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在南北朝之前,通常還是男性形象-到了唐代妙善公主傳說觀音菩薩在南北朝之前,通常還是男性形象-到了唐代妙善公主傳說觀音菩薩在南北朝之前,通常還是男性形象-到了唐代妙善公主傳說

早在佛教傳入中國時,人們大多只供奉佛祖而已。但在歷史的進程中,菩薩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大。這事,還得從菩薩由男變女開始說起。
《時尚宗教學》:觀音菩薩「由男變女」,反映了人類與神明之間的互動關係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UoOaPS
文:徐頌贊
觀音菩薩「變性」記
觀音菩薩,大概是中國觀眾最熟悉的「女神」之一。只要看過《西遊記》,都能記住觀音菩薩的長相。但對於觀音菩薩的身世,只怕多數人都是模棱兩可或者印象缺失。這事不難,可以先從觀音菩薩的身分證說起。
觀音菩薩:中國人最熟悉的佛教「女神」
觀音菩薩身分證上的正式名字很長──叫作「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有時也叫作「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菩薩是姓名,前面一串文字都是修飾語,用法類似「住在約克郡長橋村樂於助人的喬治先生」。像明末的嘉靖皇帝就稱自己是「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玄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
凡人大概都擔不起這樣的名號,只有神明和皇帝可以,只要能顯示其無上功德,不管取多長的名字都行。不過,到底叫起來麻煩,老百姓們還是簡稱「觀音」為好。
人有戶籍,神明亦有道場,觀音菩薩又是來自何方的神聖?佛教在印度老家,大家朝聖的一般是供養佛祖的道場,比如四大聖地:佛祖出生地──藍毗尼園,悟道的地方──菩提伽耶,首次講法的地方──鹿野苑,涅槃的地方──拘尸那揭羅。但在中國,連菩薩的道場也被供奉,大家朝聖的可是四大名山:文殊菩薩的五臺山、觀音菩薩的普陀山、地藏菩薩的九華山、普賢菩薩的峨眉山,都是很有名的道場,每年都有大批的朝聖信眾和遊客前往。
說到底,因為菩薩信仰在中國的影響力實在太大。在民間社會,甚至不誇張地說,菩薩的影響力可能並不下於佛祖。
其實,早在佛教傳入中國時,人們大多只供奉佛祖而已。但在歷史的進程中,菩薩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大。這事,還得從菩薩由男變女開始說起。
觀音菩薩如何由男變女?
從男神到女神,觀音菩薩的性別和長相,到底由誰說了算?鑑於菩薩的性別是一個嚴肅問題,這件事必須搞清楚。
「菩薩」在梵文裡的發音是「菩提薩埵」,簡稱「菩薩」,意思是覺悟的有情眾生。當佛祖傳揚佛法忙不過來時,就需要有專業人士來幫忙協助解救眾生,所以就有了菩薩。
如果把佛教比喻成一個創業團隊的話,佛祖當然就是創始人和CEO,菩薩就是總監級別的角色。不過,這個總監職位人員不少,相傳在佛祖的法會上就有八萬名菩薩,其中「首席總監」級別的菩薩大概有十幾位。
在佛教的印度老家,菩薩清一色是男性。佛經裡經常用「善男子」、「勇猛大丈夫」這樣的詞語來稱呼菩薩,用現在的話說,「善男子」就是品行和相貌都很美好的男子,通俗地稱呼菩薩為「美男子」,也不為過。
即使移居到東土,「美男子」觀音菩薩在南北朝之前,通常還是男性形象
唐代之前在中國流傳的菩薩形象,也都散發著濃濃的男人味──鬍渣、肌肉、厚嘴唇、高鼻梁,大概是當時佛教徒心目中的菩薩模樣。這些樣子今天還可以從敦煌壁畫裡看到。
到了唐代,菩薩已經由男變女,此後女相延續至今唐代的道宣和尚曾在《釋氏要覽》裡提到了後來畫風的改變:「造像梵像,宋齊間皆唇厚鼻隆,目長頤豐,挺然丈夫相。自唐以來,筆工皆端嚴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誇官娃如菩薩。」
在唐代,觀音形象開始由男轉女。《普門品》、觀音傳說與塑像的廣泛流傳,使得菩薩信仰深深融入當時的市井生活和家居日用。此外,還有一點原因就是妙善公主傳說的流傳。
妙善本是西峪國妙莊王的三女兒,生性良善,喜愛修仙生活,因為父親早早將她許配給鄰國的太子,妙善為逃婚而躲進白雀寺。她的國王父親一氣之下燒了寺廟,所幸妙善被人帶到香山。後來,國王生了重病,妙善親自前去獻上眼和手作為藥引。國王因而懺悔,妙善當場佛光普照,此後便是我們至今常見的觀音形象。
宋代的說唱文學《香山寶卷》、明代的白話小說《南海觀音全傳》,都記載了妙善成為觀音菩薩的傳說。這些書籍通常用白話寫作,易於傳唱,在民間的普及度很高。一傳十、十傳百,老百姓自然容易接受觀音的女性形象。更何況,作為女性的觀音,更能體現救苦救難的慈悲心。
不但如此,觀音菩薩的原型換做了妙善,印度老家也變成了普陀山。那個時候,人們不再覺得觀音菩薩住在印度最南邊的角上──莫科林岬角的補怛珞珈山。觀音就是中國人妙善公主,道場就在普陀山。
一位觀音,多種長相
在《西遊記》裡,每當孫悟空和取經團隊鬧翻時,常常跑到觀音菩薩那裡訴苦,觀音簡直就是悟空的心理醫師和智囊團。
觀音菩薩給我們的印象,一般都是長得雍容華貴、佛光普照,穿著長長的薄薄的白衣、手裡托著淨瓶,瓶中插著兩三根柳枝。出場時總是踩著蓮花和白雲,說話時還有點空靈的回音。
不過,這還只是大眾傳媒裡的形象。在佛經裡,菩薩還有更多樣的面貌。
