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旭海科研火箭成功在6時12發射。(記者蔡宗憲攝)
大成功!屏東科研火箭順利發射升空 旭海現場歡聲雷動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PgKMUl
2022/07/10 06:45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的科研火箭發射場域啟用後,原訂昨日清晨六時發射因故延後,今晨6時12分終於順利發射升空,引頸期盼的民眾歡聲雷動。
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簡稱ARRC)執行發射任務,吸引民眾漏夜等待,爭睹火箭發射景觀,不過ARRC團隊表示,昨因「氮氣分離接頭」發生問題,延後今日同一時間發射,一早工作人員便自信滿滿認為今天6時發射沒問題。
在屏東旭海進行台灣首次混合式類衛星載具火箭發射(HTTP-3A計畫),五月三日遇風雨致故障取消,原擬昨天清晨六點重新發射,經過兩次整備時間,直到申請的八點期限都無法完成發射,因申請空域發射時間是九至十二日的上午六點至八點,ARRC延後至今天發射,一波三折終於迎來美麗成果。
屏東旭海科研火箭成功在6時12發射。(記者蔡宗憲攝)
大成功!屏東科研火箭順利發射升空 旭海現場歡聲雷動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PgKMUl
屏東旭海科研火箭成功在6時12發射。(記者蔡宗憲攝)

3987252_1_1


失敗一年後 日本成功發射全球最小運載火箭 
 分享失敗一年後 日本成功發射全球最小運載火箭到Facebook 分享失敗一年後 日本成功發射全球最小運載火箭到Line 分享失敗一年後 日本成功發射全球最小運載火箭到Google+
2018-02-04 17:5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成功發射全球最小運載火箭「SS-520」5號機,大小如電線桿的火箭,在升空7分鐘又30秒後,首次成功將超小型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成功發射全球最小運載火箭「SS-520」5號機。(路透)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成功發射全球最小運載火箭「SS-520」5號機。(路透)
《共同社》報導,「SS-520」5號機全長約10公尺,直徑50公分,機體除了有為適應嚴酷太空環境而專門設計的零件,為降低成本,還採用了使用於家電的集成電路和線纜等民生用零組件,發射費用總計約5億日元(約1.3億新台幣)。
「SS-520」4號機在去年1月因機體電線短路而發射失敗,JAXA改進40多個部分後,昨(3)日下午在鹿兒島發射成功。負責人羽生宏人在記者會上表情放鬆地說:「這一年抱著一定要成功的強烈願望做過來。相關人士的辛苦工作結出果實,太好了。」
「SS-520」5號機所搭載的超小型衛星,是由東京大學開發,重達3公斤,可與地面進行數據傳輸、拍攝地表畫面


全部MIT! 交大雙節火箭成功試射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2-01 03:00 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新竹市報導

 

歷經廿多次測試失敗,交大「前瞻火箭研究中心」研製的APPL-9 C雙節小火箭,昨成功完成火箭分節、推進點火的關鍵測試。 圖/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RRC)提供
分享台灣邁向太空的火箭夢又邁進一步!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昨在新竹試射研製的APPL-9 C雙節小火箭,火箭成功分節推進;為等這天,研究團隊耗時近一年才盼到。
這次測試對研究人員意義重大,確定雙節小火箭的脫節系統、第二節點火系統等已邁入成熟階段。這項技術應可轉換到HTTP-3大型混合式雙節火箭使用,未來目標是飛至一百公里高度,進行太空科學實驗。

昨天早上十點,研究中心人員在新竹香山濕地齊聲倒數,火箭離架後筆直飛向天際,並於空中順利完成分節與第二節點火,飛行約一公里後,三具降落傘成功依序打開落於地面上,將火箭完整收回。

參與研發的人員目睹這幕,情緒激動,因為這天他們已等待多時。交大機械系教授吳宗信指出,這次發射主要是為今年年中將在屏東進行飛試的HTTP-3大型混合式雙節火箭的多項系統「測試」熱身。

團隊截至昨天,已在新竹進行低成本測試廿多次,最近一次是去年四月,可惜分節系統沒有成功,昨天分節系統、推進點火系統的成功發射,讓團隊對年中的大型混合式雙節火箭信心大增。

