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9101-PH2556861-PH2991964-PH

古代封建社會有不少嚴刑峻罰,令人心生畏懼,而宋朝時期,金國就有著駭人聽聞的「牽羊禮」,這是一種帶有嚴重侮辱性的受降儀式,俘虜會被要求褪去衣服,赤裸著上身披著羊皮,並在脖子上繫繩,像羊一樣被人牽著四處遊蕩,有「任人宰割」之意,羞辱意味極高。
古代「牽羊禮」究竟有多變態?竟逼得宋欽宗皇后羞愧自盡 | 新奇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3naOcwn
▲古代封建社會有不少嚴刑峻罰,令人心生畏懼,而宋朝時期,金國就有著駭人聽聞的「牽羊禮」(圖/翻攝百度百科)
在《晉書·石虎傳》中有文記載:(石)邃自總百揆之後,荒酒淫色,驕恣無道,或盤游于田,懸管而入,或夜出於宮臣家,淫其妻妾。妝飾宮人美淑者,斬首洗血,置於盤上,傳共視之。又內諸比丘尼有姿色者,與其交褻而殺之,合牛羊肉煮而食之,亦賜左右,欲以識其味也。
五胡亂華的時代,羯族石虎,荒淫無道,常常夜出於宮臣家,淫其妻妾。文中有記載,石虎看見有姿色的尼姑,就強行侮辱,然後再把她們和牛羊肉一起煮著吃,並且賞賜給他的手下,叫他們辨認是什麼味道。這僅僅是五胡亂華的一個縮影,北方漢人幾乎被屠戮一空,十室九空,赤地千里,荒野儘是屍骨。
在宋朝時期,金國同樣有所謂的「牽羊禮」。宋朝發生靖康之亂,宋朝遭金兵攻陷,宋微宗及其子宋欽宗均遭到俘虜,據宋史記載,臨行前俘虜的總數為14000名,分七批壓至北方,其中第一批宗室貴戚、男丁2200餘人、婦女3400餘。而這批人真正到達燕山後,僅存婦女1900餘人,有一大半在半途中死去,而這批剩下的人中,上千名被送入軍隊成為軍姬,另外300多名有身份且貌美的年輕女性被留在浣衣院內。
這裡的浣衣院可不是什麼洗衣服的地方,而是專供金國皇族的官方妓苑。曾經的宋朝舊皇族,如今的階下囚,在金國浣衣院裡,曾經的貴族受盡了屈辱,而金國人侮辱人的第一個大招就是牽羊禮。
宋欽宗皇后朱璉。(圖/翻攝百度百科)
何謂牽羊禮?又能有多麼不堪,原來所有的皇宮貴族甚至包括兩名皇帝,頭纏帕頭、身披羊球、赤裸上身,名曰羊,在朝阿古達廟中被金人套上繩索,如同一隻羊一般被牽著走,邊走邊被金人用言語羞辱,欽宗的皇后朱氏才26歲,又生的美貌,在金人的指指點點之下,受不了此等屈辱的她自盡而亡。
而這之後,金人愈加變本加厲,因為趙構建立起南宋小朝廷,那他的生母為貴妃更是要被重點招待。被俘虜到金朝的韋貴妃已經40來歲,正是半老徐娘的年紀,但因為保養得當、風韻猶存,被送入浣衣院的她遭到了種種難以想像的侮辱。
據傳曾一天接客105人,至於一同被俘虜的22名公主也成了貴族的玩物,他們像是物價一般在拍賣行被明碼標價,而那些將他們買回家的貴族動輒對他們進行各種辱罵、毆打,不少人在無盡的折磨中屈辱死去。
古代「牽羊禮」究竟有多變態?竟逼得宋欽宗皇后羞愧自盡 | 新奇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3naOcwn
------------------------------------
大玩「牽羊禮」啪啪完就烹煮 宋代最美皇后26歲受驚輕生
中國古代常提到「二腳羊」一詞,真相其實很殘忍,在戰爭時期缺乏糧食時,將人當作羊肉宰殺吃了,歷史長流中,尚未被教化的少數民族更是將「羊」玩得淋漓盡致,甚至出現了「牽羊禮」的遊戲,專門用來汙辱戰俘,歷史上最有名的就是素有宋代最美皇后之稱的朱皇后,因不堪受辱,最後投水自盡。
▲靖康之亂中,朱皇后先被「牽羊禮」污辱,接著在被金人侵犯之前直接輕生了。(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五胡亂華的時代,《晉書‧石虎傳》記載著,羯族石虎荒淫無道,時常在深夜時,到大臣家中,姦淫大臣們的妻妾,甚至看到尼姑也不放過,強行汙辱後,再跟牛、羊家畜一起烹煮,賞賜給手下品嘗。文中敘述,胡人將人命視為草芥,既汙辱還烹食。
到了北宋時期,金國更是將「二腳羊」陋習昇華了,竟然發明了「牽羊禮」,將人的衣服扒光,僅披著羊皮,脖子上掛著牽繩,把人當成羊一樣牽著走,象徵著「二腳羊」是私人物品外,也代表著任人宰割的意味。
西元1125年~1127年爆發「靖康之亂」,北宋徽宗、欽宗兩帝先後被俘,另根據《開封府狀》記載,整個北宋後宮,包括妃嬪、王妃、帝姬、公主、宮女等11,635人被俘,不僅當成戰利品論斤論兩計價,還舉行「牽羊禮」肆意玩弄。
最著名的就是宋欽宗的朱皇后,被俘虜時才26歲,由於美貌出眾,押送路程中,與愛妃王婉容、皇太后以及其他后妃等人,一路被侵犯,與另外被俘虜的宋徽宗等人全部抵達金朝京師會寧府後,金世宗命二帝以及所有后妃、公主、駙馬等人,一同舉行「牽羊禮」。
這樣的汙辱還不夠,金世宗緊接著直接「賜浴」朱皇后以及鄭太后等人,並打算親自臨幸朱皇后,對於朱皇后而言,簡直是奇恥大辱,當天直接投水自殺身亡,加害者金世宗卻也不全然冷血,感念其守節,追封她為靖康郡貞節夫人。
大玩「牽羊禮」啪啪完就烹煮 宋代最美皇后26歲受驚輕生 | 新奇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3tgziIB
------------------------------------
金國「牽羊禮」揭密 畫面極度荒淫!
三立新聞網
2020年5月15日福神土地公留任稟文
鄉民中心/綜合報導
金國「牽羊禮」揭密 畫面極度荒淫! https://bit.ly/3raUPzZ
宋朝於西元1126年遭北方的女真人攻陷京師開封府,不僅皇帝宋欽宗和太上皇宋徽宗慘遭俘虜,其他皇族和大量女眷也被金人帶走,始稱「靖康之禍」。就有網友提到,當時宋朝皇族被押至會寧府後被要求行「牽羊禮」,也就是上身赤裸、身披羊皮、脖繫細繩,並像羊一樣被人牽著跪拜金國皇帝和太廟,畫面極度煽情。
「金兵看宋朝女皇族行牽羊禮會不會○爆?」原PO今(15日)在PTT八卦板發問,指「金滅北宋,不僅擄了一堆男性皇族,連女性皇族也抓了一堆,之後行牽羊禮,也就是上身不穿只披一件羊皮,然後跪拜金國皇帝跟太廟。這樣若隱若現的○○會讓金兵看得○爆嗎?」
貼文引發討論,不少網友也跟著驚呼「這什麼SM情節」、「金朝真的很能玩…那個玩法應該一堆人○到不行」、「金人懂玩」、「可能會哦」、「北宋皇室是真的慘,當時金朝百姓都可以用錢買到皇族女性」、「祖先玩人家老婆,後世子孫被人玩」、「換作漢人一樣男的殺女的姦」。
金國「牽羊禮」揭密 畫面極度荒淫! https://bit.ly/3raUPzZ
根據記載,「牽羊禮」其實是當時金國的一種受降儀式,俘虜會被要求赤裸上身、披羊皮、脖上繫繩,像羊一樣被人牽著走,也表示像羊一樣任人宰割。更悲慘的是,宋徽宗等人被押至金朝京師,不僅所有皇族都被逼行牽羊禮,宋朝皇太后和皇后還被命令「賜浴」,也就是讓她們洗澡方便男人臨幸,最後朱皇后不堪受辱,當天便投水自盡
金國「牽羊禮」揭密 畫面極度荒淫! https://bit.ly/3raUPzZ
----------------------------
古代「牽羊禮」有多變態?竟逼得皇后羞愧自盡
23:482021/12/02 
「牽羊禮」是一種帶有嚴重侮辱性的受降儀式,不少女性在儀式結束後,不惜了結性命維護自身名節。(示意圖/達志影像)
「牽羊禮」是一種帶有嚴重侮辱性的受降儀式,不少女性在儀式結束後,不惜了結性命維護自身名節。(示意圖/達志影像)
古代封建社會,不少帝王頒布多項嚴刑律法,像是凌遲、五馬分屍、千刀萬剮…諸如此類的刑罰,讓人心生恐懼,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而宋朝時期,金國就有著駭人聽聞的「牽羊禮」,這是一種帶有嚴重侮辱性的受降儀式,甚至逼得宋欽宗的老婆朱皇后,在行禮後就羞愧自刎。
根據《搜狐網》報導,牽羊禮的出現最早記錄在周朝,但最為恥辱的事件則發生在北宋時期的靖康之亂,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汴梁城,將皇宮內的皇親貴族,包括皇帝宋徽宗、朱皇后、太子宋欽宗等人一併帶回了金朝。
宋徽宗一行人在俘虜過程中,不但吃不飽、穿不暖,當時年僅26歲的朱皇后屢屢遭到金兵調戲,就連宋欽宗的愛妃王婉容也被強行擄去,好不容易抵達金朝之後,迎接他們的卻是羞辱性極高的「牽羊禮」。
事實上,「牽羊禮」是古人為了懲罰戰俘所發明的,俘虜會被要求褪去衣服,赤裸著上身披著羊皮,並在脖子上繫繩,像羊一樣被人牽著四處遊蕩,有「任人宰割」之意,羞辱意味極高。根據史料記載,宋徽宗一行皇族被牽著在宗廟周圍行走一圈,作為祭拜之禮,朱皇后更是第一個遭受如此屈辱的女性。
由於古代女子十分看重貞潔,面對此等羞辱,再加上朱皇后還被要求入金宮「賜浴」,也就是會有專人幫她沐浴,方便其他男人臨幸,最終朱皇后不堪受辱,當天便自盡。除了朱皇后之外,其他公主、嬪妃也受到牽羊禮的迫害,儀式結束後紛紛選擇了結性命,維護自身名節
古代「牽羊禮」有多變態?竟逼得皇后羞愧自盡 - 歷史 - 網推 https://bit.ly/3HUMjf7


徐賁/犬儒主義/人文教育的重點在與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討論和說理交談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如果沒有體驗過軟弱,我不會知道勇敢是多麼可貴。只有認識到人性的黑暗,才能知道光明在哪裡/智慧不只是知識,而是三個要素的結合:知識、意志和情感,沒有智慧的知識是危險的/過去,沒有什麼知識份子,只有順從的羊和正在挨宰的羊。「人民是一群野獸」,對這樣的「獸人」能否進行自我治理是無法確定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制度建設比什麼都來得重要/沒有高素質的公民,再好的民主制度也不可能自動良好運作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wSZ8hz


當代的犬儒主義被定義為一種對倫理及社會風俗採取不信任的態度,而大眾社會中那些拒絕被收編的人也常常被稱作是憤世嫉俗的犬儒主義者。這並不表示犬儒主義是消極無奈的。如果說唯心論是理想領導經驗,那麼當代的犬儒主義就是接受並跟隨現實經驗。當代犬儒主義是一種「以不相信來獲得合理性」的社會文化形態。犬儒主義者的徹底不相信表現在,不相信別人的熱情,不相信別人的義正辭嚴,不相信有所謂正義的呼喊,他們甚至不相信還能有什麼辦法改變他們所不相信的那個世界。他們把對現有秩序的不滿,轉化為一種「不拒絕的冷漠」、一種「不反抗的清醒」、一種「不認同的接受」,獨善其身,只要自己不受傷害即可。「既然世界是如此大荒謬,大玩笑,我亦惟有以荒謬和玩笑對待之。」
現代的犬儒主義者和懷疑論者有許多相似之處,不同的是犬儒主義者認為對錯「無所謂」,而懷疑論者認為「根本就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犬儒主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ZsTv3B
犬儒主義(希臘語:κυνισμός,英語:Cynicism)是一種源於古希臘犬儒學派學者主張的哲學思潮,該派的本意是指人不應被一切世俗的事物,包括宗教、禮節、慣常的衣食住行方面等習俗束縛,提倡對道德的無限追求,同時過著極簡樸而非物質的生活。


