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賞菊+菊花與刀+唐刀陌刀
《菊花與刀》(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美國人類學家露絲·潘乃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受美國政府委託,為解決盟軍是否應該占領日本以及美國應該如何管理日本的問題,根據文化類型理論、運用文化人類學方法對即將戰敗的日本進行研究所得出的綜合報告,主要內容是分析了日本國民的性格。1946年該報告被作者整理成書出版,遂成本書。


為避免日本因廢除君主制而陷入混亂、避免中共和蘇聯進一步將共產主義輸入日本,繼而給日本和整個世界帶來災難性後果,麥克阿瑟將軍電告美國政府,打消了廢除日本君主制的想法 https://bit.ly/2MbsuYQ
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王朝——日本菊花王朝-唐朝菊花興盛,「菊花王朝」的稱謂也與此有關。日本王室的家徽是16花瓣的菊花,因而日本人也非常崇尚菊花
http://www.epochtimes.com/b5/19/5/18/n11266077.htm


九九重陽節了,為什麼大家要賞菊?
2016-10-09 
2016年的10月9日,剛好農曆是九月初九重陽節,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不少古代詩人留下重陽飲酒賞菊的詩詞佳句,那麼,重陽為什麼要賞菊呢?誤會這個標題的老司機先去面壁…
最有名的應該出自那句:遍插茱萸少一人。
開始讓重陽節的習俗多了起來,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雖然是時值周日,但是剛歇完長假的我們就別奢望出遊了,還是喝點菊花茶來得實在。
重陽節賞菊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此時剛好菊花盛開!
晉朝大詩人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紛紛效仿,於是就有重陽賞菊的習俗。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成為千古絕句!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
飲酒賞菊,不如喝菊花茶來得養生,菊花茶中最具代表性就要屬杭白菊了。經過精心的種植,採摘,烘乾之後,微苦的菊花茶不知從什麼時候成為餐館的一個標準飲品。所謂的杭白菊與我們熟悉的觀賞菊花系出一脈,都是菊科菊屬菊花這個種下的品種,只是長相和用途不同罷了。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重陽節過後的菊花成語
2017-09-14 由 婚嫁百科 發表于美文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重陽節除了有登高習俗外,還有賞菊、吃菊花茶的習俗。那麼你知道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嗎?下面小編為您介紹重陽節賞菊的由來和傳說。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古人認為季秋是土德當令,土為黃色,所以此節令中的花為黃色的菊花。菊花是我國很早便有記載的花卉。夏小正九月篇有「榮鞠」之句,鞠是菊的古字,說明九月時菊花開放。菊花為寒露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處處可見到它的蹤跡。由於接近重陽節,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稱「菊花節」。
重陽節賞菊的傳說
很早以前,有一個善良的農夫叫阿牛。阿牛母親因子幼喪夫,生活艱辛,經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爛了。
一天夜裡,阿牛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姑娘來幫他種菜,並告訴他說:「沿運河往西數十里,有個天花盪,盪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這花要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到時候你用這花煎湯給你母親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陽節那天,阿牛帶了乾糧,去天花盪尋找白菊花。這株白菊花長得很特別,一梗九分枝,眼前只開一朵花,其餘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將這株白菊花連根帶土挖了回來,移種在自家屋旁。經他澆水護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陸續綻開。於是他每天採下一朵白菊煎湯給母親服用。當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後,阿牛母親的眼睛便開始復明了。
姑娘又繼續在夢中介紹種植菊花的方法。阿牛根據菊花仙子的指點去做了,後來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條。他又剪下這些枝條去扦插,再按《種菊謠》說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陽節便開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
後來阿牛將種菊的技能教給了村上的窮百姓,這一帶種白菊花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因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這株白菊花的,所以後來人們就將九月九稱作菊花節,並形成了賞菊花、吃菊花茶、飲菊花酒等風俗。
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那麼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重陽節過後的菊花成語有哪些呢?
菊花不僅可觀賞還可入膳
菊花氣味芬芳,綿軟爽口,有清熱明目之效,在我國饌歷史悠久,唐元結在《菊譜記》中就記載:「在藥品是良藥,在蔬菜是佳蔬」。
《御香縹緲錄》中更八卦披露:慈禧愛吃白菊花美容。而且菊花做菜用途廣,燜、蒸、煮、炒、燒、拌都有,還可切絲入餡,如做成菊花酥餅和菊花餃等。其中按顏色分菊花入餚多用黃、白菊,若按品種分,則杭白菊、黃山貢菊等都是上品。
菊花入膳,除了增添馥郁花香外,還有一定的養生功效,外散肌表之風熱,內清肺肝之火熱,但藥力和緩,安全無毒。全國不少地方均有聞名遐邇的菜式,如廣州的臘肉菊花餅、菊花羹,杭州的菊花咕老肉、菊花燴三絲等。在中山,歷史上更是有炮製菊花宴的傳統。
紅棗菊花粥的做法
取紅棗50g、粳米100g,菊花15g。一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放入適量紅糖調味食服。此方具有健脾補血、清肝明目之功效;長期食用可使面部膚色紅潤,起到保健防病的作用。
重陽節過後的菊花成語
持鰲封菊(chíáofēngjú)
解釋:形容吃蟹看菊的情趣.
出處:《晉書·華卓傳》:「得酒滿數百斛,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鰲,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春蘭秋菊(chūnlánqiūjú)
解釋: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出處:戰國·楚·屈原《九歌·禮魂》:「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菊老荷枯(júlǎohékū)
解釋:比喻女子容顏衰老.
出處:明·沈采《千金記·通報》:「辜負卻桃嬌柳嫩三春景,捱盡了菊老荷枯幾度秋.」
秋菊春蘭(qiūjúchūnlán)
解釋:秋天的菊花,春天的蘭花.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
菊花與劍 The Chrysanthemun and The Sword 讀書心得
分享: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菊花與劍:日本文化的雙重性】,這種書名對腐女根本就是陷阱卡,看起來不就跟小受的菊花和小攻的劍,日本文化攻與受的性是一樣的意思嗎(拍桌)(<=去看眼科啦你),所以當然不得不買惹

書籍資料
作者:露絲.潘乃德 Ruth Benedict
譯者:陸徵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05月16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5967086 
