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媒體可信度排行榜 - http://goo.gl/2cp1jl

媒體可信度排行榜
台灣的歷史與新聞很難有真相,首先是因為蔣家與本土政權輪流把歷史課本當洗腦的工具,其次是因為藍綠媒體惡意扭曲事實,最後是大學教授自己有藍綠、統獨、省籍的立場偏差。
在這背景下,想要真相只能靠自己的「媒體識讀」能力。本文介紹三篇傳媒學界公布的「媒體可信度」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
這三份報告都是「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委託的。後面我會說明為何只選這個單位的報告,而沒選其他單位的報告。

報紙與電視評鑑
第一份是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劉昌德副教授的「新聞媒體表現觀察指標研究」,受訪者是各大專院校新聞系與傳播系的53位教師。該報告第25頁「表 2-3(續) 各家電視台在各面向之正向與負向得分一覽」第二項「平衡報導不同政治主張」裡,各電視媒體的得分如下表

從上表你可以看到,就「公信力、平衡報導、置入性行銷」三項而言,2013年初最可信的電視台是公視,第二名的TVBS得分已經只有公視的一半;最差的是中天(負面得分最高)和三立(負面得分次高),並列倒數第二名的有中視、民視、東森與年代。
其次,就報紙而言,主要結果見下表(取自該報告第28頁)。


聯合報最後的總評分是四報中最高的,但受訪者認為她的「政府置入」程度跟中時一樣地糟糕,而「平衡報導」一項則退居蘋果日報之後(雖然還遙遙領先自由和中時)。我猜,這兩項評價反應著聯合報的兩個主要缺點:政治立場上傾中偏統,經濟立場上偏GDP成長率而輕忽所得分配的公平性(偏袒資方而漠視勞方)。不過,他在處理事實與意見(報社立場)時至少有做到最佳的分離(得分 161,遠高於第二名的蘋果日報)。我的觀察是,他會因為立場而在新聞處理上「刻意淡化新聞」或「刻意凸顯新聞」,但是基本上寧可不報導而不相其他媒體那樣誇大事實、扭曲事實,或製造假新聞。
自由時報雖然較少政府置入問題,但是公信力、平衡報導與用字中立卻都得分極低。不拿錢(或少拿錢)而立場卻最偏頗,意味著什麼?一個值得追查下去的方向是:自由時報雖然較少直接從政府拿錢,但是他的股東是否有從偏頗的報導而獲得特定執政黨的其他利益?
關於這份報告的其他說明參見文末的「說明一」。

談話性節目評鑑
第二份報告是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唐士哲副教授「時事議題談話性節目表現評鑑(第一階段)」報告。
這份研究先排除「以強調名嘴展演式解說,主持人搭配串場之類型節目」後,只剩八個節目(TVBS 麗文正經話 、TVBS 少康戰情室 、民視 頭家來開講、年代 新聞追追追、年代 新聞面對面 、高點 新聞看透透、三立 新台灣加油、公視 有話好說 )。
比較可惜的是,這份報告只由計畫主持人唐士哲教授遴選四位大學傳播系研究生擔任觀察與評鑑員(可能礙於經費)。
這份報告的評鑑結果見下表(取自該報告第6頁):


上表顯示:「有話好說」六項接得到最高分而居首,「新聞面對面」只有一項是兩星,居其次,其他節目都相當地偏頗,看的時候警覺性要高一點。可惜,其他節目的主要觀眾都有極高比例是無知的羔羊(關於這份報告的其他說明參見文末的「說明。二」)

