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作則起誓,自己若做不到自己定下的戒律,就“願一切有大力鬼神,先當苦治蕭衍身,然後將付地獄閻羅王與種種苦,乃至眾生皆成佛盡,弟子蕭衍猶在阿鼻地獄中”。


斷酒肉文
釋迦牟尼給中國帶來了令人解脫成佛的佛法,帶來了"肉食會讓人永墮地獄"的警誡、告知修行者必須持純淨素食的戒律才能成就真理。而實施嚴格遵守此戒律並帶頭終身吃素、推動發展素食的是一位中國的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蕭衍,虔信佛教,曾三度以身舍佛。因其對佛教經典熟稔於心,深諳佛理,他根據佛經《梵綱經》的規定:"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不得食五辛:大蒜、蔥、韭、薤、興渠",嚴格施行僧人吃素的制度。
梁武帝是真正了解大乘佛法慈悲教義的重點,他不但下了一道"斷殺絕宗廟犧牲詔",禁止宗廟用肉食祭祀,也不準太醫以"生類合藥"這項措施,更重大一項歷史性的措施,就是梁武帝自己以身作則,以王法為後盾強制執行。為此,他親自寫了一篇《斷酒肉文》,公告說明這項歷史性措施。
作品名稱
斷酒肉文
創作年代
511年
作    者
梁武帝蕭衍
主要內容
在《斷酒肉文》中,除了引證《大般涅盤經》《楞伽經》《央掘魔羅經》等大乘經典依據外,梁武帝還詳舉了各種理由,充分說服僧人遵行。
一、僧人不斷魚肉,會有九項理由"不及外道",但一流的佛法,要有一流的弘法人才,若被外道比下去,太辜負僧寶之尊了。
二、僧人不斷酒肉,也有九種連在家居士不如的嫌疑。僧寶要領袖群倫,作大眾依皈,怎能有不如在家人的行止呢?
三、僧人食肉,會有遠離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道、佛果等四十六種修行障礙。
四、僧人食肉,將種下魔行、地獄種、恐怖因等一百一十六種惡因。
五、若相信佛所言不虛?就不能因為尚未證得道眼,就看不清、想不透,眾生肉即過去生有緣眷屬,一旦吃肉,便會有至親成為怨敵的果報。
原文
弟子蕭衍敬白,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夫匡正佛法,是黑衣人事,乃非弟子白衣所急。但經教亦云,佛法寄囑人王。是以弟子不得無言。今日諸僧尼開意聽受,勿生疑閉,內懷忿異。凡出家人所以異於外道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經所明,信是佛說。經言,行十惡者,受於惡報,行十善者,受於善報。此是經教大意如是。若出家人猶嗜飲酒,啖食魚肉,是則為行同於外道,而復不及。何謂同於外道?外道執斷常見,無因無果,無施無報。今佛弟子酣酒嗜肉,不畏罪因,此事與外道見同,而有不及外道是何?外道各信其師,師所言是,弟子言是,師所言非,弟子言非,涅經言,迦葉,我今日制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而今出家人猶自啖肉。戒律言,飲酒犯波夜提。猶自飲酒,無所疑難,此事違於師教,一不及外道。又外道雖復邪僻,持牛狗戒,既受戒已,後必不犯。今出家人既受戒,已輕於毀犯,是二不及外道。又外道雖復五熱炙身,投淵赴火,窮諸苦行,未必皆啖食眾生。今出家人啖食魚肉,是三不及外道。又外道行其異學,雖不當理,各習師法,無有覆藏。今出家人啖食魚肉,於所親者,乃自和光;於所疏者,則有隱避。如是為行,四不及外道。又外道各宗所執,各重其法,乃自高聲大唱雲:不如我道真。於諸異人,無所忌憚。今出家人,或復年時已長,或復素為物宗,啖食魚肉,極自艱難:或避弟子,或避同學,或避白衣,或避寺官。懷挾邪志,崎嶇覆藏,然後方得一過啖食。如此為學,五不及外道。又復外道直內無慚愧,方飾邪說,雲佛教為法,本存遠因,在於即日,未皆悉斷,以錢買肉,非己自殺,此亦非嫌,白衣愚痴,聞是僧說,謂真實語,便覆信受,自行不善,增廣諸惡,是則六不及外道。又外道雖復非法說法,法說非法,各信經書,死不違背。今出家人啖食魚肉。或雲肉非己殺,猶得自啖,以錢買肉,亦復非嫌。如是說者,是事不然。涅經雲,一切肉悉斷,及自死者。自死者猶斷,何況不自死者?楞伽經雲,為利殺眾生,以財網諸肉,二業俱不善,死墮叫呼獄。何謂以財網肉?陸設定罘,水設網罟,此是以網網肉,若於屠殺人間,以錢買肉,此是以財網肉。若令此人不以財網肉者,習惡律儀,捕害眾生,此人為當專自供口,亦復別有所擬。若別有所擬,向食肉者,豈無殺分?何得雲我不殺生?此是灼然違背經文,是七不及外道。又復外道同其法者和合,異其法者苦治,令行禁止,莫不率從。今出家人,或為師長,或為寺官,自開酒禁,啖食魚肉,不復能得施其教戒,裁欲發言,他即譏刺雲,師向亦爾,寺官亦爾。心懷內熱,默然低頭,面赤汗出,不復得言,身既有瑕,不能伏物,便復摩何,直爾止住,所以在寺者乖違,受道者放逸,此是八不及外道。又外道受人施與如己法,受烏戒人,受烏戒施,受鹿戒人,受鹿戒施,鳥戒人終不覆戒烏鹿戒施,鹿戒人終不覆戒受鳥戒施。今出家人云,我能精進,我能苦行,一時覆相,誑諸白衣,出即飲酒,開眾惡門,入即啖肉,集眾苦本,此是九不及外道。又外道雖復顛倒,無如是眾事,酒者是何臭氣,水谷失其正性,成此彆氣,眾生以罪業因緣,故受此惡觸,此非正真道法,亦非甘露上味,云何出家僧尼,猶生耽嗜。僧尼授白衣五戒,令不飲酒,令不妄語,云何翻自飲酒,違負約誓?七眾戒,八戒齋,五篇七聚,長短律儀,於何科中,而出此文?其餘眾僧,故復可可,至學律者,彌不宜爾。且開放逸門,集眾惡本,若白衣人甘此狂藥,出家人猶當訶止,雲某甲,汝就我受五戒,不應如是。若非受戒者,亦應雲檀越,酒是惡本,酒是魔事,檀越今日幸可不飲。云何出家人而應自飲?尼羅浮陀地獄,身如段肉,無有識知,此是何人,皆飲酒者。出家僧尼,豈可不深信經教,自棄正法,行於邪道,長眾惡根,造地獄苦?習行如此,豈不內愧?猶服如來衣,受人信施,居處塔寺,仰對尊像,若飲酒食肉,如是等事,出家之人,不及居家,何故如是。在家人雖飲酒啖肉,無犯戒罪,此一不及居家人。在家人雖復飲酒啖肉,各有丘窟,終不以此仰觸尊像,此是二不及居家人。在家人雖復飲酒啖肉,終不吐泄寺舍,此是三不及居家人。在家人雖復飲酒啖肉,無有譏嫌,出家人若飲酒啖肉,使人輕賤佛法,此是四不及居家人。在家人雖復飲酒啖肉,門行井灶,各安其鬼,出家人若飲酒啖肉,臭氣薰蒸,一切善神,皆悉遠離,一切眾魔,皆悉歡喜,此是五不及居家人。在家人雖復飲酒啖肉,自破財產,不破他財,出家人飲酒啖肉,自破善法,破他福田,是則六不及居家人。在家人雖復飲酒啖肉,皆是自力所辦,出家人若飲酒啖肉,皆他信施,是則七不及居家人。在家人雖復飲酒啖肉,是常業,更非異事,出家人若飲酒啖肉,眾魔外道,各得其便,是則八不及居家人。在家人雖復如此飲酒啖肉,猶故不失世業,大耽昏者,此則不得。出家人若飲酒啖肉,若多若少,皆斷佛種,是則九不及居家人。不及外道,不及居家,略出所以,各有九事,欲論過患,條流甚多,可以例推,不復具言。今日大德僧尼,今日義學僧尼,今日寺官,宜自警戒,嚴淨徒眾,若其懈怠不遵佛教,猶是梁國編戶一民。弟子今日力能治制,若猶不依佛法,是諸僧官,宜依法問。京師頃年講大涅經,法輪相續,便是不斷,至於聽受,動有千計,今日重令法雲法師為諸僧尼講四相品四中少分,諸僧尼常聽涅經,為當曾聞此說?為當不聞?若已曾聞,不應遠背?若未曾聞,今宜憶持佛經中究竟說,斷一切肉,乃至自死者,亦不許食,何況非自死者?諸僧尼出家,名佛弟子,云何不從師教?經言食肉者,斷大慈種。何謂斷大慈種?凡大慈者,皆令一切眾生,同得安樂。若食肉者,一發眾生,皆為怨對,同不安樂。若食肉者,是遠離聲聞法,若食肉者,是遠離辟支佛法,若食肉者,是遠離菩薩法,若食肉者,是遠離菩提道,若食肉者,是遠離佛果,若食肉者,是遠離大涅,若食肉者,障生六欲天,何況涅果,若食肉者,是障四禪法,若食肉者,是障四空法,若食肉者,是障戒法,若食肉者,是障定法,若食肉者,是障慧法,若食肉者,是障信根,若食肉者,是障進根,若食肉者,是障念根,若食肉者,是障定根,若食肉者,是障慧根,舉要為言,障三十七道品,若食肉者,是障四真諦,若食肉者,是障十二因緣,若食肉者,是障六波羅密,若食肉者,是障四弘誓願,若食肉者,是障四攝法,若食肉者,是障四無量心,若食肉者,是障四無礙智,若食肉者,是障三三昧,若食肉者,是障八解脫,若食肉者,是障九次第定,若食肉者,是障六神通,若食肉者,是障百八三昧,若食肉者,是障一切三昧,若食肉者,是障海印三昧,若食肉者,是障首楞檀嚴三昧,若食肉者,是障金剛三昧,若食肉者,是障五眼,若食肉者,是障十力,若食肉者,是障四無所畏,若食肉者,是障十八不共法,若食肉者,是障一切種智,若食肉者,是障無上菩提,何以故?若食肉者,障菩提心,無有菩薩法,以食肉故,障不能得初地,以食肉故,障不能得二地,乃至障不能得十地,以無菩薩法,無菩薩法,故無四無量心,無四無量心,故無有大慈大悲,以是因緣,佛子不續。所以經言,食肉者斷大慈種。諸出家人,雖復不能行大慈大悲,究竟菩薩行,成就無上菩提,何為不能忍此臭腥,修聲聞辟支佛道?鴟鴉嗜鼠,唧咀甘く,以此而推,何可嗜著。至於豺犬野犴,皆知嗜肉,人最有知,勝諸眾生,近與此等,同甘臭腥,豈直常懷殺心,斷大慈種?凡食肉者,自是可鄙。諸大德僧,諸解義者,講涅經,何可不殷勤此句,令聽受者,心得悟解?又有一種愚痴之人,雲我止啖魚,實不食肉。亦應開示,此處不殊水陸,眾生同名為肉,諸聽講者,豈可不審諦受持?如說修行。凡食肉者,如前說此皆是遠事,未為近切。諸大德僧尼,當知啖食眾生者是魔行,啖食眾生,是地獄種,啖食眾生,是恐怖因,啖食眾生,是斷命因,啖食眾生,是自燒因,啖食眾生,是自煮因,啖食眾生,是自炮因,啖食眾生,是自炙因,啖食眾生,是自割因,啖食眾生,是自剝因,啖食眾生,是斷頭因,啖食眾生,是斷手因,啖食眾生,是斷足因,啖食眾生,是破腹因,啖食眾生,是破背因,啖食眾生,是刳腸因,啖食眾生,是碎髓因,啖食眾生,是扶目因,啖食眾生,是割鼻因,啖食眾生,是截耳因,啖食眾生,是貧窮因,啖食眾生,是下賤因,啖食眾生,是凍餓因,啖食眾生,是醜陋因,啖食眾生,是聾因,啖食眾生,是盲因,啖食眾生,是<疒咼>因,啖食眾生,是瘂因,啖食眾生,是跛因,啖食眾生,是蹇因,啖食眾生,是瘡因,啖食眾生,是瘍因,啖食眾生,是疥因,啖食眾生,是癬因,食眾生,是瘤因,啖食眾生,是癭因,啖食眾生,是罵因,啖食眾生,是疵因,啖食眾生,是癰因,啖食眾生,是笞因,啖食眾生,是痔因,啖食眾生,是疽因,啖食眾生,是瘺因,啖食眾生,是癩因,啖食眾生,是致蚤因,啖食眾生,是致虱因,啖食眾生,是致蚊因,啖食眾生,是致虻因,啖食眾生,是遭毒蟲因,啖食眾生,是遭惡獸因,啖食眾生,是病瘦因,啖食眾生,是寒熱因,啖食眾生,是頭痛因,啖食眾生,是背痛因,啖食眾生,是心痛因,啖食眾生,是腹痛因,啖食眾生,是胸痛因,啖食眾生,是手痛因,啖食眾生,是足痛因,啖食眾生,是髓痛因,啖食眾生,是腸痛因,啖食眾生,是筋縮因,啖食眾生,是胃反因,啖食眾生,是脈絕因,啖食眾生,是血流因,食眾生,是咽塞因,啖食眾生,是喉痛因,啖食眾生,是風病因,啖食眾生,是水病因,啖食眾生,是四大不調適因,啖食眾生,是五臟不調適因,啖食眾生,是六腑不調適因,啖食眾生,是癲因,啖食眾生,是狂因,啖食眾生,乃至是四百四病,一切眾病因,啖食眾生,是熱因,啖食眾生,是惱因,啖食眾生,是受壓因,啖食眾生,是遭水因,啖食眾生,是遭火因,啖食眾生,是遭風因,啖食眾生,是遭偷因,啖食眾生,是遭劫因,啖食眾生,是遭賊因,啖食眾生,是鞭因,啖食眾生,是杖因,啖食眾生,是笞因,啖食眾生,是督因,啖食眾生,是罵因,啖食眾生,是辱因,啖食眾生,是系因,啖食眾生,是縛因,啖食眾生,是幽因,啖食眾生,是閉因,啖食眾生,是生苦因,啖食眾生,是老苦因,啖食眾生,是病苦因,啖食眾生,是死苦因,啖食眾生,是怨憎會苦因,啖食眾生,是愛別離苦因,啖食眾生,是求不得苦因,啖食眾生,是五受陰苦因,啖食眾生,是行苦因,啖食眾生,是壞苦因,啖食眾生,是苦苦因,啖食眾生,是想地獄因,啖食眾生,是黑繩地獄因,啖食眾生,是眾合地獄因,啖食眾生,是叫喚地獄因,啖食眾生,是大叫喚地獄因,啖食眾生,是熱地獄因,啖食眾生,是大熱地獄因,啖食眾生,是阿鼻地獄因,啖食眾生,是八寒八熱地獄因,乃至是八萬四千鬲子地獄因,乃至是不可說不可說鬲子地獄因,啖食眾生,乃至是一切餓鬼因,啖食眾生,乃至是一切畜生因,當知餓鬼有無量苦,當知畜生有無量苦,畜生暫生暫死,為物所害,生時有無量怖畏,死時有無量怖畏,此皆殺業因緣,受如是果,若欲具列殺果,展轉不窮盡,大地草木,亦不能容受。向來所說,雖復多途,舉要為言,同一苦果,但苦中自有輕重,所以今日致眾苦果,皆由殺業,惱害眾生,略舉一隅,粗言少分,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復當應思一大事,若使啖食眾生父,眾生亦報,啖食其父,若啖食眾生母,眾生亦報,啖食其母,若啖食眾生子,眾生亦報,啖食其子,如是怨對,報相啖食,歷劫長夜,無有窮已。如經說,有一女人,五百世害狼兒,狼兒亦五百世害其子。又有女人,五百世斷鬼命根。鬼亦五百世斷其命根,如此皆是經說,不可不信。其餘相報,推例可知。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又有一大事,當應信受,從無始已來,至於此生,經歷六道,備諸果報,一切親緣,遍一切處,直以經生歷死,神明隔障,是諸眷屬,不復相識。今日眾生。或經是父母。或經是師長。或經是兄弟。或經是姊妹。或經是兒孫,或經是朋友。而今日無有道眼,不能分別,還相啖食,不自覺知。啖食之時,此物有靈,即生忿恨,還成怨對,向者至親,還成至怨,如是之事,豈可不思?暫爭舌端,一時少味,永與宿親,長為怨對,可為痛心,難以言說。白衣居家,未可適道,出家學人,被如來衣,習菩薩行,宜應深思。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又復當思一事。凡啖食眾生,是一切眾生惡知識,是一切眾生怨家。如是怨家,遍滿六道,若欲修行,皆為障難。一,理中障難,二,事中障難。何者是理中障難?以業因緣,自生障難,令此行人,愚痴無慧,不知出要,無有方便,設值善知識,不能信受,設覆信受,不能習行,此是理中障難。事中障者,此諸怨對,或在惡鬼中,或在毒獸中,或在大力神中,或在大力龍中,或在魔中,或在天中,如是處處來作留難,設令修行,遇善知識,深心信受,適欲習行,便復難起,或引入邪道,或惱令心亂,修戒修定修慧,修諸功德,常不清淨,常不滿足,皆是舊怨,起諸對障,此是事中障難。如是之事,又宜深思。但以一啖食眾生,因緣能遠離一切佛法,有如是種種過患,貪毒亦如是,毒亦如是,痴毒亦如是,三毒等分,皆同過患,相與宜深自覺際,善思方便。(《廣弘明集》二十六)
弟子蕭衍又復敬白,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北山蔣帝,猶且去殺,若以不殺祈願,輒得上教,若以殺生祈願,輒不得教。想今日大眾,已應聞知。弟子已勒諸廟祝,及以百姓。凡諸群祀,若有祈報者,皆不得薦生類,各盡誠心,止修蔬供。蔣帝今日行菩薩道,諸出家人云何反食眾生,行諸魔行?一日北山為蔣帝齋,所以皆請菜食僧者,正以幽靈悉能鑒見。若不菜食僧,作菜食往,將恐蔣帝惡賤佛法,怪望弟子。是諸法師,當見此意。(同上)
弟子蕭衍又敬白,大德僧尼,諸義學者,一切寺三官,弟子蕭衍,於十方一切諸佛前,於十方一切尊法前,於十方一切聖僧前,與諸僧尼,共伸約誓。今日僧眾還寺已後,各各檢勒,使依佛教,若復有飲酒啖肉不如法者,弟子當依王法治問。諸僧尼若披如來衣,不行如來行,是假名僧,與盜賊不異,如是行者,猶是弟子中編戶一民,今日以王力足相治問,若為外司聽察所得,若為寺家自相糾舉,不問年時老少,不問門徒多少,弟子當令寺官集僧眾,鳴犍槌,舍戒還俗,著在家服,依涅經還俗策使。唯最老舊者,最多門徒者,此二種人,最宜先問。何以故?治一無行小僧,不足以改革物心,治如是一大僧,足以驚動視聽。推計名德大僧,不應有此,設令有此,當依法治問,其餘小僧,故自忘言。今日集會,此是大事因緣,非直一切諸佛在此,非直一切尊法在此,非直一切聖僧在此,諸天亦應遍滿虛空,諸仙亦應遍滿虛空,護世四王亦應在此,金剛蜜跡大辯天神,功德天神,韋馱天神,毗紐天神,摩醯首羅散脂大將地神,堅牢迦毗羅王,孔雀王,封頭王,富尼跋陀羅迦王,阿修羅伽王,摩尼跋陀羅伽王,金毗羅王,十方二十八部夜叉神王,一切持咒神王,六方大護都使安國,如是一切有大神足力,有大威德力,如是一切善神,遍滿虛空,五龍王,娑竭龍王,阿耨龍王,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伊那滿龍王,如是一切菩薩龍王,亦應遍滿在此,天龍夜叉乾闥婆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侯羅伽王,人非人等,如是一切有大神足力,有大威德力,八部神王,皆應在此,今日土地山川房廟諸神,亦應仄塞虛空,如是幽顯莫不鑒觀。唯無瑕者可以戮人,唯自淨者可以淨人,弟子今日唱言此事,僧尼必當有不平色,設令刳心擲地,以示僧尼,丐數片肉,無以取信。古人有言,非知之難,其在行之。弟子蕭衍,雖在居家,不持禁戒,今日當先自為誓,以明本心。弟子蕭衍,從今已去,至於道場,若飲酒放逸,起諸淫慾,欺誑妄語,啖食眾生,乃至飲於乳蜜,及以酥酪,願一切有大力鬼神,先當苦治蕭衍身,然後將付地獄閻羅王,與種種苦,乃至眾生皆成佛盡,弟子蕭衍,猶在阿鼻地獄中。僧尼若有飲酒啖魚肉者,而不悔過,一切大力鬼神,亦應如此治問,增廣善眾,清淨佛道。若未為幽司之所治問,猶在世者,弟子蕭衍,當如法治問,驅令還俗,與居家衣,隨時役使。願今日二部僧尼,各還本寺,匡正佛法,和合時眾,皆令聽經法者。如說修行,不可復令斷大慈種,使佛子不續。若有犯法破戒者,皆依僧制,如法治問。若有容受,不相舉治者,當反任罪。又僧尼寺,有事四天王迦毗羅神,猶設鹿頭及羊肉等,是事不可,急宜禁斷。若不禁斷,寺官任咎,亦同前科,別宣意。(同上)
弟子蕭衍敬白,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向已粗陳魚肉障累,招致苦果,今重複欲通白一言。閻浮提壽雲百二十,至於世間,罕聞其人,遷變零落,亦無宿少。經言,以一念頃,有六十剎那,生老無常,謝不移時,暫有諸根,俄然衰滅,三途等苦,倏忽便及,欲離地獄,其事甚難,戒德清淨,猶懼不免,況於毀犯,安可免乎?雖復長齋菜食,不勤方便,欲免苦報,亦無是處,何以故爾?此生雖可不犯眾罪,後報業強,現無方便,三途等苦,不能遮止,況復飲酒啖食眾生。諸僧尼必信佛語,宜自力勵。若雲菜食為難。此是信心薄少,若有信心,宜應自強,有決定心,菜食何難,菜蔬魚肉,俱是一惑,心若能安,便是甘露上味,心若不安,便是臭穢下食,所以涅盤經言,受食之時,令作子肉想。如俱非惑,豈須此法?且置遠事,止借近喻。今已能蔬食者,厭惡血腥,其於不能蔬食者,厭惡菜茹,事等如此,宜應自力,回不善惑,以為善惑,就善惑中,重為方便,食菜子想,以如是心,便得決定。凡不能離魚肉者,皆雲菜蔬冷,令人虛乏,魚肉溫,於人補益,作如是說,皆是倒見,今試復粗言,其事不爾,若久食菜人,榮衛流通。凡如此人,法多患熱,榮衛流通,則能飲食,以飲食故,氣力充滿,則是菜蔬不冷,能有補益。諸苦行人,亦皆菜蔬,多悉患熱,類皆堅強,神明清爽,少於昏疲。凡魚為生,類皆多冷,血腥為法,增長百疾,所以食魚肉者,神明理當昏濁,四體法皆沈重,無論方招後報,有三途苦,即時四大,交有不及,此豈非惑者,因心各有所執,甘魚肉者,便為溫為補,此是倒見,事不可信。復有一種人,食菜以為冷,便復解素。此是行者未得菜意,菜與魚肉,如水與火,食菜才欲得力,復啖魚肉,魚肉腥臊,能滅菜力,所以惑者雲菜為性冷。凡數解素人,進不得菜蔬之力,退不得魚肉邪益,法多羸冷,少有堪能。是諸僧尼,復當知一事。凡食魚肉,是魔境界,行於魔行,心不決定,多有留難,內外眾魔,共相嬈作,所以行者,思念魚肉,酒是魔漿,故不待言。凡食魚肉嗜飲酒者,善神遠離,內無正氣,如此等人,法多衰惱。復有一種人,雖能菜食,恃此╂慢,多於恚,好生貪求,如是之人,亦墜魔界,多於衰惱。又有一種人,外行似熟,內心粗惡,見人勝己,常懷忿疾,所行不善,皆悉覆相,如是等人,亦行魔界,雖復菜蔬,亦多衰惱。若心力決正,蔬食苦到,如是等人,多為善力所扶,法多堪能,有不直者,宜應思覺,勿以不決定心,期決定人。諸大德僧尼,有行業已成者,今日已去,善相開導,令未得者,今去皆得,皆若已習行,願堅志力,若未曾行,願皆改革。今日相與共為菩提種子,勿怪弟子蕭衍向來所白。(《廣弘明集》二十六)
作品背景
由於低標準與高標準間,會形成肉食與素食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所以,在梁武帝之前,皆任由僧人自由心證,選擇性遵守見諸大乘經典記載,卻不見律文的規定。但梁武帝深諳佛理,真正了解大乘佛法慈悲教義的重點,所以不但下了一道"斷殺絕宗廟犧牲詔",禁止宗廟用肉食祭祀,也不準太醫以"生類合藥"這項措施,若在現代,中國會贏得世界保護動物人士的尊敬,更重大一項歷史性的措施,就是梁武帝以身作則,以王法為後盾強制執行。
皇帝沒出家,卻發毒誓來保證恪守出家人的信條。公布了這篇斷酒肉文,也等於在強制執行淘汰素行不良的僧尼諸眾,續佛慧命。但為了取得全體僧眾共識的認同,梁武帝接著邀集僧尼眾一百九十八人,在宮廷舉行了一場研討會。研討"律中無斷肉事及懺悔食肉法"的爭議。
梁武帝佛學湛深、思慮精密地提了五十個問題,藉由三位律師的回答,以明辨各種發生的錯謬見解。
總括說來,三淨肉的說法是漸教,若是依究竟正理解來說,佛法是不許食肉的,也就是說,利根的人聽到三淨肉的不了義教,就會舉一反三地知道,不該吃肉的究竟內涵,而鈍根的人,則必須等善知識進一步引經據典說個明白,或者,就必須像梁武帝一樣用王法作為棒喝的工具了。


斷酒肉令以身作則 千古一帝萬世流芳
大凡帝王,以萬乘之尊,擁舉國之財富,享天下之豐美,是自然而且順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在中國歷史上,卻有一位皇帝,不但數次想出家,還頒佈法令護持佛教,進而戒殺茹素,並且以身作則垂范國民,更藉此開創了中國佛教千年延續至今的素食戒律,護佑的生命自是不可勝數,尤具深遠意義的是,為漢傳佛教焰續法燈,為後世眾生續佛慧命,都是重大貢獻,他留下的梁皇寶懺法儀軌義理兼備,至今惠澤我們這些後世罪苦眾生革心向善,達摩祖師播法東土,因緣際會梁皇武帝更傳為佛門公案,是值得今天的我們永遠紀念的佛教先賢。至於身為皇帝,在佛教的影響之下,以帝王之尊,卻節儉到幾近清苦,仁民愛物勤勉治國,那也就很容易理解了,是不是一位明君或許各人角度不同,但稱史上罕有的仁君,當屬無有異議,文後附錄公正史評以饗讀者。
 不知讀者是否記得,歷史上曾經有個皇帝三次捨身入寺出家,最後被臣下用錢贖回的空前絕後紀錄?沒錯,他就是使中國僧人一體恪遵素食信條的南朝梁武帝——蕭衍。素食的爭論,主要來自佛經中有容許三淨肉的不了義教與斷肉食的了義教。
 由於低標準與高標準間,會形成肉食與素食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所以,在梁武帝之前,皆任由僧人自由心證,選擇性遵守見諸大乘經典記載,卻不見律文的規定。但梁武帝深諳佛理,真正瞭解大乘佛法慈悲教義的重點,所以不但下了一道“斷殺絕宗廟犧牲詔”,禁止宗廟用肉食祭祀,也不准太醫以“生類合藥”這項措施,若在現代,中國會贏得世界保護動物人士的尊敬,更重大一項歷史性的措施,就是梁武帝以身作則,以王法為後盾強制執行。
 為此,梁武帝親自寫了一篇《斷酒肉文》,公告說明這項歷史性措施。
 在《斷酒肉文》中,除了引證《大般涅槃經》、《楞伽經》、《央掘魔羅經》等大乘經典依據外,梁武帝還詳舉了各種理由,充分說服僧人遵行。
 一、       僧人不斷魚肉,會有九項理由“不及外道”,但一流的佛法,要有一流的弘法人才,若被外道比下去,太辜負僧寶之尊了。
二、       僧人不斷酒肉,也有九種連在家居士不如的嫌疑。僧寶要領袖群倫,作大眾依皈,怎能有不如在家人的行止呢?
