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棄生由知府羅大佑取為第一名臺灣割讓後,絕意仕進,不再赴考/洪在世時,堅持衣髮如舊。將原屬滿人的薙髮留辮,作為其認同漢文化的作法。後來雖遭日本警察強行剪去辮髮,仍留下「我生跼蹐何不辰,垂老乃為斷髮民,披髮欲向中華去,海天水黑波粼粼」、「長嘆無天可避秦,中華遠海總蒙塵,本為海島埋頭客,更變伊川披髮人。」等詩作。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mrdJei


日治時期西川滿著作《西遊記》


日治時期台灣稻作梯田舊照


2017-08-06_001159  File:龍瑛宗 02.jpg

西川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川滿(にしかわ・みつる,1908年2月12日-1999年2月24日),台灣日治時期的作家與文藝工作者
西川滿出生於日本福島縣會津若松市。三歲時,因其父西川純被派至台灣,因此隨雙親來台灣,其間除1927-1933年返日就讀大學外,一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1946年離台為止,在台灣度過約三十年的歲月。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法文科,大學畢業論文研究韓波(Arthur Rimbaud,1854-1891),後任職於《台灣日日新報》。
西川的創作始自台北一中時期。1923年西川滿以〈豬〉一文投稿《台灣新聞》,當選新年文藝徵文一等獎。次年與版畫家宮田彌太郎,創立《櫻草》文藝雜誌。1935年出版首部詩集《媽祖祭》。之後創辦《台灣風土記》、《華麗島》、《文藝臺灣》等雜誌。其所創辦的《文藝臺灣》,較代表日本人的台灣觀點,與從該刊出走的張文環等創辦的《臺灣文學》的臺灣人觀點,適成對比。此外,西川滿也曾參與「大東亞文學者大會」,響應時局。在文學創作方面,西川滿的作品多描寫台灣的歷史與風土,以異國主義陪襯著幻想的情調呈現,相當強調「藝術至上」,浪漫、耽美是一貫的文學風格
西川滿身後將兩萬餘冊書捐贈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今藏於麻豆校區。
著作
小說
《赤嵌記》
《會真記》
《華麗島民話集》(與池田敏雄合著)
《華麗島顯風錄》
《台灣縱貫鐵道》
《秀姑巒島漂流記》等
詩集
《媽祖祭》
《亞片》
《西川滿全詩集》等
著作的出版情況
台灣
目前為止(2011/10/01),已知的有:
西川滿/編,《愛書》第1-15輯,台北:台灣愛書會,1933年。
西川滿/編輯,《臺灣文獻展觀目錄》,台北:台灣愛書會,1934年。
西川滿/著,《詩集媽祖祭》,台北:媽祖書房,1935年。
西川滿/編,《華麗島亞片》,台北:媽祖書房,1937年。
西川滿/著,《傘仙人》,台北:日孝山房,1938年。
西川滿/著,《繪像列仙傳》,台北:日孝山房,1939年。
西川滿/編,《梨托夫人》,台北:日孝山房,1940年。
西川滿/著,《詩集華麗島頌歌》,台北:日孝山房,1940年。
西川滿/著、宮田彌太朗/插繪,《赤嵌記》,台北:日孝山房,1940年。
西川滿/著,《桃園の客》,台北:日孝山房,1941年。
西川滿、池田敏雄/編,《華麗島民話集》,台北:日孝山房,1942年。
西川滿/著,《延平郡王の歌》,台北:日孝山房,1943年。
西川滿/編,《版畫臺灣繪本》,台北:東亞旅行社台北支社,1943年。
西川滿/著,《日本の柱》,臺北 : 臺灣出版文化會社,1944年。
西川滿/編,《文藝選書. 生死の海》,臺北 : 臺灣出版文化會社,1944年。
西川滿/著、曙光/譯,《殘忍的呂后》,台北:龍門,1956年。
葉石濤、陳千武/中譯,《西川滿小說集》,春暉出版社,1997年。
西川滿/著,《華麗島顯風錄》,致良出版社,1999年。該書採中日對譯。
西川滿、池田敏雄/著,《華麗島民話集》,致良出版社,1999年。
黃玉燕/譯,《台灣縱貫鐵道》,柏室科技藝術,2005年。
張良澤/編,《西川滿先生 致張良澤全書簡 致中島利郎書簡》,秀山閣私家藏版,2011年。
日本
目前為止(2011/10/01),已知的有:
西川滿/著,《列仙傳》,東京市:日孝山房,1939年。
西川滿/著,《浪曼》,東京市:日孝山房,1941年。
西川滿/編,《台灣文學集》,東京大阪屋號書店,1942年。
西川滿/著,《赤嵌記》,東京市:書物展望社,1942年。
西川滿/著,《黃金の人》,東京:新小說社,1958年。
西川滿/著,《葛西橋の歌》,東京都:人間の星社,1973年。
西川滿/著,《摸乳巷の歌》,東京都:人間の星社,1973年。
西川滿/著,《台灣縱貫道》,東京都:人間の星社,1979年。
西川滿/編輯,《愛書》,東京:龍溪書舍,1980年。
