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安養! 屏東九如舊校變身日照中心
2016/09/08 23:19
瀏覽數:78
記者 林佑璇 / 攝影 葉奉達 報導


圖/TVBS
活化閒置空間讓老人在地安養!屏東縣九如鄉設置首座將國小舊校舍改造成日間照顧中心,把安養機構在地化、社區化,就近照顧長者減輕家中子女負擔,目前屏東已經有21個日照、日托中心,未來將推廣到33個鄉鎮市。

一身紅通通,阿公阿嬤們隨著音樂開始手舞足蹈,為九如鄉日間照顧中心揭牌儀式暖暖場,屏東縣首座以老舊的廢校舍改建成日間照顧中心,不同已往的安養機構,照顧中心將走入社區就地照顧在地的年長者,除了基本的生活照顧餐食外,還規劃許多活動,促進阿公阿嬤們的生活連結。

屏東縣長潘孟安親自和社區長輩們互動玩起益智遊戲,從顏色的認知、形狀的辨別,透過簡單的遊戲達到預防與延緩失能的惡化,進而提升長者們的生活品質。

屏東縣縣長潘孟安:「把這個原來已經報廢的學校變成社區大家所關懷、聚集的中心,是休憩的地方,也是未來長照的據點。」

目前屏東縣已有21個鄉鎮市設置日照或日托中心,未來目標將推展到33個鄉鎮市,讓老人安養照護機構再進化,以社區照護的模式將長者照護在地化,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

----------------------------------------------

反新開國小整併 請出神明坐鎮

2016-04-15

請七大將軍爺、十六伯公爺出馬

〔記者彭健禮/苗栗報導〕縣府教育處於昨晚再次到大湖鄉新開國小,辦理整併校說明會,護校會請出當地的七大將軍爺與十六伯公爺等神明坐鎮,強調縣府強硬推動廢校,是「人神共憤」的政策。

  • 縣府教育處於昨晚再次到大湖鄉新開國小,辦理整併校說明會,護校會請出當地的七大將軍爺與十六伯公爺等神明坐鎮。(記者彭健禮攝)

    縣府教育處於昨晚再次到大湖鄉新開國小,辦理整併校說明會,護校會請出當地的七大將軍爺與十六伯公爺等神明坐鎮。(記者彭健禮攝)

  • 縣府教育處於昨晚再次到大湖鄉新開國小,辦理整併校說明會。(記者彭健禮攝)

    縣府教育處於昨晚再次到大湖鄉新開國小,辦理整併校說明會。(記者彭健禮攝)

縣府進行小校整併,新開國小為對象之一,家長村民組護校會抗爭,縣府先前到校召開說明會,教育處長劉火欽被村民圍剿,無法發言宣告流會,他昨晚再度前往,村民更設神壇,請出當地的七大將軍爺與十六伯公爺等神明坐鎮。

家長會長吳兆志表示,地方於十二日已行文縣府在其撤銷違反程序的併校政策前,反對說明會召開。但縣府仍執意到學校舉行說明會,護校會與村民才決定請出神明,替新開國小主持公道。

村長潘朝能指出,對於縣府違反程序,新開村已多次提出抗議,甚至北上立法院召開記者會,立法委員黃國書、鍾孔炤及高路‧以用,也批評縣府完全視程序正義為無物,更要求教育部要縣府廢止此次併校啟動程序,重啟溝通。

護校會拿出縣府三月廿八日才修正的「苗栗縣小型學校整併作業評估指標」,強調縣府是「因校設事」,現今已有卅一名學生,已超過整併校人數卅人門檻,卻以「行政命令」限制新開國小招收轉學生。

護校會意見教育處將交上級裁定

劉火欽表示,他將把護校會意見,於三天內彙整完畢,由上級裁定,他並說明,依據苗栗縣小型學校整併辦法,有五個流程,一是區域評估,二是與家長社區說明會,三是評估小組會議,四是教育委員會評議,最後為首長裁定,目前行政程序尚未完成,何來程序違法之有?

