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紅樓夢》十大酒令遊戲,喝酒助興,豈不妙哉!
2017-06-22 由 屈原雜談 發表于文化
1射覆
射覆是較早的酒令遊戲,射覆,射者,猜度也;覆者,遮蓋隱藏也。射覆遊戲早期的玩法主要是制謎猜謎和用盆盂碗等把某物件事先隱藏遮蓋起來,讓人猜度。這兩種耍法都是比較直接的。後來,在此基礎上又產生了一種間接曲折的語言文字形式的射覆遊戲,其法是用相連字句隱寓事物,令人猜度,若射者猜不出或猜錯以及覆者誤判射者的猜度時,都要罰酒。
2猜枚
猜枚酒令遊戲,源於射覆。其法,宴會飲酒時,取若干小物件,如錢幣、棋子、瓜籽、松籽、蓮籽和小果粒等,一人先藏手在背,將小物件握於拳中後伸出,供人猜測有無、單雙、個數和顏色等,猜中者為勝,不飲,猜不中者為負,飲罰酒。也有時,三射而後以射中多少決定勝負,負者飲罰酒。
3拇戰
拇戰俗稱划拳,也是我國酒令遊戲中的一種傳統方式,頗為古老。一般來說,兩人同時出一手,各猜兩人所伸手指合計的數目,以決勝負。明代王征福有《拇戰譜》,專記划拳令辭。
4擊鼓傳花
擊鼓傳花也是我國古老的一種酒令遊戲。根據有關記載和描寫,可見擊鼓傳花酒令遊戲的玩法是,專門設置一個擊鼓,採取一枝花,酒席上隨著鼓聲和節奏速度,依次循環相傳這枝花,鼓聲住後,花枝落到誰手裡,誰喝罰酒一杯,有的還說些令語。
專設的擊鼓之人,一般在舊社會多是用盲藝人和下人,用下人一般要在門外或屏風背後。下人就在席前,則要用布條把眼纏住。總之,擊鼓的不能看見見花枝的傳送情況,鼓聲的快慢、停止都是由他自己隨便掌握,住鼓罰酒一般說來是偶然的。行此令所用之鼓,在古代也多是特製的。據某些些載述,行此令也有用鑼代鼓的。
擊鼓傳花酒令的特點是場面大,聲響大,宜乎人多,隨機性強,住鼓靈活,罰酒偶然,因此令內之人多有提心弔膽之感,促動花枝急急相傳,易於活躍場面氣氛。試想,鼓聲連響,花枝頻傳,語笑喧譁,杯盞交錯,何等壯觀有趣。
5牙牌令
牙牌令即利用牙牌所行的酒令。牙牌為民間牌類遊戲用具,多用於賭博,耍法頗多,相傳為宋代宣和二年設計製造,用象牙製成,所以叫牙牌。後來也用獸骨製造,於是也叫骨牌。至明代又用硬紙製造,便叫紙牌。
這種耍牌長二寸許,寬約半寸,長方形狀。一面刻印著以不同方式排列的不同顏色的點數,一般從一到六,上下兩重,每張牌上分別有二到十二個點子,分紅綠或紅白兩種顏色。每副牌三十二張,每張都根據牌上的點數叫有名稱。
6骰子令
骰子令即利用骰子所行的酒令。骰子為一種民間遊戲用具。立體方塊形狀,大如杏核。相傳為曹植所造,本只有二,用於遊戲投擲,故名為投子。唐時加至六個,改以骨制,始有骰子之名。其六面分別刻著一、二、三、四、五、六點,點著有色,故也稱色子。其點色一般有紅綠、紅黑或白黑兩種,各面點色交錯變化,擲之以決勝負。骰子在古代主要用於賭博,又其上刻有點子,所以古時也稱為博齒。骰子除了用玉和骨製造以外,古代也有用木頭製造的。
7搖抽令簽
搖抽令簽也是古代非常流行的一種酒令花樣。大概是用象牙、獸骨、竹、木等,專門製作一種行令用的簽子,叫作令簽,插放於相應的簽筒內,行令時在座賓客依次輪流搖抽一支,按簽上標註的飲酒方式、方法、人數、杯數及要求所說令詞等,組織說令行酒。
8女兒令
女兒令有數種行法,凡女兒之性情、言語、舉止、執事,皆可言之,下用七字成句更妙。從內容上說,「女兒令」屬於文字令的詩詞令,行文字令時,必須引經據典,分韻聯吟,當席構思,即席應對,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華,又要敏捷和機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飲者才思的項目。
9月字流觴
這種酒令,令中必帶「月」字。類似的還有飛花令等。
續書第一百十七回,寫道:一日邢大舅王仁都在賈家外書房喝酒,一時高興,叫了幾個陪酒的來唱著喝著勸酒。賈薔便說:「你們鬧的太俗。我要行個令兒。」眾人道:「使得。」賈薔道:「咱們『月』字流觴罷。我先說起『月』字,數到那個便是那個喝酒,還要酒面酒底。須得依著令官,不依者罰三大杯。」眾人都依了。賈薔喝了一杯令酒,便說:「飛羽觴而醉月。」順飲數到賈環。賈薔說:「酒面要個『桂』字。」賈環便說道「『冷露無聲濕桂花』。酒底呢?」賈薔道:「說個『香』字。」賈環道:「天香雲外飄。」
10混合令
這種酒令最為繁複難做,一般沒有具體的名字,而喚為混合令。
《紅樓夢》第六十二回眾人即席玩酒令遊戲,湘雲限酒底酒面,便說:「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舊詩,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還要一句時憲書上的話,共總湊成一句話。酒底要關人事的果菜名。」眾人聽了,都笑說:「惟有他的令也比人嘮叨,倒也有意思。」黛玉替寶玉說,即:落霞與孤鶩齊飛,風急江天過雁哀,卻是一隻折足雁,叫的人九迴腸,這是鴻雁來賓。榛子非關隔院砧,何來萬戶搗衣聲。
細數《紅樓夢》十大酒令遊戲,喝酒助興,豈不妙哉! - 每日頭條 http://bit.ly/2ZZfs3C


-------------------------
酒令
酒令,或稱行酒令,最早是在酒宴中限制飲酒的規定。周代設有「立之監」、「佐主史」的令官,是酒令的執法者。但酒令後來卻成為酒酣耳熱時,朋友間喝酒時助興圖開心所玩的遊戲[1]。
歷史
世界各地也有形形色色的行酒令遊戲,西方學者將之追溯至公元前4至5世紀的古希臘。中國古典籍亦不乏記載,《左傳》昭公十二年記載,晉昭公和齊景公在宴會上「投壺賦詩」,投壺是酒令的一種,源於西周時期的射禮,此即酒令之先河。三國時,邯鄲淳寫有《投壺賦》:「絡繹聯翩,爰爰兔發,翻翻隼隼,不盈不縮,應壺順入」。《醉寫赤壁賦》楔子:「今無甚事,且回後堂中和夫人猜枚吃酒去也。」;《紅樓夢》第二三回:「低吟悄唱,拆字猜枚,無所不至,倒也十分快意。」
種類
俞敦培《酒令叢鈔》把酒令分古令、雅令、通令、籌令四類。何權衡等編《古今酒令大觀》把酒令分為字詞令、詩語令、花鳥魚蟲令、骰令、拳令、通令、籌令七類。
------------------
14種行酒令遊戲 為團圓相聚增添歡樂氣氛 - 壹讀 http://bit.ly/2ZYqMNz
14種行酒令遊戲 為團圓相聚增添歡樂氣氛
2017/01/11 來源:中國江蘇網
行酒令,其實就是平時酒桌上用來助興的遊戲方式。親朋好友聚在一起,要想熱熱鬧鬧喝個痛快,怎麼少的了行酒令來活躍氣氛!14個常見的酒桌小遊戲,快來看看你玩過幾個?
