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臣招婿 另有其道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27日, 2018
唐朝大臣韋詵、李祐為女兒擇婿不以貌取人,不博名望,只願選擇合適,有德行者為婿。
攝像者: Fotolia
司馬光曾說:「為兒子娶妻,要選擇家境不如我家的;嫁女兒,一定要選擇家境勝過我家的。」司馬光認為,媳婦家境比不上夫家,過門以後容易勤儉持家。如果女婿家境好,女兒嫁過去以後,就會謹慎相待。司馬光這句話,即使在當時也很有名。然而對待婚姻的態度,不同的人各有千秋。唐朝有兩位大臣,招女婿可是另有其道。
不以貌取人 終得佳婿
唐朝禮部尚書裴寬,善於騎射,尤其工於文章,年輕時曾在潤州擔任參軍,官居九品。那年刺史韋詵 (音申)正在挑選女婿。但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適合的。
有一天,韋詵恰逢休息日,登上高樓,忽然發現有人正在後院埋東西。他很好奇,於是差人打聽。下人回稟說:「那是裴參軍,為人向來正直。他認為收受賄賂玷污家風。有人送他鹿肉乾,放下就走了。裴參軍無處退還,不敢自欺欺人,就把鹿肉埋了。」
韋詵賞識他的為人,於是對妻子說:「我們一直尋找佳婿,今天終於找到了。」韋詵不介意他官位卑微,決定把女兒嫁給他。
結婚當天,韋家女兒在幕帳後偷偷地看他,發現裴寬個子很高很瘦,穿著深青色的九品官服。族人紛紛取笑他,稱他為「碧鸛雀」,就是一種體形修長的水鳥。
裴寬個子很高很瘦,穿著深青色的九品官服。族人紛紛取笑他,稱他為「碧鸛雀」。圖為白鶴。(公有領域)
德比岱雲布 心似晉水清
韋詵對眾人說:「愛自己的女兒,一定讓她嫁給賢明的公侯為妻,怎麼能以相貌取人呢?」
裴寬為官剛正廉明,不畏權勢。萬騎將軍馬崇殺人,霍國公王毛仲和馬崇私交密切,想為其脫罪。裴寬沒有徇私枉法,依法處理了此事。
事後,裴寬接連升遷,沒有因得罪權貴受到影響。他治理地方的政績顯赫,唐玄宗賜他紫金魚袋,並親筆御書「德比岱雲布,心似晉水清」褒獎他,意思是讚美裴寬的德行像泰山上的雲一樣漫布;他的心地就像晉水一樣清澈。
五代 周文矩《文苑圖》卷。圖中最左側人物腰間所配即魚符(魚袋)。(公有領域)
韋詵不以容貌、官階選擇女婿,終得佳婿,在當時成為一段佳話。
招婿不博名望 但求善始善終
另一位唐朝大臣李祐,是一位驍勇善戰的武將。因其戰功顯赫,受封金吾大將軍,享有很高的爵位。不少公卿顯貴登門拜訪,想娶他的女兒,都被他拒絕了。
一天,李祐舉辦盛大的酒宴,聲稱要招女婿,很多幕僚出席捧場。同僚以為,他的女婿一定是貴戚公卿。
宴席開始後,眾人期待的準女婿一直沒有露面。酒宴進行到一半,李祐站起來,走到末座的一員小將身邊,說道:「我知道你還沒有結婚,我冒昧把女兒託付給你。」並當場為女兒舉行婚禮。
宴席開始後,眾人期待的準女婿一直沒有露面。等酒宴進行到一半,李祐站起來,為女兒和一名小將舉行了婚禮。圖為宋徽宗趙佶《文會圖》局部。(公有領域)
眾人都很驚訝,問他原因。李祐說:「我常常看到官宦之家向望族攀附婚事,這些子弟驕奢、淫逸成性,難以勤儉持家,大多不會有好的結果。我以兵法韜略,得到現在的官位。自己嫁女兒,何必再去攀附貴戚,以求虛名聲望呢?」賓客認為他見識真是不凡。
唐朝的兩位大臣挑選女婿,不看官階,不取相貌,而且女婿家境都比不上自家。二人招婿的態度和司馬光不一樣,但同樣令人稱道,成為聞世佳話。@*#
--------------------------------------------
「蛛絲馬跡」和駿馬有關嗎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27日, 2018
成語「蛛絲馬跡」與駿馬有關嗎?圖為唐 韓幹《照夜白圖》。(公有領域)
蛛絲馬跡,本義是不明顯的痕跡,通過蛛絲和馬跡留下的細微痕跡,從而找到解決事情的線索和關鍵處。
「馬跡」令人生疑
蜘蛛吐的絲很纖細,結成的蜘蛛網,若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它的存在。(pixabay)
蜘蛛吐的絲很纖細,結成的蜘蛛網,若不仔細看,很難發現它的存在。而馬蹄留下的痕跡可是一點都不纖細,比起蛛絲,可謂是「龐然大物」。
「蛛絲」和「馬跡」,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為什麼會組合在一起呢?而且,如果「馬跡」真的是指馬蹄印,就有違「蛛絲馬跡」這句成語的本義了。
是古人詞彙搭配失誤?還是古人眼中的「馬跡」另有所指?
