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武廟,全稱武成王廟,又稱武成廟、太公廟、太公尚父廟、祭祀姜太公以及歷代良將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R5yMZ6

武廟 - Wikiwand - https://goo.gl/dFu97X


政治的探索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EVV8vV

武廟亞聖十哲72將-- https://goo.gl/qfTzSF
從唐朝到明初,被供奉了600多年的武成王廟,為何消失了? - 壹讀 - https://goo.gl/E42Bxp
成都武侯祠又叫昭烈廟,為什麼是中國唯一的祀廟格局?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NQDz7x

武侯祠—漢昭烈廟(一)_趙希明_新浪博客 - https://goo.gl/J7s5qB
重建昭烈武成王廟碑記2_邱冠瑛_新浪博客 - https://goo.gl/uCb6T3
寺廟巡禮-杭州西湖岳王廟岳武穆王岳飛 @ 這是我的部落格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HSrZDt


武廟是中華文化圈國家祭祀古代傑出軍事家的廟宇。經過歷代演變,武廟祭祀的人數也屢次變化。武廟祭祀亦傳至朝鮮半島、越南等地。
武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9Gb9Qj
唐朝武廟祭祀
唐玄宗開元十九年設置的太公尚父廟為武廟的開端,其中供奉十一位歷代良將,以太公望為主祀,以歷代名將十人配享,稱為十哲,十哲中張良為副祀。在中春及中秋時祭祀,牲品及禮樂編制都與孔廟相同。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尊太公望為武成王祭典與祭孔子相同。太公尚父廟更名成武成王廟,簡稱武廟。當時武廟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張良為副祀。包含張良在內的歷代名將十人坐像分坐左右。
左列: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勣。
右列: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接受禮儀使顏真卿的建議,武廟增加祭祀古今名將六十四人。[1]
越相國范蠡
齊將軍孫臏
趙信平君廉頗
秦將王翦
漢相國平陽侯曹參
左丞相絳侯周勃
前將軍北平太守李廣
大司馬冠軍侯霍去病
後漢太傅高密侯鄧禹
左將軍膠東侯賈復
執金吾雍奴侯寇恂
伏波將軍新息候馬援
太尉槐里侯皇甫嵩
魏征東將軍晉陽侯張遼
蜀前將軍漢壽亭侯關羽
吳偏將軍南郡太守周瑜
吳丞相婁侯陸遜
西晉征南大將軍南城侯羊祜
撫軍大將軍襄陽侯王濬
東晉車騎將軍康樂公謝玄
前燕太宰錄尚書太原王慕容恪
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濟
梁太尉永寧郡公王僧辯
北齊尚書右僕射燕郡公慕容紹宗
周大冢宰齊王宇文憲
隋上柱國新義公韓擒虎
柱國太平公史萬歲
唐右武侯大將軍鄂國公尉遲敬德
右武衛大將軍邢國公蘇定方
右武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韓國公張仁亶
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中山公王晙
夏官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朔方大總管王孝傑。
齊相管仲
安平君田單
趙馬服君趙奢
大將軍武安君李牧
漢梁王彭越
太尉條侯周亞夫
大將軍長平侯衛青
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
後漢大司馬廣平侯吳漢
征西大將軍夏陽侯馮異
建威大將軍好畤侯耿弇
太尉新豐侯段熲
魏太尉鄧艾
蜀車騎將軍西鄉侯張飛
吳武威將軍南郡太守孱陵侯呂蒙
大司馬荊州牧陸抗
晉鎮南大將軍當陽侯杜預
太尉長沙公陶侃
前秦丞相王猛
後魏太尉北平王長孫嵩
宋征虜將軍王鎮惡
陳司空南平公吳明徹
北齊右丞相咸陽王斛律光
周太傅大宗伯燕國公于謹
右僕射鄖國公韋孝寬
隋司空尚書令越國公楊素
右武侯大將軍宋國公賀若弼
唐司空河間郡王李孝恭
禮部尚書聞喜公裴行儉
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代國公郭元振
朔方節度使兼御史大夫張齊丘
太尉中書令尚父汾陽郡王郭子儀
北宋武廟祭祀
宋朝建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幸武成王廟,歷觀兩廊所畫名將,以杖指白起曰:「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於此?」命人去之。左拾遺知制誥高錫因上疏論王僧辯不克善終,不宜在配享之列。乃詔吏部尚書張昭、工部尚書竇儀與錫別加裁定,取功業始終無瑕者。
建隆四年六月癸巳(963年7月6日)[2],昭等議升退以下古今名將:
升二十三人如下:
漢灌嬰、後漢耿純、王霸、祭遵、班超、晉王渾、周訪、宋沈慶之、後魏李崇、傅永、北齊段韶、北周李弼、唐秦叔寶、張公謹、唐休璟、渾瑊、裴度、李光顏、李愬、鄭畋、梁葛從周、後唐周德威、符存審二十三人;
退二十二人如下:
退魏吳起、齊孫臏、趙廉頗、漢韓信、彭越、周亞夫、後漢段紀明、魏鄧艾、蜀關羽、張飛、晉杜元凱、陶侃、北齊慕容紹宗、梁王僧辯、陳吳明徹、隋楊素、賀若弼、史萬歲、唐李光弼、王孝傑、張齊丘、郭元振二十二人。
詔塑齊相管仲像於堂,畫魏西河太守吳起於廡下,餘如昭等議。
乙未,祕書郎直史館管城梁周翰上言曰:「凡名將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誰當無累!一旦除去神位,吹毛求異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惡,似非允當。臣心惑焉。」不報。[3]
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對武廟的祭祀名單又有調整,共有歷代名將七十二人。分成殿上十人及兩廡六十二人兩組,雖無十哲之名,仍有其實。名單如下:
主祀:武成王姜太公。
配享:留侯張良,陪伴在姜太公旁邊。
配享於殿上:共十人。
東側西向: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勣。
西側東向: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
從祀於殿外廡間:共六十二人。
東廡西向:白起、孫臏、廉頗、李牧、曹參、周勃、李廣、霍去病、鄧禹、馮異、吳漢、馬援、皇甫嵩、鄧艾、張飛、呂蒙、陸抗、杜預、陶侃、慕容恪、宇文憲、韋孝寬、楊素、賀若弼、李孝恭、蘇定方、王孝傑、王晙、李光弼人等二十九人。
西廡東向:吳起、田單、趙奢、王翦、彭越、周亞夫、衛青、趙充國、寇恂、賈復、耿弇、段熲、張遼、關羽、周瑜、陸遜、羊祜、王濬、謝玄、王猛、王鎮惡、斛律光、王僧辯、于謹、吳明徹、韓擒虎、史萬歲、尉遲敬德、裴行儉、張仁亶、郭元振、李晟等三十三人。
武廟之配享及從祀名單此後時有微調。
清朝時期
至清朝時,關羽變成武廟主神,武廟成為關帝廟。
民國時期
民國初年,陸海軍部呈文:「關壯繆翊贊昭烈,岳武穆獨炳精忠。英風亮節,同炳寰區,實足代表吾民族英武壯烈之精神。」於是民國政府開始關岳合祀,設立關岳廟,主祀關羽和岳飛,另有24位歷代軍事家從祀[誰?]。
武廟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9Gb9Qj
-------------------
武成王廟,簡稱“ 武廟 ”,舊稱“ 太公廟 ”,專門祭祀姜太公以及歷代良將的廟宇,始建於唐玄宗開元年間,廢止於明太祖洪武年間。
唐朝開元十九年,玄宗皇帝為表彰並祭祀歷代名將所設置的廟宇,它以周朝開國太師、軍師呂尚(即姜子牙)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並以歷代名將十人從之。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尊太公望為武成王祭典與祭孔子的文宣王廟相同。太公尚父廟更名為武成王廟,簡稱武廟。當時武廟的主神是太公望,以張良為副祀,包含張良在內的歷代名將十人坐像分坐左右。唐德宗時期,顏真卿建議增設古今六十四名將為從祀。宋真宗時,又追封姜太公為“ 昭烈武成王 ”,又重新整改增設古今七十二名將為從祀。到了元朝時期,繼續以薑太公為武廟主神,但從祀名將規模大減員,很多人都被剔除了,只以孫武子、張良、管仲、樂毅、諸葛亮以下十人為從祀,同時民間也出現了一些關於姜太公的神話傳說。
明朝洪武年間,廢武廟,以薑太公從祀帝王廟。至滿清時稱供奉關羽的關公廟為武廟。民國時期關羽和岳飛合祀的關嶽廟也叫"武廟",同" 文廟 "相對。
唐宋以前,姜太公被歷代皇帝追封為武聖,隋末唐初之時,天下混亂,百姓渴望出現一位救世能人,解救蒼生於水火,於是百姓想起了周朝的開國第一功臣呂尚。據傳,呂尚是一位滿腹韜略的賢臣和非凡的政治、軍事家,一直受歷代統治者崇尚,這在《詩經》等唐朝以前的許多史料及文學作品中頌文頗多。
唐太宗即位後,外夷相侵,內患未除,政局動亂,國家面臨著百亂待治,百廢待興的情況,為了達到“安人理國”的目的,便自稱自己是呂尚的化身,在磻溪建立太公廟,他用這一舉動告訴人們,他要像周文王訪賢並重用呂尚那樣的賢臣良將,他後來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國的人才,終於實現了“ 貞觀之治 ”。唐玄宗為求國內安寧,需要像呂尚那樣披肝瀝膽,嘔心瀝血,忠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於公元731年(開元十九年)敕令天下諸州各建一所太公廟。並要求以張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每當發兵出師或各將領及文武舉人應詔,都要先去太公廟拜謁。公元739年(開元二十七年)追諡呂尚為“ 武成王 ”,成為中華民族武聖人。
宋真宗時,又追封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公元1072年(宋神宗熙寧五年)為抵禦外冠入侵,下令要求各軍事將領必讀《太公兵法》。到了元朝時期,民間出現了一些關於姜太公的神話傳說。到明代萬曆年間,許仲琳創作了小說《封神演義》,從此,姜太公由人變成了神,民間廣為信奉。
歷史記載編輯
唐朝時期
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製如文宣。出師命將,發日引辭於廟。仍以古名將十人為十哲配享。天寶六載,詔諸州武舉人上省,先謁太公廟。乾元元年,太常少卿於休烈奏:"秋享漢祖廟,旁無侍臣,而太公乃以張良配。子房生漢初,佐高祖定天下,時不與太公接。古配食廟庭,皆其佐命;太公,人臣也,誼無配享。請以張良配漢祖廟。"