規格:平裝 / 384頁 / 15*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以下簡介摘自出版社文案
日本是個極其矛盾的民族,柔美的花與剛烈的刀可以同時被人尊為至美而剛柔相濟。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潘乃德所著的《菊花與劍》,在對日本文化深感好奇的西方人中影響力最為深厚。她著力闡述日本傳統文化之二元性,她也領悟到了這種矛盾性。-三島由紀夫
美國學者露絲.潘乃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時受美國政府委託,為解決美國應該如何管理日本的問題,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對日本民族進行系統性的分析。作者透過當時日本發佈的宣傳電影、集中營中的日裔美國人和戰俘的訪談紀錄以及日本人的文學作品中收集資料,重新建構出日本文化。
本書用「菊花」與「劍」來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劍」是武士道文化象徵,也象徵日本人的本質,以及日本文化的雙重性(愛美而黷武、尚禮而好鬥、喜新而頑固、服從而不馴、自大又有禮等)。進而分析日本社會的等級制及有關習俗,並指出日本幼兒教養和成人教養的不連續性是形成雙重性格的重要因素。文本從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開始,在生動的敘述中進行有力論析,可直接、準確地把握日本人的「根性」,是了解日本民族的經典讀本。
書背
作者簡介
露絲·潘乃德(1887-1948) -(維基百科)
美國人類學家,20世紀初少數的女性學者,潘乃德早年學習英國文學,故其作品文筆高妙,並善於作詩以及細膩的描述。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與《菊花與劍》最為著名。儘管她論述的重要性已被其他理論取代,但其著作中提出的問題與關懷,至今仍受到人類學、歷史學等學科的重視與關注。(摘自WIKI)
目  錄
第一章 任務--研究日本
第二章 戰爭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第四章 明治維新
第五章 歷史和社會的負恩者
第六章 報恩於萬一
第七章 情義最難接受
第八章 洗刷污名
第九章 人情的世界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養
第十二章 兒童學習
第十三章 投降後的日本人
附錄 我在曖昧的日本(大江健三郎)
封面
話說外國版的封面,還真的都是刀捅菊花我就說是攻與受相交嘛XD,怎麼能叫我不想歪呢(喂) 
這是一本以西方思想剖析日本文化思維的書。
本書出版於1946年日本二戰剛投降的隔年,中國慣用譯名為菊花與刀,日本的譯名也是菊と刀,我也覺得比起劍,刀更適合象徵日本XD
本預期會給我什麼新啟發新觀點,但是並沒有,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它沒有改變我對日本人的看法,也不是說寫的不好,就是有很多東西其實就只是換個說法,比如說台灣人很熱情,也能貶義成理盲又濫情,就覺得書中很多其實不算缺點的部分也被這樣過度理性的解釋了。
以從沒有踏上過日本,只用日本電影及文獻研究,戰勝國作家,訪問的對象是當時倍受歧視的在美日人(日裔移民&戰俘),受美國政府所託,全書充斥著濃厚的西方強東方落後概念,降子背景下寫出來的研究,我得要承認內容已經盡量客觀和不歧視了,但如果把那些時代背景遮掉的話,我不覺的作者的看法能算是全然中立超然的。
比起對日本人的負面看法(我覺得她說的沒錯,但我不是日本人不好評斷XD),畢竟是別的國家的事與我何干,讓我受不了的是書中遍部的大美國主義,西方才是好的進步開明的,把日本習慣都拿說像原始部落,導致看到後來,一看到作者講西方、歐洲、美國等幾個的關鍵字時,我就嘴角苦抽,忍著看下去了ORZ~~誠然,本書時代背景不可能反過來要美國人學習日本人的優點(哪有向戰敗國學習的道理XD),所以這樣的語氣可能也是沒辦法的,但我畢竟是2013年再看這本書,還是難免有些微妙的感覺。
不過裡面露骨的直刺東方文化的荒謬處蠻不錯的,講爛的西方罪之文化和東方恥之文化我不再贅述(有人不知道嗎?就是對於錯誤,西方人重視內在的罪責,東方人重視表面的羞恥),到是對恩情的闡釋我覺得頗有一些意思,西方人是比較沒有恩情回報的觀念,但東方人則有很強的人情債,也就是當受人恩惠,湧泉以報,但反過來說,我們也不那麼坦率的接受他人好意,因為這就欠下了債,不想欠債,所以會懷疑對自己好的人的意圖。
作者認為東方人如此重視孝道,就是一種欠債還債的概念,甚至包含疼愛子女也含在回報父母之恩和延續這個循環之上,這樣的解釋是偏激了,不過有時候我們看一些戀愛破局的案例,常常事主都不忘提出自己為了戀人付了多少錢,做了多少家事,這樣又那樣,換句話說愛不愛不是重點,為了恩惠對方就不該拋棄自己等等,也許我們真的從文化根柢就認為,付出就是要有回報,我對人好,對方就是欠了我東西。
像我非常不喜歡收禮物,也不喜歡被請客,因為收下之後我真的會心心念念欠了對方什麼,即使對方根本毫無要我回報的想法,看來這就是我被東方恩情文化荼毒很深啊XDDD
另外書中有提到中國文學與日本文學相比,不重視愛情、性愛故事....痾~西廂記、金瓶梅、肉蒲團,後來的紅樓夢、再生緣、品花寶鑒....,光我看過的列都列不完了,最好不重視啦XDD~跟日本的源氏伊勢物語和歌以及其他通俗小說,中國的古典愛情小說哪有一點會被比下去啦XDDD~
而第十二章兒童學習一章,把父權高壓否定的東方育兒方式,徹底的批評為變態又扭曲,當然重男輕女部分另當別論,不過今天虎媽式教育成果,也已經不是全盤被否認了啊XDDDD
如此種種,雖然可以反省,但也不該全然否定東方倫理觀,否則失去了東方的傳統,又沒有西方的思維,去當外星人好啦XD~~~
1363770433-1153796846
說來巧合,其實這本我是跟三島由紀夫的不道德教育講座一起買的,原本也是先看不道德教育講座,看沒幾頁看到書中有提到菊花與劍的部分概念,就放下不道德,來看了菊花了(?),因為如果能先看過作者看過的書,再來看作品,覺得就能能跟作者更有共鳴XD(一切都是自以為)~~
再說回來,原文是英文版在中譯,所以有些日文的專有名詞,像是夏目漱石的少爺翻成"哥兒",日本的政治家集團翻成閣下們(不知道是不是指大臣?),前面也有說的標題Sword直翻劍而非刀,這些地方是語言經過三手的漸行漸遠?抑或英文原文原汁翻譯?(因為有些詞又是正確翻成慣用詞),總之看起來就覺的卡,而講日本話中隱含的文化意義,也超希望能付上日文,不然轉三手真的要苦思這到底是再說哪句日文XDDD
以大江健三郎自論日本人的雙重性"我在暧昧的日本"作結,讓我又覺得這是個非常不錯的版本XDD~雖然這篇講稿並不是特別為菊刀所寫,但很是把菊刀的優點和有所欠缺的地方作一個總結,雙重性是連日本人自己都普遍承認的概念,大江並沒有否認日本戰爭的責任,進而表示菊刀這本書所在的背景的日本人,並不是一個普通的狀態,是在劇烈變動的時代中產生扭曲,以及日本人身上帶著不獨是日本人才具備的亞洲特性,而這兩點正是我認為本書未臻完美之處。
本書對直到現在都還事長銷型圖書,必有其價值,將日常生活中被視為平常的想法直白的剖析其扭曲之處,也是能讓人反省日式文化缺點的。


《過故人莊》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過故人莊
譯文:
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好客的農家。
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
推開窗戶面對穀場菜園,手舉酒杯閒談莊稼情況。
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裡觀賞菊花。
過故人莊
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農家恬靜閒適的生活情景,也寫老朋友的情誼。通過寫田園生活的風光,寫出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嚮往。全文十分押韻。詩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約」一徑寫去,自然流暢。語言樸實無華,意境清新雋永。作者以親切省凈的語言,如話家常的形式,寫了從往訪到告別的過程。其寫田園景物清新恬靜,寫朋友情誼真摯深厚,寫田家生活簡樸親切。
全詩描繪了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用語平淡無奇,敘事自然流暢,沒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跡,然而感情真摯,詩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學情趣,從而成為自唐代以來田園詩中的佳作。
老朋友準備好了豐盛飯菜,邀請我到他的農舍(家)做客。翠綠的樹木環繞著小村,村子城牆外面青山連綿不絕。打開窗子面對著谷場和菜園,我們舉杯歡飲,談論著今年莊稼的長勢。等到九月初九重陽節的那一天,我還要再來和你一起喝酒,一起觀賞菊花。
----------------
唐刀陌刀
------------
唐朝的王牌軍隊「陌刀軍」,為何後來在歷史上消失了?