昨天發射的小火箭,也首次搭載三六○度攝影機,畫面全方位傳輸給地面的研究團隊,吳宗信指出,透過影像資訊能看見不同的角度,比數據更為清晰。

「前瞻火箭研究中心」由一群教授和研究生組成,從研發、設計、製造火箭全都「台灣製造」,他們的夢想是有天讓台灣可以上太空。

吳宗信表示,這次火箭第一節採固態類糖燃料推進器,第二節是PE-N2O混合式推進器,並使用環保塑膠PLA 3D列印技術與玻璃纖維製成的外殼為主,回收也以三個降落傘依序打開,減少火箭落地速度。

測試的內容包含航電系統與國家太空中心研製的GPS,了解接收機在高加速度下穩定性、脫節系統、第二節點火系統等。吳宗信說,整個實驗過程肉眼都可清楚看到,所有資料均完全無誤下傳至地面。

這項計畫完全無政府經費支持,吳宗信希望今年能募到一千六百萬,他說,目前僅募集到九百萬,還有一大段差距,很希望能有經費支持,再讓火箭能順利製作、試射。


「前瞻火箭研究中心」來自一群「大叔」教授率領研究生組成,這群師生想要在台灣試射火箭。 圖/前瞻火箭研究中心提供

全部MIT! 交大雙節火箭成功試射 | 綜合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 http://goo.gl/r7lKoN

-----------------------------------------------

w704  

 

一群瘋狂科學家 讓台灣在太空留名
By 撰文者劉致昕, m.businessweekly.com.tw查看原始檔二月 4日, 2015
一群教授與碩博士生,去年試射火箭,讓NASA專家也驚豔。他們的花費僅韓國四十分之一,技術卻做到世界一流,實現這個看似不可能的計畫,一切源自四個教授的太空夢。


ARRC去年發射的火箭突破世界學術圈的紀錄,風光背後,卻是趕毒蛇、拔草、堆鵝鑾石等克難「創新」技法。
攝像者: 來源.ARRC
下午三點,一輛採蚵農人的柴油台車「噗、噗、噗」的,從堤防開向看不見邊的新竹香山濕地。一旁香腸攤的烤煙正旺,還有彈珠台、賣風箏。圍觀的大人小孩都很興奮,因為,車上載的是一具火箭。

這是「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dvanced Rocket Research Center,以下簡稱ARRC)的火箭試射(flight test),發射台就架在一片蚵仔殼上。在彈塗魚、螃蟹、寄居蟹、當地群眾圍觀的驚呼聲中,火箭沖向天際。

整支幾乎全是台灣製
握關鍵技術,國際專家說讚

去年三月的屏東,三百公斤重、兩層樓高、直徑四十公分的火箭同樣順利發射、劃破太平洋上空。除了加裝的感應器之外,其他全部由台灣研發製造,核心技術全握在團隊手上。他們用極低的成本、全部自製的精神,讓全球太空專家驚豔。

團隊成員來自全台六所大學,跨工程、機械、資訊等領域的六位教授,率碩博士生共四十幾人。雖是「大叔與宅男」的雜牌軍組合,卻敢與許多國家機構競爭;他們與Google、維京集團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一樣,做著太空夢。

曾服務於美國太空總署(NASA),現任美國航空與航太協會委員、國家太空中心資深研究員的陳彥升指出,在各國同類型混合式火箭引擎的團隊中,ARRC「是國際上(學術界及工業界)最好的成果,」甚至已超越維京集團SpaceShipTwo的技術!「ARRC的技術突破已是該領域高度領先的地位,是混合式火箭推進科技發展很重要的一步。」現任維京銀河號技術顧問、美國太空總署與美國空軍合作專家卡拉貝佑古(Arif Karabeyoglu)說,他每年關注這支驚人隊伍,「他們去年三月的成功發射,證明了在如此貧乏的資源下,他們竟能操作複雜、困難的發射工作!」對此他大嘆不可思議。