影響報紙性格的關鍵因素
影響媒體獨立性與公正性的根本原因,是媒體的利益考量與背後的政商關係。
蘋果日報的辦報風格似乎是以青年與中等收入者為主要訴求,其獲利應該是來自廣告,因此統獨、藍綠與省籍的色彩很淡,但是議題的選擇上也明顯偏淺薄、短視,因此我通常不把他當成嚴肅的報紙看待。
自由時報從李登輝時代就是所謂「本土政權」的捍衛者,但是他的偏頗程度太嚴重,很難相信這是一份為了公平與正義而辦的報紙。至於本土政權是否有給過這報紙間接的好處,就很值得進一步去查索與推敲了。
中時是很可惜的報紙,戒嚴時代他是推動改革的重要媒體,解嚴前後卻為了從政黨獲得好處而在立場上開始忽藍忽綠,漸失報格。後來他公開宣稱立場偏中時,我早已不看這報,而沒有多出一項遺憾。
聯合報在戒嚴時期是與軍系關係良好且偏袒蔣家與資方的報紙,一個典型的「保守派」。但是在許多議題上聯合報的主要操作手法是「刻意淡化新聞」或「刻意凸顯新聞」,以及在評論上有明顯的立場,但是基本上寧可不報導而不輕易製造假新聞。所以,這個兩大報時代我最討厭的報紙後來卻變成我唯一會偶而看一下的報紙。

台灣媒體之中國置入現象調查
媒體的政府置入原本應該包含兩大項:本國政府(執政黨)的置入(直接給錢,或者間接給其他好處),以及外國政府的置入。
本國政府的置入影響通常遠遠大於外國政府的置入,但是「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卻刻意委託台灣大學新聞所張錦華教授研究「台灣媒體之中國置入現象調查」,而沒有同時委託(任何學者)進行「台灣媒體之本國政府置入現象調查」,這個動作會讓我聯想起這個基金會的立場是否偏「促獨反中」。
中國置入現象對閱聽者的影響重點應該是「拉攏兩岸情誼以促統,醜化獨派以化獨」,可以操作的項目非常多,但是張錦華教授的報告卻僅僅聚焦在「臺灣四報刊載中國參訪團新聞分析」,我覺得太大題小做了(中國參訪團的新聞報導是中國統戰的次要戰場,主戰場應該是在其他新聞中強調「大陸市場為台灣存續不可或缺之要素」,「中國經濟發展強勁,政治清明遠勝台灣」,或不擇手段地醜化與獨派有關的人物)。
在我看來,這篇報告所揭露的置入行銷手段都遠遠比不上藍綠媒體為了撕裂族群、遮掩官商勾結而「不擇手段地造謠、曲解、誇染、打壓言論」等行徑。
不過,如果你認為「防微杜漸」是很重要的(就像戒嚴時期我們謹記在心的「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那你就去讀一讀這一份報告吧。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的屬性
這個基金會有他對自己的說明,請看他的官網。底下是我的個人化意見。
我用「媒體識讀」為關鍵詞去查了幾個網站,有些是政府補助下建立的,通常經費一停網站就「重度中風」,無法正常運作。有些網站(組織)立場明顯可疑,有些網站資料品質不夠高。
最後,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的品質與立場獲得我比較多的信任(但並非100%的信任)。
台灣大多數(甚至絕大多數)NGO團體表面上立場中立,實際上團隊內部掌權者立場上嚴重地向「反中促獨」、「反藍挺綠(親綠)」傾斜而不肯對外明說。因此藍營執政時正義凜然,綠營執政時噤聲不語;面對中國的政府植入時「毫釐必較」,面對嚴重地媚美、媚日或國內政府(直接與間接)的植入時,卻又悄然無聲。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裡有一兩位董監事我能相信是有能力在立場上超越統獨、藍綠與省籍的,但是有很多位我對他們的立場能否超然很沒信心。
所以,我最後是根據報告的內容(方法的嚴謹度與下筆的中肯度)來決定要不要摘錄來推薦給大家。
未來我會再寫一篇文章介紹台灣社運圈內關鍵人物的政治立場分類,用以說明我對綠營執政期間的憂慮:完全執政使政黨監督力量失衡,NGO團體又是「綠>超然,偏藍者趨近於零」,而媒體則是綠營比藍營更惡劣。


