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百科/命越算越薄?老人家和兩類人不宜算命
文 / 保庇NOW -2020-01-20 22:20:10
公告欄
目前日期文章:201508 (164)
- Aug 06 Thu 2015 10:36
算命/面相學/中壢算命街凋零/布袋和尚、布袋羅漢和彌勒菩薩是不是同一個人?聖嚴法師:本來都是佛,現在為什麼是眾生呢?三十二相,乃佛教術語,是轉輪聖王與佛的身體所具足之三十二種外貌特徵。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合稱「相好」/八十種好,亦稱作「八十隨形好」、「八十微妙種好」、「八十種小相」,是講釋尊容貌的八十種微細隱秘難於一眼看明而須指出的特徵
- Aug 06 Thu 2015 10:18
台灣這幾百年來是接受許多外強的統治,所以文化融合是必然的,所以台灣的歷史有華人文化、日本文化、甚至更早的荷蘭文,融合了平埔文化到原住民文化,所以台灣是海島國家,多元文化是正常的現象
- Aug 06 Thu 2015 09:18
日援+美援/臺灣歷史的十個轉捩點/更多認識臺灣的過去,面對臺灣的現在,同時,也思考臺灣的未來/1960年6月18日,美國總統艾森豪訪台,成為迄今唯一一位訪問台灣的現役美國總統
中華民國自從1951年到1965年總計15年間接受美國的經濟支援達14.8億美元,還有冷戰時期美國對中華民國的軍事援助約42.2億美元(大多是二戰裁減下的船艦及新開發待驗證的噴射機)。
美援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5pJctP
- Aug 05 Wed 2015 12:27
姜伯勳(學生、北區反課綱高校聯盟論述組成員)
- Aug 05 Wed 2015 10:47
「古町畚」的穀倉,係早期科技不發達時代,稻農用來保存收割後稻穀的儲存場所,因外形呈圓錐狀,老鼠在無著力點情況下便無法偷吃稻穀,所以又稱「氣死老鼠倉」/客家老照片 看見「酪農村」
竹山公所首拍微電影 60年「古町畚」入鏡
〔記者謝介裕/竹山報導〕竹山公所自製拍攝完成的農村微電影「稻香黃浪」,四日起在公所官方臉書「竹山活動報報」上映,也為公所「一里一特色.一町一觀光」計畫成功邁出一大步!
- Aug 05 Wed 2015 00:00
郵票/郵資大漲+郵資調幅高達71%/中華郵政資產活化/台灣中國最早郵票/1888年劉銘傳台灣郵政時期台灣郵票/「臺灣郵政總局」辦理全臺郵政,比「大清郵政官局」的正式奉准設立(1896年)早了8年/清代台灣郵票.含民主國.站票.龍馬票.公報票.郵政商票/“龍馬”郵票的正式名稱為《大清台灣郵政局郵票》它被用作了火車票(鐵路公司在上面加印了自己的標誌)
日本人於一八九五年十月二十四日在台南設立第十野戰郵便局,隔年一八九六年四月一日後改為台南一等郵便電信局。最初的營業地點沿用清朝的郵政機構,設在溫陵媽廟,是日本時代初期,第一個郵局與電信局合併的郵便電信局。這間郵便電信局,於一九一○年,遷至由森山松之助所設計的新廳舍,位置即今忠義路和民生路口,它是仿巴洛克風格建築,牆壁上的雕飾非常精細,裡面是挑高的大廳,非常氣派,也是一棟相當漂亮的建築物。大門進去右手邊為集郵櫃台,我曾在這棟大樓進出多次,在集郵櫃台買郵票。但這棟建築在一九七三年被拆除,改建成中華電信機房,成了普通的一棟水泥建築。
日本在明治時代,大量吸收西歐文化,引進西方的建築技巧、材料和風格,因此這段期間的建築,表現出濃厚的歐洲風格,而與以往木製的傳統風格建築有極差別。此時,歐洲的建築流行復古風格,所以日本時代在台灣的建築物,以高挑的大廳與華麗裝飾的仿巴洛克風格為主,台南郵政局、台南州廳以及台南火車站都是例子。
- Aug 04 Tue 2015 22:12
1888年獅球嶺隧道/台灣第一座鐵路隧道,目前唯一僅存的清代鐵路隧道,也是當時中國的第一座鐵路隧道,臺灣第一個被列入古蹟的鐵路建築物/劉銘傳親題的「曠宇天開」四字,右聯:「五千年生面獨開,羽轂飆輪,從此東莊通海嶼。」[1]左聯:「三百丈巖腰新闢,天梯石棧,居然人力勝神工
隸屬於文化部的「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於7月7日正式對外開放參觀。其展廳說明中,將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鐵道部長、建設台灣縱貫鐵路的總工程師長谷川謹介稱為「台灣鐵道之父」
劉銘傳規劃106公里的鐵路,只剩0.8公里可用
- Aug 04 Tue 2015 15:56