三、       僧人食肉,會有遠離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道、佛果等四十六種修行障礙。
四、       僧人食肉,將種下魔行、地獄種、恐怖因等一百一十六種惡因。
五、若相信佛所言不虛?就不能因為尚未證得道眼,就看不清、想不透,眾生肉即過去生有緣眷屬,一旦吃肉,便會有至親成為怨敵的果報。
 六、啖食眾生,產生理、事二障難,理障就是“愚癡無慧”,翻成白話就是“變笨”。事障就是在修行路上,易被干擾引入歧途。當然,聰慧的梁武帝,除了願力深廣外,也明白好心不見得有好的迴響,執行新信條,一定遭致部分的反彈力量,所以,他索性以身作則起誓,自己若做不到自己定下的戒律,就“願一切有大力鬼神,先當苦治蕭衍身,然後將付地獄閻羅王與種種苦,乃至眾生皆成佛盡,弟子蕭衍猶在阿鼻地獄中”。
 皇帝沒出家,卻發出如此弘誓大願來保證恪守出家人的信條。這在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公佈了這篇斷酒肉文,也等於在強制執行淘汰那些素行不良的僧尼諸眾,續佛慧命。但為了取得全體僧眾共識的認同,梁武帝接著邀集僧尼眾一百九十八人,在宮廷舉行了一場研討會。研討“律中無斷肉事及懺悔食肉法”的爭議。
 梁武帝佛學修養深湛,以他對佛法超凡的理解與精密的思慮,向與會者提了五十個問題,藉由三位律師的回答,以明辨各種當時對佛教僧眾食肉與否的問題上發生的錯謬見解。
 總括說來,三淨肉的說法是漸教,若是依究竟正理解來說,佛法是不許食肉的,也就是說,利根的人聽到三淨肉的不了義教,就會舉一反三地知道,不該吃肉的究竟內涵,而鈍根的人,則必須等善知識進一步引經據典說個明白,再或者,就必須像梁武帝一樣用王法作為棒喝的工具了。
 【附:梁武帝蕭衍簡評】
凜凜然不能正視 拒援兵定業難轉
 太清三年,侯景叛亂,至建康陷台城,入城見武帝於太極殿,以甲士五百人自衛,帶劍上殿拜謁,皇上神色自若,對侯景說:“卿在戎日久,無乃為勞。”使人引他就三公榻。侯景惶懼不能對,便向左右道:“吾踞鞍臨敵,矢石交下,未曾怖畏,今見蕭公,使人畏懼不已!”侯景自稱丞相,令武帝憂憤成疾:可是他仍齋戒不衰,口苦索蜜未至,舉手曰:“荷荷!”就崩駕于淨居殿,世壽八十六歲,在位四十八年。
 江陵地方有一居士陸法和,隱居奉佛;侯景遣將任約,進攻湘東王于江陵,陸法和與他的弟子八百多人,役使神祗陰兵,把侯景擊敗了;複于江夏聚兵,欲協助武帝討伐侯景,可惜武帝恐怕他為亂,不聽他的話,法和對武帝憤然的說:“貧道學佛者,尚不希釋梵坐處,況人王之位乎?但以空王佛所,與你有香火緣,今知王遭受宿報,故欲救之,既然見疑,當是定業,不可轉移也。”可見武帝與侯景,並非今生之事,而是宿世定業,償還前債罷了。不然為什麼不接受陸居士的協助,來消滅敵人呢?因陸居士知道他要遭宿報,特地來救他,他還不肯領情,這就是佛說定業不可轉的道理。
 佛學深湛著作浩瀚 清苦生活勤政愛民
 武帝最大的著述是通史六百卷,金海三十卷,五經義注講疏等共有二百卷,贊、序、詔、誥、銘、誄、箴、頌、箋,奏等文共一百二十卷,關於佛教的著述有涅萃、大品、淨名、三慧等諸經解義共數百卷。 持戒精嚴解行並進武帝自受菩薩戒後,就嚴守戒律,一個萬乘之尊的帝王,他的日常生活,清苦得如同一個苦行頭陀,他日中一食,而且只吃點豆羹糲飯而已。有時遇事繁忙不能在午前就食,一過午,就不吃了,穿的是布衣木棉,蓋布被,墊莞席,足登草履,頭戴葛布;一冠三年,一被二載。從五十歲起,便斷絕房室,不飲酒,不取樂,除宗廟祭祀大會,或其他法事外,他從不舉樂。日理萬機,勤於政事。在冬天須過四更方才就寢,夜深天寒執筆撰寫,手皮為之破裂。他不但勤政而且愛民,親近侍從,犯過者每多縱舍,每判一死刑,常常矜哀流涕。居小暗室殿,亦常理衣冠,暑夏炎熱,而不褰袒,雖見內宮小臣,仍然如遇嚴賓,雖古之賢君,又有幾人及此呢。
 史評公正璞玉微瑕 餓死台城純屬胡言
 史官魏征,他給梁武帝的評語中寫道:“布澤施仁,悅近來遠,開蕩蕩王道,革靡靡商欲,大修文學,盛飾禮容,鼓扇玄風,闡揚儒業,介胄仁義,折衝樽俎,聲振寰區,澤周遐裔,干戈載戢,凡數十年,濟濟焉,洋洋焉,魏晉以來,未有若斯之盛也。”不過武帝並非沒有缺點,魏征亦曾不客氣的批評道:“慕名好事,崇尚浮華,抑揚孔墨,流連釋老,或終夜不寐,日旰不食,非弘道以利物,唯飾智以驚愚,且心未遣榮,虛廁蒼頭之位。高談脫屣,終戀黃屋之尊。” 
 魏鄭公批評梁武帝,持論最為公正:新唐史上對武帝的評語也不偏執,他說:“梁蕭氏興于江左,實有功在民,厥終無大惡。” 當然他沒有魏征說的詳細了。然而不信佛教的韓退之,他硬說梁武帝餓死台城。後人不去鑒察,只是人云亦云罷了。要知道武帝日中一食,一個八十六歲的老人,布衣素食,到了臨終之前,仍然齋戒不衰。武帝如此簡單的生活,在那些恣情豐美,嗜欲享受者看來,就近乎是餓死了。 筆者亦曾目睹耳聞有佛教人士撰文對梁武帝惡意的批評,因為他們未曾看過武帝平生的事蹟:如果看過了本文以後,那將要大生慚愧心,不該再道聼塗説的加以批評了。希望現今四眾弟子們能以此自愧自勉,以求上進。


斷酒肉文
蕭衍 豔歌篇十八韻    斷酒肉文
作者:蕭衍        
弟子蕭衍敬白,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夫匡正佛法,是黑衣人事,迺非弟子白衣所急。但經教亦云,佛法寄囑人王。是以弟子不得無言。今日諸僧尼開意聽受,勿生疑閉,內懷忿異。
凡出家人所以異於外道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經所明,信是佛說。經言,行十惡者,受於惡報,行十善者,受於善報。此是經教大意如是。若言出家人猶嗜飲酒,噉食魚肉。是則為行同於外道,而復不及。何謂同於外道?外道執斷常見,無因無果,無施無報。今佛弟子酣酒嗜肉。不畏罪因不畏苦果。即是不信因不信果。與無施無報者復何以異。此事與外道見同。而有不及外道。是何外道。各信其師。師所言是弟子言是。師所言非弟子言非。涅槃經言。迦葉我今日制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而今出家人猶自噉肉。戒律言。飲酒犯波夜提。猶自飲酒無所疑難。此事違於師教。一不及外道。
又外道雖復邪僻持牛狗戒。既受戒已後必不犯。今出家人既受戒已。輕於毀犯。是二不及外道。
又外道雖復五熱炙身投淵赴火窮諸苦行。未必皆噉食眾生。今出家人噉食魚肉。是三不及外道。
又外道行其異學。雖不當理各習師法無有覆藏。今出家人噉食魚肉。於親所者乃自和光。於所疎者則有隱避。如是為行四不及外道。
又外道各宗所執各重其法。乃自高聲大唱雲。不如我道真。於諸異人無所忌憚。今出家人或復年時已長。或復素為物宗。噉食魚肉極自艱難或避弟子。或避同學。或避白衣。或避寺官。懷挾邪志崎嶇覆藏。然後方得一過噉食。如此為行五不及外道。
又復外道直情逕行。能長己徒眾惡。不能長異部惡。今出家人噉食魚肉。或為白衣弟子之所聞見。內無慚愧。方飾邪說雲。佛教為法本存遠因。在於即日未皆悉斷。以錢買肉非己自殺。此亦非嫌。白衣愚癡聞是僧說謂真實語。便復信受自行不善增廣諸惡。是則六不及外道。
又外道雖復非法說法法說非法。各信經書死不違背。今出家人噉食魚肉。或雲肉非己殺猶自得噉。以錢買肉亦復非嫌。如是說者是事不然。涅槃經雲。一切肉悉斷及自死者。自死者猶斷。何況不自死者。楞伽經雲。為利殺眾生以財網諸肉。二業俱不善死。墮叫呼獄。何謂以財網肉。陸設罝罘水設網罟。此是以網網肉。若於屠殺人間以錢買肉。此是以財網肉。若令此人不以財網肉者。習惡律儀捕害眾生。此人為當專自供口。亦復別有所擬。若別有所擬。向食肉者豈無殺分。何得雲我不殺生。此是灼然違背經文。是則七不及外道
又復外道同其法者和合。異其法者苦治。令行禁止莫不率從。今出家人或為師長。或為寺官。自開酒禁噉食魚肉。不復能得施其教戒。裁欲發言他即譏刺雲。師向亦爾。寺官亦爾。心懷內熱默然低頭。面赤汗出不復得言。身既有瑕不能伏物。便復摩何直爾止住。所以在寺者乖違。受道者放逸。此是八不及外道。
又外道受人施與如己法。受烏戒人受烏戒施。鹿戒人受鹿戒施。烏戒人終不覆戒。受鹿戒施鹿戒人終不覆戒。受烏戒施。今出家人云。我能精進我能苦行。一時覆相誑諸白衣。出即飲酒開眾惡門。入即噉肉集眾苦本。此是九不及外道。
又外道雖復顛倒。無如是眾事。酒者何也。謂是臭氣水穀失其正性成此別氣。眾生以罪業因緣故受此惡觸。此非正真道法。亦非甘露上味。云何出家僧尼猶生耽嗜。僧尼授白衣五戒。令不飲酒令不妄語雲。何翻自飲酒違負約誓。七眾戒八戒齋五篇七聚長短律儀。於何科中而出此文。其餘眾僧故復可。可至學律者彌不宜爾。且開放逸門集眾惡本。若白衣人甘此狂藥。出家人猶當訶止雲。某甲汝就我受五戒。不應如是。若非受戒者亦應雲。檀越酒是惡本。酒是魔事。檀越今日幸可不飲。云何出家人而應自飲。尼羅浮陀地獄身如段肉。無有識知此是何人。皆飲酒者出家僧尼。豈可不深信經教。自棄正法行於邪道。長眾惡根造地獄苦。習行如此豈不內愧。猶服如來衣受人信施。居處塔寺仰對尊像。若飲酒食肉如是等事。出家之人不及居家。何故如是在家人雖飲酒噉肉無犯戒罪。此一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雖復飲酒噉肉。各有丘窟。終不以此仰觸尊像。此是二不及居家人。在家人雖復飲酒噉肉。終不吐泄寺舍。此是三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雖復飲酒噉肉無有譏嫌。出家人若飲酒噉肉。使人輕賤佛法。此是四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雖復飲酒噉肉。門行井竈各安其鬼。出家人若飲酒噉肉。臭氣薰蒸一切善神皆悉遠離。一切眾魔皆悉歡喜。此是五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雖復飲酒噉肉。自破財產不破他財。出家人飲酒噉肉。自破善法破他福田是則六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雖復飲酒噉肉。皆是自力所辦。出家人若飲酒噉肉皆他信施。是則七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雖復飲酒噉肉。是常罪業更非異事出家人若飲酒噉肉。眾魔外道各得其便。是則八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雖復如此飲酒噉肉。猶故不失世業大耽昏者。此則不得。出家人若飲酒噉肉。若多若少皆斷佛種。是則九不及居家人。不及外道不及居家略出所以各有九事。論欲過患條流甚多。可以例推。不復具言。
今日大德僧尼。今日義學僧尼。今日寺官。宜自警戒嚴淨徒眾。若其懈怠不遵佛教。猶是梁國編戶一民。弟子今日力能治制。若猶不依佛法。是諸僧官宜依法問京師頃年講大涅槃經。法輪相續便是不斷。至於聽受動有千計。今日重令法雲法師為諸僧尼講四相品四中少分諸僧尼常聽涅槃經。為當(曾聞。此說為當不聞。若已曾聞不應違背。若未曾聞今宜憶持)佛經中究竟說。斷一切肉迺至自死者。亦不許食。何況非自死者。諸僧尼出家名佛弟子。云何今日不從師教。經言。食肉者斷大慈種。何謂斷大慈種。凡大慈者皆令一切眾生同得安樂。若食肉者一切眾生皆為怨對同不安樂。若食肉者是遠離聲聞法。若食肉者是遠離辟支佛法。若食肉者是遠離菩薩法。若食肉者是遠離菩薩道。若食肉者是遠離佛果。若食肉者是遠離大涅槃。若食肉者障生六欲天。何況涅槃果。若食肉者是障四禪法。若食肉者是障(四空法。若食肉者是障戒法。若)食肉者是障定法。若食肉者是障慧法。若食肉者是障信根。若食肉者是障進根。若食肉者是障念根。若食肉者是障定根。若食肉者是障慧根。舉要為言。障三十七道品。若食肉者是障四真諦。若食肉者是障十二因緣。若食肉者是障六波羅蜜。若食肉者是障四弘誓願。若食肉者是(障四攝法。若食肉者是障四無量心)若食肉者是障四無礙智。若食肉者是障三三昧。若食肉者是障八解脫。若食肉者是障九次第定。若食肉者是障六神通。若食肉者是障百八三昧。若食肉者是障一切三昧。若食肉者是障海印三昧。若食肉者是障首楞嚴三昧。若食肉者是障金剛三昧。若食肉者是障五眼。若食肉者是障十力。若食肉者是障四無所畏。若食肉者是障十八不共法。若食肉者是障一切種智。若食肉者是障無上菩提。何以故。若食肉者障菩提心。無有菩薩法。以食肉故。障不能得初地。以食肉故。障不能得二地。乃至障不能得十地。以無菩薩法故。無四無量心。無四無量心故無有大慈大悲。以是因緣佛子不續。所以經言。食肉者斷大慈種。諸出家人雖復不能行。大慈大悲究竟菩薩行。成就無上菩提。何為不能忍此臭腥修聲聞辟支佛道。鴟鴉嗜鼠蝍蛆甘螮。以此而推何可嗜著。至於豺犬野犴皆知嗜肉。人最有知勝諸眾生。近與此等同甘臭腥。豈直常懷殺心斷大慈種。凡食肉者自是可鄙。諸大德僧諸解義者講涅槃經。何可不慇懃。此句令聽受者心得悟解。又有一種愚癡之人云。我止噉魚實不食肉。亦應開示。此處不殊水陸。眾生同名為肉。諸聽講者豈可不審諦受持如說修行。凡食肉者如前說。此皆是遠事未為近切。諸大德僧尼。當知噉食眾生者是魔行。噉食眾生是地獄種。噉食眾生是恐怖因。噉食眾生是斷命因。噉食眾生是自燒因。噉食眾生是自煮因。噉食眾生是自炮因。噉食眾生是自炙因。噉食眾生是自割因。噉食眾生是自剝因。噉食眾生是斷頭因。噉食眾生是斷手因。噉食眾生是斷足因。噉食眾生是破腹因。噉食眾生是破背因。噉食眾生是刳腹因。噉食眾生是碎髓因。噉食眾生是抉目因。噉食眾生是割鼻因。噉食眾生是截耳因。噉食眾生是貧窮因。噉食眾生是下賤因。噉食眾生是凍餓因。噉食眾生是醜陋因。噉食眾生是聾因。噉食眾生是盲因。噉食眾生是瘖因。噉食眾生是瘂因。噉食眾生是跛因。噉食眾生是蹇因。噉食眾生是瘡因。噉食眾生是瘍因。噉食眾生是疥因。噉食眾生是癬因。噉食眾生是瘤因。噉食眾生是癭因。噉食眾生是瘑因。噉食眾生是疵因。噉食眾生是癰因。噉食眾生是癤因。噉食眾生是痔因。噉食眾生是疽因。噉食眾生是瘻因。噉食眾生是癩因。噉食眾生是致蚤因。噉食眾生是致虱因。噉食眾生是致蚊因。噉食眾生是致虻因。噉食眾生是遭毒蟲因。噉食眾生是遭惡獸因。噉食眾生是病瘦因(噉食眾生是寒熱。噉法食眾生)是頭痛因。噉食眾生是心痛因。噉食眾生是腹痛因。噉食眾生是胸痛因。噉食眾生是背痛因。噉食眾生是手痛因。噉食眾生是足痛因。噉食眾生是髓痛因。噉食眾生是腸痛因。噉食眾生是筋縮因。噉食眾生是胃反因。噉食眾生是脈絕因。噉食眾生是血流因。噉食眾生是咽塞因。噉食眾生是喉痛因。噉食眾生是風病因。噉食眾生是水病因。噉食眾生是四大不調適因。噉食眾生是五藏不調適因。噉食眾生是六腑不調適因。噉食眾生是顛因。噉食眾生是狂因。噉食眾生乃至是四百四病一切眾因。噉食眾生是熱因。噉食眾生是惱因。噉食眾生是受壓因。噉食眾生是遭水因。噉食眾生是遭火因。噉食眾生是遭風因。噉食眾生是遭偷因。噉食眾生是遭劫因。噉食眾生是遭賊因。噉食眾生是鞭因。噉食眾生是杖因。噉食眾生是笞因。噉食眾生是督因。噉食眾生是罵因。噉食眾生是辱因。噉食眾生是繫因。噉食眾生是縛因。噉食眾生是幽因。噉食眾生是閉因。噉食眾生是生苦因。噉食眾生是老苦因。噉食眾生是病苦因。噉食眾生是死苦因。噉食眾生是怨憎會苦因。噉食眾生是愛別離苦因。噉食眾生是求不得苦因。噉食眾生是五受陰苦因。噉食眾生是行苦因。噉食眾生是壞苦因。噉食眾生是苦苦因。噉食眾生是想地獄因。噉食眾生是黑繩地獄因。噉食眾生是眾合地獄因。噉食眾生是叫喚地獄因。噉食眾生是大叫喚地獄因。噉食眾生是熱地獄因。噉食眾生是大熱地獄因。噉食眾生是阿鼻地獄因。噉食眾生是八寒八熱地獄因。乃至是八萬四千鬲子地獄因乃至是不可說不可說鬲子地獄因。噉食眾生乃至是一切餓鬼因。噉食眾生乃至是一切畜生因。當知餓鬼有無量苦。當知畜生有無量苦。畜生暫生暫死為物所害。生時有無量怖畏。死時有無量怖畏。此皆是殺業因緣受如是果。若欲具列殺果展轉不窮盡。大地草木亦不能容受。向來所說雖復多途。舉要為言。同一苦果。中自有輕重。所以今日致眾苦果。皆由殺業惱害眾生。略舉一隅粗言少分。
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復當應思一大事。若使噉食眾生父。眾生亦報噉食其父。若噉食眾生母。眾生亦報噉食其母。若噉食眾生子。眾生亦報噉食其子。如是怨對報相噉食。歷劫長夜無有窮已。如經說。有一女人五百世害狼兒。狼兒亦五百世害其子。又有女人五百世斷鬼命根。鬼亦五百世斷其命根。如此皆是經說。不可不信。其餘相報推例可知。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又有一大事當應信受。從無始以來至於此生。經歷六道備諸果報。一切親緣遍一切處。直以經生歷死神明隔障。是諸眷屬不復相識。今日眾生或經是父母。或經是師長。或經是兄弟。或經是姊妹。或經是兒孫。或經是朋友。而今日無有道眼。不能分別。還相噉食不自覺知。噉食之時。此物有靈。即生忿恨還成怨對。向者至親還成至怨。如是之事豈可不思。暫爭舌端一時少味。永與宿親長為怨對。可為痛心難以言說。白衣居家未可適道。出家學人被如來衣習菩薩行。宜應深思。
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又復當思一事。凡噉食眾生是一切眾生惡知識。是一切眾生怨家。如是怨家遍滿六道。若欲修行皆為障難。一理中障難。二事中障難。何者。是理中障難。以業因緣自生障難。令此行人愚癡無慧。不知出要無有方便。設值善知識不能信受。設復信受不能習行。此是理中障難。事中障者。此諸怨對或在惡鬼中。或在毒獸中。或在有大力神中。或在大力龍中。或在魔中。或在天中。如是處處來作留難設令修行遇善知識深心信受適欲習行。便復難起。或引入邪道。或惱令心亂修戒修定修慧。修諸功德常不清淨常不滿足。皆是舊怨起諸對障。此是事中障難。如是之事又宜深心思。但以一噉食眾生因緣。能遠離一切佛法。有如是種種過患。貪毒亦如是。瞋毒亦如是。癡毒如是。三毒等分皆同過患。相與宜深自覺察善思方便。
弟子蕭衍。又復敬白。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北山蔣帝猶且去殺。若以不殺祈願輒得上教。若以殺祈願輒不得教想。今日大眾已應聞知。弟子已勒諸廟祀及以百姓凡諸群祀。若有祈報者皆不得薦生類。各盡誠心止修蔬供。蔣帝今日行菩薩道。諸出家人云何反食眾生行諸魔行。一日北山為蔣帝齋。所以皆請菜食僧者。正以幽靈悉能鑒見。若不菜食僧作菜食往。將恐蔣帝惡賤佛法怪望弟子。是請法師當見此意。
弟子蕭衍。又敬白大德僧尼諸義學者一切寺官。弟子蕭衍於十方一切諸佛前。於十方一切尊法前。於十方一切聖僧前。與諸僧尼共申約誓。今日僧眾還寺已後。各各檢勒使依佛教。若復飲酒噉肉不如法者。弟子當依王法治問。諸僧尼若被如來衣不行如來行。是假名僧。與賊盜不異。如是行者猶是弟子國中編戶一民。今日以王力足相治問。若為外司聽察所得若為寺家自相糺舉。不問年時老少。不問門徒多少。弟子當令寺官集僧眾鳴揵槌捨戒還俗著在家服。依涅槃經還俗策使。唯取老舊者。最多門徒者。此二種人最宜先問。何以故。治一無行小僧。不足以改革物心。治如是一大僧。足以驚動視聽。推計名德大僧。不應有此。設令有此當依法治問。其餘小僧故自妄言。今日集會此是大事因緣。非直一切諸佛在此。非直一切尊法在此。非直一切聖僧在此。諸天亦應遍滿虛空。諸仙亦應遍滿虛空。護世四王亦應在此。金剛密跡大辯天神。功德天神。韋馱天神。毘紐天神。摩醯首羅。散脂大將。地神堅牢。迦毘羅王。孔雀王。封頭王。富尼跋陀羅伽王。阿修羅伽王。摩尼跋陀羅伽王。金毘羅王。十方二十八部夜叉神王。一切持呪神王。六方大護都使安國。如是一切有大神足力。有大威德力。以如是一切善神遍滿虛空。五方龍王娑竭龍王阿耨龍王。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伊那滿龍王。如是一切菩薩龍王。亦應遍滿在此。天龍夜叉揵闥婆王。阿修羅王。迦婁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人非人等。如是一切有大神足力。有大威德力。八部神王皆應在此。今日土地山川房廟諸神。亦應仄塞虛空。如是幽顯莫不鑒觀。唯無瑕者可以戮人。唯自淨者可以淨人。弟子今日昌言此事。僧尼必當有不平色。設令刳心擲地以示僧與數片肉無以取信。古人有言非知之難其在行之。弟子蕭衍雖在居家不持戒。今日當先自為誓以明本心。弟子蕭衍從今以去至於道場。若飲酒放逸起諸婬欲。欺誑妄語噉食眾生。乃至飲於乳蜜及以蘇酪。願一切有大力鬼神。先當苦治蕭衍身。然後將付地獄閻羅王與種種苦。乃至眾生皆成佛盡。弟子蕭衍。猶在阿鼻地獄中。僧尼若有飲酒噉魚肉者而不悔過。一切大力鬼神亦應如此治問。增廣善眾清淨佛道。若未為幽司之所治問猶在世者。弟子蕭衍。當如法治問。驅令還俗與居家衣隨時役使。願今日二部僧尼。各還本寺匡正佛法和合時眾。皆令聽經法者如說修行。不可復令斷大慈種。使佛子不續。若有犯法破戒者皆依僧制如法治問。若有容受不相治舉者。當反任罪。
又僧尼寺。有事四天王迦毘羅神。猶設鹿頭及羊肉等。是事不可急宜禁斷。若不禁斷寺官任咎亦同前科。別宣意(是義論竟宣意如此)。
弟子蕭衍。敬白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向已粗陳魚肉障累招致苦果。今重復欲通白一言。閻浮提壽雲百二十。至於世間罕聞其人。遷變零落亦無宿少。經言。以一念頃有六十剎那。生老無常謝不移時。暫有諸根俄然衰滅。三途等苦倏忽便及。欲離地獄其事甚難。戒德清淨猶懼不免。況於毀犯安可免乎。雖復長齋菜食。不勤方便欲免苦報。亦無是處。何以故。爾此生雖可不犯眾罪。後報業強現無方便。三途等苦不能遮止。況復飲酒噉食眾生。諸僧尼必信佛語。宜自力勵。若雲菜食為難。此是信心薄少。若有信心宜應自強。有決定心菜食何難。菜蔬魚肉俱是一惑。心若能安便是甘露上味。心若不安便是臭穢下食。所以涅槃經言。受食之時令作子想。如俱非惑豈須此法。且置遠事止借近喻。今已能蔬食者懕惡血腥。甚於不能蔬食者。懕惡菜茹事等如此。宜應自力迴不善惑以為善惑。就善惑中重為方便。食菜子想。以如是心便得決定。凡不能離魚肉者皆雲。菜蔬冷於人虛乏。魚肉溫於人補益。作如是說皆是倒見。今試復粗言。其事不爾。若久食菜人榮衛流通。凡如此人法多患熱。榮衛流通則能飲食。以飲食故氣力充滿。是則菜蔬不冷能有補益。諸苦行人亦皆菜蔬。多悉患熱類皆堅強。神明清爽少於昏疲。凡魚為性類皆多冷。血腥為法增長百疾。所以食魚肉者神明理當昏濁。四體法皆沈重無論。方招後報有三途苦。即時四大交有不及。此豈非惑者。用心各有所執。甘魚肉者便謂為溫為補。此是倒見事不可信。復有一種人。食菜以為冷便復解素。此是行者未得菜意。菜與魚肉如水與火。食菜裁欲得力。復噉魚肉。魚肉腥臊能滅菜力。所以惑者雲。菜為性冷。凡數解素人。進不得菜蔬之力。退不得魚肉邪益。法多羸冷少有堪能。是諸僧尼復當知一事。凡食魚肉是魔境界行於魔行。心不決定多有留難。內外眾共魔相嬈作。所以行者思念。魚肉酒是魔漿。故不待言。凡食魚肉嗜飲酒者。善神遠離內無正氣。如此等人法多衰惱。復有一種人。雖能菜食。恃此憍慢多於瞋恚。好生貪求。如是之人亦墮魔界多於衰惱。又有一種人。外行似熟內心麁惡。見人勝已常懷忿嫉。所行不善皆悉覆相。如是等人亦行魔界。雖復菜蔬亦多衰惱。若心力決正蔬食若節。如是等人。多為善力所扶。法多堪能。有不直者宜應思覺。勿以不決定心期決定人。諸大德僧尼有行業已成者。今日以去善相開導。令未得者今去皆得。若已習行願堅志力。若未曾行願皆改革。今日相與共為菩提種子。勿怪。弟子蕭衍。向來所白。
寺官三百六十八人 宿德二十五人 義學五百七十四人 導師三十九人
右牒眾僧合一千六人
寺官三百六十九人 義學六十八人 導師五人
右牒合尼僧四百四十二人
並右牒僧尼合一千四百四十八人。並以五月二十二日五更。一唱到鳳莊門。
二十三日旦。光宅寺法雲。於華林殿前登東向高座為法師。瓦官寺慧明。登西向高座為都講。唱大涅槃經四相品四分之一。陳食肉者斷大慈種義。法雲解釋。輿駕親御。地鋪席位於高座之北。僧尼二眾各以次列坐。講畢。耆闍寺道澄。又登西向高座。唱此斷肉之文。次唱所傳之語。唱竟又禮拜懺悔。普設中食竟出。
二十三日。會其後諸僧尼。或猶雲。律中無斷肉事及懺悔食肉法。其月二十九日。又勅請義學僧一百四十一人義學尼五十七人。於華林華光殿使莊嚴寺法超。奉誠寺僧辯。光宅寺寶度等三律師。昇高座御席地施座。餘僧尼亦爾。
制旨問法超等三律師曰。古人云。止沸莫若去薪。息過莫若無言。弟子無言乃復甚易。但欲成人之美使佛種相續與諸僧尼共弘法教。兼即事中亦不得默已。故今集會於大眾前。求律中意。聞諸。
僧道。律中無有斷肉法。又無懺悔食肉法。諸律師從來作若為開導。使人致有此疑。法超奉答。律教是一。而人取文下之旨不同。法超所解。律雖許噉三種淨肉。而意實欲永斷。何以知之。先明斷十種不淨肉。次令食三種淨肉。未令食九種淨肉。如此漸制。便是意欲永斷。法超常日講。恆作如此說。
制又問僧辯法師。復作若為開導。僧辯奉答。僧辯從來所解大意。亦不異法超。但教有深淺。階級引物。若論噉三種淨肉。理當是過。但教既未極。所以許其如此。
制又問寶度法師。復若為開導。寶度奉答。愚短所解只是漸教。所以律文許噉三種淨肉。若涅槃究竟明於正理。不許食肉。若利根者。於三種淨肉教。即得悉不食解。若鈍根之人。方待後教。
制又問法超法師。向答是文外意。若依律文作若為判。奉答。常日解義只作向者所說。
制問僧辯法師。意復云何同超法師不。奉答。同法超所解。
制問法超法師。從來作此解律。諸律師並皆噉肉為不噉肉。法超奉答。不知餘人並若為。法超從來自不食肉。
制問僧辯法師。復食肉不。僧辯奉答。昔恆不食肉。中年疾病有時暫開。
制問寶度法師。復云何。奉答。本住定林末移光宅。二處不得進肉。若在餘處為疾病亦不免開。問講律時噉肉不奉答。講時必有徒眾。於徒眾中不敢。
問不敢有兩義。為不敢食為不敢不食。
制又問僧辯法師。常日講律時為當許徒眾食肉。為當不許。若不許噉肉有食肉者應驅遣去。若許者作若為說。奉答。若約教解不全言不許。若論其意未常開許。
問今正問。約教時為許為不許。答約教不遮。
問不遮是許為是不許。答引其向理許其得食三種淨肉。