說明一
劉昌德教授領銜的「新聞媒體表現觀察指標研究」報告裡,一開頭就指出台灣媒體「透過每天經常性的製作意識形態偏態或『藍綠對立』,或是聳動、物化等之內容,已成為臺灣媒體界一大『奇觀』。」
這份報告以學術研究的嚴謹要求交代了他們採取質性與計量評鑑指標的項目與方法依據。耐心地讀完這些大篇幅的文字,等於是一份很深刻的「媒體識讀教材」,會讓你對「媒體社會責任」、「新聞自由」、「新聞客觀性」的觀念和具體內涵有很好的釐清。
這份報告有很多評鑑指標項目,因為本文主要關切在政治立場的扭曲與族群的撕裂,所以只摘錄一部分評鑑結果。
這份報告的各項評鑑結果吻合我個人的觀察,看不到藍綠、統獨、省籍的立場偏差,主要原因可能是受訪者皆為傳媒系所教師,且受訪人數較多,能較有效地中和掉個別教師個人的立場偏差所致。不過,或許主持人態度的中立程度也有關係(但我不確知,因為我對劉昌德教授一無所知)。

說明二
唐士哲教授的評鑑報告中只遴聘四個學生執行觀察與評分,一不小心就可能會受到這四位學生個人預設立場的影響而使結果有偏差。不過,就結果論而言,評鑑結果跟我的個人觀察還算吻合,這或許是因為評分過程有較客觀的評分項目與方法所致,而非全屬運氣。
唐教授另有一份「建立電視時事議題討論(政論)節目觀察評鑑指標」,縷陳近年報紙與電視媒體五大弊端(內容正確性與公正性有問題、名嘴論政暴露政/媒關係失據、干預司法、違背公平原則、公器私用化),認真讀一讀,也可以大大地增強你媒體識讀的能力。

---------------


 

