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16年日本人所繪臺灣地圖_Map_of_Taiwan_-_Formosa_by_Japanese (1)2021-01-28_135559

台三線上還真的有三條「線」,而且一點也不浪漫!臺灣史上的「台三線」是如何影響平埔四次大遷徙的? | Mata Taiwan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

台三線上還真的有三條「線」,而且一點也不浪漫!臺灣史上的「台三線」是如何影響平埔四次大遷徙的?
台三線上還真的有三條「線」,而且一點也不浪漫!臺灣史上的「台三線」是如何影響平埔四次大遷徙的? | Mata Taiwan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 https://bit.ly/3psmU3w
編按:客委會主委李永得 5/23 到立法院備詢,其中國民黨立委黃昭順質詢「浪漫台三線,你要讓我知道是哪三條線?」,讓李尷尬回應「台三線不是三條線,而是沿線有客家地景的一條公路」。但若考慮台三線在許多路段是沿著清代延至日治時期的「土牛紅/藍線」與「隘勇線」建築,那麼我們的政府官員在經營「浪漫台三線」觀光,可能還得由更多歷史角度來看。
近日來「浪漫台三線」的議題隨著客家委員會主委到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的備詢中,意外的引起熱議,台三線因為行經台灣西部山區之鄉鎮市區,沿線地形多呈丘陵地、台地,日治時期以來被視為軍事用途而闢建的戰備道路與產業道路(編按1)。
而 Kolas Yotaka 委員也指出,蔡英文總統選前力推的「浪漫台三線」,其實與清治到日治時期設的「隘勇線」重疊;Kolas 以原住民的立場提醒客委會主委李永得除了發展觀光願景,應該也讓國人了解這「浪漫」的旅遊路線上,自清末到日治初期,曾經是統治政權為了鞏固政權、刻意製造的「土牛溝」,客家族群也遭到後來抵達台灣的人口逼迫移往山區居住,導致有大量的客家人與原住民族都被迫參與了這段原漢衝突,甚至原客衝突的歷史。
然而,日前蔡英文總統的就職典禮表演上,有一個橋段旁白:「因為漢人的大舉遷移,平原的原住民全都躲到山上去了!」── 這司儀口中「平原的原住民」,揪竟是誰呢?
新竹楊梅段的土牛溝。(圖片來源:weifly(CC Licensed))
台三線上的土牛紅藍線與隘勇線,是真正被人忽略的「台三線」
…… 土牛溝為分界,另沿界設隘寮,住隘勇,定界址、立界碑,防止原住民越出平原,也禁止漢人入山越墾,並搭望高樓看守。
其實絕大部分就是平埔族群,而且我們並沒有全部都跑到山上去,大部分只是退居往山裡靠攏(編按2),這可以由繪製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 「臺灣民番界址圖」上的「土牛紅線」來解析。
「土牛紅線」,是清代臺灣自南而北陸續劃定的人文界線(編按3),康熙六十一年朱一貴事件後,浙江總督滿保主張遷民劃界,而藍鼎元力持不可,取代之為「唯立石禁入番地」來隔離生番漢民;至乾隆年間演為劃分漢民、熟番、生番的界限。
臺灣民番界址圖卷上從南到北繪有一條蜿蜒不斷的紅線與藍線(編按4),線以西的平原地帶為漢人或平埔族群地區,線以東為生番界(編按5)。此界線以天然山區則沿山形或坑谷,有河流以岸為界,至於平原地帶則挖溝堆土成為土牛溝為分界,另沿界設隘寮,住隘勇,定界址、立界碑,防止原住民越出平原,也禁止漢人入山越墾,並搭望高樓看守。(編按6)
紅線為舊定界,藍線則為乾隆 25 年的新定界,台灣的中部紅藍兩線並存,從兩線分布來看,顯示出當時的漢人不斷向內移墾,也造成了平埔族群四次大遷徙。(編按7)
清代以降的土地政策對原住民族不利,導致平埔原住民的土地不斷流失。本圖攝於新竹楊梅段土牛溝附近。(圖片來源:weifly,CC Licensed)
19 世紀平埔四次大遷徙,是誰跑到山上了?