2018-09-02 由 小八影視劇 發表于歷史
唐朝非常繁榮,同時軍事也很發達。在唐朝,為了對付擁有騎兵的匈奴人,發明了一把神兵利器,這個厲害的武器就是唐朝的陌刀。
關於陌刀最有名的一個事跡發生在安史之亂之後,當時的唐朝一片混亂。叛軍一路進發,一直打到了長安城門前,眼看著唐朝很快就要沒有了。長安門前站了十萬人的叛軍,而成立抵抗的軍隊在在人數上完全打不過。就在這個非常緊急的時刻,唐朝的將軍李嗣業勇敢地脫下了自己厚重的盔甲,手中中拿著一把陌刀,就朝著叛軍殺了過去,而他的身後,帶領著三千人的陌刀軍隊。陌刀隊的優秀表現,硬是保住了長安城,贏得了這場戰役。
那麼聽起來這麼厲害的陌刀究竟長什麼樣子呢?它其實是一種非常重型的武器,重量有足足五十斤,本來的作用是為了專門對付少數民族的騎兵隊的。至於陌刀究竟長什麼樣子,目前出土的文物中還沒有見過陌刀實物,是一把有著很神奇的傳說的武器。
早在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少數民族就對當時的中原地區造成了很大的威脅。而少數民族大多都養馬,馬對他們來說不止是一個代步工具,而且在戰爭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打仗時,騎著馬的胡人比起漢人有著很大的優勢,首先移動速度很快,想逃跑或者追敵人要比只能用雙腿跑的漢人快很多。其次馬也可以作為戰爭中的一個武器,打仗時騎著馬,用馬蹄就能把面前的漢人踩死。所以當時的中國一度對騎兵非常頭疼。
而在隋唐的時候,為了對付騎兵,就發明出了陌刀這個武器,除了重之外它的特點還有長和鋒利,基本上相當於拿著一把加長的劍。這樣在打仗時,只要向胡人騎兵砍過去,不僅可以砍傷敵人,而且也能把他們騎的馬砍傷,是一個很有用的戰爭武器。
但是後來,到了晚唐的時候,陌刀卻很少再被使用了。其中一個原因是陌刀的造價很高,按照當時的計算方法,基本上製造兩把陌刀的價值就相當於買一匹馬。唐朝國力強盛的時候,這點軍費當然不在話下,但是等到國家要滅亡的時候,就沒有這麼寬裕了。而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建立的都是時間很短的小國,自然也沒有足夠的實力來製造陌刀。並且在當時的情況下對陌刀的使用也沒有那麼需要了,陌刀主要是一種攻擊武器,而唐朝後期局勢發生了變化,能守住都城就不錯了,作戰正面抗敵的情況也就減少了。
至於陌刀為什麼會失傳,這跟唐朝時期的一個規定有關。唐朝的時候規定,不能把陌刀作為陪葬的武器,而那麼大一把刀,如果放在民間流傳,很可能哪一代家境衰落了就把陌刀給拆了賣了。所以由於這多種原因,傳奇的陌刀到今天並沒有實物留下來。
-------------
大唐陌刀真的是騎兵的剋星嗎?為什麼這樣說
2018-09-15 由 科技生活快報 發表于歷史
說到騎兵其實也還是挺厲害的一種兵種的,成吉思汗就用騎兵征服了全世界,話說在唐代有出一種新的武器,這種武器叫「大唐陌刀」,話說它是騎兵的剋星了,那麼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大唐陌刀到底是什麼樣的下面也跟隨小編繼續揭秘分析看看!
大唐陌刀真的是騎兵的剋星嗎揭秘
陌刀可以威懾騎兵,但並不是騎兵剋星。
很遺憾,通過查找歷史資料,預想中全軍齊持陌刀斬敵馬破陣的場面只是想像。
先談結果——陌刀主要是用於近戰肉搏,對抗步兵的武器。
首先根據《唐六典》記載,陌刀就是長刀,是主要由步兵使用,也就是古代所說的斷馬劍。最著名的李嗣業使用陌刀的好手。他早年跟隨高仙芝出征中亞建功立業。在唐玄宗天寶年間,安西都護府戰亂頻繁。那時各軍剛開始用陌刀,大家都覺得李嗣業最為精熟。
安祿山造反之後,李嗣業接受肅宗的命令,反擊盤踞長安作亂的叛軍。叛軍大將李歸仁率騎兵隊衝擊唐軍,把唐軍打的陣形大亂。危機時刻,李嗣業挺身而出,之見他脫去鎧甲戰袍,袒露上身,手執陌刀站在陣前大喊。叛軍衝來,李嗣業正面迎敵,沖入敵陣。他把擋自己面前的敵人騎兵連人帶馬砍的粉碎,一直斬殺了十多個敵兵,總算穩住了軍陣。唐軍士兵見狀,士氣大振,都拿著陌刀衝鋒,像石牆一樣推進......
該戰勝利之後,竟然斬得6萬敵軍首級,長安也被收復。
《唐六典》卷十六:「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
《舊唐書》:「天寶初,隨募至安西,頻經戰鬥,於時諸軍初用陌刀,咸推嗣業為能。」「嗣業乃脫衣徒搏,執長刀立於陣前大呼,當嗣業刀者,人馬俱碎,殺十數人,陣容方駐。前軍之士盡執長刀而出,如牆而進。」
這段歷史片段看著很是熱血,然而,這裡更多表現的是李嗣業的個人勇武。排除文學性的描述,並不是正規對抗騎兵的專業戰法。除此之外,其他史書里再也看不到陌刀「如牆而進」的記載。由於是孤證,很可能只是李嗣鄴部下當時一時之舉。
反觀其他資料,陌刀主要用於督戰隊,城防武器,弩手自衛武器。
可見陌刀主要是由「花裝」(攜帶多種武器的士兵)步兵所持,作特殊用途和正面防禦之用。
督戰隊自不必說,陌刀的強度斬個把人根本不是問題。守城時,陌刀因為長度和尖利的鋒刃可以發揮最大作用,讓敵兵難以接近城頭。攀上城牆個少量敵兵也很容易被長度占優勢的陌刀壓制。至於五十人隊的步兵一齊並排手持陌刀的場面很是威武,但考慮到大約20斤的重量,揮舞不易,會降低士兵們的行動能力。所以用於弩箭齊射,敵人靠近以後近距離突擊。這樣保存了士兵體力,才便於發揮近戰的威力,便於破壞敵人的進攻隊形。
《通典》隊副一人,於兵後立,執陌刀,觀兵士不入者便斬。
《通典》又於城上以木為棚,容兵一隊,高長柄鐵鉤、陌刀、錐斧,隨要便以為之備。若敵攀女牆踴身,待其身出,十鉤齊搭,掣入城中,斧刀助之。
《通典》諸軍弩手,隨多少布列。五十人為一隊,人持弩一具,箭五十隻,人各絡膊,將陌刀棒一具,各於本軍戰隊前雁行分立,調弩上牙,去賊一百五十步內戰,齊發弩箭。賊若來逼,相去二十步即停弩,持刀棒,從戰鋒等隊過前奮擊,違者斬。
沒有最強的武器,任何武器都是合適的使用場所,因地制宜,因敵制宜,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什麼是陌刀陌刀簡介
陌刀是一種超豪華的作戰武器,直接影響後來的世界名刀——日本武士刀的形成。
陌刀的興起是在隋朝,盛行則是唐朝,是唐朝專門用來對付遊牧民族,尤其是對付擅長騎兵的突厥而裝備的。
我們知道,中原王朝歷來的主要威脅都來自北方(其實今天也是),因為北方的遊牧民族有好馬,遊牧民族又是天生的騎兵,騎兵自然強大,而騎兵對於步兵有著天生的優勢,因為騎兵相對於步兵,機動性和衝擊力的優勢實在太大。如果非要具體比喻,騎兵和步兵的比較就相當於今天快速坦克部隊和步兵部隊的比較,你想想騎兵的優勢有多大。
為了對付遊牧民族的騎兵,唐朝開始大量裝備這種對付騎兵的武器——陌刀。
陌刀有這樣幾個特點:
一、刀重
一般來說唐陌刀重15斤,唐朝的一斤相當於今天的660克,所以放在今天應該是20斤左右,重刀的劈砍拼刺效果會明顯增強。
二、刀長
陌刀基本是1米3到2米3之間,其中刀柄的長度大概在40厘米左右,這樣,整個刀身的長度就長。長刀對於的防護範圍和攻擊範圍以及劈砍的力度會明顯增強。
三、質量過硬
這也是陌刀的靈魂所在。陌刀製作工藝極為繁瑣,為了對付衝擊力比較強的騎兵,陌刀的質量肯定是要特別過硬,否則即使在騎兵衝擊的時候擊中了對方,陌刀本身也會斷裂彎曲從而失去持續作戰能力。所以陌刀工藝繁雜,保證了其鋒利和剛硬。
騎兵使用陌刀時,藉助馬的速度揮刀,會如砍瓜切菜一般所向披靡。步兵使用陌刀對付騎兵,往往是步兵手持陌刀,拍成整齊的人牆,刀尖沖前,形成了密集而恐怖的刀牆。敵方騎兵衝鋒時,步兵雙手持刀,腰部發力,人刀合一,上砍人首,下砍馬腿,敵兵的衝擊力反而轉化成了步兵的砍殺力,對付騎兵的效果很明顯。
唐朝和日本交流活躍,陌刀的工藝逐漸傳到了日本,發展成了後來的武士刀。宋朝以後,由於工藝簡單,成本廉價,要求比較低的大刀,長矛,長斧更好地裝備了步兵,陌刀逐漸退出並且最終失傳。
------------------------
陌刀,中國唐代長柄刀的一種。 開始流行於高宗調露前後至開元十年之間。 開始時使用陌刀是為了對抗突厥騎兵,後來在諸軍流行則是對付以騎兵稱雄的唐之「四夷」。
《唐六典》卷十六即載:「刀之式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 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下用鐵鑽。 馬步水路咸可用。 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斬擋者皆為齏粉......」多為對騎兵作戰使用,威力巨大。 陌刀形制多樣,長兵主戰刀,形制有斬馬劍升級版,有刀柄可拆卸式,有柄特長而刀身特短的三尖兩刃刀式(見唐郭子儀墓壁畫)。 蓋因大唐地域廣闊,各大都護府軍備自製,也因此風格不同。
部分陌刀刀身大多較窄,彎曲弧度,對日本的長兵器影響很大,其外形可以參考日本戰國時期兵器。 可劈砍,可槍刺。
史書:(「興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乘城。 賊將入,興一舉刀,輒數人死,賊皆氣懾」——《新唐書》列傳一百一十八張興傳)。 由於陌刀出現于隋,盛之于唐,唐時的1斤相當於現代的660克上下,唐時的15斤相當於現代的10公斤左右。
及唐之後,史籍鮮見陌刀之蹤跡,由於陌刀不允許陪葬,所以當今並沒有陌刀實物出土,網路上所有的陌刀復原圖均為後人猜想。
------------------------
大唐神兵陌刀為何到了宋代就銷聲匿跡了?
