講講古代婦女臉上這些裝飾的名稱和歷史由來,以及它們背後蘊藏的有意思的故事。
花鈿、花子、花靨
首先最常見的花鈿是在眉心的部位,叫花鈿、花子或者花靨。
最常見的花鈿是在眉心的部位,叫花鈿、花子或花靨。(Ally愛麗授權視頻截圖)
一種流傳最廣的說法是,花鈿起源於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有一天天氣晴好,壽陽公主在宮裡觀賞梅花。公主累了,隨意地躺在含章殿的屋簷下打盹,一朵梅花悄悄地掉下來,正好落在了公主的額頭上;公主醒來之後,臉上留下了五瓣梅花的印記,而且拂之不去,三天之後才洗掉。宮女們看了都覺得驚奇,紛紛效仿,於是就形成了後來的梅花妝。
這雖然是一個美麗的故事,但是壽陽公主是南北朝劉宋時期的人物,在那之前東晉時期的名畫《女史箴圖》裡,婦女額頭上就已經有花鈿裝飾了。
《中華古今注》裡說,「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宮人梳仙髻,貼五色花子。」再往前,戰國時期楚墓中出土的彩繪女俑臉上已經有裝飾性的圓點了,所以說花鈿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
可能由於壽陽公主的緣故帶起了梅花妝的風潮,後來在眾多的花鈿形狀裡梅花圖案一直是非常受歡迎的。除了圓點和各類花卉之外,花鈿還有動物、昆蟲、星星、月亮、水滴、銅錢和各種抽象的圖案。
在顏色上,主要是紅色、黃色、翠藍和翠綠色比較多見;在材質上,可以直接畫上去,也有用紙張、花瓣、蝴蝶、蜻蜓翅膀、小鳥的羽毛、金箔等等貼上去的。人能想到的,只要好看都可以裝飾在臉上。
到了晚唐時期,甚至出現了花鈿貼滿臉的現象,五代十國時期的詞人歐陽炯在《女冠子》中寫道:「薄妝桃臉,滿面縱橫花靨。」
斜紅、曉霞妝
另外一個常見的裝飾部位是在太陽穴位置,叫斜紅或者曉霞妝。
另外一個常見的裝飾部位是在太陽穴位置,叫斜紅或曉霞妝。 (Ally愛麗授權視頻截圖)
五代後蜀的詞人張泌在《妝樓記》中記載:「夜來初入魏宮,一夕,文帝在燈下詠,以水晶七尺屏風障之。夜來至,不覺面觸屏上,傷處如曉霞將散,自是宮人俱用胭脂仿畫,名曉霞妝。」
大意是,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有個寵姬叫薛夜來,她剛剛入宮還不太熟悉宮裡的情況。一天晚上,曹丕正在燈下讀書,四周都是七尺高的水晶屏風。薛夜來沒注意就撞到了屏風上,鬢邊血流不止,傷處看起來好像朝霞將散的樣子,即使痊癒之後也留下了像新月一樣的疤痕。
這非但沒有讓薛夜來受到歧視,反而因為她的針線手藝很厲害,受到曹丕的賞識。所以,宮女們紛紛效仿她,用胭脂在臉上化曉霞妝。後來,這種裝飾也被稱為斜紅,在唐代的畫作和陶俑上尤其多見。
面靨、笑靨、靨鈿
另外一處是在面頰上酒窩的位置點的兩個紅點,叫面靨、笑靨或者靨鈿。
另外一處是在面頰上酒窩的位置點的兩個紅點,叫面靨、笑靨或靨鈿。(Ally愛麗授權視頻截圖)
靨鈿這個名字起源於三國時期東吳的廢太子孫和及他的寵妾鄧夫人。東晉的王嘉在《拾遺記》中記載了這個故事,說孫權的兒子孫和寵愛鄧夫人,常常把她抱在膝蓋上。一天晚上,孫和在月光下揮舞水晶如意,碰傷了鄧夫人的面頰,血流滿面。
孫和趕緊叫來禦醫製作藥膏,禦醫說,用白獺髓、玉屑和琥珀屑調和在一起,就能去疤痕。孫和於是用百金懸賞天下,得到了白獺的骨髓。結果,琥珀粉用得太多,鄧夫人敷完以後,在臉頰上留下了赤紅色的斑點,孫和卻認為她看起來更俏麗了。孫和的其他姬妾凡是想邀寵的,只要在臉上點了紅點就能成功,最後就演變成一種媚俗。
到了唐代,面靨、斜紅和花鈿都成為了當時化妝的基本步驟;再往後到了宋代,花鈿變換了一種形態,宋朝的皇后和貴婦們喜愛將珍珠貼在臉上,稱為「珍珠花鈿妝」,花鈿、斜紅和面靨的位置一樣沒有改變;元朝和明朝婦女在重大場合也還是會貼花鈿;到了清朝,花鈿不再流行,只有小孩子會在額頭上點紅點了。
宋朝的皇后和貴婦們喜愛用珍珠貼在臉上,稱為「珍珠花鈿妝」。(Ally愛麗授權視頻截圖)
漢代的劉熙在《釋名》中還提到了另外一種說法,天子和諸侯的姬妾們在月經來潮時,為了表示不能侍奉君王,在臉上用紅點來標識。
也有人認為花鈿是受到中亞和印度文化的影響。印度文化中因為篤信佛法的緣故,一直都有在額頭上做裝飾的習俗,這個區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眼或者第三隻眼的位置。印度朋友還告訴我,印度婦女在眉心點紅點,代表著她已經成婚。
其實,我很想試試看在臉上貼珍珠,不過感覺稍微動一動就會掉下來,所以說作為皇后,還真是要時刻保持端莊的儀態和表情才不會出錯


唐代仕女妝
在面部敷鉛粉,於臉頰抹胭脂,再畫黛眉,眉間貼花鈿,酒窩點面靨,太陽穴處描斜紅,最後塗唇脂——這樣的唐代妝容,可以在文物“唐泥塑彩繪仕女俑頭像”看到。這件仕女俑頭像通體施彩繪,面如滿月,裝飾考究,表情安逸又大氣。保存完好的精緻色彩,再現了大唐女子的彩妝時尚。

349296541_758316322509714_8394411696770829560_n349308442_6249298108451376_3246620813757162594_n (1)349672124_1693399191130479_1722316058874748910_n349296660_799406358233520_1297224647812065996_n349114522_1689673441477793_4090647727100347046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