姜太公戎裝坐像,謀聖張良、兵聖孫武雕像配享於姜太公左右兩側
姜太公戎裝坐像,謀聖張良、兵聖孫武雕像配享於姜太公左右兩側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上元元年,尊太公為武成王,祭典與文宣王比,太公尚父廟更名成武成王廟,簡稱武廟。以歷代良將為十哲象坐侍,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勣列於左,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守吳起、燕晶國君樂毅列於右,以張良為配。
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奏:"治武成廟,請如《月令》春、秋釋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諸侯之數,樂奏軒縣。 "詔史館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將凡六十四人圖形焉:
越相國范蠡,齊將軍孫臏,趙信平君廉頗,秦將王翦,漢相國平陽侯曹參,左丞相絳侯周勃,前將軍北平太守李廣,大司馬冠軍侯霍去病,後漢太傅高密侯鄧禹,左將軍膠東侯賈复,執金吾雍奴侯寇恂,伏波將軍新息候馬援,太尉槐里侯皇甫嵩,魏征東將軍晉陽侯張遼,蜀前將軍漢壽亭侯關羽,吳偏將軍南郡太守周瑜,丞相婁侯陸遜,晉征南大將軍南城侯羊祜,撫軍大將軍襄陽侯王濬,東晉車騎將軍康樂公謝玄,前燕太宰錄尚書太原王慕容恪,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濟,梁太尉永寧郡公王僧辯,北齊尚書右僕射燕郡公慕容紹宗,周大冢宰齊王宇文憲,隋上柱國新義公韓擒虎,柱國太平公史萬歲,唐右武侯大將軍鄂國公尉遲敬德,右衛武大將軍邢國公蘇定方,右衛武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韓國公張仁亶,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中山公王晙,夏官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朔方大總管王孝傑。以上為一列,以下為另一列。
齊相管仲,安平君田單,趙馬服君趙奢,大將軍武安君李牧,漢梁王彭越,太尉條侯周亞夫,大將軍長平侯衛青,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後漢大司馬廣平侯吳漢,征西大將軍夏陽侯馮異,建威大將軍好畤侯耿弇,太尉新豐侯段颎,魏太尉鄧艾,蜀車騎將軍西鄉侯張飛,吳武威將軍南郡太守孱陵侯呂蒙,大司馬荊州牧陸抗,晉鎮南大將軍當陽侯杜預,太尉長沙公陶侃,前秦丞相王猛,後魏太尉北平王長孫嵩,宋徵虜將軍王鎮惡,陳司空南平公吳明徹,北齊右丞相咸陽王斛律光,周太傅大宗伯燕國公於謹,右僕射鄖國公韋孝寬,隋司空尚書令越國公楊素,右武侯大將軍宋國公賀若弼,唐司空河間郡王李孝恭,禮部尚書聞喜公裴行儉,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代國公郭元振,朔方節度使兼御史大夫張齊丘,太尉中書令尚父汾陽郡王郭子儀。
貞元二年,刑部尚書關播奏:"太公古稱大賢,下乃置亞聖,義有未安。而仲尼十哲,皆當時弟子,今以異時名將,列之弟子,非類也。請但用古今名將配享,去亞聖十哲之名。"自是,唯享武成王及留侯,而諸將不復祭矣。
貞元四年,兵部侍郎李紓言:"開元中,太公廟以張良配,以太常卿、少卿三獻,祝文曰:'皇帝遣某敢昭告。'至上元元年贈太公以王爵,祭典同文宣,有司遂以太尉獻,祝版親署,夫太公週之太師,張良漢之少傅,今至尊屈禮於臣佐,神何敢歆?且文宣百世所宗,故樂以宮縣,獻以太尉,尊師崇道也。太公述作止《六韜》,勳業著一代,請祝辭不進署,改昭告為敬祭,留侯為致祭,獻官用太常卿以下。"百官議之,多請如紓言。左司郎中嚴涚等議曰:"按紓援典訓尊卑之節,當矣,抑猶有未盡。夫大名徽號,不容虛美,而太公兵權奇計之人耳,當殷之失德,諸侯歸周,遂為佐命。祀典不云乎,'法施於人則祀之'?如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刪《詩書》,定《禮樂》,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皆宗之,法施於人矣。貞觀中,以太公兵家者流,始令磻溪立廟。開元漸著上戊釋奠禮,其進不薄矣。上元之際,執事者苟意於兵,遂封王爵,號擬文宣,彼於聖人非倫也。謂宜去武成王號,復為太公廟,奠亨之製如紓請。"刑部員外郎陸淳等議曰:"武成王,殷臣也,紂暴不諫,而佐週傾之,夫尊道者師其人,使天下之人入是廟,登是堂,稽其人,思其道,則立節死義之士安所奮乎?聖人宗堯、舜,賢夷、齊,不法桓,文,不贊伊尹,始謂此也。武成之名,與文宣偶,非不刊之典也 臣愚謂罷上元追封立廟,复磻溪祠,有司以時享,斯得矣。"左領軍大將軍令狐建等二十四人議曰:"兵革未靖,宜右武以起忠烈。今特貶損,非勸也。且追王爵,以時祠,為武教主,文、武並宗,典禮已久,改之非也。"乃詔以將軍為獻官,餘用紓奏。自是,以上將軍、大將軍、將軍為三獻。
[1] 
宋朝時期
宋朝建國之初,建隆議升歷代功臣二十三人,舊配享者退二十二人。慶曆儀,自張良、管仲而下依舊配享,不用建隆升降之次。元豐中,國子司業朱服言:“釋奠文宣王,以國子祭酒、司業為初獻,丞為亞獻,博士為終獻,太祝、奉禮並以監學官充。及上戊釋奠武成王,以祭酒、司業為初獻,其亞獻、終獻及讀祝、捧幣,令三班院差使臣充之。官制未行,武學隸樞密院,學官員數少,故差右選。今武學隸國子監,長、貳、丞、簿,官屬已多,請並以本監官充攝行事,仍令太常寺修入《祀儀》 。” 宋太祖趙匡胤幸武成王廟,歷觀兩廊所畫名將,以杖指白起曰:“起殺已降,不武之甚,何為受享於此?”命人去之。左拾遺知制誥高錫因上疏論王僧辯不克善終,不宜在配享之列。乃詔吏部尚書張昭、工部尚書竇儀與錫別加裁定,取功業始終無瑕者。
乾德元年(963年)六月癸巳,昭等議升漢灌嬰、後漢耿純、王霸、祭遵、班超、晉王渾、周訪、宋沈慶之、後魏李崇、傅永、北齊段韶、後周李弼、唐秦叔寶、張公謹、唐休璟、渾瑊、裴度、李光顏、李愬、鄭畋、梁葛從周、後唐周德威、符存審二十三人;退魏吳起、齊孫臏、趙廉頗、漢韓信、彭越、周亞夫、後漢段紀明、魏鄧艾、晉陶侃、蜀關羽、張飛、晉杜元凱、北齊慕容紹宗、梁王僧辯、陳吳明徹、隋楊素、賀若弼、史萬歲、唐李光弼、王孝傑、張齊丘、郭元振二十二人。詔塑齊相管仲像於堂,畫魏西河太守吳起於廡下,馀如昭等議。
乙未,秘書郎直史館管城梁週翰上言曰:“凡名將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誰當無累!一旦除去神位,吹毛求異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惡,似非允當。臣心惑焉。”不報。
政和二年,武學諭張滋言:“《詩》雲'赫赫南仲 '、'維師尚父'、'文武吉甫 '、'顯允方叔 '、'王命召虎 '、' 程伯休父 ',是均為周將,功著聲詩,今昔所尊惟一尚父,而南仲、吉甫之徒不預配食,餘如卻縠之閱禮樂、敦詩書,尉繚以言為學者師法,不當棄而不錄,請並配食。”博士孫宗鑑亦請以黃石公配。後有司討論不定,國子監丞趙子崧復言之。
  宣和五年,禮部言:“武成王廟從祀,除本傳已有封爵者,其未經封爵之人,齊相管仲擬封涿水侯,大司馬田穰苴橫山侯,吳大將軍孫武滬瀆侯,越相范蠡遂武侯,燕將樂毅平虜侯,蜀丞相諸葛亮順興侯,魏西河守吳起封廣宗伯,齊將孫臏武清伯,田單昌平伯,趙將廉頗臨城伯,秦將王翦鎮山伯,漢前將軍李廣懷柔伯,吳將軍周瑜平虜伯。”於是釋奠日,以張良配享殿上,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勣並西向,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並東向。東廡,白起、孫臏、廉頗、李牧、曹參、周勃、李廣、霍去病、鄧禹、馮異、吳漢、馬援、皇甫嵩、鄧艾、張飛、呂蒙、陸抗、杜預、陶侃、慕容恪、宇文憲、韋孝寬、楊素、賀若弼、李孝恭、蘇定方、王孝傑、王晙、李光弼,並西向;西廡,吳起、田單、趙奢、王翦、彭越、周亞夫、衛青、趙充國、寇恂、賈复、耿弇、段颎、張遼、關羽、周瑜、陸遜、羊祜、王濬、謝玄、王猛、王鎮惡、斛律光、王僧辯、於謹、吳明徹、韓擒虎、史萬歲、尉遲敬德、裴行儉、張仁亶、郭元振、李晟,並東向。凡七十二將雲。
  紹興七年五月,太常博士黃積厚乞以仲春、仲秋上戊日行禮。十一年五月,國子監丞林保奏:“竊見昭烈武成王享以酒脯而不用牲牢,雖曰時方多事,禮用綿蕝,然非所以右武而勵將士也。乞今後上戊釋奠用牲牢,以管仲至郭子儀十八人祀於殿上。”從之。
  乾道六年,詔武成王廟升李晟於堂上,降李勣於李晟位次,仍以曹彬從祀。先是,紹興間,右正言都民望言:“李勣邪說誤國,唐祀幾滅,李晟有再造王室之勳;宜升李晟於堂上,置李勣於河間王孝恭之下。”至是,著作郎傅伯壽言:“武成廟從祀,出於唐開元間,一時銓次,失於太雜。如尹吉甫之伐玁狁,召虎之平淮夷,寔亞鷹揚之烈;陳湯、傅介子、馮奉世、班超之流,皆為有漢之雋功;在晉則謝安、祖逖,在唐則王忠嗣、張巡輩,皆不得預從祀之列。竊聞邇日議臣請以本朝名將從祀,謂宜並詔有司,討論歷代諸將,為之去取,然後與本朝名將,繪於殿廡,亦乞取建隆、建炎以來驍俊忠概之臣,功烈暴於天下者,參陪廟祀。”故有是命。
[2] 
金朝時期
金朝時期的武成王廟也以薑太公為主祀,不過金朝為了彰顯女真名將的勇猛,刪減了不少漢族名將,添加了許多女真名將,也對武成王廟裡的人物做了一些更動,金章宗完顏璟泰和七年(1207),開始建造武成王廟,把完顏宗翰與張良共同配饗姜子牙,把管仲降級為下祀,再加列完顏宗雄、完顏宗望、完顏宗弼等人於堂上,把韓信等移至廂房,又刪減王猛、慕容恪等二十餘人,又增加加金朝將領斜也(完顏杲)等人。武成王廟的祭祀,武成王、宗翰、子房各羊一、豕一,餘共用羊八,無豕。金宣宗遷都汴京,餘會朝門內闕庭之右營廟如製,春秋上戊之祭仍舊。 [3] 
元朝時期
元朝時期,元朝皇帝仍以薑太公為武廟主祭, [4]  將武成王立廟於樞密院公堂之西,以孫武子、張良、管仲、樂毅、諸葛亮以下十人從祀。每歲春秋仲月上戊,以羊一、豕一、犧尊、象尊、籩、豆、俎、爵,樞密院遣官,行三獻禮。 [5] 
明朝時期
明朝洪武年間,因太公入侍歷代帝王廟,而被明太祖撤去武成王廟;至此,罷武廟祭,並去除呂尚的王號。
越南阮朝
在越南的阮朝時期,明命帝效仿唐朝唐玄宗所建的太公廟,在越南建造了一樣規制的武成王廟,所以越南的武成王廟仍以薑太公為主神,仍以張良為配享,但從祀的十人卻改為孫武、管仲、司馬穰苴、韓信、諸葛亮、李靖、郭子儀、李晟、岳飛、徐達等中國名將,與中國的唐、宋、元時期的武廟十哲略有不同。
另外,明命帝還增設六位越南名將加入武廟祀典,他們分別是陳朝的陳國竣,黎朝的黎魁,阮朝的阮有進、阮有鎰、尊室會、阮文張等人。
民國時期
華北偽政權為了對抗國共合作的抗日烽火,在1939年竟然重新繼起北京武廟的香火。偽華北臨時政府治安部總長、偽華北政務委員會總署督辦和偽華北綏靖軍總司令齊燮元將關嶽廟改造成武廟,主祀輔佐周文王和周武王開創周朝八百年天下的老武聖姜子牙,配享者左右共16位,從祀者左右共72位,這其中既有以顛覆大一統秦朝為志而以輔佐劉邦建立漢朝著名的張良、志在光復漢朝天下而名成三分天下的諸葛亮、在清初雖有功於滿族一統天下卻也負有背叛台灣鄭氏漢族政權而投降異族統治者的施琅、將勸其效法祖宗岳飛而起兵反對異族統治的曾靜和張熙向清朝雍正皇帝告密並釀成駭人聽聞文字獄的岳鍾琪等,也竟然有以抗金著名的岳飛和以抗倭著名的戚繼光