另,對於限制新開國小招收轉學生,劉火欽說,這是地方制度法,本依職權做出的解釋,若解釋違法,經上級機關或法院廢止之前,解釋令才會失效。

30人以下小學裁併 5校告急

2015-04-17

〔記者吳為恭、蔡政珉/苗栗報導〕苗栗縣政府之前決定,全校學生卅人以下的小學將裁併或改設為分校,昨天確定只有裁併、不設分校,原住民區小學不受此限,目前有五校人數低於卅人,明年恐有滅校之虞。

  • 獅潭鄉永興國小目前只有26個學生,明年面臨裁校,校方擬結合社區發展在地特色,吸引學生。(記者蔡政珉攝)

    獅潭鄉永興國小目前只有26個學生,明年面臨裁校,校方擬結合社區發展在地特色,吸引學生。(記者蔡政珉攝)

縣府:省經費 有利學習效益

教育處長劉火欽表示,如果裁校,每所學校一年可省下一千五百萬元,如果改設為分校,只少了校長、護理師及幹事等行政人員,一年省下約三百萬元;經過討論,裁併省下的經費比較高,有利於財政,也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效益,因此決定下學年度全校學生數少於卅人的國小,將在明年八月裁校,不採取改設分校的機制。

明年2月揭曉 8月正式裁併

劉火欽說,今年五月小一新生報到後,若學生總數未滿卅人,將預告次年裁併,到了明年二月一日仍未達卅人則開始著手裁併到鄰校,明年八月一日正式裁併。

目前被教育處鎖定可能裁校的五所國小,分別是公館鄉南河國小學生數廿五人、獅潭鄉永興國小廿六人、三灣鄉大坪國小廿八人、西湖鄉瑞湖國小廿九人、大湖鄉新開國小廿九人。

搶時間救學校 祭特色吸學生

這五校反應不一,南河國小校長王世文表示,他們每週開辦十五堂免費英語課程,已吸引一些家長將把孩子帶來就讀,他們有信心會超過卅人,免於被裁。永興國小校長謝福鈞說,學校朝著結合社區發展在地特色,希望能吸引更多學生就讀,不過,家長難免擔心,畢竟學生對學校環境都有感情,萬一離開會捨不得。

大湖新開國小 恐怕無法過關

大坪國小校長徐慶宏指出,無法預估下學年度能否達到卅名學生,校方尊重家長的選擇權。瑞湖國小校長黃俊杰說,他們向企業募款,三餐免費,發展英文及柔道等特色,有機會拚到卅人。新開國小校長黃勝全說,畢業的學生多、新生少,要達到卅人的可能性不大,新開還是會盡力做好教學工作。

除了這五校,也有其他學校的學生人數低於卅人,譬如說泰安鄉汶水國小八卦分校只有七名學生,但不在裁併之列。劉火欽解釋,原住民區的小學受到原住民族法保障,要裁校必須學區內二分之一的公民同意才能裁校,機會不高,所以,裁併方案並不包括原住民區的小學。

董事長教泥作 助偏鄉生翻轉人生

2015-04-12

〔記者劉曉欣/彰化報導〕「董ㄟ」教國中生抹水泥與鋪磚!出身貧困的「柯董」柯錥錤,從泥作師傅白手起家而成為大老闆,他想回饋社會,以一已之力幫助弱勢的孩子學習一技之長,希望能「複製」自己的經驗,讓來自貧困家庭的小孩也能「翻轉」人生。

  • 彰化縣芳苑國中泥作班,在接觸泥作後才發現學問無限大。(記者劉曉欣攝)

    彰化縣芳苑國中泥作班,在接觸泥作後才發現學問無限大。(記者劉曉欣攝)

  • 「柯董」柯錥錤親自向彰化縣芳苑國中泥作班學生示範,泥作不只是「抹壁」,也能進行變化創作。(記者劉曉欣攝)

    「柯董」柯錥錤親自向彰化縣芳苑國中泥作班學生示範,泥作不只是「抹壁」,也能進行變化創作。(記者劉曉欣攝)

