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今年的太歲值星神是「謝太大將軍」,姓「謝」的民眾同樣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福必有禍」,2019年為生肖屬豬的本命年,其他生肖如屬猴害太歲、屬虎破太歲、屬蛇沖太歲,這4生肖今年最好都要安太歲。己亥年太歲值星神是謝太大將軍,「姓謝的人因為跟太歲星君是同姓氏,那當然也有我們講就說冒犯的地方,所以也要安太歲。」 https://goo.gl/Gp16jH
不只生肖才犯太歲! 專家揭:今年是「這姓氏」也犯沖
2019/02/07 21:05
除了看生肖,姓氏相沖也算犯太歲。示意圖/TVBS
除了屬豬、屬猴、屬蛇及屬虎的民眾今年需安太歲,民俗專家指出,由於今年的太歲值星神是「謝太大將軍」,姓「謝」的民眾同樣犯太歲,因此最好也到廟宇走一趟,祈求趨吉避凶;此外專家透露,名字裡面若有田、五穀雜糧類部首字根的民眾,在豬年運勢將有加分效果。
常言道,「太歲當頭坐,無福必有禍」,2019年為生肖屬豬的本命年,其他生肖如屬猴害太歲、屬虎破太歲、屬蛇沖太歲,這4生肖今年最好都要安太歲。但不只生肖犯沖要安太歲,據《三立新聞》報導,民俗專家蔡滕表示,己亥年太歲值星神是謝太大將軍,「姓謝的人因為跟太歲星君是同姓氏,那當然也有我們講就說冒犯的地方,所以也要安太歲。」
蔡滕說,過去不少人以為只有生肖犯太歲要到廟宇安太歲,但其實姓氏和值星神相同也是犯太歲,最好還是安太歲比較保險。另外關於豬年的運勢,蔡滕透露,「豬是吃五穀雜糧,那在基本上名字裡面如果有算是五穀雜糧類,或是張掛屬於五穀雜糧的圖,都是有正面的加分。」
蔡滕表示,名字有像是禾、秀、季、利、秉等五穀雜糧類字根的字,或是象徵豐收的「豐」字,有充實、飽足之意,在今年也對運勢有加分,而由於豬喜好在田裡吃喝玩耍,若名字中有「田」,如田、苗、黃、廣、厲、萬等字,也對運勢有幫助。


「安太歲」是一種民間節俗,亦是宗教活動,即安奉值年太歲。舊時多到寺廟、道壇迎請太歲符回家,於正廳安奉太歲神位,晨昏供奉一年。現代工商社會步調繁忙,多於農曆年前後前往寺廟祭拜、安奉,遂逐漸成為年節即景之宗教活動
太歲信仰源自中國古代干支記年法所衍生的星辰信仰,結合生肖,形成本命元辰思想太歲星君是每年天上當值的神祇,一年輪值一位,共六十位,俗稱太歲或歲君。值年太歲專責司察人間善惡,掌管人間吉凶禍福。
「安太歲」與「沖犯太歲」的思想有關,俗諺云「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太歲出現來,無病恐破財」,即對應沖犯值年太歲的思想。「犯太歲」係指各人本命生肖與值年太歲相同者(謂「正沖」),而生肖正相對(相隔六年)者為「沖太歲」(謂「對沖」,又稱「偏沖」)。傳統民俗認為,沖犯太歲的人容易招惹無謂的煩惱、犯小人,官訟是非纏身、事業與財運衰退等,是以沖、犯太歲者均須安奉太歲星君,以求趨吉避凶、化險為夷,祈求一整年平安無事、福運亨通;由此可見太歲星君正邪並顯的形像。
國人按照各人出生年份,於六十甲子循環中取其對應的干支,得出本命年、本命元辰;而道教吸收民間的本命說,結合道教神祇譜系,進而形成星君信仰。基於星命思想,國人認為各人生辰與歲君辰宿具有相互感應,結合沖犯的觀念,沖犯太歲的想法因應而生針對沖犯與厄運,再衍生化解之法,遂形成「安太歲」以求安穩心神的宗教儀式。
追溯太歲信仰的形成,可從天干、地支論起。干支符號最早見於殷商的甲骨片,先秦時期出現使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的記年法,即從甲子到癸亥,將天干、地支依序組合排列,六十年為一個循環,周而復始,俗稱六十甲子。秦、漢時取用十二種動物,與地支搭配,形成十二生肖屬相,再配合木星所在辰宿,形成每人出生的本命年,以及太歲行值等觀念。太歲信仰應該在漢代已普遍流傳,太歲已神格化,並根據咒術思想,逐漸衍生太歲的名諱與形像北魏道武帝時,已立神歲十二(即十二個太歲神)專祀(參見杜佑《通典》)。唐朝祀典未見太歲祭祀的記錄,而宋朝則有太歲大將軍的說法流傳於民間。元朝出現官方祀太歲的記載(參見馬端臨《文獻通考》),明朝開始專壇特祀太歲(參見《春明夢餘錄》)。
太歲信仰在不同地區發展出各種風俗習慣、趨吉避凶的儀式;然基本觀念大抵相同,即漢民族普遍奉行的星命思想,臺灣也傳續此信仰,民間使用的通書或農民曆中皆註記當值太歲神的名諱。臺灣民間社會對於六十甲子諸神來歷,尤其名諱之依據,主要來自綜合明代中葉以前民間佛、道思想的通俗小說《封神演義》。比較各版本太歲名諱大體相同,應是字形相近、字音相近而傳抄的出入,只有少部分可能因流傳的說法而有較大的差異。
安太歲的習俗一開始是在家中安設太歲神位,供奉一年;而今因應時代的改變,廟宇為給信眾方便,紛紛在偏殿中供奉太歲星君,由廟方統一提供「安太歲」和「送太歲」的服務,為信眾消災改厄。規模甚者,則設立元辰殿,奉祀六十甲子歲君,信眾除了祭祀當值歲君外,也可依本命年對應的元辰神,各自燒香祭拜。
安太歲的高峰期,於每年農曆十二月廿四日送神後到元宵節前。初時在廟宇安太歲,由信眾隨喜捐獻香油錢,隨著臺灣經濟變遷,安太歲的信眾愈來愈多,成為年節重要活動,許多廟宇開始明訂價格(貳佰元至壹仟元不等),並衍生相關法會活動,「安太歲」逐步成為廟宇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安太歲在臺灣發展出多元的形式,在臺灣地方習俗中,從事祭改的紅頭道士常在壇上安奉值年太歲星君的名諱神座;到了二十一世紀初,臺灣出現「線上安太歲」的形式,是網路電子祈福的一種,收費與否,因網站而異。各大廟宇已逐漸開放網路上預約安太歲、點光明燈等活動,以避免人潮洶湧的景況。
【撰寫者】
謝世維(政治大學宗教所教授)
陳冠蓉(政治大學宗教所碩士生)
農民曆上的安太歲訊息(劉怡君攝)
值年太歲星君神位-劉怡君
值年太歲星君神位(劉怡君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