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

五台山佛光寺 - Google 搜尋 http://bit.ly/2V4NeB1
佛光寺 (五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bit.ly/2V0kw41
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豆村鎮佛光村,正殿(東大殿)建於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是中國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僅次於五台縣南禪寺大殿。佛光寺大殿是中國現代最早發現的唐代木結構建築,其內還有唐代塑像、壁畫和墨書題記,集四大唐代遺物於一身,因此被建築學家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1]。
1961年,佛光寺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6月26日,佛光寺連同其他五台山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名目
歷史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圖之大佛光寺(五代時期)
佛光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唐朝時期曾是五台山「十大寺」之一,法興禪師在寺內興建了高達三十二米的彌勒大閣。唐武宗會昌五年( 845年),大舉滅佛,佛光寺因此被毀,僅一座祖師塔倖存。847年,唐宣宗李忱繼位,佛教再興,佛光寺得以重建,大殿即此時在原彌勒大閣遺址上重建。之後,宋、金、明、清,均對佛光寺進行了修葺。1937年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徽因對佛光寺進行了考察、測繪。


晋北游之五台山佛光寺 ②_大群_新浪博客 http://bit.ly/2V53vpt


山西五台佛光寺
山西五台山是由五座山峰環抱起來的,當中是盆地,有一個鎮叫台懷。五峰以內稱為“台內”,以外稱“台外”。台懷是五台山的中心,附近寺剎林立,香火極盛。殿塔佛像都勤經修建。其中許多金碧輝煌,用來炫耀香客的寺院,都是近代的貴官富賈所布施重修的。千餘年來所謂:文殊菩薩道場的地方,竟然很少明清以前的殿宇存在。
台外的情形,就與台內很不相同了。因為地佔外圍,寺剎散遠,交通不便,所以祈福進香的人,足跡很少到台外。因為香火冷落,寺僧貧苦,所以修裝困難,就比較有利於古建築之保存。
1937年6月,我同中國營造學社調查隊莫宗江、林徽因、紀玉堂四人,到山西這座名山,探索古剎。到五台縣城後,我們不入台懷,折而北行,徑趨南台外圍。我們騎馱騾入山,在陡峻的路上,迂迴着走,沿倚着岸邊,崎嶇危險,下面可以俯瞰田隴。田隴隨山勢彎轉,林木錯綺;近山婉婉在眼前,遠處則山巒環護,形式甚是壯偉,旅途十分僻靜,風景很幽麗。到了黃昏時分,我們到達豆村附近的佛光真容禪寺,瞻仰大殿;咨嗟驚喜,我們一向所抱着的國內殿宇必有唐構的信念,一旦在此得到一個實證了。
佛光寺的正殿魁偉整飭,還是唐大中年間的原物。除了建築形制的特點歷歷可征外,梁間還有唐代墨跡題名,可資考證。佛殿的施主是一婦人,她的姓名寫在梁下,又見於階前的石幢上,幢是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建立的。殿內尚存唐代塑像三十餘尊,唐壁畫一小橫幅,宋壁畫幾幅。這不但是我們多年來實地踏查所得的惟一唐代木構殿宇,不但是國內古建築之第一瑰寶,也是我國封建文化遺產中最可珍貴的一件東西。寺內還有唐石刻經幢二座,唐磚墓塔二座,魏或齊的磚塔一座,宋中葉的大殿一座。