問見殺亦可不見。聞殺亦可不聞。疑作若為得免。答若見因緣不假疑。聞因緣亦不假疑。唯遇得者疑。
問以錢買魚肉。是疑非疑。答若理中理自是疑。
問不得以理中見。答若理中為論。眾僧不應市魚肉。今所問事中是疑不。答若約教非疑問市中人為誰殺。答乃為買者殺。但買者不作此想。
問買肉者此人既不惛亂。豈得不知是為買者殺而不作此想。答於時作現死肉心。
問為自死詺作死。為殺詺作死。答此旨是理中言。約教辯只得如此。
問法師既為人講說為人明導。為人法城。云何言只得如此。但問作意使人買時作若為意。答買自死者意。
問若自死者處處應有寺中。亦應有自死者。何假往屠肉家買。答理中居然是疑。
問若理中居然是疑者。云何得不疑肉食。僧辯無復對。
制又問。此肉為當作肉味。為當作菜味。僧辯奉答。猶作肉味。
問為是慈心故食肉。無慈心故食肉。答此非慈心。
問若非慈心。豈得非殺耶。答理中常應不得。約事故如此。
問律教欲使人出離不。答令人出離。
問食肉得出離不。答不得。
問若爾云何令食肉。答為淺行者說。引其令深。
問為具足戒者說。為不具足者說。答為具足者說。
問既為具足者說。不為童蒙。云何令食肉而是引其令深。答初教如此非是極教。
問云何。初教教具足戒人。答僧辯所解正自齊此。
制又問。律教起何時。僧辯奉答。起八年已後至涅槃。
問若如此涅槃經有斷肉。楞伽經有斷肉。央掘摩羅經亦斷肉。大雲經縛象經並斷肉律。若至涅槃云何無斷肉事。答律接續初教。所以如此。
問律既雲接續初教至於涅槃。既至涅槃則應言斷肉。答若制教邊。此是接續初教通於五時。不言一切皆同。僧辯解正齊此。
問法師既是大律師。為眾開導。今日大眾取判法師。不得言齊此。齊此亦不得住。不齊此亦不得住。只問此是優波離律不。答是。
問佛般泥洹時。優波離既親在坐。云何律文不斷食肉。答此是接續前近教。
問若言接近教。近教亦不明食肉。且涅槃前迦葉已持修行不食肉。法律若異此。則非優波離律。是異部家律。云何用此講說以化群僧。僧辯不復奉答。
制問寶度法師。說既同德同行。云何解此語。寶度奉答。若律中事是優波離所出。經事悉是阿難所出。
問若爾律中事便當皆不出經。答若經中事牽律。律中事牽經。
問佛說經時有所制約。便集以為律。何處方復牽律。若經皆牽律。是則說經應在律後。答只言經中有明戒處。愚謂應相關涉。
問若論相涉。三藏義何嘗不相涉。修多羅中亦有毘尼與毘曇。毘尼中亦有修多羅與毘曇。毘曇中亦有修多羅與毘尼。不言無此義。但問法師今所講律。是優波離律義。不違經不。答今所講是優波離律。與經不違。
問若是優波離律不違經者。則斷肉義不應異涅槃。答涅槃經顯斷肉律文雖不明。而優波離意未常開肉。
問律既是具教。優波離既不開肉。律何得無文。法師此解殊為進退。只可為寺中沙彌式叉摩尼說。不得以此答弟子。答寶度愚解正自極此。
制又問。下座諸律師。復云何解。龍光寺道恩奉答。律文不斷。涅槃經方斷。
問法師所講是誰律。答是佛律。
問所引乃極弘曠。只未知此律是優波離律不。答優波離仰述佛律。
問優波離悉集佛所說不。答集前四時。不集涅槃時。
問若爾迦葉那得語阿難道。佛從何處說法。至涅槃時集修多羅藏。語優波離道佛從何處說法。至涅槃時集毘尼藏。云何得言唯取前四時不取涅槃。答涅槃時不復制戒。
問涅槃雲。夫食肉者斷大慈種。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復食一切肉。一切悉斷及自死者。如此制斷。是戒非戒。道恩不復奉答。
制又問。諸律師親自講律。諸大法師盡講大涅槃經。云何有時解素。素是何義。若不解是素。解則非素。素若使得不素。戒既是淨。亦可得使淨為不淨不。諸講律師親違此教。外書所云。自踰短垣竊簡書法。正是此義宣武寺法寵奉答。閉穢門稱為素開穢門稱不素。
問若爾眾僧云何開穢門。答實自不應得開。但貪欲情深。所以如此。
問云何懺悔。答懇惻至心是為懺悔。若能懺悔是大丈夫。
問諸學人即時懺悔不。故如弟子請諸法師動至千數。導師唱導令懺悔者。於時諸法師懺悔以不。答那得不懺悔。
問若懺竟出寺更食肉不。答居然不食。但其中有無明多者。或亦不免更食。
問出寺更食。何如發初作者輕重。答一種。
問云何一種。初直爾而食。後已經於諸佛前誓方復更噉。云何一種。答初人無慚愧。後人有慚愧。乃得有勝初人義。
問若爾但先道慚愧痛打前人。而道我慚愧汝我打汝。我慚愧汝我食汝。答如大邪見人無慚愧。其既知慚愧。故知差不慚者。
問先道慚愧而猶噉食。此是知而故犯。非謂慚愧。若使先時不知。或是過誤。後方起愧乃是慚愧。豈非知而故犯。其罪大於不知。又復慚愧不得重犯。如其直犯。復是違破初心。論此為罪所以彌大。答經有誠文。耆婆雲汝有慚愧。故罪可滅。慚愧即是清白法。
問法師是得經言不得其意此明。若作罪後方知慚愧。此為白法。不言發初慚愧而故作罪。以為白法。答經又道慚愧為上服。若爾便有非上服義。
問義亦如此。若正作罪。雖雲慚愧終無所益。若作罪後能生慚愧者。乃是上服。法寵無復答。
法寵奉答事畢。三律師並下。又勅始興寺。景猷昇高座。讀楞伽央掘魔羅經所明斷肉經文。今載如左。
大般涅槃經四相品上第七(此品今月二十三日會。已唱此文。法雲法師解說今二十九日不復重唱)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有大功德。佛讚迦葉。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護法菩薩應當如是。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迦葉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十種不淨乃至九種清淨而復不聽。佛告迦葉。亦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現斷肉義。迦葉菩薩復白佛言。云何如來稱讚魚肉為美食耶。善男子。我亦不說魚肉之屬為美食也。我說甘蔗粳米石蜜一切穀麥及黑石蜜乳酪蘇油以為美食。雖說應畜種種衣服。所應畜者要是壞色。何況貪著是魚肉味。迦葉復言。如來若制不食肉者。彼五種味乳酪酪漿生蘇熟蘇胡麻油等。及諸衣服憍奢耶衣珂貝皮革金銀盂器。如是等物亦不應受。善男子。不應同彼尼揵所見。如來所制一切禁戒各有異意。故聽食三種淨肉。異想故斷十種肉。異想故一切悉斷及自死者。迦葉。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復食一切肉也。迦葉。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師子已。眾人見之聞師子臭亦生恐怖。善男子。如人噉蒜臭穢可惡。餘人見之聞臭捨去。設遠見者猶不欲視。況當近之。諸食肉者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皆恐怖生畏死想。水陸空行有命之類悉捨之走。咸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薩不習食肉。為度眾生示現食肉。雖現食之其實不食。善男子。如是菩薩清淨之食猶尚不食。況當食肉。善男子。我涅槃後無量百歲。四道聖人悉復涅槃。正法滅後於像法中當有比丘。似像持律少讀誦經。貪嗜飲食長養其身。其所被服麁陋醜惡。形容憔悴無有威德。放畜牛羊擔負薪草。頭鬚髮爪悉皆長利。雖服袈裟猶如獵師。細視徐行如貓伺鼠。常唱是言我得羅漢。多諸病苦眠臥糞穢。外現賢善內懷貪嫉。如受瘂法婆羅門等。實非沙門現沙門像。邪見熾盛誹謗正法。如是等人。破壞如來所制戒律正行威儀說解脫果離不淨法。及壞甚深祕密之教。各自隨意反說經律。而作是言。如來皆聽我等食肉。自生此論。言是佛說。互共諍訟各自稱是沙門釋子。善男子。爾時復有諸沙門等。貯聚生穀受取肉魚手自作食執持油瓶。寶蓋革屣親近國王大臣長者。占相星宿。懃修醫道。畜養奴婢。金銀琉璃硨磲碼碯頗梨真珠珊瑚琥珀璧玉珂貝種種果蓏。學諸伎藝。畫師泥作造書教學。種植根栽。蟲道呪幻。和合諸藥。作倡伎樂。香花治身。摴蒲圍碁。學諸工巧若有比丘能離如是諸惡事者。當說是人真我弟子。爾時迦葉復白佛言。世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時得雜肉食。云何得食應清淨法。佛言。迦葉。當以水洗令與肉別。然後乃食。若其食器為肉所污。但使無味聽用無罪。若見食中。多有肉者則不應受。一切現肉悉不應食。食者得罪。我今唱是斷肉之制。若廣說者則不可盡。涅槃時到。是故略說。是則名為能隨問答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
爾時大慧菩薩以偈問言。
彼諸菩薩等。志求佛道者。酒肉及與蔥。飲食為云何。惟願無上尊。哀愍為演說。愚夫所貪著。臭穢無名稱。虎狼所甘嗜。云何而可食。食者生諸過。不食為福善。惟願為我說。食不食罪福。
大慧菩薩說偈問已。復白佛言。惟願世尊。為我等說食不食肉功德過惡。我及所菩薩。於現在未來當為種種悕望肉食眾生分別說法。令彼眾生慈心相向。得慈心已各於住地清淨明了疾得究竟無上菩提。聲聞緣覺自地止息已。亦得逮成無上菩提。惡邪論法。諸外道輩。邪見斷常顛倒計著。尚有遮法不聽食肉。況復如來世間救護。正法成就而食肉耶。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然我今當為汝略說。謂一切眾生從本已來展轉因緣常為六親。以親想故不應食肉。驢騾駱駝狐狗牛馬人獸等肉。屠者雜賣故不應食肉。不淨氣分所生長故不應食肉。眾生聞氣悉生恐怖。如栴陀羅及譚婆等。狗見憎惡驚怖群吠故不應食肉。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應食肉。凡愚所嗜臭穢不淨。無善名稱故不應食肉。令諸呪術不成就故不應食肉。以殺生者見形起識。深味著故不應食肉。彼食肉者諸天所棄故不應食肉。令口氣臭故不應食肉。多惡夢故不應食肉。空閑林中虎狼聞香故不應食肉。令飲食無節故不應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厭離故不應食肉。我常說言。凡所飲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藥想。故不應食肉。聽食肉者。無有是處。復次大慧。過去有王。名師子蘇陀娑。食種種肉遂至食人。臣民不堪即便謀反斷其俸祿。以食肉者有如是過故不應食肉。復次大慧。凡諸殺者為財利故殺生屠販。彼諸愚癡食肉眾生。以錢為網而捕諸肉。彼殺生者。若以財物若以釣網。取彼空行水陸眾生。種種殺害屠販求利。大慧。亦無不教不求不想而有魚肉。以是義故不應食肉。大慧。我有時說遮五種肉。或制十種。今於此經一切種一切時。開除方便一切悉斷。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尚無所食。況食魚肉。亦不教人。以大悲前行故。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是故不聽令食子肉。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曾悉為親屬。鄙穢不淨雜。不淨所生長。聞氣悉恐怖。一切肉與蔥。及諸韮蒜等。種種放逸酒。修行常遠離。亦常離麻油。及諸穿孔床。以彼諸細蟲。於中極恐怖。飲食生放逸。放逸生諸覺。從覺生貪欲。是故不應食。由食生貪欲。貪令心迷醉。迷醉長愛欲。生死不解脫。為利殺眾生。以財網諸肉。二俱是惡業。死墮叫呼獄。若無教想求。則無三淨肉。彼非無因有。是故不應食。彼諸修行者。由是悉遠離。十方佛世尊。一切咸訶責。展轉更相食。死墮虎狼類。臭穩可厭惡。所生常愚癡。多生栴陀羅。獵師譚婆種。或生陀夷尼。及諸肉食性。羅剎貓狸等。遍於是中生。縛象與大雲。央掘利魔羅。及此楞伽經。我悉制斷肉。諸佛及菩薩。聲聞所訶責。食已無慚愧。生生常癡冥。先說見聞疑。已斷一切肉。妄想不覺知。故生食肉處。如彼貪欲過。障閡聖解脫。酒肉蔥韮蒜。悉為聖道障。未來世眾生。於肉愚癡說。言此淨無罪。佛聽我等食。食如服藥想。亦如食子肉。知足生厭離。修行行乞食。安住慈心者。我說常厭離。虎狼諸惡獸。恆可同遊止。若食故血肉。眾生悉恐怖。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食肉無慈慧。永背正解脫。及違聖表相。是故不應食。得生梵志種。及諸修行處。智慧富貴家。斯由不食肉。
央掘魔羅經第一卷
上座迦葉。捨種種甘膳之食。捨肉味食。受持修行不食肉法。
央掘魔羅經第二卷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因如來藏故諸佛不食肉耶。佛言。如是。一切眾生無始生死。生生輪轉無非父母兄弟姊妹。猶如伎兒變易無常。自肉他肉則是一肉。是故諸佛悉不食肉。復次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界我界即是一界。所宅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諸佛悉不食肉。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珂貝獵蜜皮革繒綿。非自界肉耶。佛告文殊師利。勿作是語。如來遠離一切世間。如來不食。若言習近世間物者。無有是處。若習近者是方便。法若物展轉來者則可習近。若物所出處不可習近。若展轉來離殺者手則可習近。文殊師利白佛言。今此城中有一皮。師能作革。屣有人買施。是展轉來。佛當受不。復次世尊。若自死牛。牛主從栴陀羅取皮持付皮師。師作革屣施持戒人。此展轉來。可習近不。佛告文殊師利。若自死牛。牛主持皮用作革屣。施持戒人。為應受不。若不受者是比丘法。若
受者非慈悲。然不破戒唱經竟。制又語諸僧道。諸小僧輩看經未遍。互言無斷肉語。今日此經言何所道。所以唱此革屣文者。本意乃不在此。正為此二十三日法雲法師講涅槃斷肉事。於時僧正慧超法寵法師難雲。若經文究竟斷一切肉。乃至自死不得食者。此則同尼揵斷皮革不得著革屣。若開皮革得著革屣者。亦應開食肉。法雲法師乃已有通釋。而二法師難意未已。於時自仍通雲。若是聖人故自不著此物。若中行人亦不著此。著此皆下行人。所以不同尼揵者語有。所含。若無麻紵之鄉。亦有開皮革義論。有麻紵處大慈者。乃實應不著。但此事與食肉不得類同。凡著一革屣。經久不壞。若食噉眾生。就一食中便害無量身命。況日日餐咀數若恆沙。亦不可得用革屣以並斷肉。於時諸僧乃無復往復。恐諸小僧執以為疑方成巨蔽。所以唱此不受革屣文。正欲釋一日所疑。非關前制。凡噉肉者是大罪障。經文道。昔與眾生經為父母親屬。眾僧那不思。此猶忍食噉眾生。己不能投身餓虎割肉貿鷹。云何反更噉他身分。諸僧及領徒眾法師諸尼。及領徒眾者。各還本寺宣告諸小僧尼。令知此意。
制說此語竟。僧尼行道禮拜懺悔。設會事畢出。
其晚又勅員外散騎常侍太子左衛率周捨曰。法寵所言慚愧而食眾生。此是經中所明羅剎婦女雲。我念汝我食汝。法寵此心。即是經之羅剎。
又勅捨雲。僧辯所道自死肉。若如此說。鴟鴉鳩鴿觸處不死。那不見有一自死者。麞鹿雉兔充滿野澤。亦不甞見有一自死者。而覓死肉其就屠殺家。覓死魚必就罾網處。若非殺生豈有死肉。經言。買肉與自殺。此罪一等。我本不自為。正為諸僧尼作離苦因緣。
又勅捨雲。眾生所以不可殺生。凡一眾生具八萬戶蟲。經亦說有八十億萬戶蟲。若斷一眾生命。即是斷八萬戶蟲命。自死眾生又不可食者。前附蟲雖已滅謝。後所附蟲其數復眾。若煮若炙此斷附蟲。皆無復命。利舌端少味。害無量眾生。其中小者非肉眼能觀。其中大者炳然共見。滅慈悲心增長惡毒。其實非沙門釋子所可應行。
又勅捨雲。眾僧食肉罪劇白衣。白衣食肉。乃不免地獄而止是一罪。至於眾僧食肉。既犯性罪又傷戒律。以此為言有兩重罪。若是學問眾僧食肉者。此為惡業復倍於前。所以如此。既親達經教為人講說。口稱慈悲心懷毒害。非是不知。知而故犯。言行既違即成詭妄。論學問人食肉。則罪有三重。所以貴於解義。正為如說修行。反復噉食魚肉侵酷生類。作惡知識起眾怨對。墜墮地獄疾於𥎞矛。善惡報應必也不亡。凡出家人實宜深思。
又勅捨雲。聲聞受律儀戒。本制身口七支。一受之後。乃至睡眠悶等律儀恒生。念念得未曾得律儀。所以爾者。睡眠等非起惡心。故不損不失。乃至常生。若起欲殺心。於聲聞法雖不失身口戒。而於戒有損非唯損不殺戒。亦兼污餘戒。至於手夾齒齧動身口業。則失身口戒。爾時律儀無作。即斷不續。既失不殺戒。亦損污餘戒。所以爾者。旃陀羅人為屠肉時。為何等人殺。正為食者。若食肉即有殺分。於不殺戒即成有缺。若謂於善律儀受殺生分。於不殺戒無所缺者。是不善律儀人持八戒齋。是惡律儀猶應相續。若惡律儀人持八戒齋。惡律儀不復相續者。是知善律儀人受諸殺分。是不殺戒即時便缺別解脫戒。不復解脫。惡律儀人無論持八戒。齋但起一念善。心惡律儀即。斷若一念不斷。多念亦應不斷。若多念斷是知一念時斷。善律儀人其事亦爾。無論受諸殺分。有少殺分不殺律儀即時亦爾。菩薩人持心戒。故自無有食眾生理。若缺聲聞戒終不免地獄等苦。


漢傳佛教的「戒殺食素」精神
       ── 梁武帝《斷酒肉文》           ●昌 蓮
    梁武帝所制的《斷酒肉文》,是本著古印度阿育王的護持佛法精神,而頒佈的一道通行南朝梁境佛教的「戒殺食素」詔令,朝野僧俗,務須遵行。這道詔令既體現了梁武帝扶持佛教戒律、整頓僧伽制度的護法精神,同時又體現了他以佛化民、以儒治國、褒獎農耕、抑制漁獵的政治理想。
    特重二經《般若》《涅槃》
    南北朝時期,大乘佛典盛行。在佛教義學方面的弘揚,梁武帝特重《般若》與《涅槃》兩部大乘經典。湯用彤在《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說:梁武帝「於禪定至為重要于僧人戒律,甚為注意,嘗親受菩薩戒,法名冠達。敕抄撰戒律,因重僧律,命法超為都邑僧正。以律繁廣,撰《出要律儀》十四卷,通下梁境,並依詳用。普通六年,遍集知事及于名解,敕法超講律,帝親受戒規。」正因為梁武帝重視禪定與僧律的緣故,他才本諸大乘經中所說而制《斷酒肉文》。飲酒有礙禪定,食肉則有違慈悲。
    梁武帝又始興寺的景猷法師升高座,讀《大般涅槃經》、《楞伽經》、《央掘魔羅經》中的斷肉文。唱讀畢,梁武帝則與周舍共論斷酒肉事,下了五道詔書。不但詔令梁境出家僧尼永斷一切肉食,而且還詔告白衣宜斷肉食,以「白衣食肉,乃不免地獄」故。
   (飲酒有礙禪定,食肉則有違慈悲,梁武帝重視禪定與僧律的緣故,依據諸大乘經,制定《斷酒肉文》。)
    修行佛戒首當戒殺
    梁武帝為普遍斷殺,而以君王身分下詔《斷酒肉文》,在梁境內推廣戒殺食素運動。他的這種戒殺食素思想,是本大乘佛教經律不二之旨及儒佛一貫之道而提出來的。
    小乘佛教,經律論各別,經止詮定學,律止詮戒學,論止詮慧學,三者之間絕無合論雜談之嫌。大乘佛教經律合論,如《梵網經》與「菩薩戒」合論,《觀經》與「淨業三福」合論,《涅槃》、《楞伽》等經中的斷肉文。此皆說明大乘佛教經律不二,戒定合詮。
    故梁武帝准《涅槃》等大乘經典中的斷肉經文而普遍斷殺,欲以大乘經律不二之旨匯通大小乘戒律,意在融大入小,攝小歸大。
    修行佛戒,首當戒殺,故《涅槃》、《楞伽》等諸大乘經典中,皆有斷肉之明文。《央掘魔羅經》謂:「因如來藏故,諸佛不食肉」,如來藏即佛性,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故,若食眾生肉則等於殺佛。可見,惟有戒殺食素,方能體現大乘佛教慈悲利物的戒律精神。梁武帝在《斷酒肉文》,廣徵諸大乘經典中的斷肉明文,以說明「凡噉肉者,是大罪障」
    欲修禪定嚴持淨戒
    梁武帝引這些經文為證,主要說明食肉者宜皆怨對仇家,「若食肉者,一切眾生皆為怨對,同不安樂」。亦以佛教「六道輪回,因果報應」教義,來說明一切眾生之佛性不滅。欲修禪定,須先從嚴持淨戒始。正如《楞嚴經》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對禪定解脫來說,食肉是障道因緣。
    梁武帝在《斷酒肉文》中,又列舉了食肉者的諸多墮落惡果因,文中說:「噉食眾生是地獄種,噉食眾生是恐怖因,噉食眾生是斷命因噉食眾生是怨憎會苦因,噉食眾生是愛別離苦因噉食眾生是阿鼻地獄因,噉食眾生是八寒八熱地獄因,乃至是八萬四千鬲子地獄因(案:鬲子,地獄名稱),乃至是不可說不可說鬲子地獄因,噉食眾生乃至是一切餓鬼因。」   
    佛性不滅戒殺食素
    基於食肉者具有諸多障道、遠道、墮落因緣故,梁武帝告諸大德僧尼曰:「當知噉食眾生者是魔行」,「魚肉酒是魔漿」。酒肉能惑人心志,亂人理性。又「若斷一眾生命,即是斷八萬戶蟲命。自死眾生又不可食者,前所附蟲雖已滅謝,後所附蟲其數復眾。若煮若炙,此新附蟲,皆無復命滅慈悲心,增長惡毒,其實非沙門釋子所可應行」。以故「凡食魚肉嗜飲酒者,善神遠離,內無正氣」。梁武帝深信佛性不滅論,為令出家僧尼及諸白衣不斷大慈悲佛性種子故,修行佛戒而極力普倡戒殺食素。
   (梁武帝深信佛性不滅論,為使不斷大慈悲佛性種子,故極力普倡戒殺素食。)
    天下叢林悉皆斷殺
    梁武帝本人就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號稱「菩薩皇帝」,也是戒殺食素的宣導者與實踐者。自製《斷酒肉文》後,嚴格齋戒食素,他說:「天監中,便血味備斷,日唯一食,食止菜蔬」。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說:「史言帝困于侯景,齋戒不廢。卒時臥淨居殿,口苦索蜜不得,遂殂。夫淨居為戒行之名,蜜食為佛徒醫物之一。武帝誠可謂身殉其教也。」可見,梁武帝是真為修行佛戒故,才從斷欲養生的角度出發而下詔頒佈《斷酒肉文》,極力推行大乘佛教的素食制度,以普斷殺。
    《梵網經.菩薩戒》中的「禁酒斷肉」律文,為梁武帝所頒佈的《斷酒肉文》提供了大乘律文依據。南北朝時,《梵網經》經由智藏、慧超、慧約、智文等人的極力傳習,再加上陳隋時智者大師對《梵網經.菩薩戒》的制疏,倍加推崇大乘菩薩戒的精神,所以中國僧尼受了具足戒後,還須繼受菩薩戒,成為菩薩戒比丘。
    唐時道宣律師弘傳《四分律》,自此以後,漢傳僧尼皆本《四分律》而求受(沙彌、比丘、菩薩)三壇大戒。天下叢林悉皆斷殺食素,而漢傳佛教的「戒殺食素」精神,實則肇于梁武帝的極力舉揚。
-----------------------------
梁武帝不是用皇帝的身份讓僧人吃素的,
而是他以信佛的教徒、用皇帝的身份依照佛經來命令出家不能吃肉的。
梁武帝即位後積極推廣《斷酒肉文》和《梵網經》,憑藉政治力量,終於成功推行了佛教的全面素食。 自此以後,素食就成為了中國佛教的特色。
梁武帝素食《斷酒肉文》 《梵網經》
中國佛教的全面素食,最初是源自梁武帝以世俗的政治力量「制斷酒肉」。事實上,當時佛教律典中,素食是找不到根據的。於《斷酒肉文》推行的製斷酒肉政策受到質疑之後,來年梁武帝開始大力推廣載有斷肉戒條的《梵網經》菩薩戒。 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梵網經》與「律中無斷肉事」的說法有些矛盾,但是這個問題似乎並沒有人注意。經過梁武帝的積極努力,終於成功推行了佛教的全面素食。自此以後,素食就成為了中國佛教的特色。 
一、梁武帝「斷酒肉文」形成的背景在梁武帝時,寺院與僧侶人數達到最高峰,建康附近就有佛寺五百餘所,皆極為宏偉壯麗。 僧尼十餘萬,也都有豐沃的資產。但是道人又庇護一般平民,尼師收養平民的女子,都未編入政府的戶籍內,使天下納賦稅、服勞役的戶口幾乎損失一半。
僧尼大都奢侈放逸,未能遵行佛法,非但不能弘揚佛教,反而敗壞世俗、傷害正法。 郭祖深建議「僧尼皆令蔬食」,寺院僧伽、徒眾若無佛法的行持,則四十歲以下令其還俗歸農。如此,則正法興盛而風俗亦良善。
不然「恐方來處處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複國有。」郭祖深上封事約在普通三年(522)與「斷酒肉文」的年代(518-523)相近,其所言之佛寺與僧尼人數也相近於上述 「辯正論」所做的統計。因此,他對佛教弊病的觀察也大體可信。武帝對於郭氏輿襯上書非但未予責罪,反而「嘉其正直」,擢升官職。 郭氏封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僧尼皆令蔬食」,提出徹底改革僧伽的關鍵性辦法。
《斷酒肉文》的內容,記載了武帝親自主持的二次製斷酒肉法會和武帝與週舍論斷酒肉的五道敕文。
第一次會議是於農曆5月22日五更,唱點召集了當時的大德僧尼1448人,次日(23日)於華林園華林殿舉行製斷酒肉會議。七天后的29日招開第二次製斷酒肉法會。 這次會議是因為第一次(23日)法會後,僧眾仍有不服武帝之製而起。 第二次(29日)會議共敕請義學僧尼292人,於華林華光殿舉行。當日晚間,武帝繼續與週舍論說斷酒肉事而完成五道敕文。
唐釋道宣(596-667)的《廣弘明集》卷二六《慈濟篇》收有梁武帝的《斷酒肉文》。 記錄武帝為「斷酒肉」問題。這兩次法會與五首敕文有其淵源甚廣的歷史背景,呈現出武帝當時的僧伽弊病而展開的改革活動。
從武帝的 斷酒肉論義」,即道澄法師所宣唱的「斷肉之文」中,得到「食肉者斷大慈種義」的解釋: 
《大般涅槃經》言:食肉者斷大慈種。何謂斷大慈種,凡大慈者皆令一切眾生同得安樂。 若食肉者,一切眾生皆為怨對,同不安樂。  ……若食肉者障菩提心,無有菩薩法。  ……以無菩薩法故,無四無量心。無四無量心故,無有大慈大悲。以是因緣,佛子不續。所以經言:食肉者斷大慈種。
第一次會議,梁武帝與僧眾共同立誓,約定斷食酒肉,並說若自己違犯約定,將受極大惡報,如果僧眾違犯,則梁武帝將依《涅槃經》的規定命其還俗,之後將再以王法驅策此人。
第二次會議,梁武帝與僧眾討論的重點,主要有三個:(一)為何經典中有斷肉的規定,而律典中沒有? 結果沒有答案。 (二)買肉應犯 「疑為己殺」之過失,僧辯達: 買者做買 自死肉」想,所以沒有違犯。 (三)懺悔食肉後若再犯,應如何處理? 法龐回答:知慚愧!