2018-08-10 eros 歷史
尋夢新聞LINE@每日推播熱門推薦文章,趣聞不漏接❤️
加入LINE好友
回首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戰爭是其中一個留下濃墨重彩的主題,伴隨戰爭而誕生的兵器在那個戰事頻繁的年代也就尤為重要。時至今日,我們仍能記得先人許多神兵利器的名字,特別是威力殊絕的大型重武器,即使只看過一眼都無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秦強弩、漢環首刀、宋布人甲等,即使是今人也耳熟能詳。但大陸封建王朝的頂峰大唐,與它赫赫武功伴生的一件神兵卻少為人知,這種兵器就是唐陌刀。
陌刀是一種長柄刀,唐代的陌刀本是由漢代的戰馬刀演變而來,並且較漢斬馬刀發展出大不同,陌刀雙刃、長丈餘,威力極大,在唐代時以及成了騎兵部隊克星的存在。它刀脊厚實,使武器斬擊的沖力大大加強,不同於一般刀劍類武器破甲能力弱,陌刀的斬擊破甲效果極佳。如果說在冷兵器時代的重騎兵相當於現代戰爭中的坦克,那麼陌刀就是反坦克炮,大唐的步軍就是這種威力無比神兵的加持下,擊敗東西突厥,贏得萬國來朝。
在正史記載中,也不乏陌刀的身影。在公元621年,唐軍將領闞棱曾親持陌刀帶領千餘步兵在同割據軍閥李子通的對決中發揮出彩表現,史稱闞棱每一舉刀,輒斃數人,前無當者。短短數語,足見其時其人其刀之威風,當之者無不披靡。這是在大唐開國早期陌刀的一次表現,在中後期亦不乏陌刀的神來之筆,在差點顛覆大唐的大變安史之亂中,陌刀再一次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大唐名將李嗣業,他曾任懷州刺史、北庭行營節度使,爵虢國公,但真正使他天下聞名的還是他的一手陌刀功夫。據正史記錄,嗣業身高七尺,力大超群,好使陌刀,逢戰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即使敵軍也拜服尊稱其為「神通大將」。在具體戰役中,李嗣業的巔峰是收復長安之戰。
當是時,唐軍在長安城西灃水東岸結陣,而十萬叛軍在北聚集,叛軍賊首李歸仁率精銳鐵騎兵出陣挑戰。唐軍以弓弩射擊意圖打散叛軍隊形,而後派騎兵正面突擊,逼近叛軍中軍,但叛軍一齊反撲,唐軍反退,叛軍乘機全軍追擊,唐軍驚亂,陣形大壞。這時李嗣業卸甲袒身,手執陌刀,立於陣前,怒聲大喊,奮勇殺賊,當其刀者人馬俱碎,一連被斬數十人,叛軍為之一滯,這時唐軍穩住局面,然後李嗣業率領前軍兩千步兵各持長刀、長柄斧,橫隊如牆向前猛攻,最終反敗為勝。凡此幾例,即可看出唐代陌刀之兇悍、神勇,然而這樣的神兵卻沒有流傳到後代,在宋時就漸已銷聲匿跡。
陌刀失傳的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造價高昂、技術失傳,「夾剛」、覆土燒刃等工藝使成本居高不下,而一些更為特殊則隨著唐代軍營中的工匠一齊消逝了,不得不說這實在是歷史莫大的損失和遺憾。其二在於陌刀對使用者要求過高,唐代的陌刀手首先要是嚴格精選的壯士,不僅需要刀法嫻熟,還得膽氣十足、臂力過人,不然即使有刀舞不起來也是徒勞。而這些要求的做到在重文輕武以致社會整體文弱的宋代社會更顯困難。除此外,當時官府嚴禁民間私藏兵器,更不用說陌刀這種大殺器了,於是不久陌刀終於徹底退出歷史的舞台
-----------------
唐刀的四種刀制與苗刀、日本刀
刀劍-唐刀的四種刀制
091228
舉世聞名的日本刀其實是源於中國唐朝的唐刀,但日本刀的價值卻比中國的刀劍要高出許多,這主要是因為日本人將武士刀的製作流程與規格吋法上做了相當的體系統一,因此在刀與刀之間的可比性增加了。
而反觀中國的刀劍,本身規格極為混亂,而且製作工法各不相同,裝飾更是五花八門,經常有各種詭異的機絲出現,沒有什麼統一的體系,因此,就算刀劍本身性能優異、製作精良,卻也很難以估算價值。
唐刀
唐刀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的刀之一,但唐刀本身也有不少缺陷,最大的問題就是造價高昂且無法修復。唐刀本身有四種規格,根據古籍的定義:
《唐六典》卷一六武庫令丞職掌條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
●儀刀: 蓋古班劍之類,晉宋已來謂之禦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至隋,謂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 
儀刀主要做為皇家御用軍隊和侍衛的重要兵器,刀比較長,刀身常有龍鳳、金銀的裝飾,極盡奢華,為的當然是展現大唐的威儀。在高麗、日本、吐蕃出土的環手刀,也都保留了相同的特點,可以肯定是受到唐朝儀刀的影響。
  PS:太刀,是特指具有較大彎曲度,刀身長2尺(66cm)以上、3尺(約1m)不足的彎刀。另外,2尺以下的稱為小太刀,3尺以上的稱為大太刀(或稱野太刀)
視覺效果超誇張的野太刀(不知這人是不是真能拔出刀來?或者拔出來之後削掉自己一半的臉)
●障刀: 蓋用障身以禦敵。
障刀也就是保障自身安全的刀,是唐人不論軍人或者平民都會配戴的刀。
 (目前還沒找到障刀的圖片,找到再補上)
●橫刀: 兵士所佩之刀, 名亦起于隋 。《 唐律疏議》卷八衛禁律“諸宿衛者兵仗不得遠身”〔疏〕議曰:兵仗者,謂橫刀常帶;其甲、矟、弓、箭之類,有時應執著者並不得遠身。宿衛時,“橫刀常帶”,故而高宗對為千牛衛將軍的王及善說:“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橫刀在朕側。”可見橫刀為宿衛官 兵的主要兵仗。府兵戰士自備橫刀,宿衛時常佩橫刀,唐橫刀是兵土普遍所佩之刀,屬於近身短兵器。
從橫刀便可以看到後來日本刀的一些特徵,早期傳入日本的主要是橫刀和儀刀,橫刀有直有彎,但據說最初傳入日本的為直刀,因此早期的日本刀多為直刀,日本忍者刀也盡為直刀,而儀刀和日本太刀就極為相像。
不知道橫刀奪愛的橫刀,是不是指這種刀呢?