「商人無祖國,商人也沒有人權」?!
www.peoplenews.tw查看原始檔
英國廣播公司記者Nick Bryant 日前發表了一篇報導「The time when America stopped being great」(當美國不再偉大)。他從1984年迄今,一直在美國生活及就業,目睹了美國這30幾年來的變化。
他在報導中說:「20世紀最後那16年是美國霸權時期,21世紀前16年是一個功能失調、民怨升級、幻想破滅的時期」。他在報導的最後說:「遍訪美國各地,我很難找到美國人能在哪些方面,有共同的政治立場?槍支管控、墮胎、醫療都沒可能,在體育館唱國歌也沒可能,就連911那樣的國難都沒有讓美國團結起來。相反,它還播下了分歧的種子,特別是在移民問題上」。
Nick Bryant 的30餘年美國經驗與許多台美人的移民美國有許多可以參照之處。
美國到了21世紀,是否不再偉大,也許還有爭議之處,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人不再像80年代那樣自由、那樣開放;美國不再是個安全的國度;美國更分裂;美國對於堅持人權自由的普世價值更已失去動力。
一位於80年代初期移民來美的台美人回憶,當年踏上美國土地,他馬上放心起來,因為源自於台灣獨裁強人及一黨專政的恐懼已經消失無形
這位新移民,當時帶著母親特別為他準備的一只大同電鍋,電鍋裡還放著一支大菜刀。入境之後,他提著這只大同電鍋搭乘國內航線轉赴丹佛。洛杉磯機場海關人員檢查行李時,赫然發現這位台美人電鍋裡有一把大菜刀,當時這位新移民又慌又窘,急忙告訴安檢人員棄之可也;然而安檢人員反而把大菜刀取出來,開玩笑說真是一把大刀,然後告訴這位台美人說,把刀和電鍋改為寄艙行李就好了,不必緊張。
30幾年後,美國人要出國旅遊或探親,總得脫去鞋子,寬衣解帶(脫去外衫、解除皮帶),手提電腦一會兒說應該寄艙,一會兒說應該隨身攜帶。零錢銅板等金屬小物件通通掏乾淨之後,連只放信用卡紙鈔駕照等的皮夾也不放過。因為恐怖攻擊無所不在,從美國海關進出的旅客通通都成了嫌疑犯!也由於安檢程序的繁複耗時,洛杉磯國際機場還花大錢重新安裝安檢托盤的自動化機器,紓解安檢所造成的瓶頸。
美國人為了國土安全,一點一滴地失去了原來視為理所當然的自由。由於事關生命安全,美國人只能接受,毫無怨言,因為恐怖攻擊隨時隨地可能發生,尤其是2001年的911恐攻之後,美國人發現巨人的腳跟真的是藏有弱點。如今ISIS雖然已經灰飛煙滅,然而孤狼處處,還是隨時有發生悲劇的可能。
尤其是2001年的911恐攻之後,美國人發現巨人的腳跟真的是藏有弱點。如今ISIS雖然已經灰飛煙滅,然而孤狼處處,還是隨時有發生悲劇的可能。(圖/網路CC授權)
而美國槍枝氾濫,管制無方,國會兩黨也毫無共識,加上國內極端分子或殺人狂,在恐攻手段極其殘忍的「啟發」之下,大規模槍擊屠殺的慘案越來越駭人。
失去部分自由換取較安全的生活環境,人們可以承受。但21世紀的美國,卻因為國會黨派之爭白熱化,歐巴馬總統根本無法修補此一問題,而他的社會主義社會福利政策更讓共和黨難以忍受,尤其是「歐記健保」,更是成為共和黨必去之而後快的政策,只是共和黨在歐巴馬任內卻無法將之推翻。
最重要的是,歐巴馬的外交政策是失敗的,雖然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世界並沒有更平靜,他的重返亞太政策也並沒有成功。「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備受國會共和黨人抨擊,川普反對不必說,連歐巴馬自己黨內的候選人希拉蕊也表明反對。除了TPP停滯不前,南海爭議更凸顯歐巴馬「重返亞太」的策略失敗。
更麻煩的是美國經濟也疲弱不振,這也成為民主黨在保衛政權最大的弱點。結果是,美國出現了很不一樣的民粹總統川普
川普打著「讓美國再一次復興」的口號,誓言清除華府的政治沼澤,但是他就任一年,真的是乏善可陳,尤其是退出TPP,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等等決定,美國優先已經讓美國走向孤立主義的路。這在此次川普亞洲之行最為明顯。當川普高談美國優先時,習近平則大力鼓吹全球化。
當然,川普在APEC上提及貨幣操縱,和強迫企業放棄知識產權來換取市場准入,明顯是針對中國。然而習近平也不是省油的燈,當川普訪問北京時,習近平二話不說,向川普送上2,500億美元的大訂單(能否落實則未可知),然後要求川普配合演出一場專制獨裁政府的老戲碼,不開記者會讓媒體提問。川普不但百分之百配合,在10日結束北京的首次國是訪問後,再度於推特PO文盛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形容習是「備受尊敬且強有力的人民代表」。
拿人的嘴軟,在2,500億美元的大禮之下,川普還把矛頭指向他自己國家的前任政府。他說「我不會怪中國,我怪昔日的政府無能,讓中國在對美貿易上占盡便宜,導致美國損失高達數千億美元,讓人民在不知情狀況下被占了便宜,又怎能怪在中國頭上?要是我也會做一樣的事!」
當川普8日開始對中國國是訪問之際,台灣人權團體、美國民間團體和美國國會暨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都敦促川普,應該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談論美中互惠與中國法治、網路自由和政治犯等人權問題。
然而川普只看見大訂單,只記得阿諛習近平,倒打前朝,根本不提人權法治等議題。不過人權團體也不必太失望,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William A. Stanton)不久前就已提到,今年7月13日劉曉波過世那天川普還在巴黎的記者會上將習近平稱做朋友,說習近平是一位值得尊敬、了不起的領袖
美國之音在一則報導中引用紐約中華總商會董事長於金山的話說:這並不奇怪,因為他是一位商人。於金山說:「商人沒有祖國,商人也沒有人權,商人講的就是利害,講的是平衡,講的是雙邊能夠獲利。」
說來感慨,20世紀的時候,只聽人說「商人無祖國」,21世紀竟又多了「商人也沒有人權」的說法。
資本主義的商人總統川普碰上共產主義的老狐狸習近平,果然就一無所有了!