連續兩年來的星期三,柯錥錤放下手邊所有的工作,從台中開車到彰化縣芳苑國中,親自幫學生上課,同時也帶著泥作、裝修師傅到校,指導學生工作。他說,因父親早逝,他在國小畢業時就要工作來分擔家計,踏入土水行業從學徒慢慢做起,學會砌磚、抹壁到裝修,學徒變成師傅,再自行創業當老闆,掛名總經理。

「柯董」靠著自己的雙手翻轉人生,他想要傳承技藝,讓偏鄉的弱勢小孩有機會改變命運、翻轉人生。因緣際會下,透過台灣行動菩薩助學協會秘書長游金洲的聯繫,就在彰化縣的芳苑國中開設了「泥作班」。

「柯董」親授的泥作課外,也重視品德教育,目前該班的八名學生當中,有四人確定要以泥作為職志。泥作班學生洪俊凱就說,當他完成「抹壁」工作時,非常有成就感,希望有朝一日也能靠自己雙手蓋出房子;學生洪紹展則說,在泥作班裡頭,一直練習也不厭倦,希望能以「柯董」為榜樣。

「讓這些孩子有一技之長,生活無後顧之憂!」柯董說,以前靠著師徒制來傳承,現在管道越來越少,工地缺工,泥作師傅都超過六、七十K,這些學生不一定要來他的公司,但希望學生「現在學的、將來用得上」,跟他一樣靠著泥作「翻轉人生」!

特色教育 偏鄉小校拚轉型

2015-04-12

記者翁聿煌/專題報導

「廢校等於滅村!」名列新北市五十人以下小校的石碇區雲海國小校長郭雄軍說,偏鄉的小校也是地方發展的重要指標,一旦決定廢校,「年輕人就不會再回來」,他指出,小校必有其成因,更屬於弱勢族群,政府應多加扶持、而非整併弱勢社區小校。

  • 雲海國小學生數雖少,校方還是為小朋友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記者翁聿煌攝)

    雲海國小學生數雖少,校方還是為小朋友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記者翁聿煌攝)

雲海國小結合產業辦遊學

雲海國小位於石碇山區、北宜公路中段,近年雪隧開通,北宜公路車流大減,社區人口外移的結果,學生數僅剩廿四人,鄰近的其他國小,因受翡翠水庫築壩蓄水及水源區保護管制影響,碧山、永安、太平等村的國小都已整併,雲海國小是水庫沿岸的最後一校。

雲海國小近年積極營造校園特色,建構「藍染體驗與生態遊學」,將石碇特有經濟產業大青藍染,合併校園周邊自然生態社區的多樣性,並連結翡翠水庫集水區步道、茶園風光和製茶產業,整合成學校本位的特色課程,也結合校園周遭生態環境編撰自然教材,開辦遊學課程,在全國遊學學校打響知名度。

中泰國小引進藝術家授課

淡水區中泰國小位於淡水山區,學生人數四十三人,校長張明賢說,少子化是無法避免的趨勢,尤其是偏鄉學校,但是學校還是努力導入教學資源,中泰國小去年引進北海藝術家到校授課,並與聖約翰大學合作參觀展覽,設計生活美語課程,透過體驗學習豐富孩子的多元學習。

坪林國小打造英語環境

坪林國小陸續整併附近的漁光、闊賴國小,校長呂金榮說,學校重新尋找定位,如今闊賴分校已成為英速魔法學院闊賴校區,提供外校學童英語沉浸式體驗的環境,他也在評估增加漁光分校十二個學童回本部參與團體課程的次數,降低學生人數太少的負面效益。

-------------------------

專論 善用科技、翻轉高教 郭添財

善用科技、翻轉高教   郭添財

日前英國泰唔士報公布了二○一五年全球最佳聲譽大學排行榜,台灣的頂尖大學普遍退步,台灣大學從一四二名退步到一五五名,清大、交大更落在全球排名的二五○名以外。因此,有人感慨地說台灣高教國際聲望排名下滑,不是台灣高教的問題,而是國家問題。再者,教育部為了因應高教少子化海嘯,強硬表示要真的動刀,在一一二學年度的未來八年間要減少五十所高教,將目前一五九所的公私立大學,降到台灣較合宜的一百所高教規模。同時,公立大學合併和私立大學退場也引起了正反不同立場的爭論,尤其是私校校產處理和失業教授轉業,均被要求應該考慮社會之公平正義。足見,台灣高教確實已到不得不翻轉的地步。