十五二十從古到今非常流行。遊戲規則十分簡單,兩人相對同時伸手出指(雙手能出的數字為0、5、10),口中報一數字(即二人出拳數字之和0、5、10、15、20),與雙方伸指數目之和相同者勝,輸的人罰喝酒,兩人都喊中就繼續。
真心話大冒險通過猜拳或者抽牌或者其他方式選出來那個人要選擇真心話或者大冒險。真心話就是可以讓在座的任何一個人問任何問題(哪怕很隱私的都可以),必須如實回答。大冒險就是要被在座的人指使去做一件事情,類似跟陌生人說TMD、我愛你之類的話,是一個玩人的好招數。
傻瓜拳兩人同時出拳(剪刀、石頭、布),如果相同,則喊"他傻瓜";如甲方贏,乙方輸,則甲喊"你傻瓜",乙喊"我傻瓜",誰喊錯則為負方。此遊戲好玩之處在於考你的反應速度,越喊的快,越容易出錯。這個遊戲現在有了YD版。
剪刀、石頭、布最普通而最又流行最有歷史的遊戲玩法,不一定要在酒吧,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玩,如果這個遊戲你都不會玩,那你實在是....沒有童年的可憐蟲!
七 八九把兩粒色子放在一個杯子裡,輪流搖,搖到1、2、3、4、5、6都不用喝,搖到7,不用喝酒,但要往公共杯裡面加酒,想加多少就加多少,然後到下一 個,搖到8就要把公共杯里的酒喝一半,然後繼續搖,搖到9就要喝完,然後隨意倒酒再繼續搖,搖到兩個1可以指定在座的任何一個人喝玩這杯酒,如果搖到兩個 相同的點子,搖色子的順序就倒轉一下。
數七一圈人一起玩比較好玩,就是從1開始,每人按順序說一個數字,到7或者7的倍數不能說出來而換成拍自己的大腿,如果不幸說了出來,就要罰喝酒,然後再重頭開始數過。
打槍打槍做莊的人用手指著某一個人或自己,"砰"一聲,被指的人不能動,而旁邊的兩位必須把手舉過頭頂。如果指著自己,則身邊的兩個人必須舉手。如對天放槍,則全體舉手。
俄 羅斯轉盤取六個杯子,分別倒等量或者不等量的酒(看玩家的愛好),然後準備一個色子和一個杯子,由參加者輪流搖色子,搖到幾,就把第幾杯酒喝光,如果杯子 是空的,搖色子的人就往杯子裡倒酒(多少隨意),然後輪到下一個人繼續搖,如果色子掉出杯子,搖色子的人必須先自罰一杯,再重新搖。
小 蜜蜂口令是"兩隻小蜜蜂啊,飛到花從中啊"然後兩方石子剪子布,猜贏的一方就做打人耳光的動作,同時口中發出"啪啪"兩聲,輸的一方要順勢搖頭,作被挨打 的動作,同時口中發出"啊啊"兩聲,如果兩方出的一樣,兩個人都要做出親嘴的動作,還要發出親嘴的聲音配合,動作或者聲音出錯的人就要被罰喝酒。
數青蛙口令為"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兩隻青蛙兩張嘴,四隻眼睛八條腿......",以此類推,每人輪流說一句,說錯的人罰喝酒。
棒棒雞分別有四種東西,老虎、棒棒,雞,蟲,規定棒棒勝老虎,老虎吃雞,雞吃蟲,蟲鑽棒,兩人相對,手拿筷子或其他類似的棒狀物敲桌面,口中喊"棒棒,棒棒"然後同時喊出以上四個東西裡面的一種,輸的人罰酒,如果兩人喊的相同,或者同時喊出棒和雞,蟲和虎則不分勝負。
猜詞語在座的人分成兩派,先由一派指定另外一派一個人出來,然後到旁邊去給他說一個詞語,被叫出來的人只能比動作或者藉助物品來表達,但不能發現聲音,在規定時間內,如果被猜出來,則出題的那派被罰喝酒,反之,比動作的人這派罰喝酒。
劃 拳兩人對坐,口中喊一數字(0—10),同時一支手比出一個數字來(0—5),如果喊出來的數字與兩個手指相加的數字一樣,就算贏,對方被罰喝酒,如果兩 方都喊到,算和,繼續再劃。手比的數字不能大於喊的數字,也不能比喊的數字小5以上,否則算包,先罰一杯酒,再繼續劃。
幸 運色每人一個色盅5個色子,最少要兩個人玩,以兩個人為例,兩人搖了色盅後打開,揀出最大的來比較(五個相同點數的大於四個相同的點數),比較小的一方繼 續用剩下的,例:如果一方揀出四個三,一方揀出三個四,則揀出三個四的一方繼續用剩下的兩個色子來搖,如果沒搖出四來就算輸了,如果搖出來一個四,則對方 繼續搖,四個三的這方必須要搖出一個三來才能比對方大,否則就喝酒,如果搖出來了,則對方繼續,直到有人輸為止
---------------------
長命女/馮延巳 
春日宴, 
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 
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長健, 
三願如同樑上燕,歲歲長相見。 
◇詞意淺釋 
春日宴, 
明媚的春日盛宴中, 
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 
執飲琥珀色澤的新釀美酒,飲卻一杯高歌一曲來助興,然後拜陳再發心中三個祝願: 
  一杯酒、一遍歌,看似單數一,事實上卻是由無數個「一」的組合。引導出以下詞作循環數字的有趣現象。 
※綠酒:這裡概指當季新釀的酒。古人對色彩的描寫,綠色有時候會以黃色代之,這裡所指乃是綠偏向黃色的,應該是黃綠色的琥珀色澤。 
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長健, 
第一願希望我的郎君長命千千歲,第二願祈禱我得以身強體健長侍君旁。 
  這一段的詞意旨在重複第一願,相同的意思,分作兩頭重複的書寫,更加的把發願的心力集中一致,更顯詞中女子的真誠與單純。 
三願如同樑上燕,歲歲長相見。 
第三願希望我兩就像樑椽上築巢的雙燕兒,歲歲年年時時的相依相偎。 
  詞中三願平凡簡單,既不求榮華富貴,也不求福壽雙全,只是單純的希望與自己的愛侶長相廝守。發願女子就如同你我,如同自古至今的每一個女子一般,願念雖強,卻是所求不奢,那就是和自己心愛的人常相廝守。正因為這樣真切的心願,所以吟詠起來更能貼切內心。 
◇寂風隨筆 
  馮延似的這一闋《長命女》民歌風味非常的濃烈,與他所有的詞作有很大的差異,這一闋《長命女》乃是擷取白居易《贈夢得》的詩韻及內容改寫而成,然而馮延巳的詞作在韻律節奏以及意境上大有凌駕之勢。 
  這闕詞馮延巳用一種蠻有趣的筆法來詮釋詞作意境,那就是對數字的運用,在不斷重複一再三、一二三,的串聯,形成了有趣、有韻的一闕充滿創新手法的詞作。 
  再則;此作的書寫如畫如詩,在春日宴會上不但有笙歌美酒的賞心樂事,也賦予青春時光的珍貴,同時象徵人們對美滿幸福的嚮往。 
  《長命女》是以三五六七言字句交錯為調的詞作,安排上頗具匠心。而馮延巳的這闋詞重點在三個發願,所以最短的句子以「春日宴」起始,既寫出了季節、又寫出了環境,更完整的把整闋詞的氣氛鋪陳出來,既精簡又巧妙。 
  結句以兩句一氣貫通,閎發出詞中最為深遠的的主願,聲情合一,發人深心、引人共鳴的主題,使整闋詞達到單純與豐富、平凡跟雅致的高度和諧,這種化平凡為神奇的創作方法,正是古代民歌的精髓。2007/2/1 寂風手札 
◇附註 
贈夢得/白居易 
前日君家飲,昨日王家宴, 
今日過我廬,三日三會面。 
當歌聊自放,對酒交相勸。 