-----------------------
武成王廟起源於“太公廟”,唐開元十九年,唐玄宗為表彰和祭祀歷代名將,以薑子牙為主祭,漢留侯張良為配享,並以歷代名將十人從之。
唐肅宗上元元年即公元760年,尊姜太公為武成王,與祭奠孔子的文宣王廟相同,將太公廟更名為武成王廟,簡稱“武廟”。
武廟以太公為主神,以張良為副祀,以含張良在內的十位歷代名將分列左右。唐德宗時,增設歷代名將六十四人;宋真宗時,又追封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重新調整歷代名將七十二人,稱“武廟十賢七十二將”。
主祭:姜太公
十賢:管仲、樂毅、孫武、諸葛亮、李勣
司馬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
歷代名將總共七十二人
按年代順序排列如下:
春秋:管仲、孫武、司馬穰苴、范蠡
戰國:樂毅、白起、吳起、孫臏、田單、廉頗、趙奢、李牧、王翦
西漢:張良、韓信、曹參、彭越、周勃、周亞夫、李廣、衛青、霍去病、趙充國
東漢:鄧禹、寇恂、馮異、賈复、吳漢、耿弇、馬援、皇甫嵩、段穎
三國:諸葛亮、鄧艾、張遼、張飛、關羽、呂蒙、周瑜、陸遜、陸抗、杜預、羊祜、王濬
東晉十六國:陶侃、慕容恪、謝玄、王猛、王鎮惡
南北朝:宇文憲、韋孝寬、斛律光、王僧辯、於謹、吳明徹
隋:楊素、韓擒虎、賀若弼、史萬歲
唐:李勣、李靖、郭子儀、李孝恭、尉遲敬德、蘇定方、王孝傑、裴行儉、張仁亶、王睃、郭元振、李光弼、李晟
明洪武年間,廢武廟。
武成王廟,也叫武廟,是在公元731年,開元十九年,唐玄宗為了祭祀歷代名將所設置的廟,其中主祀姜子牙,然後張良是配享,下設另外九名歷史名將。
在公元760年,唐肅宗把武成廟改成武廟,而與祭祀孔子的文廟相對應。
武廟中間坐的就是姜子牙。
左邊坐的是秦白起,漢韓信,蜀諸葛亮,唐李靖,李勣。
右邊坐的是漢張良,齊田穰苴(也叫司馬穰苴),吳孫武,魏吳起,燕樂毅。
在公元782年,唐德宗時期,武廟增加了第二批次名將六十四人。
其中春秋戰國的有:越范蠡,齊孫臏,趙廉頗,秦王翦,齊管仲,齊田單,趙奢,趙李牧。
漢時期的有:曹參,周勃,彭城,周亞夫,衛青,李廣,霍去病,趙充國,吳漢,馮異,耿龠,鄧禹,賈复,冠恂,馬援,皇甫嵩,段颎。
魏晉十六國時期的有:張遼,鄧艾,關羽,張飛,周瑜,呂蒙,陸遜,陸抗,羊祜,杜預,王睿,謝玄,慕容恪,陶侃,王猛。
南北朝時期的有:檀道濟,王僧辯,慕容紹宗,宇文憲,長孫嵩,王鎮惡,吳明徹,
隋唐時期的有:韓擒虎,楊素,賀若弼史萬歲,尉遲敬德,蘇定方,張仁亶,王晙,王孝傑,李孝恭,裴行儉,郭元振,張齊丘,郭子儀。
到了宋朝,公元963年,趙匡胤把白起和吳起拿下了,武廟十哲的名單變成。
中間還是姜子牙,旁邊是張良。
左邊是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勣
右邊是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
相比唐的版本,就是拿下了白起和吳起(換到第二批次),換上了管仲,范蠡和郭子儀。
而第二批次共有四十五人,到了1123年,宋徽宗時期,第二批次增加到了七十二人。
在唐宋以前,姜太公被歷代皇帝封為"武聖",唐肅宗上元元年,追封西周開國名臣姜尚為武成王,詔令京城及各州皆設太公廟,並以張良、韓信、白起等七十二位歷朝歷代的名臣名將配享姜尚兩側。後經歷代君王增刪,剩六十四位,稱“武成王廟六十四將”。現在估計沒有了,只有關公廟了。原來的六十四將分別是左列: 范蠡(春秋吳國)、孫臏(春秋齊國)、廉頗(戰國趙國)、王剪(戰國秦國)、曹參(西漢)、周勃(西漢) 、李廣(西漢)、霍去病(西漢)、鄧禹(東漢)、賈复(東漢)、寇恂(東漢)、馬援(東漢)、皇甫嵩(東漢)、張遼(三國魏)、關羽(三國蜀)、周瑜(三國吳)、陸遜(三國吳)、羊祜(西晉)、王濬(西晉?)、謝玄(南朝東晉)、慕容恪(北朝前燕)、檀道濟(南朝宋)、王僧辯(南朝梁)、慕容紹宗(北朝齊)、宇文憲(北朝週)、韓擒虎(隋)、史萬歲(隋)、尉遲恭(唐)、蘇定方(唐)、張仁亶(唐)、王晙(唐)、王孝傑(唐)。
右列: 管仲(春秋齊國)、田單(戰國齊國)、趙奢(戰國趙國)、李牧(戰國趙國)、彭越(西漢)、周亞夫(西漢)、衛青(西漢)、趙充國(西漢)、吳漢(東漢)、馮異(東漢)、耿弇(東漢)、段熲、鄧艾(三國魏)、張飛(三國蜀)、呂蒙(三國吳)、陸抗(三國吳) 、杜預(西晉)、陶侃(南朝東晉)、王猛(北朝前秦)、長孫嵩(北朝北魏)、王鎮惡(南朝宋)、吳明徹(南朝陳)、斛律光(北朝齊)、於謹(北朝週)、韋孝寬(北朝週)、楊素(隋)、賀若弼(隋)、李孝恭(唐)、裴行儉(唐)、郭元振(唐)、張齊丘(唐)、郭子儀(唐) 。


為什麼秦叔寶和程咬金沒有配享宋七十二將武廟?
 04-28
謝邀,為什麼秦瓊和程咬金沒有配享七十二武廟這個問題,首先看他倆是否符合條件。
一、首先說下武成王廟的來歷。武成王廟,簡稱「武廟」,舊稱「太公廟」,唐朝開元十九年,玄宗皇帝為表彰並祭祀歷代名將建立了武成王廟。當時是以姜子牙為主祭,漢張良為副祭。
(武成王廟)
到了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為了和祭祀孔子的文廟相對應,改為了武廟。這時候增加到了十人——"十哲"。(十哲:一、秦武安君白起、二、漢淮陰侯韓信、三、蜀丞相諸葛亮、四、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五、司空英國公李勣,六漢太子少傅張良、七、齊大司馬田穰苴、八、吳將軍孫武、九魏西河守吳起、十、燕晶國君樂毅)
到了唐德宗時候,顏真卿建議增設古今六十四名將為從祀。(六十四名將:范蠡、孫臏、廉頗、王翦、曹參、周勃、李廣、霍去病、鄧禹、賈復、寇恂、馬援、皇甫嵩、張遼、關羽、周瑜,陸遜,羊祜,王濬,謝玄,慕容恪,檀道濟,王僧辯,慕容紹宗,宇文憲,韓擒虎,史萬歲,尉遲敬德,蘇定方,張仁亶,王晙,王孝傑。
管仲,田單,趙奢,李牧,彭越,周亞夫,衛青,趙充國,吳漢,馮異,耿弇,侯段熲,鄧艾,張飛,呂蒙,陸抗,杜預,陶侃,王猛,長孫嵩,王鎮惡,吳明徹,斛律光,于謹,韋孝寬,楊素,賀若弼,李孝恭,裴行儉,郭元振,張齊丘,郭子儀。共六十四位)
(秦瓊)
宋真宗時,又追封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又重新整改增設古今七十二名將為從祀。
到了元朝時期,繼續以姜太公為武廟主神,但從祀名將規模大減員,很多人都被剔除了,只以孫武子、張良、管仲、樂毅、諸葛亮以下十人為從祀。
二、從這個演變過程來看,不但是唐朝沒有秦瓊和程咬金配享武成王廟,即便到了宋代,大幅度增加人員的情況下,二人仍然沒有入選,這就有點奇怪了,縱觀整個名單,不如二人功績的有許多,這到底為什麼呢?
這應了一句話「領導說你行就行,不行也行!」不然的話,尉遲敬德能入選,秦瓊比尉遲敬德條件不低卻沒有入選,我也只能找到如上原因。萬能的親們也許能找到更好的原因,春秋君實在無能為力了。
(程咬金)
【我是秉燭讀春秋,歡迎加關注,點贊和留言評論】
說實話,秦叔寶、程咬金級別不夠。
武廟原為太公廟,由唐玄宗所置。最初,廟裡除姜太公外,就只有張良一人而已。
唐肅宗時,增加到十人(包括張良),號稱武廟十哲。十哲個個大名鼎鼎,都是歷代名將,如諸葛亮、韓信。
武廟人數暴增是在唐德宗時,人數增加了六十四位,因人數眾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說這麼多隻為說明一個事實,就是在李唐自家設置的武廟裡,秦叔寶、程咬金一次都沒進。
而在眾多唐朝功臣中,進過武廟的有李靖,徐世績,蘇定方,王孝傑等等,反正就是沒有秦叔寶,程咬金兩人。
不過,在宋朝秦叔寶曾經進過武廟。宋開國不久,宋太祖對配享武廟裡的極個別人不滿,於是下詔重新考量,甄選武廟的祭祀人員,秦叔寶有幸當選。
然而宋微宗時,武廟又進行了新一輪的調整,秦叔寶被移了出去,最終才有了較為權威的武廟七十二將。
從武廟七十二將名單來看,雖然有爭議,但是大多名將為歷代最出類拔萃的人物,當選理所應當,名副其實。
雖然我也很喜歡秦叔寶和程咬金,雖然在隋唐演義里他們是叱吒風雲的人物,但是從真實的史料記載來看,他們倆真是一般般,離一流將領還有一定的距離。
的確,秦叔寶和程咬金非常勇猛,也能審時度勢,但是始終缺點火候。
與同時期的將領相比,論勇兩人難超尉遲恭,論才智,又難比李靖,徐世績,論功勞更是比好些人遜色。不能當選七十二將也就理所當然了。
先說說秦瓊,在正史中,他只是一名衝鋒陷陣的武將,從未單獨統帥一軍。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里位列最後,沒有入武廟的原因,推測是因為早年受傷較多,歸唐後立功不多。
再說程咬金時,需先提一下白起,唐朝武廟裡是有白起的,然據宋史記載:
四年四月,帝幸廟,歷觀圖壁,指白起曰:「此人殺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與此?」命去之。
也就是說宋太祖因為反對殺降,對白起評價不高。而舊唐書記載:
師次怛篤城,有胡人數千家開門出降,知節屠城而去,賀魯遂即遠遁。軍還,坐免官。
能看出來,程咬金也曾屠殺投降的平民,並因此免官,所以推測此為其沒有配享的原因。
附宋七十二武將名單:
配享(一檔):張良
武廟十哲(二檔)西向: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勣。東向: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
六十一將(三檔)東廡西向29名:白起、孫臏、廉頗、李牧、曹參、周勃、李廣、霍去病、鄧禹、馮異、吳漢、馬援、皇甫嵩、鄧艾、張飛、呂蒙、陸抗、杜預、陶侃、慕容恪、宇文憲、韋孝寬、楊素、賀若弼、李孝恭、蘇定方、王孝傑、王晙、李光弼。
六十一將(三檔)西廡東向32名:吳起、田單、趙奢、王翦、彭越、周亞夫、衛青、趙充國、寇恂、賈復、耿弇、段飃、張遼、關羽、周瑜、陸遜、羊祜、王浚、謝玄、王猛、王鎮惡、斛律光、王僧辯、于謹、吳明徹、韓擒虎、史萬歲、尉遲敬德、裴行儉、張仁但、郭元振、李晟。
不請自來!
直奔主題,我個人認為,有其下原因:
1、重文抑武 我國歷史自宋始,文益盛,武日微! 宋代及以後,基本上重文輕武的思想成為統治思想。自宋之後,我們可以看到,文官節制武將,成為各朝各代的慣例……
所以,在此思想下,秦瓊、程咬金這一類的衝鋒陷陣的武將,基本無緣入列! 縱觀宋武廟七十二將,多數是謀略型的統帥人物,並非上陣殺敵的猛將!例如:張良、孫臏、諸葛亮等……
2、演義的誇大虛名 歷史上的秦瓊和程咬金並沒有《隋唐演義》中那般威震天下! 《隋唐演義》中,記得說秦瓊馬踏黃河兩岸,鐧打山東一十八府(不知道對不對,原話記得不太清楚,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想一想,多威風啊!!
然而,歷史上的秦瓊、程咬金不過是戰鬥力有點發達的將領而已。誰有千軍之勇,卻不是威震天下,統帥三軍,獨當一面的人物! 遠遠無法與韓信這一類統帥三軍,征戰四方的帥才相比! 3、入選標準模糊不清 縱觀宋武廟七十二家將,似乎不是一個標準選拔出來的!