正殿的結構既然是珍貴異常,我們開始測繪就惟恐有遺漏或錯失處。我們工作開始的時候,因為木料上有新塗的土朱,沒有看見梁底下有字,所以焦灼地想知道它的確實建造年代。通常殿宇的建造年月,多寫在脊檁上。這座殿因為有“平暗”頂板,梁架上部結構都被頂板隱藏,斜坡殿頂的下面,有如空閣,黑暗無光,只靠經由檐下空隙,攀爬進去。上面積存的塵土有幾寸厚,踩上去像棉花一樣。我們用手電探視,看見檁條已被蝙蝠盤踞,千百成群地聚擠在上面,無法驅除。脊檁上有無題字,還是無法知道,令人失望。我們又繼續探視,忽然看見梁架上都有古法的“叉手”的做法,是國內木構中的孤例。這樣的意外,又使我們驚喜,如獲至寶,鼓舞了我們。照相的時候,蝙蝠驚飛,穢氣難耐,而木材中又有千千萬萬的臭蟲(大概是吃蝙蝠血的),工作至苦。我們早晚攀登工作,或爬入頂內,與蝙蝠臭蟲為伍,或爬到殿中構架上,俯仰細量,探索惟恐不周到,因為那時我們深怕機緣難得,重遊不是容易的,這次圖錄若不詳盡,恐怕會辜負古人的匠心的。
我們工作了幾天,才看見殿內梁底隱約有墨跡,且有字的左右共四梁。但字跡被土朱所掩蓋。梁底離地兩丈多高,光線又不足,各梁的文字,頗難確辨。審視了許久,各人憑自己的目力,揣擬再三,才認出官職一二,而不能辨別人名。徽因素來遠視,獨見“女弟子寧公遇”之名,深怕有誤,又詳細檢查階前經幢上的姓名。幢上除有官職者外,果然也有“女弟子寧公遇”者,稱為“佛殿主”,名列在諸尼之前。“佛殿主”之名既然寫在樑上,又刻在幢上,則幢之建造應當是與殿同時的。即使不是同年興工,幢之建立要亦在殿完工的時候。殿的年代因此就可以推出了。
為求得題字的全文,我們當時就請寺僧入村去募工搭架,想將梁下的土朱洗脫,以窮究竟。不料村僻人稀,和尚去了一整天,僅得老農二人,對這種工作完全沒有經驗,籌划了一天,才支起一架。我們已急不能待地把布單撕開浸水互相傳遞,但是也做了半天才洗出兩道梁。土朱一着了水,墨跡就驟然顯出,但是水干之後,墨色又淡下去,又隱約不可見了。費了三天時間,才得讀完題字原文。可喜的是字體宛然唐風,無可置疑。“功德主故右軍中尉王”當然是唐朝的宦官,但是當時我們還不知道他究竟是誰。
正殿攝影測繪完了後,我們繼續探視文殊殿的結構,測量經幢及祖師塔等。祖師塔樸拙勁重,顯然是魏齊遺物。文殊殿是純粹的北宋手法,不過構架獨特,是我們前所未見;前內柱之間的內額凈跨米余,其長度驚人,寺僧稱這木材為“薄油樹”,但是方言土音難辨究竟。一個小孩撿了一片櫪樹葉相示,又引導我們登後山叢林中,也許這巨材就是後山的櫪木,但是今天林中並無巨木,幼樹離離,我們還未敢確定它是什麼木材。
最後我們上岩後山坡上探訪墓塔,松林疏落,晚照幽寂;雖然峰巒縈抱着亘古勝地,而左右蕭條,寂寞自如。佛教的跡象,留下的已不多了。推想唐代當時的盛況,同現在一定很不相同。工作完畢,我們寫信寄太原教育廳,詳細陳述寺之珍罕,敦促計劃永久保護辦法。我們遊覽台懷諸寺後,越過北台到沙河鎮,沿滹沱河經繁峙至代縣,工作了兩天,才聽到盧溝橋抗戰的消息。戰事爆發,已經五天了。當時訪求名勝所經的,都是來日敵寇鐵蹄所踐踏的地方。我們從報上僅知北平形勢危殆,津浦、平漢兩路已不通車。歸路惟有北出雁門,趨大同,試沿平綏,回返北平。我們又恐怕平綏或不得達,而平漢恢復有望,所以又囑紀玉堂攜圖錄稿件,暫返太原候訊。翌晨從代縣出發,徒步到同蒲路中途的陽明堡,就匆匆分手,各趨南北。
佛殿的附屬藝術
塑像:
(甲)中三間的主像及脅侍等
在佛殿槽內五間的長度,一半間的深度的位置上,是一座高74厘米的大佛壇。壇上有主像五尊,各附有脅侍像五六尊不等。當心間的主像是降魔釋迦,袒着右肩,右手垂置在右膝上,作“觸地印”,左手捧缽放在腹前,趺坐在長方須彌座上。左次間的主像是彌勒佛,垂下雙足坐着,左右腳下各有蓮花一朵。雙膝並垂,是唐代佛像最盛行的姿勢,是宋以後所少見的,所以最值得注意。右次間的主像是阿彌陀佛,雙手略如“安慰印”狀,趺坐在六角須彌座上,衣褶從座上垂下來。釋迦的左右,有迦葉、阿難兩尊者和兩菩薩侍立,更前則有兩供養菩薩跪在蓮花上,手捧果品獻佛。彌勒和阿彌陀的諸脅侍,除以兩菩薩代兩尊者外,一切與釋迦同。釋迦彌勒都有螺發;阿彌陀則有直發如犍陀羅式之發容。