精裝唐刀
●陌刀: 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 
在這四種刀之中,在古籍記載裡僅有陌刀是作為軍用物資,屬於重兵器,威力強大,嚴禁民間私造與私藏。
在古籍中,陌刀為長柄的三尖兩刃刀,重量大約50斤(暈,25公斤,真TMD重,這點個人存疑,難道古人都是大力士嗎?),樣貌大約就是神話裡二郎神手持的兵器,陌刀在唐代以後就不再有記載。
根據記載,陌刀為唐朝步軍所使用,也是部分將領的主戰兵器,但在史籍的記載中,對陌刀又有一些自相矛盾的敘述。因此,一說,可能陌刀部隊是唐代軍隊佈建的一個嘗試,但因為成效不彰而取消了,可惜唐代的陌刀目前考古還未曾發現實物。。
另一說為唐代後期開始,軍隊戰爭中出現了火器,這樣一來,隊伍之中如果沒有使用盾牌,而單使用陌刀,是無法抵禦攻擊的,而且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傷亡,還不如使用長矛和盾牌的部隊來得有效率。
在宋代的【武經總要】之中有掉刀的記載,據說和陌刀的特徵極為類似。
唐代陌刀圖示(中央圖樣為陌刀,但無實物可證)
儘管有許多的研究考證,但對於陌刀的理解仍是莫衷一是,有許多弔詭之處。首先是這麼大的中國,陌刀竟然沒有留下實物,唐代文物被挖掘出來的不知凡幾,其他的刀也都有實物可見,為何獨獨陌刀沒有?照理說不太可能是古籍記載錯誤,或者故意誤植,這兵器的記載既不犯諱,也沒必要造假,何況軍隊的記載也不可能出現太大偏差才對,真不知這些唐代陌刀都到哪去了?
有一說宋代的斬馬刀和陌刀類似,但又與記載差異頗大,一個長刀一是短刀,一個單刃一為雙刃,也有人說苗刀是受到陌刀啟發所產生的,但苗刀的刃長和日本刀近似,實際上反而比較類似唐代儀刀。
也有人大膽提出,可能真正的陌刀和宋代圖譜中的樣貌並不相同,將領使用的雙刃大刀和軍隊中使用的制式陌刀是兩種不一樣的刀,圖譜記載的是將領使用的大刀,但因為數量稀少,所以沒有留下實物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惜至今沒有任何符合陌刀特徵的實物可以驗證,所以一切都是假設罷了。只能期待哪一天真的挖出一把符合古籍記載特徵的唐代兵器,屆時大夥就不必再爭論了。
以下是一段武術家對於苗刀的考證:
苗刀,古兵器,又名倭刀,它刀身修長,共五尺,兼有刀、槍兩種兵器的特點,且可單、雙手變換使用,臨陣殺敵,威力極大,非一般兵器可比。苗刀在我國漢代就有其雛形,在我國歷史上古稱長刀,從河南劉家渠東漢墓出土的環柄長刀,和山東蒼山發現的漢安帝永初六年發現的長刀,均和苗刀相似,從尺寸上看,全長111.5 釐米,刀脊厚度與刀身的寬度的比,大約是一比三,到唐代,天寶年間,大將軍嗣業使用的部隊,被對方的騎馬沖亂,在這種情況下,嗣業“手持長刀,大呼出陣前,殺數十人,陣複整。”另外,在唐代的標準裝備中,能看到大量的佩刀和陌刀。《中國古代兵器論叢》解釋說:“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並附有長刀的圖樣。早在三國時期,在回贈日本國的物品中就有五尺長刀,後隨中日文化交流,苗刀傳入日本,明朝後期,倭寇多使此刀,所以後人也常把此刀,稱之為倭刀。
揭陽關帝廟裡的青龍偃月刀
有人考證說關羽並不曾使用過這種兵器,而是使用劍的。關於青龍偃月刀只是小說作者自己杜撰的武器。
網上一把號稱陌刀的照片,看起來就是把加長版的環手刀,而且看看刀身的材質,不像是鍛造的樣子,搞不清楚到底是啥刀
以上是唐刀的四種規格,
------------------
大唐陌刀應該什麼樣? 砍騎兵真的能人馬俱碎嗎?
锦衣夜行
錦衣夜行
冷兵器研究所微信公眾號:lbqyjs
97 人贊同了該文章
編者按:提及中國的冷兵器,被俗稱為「唐刀」的隋唐刀劍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而當代「刀之制有四」裡的陌刀更是最具傳奇性和神秘性的一款。 一方面,陌刀留下了「人馬俱碎」的威名,另一方面,由於並無實物出土,現代人對其具體形制仍然眾說紛紜。 那麼,陌刀到底應該什麼樣呢? 陌刀真的有「人馬俱碎」的威力嗎?
唐代的陌刀是一種型制巨大的刀劍,這是沒有異議的。 《舊唐書》記載,闞棱,齊州臨濟人。 善用大刀,長一丈,施兩刃,名為拍刃,每一舉,輒斃數人,前無當者。 《新唐書·傳》安史之亂中,史思明引眾攻城,猛將張興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防禦。 「賊將入,興一舉刀,輒數人死,賊皆氣懾。 」(某電視節目《XXX大揭秘》裡說陌刀五十斤重,肯定是抄書抄錯了。 )
第一次記載裡的拍刃,現在基本都認同就是陌刀的通假字。 據此,可得出陌刀的長度、基本形制和重量。 即歷史書裡的陌刀是一種刀身兩面開刃、長3米、重20斤(唐代一斤約為680g)的武器。 這種尺寸和重量明顯已經超出了世界各國雙手刀劍的範疇:
1.宋《玉梅》:「熙甯五年,作坊造斬馬刀,長三尺余,鐔長尺余,首為大環,...... 戰陣之利器也。 」-宋代的雙手斬馬刀,全長四尺左右,約合現在1.3米;
▲戚繼光仿製的倭長刀
2.日本的大太刀與野太刀,(包括中朝仿造),長度也多在1.5米左右,5~6斤重。 其中也有超過1.75米甚至2米的,重10斤左右。 但一般認為這些都是禮儀武器,比如著名的李舜臣「三尺誓天 山河動色 一揮掃蕩 血染山河」銘長刀,長1.97米,重10.6斤。
▲《單刀法選》中記載的倭刀
▲明代仿倭刀,長170c米
3.歐洲的雙手劍。
普通的歐洲中世紀手半劍/長劍,長度在1.2米左右,重量在2--3斤之間;專門的雙手劍,比如蘇格蘭雙手大劍、德國的雙手劍,長度一般在1.5米--2米之間,重量在5--13斤之間。
▲手半劍,全長1.15米,重2.8斤
▲蘇格蘭高地劍全長1.5米,重約5.2斤
▲這把德國雙手劍全長接近2米,重約13斤,也被認為是禮儀武器
由此,排除了陌刀是雙手刀劍的可能。 但如果陌刀是長柄大刀的話,問題就不大了。 比如程子頤《武備要略》中的大刀(偃月刀):刀長六尺六寸,刀頭二尺二寸,柄四尺四寸,刀重十余斤至二十斤。 鑒於明代一尺32釐米,一斤590g,即明代偃月刀的長度約為2.10米,重約12--24斤。 但注意的是,「夫大刀,利於馬戰,乃將家之技,非步士所宜」「但刀重十余斤至二十斤止。 若太重,其馬賓士,恐難久戰。 若有駿馬者,又不在此論也」。 顯然,對於普通人來說,步下揮舞一把20斤的武器,實在是太辛苦了。
而根據陌刀的記載來看,其是步戰使用的武器,而且被大批量裝備。 比如《舊唐書·裴行儉傳》,「遂詐為糧車三百乘,每車伏壯士五人,各齎陌刀、勁弩」;《舊唐書·崔光遠傳》,「光遠領百余騎持滿扼其要,分命驍勇持陌刀呼而斬之,殺賊徒二千余人,虜馬千疋,俘其渠酋一人」; 《兩唐書·李嗣業傳》:「 選嗣業與郎將田珍為左右陌刀將...... 步卒二千以陌刀、長柯斧堵進,所向無前。 」