「馬跡」之源
蛛絲馬跡」最早出自於清朝王家賁撰寫的《別雅序》,文中說:「大開通同轉假之門,泛濫浩博,幾疑天下無字不可通用,而實則蛛絲馬跡,原原本本,具在古書。」大意是,儘管大開通假、假借之門,造成文字通用現象,泛濫成災。但最終都會留下蛛絲馬跡,漢字的本源本義都在古書中保存著,還是有跡可循,能够查出字的本源。
作者王家賁所說的馬跡中的「馬」,是指一種昆蟲,名叫灶馬。
中國古代,家家戶戶使用灶台燒火煮飯。天氣暖和時,灶馬生活在野外草叢中;天氣轉冷時,就回到灶台附近穴居。
唐朝《酉陽雜俎》卷十七《廣動植之二.蟲篇》記載:「灶馬,狀如促織,稍大,脚長,好穴於灶側。俗言,灶有馬,足食之兆也。」灶馬的體形很像蟋蟀,生活在灶台附近。人們常說,灶台中有灶馬的蹤跡,是食物充足的徵兆。百姓常把灶馬稱為「馬」
灶馬是一種昆蟲,體形很像蟋蟀(Thegreenj/維基百科)
蜘蛛和灶馬 伙房的搭檔
灶馬在灶台上爬行時,會留下不易察覺的痕跡,它的痕跡就被稱為「馬跡」。在古代,燒火做飯的伙房也常會出現蛛網。當時人們的眼中,「蜘蛛」和「灶馬」是一對常客,是經常出沒於伙房的一對搭檔。
灶馬的馬跡和蛛絲一樣,細微纖小讓人難以辨認,於是睿智的華夏先祖將生活中的觀察,溶進使用的語言中,進而演變為一句成語。「蛛絲馬跡」儘管細微,但只要人們認真仔細辨識,還是能够找出一些線索,作為解開難題的關鍵點。
因爲灶馬是昆蟲,所以清人夏敬渠在《野雯曝言》七十九回中,曾寫作「蛛絲蟲跡」。
探尋一番「蛛絲馬跡」這句成語,竟然發現有如此豐富的典故。先人細緻入微的觀察態度,成就了這句使用頻率很高的成語,不得不令人感佩,由衷點讚。@*#
------------------------------
門客說了三個字的典故 使得田嬰轉念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27日, 2018
田嬰為齊國立下很多功績,齊威王想把薛地封給田嬰。圖為明代《徐顯卿宦跡圖》之「金臺吹敕」局部。(示意圖,公有領域)
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宗室大臣名叫田嬰,是孟嘗君田文的父親。田嬰封地在薛城,因其治理有方,累積了很多財富。齊王初封田嬰於薛城,田嬰迫不及待擴建城池,一個門客以「海大魚」的故事阻止了他。
受封薛地
齊威王十六年(公元前341年),田嬰和田忌、孫臏一起攻打魏國,在馬陵擊敗魏軍,並俘獲魏國主帥太子申。魏國大將龐涓妒嫉孫臏的才華,屢次陷害他,結果也於馬陵之戰中,兵敗身亡。
田嬰為齊國立下很多功勞,齊威王想把薛地封給田嬰。楚懷王(約前355年─前296年)獲悉此事大怒,準備出兵討伐齊國。齊威王就想中止分封。公孫閈對田嬰說:「封地一事是否成功,在楚不在齊。我願意為您前往楚國,說服楚王,使他心甘情願同意,並且讓他比齊王更急切地想封賞您。」
封建時代,天子分封給諸侯,諸侯再向下面分封的土地是為封地。圖為清 孫家鼐《欽定書經圖說》插圖。(公有領域)
公孫閈來到楚國,對楚懷王說:「魯、宋兩國臣服於楚國,而齊國卻沒有,是因齊國強大,魯、宋二國弱小。大王,您只認為魯國、宋國積弱對楚國有利,為什麼沒有想到齊國強大也會對您造成威脅呢?如果齊王賜封田嬰土地,這是齊王在削弱自己呀!希望您不要阻止此事。」
楚懷王覺得公孫閈說得有道理,就沒有阻止齊王把薛地封給田嬰。齊威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21年)四月,齊王如願以償,將薛地封給田嬰。因「靖郭」是封邑號,指薛城;「君」是封號,所以田嬰也被稱為靖郭君。同年十月,田嬰開始擴建薛地城池。