在密宗裡有七位菩薩,裡邊還有一位長著馬頭、有三張臉和八個手臂的菩薩。在漢傳佛教裡,一般說法是觀音菩薩至少有三十二種面貌。《法華經》有這麼一句話:「三十二應身觀音」。《楞嚴經》也說觀音有三十二種變身,應對三十二種特殊狀況。《普門品》則說觀音有三十三種形象。
一般讀者耳熟能詳的觀音菩薩,有送子觀音(抱著孩子的)、白衣觀音(穿白衣服的)、魚籃觀音(提著魚籃的)、淨瓶觀音(拿著淨瓶、瓶中插著楊柳的)等等。
在民間社會,還有一些稍微有點「奇葩」的觀音雕像。有位叫作「蛤蜊觀音」,就是披著蛤蜊外殼的觀音。一看外表,就知道來自海邊,是為著保佑漁民的。
相傳唐文宗愛吃蛤蜊,官員們為此剝削漁民,大肆進貢。有一次,御廚們發現了一隻怎麼撬也撬不開的蛤蜊,都覺得稀奇,就獻給皇帝。到了皇帝面前,這隻蛤蜊才緩緩打開,裡面竟然出現一尊觀音。唐文宗被嚇到了,這才醒悟,知道進貢得罪了觀音菩薩,就命令官員趕緊停止進貢。於是,一尊「蛤蜊觀音」就這樣新添進中國的觀音榜單裡。
還有個叫作「遊戲觀音」的,可不是為了保佑愛打遊戲的小學生,而是說這尊觀音像,非常自由自在,很放鬆、很親切,並不是端著不能親近的模樣,而是能及時幫助人們的。
同樣,「魚籃觀音」也不是賣魚的,而是說觀音度化漁民的故事。有意思的是,很多觀音都是坐姿或站姿,唯獨這位「魚籃觀音」卻是正在走路的姿態,雙腳一前一後,提著魚籃,好像就在街市上行走,隨時普度眾生。
的確,「魚籃觀音」工作非常盡職,為了宣揚佛法甚至不惜以結婚為代價。相傳,「魚籃觀音」曾到某個沿海地區的小漁村宣揚佛法。因為長相美麗,引來一群單身漁民的圍觀,紛紛表示愛意。「魚籃觀音」不緊不慢地說:「你們那麼多人,但我只有一個,總不能每個人都嫁吧?不然,我教你們讀佛經,誰要是能背出來,我就嫁給誰。」於是,觀音教給他們《普門品》。隔天,有一半人能背出。於是觀音又教這一半人念《金剛經》,因為難度問題,隔天只有三四個人才能完整背出來。觀音再次教他們《法華經》,最後只有一位叫做馬郎的漁民能夠順利背誦。
可是觀音畢竟是神聖人物,不可能有婚喪嫁娶。在成婚那天,新娘觀音無故死去,屍體快速腐爛。新郎一頭霧水,繼而看破紅塵,終日念誦當初學會的《普門品》、《金剛經》和《法華經》。觀音看了非常感動,就化身去把實情告訴馬郎。馬郎聽後覺悟,把自家茅房改成佛堂,最終皈依我佛。這便是魚籃觀音與一群漁民的故事。看來,觀音為了普度眾生,真是想盡辦法,用不同的人設和外貌,貼近不同的群體。
總體觀之,這些觀音的外貌特徵不一樣,體現的使命和功能也不一樣。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需要,相應地,觀音也就顯出不同的面相來。
如何辨認四大菩薩?
除了觀音菩薩,還有其他幾位著名的菩薩。這些菩薩都在善男信女的打扮下,紛紛在東土安家,四大道場陸續出現,四大菩薩安居樂業。
新的問題又來了,古有八萬菩薩迷亂眼,今有四大菩薩坐道場。如何有效辨認出長得差不多的菩薩,這是一個問題。
為此,此處特有以菩薩的體態、坐騎、道具等特點集合而成的菩薩名片,請仔細端詳,以免進錯道場、拜錯菩薩。
五臺山文殊菩薩
原名:「文殊師利」,意思是吉祥美妙
體態特徵:臉特別大。手持寶劍、書卷或花鬘不定
性格:以智慧出名
名言:五字真言──阿囉跛者曩
坐騎愛寵:青獅
峨眉山普賢菩薩
原名:「三曼多跋陀羅」,意思是普天同慶
體態特徵:戴著一頂很大的五佛冠,手持如意
性格:以實踐出名
坐騎愛寵:六根象牙的大白象
普陀山觀音菩薩
原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體態特徵:長相特別好看的那個,愛穿白衣服、手托淨瓶
性格:以慈悲出名
名言: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唄咪吽
主管範圍:全天下都管,特別是求孩子的
坐騎愛寵:騎過大象、獅子、水牛、東海蛟龍,也踩過蓮花、白雲
道具:蓮花、淨瓶、柳枝、念珠、竹葉
九華山地藏菩薩
原名:「乞叉低蘗沙」,意思是大地之神
體態特徵:左手持錫杖,右手拿寶珠
性格:以使命感出名
名言:「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主管範圍:陰間
坐騎愛寵:也是獅子,不過叫作「諦聽」,擁有讀心術、查戶口等超級功能。別忘了,這隻叫作「諦聽」的獅子曾經成功辨認出孫悟空和六耳獼猴
如果經由上述說明,仍然無法辨認的話,那實在只能誠心阿彌陀佛了。其實,菩薩形象如此紛繁複雜,恰恰反映了人類與神明之間的互動關係。
一方面,菩薩的本土化和女性化,正好體現出中國老百姓對外來宗教的強大改造力。畢竟,連性別都能變,還有什麼是不能變的呢?
另一方面,人類將自身的心靈期待和生活需求,投射到信仰裡,反映到觀音的塑像、圖像等物質載體上,這些載體又會反過來回應人類的期待,形成了一種彼此互動的關係。貴為菩薩,也可以送子、提魚籃、進蛤蜊。
正是在這種互動關係裡,各種各樣多元的人類精神文化和民俗現象,層出不窮,成為老百姓生活裡一代代延續的心靈寄託。
神叨至此,徐子偈曰:
菩薩本是印度男,移居東土變女相。
善男善女皆敬拜,四大菩薩成管家。
上天下海住地府,送子佑財保平安。
三十二種變身相,多變無非渡蒼生。
相關書摘▶《時尚宗教學》:媽祖如何從庇佑百姓的海上女神,變成衝鋒陷陣的海上戰神?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時尚宗教學》,三民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
作者:徐頌贊
繪者:One Day One Dog
拜訪古今中外的神佛仙妖,周遊東南西北的神話傳說,揭開魑魅魍魎的神祕印象,窺探天地神人的玄妙邏輯,還你一個有仙氣又有煙火氣的大千世界!
