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病指描述荷蘭在1959年發現大格羅寧根天然氣田後,製造業的衰落-由於出口自然資源,導致貨幣匯率上升,因而工業出口減少、國內製造業衰退的現象-荷蘭病是特定行業(如自然資源)經濟發展的增長與其他行業(如製造業或農業)經濟發展的下滑之間有明顯的因果關係。2022年台灣人均GDP約3萬5510美元,可望超越日、韓,成為東亞第一台灣-科技業一枝獨秀,「荷蘭病」徵兆浮現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2020年「每戶財富(PPP)」台灣人真有錢?每戶財富1,263萬元超越日本、南韓,世界OEDC排第三/國富統計/觀察2019年OECD會員國(38 國)及夥伴國(3國)每戶財富(PPP),盧森堡94.1萬美元居冠,其次為瑞士86.2萬美元,拉脫維亞、哥倫比亞分別以7.9萬、8.7萬美元排名墊底,台灣則為76.0萬美元,高於OECD國家(41國)中位數25.5萬美元,排名僅次於盧森堡與瑞士,並且優於美國(第3名,68.5萬美元)、南韓(第14名,36.2萬美元)及日本(第20名,29.5萬美元)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打臉林毅夫!專家看中國:未富先老 難晉升高收入國家
2024/03/15 09:37打臉林毅夫!專家看中國:未富先老 難晉升高收入國家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aaWsCA
人口專家易富賢撰文指出,中國難以躋升高收入國家。(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全國政協常委林毅夫日前指出,中國經濟在今年到2035這12年內應該還有8%的成長潛力,能實現5%至6%的成長,並稱:「快則1、2年,慢則2、3年,中國就能成為高收入國家。」對此中國人口問題專家、《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撰文反駁,認為中國人口問題,難以躋升高收入國家。
美國之音(VOA)14日刊登人口專家易富賢的評論,易富賢表示,2023年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15%,但人均GDP只有高收入國家的4分之1,是典型的「未富先老」,中國未來將會更難跨越高收入國家的人均GDP門檻,難以躋升高收入國家。
前林毅夫預測,未來中國的人均GDP能達到美國的一半,因為現在一些高收入國家在進入高齡化之後,經濟增長速度仍較高
但是易富賢指出,去年數據顯示,中國65歲(含)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15.4%。而他國數據顯示,在老年人口超過15%的12年間,世界上沒有任何1國家年均GDP成長超過4%,其中高收入國家GDP成長平均只有1.8%。
他指出,經濟就跟人一樣,也有生老病死,高齡化會改變1個人的生理、心理、行為、生產影響、消費、創新,從而降低經濟活力。隨著中年、65歲以上老人比例越高,經濟成長也會呈現直線下降,反之兒童具有強大的消費力,且對提振經濟信心有非常大的影響。
文章指出,日本與德國是應對高齡化危機的優等生,然而在高齡人口突破15%後的12年間,日本GDP成長只有0.8%,德國也只有1.5%。
易富賢指出,去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比例,約是整個高收入國家2010年的水準;50歲以上人口比例,是高收入國家2022年的水準;中年比例也與高收入國家去年的水準差不多,顯示中國人口結構與高收入國家很接近,但中國人均GDP只有高收入國家的4分之1,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至於中國在今年到2035年實現5%到6%的經濟成長的機率,比60歲婦女懷孕的機率還要低,且從人口結構來判斷,中國的GDP成長率將在2028年低於3%,在2031至2035年間開始低於美國。
而林毅夫指出「中國能成為高收入國家」,易富賢也以高收入國家的人均GDP門檻為例,指出為何中國恐無法跨過「中等收入陷阱」。2022年世界銀行界定的高收入國家門檻為人均GDP的1萬3845美元(約新台幣43萬元),但中國去年中國的人均GDP為1萬2681美元(約新台幣40萬元)。
易富賢表示,按照2002年至2022年高收入門檻年均提高2.1%的趨勢來看,2028年、2035年門檻分別為1萬5715美元(約新台幣49萬元)、1萬8219美元(約新台幣57萬元)。倘若中國2028年、2035年人均GDP成長率有到3%、1.5%,以中國去年人均GDP水準來算,2028年、2035年的人均GDP將分別為1萬5426美元(約新台幣48萬元)、1萬7893美元(約新台幣56萬元),也無法越過門檻,成為高收入國家。
因此文章最後指出,中國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克服的,是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到占GDP的60%至70%水準,且要跨越高齡化的陷阱,但要實現這兩點,需要對政治、經濟、社會進行革命,不過難度和阻礙會比1978年的經濟改革時期還來的大。