為我盡一杯,與君發三願: 
一願世清平,二願身強健, 
三願臨老頭,數與君相見。 
※白居易晚年與劉夢得(劉禹錫)深厚友誼,這首詩就是以兩人飲酒作樂為主題而寫的作品,透過日日飲酒來突顯時局的安定,讓大家都能無憂無慮的過日子,能夠時時相聚暢飲,詠歌舒懷,世界如果永遠清平,當然也要身體強健,最好是在老去時候,還能像現在般好友時時會面暢飲詩酒,共同渡過餘生。 
◇詞牌簡介 
長命女: 
又稱《薄命女》 
雙調,三十九字,仄韻。

馮延巳(903年-960年),原名馮延嗣,是五代時詞人,廣陵人。字正中,一說名延己,但支持延巳的較多。南唐時官至宰相,是南唐中主李璟的老師。他是南唐吏部尚書馮令額的兒子,弟弟馮延魯亦是著名文人。死後諡號忠肅,有《陽春集》傳世。
馮延巳詞風清麗,善寫離情別緒,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對李煜影響很大。馮延巳、李煜被認為直接影響了北宋以來的詞風。有「吹皺一池春水」名句。
名句或著名作品
長命女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
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
三願如同樑上燕,歲歲長相見。
鵲踏枝
誰道閑情抛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謁金門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裡,手挼紅杏蕊。
鬥鴨欄杆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軼事
吹皺一池春水 《南唐書‧馮延巳傳》:「元宗嘗戲延巳曰:『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延巳對曰:『未如陛下小樓吹徹玉笙寒。』元宗悅。」
-------------
唐代的鄉愁:一部萬花筒式的唐朝生活史
----------------
酒令,中國民間風俗之一。 是酒席上的一種助興遊戲,一般是指席間推舉一人為令官,余者聽令輪流說詩詞、聯語或其他類似遊戲 ,違令者或負者罰飲,所以又稱"行令飲酒"。 酒令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酒文化。 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 酒令由來己久,最早誕生於西周,完備于隋唐
酒令 [1]  是中國人在飲酒時一種特有的助興方式,在全國各地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酒令是筵宴上助興取樂的飲酒遊戲,最早誕生於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 酒令由來己久,開始時可能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監」。 漢代的「觴政」,就是在酒宴上執行觴令,對不飲盡杯中酒的人實行某種處罰。 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射禮,為宴飲而設的稱為"燕射"。 即通過射箭,決定勝負。 負者飲酒。 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源于西周時期的射禮。 酒宴上設一壺,賓客依次將箭向壺內投去,以投入壺內多者為勝,負者受罰飲酒。 《紅樓夢》第四十回中鴛鴦吃了一鐘酒,笑著說:「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 總的說來,酒令是用來罰酒。 但實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 何況酒席上有時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認識很常見,行令就像催化劑,能使酒席上的氣氛很快活躍起來。
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 文人雅士與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 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對對聯、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作任何準備的行令方式。
酒令
酒令(21張)
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是「同數」,現今一般叫「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個手指的手姿代表某個數,兩人出手後,相加後必等於某數,出手的同時,每人報一個數位,如果甲所說的數正好與加數之和相同,則算贏家, 輸者就得喝酒。 如果兩人說的數相同,則不計勝負,重新再來一次。
擊鼓傳花:這是一種既熱鬧,又緊張的罰酒方式。 在酒宴上賓客依次坐定位置。 由一人擊鼓,擊鼓的地方與傳花的地方是分開的,以示公正。 開始擊鼓時,花束就開始依次傳遞,鼓聲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則該人就得罰酒。 因此花束的傳遞很快,每個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 擊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時緊,有時慢,造成一種捉摸不定的氣氛,更加劇了場上的緊張程度,一旦鼓聲停止,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時大家一哄而笑,緊張的氣氛一消而散。 接花者只好飲酒。 如果花束正好在兩人手中,則兩人可通過猜拳或其它方式決定負者。 擊鼓傳花是一種老少皆宜的方式,但多用於女客。 如《紅樓夢》中就曾生動描述這一場景。
意義
酒令對酒禮的變革、豐富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它不僅是佐酒助興、活躍宴席的重要手段,更是使中華文化入于酒,而為之「酒中的文化」。 據歷史記載,最早的酒令是輔助「禮」的工具,後來才發展為佐酒助興、賓主盡歡的方法,甚至成了勸酒、賭酒、逼酒的手段。 [1] 
由來
酒令由來已久,開始時可能是為了維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監」。 總的說來,