作者以妖魔鬼怪、神佛仙聖為題,透過觀察這些魑魅魍魎,趣味理解宗教文化,並從中反觀人間生活。作者說:這裡所談的,不是迷信,也無關信仰,而是人類幾千年來累積傳遞的文化現象,是人類心靈的象徵和外化。作者試圖重構一個飽滿、幽默、有情的幽微世界,把神明妖怪重新帶向人間,也把人間帶給他們。《時尚宗教學》:觀音菩薩「由男變女」,反映了人類與神明之間的互動關係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https://bit.ly/3UoOaPS


觀音菩薩在南北朝之前,通常還是男性形象-到了唐代妙善公主傳說觀音菩薩在南北朝之前,通常還是男性形象-到了唐代妙善公主傳說觀音菩薩在南北朝之前,通常還是男性形象-到了唐代妙善公主傳說

觀音菩薩為何由男變女
觀音菩薩為何由男變女_百科TA說 https://bit.ly/3WQTVI2
觀音信仰在兩漢之際隨佛教傳入中國,便開始了漢化的進程,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觀音菩薩的女性化,從佛國里的顯赫神祇一步步轉變為世俗的風華女子,以致律宗祖師道宣感慨到:"造像梵相,宋齊間皆唇厚鼻隆,目長頤豐,挺然丈夫之相,自唐來筆工皆端嚴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誇宮娃如菩薩也。"(《釋氏要覽》卷二)。觀音菩薩的女性化過程實際上也是世俗化的過程,而世俗化的行為實際上是為迎合新環境的民眾信仰而本土化的體現。
將觀音菩薩按世俗人物來描繪,使神人之間的差別越變越小,這除了是對本土文化的妥協和融合,也有其淵源所在。
1、 菩薩視覺形象的性別特徵
早期佛教經典說到菩薩形像是太子形象,是悉達多太子或釋迦牟尼未成佛時的形象,也有佛經說菩薩是佛的兒子。如:《悲華經》記載:"有轉輪聖王,名無淨念。王有四子,第一太子名不眴,即觀世音菩薩;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勢至菩薩;第三子名王像,即文殊菩薩;第八子名泯圖,即普賢菩薩。"所以作為王子的化身,菩薩的服飾也反映當時貴族生活的風尚。如:《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記載:"國王大臣。服玩良異,花曼寶冠,以為首飾,環釧瓔珞以為身佩。"《大智度論》卷二十四雲:"菩薩僧,蓄發、戴冠、掛瓔珞之在家莊嚴形相"而觀音菩薩在印度誕生時亦是太子身份,故其服飾裝扮一般為頭戴寶冠,裸上身,披帛,下著裙,身上有項鍊、耳飾、胸飾、臂釧、腕釧等多種珠寶配飾。然這些裝束放在當時中國的文化視線裡,極易被視為女性裝扮。最初的感官印像對女性化確定了一種基調。如:宋代甄龍友《題觀音像》中則把觀音視為西方的美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菩薩美麗的裝束亦被世人稱之為:"東方維納斯"。
在佛教菩薩造像儀軌中的說明,也使其形象傾向於女性特徵。菩薩造像具備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的特點,而這些說法總體表現出菩薩肌膚飽滿、細膩光澤、明眸皓齒的女性美;如:《佛學大辭典》中《法界次第》下曰"由於往昔施他妙好敷具故,感得能仁皮膚如金色清淨鮮明","由於往昔施他勝妙宮殿故,感得能仁身皮細薄潤滑","由於往昔視一切眾生如一子故,感得能仁眼如紺青寶相"等。可見,根據菩薩造像儀軌所塑造出來的觀音形象,亦像一個風華女子。
再如"後笈多時期"的戒日王朝及以後一些時期,雕塑和繪畫中所見的觀音多屈身作三屈法,頗具女性的柔媚風采。儘管觀音並非女性,但多羅菩薩被視為觀音的化身,確實是豐豔的女性形象。故後來唐人周昉作水月觀音也是有淵源的。
2、 佛教典籍對菩薩性別的描述和觀點
佛教經典中許多描述,為觀音菩薩留下了潛在的女性因素,使得觀音菩薩的女性化有理可依。在翻譯性佛經中,佛教典籍對觀音菩薩性別的態度非常明確,認為觀音菩薩是男身,但是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化身顯形,其中可以顯女身。如鳩摩羅什所譯《妙法蓮華經》,經文卷八《觀世音觀音菩薩普門品》中,觀世音可現身說法,互有男相、女相的化身。經文曰:"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既為"眾生",自然有男有女,經文列舉三十三種化身,其中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比丘尼、童女、優婆夷等七種是女身。在觀音的女性化的過程中,顯女身的故事越來越多。
当然还有在本土发挥性典籍(主要是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的理解、加工和本土化而产生的佛教典籍)中,更多的加入了中国百姓对观音菩萨的理解和接受。如:到了元代以后,白衣观音菩萨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固定形象,关于白衣观音菩萨送子的故事非常多。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宋元时期,中国文化给观音菩萨赋予了一个本土化的身世来历,观音菩萨由原来的王子变成妙善公主。如:最早见于《香山大悲观音菩萨传》,而后有《香山宝卷》以及宋末元初大书法家赵孟的妻子管道昇居士所著的《观音观音菩萨传略》等。还有关于"鱼篮观音"的故事,李复言《续玄怪录》中《延州妇人》中的"锁骨菩萨"显然是鱼篮观音的雏形,此后还有《观世音赞》等。伴随"妙善公主"和"鱼篮观音"故事的传播,两个影响深远的女性观音形象渐渐深入人心,被彻底的本土化和女性化了。
此外,還有文學作品的推動,南北朝和隋代時期,是觀音顯女身逐漸增多的時期,如《北齊書.徐之才傳》記載:"見空中有五色物,稍近,變成一美婦人,去地數丈,亭亭而立。食頃,變為觀世音。"直接稱呼觀音菩薩為"美婦人"。此外還有敦煌遺書中晉代《盧茂欽詩》、明代《南海觀音全傳》、《西遊記》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文學創作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對於宗教的傳播,更是有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並且文學作品以其想像也為觀音的女性化提供了合理的解釋。