另外,如果一個人使用的是當時的制式武器,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史書中是不會特別強調其具體的武器參數。 那麼,如果史書中著重提到了,那肯定是非常規的,即猛將兄專用版本。 所以,一直以來被大家認為長3米、重20斤的陌刀,很可能是那兩位猛將所專用的加重加大版本,當時唐軍普通士兵所使用的版本,可能要小一些。 與之對應的,明代《經國雄略》記載,步用實戰偃月刀「長七尺五寸、重五斤官秤」,合現在2.4米和6斤左右。 現存明清時期的偃月刀/關刀實物,也驗證了以上的記載。
▲現存明清時期的偃月刀/關刀實物
歐洲那些騎士殺手、開罐利器,如戟、斧槍之類也差不多是這個尺寸與重量。 因此,唐代步兵版制式陌刀的尺寸,應該與明代的步兵偃月刀和歐洲的戟、斧槍相差不大,也就是2米長,10斤左右重。 畢竟它們都是用來讓步兵對抗騎兵的。 接下來說一下,陌刀雙刃的問題。 其實雙刃長柄武器,對於中國人來說也是自古以來了。 比如秦始皇兵馬俑坑出土的鈹,以及漢代的鎩
▲鈹和鎩
但這兩類武器更偏重刺擊,而且這種形制刀刃的劈砍破甲能力肯定不強。 而為了對付重裝敵人,將鈹、鎩類武器的刃部變短、變寬、變厚,也就成為正常的選擇。 這就可能是陌刀的直系祖先「古之斬馬劍」或稱斷馬劍。 (類似的情況在宋代的刀上也出現了)
如果把鈹和鎩類武器的刃部變短、變寬、變厚會是一個什麼樣子? 那就是宋代《武經總要》「刀八色」裡的棹刀(俗稱的三尖兩刃刀)。 所以,陌刀可能的樣式很可能如下圖:
▲棹刀
但正如「刀八色」裡所說,「其間健鬥者,兢為異制以自表,故刀則有太平、定我、朝天、開山、開陣、割陣、偏刀、車刀、七首之名,掉則有兩刃、山字之制,要皆小異,故不悉出。 」從唐到宋代,肯定有不少「健鬥者」去「兢為異制以自表」,所以陌刀的具體形制根據製造者和消費者的不同,還是會有一些差別的。 但萬變不離其宗,基本形制變化不大。
接下來,我們就要說一下,陌刀到底能不能做到「人馬俱碎」了。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長柄砍刀一直是對抗騎兵的利器。 而且不僅僅是唐代,下到明清,遠到歐洲都是如此。
1.《舊唐書·輔公祏傳》:公祏簡甲士千人,皆使執長刀,仍令千余人隨後,令之曰:「有卻者斬。 」...... 公祏所遣千余人皆殊死決戰,公祏乃縱左右翼攻之,子通大潰,降其眾數千人。
2.《兩唐書·李嗣業傳》:「步卒二千以陌刀、長柯斧堵進,所向無前。 」
3.西夏名將察哥曾說:「國家(西夏)用鐵鷂子以馳騁平原,用步跋子以逐險山谷,然一遇陌刀法,鐵騎難施;若遇神臂弓,步奚自潰。 」《宋史》的記載為「又步兵之中,必先擇其魁健材力之卒,皆用斬馬刀,別以一將統之,如唐李嗣業用陌刀法。 遇鐵鷂子衝突,或掠我陣腳,或踐踏我步人,則用斬馬刀以進,是取勝之一奇也。 」
4.宋《奏郾城捷狀》:「將士各持麻紮刀、提刀、大斧與敵手拽廝劈。 」(提刀當為棹刀之誤)。
5.《明季南略》:「俱鐵甲胄、鐵面頭子,止露兩足;用長刀砍騎,銳不可當。 」
6.被瑞士老鄉砍得落花流水的歐洲騎士也表示有話要說。
可以想見,陌刀砍騎兵,砍起來肯定是特別兇殘的。 但網上有些人認為「人馬俱碎」是古人在吹牛,一刀下去怎麼可能把人和馬都砍碎呢? 甚至有人用「斬艦陌刀」玩反諷梗。 要筆者說,這種指責和嘲笑源自那些人對史料的研讀不細。 其實關於陌刀的使用說法,史書上已經說的很清楚,「如牆而進」「堵進」,也就是排著密集隊形發動進攻。
這樣一名騎兵可能會遭遇好幾把陌刀的攻擊,如果不是鐵浮屠那樣的甲騎具裝,一頓亂刀之下,被砍成碎塊很正常。 (如果非要抬杠說餛鈍餡才叫碎,當筆者沒說)《舊唐書》的問題在於,在《李嗣業傳》裡,把「如牆而進」「堵進」的兩千陌刀軍所導致的「人馬俱碎」,說成李嗣業一人的神勇了。
簡單歸納一下,陌刀是中國傳統步兵反騎武器——長柄劈砍類武器發展中承上啟下的重要一環;陌刀並非突然出現,很可能由傳統長杆類武器鈹鎩所特異化的「斬馬劍」發展而來;陌刀也沒有突然消失,宋代「刀八色」裡的那七款長柄刀就是它的傳承。 之後,面對重甲目標,偃月刀型要比劍型刀刃更具殺傷力和性價比,所以陌刀被偃月刀所取代了。
至於那種3米長,20斤重的陌刀,應該是猛將兄的專用版本,普通步兵版陌刀應該還是在2米左右,10斤以內。 不管是什麼版本的陌刀,一人一擊自然做不到「人馬俱碎」,但當陌刀軍「如牆而進」時,將敵人騎兵砍成碎塊,就不僅僅是文學上的誇張與修飾了。大唐陌刀应该什么样?砍骑兵真的能人马俱碎吗? - 知乎 http://bit.ly/2Q2g1oW
唐代人马俱碎的陌刀到底长啥样 - 知乎 http://bit.ly/2PYv7vr
-------------------
唐刀、苗刀、陌刀有什么区别? - 知乎 http://bit.ly/2Q1GEKv



自漢魏以來,重陽(九月初九)有登山、佩茱萸、飲菊花酒之俗。 晉代詩人陶淵明尤愛菊花。 至唐宋時,重陽賞菊成為風俗。 宋代,菊之名種培植繁多,盛況逾越前代,成為當時城市居民的一大活動。 明、清繼之,有堆菊花山等專案,實際即是菊花品種展覽,其名目多至千種。 北京、蘇州等地皆達到相當大的規模。
自漢魏以來,重陽(九月初九)有登山、佩茱萸、飲菊花酒之俗。 晉代詩人陶淵明尤愛菊花。 至唐宋時,重陽賞菊成為風俗。 宋代,菊之名種培植繁多,盛況逾越前代,成為當時城市居民的一大活動。 明、清繼之,有堆菊花山等專案,實際即是菊花品種展覽,其名目多至千種。 北京、蘇州等地皆達到相當大的規模。
出處編輯
三國魏曹丕《與鐘繇書》:「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獨秀,今奉一束。 」
唐 李群玉《九日》詩:「江漢路長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懷開。 」
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重陽》:「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種:其黃白色蕊若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曰金鈴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 」
宋 吳自牧《夢梁錄.九月》:「年例:禁中與貴家皆此日賞菊,士庶之家,亦市一二株玩賞。 其菊有七八十種,且作重九久。 」
宋 周密《武林舊事.重九》:「禁中例于八日作重九排當,于慶瑞殿分列萬菊,燦然眩眼,且點菊燈,略如元夕。 」
清 顧祿《清嘉錄.菊花山》:「畦菊乍放,虎阜花農已千盎百盂擔入城市。 居人買為瓶洗供賞者,或五器、七器為一抬...... 或于廣庭大廈,堆疊千百盆為玩者,縐紙為山,號為菊花山,而茶肆尤盛。 」
清 潘榮陛《帝京夢時紀勝.賞菊》:「秋日家家勝栽黃菊,采自豐台,品類極多。 椎黃金帶、白玉團、舊玉團、舊朝衣、老僧衲為最雅。 酒爐茶設,亦多栽黃菊,于街巷貼市招曰:某館肆新堆菊花山可觀。 」
清 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九花山子》:「九花者,菊花也。 每屆重陽,富貴之家以九花數百盆,架庋廣廈中,前軒後輊,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 四面堆積者曰九花塔。 」
------------
九九重陽節了,為什麼大家要賞菊?