齊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圖為齊國刀幣(貨幣),現藏於山東博物館。
攝像者: AlexHe34/Wikimedia Commons
「海大魚」的懸念
田嬰準備在封地修建城邑,由於此舉容易引起齊威王猜疑,不少門客想勸阻他。田嬰吩咐手下:「門客求見,一律不要通報。」
有個門客很有膽識,他來求見田嬰,請通報差役向田嬰轉達:「臣只說三個字,多一個字,臣願領受烹刑。」田嬰於是接見了他。
那位門客快步走到田嬰跟前,只說了三個字「海大魚」,隨即轉身就走。田嬰連忙請門客留下繼續說。門客說:「我可不敢拿性命當兒戲!」田嬰安慰他說,根本沒有受刑之事,希望他說下去。
於是門客說道:「您沒有聽說過海裡的大魚嗎?魚網拉不上來,釣鉤也釣不上來。可是一旦大魚離開了水,那麼螻蟻也能任意擺布它。現在的齊國,就是您的水呀,您一直有齊國的庇護,還要在薛地築城做什麼呢?(沒有了)齊國,就算將薛地的城牆建築得跟天一樣高,又有什麼益處呢?」
門客對田嬰說:「您沒有聽說過海裡的大魚嗎?魚網拉不上來,釣鉤也釣不上來。一旦大魚離開了水,那麼螻蟻也能任意擺布它。」明 嘉靖窯 青花五彩蓮塘魚藻盤。(公有領域)
門客將田嬰比作海中的大魚,田嬰在齊國很有權勢和聲望。可是如果田嬰失去了齊國國君的信賴,沒有了齊國做依靠,薛邑的城牆修得和再高也沒有什麼用處。田嬰稱讚道:「說得真對。」於是下令停止了修城工事。@*#
田嬰準備在封地修建城邑,由於此舉容易引起齊威王猜疑,不少門客想勸阻他。圖為清 孫家鼐《欽定書經圖說》插圖。(公有領域)
事據:《戰國策.齊一》卷八


田嬰,也作陳嬰、田宴、陳宴,中國戰國時期齊國人,號靖郭君,孟嘗君田文之父,齊威王的兒子,齊宣王的弟弟。
根據《史記》,齊宣王七年,田嬰出使韓國、魏國,讓韓魏歸服。齊宣王九年,田嬰任齊相,和魏國互相承認稱王。齊宣王十年,楚國不滿田嬰,在徐州打敗齊軍,要齊王驅逐田嬰,田嬰派張丑勸服楚王才作罷。齊湣王三年,把田嬰封在薛城(今山東省棗莊市),任相十一年。
根據《資治通鑒》,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齊魏互相承認稱王,顯王四十八年(前321年),封田嬰於薛邑,田嬰準備在薛築城,被勸說後中立。(《史記》和《通鑒》的年份相同,唯齊威王、宣王、湣王年數及在位年代有所出入)
根據近人綜合史料考証,齊威王二十四年(前333年),楚國不滿田嬰,在徐州打敗齊軍,要齊王驅逐田嬰,田嬰派張丑勸服楚王才作罷。威王三十五年(前322年)四月,把田嬰封在薛城(今山東省棗莊市);十月,薛城完工。威王三十六年(前321年),田嬰來朝齊國。威王三十七年(前320年),齊威王薨,田嬰初封彭城。
-----------------------------
靖郭君將城薛
作者:劉向
【提要】
靖郭君,即田嬰,是齊威王之子,封於薛地。他喜歡養士,門下有眾多門客,在戰國政治舞台上也算一個人物。他與齊王是兄弟關係,所以許多事情處理起來很是微妙。
【原文】
靖郭君將城薛,客多以諫。靖郭君謂謁者無為客通。齊人有請者曰:“臣請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請烹。”靖郭君因見之。客趨而進曰:“海大魚。”因反走。君曰:“客有於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為戲。”君曰:“亡,更言之。”對曰:“君不聞大魚乎?網不能止,鉤不能牽,盪而失水,則螻蟻得意焉。今夫齊,亦君之水也。君長有齊陰,奚以薛為?夫齊,雖隆薛之城到於天,猶之無益也。 ”君曰:“善。”乃輟城薛。
   