尤其是宋代市民階層興起,許多市民小說典籍也隨之興起,相對於繁瑣深奧的佛教典籍,一般階層的市民更願意接受通俗易懂接地氣的文學小說。因此文學作品中的觀音故事漸漸深入人心,同時佛教典籍亦有女相依據,加之唐代周昉將女性觀音這一概念給於了定型和強化,而佛教造像的發展自然是緊跟時代潮流的
3、 大眾對菩薩性別的認知
大眾對菩薩性別的認知主要通過菩薩形象、佛教典籍中的說法和大眾傳媒(主要表現為文學作品)三個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完成的,其中第三個因素特別重要。
在古代許多下層信徒文化水平並不高,如:佛教造像最初被混同黃老進入民間的墓葬、許多非資深僧侶對佛教淵源認識並不深,如:"笮融鑄銅人"並沒有嚴格的造像儀軌。加之許多文人墨客亦喜歡結合自己的見識品藻去看待佛造像,如:周昉畫"水月觀音",等等諸多因素,而大部分信徒由這些人組成,通過這部分人的"輿論傳播",自然對造像風格的演變有重大影響。
4、 大眾對菩薩性別的需求
此一點可以理解為中國社會環境對菩薩性別的需求。首先,在中國本土的神仙譜系裡,是有男有女的,並兼有滿足信徒的各類需求的功能。而佛教要打入中國的市場,必然要滿足市場的需求。然而佛教的譜系裡極少有女性的形象,這固然與當時印度本土的社會形態有關,但要進入東方國度,必然要迎合對方的胃口,於是觀音的女性化便被提上了日程。觀音女性化滿足了佛教譜系少有"女神仙"的缺陷,使其更好的與中華文化相融合,即所謂的"因需制神"。正如有學者認為"民間佛教的特徵: 他們重在拜神,很少有信教的觀念,或者說信教觀念很淡漠。'鄉人所需求'正是民俗化的真實內蘊。"故佛教裡的"神"應有其對應的功能,因為信眾需要才是"神",不需要就不是"神"。所以,女信眾需要求子自然需要"送子之神",而這位"神仙"肯定得是"女神",總不能是"男神"。男信眾也需要一位美麗的"女神"來渡化。故觀音的女性化是世俗化過程的必然結果,如不是觀音也必然是另一尊菩薩。
其次,中國封建社會的需求,相傳觀音信仰傳到中國後,因為傳說救苦救難,很多閨中女子競相參拜。但封建時代認為不雅,加上觀音有眾多法像,因此人們將觀音像塑為男身女面。唐代開始便有將宮娃作為模特而製觀音像。宋朝之後按中國古代仕女形象而創作出來的觀音圖像逐漸成為主流。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除開觀音本身的視覺形象、佛經典籍的記載以及世俗文學對觀音女性化的影響外,還應考慮本土信眾的需求傾向。觀音圖像的女性化實際上就是佛教美術的世俗化,因而在宋代之後市民階層的興起之後,觀音信仰也隨之佔據佛教信仰的主流之一,這其中也有淵源所在。
觀音圖像的女性化作為佛教美術中國化的一個重要支流,其視覺形像以及佛經典籍給足了女性化的想像空間,加之世俗文學甚至世俗的佛教文化活動的推波助瀾,世俗力量竟然把一尊高高在上的佛國神祇的性別改變了。這引起筆者的思考,也許是因宗教本就起源於世俗社會,故無論其有多強大的神聖性和神秘性,其體內永遠流淌著世俗社會的強大基因,最終還是要回歸世俗的。
參考文獻: 《中國佛教美術本土化研究》 汪小洋上海大學出版社
《中國佛教美術發展史》阮榮春張同標東南大學出版社
觀音菩薩為何由男變女_百科TA說 https://bit.ly/3WQTVI2



觀音菩薩為何由男變女
觀音菩薩為何由男變女_百科TA說 https://bit.ly/3WQTVI2
觀音信仰在兩漢之際隨佛教傳入中國,便開始了漢化的進程,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觀音菩薩的女性化,從佛國里的顯赫神祇一步步轉變為世俗的風華女子,以致律宗祖師道宣感慨到:"造像梵相,宋齊間皆唇厚鼻隆,目長頤豐,挺然丈夫之相,自唐來筆工皆端嚴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誇宮娃如菩薩也。"(《釋氏要覽》卷二)。觀音菩薩的女性化過程實際上也是世俗化的過程,而世俗化的行為實際上是為迎合新環境的民眾信仰而本土化的體現。
將觀音菩薩按世俗人物來描繪,使神人之間的差別越變越小,這除了是對本土文化的妥協和融合,也有其淵源所在。
1、 菩薩視覺形象的性別特徵
早期佛教經典說到菩薩形像是太子形象,是悉達多太子或釋迦牟尼未成佛時的形象,也有佛經說菩薩是佛的兒子。如:《悲華經》記載:"有轉輪聖王,名無淨念。王有四子,第一太子名不眴,即觀世音菩薩;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勢至菩薩;第三子名王像,即文殊菩薩;第八子名泯圖,即普賢菩薩。"所以作為王子的化身,菩薩的服飾也反映當時貴族生活的風尚。如:《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記載:"國王大臣。服玩良異,花曼寶冠,以為首飾,環釧瓔珞以為身佩。"《大智度論》卷二十四雲:"菩薩僧,蓄發、戴冠、掛瓔珞之在家莊嚴形相"而觀音菩薩在印度誕生時亦是太子身份,故其服飾裝扮一般為頭戴寶冠,裸上身,披帛,下著裙,身上有項鍊、耳飾、胸飾、臂釧、腕釧等多種珠寶配飾。然這些裝束放在當時中國的文化視線裡,極易被視為女性裝扮。最初的感官印像對女性化確定了一種基調。如:宋代甄龍友《題觀音像》中則把觀音視為西方的美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菩薩美麗的裝束亦被世人稱之為:"東方維納斯"。
在佛教菩薩造像儀軌中的說明,也使其形象傾向於女性特徵。菩薩造像具備三十二相和八十種好的特點,而這些說法總體表現出菩薩肌膚飽滿、細膩光澤、明眸皓齒的女性美;如:《佛學大辭典》中《法界次第》下曰"由於往昔施他妙好敷具故,感得能仁皮膚如金色清淨鮮明","由於往昔施他勝妙宮殿故,感得能仁身皮細薄潤滑","由於往昔視一切眾生如一子故,感得能仁眼如紺青寶相"等。可見,根據菩薩造像儀軌所塑造出來的觀音形象,亦像一個風華女子。
再如"後笈多時期"的戒日王朝及以後一些時期,雕塑和繪畫中所見的觀音多屈身作三屈法,頗具女性的柔媚風采。儘管觀音並非女性,但多羅菩薩被視為觀音的化身,確實是豐豔的女性形象。故後來唐人周昉作水月觀音也是有淵源的。
2、 佛教典籍對菩薩性別的描述和觀點