從南宋降書,看中國傳統的“犬儒主義”
主流
2012年03月25日22:13 
  秦漢統一后,中國文明局限於三面環山,一面環海的“東亞溫室”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再無更大長進。先秦以來形成多元競爭,具有“張力結構”的開放文化,先是從一個極端的焚書坑儒,走向另一個極端是“廢墨百家,獨尊儒術”。此后,中國以儒家為核心的農業社會、傳統文化,在歷代內政外交,政策和戰略卻日見保守、迂腐和短視。對外政策更是形同殺的“閉關鎖國”。
  中華文明腐敗最甚者,就是宋朝。趙匡胤建國之初就在北方留下一個致命的戰略缺口(就象今日台灣)--被晚唐“兒皇帝”石敬唐出賣給北方外寇的燕雲十六州,始終未被收回。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而宋朝的外交政策,既不知己,更不知彼,隻想“關起門來做皇帝”。
  北宋對外敵無心戀戰,徽仁二帝投降受辱,趙構逃到江南后,建立了一個南宋小朝廷,與金人以淮河為界。南宋270多年文不昌,武不達,偏安一偶,苟且偷生。當然,這並非指包括宋所有社會細節都是如此,例如民間文學藝術、對外貿易等也獲得高度發展。
  金人控制了華北之后,他慢慢地漢化了。他完全照搬了漢人的制度和社會結構。就政治文化而言,金人把農業社會的享受和腐化完全學會。后來,在草原深處,另一個更加強悍的民族——蒙古崛起。這是一個更可怕的對手。早期的蒙古騎兵簡直就是瘋狂的殺人機器。他們每攻破一城,要麼立即投降,要麼男女老幼屠殺殆盡。他們幾乎把控制區上所有的物質都消滅干淨。
  在蒙古軍隊把金人壓到黃河一帶一個狹小的地帶時,腐朽透頂的金人還是做殊死的抵抗。在這樣的形勢下,如果南宋的人稍微有點頭腦,他們應當幫助金人去抵抗可怕的蒙古軍隊。可是,宋人竟然選擇了“聯蒙滅金”政策。本來,南宋的軍隊對付已腐朽透頂的金人都是一敗涂地,但獨自對付更凶悍的蒙古騎兵時,卻“信棄義意”,無意中授予給強敵一個絕好的借口。
  當忽必烈以“南宋背盟”為借口,對南宋發動全面戰爭,元軍幾乎是摧枯拉朽般就到達了南宋的首都臨安(杭州)。“臨安”這個地名怪有意思的,也許顯示是“臨時安全”的意思,最后真的是那樣的。當然,“臨安”的本意可能不是這樣的。宋的嬰兒皇帝和太后立即投降了,當然,真正作決定的是其手下的大臣們。
  南宋皇帝的投降書是這樣寫的:
  “大宋國主顯,謹百拜奉表於大元仁明神武皇帝陛下:臣昨嘗遣侍郎柳岳、正言洪雷震捧表馳詣闕庭,敬伸卑悃,伏計已徹聖聽。臣眇焉幼沖,遭家多難,權奸似道,背盟誤國,臣不及知,至於興師問罪,宗社阽危,生靈可念。臣與太皇日夕憂懼,非不欲遷辟以求兩全,實以百萬生民之命寄臣之身,今天命有歸,臣將焉往?惟是世傳之鎮寶,不敢愛惜,謹奉太皇命戒,痛自貶損,削帝號,以兩浙、福建、江東西、湖南北、二廣、四川見在州郡,謹悉奉上聖朝,為宗社生靈祈哀請命。欲望聖慈垂哀,祖母太后耄及,臥病數載,臣煢煢在疚,情有足矜,不忍臣祖宗三百年宗社遽至殞絕,曲賜裁處,特與存全,大元皇帝再生之德,則趙氏子孫世世有賴,不敢弭忘。臣無任感天望聖,激切屏營之至。
  這個投降書最有趣的地方是:在屈膝的時候把亡國的責任完全推給那個賈似道。“權奸似道,背盟誤國,臣不及知”。當然,這裡的形式上的主語是宋的嬰兒皇帝,其實他想表達的是宋的皇帝為其主語。賈似道活動時期主要在宋理宗和他兒子度宗時期。賈是理宗的小舅子。他的名字也怪有意思的:姓賈,本來不是真的,還來個“似道”,那就是好像是有道的,其實沒有道的。若說那個嬰兒皇帝不知道賈似道的所為,那是真的,一個五六歲的孩子知道什麼國家大事?若想表達是宋的皇帝(理宗)不知道賈干了什麼,那就是玩笑了。干的不好,皇帝就說完全是大臣的錯;自然,大臣也會說完全是皇帝的錯。就像為諸葛亮辯護的人說,諸葛亮北伐不成是阿斗的錯。
  宋的小皇帝投降了后,元統治者對他們很客氣,封小皇帝為“瀛國公”。意思是神仙住的地方的公侯。你別說,元的那些謀士文人還是很有文採的,讓小皇帝聽來很順耳。在杭州的西湖中有一個人工島,叫作“小瀛洲”,就是神仙的地方。那個地方被水環繞,環境優美。若你衣食不愁,整天呆在那裡,確實有幾分神仙的意思。
  公平地說,元統治者對待南宋投降的皇帝和大臣的行動大部分是文明的,可以說是符合今天的《日內瓦公約》的條款的。最說明問題的是,元軍在滅了南宋后,忽必烈讓人去詢問宋的那些投降的將領,宋所以被滅的如此迅速的原因:
  帝既平宋,召宋諸將問曰:“爾等何降之易耶?”對曰:“宋有強臣賈似道擅國柄,每優禮文士,而獨輕武官。臣等久積不平,心離體解,所以望風而送款也。”帝命董文忠答之曰:“借使似道實輕汝曹,特似道一人之過耳,且汝主何負焉?正如所言,則似道之輕汝也固宜。”
  忽必烈問宋的那些投降的將領:你們為什麼投降的如此迅速?這意味著連忽必烈都覺得宋投降之快,有點不可思議。他們答曰:賈似道優待文官,輕視武將。我們心中不平所以迅速投降。忽必烈的使臣董文忠回答說,就算賈似道輕視你們,好像所有的都是賈一個人的過錯。再說,你們的皇帝有什麼對不起你們的地方呢?若真像你們說的那樣,賈似道輕視你們也是有道理的。
  這裡背后的大邏輯顯然是:若真像你們所說的那樣,宋的一切錯誤都是賈似道一人導致的,那更說明你們這文官武將都是草包。難怪賈似道輕視你們了!這裡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你們為什麼讓賈似道一人控制了?你們對國家民族“盡忠”,對社稷百姓“盡孝”了嗎?
  對這兩個意思,今天的中國人,特別是某些自稱儒家傳人的中國人深刻反思。歷經“春秋戰國”八百年的百家爭鳴、自由競爭的最后勝出者-民本民權思想、法治觀念(法家)哪裡去了?為什麼其后的中國隻剩下沒有風骨,缺乏人格,唯唯諾諾,苟且偷生的“犬儒主義”?


岳飛為什麼沉冤八十四年之久?
2018-08-01 歷史
文/趙心放
(岳飛)
古代中國的英雄人物岳飛,39歲時被宋高宗及秦檜等一幫奸賊,以 「莫須有」的罪名害死。時過84年才得以徹底平反昭雪,後世歷代眾人誰不扼腕長嘆!
(一)受宋高宗及皇權思想掣肘,平反昭雪之路艱難又漫長
宋高宗趙構原以為殺害了岳飛,簽訂了合約,自己就可以高枕無憂地守著半壁河山當他的皇帝,殊不知天不遂其願,金國對他極為鄙視,皇室成員和廣大老百姓對他也極為反感,但他都採用 「拖」字訣得過且過。
頭號幫兇秦檜在岳飛被害14年後一命嗚呼,他的養子秦熺謀求相位,為趙構所拒。秦家失勢,使長期被壓抑的主戰派看到了為岳飛恢復名譽的希望,但一涉及岳飛冤案的性質問題,趙構就躲閃,乾脆起用當年殺害岳飛的奸賊之一、且早已被貶的萬俟卨繼承相位應付政局。
(岳飛與宋高宗)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海陵王完顏亮撕毀和約,興兵南侵。危亡之秋,朝野震動,朝臣紛紛上書,要求為岳飛平反昭雪,治秦檜之罪。趙構迫於無奈,只好下詔:令見拘管州軍並放令逐便。已被流放嶺南的岳飛家眷,終於結束了顛沛流離,回到江州家中。這一舉措,與平反昭雪毫無關係,僅僅是對其遺屬略示仁政。
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五月,趙構退位當太上皇,趙昚登上皇位,是為宋孝宗。趙昚是一位胸懷大志,抗金復國的有為之君。宋孝宗為了鼓舞士氣,興師北伐,登基之初即打著宋高宗的旗號下詔:追復岳飛原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後,特與錄用。當年十月,又頒發正式文告,宣布追復岳飛 「少保、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武昌郡開國公」。
讓人不解的是,雖然朝廷恢復並給予岳飛家人種種待遇,卻對岳飛冤獄並未進行任何的甄別與復查。宋孝宗對岳飛冤案的平反昭雪,不僅不夠徹底,而且留了尾巴。比如,在朝廷文告中,涉及岳飛死因,只講 「坐事以歿」,只字不提 「冤獄」。
(秦檜)
尤應指出的是,宋孝宗對岳飛冤獄所有的製造者包括秦檜、張俊、萬俟卨等人,一概未予追究。其實,趙昚並非不知岳飛冤情,他在私下接見岳飛之子嶽霖時曾明確指出: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金佗編》卷九)
那麼,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何在呢?趙昚當政27年,趙構當太上皇25年,幾乎 「監督」了趙昚主政的全過程,這對趙昚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嘉泰四年(1204年) 「開禧北伐」前夕,宋寧宗趙擴采納朝臣韓侂胄的建議,追封岳飛為鄂王。 「開禧北伐」失敗後,韓侂胄被謀殺,主戰派再次受到排擠,主和派又一次得勢,在權奸史彌遠的主導下,竟恢復了秦檜的爵謚。
宋理宗趙昀是南宋末年一位試圖有所作為的皇帝。寶慶元年(1225年),朝廷就岳飛案件頒布《賜謚告詞》,告詞道出了岳飛的冤情,追封鄂王,特與賜謚忠武。可以說,這是南宋朝廷對岳飛的最後結論和最高評價,後人往往尊稱岳飛為 「嶽武穆」,其實尊稱 「嶽忠武」最為恰當。
(宋高宗)
(二)岳飛的後裔為其平反昭雪,窮畢生精力以赴
岳飛之子嶽霖為其父的平反昭雪奔走呼號多年,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臨終前,拉著兒子嶽珂的手說:先公之忠未顯,冤未白,事實之在人耳目者,日就堙沒。餘幼罹大禍,漂泊及仕而考於聞見,訪於遺卒,掇拾參合,必求其當,故姑俟搜摭而未及上。茍能卒父志,死可以瞑目矣。(《金佗編》卷九)嶽珂謹遵父命,在父輩前期努力的基礎上再接再厲。
嶽珂一邊讀書一邊整理岳飛遺文。第二年嶽珂赴京省試,開始在京都與岳飛的同事朋友的後代接觸,更廣泛搜集岳飛的遺事。十年後的宋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將搜集、編撰的包括 「高宗皇帝禦筆手詔」和《籲天辨誣》在內的大量證據文獻進呈朝廷。
此時,距岳飛被害已60餘年。由於宋孝宗為岳飛平反昭雪的不徹底,加之秦檜對歷史資料的篡改與歪曲,岳飛冤案的真像遲遲難以公諸於世,嶽珂將所著《籲天辯誣》《天定錄》等書,結集為《金佗粹編》(28卷,續編30卷),在民間發行,讓老百姓了解真像,為岳飛辯冤。嶽珂還另著有《桯史》15卷、《玉楮集》8卷、《棠湖詩稿》1卷、《續東幾詩餘》、《小戴記集解》(稿佚)、《刊正九經三傳沿革例》1卷等。嘉定七年(公元1214)在嘉興主修《嘉禾志》(未成書)。
《桯史》以辨明 「公是公非」為目的,通過對南宋朝野各階層人物言行的記載,表現了他對主戰派和投降派人物的鮮明態度。書中所載之事,大都翔實可信。如《乾道受書禮》《(范石湖)一言悟主》《開禧北征》等條,可補史傳之缺。其中對文人軼事的記載,詩文作品的轉錄,可資輯佚、校勘,也有助文學史研究。
(宋高宗與秦檜)
(三)老百姓愛憎分明,採取各種方法,鞭撻岳飛冤案的始作俑者,懷念讚頌岳飛
據傳如今的大眾化食品 「油條」,與人們對岳飛冤死的態度有關。老百姓對秦檜夫婦恨之入骨。為了宣泄憤怒,就用面粉做成秦檜夫婦的身體模樣,入油鍋炸過之後,再用牙齒嚙咬吞咽入肚,當時取的名稱為 「油炸檜」。
大家都知道秦檜是害死岳飛的的頭號幫兇,但秦檜只是幫兇集團的一員,這集團至少由四人組成——秦檜、王氏、張俊、萬俟卨(讀音:莫其懈)。嶽王廟前便有他們永持跪姿的生鐵鑄像,讓這些人渣遺臭萬年。
《說嶽全傳》千百年來流行於世,人們津津樂道書中的嶽雷掛帥、嶽霖掃北征金、嶽震大破烏龍陣、嶽霆血戰牧羊城,牛皋將金兀術氣死、岳飛之靈由佛祖啟迪頓悟因果遂復為佛頂大鵬等故事,借此懷念讚頌忠勇的岳飛及部屬和後裔。
嶽珂曾親制銅爵,上鐫自己所書 「精忠報國」4字。南宋後,銅爵曾幾次失而復得。
明代萬歷年間,岳飛後裔嶽元聲建嶽王祠(祠址在今嘉興城區三塔路)。
清代道光時代,銅爵復存祠中,抗日戰爭前曾在杭州展出,抗日戰爭期間遺失。
建國後嶽王祠坍廢。嶽珂在嘉興的遺物還有 「洗鶴石池」,今與 「松化石」一起放置在南湖煙雨樓寶梅亭西側。嶽氏後裔散居在今嘉興郊區建設鄉舊嶽村及桐鄉市濮院鎮。
(四)文末補白
岳飛嫡孫嶽珂(1183—1243) ,南宋文學家,字肅之,號亦齋,晚號倦翁。爺孫倆各有一首《滿江紅》詞著稱。爺爺的詞慷慨悲歌,豪情萬丈,抒發了濃鬱的愛國情懷;孫子的詞曲調柔美,小橋流水,表現出男女相怨的私情。爺孫二人同牌詞作輝映詞壇,成為一段佳話。有興趣的讀者諸君可作賞析。