三佛豐滿的面頰,弧形彎起的眉毛,端正的口唇,都是極顯著的唐風。彌勒及阿彌陀佛胸腹部的衣褶與帶結和釋迦與阿彌陀垂在覆座上部的衣褶,都是唐代的固定程式。菩薩立像都微微向前傾側,腰部微彎曲,腹部微凸起,是唐中葉以後菩薩像的特徵,與敦煌塑像同出一范。供養菩薩都是一足蹲着一足跪着,在高蒂的蓮座上。衣飾與其他菩薩相同。這種形式的供養菩薩,在國內已不多見,除敦煌石窟外,僅在山西大同華嚴寺薄迦教藏還有。這些像都在最近數年間,受到重妝的厄運。雖然在形體方面,原狀尚得保存,但淳古的色澤卻已失去;今天所見的是鮮藍鮮碧及丹紅粉白諸色,工藝粗糙,色調過於唐突鮮煥。
(乙)兩梢間普賢觀音像
左右兩梢間的主像是普賢和觀音兩菩薩。普賢菩薩在左梢間,騎象,兩菩薩脅侍,“獠蠻”牽着象。普賢像前有韋陀及一童子像。右梢間主像是觀音菩薩,騎獅子,“拂”牽着獅子,兩菩薩脅侍,兩梢間壇的極端前角,都立着護法天王,甲胄持劍,兩像魁偉,遙立對峙。壇左端天王的右側有趺坐等身小像,是供養者“佛殿主寧公遇”的像。面對着佛壇,在殿左端梢間窗下,又有趺坐的等身像,是沙門願誠的像。按照通常的配置,多以昔賢與文殊對稱。文殊騎居左,昔賢騎象居右。這殿里卻以普賢騎象居左,右側不供文殊而供觀音——因為騎獅的像的花冠上有阿彌陀化佛,是觀音最顯著的標誌。也許因為五台是文殊的道場,所以不使他居在次要的地位。
普賢與其他菩薩都有披肩,左右作長發下垂。內衣從左肩垂下,用帶子繫結在胸前。腰部以下,用帶子束長裙,帶子在臍下打成結。觀音衣飾最特殊,在胸前作如意頭,兩乳作成螺旋紋,雲頭覆在肩上,兩袖翻卷作火焰形,與其他菩薩不同。天王像森嚴雄勁,極為生動,兩像都手執長劍,嗔目怒視。它們的甲胄衣飾與唐墓中出土的武俑多相似處,也是少見的實例,可惜手臂和衣帶都有近世改裝之處。
壇上的三尊佛像,連像座通高約5.3米。觀音、普賢連坐獸高約4.8米。脅侍諸菩薩高約3.7米。跪在蓮花上的供養菩薩連同像座高約1.95 米,約略為等身像,它們位置在諸像的前面,處於附屬點綴的地位。兩尊天王像高約4.1米,全部氣象森偉。惟有寧公遇和願誠兩尊像,等身侍坐,呈現渺小謙恭之狀。沿着佛殿兩山和後檐牆的大部分(在扇面牆之後)排列着“五百羅漢”像,但是實際數目僅二百九十尊。它們的塑工庸俗,顯然是明清添塑的。
(丙)侍坐供養者像
(一)寧公遇像是一座年約四十餘之中年婦人像,面貌豐滿,袖手趺坐,一望而知是實寫的肖像,穿的是大領衣,內衣的領子從外領上翻出,衣外又罩着如意雲頭形的披肩。腰部所束的帶子是由多數“田”字形的方塊綴成的。她的衣領與敦煌壁畫中供養者像,和成都發掘的前蜀永陵(王建墓)須彌座上所刻女樂的衣飾諸多相似之點,當為當時尋常的裝束。以敦煌信女像與這尊寧公遇的像相比較;則前者是一幅畫,用筆婉美,設色都雅,所以信女像停勻皎潔,古麗照人;像大僅等身,在佛壇上至為渺小,謙坐南端天王像旁。其姿態衣飾與敦煌畫中信女像頗相似;其在壇上位置亦與信女像在畫之下左隅相稱。後者是塑像,塑工沉厚,隆殺適宜,所以寧公遇狀貌神全,生氣栩栩,丰韻亦覺高華。唐代藝術洗鍊的優點,從這兩尊像上都可得見一斑。(二)沙門願誠像在南梢間窗下,面向佛壇趺坐,是諸像中受重妝之厄最淺的一尊。像的表情冷寂清苦,前額隆起,顴骨高突,而體質從容靜恬,實為寫實人像中之優秀作品。英國不列顛博物院,美國紐約市博物院和彭省(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館所藏唐琉璃沙門像,素稱為“羅漢像”的,都與此同一格調。考十八羅漢之成為造型藝術題材,到宋代才初見,畫面如貫休之十六應真,塑像如甪直保聖寺、長清靈嚴寺諸羅漢像。唐以前僅以兩羅漢阿難尊者及迦葉尊者作為佛像之脅侍而已,其最早之例見於洛陽龍門造像。後世所謂十八羅漢,僅有“ 十六羅漢”見於佛典,其中二尊,為好事者所添加,其個別面貌多作印度趣,姿勢表情均富於戲劇性,而這幾尊唐琉璃像,則正襟趺坐,面貌嚴肅,姿勢沉靜,是典型的中國僧人,與願誠像絕相似。相傳諸琉璃像來自河北易縣,可能也是易縣古剎中的高僧像,處於供養者地位,而被古董商誤呼作“羅漢”的。現在與願誠像相較,我們尤其懷疑施主沙門,造像侍坐在殿隅,是當時的風尚。但僅憑這一孤例,我們未敢妄作斷論。