佛教經典中許多描述,為觀音菩薩留下了潛在的女性因素,使得觀音菩薩的女性化有理可依。在翻譯性佛經中,佛教典籍對觀音菩薩性別的態度非常明確,認為觀音菩薩是男身,但是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化身顯形,其中可以顯女身。如鳩摩羅什所譯《妙法蓮華經》,經文卷八《觀世音觀音菩薩普門品》中,觀世音可現身說法,互有男相、女相的化身。經文曰:"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既為"眾生",自然有男有女,經文列舉三十三種化身,其中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比丘尼、童女、優婆夷等七種是女身。在觀音的女性化的過程中,顯女身的故事越來越多。
当然还有在本土发挥性典籍(主要是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的理解、加工和本土化而产生的佛教典籍)中,更多的加入了中国百姓对观音菩萨的理解和接受。如:到了元代以后,白衣观音菩萨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固定形象,关于白衣观音菩萨送子的故事非常多。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宋元时期,中国文化给观音菩萨赋予了一个本土化的身世来历,观音菩萨由原来的王子变成妙善公主。如:最早见于《香山大悲观音菩萨传》,而后有《香山宝卷》以及宋末元初大书法家赵孟的妻子管道昇居士所著的《观音观音菩萨传略》等。还有关于"鱼篮观音"的故事,李复言《续玄怪录》中《延州妇人》中的"锁骨菩萨"显然是鱼篮观音的雏形,此后还有《观世音赞》等。伴随"妙善公主"和"鱼篮观音"故事的传播,两个影响深远的女性观音形象渐渐深入人心,被彻底的本土化和女性化了。
此外,還有文學作品的推動,南北朝和隋代時期,是觀音顯女身逐漸增多的時期,如《北齊書.徐之才傳》記載:"見空中有五色物,稍近,變成一美婦人,去地數丈,亭亭而立。食頃,變為觀世音。"直接稱呼觀音菩薩為"美婦人"。此外還有敦煌遺書中晉代《盧茂欽詩》、明代《南海觀音全傳》、《西遊記》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文學創作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對於宗教的傳播,更是有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並且文學作品以其想像也為觀音的女性化提供了合理的解釋。
尤其是宋代市民階層興起,許多市民小說典籍也隨之興起,相對於繁瑣深奧的佛教典籍,一般階層的市民更願意接受通俗易懂接地氣的文學小說。因此文學作品中的觀音故事漸漸深入人心,同時佛教典籍亦有女相依據,加之唐代周昉將女性觀音這一概念給於了定型和強化,而佛教造像的發展自然是緊跟時代潮流的。
3、 大眾對菩薩性別的認知
大眾對菩薩性別的認知主要通過菩薩形象、佛教典籍中的說法和大眾傳媒(主要表現為文學作品)三個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完成的,其中第三個因素特別重要。
在古代許多下層信徒文化水平並不高,如:佛教造像最初被混同黃老進入民間的墓葬、許多非資深僧侶對佛教淵源認識並不深,如:"笮融鑄銅人"並沒有嚴格的造像儀軌。加之許多文人墨客亦喜歡結合自己的見識品藻去看待佛造像,如:周昉畫"水月觀音",等等諸多因素,而大部分信徒由這些人組成,通過這部分人的"輿論傳播",自然對造像風格的演變有重大影響。
4、 大眾對菩薩性別的需求
此一點可以理解為中國社會環境對菩薩性別的需求。首先,在中國本土的神仙譜系裡,是有男有女的,並兼有滿足信徒的各類需求的功能。而佛教要打入中國的市場,必然要滿足市場的需求。然而佛教的譜系裡極少有女性的形象,這固然與當時印度本土的社會形態有關,但要進入東方國度,必然要迎合對方的胃口,於是觀音的女性化便被提上了日程。觀音女性化滿足了佛教譜系少有"女神仙"的缺陷,使其更好的與中華文化相融合,即所謂的"因需制神"。正如有學者認為"民間佛教的特徵: 他們重在拜神,很少有信教的觀念,或者說信教觀念很淡漠。'鄉人所需求'正是民俗化的真實內蘊。"故佛教裡的"神"應有其對應的功能,因為信眾需要才是"神",不需要就不是"神"。所以,女信眾需要求子自然需要"送子之神",而這位"神仙"肯定得是"女神",總不能是"男神"。男信眾也需要一位美麗的"女神"來渡化。故觀音的女性化是世俗化過程的必然結果,如不是觀音也必然是另一尊菩薩。
其次,中國封建社會的需求,相傳觀音信仰傳到中國後,因為傳說救苦救難,很多閨中女子競相參拜。但封建時代認為不雅,加上觀音有眾多法像,因此人們將觀音像塑為男身女面。唐代開始便有將宮娃作為模特而製觀音像。宋朝之後按中國古代仕女形象而創作出來的觀音圖像逐漸成為主流。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除開觀音本身的視覺形象、佛經典籍的記載以及世俗文學對觀音女性化的影響外,還應考慮本土信眾的需求傾向。觀音圖像的女性化實際上就是佛教美術的世俗化,因而在宋代之後市民階層的興起之後,觀音信仰也隨之佔據佛教信仰的主流之一,這其中也有淵源所在。
觀音圖像的女性化作為佛教美術中國化的一個重要支流,其視覺形像以及佛經典籍給足了女性化的想像空間,加之世俗文學甚至世俗的佛教文化活動的推波助瀾,世俗力量竟然把一尊高高在上的佛國神祇的性別改變了。這引起筆者的思考,也許是因宗教本就起源於世俗社會,故無論其有多強大的神聖性和神秘性,其體內永遠流淌著世俗社會的強大基因,最終還是要回歸世俗的。
參考文獻: 《中國佛教美術本土化研究》 汪小洋上海大學出版社
《中國佛教美術發展史》阮榮春張同標東南大學出版社
觀音菩薩為何由男變女_百科TA說 https://bit.ly/3WQTVI2
-----------------------
觀音菩薩,在中國民間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在不少人看來,觀音就是一位美麗、善良、慈悲的女性,同時她又能在人們需要的時候及時地給以關愛和救助,殊不知觀音最初從印度傳到中土時是男性形象。