靖康之變,又稱靖康之禍、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恥、丙午之恥,是指宋朝的1126-27年,來自北方的女真族攻陷北宋京師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擄走皇帝宋欽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及幾乎全部宋太宗一系的趙宋皇族、后妃、官吏及逾十萬首都平民的重大戰爭及災難。城破於宋欽宗靖康元年(丙午年)閏十一月二十五日,因而得名。
1125年(北宋宣和七年)秋,金軍借張覺事變,分東、西兩路南下攻宋。東路由完顏斡離不(宗望)領軍攻燕京。西路由完顏粘沒喝(宗翰)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攻佔河北,河南等地,渡過黃河,南趨汴梁。宋徽宗見勢危,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徽宗在幕後主政,同時為南逃準備。
1126年(靖康元年)正月,完顏宗望率金兵東路軍進至開封府城下,包圍北宋首都,因京城守禦使李綱抵抗得力而未能破城。宗望脅逼宋議和後撤軍,即宣和和議,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宋欽宗以康王趙構、太宰張邦昌為人質,並割讓中山、河間(今屬河北)、太原三鎮。同年秋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西路軍破太原,此前欽宗早已將李綱罷相;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兵臨汴京,圍城一個月後,城破。1127年春,金軍俘宋徽、欽二帝及大批宋太宗一系的皇族北去,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稱帝,是為宋高宗。
背景
Tango-nosources.svg    此章節未列出參考或來源。
北宋歷代皇帝一直希望收復燕雲十六州,同樣希望收復且好大喜功的宋徽宗許與金人結盟。
為收復燕雲十六州,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兩國結成海上之盟,協議金攻遼國中京,而宋攻遼燕京,事成之後,燕雲十六州歸宋,宋需將本來送給遼的歲幣轉送給金,而遼的其餘國土亦歸金。後來金兵攻破遼中京,而宋朝二十萬大軍大敗。遼南京(燕京)由金人所攻佔,天祚帝被俘,遼國滅亡。金滅遼之役嚴重暴露宋軍的戰鬥力虛弱,國庫空虛。宋朝要求金人履行盟約,交回燕雲十六州,但金人指出宋人沒有執行攻打燕京的條件,結果宋則用更多的錢物贖回七州空城。
此後宋朝內部權鬥激烈:王黼以贖回燕京有功而權勢日盛,與太子趙桓不和,陰謀策劃立鄆王趙楷作太子。右相少宰李邦彥和蔡攸結黨排斥王黼,御史中丞何㮚也彈劾王黼「奸邪專橫」,王黼於是罷相。這時朱勔力勸徽宗再用年已八十、目盲不能寫字的老臣蔡京,蔡京成為太師總領政事,具體事務由其子蔡絛把持。白時中為左相太宰、李邦彥為右相少宰,一切奉蔡京父子的意志。
1123年七月,前遼國將領、金國平州(今河北盧龍縣)留守張覺以平州降宋,事敗逃奔剛成為北宋燕山府的原遼燕京,金人以私納叛金降將為由問罪。北宋燕山府不得已斬了張覺,造成燕雲十六州的漢人均感到不滿。八月,金國傾向與宋和好的完顏阿骨打病逝,其弟完顏晟繼位,籌劃攻宋。1125年四月,童貫、蔡攸又與白時中、李邦彥等排斥蔡絛。蔡京再度免官,童貫封郡王,蔡攸加太保。八月,金國以張覺事變為由攻宋。
金第一次攻宋
維基文庫標誌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金史
維基文庫標誌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宋史
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太宗天會三年(1125年)八月,完顏宗望、完顏宗翰以張覺事變為由奏請攻宋。十月,東路完顏宗望率軍自平州(今河北秦皇島市盧龍縣)攻燕山府(今北京西南)。宋易州(今河北保定市易縣)戍將韓民毅投降。十二月甲辰(西曆1126年1月2日),於白河(今北京密雲縣白河峽谷)和古北口(今北京密雲縣古北口鎮)大敗宋軍;兩日後,宋將郭藥師降,宋燕山府防衛崩潰;不久破宋中山(今河北定州)派來之三萬援軍,1月14日又破宋兵五千於真定府(今河北正定),1月22日克信德府(今河北邢台)。
西路左副元帥完顏宗翰則率軍自大同攻太原(今均在山西),沒有完顏宗望順利。天會三年十二月庚子日(西曆1125年12月29日)攻克朔州(今山西朔州),戊申日(西曆1126年1月6日)破代州(今山西代縣),1月13日中山投降,1月15日包圍太原,但「悉為王稟隨機應變,終不能攻」。以至西路軍受阻貽誤軍機,直到得知完顏宗望已經和宋講和以後才罷兵。
徽宗南逃
完顏宗望軍南下,宋徽宗忙罷除花石綱和內外製造局。宋軍參議官宇文虛中曾上書指朝廷失策,用童貫、王黼為主帥是用錯了人,預言「將有納侮自焚之禍」,多次建策防邊,王黼卻不理。這時,宋徽宗問計於宇文虛中。宇文虛中認為只有先下詔罪己,改革弊政,來挽回人心。徽宗要宇文虛中和吳敏起草詔書悔過,號召各地駐軍勤王入援京師,其中主要是召西軍(宋朝征防西夏的邊防軍,是宋當時最精銳部隊)熙河經略使姚古、秦鳳經略使种師中領兵入援。完顏宗望軍侵入中山府時,徽宗又想棄開封南逃。給事中吳敏當時是主戰派(後變為投降派),竭力反對逃跑,推薦太常少卿李綱守城。李綱奏上「禦戎」五策,又勸徽宗:「非傳位太子,不足以招徠天下豪傑」,建議徽宗退位,「收將士心」。徽宗任命吳敏為門下侍郎輔佐太子。十二月,太子趙桓在哭哭啼啼中即皇位,是為宋欽宗,改明年年號為「靖康」。徽宗退位,號教主道君皇帝,稱「太上皇」。
靖康元年(天會四年,1126年)正月丁卯(初一日,1月25日),金軍攻濬州,內侍梁方平領兵在黃河北岸,金軍奄至,宋軍奔潰。南岸守橋者望見敵軍旗幟,慌忙燒斷橋纜,金軍被隔斷在北岸。正月初三己巳日(1月27日),完顏宗望軍渡過黃河,第二日攻下滑州(今河南滑縣)。
正月初三日,徽宗、蔡京、童貫等人聽說金軍已經渡過黃河,當晚就連夜南逃。徽宗僅帶蔡攸及內侍數人,以「燒香」為名,匆匆逃到亳州,又從亳州逃到鎮江;童貫和殿前都指揮使高俅率領勝捷軍和禁衛,在泗州境追上徽宗;蔡京也以「扈從」為名帶領家人逃到拱州。消息傳出,輿論大嘩,太學生陳東等上書,指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李彥、朱勔為「六賊」,說「六賊異名同罪」應該處死,「傳首四方,以謝天下」。宋欽宗於是罷免王黼。吳敏、李綱請斬王黼,開封府尹聶昌派武士至雍丘縣南固村斬王黼首。李彥、梁師成賜死。蔡京、童貫在亳州被貶官流放。蔡京在流放途中死於潭州,欽宗派監察御史斬童貫。九月,朱勔和蔡攸、蔡翛三人被流放,都在流放地處斬。蔡絛也被流放,病死。
第一次開封圍城戰
宋欽宗在正月初三日徽宗南逃後立即下詔親征,命門下侍郎吳敏為親征行營副使,顯謨閣直學士、開封府尹聶昌,兵部侍郎李綱為行營使司參謀官。第二日,宰相白時中、李邦彥等投降派即建議欽宗棄城逃跑,出奔襄陽府、鄧州。李綱得知馬上上殿面議反對:「今日之計,莫如整厲士馬,聲言出戰,固結民心,相與堅守,以待勤王之師。」欽宗問:「誰能將兵?」李綱說這應該是宰相白時中、李邦彥的職責。白時中厲聲反詰問李綱莫非能領兵出戰,李綱回答:「倘使治軍,願以死報。」宋欽宗於是任命李綱為尚書右丞、東京留守,以同知樞密院李梲為副,聶昌為隨軍轉運使,領兵守城。可是第三日早晨入朝,宋欽宗又被投降派說動,準備出發南逃,李綱又說服欽宗留下,並傳旨說:「上意已定,敢復有言去者斬!」欽宗登上宣德門,由吳敏、李綱向門樓前的百官將士們宣布,決心固守保衛東京開封。白時中被罷免,公議稱快,李邦彥、張邦昌遞進為相,同知樞密院事蔡懋為尚書左丞。
李綱用百步法分兵備禦,四壁城墻每一壁用正規軍一萬二千人;又編馬步軍前後左右中四萬人,每軍八千人,分置將官統領,派前軍守護東水門外的糧倉,後軍守護東門外樊家岡。又裝備各種防守的武器、工具。四日之內,戰守設施大致準備妥當。
正月初七(1126年1月31日),完顏宗望的金國東路軍至京城西北,由郭藥師引導,駐屯在牟駝岡天駟監,當夜,金軍立刻攻打宣澤門。李綱派出敢死士,斬獲百餘人。金軍一直攻打到天明方止,金使吳孝民入城要求宋朝交出親王、宰相到金軍為質,李綱請行,欽宗以他有統兵之職,讓他的副手李梲為主使,前往金營議和。初九,金軍猛攻通天、景陽門一帶,又攻陳橋、封丘、衛州等門,都被李綱擊退。金軍游騎四出抄掠,僅東明、太康、雍正、扶溝、鄢陵五縣保存。由於惱怒東明小城久攻不下,再次增兵三千猛攻,京東將董有鄰率眾抵抗,斬首十餘級,殺死金環三太子。
宣和和議
完顏宗望對宋議和使團提出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馬萬匹、衣緞百萬疋;割大原、中山、河間三路地,並以宰相、親王為質的條件。正月初十,宋朝全力收刮京城軍民官吏金銀財物,在期限內得金二十餘萬、銀四百餘萬兩,民間財力為之一空。十四日,康王趙構、張邦昌、高世則帶領金銀財物前往金軍大營。此時只有完顏宗望的金國東路軍參與圍攻開封。完顏宗翰的金國西路軍不但在太原被絆住,而且又拒絕完顏宗望提出的隔斷西軍的部署,以至京西馬忠、京東范瓊种師道的十萬西軍順利趕到開封,完顏宗望被動後撤到開封西北遠郊孟陽扎營寨。都統制姚平仲領步騎萬人劫完顏宗望營寨被全殲一事,有人指是投降派李邦彥、李梲為逼主戰派李綱、种師道議和而有意無意透露給奸細鄧珪所致。劫寨失敗以後,李綱、种師道被撤銷軍權。金兵復至開封城下,宋欽宗大恐,遣使說:「初不知其事,且將加罪其人。」李邦彥又使宋欽宗下令不得得罪金兵,一霹靂砲手發砲後被梟首處死。完顏宗望再攻城時被西軍擊退,於是停止進攻,改肅王趙樞為人質,康王趙構得以回歸。二月初十,金軍撤退。東京城被圍凡三十三日。
金第一次撤軍
完顏宗望的金國東路軍第一次圍攻開封不果,臨走前派人入城辭行,並送來一封拜辭信,說是「非不欲詣闕廷展辭,少敘悃愊,以在軍中,不克如願,謹遣某某等充代辭使副,有些少禮物,具於別幅,謹奉書奏辭。」完顏宗望退軍之時,种師道之弟种師中率領的西軍精銳秦鳳軍三萬人開到東京開封,种師道即命他率部尾隨金軍之後,俟其半渡而擊之,完全消滅其尚在南岸的一半,將金國最精銳的東路軍打殘以消後患。李綱也建議用澶淵故事[註 1]「護送」金軍出境,密告諸將有機會就縱兵追擊。宋欽宗也同意李綱表面上的建議,派軍十萬,緊緊「護送」。但吳敏(此時已轉為討好金軍的主和派)、唐恪(què)、耿南仲等投降派又最終壓倒了主戰派,派人在黃河邊上樹立大旗,嚴令軍隊不得繞過大旗趕金軍,否則一概處死。
以後种師道又提出亡羊補牢之辦法,建議集合大軍駐屯黃河兩岸,防止金軍再次渡河,預為下次「防秋」之計[註 2]。宋欽宗准奏施行,不久又被吳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大臣壓倒,認為萬一金軍不來這筆巨大的軍事費用會被浪費,拒絕採用种師道之言。以後种師道氣憤致疾,以至病死。李綱則被外調河北河東宣撫使,無所作為,最後被逐到江西。
金第二次攻宋
維基文庫標誌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靖康稗史箋證
維基文庫標誌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避戎嘉話
不久,金國以蕭仲恭使宋,耶律餘睹監軍。宋欽宗認為此二人都是原遼國貴族,可誘而用之,以蠟丸封了一封書信讓蕭仲恭送耶律餘睹,使為內應。蕭仲恭忙跑回金國見完顏宗望,以蠟丸書信獻之。八月,宗望以此為由集合軍隊重新伐宋。第二次攻至汴京仍然是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兩人的比賽。
第一階段,西路完顏宗翰八月庚戌(1126年9月5日)和第一次攻宋一樣從大同出發,第二日破宋張灝軍於文水(今在山西),9月21日克太原。東路完顏宗望9月8日從保州出發,當日破宋兵於雄州(今河北保定市雄縣)、中山(今河北定州)。9月15日,攻下新樂(今在河北)。9月26日,破宋大將种師閔於井陘,取天威軍(今河北井陘縣),克真定(鎮州)(今河北正定)。
第二階段,經過休整,西路完顏宗翰11月18日自太原向汴京進攻,22日攻下威勝軍(今山西沁縣)。11月29日宗翰克隆德府(今山西長治)。12月4日,完顏宗翰克澤州(今山西晉城市)。12月10日(十一月二十五丙戌日)宗翰克懷州(今河南沁陽)[1]。
西路宗翰使完顏婁室等先趨河南。11月27日(癸酉,十一月十二日)晚,金軍至河外,宋宣撫副使折彥質領兵十二萬與之對壘[2]。金軍整夜擊打戰鼓擾軍,宋軍到28日黎明時,未戰就悉數潰奔[3],金軍遂長驅而南下。11月29日,完顏活女渡盟津(今河南孟津)[4],宋西京洛陽、永安軍(今河南偃師東)皆投降。11月30日(十一月十五丙子日),金兵由汜水關渡河,洛口宋軍望風而潰,鄭州(今河南省會)降[5]。東京開封城閉門清野,城內大亂,軍民乘亂放火劫掠,城東巡檢龍清等捕殺三百餘人才稍微安定。12月1日(十六日),康王趙構出城外逃。
東路完顏宗望11月20日自真定向汴京進攻;11月22日(十一月初七戊辰日),宗望至河上;宗望知滑、濬有備,乃由恩州古榆渡趨大名[6];12月4日宗望諸軍渡河,隨後攻下臨河縣(今河南浚縣東北臨河村南)、大名縣(今在河北)、德清軍(今河南清豐)、開德府(今河南濮陽);於12月9日到達汴京城下。12月17日,完顏宗翰才到達汴京城下,被完顏宗望搶先一步。
第二次開封圍城戰
十一月二十四日(乙酉,12月9日),金軍完顏宗望部至京師開封城下[7],城中惟衛士、上四軍、中軍效勇及東西路弓手七萬人分四壁守禦。只有張叔夜父子領三萬人來救援,十一月二十八日(己丑,12月13日)至城下。閏月初一(壬辰朔,12月16日),宋出兵拒戰,被完顏宗望等擊敗。
十一月二十九庚寅日、閏十一月初一壬辰日至初三甲午日(12月14日、16日-18日),欽宗先後被甲登城東、南、西、北四壁,以御膳賜士卒,易取士卒火飯以進食,人皆感激流涕[8]。閏十一月初五(12月20日),完顏宗翰部攻陷拱州,駐屯青城,與完顏宗望部合圍東京開封。初七,殿前副都指揮使王宗楚率牙兵千餘出城與敵對戰,統制官高師旦戰死。初十,金人派遣蕭慶等來貸糧,並議和。十二日,張叔夜見南城飛石擊中樓櫓,與范瓊分麾下兵襲敵營,想要燒毀炮架。遙見金軍鐵騎,宋軍不克陣而奔,互相踩踏及溺隍死者以千數。
十五日,宋朝派遣簽書樞密院事曹輔、尚書左丞馮懈等人前往金營請和,乞求停止攻城。完顏宗望要求宋朝割讓河東、河北兩路之地,再送不割地大臣到金營,然後講和。十八己酉日,命康王趙構為「兵馬大元帥」,使速盡領河北兵入衛。
二十三日,大風自北起,不久開始下雪,鋪地數尺。金軍於通津門及宣化門東立天橋數座,俯瞰城中,炮擊城防。范瓊派兵千人自宣化門出戰,開始時士氣高漲而略勝,敵軍被趕回北岸,但士卒貪功渡河,冰面破裂,士卒驚亂,被敵軍殺死五百餘人,從此士氣更加挫折。
二十五日(閏十一月丙辰日,1127年1月9日),因為郭京作祟,完顏宗望、完顏宗翰與諸將破城,金軍由宣化門擁兵登城,守禦宋軍棄甲爭相逃走,通津門之南亦被攻破,敵兵入城縱火,殺盡城旁居民,俘宋徽宗、欽宗二帝。京城自十一月二十五日被圍,是日午時陷,歷時一月。
兩次圍城分析
和第一次開封圍城戰相比,第二次圍城戰宋朝的處境要困難得多:
王稟守衛的太原在被完顏婁室的五萬金軍圍困二百五十多日後終於失守,完顏婁室的這部分軍隊南渡黃河,西趨洛陽,封鎖了潼關,關困宋朝最精銳的西軍在潼關以內,斷絕了其東來勤王之路。
第一次圍城戰時,只有完顏宗望的東路軍到達開封城下,兵力有限,攻城的活動限於西、北兩隅,有時蔓延到東北角,南面諸門則始終未受攻擊。第二次圍城時,金軍兩路合攻,四面合圍,陷東京於徹底孤立。
第一次圍城以前,北宋朝廷在完顏宗望到達開封前夕定下了戰守之策。李綱被任命為親征行營使和御營京域四壁守禦使,取得主持戰守的大權。而第二次圍城時,李綱已經因為姚平仲劫寨失敗一事和种師道一起被褫奪軍權,宋欽宗把戰、守、和全權都授給宰相何㮚。何㮚一邊迷信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一邊派出樞密使馮澥到完顏宗翰軍中求和,自以為雙料保險,卻不是守城之道。宋欽宗又臨時派待罪在京的劉韐提舉四壁守禦,另外又以次相孫傅為守禦使,事權不一,掣肘實多。孫傅和何㮚一樣,將希望寄托在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身上。
第一次圍城時,完顏宗望的東路軍全軍六萬人,這次增加到八萬人,主要將領完顏闍母、完顏昌、劉彥宗等仍在軍中,只有郭藥師以燕京留守的名義,留駐燕京[註 3]。西路軍仍以完顏宗翰、完顏希尹、完顏婁室三大將為主副帥,完顏銀朮可等戰將都屬麾下,漢人高慶裔,時立愛為謀主。完顏婁窒、完顏希尹兩人輪流至潼關外督師阻止宋朝的西軍勤王。西路軍的總人數,原來與東路軍相等,也是六萬餘人,經過長期的圍攻太原,兵力不斷補充,總數增加了一倍以上,這時除封鎖潼關的五萬人外,仍有七八萬人參加第二次開封圍城。計東西兩路金軍的兵力已超過十五萬人,比第一次圍城戰增加了一倍半。
而宋朝這邊,第一次圍城時開封原來的禁軍加上西北陸續開來的勤王軍,總數達到二三十萬人。解圍後,這些大軍沒有安放到應當去的地方,一部分被遣送復員回西北,一部分參加太原解圍戰而遭到損失,一部分在黃河南岸潰散,還有一部分被投降派大臣唐恪、耿南仲以經濟上的理由遣散。以致第二次圍城時城內守軍不滿七萬。各地勤王軍早已受到唐恪、耿南仲的命令而裹足不前。只有南道總管張叔夜與兩個兒子伯奮、仲熊違抗這一投降式的朝命,募兵一萬三千人勤王,在潁昌府遭遇完顏宗翰部,大小十八戰互有勝負,最後全軍突入開封城,這是第二次圍城之役中唯一的一支能夠進入開封城的勤王軍。