彈劾法官/貪汙/法官醜聞/檢察官顏漢文彈劾/鄭永金遭彈劾/賴清德拒進議會遭彈劾/新北客家事務局前局長
監院受理石木欽案後即傳出有神祕力量暗助石,第一次彈劾即遭否決。【全文】石木欽案買股名單曝光 馬系監委爆護航醜聞 https://bit.ly/35nIoY8
前公懲會委員長石木欽與富商翁茂鍾不當往來遭監院彈劾,但過程一波三折,在馬系監委主導時期還一度遭否決、3度流會,有特定監委護航的傳聞四起,經本刊深入追查,取得買股名單發現,購買翁茂鍾公司股票的最大咖,就是剛卸任監委的方萬富,另還有司法官及2名現任高階警界首長及卸任署長。
- Aug 04 Tue 2015 15:28
羊頭人身的惡魔祭拜 「撒旦聖殿」挑動宗教禁忌/「如其在上,如其在下」(as above, so below)五芒星。手臂上刻著「SOLVE(分離)」和「COAGULA(結合)」/修女被撒旦附身寫下惡魔來信
修女被撒旦附身寫下惡魔來信 340年後成功翻譯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 Aug 04 Tue 2015 12:21
屏東的牡丹社事件改變了東亞世界整體情勢與臺灣以及臺灣原住民的命運…,對於後來臺灣、琉球、清朝與日本的命運有重大影響/盼還給土地真正的歷史與臺灣人民應有的尊嚴
1873日軍侵台的「牡丹社事件」清國官方對台灣土地的看法:生番既屬我國化外,問罪不問罪,由貴國來裁奪+滿清官員毛昶熙的言論「生番既屬我國化外,問罪不問罪,由貴國裁奪」。這就是滿清中央政府要員所認定台灣的國界。+認為臺灣「孤懸海外,易藪賊。欲棄之,專守澎湖。」或謂:「海外丸泥,不足為中國加廣。裸體文身之蕃,不足與共守。日費天府金錢於無益,不若遷其人而棄其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wqJXGd
------------------------
- Aug 04 Tue 2015 12:13
少林寺的方丈釋永信,近日遭人舉報侵占廟產、與情婦有私生女
- Aug 04 Tue 2015 09:55
課綱/本來就不應該有課綱/獵殺林冠華事件簿/台大教授飆吳思華「你太離譜了」/大學歷史和台灣史相關系所,以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台灣史研究所十多位主管領銜,超過一四○位歷史學者連署反對課綱
- Aug 04 Tue 2015 09:32
俾斯麥/1943年德國的「白玫瑰抵抗運動」蘇菲.索爾她在1943年2月18日因散佈揭發納粹罪行的傳單被捕,四天後被判刑斬首,死時只有22歲/每一個世代的勇氣都重新定義著人類的「文明」/漢斯.索爾是慕尼黑醫學院學生
1902年京師大學堂作文題目:比較張居正俾斯麥
2017年03月16日 演義趣聞 暫無評論 閱讀 23 次
- Aug 04 Tue 2015 09:23
阿美族聯合年祭Faragaw(台東市馬蘭部落)舉行,消失百年的南島原住民帆船重新登場,喚起東海岸是人類海洋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值得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
- Aug 03 Mon 2015 21:47
1888年大庄事件(或稱呂家望事件,清丈費過苛,又姦淫婦女,官逼民反,客家人與原住民的抗清事件/劉銘傳亞洲第一大的"北洋艦隊“在臺恐怖屠殺),1888年台灣臺東直隸州,原為台灣平埔族族民以武力反抗清朝政府卑南撫墾局的事件,之後發展成為花東縱谷各庄社的平埔西拉雅族、阿美族、卑南族、客家墾民聯合反抗清朝政府的抗暴事件。
1888年8月2日台東直隸州所屬的里壠庄即新開園府的漢人移民者及平埔族人,因為卑南撫墾局委員雷福海等官員的壓榨及欺凌婦女,乃率眾700餘人到大庄局殺害委員雷福海、司事翁源、局書何茂、王升並局差、局勇等,而爆發所謂的「大庄事件」。啟示的平埔族包括:迪階、馬魯零、觀音山、大庄、頭人埔、萬人埔、李仔坑、石碑、里坑、公埔、新開園和里壠等十二庄(以上各庄即今日台東縣關山鎮、池上鄉及花蓮縣的富里鄉一帶)。制8月5日起事之平埔族人已攻入台東平原,並與呂家望社(今屬卑南族之利嘉部落)連結,共同圍困清軍於埤南局(今台東市天后宮一帶),職志8月21日黎明,台灣總兵關萬國本帶隊乘坐伏波輪抵達卑南登陸、內外夾攻,起事的平埔族各庄及呂家望社眾,才在圍困卑南營署17晝夜後退回呂家望社。8月29日清軍兵分三路進攻呂家望社,遇到起事者都是堅強頑抗,9月1日起清廷派北洋水師之致遠、靖遠(註1.)兩軍建自海上發炮助攻,至9月21日呂家望社終於不敵而投降。整個事件歷時近兩個月。根據宋龍生依文獻及口碑描述,本事件是反清的漢人和當地原住民結合以抵抗清政府貪吏而起的事件。此一事件影響遍及今日的花東縱谷,由於州府在水尾(今花蓮瑞穗鄉)受創頗深,所以台東直隸州府暫於埤南(今台東市)辦公,直至清政府割台給日為止。文獻記載:本事件呂家望社結合近社一同反抗清政府,然而卻始終未明白顯示到底哪些部落曾參與過這場戰役,而事件離今世不遠,卻少見卑南族以及其他諸社相關的口傳。