《華嚴經》說:「勇猛丈夫觀自在」。觀世音菩薩,在隨類應化上是可以有男相和女相的。不過觀世音菩薩本身的大菩薩相,是大丈夫相。因為觀世音菩薩的特殊公德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救度一切眾生,如慈母愛自己的兒女一樣。所以觀世音應現女身,擴大無私的大愛,泛愛廣大眾生成為菩薩的平等慈悲。
唐末五代的時候男性和女性形象的觀音菩薩並行時代,有的地方是男性,有的地方是女性。變相是從唐代開始的,這不由的使我們聯想到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她非常崇尚佛教。民間流傳武則天當皇帝以後,認為佛教菩薩里應該有一位女性的神,於是觀音菩薩便由男變女。
而觀世音菩薩的女身形象,也一直流傳至今。後來更是依外型而敷衍出「男身女相」、「送子觀音」等種種穿鑿附會之說。雖說佛法有言在先,必須以男身才能成為菩薩。但是,觀世音菩薩卻一枝獨秀,以窈窕之相點綴佛門。
其實,我們中國佛教徒一般所供奉的觀音菩薩像,雖是女身;但依佛法的道理,一切諸佛菩薩成就菩提時,皆是非男女之相,此非男非女之相,並非平常醫學觀念中的陰陽人,而是超越男女相的限制,不執著於任何一邊,可做完全自由的變現,亦即是「即男即女」,隨緣示現,應化無窮。
其實,我們中國佛教徒一般所供奉的觀音菩薩像,雖是女身;但依佛法的道理,一切諸佛菩薩成就菩提時,皆是非男女之相,此非男非女之相,並非平常醫學觀念中的陰陽人,而是超越男女相的限制,不執著於任何一邊,可做完全自由的變現,亦即是「即男即女」,隨緣示現,應化無窮。
如果我們在平日的生活中,都能化作觀世音菩薩一樣給予他人幫助,生起恕人之心念、助人之善念的那一刻,您就是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為何是「男身女相」,你知道嗎? - iFuun https://bit.ly/3DRKNds
-------------------
相信很多人對“觀音”一定是不陌生的,就算你不信佛教,但是《西遊記》總是看過的,在劇中經常會出現觀音菩薩,而不僅如此,在其他的很多神鬼題材的影視劇中,也可能會出現觀音。而觀音一般都是女性,顯得非常容易親近,但實際上觀音其實是男性,只不過以女相示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觀音究竟是男是女,如果是男性,為什麼要以女相示人呢?
觀音到底是男是女?觀音菩薩為何是以女相示人?
觀音菩薩,在中國民間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提起觀音,在我們的眼前立刻浮現出的是一位頭戴寶冠,身披瓔珞,錦衣繡裙,秋波流慧,玉容含情,左手托淨瓶,右手拿柳枝,足踏蓮台,法像端莊,亭亭玉立的女性形象。千百年來,這一形像似乎已經固化在了我們的頭腦裡。“女大十八變,變作觀音面”,在不少人看來,觀音就是一位美麗、善良、慈悲的女性,同時她又能在人們需要的時候及時地給以關愛和救助,殊不知觀音最初從印度傳到中土時是男性形象。
印度佛典所載的觀音有好幾種,身世各異。記載觀音身世資料最多的首推《悲華經》,據此經所說,觀音為遠古刪提嵐國轉輪聖王無諍念的太子,名叫不眴。長大後和父王一起隨寶藏如來出家修行,後來,父王被授記為阿彌陀佛,不眴太子即被授記為“觀世音”菩薩,國王第二子名尼摩,被授記為“大勢至”菩薩。父子三人合稱“西方三聖”。
觀音到底是男是女?觀音菩薩為何是以女相示人?
按此說,觀音菩薩為阿彌陀佛的兒子。經中記太子曾在佛前發誓:“願我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受諸苦惱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墮大暗處,憂愁孤窮,無有救護,無依無舍,若能念我、稱我名字,若其為我天耳所聞,天眼所見,是諸眾生等,若不免斯苦惱者,我終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寶藏如來當眾為不眴太子授記道:“善男子!汝觀天、人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作安樂故,善男子,今當字汝為觀世音。”
由此可見在印度,觀世音菩薩是男菩薩,是大乘佛教菩薩中的男菩薩。在印度人心中觀音是威猛霸氣的男神,在中國才經歷了從男到女的轉變。
觀音到底是男是女?觀音菩薩為何是以女相示人?
為什麼會這樣呢?觀音菩薩到底是男是女呢?這個問題在佛教誕生的印度不是問題,但在中國卻成了大問題。今天的中國人很難接受觀音菩薩被畫上兩撇小鬍子,但是宋代以前,觀音菩薩的主流形象就是這樣。
要搞清這個問題還是得從印度說起。
公元前6世紀,佛教產生於古印度,在當時的觀念中,身為女性是悲劇,只有轉世為男人才能得救。在這種觀念中,菩薩作為神明,自然得是男性形象。
觀音到底是男是女?觀音菩薩為何是以女相示人?
觀音菩薩的信仰大約出現在公元1世紀,在當時的印度佛教中,觀音有很多化身,大多面容威猛猙獰、令人敬畏。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一直到唐代,觀音菩薩的形像都還是男性為主。相比兇惡的印度形象,中國化的觀音英俊了許多,銷魂的小鬍子是標準造型。
給觀音的性別帶來顛覆的,是武則天廢唐立週。武則天聲稱自己是彌勒佛降生。既然彌勒佛被欽定是女兒身,那麼觀音菩薩娘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唐代之後,佛教在中國失去國教地位,傳教對像從貴族變成平民。人民群眾喜歡添油加醋是普世真理,在民間傳說裡,觀音菩薩被嫁接了許多故事。比如妙善公主捨身成道,馬郎婦用色相誘惑男性學習佛法、死後升天。
觀音到底是男是女?觀音菩薩為何是以女相示人?
據學者研究,道家的聖母信仰也促進了觀音的女性化,唐代流行的景教信仰聖母瑪利亞,也可能影響了菩薩的群眾印象。最主要的是,中國群眾認為,慈善、護生這樣溫柔的事,讓小姐姐來做比威猛大叔更合適。加上後來觀音又get了送子技能,女身觀音更有親和感。
延續香火是中國人的大事,觀音更是憑藉這一技能,成為中國人心中NO.1的神仙姐姐。宋明時期,觀音基本在人們心中完成了性別轉變。那時候大家讚美女孩長得好看,最高評價莫過於“像觀音菩薩”。
觀音到底是男是女?觀音菩薩為何是以女相示人?