說明梁武帝雖依據《大般涅槃經》、《楞伽經》等之斷肉經文,卻因並無實際的律典明文,所以無法解釋清楚關於佛教禁食肉的道理。 其實個人比較好奇的是,佛教究竟是信佛祖還是信梁武帝呢?雖然在漢朝就有吃素的習慣但一直沒有普遍,直到梁武帝才有全面性的拓展。
在梁武帝前一般僧人都是化緣而食,什麼都吃什麼都不挑,因為民眾施捨的東西什麼都有所以沒有這個習俗,個人覺得吃素也只是個習慣,如果真想吃素,青菜白瓜才見真味,何來素肉素雞素魚等等加工品。這也只是一個宗教習慣而已,並不會因為吃素得到什麼救贖,所以勸某些長輩不要以為吃素有什麼善行,頂多就是比較健康。


斷酒肉文
梁武帝
  弟子蕭衍,敬白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⑵:夫匡正佛法,是黑衣人⑶事,乃非弟子白衣所急。但經教亦云:佛法寄囑人王。是以弟子不得無言。今日諸僧尼開意聽受,勿生疑閉,內懷忿異。
  凡出家人,所以異於外道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經所明、信是佛說。經言:“行十惡者,受於惡報。行十善者,受於善報。”此是經教大意。如是,若出家人猶嗜飲酒、噉食魚肉,是則為行同於外道,而復不及。何謂同於外道?外道執斷常見,無因無果,無施無報。今佛弟子甘酒嗜肉,不畏罪因,不畏苦果,即是不信因、不信果,與無施無報者復何以異?此事與外道見同,而有不及外道。是何?外道各信其師,師所言是,弟子言是;師所言非,弟子言非。《涅槃經》言:“迦葉,我今日制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而今出家人猶自啖肉。戒律言:“飲酒犯波夜提⑷。”猶自飲酒,無所疑難。此事違於師教,一不及外道。
  又外道雖復邪僻,持牛狗戒,既受戒已,後必不犯。今出家人既受戒已,輕於毀犯,是二不及外道。
  又外道雖復五熱炙身,投淵赴火,窮諸苦行,未必皆噉食眾生。今出家人噉食魚肉,是三不及外道。
  又外道行其異學,雖不當理,各習師法,無有覆藏。今出家人噉食魚肉,於所親者,乃自和光⑸;於所疏者,則有隱避。如是為行四不及外道。
  又外道各宗所執,各重其法,乃自高聲大唱雲:“不如我道真!”於諸異人無所忌憚。今出家人,或複年時已長,或複素為物宗⑹,噉食魚肉,極自艱難。或避弟子,或避同學,或避白衣,或避寺官。懷挾邪志,崎嶇覆藏,然後方得一過噉食。如此為行五不及外道。
  又復外道直情迳行,能長己徒眾惡,不能長異部惡。今出家人噉食魚肉,或為白衣弟子之所聞見。內無慚愧,方飾邪說,雲:“佛教為法,本存遠因。在於即日,未皆悉斷。以錢買肉,非己自殺,此亦非嫌。”白衣愚癡,聞是僧說,謂真實語,便复信受。自行不善,增廣諸惡,是則六不及外道。
  又外道雖復非法說法、法說非法,各信經書,死不違背。今出家人噉食魚肉,或云:“肉非己殺,猶自得啖;以錢買肉,亦復非嫌。”如是說者,是事不然。《涅槃經》雲:“一切肉悉斷,及自死者。”自死者猶斷,何況不自死者?《楞伽經》雲:“為利殺眾生,以財網諸肉,二業俱不善,死墮叫呼獄。”何謂以財網肉?陸設罝罘⑺,水設網罟,此是以網網肉;若於屠殺人間,以錢買肉,此是以財網肉。若令此人不以財網肉者。習惡律儀、捕害眾生此人為當專自供口,亦復別有所擬?若別有所擬,向食肉者豈無殺分?何得云“我不殺生”?此是灼然違背經文,是七不及外道。
  又復外道同其法者和合,異其法者苦治,令行禁止,莫不率從。今出家人,或為師長,或為寺官,自開酒禁,噉食魚肉,不復能得施其教戒。才欲發言,他即譏刺雲:“師向亦爾,寺官亦爾。”心懷內熱,默然低頭,面赤汗出,不復得言。身既有瑕,不能伏物,便复摩何,直爾止住。所以在寺者乖違,受道者放逸,此是八不及外道。
  又外道受人施與如己法。受烏戒人,受烏戒施。受鹿戒人,受鹿戒施。烏戒人終不覆戒,受鹿戒施。鹿戒人終不覆戒,受烏戒施。今出家人云:“我能精進,我能苦行。”一時覆相,誑諸白衣。出即飲酒,開眾惡門;入即啖肉,集眾苦本。此是九不及外道。
  又外道雖復顛倒,無如是眾事。酒者是何臭氣?水穀失其正性,成此別氣。眾生以罪業因緣故,受此惡觸。此非正真道法,亦非甘露上味,云何出家僧尼猶生耽嗜?僧尼授白衣五戒,令不飲酒、令不妄語。云何翻自飲酒,違負約誓?七眾戒、八戒齋、五篇七聚⑻長短律儀,於何科中而出此文?其餘眾僧,故复可可,至學律者,彌不宜爾。且開放逸門,集眾惡本。若白衣人,甘此狂藥,出家人猶當訶止雲:“某甲,汝就我受五戒,不應如是。”若非受戒者,亦應云:“檀越,酒是惡本,酒是魔事,檀越今日幸可不飲。”云何出家人而應自飲?尼羅浮陀地獄⑼,身如段肉,無有識知。此是何人?皆飲酒者。出家僧尼,豈可不深信經教,自棄正法,行於邪道,長眾惡根,造地獄苦,習行如此,豈不內愧?猶服如來衣,受人信施,居處塔寺,仰對尊像。若飲酒食肉,如是等事,出家之人,不及居家。何故如是?在家人雖飲酒啖肉,無犯戒罪。此一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雖復飲酒啖肉,各有丘窟,終不以此仰觸尊像。此是二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雖復飲酒啖肉,終不吐洩寺舍。此是三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雖復飲酒啖肉,無有譏嫌。出家人若飲酒啖肉,使人輕賤佛法。此是四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雖復飲酒啖肉,門行井灶,各安其鬼。出家人若飲酒啖肉,臭氣薰蒸,一切善神皆悉遠離,一切眾魔皆悉歡喜。此是五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雖復飲酒啖肉,自破財產,不破他財。出家人飲酒啖肉,自破善法,破他福田。是則六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雖復飲酒啖肉,皆是自力所辦。出家人若飲酒啖肉,皆他信施。是則七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雖復飲酒啖肉,是常業,更非異事。出家人若飲酒啖肉,眾魔外道各得其便。是則八不及居家人。
  在家人雖復如此飲酒啖肉,猶故不失世業。大耽昏者,此則不得。出家人若飲酒啖肉,若多若少,皆斷佛種。是則九不及居家人。
  不及外道,不及居家,略出所以,各有九事。欲論過患,條流甚多,可以例推,不復具言。
  今日大德僧尼、今日義學僧尼、今日寺官,宜自警戒,嚴淨徒眾。若其懈怠,不遵佛教,猶是梁國編戶一民,弟子今日力能治制。若猶不依佛法,是諸僧官宜依法問。京師頃年講《大涅槃經》,法輪相續,便是不斷,至於聽受,動有千計。今日重令法雲法師,為諸僧尼講《四相品》四中少分。諸僧尼常聽《涅槃經》,為當曾聞此說,為當不聞?若已曾聞,不應違背。若未曾聞,今宜憶持。
  佛經中究竟說斷一切肉,乃至自死者亦不許食,何況非自死者?諸僧尼出家,名佛弟子,云何今日不從師教?經言:“食肉者斷大慈種。”何謂斷大慈種?凡大慈者,皆令一切眾生同得安樂。若食肉者,一切眾生皆為怨對,同不安樂。若食肉者,是遠離聲聞法。若食肉者,是遠離辟支佛法。若食肉者,是遠離菩薩法。若食肉者,是遠離菩提道。若食肉者,是遠離佛果。若食肉者,是遠離大涅槃。若食肉者,障生六欲天,何況涅槃果。若食肉者,是障四禪法。若食肉者,是障四空法。若食肉者,是障戒法。若食肉者,是障定法。若食肉者,是障慧法。若食肉者,是障信根。若食肉者,是障進根。若食肉者,是障念根。若食肉者,是障定根。若食肉者,是障慧根。舉要為言,障三十七道品。若食肉者,是障四真諦。若食肉者,是障十二因緣。若食肉者,是障六波羅蜜。若食肉者,是障四弘誓願。若食肉者,是障四攝法。若食肉者,是障四無量心。若食肉者,是障四無礙智。若食肉者,是障三三昧。若食肉者,是障八解脫。若食肉者,是障九次第定。若食肉者,是障六神通。若食肉者,是障百八三昧。若食肉者,是障一切三昧。若食肉者,是障海印三昧。若食肉者,是障首楞嚴三昧。若食肉者,是障金剛三昧。若食肉者,是障五眼。若食肉者,是障十力。若食肉者,是障四無所畏。若食肉者,是障十八不共法。若食肉者,是障一切種智。若食肉者,是障無上菩提。何以故?若食肉者,障菩提心,無有菩薩法。以食肉故,障不能得初地。以食肉故,障不能得二地。乃至障不能得十地,以無菩薩法。無菩薩法故,無四無量心。無四無量心故,無有大慈大悲。以是因緣,佛子不續。所以經言“食肉者斷大慈種”。諸出家人雖復不能行大慈大悲究竟菩薩行,成就無上菩提,何為不能忍此臭腥,修聲聞、辟支佛道?鴟鴉嗜鼠,蝍蛆甘螮,以此而推,何可嗜著?至於豺、犬、野犴,皆知嗜肉。人最有知,勝諸眾生,近與此等同甘臭腥,豈直常懷殺心,斷大慈種,凡食肉者,自是可鄙。諸大德僧、諸解義者講《涅槃經》,何可不殷勤此句,令聽受者心得悟解?又有一種愚癡之人云:“我止啖魚,實不食肉。”亦應開示:此處不殊,水 陸眾生,同名為肉。諸聽講者豈可不審諦受持,如說修行?
  凡食肉者如前說,此皆是遠事,未為近切。諸大德僧尼:當知噉食眾生者是魔行,噉食眾生是地獄種。噉食眾生是恐怖因,噉食眾生是斷命因,噉食眾生是自燒因,噉食眾生是自煮因,噉食眾生是自炮因,噉食眾生是自炙因,噉食眾生是自割因,噉食眾生是自剝因,噉食眾生是斷頭因,噉食眾生是斷手因,噉食眾生是斷足因,噉食眾生是破腹因,噉食眾生是破背因,噉食眾生是刳腸因,噉食眾生是碎髓因,噉食眾生是抉目因,噉食眾生是割鼻因,噉食眾生是截耳因。噉食眾生是貧窮因,噉食眾生是下賤因,噉食眾生是凍餓因,噉食眾生是醜陋因。噉食眾生是聾因,噉食眾生是盲因,噉食眾生是喑因,噉食眾生是啞因。噉食眾生是跛因,噉食眾生是蹇因,噉食眾生是瘡因,噉食眾生是瘍因,噉食眾生是疥因,噉食眾生是癬因,噉食眾生是瘤因,啖食眾生是癭因,噉食眾生是瘑因,噉食眾生是疵因,噉食眾生是癰因,噉食眾生是癤因,噉食眾生是痔因,噉食眾生是疽因,噉食眾生是瘺因,噉食眾生是癩因。噉食眾生是致蚤因,噉食眾生是致蝨因,噉食眾生是致蚊因,噉食眾生是致虻因,噉食眾生是遭毒蟲因,噉食眾生是遭惡獸因。噉食眾生是病瘦因,噉食眾生是寒熱因,噉食眾生是頭痛因,噉食眾生是心痛因,噉食眾生是腹痛因,噉食眾生是胸痛因,噉食眾生是背痛因,噉食眾生是手痛因,噉食眾生是足痛因,噉食眾生是髓痛因,噉食眾生是腸痛因,噉食眾生是筋縮因,噉食眾生是胃反因,啖食眾生是脈絕因,噉食眾生是血流因,噉食眾生是咽塞因,噉食眾生是喉痛因,噉食眾生是風病因,噉食眾生是水病因,噉食眾生是四大不調適因,噉食眾生是五臟不調適因,噉食眾生是六腑不調適因,噉食眾生是顛因,噉食眾生是狂因,噉食眾生乃至是四百四病一切眾苦因。噉食眾生是熱因,噉食眾生是惱因,噉食眾生是受壓因,噉食眾生是遭水因,噉食眾生是遭火因,噉食眾生是遭風因,噉食眾生是遭偷因,噉食眾生是遭劫因,噉食眾生是遭賊因,噉食眾生是鞭因,噉食眾生是杖因,噉食眾生是笞因,噉食眾生是督因,噉食眾生是罵因,噉食眾生是辱因,噉食眾生是係因,噉食眾生是縛因,噉食眾生是幽因,噉食眾生是閉因 。噉食眾生是生苦因,噉食眾生是老苦因,噉食眾生是病苦因,噉食眾生是死苦因,噉食眾生是怨憎會苦因,噉食眾生是愛別離苦因,啖食眾生是求不得苦因,噉食眾生是五受陰苦因。噉食眾生是行苦因,噉食眾生是壞苦因,噉食眾生是苦苦因。噉食眾生是想地獄因,噉食眾生是黑繩地獄因,噉食眾生是眾合地獄因,噉食眾生是叫喚地獄因,噉食眾生是大叫喚地獄因,噉食眾生是熱地獄因,噉食眾生是大熱地獄因,噉食眾生是阿鼻地獄因,噉食眾生是八寒八熱地獄因,乃至是八萬四千鬲子地獄因,乃至是不可說不可說鬲子地獄因。噉食眾生乃至是一切餓鬼因,噉食眾生乃至是一切畜生因。當知餓鬼有無量苦,當知畜生有無量苦。畜生暫生暫死,為物所害,生時有無量怖畏,死時有無量怖畏,此皆是殺業因緣,受如是果。若欲具列殺果,展轉不窮,盡大地草木亦不能容受。向來所說,雖復多途,舉要為言,同一苦果,但苦中自有輕重。所以今日致眾苦果,皆由殺業,惱害眾生。略舉一隅,粗言少分。
  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復當應思一大事,若使噉食眾生父,眾生亦報噉食其父;若噉食眾生母,眾生亦報噉食其母;若噉食眾生子,眾生亦報噉食其子。如是怨對,報相噉食,歷劫長夜,無有窮已。如經說:有一女人,五百世害狼兒,狼兒亦五百世害其子。又有女人,五百世斷鬼命根,鬼亦五百世斷其命根。如此皆是經說,不可不信。其餘相報,推例可知。
  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又有一大事,當應信受。從無始以來,至於此生,經歷六道,備諸果報,一切親緣,遍一切處。直以經生歷死,神明隔障,是諸眷屬不復相識。今日眾生,或經是父母,或經是師長,或經是兄弟,或經是姊妹,或經是兒孫,或經是朋友。而今日無有道眼,不能分別,還相噉食,不自覺知。噉食之時,此物有靈,即生忿恨,還成怨對。向者至親,還成至怨,如是之事,豈可不思?暫爭舌端一時少味,永與宿親長為怨對,可為痛心,難以言說!白衣居家,未可適道。出家學人,被如來衣,習菩薩行,宜應深思。
  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又復當思一事,凡噉食眾生,是一切眾生惡知識,是一切眾生怨家。如是怨家遍滿六道,若欲修行,皆為障難。一理中障難,二事中障難。何者是理中障難?以業因緣,自生障難,令此行人愚癡無慧,不知出要,無有方便。設值善知識,不能信受。設复信受,不能習行。此是理中障難。事中障者,此諸怨對,或在惡鬼中,或在毒獸中,或在有大力神中,或在大力龍中,或在魔中,或在天中,如是處處來作留難。設令修行,遇善知識,深心信受,適欲習行,便复難起。或引入邪道,或惱令心亂。修戒、修定、修慧、修諸功德,常不清淨,常不滿足。皆是舊怨,起諸對障。此是事中障難。如是之事,又宜深思。但以一噉食眾生因緣,能遠離一切佛法,有如是種種過患。貪毒亦如是,瞋毒亦如是,痴毒亦如是。三毒等分,皆同過患。相與宜深自覺察,善思方便。
  弟子蕭衍,又復敬白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北山蔣帝,猶且去殺。若以不殺祈願,輒得上教。若以殺生祈願,輒不得教。想今日大眾,已應聞知。弟子已勒諸廟祝,及以百姓,凡諸群祀,若有祈報者,皆不得薦生類,各盡誠心,止修蔬供。蔣帝今日行菩薩道,諸出家人云何反食眾生,行諸魔行?一日北山為蔣帝齋,所以皆請菜食僧者,正以幽靈悉能鑑見。若不菜食僧,作菜食往,將恐蔣帝惡賤佛法,怪望弟子,是諸法師當見此意。
  弟子蕭衍,又敬白大德僧尼、諸義學者、一切寺三官:弟子蕭衍,於十方一切諸佛前,於十方一切尊法前,於十方一切聖僧前,與諸僧尼共申約誓。今日僧眾還寺已後,各各檢勒,使依佛教。若復有飲酒啖肉,不如法者,弟子當依王法治問。諸僧尼若披如來衣,不行如來行,是假名僧,與盜戒不異。如是行者,猶是弟子國中編戶一民,今日以王力足相治問。若為外司⑽聽察所得,若為寺家自相糾舉,不問年時老少,不問門徒多少,弟子當令寺官集僧眾、鳴犍槌,舍戒還俗,著在家服,依《涅槃經》還俗策使⑾。唯最老舊者、最多門徒者,此二種人,最宜先問。何以故?治一無行小僧,不足以改革物心。治如是一大僧,足以驚動視聽。推計名德大僧,不應有此。設令有此,當依法治問,其余小僧,故自無言。
  今日集會,此是大事因緣,非直一切諸佛在此,非直一切尊法在此,非直一切聖僧在此。諸天亦應遍滿虛空,諸仙亦應遍滿虛空,護世四王亦應在此。金剛密跡、大辯天神、功德天神、韋馱天神、毗紐天神、摩醯首羅、散脂大將、地神堅牢、迦毘羅王、孔雀王、封頭王、富尼跋陀羅伽王、阿修羅伽王、摩尼跋陀羅伽王、金毘羅王、十方二十八部夜叉神王、一切持咒神王、六方大護都使安國,如是一切有大神足力,有大威德力,如是一切善神,遍滿虛空。五方龍王、娑竭龍王、阿耨龍王、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伊那滿龍王,如是一切菩薩龍王,亦應遍滿在此。天、龍、夜叉、乾闥婆王、阿修羅王、迦婁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人非人等,如是一切有大神足力、有大威德力八部神王,皆應在此。今日土地、山川、房廟諸神,亦應仄塞虛空。如是幽顯,莫不鑑觀。
  唯無瑕者可以戮人,唯自淨者可以淨人。弟子今日唱言此事,僧尼必當有不平色。設令刳心擲地,以示僧尼,丐數片肉,無以取信。古人有言:“非知之難,其在行之。”弟子蕭衍雖在居家,不持禁戒,今日當先自為誓,以明本心:弟子蕭衍,從今以去,至於道場,若飲酒、放逸、起諸淫欲、欺誑、妄語、噉食眾生,乃至飲於乳蜜及以酥酪,願一切有大力鬼神,先當苦治蕭衍身,然後將付地獄閻羅王,與種種苦,乃至眾生皆成佛盡,弟子蕭衍猶在阿鼻地獄中。僧尼若有飲酒、啖魚肉者,而不悔過,一切大力鬼神亦應如此治問,增廣善眾,清淨佛道。若未為幽司之所治問,猶在世者,弟子蕭衍當如法治問,驅令還俗,與居家衣,隨時役使。願今日二部僧尼,各還本寺,匡正佛法,和合時眾。皆令聽經法者,如說修行,不可複令斷大慈種,使佛子不續。若有犯法破戒者,皆依僧制,如法治問。若有容受,不相舉治者,當反任罪。
  又僧尼寺,有事四天王、迦毘羅神,猶設鹿頭,及羊肉等。是事不可,急宜禁斷。若不禁斷,寺官任咎,亦同前科。別宣意(是義論竟,宣意如此)。
  弟子蕭衍,敬白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向已粗陳魚肉障累,招致苦果。今重複欲通白一言:閻浮提壽雲百二十,至於世間,罕聞其人。遷變零落,亦無宿少。經言:“以一念頃,有六十剎那。”生老無常,謝不移時,暫有諸根,俄然衰滅。三途等苦,倏忽便及,欲離地獄,其事甚難。戒德清淨,猶懼不免,況於毀犯,安可免乎?雖復長齋菜食,不勤方便,欲免苦報,亦無是處。何以故?爾此生雖可不犯眾罪,後報業強,現無方便,三途等苦不能遮止,況復飲酒、噉食眾生?