--------------------------------------------------

中學時老師要激勵迷途不知道方向的少年,往往會放電影《十月的天空》,希望讓學生從別人的太空追夢故事,得到人生啟發。或許我們看完電影感動仍迴盪心中,但同時也瞭解現實仍有很多難關要過,對未來仍舊有不確定性。但在台灣卻有一群學生與老師,真的踏上了太空追夢的旅程,動手合作研發火箭,最終在 2014 年 3 月 24 日於屏東外海試射成功。整個過程就如同《十月的天空》一樣令人熱血沸騰,美商國際儀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 NI)也趁技術支援時,以鏡頭將整個研發過程記錄下來,最後製作成台灣版的《十月的天空》。

臺灣的火箭夢:前瞻火箭中心的 HTTP 火箭

台灣版的故事源起於一群早年到國外求學進而互相結識的學子,歸國後雖然在各自的領域奮鬥,卻不忘年輕時共同擁有的太空夢,因緣際會下,並藉由太空中心的幫忙與多家企業及私人捐助,成立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dvanced Rocket Research Center, ARRC),希望能集結全臺各地的學校和研究單位,一同打造臺灣的自製火箭,並期待未來能更上一層樓,用在商業太空飛行、承載小型衛星,以及氣象數據觀測上。

其中 HTTP 火箭計畫是 ARRC 中最重要的一環,由新竹、台北、台南與屏東四個地方包括 30 位以上的教授、研究人員與碩博士生組成,2014 年試飛成功的火箭「HTTP-3S」,就是其第三代火箭,總長度 6.35 公尺、直徑 0.4 公尺,是目前臺灣學界所研發最大的混合式探空火箭。

HTTP 火箭製作大解密

混合式火箭的燃料和氧化劑具有不同的物質狀態,分別是固體和液體,等到火箭點火之後,兩者才慢慢混合產生推力,推進火箭,它的優點是穩定,操作上也較安全,不像固態火箭容易爆炸,此外結構上又比液態火箭簡單許多,成本也較低。

與前幾代火箭相比,HTTP-3S 採用 N2O 作為氧化劑,注入具多叢集式渦流混合增強器的混合式引擎,使推力提昇至 1,000 公斤級推力(比衝值達 250 秒),並可長時間燃燒,此技術居國際領先地位;同時各次系統技術也大幅提升,包括:分散式航電系統、兩段側開式降落傘系統、雙頻長距離遙傳系統、分散式連網地面接收與即時互動顯示系統、高階 GPS 接收機、數位式 IMU 感測器系統、流量伺服控系統、Yo-Yo 減滾機構、儲存 N2O 的碳纖維纏繞大型壓力容器、火箭複合材料結構體與大型探空火箭發射架系統(高達 13 公尺)等。

 廠商的協力與支援

火箭的製作是複雜且龐大的工程,升空後資料監控與傳輸更是一大挑戰,除了研究團隊本身的技術能力,更仰賴許多企業的軟硬體支援,NI 就扮演地面站系統和導航電腦的要角。

在雙航電架構下,NI 嵌入式系統成為火箭的導航電腦,將火箭高速升空時的加速度、姿態、高度判斷等資料截取,傳送到地面站給工作人員,同時需要量測火箭艙壓、確定燃料狀態,並依照資料判斷,提出降落傘開傘建議,讓火箭可以開傘成功降落。而地面站的系統,則透過 LabVIEW 加上 sbRIO,把所有資料做一次完整的呈現,並讓遠在新竹的交大工作站接收火箭所回報的資訊,同時工程師可藉由 LabVIEW 的 Data Dashboard,在人機界面上即時讀取所需資料,做資料分析及判斷。

 火箭材料大多屬於管制品,不是那麼好取得,因此 HTTP 小組若無法從國內採購所需物件,就得自己動手製作,這也讓 HTTP 成為一個名符其實「Made in Taiwan」的火箭。在製作上,瑞領科技協助製作無法採購的特規品,宏昇營造則是協助大型探空火箭發射架系統的施工;其他廠商則有經緯資訊提供試射時的空拍影像,颱洪中心提供氣象觀測數據。

HTTP-3S 火箭雖然只是為了測式火箭發射技術而試射,但從中得到的寶貴經驗,無非是為了提供數據給 2015 年試射的雙節式大型探空火箭 HTTP-3,做為設計上改良的依據。