靖康之變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V5Hsxv


建炎南渡或稱宋室南渡、高宗南渡,亦有人稱為靖康南渡,廣義上指的是宋室的南遷,狹義上是指兩宋交替之際北宋皇室康王趙構為了躲避北方女真人的追擊,南逃到江南地區的歷史事件。從靖康二年(1127年)夏,一直到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金國以「搜山檢海捉趙構」為號,連續派兵追擊南下的趙構,最終還是宋金兩國以和談結束。此後,宋金兩國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參 1]。
歷史
從靖康二年(1127年)夏,一直到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金太宗以「搜山檢海捉趙構」為號,派兵追擊南下的宋高宗,最終宋高宗定都臨安。
經過十多年戰爭後,宋金兩國在紹興十一年(1141年)達成紹興和議,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參 2]。
面對內有流寇犯上作亂,外有胡人虎視眈眈的局面,宋高宗在建立南宋政權之初,通過下放將領權力,穩定了政治政局,又任用權相秦檜,集中權力壓制武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在江南立國最久的偏安政權[參 3]。
南宋不願意投降金國,無論是王公貴族、文臣武將、還是普通百姓、販夫走卒瞬間湧向蘇杭地區。南方各個都市和地區面對這一局面,當地的社會風俗也隨著發生了巨大變化[參 4]。
背景
主條目:靖康之變、偽楚和偽齊
靖康之難中宋徽宗和宋欽宗還有眾多的宋朝宗室包括皇后,嬪妃,皇子,公主等被金國俘虜擄到北方,而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因在外地勤王招兵,倖免於難,成為碩果僅存的皇室宗族。靖康二年(1127年),當金軍從汴京撤軍時,擔心自己統治力量薄弱,無法鎮壓宋朝軍民的反抗,於是建立偽楚政權,立原宋朝官員張邦昌為偽楚皇帝。張邦昌萬般無奈被迫稱帝,又擔心被宋朝以謀反之罪論處,只好以孟太后的名義,下詔傳位給趙構[參 5]。
過程
1141年金、南宋、西夏三國對峙圖
趙構即位
靖康二年(1127年),死裡逃生的趙構從今河北南下到南京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稱帝,改元建炎,重建大宋王朝,是為宋高宗。即位之後,趙構遙尊被擄到金國的其生母韋氏為「宣和皇后」,封自己的外祖父韋安道為郡王,親屬三十人均任官職。並且從此不斷派遣使者到金國求和要迎韋氏回南宋[參 6]。期初高宗迫於當時形勢起用主戰派的大臣李綱為宰相,但不久之後又將李綱趕走,崇信汪伯彥、黃潛善等佞臣,無力收復中原。
金軍南下
金國聽到高宗即位後,舉國譁然,後悔當初宋金談判時放回做政治人質的他。而金國扶持的張邦昌傀儡政權也迅速瓦解,張邦昌火速退位,於是金國開始整兵備馬準備再度南征。南征的目標就是活捉高宗,稱之為「搜山檢海捉趙構」。東路軍是以撻懶和完顏宗弼為帥下淮南,西路軍派婁室和訛里朵攻打陝西,中路軍粘罕率軍進犯兩湖。三路大軍浩浩蕩蕩南下,完顏宗弼接到金太宗命令率本部人馬隨完顏宗輔大軍一起南下。完顏宗輔自河北出發,完顏宗弼為先鋒,先後攻占濮州、開德、大名等地,一路勢如破竹,所過州縣,即破或不戰而降,金兵一直打到長江北岸[參 1]。
南渡之路
參見:苗劉兵變和完顏宗弼
高宗聽說金軍一路南下,跟他當時在金營做人質時候的表現簡直判若兩人,只要是聽到金軍鐵騎南下的消息,馬上準備逃跑,一路南行。先是過淮河再渡過長江,從濟州逃到了鎮江,建炎三年(1129年)一月,韓世忠在沐陽潰敗,金軍快速南下。數百騎兵到達揚州西北之天長。不久金人破天長軍。高宗得內侍探報,即穿盔甲乘馬出門,出走揚州,而百官和宰相竟然不知此事。高宗慌忙出逃,來不及收拾行李,連皇帝的龍袍、冠冕、溪印和出行的儀仗器具,甚至從東京汴梁請來的太祖牌位還有一些國家機密文件統統被金軍繳獲,城內軍民聽說皇帝逃出城外,也紛紛向城外逃跑,有的大臣甚至連官印都來不及拿走。高宗渡江到京口;再奔鎮江;至甲寅再次長州;乙卯次無錫;丙辰次平江府。
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改江寧府為建康府(今南京市)作為行都。金軍以完顏宗弼為帥,再次以四路大舉南侵,完顏宗弼親自親率主力追擊高宗。高宗向金乞和,表示自己現在處於「以守則無人,以奔則無地」的地步,希望金國「見哀而赦己」[參 7],不要再向南派兵了。但是金國主帥全不理睬,一舉突破了南宋布置的長江防線,繼續向南進軍[參 1]。高宗迫於當時主戰派和軍民抗金的輿論壓力,不得不罷免汪伯彥、黃潛善等人。同年三月,苗傅和劉正彥利用禁軍將領對高宗人事安排等不滿,發動兵變,殺了高宗信任的同簽書樞密院事王淵還有他周邊的一些宦官,他本人也被迫禪讓於皇子。四月,高宗在文臣張浚、呂頤浩和武將韓世忠、劉光世、張俊等勤王之師的擁護下復辟。復辟後高宗舉行仁宗法度,錄用元祐黨人,多方改易政策。
建炎三年(1129年)十一月,完顏宗弼率金軍渡過長江天塹,打敗杜充所率領的宋軍,攻克建康,派遣帳下諸將分別徇近地,他本人則親率大軍攻取廣德軍路、湖州(今屬浙江)等地,兵鋒直指臨安府(今浙江杭州)[參 8]。面對咄咄逼人的金軍,高宗無路可去,又接到金軍逼近臨安府消息。只好被迫採取入海避敵,高宗從臨安逃到越州(今浙江紹興),再逃到明州(今浙江寧波)。而此時的完顏宗弼派阿里、蒲盧渾為先鋒領四千精兵追襲高宗;又派訛魯補、術列速攻取越州。阿里軍連破宋軍,宋軍無力抵抗,金軍逼近明州。高宗無奈決定組織行朝入海避金軍主力鋒芒,坐樓船逃往定海(今浙江鎮海),渡海到昌國(今浙江定海)。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初三,高宗乘御舟到台州章安鎮(今浙江黃岩東北),在這裡停留了半個月稍作休整,後向溫州沿海移動,二月二日到溫州江心寺。完顏宗弼在正月十六日攻陷明州後,也積極備船,準備入海追獲高宗。高宗得知金軍主帥將至明州,無可奈何只好讓御舟漂泊在台州與溫州間的海上[參 1]。
金軍北撤
參見:黃天盪之戰和牛首山大捷
高宗在溫州沿海漂泊四個月之久。由於南方天候潮濕河道港岔縱橫,加上南宋軍民的英勇抗戰,金軍又在海中遇上大風暴,也被宋軍水師打得大敗,鑑於後方空虛,戰線漫長,屢遭宋朝抗金武裝的襲擊,金軍主帥完顏宗弼只得在建炎四年(1130年)二月撤兵北返回國,並對外聲稱已完成「搜山檢海」的目標。北上時,帶著從江南各地區所掠奪來的大量金銀財寶沿大運河北還,臨行前還將古城臨安付之一炬。沿途所過州府縣衙均遭縱火焚城,奸淫擄掠,延綿數千里到處都是煙焰不絕[參 1]。
在北撤鎮江時,被宋將韓世忠截斷退路,被逼入黃天蕩。宋軍以八千兵力圍困金兵十萬之眾,竟相持四十八日,宋軍水師戰船高大,扼守江口,使得金軍無法過江。而金軍雖然兵多,但是戰船很小也很少,又不善水戰,兩軍交戰十幾回合,金軍損失慘重。完顏宗弼無奈只得張榜立賞,求破宋良策。一個姓王的福建人因貪賞而獻策,主張用火攻。金軍上下馬不停蹄地趕製火箭。宋軍的船隊由於巨大停在江上不能移動,完顏宗弼令軍士駕小船向宋軍戰船篷帆射火箭,宋軍大敗,主帥韓世忠和少數僥倖沒死的將士在瓜步棄舟,從陸路逃回鎮江,金軍得以北撤。途中又在建康被岳飛打敗,岳飛在建康牛首山、韓府山一帶設伏,修建工事,伏擊金兵,金軍損失慘重。牛首山大捷後,宋軍乘勝追擊,將全部金軍將士驅逐過江,一舉收復建康,北還後的完顏宗弼從此不再主張南下攻宋,而金軍再也不敢渡江[參 9]。
結果
定都杭州
紹興元年(1131年),宋高宗升杭州為臨安府(今杭州市)作為「行在」,紹興八年(1138年)正式定臨安為行都,建康改為留都[參 10]。
「中興四將」中得岳飛通過北伐,奪回由金扶植的偽齊政權一部分中原土地。宋高宗在苗劉之變後,一心議和以保半壁江山,和岳飛的北伐意向始終相左。宋金在紹興八年(1138年)首次議和,南宋一度收回河南與陝西部分領土。
紹興和議
主條目:紹興和議
紹興十年(1140年)五月,金人撕毀和議,快速攻下河南與陝西,並繼續深入南下。由於宋朝軍民抗戰英勇,金軍在川陝、兩淮的進攻皆告失敗。七月,金將兀朮南攻不利,轉攻郾城,被岳飛打敗,轉攻穎昌,又為岳飛敗。岳家軍乘勝追擊,一直打到距開封僅四十五里的朱仙鎮,兀朮出逃開封,北方各地義軍紛紛響應,以至於金人南望歎「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就在此時,高宗連下十二道金牌催促岳飛班師,大有起色的北伐之功,就此結束。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金於書面達成《紹興和議》,兩國以淮水—大散關為界[參 11]。宋割讓被岳飛收復的唐州、鄧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進貢銀廿五萬兩,絹廿五萬匹。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以「莫須有」的罪名賜死岳飛與其子岳雲、部將張憲於臨安(今杭州)[註 1]。《紹興和議》生效後,宋高宗生父宋徽宗的靈柩和生母韋氏本人被送回南宋[註 2],宋高宗擔心欽宗回國後,自己會失去皇位,且宋高宗因為自己已經絕後(宋高宗唯一的兒子在苗劉兵變中受到驚嚇而病逝,而相傳高宗靖康南渡時壓力太大,患上陽痿症而不育),又因為民間傳聞宋太宗以燭影斧聲謀殺宋太祖而篡位,且完顏吳乞買是宋太祖投胎(一說阿骨打是宋太祖投胎),要來滅亡宋朝,故高宗想把帝位傳承給宋太祖的後代,讓民眾支持宋朝,也不想讓宋欽宗或其子孫繼承大寶,所以拒絕接回欽宗,欽宗到死也沒能回到宋朝。
規模
南下人口
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女真人占據中國大陸中北部大部分地區,使得中國出現第三次人口南遷高潮,北方大批人口隨著撤退的南宋統治者,遷居偏安江南地區[參 12]。關於這次中原人逃亡,後世中都有許多記載,累計南下移民500萬以上[參 13][參 14],是歷代中原漢民族南遷最大的一次。在東南沿海各省,甚至閩、粵都有大量來自北方的移民,較集中的區是蘇南、浙江一帶,更密集的移民區則是從江蘇蘇州至浙江寧波一帶,最高度集中是在杭州城。這次南渡移民,形成了世界上影響巨大的「客家人」族群[參 15][參 16]。大量南渡到江南的結果是,南方人口第一次超過北方人口,也最終完成了中國人口、文化、經濟等重心由黃河流域轉移向長江流域,從此中國便進入南盛北衰的階段[參 17]。
南渡名家
復旦大學教授吳松弟通過多年來在各類古籍中搜集建炎南遷有名望的歷史人物,一共搜集到了一千餘人,其中來自河南的六百人,山東一百五十人,江淮一帶七十四人,河北六十人,山西、陝西、甘肅九十人等[參 18]。
山東曲阜孔子家族除少數留守曲阜孔廟外,衍聖公、孔子第48代嫡長孫孔端友和族長孔傳率眾族人隨高宗南渡,高宗念其忠誠,賜家衢州,並在當地建立家廟[參 19][參 20]。
司馬光家族後代也隨著高宗南渡,遍布浙江紹興、四川宜賓等地。明末紹興一支又回到夏縣定居,延續至今[參 21]。
北宋龍圖閣宣學士包拯的第七代孫包元吉率領包家族人隨高宗南渡到臨安[參 22]。
詞人辛棄疾爺爺辛贊,因在靖康之變時未能隨宋室南渡,不得已在金國任職,但是其他家族成員多數都遷移到江南地區。
理學的奠基者之一的張載四世孫張選,隨著高宗南渡。
北宋畫院著名畫家李唐,冒死從金營中逃了出來,同高宗一起南渡[參 23]。
畫家吳昌碩祖先吳瑾與高宗南渡,由江蘇淮安遷至浙西鄣吳村[參 24]。
畫家趙伯駒和其弟趙伯也輾轉流寓江南[參 25]。
畫家馬麟原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濟),南渡後三代居錢塘,遂為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著名詞人李清照為了躲避北方戰亂局勢,也舉家南下,追隨高宗蹤流徙浙東一帶,她所帶的珍貴圖書文物也大部散失[參 26]。
名醫陳素庵隨宋室南渡,遂為錢塘人[參 27]。
高宗南渡江南,在太湖西山島島上安置了大批北方移民,移民中有王室望族,其中鄭、蔡、秦、徐等十七個姓氏為主,逐步形成東村、後埠、明月灣、堂里等村落[參 28]。
評價
宋高宗的南下使得金朝失去消滅宋朝的的機會,為宋朝的繼續和後來的與金對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參 29]。而宋高宗成為南宋第一代皇帝,奠基了南宋一百五十餘年的基業[參 30]。
建炎南渡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DswTc3


趙構算是對的起岳飛了,辜負的人是岳飛,政治智商為零。升的最快的就是岳飛,三十出頭就是樞密副使,而他的功績並不像大家認為的那樣是抗金的主力。中興十三處戰功中他也只佔個偃城。他主要在鎮壓農民叛亂和打擊偽齊的戰鬥中獲得功績。楊么,鐘相是他除偃城大捷外最主要的戰功。岳飛被殺一般認為有這麼幾個原因。恃功自傲,三個不對就辭職回家,任性而為。伸手索要兵權。妄議皇室繼承人。趙構這個人這麼做是有複雜的原因的,當年他和王雲招募義軍勤王的時候,王雲被亂民打死。後來又有苗劉兵變,導致趙構對所謂的義軍以及武將極其不信任。岳飛是他曾經最信任的,可以說是一手提拔,但回報給趙構的卻是失望。趙構偏安是有很多考慮的。一,南方人民士人並不想打仗。北方人民與他們何干?花錢收復北方,還要花錢建設,他們並沒有動力。而南宋滿朝文武不是南人就是和南人的利益綁在一起。只有辛棄疾這樣的北人才總想著收復失地。二是,如果打仗,軍官們掌握兵權,趙構害怕黃袍加身的事件重演。說到底,趙構對武人失去信心,岳飛從中也起到了重要作要。自己提拔的,都不聽話,還指望別人?


宋高宗趙構在南宋掀起的學書高潮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wUUjSw


冷門書家冷門貼——趙構
2017-11-09 冷門書家冷門貼——趙構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VkmY6W