除諸塑像外,殿內還存有石像兩尊。其一是天寶十一載(公元752年)比丘融山等所造的釋迦玉石像。像並座共高約1米。佛體肥碩,結踟趺坐在須彌座上,髮捲如犍陀羅式,右手已毀,左手撫在左膝上,他的內衣自左肩而下,胸前的帶子打成一個結。僧衣的下部覆蓋著須彌座垂下,自然流暢,有風吹即動之感。其衣下緣,飾以垂直褶紋,與殿內釋迦阿彌陀兩像相同。就宗教意境而論,此像貌特肥,像個酒肉和尚,毫無出塵超世之感。就造像技術而論,其所表現乃是寫實性的型類,似富有個性的個人,在我國佛教藝術中,是很少見的。現在流落在日本的定縣某塔上的釋迦立像,其神情手法,與此像完全相同,像是出自同一匠師的手。
像須彌座下澁的銘文所稱“無垢凈光塔”者,或者就是佛殿東南的祖師塔,塔下層內室現在沒有像,玉石釋迦像可能本是塔中的本尊,不知何時移至殿中供養的。無垢凈光塔在大殿後山上,1973年曾在塔基旁發掘出塔的碑額。(——羅哲文注)
壁畫:
從文字記錄,如《歷代名畫記》、《益州名畫錄》、《圖畫見聞志》等書看來,唐代的佛殿,很少不用壁畫做裝飾的。現在內柱額上少數栱眼壁上,還有壁畫存在,是原有壁畫之得僅存的。
這些壁畫中最古的在右次間前內額的上邊。栱眼壁長約450厘米,高約66厘米。其構圖分為三組,中央一組,以佛(似為阿彌陀)為中心,七菩薩脅侍,其左第一位是觀音,余不可辨。顏色則除石綠色以外,其他設色,無論是像臉或衣飾,均一律呈深黯的鐵青色。左右兩組都以菩薩為中心,略矮小,似為觀音及勢至。兩主要菩薩之旁,又各有菩薩、天王、飛天等隨從。各像的衣紋和姿態都很流暢圓婉,飛天飄旋的姿勢,尤其富有唐風。壁之兩極端更有僧俗供養者像。北端一列是僧人披着袈裟,南端一列是穿着文官袍服大冠的人。其中之一,權衡短促,嘴的兩旁出鬍鬚,與敦煌壁畫中所見的,同一格式,畫臉和鬍鬚的筆法,還含有漢畫遺風,如營城子墓壁所見。
就構圖及筆法而論,這幅壁畫與敦煌唐代壁畫,處處類似,其為唐代原畫之可能性,實在很少可疑之點。敦煌以外,唐代壁畫之存在“中原”的,這是我們所知絕無僅有的一幅。1964年曾在大殿佛像須彌座後發現了唐代原來的壁畫。(——羅哲文注)即使此外還有存在的也必然是附屬在其他唐代原來倖存的建築物上的,而今日可能存有唐代建築之處,已杳不可尋,所以就是這二三方米長的栱眼壁上的唐畫,也是珍罕可貴之極的。
左次間前內額上的栱眼壁,畫作七個圓光,每圓光內畫佛像十軀,光下作長方框,內寫各佛號。最左一格題“佛光庄信佛弟子劉太知……宣和四年三月初……”(公元1123年)。以筆法及構圖格式而論,這幅宋宣和圓光形佛像圖,與左次間內額上的壁畫迥然不同。宋畫顏色也還鮮煥,絕無黝黑之變。已成黝黑色的彩畫,除此右次間內額者外,我們僅在雲岡少數崖頂石窟藻井上見到。這又可以佐證左次間的壁畫,其時代之早,遠過於宋宣和年代。
左山前側的內額上的栱眼壁,畫著密列的菩薩約七十軀。各菩薩都有頭光,寶冠花飾,頗為繁縟。衣褶筆法雖略嫌繁瑣,但尚豪勁,與四川大足北崖摩崖石刻中宋代菩薩之作風頗相似,可能也是宋代物。
前內柱上北端栱眼壁上還有五彩卷草紋,可能也是宋代的彩畫。
題字:
佛殿梁下題字,以地勢所限,字形一般多是橫而扁的。筆紋頗婉勁沉着,意兼歐虞;結字則有時近於顏柳而略秀(如第二梁之“東”、“尚”、“兼”諸字近顏,第四梁“弟”字近柳)。其不經意之處,猶略存魏晉的遺韻,雖說時代相近,也是貞觀以後風氣所使然,也是出於書法家之筆。
---------------------------------
大唐遺珍——山西五台山佛光寺與南禪寺
2016-10-13 由 早報網 發表于文化
位於新加坡橋南路尾端的佛牙寺建於2002年,然而佛牙寺的外觀與建築樣式,卻帶有濃濃的唐代古建築風格。南洋的虔誠,巧妙地融入大唐的睿智。唐風建築曾隨著中日文化交流,影響日本的營造,與漢字、茶道、陶藝甚至音樂一樣,深植於日本傳統建築文化之中。站在佛牙寺前,不禁想起在上世紀40年代以前, 中日古建築學界還一直懷疑,經過歷代戰亂與政治變遷,中國是否還有唐代木結構建築遺存?