 逐鹿太空,從國家到企業

若說二十世紀的太空任務是列強展示各國武力的競賽擂台,那二十一世紀的太空任務就是跨國企業的技術伸展台。從美國 NASA 與蘇聯太空中心的對抗,到全球航太科技的重心轉移至企業,每個時代的太空計畫都有各自的使命,也都承載著當代人的夢想。雖然台灣不是航太技術研發重鎮,但在學生、老師的積極投入,並結合 NI 與學校合作推廣的「Do Engineering」,目前 HTTP 所展現的技術已經超越國際學界,並朝下一個目標邁進,《十月的天空》的劇情將在台灣小鎮繼續感動人心。

HTTP 02

▲ 預計明年初要發射的 HTTP-3 正在實作和測試,圖為火箭航空電腦系統測試情形。

 (感謝太空中心鄭竣吉先生協助本文完成。除另外標註,所有圖片來源為前瞻火箭研究中心臉書粉絲頁)

--------------------------------------------------------------

專訪 ARRC 吳宗信:台灣早有能力上太空,卻因「沒有決心」輸了韓國

by: 沈孟學 2015-03-31 ARRC、台灣、新創、硬體、航太

「太空、火箭除了很酷以外,又怎樣?我又沒想要去火星來個星際旅行!」

相信同樣熱愛太空的你,聽到這些話時(重點還常常聽到)是不是也一股子氣,恨不得拉張椅子坐下來立馬跟他好好解說:

大大,你現在用的很多燃料電池、太陽能板,甚至是最近超夯的 3D 列印,其實都是古早以前阿波羅計劃的產物啊!

這樣你還說太空、航太產業不重要?

如果還不清楚,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全球產值最高的產業不是半導體,是航太」航太產業引領了最先進的精密工業

如果我們的高科技要轉型、擺脫代工包袱,航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更不用說我們的中研院技術早就接近發射的能力,交大 ARRC 團隊更是直接鎖定研發混合式火箭,專注在未來「個人衛星」的市場。

ARRC 目前的 isp(比衝量)大概 280 秒接近 300 秒;成果和 Elon Musk 領導的火箭企業 SpaceX 非常接近,但成本只有他們的 1/20、1/30,而且非常安全!

有了這樣的技術,台灣火箭新創團隊 ARRC 的主任、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吳宗信相信:未來加上發射 1000 萬有找,許多中小企業都能擁有自家的小衛星。這股趨勢正在國際發酵,ARRC 很有信心用他們的專利開發這片龐大商機。

所以說航太真的很重要!

而為了更了解台灣的航太環境,我也決定赴交大拜訪 ARRC 主任吳宗信;除了聊一聊台灣產業界、學術界的狀況,更是想要知道這群沒有多少資源,還只是由一群學生、教授主持的「實驗室」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

台灣其實有能力飛上星際,但遲遲「下不了決心」讓韓國超越領先
三月天到交大拜訪吳宗信,沒想到老師第一句話竟然是問「說台語可以嗎?」儘管我台語真的是非常「不輪轉」,但不知怎地就覺得一股親切感撲面而來。

我們首先聊到了全球的火箭現況;吳宗信語重心長地說道,1990 年時台灣跟韓國同時起步發展太空衛星本來台灣的火箭技術是領先的,但奈何最終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韓國躋身全球有能力發射衛星的 12 個國家之一,而台灣卻還沒辦法,整體技術也早已遠遠落後。

「就是沒有決心啊!」

台灣其實比韓國還要早接近發射的實力,吳宗信解釋畢竟國防飛彈的理論與火箭載具技術接近,台灣每年也投入不少錢在這裡面,可是就是政府搖擺不定等等問題之下,最終我們的技術發展就持續蹉跎。

真的很可惜。

韓國的決心與成就都可以看出他們意識到了太空科技的重要性:

第一個,太空科技是一個戰略科技;

第二個,太空科技是個很複雜的系統,是個高挑戰性的,其實是在證明國力。

透過發展太空科技可以提升很多相關的工業水準,譬如說其中的精密加工,太空產業的加工水準要求是最高的,個人產值也是最高的。此外,它還可以帶動很多相關的精密工業,如機械、航電、通訊種種。它是一個火車頭產業。

吳宗信認為:

國家做這種不能太短視近利啦,如果你短視近利,你沒有本錢就得等人家做好,啊人家做好它是先驅,那我們就是永遠做代工嗎?