趙構《賜岳飛批剳卷》(其一),作於紹興十一年(1141年),行書。台北蘭千山館藏。
趙構即位初年,起用一些抗戰派將領,特別對岳飛,他又愛又敬,不要說下的詔書,僅親筆寫給岳飛先生的信,就夠印一本厚厚的書。不但如此,趙構還寫了「精忠報國」四個字送給他。以上《賜岳飛批札》是趙構給岳飛親筆信一部分,後署「付岳飛」3字,上鈐御前之寶,下有高宗御押二印。字體介於行楷之間,氣韻清和,顯示作者深厚的書法功力。
趙構《賜岳飛批剳卷》(其二),紙本,行楷,縱36.7厘米,橫67.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此書17行,每行字數不一,共99字。後署「付岳飛」三字,上鈐御前之寶,下有高宗御押二印。根據內容推斷,約書於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前後,為高宗早年所書。無論從整體的布局上,還是從筆法的意態上,均具王羲之《蘭亭序》的神韻和智永的特色,並能加以融會貫通,形成了自家的風貌,顯示出「秀異而獨立」、精彩潤朗的藝術風格。其點畫中的撇與捺挺健有力,秀色可人,絕無劍拔駑張之態。結字妍媚多姿,清和俊秀,字體在行與真之間,從中可窺其鐵畫銀鉤,又時以側鋒取勢之主觀追求。全篇豎成行橫無列,行間參差,錯落有致;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疏朗寬穩,雖字字不相連屬,然以氣貫通,頗有書卷之氣。成為有宋一代皇帝書家之精萃者。
趙構《行書千字文》
趙構《草書後赤壁賦卷》,絹本,縱29.5厘米,橫143厘米(含畫)。清宮舊藏。
《後赤壁賦卷》同馬和之畫《後赤壁賦圖》同裝,筆法精熟,筆畫稍顯瘦峻,可見鋒梭筋骨,足見對王羲之《聖教序》臨習功力不淺。該段後接另紙無款篆書蘇軾《後赤壁賦》全篇。
鑑藏印記:梁清標、安儀周等藏印。
歷代著錄:《南宋畫院錄》、《大觀錄》、《墨緣匯觀續錄》、《石渠寶笈續編》。
趙構(1107-1187),字德基。南宋開國皇帝,即宋高宗。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曾被封為「康王」。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後,於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拒絕主戰派抗金主張,南逃至臨安(今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權。統治期間,雖迫於形勢以岳飛等大將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檜。後以割地、納貢、稱臣等屈辱條件向金人求和,殺害岳飛。公元1162年(紹興三十二年)禪位於宋孝宗,自稱太上皇。精於書法,善真、行、草書,筆法洒脫婉麗,自然流暢,頗得晉人神韻。著有《翰墨志》,傳世墨跡有《草書洛神賦》等。
關於趙構的評價問題,歷代傾向於定位為昏庸之主。不過北宋是在倉促之間被金人攻陷了都城汴梁,二帝「北狩」,當趙構南渡時,身邊親兵僅一千餘人,然而他通過各種方法,迅速調集人員防守住了淮河、長江,同時建立了南宋的根基。賈志揚《天潢貴胄——宋代宗室史》中評說:「宋朝之得以復興,要歸功於趙構的逃跑。」當時如果他沒有逃跑,而是在北方戰死,那麼可能會出現一個更糟糕的局面。
原中國宋史學會會長朱瑞熙教授認為宋高宗雖曾堅持對金議和,是投降派的首領,但他也組織指揮過對金作戰,宋高宗建立南宋後仍用宋的年號和正朔,所以,宋高宗功過參半,不能完全予以否定。
公元1126年(靖康元年)正月,金兵圍汴京,邀親王宰臣議和軍中,欽宗命其出使。後為河北兵馬大元帥,有士卒萬人。次年,汴京城破,徽欽二帝被俘北去,皇室男女老幼盡被虜走,北宋王朝滅亡。構在外組織勤王兵馬,於南京(今河南商丘)即皇帝位,是為高宗。改元建炎,史稱南宋。
公元1127年(建炎元年),南逃揚州,金人於次年兵鋒指向揚州。三年,自揚州至鎮江,再至杭州,又北上建康府(今南京)致書金人,表示願意削去宋朝國號稱臣。金人拒絕高宗投降,再次南進。高宗則自建康而鎮江、杭州、越州、明州、定海,直至乘船逃入大海。金人也入海追擊,因遇大風雨只得作罷。
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舊曆十二月,金人犯越州,安撫使李鄴開城投降,衛士唐琦袖巨石襲擊金將琶八未克,被殺死。次年四月,金兀朮率軍擄掠杭州北返,高宗才從溫州再度回到越州。六月,要侍從、台諫、諸將計議駐蹕事宜,並仿「唐幸梁州故事,昇州為府,冠以紀元」(陸遊《嘉泰會稽志序》),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以後改元「紹興元年」(1131),於當年十月升越州為紹興府,是為紹興地名的由來。在越期間,先後蠲免紹興府三縣湖田米,蠲兩浙夏稅、和買細絹、絲綿,減閩中上供銀三分之一,釋流以下囚,復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等。至公元1132年(紹興二年)正月初十離越州至臨安,前後在紹計一年零八個月。
公元1187年(淳熙十四年)舊曆十月死於德壽殿,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三月,葬於會稽攢宮(今紹興縣寶山)之永思陵,諡聖神武文憲孝皇帝,廟號高宗。公元1192年(紹熙二年),增諡為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著有《翰墨志》。《宋史》有《本紀》。
趙構於公元1121年(宋徽宗宣和三年)封為康王。公元1126年(欽宗靖康元年)春,金兵第一次包圍開封時,他曾以親王身分在金營中短期為人質。當年冬,金兵再次南侵,他奉命出使金營求和,在河北磁州(今屬河北)被守臣宗澤勸阻留下,得以免遭金兵俘虜。金兵再次包圍開封時,受命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宋廷令其率河北宋兵救援京師,但他移屯大名府(今屬河北),繼又轉移到東平府(今屬山東),以避敵鋒。宋徽宗和欽宗為金兵俘虜北去,他於次年五月初一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為南宋第一代皇帝。
宋高宗是南宋初年投降派的首領。南宋政權初建,他曾起用抗戰派李綱為宰相,但不久即趕走李綱,同寵臣汪伯彥、黃潛善等人放棄中原,從南京應天府逃到揚州,一意享樂。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舊曆二月,金兵奔襲揚州,他狼狽渡江,經鎮江府到杭州。迫於輿論壓力,他不得不罷免汪伯彥、黃潛善等人。苗傅和劉正彥利用軍士對朝政的不滿,發動政變,殺宋高宗信用的同簽書樞密院事王淵和一批宦官,逼迫宋高宗退位。文臣呂頤浩、張浚和武將韓世忠、劉光世、張俊起兵「勤王」,宋高宗得以「復辟」。他繼續派使臣向金朝乞降,哀訴自已逃到南方後,「所行益窮,所投日狹」,「以守則無人,以奔則無地」,要求金朝統治者「見哀而赦己」,不要再向南進軍。對於抗金戰爭卻不作任何有力的部署。九月,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即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紹興),隨後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寧波),並自明州到定海(今浙江鎮海),漂泊海上,逃到溫州(今屬浙江)。直到建炎四年夏金兵撤離江南後,他才又回到紹興府(今浙江紹興)、臨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後將臨安定為南宋的都城。
金兵暫停南侵,宋高宗便抽調精兵鎮壓荊湖、江西、福建等路的農民起義軍和盜匪,鞏固了自己的統治。他雖然在防禦金兵方面作了一些部署,任命岳飛、韓世忠、劉光世、張俊等人分區負責江、淮防務,但只把軍事部署作為乞降的籌碼,始終沒有收復失地的打算。他把金朝派到南宋進行誘降活動的秦檜引為親信,任為宰相,夥同秦檜加緊進行投降活動,竭力壓制岳飛等將領的抗金要求。當紹興十年(1140)各路宋軍在對金戰爭中節節取勝時,宋高宗擔心將領功大勢重、尾大不掉,又怕迎回欽宗後自己必需退位,於是下令各路宋軍班師,斷送了抗金鬥爭的大好形勢。十一年,解除岳飛、韓世忠等大將的兵權,向金朝表示堅決議和的決心。不久,他與秦檜製造岳飛父子謀反冤案,以「莫須有」的罪名加以殺害,遂同金朝簽定了屈辱投降的紹興和議,向金稱臣納貢,以換取金承認自己在淮河、大散關以南地區的統治權。
公元1141年(紹興十一年)十一月和議簽定後,按金朝規定,秦檜事實上成了終身宰相,宋高宗雖對他日益猜忌,卻仍縱容他專權跋扈,對主張抗戰的臣僚加以排斥和打擊。即使在秦檜死後,宋高宗仍委任投降派万俟□、湯思退等人掌政,堅守對金和議條款,每年除納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外,送給金統治者賀正旦、生辰等的禮物也「以巨萬計」,只要金朝統治者索取玩好,宋高宗立即下令搜訪送去。對其統治區的人民,卻巧立名目增加搜括,使南宋的賦稅名目比北宋時更多,剝削更加殘酷。
公元1161年(紹興三十一年)秋,金海陵王完顏亮大舉南侵,宋高宗又想再次逃離臨安府。金海陵王渡江失敗,被部下所殺(見采石之戰)。宋高宗遣使賀金世宗完顏雍即位,準備再次對金議和。宋高宗在當了三十六年皇帝以後,於公元1162年(紹興三十二年)六月以「倦勤」,想多休養為由,傳位給養子趙昚,是為宋孝宗。他自稱太上皇帝。
趙構退位後,自稱不再問朝政,其實也干預些政事。有一天,他去靈隱寺冷泉亭喝茶,有個行者對他照料得很殷勤,他打量了一番行者說:「我看你的樣子不象個行者。」行者哭著訴說道:「我本是一個郡守,因為得罪了監司,被誣陷降罪,罰為庶人。為了餬口,得來此處投親,干此賤活。」趙構當即說:「我明天替你去向皇帝說明。」回宮後果真對皇帝講了,要復他的職。幾天後他再去冷泉亭,見行者還在,他回宮後在宴飲時便怒容滿面。孝宗小心翼翼地問趙構為何生氣,趙構說:「我老了,沒人聽話了,那行者的事,我幾天前就同你講了,為何不辦理?」孝宗回答說:「我昨日已向宰相講起,宰相一查,說此人是貪贓枉法,免他一死已經寬大,再要復職實在不行。」趙構卻不顧這些,說:「那叫我今後怎麼再見人,我已經答應他向你求情。」孝宗無奈,只得去對宰相說:「太上皇大發脾氣了,那人即使犯了謀殺罪,你也得給他復職。」宰相只得照辦。
趙構政治上昏庸無能,然精於書法,善真、行、草書,筆法洒脫婉麗,自然流暢,頗得晉入神韻,明代陶宗儀《書史會要》稱:「高宗善真、行、草書,天縱其能,無不造妙。」其書法影響和左右了南末書壇,後人多效法其書跡。
  趙構少即醉心書道,陸遊曾說:「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訪求法書名畫,不遺餘力。清閒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他曾自謂:「余自魏、晉以來以至六朝筆法,無不臨摹,眾體備於筆下,意簡猶存取捨,至若禊帖,測之益深,擬之益嚴,以至成誦。」他整理收集宣和內府因戰亂而散失的古代法帖名畫,身體力行地提倡大眾研習書法。他認為:「士人於字法,若少加臨池之勤,則點畫便有位置.無面牆信手之愧。」他自己善學<蘭亭序),便贈之與王子和朝中大臣,又讓宋孝宗學書。一時間,以高宗為中心,南宋幾乎掀起了一個學書高潮。馬宗霍在《書林藻鑒)中說:「高宗初學黃字.天下翕然學黃字,後作米字,天下翕然學米字,最後作孫過庭字,而孫字又盛……蓋一藝之微,苟倡之自上,其風靡有如此者。」這種以權貴的好惡而人為左右書體盛衰,影響了南宋書法的發展,但宋高宗對南宋書壇的貢獻還是不能抹殺的。
公元1187年(淳熙十四年)舊曆十月,趙構病死於臨安宮中的德壽殿。死後的廟號為高宗。
冷門書家冷門貼——趙構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VkmY6W