五台山是中國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上佛寺林立。北齊時有200多寺,現存100多寺,分別屬於顯、密、禪、凈各宗。其中山上最古老的佛寺為大顯通寺,建於東漢。現此寺為元代重建。據《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載,五台山亦稱清涼山,為文殊菩薩示現之地。
學者發現佛光寺東大殿
發現中國尚存唐代木結構建築的偉大學者是梁思成與林徽因夫婦。男人要是娶到像林徽因這樣的女生,就算生命是坎坷的,那也無悔無恨。同樣的,女人要能 嫁給像梁思成那樣的男生,那婚姻就是幸福了。夫妻要是有著相同的愛好與追求,那下一輩子還當夫妻。人這一輩子,要是能像梁思成與林徽因一樣,結交到如金岳霖、費慰梅這樣不離不棄的摯友,人生必定是滿足與光輝的。
唐代木結構建築——佛光寺東大殿是梁思成與林徽因於1937年6月發現的。南禪寺則是中國考古工作者發現於1953年。中國學界認同佛光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二至九年之間(478-485)。佛光寺建築群經歷朝修繕,目前遺存最早的建築是建於唐大中三年(849),大中十一年竣工(857)的東大 殿。
初冬的佛光寺
佛光寺位於五台山的豆村鎮。豆村鎮長得怎麼樣,我壓根也沒瞧清楚。一路上腦海里不斷回憶林徽因《山西通信》里的興奮:小孩爭著擠,看我們照相,拉皮 尺,量平面,教書先生幫忙我們拓碑文,說起來這個那個廟年代可多了,什麼時候蓋得,誰也說不清了,年代多了吧,多了、多了,他們驕傲地問,我們高興地回 答,差不多1400年了。呀!1400年,我們便一起驕傲起來……
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梁、林兩人歷經千辛萬苦,為我們鑑定好東大殿的年代,因此我們無須再分心,只須全心全意地坐享唐朝的驕傲。令人難過的是,當年梁、林發現佛光寺的一周前,魔鬼之手已經伸進宛平縣。
山村小廟秘藏唐代泥塑
由於到佛光寺時已是落日餘暉,瞬間,天色轉為一片蔚藍。初冬的佛寺周圍沉寂,唐代時的東大殿在蔚藍天色的籠罩下,蕭瑟中更顯悽美。凝視著眼前的唐代佛寺,當下我一時無法分得清自己究竟是不是在夢裡。千里迢迢的虔誠不滿足於驚鴻一瞥,面對著緊閉大門的東大殿,決定留宿豆村鎮,等待黎明的佛光。
晨曦驅散了山中的霧靄,車沿著迂迴的山路慢行,對於沿途兩旁的山村景色,早已無心留意。早晨的佛光寺依然寧靜。國寶級的古建築,已經無法再承受一絲的疏失,進入東大殿需要專人啟開寺門。推開兩扇高聳的木門,宛如推開了進入大唐之門。
佛光寺除了是座唐構建築外,寺內尚存有唐代塑像、繪畫和墨書,堪稱是古建築的瑰寶。佛光寺的唐代彩塑是敦煌之外,中國僅存的少數唐代原作,彩繪後來曾修繕。佛光寺里里外外向仰慕者細述何為大唐氣度,歷史上再也沒有像李唐一般,將域外文明包容得如此合理、自在。
僅存四棟唐木結構建築之一
如果是在唐代,說不定就可以留在南禪寺內挑燈夜讀。
在離佛光寺不遠的陽白鄉、李家村,有座南禪寺,是梁思成與林徽因發現佛光寺後,中國學界所發現的另一座唐代寺廟。
到了南禪寺,走進寺內的一所平房,房子裡幾位老者正在炕上聊天,向管理寺廟的大爺道明來意。大爺起身從桌子上拿了一大串鑰匙說:跟我來!跟著走進一 所四合院,眼前一亮,院子裡一棟典雅的建築出現我們面前。寺廟線條簡潔,結構穩重,這就是中國目前僅存的四棟唐代木結構建築之一。
南禪寺大殿內平梁下,有唐人墨書題字:「大唐建中三年歲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癸未時重修殿法顯等謹志」證明南禪寺重建於唐建中三年 (782),距今1200多年。按中國古建築術語,南禪寺三間見方,單檐灰瓦歇山頂,建築由由台基、屋架、屋頂三部分組成,共用檐柱12根,殿內沒天花 板,也沒柱子,梁架制簡練,牆身不負載重量,只起隔擋的作用。雖是山村小廟,但卻是唐代遺珍。
寺內所供的釋迦、文殊、普賢、阿難、迦葉、諸位菩薩,尚有脅持與童子,皆是唐代原作。寺內規定不讓照相,我實在受不了唐代泥塑的召喚,偷偷舉起相機快速拍了兩張。然而泥菩薩也有難言之隱。17年前的一個夜晚,一群盜匪將釋迦牟尼佛的胸部挖開,將藏在佛內的文物劫掠一空,並將蓮花座上的兩尊供養菩薩和獅童塑像鋸斷盜走。泥菩薩曾經躲過了會昌滅佛之難,也歷經無數次的地震及戰火,與建築奇蹟般地遺留下來,卻沒料到有此一劫。原本17尊泥塑,現在只剩下 14尊。
不知為何,我們在面積不大的南禪寺內久久不捨得離開。或許對梁、林發現佛光寺東大殿的故事,喜愛中國古代建築的人或許已經耳熟能詳。然而我總覺得,能一睹當年震驚中國古建築學界的佛光寺東大殿與南禪寺,一定是上天賜予的恩惠。
...