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做代工,代工很快;主要就是花錢,但是你花了幾千億下去,你拿到的卻是很少的毛利,而如果人家不要你,你就完蛋了。

台灣的航太科系太心酸,出來根本沒有任何機會
「(台灣)整個循環是不好的,都做代工,沒有創新的東西。一個國家沒有做系統的話,永遠沒有辦法出頭啦!」

談到這裡,吳宗信又提了一個例子,他認為所謂「關鍵零組件」根本是錯誤的觀念,像是最近的案子,代工廠稱自己的零件為關鍵零組件,但 Apple 想要從玻璃面板換作藍寶石面板,你說玻璃面板比藍寶石差嗎?不盡然,可是掌握系統的 Apple 決定要換,下游的代工廠又能如何?

這就是現實。也因此吳宗信才說出一個國家很多產業如果我都沒有掌握系統,就完蛋了。

同樣需要釐清的還有台灣現有的太空教育。

這時吳宗信身為教授的本色全都發揮出來了,對於太空產業擁有無限熱情的他很是感嘆地對我說道:「當一個國家沒有強健的產業來支撐,其實這些學系的學生 8、90% 都不務正業。」他就認識有個著名大學其中一屆五十個,最終只剩下五個勉強跟航太產業有關係

這其實是很悲哀的,學生進去了等於沒有前途,學心酸。

研發系統才是正道!台灣太空產業的發展需要腳踏實地做起
當然很多人可能會看,台灣在「宇宙、太空科學」上有很成就,但這兩者之間其實在學科上沒有太大關係。吳宗信說宇宙太空科學是前面研究「科學」的,而他們則是做基礎工業,幫助這些科學家接觸到他們的研究對象。

不過,談到這裡吳宗信也提到了台灣學術界上的一點荒謬。他認為現階段台灣圈內的發展都是著重在把資源傾斜在「宇宙科學」這些前端的學術上,但他反駁如果沒有航太工業的支撐,如何把這些研究送上星際?當然我們可以花錢請美國等國家幫忙,但求人不如求己,可以產生龐大產值的航太工業沒道理給別人賺。

吳宗信認為會有這樣的「本末倒置」在於我國大多數的學術人員都是留美回來,他們在當地的學術環境當然可以這樣快樂的研究,因為美國這些地方的航太基礎工業都已經很完備、強大,因此發射火箭、衛星對他們來說再簡單不過。

可是台灣不一樣啊!如前所述,我們的航太科技儘管富有潛力與能力,但是政府不用、預算還一直被卡、被縮編,什麼關鍵技術都一知半解的時候,國家卻決定把預算投到了這些「容易上媒體版面」的科學上,然後花大錢請美國幫忙射火箭。

「其實全世界產值最高的產業、per person 產值最高的是航太,而不是半導體產業。」

吳宗信激動地說,航太基礎工程的發展的確所費不貲,但貴的過每年捧錢請美國人發射火箭嗎?至少航太工程還能創造產值與知識經濟。而航太工業也的確需要時間茁壯,可是這點時間的等待可以創造出更多先進技術,不必再繼續深陷低毛利代工、幫助產業轉型,為什麼不呢?

「台灣太沒有決心了,到現在還無法下定決心做這些基礎耕耘,所以 2、30 年了我們還是一樣,到現在還沒有完整的體系。」

最後,吳宗信不無無奈的嘆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哪有不打基礎就能坐享其成的好事?

聽到這裡,我深有所感,這其實就跟代工文化一樣,每年財報、新聞報的那麼好聽,Apple 概念股賺得超多,但是追根究底那些「賺」其實都是別人賺,台灣只是 copy paste 代人家做一些技術性相對較低的工作,而當有一天,它突然不要你的時候,就是我們的末日了,因為我們什麼前瞻技術都不會,連模仿都還不到家。

儘管現在這些「企業」都說要轉型、要發展技術,可是不投資在「人」身上,不投資在研究身上,光是花錢買買人家技術(關鍵的也不會給你知道)都是沒用的。

「一個國家應該要有太空科學研究,但他的底層:太空工程,你一定要建立起來,沒有這些都是假的。」

最後,吳宗信認為創新創業有很多層次,但他希望的創新創業是有知識背景的,是高知識經濟的,這種門檻很高、產值也很高。而航太產業絕對就是其一。

太空產業一大趨勢,ARRC 瞄準發射讓中小企業也有能力擁有的超低成本衛星
現階段太空產業的兩大趨勢分別為「載人進入太空」以及「方塊衛星等小衛星」;為什麼說小衛星是太空產業的一大潛力趨勢呢?

