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遞是安徽省南部黟縣東南西遞鎮的一個村莊。西遞村於1986年定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亞凱恩斯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作出決定,將中國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是首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3年10月8日公布被批准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11年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1]米其林旅遊指南也稱讚這裡擁有獨特建築風格的精美房屋,將西遞評為最高的強烈推薦(Highly recommended)級別[2]。
西遞村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bRFTyI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目前日期文章:20200910 (8)
- Sep 10 Thu 2020 21:06
西遞和宏村徽派建築的古村鎮是安徽省南部黟縣東南西遞鎮的一個村莊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是首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西遞始祖為唐昭宗李曄之子,因遭變亂,逃匿民間,改為胡姓/「書詩經世文章,孝悌傳家根本」、「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的對聯,顯示出「儒商」本色/宏村始建於南宋紹熙年間(公元1190—1194年),原為汪姓聚居之地
丁村位於中國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地處汾河東岸,距縣城約4千米。以丁村為中心的丁村遺址於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丁村民宅於1988年被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丁村內保存有明、清兩代民居二十餘座,大部分為丁氏家族所有,大致可分為北、中、南三個建築群,總占地面積約9萬平方米。北部為明代建築,年代最早者為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以單體四合院為主。中南部為清雍正至咸豐年間所建,多為二進四合院。[1][2]
- Sep 10 Thu 2020 12:08
老照片/日治時期關仔嶺溫泉舊照
- Sep 10 Thu 2020 10:39
觀德門、毓粹門-臺中市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瘞亭燎所-瘞所燎亭/觀德門是進入孔廟必經的建築,源因於古制只有皇帝與狀元及第者才能由正門(即櫺星門或稱狀元門)進入,一般人入廟須從黌門(西邊門)或泮宮(東邊門),再過禮門或義路(即觀德門與毓粹門),係暗示為學須通五經,欲達到孔子理想並無捷徑,惟有進黌門(古時學校)或泮宮(古代學宮名),研習及修行禮義之途,因此具有鼓勵後進力圖自強之含義
觀德門、毓粹門
最後異動時間: 2018-08-21 發布單位: 臺中市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