西川滿/著,《日蓮聖人 : 聖譚詩》,東京都:真世界社,1981年。
西川滿/著,《日蓮聖人:天の沼琴.改題》,東京都:真世界社,1981年。
西川滿/著,《西川滿全詩集》,東京都:人間の星社,1982年。
西川滿/著、山崎百百雄/插繪,《珍珠寶塔》,東京都:人間の星社,1983年。
西川滿/著,《神々の祭典》,東京都:人間の星社,1984年。
西川滿/著,《牝鶏の晨 : 西川満中國小說集》,東京都 : 人間の星社,1987年。
西川滿/著,《雙蝶記 : 西川満中國小說集》,東京都 : 人間の星社,1987年。
中島利郎/編,《西川満全書誌(未定稿)》,大阪市 : 中囯文芸研究會,1993年。
西川滿/著,溫井禎祥、潘元石/畫,《元宵記》,東京都:吾八書房,1998年。
中島利郎、河原功/編,《日本統治期台灣文學 : 日本人作家作品集》,東京都:綠蔭書房,1997年。該書收錄其作品。
西川滿/編,《台灣文學集》,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0年。
中島利郎/編,《台灣短篇小說集》,東京:綠蔭書房,2002年。
中島利郎/編,《「台灣鐵道」作品集》,東京:綠蔭書房,2007年。該書收錄其作品。
相關研究
博碩士論文
使用「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到2011年10月12日,以西川滿及其作品為研究對象的有:
蔡宛錚,〈戰時體制下西川滿的文學表現-以《臺灣縱貫鐵道》為中心〉,台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呂耀庭,〈西川滿《華麗島民話集》研究〉,私立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學士論文,2001年。
藤岡玲子,〈日治時期在臺日本詩人研究-以伊良子清白 多田南溟漱人西川滿 黑木謳子為範圍〉,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陳藻香,〈日據時代日人在台作家──以西川滿為中心〉,東吳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論文集論文
使用「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查詢,到2011年10月13月,以西川滿及其作品為研究對象的有:
陳藻香,〈西川滿の台灣的浪漫 : 詩歌と閩南語〉,《台灣日本語教育論文集》(第二號),1994年。
陳藻香,〈西川滿與媽祖〉,《後殖民主義-臺灣與日本論文集》。
陳藻香,〈西川滿臺灣時代作品中之河洛話〉,《第二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中島利郎,〈「西川滿」備忘錄—西川滿研究之現狀〉,《台灣文學研究在日本》。
平川祐弘,〈小泉八雲的作品「雪女」與西川滿的「河蜆姑娘」重返故里-在Globalization與Creolization之間-〉,《後殖民主義-臺灣與日本論文集》。
朱雙一,〈西川滿殖民文學的後殖民解讀〉,《臺灣文學思潮與淵源》。
邱雅芳,〈荒廢美的系譜:試探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與西川滿〈赤崁記〉〉,《文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2004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
藤井省三/撰、張季琳/譯,〈臺灣異國情調文學的敗戰預感:西川滿〈赤崁記〉〉,《臺灣文學這一百年》。
陳明台,〈西川滿文學研究—以其臺灣題材之創作為中心〉,《臺灣文學研究論集》。
彭瑞金,〈用力敲打出來的臺灣歷史慕情-論西川滿寫〈採硫記〉〉,《驅除迷霧 找回祖靈:台灣文學論文集》。
陳可欣,〈重讀日據時期再現的殖民地臺灣:以西川滿異國情調的「華麗島文學」為出發〉,《第二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期刊的論文、評介
使用「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查詢,到2011到2011年10月12日,以西川滿及其作品為研究、談論對象的有:
潘青林,〈論臺灣藏書票藝術源流及重要播種者西川滿〉,2011年4月《台灣文學評論》。
林巾力,〈帝國底下的兩個「南方」:從西川滿與龍瑛宗的詩作看起〉,2011年2月《台灣文學研究集刊》。
張良澤,〈戀戀藏書票—兼談西川滿的「美書」〉,2010年7月《台灣文學評論》。
邱雅芳,〈向南延伸的帝國軌跡—西川滿從〈龍脈記〉到《臺灣縱貫鐵道》的臺灣開拓史書寫〉,2009年6月《台灣學研究》。