在台灣上對於原住民如此重大的歷史遷徙事件,卻鮮少被大眾了解……,被迫擠壓空間的山居原住民該何去何從?
目前仍在研究中的 19 世紀平埔族群四大遷徙路線如下:
1804 年(嘉慶九年)
中部(彰化)巴宰族人潘賢文因爭奪通事職失敗,懼怕被捕,率領巴宰族之岸裡社、阿里史社,道卡斯族之大甲社、吞霄社,阿里坤族之北投社,以及巴布薩族之阿束社、東螺社等中部平埔族群共一千多人遷墾到蘭陽平原,為平埔族群的第一次大遷徙。
1823 年(道光三年)
中部道卡斯族、巴布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噶哈巫族、阿里坤族、羅亞族等族群因漢人入墾,壓縮其生存空間,因而遷墾至埔里盆地,這是台灣史上平埔族群第二次大遷徙。
1829 年(道光九年)
高雄、屏東地區的大武壠族、馬卡道族、西拉雅族人,因為漢人擠壓生存空間,越山遷墾台東,在花東縱谷建大庄(今花蓮東里)等部落,此為平埔族群第三次大遷徙。(編按8)
1853 年(道光二十年)
噶瑪蘭族之加禮宛等六社人,因漢人入侵家園無以維生,而舉族遷往花蓮美侖溪畔,建立加禮宛六社。光緒 4 年與漢人的衝突再起,引發「加禮宛事件」,族人慘遭發配打散導致留在原地的已不足十戶,此為平埔族群第四次大遷徙。
在台灣上對於原住民如此重大的歷史遷徙事件,卻鮮少被大眾了解,甚至刻板印象所有的原住民都跑到山上去了,大家卻沒有想過,平原的原住民若搬到山上去了,那被迫擠壓空間的山居原住民該何去何從?
浪漫台三線是憧憬,對原住民是真實血淚
對某些族群而言,浪漫台三線是一個很棒的憧憬,但對平埔族群來說卻是血淚交織的歷史痕跡。
總統就職演說中有提到:
「我們不敢忘記,這個島上先來後到的順序。新政府會用道歉的態度,來面對原住民族相關議題,重建原民史觀,逐步推動自治,復育語言文化,提升生活照顧,這就是我要領導新政府推動的改變。」
也許對某些族群而言,浪漫台三線是一個很棒的憧憬,但對平埔族群來說卻是血淚交織的歷史痕跡。
台灣的教育讓我們沒有正確的多元史觀,許多人不了解原住民的文化價值觀,我們的教育體制甚少不曾教導我們如何欣賞和尊重他人的文化,造成許多人誤以為平埔只有一個族,甚至還以為我們已經滅亡,一直到誤觸、破壞到不同文化底線時,人們才會去重視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讓我們原民自己來詮釋自己的歷史,打破彼此的不瞭解及對原住民刻板印象的藩籬,讓我們來告訴你們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創造台灣應有的文化多元並榮。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所製,圖上黑線以東應代表高砂族區域,紅線則為官員巡視的路線,起端基隆上岸,終結於阿里港。
編按
台三線又稱內山公路,北自臺北,南至屏東,其中桃園至苗栗路段與過去殖民者區隔原漢的土牛(番)界與隘勇線常重疊。
許多平埔原住民被迫移居山腳,然也有如高雄大武壠族人於 19 世紀末便主動或被動移居至甲仙內山區。
一般認為土牛(番)界自明鄭時期開始:
「人民之私墾者亦日進,每遭番害,乃築土牛以界之,禁出入。土牛者,造土如牛,置要害,戌兵防守。或曰紅線,則以土築短垣,上砌紅磚以為識,耕者不得越。」(《臺灣通史》,連橫,1908-1918)
生番、熟番等名詞,自古以來為殖民者或外來者對原住民族的稱呼,定義也不斷在轉移。1716 年首度出現「熟番」一詞,在此之前,所謂生番亦包含後來的熟番。
土牛界不只有紅線與藍線,例如最遲至乾隆末年便有以綠線與紫線表示之土牛界。參照施添福《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p241-245。
除了影響平埔原住民族,金廣福等漢移民集團沿當年土牛溝(約苗栗北埔繞三灣至獅潭段台三線)屯墾,亦是造成賽夏族往淺山移動之原因。