吳宗信解釋:

因為大衛星一顆就 2、30 億,而微衛星只要 1 億或甚至更低,像方塊衛星大概 1 千萬以內就可以了。

吳宗信更分享去年方塊衛星可是被《Science》挑作十大科技發明。他說,隨著科技進步,電子零件越縮越小、功能更是越來越強;現在大約 5 個單位集合在一起,功能就差不多齊全了,而且全部只要 6、700 萬足矣,加上發射 1000 萬有找就能擁有一顆小衛星。因此吳宗信認為小衛星將是未來的個人衛星。

花個 2000 萬就可以有 3、4 顆小衛星,中小企業都可以負擔得起!

1

看準這一塊商機,ARRC 相信他們能夠做到這一領域的發射載具;創造出將這些小衛星送上太空的火箭。瞄準了低軌道射程的他們,現在主攻「混合式火箭」;吳宗信解釋與固態引擎一燃燒就停不下來不一樣,混合引擎與液態引擎一樣,可以在發動後改變推力,甚至關掉、停止。

混合引擎性能與需要高技術支援的液態引擎類似,但成本只有液態引擎的 1、20 分之一;吳宗信說再多方面考量下,混合引擎更便宜、更安全,除了發展性高,最重要的也是在學校可以實驗。

回顧過往,吳宗信分享經過七、八年的研究,他們終於做出一些不錯的成果;他也強調當然還有很多人也在做這個,像美國、日本都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團隊加入;但吳宗信特別驕傲的說,至少目前在比衝值表現上,ARRC 是領先的;他們正在申請的專利也很 leading。ARRC 目前的 isp 大概 280 秒接近 300 秒;成果和 SpaceX 的 isp 310 非常接近,但成本只有他們的 1/20、1/30,而且非常安全!

曾服務於美國太空總署,現任美國航空與航太協會委員、國家太空中心資深研究員的陳彥升指出,在各國同類型混合式火箭引擎的團隊中,ARRC「是國際上最好的成果」。

~《一群瘋狂科學家讓台灣在太空留名》

「不讓夢想熄滅、不讓學生前途茫茫」ARRC 未來可能會公司化
因為想要讓台灣的火箭進入太空、讓台灣發展真正的「知識產業」,吳宗信說他們選擇了這個道路,就直接埋頭苦幹,中間發現有了一些成果,也讓他們看到更多未來的想像空間。

吳宗信身為一個大學教授,也在學術圈、國際上擁有相當的聲望與成就,但對他來說留在這裡研究火箭,就是一種使命感。特別是看到一路陪他走來的教授與學生們,他更覺得不能放棄。

所以當我問到他會不會公司化時,他這樣說:

「應該會公司化,因為你學生訓練到一定程度之後怎麼辦呢?我不希望他們以後到產業界去按 button。」

「全世界都這樣,都是老師帶頭出去。所以還是學生出去弄,我們幫他們啦,錢幫他們找這樣。」

「因為靠政府太不穩定了,所以才決定公司化。」他說如果未來公司化了,就把 ARRC 交給學生去運作,他們這些老師就是在後面盡可能地幫助他們。「我們花了那麼多心血、用了不少國家資源、好朋友的資源,就這樣斷掉了很可惜,浪費我們的青春啊… 大家都有這個使命感,都不想說你做了這個七、八年的東西最後就丟到垃圾桶。」

他也提到目前也有一些國內外的企業在向他們談一些合作,也可能是併購,但是吳宗信不希望被併購,但當然如果最終走到這個道路,他希望最好是屬於台灣的、做的東西台灣可以用;主要也讓學生有地方可以發揮。