張良、孫臏、諸葛亮這類的,只能算是謀士吧,真要披甲上陣,恐怕會被秒殺吧……而且孫臏還是個跛子(沒有看不起的意思,請勿介意)
! 還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將,卻不在其列,但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入選,比如我們熟悉的西楚霸王項羽…… 所以,這個七十二將的選拔,本身就缺乏統一的標準和有力的說服力!
其實吧,武廟七十二將,不過是在武廟十哲基礎上,為了襯托出武將的地位,而選拔出來拱衛姜太公的……


關羽為何能取代姜子牙、岳飛武聖的地位,被人供奉於武廟呢?
2018-02-24 由 每日有趣聞 發表于歷史
關羽為何能取代姜子牙、岳飛武聖的地位,被人供奉於武廟呢?
說起武廟,就不得不說說文廟,文廟也稱孔廟,或許武廟許多人未曾見過,但是文廟大家一定很熟悉,因為文廟裡供奉著影響了中國千百年文化道德信仰的大聖人孔子。
也是因為有了文廟而後就有了武廟,從文廟誕生到現在,文廟裡供奉著的都是孔子,當然這其中還有分等級制度,聖王孔子,亞聖孟子,以及十哲(十位孔子比較著名的弟子)、72子(大部分也是孔子的弟子)。
而武廟呢,從剛開始供奉的是我們的武聖姜子牙,亞聖張良,以及十哲(白起、韓信等著名的歷史武將,72子(諸葛亮、孫武等人)。
但是老薑被人供奉,享受香火的好景不長,就有人挑戰他的地位了,當然其也是當了兩千多年了,任期也就到了。
我們的抗金英雄岳飛崛起了,岳飛作為精忠報國的代表深受世人敬仰,同時其悲慘的結局也引人同情,在南宋時期就被封為武聖,入武廟受人供奉,任期也是有550多年了。
而到了如今,大家最為熟悉的關二爺是如何爭奪武聖的位置的?按道理其無論從各方面都比不上前面二位先賢的,姜子牙平定天下,關二爺只是偏居一偶,岳飛精忠報國橫掃金國,羽哥也只是打打內戰(三國)。而且大家可能知道,關羽成名是比岳飛早的,但是入廟卻比岳飛晚,這是為何。
這就多虧了羅貫中的幫忙了,演義和小說以及民間故事的渲染使得關羽名聲大噪,同時當時的清政府因為政治需要,需要樹立關羽忠義的形象,以更好的統治漢人,而且岳飛抗金須知金乃是滿人的祖宗,所以必須使其下台,從而換屆中關羽就上台了。
現如今,武廟也被稱為關帝廟,關羽也被許多海內外華人信仰著。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4eoy922.html


姜子牙,姜姓,呂氏,名望,字子牙,也稱呂尚。姜太公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姜尚俗稱姜子牙商朝未年人相傳姜子牙的先祖本是個貴族在舜帝時作過官,而且屢立戰功,被舜封在呂地(今河南南陽),所以又稱呂尚。但到了姜子牙出世以後,家境已經敗落了,成了普通了貧民,所以薑子牙年輕的時候幹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
【記載】
    “昭烈武成王”姜子牙  
    姜太公在我國歷史上是一位高壽的人,姜太公死後,返周而葬,葬於文王、武王的陵墓旁。當時周朝規定,姜太公五世之內皆反周而葬,五世之後才能葬於齊地。在唐宋以前,姜太公被歷代皇帝封為武聖,唐肅宗封姜太公為武成王,宋真宗時,又封姜太公為昭烈武成王。到了元朝時期,民間對姜太公增加了一些神話傳說。到明代萬曆年間,許仲琳創作了《封神演義》小說,從此,姜太公由人變成了神,並且為民間廣為信奉。
    姜太公釣魚
    姜子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同時他在道教和民間的地位也較高。他出身貴族家庭,祖先的封地叫呂,所以他又被稱為呂尚。姜子牙生於山東省的沿海地區,自幼聰慧。據說,他還能預測世界上將要發生的大事。
    當時姜子牙所在的王朝商朝的皇帝紂是一個殘暴的人,他統治期間戰爭不斷,為了躲避戰亂,姜子牙到中國北方的遼寧隱居了40年,後來又來到西北陝西省的終南山。在那裡,他經常到渭河去釣魚,可是3年中他卻一條魚也沒有釣到,而且他的魚鉤還是直的。人們都嘲笑他,他卻無動於衷,所以在中國有一句成語叫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神奇的是,後來他果然釣到一條魚,在魚的肚子裡有一本兵法書。更巧合的是,當天晚上,周王朝(公元前11世紀-8世紀)的皇帝文王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高人。第二天,他就遇到了姜子牙。姜子牙向周文王講述了自己的身世,文王當時正為了打敗敵人建立王朝而搜羅人才,所以就對他說:我的先祖太公早就寄希望於你了。因此,後人又稱他為太公望,在民間一般稱他為姜太公。文王給他以極高的地位,並在他的幫助下,消滅了商朝。在以後的中國各朝代都為他建立了神廟,而道家也傳說他升天成仙了。
  一、姜太公生平及其出生地之歷史考證
  姜太公姓姜或呂氏,名望、尚,字子牙,號飛熊,炎帝神農皇帝51世孫,伯夷36世孫。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師,齊王,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紹、駱、銘、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皇后。公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已酉年出生於今山東省日照市;公元前1072年戊辰年,周康王六年,卒於週首都鎬京,歲壽139歲。陵塚位於陝西省咸陽市週陵鄉,距離文王陵1公里;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姜太公祠內設有衣冠塚。
  姜太公半生寒微,擇主不遇,飄遊不定,但他能動心忍性,觀察風雲,等待時機,終遇明主,輔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興周。周武王伐紂,太公為軍師,牧野大戰,滅商盛週,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太公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創建了泱泱大國,遺風猶存,累世相續,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礎。
  關於姜太公的出生地,文獻記載不一,主要是東海說和河內說。
  《孟子·離婁上》說:“伯夷闢紂,居北海之濱,……太公闢紂,居東海之濱……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呂氏春秋·首時》篇說:“太公望,東夷之士也。”高誘注《呂氏春秋·首時》篇說:“太公望,河內人也。”《後漢書·郡國三》注引《博物記》雲: “太公呂望所出,今有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其浦今存。”《水經註·汶水》雲:“(汶水)又北過淳于縣西,故夏后氏之斟灌國也。周武王以封淳于公,號曰淳于國。”《水經註·齊乘》雲:“莒州東百六十里有東呂鄉,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水經註》引太公廟碑文曰:“太公望,河內汲人。”究竟何說為確,據史籍和當代有關專家的考辨,認為東海說根據較為確鑿。東呂鄉當為姜太公出生地。古代呂、莒本為一字,莒為周代國名,即為現在山東省莒縣。東呂鄉、東呂裡在莒城東面,今屬山東省日照市。漢張華《博物誌》明確標出:“海曲城有東呂鄉東呂裡,太公望所出也。”西漢的“海曲'則為現在的“日照”。今人楊伯峻對姜太公里籍作了具體的考辨。他說:“閻若璩《四書釋地續》雲:'後漢琅邪國海曲縣,劉昭引《博物記註》雲:太公呂望所出,今有東呂鄉。又釣於棘津,其浦今存。又於清河國廣川縣棘津城,辨其當在琅邪海曲,此城殊非。余謂海曲故城,《通典》稱在莒縣東,則當日太公闢紂居東海之濱即是其家。漢崔瑗、晉盧無忌立《齊太公碑》以為汲縣人者,誤。”(《孟子譯註·離婁上》)所論有據、甚確。就是說,姜太公的出生地當今山東省東部黃海之濱的日照、莒縣一帶,亦正是司馬遷所說的“東海上人'之義。據齊國國都,當今的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史記記載姜太公出生地為現今日照市。據姜太公分支後裔盧氏宗親世界研究會(含韓國等國外盧氏)史記記載,姜太公出生地為山東日照市。當今中國研究姜太公的最高權威之一,中國國防大學著名教授,姜太公後裔姜國柱先生,經多年研究考證,確認姜太公出生地為山東省日照市。
  還需要說明的是,在四千年前,日照市兩城鎮(距市區十八公里),是亞洲最大的城市。這是美國考古專家組同山東大學在實地聯合考察半年之久得出的結論。作為一代偉人姜太公出生在這樣的文化發達地區,應更合乎情理。經綜合考證分析認為,姜太公出生地應為山東省日照市。
   《水經註》引太公廟碑文曰:“太公望,河內汲人。”《呂氏春秋·首時》篇說:“太公望,河內人也。”《史記》齊太公世家》:“太公望呂沿者,東海上人。”衛輝市在民國以前屬河內郡,1988年以前叫汲縣。衛輝附近有“東海”這個地名,有碑文為證。西晉汲郡出土的<竹書紀年>專載姜太公為"魏之汲邑人".
    二、姜太公的歷史地位
  姜太公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轟轟烈烈、神秘莫測,確實稱得上是奇人、奇事、奇男子。綜觀太公一生的建樹,無論從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其中尤以軍事最著,所以太史公言“後世之言兵及週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稱得上兵家之鼻祖,軍事之淵藪。
  姜太公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國文藝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還是中國神壇上一位居眾神之上的神主。作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為“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護佑神靈。
  周朝從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個聖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賢才,來輔助周國實現滅殷興周的任務,所以名太公為“太公望”,到武王執政時,又以“師尚父”相稱,尊寵權貴無以復加。文王所命太公之“師”即“太師”,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長官,既主軍,也問政。時有“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之言,足見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姜太公是一位滿腹韜略的賢臣和非凡的政治、軍事家,一直受歷代統治者崇尚,這在《詩經》等唐朝以前的許多史料及文學作品中頌文頗多。
  唐太宗即位後,外夷相侵,內患未除,政局動亂,國家面臨著百亂待治,百廢待興的情況,為了達到“安人理國”的目的,便自稱他是姜太公的化身,便在磻溪建立太公廟,他用這一舉動告訴人們,他要像周文王訪賢並重用薑太公那樣的賢臣良將,他後來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國的人才,終於實現了“貞觀之治”。唐玄宗為求國內安寧,需要像姜太公那樣披肝瀝膽,嘔心瀝血,忠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於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敕令天下諸州各建一所太公廟。並要求以張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每當發兵出師或各將領及文武舉人應詔,都要先去太公廟拜謁。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諡姜太公為“武成王”,成為中華民族“武”聖人。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為抵禦外冠入侵,下令要求各軍事將領必讀《太公兵法》。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周西伯昌之脫羑里,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週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這就確立了姜太公是中華民族創立韜略理論開山祖的地位。
  1972年從山東臨沂銀雀山漢武帝初年的墓葬發掘出的《六韜》殘簡,來校勘今天存世的各種《六韜》版本和本注,說明了《六韜》一書,在漢武帝以前就流行開了,否定了《六韜》是古人偽託呂尚所著的懷疑,進一步證實了姜太公在軍事理論上的著述是真實的。他在軍事理論方面,在政治、經濟鬥爭的策略思想方面,都為子孫後代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豐富的遺產,人們稱他是兵家權謀思想的始祖是當之無愧的!