北洋水師,又稱北洋艦隊、北洋海軍,是清朝建立的近代海軍艦隊,在1888年12月17日,於山東威海衛劉公島正式成立,一度為規模世界第八、亞洲第一的海軍艦隊[1],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戰後,清政府重建組建北洋水師。
- Aug 03 Mon 2015 21:23
織田紀香/台灣最美的偽娘,生理男性但喜歡女裝打扮,外表比女人還女人、還漂亮,也是一個孩子的父親,一個妻子的另一半。
織田紀香:創業不一定誰都可以
- Aug 03 Mon 2015 14:01
人吃人+吃人肉/番膏/台灣竟然還有吃人肉的習俗/馬偕1871年到達臺灣,1901年逝於台灣/番人出草,漢人吃番肉/胡傳於1892年在台任官時,發現埔里地方居然有人賣人肉, 當地漢人看到原住民便爭相殺之,取人肉來賣,每兩賣二十文,買者爭先恐後,又煎原住民之骨為膏,稱作「番膏」
糧食安全大作戰,地瓜可能重回飯桌-新冠肺炎衝擊雞豬飼料進口 台灣離糧食危機有多近? 距離台灣1萬8千公里外,有6艘裝滿玉米的散裝船因阿根廷港口城市廷布斯封城而出不了港,後續的船班都被往後延遲了-「現階段台灣已儲備了75萬噸的肥料、40萬公斤的蔬菜種子、40萬公斤的雜糧種子,足以撐到年底。稻米有90萬噸公糧在庫,接著會陸續收割120萬噸,足以讓台灣人吃21個月,黃小玉(黃豆即大豆、飼料玉米、小麥)在倉庫的、海上的、已下訂的共有3.5個月。」-「台灣人吃肉是世界排前幾名的,平均每年約吃77公斤,日本人才吃47公斤,肉加魚也吃得比美國人還多,我們其實吃太多肉了,」-「真的有一天全世界糧食供應都中斷了,台灣自給率從30%多提升到60%以上,保有這些農地是可以做到的,讓我們有辦法維持最基本的能量,」 https://bit.ly/2RMxyDD
你不了解的廣西文革:獸性發作與人吃人
- Aug 03 Mon 2015 11:54
課綱/林鈺雄︰課綱微調 就是教育版服貿/教育部王曉波的新課綱遭到專業上的嚴重質疑。連署展開沒幾天,大學歷史和台灣史相關系所,以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台灣史研究所十多位主管領銜,超過一四○位歷史學者連署反對
國中老師邀古人速解新課綱 這6張圖讓教育部長也大讚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tinyurl.com/y2by8w2d
- Aug 02 Sun 2015 22:09
開山撫番/《臺灣內山番地地輿全圖》/要求番民薙髮+剃髮易服+剃髮令/撫墾策略/日治初期對大嵙崁原住民贈與刀劍之綏撫策略/五教五禁/勸番歌+教番歌/化番俚言」三十二條/勸番不必要𣿅郎(殺人),𣿅郎不能當衣糧/沒有台灣-清代古地圖---雖稱「大清廿三省」,其實僅繪康熙七年(1668)建置的「內地十八省」及關外東北地區本圖大概完成於1885年至1895年間。
北京國家圖書館發現這張《臺灣內山番地地輿全圖》,在清末,烏來究竟有多少泰雅族聚落,不同研究有不同的看法。由於這幅《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是清朝將全臺1200多個番社整併為806個社的結果,因此諸如地圖上紀錄的烏來泰雅「內外馬來大八社」究竟有哪八社,就必須再對照日治時期的史料,以及前人所做的戰後部落採集口述。
- Aug 02 Sun 2015 21:00
台灣貨幣/紙幣銀幣硬幣“台灣製造”“台省製造/台灣硬輔幣/五角/台灣銀幣:同治壽星/台灣製造七分二厘銀元/台灣鑄造的“光緒元寶”銀幣均為銀毫輔幣,根據其面文不同可分為兩種版別:一是“台灣製造”光緒元寶;二是“台省製造”光緒元寶
台灣古銀幣+台灣三寶+台灣自鑄銀元,咸豐三年(1853年)壽星銀、如意銀(花籃)、劍秤銀(重六錢八分),銀面有文六八銀如其標準重量,又有「府庫兩字」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rrWi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