  諸僧尼必信佛語,宜自力勵。若云菜食為難,此是信心薄少。若有信心,宜應自強。有決定心,菜食何難?菜蔬、魚肉,俱是一惑。心若能安,便是甘露上味。心若不安,便是臭穢下食。所以《涅槃經》言:“受食之時,令作子肉想。”如俱非惑,豈須此法?且置遠事,止借近喻。今已能蔬食者,厭惡血腥,其於不能蔬食者厭惡菜茹事等。如此宜應自力回不善惑,以為善惑。就善惑中,重為方便,食菜子想,以如是心,便得決定。
  凡不能離魚肉者,皆云:“菜蔬冷,令人虛乏。魚肉溫,於人補益。”作如是說,皆是倒見。今試复粗言其事不爾。若久食菜人,榮衛流通⑿,凡如此人,法多患熱。榮衛流通,則能飲食,以飲食故,氣力充滿,是則菜蔬不冷,能有補益。諸苦行人亦皆菜蔬,多悉患熱,類皆堅強,神明清爽,少於昏疲。凡魚為生,類皆多冷,血腥為法,增長百疾。所以食魚肉者,神明理當昏濁,四體法皆沉重。無論方招後報,有三途苦;即時四大,交有不及。此豈非惑者因心各有所執?甘魚肉者,便謂為溫、為補。此是倒見,事不可信。復有一種人,食菜以為冷,便复解素⒀。此是行者未得菜意。菜與魚肉,如水與火。食菜才欲得力,复啖魚肉,魚肉腥臊,能滅菜力。所以惑者云“菜為性冷”。凡數解素人,進不得菜蔬之力,退不得魚肉邪益,法多羸冷,少有堪能。
  是諸僧尼,復當知一事:凡食魚肉,是魔境界,行於魔行。心不決定,多有留難,內外眾魔共相嬈作,所以行者思念魚肉。酒是魔漿,故不待言。凡食魚肉、嗜飲酒者,善神遠離,內無正氣,如此等人,法多衰惱。復有一種人,雖能菜食,恃此驕慢,多於瞋恚,好生貪求。如是之人,亦墮魔界,多於衰惱。又有一種人,外行似熟,內心粗惡,見人勝己,常懷忿嫉,所行不善,皆悉覆相。如是等人,亦行魔界,雖復菜蔬,亦多衰惱。若心力決正,蔬食苦到,如是等人,多為善力所扶,法多堪能。有不直者,宜應思覺,勿以不決定心,期決定人。
  諸大德僧尼,有行業已成者,今日以去,善相開導,令未得者,今去皆得。若已習行,願堅志力。若未曾行,願皆改革。今日相與共為菩提種子,勿怪弟子蕭衍向來所白。
  寺官三百六十八人、宿德二十五人、義學五百七十四人、導師三十九人。
  右牒眾僧合一千六人。
  寺官三百六十九人、義學六十八人、導師五人。
  右牒合尼僧四百四十二人。
  並右牒僧尼,合一千四百四十八人。並以五月二十二日五更一唱,到鳳莊門。
  二十三日旦,光宅寺法雲,於華林殿前,登東向高座,為法師。瓦官寺慧明,登西向高座,為都講⒁。唱《大涅槃經·四相品》四分之一,陳食肉者斷大慈種義,法雲解釋。輿駕親禦,地舖席位⒂於高座之北。僧尼二眾,各以次列坐。講畢,耆阇寺道澄,又登西向高座,唱此斷肉之文,次唱所傳之語。唱竟,又禮拜懺悔,普設中食竟出。
  二十三日會,其後諸僧尼或猶云:“律中無斷肉事,及懺悔食肉法。” 
  其月二十九日,又敕請義學僧一百四十一人、義學尼五十七人。於華林華光殿,使莊嚴寺法超、奉誠寺僧辯、光宅寺寶度等三律師升高座。禦席地施座。餘僧尼亦爾。
  制旨問法超等三律師曰:“古人云:'止沸莫若去薪,息過莫若無言。'弟子無言,乃復甚易。但欲成人之美,使佛種相續,與諸僧尼共弘法教。兼即⒃事中,亦不得默已。故今集會,於大眾前,求律中意。聞諸僧道:'律中無有斷酒肉法,又無懺悔食肉法。'諸律師從來作若為開導,使人致有此疑?” 
  法超奉答:“律教是一,而人取文下之旨不同。法超所解,律雖許啖三種淨肉,而意實欲永斷。何以知之?先明斷十種不淨肉,次令食三種淨肉,未令食九種淨肉。如此漸制,便是意欲永斷。法超常日講,恆作如此說。” 
  制又問僧辯:“法師復作若為開導?” 
  僧辯奉答:“僧辯從來所解大意,亦不異法超。但教有深淺,階級引物。若論啖三種淨肉,理當是過,但教既未極,所以許其如此。” 
  制又問寶度:“法師复若為開導?” 
  寶度奉答:“愚短所解,只是 漸教,所以律文許啖三種淨肉。若《涅槃》究竟明於正理,不許食肉。若利根者,於三種淨肉教,即得悉不食解。若鈍根之人,方待後教。” 
  制又問法超:“法師向答是文外意。若依律文,作若為判?” 
  奉答:“常日解義,只作向者所說。” 
  制問僧辯:“法師意復云何,同超法師不?” 
  奉答:“同法超所解。” 
  制問法超:“法師從來作此解律,諸律師並皆啖肉,為不啖肉?”
  法超奉答:“不知餘人並若為,法超從來自不食肉。” 
  制問僧辯:“法師复食肉不?” 
  僧辯奉答:“昔恆不食肉,中年疾病,有時暫開。” 
  制問寶度:“法師復云何?” 
  奉答:“本住定林,末移光宅,二處不得進肉。若在餘處,為疾病亦不免開。” 
  問:“講律時啖肉不?” 
  奉答:“講時必有徒眾,於徒眾中不敢。” 
  問:“不敢有兩義,為不敢食,為不敢不食?” 
  制又問僧辯:“法師常日講律時,為當許徒眾食肉,為當不許?若不許啖肉,有食肉者,應驅遣去。若許者,作若為說?” 
  奉答:“若約教解,不全言不許。若論其意,未常開許。” 
  問:“今正問約教時,為許,為不許?” 
  答:“約教不遮。” 
  問:“不遮是許,為是不許?” 
  答:“引其向理,許其得食三種淨肉。” 
  問:“見殺亦可不見,聞殺亦可不聞。疑作若為得免?” 
  答:“若見因緣不假 ,聞因緣亦不假疑,唯遇得者疑。” 
  問:“以錢買魚肉,是疑不?” 
  答:“若理中理,自是疑。” 
  問:“不得以理中見答。若理中為論,眾僧不應市魚肉。今所問事中是疑不?” 
  答:“若約教非疑。” 
  問:“市中人為誰殺?” 
  答:“乃為買者殺,但買者不作此想。” 
  問:“買肉者此人既不昏亂,豈得不知是為買者殺,而不作此想?”⒄
  答:“於時作現死肉心。” 
  問:“為自死名作死,為殺名作死?” 
  答:“此旨是理中言。約教辯,只得如此。” 
  問:“法師既為人講說,為人明導,為人法城,云何言只得如此?但問作意使人買時,作若為意?” 
  答:“買自死者意。” 
  問:“若自死者處處應有,寺中亦應有自死者,何假往屠肉家買?” 
  答:“理中居然是疑。” 
  問:“若理中居然是疑者,云何得不疑肉食?” 
  僧辯無復對。
  制又問:“此肉為當作肉味,為當作菜味?” 
  僧辯奉答:“猶作肉味。” 
  問:“為是慈心故食肉,無慈心故食肉?” 
  答:“此非慈心。” 
  問:“若非慈心,豈得非殺耶?” 
  答:“理中常應不得,約事故如此。” 
  問:“律教欲使人出離不?” 
  答: “令人出離。” 
  問:“食肉得出離不?” 
  答:“不得。” 
  問:“若爾,云何令食肉?” 
  答:“為淺行者說,引其令深。” 
  問:“為具足戒者說,為不具足者說?” 
  答:“為具足者說。” 
  問:“既為具足者說,不為童蒙,云何今答食肉,而是引其令深? ” 
  答:“初教如此,非是極教。” 
  問:“云何初教,教具足戒人?”
  答:“僧辯所解,正自齊此。” 
  制又問:“律教起何時?” 
  僧辯奉答:“起八年已後至涅槃。” 
  問:“若如此,《涅槃經》有斷肉,《楞伽經》有斷肉,《央掘摩羅經》亦斷肉,《大雲經》、《縛象經》並斷肉。律若至涅槃,云何無斷肉事? ” 
  答:“律接續初教,所以如此。” 
  問:“律既云接續初教,至於涅槃。既至涅槃,則應言斷肉。” 
  答:“若制教邊,此是接續初教,通於五時,不言一切皆同。僧辯解正齊此。” 
  問:“法師既是大律師,為眾開導。今日大眾取判,法師不得言齊此。齊此亦不得住,不齊此亦不得住。只問此是優波離⒅律不?” 
  答:“是。” 
  問:“佛般泥洹時,優波離既親在坐,云何律文不斷食肉?” 
  答:“此是接續前近教。” 
  問:“若言接近教,近教亦不明食肉。且涅槃前,迦葉已持修行不食肉法。律若異此,則非優波離律,異部家律。云何用此講說,以化群僧?” 
  僧辯不復奉答。
  制問寶度:“法師說既同德同行,云何解此語?” 
  寶度奉答:“若律中事是優波離所出,經事悉是阿難所出。” 
  問:“若爾,律中事便當皆不出經?” 
  答:“若經中事牽律,律中事牽經。” 
  問:“佛說經時,有所製約,便集以為律,何處方復牽律?若經皆牽律,是則說經應在律後。” 
  答:“只言經中有明戒處,愚謂應相關涉。”
  問:“若論相涉,三藏義何嘗不相涉?修多羅中,亦有毘尼與毗曇。毘尼中,亦有修多羅與毗曇。毗曇中,亦有修多羅與毘尼。不言無此義,但問法師今所講律,是優波離律義不?違經不?” 
  答:“今所講是優波離律,與經不違。” 
  問:“若是優波離律,不違經者,則斷肉義不應異《涅槃》。” 
  答:“《涅槃經》顯斷肉。律文雖不明,而優波離意,未嘗開肉。” 
  問:“律既是具教,優波離既不開肉,律何得無文?法師此解,殊為進退,只可為寺中沙彌、式叉摩尼說,不得以此答弟子。 ” 
  答:“寶度愚解,止自極此。” 
  制又問:“下座諸律師復云何解?” 
  龍光寺道恩奉答:“律文不斷,《涅槃經》方斷。 ” 
  問:“法師所講是誰律?” 
  答:“是佛律。” 
  問:“所引乃極弘曠,只未知此律,是優波離律不?” 
  答:“優波離仰述佛律。” 
  問:“優波離悉集 所說不?” 
  答:“集前四時,不集涅槃時。” 
  問:“若爾,迦葉哪得語阿難道:佛從何處說法,至涅槃時集修多羅藏。語優波離道:佛從何處說法,至涅槃時集毘尼藏。云何得言唯取前四時,不取涅槃?” 
  答:“涅槃時不復制戒。” 
  問:“《涅槃》雲:'夫食肉者斷大慈種。''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複食一切肉。''一切悉斷,及自死者。'如此制斷,是戒非戒?” 
  道恩不復奉答。
  制又問:“諸律師親自講律,諸大法師盡講《大涅槃經》,云何有時解素?素是何義?若不解是素,解則非素,素若使得不素?戒既是淨,亦可得使淨為不淨不?諸經律師親違此教。外書所云:'自逾短垣,竊簡書法。'正是此義。” 
  宣武寺法寵奉答:“閉穢門稱為素,開穢門稱不素。” 
  問:“若爾,眾僧云何開穢門?” 
  答:“實自不應得開,但貪欲情深,所以如此。” 
  問:“云何懺悔?” 
  答:“懇惻至心,是為懺悔。若能懺悔,是大丈夫。” 
  問:“諸學人即時懺悔不?故如弟子請諸法師,動至千數,導師唱導令懺悔者,於時諸法師懺悔已不?” 
  答:“哪得不懺?” 
  問:“若懺竟出寺,更食肉不?” 
  答:“居然不食。但其中有無明多者,或亦不免更食。” 
  問:“出寺更食,何如發初作者輕重?” 
  答:“一種。” 
  問:“云何一種?初直爾而食,後已經 諸佛前誓,方復更啖。云何一種?” 
  答:“初人無慚愧,後人有慚愧,乃得有勝初人義。” 
  問:“若爾,但先道慚愧,痛打前人,而道:'我慚愧汝,我打汝;我慚愧汝,我食汝。'” 
  答:“如大邪見人無慚愧,其既知慚愧,故知差不慚者。” 
  問:“先道慚愧,而猶噉食,此是知而故犯,非謂慚愧。若使先時不知,或是過誤,後方起愧,乃是慚愧。豈非知而故犯,其罪大於不知。又復慚愧,不得重犯。如其重犯,復是違破初心。論此為罪,所以彌大。” 
  答:“經有成文。耆婆雲:'汝有慚愧,故罪可滅。'慚愧即是清白法。”
  問:“法師是得經言,不得其意。此明若作罪後,方知慚愧,此為白法。不言發初慚愧,而故作罪,以為白法。” 
  答:“經又道慚愧為上服。若爾便有非上服義。” 
  問:“義亦如此。若正作罪,雖云慚愧,終無所益。若作罪後,能生慚愧者,乃是上服。” 
  法寵無復答。
  法寵奉答事畢,三律師並下。
  又敕始興寺景猷升高座,讀《楞伽》、《央掘摩羅經》所明斷肉經文。今載如左:
  《大般涅槃經·四相品》上第七(此品今月二十三日會,已唱此文,法雲法師解說。今二十九日不復重唱):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應施肉。何以故?我見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佛贊迦葉:“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善知我意,護法菩薩應當如是。善男子,從今日始,不聽聲聞弟子食肉。若受檀越信施之時,應觀是食,如子肉想。” 
  迦葉菩薩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如來不聽食肉?” 
  “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慈種。” 
  迦葉又言:“如來何故先聽比丘食三種淨肉?” 
  “迦葉,是三種淨肉,隨事漸制。” 
  迦葉菩薩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十種不淨,乃至九種清淨,而復不聽?” 
  佛告迦葉:“亦是因事漸次而製,當知即是現斷肉義。” 
  迦葉菩薩复白佛言:“云何如來稱讚魚肉為美食耶?” 
  “善男子,我亦不說魚肉之屬為美食 。我說甘蔗、粳米、石蜜、一切谷麥,及黑石蜜、乳酪、酥油,以為美食。雖說應畜種種衣服,所應畜者,要是壞色。何況貪著是魚肉味?” 
  迦葉復言:“如來若制不食肉者,彼五種味,乳酪、酪漿、生酥、熟酥、胡麻油等,及諸衣服,憍奢耶衣、珂貝、皮革、金銀盂器,如是等物,亦不應受。”
  “善男子,不應同彼尼乾所見。如來所製一切禁戒,各有異意,故聽食三種淨肉,異想故斷十種肉,異想故一切悉斷,及自死者。迦葉,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複食一切肉也。迦葉,其食肉者,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生恐怖。譬如有人近獅子已,眾人見之,聞獅子臭,亦生恐怖。善男子,如人啖蒜,臭穢可惡,餘人見之,聞臭捨去。設遠見者,猶不欲視,況當近之?諸食肉者,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聞其肉氣,悉皆恐怖,生畏死想。水陸空行,有命之類,悉舍之走,咸言此人是我等怨。是故菩薩不習食肉。為度眾生,示現食肉。雖現食之,其實不食。善男子,如是菩薩,清淨之食猶尚不食,況當食肉?善男子,我涅槃後,無量百歲,四道聖人悉复涅槃。正法滅後,於像法中,當有比丘,似像持律,少讀誦經。貪嗜飲食,養其身。其所被服,粗陋醜惡。形容憔悴,無有威德。放畜牛羊,擔負薪草。頭鬚髮爪,悉皆長利。雖服袈裟,猶如獵師。細視徐行,如貓伺鼠。常唱是言:'我得羅漢。'多諸病苦,眠臥糞穢。外現賢善,內懷貪嫉。如受啞法婆羅門等,實非沙門,現沙門像,邪見熾盛,誹謗正法。如是等人,破壞如來所製戒律、正行威儀、說解脫果、離不淨法,及壞甚深秘密之教。各自隨意反說經律,而作是言:'如來皆聽我等食肉。'自生此論,言是佛說,互共諍訟,各自稱是沙門釋子。善男子,爾時復有諸沙門等,貯聚生谷,受取魚肉,手自作食,執持油瓶。寶蓋革屣,親近國王、大臣、長者。佔相星宿,勤修醫道。畜養奴婢、金銀、琉璃、硨磲、瑪瑙、頗梨、真珠、珊瑚、琥珀、璧玉、珂貝、種種果蓏。學諸伎藝,畫師泥作。造書教學,種殖根栽。蠱道咒幻 和合諸藥。作倡伎樂,香花治身。摴蒲圍棋,學諸工巧。若有比丘,能離如是諸惡事者,當說是人真我弟子。” 
  爾時迦葉复白佛言:“世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時,得雜肉食,云何得食,應清淨法?”
  佛言:“迦葉,當以水洗,令與肉別,然後乃食。若其食器為肉所污,但使無味,聽用無罪。若見食中多有肉者,則不應受。一切現肉,悉不應食,食者得罪。我今唱是斷肉之製,若廣說者,則不可盡。涅槃時到,是故略說,是則名為能隨問答。”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
  爾時大慧菩薩以偈問言:
  “彼諸菩薩等,志求佛道者,
  酒肉及與蔥,飲食為云何?
  惟願無上尊,哀愍為演說。
  愚夫所貪嗜,臭穢無名稱,
  虎狼所甘嗜,云何而可食?
  食者生諸過,不食為福善,
  惟願為我說,食不食罪福。” 
  大慧菩薩說偈問已,复白佛言:“惟願世尊,為我等說食不食肉功德過惡。我及諸菩薩,於現在、未來,當為種種悕望肉食眾生分別說法,令彼眾生慈心相向。得慈心已,各於住地清淨明了,疾得究竟無上菩提。聲聞、緣覺自地止息已,亦得逮成無上菩提 惡邪論法,諸外道輩,邪見斷常,顛倒計著,尚有遮法,不聽食肉。況復如來,世間救護,正法成就,而食肉耶?”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大慧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然我今當為汝略說。謂一切眾生,從本已來,展轉因緣,常為六親,以親想故,不應食肉。驢、騾、駱駝、狐、狗、牛、馬、人、獸等肉,屠者雜賣故,不應食肉。不淨氣分所生長故,不應食肉。眾生聞氣悉生恐怖,如旃陀羅及譚婆等,狗見憎惡,驚怖群吠故,不應食肉。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應食肉。凡愚所嗜,臭穢不淨,無善名稱故,不應食肉。令諸咒術不成就故,不應食肉。以殺生者見形起識,深味著故,不應食肉。彼食肉者,諸天所棄故,不應食肉。令口氣臭故,不應食肉。多惡夢故,不應食肉。空閑林中,虎狼聞香故,不應食肉。令飲食無節故,不應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厭離故,不應食肉。我常說言,凡所飲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藥想故,不應食肉。聽食肉者,無有是處。復次大慧,過去有王 名師子蘇陀婆,食種種肉,遂至食人。臣民不堪,即便謀反,斷其俸祿。以食肉者有如是過故,不應食肉。復次大慧,凡諸殺者,為財利故,殺生屠販。彼諸愚癡食肉眾生,以錢為網,而捕諸肉。彼殺生者,若以財物,若以釣網,取彼空行水陸眾生,種種殺害,屠販求利。大慧,亦無不殺、不求、不想,而有魚肉,以是義故,不應食肉。大慧,我有時說遮五種肉,或製十種。今於此經,一切種、一切時,開除方便,一切悉斷。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尚無所食,況食魚肉。亦不教人。以大悲前行故,視一切眾生猶如一子,是故不聽令食子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曾悉為親屬,鄙穢不淨雜,
  不淨所生長,聞氣悉恐怖。
  一切肉與蔥,及諸韭蒜等,
  種種放逸酒,修行常遠離。
  亦常離麻油,及諸穿孔床,
  以彼諸細蟲,於中極恐怖。
  飲食 放逸,放逸生諸覺,
  從覺生貪欲,是故不應食。
  由食生貪欲,貪令心迷醉,
  迷醉長愛欲,生死不解脫。
  為利殺眾生,以財網諸肉,
  二俱是惡業,死墮叫呼獄。
  若無殺想求,則無三淨肉,
  彼非無因有,是故不應食。
  彼諸修行者,由是悉遠離,
  十方佛世尊,一切咸訶責。
  展轉更相食,死墮虎狼類,
  臭穢可厭惡,所生常愚癡。
  多生旃陀羅,獵師譚婆種,
  或生陀夷尼,及諸肉食性,
  羅剎貓狸等,遍於是中生。
  《縛象》與《大雲》、《央掘利魔羅》,
  及此《楞伽經》,我悉制斷肉。
  諸佛及菩薩,聲聞所訶責,
  食已無慚愧,生生常痴冥。
  先說見聞疑,已斷一切肉,
  妄想不覺知,故生食肉處。
  如彼貪欲過,障礙聖解脫,
  酒肉蔥韭蒜,悉為聖道障。
  未來世眾生,於肉愚癡說,
  言此淨無罪,佛聽我等食。
  食如服藥想,亦如食子肉,
  知足生厭離,修行行乞食。
  安住慈心者,我說常厭離,
  虎狼諸惡獸,恆可同遊止。
  若食諸血肉,眾生悉恐怖,
  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
  食肉無慈慧,永背正解脫,
  及違聖表相,是故不應食。
  得生梵志種,及諸修行處,
  智慧富貴家,斯由不食肉。” 
  《央掘摩羅經》第一卷:
  上座迦葉,舍種種甘膳之食,舍肉味食,受持修行不食肉法。
  第二卷雲: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因如來藏故,諸佛不食肉耶?” 
  佛言:“如是,一切眾生,無始生死,生生輪轉,無非父母、兄弟、姊妹。猶如伎兒,變易無常。自肉、他肉,則是一肉,是故諸佛悉不食肉。復次文殊師利,一切眾生界、我界,即是一界,所宅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諸佛悉不食肉。”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珂貝、蠟蜜、皮革、繒綿,非自界肉耶?” 
  佛告文殊師利:“勿作是語。如來遠離一切世間,如來不食。若言習近世間物者,無有是處。若習近者,是方便法。若物展轉來者,則可習近。若物所出處,不可習近。若展轉來,離殺者手,則可習近。” 
  文殊師利白佛言:“今此城中有一皮師能作革屣,有人買施,是展轉來,佛當受不?復次世尊,若自死牛,牛主從旃陀羅取皮,持付皮師,皮師作革屣,施持戒人,此展轉來,可習近不?” 