史上最慘的皇太后兒子當皇帝后自己被賣入妓院任人蹂躪
  由於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逃脫了靖康之難,並且被擁戴為南宋皇帝,與金國對立,因此,金人對他恨入骨髓,對他的直系親屬懲罸也最為嚴厲。趙構的母親韋貴妃,被俘時已經四十八歲(一说三十八歲),竟成了金國猛士重點發泄的對象。為了狠狠折磨她,金人特地把她發送浣衣院,據傳,曾創一天接客一百零五人之最高紀錄
  靖康二年(1127)四月,當上了亡國奴的徽宗、欽宗一行分乘八百六十多輛牛車,在如狼似虎的金兵的押解下開始北上。隨行的除了他的皇子、皇孫、后妃、帝姬之外,還有養在深宮供他們消遣和驅使的三千佳麗。
  風塵漲天,沙雪撲面,這些柔弱的中原女子,既不被后代的歷史巨眼關注,也不為當時自顧不暇的主子們憐惜,她們羊羔似地瑟縮着,凄惶着,消失在茫茫的歷史迷霧之中
  抵債的王朝女眷們
  “議和”一開始,這些中原女子同金銀、布帛、土地一樣,也是談判桌上的籌碼。
  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二日,宋欽宗親自同宰相何慄到金營求和,送上降表,並屈辱地下跪。金人除了索要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帛一千萬匹之外,還要立送一千五百名少女。宋欽宗一律照辦,派人四處搜捕年輕女子,不夠數目就用自己的妃嬪抵數。不少女子不甘受辱,自殺而死。
  《南征錄匯》記:十二月初十日,宋臣“吳幵、莫儔傳宋主意,允以親王、宰執、宗女各二人,袞冕、車輅及寶器二千具,民女、女樂各五百人入貢”這些女性,就是宋王朝獻給金人的最早的貢品。
  “議和”在繼續,女性是必不可少的條款。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協議雲:“以帝姬(公主)兩人,宗姬、族姬各四人,宮女二千五百人,女樂等一千五百人貢大金。”
  該協議還規定:“犒軍金一百萬錠、銀五百萬錠,須於十日內輸解無缺。如不敷數,以帝姬、王妃一人準(抵)金一千錠,宗姬一人準金五百錠,族姬一人準金二百錠,宗婦一人準銀五百錠,族婦一人準銀二百錠,貴戚女一人準銀一百錠,任聽帥府選擇。”
  從正月二十八日起,北宋政府開始履行協議。最早向金軍營寨輸送的女性是蔡京、童貫、王黼的家屬和歌伎各二十四人,其中福金帝姬(公主)作為蔡京家中的女眷也在遣送之列,被送往皇子寨。史載,福金帝姬見到斡離不(即金兵統帥完顔宗望,金太祖第二子,故又稱二皇子)后,“戰慄無人色”,斡離不令其婢李氏將福金帝姬灌醉,乘機對其實施強暴。福金帝姬是“靖康之難”中第一個被金人蹂躪的宋朝公主。
  盡管開封府官員刮地三尺,也無法滿足金人的索求。為苟延殘喘,無恥的徽、欽二宗開始依“附加條款”拿婦女抵債。開封府官員除對照玉牒將宮廷、宗室婦女押往金營外,還搜拿京城民女充數。這些被強行抓來的女性“皆蓬頭垢面,不食,作羸病狀,覬得免”,而開封府尹徐秉哲為了邀功,竟“自置釵衫、冠插、鮮衣”,將上自嬪御、下及樂戶的五千名婦女盛裝打扮送出京城,交付給金軍。
  所謂“帝姬”,即公主;所謂“王妃”,即皇帝的妻妾或兒媳;“宗姬”指諸王子之女(郡主);“族姬”指諸皇族女子(縣主)可憐都是金枝玉葉,竟被她們鮮廉寡恥的父、祖,親手送給敵人蹂躪,其慘痛又何如哉!
  執事官員在《開封府狀》中“用情統計”了一份詳細的賬單,為我們保存了這頁恥辱的見證。賬單上各類婦女都明碼實價,與金人開列的完全相同。茲實錄如下:
  選納妃嬪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二十二人,人準金一千錠,得金一十三萬四千錠,內帝妃五人倍益。
  嬪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人準金五百錠,得金二十二萬五千五百錠。
  族姬一千二百四十一人,人準金二百錠,得金二十四萬八千二百錠。
  宮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單四人,宗婦二千單九十一人,人準銀五百錠,得銀一百五十八萬七千錠。
  族婦二千單七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人準銀二百錠,得銀六十六萬四千二百錠。
  貴戚、官民女三千三百十九人,人準銀一百錠,得銀三十三萬一千九百錠。
  都準金六十萬單七千七百錠,銀二百五十八萬三千一百錠。
  僅此一次,用來折價抵債的各類女子竟然多達一萬一千六百三十五人。這是一場多麼大的劫難啊!
  肉身權的辯論
  從被送入金軍營寨的那一刻起,這些女性的噩夢就開始了。
  金軍將領如同分配牲畜一樣瓜分這些特殊的戰利品。在第一批被押解到金營的婦女中,“國相(粘罕、斡離不)自取數十人,諸將自謀克以上各賜數人,謀克以下間賜一二人”,其后隨着貢女的大量湧入,“施恩”範圍也逐漸遍及下層。她們被迫更換舞衣,給金軍將領獻舞勸酒,供金軍將領摧殘與蹂躪,稍有反抗,即遭屠戮。
  五日夜,完顔宗翰(即粘罕)宴請手下將領,令宮嬪換裝侍酒,有鄭氏、徐氏、呂氏三女抗命不從,被當場斬殺。另一人因不堪侮辱,用箭頭刺穿喉嚨自盡。另有張氏、曹氏等三位女子,因不順從二太子完顔宗望之意,竟以鐵竿刺着,懸掛在營寨前,血流三日方纔死去。初七日,王妃、帝姬入寨,完顔宗望便指着這些求死不得的被害者發出警告,她們一個個嚇得面無人色,幾不欲生。
  為了滿足金軍將領們的淫欲,斡離不甚至下達了“元有孕者,聽醫官下胎”的命令。已經從屬於金兵將士的婦女則“改大金梳妝”。一些不堪凌辱的女子先后自盡,如信王妃自盡於青城寨,鄆王姬王氏自盡於劉家寺,等等。以至於“各寨婦女死亡相繼”,其中包括十六歲的仁福帝姬和賢福帝姬、保福帝姬。
  在這種威逼下,仍有婦女抗命不從,野史中記載了一位王妃與金軍將領的爭辯,叫人讀后感慨不已。
  初九、初十兩天押來九名王妃、帝姬,其中一人不從。
  斡離不要王妃服侍他,王妃不理。
  二太子威脅道:“汝是千錠金買來,敢不從!”
  王妃爭辯道:“誰所賣?誰得金?”
  斡離不回答:“汝家太上皇有手敕,皇帝有手約,準犒軍金。”
  “誰須犒軍?誰令抵準?我身豈能受辱?”
  斡離不反詰道:“汝家太上皇宮女數千,取諸民間,尚非抵準?今既失國,汝即民婦,循例入貢,亦是本分。況屬抵準,不愈汝家徒取?”
  勝利者總是有理的。完顔宗望振振有詞,竟讓這位幻想用辯論來捍衛肉身權的王婦語塞。
  類似的衝突也發生在宋徽宗與金帥完顔宗翰、完顔宗望之間。完顔宗翰的長子設也馬(即真珠大王)看中了宋徽宗的女兒富金帝姬,在一次宴會上,完顔宗翰向宋徽宗提出把富金帝姬嫁給設也馬(真珠大王)。當時富金帝姬已經出嫁為蔡京兒媳,宋徽宗以“一女不事二夫”婉拒。
  完顔宗翰聽后大怒,嚴厲斥責道:“昨奉朝旨分虜,汝何能抗令?”
  這次徽宗沒有示弱,他抗顔申辯道:“上有天,下有帝,人各有女媳!”
  完顔宗翰聽罷,獸性大發,竟下令在場的金軍將領每人拉走兩名女子,任意發泄。隨后,又把徽宗呵斥出去。盡管宋徽宗抗爭了,但也於事無補,一個亡國奴的抗爭,無法改變他的子民乃至女兒的命運。
  金兵撤退途中,設也馬迫不及待地公然以富金帝姬為妻,回到上京之后,更是得到金太宗的進一步詔許,“賜帝姬趙富金,王妃徐聖英,宮嬪楊調兒、陳文婉侍設也馬郎君為妾”(《青宮譯語》)。在這種形勢下,宋徽宗也只能是忍氣吞聲了。
  押解途中
  押解途中,婦女的命運更加悲慘。
  據金人的《宋俘記》記載,臨行前的俘虜總數為一萬四千多名,分七批押至北方。其中第一批三月二十七日從青城國相寨出發,有“宗室貴戚男丁二千二百余人,婦女三千四百余人”,女性數量明顯多於男性。由於“長途鞍馬,風雨饑寒,死亡枕藉,婦稚不能騎者,沿途委棄”,到四月二十七日抵燕山時,活着的婦女僅一千九百余人,而且“十人九病”,到達上京時,死亡人數則超過一半了。
  《青宮譯語》等書完整地記載了被押解女性從東京出發到金國上京的全過程。
  靖康二年三月二十八日,韋妃(高宗趙構之母)、邢妃(高宗趙構之妻)、朱妃(鄆王之妻),福金、嬛嬛兩位帝姬和兩位皇子等一行男女,在真珠大王、千戶國祿和五千名金兵的押解下開始北遷。
  二十九日,邢、朱二妃和二帝姬因“墜馬損胎”。
  四月初一,她們與寶山大王押解的第三批女性即宋欽宗的朱皇后和朱慎妃等人會合。
  四月初二途中,千戶國祿先后猥褻朱妃、朱皇后,隨后與嬛嬛帝姬同騎一馬。同行的蓋天大王爭風吃醋,殺國祿,棄屍於河,妄圖霸佔嬛嬛帝姬,但被真珠大王阻止。他又把凌辱的矛頭指向邢妃,“邢妃以蓋天相逼,欲自盡”。
  五日,徽宗見到韋賢妃(趙構母)等人乘馬先行而去,不覺五臟俱裂,潸然淚下。
  七日,徽宗妃嬪曹才人如廁時,被金兵乘機奸污。
  八日,抵達相州時,適逢大雨不斷,車帳滲漏,宮女到金兵帳中避雨時又被奸淫,死者甚多,徽宗長籲短嘆,無可奈何。
  欽宗出發時,被迫頭戴氈笠,身穿青布衣,騎着黑馬,由金人隨押,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不但受盡旅途風霜之苦,還備受金軍的侮辱。欽宗時時仰天號泣,輒被呵止。日暮宿營時,金兵“縶帝及祁王、太子、內人手足並卧”,以防逃跑。當時正是農曆四月,北方還很寒冷,徽、欽二帝和鄭氏、朱氏二皇后衣服都很單薄,晚上經常凍得睡不着覺,只得找些柴火、茅草燃燒取暖。欽宗的朱皇后當時二十六歲,艷麗多姿,還經常受到金兵的調戲。
  十一日到達真定府,金兵擺設酒筵,威逼朱皇后、朱慎妃為他們填詞演唱。朱皇后無奈,曾填詞哀嘆自己生不如死的悲慘處境,其中一首為:
  昔居天上兮,珠宮玉闕;今居草莽兮,青衫淚濕。
  屈身辱志兮,恨難雪;歸泉下兮,愁絶。
  十九日,真珠大王強娶富金帝姬為妾,大擺宴席,強請北宋后妃參加。