線條簡潔,明柱素潔的南禪寺


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

走進五台山佛光寺 尋訪唐建古剎的前世今生
2018/04/13 來源:學佛五台山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皆寂,唯聞鐘磬聲」。唐人常建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的詩流傳頗廣,而要拿它與佛光寺切景入情,尚需將結句稍作改動,將「唯聞」之「唯」改為「不」,叫做——「萬籟此皆寂,不聞鐘磬聲。」這是我初次朝禮五台山佛光寺時的第一感受。
一千多年的時光像飛鳥劃空一樣了無痕跡地消逝了,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成了地方當局發展文化產業的旅遊景點,車輪滾滾入山路,錢少休得進門來,龍王竊據寺院,笙歌響遏梵唄,一切似乎都使「信仰」黯然失色。然而,在這遠離喧囂的一個叫佛光村的東南端,晚唐之際就已有的佛光寺,仍然寂寞地面對著人世間繁鬧的興亡盛衰,日出日落,循環往復,千年似乎一瞬間。只不過沒了和尚,沒了香火,樑柱彩繪顯得斑駁而滄桑。晨鐘不聞,暮鼓絕響,爐香靜逐遊絲轉的情景,就更是無從談起。自古以來寺院和常住所承擔的教化眾生的功能,已蕩然無存。如今,所謂佛光寺,只不過是一處受到國家級保護的、亞洲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如此而已。
佛光寺位於五台縣豆村鎮佛光村,因距離五台山中心區六十華里許,被當地人稱為「台外寺」。它曾經是五台山著名的寺院,由於地處偏僻,不在當年戰火紛飛的戰場中心,及如今獵奇一游的觀光客視野之內,故而主殿自唐代建造起,保留至今尚未翻新,雖然難免略顯老態,卻是五台山最值得一看的古剎。75年前,梁思成就是在敦煌石窟看到「大佛光之寺」的壁畫,為在中國也能覓得唐建木構,而直奔似乎被世人遺忘的佛光村而來,使佛光寺重返公眾視野。而這個至今被人津津樂道的所謂「發現」,對於佛光寺本身卻未必是一件好事。多年前,這裡就被國家文物局委託給山西省文物局管理,門口懸掛的牌子上寫著「佛光寺管理所」,已經與佛教無緣了。
我從一個極像農婦的中年女人手中購買了門票,舉步邁入寺內,首先進入視野的便是雄踞於第二進院落之上的東大殿。我迫不及待地從前院也就是下院中央一道極陡的磚砌台階爬了上來,站在大殿的正對面,看到門楣上方掛了一塊「佛光真容禪寺」的匾額,而門前豎立的牌子上有文管部門用中、英文寫的介紹,明確地告訴遊人,這裡是「東大殿」。在此之前,我曾託人給五台山佛教協會的韓副秘書長打電話求證,他認為所謂東大殿其實是大雄寶殿,只不過當時因殿門上方的匾額遺失,被梁思成以方位命名為「東大殿」,後來者隨口學舌而已。依據我所略知的寺宇營造法式,韓副秘書長所言應是實情。眼前的這座殿宇相比其他名剎的大雄寶殿算不上太高,但外觀極其雄偉,唐風古韻呼之欲出。據梁考證,這是唐大中年間重建寺院時的原物,除了建築形制的特點歷歷可征外,梁間還有唐代墨跡題名。大殿坐東朝西,為佛光寺群的主建築,也是該寺院地勢最高形制最為軒敞的殿宇。梁思成在他的文章中以建築美學的角度讚美它是「一座很雄偉的建築物,有著巨大、堅固和簡潔的斗拱及深遠的出檐」。如此等等。
彈指一揮須臾間,時光又過去了四分之三世紀,正值漫山遍野草木臨近凋零的初秋時節,我站在大殿前仰望它的雄姿,歷經千年風雨,南北雙向檐牙高啄,就像一隻展翅欲飛的大鵬鳥的兩翼,那種難以描摹的大唐氣勢撲面而來,恰如李杜的詩篇,雖飽經滄桑,卻歷久彌新,使我的心情也像秋高氣爽的晴空,無比開闊、深遠。