其實,台灣之高等教育在提升競爭力上,除了五年五百億之擴大投資、延攬國際優秀人才及高誘因海外招生之國際化外,更應該善用台灣自身的高科技網路來提升內部的教學效率。因為台灣在國際間有非常成熟的科技網路和最普遍、最廣泛的網路覆蓋率,如果台灣高等教育能夠更加緊密地與台灣高科技產業結合,善用網路科技和數位學習平台來進行學習變革,那麼將有助於台灣高等教育在外部投資不易大幅增加的情況下,也能對於國際招生具有強烈地吸引力。例如,具有雲端學習環境的磨課師(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簡稱MOOCs),這是一種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教授的講課先於錄影棚全程錄影,剪接後放到互聯網上,學生自行上網聽課,到校時則以討論報告為主。以及數位學習平台Moodle、Adobe、FB、LINE等,都可以透過線上互動學習,匯流數位資訊材料,創造師生零空間、零距離,且更熱切地互動式學習方式。此一結合數位科技與師生共讀共享的翻轉教學,將學習權回歸於大學生的主動學習,也能改變目前大學課堂中傳統講授教學法的不足,藉由學生網路搜尋資料,回答自己提問問題和參與討論、思辨、批判,也或許能夠改變目前課堂中學生滑手機、打瞌睡、心不在焉等學習沉悶的現象。

以筆者在大學開設「教育政策與法令」課程,其中一堂課的主題為「性別平等教育法」,運用Moodle、Adobe數位學習平台之創新教學活動為例。首先,在師生共同決定研討主題後,師生一同線上搜尋資料,並以APA格式上傳Moodle數位學習平台,然後要求學生於上課前上線預習功課、閱讀資料,確保學生來上課時已經具備有該主題的基本知能,能夠參與分享討論,避免變成課堂的邊緣者,或是無所事事者。其次,上課時依循「問題-資訊-報告分享-加深加廣提問-課堂對話-結論」之教學模式進行。在「問題」上:師生提出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立法精神為何?為什麼要制定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平等教育法的法條內容為何?本法立法後,對學校教學工作有何影響?本法與國際兒童人權公約有何關聯?本法與性別平等工作法、性犯罪防治法有何關聯?作為學習探討的中心。然後透過搜尋提供大量地閱讀「資訊」,如性別平等教育法法條、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性別平等政策綱、性別平等教育法的立法背景、過程、內涵及啟示、我國校園性騷擾防治機制之建構、性別主流化在台灣等等。再進行「報告分享討論」及「加深加廣的提問」:立法時間為何?修法過程有幾次?歷屆修法內容之比較與影響為何?修法過程政黨之爭論為何?學校工作量有否增加?是否提升性別平等意識?是否影響教科書修訂內容?輿論反應為何?未來修法之建議為何?目前立法院有無相關的修法議案?學界對本法之研究與論文發表為何?最後再進行「課堂對話」教師與學生、小組與小組或學生與學生對話、討論、詰問、爭辯並報告。「結論」教師釐清學生對問題之分析,並加以結論。

總之,台灣高教在面臨少子化和國際競爭的衰退中,除了要增加教育投資和減少校數之努力外。更要善用目前的資源,提升成本效益,大力結合台灣網際網路和現代高科技的國際優勢於創新教學上。如此,不僅能夠改變目前大學課堂上鬆散的學習狀態和與外界產業的學習落差。且能翻轉教室,激發學生更積極主動的學習動機,活絡師生FB、LINE的互動情感,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思辨批判、溝通協調、團隊合作、科技運用和國際移動的能力,進而提升台灣高教的國際競爭力。

(作者為台灣首府大學教育所所長、立法院最高顧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