到此,觀音菩薩也就真的變成女兒身了,但是從佛教義理來講,觀音菩薩早已經於過去無量劫前成就佛道,他是倒駕慈航來人間普度群生的。所以,已經達到佛界的觀音菩薩,早已證成究竟平等性,性非男非女,可男可女,觀世音菩薩示現度眾生時,可示現大丈夫相,也可示現莊嚴女人相,由此可見,觀音倒駕慈航神通廣大,能於十法界示現自在。總之,大悲觀音菩薩以種種權巧方便引度有情,菩薩是男是女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無比感恩觀音菩薩的大悲精神,學習觀音菩薩救苦救難的品格,大慈與人樂,大悲拔眾苦,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觀音到底是男是女?觀音菩薩為何是以女相示人?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雲:“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觀世音菩薩度化眾生,以三十二種身相,又名三十二應身隨緣示現。菩薩沒有所謂男女的性別,女性形象僅僅是示現,是為了方便度化眾生而顯現的一種“相”,最終目的是以方便慈愛眾生、救度眾生為究竟的;對眾生而言,菩薩以他們最能接受的形態出現,更能依相起信、依聲說法,在自身的精進和虔誠信念中得到菩薩的加持感應。
所以,於佛菩薩而言,名不是一定的,相也不是一定的,你喜歡什麼相,他就現什麼相。
觀音到底是男是女?觀音菩薩為何是以女相示人?_鏡子歷史網 https://bit.ly/3G1cmni
-------------------------------------------
觀音菩薩為何由男變成了女?這也許和我國的「女神崇拜」有關
2018-08-05 由 野談歷史 發表于文化
《紅樓夢》第五十回里,李紈出了個謎語,謎面是「觀音未有世家傳,打《四書》中的一句」,最後讓聰穎過人的林黛玉猜中了,謎底是「雖善無征」。意思是說觀音沒有傳記,來歷、生平已經不可考據。
觀音菩薩男身像
印度佛教經典中對觀音身世的說明主要有七、八種之多。從時間上來看,這些故事的發生都極為久遠,往往被定位在不可想像的遠古時代。從地域來看,也不發生在現實世界,而是在極為飄渺的佛國世界。就性別而言,這些身世故事裡的觀音不是王子,就是大居士或者奇異的童子,總之都是男身,很難找到女性的痕跡。
觀音在印度的婆羅門神話和佛教神話里早已具備了各種善性因子,所以,在進入中國之後,觀音菩薩也很快就成了中國人心目中有求必應的慈悲善神。民間的觀音信仰自魏晉南北朝開始,大幅度上升,至宋代達到頂峰,有了「家家觀世音」的說法。
觀音信仰在民間的普及程度,可以從古典小說《兒女英雄傳》裡的一段描寫中窺見:安公子的岳母張太太為了保佑女婿考中進士,向道教系統掌管文人功名的魁星老爺許願。這一日聽到女婿中了探花,就去魁星老爺面前謝恩,張太太磕頭如搗蒜,可是,嘴裡不斷念叨的卻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張太太絲毫沒有覺得不妥,小說的作者也絲毫沒有覺得不妥。
不過,在觀音信仰迅速傳播的同時,觀音的形象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南北朝以前,觀音大致上還繼續保持著印度佛教中的「偉丈夫」的瀟灑形象,早期的觀音造像也多為男像。唐宋而後,觀音的女身相逐漸多了起來。至宋元以至明清,更少有男身像。
觀音的變性是一個漫長過程。從現存許多零碎史料中還能窺見其斑。
《法苑珠林》裡說,東晉益州居士孫道德年過半百,尚無子嗣,經僧人指點,其妻一心誦念《觀世音經》,不久即如願以償。女性,求子,觀音在這裡已經初現變成女性的可能。
《北史•徐之才傳》裡記載:北齊武成帝縱慾過度而得病,「自雲,初見空中有五色物,稍近,變一美婦人……食頃,變為觀世音」,可見在武成帝的心目中,觀音完全可以是女性形象。
《天平廣記》裡也記載,一官宦之妻被神所攝,昏迷不醒,於是做觀音像供奉,以求免災。其妻不久就夢見被一名僧人所救,隨即醒來。
如此也可知,早在魏晉時期,觀音信仰開始大範圍傳播的初始階段,觀音就已經具備了轉變成女性的可能和跡象。
隋代的觀音石刻,已有女性裝扮者,且面容多具東方女性典型的圓潤之美。不過數量較少,男性觀音形象仍占主導地位。
至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筆下的觀音菩薩像,已是典型的女性裝飾和女性神態。唐代敦煌石窟的觀音造像,也已很難辨別男女,但莫高窟的菩薩塑像則明顯呈女性特徵,頭作高髻,或者戴有花蔓寶冠,狀如貴族婦女,莊重典雅;有些菩薩雖然嘴角描畫有綠色鬍鬚,但男性特徵遠不如女性特徵突出和多樣,故當時之人有言:「端莊柔弱似仕女之貌,故今人夸菩薩如宮娃也」。中唐著名人物畫家周坊也曾繪畫過「水月觀音像」,是典型的女身觀音,在當時曾風靡一時。
菩薩造像的女性化與唐代開放的風氣、女性社會地位的空前提高不無關係。武則天以女主君臨天下,自稱彌勒佛轉世,則更進一步推動了觀音形象向女性化的轉變。
但唐代女相觀音仍未普及。《宣和畫譜》裡說,唐宋名手寫觀音像者甚多,但「俱不飾婦人服飾」,可見一斑。
五代至宋,觀音造像已經由女相居多了。五代時期的數珠石刻觀音,塑像肌肉豐滿而極具彈性,充滿了青春少女的魅力,素有「媚態觀音」之稱;宋代湖州鐵佛寺的一尊站立式鐵觀音,身體呈「S」型,腰肢柔軟,臉龐豐潤,面容慈祥;宋代出現的魚籃觀音像,則做美艷女子形象。宋代話本里,甄龍友題《觀音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將美麗的女性觀音視為「西方之人」,可見原始的男身印度觀音早已經不再為市井百姓所熟知;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觀音也已經從天國的菩薩化為人間的美女了。