  佛告文殊師利:“若自死牛,牛主持皮,用作革屣,施持戒人,為應受不?若不受者是比丘法。若受者非慈悲,然不破戒。”
  唱經竟。制又語諸僧道:“諸小僧輩,看經未遍,互言無斷肉語。今日此經,言何所道?所以唱此革屣文者,本意乃不在此。正為此二十三日,法雲法師講《涅槃》斷肉事。於時僧正慧超、法寵法師難雲:'若經文究竟斷一切肉,乃至自死不得食者,此則同尼乾⒆斷皮革,不得著革屣。若開皮革,得著革屣者,亦應開食肉。'法雲法師乃已有通釋,而二法師難意未了。於時自仍通雲:'若是聖人,故自不著此物,若中行人亦不著此,著此皆下行人。所以不同尼乾者,語有所含。若無麻紵之鄉,亦有開皮革義論。有麻紵處,大慈者乃實應不著。但此事與食肉不得頓同。凡著一革屣,經久不壞。若食啖眾生,就一食中,便害無量身命,況日日餐咀,數若恆沙。亦不可得用革屣以並斷肉。'於時諸僧乃無復往復。恐諸小僧執以為疑,方成巨蔽,所以唱此不受革屣文,正 欲釋一日所疑,非關前製。凡啖肉者,是大罪障。經文道:'昔與眾生,經為父母親屬。'眾僧哪不思此,猶忍食啖眾生?己不能投身餓虎、割肉貿鷹,云何反更啖他身分?諸僧及領徒眾法師、諸尼及領徒眾者,各還本寺,宣告諸小僧尼,令知此意。” 
  制說此語竟,僧尼行道,禮拜懺悔,設會事畢出。
  其晚,又敕員外散騎常侍、太子左衛率週舍曰:“法寵所言慚愧而食眾生,此是經中所明羅剎婦女雲:'我念汝,我食汝。'法寵此心,即是經之羅剎。” 
  又敕舍雲:“僧辯所道自死肉,若如此說,鴟、鴉、鳩、鴿觸處不死,哪不見有一自死者?獐、鹿、雉、兔充滿野澤,亦不曾見有一自死者。而覓死肉,其就屠殺家。覓死魚,必就罾網處。若非殺生,豈有死肉?經言:'買肉與自殺,此罪一等。'我本不自為,正為諸僧尼作離苦因緣。” 
  又敕舍雲:“眾生所以不可殺生,凡一眾生,具八萬戶蟲,經亦說有八十億萬戶蟲,若斷一眾生命,即是斷八萬戶蟲命。自死眾生又不可食者,前所附蟲雖已滅謝,後所附蟲其數复眾,若煮若炙,此斷附蟲皆無復命。利舌端少味,害無量眾生。其中小者,非肉眼能觀。其中大者,灼然共見。滅慈悲心,增長惡毒,此實非 沙門釋子所可應行。” 
  又敕舍雲:“眾僧食肉,罪劇白衣。白衣食肉,乃不免地獄,而止是一罪。至於眾僧食肉,既犯性罪,又傷戒律,以此為言,有兩重罪。若是學問眾僧食肉者,此為惡業,复倍於前。所以如此,既親達經教,為人講說,口稱慈悲,心懷毒害,非是不知,知而故犯,言行既違,即成詭妄。論學問人食肉,則罪有三重。所以貴於解義,正為如說修行,反复噉食魚肉,侵酷生類,作惡知識,起眾怨對,墜墮地獄,疾於攛矛。善惡報應,必也不亡,凡出家人,實宜深思。” 
  又敕舍雲:“聲聞受律儀戒,本製身口七支。一受之後,乃至睡眠悶等,律儀恆生,念念得未曾有律儀。所以爾者,睡眠等非起噁心,故不損不失,乃至常生。若起欲殺心,於聲聞法雖不失身口戒,而於戒有損,非唯損不殺戒,亦兼污餘戒。至於手夾、齒囓,動身口 ,則失身口戒。爾時律儀無作,即斷不續,既失不殺戒,亦損污餘戒。所以爾者,旃陀羅人為屠肉時,為何等人殺?正為食者。若食肉者,即有殺分,於不殺戒即成有缺⒇。若謂於善律儀受殺生分,於不殺戒無所缺者。是不善律儀人持八戒齋,是惡律儀猶應相續。若惡律儀人持八戒齋,惡律儀不復相續者,是知善律儀人受諸殺分,是不殺戒即時便缺。別解脫戒,不復解脫。惡律儀人,無論持八戒齋,但起一念善心,惡律儀即斷。若一念不斷,多念亦應不斷。若多念斷,是知一念時斷。善律儀人,其事亦爾,無論受諸殺分,有少殺分,不殺律儀即時亦斷。菩薩人持心戒故,自無有食眾生理,若缺聲聞戒,終不免地獄等苦。”
-------------------------------------
  ⑴本文是關於中國漢地僧人素食傳統的確立及其由來的最為重要的一篇歷史文獻,彌足珍貴。全文可分為六節:
  第一節為梁武帝為五月二十三日僧眾集會親撰的《斷酒肉文》。文中列舉僧人飲酒食肉不如外道和在家眾者各九項,以及種種障道過患,依據如來在《涅槃經》、《楞伽經》等經中教敕,嚴令禁止一切僧眾不得再有飲酒食肉行為,否則將依王法治問,勒令還俗。
  第二節為五月二十三日僧眾集會的簡要記錄,其日與會僧尼共一千四百四十八人。梁武帝親自出席。法雲法師講南本《涅槃經·四相品》,道澄法師唱誦梁武帝所撰《斷酒肉文》。
  第三節記述二十三日集會申令禁斷酒肉後,部分僧尼仍持有疑義。梁武帝敕請義學僧尼一百九十八人,於五月二十九日舉行第二次集會。文中詳細記錄了梁武帝與法超、僧辯、寶度三位上座律師及道恩、法寵等的論辯對話。
  第四節為論辯結束時,景猷法師登座唱誦《楞伽經》、《央掘摩羅經》中有關斷肉的經文。文中亦將五月二十三日法雲法師所講,而此次未再重複讀誦的《大般涅槃經·四相品》中的一段經文一併收入。
  第五節為唱誦斷肉經文後,梁武帝重申斷肉的製令。
  第六節為五月二十九日晚,梁武帝向近臣週舍就當日的論辯加以評議。
  ⑵義學:教義的研討與闡揚。三官:寺中的三種主要職位。
  ⑶黑衣人:出家僧人。
  ⑷波夜提:又稱波逸提,輕垢罪之一。犯者懺悔可得清淨,否則將墮於地獄。
  ⑸和光:互相包容。
  ⑹物宗:眾所崇敬。
  ⑺罝罘(jūfú):捕獸的網。
  ⑻五篇七聚:出家戒律的總稱。
  ⑼尼羅浮陀地獄:又名尼剌部陀地獄,八寒地獄之一。
  ⑽外司:官府。
  ⑾策使:受官府役使。
  ⑿榮衛:血氣。
  ⒀解素:開齋。
  ⒁都講:南北朝講經時所設的輔講之人,負責向主講法師提問。
  ⒂梁武帝親自出席,坐在就地舖設的座位上。中食:午前的齋飯。
  ⒃兼即:普濟眾生。孟子言:“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⒄梁武帝此問很關鍵,因佛陀所製三淨肉,為不見、不聞、不疑所食之肉是為己而殺。實際上市場所賣肉類,是屠戶專為買者所殺。買者明知如此,仍買來食用,其肉即已非三淨肉,即為犯戒。
  ⒅優波離: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精於戒律,在佛滅後的第一次結集時誦出律藏。
  ⒆尼乾:又名尼犍陀,印度六大外道之一。
  ⒇梁武帝於此處論證,屠戶正是為食肉者而殺,若持戒者食其所殺之肉,於不殺戒即有缺漏,而不殺戒為佛教根本重戒,犯者為波羅夷罪,持守此戒即必須斷除肉食,此為佛陀所製出家戒律中本有之義。這成為後來漢地佛教信眾嚴格信守的一致共識。


梁武帝/行善積德,是「有求而為」,還是「無求自得」,大有區別/「我皇前世,是個樵夫。只因上山砍柴,遇見山間靈壇古廟,庵宇朽爛,惟有古佛一尊,雨淋日曬,無人侍奉。你自發起善心,將自己頭上草帽一頂,遮蓋佛身。佛以天眼見到,你有如此善心,稱讚言:『善哉善哉!你如此貧苦,還不忘布施,甚為稀有。現我讓你在來世,當一次人間之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XB9A1X


梁武帝的君權思想與菩薩性格初探--以「斷酒肉文」形成的背景為例
顏尚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十六期
1988.06 出版          一、前  言
          東晉之所以能立國於江南,可說是全靠「僑姓」與「吳姓
      」士族的鼎力協助,也因而君權下移於門第。天主名義上有天
      下,而實際上門第操縱大部份的政權。(註1)例如:元帝、
      明帝時代(317-325),王導在內秉持朝政,王敦居外擁有兵
      權,「時王氏彊盛,有專天下之心」,乃至於「時人為之語曰
      :『王與馬,共天下。』」(註2)沈約亦稱:「晉自社廟南
      遷,祿去王室。朝權國命,遞歸台輔。君道雖存,主威久謝。
      」(註3)南朝君權雖因重用宗室子弟而略為提昇,但仍不得
      不與政治社會骨幹的士族相互合作。(註4)另一方面,名士
      相繼渡江,玄風因之南徒。元、明二帝,丞相王導、太尉庾亮
      等均敬禮名士,而清談大盛。當時僧人如竺法深、支道林等人
      ,能融合佛法玄理而名士相談論,也因此佛法得清談之助而興
      起。由於江左君臣對僧人的優遇結納,佛教的發展遂步入坦途
      。(註5)到了南朝時,佛教已為王、貴族、庶民等階層所信
      奉,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量。(註6)此外,寺院與大族同享
      有免稅、役等特權,從而庇護人口、佔有土地,也因此與君權
      之間形成相當緊張的關係。(註7)梁武帝開國時,正處於士
      族與沙門勢力的顛峰期,為了強化其政權,不得不對士族、沙
      門採取各種因應措施。在君權思想方面,盛行於北朝政權與佛
      教之間的外自主性與獨立性,排斥君權領導與管理沙門的權力
      。(註9)梁武帝面對士族與沙門聲勢日漲的情況下,其所秉
      承的傳統君權思想,不得不有所突破與創新。筆者認為梁武帝
      新的君權思想,與佛法中的菩薩理念有密切的關係。本文即針
      對        此一項假設,以梁武帝「斷酒肉文」形成的背景為例,作一初
      步的探討。
          梁武帝蕭衍,南蘭陵人(今江蘇省常州市)。生于南朝宋
      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卒于梁武帝太清三年(549),享年
      八十六歲。武帝是南朝梁代(502-557)開國皇帝,而其在位
      亦長達四十八年之久,被認為是以佛化治國的君王。(註10)
      武帝既是一位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且是「勤於政務,孜孜無怠
      」多所創制統治者;(註11)同時也是一位「文思欽明,能事
      畢究,洞達儒玄」「博通前載」的學者;(註12)更是一位「
      篤信正法,尤長釋典」,「齋戒不廢,溺於釋教」精於佛理
      極為虔誠的佛教徒。(註13)在武帝統治的前三、四十年間,
      被史家譽為魏晉南朝兩百餘年來未有之盛世,在政治與文化等
      方面,亦獲得難以比美的成就。(註14)然而,晚年卻因「侯
      景之亂」而身死國亡
。南北朝對峙而長期戰亂不已的形勢下,
      以梁朝的覆亡作為轉折點,標示著南北軍事上的均勢從此消失
      ,因而大致決定了四十年後北方吞併南方的結局。(註15)故
      由此可知,梁武帝在魏晉南北朝下啟隋唐帝國的歷史中,居於
      頗為關鍵性的地位。這個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階段,傳統史家如
      唐代史官李延壽,認為梁朝亂亡源於武帝的「溺於釋教」。(
      註16)然而,對於一位精於佛教義理,長於政治、學術的君主
      專治時代的帝王,將不免於改朝換代的命運,單純地歸咎禍首
      為「佛教」,是否確當?頗值得商榷。如果不能客觀地深入六
      朝的佛教,政治之間的特殊背景,即梁武帝本人的佛教思想、
      信仰、實踐,以及其與政治措施之間的交互關係,我們將難以
      探討其於佛法理解、實踐與君權思想上歷史性的特質。事實上
      對蕭梁一代的興亡,若無法從武帝的政權與佛教的關係,作一
      剖析性的探索與理解的話,就無法公正而合理地全盤掌握住解
      歷史上這一關鍵性的時代。
          前輩學者在梁武帝的專題研究方面已有相當可觀的成績。
      佛教方面,有安藤圓秀、內藤龍雄、太田悌藏、湯用彤、春日
      禮智、伊藤隆壽、山崎宏、牧田諦亮、諏訪義存、孫述圻等人
      的專文。(註17)政治史方面,有安田二郎、周一良等人的專
      文。(註18)思想史或哲學、精神史方面,有中嵨隆藏、方立
      天的專文,以及森三樹三郎的專書『梁の武帝----佛教王朝の
      悲劇----』等。(註19)前輩學者大都從自己專門學科出發,
      在佛學或政治等領域內,個別提昇了對梁武帝的部份認識。其
      中只有森三樹三郎、周一良、方立天等人,涵蓋了梁武帝的佛
      教與政治兩個相關的層面。以上前輩學者的研究,為本文提供
      頗為深厚的基礎。
      頁3
          唐、釋道宣(596-667)的『廣弘明集』卷二六「慈濟篇
      」收有梁武帝的「斷酒肉文」。(註20)詳細的記錄武帝為「
      斷酒肉」問題,召集僧尼領袖一千四百四十八人,於華林園華
      林殿舉行的第一次論義法會;召集義學僧尼一百九十八人,於
      華林園華光殿的第二次論戒律法會;與周捨論斷酒肉敕文五首
      。這兩次法會與五首敕文有其淵源甚廣的歷史背景,呈現出武
      帝當時的僧伽弊病而展開的改革活動。「斷酒肉文」以其精微
      的佛法理論基礎與大乘菩薩的精神,強烈地批判當代的異端沙
      門。更透露著君權與僧伽之間緊張、微妙的各種關係。
          『南史』卷七「梁本紀」曰:
            「中大通元年(529)秋九月癸已(十五日),幸同泰
            寺,設四部無遮大會。上釋御服,披法衣,行清淨大捨
            ,以便省為房,素床瓦器,乘小車,私人執役。....癸
            卯(二十五日),群臣以錢一億萬贖皇帝菩薩大捨,僧
            眾默許。乙已(二十七日),百辟詣寺東門奉表,請還
            臨宸極,三請乃許。帝三答書,前後並稱頓首。冬十月
            己酉(一日),又設四部無遮大會,道俗五萬餘人。會
            畢,帝御金輅還宮,御太極殿,大赦,改元。」(註21
            )
          『魏書』卷九八「蕭衍傳」:
            「(蕭)衍崇信佛道,....自以身施同泰寺為奴,其朝
            臣三表不許,於是內外百官共歛珍寶而贖之。衍每禮佛
            ,捨其法服,著乾陀袈裟。令其王侯子弟皆受佛誡,有
            事佛精苦者,輒加以菩薩之號,其臣下奏表上書,亦稱
            衍為皇帝菩薩。」(註22)
          梁武帝四次捨身寺院為奴,群臣以大量金錢奉贖「皇帝菩
      薩」,三表三答,再行登位禮,恢復皇帝身分。其自居為「皇
      帝菩薩」,封臣下以「菩薩」名號,則梁武帝的君權思想已融
      有濃厚的菩薩理念。其君權思想與菩薩性格之間的關係值得探
      討。以武帝的「斷酒肉文」為中心,結合這些相關資料,可以
      瞭解其政權與佛教關係的本質,可以探討其君權思想的突破創
      新與佛法的理解實踐之內涵,從而做為進一步探究其君權思想
      與菩薩性格之基礎。
          有關「斷酒肉文」的研究,日本學者道端良秀「梁武帝の
      斷酒肉文」,對第一次法會有詳細的日文翻譯與摘要說明:二
      次法會與敕文則僅做簡單的介紹。(註23)諏訪義存「中國佛
      教における菜食主義思想の形成に關する管見----周顒、沈約
      、梁武帝----」一文,探討(1)「斷酒肉文」提倡年代,(2
      )梁武帝對於食肉的生活態度,(3)「斷酒肉文」所見
      頁4
      梁武帝的菜食主義思想,(4)針對武帝的提倡僧尼們所做的
      反駁,並溯源周顒以來的菜食思想,而歸結於武帝集菜食主義
      論之大成。(註24)本文將在上述學者研究梁武帝的有關基礎
      上,以「斷酒肉文」形成的背景為例,初步探討其君權思想與
      菩薩性格,做為往後有關這方面一系列的基礎。
          二、「斷酒肉文」與梁武帝
          首先,我們要考察「斷酒肉文」的成立年代、地點與主要
      關係人物,然後才能掌握其內容與各種相關的問題。
          「斷酒肉文」被收輯在『全梁文』、『漢魏六朝百三名家
      集』的「梁武帝集」,各種單行本的『廣弘明集』,各種『大
      藏經』之中,而其中以『大正藏』的校勘各種版本所得的精校
      本較完備。本文即以『大正藏』本為主,參照其中各種版本之
      父校勘,予以論述。「斷酒肉文」記載第一次法會情形如下:
            「寺官三百六十八人,宿德二十五人,義學五百七十四
            人,導師三十九人。右牒眾僧合一千六人。寺官三百六
            十九人,義學六十八人,導師五人,右牒合尼僧四百四
            十二人。並右牒僧尼合一千四百四十八人。並以五月二
            十二日五更,一唱到鳳莊門。二十三日旦,光宅寺法雲
            ,於華林殿前登東向高座為法師,瓦官寺慧明,登向高
            座為都講。唱大涅槃經四相品四分之一,陳食肉者斷大
            慈種義,法雲解釋。(梁武帝)輿駕親御,地舖席位於
            高座之北。僧尼二眾各以次列坐。講畢,耆閣寺道澄,
            又登西向高座,唱此斷酒肉文,次唱所傳之語。唱竟,
            又禮拜、懺悔,普設中食,竟出。」(註25)
      第二次法會的過程如下:
            「二十三日會,其後諸僧尼或猶云:律中無斷肉事及懺
            悔食肉法。其月二十九日,又敕請義學僧一百四十一人
            ,義學尼五十一人。於華林華光殿,使莊嚴寺法超、奉
            誠寺僧辯、光宅寺寶度等三律師昇高座。御(梁武帝)
            席地施座。餘僧尼亦爾。制旨(梁武帝)問法超等三律
            師曰......。法寵奉答事畢,三律師並下。又[束+力]
            始興寺景猷昇高座,讀楞伽、央掘魔羅經,所明斷肉經
            文。....唱經竟。制(梁武帝)又語諸僧道:諸小僧輩
            看經未遍,互言無斷肉語,今日此經言何所道。所以唱
            此革屣文者,本意乃不在此,正為此二十三日法雲法師
            講涅槃斷肉事。于
      頁5
            時僧正慧超、法寵法師難云....制說此語竟。僧尼行道
            、禮拜、懺悔、設會事畢,出。」(註26)
          緊接著二十九日的當晚,又連續下五首敕文予員外散騎常
      侍太子左衛率周捨,其文詳載於「斷酒肉文」之末。(註27)
          據諏訪義存的考證,「斷酒肉文」提倡的年代為梁武帝天
      監十七年(518)至普通四年(523)之間的某一年五月二十三
      、日二十九日。(註28)第一次法會舉行的地點在華林殿,第
      二次在華林園華光殿。東晉以來,華林園本為後庭遊宴的苑囿
      。梁武帝「爰建道場,莊嚴法事,招集僧侶,肅肅神宇。」(
      註29)將華林園改建成佛教道場,高僧駐錫、研習、講著佛理
      的聖地。華林殿藏經豊富,武帝於天監十四年(515)敕安樂
      寺沙門釋道紹編「華林佛殿眾經目錄」四卷(註30)此外,華
      林園「重雲殿」是講經、譯經道場,「寶雲僧省」是僧侶編撰
      佛典的地方。(註31)倡導「斷酒肉」的兩次法會都在此全國
      佛教中心的華林園舉行,應有其莊嚴、隆重、深遠的含義吧!
      二十九日晚連續給周捨的五道敕文,應是在健康的宮城內省,
      因「(周捨)常留省內,日夜侍上,預機密,二十餘年未嘗離
      左右。」(註32)
          法會訂在二十三日、二十九日舉行,這是佛教的月六齋日
      。早在五月二十二日五更,就按「牒」(註33)點唱僧尼代表
      一千四百四十八人在鳳莊門集合。經過一整天的齋戒,到二十
      三日早晨即在華林園華林殿前廣場,正式舉行「斷酒肉」法會
      。東向高座的法師是光宅寺法雲、西向高座的都講是瓦官寺慧
      明,梁武帝親自坐在高座的北邊南向,面對按名位以次列坐的
      一千餘名僧尼代表。法會儀式的程序,首先由都講是瓦官寺慧
      明唱『大涅槃經』「四相品」四分之一,(註34)並標問「食
      肉者斷大慈種」主旨,法雲法師解釋其內涵。法雲法師講解後
      ,由耆閣寺道澄法師登西向高座,宣唱「斷肉之文」,(註35
      )其次宣讀梁武帝「所傳之語」。(註36)宣讀完畢,僧尼大
      眾向華林殿佛像禮拜,懺悔罪業。在用過朝廷準備的中餐之後
      禮成解散。
          這一次法會的主要中心論題有二:
            (1)光宅寺法雲法師講解『大般涅槃經』「四相品」
                 的斷肉事項,主題是論述「食肉者斷大慈種」的
                 義理。
            (2)宣讀梁武帝的「斷酒肉之文」文告,其次再補充
                 宣唱武帝「所傳之語」。主題是「斷酒肉論義」
                 。
      頁6
          第(1)論題光宅法雲所闡述的「食肉者斷大慈種義」,
      乃為第(2)論題梁武帝「斷酒肉論義」做佛經義理的舖陳奠
      基工作;而第(2)論題的「斷酒肉論義」是從第(1)論題的
      「食肉者斷大慈種義」引申而來。並正式向全國僧尼代表們下
      達詔令,嚴禁一切僧尼從今日起不得飲酒噉肉。
          法會上所宣唱的『大般涅槃經』「四相品」經文,在「斷
      酒肉文」中有完整的紀錄。然而,光宅法雲的解釋卻沒有記錄
      留下。雖然如此,我們仍可從武帝的「斷酒肉論義」,即道澄
      法師所宣唱的「斷肉之文」中,得到「食肉者斷大慈種義」的
      解釋:
            「(涅槃)經言:食肉者斷大慈種。何謂斷大慈種,凡
            大慈者皆令一切眾生同得安樂。若食肉者,一切眾生皆
            為怨對,同不安樂。....若食肉者障菩提心,無有菩薩
            法。....以無菩薩法故,無四無量心。無四無量心故,
            無有大慈大悲。以是因緣,佛子不續。所以經言:食肉
            者斷大慈種。」(註37)
          飲酒食噉眾生,不但斷滅大慈大悲菩提心的成佛種子,而
      且殺害其他眾生藉以成佛的身體與生命。使其他眾生受到更大
      的痛苦,結下更多的怨恨,喪失了成佛的可能性。以飲酒食肉
      的因緣使「佛子不續」,佛法將面臨滅絕的命運。為了「匡正
      佛法」,武帝以「佛法寄囑人王」的護法國王身份,本著大慈
      大悲菩薩的願行,向僧尼下達禁酒肉的指示:
            「弟子蕭衍,敬白諸大德僧尼、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
            :夫匡正佛法是黑衣人(僧尼)事。迺非弟子白衣(在
            家信徒)所急。但經教亦云:佛法寄囑人王,是以弟子
            不得無言。今日諸僧尼開意聽受,勿生疑閉,內懷忿異
            。....」(註38)
          『明本大藏經』(1601年刊本)以「斷肉之文」的「弟子
      蕭衍,敬白諸大德僧尼」之發語辭為分辨標準,分全文為三首
      ,再將「所傳之語」列為第四首,合稱「斷酒肉文四首」。茲
      將全文大意略述如下:
          (一)第一首
            (1)肉食出家人,不及外道與在家人。並分別說明九
                 種不及外道與在家人之處。
            (2)肉食障累諸因果。以『涅槃經』為依據說明食肉
                 遠離菩薩法、佛果、大涅槃。並列舉食肉招致諸
                 苦因與墮三塗(畜生、餓鬼、地獄)等惡果。
      頁7
            (3)肉食者因果相互報應,不可不信。
            (4)肉食者與諸宿親長為怨對。
            (5)肉食者的理事二障難。
          (二)第二首
            (1)北山蔣帝菜食,行菩薩道。
            (2)勒諸廟祀,若有祈報,皆不得薦生類。
          (三)第三首
            (1)梁武帝於三寶前與諸僧尼共伸約誓。
            (2)梁武帝於護法龍天鑒觀之下,發誓不飲酒噉食眾
                 生,願行大乘菩薩道。如違誓言,當入阿鼻地獄
                 受苦。
            (3)禁斷僧尼寺院飲酒噉肉行為,否則「如法治問」
            。
          (四)第四首(即所傳之語)
            從營養學觀點來說明素食之優點,期勉「相與共為菩提
            種子。」
           從「斷酒肉文」所記錄之「斷肉之文」和「所傳之語」
      這四首大意看來,可以肯定是出自武帝本身的意志與理念。而
      整個「斷酒肉論義」的形成,光宅法雲法師應有參與襄助的情
      況,此點可從「法雲傳」得到佐證:
            「釋法雲(467-529),姓周氏,宜興陽羨人。晉平西
            將軍(周)處之七世也。....及梁氏(武帝)高臨甚相
            欽禮。天監二年(503)敕使長召,出入諸殿,影響弘
            通之端,贊揚利益之漸,皇高(武帝)亟延義集。未曾
            不敕令(法)雲先入,後下詔令。....敕給傳詔,車牛
            吏力,皆備足焉。....尋又下詔,禮為家僧,資給優厚
            ,敕為光宅寺主,創立僧制,雅為後則。....夷陵縣漁
            人,於網中得經一卷,是泥洹四相品(即大般涅槃經四
            相品),末題云:宋元徽二年(474)王寶勝敬造奉光
            宅寺法雲法師。時雲年始十歲(實為八歲),寺無光宅
            (光宅寺建於502年),而此品(四相品)正則,初云弘
            法,次斷魚肉。驗今意行,頗用相符。其有機神變化,
            人莫敢競其類者。雲得此告,彌深弘演云爾。」(註39
            )
      頁8
          又,郭祖深輿襯上封事曰:
            「論外則有(徐)勉、(周)捨、說內則有(法)雲、
            (僧)旻。雲、旻所議則傷俗盛(佛)法;勉。捨之志
            唯願安枕江東。」(註40)
          法雲是武帝的「家僧」,又被敕封為彰顯其開國「光宅天
      下」之表徵的光宅寺主,其針對僧伽問題而創立的僧團制度,
      為後代所取法。武帝在位的前二、三十年,一般政策的擬定以
      徐勉、周捨典掌機要,而佛教政策則以法雲、僧旻為主。且據
      「法雲傳」之記載,武帝於擬定佛教政策,及舉辦論義講經法
      會等活動,未嘗不預先敕令法雲入宮研討擬訂之後,始正式向
      外發佈詔令。再因為要破除傳統佛教允許進食「三種淨肉」(
      註41)的習慣並非易事。為了徹底禁斷梁國僧尼飲酒食肉,由
      此可推想得知梁武帝與法雲必定事先謹慎地考慮「斷酒肉」法
      會舉行的時間、地點,及與會的「寺官」、「宿德」、「義學
      」、「導師」等各類僧尼代表人選,法會進行的儀式與程序等
      。最重要的是做為法會核心所宣讀的「斷酒肉論義」,及為其
      奠基的『大般涅槃經』「四相品」的「食肉者斷大慈種義」之
      講解工作。從「法雲傳」末尾所引述的漁人網到『大般涅槃經
      』「四相品」,預記奉送給光宅法雲以「弘法、斷魚肉」的故
      事,可以呼應出『涅槃經』「食肉者斷大慈義」與「斷酒肉論
      義」的神聖意義,亦可見光宅法雲與「斷肉」法會關係之密切
      了。
          所以我們可推測武帝的「斷酒肉論義」,雖是以武帝的意
      志撰寫寫成,但其中的論難文字,光宅法雲亦參與擬稿、修潤
      的工作。甚至可更大膽的假設:「斷酒肉論義」乃出自武帝的
      理念,而由光宅法雲撰寫,再經御批核淮而頒佈的。有關「斷
      酒肉論義」的思想淵源、理論基礎,將在另一篇論文「斷酒肉
      的理論基礎」中再予詳細析論。總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認識
      :第一次法會出自於武帝的意志與理念,而在光宅法雲法師等
      人的襄助下進行的。
          武帝鑑於二十三日法會時,由法雲講解『涅槃經』斷肉事
      項,當場有僧正(主管全國僧侶事務之最高沙門領袖)慧超法
      師、法寵法師等人的問難。法雲法師雖即席答辯,但武帝「恐
      諸小僧,執以為疑,方成巨蔽。」(註42)又,二十三日會後
      「諸僧尼或猶云:律中無斷肉事,及懺悔食肉法。」乃決定在
      當月二十九日,舉行第二次的論戒律法會。
          第二次法會僅敕請義僧一百四十一人,義學尼五十七人,
      於華林園華光殿內舉行。法會開始時請莊嚴寺法超、奉誠寺僧
      辯、光宅寺寶度三位律師昇坐於高座上,其餘僧尼席地施坐。
      由武帝親自制問三律師:諸律師從來如何教導?使
      頁9
      諸僧尼認為戒律中「無有斷酒肉法,又無懺悔食肉法。」致使
      僧伽不奉行「禁斷酒肉」的詔令。武帝引『涅槃經』:「夫食
      肉者斷大慈種,我(釋迦牟尼佛)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復食
      一切肉,一切悉斷及自死者(亦不可食)。」(註43)的戒律
      思想,辯正其他戒律可以食肉的規定。經過武帝與三律師及大
      眾中有意見的道恩、法寵法師等精密而激烈的論辯之後,大眾
      無復異議,三律師始下高座。武帝又敕始興寺景猷法師昇高座
      ,誦讀『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第四卷、『央掘魔羅經』第一、
      二卷有關斷肉的經文。(註44)誦經完畢,武帝對與會僧尼再
      三強調:從今日起,不得再飲酒食肉。並要「諸僧及領從徒眾
      法師、諸尼各還本寺,宣告諸小僧尼,令知此意。」(註45)
      武帝宣告完畢,僧尼行道、禮拜、懺悔、設會事畢,退出華光
      殿。
          是日當晚,武帝對白天法會時的論辯心猶未平,意猶未足
      ,故連下五首敕文給留值宮內典掌機要的周捨,再申其義。茲
      略述其大意如下:(註46)
          第一首敕文:駁正法寵法師的言論。
          第二首敕文:駁正僧辯律師的言論。
          第三首敕文:食肉滅慈悲心,增長惡毒,非沙門釋子所應
                      行。
          第四首敕文:學問僧人食肉,其罪過最大。解義而不能如
                      說修行,言行相違又誤導他人,必下地獄。
          第五首敕文:菩薩人持心戒,無有食眾生之理。乃至一念
                      飲酒食肉之心,亦應絕對禁斷。
          從以上論述中,可以得到下列的認識:
          (1)梁武帝與光宅法雲法師等人,經過謹慎、詳細的會
               前作業之後,擬訂召開「斷酒肉」法會的時間、地
               點,與會各類、各階層僧尼代表人選,法會的儀式
               與程序,並事先撰妥中心論題「斷肉之文」。
          (2)全體與會人員經過一整天的齋戒,隔日清晨在法會
               莊嚴的儀式過程中,都講法師誦經、拈題,法雲法
               師解釋「食肉者斷大慈種義」之後,正式向全國的
               僧尼代表頒佈「斷肉之文」。武帝與法雲法師引用
               各種佛經義理、佛教信仰等為依據,增強僧尼們必
               須「斷酒肉」的理論基礎。武帝且不惜以帝王之尊
               ,在僧尼大眾前發誓遵行大乘菩薩戒行,斷一切酒
               肉,否則願意接受閰羅王的審判,墮入最卑賤、悲
               慘的阿鼻地獄中,受盡無量痛苦。
      頁10
          (3)武帝決心這麼堅強,理論準備這麼充分,而儀式這
               麼莊嚴隆重的法會,仍有高級的僧尼領袖持有反對
               意見。會後,諸僧尼甚且憑著佛戒律中沒有斷酒肉
               的規定,也沒有食肉犯戒之後的處罰或懺悔方法,
               不服從「斷酒肉」的詔令。
          (4)武帝針對這種反對聲浪,立即召集研究佛法義理有
               成的義學僧尼領袖們,舉行戒律辯論的第二次法會
               。武帝應用皇帝的權威,引用『大般涅槃經』等佛
               經的理論,以菩薩「大慈大悲」六度萬行的精神,
               折服壓制每一個持異議的僧尼。
          (5)第二次斷酒肉的戒律辯論法會之後,當晚武帝仍心
               猶未平,連夜向行政部門,輪值內省典掌機要的周
               捨下達五首敕文,強調所有僧尼絕對奉行「斷酒肉
               」的敕令,乃至一念食肉之心亦不許存在。
          從以上這五點認識中,我們不禁要提出下列這些問題:
          (1)武帝為何這麼堅決、這麼雷厲風行地要求全國僧尼
               嚴格地遵守「斷酒肉」的新戒律?這種專制君王的
               獨裁態勢,是否與其生平經歷及行為個性有關?