而對於 ARRC 這次的群眾募資,他更坦言說就是希望看看台灣的社會力。

目前的募資狀況,

募資進度:15.458675%

金額:2473388.0 元

參與人數:836 人

最後,想著 ARRC 還有台灣的航太產業,吳宗信表示「其實很簡單,就是決心去做!」

 ------------------------------

成大自製火箭 飛行高度破紀錄

2015-11-10 08:07:06 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成大混合火箭團隊10月28日試飛成功,升空高達9公里,締造亞洲各大學的新紀錄。 圖/成大提供

 

 

成大航太系特聘教授趙怡欽率領的成大跨領域混合火箭團隊,昨天發表成果,稱10月28日成功發射1千公斤級「成大Ⅲ型混合火箭」,實際飛行高度超過9公里,領先亞洲各大學的紀錄。

目前全球混合火箭1千公斤級的最高發射紀錄為20公里。成大團隊表示,成大Ⅲ型原本設計也是20公里,但試射當天,天候不佳,臨時降低高度,但仍超過日本東北大學的8公里紀錄,成大明年初將挑戰升空30公里,突破全球大學紀錄。

團隊28日在屏東牡丹鄉旭海海岸試射,在17公里外落海。趙怡欽指出,國內沒有火箭試射的正式場地,要找半徑20公里內無人煙的地方,非常困難,也影響研發的進度,希望政府能重視,規畫專用場地。

趙怡欽表示,混合火箭所有的零組件都是自行研發,不必受制於國外,而且1千公斤級以上,已具有商業用價值,未來在國防或通訊科技上都有應用的空間。另傳統液態火箭的原料毒性高,而且國際上管制,購買困難,經過團隊自行調配的混合火箭無毒環保。

趙怡欽說,傳統的液態火箭雖然效能好,但價格太高,發射一枚衛星動輒上千萬美金,混合火箭能把費用降到10分之1,是目前全球各大學航太團隊努力的標的之一。

團隊前後努力15年,從30公斤級的成大Ⅰ型起步,在師生的熱情堅持下,總算開花結果。

--------------------------

好神!14歲英國天才少年,花不到5千元打造一顆「衛星」...預計明年發射到太空

本文獲科技報橘

授權刊登,原文出處

 

一個14歲英國少年花了不到100英鎊(約台幣4,941元)打造出一顆衛星,而這顆衛星預計將在明年發射進入太空......

14歲的 Matthew Reid 在兩年前開始對太空感興趣,他說他在13歲的時候他參與了學校的一個發射天氣熱氣球的計劃,但這最終以失敗告終。這讓他很泄氣,卻也讓他決定一定要做出自己的「飛天計劃」,為此他開始把平日收到的零用錢存下來。

Matthew說:「當我13歲時玩了一款叫做『坎巴拉太空計劃』的電玩遊戲後,我開始對外太空感興趣。」他補充「我發現當我集中精力並盡全力去做一件事時,我將可以成功。」

但是大家都知道要做一個衛星通常需要有成千上萬的資金支援,Matthew分享在這樣的認知下他告訴自己:「我擁有基礎的編程能力,而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Matthew也分享說當他將他的計劃分享給他父親時,他完全不相信,「不過我還是堅持下來,用存下的零用錢買了基礎的零件,然後我一步步從開始堅持到了現在。」

Matthew將他的衛星命名為 Space Van,他說他設計的這個衛星將可以進行超長範圍通訊、低成本國際網路繼電器、地球觀察、氣候觀察,同時也是測試昂貴科技,如:探月任務等的先測版,當然像太空觀測等教育用途也是 Space Van 可以發揮的地方。

目前,Matthew的衛星將在這週由當地 Surrey大學進行測試,他們希望成功的話可以在明年發射進太空。而為了圓夢發射自製衛星,Matthew預計要募資約台幣 89 萬元的資金。


火箭與導彈唯一的共通點就只有推進系統,就像民車與戰車都有引擎一樣,但民車引擎能否用在戰車上,那就不一定,而火箭與導彈不同的地方,導彈有彈頭,有精密導引系統,火箭則沒有這些設備,更何況是商業型火箭,就更不具備導彈功能。晉陞自製太空火箭「飛鼠一號」今亮相  http://bit.ly/2QpKLR1

2019-12-27_1120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