  隊伍從燕山登程以后,進入沙漠,路絶人煙,金人日行一百五十裏,壯年男子都感到疲於奔命,這些女俘們更是苦不堪言。
  過兔兒渦(今遼寧北鎮縣境內)、梁魚渦(今遼寧新平縣東南)沼澤地時,盡管她們躺在駱駝、馬匹兩側的兜袋裏,衣服也全部濕透。“地獄之苦,無加於此”,以致人皆病困,直到十幾天后到達烏舍(今吉林農安縣東北)時,才算死裏逃生。然而,等待她們的將是更悲慘的命運。
  至於民間貢女,其處境更是慘不忍睹。金人押解貢女三千一百八十人、諸色目人(各種類的人)三千四百一十二人從青城寨出發,四月八日她們在相州(今河南安陽)因避雨遭金兵輪姦,以致“多斃”。被掠者每日以淚洗面,而金軍將領皆“擁婦女,恣酒肉,弄管弦,喜樂無極”。
  最后的歸宿
  金天會六年(1128)八月二十四,徽、欽二宗及其后妃、宗室、諸王、駙馬、公主都穿上金人百姓穿的服裝,頭纏帕頭,身披羊裘,袒露上體,拜祭完顔阿骨打廟,舉行所謂的“牽羊禮”,亦即獻俘儀式。
  禮畢,金國士兵簇擁着宋徽宗、宋欽宗等宋朝俘虜到金國皇帝大帳,跪拜在地,等候發落。金太宗完顔晟宣佈詔赦,給兩位皇帝派了個侮辱性的封號,封徽宗為“昏德公”,封欽宗為“重昏侯”。
  隨后,對皇室女眷進行了處置。史載:“后妃等入宮,賜沐有頃,宣鄭、朱二后歸第。已,易胡服出,婦女近千人賜禁近,猶肉袒。韋(宋高宗的母親)、邢(宋高宗的妻子)二后以下三百人留浣衣院。”發送前,金國統治者再次命令二十名醫官對暫不發送的九十四名宮眷“孕者下胎,病者調治,以備選進”。
  所謂“浣衣院”,並非通常的洗衣場所,而是金國特設的佳麗儲備所,一則供金國帝王貴族們隨時玩樂,二則“以備選進”。史載,與韋氏一同被送到浣衣院的朱風英、趙嬛嬛兩位帝姬,第二天就“並蒙幸御”,其他淪入浣衣院女性的悲慘命運可想而知。
  在金人統治者的衆目睽睽下,宮廷、宗室婦女遭受的集體侮辱使欽宗的朱皇后感到絶望,為了捍衛自己和所代表民族的女性尊嚴,履行母儀天下的職責,她選擇了以死抗爭。受降儀式結束后,朱皇后即“歸第自縊”,被人發現救活,但她“仍投水薨”。
  她的剛烈贏得了金人的尊重。金世宗下詔贊她“懷清履潔,得一以貞,衆醉獨醒,不屈其節”,追封她為“靖康郡貞節夫人”。對徽、欽二帝和大多數苟活者來说,這無疑是最大的嘲諷。
  據統計,“靖康之難”時宋徽宗有成年女兒二十一名,除保福帝姬、仁福帝姬和賢福帝姬三人死於劉家寺,富金帝姬被真珠大王強納為妾,惠福帝姬被寶山大王強聘為妾外,剩下的十六人中,發配浣衣院的九人,遣送到各大營寨的六人,雲中御寨的一人。
  宋徽宗的皇后皇妃五人,其中韋氏發送浣衣院。其余嬪位的三十一名,其他封號的一百零八人,另有國夫人、郡夫人、夫人封號者六十七人,皇孫女二十九名,均被像牲畜一樣地分配。
  宋欽宗一后一妃,朱皇后投水自盡,朱慎妃隨至五國城。其他有封號的姬妾十名,奴婢二十七名,皇子妃三十四名,以及趙氏宗室,徽宗之兄、弟的二十二個女兒,也被牲畜一樣地分配。
  這些宗室女子,除了沿途被糟蹋或饑寒病痛而死之外,其歸宿大略有四:一是被金人的王子貴胄納為姬妾,相對來说,這是最佳出處,倘能生得一男半女,或能提高身價,再次過起養尊處優的生活;二是被安置浣衣院,供金人的王公貴族及高級軍職人員淫樂;三是分配給各軍寨將領或下級軍官;四是出賣給民間妓院。
  由於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逃脫了靖康之難,並且被擁戴為南宋皇帝,與金國對立,因此,金人對他恨入骨髓,對他的直系親屬懲罸也最為嚴厲。趙構的母親韋貴妃,被俘時已經四十八歲(一说三十八歲),竟成了金國猛士重點發泄的對象。為了狠狠折磨她,金人特地把她發送浣衣院,據傳,曾創一天接客一百零五人之最高紀錄。
  趙構元配妻子邢秉懿,被俘時已經懷孕,金人強迫其騎馬,結果“以墮馬損胎”。被押解到湯陰縣時,金軍萬夫長蓋天大王完顔塞裏(宗賢)逼淫之,邢秉懿自殺未遂。后被送至浣衣院,也是金人泄憤的重點對象,十二年后死時才三十四歲。
  趙構妾田春羅、姜醉媚,也在浣衣院被折磨致死。他的五個女兒也被編入浣衣院,下落不明。
  《呻吟語》引《燕人麈》之語,说那些被分賞給金兵將帥的婦女,如“不顧名節,猶有生理,分給謀克(管二十五人的低級軍官)以下,十人九娼,名節既喪,身命亦亡”。由於一些低級將領自身的原因,如有的要結婚,有的結婚不久,有的沒有自己的營盤住處等,都不能長期佔有分賞的北宋女子,就將她們低價賣掉。“甫出樂戶,即登鬼錄”,結果將更為悲慘!
  書中還專門記載了一位鐵匠,“以八金買倡婦,實為親王女孫、相國侄婦、進士夫人”。從這令人咋舌的記載中,可見她們淪落到了何等境地!
  有一次,使金被留的詞人宇文虛中、吳激在張侍御家宴飲,座中有一位淪為歌伎的北宋宗姬佐酒,宇文虛中當場為之填詞一首,曰《念奴嬌》。
  疏眉秀目。看來依舊是,宣和妝束。飛步盈盈姿媚巧,舉世知非凡俗。宋室宗姬,秦王幼女,曾嫁欽慈族。干戈浩蕩,事隨天地翻覆。
  一笑邂逅相逢,勸人滿飲,旋旋吹橫竹。流落天涯俱是客,何必平生相熟。舊日黃花,如今憔悴,付與杯中醁。興亡休問,為伊且盡船玉。
  情真事切,感慨萬千。
  吳激作《人月圓》一首,亦受后人贊許。
  金朝統治者不僅自己享用這些戰利品,還把她們賜給南宋出使金朝的大臣以示侮辱。天會六年正月,南宋使者王倫等出使雲中,被金國扣押,粘罕賞賜王倫內夫人及宗女四人,甚至還賞賜隨行使者朱績一位宗室女。朱績因不接受賞賜觸犯了金兵,竟被粘罕立即處死。
  含羞帶淚的姻親
  據《宋俘記》統計:宋徽宗的女兒有九人被編入浣衣院,其中包括五女趙瑚兒、七女趙巧雲、十女趙娛娛、十四女趙佛保、十七女趙金珠、十八女趙金印、十九女趙賽月、二十女趙金姑、二十一女趙金玲,這也就是其后宋徽宗、宋欽宗與金國皇帝攀親聯姻的前提。
  史載,這九位公主先后有六女被選進金國皇室,盡管這樣的姻親是以強暴和侮辱的方式完成的,但時間一久,也就成為了事實上親家和翁舅關係。
  天會八年(1130)六月,窮困潦倒的徽、欽二宗突然接到了金國皇帝“詔以昏德公六女為宗婦”的詔書,起因是“趙桓(欽宗)妹凡六人久侍宗子,獲寵生男,應予優容,抬為次婦”。按照金人收繼婚的習俗,此六人中應有后來被金世宗封為次妃的趙賽月、趙金姑兩位公主。困境中的徽、欽二宗似乎看到了一綫希望,打起了與金人攀親的小算盤。
  天會八年七月,宋徽宗舞動他那生花妙筆向金國皇帝呈遞了第一道謝表,他諂媚地聲稱,接到聖旨,得知自己的六個女兒被召進皇宮,對此厚愛,有無法言表的感激。念及自己以前聽信讒言,以致亡國,如今年老體衰,發脫齒落,“得攀若木之枝,少慰桑榆之景”。他表示“誓堅晚節,力報深仁”,最后以“臣無任瞻天望聖,激切屏營之至”作結。
  由此不難看出,宋徽宗為了改變窘困處境,已經置國難家仇和禮義廉恥於不顧,完全成為向金國統治者搖尾乞憐的奴才,十分可恥。
  宋徽宗的討好姿態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當月,金人下詔將徽、欽二宗北遷五國城。此處離金人國都較近,但距離中原和南宋都城更遠,盡管如此,宋徽宗還是不失時機地諂媚稱謝:“曲照煩言,止從近徙。仍敦姻好,尚賜深憐。大造難酬,撫躬知幸。”他歌頌金國皇帝“垂丘山之厚德,擴日月之大明”,為自己僅能通過謝表表達感激之情而不能“仰戴龍光”、親瞻天顔,竟然“感孤情而出涕”。
  對於宋徽宗、宋欽宗的奴顔媚骨,金國皇帝提出了表揚:“爾受兒女之餘恩,尚安晚節;朕采葑菲於下體,用沛殊恩。”北遷途中,他們還收到了金人“縑絹十端”的恩賜,甚至還被許諾他們父女、兄妹相見。
  對此,宋徽宗更是大喜過望。他恬不知恥地说:“父女相見,已失秋氣之寒;父子相歡,頓覺春光之暖。速沐絲綸之厚,仍蒙縑穗之頒。感涕何言,驚惶無地。”他盛贊金國皇帝“唐仁及物,舜孝臨人”,並發出“天階咫尺,無緣一望於清光”的遺憾。
  此時此刻,這位曾經錦衣玉食、殺伐決斷的昏君,已經體會到了平民百姓“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的艱難。此次相見后,宋欽宗也上表稱謝:“此蓋伏遇皇帝陛下仁恕及下,勞謙損己。雖天地有無私之覆載,而父母有至誠之愛憐。念報德之何時,懷此心而未已。”他們已經習慣和心甘情願地做金國的階下囚了。
  但在金國統治者的戲弄下,盡管醜態百出,宋徽宗、宋欽宗的哀求和乞憐卻並沒有收到實際的功效。金天會九年(南宋紹興元年,1131)六月壬辰,因為宋欽宗的妹妹中又有人為金人生下了傳宗接代的繼承人,他們再次得到了金人的賞賜,但也僅此而已,金人根本不承認宋徽宗、宋欽宗的姻親地位,因此,他們也根本不可能以國丈、國舅自居,步入金人皇親國戚的行列。他們依然是金國的階下囚,時時被金國統治者嘲諷揶揄的對象。
  為了完全暴露其醜陋的靈魂,讓漢族人認清他們君主的真實面目,瓦解宋人抗擊金人的鬥志,金國統治者把這些謝表印刷成冊,在宋金邊境公開出售,傳播四方,藉以羞辱南宋君臣。
  南宋人張端義在《貴耳集》中記載:“道君北狩,在五國城或韓州,凡有小小凶吉喪祭節序,北國必有賞費,一賜必要有一謝表。北國整合,刊在榷場中博易。四五十年,士大夫皆有之。”
  盡管宋高宗在南宋初年下詔禁止私人修史,以防止此類內容在史書裏出現;盡管南宋文人指責粘罕等“編造穢書”,否定韋后、邢后、柔福帝姬等諸人在金國為妓、改嫁的事實;盡管南宋政權動用一切手段,收繳、毀滅這些原始資料,致使徽、欽二宗及隨之北上的宮闈人衆在金國的生存狀況湮沒無聞,但是,紙是包不住火的,隨着歲月的推移,大量的史料和記錄越來越多地被發現,宮闈人衆遭遇之慘,徽、欽二宗無恥之尤,均已暴露無遺。
  以上資料,大都摘自確庵、耐庵於南宋時期先后編輯的《靖康稗史七種》。宋太宗第八子、周恭肅王元儼三十二世孫詒琛校該書畢,仰天長嘆道:“自古亡國之恥辱,未有如趙宋者,讀此《靖康稗史七種》,能不泫然泣下哉!”
  嗚呼,亡國之痛,痛何如哉!錄此,為千載亡靈一慟! 摘自《細说大宋王朝36大懸案》