  中國古代的兵論、兵法、兵書、戰策、戰術等一整套的軍事理論學說,就其最早發端、形成體系、構成學說來說,都始自齊國,源自太公,所以說太公為兵家宗師、齊國兵聖、中國武祖是當之無愧的。可以說,沒有太公理論及其所建立的齊國兵家,則不會有如此博大精深、智謀高超、理論完整、源遠流長、綿延不斷、影響巨大的中國兵學理論學說。今天,我們在研究中國古代的治國方略、用兵之道時,不能不重視太公的傑出貢獻、思想價值。中國古今著名的軍事家孫武、鬼穀子、黃石公、諸葛亮等都學習吸收了太公《六韜》的精華,太公的文韜武略被當今世界上的政治、經濟、管理、軍事、科技等各個領域所借鑒。
  太公治國,確立了“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治國方針,在齊國數百年的發展史上,代代相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確立了齊文化的歷史地位。
  太公已去世3000餘年了,人民處於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豐功偉績,以樸實的感情編造出他的很多神話故事歌頌他。說他曾在昆明山學道,後奉師命下山助週滅商,滅商之後又奉師命發榜封神。這在《太平御覽》和《封神記》等書上逐步把他神化了。到了明代許仲琳為崇敬太公無法形容時便以神面化之編著了一部《封神演義》,把他說成是管天下所有神的神了,太公的神奇和威嚴,成為驅邪扶正的偶像了。這些雖然超出了歷史的真實,但卻反映出姜太公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三、姜太公思想
  呂尚(姜太公)的文治武略影響深遠。他不僅是開創西周的功臣,而且輔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朝之元老,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經驗,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他的思想、理論、實踐博大精深。
  1、韜略鼻祖,千古武聖
  姜太公作為中國韜略鼻祖、千古武聖,其文韜武略、經國治軍,理民化俗之論、之策、之術,都為後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並為華夏民族所稱頌、效法。
  “兵聖”孫武及其《孫子兵法》飲譽中外,堪稱兵法之集大成者,其軍事思想亦不乏借鑒太公謀略之處。舉例說明:如《孫子兵法·虛實篇》有“出其所必趨,趨其所不意”之句,而以反映姜太公軍事思想的《六韜》論著中《文韜·兵道》記載即有“兵勝之術,密察敵人之機而速乘其利,复疾擊其不意”之句;《孫子兵法·計篇》中“將者,智、信、仁、勇、嚴也”與《六韜·龍韜·論將》中“將有五材十過”,“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相近;《孫子兵法·計篇》稱“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國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而《六韜·龍韜·論將》亦言“故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於將。將者,國之輔,先王之所重也。”等等。
  有關姜太公軍事思想的著作有《六韜》、《陰符經》、《太公兵法》、《太公金匱》等,但現存甚少。其軍事韜略、戰爭謀略、戰法戰術、軍隊建設、戰爭準備等思想的高明、深邃、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的全面性、創造性、開拓性,他不是單純地就軍事而論軍事,而是從哲人智能的高度,以聰明政治家的眼光,將政治與軍事、治國與理軍緊密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加以論述。這就使他的軍事韜略、謀略頗俱全面性、深刻性、精闢性,因而為歷代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所推重,並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六韜》作為中國古代偉大的軍事著作,在宋代被列為《武經七書》之一,作為武學教本,成為武將們必讀的兵書。二千多年來,《六韜》與其它“武經”一樣,從先秦至現代,不斷有人註釋、講解、校勘、闡揚,挖掘其思想宏旨奧義,吸取其思想精華,經久不衰,至今愈盛,充分展現了其光輝的思想價值和不朽的生命力。我們應當珍惜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使之在新時代更加輝煌。
  2、權謀思想
    《六韜·文韜·文師》最後有一段姜太公的話:“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這是太公“陰謀修德以傾商政”,滅商興周的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權謀思想。因為,最大的權謀莫過於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奇取和建立國家政權是軍事謀略的根本。這一思想,除《文師》外,在《發啟》、《文啟》、《順啟》等篇中也都反复論述這個道理。太公被封齊,建立齊國之後,推行的根本方針也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思想。可以看出,姜太公認為,人的本性是惡死而樂生,好德而歸利,能給予人以生利的是道義,能行仁義道德者,則能使天下人歸服。因此,國君應當以天下之利為利,以天下之害為害,以天下之樂為樂,以天下之生為務。只有以仁義道德為天下興利除害,使天下人與之共利害,同生死,共憂患,共苦樂,這樣便可以收攬、固結民心,使萬民歸心、歡心。基於這種認識,《六韜》強調國君要行仁修德,澤及百姓,不可暴民、虐民,為已而害民,。只有這樣,人民才能與國君同舟共濟,擁戴國君。本思想亦在齊國的實踐中貫徹、實現了這一思想。這是其它所有軍事謀略家所沒有的。可見,《六韜》一書的上述內容,與姜太公的軍事謀略思想相符。
  3、愛民思想
    愛民之道,就是以仁義之道,修德惠民,使民和服。如太公所言:“敬其眾,合其親。敬其眾則合,合其親則喜,是謂仁義之紀。無使人奪汝威,因其明,順其常。順者任之以德,逆者絕之以力。敬之無疑,天下和服。”就是說,要尊重民意,敬愛民眾,聚合宗親,行仁舉義,就會受到民眾的擁護愛戴,這樣使天下和服,就可以守土、固國而王天下。因此,威服天下者,不必專任武力,不可橫暴百姓,而要以仁義為本,修德禁暴。這就是姜太公和《六韜》重視文韜而不輕武略,把經國與治軍作為整體而論的高明之處。他治國安民用仁道,施仁政,重教化,因民俗,順民情。這就充分錶現了姜太公治政的出發點和歸宿地都是為了愛民。《六韜·文韜·國務》雲:“太公曰:'利而無害,成而無敗,生而無殺,與而無奪,反而無苦,喜而無怒。'”從上我們不難看出,“愛民”思想之深,在先秦軍事、政治和諸侯君中,也只有姜太公才有如此深刻“愛民”思想。而且,也是由姜太公在齊立國之後,真正把“愛民”思想貫徹到建國的實踐當中去,這就是齊國的富民政策。
  4、順民思想
    姜太公深知“民為邦本,民固國興”的道理,有民則有國,無民則何國可言。因此,他力倡以民為本,仁政順民的思想。順民就是“重民”、“貴民”。如果國君、人臣和各級官吏,不以民為本,以民事為務,而敲剝、殘害民眾,就會使民眾離心離德,離之而去,叛之而反。姜太公通過自己長期生活在民眾中的親自實歷,不斷觀察,精心研究,對於民為貴、民為本的思想有深刻的認識,並樹立了牢固的民本意識,所以他在出山之前和立國治國之中,都始終堅持以民為本,實行仁政,收服民心,使萬民歸心。對如何安靜、安定天下,姜太公指出:天有其自己的運行規律,民眾有其自己的日常生活事業。君主能與民眾共同安生,天下就安靜,民眾就安定了。最好的政治是因民俗、順民心進行治理,其次是宣傳教化,感代民眾。民眾被教化、受感化,就會服從政令,所以說天道無為而能生長萬物、成就萬物,民眾無需給予而能自己富庶,這就是對人治理天下的高尚道德,亦是無為而無所不為的根本道理所在。
  5、舉賢思想
    《六韜·文韜》中《上賢》、《舉賢》兩篇,集中表現了姜太公的重賢、上賢、選賢、舉賢的聖賢治國論及其思想內容。所謂“上賢”,就是尊重、崇尚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尊賢尚功是姜太公“國本”的主要內容之一。姜太公認為,作為君主治理國家,必須尊崇德才兼備的賢人,抑制無才無德的庸人;任用忠實誠信的人,除去奸詐虛偽的人;嚴禁暴亂的行為,禁止奢侈的風俗,因此,明君用人應當警惕六種壞事、七種壞人。六種壞事的危害是:“傷王之德”、“傷王之化”、“傷王之權”、“傷王之威”、“傷功勞之臣”、“傷庶人之業”。對七種壞人,絕對不可信用,即“勿使為將”、“勿與謀”、“勿近”、“勿寵”、“勿使”、“禁之”、“止之”。這就堵死了壞人幹壞事、危國家、害民眾的路徑。  
  《六韜·文韜·上賢》雲:“太公曰:'得賢將者兵強國昌,不得賢將者,兵弱國亡。'”舉賢思想,在姜太公建立齊國之後,又正式列入建國方針之一,即“舉賢而上功”。
  6、六守三寶
    姜太公的理財富國、富民足民的發展經濟的思想主張是全面而周到、精闢而深刻的。《六韜·文韜·六守》載:太公曰:“人君有六守三寶。”六守:仁、義、忠、信、勇、謀。三寶:大農、大工、大商謂之三寶。農一其鄉則谷足;工一其鄉則器足,商一其鄉則貨足。三寶各安其處,民乃不慮。無亂其鄉,無亂其族。臣無富於君,都無大於國。六守長則群昌;三寶完則國安。這三寶在齊立國之後,也是列入建國方針之一,即“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農工商同時發展,重點又是發展工商業,因而,後來的齊國才發展或為一個民富、國強的大國。
  姜太公在“三寶並重”“本末並利”、“上下俱足”、廣開財源的基礎上,提出了他的貨幣政策,確保財貨正常流通、賦稅正常繳納,促進經濟發展、市場繁榮,這種開源節流的經濟、貨幣政策,實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上策。姜太公深知,農、工、商三業對國計民生的重要意義。國無農無食不穩,國無工無器不富,國無商無貨不活,故要農、工、商並重,協調發展,使人民有業可從,衣食飽暖,器具足用,財貨流通,財政充裕。姜太公的“三寶”思想,不僅是周朝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而且為齊國的強大奠定了政治、物質基礎。此發展經濟的指導思想,延續至當今世界。
  7、九府圜法
  姜太公的貨幣政策,主要是他制定的九府圜法。所謂“九府圜法”,顏師古《注》雲:“《周官》大府、玉府、內府、外府、泉府、天府、職內、職金、職幣皆掌財幣之官,故云九府。圜謂均而通也。”姜太公所建立的“九府圜法”,是用行政手段保證財貨的均衡流通和合理出入,使錢幣與布帛不斷流通,聚散適宜,無積滯,無匱乏。國以之富,民以之足。
  “九府”是“掌財幣之官”。查《周禮》的“九府”之職能,就在於“通貨幣,易有無”。
  姜太公的財政經濟政策和金融管理制度,不僅為周朝的經濟管理、經濟監督、賦稅收納、貨物保藏等建立了完整、嚴密的管理體系、管理制度,而且為齊國的強大,為齊桓公和管仲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業奠定了基礎。姜太公的生財之道,理財之策,即開源節流之製,是富民強國之道,為萬世治國興邦之正道,萬事不易之治道,故為萬世法。
  四、千秋功業,後人稱讚
  姜太公的道德功業,為後人所推崇、稱頌。有人把他由人變為神,列入神仙之首,說他能呼風喚雨、使神役鬼;有人把他尊為“兵家鼻祖”;齊人稱他為“天齊至尊”等等。歷代文人墨客、哲人智士、兵家武士,都在詩詞文論、兵書戰策中,抒發情懷,稱讚有加。他們或觀太公留下的歷史遺跡而抒發已志,或以太公事蹟為據而引申已論,頌揚其功。
  在《詩經·大明》中寫道: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在諸多贊詩中,對姜太公一生功績給予高度概括、評價的要算《封神演義》的作者許仲琳的《姜元帥贊》:
  六韜留下成王業,妙算玄機不可窮。
  出將入相千秋業,伐罪吊民萬古功。
  運籌帷幄欺風後,燮理陰陽壓老彭。
  亙古軍師為第一,聲名直並泰山隆。
  對姜太公一生的千秋功業,不僅詩詞歌頌,而且經史文論,多有盛讚。
  對姜太公人們不僅重視他的著作和智能的價值,還十分尊崇他高尚的人格和不懈奮鬥的精神,懷念他對正義,對文明的孜孜追求;困難,他不退卻,不屈辱,不低頭;飢餓,也不理會;沉淪,他不屈服;年高,他不服老,而對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毫不動搖。是有志不嫌年高,大器晚成“使老者奮”的典範。他永遠是中華兒女的自豪和驕傲。