          (2)當時僧團的勢力發展,僧伽的各種弊病,是否嚴重
               到迫使武帝必須採取積極的手段,來處理全國性的
               佛教問題?
          (3)武帝為何選擇出家人的基本戒律問題,不惜引經據
               典,建構一套「斷酒肉論義」的理論架構?且寧以
               帝王之尊,發「下阿鼻地獄」的重誓,督促僧伽根
               本改革?「斷酒肉論義」的理論背景為何?其理論
               的內在結構為何?
          (4)「斷酒肉文」顯示的君權思想為何?其中不斷重覆
               強調的菩薩思想性格為何?又充實了梁武帝君權思
               想中的那些內容?
          本文下面兩節當嘗試解釋(1)、(2)兩項問題。而(3
      )、(4)兩項問題,將於「斷酒肉文的理論基礎」一文中探
      討。
            三、梁武帝的時代、生平經歷與個性
          梁武帝和南朝齊高帝蕭道成同族,原籍蘭陵郡蘭陵縣(今
      山東省內)。其祖蕭整在東晉初南遷到晉陵武進縣(今江蘇省
      常州市)界內,僑置蘭陵郡,稱為南蘭陵,故也稱南蘭陵人。
      武帝之父蕭順之為齊高帝之佐命功臣,歷官侍中,衛
      頁11
      尉,丹陽尹等職。
            「高祖武皇帝諱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中都里
            人,漢相國(蕭)何之後也。....皇考諱順之,齊高帝
            族弟也,參預佐命,封臨湘縣侯。歷官侍中,衛尉,太
            子詹事,丹陽尹,贈鎮北將軍。」(註47)
          武帝的家族係五胡亂華後南遷江左的僑姓,不是土著的三
      吳舊姓。在東晉、劉宋時代,也不能與僑姓的王謝膏梁相提並
      論。齊梁都不是望族高門,而是以立軍功掌握軍事力量,才取
      得帝王地位,被後人列入「王、謝、袁、蕭」僑姓四大族
      帝出身於僑姓寒門,為了在南朝士族社會崢嶸頭角或長保其帝
      王權威,所以一生都未曾放棄提昇自身的文化素養、及鞏固軍
      事、政治等工作。另一方面,他是蕭齊宗室同族,父親又是開
      國皇帝的佐命功臣,因此從小就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學習環境

      ,為他日後的雄心壯志提供一個優越的憑藉。
            「高祖以宋孝武大明八年(464)甲辰歲生于秣陵縣同
            夏里三橋宅。生而有奇異,兩骻駢骨,頂上隆起,有文
            在右手曰「武」。帝及長,博學多通,好籌略,有文武
            才幹,時流名輩咸推許焉。....起家巴陵王南中郎法曹
            行參軍,遷衛尉將軍儉東閣祭酒。儉一見甚奇異,謂廬
            山何憲曰:『此蕭郎三十內當作侍中,出此則貴不可言
            。』(註48)
          少年時代的蕭衍,篤志於儒學,窮究經籍,曾受業於當世
      博通五經的大儒----劉讞。『南史』卷五十「劉讞傳」:
            「(劉)讞,儒業冠於當時,都下士子貴游,莫不下席
            受業,當世推其大儒,以比古之曹、鄭。....梁武帝少
            時嘗經伏膺,及天監元年(502)下詔為讞立碑,諡曰
            貞簡先生。」(註49)
          「述三教詩」云:
            「少時學周孔,弱冠窮六經,孝義連方冊,仁恕滿丹青
            ,踐言貴去伐,為善在好生。」(註50)
          「撰孔子正言竟述懷詩」云:
            「志學恥傳習,弱冠闕師友,愛悅夫子道,正言思善誘
            。 ....」(註51)
          「淨業賦序」:
            「朕布衣之時,唯知禮義,不知信向。....」(註52)
      頁12
          安藤圓秀「梁武帝の著書」考證『梁書』,『南史』「武
      帝紀」,『隋書』「經籍志」,『舊唐書』「藝文志」,『新
      唐書』「藝文志」,『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玉函
      山房輯佚書』等有關梁武帝在儒學方面的著書有下列二十三種
      :『周易講疏』三五卷,『周易繫辭義疏』一卷,『周易本義
      』二十卷,『周易本義疑問』二十卷,『周易文句義疏』二十
      卷,『六十四卦二繫文言序卦』,『尚書大義』二十卷,『毛
      詩發題序義』一卷,『樂社大義』十卷,『樂論』三卷,『鐘
      律緯』六卷,『義學社義』,『春秋答問』,『孝經義疏』十
      八卷,『孝經義』,『孝經講疏』,『孔子正言』二十卷等。
      (註53)從他少年時代學習儒家經典,及日後對經典的研究註
      疏之廣博完備,我們可以瞭解布衣時的蕭衍服膺「周公」、「
      孔子」的教說,以「孝義」、「仁恕」、「禮義」為中心,激
      揚著士君子「經世濟民」的熱情。
          青年時代的蕭衍遊於當時的宰相----齊竟陵王子良門下,
      受到文學、佛教等方面的薰陶。『南齊書』「竟陵文宣王子良
      傳」:
            「子良少有清尚,禮才好士,居不疑之地,傾意賓客,
            天下才學皆遊集焉。....永明五年(487)移居雞籠山
            邸,集學士抄五經、百家,依皇覽例為四部要略千卷。
            招致名僧,講語佛法,造經唄新聲,道俗之盛,江左未
            有也。....又與文惠太子同好釋氏,甚相友悌。子良敬
            信尤篤,數於邸園營齋戒,大集朝臣眾僧,至於賦食行
            水,或躬親其事,世頗以為失宰相體。勸人為善,未嘗
            厭倦。」(註54)
          永明五年,蕭衍年方二十四歲,便與當時的文壇領袖沈約
      等人,以文學之士的身分并遊西邸,被竟陵王親奉為「八友」
      。
            「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高祖(蕭衍)與沈約、
            謝朓、王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等並遊焉,號曰
            八友。」(註55)
          蕭衍既為竟陵八友,經常出入西邸,理應認識子良所招致
      的名僧,參與竟陵王舉辦的齋戒法會。故子良禮敬的高僧:寶
      誌、僧祐、法寵、僧旻、智藏等,亦為日後的梁武帝所尊崇。
      有關竟陵王奉佛對武帝的影響,他日當另為專文討論。
      頁13
          蕭衍知識廣博,技藝齊全,『梁書』「武帝紀」曰:
            「天情睿敏,下筆成章,千賦百詩,直疏便就,皆文質
            彬彬,超邁今古。詔銘贊誄,箴頌牋奏,爰初在田,洎
            登寶曆,凡諸文集,又百二十卷。六藝備閑,基登逸品
            ,陰陽緯候,卜筮占決,並悉稱善。又撰金策三十卷。
            草隸尺牘,騎射弓馬,莫不稱妙。」(註56)
          竟陵八友之一的王融,識鑒過人,對蕭衍特別敬重,經常
      對親近的人說:「宰制天下,必在此人。」(註57)可見青年
      時期的蕭衍,已經流露出「宰制天下」的氣慨。蕭衍多才多藝
      ,不但兼備了當時士大夫所企求的玄、儒、文、史四種精深的
      教養,且被人推尊為南朝士族社會的首席代表。日本現代學者
      森三樹三郎認為梁武帝豊富的學術教養,在其時代精神的方向
      上,標示著六朝知識人----士大夫的典型,可以稱為「時代之
      子」。又貴為天子,長期擔任梁代文化人的領導者,因而留下
      文化保護者的偉大業績。使梁朝五十年的治世,被譽為南朝文
      化的黃金時代。因此,武帝也兼具「時代之父」的性格,所以
      又被尊稱為「南朝文化的象徵」。(註58)
          如果蕭衍一生能過著平實的仕宦生涯,他很可能成為一位
      優秀的文人或卓絕睿識的學者。但是南朝政局動盪不安,刀光
      血影,殺戮不窮。尤其宗室間的骨肉猜疑,無代無之。其至骨
      肉相殘的悲劇不斷地上演。劉宋的開國皇帝----武帝,共有
      九子,四十餘孫,六七十曾孫,而死於非命者達十之七八。蕭
      齊亦不能免於骨肉猜疑和宗室之間的鬥爭。蕭衍的父親蕭順之
      ,便在這種冤禍之下憂懼而卒。詳見『南史』卷四十四「魚復
      侯傳」。(註59)
          當蕭順之病重時,蕭衍任職於荊蠻,雖日夜兼程趕回,也
      來不及見最後一面。這件慘事使蕭衍非常痛心。(註60)亟謀
      報仇,而導致日後輔助齊明帝篡位,傾殺齊武子嗣之伏筆。『
      南史』卷六「梁本紀」曰:
            「初,皇考(蕭順之)之薨,不得志。....齊明帝作輔
            ,將為廢立計,帝(蕭衍)欲助齊明,傾齊武之嗣,以
            雪心恥。齊明亦知之,每與帝謀。」(註61)
          大約蕭衍二十七歲時,父親蕭順之冤死,此後幾年以丁父
      憂去職。「便欲歸身山下,畢志墳陵。」(註62)縱情於山水
      丘壑之間,熱衷於道家的脫俗隱逸生活。「述三教詩」云:
            「中復觀道書,有名與無名,妙術鏤金版,真言隱上清
            ,密行貴陰德,顯證在長齡。」(註63)
      頁14
          蕭衍小字練兒,可能反映出其族是世代信仰道教的。(註
      64)蕭衍早年信仰道教,與當時的道教大師陶宏景早有來往,
      所以有相當的道學素養。道教也與武帝的政治有關,甚至梁朝
      的名號也是「陶宏景援引圖讖,數處皆成梁字,令弟子進之。
      」(註65)『南史』卷七十六「陶宏景傳」:
            「武帝即早與之(陶宏景)游,及即位後,恩禮愈篤,
            書問不絕,冠蓋相望。....及帝服飛丹有驗,益敬重之
            。每得其書,燒香虔受。....國家每有吉凶征討大事,
            無不前以諮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
            ..大同二年(536)卒,時年八十一。....詔贈太中大
            夫,諡曰貞白先生。」(註66)
          齊永明十一年(536)春,文惠太子卒,引發了皇位繼承
      之爭。是年七月,齊武帝病重之時,宮廷鬥爭進入白熱化。竟
      陵王子良以蕭衍及其長兄蕭懿、王融等為帳內軍主。王融圖謀
      在齊武帝彌留之際,立子良為帝。蕭衍洞燭機先,避開這次失
      敗的政變,而明智地輔佐齊明帝成功的繼位,(註67)此時蕭
      衍年約三十、三十一。從此蕭衍受齊明帝的重用,重登政治舞
      台,展現出軍事或從政的才華,奠定開國稱帝的雄厚基礎。
          在軍事才能方面,蕭衍若與南朝其他三朝的開國君主:劉
      裕、蕭道成、陳霸先相比,當不在三人之下。(註68)建武二
      年(495)蕭衍年三十二,率兵擊敗北魏南伐的將領王肅,得
      王肅巾箱中北魏孝文帝敕曰「聞蕭衍善用兵,勿與爭鋒,待吾
      至,若能擒此人,則江東吾有也。」(註69)足見當時魏孝文
      帝對蕭衍將才的評價。戰事結束,明帝以蕭衍為「淮陵太守,
      遷為太子中庶子,領羽林監。頃之,出鎮石頭。」(註70)建
      武四年(497)北魏孝文帝親率大軍南征,進犯雍州。明帝命
      蕭衍前往應戰,蕭衍英勇拒戰,阻止魏軍南侵,因軍功被任命
      為都督近六個州的軍事,開輔國將軍軍府,任雍州剌史,鎮守
      襄陽。(註71)
          建武五年(498)蕭衍三十五,齊明帝死,皇太子寶卷嗣
      ,史稱東昏侯,蕭齊即進入昏暴黑暗時代。東昏侯狎暱群小,
      荒嬉無度,皇室方鎮間的傾軋殘殺仍是循環不斷。「淨業賦」
      序曰:
            「上政昏虐,下堅姦亂。君子道清,小人道長。....忠
            良被屠馘之害,功臣受無辜之誅。....(東昏侯)出入
            盤遊,無忘昏曉。屏除京邑,不脫日夜。屬纊者絕氣道
            旁,子不遑哭。臨月者行產道路,母不及抱。百姓懍懍
            ,如崩厥角。」(註72)
      頁15
          蕭衍洞察時局,知大亂將起,乃「潛造器械,多伐竹木,
      沉於檀溪,密為舟裝之備。」(註73)日本學者安田二郎指出
      ,蕭衍以輔國將軍軍府、雍州刺史之可任用屬官人事權,辟召
      蕭懿以平定崔惠景之亂立功遭忌,為東昏侯所殺。十一月,蕭
      衍宣言舉兵。十二月,與荊州豪族、土豪等連合。(註74)永
      元三年(501)一月,傳檄首都,親率軍團,從襄陽出發,直
      指建康。由於蕭衍領導得宜,作戰節節勝利。又能積極地聯合
      貴族,乃在是年十二月攻下建康,殺東昏侯。次年(502)四
      月八日,受齊王朝的禪讓,創立梁朝。梁武帝代齊建立梁朝時
      年方三十九。即位時對自己的統治有相當的信心。(註75)並
      在文臣武將輔助之下,對當時的政治、社會展開一連串的改革
      運動。
          安田二郎指出,梁武帝按照「九鍚文」所列具的德目,具
      體地付諸實施。例如:(一)民政:廢除東昏侯昏政,恢復民
      力,從傳統的民本主義出發,試圖追求民生的安寧福祉。(二
      )律令的纂定。(三)古樂的撰定。(四)五體的撰定。
          安田二郎又特別指出「九錫文」強調要根據尚賢思想,任
      用正直的官吏。此點更為武帝所極力推行。魏晉數百年來的門
      閥貴族到齊梁之際已呈現固定化、形式化、閉鎖性的頹廢景象
      。但仍壓抑、排斥下級貴族(地方豪族、士豪、寒門)的仕途
      。武帝以僑姓寒門出身,而獲荊州、雍州的下級貴族的擁護,
      並結納門閥貴族而護得帝位,即位後當然須要調合這兩者的衝
      突。於是武帝劃定士庶貴踐之分,且以個人素養的才學主義之
      標準來任用官吏,統合此兩種理念,稱為武帝的新貴族主義。
      安田二郎的推論認為武帝的新貴族主義體制,把很容易就陷於
      乖絕離反之傾向的皇帝體制與貴族制的舊聯合體制統一調和起
      來。真正樹立了統一與具有秩序的文化世界。因此,如果稱呼
      武帝以前的南朝門閥貴族體制為「社會貴族體制」,則可以稱
      呼武帝的新貴族主義體制為創新的「國家貴族體制。」(註76
      )
          「九錫文」是一種改革換代之際用的獨持文體。由舊王朝
      頒佈給擁有新天命的新王朝領導者,又稱九命之鍚。備「九鍚
      之禮」為禪讓革命開始之宣言。蕭衍在齊中興二年正月,得到
      「九錫文」的詔命:
            「如梁公(蕭衍)九錫,其敬聽後命:以公禮律兼修,
            刑德備舉,哀矜折獄,罔不用情,是用錫公大輅,戎輅
            各一,玄牡二駟。公勞心稼穡,念在民天,丕崇本務,
            惟穀是寶,....。公鎔鈞所被,變風以雅,易俗陶民,
            載和
      頁16
            邦國,....。公文德廣覃,義聲遠洽,椎髻髽首,夷歌
            請吏,....。公揚清抑濁,官方有序,多士聿興,棫樸
            流詠,....。公正色御下,以身軌物,式遏不虞,折衝
            惟遠,....。公威同夏日,志清姦宄,放命圯族,刑茲
            罔赦,....。公跨躡嵩溟,陵厲區宇,譬諸日月,容光
            必至,....。公永言惟孝,至感通神,恭嚴祀典,祭有
            餘敬,是用錫公秬鬯一窗,圭瓚副焉。」(註77)
          「九錫文」是彰顯獲新天命的皇帝之九種殊勳,其內容歸
      納如下:(1)修正禮律、刑德,以安民眾。(2)致力於振興
      國家、民生根本的農業生產工作。(3)和睦民眾。(4)以文
      德、義聲行王化於異域。(5)根據尚賢思想任用正直的官吏
      。(6)正色御下,以身軌物,普及正義,消瀰罪惡於未然。
      (7)誅殺邪惡的姦宄之徒。(8)征伐反逆者。(9)備盡孝
      道,崇敬祖先。(註78)此種標示儒家理想聖王治世境界之具
      體德目,可以說是武帝君權思想的重要淵源內容。
          武帝即位初期,積極地將「九錫文」之德目具體地付諸實
      施,而獲得上述安田二郎所歸納的「民政」等四種成就。但是
      ,欲彰顯神聖而完整的君權,最重大的障礙是東晉南朝二百餘
      年來皇帝與門閥士族聯合為政的舊體制。如何突破傳統體制的
      束縛,使君權更趨鞏固,有賴於新理念的提出,與新政策的實
      施。
          魏晉南北朝是典型的貴族社會,從東漢以來經數百年的發
      展,士族高門已呈現僵化、腐敗的現象。顏之推(531-591後)
      的『顏氏家訓』記載如下:
            「梁朝全盛之時,貴遊子弟多無學術,至於諺云:『上
            車不落則著作,體中何如則秘書。』無不薰衣剃面,傅
            粉施朱。」(註79)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帶,大冠高履,出則車輿,
            入則扶持。」(註80)
          儘管士族高門子弟毫無文武才幹,但是仍憑門蔭,在「上
      車不落」的童稚之年就可以當上著作郎的清貴之官。梁世士族
      雖已失去大部分的軍權,但仍獨佔政治社會架構影響力半數以
      上。(註81)武帝一方面尊重、維護幾百年來的門閥制度,爭
      取士族高門的擁護,做為自己統治的支柱;一方面只給他們名
      譽上的高官,卻無實權,把他們當做擺飾,而另用真才實幹之
      士來典掌機要,進行實際的統治武帝用人以個人素養的才學
      、能力與幹練為主,而不限於出身的貴賤、清濁。如『隋書』
      「百官志上」的記載:「梁用人殊重,簡以才能,不限資地。
      」(註82)又『梁書』「庾於陵傳
      頁17
      」:高祖曰:「官以人而清,豈限以甲族。」(註83)天監八
      年(509)詔曰:「其有能通一經,始末無倦者,策實之後,
      選(指吏部)可量加敘錄。雖復牛監羊肆,寒品後門,並隨才
      試吏,勿有遺隔。」(註84)尤其楊州刺史的任用,最能表現
      武帝「惟才是用」的政策。楊州刺史為「神州都會」之地,向
      來為宗室子弟或北來高門所擔任。但武帝打破東晉南朝二百七
      十年來的慣例,任用南方土著的孔休源任職。其理由是「孔休
      源識具清通,諳練故實」,「才識通敏,實應此選。」(註85
      )
          武帝統治期間除了在政治、教化等方面進行積極的改革工
      作以外,對佛法的研究尤其深入,且因而會通了儒、釋、道三
      學,成為典型的儒釋道三教調和論者。(註86)例如:「會三
      教詩」云:
            「晚年開釋卷,猶日映眾星,因果乃分明。示教惟平等
            ,至歸無生,分別根難一,執著性易驚。窮源無二聖,
            測善非三英。大椿徑憶尺,小草裁云萌。大雲降大雨,
            隨分各受榮。心想起異解,報應有殊形。差池豈作意,
            深淺固物情。」(註87)
          不過,武帝在學識文才等方面是自負甚高的,加以稱帝初
      期政治等方面的成就更助長其自負。『隋書』「五行志下」:
      「時帝自以為聰明博達,惡人勝己。」(註88)另從『沈約傳
      』中,又可看出武帝護短、不欲人勝己的個性。
            「沈約(441-513)嘗侍讌,值豫州獻粟,徑半寸,帝
            奇之,問曰:『栗事多少?』與約各疏所憶,少帝三事
            。出謂人曰:『此公護前,不讓即羞死。』帝以其言不
            遜,欲抵其罪,徐勉固諫乃止。」(註89)
          從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武帝統治初期,已有護短而凌駕天
      下一切人的氣勢,無法容忍他人在己之上,似乎呈現著專制君
      主獨裁、自負、自傲、盛氣凌人的特性。
          綜合梁武帝的時代、生平經歷,我們可以獲得下列幾點認
      識:
          (1)蕭衍與蕭齊宗室同族, 故早年有較好的受教育與出
               仕機會。又出身於僑姓寒門,有著寒門子弟力圖上
               進,以與士族壟斷政治社會文化的傳統形勢相抗的
               強烈動機,驅使他不斷的力求突破與進步。
          (2)少年時期的蕭衍窮究儒學,服膺周孔之道,激揚著
              「經世濟民」的熱情。
          (3)青年時代的蕭衍,為竟陵八友之一,多才多藝,呈
               現出「宰制天下」的氣慨。
      頁18
          (4)政局動亂,及父親冤死,使他一度歸命道教,一方
               面豊富了其玄、儒、文、史兼備的工夫學術教養;

               另方面也磨練他洞察時局的睿識,而待機成功地登
               上政治舞台。
          (5)壯年的蕭衍兩度抗拒北魏南侵,不但展現其軍事才
               能,也獲得雍州刺史的重任。在東昏侯暴政之下,
               聯結荊雍地區的豪族、土豪層,厚結革命軍團的基
               盤。終於在三十九歲之年,以軍事上的勝利和貴族
               的擁護下登上帝王寶座。
          (6)稱帝初期,將儒家理想聖王治世境界的「九錫文」
               所標示的德目,積極地實施政治、社會、文化各方
               面的改革。面對其君權完整性的障礙----東晉南朝
               數百年來帝王與士族聯合統治的傳統體制,武帝提
               倡用人以個人的才學、能力與幹練為準,而不限於
               門第的新理念。以此新貴族主義政策之施行,突破
               了固有的「社會貴族體制」之束縛,成功地創立了
               新的「國家貴族體制」。
          (7)不過,登上帝王寶座,享有君臨天下無上的權威,
               也使他步入專制君主獨裁的窠臼,形成自負、盛氣
               凌人、無法容忍損其尊顏的毛病。
          從這些認識上,或許我們可以做如下的推論:
          (1)武帝通曉玄、儒、文、史,又精於佛、道二家義理
               。在學術上即能專精深入,又能博採各家,表現出
               極廣大的包容力。同時又能調和玄、儒、文、史,
               使兼備於一身,又為典型的儒、釋、道三教調和論
               者,可見他有精微的融合能力。
          (2)門閥社會的桎梏,政局動亂的時代考驗,不但沒有
               屈服他的心志,反而不斷地調整自己,由儒生、文
               人而軍人、政客,終於開國稱帝,
君臨萬民。他有
               著超越一切權威,突破任何束縛,宰制天下萬事萬
               物的霸氣。
          (3)由於武帝具備包容力、融和力、籠罩全局的氣勢,
               所以能突破數百年來的「社會貴族體制」
提倡士
               大夫才學本位的理念,提高帝王地位,創造新的「
               國家貴族體制」
。我們可以進一步推論:面對僧伽
               流弊,也能提出「真佛子、菩薩行」的理念,豊富
               「皇帝菩薩」新君權的內容,創造出「國家佛教體
               制」的新形勢。
          由本節的探討,或許可以瞭解武帝為何這麼堅決,這麼雷
      厲風行的要求全國僧尼嚴格遵守「斷酒肉」的戒律。這種
      頁19
      專制君主的獨裁態勢,或許從其時代背景,生平經歷和行為個
      性中得到部分解答。
            四、僧伽問題與「斷酒肉文」
          根據史籍的記載,印度佛教約在前漢哀帝元壽元年(西元
      前二年)已經傳入中國
,到了後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在
      洛陽與彭城兩個地區有了佛教寺院的建立。江南最早出現的佛
      寺,是吳赤烏十年(247)康僧會在建業所創立的建初寺。(
      註90)此後,佛教寺院的數目急劇增加:西晉(265-316)一
      百八十所,東晉(317-420)一千七百六十八所,宋(420-479
      )一千九百一十三所,齊(479-502)二千一十五所,梁(502
      -557)二千八百四十六所,陳(557-589)一千二百三十二所。
      居住在佛寺中的僧侶團體也顯著地擴展。僧尼人數:西晉:三
      千七百餘人,東晉:二萬四千人,宋:三萬六千人,齊:三萬
      二千五百人,梁:八萬二千七百餘人,陳:三萬二千人。(註
      91)魏晉南北朝是一個莊園經濟時代,作為生產主要憑藉的土
      地,大部分是集中在大莊園領主的手中。何茲全的研究認為:
      做為中古莊園領主的,第一是國家,可以統治編戶平民的帝王
      為代表。第二是大族,指一般稱為士族、豪族、以及王公、將
      帥等貴族而言。第三是寺院,寺院之成為莊園領主是晉以後的
      事,比大族為晚,但發展甚速,在南北朝時,寺院已領有許多
      的戶口和土地。國家、大族、寺院三者在土地、戶口等方面開
      激烈的爭奪。(註92)佛教寺院的僧侶團體在南北朝時已經不
      是一個單純的宗教組織,而成功的成為一個政治的、社會的、
      經濟的組織。梁代的佛寺比起東晉時代增加了一點六倍,僧團
      人數卻高達三十五倍之巨,比起前一代的蕭齊,僧團人數也多
      達二點五倍。隨著寺院僧團勢力的發展,在君主專制的時代裏
      ,無可避免地會與君權產生衝突
。北朝先後在北魏太武帝太平
      真君七年(446),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六年(577)
      ,爆發了兩次激烈的權勢與租賦等方面的衝突,造成歷史上嚴
      重的滅佛法難
。反觀整個南朝並無毀滅性的災禍,即使在梁武
      帝時,寺院與僧侶人數達到最高峰,也無類似的殺僧毀寺之舉
      動。至於陳代的寺院與僧尼人數驟然減少十分之六,當代人已
      記載為侯景之亂所破壞。(註93)那麼,武帝的君權與僧團勢
      力發展之間的關係為何?是協同合作,抑相互抗衡?武帝又如
      何巧妙地避開武力之對決?而維護君權凌駕於教權之上?湯用
      彤認為「南朝人士偏於整理,故常見三教調和之說。內外之爭
      ,常只在理之短長。辯論
      頁20
      雖激烈,然未嘗如北人信教極篤,因教爭而相毀滅也。」北朝
      爭執的根據在權力,抗爭的結果,往往成為武力之毀滅。南方
      爭執的根據為理論,而其諍論至急切,則用學理謀根本之推翻
      。(註94)根據湯氏的看法,南朝佛教的特性在義理思想的諍
      論。那麼,武帝的佛教思想在君權與僧伽之間的緊張性上,又
      呈現出什麼樣的特質?武帝又憑藉怎麼樣的新理論將僧團納入
      政權管理、領導之下,而避開了激烈的武力對決。
          武帝精通『大般涅槃經』與『大品般若經』,不但經常舉
      行法會講解,且有注疏等數百卷,此外『維摩經』、『三慧經
      』也有義記。從保留在『弘明集』、『廣弘明集』、『全梁文
      』等史籍中,也可以看出武帝於佛法造詣之精諶。前輩學者已
      有多篇專文論述,(註95)因非本文主題,暫時從略。武帝除
      了熱衷於佛法義理的研究外,對於建造寺院,製作佛像,供奉
      僧侶、佈施、放生,舉行大規模的法會、齋會等更是不遺餘力
      ,是歷史上著名的奉佛天子。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前輩學者有
      可觀的成績,不再贅述。(註96)武帝積極提倡佛教的影響,
      使得寺院、僧侶人數急劇橧加,相對的,僧伽的弊病也不斷的
      出現。郭祖深為佛教等事,不惜輿襯詣闕上封事。「郭祖深傳
      」曰:
            「郭祖深,襄陽人也。梁武帝初起,以客從。....帝溺
            情內教,朝政縱弛,祖深輿襯詣闕上封事,其略曰:大
            梁應運,高百王,慈悲既弘,憲律如替。愚輩罔識,遞
            慢斯作。各競奢侈,貪穢遂生。....比來慕法,普天信
            向,家家齋戒,人人懺禮,不務農桑,空談彼岸。....
