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AE9E0E4589w900h70468D8D745EFF9w752h785E7581BC42BE6w900h5953F2E4CD92EBCw900h67505981D9EE4C7w783h56324643F107652w800h1067257D5DAD21B9w900h606

在清朝想成為秀才太難了,過三關考試十余場,錄取率不足1%
在清朝想成為秀才太難了,過三關考試十余場,錄取率不足1% https://bit.ly/3gC5pyp
古代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走上為官之道,被視為唯一的「正途」。對于科舉功名,最低的是秀才,再往上依次為舉人、貢士、進士。一路考下來,即便順風順水,也足以消磨一個人半輩子的時光
就拿最初級的秀才來說,如何通過考試獲得這一功名呢?我們以清朝為例,看看讀書人要經過哪些關口,才能成為秀才。如果讓你穿越回去,你能過關斬將摘得桂冠嗎?
考秀才稱為「童試」,包括三個階段性考試:縣試、府試和院試。在參加考試之前,當然是先讀私塾,過幾年「頭懸梁、錐刺股」的求學生活。
晚清私塾。
財富優渥的家庭自設學塾,請得起有名望的塾師,教學質量高。比如紹興城里的望族周家,開辦三味書屋,聘請當地博學之士壽鏡吾教授魯迅、周作人兄弟,帶給青少年的影響自然是積極而深刻的。
那些家境普通甚至貧困的家庭,如果孩子有很高的讀書欲望,只好去讀收費低廉或者免費的村塾、義塾。其塾師往往是落魄書生,水平有限,教學以放養為主。
私塾的課程均以《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啟蒙,而后學習「四書五經」、古詩詞等等,練習寫作八股文。此外還有一些簡單的算學、天文、地理課程。
課程的量不算大,學習進度也不快,一個孩子每天以學三行為進度,一行十七個字。雖說私塾學習最注重背誦,但也要理解經義的意思,畢竟要在作八股文時加以闡發。
晚清私塾。
學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參加縣試了。縣試由知縣大人主持,考點位于縣學或縣衙大堂。考試分五場,每場都是天未亮點名,日出開始答題,日落必須交卷。試題為四書文、試帖詩、經論、律賦等等,并默寫《圣諭廣訓》百余字。每場考試都是淘汰賽,及格者方能參加下一場,到第五場人數已經很少了。
在此給大家錄一條縣試考題:李廣程不試治軍繁簡論。你能不能寫一篇700字左右的八股文?
縣試被錄取的讀書人,便可參加府試,即由知府大人主持的考試。府試的流程和考題,與縣試如出一轍,不再贅述。同樣為大家錄一道八股試題:而學之壯。
浙江金華府試呂秉陽的試卷。
府試上榜之人,順理成章地進入院試。院試每三年舉行兩次,考兩場,試題是作八股文、試帖詩,并默寫《圣諭廣訓》百余字。
院試由皇帝欽命的學政主持,他在駐地考試就近各府童生(參加了縣試、府試尚未中秀才,稱「童生」)。這也是整個童試過程中最為嚴格的環節。
院試之日,童生半夜就得起床到考場等候點名,自己的保人也要一同到場。等驗明身份進場,還要被搜身,以免夾帶「小抄」。
清朝科舉考試中考生夾帶的「小抄」。
在考場上坐定之后,不許亂動,每一排都有教官監視。最痛苦的當屬大小便問題。每個人的座位下都有一個小瓦盆,小便就尿在里面。
一場考試持續一整天,難免遇到腹痛上大號。如果要去廁所上大號,試卷就得交給考官,考官在卷面上蓋一個黑圖章,名曰「屎戳子」,意思就是此卷作廢,任憑你回來繼續寫完,也不會給你評閱。所以,童生一旦「屎意」來襲,往往在座位上解決,拉在瓦盆或者襪子里。
據參加過院試的直隸高陽縣齊如山回憶,考場上彌漫著大小便的味道,騷臭難聞,不過大家也只好互相同情、默默忍受。
在此插播一道院試八股考題:阨窮而不憫。
院試合格,就能被錄取為生員(意即國家的學生),也就是俗稱的秀才(第一名稱為「案首」)進入官辦的縣學、府學,每月領取錢糧,但不一定去上課。
浙江海寧縣學秀才名單。
考取秀才算是進入了士大夫階層,擁有一些特權,比如免除徭役、見知縣不下跪、卷入案件不會被輕易動刑等等
到此,你以為秀才的考試就結束了?錯!還有每三年一次的歲試和科試需要通關。
歲試是要考察秀才平時是否繼續用功苦讀,辨別優劣(分為六等),成績太差的(五等、六等),將受到申斥、挨戒尺、甚至革去秀才功名等處罰。科試是品評秀才的學問高低,考試合格者方能參加在省城舉辦的鄉試。
當然,歲試和科試不像院試那樣嚴格。
晚清科試增加了算術。
秀才分文武。以上說的是文秀才,武秀才考試也分縣試、府試和院試,各級考試都分四場,一是步箭,二是馬箭,三是弓刀石,四是文字。不過,武秀才受重視程度不如文秀才,從略。
過三關、考十余場,成為秀才這個過程難不難呢?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說它難,是因為大批讀書人考了一輩子,到六七十歲連縣試都沒過。清朝有一副流傳甚廣的對聯:「行年七十尚稱童,可云壽考;到老五經猶未熟,不愧書生。」就是描述那些白發蒼蒼而又屢試不第的讀書人。