  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延綿不斷的中華民族傳統思想文化中,齊魯文化是主要來源,集中代表了炎黃這一思想體系的傳統文明。在遠古時代,炎帝、黃帝為首的兩個部落,已開始結合。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已融合成為一個民族。在周初,代表這兩個部族的兩個偉大歷史人物,一個是封於齊國的炎帝后裔姜太公,一個是封於魯國的黃帝后裔周公旦。我們說,假如沒有周公的文韜和姜太公的武略,作為“小邦週”是很難戰勝“大國殷”的,即使是戰勝了,也難以鞏固,並創造出那樣燦爛輝煌的周代文明。現在我們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認真研究姜太公的思想,正確評價姜太公的功業,對於深入研究探討中華民族歷史文化,尤其占其主流的齊魯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姜太公享年考】
    姜太公是殷周交替時的一個關鍵人物。以往,有關他的享年,從八九十歲到一百三四十歲⑴,什麼說法都有。究其原因,除了文獻記載的有限,更重要的還是缺少一個可資參照的年表。另外,有關周文王等人的年齡問題,也有類似的情況,且與太公享年的研究有著密切的聯繫。現在好了,夏商周斷代工程找回了一個“失落的年表”⑵,我們正可據以進行新的探索。同時,由於我們的研究,只能算作斷代工程的“拾餘”,所以,也可從一個側面對“新年表”的正確性和適用程度,起到一定的檢驗作用。
一、太公享年的大體範圍
    春秋以前的史料,如《尚書》、《易經》、《詩經》、甲骨文、金文等,沒有明確涉及太公年齡的內容。戰國至兩漢的著述,多把初見周文王時的薑太公,說成是一位老者,儘管在形容老的程度上各有不同。如《荀子》和《韓詩外傳》裡就說:初見文王時的太公是“夫人行年七十有二,渾然而齒墮矣。”《尉繚子》裡說:“太公望”年過七十“及遇文王”。《孟子》說:太公和叔齊“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楚辭》說:“太公九十乃顯榮兮,誠未遇其匹合。”《史記》說:“蓋太公之卒,百有餘年。”《淮南子》說:“呂尚使老者奮,項托使嬰兒衿。以類相慕。”《說苑》裡有太公望“七十而相週,九十而封齊”等等。
    然而,近日見到網上有一篇名為《姜太公之高壽》的文章(見新鄉歷史文化專欄),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意見,文中說:
顧頡剛先生的《太公望年壽》認為,古文獻中記載的薑太公年壽數,都是戰國時代齊國遊士的妄談。“太公”原意為“老太爺”,但後人誤以為太公是長壽之意,正好像彭祖名字中有“祖”,老子姓名中有“老”,就誤以為彭祖、老子是年逾八百歲(似應為八十歲)的老人。而且從《詩經·大明》“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原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中所描寫的戰爭場面和搏擊的迅勇情況看,九十歲的老人是做不到的。所以顧頡剛推測,姜太公在牧野之戰時,年約三十,終於八十歲左右。
    我們認為,要想深入研究太公的具體享年,首先也需要有一個大致的範圍,並且覺得,說“姜太公在牧野之戰時,年約三十,終於八十歲左右”,是很難讓人信從的,明顯的理由至少有以下四點:
    首先,說太公高壽“都是戰國時代齊國遊士的妄談”不妥。正如我們前面所舉,荀子、尉繚子、孟子和屈原,都是戰國時人,又都說過太公高壽,但卻無一人是“齊國遊士”者。
    其次,僅據《詩經·大雅·大明》裡的詩句“維師尚父,時維鷹揚”的描寫,就認為“姜太公在牧野之戰時,年約三十”,顯然是想像的成分過多了。歷史上老當益壯征戰沙場的人不勝枚舉。況且,“鷹揚”一詞,恐怕關鍵還要落實在一個“率”字上;太公本人,未必一定是要“身先戟斧”的。
    第三,說“姜太公在牧野之戰時,年約三十”,實際上也就是說,姜太公在遇文王之時是二十歲左右。這不但和其它典籍不能相容,也不合情理。比如,太公的閱歷和韜略從何而來?“呂牙在殷”和“太公避紂,居東海之濱”⑶該怎麼解釋?尤其是太公的女兒邑姜為“周王妃”(詳後),也都沒了著落。
    第四,《史記·齊太公世家》裡說,“蓋太公之卒,百有餘年”,比起荀子、屈原等人的說法還要長些,當另有所據,比如齊國的“史記”--《齊乘》之類。因為,司馬遷是沒有可能看到《汲冢書·竹書紀年》裡所說,齊太公卒於周康王六年的。
    總之,把“渭水垂釣”⑷時得遇周文王的薑太公定位成一位老者,並把他的享年初步定位於百年以上,無論是從情理上推想,還是從史料上參照,都要更妥當些。
二、關於文王的在位時限
    為了進一步研究姜太公的享年,需要先確定一個“參照系”,就是周文王的在位時間。因為,就目前所知,惟獨周文王的在位狀況,與姜太公的生平有比較明確的“系年”關係。
    有關周文王的在位情況,《尚書·無逸》說:“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國五十年。”《呂氏春秋·制樂》說:“文王即位八年而地動,已動之後四十三年,凡文王立國五十一年而終。”這是說執政時間長短的。《古本竹書紀年》說:文丁(即殷紂王的祖父)十一年“王殺季歷(文王的父親)”,這是和文王即位有關的記載。有了這兩項史料,再參照“斷代工程”的新年表--文丁在位為十一年,即公元前1112--1102年,公元前1101年其子帝乙(即帝紂的父親)即位,我們就可以把文王的在位期限,也定在公元前1101--1050年了。另外,對於文王的卒年,也可以直接採用倪德衛先生的研究成果。倪先生依據《逸周書第二十三小開解》、劉歆《世經》等當中的有關天象,所得研究結論也說:“文王五十年,是公元前1050年。”⑸
    把文王在位的第五十年定於公元前1050年,可使許多事件獲得明確而合理的解釋。首先是文王改元的時間。以往,有關牧野大戰之“十一年”(或十三年),是文王十一年,還是武王即位後改元的十一年,一直懸而未決。現在,把文王終年定位於公元前1050年,就等於排除了武王即位改元“十一年”的可能性。因為,從公元前1101文王即位到公元前1046武王克商,中間也就五十五年,是容不下文王執政五十年再加上武王改元“十一年”,共六十一年的。 
               
四、太公享年考略
    要想確定姜太公的享年,我們以為須待討論的關鍵問題,實際上主要是三個:一是太公前往西歧投靠文王時的那一年,年齡是多大?二是那一年是公元前的哪一年?三是太公卒於何年?先談第一個問題,《荀子·君道篇》裡說:
夫文王非無貴戚也,非無子弟也,非無便嬖也,倜然乃舉太公於州人而用之,豈私之也哉!以為親邪?則周姬姓也,而彼姜姓也。以為故耶?則未嘗相識也。以為好麗耶?則夫人行年七十有二,渾然而齒墮矣。
    接下來,在《韓詩外傳》裡,亦有“以為嬌好耶,則太公年七十二,渾然齒墮矣”等幾乎完全相同的文字,不同的僅是把“州人”改成了“舟人”。再稍晚,《史記滑稽列傳》裡,也有類似的說法:
    《詩》曰:“鼓鐘於宮,聲聞於外;鶴鳴於皋,聲聞於天。苟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躬行仁義七十二年,逢文王,得行其說。封於齊,七百歲而不絕。此士之所以日夜孜孜修學、行道,不敢止也。
    由三宗史料可以看到,在荀況、韓嬰和司馬遷的心目中,太公見文王時的年齡,都是七十二歲。尤其是荀況,雖為趙人,但曾三作“稷下領袖”,其言必定源自齊人或齊典。那麼,這一“認定”,能和其它有關的典籍相容嗎?我們說,可以的。比如,《說苑》裡有“呂望年七十釣於渭渚”⑻的話。《說苑尊賢》裡有:“太公望,故老婦之出夫也,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年七十而相週,九十而封齊。”這裡“年七十釣於渭渚”、“年七十而相週”中的七十,因係整數,故可視其為約數。又如《尉繚子·武議篇》裡有:“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賣食盟津,過七十餘而主不聽,人人謂之狂夫也。及遇文王,則提三萬之眾,一戰而天下定,非'武議'安能此合也?”這裡所說的“過七十餘而主不聽”後“及遇文王”,也是支持太公投靠文王時是七十二歲的。當然,不同的說法也有,主要是兩種。一種是“太公八十而遇文王”,我們以為這種說法比較晚近,其中多有文學誇張的性質。如李白的《梁甫吟》裡,就有“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的句子,有論者也把其當著史料信從⑼,或是把“姜太公時年八十有三”當作史料應用⑽,就不足取了。二是有人主張“'七十'、'七十二'、'七十餘'均非具體數字,乃我國古代表示'至大無極'的一種神秘數字”⑾。落實到年齡上,如前所述,認為是古人用以表示年長的意思,並不能代表姜太公的年齡,太公當時的年齡應更小許多。我們以為,把七十二歲減少十歲,或者二三十歲,也許並不影響太公老驥伏櫪的形象,甚至從生理上說,還更加合乎常情,比如牧野大戰之時他可以更年輕些。然而,僅憑想像得到一個數字,既無新發現的史料支持,又和現有文獻記載相抵觸,恐怕也是不足取的。
    第二,是太公投靠文王的具體年分。據前面“文王在位時間”的討論可知,機動的範圍並不大,也就是文王被從羑里放歸到其卒年,即公元前1056--1050共七個年頭的初年或次年。因為,即使排除神話性質的“同夢說”⑿不論,參照《尚書大傳》的“羑里營救說”、《楚辭·天問》的“屠市偶識說”以及《鬼穀子·忤合第六》的“呂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後合於文王”等史料,都不難想像得到,太公和文王的相識,並非始於渭水之陽的魚釣。《太公六韜》和《史記周本紀》裡說的,太公和文王的初遇,是因文王做了一個夢,又經卜師占卜,結果果然在荒山野岸遇到了“坐茅以漁”的太公,是我們今天的人難以信從的。比較之下,還是寧可相信《史記齊太公世家》裡的話:
    言呂尚所以事周雖異然,要之為文武師,周西伯之脫羑里歸,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週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周西伯政平,及斷虞、芮之訟,而詩人稱西伯受命曰文王。伐崇、須密、犬夷,大作豐邑,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
    另外,在《說苑·指武》篇裡,還有細節的記載:“文王曰:'吾欲用兵,誰可伐?密須氏疑於我,可先往伐?'管叔曰:'不可,其君天下之明君也,伐之不義。'太公望曰:'臣聞之,先王伐枉不伐順,伐險不伐易,伐過不伐及。'文王曰:'善!'遂伐密須氏,滅之也。”討論到此,初步的結論已經有了:即太公投靠文王之年,最大的可能應是文王從羑里回歸的初年,即公元前1056年。這年他是72歲;72加上1056,姜太公應生於公元前的1128年。
    第三,是太公的卒年,相關的史料主要也是兩種。一是《史記·齊太公世家》裡說:“蓋太公之卒,百有餘年。”一是《古本竹書紀年》記有“周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今本竹書紀年》記有“周康王六年,齊太公薨”。不難看到,司馬遷的說法是“蓋”字當頭,無從追索;而《竹書紀年》的記載卻是定位明確,毫不含糊。問題是,《竹書紀年》的這一記載,可信程度又如何呢?須得作進一步的考證。
    眾所周知,出土於西晉汲郡(今衛輝市)古塚的《竹書紀年》,宋代時已經亡佚。今天所流行的本子,無論是“今本”還是“古本”,都是後人依據西晉以後的各種史籍匯集而成,難免真偽互見,參差不齊。不過,所幸的是,有關太公卒年的記載,卻是實證仍在,而且來路明確的。所謂實證,就是著名的“齊太公呂望表”碑文,碑文中有:“(晉)太康二年,縣之西偏有盜發塚而得竹策之書,藏書之年,當秦坑儒之前八十六歲……其《紀年》曰:'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參考年數,蓋壽百一十餘歲。”文中的“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正是今、古二本匯集之源。原碑雖已丟失,但“下真跡一等”的拓片,各大博物館均有收藏。所謂來路明確,又包括兩個環節:一是該碑的落款清晰--“太康十年三月丙寅朔十九日甲申造”。太康十年是公元289年,距汲冢被盜的太康二年(一說太康元年或咸寧五年),中間只有八年。另據《晉書》束皙、荀勖、衛恆等人的列傳,《汲冢書》原為“蝌蚪文”竹簡,隨即被轉運收藏到了朝廷秘府,翻譯過程有相當的時間。立碑人盧無忌,應是在京都洛陽的秘府,親自目驗了那支(或為兩支)“四十字”⒀的牘簡。碑文中有“太公之裔孫范陽盧無忌,自太子洗馬來為汲令”的文字,可為佐證。二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為公元前213年,“秦坑儒之前八十六歲”是在公元前299年,也就是說,《汲冢書》確是在地下埋了近六百年的戰國真跡;週“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至少確是戰國時期,約略與荀子同時的魏國人的看法。