行酒令
行酒令
酒令是用來罰酒。 但實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 何況酒席上有時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認識是很常見的,行令就像催化劑,頓時使酒席上的氣氛就活躍起來。
飲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興,有下酒物,而且往往伴之以賦詩填詞、猜謎行拳之舉,需要行酒令者敏捷機智,有文彩和才華。
因此,飲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的傳統表現,又是他們飲酒藝術與聰明才智的結晶。
酒令的產生與中國古代酒文化的發達有很大的關係。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的釀酒歷史的國家,中國的古人歷來都很喜歡喝酒。 夏王朝的夏桀,曾「為酒池,可以運舟」,商王朝的紂王曾「造酒池肉林」,好為「長夜之飲」,周王朝的穆王,曾有「 酒天子」之稱,他們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愛喝酒的皇帝。 到了漢代,由於國家統一,經濟繁榮,人民生活較為安定,因此飲酒之風更為盛行。 西漢初,朱虛侯劉章在一次宴會中以軍法行酒,中有一人不堪其醉逃席,被劉章追回後斬首。 西漢時的梁孝王曾集許多名士到梁苑喝酒,並令枚乘、路僑、韓安國等作賦玩樂。 韓安國賦幾不成,鄒陽替他代筆,被罰酒,而枚乘等人則得賞賜。 這種在喝酒時制定出一定的規則,如有違反則必須受到處罰的做法,實際上已經開創了酒令的先河。
酒令是中國酒文化中戛戛獨造的一朵別有風姿的奇葩,它是勸酒行為的文明化和藝術化。 今天,我們掌握酒令的有關知識,並把它適當地應用到飲酒活動當中,可以調節氣氛,增添樂趣,陶情冶情,增進智力,提高飲酒的文明程度。
行酒令的方式可謂是五花八門。 文人雅士與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大不相同。 文人雅士常用對詩或對對聯、猜字或猜謎等,一般百姓則用一些既簡單,又不需作任何準備的行令方式。
酒令是筵宴上助興取樂的飲酒遊戲,最早誕生於西周,完備于隋唐。 飲酒行令在士大夫中特別風行,他們還常常賦詩撰文予以讚頌。 白居易詩曰:「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 」後漢賈逵並撰寫《酒令》一書。 清代俞效培輯成《酒令叢鈔》四卷。
象牙行酒令牌
象牙行酒權杖
春秋戰國時代的飲酒風俗和酒禮有所謂「當筵歌詩」,「即席作歌」。 從射禮轉化而成的投壺遊戲,實際上是一種酒令。 秦漢之間,承前代遺風,人們在席間聯句,名曰「即席唱和」,用之日久,便逐漸豐富,作為遊戲的酒令也就產生了。 唐宋時代是我國遊戲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酒令也相應地得以長足發展。 酒令到明清時代則進入另一個高峰期,其品種更加豐富,可謂五花八門,琳琅滿目。 舉凡世間事物、人物、花木、蟲禽、曲牌、詞牌、詩文、戲劇、小說、中藥、月令、八卦、骨牌, 以及種種風俗、節令、無不入令。 清人俞敦培的《酒令叢鈔》把酒令分為古今、雅令、通令、籌令四類,當代人何權衡等編著的《古今酒令大觀》把酒令分為字詞令、詩語令、花鳥魚蟲令、骰令、拳令、通令、籌令七類,今人麻國鈞、麻淑雲編《中國酒令大觀 》將酒令分為射覆猜拳、口頭文字、骰子、牌、籌子、雜六類。 按其流行範圍分,酒令中較為複雜、書卷氣重的大多在書本知識較豐富的人士之間流行,稱為雅令;而在廣大民眾之間則流行比較簡單的酒令,稱為俗令。 當然,這種區分並不是絕對的。 酒令的形式千變萬化,可以即興創造和自由選擇。 酒令可以說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酒文化。 [1] 
發展
最早的酒令,完全是在酒宴中維護禮法的條規。 在古代還設有「立之監」、「佐主史」的令官,即酒令的執法者,這中酒令是限制飲酒而不是勸人多飲的。 隨著歷史的發展,時間的推移,酒令愈來愈成為席間遊戲助興的活動,以致原有的禮節內容完全喪失,純粹成為酒酣耳熱時比賽勸酒的助興節目,最後歸結為罰酒的手段。 [1] 
歷史來源編輯
淵源
漢代有了「觴政」,就是在酒宴上執行觴令,對不飲盡杯中酒的人實行某種處罰。 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射禮,
《红楼梦》行酒令
《紅樓夢》行酒令
為宴飲而設的稱為「燕射」。 即通過射箭,決定勝負。 負者飲酒。 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源于西周時期的射禮。 酒宴上設一壺,賓客依次將箭向壺內投去,以投入壺內多者為勝,負者受罰飲酒。 《紅樓夢》第四十回中鴛鴦吃了一鐘酒,笑著說:「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唯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 「
東洋文庫
「今人飲酒,不醉不歡,古人皆然,唯醉必由於勸酒。 古人習以冠帶勸酒,勸而不從,飲不盡興,自生佐飲助興之趣。 」所謂「酒令」,即由此而生,沿習成俗,並流傳至今。 劉向《新序》雲:「為酒池糟堤,縱靡靡之樂,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 」;《漢書·張賽傳》載:「行賞賜,酒池肉林。 」、「鳴鼓而飲。 」、「行賞賜」,
酒令
酒令
似已包含「酒令」之義。 酒令名詞,漢代始有。 《後漢書》雲:「朱盧...... 令章為酒令,章日:‘臣請以軍法行酒令。 」’何以「軍法行酒令」?實為宴會中飲酒助興為樂,君臣不分,同遵遊戲規則。 必有司令之人。 司令之人稱監史,或稱錄事,名異實同。 清代俞敦培編《酒令叢鈔》卷一,列舉酒令多達三百種,皆為帳目式記載,並無系統之敘述。 古人聚宴飲酒,助興為樂的佐飲活動繁多,酒令花樣翻新,層出不窮,是為飲酒一大習俗。 初以鳴鼓、投壺、賦詩、吟詞等形式居多,繼而發展到跳舞、聽曲、骰盤、莫走、鞍馬、打令、押妓等。 余留學日本時,于《東洋文庫》見陳元靚《學林廣記·癸集》卷十二載酒令數則,皆為詞體,尤足為送搖招拋諸動態注解,愛不憚繁,錄之如下。
古代編輯
唐代
酒令成俗盛于唐代的士大夫間。 在唐代詩文中酒繁出現。 宋代不但沿襲了酒令習俗,而且還豐富發展了酒令文化。 單就記載介紹各種酒令的書就有《酒令叢鈔》、《酒杜芻言》、《醉鄉律令》、《嘉賓心令》、《小酒令》、《安雅堂酒令》、《西廂酒令》、《飲中八仙令》等。 酒令是中國酒文化的一枝色彩卓異的奇葩。 宋蔡寬夫