羅詩雲,〈獻身日本‧采風臺灣—論西川滿小說的書寫構圖〉,2008年8月《國文天地》。
王行恭,〈限定版鬼才西川滿和他的臺灣風裝幀藝術—1910-1946在臺歲月〉,2007年4月《台灣設計》。
黃意雯,〈西川満の小説における台灣的要素—エキゾチシズムの原點をめぐって〉,2006年12月《台灣日本語文學報》。
林巾力,〈西川滿「糞現實主義」論述中的西方、日本與臺灣〉,2005年12月《中外文學》。
朱惠足,〈帝國主義、國族主義、「現代」的移植與翻譯:西川滿《臺灣縱貫鐵道》與朱點人〈秋信〉〉,2005年4月《中外文學》。
邱雅芳、向陽,〈荒廢美的系譜—試探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與西川滿〈赤崁記〉〉,2005年2月《文訊》。
黑川創/著、彭萱/譯,〈「書癡」的觀點--中島利郎論文「決戰台灣小說集」之發行與西川滿之序曲〉,2004年1月《文學台灣》。
中島利郎/著、彭萱/譯,〈「決戰臺灣小說集」之發行與西川滿〉,2003年7月《文學台灣》。
阮斐娜/著、張季琳/譯,〈西川滿和《文藝臺灣》--東方主義的視線〉,2001年3月《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張良澤/拍攝,〈西川滿先生安息於富士靈園〉,1999年10月《淡水牛津文藝》。
三ッ村繁,〈星.西川滿〉,1999年10月《淡水牛津文藝》。
陳藻香,〈木蓮花‧西川滿 〉,1999年8月《淡水牛津台灣文學研究集刊》。
張良澤/文、拍攝,〈西川滿先生影集〉,1999年7月《淡水牛津文藝》。
張良澤/藏,〈臺灣日日新報社時代的西川滿先生〉,1999年7月《淡水牛津文藝》。
編輯部,「西川滿先生追悼特輯(下)」系列文章,1999年7月《淡水牛津文藝》。
編輯部,〈西川滿先生略年譜〉,1999年7月《淡水牛津文藝》。
編輯部,「西川滿先生追悼特輯(上)」系列文章,1999年4月《淡水牛津文藝》。
中島利郎/著、邱慎/譯,〈評葉石濤譯《西川滿小說集1》 陳千武譯《西川滿小說集2》--西川滿文學之復活〉,1998年7月《文學台灣》。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臺灣異國情調文學的敗戰預感—論西川滿<赤崁記> 〉,1997年12月《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中島利郎/著、塗翠花/譯,〈「西川滿」備忘錄—西川滿研究之現狀〉,1993年8月《台灣文藝》。
王溪清,〈提倡臺灣文學的西川滿先生〉,1992年《台南文化》。
張良澤,〈戰前在臺灣的日本文學—以西川滿為例—兼致王曉波先生〉,1983年9月《文季文學雙月刊》。
近藤正己,〈西川滿札記〉,1983年9月《文季文學雙月刊》。
許南村,〈談西川滿與臺灣文學〉,1984年3月《文季文學雙月刊》。
張良澤,〈西川滿先生著作書誌〉,1983年9月《台灣文藝》。
近藤正己,〈西川滿札記〉(下),1980年12月《台灣風物》。
近藤正己,〈西川滿札記〉(上),1980年9月《台灣風物》。
書籍
使用「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查詢,到2011年10月13日為止,已知的有:
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編,《西川滿大展展覽手冊》,臺北市 :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11年初版。
陳映真/著,《西川滿與臺灣文學》,台北市:人間出版社,1988年。
陳映真/著,《西川滿與台灣文學 : 政論及批判卷》,台北市:人間出版社,1988年。
島田謹二/著,《西川滿氏の詩業 : 華麗島文學志》,出版地、出版者不詳,1950年。該書收藏在台灣大學圖書館。
相關詞條
西川滿日治時期在台灣所參與的文藝團體:台灣詩人協會(1939年成立)
「台灣詩人協會」的機關雜誌:《華麗島》(僅發行一期)
1939年由「台灣詩人協會」改組而成的「台灣文藝家協會」。
1940年台灣文藝家協會的機關雜誌《文藝台灣》創刊,由西川滿擔任主編兼發行人。
1941年西川滿等人另組「文藝台灣社」,接手原台灣文藝家協會的《文藝台灣》。
1944年西川滿、張文環等台日作家所編輯的《台灣文藝》。
參考資料
垂水千惠/著、凃翠花/譯,《台灣的日本語文學》(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第一章〈二大日本語雜誌的誔生〉,頁13-28。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西川滿」詞條,頁154。
郭啟傳/撰,《台灣歷史人物小傳─日據時期》(台北:國家圖書館,2002年),「西川滿」詞條,頁54。