    查核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周康王六年是公元前1015年,太公的享年應為公元前1128年--1015年,即113歲。它和“齊太公呂望表”中所說的,“蓋壽百一十餘歲”也是相應而不悖的。此外,還可以參照《呂氏家譜》、太公故里(今衛輝市太公泉鎮)人對始祖太公的祭祀,續加說明:太公的誕辰是農曆八月初三,冥誕是農曆十月二十。一生經歷了商武乙、文丁、帝乙,帝紂和周武王、成王、康王等七代王朝,服務了包括殷帝乙、紂王和周文王在內的五位帝君。可以說,不但在中國歷史上,而且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唐叔虞是成王的同胞幼弟。《左傳·昭公元年》說:“唐叔虞。當武王、邑姜方震太叔,夢帝謂己:'餘命爾子曰虞,將與之唐;屬諸參,而蕃育其子孫。'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滅唐,而封大叔焉。”《史記·晉世家》說:“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亂,周公誅滅唐。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圭以與唐叔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請擇日封叔虞。成王曰:'吾與之戲爾。'史佚曰:'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於是遂封叔虞於唐。唐在河、汾之東,方百里,故曰唐叔虞。”我們姑且不論故事中的“神話”部分,是當時的人編造或是其後不久的人附會。還是同樣的理由,若說唐叔也系和武王年齡相彷彿的后妃所生,就更不易解釋:何以武王和該王后結婚二十年內(時間或許還更長)一直未曾生育王子,而是過了四十歲卻一生再生?現在,若是把王后定位於晚嫁的邑姜,就簡單多了。邑姜正當青春年少,先生了成王,隔年又生唐叔虞,完全是順理成章的事。
小結
    夏商周斷代工程在決斷武王伐紂時間和相關各王年表時,儘管充分考慮了文獻學方面的因素,但未必能把薑太公的享年問題作為重點溶入其中。我們另闢蹊徑,著重引入大姒和邑姜兩個人物,推斷出的太公享年,能和一些重大事件以及王年協調,既能說明自己的結論接近史實,也能從一個小的側面說明新年表的可信。
    歸納以上探討可以小結以下三點:一是文王的享年為六十二歲(公元前1112--1050年),即位之年為公元前1101年,兩年後“帝乙歸妹”,再過三年生武王,武王的享年合於五十四歲;受命之年(公元前1056年)為五十六歲,合於“文王受命為中身”的記載。二是考定了太公的生辰為公元前1128年,即殷武乙二十年農曆八月初三,卒於公元前1015年,即周康王六年農曆十月二十日,享年113歲,排除了諸如“生於殷庚丁年間”等種種不實的說法。三是連帶探討了邑姜適嫁武王之年,不但為金文斷代中的“王姜”問題提供了新的佐證,也為流傳了三千年的“桐葉封弟”故事開闢了思路。當然,這裡僅僅是一些比較粗淺的認識,真正的結論,還有待於專家們更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評論】
  姜子牙在世的年代,正是殷商走向衰亡、地處商朝西的一個屬國周逐漸上升的時期。姜子牙聽說周伯姬昌施行仁政經濟發達政治清明社會穩定大得人心便很想為興周滅商一展雄才大略而此時姬昌也正在為治國興邦而廣攬人才於是姜太公便下定決心,離開了商朝,不辭勞苦,來到了周的領地渭水之濱,終日以釣魚為生,其實是在觀察世態的變化,尋找大展宏圖的機會。據說,姜子牙釣魚用的是直釣,魚當然釣不上來,所以才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說法。   
  姜子牙用了幾十年的功夫,勤學苦讀,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可謂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學識淵博。尤其對歷史和時勢的研究更是駕輕就熟如今當了姬昌的太師可以說是厚積薄發運籌而游刃有餘對內他幫助姬昌制定了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政策如:實行“九一租稅制”,即農人租用公田,只繳納九分之一租稅的低稅制度;給大大小小的官吏“分地”,作為官吏的奉祿,而且子孫可以承襲等。這樣,就調動了農人在官田上努力生產、官吏們自覺地搞好本人分地生產的極性,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為有朝一日興兵伐紂奠定了穩固的經濟基礎。對外,姜子牙協助姬昌實行光養晦薄禿孤立瓦解的政策對商王他表面上表現得謙和恭順一心事殷使商王誤以為周是最可靠的屬國姬昌是位忠心的伯而在暗中卻採取種種手段,拉攏爭取殷商王朝的其他屬國使殷商越來越孤立結果許多諸侯國和部落陸陸續續地棄殷而投週,到了後來,殷商雖名為天子,而真正附屬於他的屬國、部落卻連三分之一都不足了。這樣,就又為最後消滅紂王,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可惜的是,姬昌未能實現滅紂的願望,便撒手歸西了。姬昌死後,他的兒子姬發繼位,這就是周武王(姬昌死後被追封為周文王姬發繼位亦繼志繼續為興周滅商而努力他拜姜子牙為國師並號稱為師尚父姜子牙也不改初衷,繼續全力輔佐姬發以圖大業。有一天,武王姬發問姜子牙:“我打算減輕刑罰而又能樹立我的權威,少施行一些賞賜而又能使人們從善,少頒布一些政令法規而民眾又都能自覺按一定的規範行事。請問師尚父,怎樣做才能實現這一點呢?”姜子牙說:“如果你殺了一個人就能使一千個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殺兩個就能使一萬個人害怕而不再犯罪,殺三個人就能使三軍軍威大振那麼你就把他們殺瞭如果你賞了一個而使一千個人高興賞兩個人而使一萬個人高興賞三個人而能使三軍上下都高興,那麼你就賞他們;如果你能通過法律條令約束了一個人而使一千人遵照執行,那麼你就用這法律法令 約束他;如果你能通過禁止兩個人的錯誤行為而使一萬個人不再去做,那麼你就去禁上;如果你能通過教育三個人而使三軍上下都受到教育,那麼你就去教育。總之,能夠殺一個而懲戒上萬人,賞賜一個而激勵更多的人,這才是有道明君的權威,幸福之所在啊!”武王姬發聽了,頓開茅塞,照著姜子牙的話去做,時時慎於刑賞,力求令行禁止,使周朝的政治更加清明,背叛殷商而依附周室外的人越來越多,出師伐紂的日子已經指日可待了。
  這時周朝已羽翼豐滿國勢日隆而殷商王朝已出現了土崩瓦解之勢。特別是殷商王朝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內忠臣良將被殺的被殺被囚的被囚外逃的外逃降週的降週姜子牙審時度勢,認為伐紂的時機已到便親任主帥統領大軍以吊民伐罪為號召,聯合諸侯各國出兵直取商都。經過牧野一戰,大敗商軍,迫使商紂王連夜出逃,與妃子妲已投火自焚於鹿台。中國歷史上的殷商王朝至此也便宣告滅亡了,姜子牙終於完成了扶週滅商的宏圖大業。 
  由於姜子牙在興周滅商中建有殊功,武王姬發把薑子牙封到了齊地,成為周代齊國的始祖。姜子牙勵精圖治,終將齊國治理成為春秋戰國時期五霸七雄中的強國之一而由於姜太公的雄才偉略更被後人稱為中國謀略家的開山鼻祖司馬遷就曾說後世之言兵及週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史記·齊太公世家》)在我國著名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說姜太公曾在崑崙山從無始天尊學道,後來是奉師命下山輔佐周室的。在起兵伐紂時,也是通過許多道術之士與紂軍鬥法而完成興周大業的。這其實是把薑太公這個歷史人物神化了。
    《易·繫辭傳》:神農氏繼包犧(伏羲)氏之後而興起,初以農業和商業貿易教天下。黃帝、堯、舜氏繼神農之後相繼興起,仍以羲、炎之道化民使宜,教以“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中華民族賴此道不斷發展壯大、繁榮昌盛起來。所以炎帝、黃帝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共祖,中華民族自稱為“炎黃子孫”,也本於此。
    炎帝神農氏姜姓,“當是所謂東夷者也”;黃帝軒轅氏姬姓,“當是所謂華夏者也”。由此可知,姜姓氏族是炎帝之後,固為東夷的土著民族。姜尚姜姓,是炎帝后裔,東夷土著。炎帝之後,先後興起的共工、蚩尤、伯夷和逄伯陵等東夷姜姓氏族的著名首領,都是姜尚的先祖。共工任智刑霸諸侯,蚩尤以武力威天下,伯夷典三禮而立五刑,都成為姜尚必然傳承的先德舊業。東夷主要指齊地。伏羲始畫八卦,故“陰陽的信仰起於齊民族,……(陰陽學)是齊學的正統”;“黃老之學起於齊”,所謂因
    “四時之大順”和“治各有宜” (胡適《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齊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等政教思想早已萌生於東夷齊地,也是姜尚必然受熏陶、就教化的文化傳統。
    唐、虞時期,伯夷為四岳而封國於呂,姜姓族人微而復振。姜姓有邰氏女姜嫄生后稷,為周人的始祖,是弘揚神農氏“耕農”之業的第一人,堯舉以為“農師”。夏、商之際,伯夷子孫在中原的封國--申國和呂國已開始衰落。申為姜尚祖先的封國。氏族勢力衰落,在中原難以立足,故姜尚的先人又舉族遷回水草肥美、溫濕適宜的東海老家。當時,東夷姜姓氏族依然興旺。逄伯陵作為姜尚的先祖,立國於齊,一度稱強。逄伯陵氏女是周太王的正妃,史稱太姜,生王季,即周文王之父。姜、姬亦世有
姻親。
    商朝從帝祖甲開始,不時對東夷用兵。到帝武乙,為掠奪人口、牲畜及其他財物,商人侵犯東夷的戰爭不曾停歇過。逄伯陵建立的齊國歷300年後因屢受攻伐趨於衰落。東夷姜姓呂氏族人都隨之衰微。帝乙更以侵略夷方(東夷)和盂方為專務。帝辛頻“徵人方”(東夷),多次“為虐於東夷”,就成為姜尚目睹耳聞的事實了。
    商人對東夷人發動的多年的侵略戰爭,遭到了東夷人的堅決反抗。為此東夷​​人付出了極大的犧牲:族人戰死或被擄去當奴隸,牲口和財物被大量搶走或毀壞掉。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使姜尚逐漸認識到了“殺人安人”“攻其國,愛其民”“以戰止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姜尚少壯窮困卑賤,直到老年才遇文王、武王,得展抱負,是所謂大器晚成的典型。他先後垂釣、賣食、屠牛、賣卜,是婦之逐夫,又是不售的佣役,久處最下層,苦心志,勞筋骨,餓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人間辛酸無不體味,世上冷暖盡已備嘗。
    許由是古代的高士。孔子將薑尚同許由相比:“許由,獨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以拯橫流、利天下為己任,所以薑尚久求進身用世的機遇而不以獨善其身為足。姜尚走遍各地,盡訪諸侯,尋祖跡於申、呂故地,觀風俗於夷、夏舊族;他幾度出入周國、殷都,如岐陽、豐邑、孟津、朝歌、牧野等地,多次回顧商湯、夏桀的成敗得失。他以演《易》之術教西伯於羑里,並教西伯脫身羑里之囚;又勸西伯獻洛西之地,以換取紂王廢止炮烙等酷刑。但直至文王渭水訪賢以後,姜尚方才開始了他“兼利天下”的大業。   姜太公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這充分說明了其在中國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其思想理論的博大精深。
【姜太公祠】
    位於臨淄永流鎮張家莊太公衣冠塚北側。太公呂尚,字子牙,號太公望,東海人,呂姓姜氏,世稱姜太公,公元前11世紀封於齊,為齊國第一代國君。他在任期間,“通商工之業,便漁鹽之利,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卒葬於週,齊人思其德,葬衣冠於此。衣冠塚墓高28米,南北長50米,東西寬55米。1993年,臨淄區在太公衣冠塚北側建姜太公祠,建築面積98平方米,主殿為歇山式掛廊配殿,各三楹,現為名人書畫展廳。主殿供奉著姜太公彩繪聖像,殿壁有反映姜太公貧困生涯、避紂去商、習武著書、牧野大戰、封齊就國、破菜爭丘、太公治齊、懲治不訓、周王授權、傳子歸國等到不平凡一生的壁畫。


武成王廟碑
武成王廟碑
作者:徐鉉 唐        
《全唐文/卷0883》
下臣伏讀前史,窮探政經,莫不以兵戰為危事,目干戈為兇器。異達人之格論,蓋曲士之常談。若乃上考洪荒,遐觀擬象,九疇垂範,何嘗棄從革之功。五緯麗天,詎可淪長庚之耀。春生夏長,非秋無以收成。雷動風行,非霜不能肅殺。先王設教,誰敢渝之?垂衣裳以正其本,為弧矢以申其用。阪泉戡難,所以見軒後之神明。丹浦庇人,所以成帝堯之光宅。七旬來格,本由舞羽之仁。八百同辭,始自葬枯之惠。故修文廟堂之上者,武功之始。折衝千里之外者,文德之形。如仁而忘兵,則西夏偃王以之而殞。恃力而棄義,則夫差嬴政由是而亡。乃知文德不修,則武功不立。武功不試,則文德不昭。相須而成,其揆一也。故立其教者謂之聖,大其業者謂之賢。聖則應天順人,西伯受代殷之任。賢則開物成務,太師有佐命之功。當其偃息朝歌,盤桓渭水。量恢宇宙,既處困而能通。才冠生民,亦俟時而後動。雲雷之屯已構,天人之契冥符。曆數有歸,君臣相遇。投釣而起,同車以還。尊為王者之師,我無慚德。加之百官之上,人絕異言。大矣哉!聖哲膺期,無德而稱已。故能式遏亂略,大拯橫流。把白旄而誓師,操黃鉞而助斷。解倒懸之困,釋比屋之誅。大統既集,天保已定。然後式廬表墓,歸馬放牛。申義風於夷齊,授成事於且奭。宏開四履,高祀五侯。及其德澤將衰,風流已遠,猶使紀侯大去,不遺九世之讎。周室既卑,更賴一匡之業。自非道充四表,功濟三才,孰能丕顯烈光?