唐人宫乐图
唐人宮樂圖
詩話雲:「唐人飲酒必為令,以佐歡樂。 」從地下發掘的考古材料也證明,唐代是一個喝酒成風,酒令盛行的時代。 如1982年在鎮江丹徒丁卯村一座唐代銀器窯中,發現了「論語玉燭」酒籌筒和五十根酒令籌,這是十分寶貴的唐代酒令資料。 唐代的酒令名目已經十分繁多,如有曆日令、罨頭令、瞻相令、巢雲令、手勢令、旗幡令、拆字令、不語令、急口令、 四字令、言小字令、雅令、招手令、骰子令、鞍馬令、拋打令等等,這些酒令匯總了社會上流行的許多遊戲方式, 這些遊戲方式為酒令增添了很多的娛樂色彩 唐代以後,酒令遊戲仍然盛行不衰,其名目也越來越多。 這些酒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猜射性的,它們或猜詩,或猜物,或猜拳,總之,它們都是以猜測某些東西的方式來決定勝負,然後進行賞賜或罰酒。
如王定保《唐摭言》載:「趙公令狐綯鎮維揚,張祜,公因熟視祜,改令曰:‘上水船,風太急,帆下人,須好立。 ’祜答曰:‘上水船,船底破,好看客,莫依柁。 ’」這是一種詩文類的行令方式。 前人念一句酒令詩後,後人必須以相同的格式應對,否則便算輸,必須罰酒。 猜物類的酒令也叫做「猜枚」,玩時由行令的人拳中藏握一些小件物品,如棋子、瓜子、錢幣、乾果等等,供人猜測。 有猜單雙,猜顏色,猜數目等多種猜法,猜中者為勝,猜不中者為負,負者要罰酒。
歷代行令
春秋戰國:投壺
最古老而又持久的酒令當首推投壺。 投壺產生于春秋前,盛行于戰國。 《史記:滑稽列傳》就載有投壺盛況。 時至今日,在河南南陽臥龍崗漢畫館裡就有一幅生動形象的投壺石刻圖。
投壺之壺口廣腹大、頸細長,內盛小豆因圓滑且極富彈性,使所投之矢往往彈出。 矢的形態為一頭齊一頭尖,長度以「扶」(漢制,約相當於四寸)為單位,分五、七、九扶,光線愈暗距離愈遠,則所用之矢愈長。 投壺開始地,司射(酒司令)確實壺之位置,然後演示告知「勝飲不勝者」,即勝方罰輸方飲酒,並奏「狸首」樂。
投壺因其最具封建禮儀教仁意義,所以沿襲最久。 在《禮記》中慎重地寫著《投壺》專章。 三國名士邯鄲淳的《投壺賦》描繪最為出色:「絡繹聯翩,爰爰兔發,翻翻隼隼,不盈不縮,應壺順入」,可窺見當時盛況。
魏晉 : 流觴曲水
魏晉時,文人雅士喜襲古風之上,已之整日飲酒作樂,縱情山水,清淡老莊,游心翰墨,作流觴曲水之舉。 這種有如「陽春白雪」的高雅酒令,不僅是一種罰酒手段,還因被罰作詩這種高逸雅致的精神活動的參與,使之不同凡響。
所謂「流觴曲水」,是選擇一風雅靜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邊,一人置盛滿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順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飲之,再乘微醉或嘯呤或援翰,作出詩來。 最著名的一次當數晉穆帝永和9年3月3日的蘭亭修禊大會,大書法家王羲之與當朝名士41人于會稽山陰蘭亭排遣感傷, 抒展襟抱,詩篇薈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筆走龍蛇,寫下了名傳千古的《蘭亭集序》。 當然在中國民間亦有將此簡化只飲酒不作詩的。
南北朝時期,除了「流觴曲水」此種酒令外,繼而演化而來的吟詩應和。 此酒令令文人墨客十分喜愛,流行較盛。 南方的士大夫在酒席上吟詩應和,遲者受罰,已成風氣。
唐朝:藏鉤· 射覆
唐朝,「唐人飲酒必為令為佐歡」。 《勝飲篇》中有:「唐皇甫嵩手勢酒令,五指與手掌節指有名,通籲五指為五峰,則知豁拳之戲由來已久。 」白居易詩曰:「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 」《梁書·王規傳》記載:「湘東王時為京尹,與朝土宴集,屬視為酒令。 」歐陽修《醉翁亭記》:「觥籌交錯起座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
當酒令敏演到唐代時,形成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當時較盛行為「藏鉤」「射覆」等幾種。 「藏鉤」也稱「送鉤」,簡便易行。 即甲方將「鉤」或藏于手中或匿于手外,握成拳狀讓乙方猜度,猜錯罰酒。 這好似「猜有無」一樣。
「射覆」是先分隊,也叫「分曹」,先讓一方暗暗覆物于器皿下讓另一方猜。 射就是猜或度量之意,唐代詩人李商隱就精于此道,他在詩中寫道:「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
明清:擰酒令兒
明清兩朝流行的酒令當推「擰酒令兒」,即不倒翁。 先擰著它旋轉,一待停下後,不倒翁的臉朝著誰就罰誰飲酒,粵人稱「酒令公仔」。
為此,俞平伯先生引《桐橋倚棹錄》稱其為「牙籌」。 它是一種泥胎,蘇州特產,一般為彩繪滑稽逗樂形象。 《紅樓夢》六十七回寫薛蟠給薛姨媽和寶釵帶的禮物中就有這種惟妙惟肖的酒令兒。
酒令繁演到清代來,其形式越來越豐富多彩比度著或投壺猜枚,或聯詩對句,或拆字測簽,或猜拳行令,經過一番「遊戲」,最後由令官仲裁,輸者或違令者必須「飲滿一大杯」。
酒令,按形式可分為雅令、通令和籌令。 雅令,是指文人的酒令,這類酒令按內容可分為字令、詩令、詞令和花鳥蟲令。 前者要求象形、會決心書兼有。 形體結構隨意增損離合變化殊多,或遣詞造句,或意義通聯,或妙語雙關,或雙聲疊韻,或頂針回環...... 真是變化萬千,趣味盎然,後者又要敏捷與智慧,心快,眼快,手快,嘴快四者缺一不可。
以詩人的「智力競賽」為內容的雅令,雖然情趣古雅,然而一般人做不來,所以又有一類酒令應運而生,它不必勞神,幾乎人人皆可為之,這種大眾化的酒令被稱作「通令」。 憑投骰子,劃酒拳的運氣,當然不必動腦筋。 只是此類兩軍對壘,「火藥味」似乎太濃了點。 擊鼓傳花,則是通令中較為雅致的形式了。
雅令、通令和籌令,可以分別進行,也可以結合在一起進行。 考之歷史,酒令實無定制,當筵者可以依據座中情況加以發揮。 酒令若是制得巧,自然是宴樂無窮。
類別編輯
中國酒令名目繁雜,無法精確統計到底有多少種類。 據清代俞敦培著<酒令叢鈔>記載,大體分為四大類,即:古令、雅令、通令、籌令。 <中國酒令大觀>(麻國鈞 麻叔雲編著)則分為:覆射猜拳類68種;口頭文字類348種;骰子類128種;骨(牙)牌類38種;籌子類78種;雜類56種等六大類,計726種。 現分別舉例概述如下:
雅令
古代有名的雅令
中國的酒令五花八門,大致分雅令和通令兩大類。 見於史籍的雅令有四書令,花枝令、詩令、謎語令、改字令、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快樂令、對字令、籌令、彩雲令等。
卜箕子令
原注:先取花一枝)然花行令,口唱其詞,逐句指點,舉動稍誤,即予罰酒......