            說內則有(法)雲、(僧)旻,雲、旻所議則傷俗盛法
            。」(註97)
          郭祖深,襄陽人。是梁武帝任雍州刺史,奠定帝王基業時
      就追隨武帝的。『梁書』將其列入「循吏傳」,以公嚴清刻,
      不避強禦等著名於梁世。郭氏指出武帝「溺情內教」連帶使上
      下臣民也普遍信佛,「家家齋戒,人人懺禮」結果,使農業生
      產減少。由於佛教方面重用法雲與僧旻法師,雖使佛法越來越
      興盛,但也連帶使俗界受到更大的傷害。其所上封事,其中有
      一條專談僧伽弊病:
            「時帝大弘釋典,將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條以為
            :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僧尼十餘萬,資產豊
            沃。所在郡縣,不可勝言。道人又有白徒,尼則皆畜養
            女,皆不貫人籍,天下戶口幾亡其半。而僧尼多非法,
            養女皆服羅紈,其蠹俗傷法,抑由於此。請精加檢括,
            若無道行,四十已下,皆使還俗附農。罷白徒養女,聽
            畜奴婢
      頁21
            ,婢唯著青布衣,僧尼皆令蔬食。如此,則法興俗盛,
            國富人殷。不然,恐未來處處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
            人,非復國有。」(註98)
          武帝大弘佛法,本意是要使風俗更加良善,所以建康附近
      就有佛寺五百餘所,皆極為宏偉壯麗。僧尼十餘萬,也都有豊
      沃的資產,足以弘法利生。但是道人又庇護一般平民,尼師收
      養平民的女子,都未編入政府的戶籍內,使天下納賦稅、服勞
      役的戶口幾乎損失一半。僧尼大都奢侈放逸,未能遵行佛法,
      非但不能宏揚佛教,反而敗壞世俗、傷害正法。郭祖深建議「
      僧尼皆令蔬食」,寺院僧伽、徒眾若無佛法的行持,則四十歲
      以下令其還俗歸農。如此,則正法興盛而風俗亦良善。不然「
      恐方來處處成寺,家家剃落,尺土一人,非復國有。」郭祖深
      上封事約在普通三年(522)(註99)與「斷酒肉文」的年代
      (518-523)相近,
其所言之佛寺與僧尼人數也相近於上述「
      辯正論」所做的統計。因此,他對佛教弊病的觀察也大體可信
      。武帝對於郭氏輿襯上疏非但未予責罪,反而「嘉其正直」,
      擢升官職。郭氏封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僧尼皆令蔬食」,提
      出徹底改革僧伽的關鍵性辦法。
          遠在東晉孝武帝(373-396)時,南朝寺院僧侶就有不遵
      五戒等墮落現象。
許榮上疏曰:
            「僧尼乳母,競進親黨,又受貨賂,輒臨官領眾,....
            臣聞佛者清遠玄虛之神,以五誡為教,絕酒不淫。而今
            奉之者,穢慢阿尼,酒色是耽,....尼僧成群,依傍法
            服。五誡粗法,尚不能遵,況精妙乎!而流惑之徒,競
            加敬事,又侵漁百姓,取財為惠,亦未合布施之道也。
            」(註100)
          戒律是佛法的根本,不守戒律則無從修習禪定與般若智慧
      ,即無所謂佛法。戒律也是佛教教團所以能維繫發展的前提。
      無戒律則佛教教團必趨腐化、墮落,而使佛教衰敗滅絕。五戒
      是佛教戒律中的基礎,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
      、不飲酒等。「蔬食」、「斷酒肉」為僧侶最起碼的修持。這
      也是「斷酒肉文」所殫精絕慮,武帝所不惜威脅利誘,期於徹
      底改革僧徒之流弊。「斷肉之文」第一首一開頭就標明:
            「凡出家人所以異於外道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經所
            明,信是佛說。經言:『行十惡者,受於惡報,行十善
            者,受於善報。」此是經教大意。如是若言,出家人猶
            嗜飲酒噉食魚肉,是則為行同於外道,而復不及。何謂
            同於外道,外道執斷常見,無因、無果、無施、無報。
            今佛弟子甘酒嗜肉,不畏罪因,不畏罪果,即是不信因
            、不
      頁22
            信果、與無施無報者,復何以異。」(註101)
          信仰、虔信是任何宗教所強調的,無信仰則無宗教可能,
      也無入門之可能,更談不上登堂入室了。佛教徒必須相信教義
      中所說的因果道理、相信經典、相信佛說的為真理,否則與外
      道邪教的徒眾沒有什麼差別。佛經中說:「行十惡者受於惡報
      ,行十善者受於善報。」這是一般佛經、佛教的主要義理所在
      。出家應該相信這種基本的「善惡因果報應」之經教大意。十
      惡是十種惡的意思,與十善相對,又稱為十惡業、十不善業、
      十不善道,或十善業,或十善業,十善道、十善業道等。十惡
      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瞋、邪
      見;十善即不殺生乃至不邪見等。(註102)「大智度論」卷
      四十六云:
          「十善為總相戒,別相有無量戒。....說十善道則攝一切
      戒。....十善業道為根本。」(註103)
          十善是總相戒,攝一切戒,是根本戒。武帝以「十善」來
      總括一切戒律,要求沙門守戒,可說十分恰當。又,『優婆塞
      戒經』卷第六云:
            「善生言:世尊、諸佛如來未出世時,菩薩摩訶薩以何
            為戒。(佛言):善男子、佛未出世,是時無有三歸依
            戒,唯有智人求菩提道,修十善法。....如來初得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分別演說十善之法。因十善故,世
            間則有善行惡行,善有惡有,乃至解脫。....因是十善
            ,眾生修己,增長壽命及內外物。煩惱因緣故,十惡業
            增。無煩惱因緣故,十善業增。」(註104)
          十善法是佛未出現於世間時,菩薩所依的戒律,也是菩薩
      求菩提道時所修的戒律。這與「斷酒肉文」所強調的「菩薩道
      」、「菩提道」、「菩薩行」有密切關係,即菩薩也是以十善
      法為根本戒律。修十善則增長壽命,得善報,行十惡則有煩惱
      因緣,而十惡業增,得惡報。又『優婆塞戒經』云:
            「戒之果報,亦復如是無量無邊。善男子,一切施中,
            施無畏最為第一。是故我(佛)說,五大施者,即是五
            戒。離是五施不能獲得須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註105)
          持戒律就是佈施,如不殺生則使眾生不畏懼於被屠殺,「
      施無畏」是一切佈施中的第一種最大佈施。五戒就是五施,離
      開五施即不能得羅漢果,乃至佛果。因此持戒的果報是無量無
      邊的。我們雖不能找出武帝應用那一部佛經所說的「
      頁23
      行十惡者受於惡報,行十善者受於善報。」但是,透過武帝所
      引用的『大智度論』、『優婆塞戒經』,(註106)來理解『
      斷肉之文』,可以獲得下面的看法:修菩薩行者,必須修持十
      善根本戒律,以此善因才會得到善果。因為持戒是最大的佈施
      ,以此才能圓滿菩薩的六度萬行,才能得到究竟成佛的果報。
      凡是出家人都應該相信,持戒律本是佛教的經教大意。若不能
      持戒律,乃至犯了不殺生戒而「噉食魚肉」、不飲酒戒而「猶
      嗜飲酒」,則其行為不但與外道邪教沒有兩樣,而且比他們更
      糟糕。武帝接著指出九點不及外道邪教之處,來責備當時不守
      戒律的僧伽。
            「....違於師教,一不及外道。....既受戒已,輕於毀
            犯。....噉食魚肉,於所親者乃自和光,於所疏者則有
            隱避。....懷挾邪志、崎嶇覆藏。....自行不善,增廣
            眾惡。....灼然違背經文。....身既有暇,不能伏物,
            ....在寺者乖違,受道者放逸。....今出家人云:我能
            精進,我能苦行。一時覆相誑諸白衣。出即飲酒開眾惡
            門,入即噉肉集眾苦本。此是九不及外道。」(註107)
          武帝痛責當時僧伽違背師長、佛菩薩的教誨,毀犯戒律。
      為了噉食魚肉而懷挾邪志,崎嶇覆藏,自行不善,增廣眾惡,
      以致不能有效領導僧團,使寺院徒眾乖違放逸,欺誑提供佈施
      的信徒。這些罪行比外道邪教還不如。尤有甚者,僧尼不僅未
      能領導在家信徒以興隆佛法,反而率先破壞寺院清規、毀壞教
      團。故武帝在「肉食出家人不及在家人」之文指出僧尼的:
            「....犯戒罪,一不及居家人。....仰觸尊像。....吐
            泄寺舍。....使人輕賤佛法。....臭氣薰蒸一切善神皆
            悉遠離,一切眾魔皆悉歡喜。....自破善法,破他福田
            。....若飲酒噉肉,皆(破)他(人)信施。....眾魔
            外道,各得其便(以毀佛教)。....若多若少皆斷佛種
            。」(註108)
          僧伽不持戒律,則褻瀆佛像、沾污寺院,使一般人輕視佛
      法。破壞信徒佈施的功德,導致邪魔外道摧毀佛教。更嚴重的
      是因此而斷滅一切眾生成佛的種子。眾生若不得成佛果,將永
      墮三界輪迴苦海中,這是未能遵行佛法的僧伽罪大惡極之處。
          武帝有鑒於若不整肅僧團,則佛法將淪亡,眾生將斷佛種
      ,乃「欲以佛法為己任」、「自御僧官、維任法侶」(註109)
      以君王兼「白衣僧正」直接綱領僧伽。但是卻遭到智藏法師(
      456-522)的反對。「釋智藏傳」:
      頁24
            「(武帝)敬重三寶,利動昏心,澆波之儔,肆情下達
            。僧正憲網,無施於過門。帝欲自御僧官,維任法侶。
            敕主書遍令許者署名,于時盛哲,無敢抗者,皆匿然投
            筆。後以疏聞(智)藏,藏以筆橫轢之告曰:佛法大海
            ,非俗人所知。....而帝意彌盛,事將施行於世。雖藏
            後未同,而敕已先被。晚於華光殿設會,眾僧大集,後
            藏方至。帝曰:比見僧尼多未誦習,白衣僧正不解科條
            ,以俗法治之,傷於過重。弟子暇日欲自為白衣僧正,
            亦依律立法。此雖是法師之事,然佛亦復付囑國王。向
            來與諸僧共論,咸言不異,法師意旨如何?藏曰:陛下
            欲自臨僧事,實光顯正法,但僧尼多不如律,所願垂慈
            矜恕,此事為後。....帝動容,追停前敕,諸僧震懼,
            相率啟請。帝曰:藏法師是大丈夫心,謂是則道是,言
            非則道非,致詞宏大,不以形命相累。諸法師非大丈夫
            ,意實不同,言則不(敢)異,弟子向與藏法師碩諍,
            而諸法師默然無見助者,豈非意在不同耳,事遂獲寢。
            ....法雲謂眾曰:帝於義理之中,未能相謝,一日(智
            藏)之事,真可愧服。」(註110)
          武帝為親自兼任「白衣僧正」,徵求附議者簽名。當時僧
      侶中無人敢抗議,祗有智藏不但拒絕簽名,而且橫筆敲打並抗
      議道:佛法深廣如大海,非俗人所能理解。強烈地表示佛教乃
      超然於俗世之上,不是世俗君主所能介入管理的。但武帝親管
      僧團的意願相當高,儘管智藏不同意,而詔敕早已頒佈。後來
      武帝在華光殿召開法會,擴大召集僧尼與會,智藏最後才抵達
      會場。武帝正式請教智藏法師說:僧尼大多不能依佛法修持,
      且佛曾將護法重任交付國王,所以願意身兼「白衣僧正」依佛
      律制定法規來管理僧尼。所有僧尼都沒有異議,不知法師有何
      高見?智藏雖然承認僧伽不持戒律的流弊,但是極力辯護佛教
      事務有其深奧義理在,不是方內俗界帝王所能理解、管轄的。
      武帝無法駁倒智藏的理論,乃把已頒佈的詔敕停止實行,收回
      帝王兼「白衣僧正」的前令。由此事可知,智藏及大多數的僧
      尼反對帝王凌駕其上,而管理或領導沙門。因方外世界有其獨
      立自主的秩序與目標,不是俗世王權所能干預的。南朝的帝王
      無權也無能干涉沙門方外自主世界的理論,是根源於東晉釋慧
      遠「沙門不敬王者論」。周伯戡「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的
      理論基礎」一文指出,在佛教的宇宙觀中,君主、比丘與社會
      三者之間的關係,君主負擔維持社會秩序的責任,沙門則是社
      會精神的領導者。沙門以大法領導人的精神生活,王則滿足人
      的俗世要求,例如:善良的社會,良好的政治,與安定的生活
      等。慧遠藉著植入道家的本體論與形上學,更加確立帝王與沙
      門各有其方內、方外的世界,在各自的世界裏都有其獨立性與
      自主
      頁25
      性。(註111)鈴木啟造認為白衣僧正之爭發生的年代約515-5
      22年之間,與「斷酒肉文」提倡的時間(518-523)相近。(
      註112)透過武帝欲兼「白衣僧正」以整理僧團戒律的意願受
      到挫敗,可見當時僧團勢力的強大。尤有甚者,一般佛經都明
      言,在比較世界上的兩個輪子 ----法輪(Dharmacakra)與統
      治之輪(anacakra)----法輪高於統治之輪。(註113)使沙
      門敢於做出「跨略天子」冒犯君主權威的舉動。「智藏傳」:
            「釋智藏,姓顧氏。吳郡人,吳少傅曜之八世也。....
            時梁武崇信釋門,宮闕恣其遊踐,王者以負扆南面,域
            中一人。議以御座之法,唯天子所升,沙門一不霑預。
            藏聞之勃然厲色,即入金門,上正殿、踞法座。抗聲曰
            :『貧道昔為吳中顧郎,尚不慚御榻,況復迺祖定光(
            佛),金輪釋子也。檀越若殺貧道,即殺,不慮無受生
            之處,若付在尚方,獄中不妨行道。』即拂衣而起。帝
            遂罷敕任,從前法。斯跨略天子,高岸釋門,皆此類也
            。」(註114)
          武帝本欲提昇「負扆南面,域中一人」君王的無上權威,
      規定「御座之法,唯天子所升」,但卻招來釋智藏的強烈抗議
      與故意侵犯。智藏所持的理由是「貧道昔為吳中顧郎,尚不慚
      御榻,況復迺祖定光,金輪釋子也。」以自己出身三吳著姓,
      其社會地位不亞於帝王,況且其祖是定光佛(燃燈佛),其師
      是金輪轉輪聖王釋迦牟尼佛,他既然是師承自擁有法輪的大法
      王為真佛子,自然凌駕於統治之輪的俗界帝王。武帝面對佛教
      的轉輪聖王,法王高於俗界一切君王的理論,不得不屈服,而
      自已的俗世君權理論不充足,所以不得不讓步。但為了在佛教
      的宇宙觀中提高其君權,武帝除了以「佛法寄囑人王」的護法
      國王自居外,更在「阿育王崇拜」等方面下工夫,期使自己成
      為佛教的「金輪轉輪聖王」。武帝對這些方面的努力是不遺餘
      力的,筆者他日將另為專文探討,以完成「梁武帝君權思想」
      的一系列研究。
          智藏法師獨自侵犯寶座,挫辱君王,可能只是一種個案特
      例而已,也可能只給武帝的「君王權威」一個小損傷罷了!但
      是梁世僧伽寺院的發展,及大量占有土地與人口,使得寺院僧
      團不但在理論上足以取代帝王,而在實際上也多少威脅帝國的
      存亡,因此使得武帝不得不誡深恐懼!荀濟的上書:
            「(僧)竊盜華典,傾奪朝權,凡有十等。一曰:營繕
            廣廈,僭擬皇居也。二曰:興建大室,莊飾胡像,僭比
            明堂宗祀也。三曰:廣譯妖言,勸行流布,轢帝王之詔
            敕也。四曰:交納泉布,賣天堂五福之虛果,奪大君之
            德賞
      頁26
            也。五曰:豫徵收贖免地獄六極之謬殃,奪人主之刑罰
            也。六曰:自稱三寶,假託四依,坐傲君王,此取威之
            術也。七曰:多建寺像廣度僧尼,此定霸之基也。八曰
            :三長六紀,四大法集,此別行正朔,密行徵發也。九
            曰:設樂以誘愚小,俳優以招遠會,陳佛土安樂,斥王
            化危苦,此變俗移風徵租稅也。十曰:法席聚會,邪謀
            變通,稱意贈金,毀破遭謗,此呂尚之六韜秘策也。凡
            此十事,不容有一。萌兆微露,即合誅夷。今乃恣意流
            行,排我王化。掛旛蓋於長剎,倣充庭之鹵簿。徵玉食
            以齋會,雜王公之享燕。嘆功德則比陳詞之祝史,受襯
            施則等束帛之等差。設威襯則效旌旂之文物,凡諸舉措
            ,竊擬朝儀云云。」(註115)
          荀濟上書約在大通元年(527)稍後,其中頗多誣佛之詞
      ,亦多質直、觸犯武帝之處。武帝將誅之,遂奔魏,為高澄所
      殺。(註116)荀濟的上書,可作為南朝反佛者的代表。以儒
      家名教者的觀點來看,寺院僧伽的作為:營繕廣廈、莊嚴佛像
      、大量譯經、坐傲君王、廣建法會等,實已傾奪朝廷權勢而排
      斥君王的教化,又竊據朝廷的禮儀,有損帝王的威儀。而非法
      沙門聚眾叛亂,史實亦有明確記載。『梁書』「陳慶之傳」:
            「會有妖賊沙門僧強自稱為帝,土豪蔡伯龍起兵應之。
            僧強頗知幻術,更相扇惑,眾至三萬,攻陷北徐州,濟
            陰太守楊起文棄城走,鐘離太守單希寶見害,使陳慶之
            討焉。(武帝)車駕幸白下臨餞,謂慶之曰:『江、淮
            兵勁,其鋒難當,卿可以策制之,不宜決戰。』慶之受
            命而行。曾未浹長,斬伯龍、僧強,傳其首。」(註11
            7)
          沙門僧強之亂,資治通鑑記載為中大通元年(529)。(
      註118)妖賊沙門,自稱為帝王、天子,結合當地豪強起兵亂
      ,眾至三萬。此種顛覆王朝的實力遠超過武帝雍州起兵時萬餘
      人的局面。武帝起用甫率軍直入北魏洛陽,所向無敵的陳慶之
      以討伐沙門之亂。(註119)武帝不僅親自送大軍北伐,且在
      餞別之時面授機宜,勉其以策取勝。由此可見,沙門集團對武
      帝的政權構成頗為嚴重的威脅,有根本傾覆其帝位的危險,迫
      使武帝不得不全力應付這場危機。郭祖深輿襯上封事,白衣僧
      正之爭,智藏法師冒犯御座,荀濟上書反佛,沙門僧強之亂等
      ,大都發生於武帝即位二十代前後。這些說明了僧伽流弊、僧
      團勢力高漲的背景,已經迫使武帝必須採取積極手段,來處理
      全國性的佛教問題,「斷酒肉文」也就在這種情勢下產生。
          「斷酒肉文」主要對象是寺院僧團,此點可從與會代表人
      選看出。「斷酒肉法會」第一類僧伽代表為僧寺寺官三百
      頁27
      六十八人,尼寺寺官三百六十九人。佛教教團構成的基本單位
      是寺院,寺院是佛教義理、儀式、修行、宏法的所在,也是僧
      尼居住的場所,僧團的根據地。寺官統轄寺院的一切事務並管
      理沙門。寺官由「三官」或「三綱」為其首領,即通稱的上座
      、寺主、維那三種僧職。因此寺官是各個寺院的首領,是各個
      地方的基層僧團代表。(註120)武帝在「斷酒肉文四首」的
      每一段發語辭,必稱「諸寺三官」、「今日寺官」,或「一切
      寺官」,可見「斷酒肉文」的主要對象是各個寺院之領導者。
      第二類代表是義學僧五百七十四人,義學尼六十八人。義學是
      指精通佛教各種經論、宗派理論的學者。他們應該屬於全國性
      的、學有專精的沙門精英。第三類代表是僧:宿德二十五人、
      導師三十九人;尼:導師五人。宿德是老宿有道德者,當指梁
      世的元老耆碩而言。導師梵語nayaka,含義有兩種,一為導引
      之師,導人入佛道者,佛菩薩之通稱;一為唱導之師,法會中
      引導一座大眾,申讀願文表白者。這一類代表,可能是武帝所
      稱的「大德」,屬於全國性的德高望重者,足以領導群倫的代
      表。從武帝「斷酒肉文四首」的「弟子蕭衍敬白諸大德僧尼、
      諸義學僧尼、諸寺三官,....今日僧眾還寺以後,各各檢勒使
      依佛教。」「今日大德僧尼,今日義學僧尼,今日寺官,宜自
      警戒、嚴淨徒眾。」「願今日二部僧尼,各還本寺,匡正佛法
      ,和合時眾,皆令聽經法者,如說修行,不可復令斷大慈種,
      使佛子不續。」「諸僧及領徒眾諸法師,諸尼及領徒眾者,各
      還本寺,宣告諸小僧尼,令知此意。」等文句、語氣裏,可以
      體會出武帝亟盼這些全國性或地方性、基層性的僧尼領袖們,
      能理解「斷酒肉」的菩薩慈悲戒行等新精神,來匡正僧伽的流
      弊。
          武帝即位後不久,即從事新佛教政策的擬定與實施。例如
      重用義學高僧法雲、僧旻等,並引為「家僧」以襄贊新政策的
      擬訂。召請僧伽婆羅譯『阿育王經』、『菩薩藏經』等新經典
      。敕寶唱等編撰『經律異相』重新架構整套佛法體系,以提昇
      君權。且武帝尊崇保誌禪師,建定林寺安住習禪者。禮遇僧祐
      等律師,更從慧約法師受菩薩戒,成為菩薩戒弟子皇帝。在這
      種新佛教政策之下,由法雲法師等為代表,針對傳統佛教僧伽
      的流弊,提倡菩薩慈悲嚴守戒行的新精神,以「斷酒肉」為實
      踐之始,來匡正佛教。武帝結合一批明經、解義、持律的正比
      丘以抗衡邪惡比丘。經由「斷酒肉」義理的辯論,徹底導正僧
      流弊,而避開王權與僧伽的武力衝突。有關新佛教政策,新沙
      門精神,新君權內容,將於「斷酒肉文的理論基礎」等專文,
      再予詳談。
      頁28
            五、結  語
          東晉南朝是士族政治、貴族社會的時代,佛教也大盛於南
      方。君權受到士族與僧伽的影響,頗受限制。梁武帝為了強化
      其政權,乃對貴族與沙門採取各種因應措施。在君權思想方面
      ,更擷取了佛法中的菩薩思想,提昇了傳統君權思想的新內容
      。本文藉武帝「斷酒肉文」形成背景的探討,獲得下列幾點認
      識:
          (1)「斷酒肉文」不是一篇普通的佛教性文章,而反應
               出強烈的宗教、政治、社會等三方面之間的緊張性
               。其間包涵佛教思想,帝王與沙門的衝突與調和,
               君權領導僧伽的理論基礎等要素,值得做多方面的
               探討。
          (2)武帝出身僑姓寒門,力圖突破時代限制,由儒生、
               文人、軍人而開國稱帝。面對傳統的君權與士族聯
               合為政的舊體制,士族門閥與下層豪族、寒門的衝
               突,他一方面優崇士族門第,另一方面提倡用人以
               才學為準,不拘門第的新貴族主義,以期突破傳統
               「社會貴族主義」之限制,建立以君權為主的「國
               家貴族主義」。
          (3)武帝被後代學者認為兼備玄、儒、文、史等四種士
               大夫的學術教養,且為此四學的調和者;又被稱為
               典型的儒、釋、道三教調和論者。武帝信佛虔篤,
               精於佛法義理,且具有各種學術的包容力與融合力
               ,又有專制帝王宰制天下的氣勢。在法雲法師等襄
               助之下,以寺院僧團的改革為目標,舉行「斷酒肉
               」法會。希望經由南朝傳統的佛法義理辯論方式,
               徹底匡正僧伽流弊,而避免君權與僧伽激烈的衝突
               ,乃至殺僧毀寺等法難的發生。
          (4)武帝時代,佛教地位、實力達到六朝的高峰。部分
               僧伽不守戒律,蠹俗傷法。尤其慧遠的「沙門不敬
               王者論」更加強沙門獨立於王化之外的自主意識,
               助長了僧伽的聲勢乃至有沙門傾奪朝權,興兵作亂
               與君權挑戰等情形發生。此種形勢促使武帝不得不
               提出新理念與新政策,來解決這種全國性的佛教問
               題。「斷酒肉文」便在此種背景下形成。
          (5)「斷酒肉文」充滿大慈大悲的菩薩精神。武帝在與
               會僧尼大眾前發誓遵行大乘菩薩行,生生世世修菩
               薩道,並以此勉勵沙門同行菩薩法。武帝本著大乘
               菩薩精神,以「斷酒肉」為實踐菩薩戒行之始。並
               以此新的戒律標準來匡正僧伽的行為。武帝「欲成
               人之美,使佛種相續,與諸僧尼共弘法教」乃提倡
               「菩薩戒行」的新理念,並嚴格督
      頁29
              促一切僧尼徹底實踐。這或許可以說明武帝想要透過
              「斷酒肉」的努力,而建立一新的國家性格的佛教體
              制。而梁武帝君權思想的新內容應該是淵源於種「菩
              薩戒行」的特殊性格,並為「皇帝菩薩」的理想奠定
              基礎。
          本文只是以「斷酒肉文」成立的背景為例,初步探索梁武
      帝君權思想與菩薩性格的第一步,他日將繼續為文深討這一系
      列問題。


四大天王/多聞天王-財寶天王【財神】/「毗沙門天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G3sYFm

佛家“四大天王”怎么改换门庭成为道教的魔家四将 - https://goo.gl/kzkqFb

佛教護法神:東南西北四天王_大願蓮花雨國學儒釋道研究者_新浪博客 - https://goo.gl/KQx4z2

魔禮海(文學形象)_百度百科 - https://goo.gl/GiMXw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