若斯之盛者也。其後聖人既沒,真風漸離。戰國如焚,群生殄瘁。先王利器,舉為爭奪之資。闕里諸生,率用縱橫之說。遂使中都憤歎,聿興未學之詞。柱史傷嗟,始發不祥之論。流遁忘返,積習生常。則我武之音,將墜於地。夫至公所以應群動,上德所以綜萬殊。達其旨則左右咸宜,迷其本則弛張兩失。自漢參霸道,魏濟奸雄。藐爾千年,荒哉七德。國家參墟發命,扈水膺圖。群黎興徯後之辭,八表有宅心之地。高祖奉天革政,扇牧野之高風。太宗屈已師臣,躡渭濱之盛軌。施其法則致其報,入其國則思其人。貞觀年中,始於磻溪立廟。元宗祇若先訓,奮發神謀。平內難於女戎,嗣鴻圖於代邸。永言遺範,重事嚴禋。開元中,詔京師及天下州府並立太公廟。著良辰於上戊,抗縟禮於虞庠。而復曆選前修,式崇配享。得其體者,參入室升堂之列。蹈其跡者,儼摳衣函丈之容。穆矣皇風,煥乎甲令。肅宗來朝走馬,初嚴避敵之師。九五飛龍,遂荷在天之命。澆戈既戮,商奄猶驕。方資戡定之勤,更舉裦崇之詔。禮尊南面,位極真王。取其大告之稱,以定易名之典。歷代之闕文備矣,聖皇之能事烝哉。故得靈鑒孔昭,群臣競勸,諸侯供職,函夏同文。中興之功,配天齊古。雖復運逢興替,時有安危,造周之德毀隆,思漢之人常在。烈祖沈潛剛克,神武有徵。靜氛癘於蕭牆,功高庖正。掃欃槍於丹徼,業茂賓門。由是四海樂推,三靈眷命。光復舊物,洪惟至公。大道將行,皇猷累洽。
今上允文允武,克長克君。自出震見離,發號施令。雷行天下,豐宜日中。信及豚魚,仁沾行葦。若夫尚齒尊賢之教,宵衣旰食之勤,制禮作樂之文,返樸斫雕之質,固已紛綸帝籙,掩映瑤編。猶復葉比臧謀,疇諮庶政,以為五材並用,廢一不可。天下雖平,忘戰必危。是故簡萬乘之人,申九伐之令。六官聯事,百度惟貞。副君以介弟之尊,當撫軍之任。威而不猛,動必以仁。大元帥齊王明德茂親,由諸王而宿衛,副元帥燕王敦詩說禮,以長子而帥師。用能啟迪大中,張皇下武。其餘西京名將,霧集星羅。北府奇兵,飆馳電騖。並列雲台之像,咸開長水之營。地利人和,思深慮遠。域中無事,則用之於進賢興功。四方有變,則用之於弔民伐罪。故出車甌洛,則係以長纓。鞠旅衡湘,則舉為內地。皆所以拯共塗炭之患,息其沈閼之爭。非徒誇大兵威,並兼土宇而已。至於篁竹萑蒲之聚,田昭屈景之宗,或粗舉先聲,或聊分偏校,莫不厥角稽顙,請命即刑。史不絕書,野無遺寇。斯乃聲明文物之外,廟堂帷幄之間,思未半而功已倍矣。加以為而不宰,讓德於天。潔粢豐盛,靡違於時事。春蘭秋菊,遠被於無文。乃顧戎韜,式嚴邦政。以為三王四代之事,罔不從師。前哲令德之人,必將崇祀。列聖盛典,實啟孫謀。乃復舊章,爰作新廟。於是宗伯建位,梓人授規。入端門而右回,旁太學以西顧。瞰康莊而列屏,因爽塏而營基。他山之石咸移,中伐之材畢萃。成之不日,自比靈台。揆彼方中,寧慚楚室。崇堂屹以特起,高門豁其洞開。筵有籩豆之區,階有賓主之位。干戈在序,鍾鼓在庭。繟然觀藝之場,藹爾致誠之地。春秋二仲,時和氣清,醴醆交羞,牲牷不疾。鶡冠礧劍,展告虔薦信之儀。玉戚朱千,儼象德達神之列。中軍元帥,出建靈旗。六郡良家,來登勇爵。旆旌鐃吹,桓桓推轂之威。金石絲篁,穆穆燕毛之序。觀之者亂臣知懼,比夫漢尊黃老,詎臻清淨之源。秦用刑名,徒有深刻之弊。中庸之德,其在茲乎?
嗟夫!聖人沒而微言絕,王澤竭而頌聲息。奚斯路寢,諸侯之事何觀。吉甫清風,衰世之音執尚。豈若帝圖光赫,聖祚宏新。人知鼓篋之方,家識止戈之漸。固可著之金石,列在鼎彝。微臣學愧常師,用慚兼備。承明再入,固無經國之才。宣室徵還,幸對受厘之問。將使延州聽樂,長聞雅正之聲。圮上受書,世出帝王之佐。敢揚丕訓,敬勒貞瑉。其銘曰:
於惟基命,建用皇極。實有武備,以昭文德。弗惠弗迪,是糾是殛,天地剛柔,惟帝之則。是則是效,文王武王。惟師尚父,時維鷹揚。匡正天下,綏爰四方。微禹之烈,於湯有光。肅肅牽牲,皇皇表海。簡禮從質,因民不改。難老曰壽,專征為大。泱泱之風,至今猶在。大道既隱,明王不遭。走鹿爭逐,赬魚告勞。泯若四履,紛吾六韜。我思古人,心焉忉忉。天或愛民,物無終否。率此叛國,歸於聖帝。自葛初征,至牧乃誓。君子萬年,本支百世。鴻圖再造,二聖重光。亦既大賚,寧惟小康。六事允厘,四維孔張。夢寐卜獵,諮嗟釣璜。虎踞之陽,龍藏之涘。爰作新廟,畢崇明祀。設枑交戟,朱門納陛。嵬{山罪}穹崇,重深奧秘。名光大告,禮重真王。侑神祀食,入室升堂。威儀文物,容貌采章。列聖有作,茲焉不忘。膠庠既成,教義既明。三湘即序,百越來庭。馬無南牧,人怨東征。烈烈政典,洋洋頌聲。商郊車騎,灌壇風雨。績用不泯,威神若睹。鏤金石以表德,薦馨香而受祜。春蘭兮秋菊,無絕兮終古。


制禮以教天下: 唐宋禮書與國家社會 - 張文昌 - Google 圖書 - https://goo.gl/GKsoLm


楚莊王一鳴驚人稱霸天下 卻提出「止戈為武」
文/劉曉
楚莊王提出,「武」的根本含義是「止戈」,而要做到「止戈」,修行德業是非常重要的。示意圖。
更新: 2019-11-24 3:50 AM    標籤: 楚莊王, 一鳴驚人, 武功
楚莊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但史書上記載,在他即位的頭三年,每日都是吃喝玩樂,且荒於政事,下令說「有敢諫者死無赦」。
明代小說《東周列國志》中的楚莊王像。(公有領域)
一個叫伍舉的大臣實在看不下去了,就以隱喻的方法進諫道:「臣聽說楚國的高地上有一隻大鳥,棲息三年,不飛不鳴,不知是什麼鳥?」聰明的楚莊王聽出了諷喻的意思,就回答說:「大鳥三年不飛,飛則沖天;三年不鳴,鳴必驚人。」
然而,幾個月過去了,楚莊王依然我行我素,依舊吃喝玩樂。另一位叫蘇從的大臣再次冒死進言,莊王終於聽從了勸告,誅殺身邊的小人,任用賢能,勵精圖治,推行法治,還興修水利,重視耕作,使得楚國的國力日益強盛,並成為了春秋的霸主。
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這樣一件事。當時,周代諸侯宮廷南面的宮門,稱作「雉門」,又稱作「茅門」。為了管理雉門,楚莊王制定了有關法令,稱作「茅門之法」。
根據茅門之法,「群臣大夫諸公子入朝,馬蹄踐溜者,廷斬其輈、戮其御。」意思是說,群臣諸大夫和公子們到宮廷來朝拜楚王時,誰的馬蹄踐踏了茅門外的散水,就由宮廷裡的執法官把他的車轅砍斷,把他的車夫處死。
一天,太子入朝,馬蹄踐踏了散水,執法官就按照法律規定,砍了太子的車轅,殺了太子的車夫。太子很憤怒,到宮廷裡對楚莊王哭訴道:「請父親為我殺死那個執法官。」
春秋時代馬戰車構造圖。(公有領域)
楚莊王告訴兒子:「法令是用以敬宗廟尊社稷的,因此凡是能立法守法、尊敬社稷的,都是國家應該器重的臣子,這樣的人怎麼可以把他處死呢?違犯法律、不聽從命令、不尊敬社稷,那就意味著臣子凌駕在君王之上。臣子凌駕在君王之上,那麼君王就失去權威;下面的人喜歡計較報復,那麼上面的君王就會受到威脅。權威喪失,君位危險,國家就會保不住。那我拿什麼留給子孫後代呢?」
太子聽後,很羞愧,立即退下了。
與當代縱容子女利用職權攫取利益、為非作歹的中共官員相對照,楚莊王之言、之行怎不讓今人慨歎!
更讓人欽佩的是楚莊王對於武功的理解。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戰擊敗了強大的晉國後,楚國已經沒有了敵手。有大臣在戰爭結束後建議莊王建造軍營炫耀武功,收集晉國士兵的首級堆起高冢,以此表明不忘記武功。
可是楚莊王卻說:「說到文字,止戈二字合起來是個武字。武王打敗殷商後作《周頌》,裡邊有詩句說:『收拾干戈,包藏弓箭。我追求美德,成就王業而保有天下。』『先王的美德而加以發揚,我前去征討只是為了求得安定。』『安定萬邦,常有豐年。』」
「武功,是用來禁止強暴、消滅戰爭、保持強大、鞏固功業、安定百姓、使大眾和順、豐富財物的,現在我讓晉楚兩國士兵暴露屍骨,炫耀武力以使諸侯畏懼,不消滅戰爭,哪裡能夠保持強大?百姓如何能夠安定?沒有德行而勉強和諸侯相爭,用什麼使大眾和順?趁人之危作為自己的利益,趁人之亂作為自己的安定,如何能豐富財物?武功具有七種美德,我對晉國用兵卻沒有一項美德,用什麼來昭示子孫後代?還是為楚國的先君修建宗廟,把成功的事祭告先君罷了。用武不是我追求的功業。古代聖明的君王征伐對上不恭敬的國家,抓住它的罪魁禍首殺掉埋葬以懲戒罪惡。現在我並不能明確指出晉國的罪惡在哪裡,士卒都不過是盡忠為執行國君的命令而死,怎麼能建造高冢懲戒他們呢?」
楚莊王之語道出了「武」的根本含義,那就是「止戈」,而要做到「止戈」,不盲目追求武功、修行德業是非常重要的。@*#
楚莊王一鳴驚人稱霸天下 卻提出「止戈為武」 | 武功 | 大紀元 http://bit.ly/35vcBS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