我有一枝花(指自身複指花),斟我紫兒酒(指自令斟酒),唯願花似我心(指花指自心頭),幾歲長相守(放下花枝叉手),滿滿泛金杯(指酒盞),我把花來嗅(把花以鼻嗅),不願花枝在我旁(把花向下座人), 付與他人手(把花付下座人去)。
調笑令
花酒(指花指酒)滿筵有(指席上),酒滿金杯花在手(指酒指花),頭上戴花方飲酒(以花插頭舉杯飲),飲罷了(放下杯),高叉手(叉手),琵琶發盡相思調(作彈琵琶手勢),更向當筵口舞袖(起身舉兩袖舞)。
浪淘沙令
今日一玳筵中(指席上),酒侶相逢(指同飲人),大家滿滿泛金鐘(指眾賓指酒盞),自起自酌還自飲(自起自酌舉盞),一笑春風(止可一笑),傳語主人翁(持盞向主人),兩目口儂(指主人指自身),儂今沉醉眼 蒙矓 (指自身複拭目),可憐舞伴飲(指酒),付與諸公(指酒付鄰座)。
花酒令(詞律甘)
花酒(左手把花右指酒)是我平生結為親朋友(指自身及眾賓),十朵五枝花(以手伸五指反復成十朵又將五指應五枝,乃指花),三杯兩盞酒(伸三指又伸二指應三杯,盞數指酒),休問南辰共北斗(伸手作休閒狀指南北),任他從鳥飛兔走( 以手發退作任從狀又作飛走狀),酒樽金杯花在手(指酒樽、指酒盞指花),且戴花飲酒(左手插花右手持酒飲)。
細讀此詞,並其原注,諸樣表演情態極為細膩有趣,豐富多彩。 此類手打令如何演變為今人之猜拳類酒令,尚有待考證。 但古今酒令,趣味相異,一目了然。 (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作為古代專門監督飲酒儀式的酒官,最早出現于西周後期。 《詩經· 宴之初筵席》:「凡此飲酒,或醉或否。 既立之監,又立之史。 」所謂酒監、酒史就是酒官。
雅令的行令方法
先推一人為令官,或出詩句,或出對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續令,所續必在內容與形式上相符,不然則被罰飲酒。 行雅令時,必須引經據典,分韻聯吟,當席構思,即席應對,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華,又要敏捷和機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飲者才思的專案。 例如,唐朝使節出使高麗,宴飲中,高麗一人行酒令,唐使即應對曰:「許由與晁錯爭一瓢,由曰:‘油葫蘆’,錯曰:‘醋葫蘆’」。 名對名,物對物,唐使臣應對得體,同時也可以看出高麗人熟識中國文化。 《紅樓夢》第四十回寫到鴛鴦作令官,喝酒行令的情景,描寫的是清代上層社會喝酒行雅令的風貌。
唐代傳奇《申屠澄》記載了一則關於雅令的動人故事。 布衣秀才申屠澄赴任縣尉,風雪阻途,夜投茅屋。 好客的主人燙酒備席,圍爐饗客。 風流才子申屠澄舉杯行令:「厭厭夜飲,不醉不歸」,引用《詩經》句行雅令。 不料話音剛落,坐在對面的主人之女就咯咯笑了起來,說:「這樣的風雪之夜,你還能到哪裡去呢》」說完,少女多情地看了申屠澄一眼,脫口出令:「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申屠澄聽後,驚歎萬分。 他知道少女是用《詩經· 鄭風· 風雨》裡的詩句,隱去「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後兩句,說明少女已含蓄而巧妙地向他表達了愛慕之意。 於是,申屠澄向少女的父母求婚,喜結良緣。
四書令
是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的句子組合而成的一種酒令,在明清兩代的文人宴上,四書令大行其時, 用以檢測文人的學識與機敏程度。
花枝令,是一種擊鼓傳花或彩球等物行令飲酒的方式。 唐白居易的《就花枝》詩曰:「就花枝,移酒海,令朝不醉明朝悔。 且算歡娛逐來,任他容鬢隨年改。 」徐某《拋球樂辭》:「...... 灼灼傳花枝,紛紛度畫旗。 不知紅燭下,照見彩球飛。 」可見唐人飲酒擊鼓傳花遞球的場面何等熱鬧。 《紅樓夢》七十五回就有一段「花枝令」的描寫。
籌令
是唐代一種籌令飲酒的方式,如「論語籌令」、「安雅堂酒令」等。
正反面刻逗乐要求举止及找寻某种特徵饮酒者
正反面刻逗樂要求舉止及找尋某種特徵飲酒者
後者有五十種酒令籌,上面各寫不同的勸酒、酌酒、飲酒方式,並與古代文人的典故相吻合,既活躍酒席氣氛,又使人掌握許多典故。 「如孔雀開樽第一」;「孔融誠好事,其性更寬容」。 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 得此不飲,但遍酌侍客,各飲一杯。 至於「牙牌令」,是唐代籌令的一種變異形式,它與安雅堂酒令相似,也盛行于明清。 《紅樓夢》四十回對牙牌令作了精彩細緻的描寫。
通令
行令方法:
主要擲骰、抽籤、劃拳、猜數等。 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熱鬧的氣氛,因此較流行。 但通令擄拳奮臂,叫號喧爭,有失風度,顯得粗俗、單調、嘈雜。
1、劃拳
唐代人稱為「拇戰」、「招手令」、「打令」等。 即用手指中的若干個手指的手姿代表某個數,兩人出手
相关书籍
相關書籍
後,相加後必等於某數,出手的同時,每人報一個數位,如果甲所說的數正好與加數之和相同,則算贏家,輸者就得喝酒。 如果兩人說的數相同,則不計勝負,重新再來一次。 劃拳中拆字、聯詩較少,說吉慶語言較多。 如「一心一意(1),哥倆好(2),三星高照(3),四季發財(4)、五金魁(5),六六大順(6),七七巧(7),八仙過海(8),快升(9),十全十美(10)」、「快得利」、「 滿堂紅」(或「金來到」)等等。 這些酒令詞都有討吉利的涵義。 由於猜拳之戲形式簡單,通俗易學,又帶有很強的刺激性,因此深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中國古代一些較為普通的民間家宴中,用得最多的也就是這種酒令方式。
酒令是古代沿襲至今的一種宴飲和郊遊中助興取樂的遊戲,酒令除能助歡愉暢飲令氣氛和增添融洽友誼外,還是古代禮儀教化的方式之一,因此盛行于各個朝代,形式多種多樣。
2、大眾令
大眾酒令以通俗易懂、簡單易學特色,不管文化水準高低都能很快地操作運用,在威信宴席上都佔有壓倒優勢。 大眾酒令主要有以下十種形式:
(1) 骰令。 骰(亦稱「色子」)令是古人常用的酒令之一。 有時用一格骰子,最多可達六枚,依令限數,因人、因時而定。 此令簡單快捷,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不需要什麼技巧,全憑運氣,特別受豪飲者歡迎。 骰令各目繁多,主要有猜點令、六順令、賣酒令等。
(2)猜物。 把某物藏起來,使在席之人猜測其所茂之處。 猜中者勝,猜錯者飲。 主要有茂鉤、猜枚(又稱猜 拳)、猜花等。
(3)指掌令。 以指為戲,故稱指掌令,主要有五行生克令、一官搬家訟、抬橋令、石頭令剪子布令(此為
酒令
酒令
日本拳)、大小葫蘆令、拳(又稱猜拳、拇戲)、打更放炮令等。
(4)擊鼓傳花令。 令官拿花枝在手,使人于屏後擊鼓,客依次傳遞花枝,鼓聲止而花枝在手者飲。
(5)虎棒雞蟲令。 二人相對,以筷子相聲,同時或喊虎、喊棒、喊雞、喊蟲,以棒打虎、虎吃雞、雞吃蟲、蟲嗑棒論勝負,負者飲。 若棒興雞、或蟲興虎同時出現,則不分勝負,繼續喊。
(6)湯匙令。 著一湯匙于盤中心,用於撥動匙柄使其轉動,轉動停止時匙柄所指之人飲酒。
(7)地方戲名令。 行令者每人說一種地方戲各,並指出一個名演員的說不上者飲兩杯,說出一半者飲一杯。
(8)拍七令。 從一數起,下數不限,明七(如七、十七、二十七等)拍桌上,暗七(即七倍數,如十四、二十一、二十八)拍桌下,誤拍者飲。
(9)投壹。 設特製之壹。 賓主依次投矢其中,中多者勝,負者飲。
(10)揭彩令。 令官將一張寫有數位的紙條用杯子扣在桌子上。 合席之人除令官外均不知此數位,但要求這個數位必須在6—36之間。 令官飲完,口中說出「6」字後再送給席間的任何一人,依次類推。 如果所加數位之和剛好興杯中所扣數位相等,叫做得彩,則該人飲一杯酒。 倘若又輪到令官而數位又未超過杯中之數,則令官只許加「1」再送給他人,如果累計已超過杯中數 ,那麼該人與接者猜拳,過幾個數猜幾拳,輸者飲酒。
3、花樣令
酒令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酒文化。 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
行酒令
行酒令
特有方式。 酒令由來己久,最早誕生於西周,完備于隋唐。 可以說是酒文化中的一個異類:它講究的是雅俗共賞,既有文人雅士的「當筵歌詩」的酒令,又有凡夫俗子吆喝佐歡的酒令,真可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不同的活動,不同的場所,不同的人群會選擇不同的酒令形式。 常用的酒令大致有以下幾種:
(1)兩只蜜蜂令
口令:兩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呀,嘿! 石頭,剪刀、布,然後猜贏的一方就做打人耳光狀,左一下,右一下,同時口中發出「啪、啪」兩聲,輸方則要順手勢搖頭,作挨打狀,口喊「啊、啊」;如果猜和了,就要做出親嘴狀還要發出兩聲配音、動作,聲音出錯則飲! 適合兩個人玩,有點打情罵俏的味道,玩起來特別逗!