 

 

商人無袓國?
by 理財達人-Joe on 2016/02/06 14:04 回應(0) 人氣(257) 收藏(0)
大多數人對於商人面對國家利益的抉擇時,大多聯想到的是「商人無袓國」,生意人只會在商言商,唯利是圖,私人利益永遠擺在國家利益之前,國家利益的 重要性永遠是次要或不重要的考量。然而,從台灣近年來媒體所呈現的情況,似乎不只商人無袓國,藝人、政客、甚至國軍將領也無袓國,或者他們認定的「袓 國」,和其他台灣人民認定的「袓國」不一樣。有些人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有些人則認為台灣和中國是兩個國家,對於某些政客或商人來說,他們不那麼在意 這個標籤,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政治選邊站,當他的主要生意是在中國市場,自然毫不避諱的選擇「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對他們來說,他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 人,生活在台灣的群眾,對這些政客或商人無可奈何,因為這些台灣的群眾不是他們的衣食父母,不是他們的生意,面對這群「台獨分子」,商人和政客可以選擇無 視。

對身分認同這個議題感到最害怕的是台灣的演藝人員,他們對這個話題感到特別嚴肅,避之唯恐不及,因為被貼上標籤的話,這些演藝人員很可能損失在中國演出的 機會,喪失賺取大量人民幣的機會,所以他們不敢澄清自己是有別於中國這個國家的台灣國人。即使自己土生土長來自於台灣,先在台灣這塊土地發展出演藝事業當 作跳板,才有機會挾帶人氣前往中國演出,如果中國電視製作單位將自己的家鄉,冠上「中國」,成為「中國台灣」,這些演藝人員也不敢不從,反觀真的屬於中國 的城市,還未必得加上「中國」,大眾不見得會隨時隨地稱呼中國西安、中國江蘇、中國天津、中國瀋陽,但提到台灣,一定得加上「中國」。這種刻意的舉動,好 像捷運上的博愛座,當人民真的發自於內心的博愛,願意禮讓座位時,為何要標籤博愛座?當整個社會刻意去強調某個共識時,往往意味著,這個共識根本不是事 實,只是整個社會不願承認,掩耳盜鈴。

台灣的「內地」在哪裡?通常台灣人直覺想法會是南投,全球各地至少六個大陸區塊,當你主動稱呼中國為「內地」和「大陸」時, 從政治的意涵來看,你變相認同台灣這個海島和中國大陸都是同一個國家,台灣藝人或政客本身具有公眾事務的傳播能力與渲染力,當這些共眾人物公開在中國表達 自己的身分認同時,台灣人很可能被這些公眾人物「代表」身分認同,被投影為台灣人的國家就是中國。如果來自於美國的演藝人員,在英國公開表達,自己是來自 於屬於英國的美國,因為英國和美國最早都是源自於相同的文化和地理位置,自己是美國人,但因為英語文化的關係,自己也是英國人,那麼歐美媒體和社會輿論不 知道會對這樣的思維做何感想?

其實不只台灣的藝人,甚至是台灣的電視和報章媒體,大多也都不願意直接面對台灣的身分認同。最主要原因當然還是不願放棄中國 市場這塊利益大餅,從商人到藝人,為了人民幣,委曲求全,在所不惜,不過商人無祖國這可不是全球所有商人的共通特色,猶太人在過去一千多年來,分散在歐洲 及美洲等區域發展,全球眾所皆知這些猶太人善於經商和金融貿易,全球很高比例的傑出商人都是猶太人,這些猶太商人為了讓猶太人建國,動用許多資源和人脈, 尋找世界各地沒有民族生存的土地,希望替沒有土地的猶太民族找一個家。

這些富豪起初希望透過購買荒蕪土地來建國,但地點實在難尋,最後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同意下,1908年開始在巴勒斯坦收購 土地,富豪提供猶太復國主義者提供源源不絕的資金,並且建立巴勒斯坦銀行,成為復國行動的經費,並且透過媒體和金援,提倡以色列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1948年,猶太人終於順利達成以色列建國的目標。對於猶太商人來說,「商人無袓國」是連敵人的錢也要賺到手,不管是不是祖國,在商言商,而不是卑躬屈膝 賺取敵人的錢財。

