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又稱東內,為唐長安城東北部的宮城。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是唐長安城的三座主要宮殿群中規模最大的一座。自唐高宗起,唐朝的帝王們大都在這裡居住和處理朝政,作為國家的統治中心,歷時達二百餘年。唐朝末期,整座宮殿毀於戰火,其遺址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城區的北郊。
1961年,大明宮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建立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對遺址進行保護與展示。[1]
歷史沿革
唐長安城地圖,大明宮在右上角
大明宮始建於貞觀八年(634年)。原是隋代禁苑的一部分,唐太宗後為其父李淵在該地修建的夏宮永安宮。貞觀九年(635年)李淵去世後,改稱為大明宮,又稱「東內」。[2]唐高宗繼位後,認為原來居住的太極宮過於潮濕,便於龍朔二年(662年)對大明宮進行了大規模擴建,更名為蓬萊宮,併入住其中。咸亨元年(670年)宮殿再次改名為含元宮,神龍元年(705年)復名大明宮。
唐高宗開始,大明宮成為國家的統治中心,歷時達234年。整座宮殿的規模宏大,建築雄偉,王維詩句「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3]描繪了當時的盛景。中唐和晚唐時朱泚和黃巢先後據此稱帝。唐僖宗時,大明宮屢遭兵火,最終於乾寧三年(896年)被燒毀。數年後,因為戰備的原因,宮殿的遺蹟也都被拆除,此後便成為一片廢墟。
宮城
丹鳳門(復原)
大明宮選址在唐長安城宮城東北側的龍首塬上,利用天然地勢修築宮殿,形成一座相對獨立的城堡。宮城的南部呈長方形,北部呈南寬北窄的梯形。城牆東西寬1.5公里,南北長2.5公里,周長7.6公里,面積約3.11平方公里[4]。城牆南段與長安城的北牆東段相重合,其北另有三道平行的東西向宮牆,把宮殿分為三個區域。所有牆體均以夯土板築,底寬10.5米左右,城角、城門處包磚並向外加寬,上築城樓、角樓等。
宮城共有九座城門,南面正中為丹鳳門,東西分別為望仙門和建福門;北面正中為玄武門,東西分別為銀漢門和青霄門;東面為左銀台門;西面南北分別為右銀台門和九仙門。除正門丹鳳門有五個門道外,其餘各門均為一個門道。在宮城的東西北三面築有與城牆平行的夾城,在北面正中設重玄門,正對著玄武門。宮城外的東西兩側分別駐有禁軍,北門夾城內設立了禁軍的指揮機關——「北衙」。
整個宮域可分為前朝和內庭兩部分,前朝以朝會為主,內庭以居住和宴遊為主。大明宮的正門丹鳳門以南,有寬176米的丹鳳門大街,以北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蓬萊殿、含涼殿、玄武殿等組成的南北中軸線,宮內的其他建築,也大都沿著這條軸線分布。在軸線的東西兩側,還各有一條縱街,是在三道橫向宮牆上開邊門貫通形成的。
前朝
含元殿
主條目:含元殿
從大明宮含元殿遺址看丹鳳門方向
含元殿遺址
含元殿是大明宮的正殿,位於丹鳳門以北約600米處、龍首塬的南沿,是舉行重大慶典和元旦、冬至大朝會之所,俗稱「外朝」。主殿面闊八間,進深四間,每間寬5.3米。實測殿基高於平地15.6米,東西長75.9米,南北長41.3米,四周有寬5米的副階。在主殿的東南和西南方向分別有翔鸞閣和棲鳳閣,各以曲尺形廊廡與主殿相連,整組建築呈「凹」字形。主殿前是一條長78米、以階梯和斜坡相間的龍尾道,分為中間的御道和兩側的邊道,表面鋪設花磚。在龍尾道的前方還有一座宮門,可能是牌坊式建築,其左右各有橫貫東西的隔牆。含元殿建造時充分利用了龍首塬的高地,威嚴壯觀,視野開闊,可俯瞰整座長安城,詩句「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就形容了它當時的巍峨氣勢。
宣政殿
宣政殿遺址
宣政殿位於含元殿以北約三百米,為皇帝每月朔望臨朝聽政之所,稱為「中朝」。殿基東西長70米,南北寬40多米。殿前左右分別有中書省、門下省和弘文館、史館、御史台館等官署。在殿前130米處,有三門並列的宣政門,左右是橫貫式的宮牆,牆、殿之間形成較大的院庭。
紫宸殿
紫宸殿遺址
紫宸殿是寢區正殿,亦是皇帝日常辦公的場所,位於宣政殿以北95米處,稱為「內朝」,群臣在這裡朝見皇帝,稱為「入閣」。含元、宣政、紫宸組成的外朝、中朝、內朝格局多為後世的宮殿所效仿,北京紫禁城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便是這種格局的體現。
內庭
太液池
麟德殿復原模型
麟德殿遺址
大明宮的北部為園林區,建築布局疏朗,形式多樣。紫宸殿以北約200米處即為龍首塬的北沿,其下有太液池,又名蓬萊池,面積約16000平方米。水池的形狀接近橢圓形,在池內偏東處有一土丘,高5米多,稱作蓬萊山。池的沿岸建有迴廊,附近還有多座亭台樓閣和殿宇廳堂。
麟德殿位於大明宮的西北部,是宮內規模最大的別殿,建於高宗麟德年間,是皇帝舉行宴會、觀看樂舞和接見外國使節的場所。殿基用夯土砌築,四壁鋪磚,實測南北長130米,東西寬80餘米。高台上原有前中後毗連的三座大殿,分上下兩層。東西側分別有對稱的郁儀樓和結鄰樓以飛廊與主殿上層連通,樓前有亭,全都建在夯土高台上。整個麟德殿的總建築面積達12300平方米,周圍有迴廊環繞,目前已在遺址的基礎上復原了其平面布局。
唐朝的統治者崇尚道教,認老子為祖先,因此在大明宮內也有三清殿、大角觀、玄元皇帝廟等道教建築。三清殿位於宮城的東北隅,殿基面積達4000平方米,台上是樓閣式建築。此外,清思殿、大福殿等遺址也是重要的考古發掘對象
大明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J93a3v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