(2)虎棒雞蟲令
分別有四種動物,老虎、棒子、雞、蟲,一物克一物,兩人相對,各用一根筷子相擊,同時口喊「棒棒棒棒......」或喊老虎,或喊棒,或喊雞,或喊蟲。 規定:以棒擊虎,虎吃雞,雞吃蟲,蟲吃棒;負者飲酒,若棒子與雞,虎與蟲同時喊出,則不分勝負。 此遊戲適合兩個人玩,因為出口很快,老虎,棒子,雞,蟲都是脫口出的,所以玩起來速度很快! 可一人當莊,多人輪流玩。
(3)玩骰子
酒桌上,將兩顆骰子裝于一玻璃杯,搖骰子的人為首,在座各位依次排序,骰子搖到幾就該幾號人喝,喝酒的人又當莊為首,繼續搖。 兩顆骰子的點數一樣,喝酒數加倍,各地以不同的規則定喝酒數量。
(4)猜骰子
猜骰子可以2個人玩,可以三個人玩,或者多人玩,本處只舉出2人玩的例子,三人以上依次類推。 利用骰子6面不同點數的數量來比勝負。
每個人用一個蓋碗,蓋碗裡面裝上5個骰子(也可更多)。 兩個人晃動蓋碗,將骰子打亂以後,自己看自己杯中的骰子點數,根據杯子中骰子的點數,來猜測對方骰子的點數,讓後報出一個數位。 對方根據自己蓋碗中骰子的點數,以及自己報出的點數,來決定自己報出的點數,或者看對方的點數確定輸贏家。
一般點數從二說起,則骰子的一點什麼都頂替的。 如果先報一方報出了1點(例如說5個1),則1點不能頂替其他點數。 在猜骰子時,先從小的說起,比如一方說2個1,對方說出的數位必須比這個大,如果也說2個,則只能報2以上的數位(如2個2或2個6),如果要說1數位,則只能報3個以上(如3個1或6個1)。
一方如果覺得對方報出的點數的數量超出了你們兩個蓋碗中這個點數數量之和,可以要求看。 這樣大家掀開蓋碗,數報出點數骰子的數量,剛才說出的數量超過2個蓋碗中此點數的數量,則要求看的一方贏,反之則報數位一方贏。 注意:報出數位之和不應超過兩人蓋碗中骰子的總數。
(5)讀數位
讀數位,玩法也是變化無窮,但最基本的玩法也是由自成數與喝數相符者勝,負者飲酒。 「十五二十」。 兩人玩,兩雙手,輪流喊數,分別有「收齊,五、十、十五、開曬」五種數位,喊數者可出手也可不出,看雙方一共湊成多少數目。
(6)7
由開始一人發音「零」隨聲任指一人,那人隨即亦發音「零」再任指另外一人,第三個人則發音「七」,隨聲用手指作開槍狀任指一人,「中槍」者不發音不作任何動作,但「中槍」者旁邊左右兩人則要發「啊」的聲音, 而揚手作投降狀。 出錯者飲! 適合眾人玩,由於沒有輪流的次序,而是突發的任指其中的一個人,所以整個過程都必須處於緊張狀態,因為可能下個就是你了!
三人玩法
1、4、7一組數位,2、5、8一組數位,3、6、9一組數位,三個人每人選一組數位。 這種玩法,每人只能用一隻手出手指,可以出人意幾個手指,然後三個人出的手指數相加,數位是幾就是選擇這組數位的人喝酒。 0、10都不喝酒,超出10的數位取尾數。
這種三人的數位玩法,很有趣,簡單易學。
青蛙落水
口令: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兩只青蛙兩張嘴,四隻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三隻青蛙三張嘴,六隻眼睛十二條腿,撲通,撲通,撲通,跳下水;四隻青蛙...... 如此類推,每人說一句,以逗號隔開為標誌,出錯者喝酒。 此遊戲也可以不發聲,僅僅用手令,動作來表示。 適合多個人一起玩,因為在過程中還要顧及到數位的,所以玩起來還真的不輕鬆呢!
猜測輸贏
玩法有很多種,可是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一方隨意作出手勢,如果對方順應作出相同的手勢則對方輸,要罰酒。
(1) 青蛙青蛙跳:兩人手指拱在桌面,一人首先喊「青蛙青蛙跳」,在「跳」字發出的時候五指彈起一個手指作「跳」狀,如本方出中指,對方出中指則輸,喝酒,出其他四指則過,然後輪到對方喊「青蛙青蛙跳」,一直下去。
(2) 兩人猜:「石頭、剪刀、布」,贏方立即用手指向上下左右各一方,輸方順應則喝酒。
傳花
传花
傳花
用花一朵,或可用其他小物件如手帕等代替。 令官蒙上眼、將花傳給旁座一人,依次順遞,迅速傳給旁座。 令官喊停,持花未傳出的一人罰酒。 這個罰酒者就有權充當下一輪的令官。 也有用鼓聲伴奏的。 稱「擊鼓傳花令」。 令官拿花枝在手,使人于屏後擊鼓、座客以次傳遞花枝,鼓聲止而花枝在手者炊。 過去運用較多。
拍七
進行時要求速度快,使行令者忙中有錯受罰,從令官報數,1234順報,至明7(7、 17...... )和暗7(7的倍數14、21......) 時,應報者拍桌而不出聲。 矢口出聲報數的罰酒。 下一輪即從罰酒人從頭報起。
猜謎
猜谜
猜謎
是群眾性的智力遊戲。 行令時通常可以和傳花、拍七結合進行。 如由罰酒人出謎面,由下一輪傳花、拍七的輸家猜謎底。 猜不中者罰酒,如猜中則出謎人罰酒,猜中者並有下一輪出謎權。 猜謎還可以限定範圍、加限於席上所有物或室內所有物之類,由令官行令前宣佈。
說笑話
可由令官開始或上一輪行令受罰者開始、依次輪流說一個。 如能逗引全席或多數人發笑,說笑話者算是成功,全席各飲一杯;倘若無人被逗笑。 說笑話者認罰;如僅有一人或少數人笑,則罰笑者飲酒。
酒牌令
以牌的形式,上刻所行酒令的內容。 如咸豐年間產生的《列仙勒撾人》,上劃四十八位仙人的名字面存留。 根據每位仙人的不同身份、經歷、特點,現定鐵面的法則。 使用時,只薦任過抽取其中的一張牌,援服牌面上的次政法則施行。 如「老子」脈,上寫「壽者歡」,即在席年齡大的人飲;如「黃石公四」脈,上寫「有著述營一杯」,即在場有著作的人喝一杯酒,等等。
籌令
竹制籌令,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 用時不必費腦筋而又頗有趣味,因此文人聚飲和閨房
占花名
占花名
集宴多用之。 他們在酒籌上銘刻經書或詩、詞、曲成句,或《西廂記》、《水滸》、《紅樓夢》中人名,並由此引申出敬酒、勸酒、罰酒等名目。 1982年,在江蘇丹陽縣丁卯橋出土的金龜背負《論語》玉燭筒一種,酒令籌五十枚。 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籌令。
占花名
若干根簽放在籤筒裡,每根簽上畫一種花草,題一句舊詩,並附有飲酒規則,行令時一人抽籤,依簽上規則飲酒。
遊戲種類編輯
遊戲1、迴圈相克令
用具:無
人數:兩人
方法:令詞為「獵人、狗熊、槍」,兩人同時說令詞,在說最後一個字的同時做出一個動作——獵人的動作是雙手叉腰;狗熊的動作是雙手搭在胸前;槍的動作是雙手舉起呈手槍狀。 雙方以此動作判定輸贏,獵人贏槍、槍贏狗熊、狗熊贏獵人,動作相同則重新開始。