----------------------

西川滿將插圖或藏書票原稿以手繪方式上彩,鮮豔明亮,在以黑白單色印刷為主流的年代,增添了趣味與獨特性。(圖片來源:古美術)

這是1934年,吉江喬松為西川滿(1908〜1999)決定離開東京、前往台灣時所寫的贈別詩句,日後西川滿亦將此詩句刊行於其所創辦的《媽祖》雜誌,並以「華麗島」稱呼「台灣」。西川滿生於日本福島,3歲隨雙親來台,1946年因二戰結束日本戰敗遣返回日,除早稻田大學時期的5年,在臺生活共31年,設計創造了25本限定版書籍及50冊雜誌。返日後依舊「造」書不懈,其一生以台灣的歷史與風土民情為創作題材,也是將台灣風俗民物融入裝幀藝術的第一人,身後並將其1萬餘冊藏書及文物,捐贈予淡水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

9月3日至11月27日,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特別展出「西川滿大展」,把西川滿一生全部著作、手稿、藏書票、文物等展品共650多件一次展示,這是歷來以西川滿為研究主題規模最大的展覽,共區分為該館1樓、4樓、5樓3大展區,台灣分館盡可能釋出館內展示空間,策展人之一的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名譽館長張良澤稱此展為「空前絕後」。

1940年西川滿創辦《文藝台灣》雜誌,與次年由張文環等人成立之《台灣文學》對立,共同刺激活化了因戰爭而沉寂的台灣文壇。(圖片來源:古美術)