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15歲通過花縣縣試,之后四次參加府試均名落孫山,以至于受到沉重打擊,走上了反抗清廷的不歸路。
說它容易,是因為有一些人,乳臭未干就考取秀才功名,令人艷羨。近代大人物梁啟超、蔡鍔均12歲考中秀才,可謂少年登第、名甲四方。
更關鍵的一點,進秀才的難易與各縣的學風密切相關。每個縣的秀才都有定額,大縣三四十名,中縣二十余名,小縣十余名。在此基礎上,如果學風濃厚,應考童生多,那難度就大;反之就容易。比如安徽桐城縣,明朝以來尊儒重教人文薈萃,每考童子軍多達三四千人,錄取名額僅二十五人,競爭之激烈可見一斑;直隸廣昌縣則是一個反例,該縣每次應試人數尚不足應進秀才之額,只要試卷文理通順,考中希望很大。
據教育史學者王立剛研究,清朝童試總體錄取率不足1%,比鄉會試都低。廣大讀書人能考中秀才的,確屬幸運兒,到老考不中的是大多數。
最后,參加童試所需要的費用值得一說。前文說過,窮人家沒多少錢供孩子讀私塾。即便上了幾年私塾,能不能籌到足夠的錢參加童試是個更大的問題
縣試在本縣縣城舉行,府試和院試一般在本府府城、甚至外府進行,去應考就涉及到路費和食宿費考試所用試卷不是官府免費提供的,按規定收白銀三分(0.03兩,常常加碼多收);參加考試的考生在報名時須找兩名有秀才以上功名的人作擔保,以防冒名頂替,要支付擔保費;此外還有一些桌凳費等雜費,以及付給胥吏的陋規
清朝福建上杭縣前往汀州趕考路費清單。
有學者做過粗略計算,參加一次完整的童試需要大約十兩白銀。清朝一個工匠的年收入只有五兩左右,富饒之地一個勞動者的收入也很難超過十兩。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支持應試費用確實困難。
如果你幸運地考中了秀才,一筆更大的支出在等著你。此筆費用圍繞著「酬謝」展開。酬謝提供食宿的老板、酬謝擔保人、酬謝到家中報喜的人、酬謝塾師、設宴招待鄰里親友……這一系列費用可能會達到一二百兩。光緒三十一年,湖北人朱峙三考中秀才,送禮花了二百多兩,收到的賀禮則只有一百多兩。
科舉考試表面上向所有人開放,但實際上它本身是有金錢門檻的,堪稱「富人的游戲」,窮人沒有參與機會
參考資料:齊如山《中國的科名》《齊如山回憶錄》,宮崎市定《科舉史》,王立剛《清代參加童試考生所用費用研究》《清代童試錄取率研究》,胡玉雷《清代文童考試述論》
在清朝想成為秀才太難了,過三關考試十余場,錄取率不足1% https://bit.ly/3gC5pyp


番秀才+望麒麟+臺北番學堂+1868年讓番民參加鄉試與生員試;1877年(光緒3年)福建巡撫丁日昌於台灣府試中特錄取淡水廳熟番陳寶華,為番社子弟第一位獲得功名者,而有番秀才之稱+清政府治台200餘年,台灣地區共考取舉人535人,進士29人+1823年中試的台灣第一位進士鄭用錫+沈葆楨「開山撫番」政策,著重番社教育,在台北建立番學堂,招募番童就讀,一切費用由官方供給,1892年第一期學生畢業,成績優秀者,賜給準同生員資格,民間也稱為番秀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榜下捉婿」,就是一方豪紳在殿試放榜之時,會一直侯在榜下,將看中的上榜者直接帶回家做女婿/考取功名-舉人那就更不得了,地位遠高於秀才,個別優秀的可以直接當官,沒有當官的也受人尊敬,成為一方名流,見到地方官不僅不用下跪,地方官還得給其賜座,與一縣之縣太爺平起平坐,一家人的賦稅都可以被免除/進士,那就已經是雙腳踏入了官場,不僅不用交稅,還可以享受朝廷的俸祿,他們一般都會被委派到各地主政,幸運的還可以留在京城做一個京官,正所謂「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考中進士之後便體現的淋漓盡致。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作弊衣/寒窗苦讀金榜題名天下知,清朝讀書人寒窗十年,不少人甚至活到老、考到老,一生懸命只為科舉功名,讓乾隆皇都忍不住下令,七十歲以上的老舉人可直接獲職銜/〈范進中舉〉,屠夫丈人從來不給范進好臉色,范進剛中秀才時,仍以長輩身份教訓他,然而范進一考上舉人,一朝狂喜而癲狂,向來蠻橫無禮的老丈人立刻變臉,完美展示前倨後恭,畢竟有資格任官的「舉人老爺」,可都是天上文曲星下凡。舉人屢試不第也有「大挑」、「截取」等任官途徑。揀選、大挑由官員面試,「不試文藝,專看相貌」,採用主觀的外貌標準,相貌俊朗、口齒清晰者更易出線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明經進士/下員山詹屋大夫第-芎林下山有座詹屋祖先紀念公園-清光緒十六年(1890),歲次己丑年詹鵬材得明經進士獲頒匾額-明經進士在唐宋即應考該科及第者稱之,若在明清兩代則稱貢生曰明經/唐代科舉考試分為八科,即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道舉、童子等。秀才科於唐高宗永徵以後停止。明法、明書、明算、道舉等四科,為專業科、童子科為十歲以下,不為世人所重視。惟有明經(通三經以上者),進士(精一經者),兩科為世所重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