佛光寺的得名,源於北魏孝文帝的一次偶遇。據史籍記載,公元478年,魏孝文帝路經佛光山時,機緣具足,佛光顯現,瑞相萬千,他當即命人在此地建佛堂三間,以資供養,佛光寺由此得名。後來隨著在此清修的凈土祖師曇鸞,以及無名、解脫等禪僧的聲名遠播,佛光寺曾一度成為五台山名重一時的大剎,當時來往五台山的僧人,不少雲集於此。山志上說,在此之前,有「法興禪師:七歲出家……來尋聖跡,樂止林泉,隸名佛光寺。……即修功德,建三基七間彌勒大閣,高九十五尺。尊像七十二拉,對賢十大龍王,罄從嚴飾。台山海眾,異舌同辭,請充山門都焉。」光大佛光,法興禪師可謂功不可沒。後來不幸遭遇史上最慘烈的唐武宗會昌滅佛,全國的寺院均遭重創,恢弘的佛光寺也在劫難逃,最終寺毀僧散,成為幾堆瓦礫。唐武宗滅佛未幾,即告駕崩。宣宗即位,一反武宗與佛為敵的做法,著力倡導佛教。一位在會昌法難中「漏網」的願誠和尚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四處輾轉募資,於艱難竭蹶之中,得到長安一位女施主的資助,佛光寺終於在廢墟中重新崛起,其主體建築大雄寶殿——俗稱東大殿者,同時在彌勒大閣的原址上得以重建。
1937年6月,梁思成一行四人在對這座大殿進行了詳盡考察之後,得出的結論是:「它雕塑精湛,墨跡珍稀,壁畫細膩,建築古老,無一不是絕代瑰寶唐代原物,而四寶同處於一殿則在全國乃至亞洲僅此一處,被稱之為『四絕』。」目前,全國共有90尊唐代泥塑,東大殿的佛壇上就有35尊,可見其珍貴。
就在殿門開啟的那一瞬間,我就被佛壇上陣容浩大、氣勢磅礴的群像所震撼——佛殿7間,佛壇就占了5間。在佛壇上後牆處一字排開3台須彌座,頂部各有倚勢彎曲外側火焰繚繞動感十足的高大背光,釋迦牟尼佛居中,左側彌勒佛,右側迦葉佛;兩個次間,左有普賢菩薩跨著白象,右為文殊菩薩端坐狻猊,連同阿難、迦葉、脅持菩薩、供養菩薩、護法天王,35尊聖像主次井然,森列有序,可謂宏闊壯觀,其勢如虹,與別處的佛殿迥然不同,令觀者無不於錯愕無備間得以直觀地領悟佛法之廣大。其間的20尊脅侍、供養菩薩,面容豐腴圓潤,形態雍容嫻雅,令人懷疑其有體溫、有呼吸,充分體現了唐代工匠的高妙手法和審美趣向。瞻仰已畢,我向他們三拜九叩,虔誠頂禮。儘管有高達殿頂且冰冷密實的鐵圍欄和無處不在的紅外線探頭,我還是從心底感知和承受著諸佛菩薩慈力和悲願的加被,內心猶如秋陽普照般和煦溫暖。在將要退出的偶一回顧間,我看到中央兩根明柱間連接處上部,有幾幅已顯模糊的唐代拱眼壁畫,儘管塵封多年,卻依舊古韻盎然,令人恍然置身於那個吳帶當風的年代。雖然這位民間畫師未必師出名門,但畫作同樣透著《八十七神仙圖》飄逸靈動的氣息,流露出一脈純真無邪的信仰精魂。這些千年之前的補壁佛畫,與佛壇上的佛菩薩像密切呼應,渾然一體,似乎在默默呼喚著正信佛法的回歸。
中國號稱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也許是歷史太過悠久,文物遺存太過多樣,故而國人對此漠視者甚多,踐踏丟棄者、隨意拆毀者多有,盜賣換錢者亦不時見諸媒體,故而將佛光寺一類唐建古剎歸入各級政府乃至國家的重點保護之下,似乎也有一定必要。然而,自唐宣宗大中十一年重建以來的1100多年間,中經五代周世宗之滅佛,歷經宋元明清和民國時期,其間雖戰火頻繁,加之四時風雷雨雪交相摧殘,佛光寺卻依舊巍然屹立。一直到了20世紀初期,五台山地區的佛光寺、南禪寺等唐建寺院及其彩塑,岩山寺內的金代壁畫,殊像寺的明代懸塑,塔院寺的阿育王大白塔,以及眾多寺院的殿宇及塑像尚保存完好,這一切雖不可排除官方機構的權力卵翼,但更多的保護出自於億萬信眾,特別是常住僧尼的虔心維護。因為在四眾弟子心目中,無論何時興建的寺院和佛菩薩塑像,都是佛法住世的形象代言,是僧寶宣說佛祖教義的場所,是諸佛菩薩的演教道場,是令人無比景仰的聖地,多方維護唯恐不逮,怎麼可能會去破壞?在各種方誌文獻中,我們都找不到宋元明清等歷朝皇帝將某一名寺列入皇家保護名錄的詔書或敕令,可見他們懂得,這種外加的硬性保護律令,實在不如讓民眾的心靈有所皈依,而自覺保護為好。
走在寺內古木森然,冷寂襲人的甬道上,面對已經不是佛子修行道場的「國保單位」,看著東大殿內被冰冷的鐵柵欄圈著的35尊佛菩薩像,特別是頭頂無處不在的紅外線高清探頭,我曾數次舉起相機企圖拍得一幀相片,無奈因耳邊一再響起「不許拍照」的警告而最終作罷,不得不怏怏然走出殿門。在前院北側據說是金天會十五年建成的文殊殿內,除了大殿中央欄杆圍著的以文殊菩薩為主的7尊金代塑像外,其餘的塑像不知何時已經被全部拆除,殿內顯得非常空曠,東北西三面牆上,只有中間一條尚存據說是明代的壁畫人物。殿外門楣上方書寫著「清風遠播」,與文殊殿名實相違,字跡斑駁的牌匾,似乎在向偶爾到此的遊人敘說著這座「寺院」的前世今生。