西川滿曾是雜誌主編,更是文學家、圖書裝幀家與藏書票推廣者,其與畫家宮田彌太郎、版畫家立石鐵臣等合作設計如《媽祖》、《台灣風土記》、《華麗島》、《文藝台灣》等書,無不展現其書籍裝幀的才華與對台灣的獨特情感。西川滿所裝幀的書籍多為限定版手製本,以最進階的手漉和紙、手刷的版畫、天然素材提煉出的顏料、特別訂製的鉛字,一冊冊灌注熱情製成,並且由於數量極少、更為珍貴,因而西川滿又有「華麗教主」、「限定私版本の鬼」的封號。日本詩人堀口大學曾評《媽祖祭》此書:「裝幀外觀及內容營造了不可思議的世界,正是詩的多樣空間特質」,並盛讚「美麗的書來自台北」。在二戰期間,西川滿諸多與眾不同又設計醒目的書籍,致使他人以「在戰時太過奢侈」之言向總督府保安課告狀,由此可見其書籍設計之精緻華麗。或許在台灣文學上,西川滿充滿爭議性,但就其推動台灣裝幀藝術與藏書票的興起,實有著絕對的貢獻與重要地位,並且因著作與製書過程而保存下許多民俗歷史資料。

最令人惋惜的是,西川滿所捐贈的書籍,有著大大的紅色「真理大學藏書之章」鈐印於封面,或是圖書館將條碼直接貼於書上。美麗裝幀書籍上的人為傷痕鈐,也突顯了台灣早期文物保存概念與圖書館專業知識的薄弱。時間回不去,紅色的鈐印與膠劑難以去除,圖書無法復原,但也提醒、警示了人們,對於文物應該有的謹慎與尊重態度。來源:《典藏‧古美術》10月號 第229期

----------------

《旅人手札》造書的人----西川滿(上)
更新: 2012年01月21日 106 按讚加入粉絲團
台灣於西川滿心中,不諦如似一座脈礦,只要能去耕耘、發掘,即會有汩汩不盡的素材……

文、攝影/禹 海

這是一個造書人的故事。

西元1910 年,尚未滿三歲的西川滿隨著父親西川純從日本舉家遷到了台灣。自此由稚年及至中年的歲月裡,除了年輕時期曾經短暫數年(1927 ~ 1933年)返歸日本求學念書外,其一生最錦繡的年華可云皆在台灣,另且於此結婚生子,安家立業,與台灣可說結有深厚的情緣。 

籌備年餘作品豐彩的西川滿大展。

對西川滿而言,台灣與其猶若是平衡桿的兩端,台灣滋潤、豐富了他的心靈世界,而他則以台灣做為書寫的版圖,且亦以台灣做為日後造書的軸心。因由西川滿所寫、所編、所裝幀的書,影響了台灣的日後藝術及出版視野,也普獲日本業界和藏書人的認同與稱許,至乃後來也造就洛陽紙貴而有一書難求的現象。 

西川滿所編之《文藝臺灣》。

爛縵的台灣,南方的風物,是西川滿一生最最絢麗的記憶,也可說是深植於他內心文采興發的泉源。從年輕時期的創作至耄耋晚年時的重複反芻,無一不疊唱著台灣這塊土地在西川滿心中的天秤,無一也不迴盪著西川滿對台灣無比的摯愛深情。

南方的土地

由日遷台的西川滿,幼時居住深富地域色彩的台北大稻埕,7 歲就讀台北第四尋常小學,8 歲時初試啼聲,以複寫紙手造了個人的第一本雜誌,13歲入學台北一中(今建國中學),創刊同人雜誌《杜樹之詩人》並手寫60頁的《森之家》一冊,1922 年15歲時製作了限定一部的詩集《愛的幻影》另附水彩三葉。由斯至1946 年日本二戰敗仗後的39 歲歸返日本期間,計寫有25 種限定本書籍及出版59 冊雜誌,猶宛是一條琮琤有聲,生氣蓬勃的潺潺溪流。

於大稻埕外,西川滿亦曾居過淡水河畔,平日就於漢學中下過功夫的他,相當鍾情與留意台灣的民俗人情以及俚語傳說,另而他也涉足原住民軼事,浸淫之中似如春華滋潤而有此中的相關著作,例若:《台灣風土記》、《七娘媽生》、《七爺八爺》、《元宵記》、《赤崁記》、《蕃歌》、《高砂族之雕刻》……而中小說《赤崁記》尚獲總督府所頒的台灣文化賞。 