至宋末元初,著名書畫家趙孟頫之妻管道升根據此前早已流傳的一個關於妙善公主的傳說,在此基礎上寫出了一篇《觀世音菩薩傳略》,使妙善的故事更加完備,觀音的女性化形象也進一步獲得了鞏固和發展。
在古印度佛教傳統里,女性地位遠不如男性。但觀音在中國,卻非但變成了女性,還獲得了所有階層的崇奉,很有一點意味深長的感覺。
觀音崇拜的基本教義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音崇拜的盛行恐怕和中國百姓所遭遇到的源遠流長的災難有關。但觀音最終變成女性,更重要的原因恐怕在於中國很早就有了女神崇拜的傳統,這一點和印度是完全不同的。從最早的女媧造人、西王母,到炎帝之女精衛,到娥皇女英等等,都可為中國古代女神信仰傳統的佐證。可以說,中國百姓對女性化觀音的偏愛其實是與這種源遠流長的女神信仰一脈相承。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yg5g5qb.html

觀音菩薩在南北朝之前,通常還是男性形象-到了唐代妙善公主傳說觀音菩薩在南北朝之前,通常還是男性形象-到了唐代妙善公主傳說觀音菩薩在南北朝之前,通常還是男性形象-到了唐代妙善公主傳說觀音菩薩在南北朝之前,通常還是男性形象-到了唐代妙善公主傳說觀音菩薩在南北朝之前,通常還是男性形象-到了唐代妙善公主傳說觀音菩薩在南北朝之前,通常還是男性形象-到了唐代妙善公主傳說觀音菩薩在南北朝之前,通常還是男性形象-到了唐代妙善公主傳說


公元前6世紀,佛教的概念起源於印度,在當時的概念中,身為女性是悲劇的,只有轉世為男人才能得救。在這種觀念中,菩薩作為神明,自然得是男性形象。
菩薩的信仰大約出現在公元1世紀,當時的佛教中,觀音有很多化身,大多面容猙獰,令人敬畏。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一直到唐代觀音菩薩的形象還是一直以男性為主。
給觀音的性別帶來顛覆的是武則天廢唐立周,聲稱自己是彌勒佛降生,既然彌勒佛被欽定為女兒身,那麼觀音菩薩娘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唐代以後佛教在中國失去國教地位。傳教對象從貴族變成平民。
人民群眾喜歡添油加醋,於是在民間傳說中觀音被嫁接了許多故事,如妙善公主捨身成道、馬郎婦用色相誘惑男性學習佛法。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們認為像慈善護生這樣溫柔的事,讓小姐姐做比讓威猛大叔更合適!因此,觀音的形象正式轉變為女性形象。觀世音菩薩形象的演化:最大的轉化莫過於由男變女其過程是怎樣的 - 壹讀 https://bit.ly/3DSdKWz


喜歡《西遊記》的人,肯定見過電視連續劇當中優美、慈善的觀音菩薩吧。殊不知,在佛教歷史當中,「觀世音」的確「由男變女」,徹底改變了自身的性別面貌。儘管如此,「觀音菩薩」仍舊是救苦救難、普度眾生的尊者,那柔美、智慧的笑容,早已經穿透了漫長的歷史時空。
觀音菩薩的歷史:本是一位太子,為何在中國轉變成了女菩薩? - 壹讀 https://bit.ly/3huIepV
據《悲華經》的說法,「觀世音」是轉輪聖王無淨念的太子,名「不拘」。他立下宏願,生大悲心,斷絕眾生諸苦及煩惱,使眾生常住安樂,為此,「佛祖」給他起名叫做「觀世音」。
有趣的是,高深的佛教傳至中國以後,中國本土文化吸納了「觀世音」這一救苦救難的神靈形象,結合道、仙、儒等多方面的教義,締造了中華本土的「觀音傳說」。
相傳,古代「妙莊王」有三個女兒,三女兒叫做「妙善」。這位姑娘自幼聰慧過人,與眾不同。至出嫁之時,執意出家為尼。「妙莊王」為此大怒,將她逐出王宮。後來,「妙莊王」身染頑疾,危在旦夕,一得道僧人指點,需要用親生女兒的手和眼作為「藥引」,才可能治癒。不過,非常遺憾的是,他的大女兒和二女兒,根本就不答應。接著,那位僧人又告訴「妙莊王」,香山有位道法高深的仙人,興許能救治。「妙莊王」遣人相請,香山仙人應邀前來,「妙莊王」才發現,香山仙人竟然是三女兒「妙善」。各大市場平台查詢【中華網佛教頻道】,了解專業佛教知識。
隨後,「妙善」毫不猶豫地奉上了自己的手和眼,為父親做藥引,「妙莊王」因此痊癒。後來,「佛祖」感其孝心,賜了妙善「千手千眼」,世人由此奉她為「觀世音」。這就是中國版「觀音菩薩」的真實來歷。
唐朝以前,「觀世音」的形象都屬於「男相」。比如,《華嚴經》裡說:「勇猛丈夫觀自在。」這種辭藻可以表明,「觀世音」的確曾是「男相」。此後,「觀世音」又怎麼改變了性別了呢?
首先,「觀世音」以多苦的眾生為救濟對象,而在古時,在芸芸眾生中,又以女眾的痛苦為最。因此,「觀世音」多示現女身,與受苦女子站在同一陣線上,用女性的角度去傾聽她們的苦難,從而引導幫助她們走上解脫大道。各大市場平台查詢【中華網佛教頻道】,了解專業佛教知識。
其次,女性向來給人一種溫柔慈善的感覺,並且多了男性無法比擬的母愛。「觀世音」深知世間母愛的偉大,所以處處以女身渡世,感化世間的女人,將世間的母愛加以淨化而擴大,去慈愛一切眾生,成就正等正覺。但女相只是「觀世音」隨類應化的「示現」,而不是真正的性別,其真正的性別應如上面的《悲華經》所描述的,是一位男性。觀音菩薩的歷史:本是一位太子,為何在中國轉變成了女菩薩? - 壹讀 https://bit.ly/3huIepV


遼代木雕彩繪水月觀音-山西遼代最美水月觀音。納爾遜博物館一咬牙,付出了高於當時幾倍的價格從盧芹齋手中買下此像,從此該館有了這件鎮館之寶-女性臉龐,男性的上身,是向女性觀音過渡時,觀音“中性”雕像的一個活生生的證明。這時的觀音,更體現佛教中國化的趨勢,造像漸漸看不出宗教的威嚴,儼然一位端莊優雅的婦人/盧芹齋(CT Loo,1880-1957),著名的古董商。他生於浙江的一個富商家庭,後來到法國經商,在巴黎開辦了盧吳古董公司,主要從事把中國文物販賣到歐美的生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