「寺」,自東漢明帝以來,就是佛教僧徒弘揚正法的場所,佛法僧三寶是其不可或缺的元素。而所謂佛光寺者,只有在鐵籠子裡被高等級保護的若干尊塑像,其他幾個院落都成了管理人員的宿舍或堆放雜物的庫房。而名為「香風花雨樓」的北側小院,據說是清代建築,我逡巡再三,終於不得其門而入,只能從高處一窺究竟,只見窗欞上蛛絲細細,樓門前荒草萋萋,油然而生一種難以言說的黍離之嘆。佛被禁閉法無存,既無香火也無僧,還能叫「寺」嗎?
寥落古寺院,秋花寂寞紅;斑駁唐構在,猶自說宣宗。我不是詩人,只好化用元稹的詩句,來概括這座非寺之「寺」。
「白鳥忘機,看天外雲舒雲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開」,這是我跨出佛光寺的門檻,再度回眸這座遺世而獨立的千年古剎時心中湧起的慨嘆。記得禪宗六祖惠能在《壇經》中對佛法有這樣的解析,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恍如求兔角。」佛法如是,保護佛教寺院和佛菩薩塑像亦應如是。中國古建第一國寶|五台山佛光寺落魄成這個樣子 - 佛教新聞天地 - udn部落格 http://bit.ly/2V6yeT9


千年唐代巨寶佛光寺大殿實地探訪實拍,揭秘唐代雕塑現狀 - 每日頭條 http://bit.ly/2V1gt7H

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


佛光寺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豆村鎮佛光村,正殿(東大殿)建於唐大中十一年(857年),是中國現存第三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僅次於山西省忻州市五台縣南禪寺大殿(782年)、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廣仁王廟(832年)。佛光寺大殿是中國現代最早發現的唐代木結構建築,其內還有唐代塑像、壁畫和墨書題記,集四大唐代遺物於一身,因此被建築學家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1]。
1961年,佛光寺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6月26日,佛光寺連同其他五台山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名目。
歷史
敦煌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圖之大佛光寺(五代時期)
佛光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唐朝時期曾是五台山「十大寺」之一,法興禪師在寺內興建了高達三十二米的彌勒大閣。唐武宗會昌五年( 845年),大舉滅佛,佛光寺因此被毀,僅一座祖師塔倖存。847年,唐宣宗李忱繼位,佛教再興,佛光寺得以重建,大殿即此時在原彌勒大閣遺址上重建。之後,宋、金、明、清,均對佛光寺進行了修葺。1937年建築學家梁思成、劉敦楨、林徽因、莫宗江對佛光寺進行了考察、測繪。
建築
布局
佛光寺位置在一個向西的山坡上,軸線採取東西向,寺院適應著地形處理成三個平台,第一層平台較寬闊,北部有金天會十五年(1137年)建造的文殊殿,南側為明代重建的伽藍殿;第三層平台以高峻的擋土牆砌成,上建有正殿。佛光寺 (五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48fMVsw

800px-佛光寺-1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佛光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857年)是現存第二古老的木結構建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