西川滿著有甚多與台灣相關的書籍。

台灣於西川滿心中,不諦如似一座脈礦,只要能去耕耘、發掘,即會有汩汩不盡的素材。亦惟有此思維,西川滿徜徉其中,除了悉力澆灌與採擷,另於此間亦有所開創。他擅用一般人所忽略或是粗俗之物做為創作元素,甚且將之昇華臻至出人意表的藝術之境。舉其縈者,譬若有民間寺廟祭祀用的金銀紙,被蟲啃嚙過的板木,乃至馬毛刷子或是家人的衣物……經其慧眼印心後,莫不化身成為奇特而奪人耳目的書帙封面及插圖。 

西川滿為原住民所作的詩文。

台灣自然散逸而出的生命力,彷彿就像是風中之鈴一般,總會在西川滿心靈深處發出琮琤悅耳聲音。

南方的風物是深植於西川滿內心的土壤及種子,於時間歲月的謀合薰陶與發酵中,逐第發芽、茁長,乃至開枝散葉蔚然成樹成林,逕而發乎成為其個人生命中的瑰麗篇章。

以地方文學為圭臬,並且闡揚地域色彩,無形中也成為西川滿迥異其他而能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良師與益友

「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1933 年26歲的西川滿自早稻田大學畢業,面臨抉擇去留時際,其恩師吉江喬松告語:「南方是根,是光之源……其內有序,有歡喜,有華麗。」且予留筆:「回台灣吧!建立台灣獨特的文學風格,是你的使命。」諄勵其要以地方文學抗衡彼時以日本為主的中央文學。

對恩師之提援照護,西川滿聆聞悅從,且而身體力行,一如農夫犁地一般,勤予耕耘,篤志闡揚曾經長居,有別日本的台灣文化,並而於此發展出了獨特而燦爛的美學藝術。

1934 年西川滿進入「台灣日日新報」社,擔任該報文藝版編輯,同時兼任《愛書》雜誌主編,同年創設了「媽祖書房」,刊行《媽祖》雜誌,翌年個人詩集《媽祖祭》以春福與春龍雙封面版本做限量發行,而此詩集封面則出自宮田彌太郎所作的版畫。

「友直、友諒、友多聞」,非但是中國,也是普世的朋友相交之道,西川滿自己的手造書或所編雜誌,所以引發收藏家的注意與興趣,除了內中有優美的文字外,泰半是因其內對裝幀的用心,以及封面之韻緻和特殊而耐人尋味的美學。

結交各類的藝術家,且透過合作關係,以相輔相成方式,使之呈現出華麗的文化面貌,可說是西川滿這位集詩人、小說家於一身,矢志造書運動且而樂此不疲,終生服膺的信條,譬例文內提及的《媽祖》雜誌,即有立石鐵臣、宮田彌太郎、鹽月桃甫、川上澄生、小林朝治、橘小夢、福井敬一等著名畫家依作品性質,自發而做出的版畫創作,其中內裡表現的多是台灣彼時風俗及民情,既富潤了雜誌外體,另可言者是也存留了當年台灣庶民文化的風貌和特徵。 

西川滿於板塊上的恣意手彩繪圖。

與友儕輩相互砥礪,另以創作的材質為主要元素,是西川滿著書的基因和動力,且而於中慮謀諧和,相融並蓄,臻達善美之境,可云也是西川滿終生持志不懈的秉行針鐸。(續B6 版) ◇