2016-10-09 由 酶博士 發表于文化
2016年的10月9日,剛好農曆是九月初九重陽節,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不少古代詩人留下重陽飲酒賞菊的詩詞佳句,那麼,重陽為什麼要賞菊呢?誤會這個標題的老司機先去面壁…
最有名的應該出自那句:遍插茱萸少一人。
開始讓重陽節的習俗多了起來,一般會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雖然是時值周日,但是剛歇完長假的我們就別奢望出遊了,還是喝點菊花茶來得實在。
重陽節賞菊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此時剛好菊花盛開!
晉朝大詩人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紛紛效仿,於是就有重陽賞菊的習俗。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成為千古絕句!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凶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
飲酒賞菊,不如喝菊花茶來得養生,菊花茶中最具代表性就要屬杭白菊了。經過精心的種植,採摘,烘乾之後,微苦的菊花茶不知從什麼時候成為餐館的一個標準飲品。所謂的杭白菊與我們熟悉的觀賞菊花系出一脈,都是菊科菊屬菊花這個種下的品種,只是長相和用途不同罷了。
------------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重陽節過後的菊花成語
2017-09-14 由 婚嫁百科 發表于美文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重陽節除了有登高習俗外,還有賞菊、吃菊花茶的習俗。那麼你知道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嗎?下面小編為您介紹重陽節賞菊的由來和傳說。
...
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
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重陽又稱菊花節,而菊花又稱九花。
重陽節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
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曆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後,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古人認為季秋是土德當令,土為黃色,所以此節令中的花為黃色的菊花。菊花是我國很早便有記載的花卉。夏小正九月篇有「榮鞠」之句,鞠是菊的古字,說明九月時菊花開放。菊花為寒露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處處可見到它的蹤跡。由於接近重陽節,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稱「菊花節」。
...
重陽節賞菊的傳說
很早以前,有一個善良的農夫叫阿牛。阿牛母親因子幼喪夫,生活艱辛,經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爛了。
一天夜裡,阿牛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姑娘來幫他種菜,並告訴他說:「沿運河往西數十里,有個天花盪,盪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這花要九月初九重陽節才開放,到時候你用這花煎湯給你母親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陽節那天,阿牛帶了乾糧,去天花盪尋找白菊花。這株白菊花長得很特別,一梗九分枝,眼前只開一朵花,其餘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將這株白菊花連根帶土挖了回來,移種在自家屋旁。經他澆水護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陸續綻開。於是他每天採下一朵白菊煎湯給母親服用。當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後,阿牛母親的眼睛便開始復明了。
姑娘又繼續在夢中介紹種植菊花的方法。阿牛根據菊花仙子的指點去做了,後來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條。他又剪下這些枝條去扦插,再按《種菊謠》說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陽節便開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
後來阿牛將種菊的技能教給了村上的窮百姓,這一帶種白菊花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因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這株白菊花的,所以後來人們就將九月九稱作菊花節,並形成了賞菊花、吃菊花茶、飲菊花酒等風俗。
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所以人們愛它、贊它。那麼重陽節為什麼要賞菊?重陽節過後的菊花成語有哪些呢?
...
菊花不僅可觀賞還可入膳
菊花氣味芬芳,綿軟爽口,有清熱明目之效,在我國饌歷史悠久,唐元結在《菊譜記》中就記載:「在藥品是良藥,在蔬菜是佳蔬」。
《御香縹緲錄》中更八卦披露:慈禧愛吃白菊花美容。而且菊花做菜用途廣,燜、蒸、煮、炒、燒、拌都有,還可切絲入餡,如做成菊花酥餅和菊花餃等。其中按顏色分菊花入餚多用黃、白菊,若按品種分,則杭白菊、黃山貢菊等都是上品。
菊花入膳,除了增添馥郁花香外,還有一定的養生功效,外散肌表之風熱,內清肺肝之火熱,但藥力和緩,安全無毒。全國不少地方均有聞名遐邇的菜式,如廣州的臘肉菊花餅、菊花羹,杭州的菊花咕老肉、菊花燴三絲等。在中山,歷史上更是有炮製菊花宴的傳統。
紅棗菊花粥的做法
取紅棗50g、粳米100g,菊花15g。一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放入適量紅糖調味食服。此方具有健脾補血、清肝明目之功效;長期食用可使面部膚色紅潤,起到保健防病的作用。
...
重陽節過後的菊花成語
持鰲封菊(chíáofēngjú)
解釋:形容吃蟹看菊的情趣.
出處:《晉書·華卓傳》:「得酒滿數百斛,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鰲,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春蘭秋菊(chūnlánqiūjú)
解釋: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出處:戰國·楚·屈原《九歌·禮魂》:「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菊老荷枯(júlǎohékū)
解釋:比喻女子容顏衰老.
出處:明·沈采《千金記·通報》:「辜負卻桃嬌柳嫩三春景,捱盡了菊老荷枯幾度秋.」
秋菊春蘭(qiūjúchūnlán)
解釋:秋天的菊花,春天的蘭花.比喻各有值得稱道的地方.
------------------
【重陽節時間】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
【重陽節由來】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躏。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畢命。病愈之後,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爲民除掉瘟魔。桓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于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桓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爲他的精神所感動,終于收留了桓景,並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桓景廢寢忘食苦練,終于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重陽節由來
這一天仙長把桓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妳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爲民除害了”。仙長送給他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並且密授辟邪用法,讓他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桓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複一年地流傳下來。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
重陽節
【重陽節習俗】
踏秋
陽節是最好的踏秋時期,淡淡的藍天,淡淡的清風,淡淡的陽光,帶上一份淡淡的心情,背上行囊,去踏秋。天高雲淡,秋風送爽,五穀豐登,碩果累累,到處充滿了黃金色彩,景色怡人灑滿人間大地。
踏秋
登高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登高
賞菊
重陽賞菊、飲酒、對弈 。重陽日,曆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而且菊花象征長壽。
踏秋、賞菊,慶重陽 - Skyscanner台灣 https://www.skyscanner.com.tw/?p=479