興奮點:這個遊戲的樂趣在於雙方的動作大,非常滑稽。
缺點:只是兩個人的遊戲。
遊戲2、幸運大白鯊
用具:幸運大白鯊
人數:兩人
方法:幸運大白鯊的構造非常簡單,但玩起來卻趣味無窮。 方式是將大白鯊的嘴掰開,然後按下它的下排牙齒,這些牙齒中只有一顆會牽動鯊魚嘴,使其合上,如果你按到這一顆,鯊魚嘴會突然合上,咬住你的手指。 當然,鯊魚牙是軟塑膠做的,不會咬痛您的。
你可以在酒桌上把它作為賭運氣的酒具,幾個人輪流按動,被鯊魚咬到者罰酒。
興奮點:適合男孩女孩一起玩,對於膽小的女孩子來說比較驚險。
缺點:首先你要先去買一個「大白鯊」,雖然價錢不貴。
遊戲3、 官兵捉賊
用具:分別寫著「官、兵、捉、賊」字樣的四張小紙。
人數:4個人
方法:將四張紙折疊起來,參加遊戲的四個人分別抽出一張,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據其他三個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細節來猜出誰拿的是「賊」字,猜錯的要罰,有猜到「官」字的人決定如何懲罰,由抽到「兵」字的人執行。
興奮點:簡單易行,不受時間地點場合的限制。
缺點:人數不宜過多。
遊戲4、拍七令
用具:無
人數:無限制
方法:多人參加,從1-99報數,但有人數到含有「7」的數位或「7」的倍數時,不許報數,要拍下一個人的後腦勺,下一個人繼續報數。 如果有人報錯數或拍錯人則罰酒。
興奮點:沒有人會不出錯,雖然是很簡單的算術。
缺點:無
遊戲5、心臟病
用具:無
人數:越多越好
方法:將一副撲克牌給酒桌上的每個人平均分發,但是不能看自己和他人手裡的牌。 然後以酒桌上的人為序,按照人數排列。 例如,酒桌上有5個人,可編為1-5的序號。 如果該人出的牌和自己的序號相同,那大家的手就是拍向那張牌,可以手疊手的拍,最後拍上去的人是輸家。
興奮點:非常刺激,經常是大家的手紅的一塌糊塗。
缺點:對桌子不利
遊戲6、開火車
用具:無
人數:兩人以上,多多益善
方法:在開始之前,每個人說出一個地名,代表自己。 但是地點不能重複。 遊戲開始後,假設你來自北京,而另一個人來自上海,你就要說:「開呀開呀開火車,北京的火車就要開。 」大家一起問:「往哪開? 」你說:「上海開」。 那代表上海的那個人就要馬上反應接著說:「上海的火車就要開。 」然後大家一起問:「往哪開? 」再由這個人選擇另外的遊戲物件,說:「往某某地方開。 」如果對方稍有遲疑,沒有反應過來就輸了。
興奮點:可以增進人與人的感情,而且可以利用讓他或她「開火車」的機會傳情達意、眉目傳情。
缺點:無
遊戲6、抓撲克牌
用具:撲克牌
人數:兩人以上,多多益善
方法:抓撲克玩法,把撲克擺在中間,從一個人開始抓(一般年長者或者領導),他抓到的撲克為A-K,代表1~13個數,抓到的數位,即從他開始數這個數位的那個人喝酒,那個人喝完了開始再抓。 如果抓到A,就自己喝。 如果抓到大王,對不起,要喝5杯,如果抓到小王,要喝三杯了。
遊戲7、投壺
用具:壺,箭
人數:不限
方法:以壺口為目標,賓主每人持4支箭,依次投入壺中,以投中多少決定勝負,最少者罰酒。
遊戲8、流觴
用具:觴
方法: 聚會于環曲的水流邊,臨水設宴,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在誰面前打轉或停下,誰即取飲,叫做流觴,也叫流杯。
詩籌編輯
行酒令用的籌子之一種。 也有用作賭博的。 籌上規定背出某人某首詩,或指出籌上詩句的作者、或指出詩句的缺字、或照規定的韻即席成詩等等。 能者勝,不能者罰。 宋 辛棄疾 《聲聲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樓作和李清宇韻》詞:「從今賞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 」 元 戴表元 《客樓東冬夜會合詩序》:「夜聿雲半,詩籌再探,羣篇告成,厥有序引。 」
酒令_百度百科 http://bit.ly/2ZZcX1b
--------------------
中国古代的十大游戏酒令 - 图文 - 百度文库 http://bit.ly/2ZZcZGl


喝酒潛規則/燒酒/菜鳥坐靠門邊就對了/飲酒文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sP6zqI
喝酒文化-賣魚尾/這是金門獨特的飲食文化。在金門餐敘時若遇到魚上桌,被魚尾對上的人,代表你是這桌的主賓或是最有福氣的人。 當魚上桌時,只要魚尾朝向誰,那麼那個人就必須開始賣魚尾,而買賣的籌碼,是酒。這是為賣魚尾的人添福氣。當賣魚尾的人喝完他的起賣價,接下來魚尾會輪完整個餐桌,而且下來買魚尾的人的出價,只能比前一個人多而不能少,如此全桌轉一圈賣完,最後再由貴客把賣出去的酒一次收回,然後一口乾了。 金門當地人民,保留此習俗文化,是延續後代的子子孫孫,對先民們尊敬與推崇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2PrQGe
酒令/酒文化。 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 酒令由來己久,最早誕生於西周,完備于隋唐/酒令,或稱行酒令,最早是在酒宴中限制飲酒的規定。周代設有「立之監」、「佐主史」的令官,是酒令的執法者。《左傳》昭公十二年記載,晉昭公和齊景公在宴會上「投壺賦詩」,投壺是酒令的一種,源於西周時期的射禮,此即酒令之先河。三國時,邯鄲淳寫有《投壺賦》:「絡繹聯翩,爰爰兔發,翻翻隼隼,不盈不縮,應壺順入」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aF5rQ6
酒的文化-天之美祿+十千腳店/“百藥之長”“天之美祿”“忘憂物”/儀狄發明瞭酒,杜康作了改進,但“儀狄”和“杜康”都成為了酒的代名詞/“酒者,天之美祿”,語出西漢的歷史書《漢書食貨志下》,正如書中“夫鹽,食餚之將;酒,百藥之長,嘉會之好”所示,酒於宴會猶如鹽於料理,不可或缺。酒“扶衰養病”,具有防止老化,治癒疾病的效能,故稱“天之美祿”,因了這個原因,據說中國古來無酒不成宴席/“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nk91n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