喬貴妃姐弟二人 守約慷慨傳為美談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一月 24日, 2019
清陳書摹古 冊 仕女。(公有領域)
靖康之恥,刺痛多少漢人的心,也留下多少悲歌。在悲壯的歷史長河中,隨風雲翻湧的,還有那些動人的故事。我們找出散落的珍寶,再次嵌於青史豐碑,再現人文光芒。本篇介紹的是宋徽宗的喬貴妃和她的弟弟喬君的故事。
重承諾的喬貴妃
靖康二年(1127年)春,金人攻破汴京,俘虜宋徽宗、宋欽宗二帝,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
隨同徽欽二帝被金人虜走的,還有大量趙氏皇族成員、後宮妃嬪、朝臣等三千多人,其中包括喬貴妃(1081年─1142年後)、韋賢妃(1080年─1159年)。
喬貴妃是宋徽宗的貴妃,她與韋賢妃原本是鄭皇后(徽宗第二任皇后)的侍女,二人還未顯達時就義結金蘭,並且約定,日後其中一人先富貴時,可不要忘了提攜對方。
喬氏容貌出眾,受到宋徽宗的寵幸,被封為貴妃。喬貴妃沒有忘記昔日的承諾,她向徽宗推薦韋氏。後來,韋妃生下康王趙構,即南宋第一任皇帝宋高宗。宋高宗登基後,他的母親韋賢妃還被關押在五國城(黑龍江依蘭縣),他遙尊母親為「宣和皇后」。
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達成《紹興和議》,金國同意放回韋賢妃。同年四月韋妃同徽宗棺槨一起返回南宋。
韋妃臨行前,喬貴妃取出五十兩白銀贈給金國使者高居安,說:「這些微薄之物,不足為禮,只是希望您能好好護送姐姐返還江南。」
貴妃說著,隨即舉起酒杯為韋妃餞行:「姐姐一路多保重,返國後即為皇太后;妹妹永無還期,最終也只能死在大漠了!」喬貴妃、韋妃二人哭著離別。喬貴妃終是未能返國,最後死於五國城。
靖康之變前的北宋東京城模型。
攝像者: Zcm112/Wikimedia Commons
慷慨待人的喬君
靖康之難以後,宋高宗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紹興二年(1132年),高宗遷都臨安(杭州),很多北方人也隨著皇族、貴族世家等移居江南。
喬貴妃隨著徽宗被金人擄走時,喬貴妃的弟弟倖免於難,並於高宗遷都後到江南任職。因史冊沒有記載他的名字,我們暫且稱他為喬君。
喬君曾在袁州(江西宜春)擔任官職。有一位書記員郭主簿,也是開封人,和喬君是同鄉。他們都是從北方移居到南方,相見頗有同鄉之誼。
喬君見他生活困頓,有意周濟他。於是將他安置到官舍旁,就近照顧,待他就像是自家兄弟一樣。
一年多以後,喬君任期已滿,要返回臨安。離開之前,將自己多餘的俸祿,包括俸米230斛(1斛相當於59.2公斤)、40萬錢全都送給了郭主簿。喬君在開元寺有一間舂米作坊(也叫碓坊),每天可得上千錢,也一併交給郭主簿。喬君在尼寺附近還有十多間房產,他告訴郡守,這些房子就留給郭主簿居住。
郭主簿得到喬君贈送的財物,就將屋舍修繕一番。一年以後,郭主簿在官署問案的廳堂旁挖土,挖出一個罐子,裡面藏著數百兩金銀。郭主簿好生封存起來,趕緊派人去臨安稟報喬君:「從土中挖出一個罐子,裡面藏著很多財物,應是您的家物。還請勞煩您派親信來一下,將罐子取走吧。」
喬君告訴來者說:「哪有埋了閒錢,又忘了取出的道理呢!這是上天賜給您的,為什麼不接受呢?」郭主簿便設案焚香,敬拜上天贈賜財物。當時宜春一帶的百姓稱喬君和郭主簿為「二賢」。
喬貴妃和弟弟喬君,一人守信,一人慷慨濟人,為後人留下了一段佳話。@*
郭主簿在官署問案的廳堂旁挖土,挖出一個罐子,裡面藏著數百兩金銀。圖為清 金廷標《人物事蹟.漢陰抱甕》。(公有領域)
出自《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夷堅志補》卷第二


古代荒淫皇帝!金朝「這一位」竟立志:得天下絕色而妻之
自秦始皇以後,中國歷代各朝出過400位皇帝,有明君也有荒淫無道的皇帝,這一位金朝的廢帝「海陵王」,完顏亮,雖然他是歷史上將首都遷往北京的第一人,但其為人好色,若說他好色程度第二名的話,歷史上應該也沒有幾個帝王荒淫、好色程度可超越他。
▲金廢帝,海陵王完顏亮。(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完顏亮是金朝第四代皇帝,1149年12月完顏亮弒君,殺金熙宗而稱帝,完顏亮曾誇口身平三大志向:「吾有三志,國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帥師伐遠,執其君長問罪於前,二也;得天下絕色而妻之,三也。」
在稱帝後,大擴皇權誅殺大臣,因為是弒君而登機的,因此他對宗親也十分堤防,擔心重蹈覆轍也大殺宗親,殺了這麼多男的,其妻小怎麼辦,對完顏亮而言就是收入他的後宮,「得天下絕色而妻之。」,在其後宮竟有堂姐妹、叔母 、舅母、外甥女、侄女以及弟媳、小姨子等等。殺戮宗親後,也將叔伯輩及兄弟輩的妻女強迫納為嬪妃。「命諸從姊妹皆分屬諸妃,出入禁中,與為淫亂。」
完顏亮好色,但其志向頗大,盼有朝一日一統天下,又聽聞南宋後宮,劉貴妃國色天香,覬覦美人,決定攻打南宋,卻遭太后徒單氏的反對,沒想到,完顏亮竟然派人殺之,1161年,他出兵伐宋逼近長江。但後方空虛,完顏雍趁勢稱帝。完顏亮在采石大戰中了南宋埋伏,退兵瓜洲渡,軍心大亂中,被所殺,享年40歲。死後追貶「海陵王」,又被貶「海陵庶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