【譯文】
靖郭君田嬰準備在封地薛修築城防工事,因為會引起齊王猜疑,不少門客去諫阻他。田嬰於是吩咐傳達人員不要為勸諫的門客通報。有個門客請求謁見田嬰,他保證說:“我只說三個字就走,要是多一個字,願意領受烹殺之刑。”田嬰於是接見他。客人快步走到他跟前,說:“海大魚。”然後轉身就走。田嬰趕忙問:“先生還有要說的話吧?”客人說:“我可不敢拿性命當兒戲!”田嬰說:“不礙事,先生請講!”客人這才回答道:“你沒聽說過海裡的大魚嗎?魚網釣鉤對它無能為力,但一旦因為得意忘形離開了水域,那麼螻蟻也能隨意擺佈它。以此相比,齊國也就如同殿下的'水',如果你永遠擁有齊國,要了薛地有什麼用呢?而你如果失去了齊國,即使將薛邑的城牆築得跟天一樣高,又有什麼作用呢?”田嬰稱讚說:“對。”於是停止了築城的事。
【評析】
我們在推銷時最困難的局面就是沒開口、人家就一口拒絕了。對待這種情況,就要出奇招、用富有引誘力的驚人之語製造懸念,用他人的好奇心來誘使他聽我們的話語和建議。“海大魚”就是一個很具懸念的釣語。
“一山不能容二虎”,與國王是兄弟既顯貴也很危險,絕不能讓國王覺得你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在公司、在單位,我們位高權重時,也要時時擺正自己的位置,決不要讓他人抓住你有非分之想的把柄
--------------------------------------
田氏齊國成為戰國七雄,奠基於齊威王、宣王父子。齊威王最小的兒子田嬰在威王時代就受到重用,封靖郭君,封地在薛。
  靖郭君有意在薛築城,他的賓客多半不贊成,紛紛發言諫阻。靖郭君覺得很煩,命令接待人員不予通報。
  有一位仁兄請求:「我只講三個字就好,講完就走,多說一個字,大人就烹了我!」
  靖郭君為之好奇,接見了他。
  那位賓客以小碎步快速進入,說了三個字「海大魚」,然後回身,同樣快步退出。
  靖郭君將他叫住,說:「ㄟ,把話講完啊!」
  賓客說:「我可不敢以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靖郭君說:「沒事,不殺你,來,把話講清楚。」
  那位仁兄這才放言高論:「大人沒聽過海裡的大魚嗎?魚網不能捕捉牠,釣鈎不能拉起牠,但是一旦離水(擱淺),小蟲、螞蟻都能對牠為所欲為了。如今,齊國才是您的『水』。大人只要能長保齊君的信任,又哪需要在薛築城?如果失去齊君信任,你就算將薛城築得跟天一樣高,又有什麼用呢!」
  靖郭君這下聽進去了,放棄在薛築城的想法。
  齊威王去世,宣王繼立,對這位庶弟不怎麼欣賞,就免了靖郭君的官職,要他回到封邑(薛)「吃自己」。
  靖郭君看來面臨危機,乃有賓客向他建議:「大人去向齊王請求,將先王(威王)的宗廟建在薛地。」靖郭君照做了,齊宣王也答應了。
  之後,楚懷王發兵攻打薛,靖郭君向齊王請救兵,齊宣王原本不想出兵救援,可是由於老爹的宗廟在薛,總不能讓老爹的宗廟受到楚軍破壞,乃出兵援救薛,楚軍撤退。
  事後,靖郭君請求入見宣王,宣王同意接見。靖郭君穿著齊威王的衣服、冠冕,佩著威王的寶劍晉見國君,齊宣王一見靖郭君長得實在太像老爹了,為之落淚,並且請這位幼弟擔任齊國宰相──薛的城果然不必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