----------------------------

西川滿(1908.2.12~1999.2.24)
日本福島縣人。兩歲隨父親西川純渡台,在台北受中小學教育,1928年赴日就讀早稻田大學法文科,畢業後擔任《台灣日日新報》文藝版主編。
西川滿天生貴族氣質,喜鑑賞精緻手工書與書籍裝禎,1933年與友人共組「台灣愛書會」,介紹藏書票與版畫,可謂台灣藏書票鑑賞之開端。1935年出版首部詩集《媽祖祭》。1940年主持台灣文藝家協會,主編《文藝臺灣》雜誌,代表日本人對台灣的觀點,獲得日本中央文壇重視。
大東亞戰爭期間,《文藝臺灣》與從該刊出走的張文環等創辦之《臺灣文學》的台灣人觀點,適成並立,西川滿也成為台灣文壇舉足輕重人士。其本身文學創作包括童話、詩集、傳記、小說、評論與譯述,多以台灣歷史與民間故事為取材,對台灣風情之描寫極為浪漫唯美,具有異國情調,1942年以〈赤崁記〉獲「臺灣文化賞」。
1946年返回日本之後,文學創作品依然呈現台灣風味,以〈會真記〉獲「夏目漱石賞」。並組「日本天后會」,自任總裁。主要著作有《西川滿全詩集》。西川滿自兩歲時隨雙親來台,除1928年至1933年返日就讀大學外,一直到1945年因日本戰敗被遣返為止,在臺灣度過約三十年的歲月,為臺灣日治時期重要作家與文藝工作者
(載自:http://cpjtt.lib.nthu.edu.tw/pageCc5.jsp)
IMG_9734拷貝
向西川滿致敬的漫畫
IMG_9736拷貝
赤崁樓的魁星踢斗
IMG_9737拷貝
《赤崁再記》:
赤嵌登樓探魁星 隨足先人尋古跡
鄭宗家氏奸人計 螟蛉鯤鯓蜾蠃母
一部向「限定私版本の鬼」致敬的漫畫作品。
關於漫畫內容:
因為喜好民俗版印與藏書票,間接知道西川滿這樣的人物,是台灣在日本時代的作家,驚訝地,為什麼我們都不知道有這樣人物曾經在台灣,且如此深愛這塊土地。他的作品大都描寫這塊土地,如:台灣歷史、民俗風情、市井小民生活、民間故事...等等。有種很想讓大家都認識他的衝動,於是這本漫畫短篇就這樣產生出來。
《赤崁再記-我的西川滿》便是西川滿代表作「赤崁記」的讀後感想。循著西川滿「赤崁記」再走一遭台南《赤崁樓》,相隔73年,試著尋找書中描訴的事蹟,把走街的心情與感想用漫畫畫了下來...。希望這本耗時手工製作書,可以是引導你的入門書,也是書沒給很多答案,希望引起你欲知的慾望,認識更多的西川滿事蹟與他的限定本裝幀書、民俗版畫、藏書票。
網友介紹:
作者向一位曾經深愛台灣的歷史人物西川滿致敬。西川滿先生跟台南有很深厚的淵源,作者本身又是台南人,於是藉由這本書的主角,與西川滿先生來個時空交錯的不期而遇,此外也帶出了廟宇文化中金紙類民俗版畫的精神,
除了書中的內容有著歷史性的參考價值外,這本書從大至小的細節更是令人驚艷的地方,封面是採用竹漿紙,也就是是大家俗稱的金紙,內頁是仿古的頂級牛皮紙,書剛拿到的時候還綁上藺草(綁只仔),內頁附上有限量編號的手刻手印藏書票,書的末頁貼上一大張的拜天公大金民俗版印一張,最後封底貼上"仙童端墨"作為品質保證,收、排、裝、折、割、蓋、印、貼、黏、寫...等等,最後又加上作者精心繪製的簽名跟貼心問候的小紙條,整體上對我來說這本書已經是一本具有藝術性等級的收藏書了。
關於「東南製本所」之章:
最後一定要蓋上爸爸的「東南製本所」的所章。算是延續爸爸的創業精神吧XD(勤勞)。爸爸年少便來到東門城邊當學徒,成家在城內,立業在城外,從小常聽到爸爸常說東門城東門城的,我想祂大概跟東門城有很深的淵源,於是我設計了東門城印框,蓋了所章。
(載自作者FB)
IMG_9739拷貝
畫出了古蹟和歷史
西川滿穿越時空
感嘆台灣原來一直是螟蛉子 從荷蘭 日本到國民黨 一直被外來統治
收養又稱抱養、領養,係指將他人子女收為自己子女,中國古代又稱為螟蛉子,這是由於古人誤以為蜾蠃把螟蛉的幼蟲收養作己子,實際上牠們是用作給自己幼蟲的食物
IMG_9749拷貝
一樣是限量 然後用金紙印的
IMG_9750拷貝
作者的手刻印
IMG_9754拷貝
仙童為記印好可愛
IMG_9756拷貝
豆本 用手指當比例
《酷書》我的西川滿 赤嵌再記 @ 嘿皮嘿皮買賴浮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9DglHb---------------------------