猶太人上下一心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展現他們的國族主義,但是數百年來,經歷荷蘭人、葡萄牙人、清朝、日本人、中華民國等 異族統治下的台灣,始終沒有建立「國家」的觀念,台灣這塊島嶼60多年來,因為國民教育的因素,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相當深刻,「家族認同」遠超越「國家認 同」,這和歐美是很大的差異性,歐美的政治核心架構是從希臘的城邦演變到民族國家,甚至是美國那種超越種族的移民國家,後來還發展成同一個民族分裂成多個 國家。

華人社會的政治核心架構則是圍繞在「家天下」,對於大多數的華人來說,家族認同和血脈傳承更重要,所以中華地區的執政者,在 架構統御制度時,給予人民的觀念就是「中華民族」,希望透過「中華民族」來聯繫各個「家族」,但中華地區太多民族了,中原地區還可以用這個系統來管理國 家,但邊陲地區的新疆人、西藏人、蒙古人、香港人、台灣人等,都有屬於自己的民族融合,本質上很難認同「中華民族」這個概念的,更遑論是「兩岸一家親」之 類的家族概念。扣除香港礙於中英關係無法獨立的例子,蒙古已經獨立,新疆想獨立,西藏也想獨立,因為這些民族壓根不想被外族統治。

「中華民族」這個概念在近年來開始被年輕世代所排斥,因為網路通訊和社群網站的便利性越來越高,以往錯誤的國民史學和文學教 育內容,越來越多歷史資料在社群網站被揭露並廣泛傳遞,資訊不對等的情況逐漸被解開,越來越多的年輕世代願意接受台灣這個生活圈的文化認同,甚至希望台灣 的身分地位可以被全世界認同,然而中國執政者自然不能接受這樣的思想在台灣萌芽,於是在國際上經常性打壓台灣,排擠台灣以國家的身分參與的任何國際活動, 而台灣人民為了擁有更多「公平」的國際事務參與權,年輕世代逐漸體悟到,只有當台灣提升為一個「國家」的地位,才能擁有國家級的主權和國際認同,於是「台 灣獨立」的社會輿論討論越來越熱烈,越來越多台灣人意識到,即使都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台灣人和中國人似乎是不同國家,就像義大利人、德國人、法國人都曾 受過羅馬文化的影響,但他們卻不認為彼此是同一國人,單純以文化來定義國家,並不是合理的定義方式。

台灣早已具備國家的條件,包含國土、軍隊、政府、人民等四要素,出入台灣必須有台灣護照,台灣擁有自己的國旗、貨幣、主權, 開玩笑的說,甚至連中國阿里巴巴的淘寶網,運送商品到台灣都要加收「國際運費」,種種的證據都顯示,其實台灣在現實中就是個自由民主的獨立國家,但是中國 官方並不予以認同,於是透過各種施壓,迫使台灣難以在國際上彰顯地位,這也是為何台灣籍演藝人員周子瑜的道歉事件,對台灣的社會產生如此巨大的輿論浪潮, 因為這是中國民間或官方,運用經濟或政治壓力,透過第三國打壓台灣的典型案例,而且受害人並非與政治有任何牽連,僅僅因為一張圖片,沒有經過任何邏輯驗證 或合法審判,就蒙受不白之冤,這樣的情境直接投射到許多台灣年輕世代的腦海裡,更強烈的刺激台灣人民的「獨立」熱血,於是台灣選舉出現了比預期更強烈的勢 力大翻轉,台灣人民經歷這些事件,對於台灣本身的認同感又會增加,強化台灣跟中國是不一樣的國家的印象。

隨著網路社群讓中國與台灣的網路交流越來越密切,爭議事件也越來越頻繁,甚至規模越來越大,參與國家已經不只台灣和中國,甚至連歐美日韓等外國社群也興起關注浪潮,沒有人知道這個議題最終會發展成怎樣的境界。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Blog/BlogArticleViewer.aspx?a=09a03094-02b4-4eb1-8982-000000035680#ixzz3zpnXYvzx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台灣在政治上也是安全的。它是世界十大自由民主國家之一。二○二二年,非營利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在全球自由度評鑑報告中,給台灣打了九十四分(滿分為一○○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