清朝各朝代對臺灣的原住民族治理政策一直在轉變,但平埔原住民的生計均不斷受威脅。例如雍正初期嚴禁漢人私入越界開墾,主要是避免原漢呼應,對政府反動,但仍阻止不了漢人潛越土牛溝私墾;乾隆中葉後期甚至有平埔原住民保留地,政府態度由鼓勵開墾轉為「禁墾護番」,實施所謂「番大租」的政策,但開墾需資本,制度實際上仍對(漢)墾戶或(漢)佃戶有利,導致平埔原住民的土地不斷流失,間接導致 19 世紀的平埔四次大遷徙。
事實上在 1829 年之後,因漢人日益壓縮生存空間,南部原住民族(主要以大武壠族與馬卡道族為首)在 1839、1874-1875、1892 等年又逐次向花東縱谷進行多次大遷徙。台三線上還真的有三條「線」,而且一點也不浪漫!臺灣史上的「台三線」是如何影響平埔四次大遷徙的? | Mata Taiwan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 https://bit.ly/3psmU3w

台三線上還真的有三條「線」,而且一點也不浪漫!臺灣史上的「台三線」是如何影響平埔四次大遷徙的? | Mata Taiwan 台灣原住民族資訊匯流平台


北埔藝術小鎮「未來的昔日」開幕 重回80年代 | 蕃新聞


娜塔莉3聲道推廣客家文化
By 潘鈺楨,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一月 1日, 2018
又一位美女挑戰旅遊節目主持!《客家文藝復興:浪漫台三線》找來《亞洲超級名模生死鬥》中嶄露頭角的娜塔莉(Natalie Pickles),與國家地理頻道的主持常客,同時也是歷史人類學家的朱利安達維森(Julian Davison),聯手沿著台三線探索有400年歷史的客家文化。
娜塔莉今年成為人妻,結婚完隔天馬上投入節目拍攝,至今還沒有時間度蜜月,好在老公絲毫沒生氣,反而全力支持她的工作,就連她婚後要幫雜誌拍攝性感照片,老公都沒反對,還鼓勵她一定要去拍。
娜塔莉是英國、客家混血,但她和時下年輕人一樣,對家鄉文化並不瞭解,甚至曾把客家庄常見的台灣花布誤以為是日本花布。節目今年5月開拍,拍攝時常常要中、英、客語3種語言切換,讓她腦筋大打結,曾在節目中對著朱利安講中文,等說出口之後才發現:「應該是要講英文!」節目在國家地理頻道4日晚上8點首播


讓「原客」「來客」都現身:看見台北的都會客家意象
作者 戴寶村2022-12-18讓「原客」「來客」都現身:看見台北的都會客家意象 | 戴寶村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Gkt7tt
台北市客家人文地圖基礎工作開始奠基,也有台北客家人文空間及客家後生人的成果,循序推進開展,會逐漸累積成果。圖為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舉辦的客家永續飲食生活節。 圖片來源: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臉書專頁
台灣的族群構成,有南島語族原住民族、早期自閩粵地區移民來的福佬人(Holo)與客家人(Hakka),還有1949年中國各省移民,加上1990年代的婚姻移民新住民,因而有「五族共和」之稱,反映社會構成之多樣性。隨著工業化與都市化,都市人口已達80%,是高都市化的國家,首都台北自然吸納匯聚各地來的移民。
台北市的客家人口約有40萬人,比例接近15%,算是不少的社群;但是台北都會區的客家人卻不易辨識顯現,反映都會客家的若干特色,如:
非主流:從人口數量比例即可明顯呈現;
隱形化:都市的匿名性及缺乏語言使用的外顯性;
散居混雜性:客家移民移入台北並未形成族群獨特的社區;
都市生活型態,難維繫傳統年節風俗文化。
也因前揭諸因素,使得都會客家研究有其困難度,客家相關事務的推動也與客家族群較為集中的桃竹苗等縣市有所不同。因此,如何發掘顯影再現都會客家意象,是基礎的工程。
1950~1980年代台灣處於威權政治體制,在中華民國與中華民族一體的強力國族建構氛圍下,族群現象視而不見,客家是存而不顯不需也不願處理的議題。但因台北是台灣的政經文化重心,匯集各方人士,資訊網絡發達,這種都市的能動性(empowerment)提供作為80年代蓬勃崛起的政治社會運動的場域。