File:龍瑛宗 02.jpg

西川滿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swSFDe

西川滿(にしかわ・みつる,1908年2月12日-1999年2月24日),生於日本福島縣會津若松市,台灣日治時期的作家與文藝工作者。
經歷
西川滿出生於日本本土,三歲時,因其父西川純被派至台灣,因此隨雙親來台灣,其間除1927-1933年返日就讀大學外,一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1946年離台為止,在台灣度過約三十年的歲月。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法文科,大學畢業論文研究韓波(Arthur Rimbaud,1854-1891),後任職於《台灣日日新報》。
西川的創作始自台北一中時期。1923年西川滿以〈豬〉一文投稿《台灣新聞》,當選新年文藝徵文一等獎。次年與版畫家宮田彌太郎,創立《櫻草》文藝雜誌。1935年出版首部詩集《媽祖祭》。之後創辦《台灣風土記》、《華麗島》、《文藝臺灣》等雜誌。其所創辦的《文藝臺灣》,較代表日本人的台灣觀點,與從該刊出走的張文環等創辦的《臺灣文學》的臺灣人觀點,適成對比。此外,西川滿也曾參與「大東亞文學者大會」,響應時局。在文學創作方面,西川滿的作品多描寫台灣的歷史與風土,以異國主義陪襯著幻想的情調呈現,相當強調「藝術至上」,浪漫、耽美是一貫的文學風格。
西川滿身後將兩萬餘冊書捐贈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今藏於麻豆校區。
略年表
1908年 2月12日生於日本福島縣會津若松市
1911年 ,西川滿三歲時,因其父西川純被派至台灣,因此隨雙親來台灣,在台灣度過約三十年的歲月。一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1946年才離開台灣。
1920年 就讀台北一中(今建國中學) ,其創作也始自此時期。
1923年 以〈豬〉一文投稿《台灣新聞》,當選新年文藝徵文一等獎。
1924年 與版畫家宮田彌太郎,創立《櫻草》文藝雜誌。
1925-1926年 報考台北高校(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失敗。
1927-1933年 返回日本就讀早稻田第二高等學院及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法文科。
1933年 畢業之際,因為老師吉江喬松對他勉勵的一句話: 「為地方主義文學貢獻一生吧」,下定決心再回到台灣。
1934年 進入《台灣日日新報》,擔任藝文版主編。同年9月創設「媽祖書房」,刊行《媽祖》雜誌。
1935年 出版首部詩集《媽祖祭》。
1939年與北原正吉等日人作家籌設成立「臺灣詩人協會」,成員包含龍瑛宗等臺人作家。從此年開始,逐漸成為皇民化時期台灣文壇的領導者。
1940年「臺灣詩人協會」改組為「臺灣文藝家協會」,隔年發行機關誌《文藝臺灣》創刊號。由西川滿所主導。
1941年 「臺灣文藝家協會」配合暫時體制而改組為半官辦民組織
西川滿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swSFDe


新垣宏一1913年-2002年是臺灣日治時代高雄市出身的作家。「灣生」作家之一。(1937年)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文學科畢業,同年任臺南第二高等女學校教師。昭和十六年(1941年)轉任臺北第一高等女學校教師。擔任教職-經歷了二二八事件-(1947年)引揚回日本,在本籍地德島縣歷任高等學校之教師、校長、德島大學講師-北有西川滿,南有新垣宏一。南北雙璧,氣性不同。西川孤傲,終生不任教職;新垣隨和,桃李滿天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FireShot Capture 075 - 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 台南二高女(台南女中)師生合影 - Facebook - www.facebook.com277000585_350497163759889_8162333384887165939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