-----------------
【大紀元10月25日訊】秋意深深,楓葉紅,又到了農曆九月。九月九日,俗稱「重陽節」又叫「敬老節」。古人認為數字一、三、五、七、九為「陽」,二、四、六、八為「陰」,九為陽數,日月皆為九就稱為「重九」、或「重陽」。
重九有正、反兩種含義,好的一面是「九九」與「久久」同音,有長久平安之意,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說:「歲往月來,忽複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不好的一面是九是陽數之極,在易經裏稱為老陽,由一數到九,即到了盡頭而不得不回到一,重頭開始,所以有人說「九為老陽,陽極必變。」而「九」在卦卜術數中,代表著「由盈而虧,由盛轉衰。」是不吉利的數字。所以,重陽敬老其意義是期望在由盛轉衰的老年期間,年老的長輩們都能歲歲年年長壽平安。
那麼「重陽」這個名稱在甚麼時候出現的呢?重陽之名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屈原《遠遊》詩中有︰「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裏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而重陽節成為節日則可追溯至漢代,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死後,他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殺害之後,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逐出宮外,後嫁給扶風人段儒。閒談時賈女提到她在宮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飲菊花酒、佩茱萸、吃蓬餌﹙即重陽糕﹚,以辟邪延壽。
另唐詩人沈全期《九日臨渭亭侍宴應製得長字》詩︰「魏文頌菊蕊,漢武賜萸囊……,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所以,佩茱萸、飲菊花酒在漢代已成為重要的節日了。到了魏晉南北朝,重陽節演變為很受重視的一個節日,至唐代時更被朝廷確立為正式的節日了。
重陽節的傳說
桓景避難
有關重陽節傳說,最早見於梁朝吳均的《續齊諧記》,上面記載了這麼一段道家傳說︰東漢時汝南人桓景追隨仙人費長房學習道術。一天費長房對他說︰「九月九日,你的家鄉將有大災難。這一天,你讓全家每人用紅袋子裝些茱萸,綁在手臂上,再帶領他們登上高山並飲用菊花酒,就可以消災解難了。」桓景依言舉家登山,等到傍晚回家一看,只見所有的雞狗牛羊等牲畜,全都死光。桓景這才明白,原來這些家禽家畜,做了他們全家大小的替死鬼了。從此代代相傳,民間每逢此日必登高飲菊花酒,婦女配帶茱萸袋,以消除災厄。而「登高節」也是源於此。
民間每逢重陽必登高飲菊花酒,婦女配帶茱萸袋,以消除災厄。而「登高節」也是源於此。
由於《續齊諧記》的故事,再加上民間藝人想像的情節,又創造了另一個傳奇色彩較濃厚的重陽節傳說︰汝南縣的桓景,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著幾片土地,安分守己耕田過日子。有一天,汝南忽然爆發瘟疫大流行,好多人都死掉了,這時桓景記起小時後曾經聽長輩說,汝河裡有一個瘟魔,每年都會出來散佈瘟疫,危害人間,使百姓苦不堪言。
為了替鄉民除害,桓景打聽出東南山中住了一個叫做費長房的神仙,於是他便前往拜訪。沒想到,翻山越嶺後始終找不到這位神仙,沮喪的桓景只好回家。一天,他忽然看見前面有一隻鴿子,不斷地向他點頭,桓景好奇地走近一看,鴿子卻飛走,離他兩三丈遠的地方,落地後又不斷地向桓景點頭;就這樣,一追一飛之間,桓景跟著白鴿居然到了費長房的仙居。
說明來意後,費長房見他有心,便教他除妖的法術。費長房說︰「今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出來了,你趕緊回去鄉裏為民除害,我有茱萸葉一包,菊花酒一瓶,你快帶著家鄉父老登高避禍吧。」於是到了九月九日那天,桓景帶著全村的人登上山,讓每個人都分到茱萸葉一片,喝到菊花酒一口,安排妥當後,便單槍匹馬下山制服了妖魔。
龍山落帽
在《晉書‧孟嘉傳》記載︰晉朝永和年間,明帝的女婿桓溫為征西大將軍,而陶淵明的外祖父孟嘉任參軍,很受桓溫的賞識與器重。有一年重陽,桓溫在龍山宴請幕僚,大家吟詩作對,好不痛快。正當酒酣耳熱,詩興大發的時候,突然刮起一陣風,不巧把孟嘉的官帽吹落,而孟嘉竟無察覺,還津津有味的和別人飲酒賦詩。
中國是禮義之邦,對於冠冕風度可說是十分講究,子路有「君子死,冠不可免」的名言,所以官帽落地而沒有察覺,在眾人之前真是有傷大雅啊!桓溫見此,即暗令參加聚會的文學家孫盛,趁孟嘉如廁之後把帽子放回孟嘉的座位上,再作文嘲笑他。孟嘉回來一看,不但不介意,還立刻趁興作文答覆。由於他學問淵博,文辭俊雅,因此一語道出,四座皆驚,眾人無不嘆服。
後來「孟嘉落帽」變成了著名的典故,用來比喻文人不拘小節,風度瀟灑,縱情詩文的神態。後來《歲華紀麗‧重陽》稱重陽節為「授衣之節,落帽之辰」,便是引用了這個典故。
女兒節
重陽節不僅是文人雅士飲酒、賞菊、登高、賦詩的日子,在江南一帶,這天都讓婦女停止家事操作,休息一天,稱為「息日」,這個習俗,有個傳說來自干寶《搜神記》。淮南有一位丁氏女,下嫁於同縣謝家。不幸的是,她的婆婆相當凶惡殘忍,經常強迫她做繁重的家務,一旦她無法按期完成,就遭到婆婆的痛斥和毒打。
後來丁氏不堪婆婆動輒打罵、虐待折磨,終於在重陽節這天懸樑自盡了,死後她的冤魂不散,還附在巫祝身上說:「為人媳婦者,長年累月操勞不輟,九月重陽日,請婆家讓她們停止工作,休息一天。」因此,當地人便蓋了一坐「丁轡祠」紀念她,據說十分靈驗。
九月九日婦女休息一天的習俗也就流傳下來了;而從此每逢重陽節,父母要把嫁出的女兒接回娘家吃花糕,稱「迎寧」;到了明代,甚至將重陽節稱為「女兒節」呢!
白衣送酒
重陽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孟嘉落帽故事裏孟嘉的外孫陶淵明,一生酷愛飲酒,生性恬淡,是個愛菊成癡的文人,他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更是菊花詩中的名句。
根據南朝宋人檀道鸞《續晉楊秋》記載,有一年重陽節,陶淵明在宅邊東籬下正賞菊花,突然酒癮大發,無奈家中無備酒過節,只好惆悵的坐在屋旁籬畔。猛一抬頭,忽然看見一個身著白衣的使者,載酒而來,一問才知道是江州刺史王弘派來的送酒差使。原來朝廷屢次征召陶潛為著作郎,他都不願就職,王弘想要結識這位名士,便特別遣人送禮以表心意。這回陶潛見酒大喜,立刻開罈,隨即在花叢中暢飲了起來,一時酒醉,吟出《九月閑居》這首名詩。後來重陽節陶公詠菊、白衣送酒的故事,也成了後世文人吟詠時常用的素材了。
重陽正是菊花盛開的季節。(鍾文友提供)
王勃的《滕王閣序》
《舊唐書‧王勃傳》記載,王勃的傑作《滕王閣序》就是寫於重陽節。當時王勃的父親擔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視父親。九月九日路過南昌時,洪州牧閻伯嶼正在重修的滕王閣中大宴賓客及部屬,他想藉機誇耀女婿吳子章的才氣,便命吳子章事先作好一篇滕王閣序,準備在宴會中提出,充作其即席之作。
於是,閻伯嶼拿出紙筆請賓客動筆作序,所有的賓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沒有人敢作。卻不料王勃事先並不知道州牧的用心,於是毫不謙讓下筆就寫了。州牧心中十分不悅,即退席進入室內,並命小吏等王勃寫一句,馬上報一句,開頭幾句,州牧還批評他了無新意。誰知道王勃才氣非凡,文章越寫越好,當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州牧也忍不住拍案叫絕!而王勃從此一夕成名。@*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從宋朝起民間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會。菊花又名鞠、黃花、金蕊,與梅、蘭、竹並稱「四君子」,與春蘭、夏蓮、冬梅並稱「中國四季名花」。自從東晉陶淵明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花被賦予隱逸、高潔的寓意,這一點得到後世無數文人的響應。菊花的主色調是黃色,唐代以後才出現了紫、紅、白、綠等品種。黃色在古代是高貴之色,象徵著王朝社稷,為帝王專用色,所以菊花又被稱為「帝王花」。 http://tinyw.in/RjiK
http://tinyw.in/bs9X
https://bit.ly/2MlYWrU
賞菊(Enjoying chrysanthemum flowers)是重陽節的一種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據傳賞菊,起源於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
簡介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風俗
自漢魏以來,重陽(九月初九)有登山、佩茱萸、飲菊花酒之俗。晉代詩人陶淵明尤愛菊花。至唐宋時,重陽賞菊成為風俗。宋代,菊之名種培植繁多,盛況逾越前代,成為當時城市居民的一大活動。明、清繼之,有堆菊花山等項目,實際即是菊花品種展覽,其名目多至千種。北京、蘇州等地皆達到相當大的規模。
陶淵明一生酷愛菊花,以菊為伴號稱菊友,被人們奉為“九月花神”。他種菊既食用又觀賞。每逢中秋日,當菊花盛開的時候,附近的鄉親、遠處的朋友,常到他家做客賞菊。
此時,他就攤煎餅、燒菊茶款待親朋,大家走時採菊相送,“今日送走西方客,明日又迎東方朋”。來賞菊的人們川流不息,常使他不能按時去田園耕作。
有一天,他灌園澆菊時,自言自語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日來。”菊花有情,不負陶公心,到九月九日那天,菊花果真爭妍鬥奇地一齊盛開了。
客人們也都在那天來了,望著五彩繽紛、芳香四溢的滿園菊花,吟詩作賦,令人心醉。此後,親朋好友相約,年年重陽一日來賞菊。於是,重陽賞菊的習慣便由此形成,流傳至今
---------------------
石濤《重九登高圖》 https://bit.ly/2M9mNLb


【花意詩心】菊花 貞秀馨香霜下傑 | 陶淵明 | 大紀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