1988年台北市客家聯誼舉辦第一屆台北市義民祭,同年底客家族群運動的「還我母語運動」,更是進而帶動後續客家族群事務與文化的發展。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中陳水扁將客家事務列入政見,之後在1998年設立客家藝文活動中心和客家文化會館,也完成撰寫《大台北都會圈客家史》專書的出版,其他推廣客家語言、藝術、祭典等相關活動陸續推展,「客家」已漸成為中央到地方政府公共事務的重要議題。
2002年台北市政府正式成立客家事務委員會,2003年客家電視台開播,2011年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正式開園,在客家事務成為台北市政府正式政務機構的「成年」之際,如何更具體的呈顯台北都會客家意象,或進一步建構「台北客家學」,既有其必要性也有其時代意義。
圖為客家文化中心。圖片來源: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網站
台北客家意象的形構
何謂台北客家?都會客家社群的「客家性」何在?面臨基礎資料的欠缺及既有研究累積的不夠充足,面對此大哉問的議題《看見臺北客家》試圖提供較為多面向的視野,並以此作為基礎架構逐步填補彩繪,呈現台北客家的多樣風采。總覽架構涵括數個大類項:
環境與綜述類,綜述台北盆地自然環境,歷史文獻以及早期從清治時代到日治時代的移民開拓樣貌。
經濟產業類,探討與客家相關之產業變遷或具有客家特色之行業。
人群社會類,包括人口變遷,如從歷史人口資料觀察客家人人口變化,並從近年來的人口調查,了解客家人口組成、遷徙來源和客語使用狀況等,另為客家聚集區及客家家族案例,再則為客家同鄉會和藝文性、聯誼性之社團的組織發展狀況。又居於客家文化存續傳承的考量,特別將都會客家新生世代的「後生」列入議題,此尤其具有前瞻性。
生活民俗類,飲食文化具有客家節令飲食、客家美食餐廳、客家特色物產等。客家歲時節令和生命禮俗,以及民俗人文景觀等,這些頗能呈現族群文化特徵,也豐富都會生活的多元樣貌。
藝術與人文空間類,包含客家館舍與藝文活動,客家人文空間場所的分布與特色,台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的客家農場,客家有形文化資產的盤點整理等,最特別的是列入表演藝術與國際交流,試圖將台北都會客家與全球化作聯結。
台北客家人物類,台北聚集眾多客家代表性人物,整理敘述其生平事蹟,可高度顯現台北客家人的故事性。
圖為2022台北當代客家徵件展:遷徙之花。圖片來源: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臉書專頁
自認他認原來是客
《看見臺北客家》是一有結構脈絡的套書,當然也需長期持續進行的計畫,現已從台北市客家總覽、台北市客家人文地圖基礎工作開始奠基,也有台北客家人文空間及客家後生人的成果,循序推進開展,會逐漸累積成果,讓早期就在台北拓墾定居的「原客」身影再現,比較晚期移居台北隱形化的「來客」大方亮相。
族群識別有血緣、語言、認同所謂「血、舌、心」三層次的準則,與台灣客家從血緣淵源、客語使用、客家認同的多重認定,有相類似之處,藉由本套書將會有更多原客顯影,來客也找到契合客家性的元素而更認同自我的客家身分,不管是他認或自認的族群屬性,讓大家知道台北就是有「原來是客」的人群。
《看見臺北客家》
是一有結構脈絡的套書。圖片來源:許瑞君提供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讓「原客」「來客」都現身:看見台北的都會客家意象 | 戴寶村 / 獨評讀好書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Gkt7t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