打臉林毅夫!專家看中國:未富先老 難晉升高收入國家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aaWsCA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台灣人均GDP達到5萬2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台灣人均GDP達到5萬2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台灣人均GDP達到5萬2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台灣人均GDP達到5萬23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2024/03/02 06:54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2XiTsx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突然發布通知 ,稱自5月1日起民眾可臨櫃投資國債、地方債等各式債券。有分析認為,此舉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試圖用老百姓的錢堵窟窿。(路透檔案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經濟低迷,外資持續流出,長期累積的府負債已接近失控狀態,為了籌措財源,北京當局把腦筋動到老百姓身上,準備開放民眾臨櫃投資各式債券。但有分析認為,此舉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已經徹底沒招了,試圖引韭菜入場接盤,用老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綜合《香港電台》、《新華社》等中港媒體報導,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突然發布「關於銀行間債券市場櫃檯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自5月1日起,投資人可臨櫃投資國債、地方債、金融債、公司信用債等銀行間債券品種,聲稱目前中國居民直接持有的政府債券規模較小,與成熟債券市場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透過臨櫃投資債券市場,可以將儲蓄轉化為債券投資,增加居民收入。
 但有分析指出,在這番冠冕堂皇的說辭背後,就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已經徹底沒招了,試圖引韭菜入場接盤,用老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根據《彭博》最新數據,2023年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又名城投債)餘額至少68兆人民幣(下同,約299兆台幣),地方政府債務餘額41兆,中央政府債務餘額39兆,債務合計達148兆,相當於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17%。
 若中國GDP維持在每年5%的速度的成長,10年後GDP將達到200兆規模;而債務及財政赤字每年維持11.2%的成長,10年後將達到430兆規模,為GDP總量的210%。這個假設是建立在中國GDP成長率是真實的基礎上。國際投資銀行及研究機構判斷,中國2023年實際的GDP成長率很可能只有0至2.5%。
 「財經資料庫」分析指出,人口14億的中國,2034年前後政府債務規模將佔GDP的250%以上,日本歷經失落的30年後,2022年的政府債務佔GDP比重達263.9%,換句話說,中國用10年時間走就完日本30年的路,堪稱人類奇觀。
 如今中國土地財政崩潰,地方政府沒有收稅工具,最後不得不透過發新債還舊債來維持政府運作,但這些債都是無法償還的,未來即使不違約,也可能引發惡性通膨,近來中國國內的金價飆升,顯示中國民眾並不笨。
 資深財經人士老蠻2月29日在X平台發文分析指出,根據Wind的數據,1月發行的城投債規模達4763億,創近半年來最高,達到了3年前城投債最旺盛時期的發行水準。然而,這其中的4693億都用來償還舊債,借新還舊率達到了98.5%,跟3年前只有5成左右的借新還舊率,無法相提並論。
 老蠻寫道,也就是說,1年前中國地方政府發行的那些短期城投債,現在紛紛到期,必須借新債償還,債務滾雪球模式,在這樣的數據之下,已經走到尾聲了,因為中國整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不足以支撐新債的發行。文章總結,未來北京當局可能打破「以債為錨」的印鈔機制,無錨印鈔,政府發債借錢不用還。
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2XiTsx


已甩開韓國!台灣2033年要超越日本?
2024/01/12 07:17
LTN經濟通》已甩開韓國!台灣2033年要超越日本?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8TVmKV
台灣2022年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為3萬2625美元。(歐新)
韓元貶值大 台灣人均GDP於2022已超韓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台灣人均GDP於2003年被南韓超車後,自此落居亞洲四小龍之末。根據台灣主計處和韓國銀行的最新統計,台灣2022年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為3萬2625美元,正式超車南韓的3萬2410美元,為2003年來首見,而外媒最新報導,台灣有機會在2033年超過日本。
根據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分析,因通膨、日圓匯率波動,讓日本名目GDP大幅上修,而半導體市況調整影響台灣、南韓經濟,因此台灣、南韓人均GDP超越日本的時間,被大幅往後推延11年,8年。
預估認為,台灣、南韓人均名目GDP預估將分別在2033年、2031年超越日本,超越日本的時間較前次(2022年底)調查的2022年、2023年分別大幅推延11年、8年。
我國主計總處官員表示,近幾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較高,加上韓元貶值幅度較大,南韓人均GDP因此被台灣超車。
南韓人均GDP於2022年被台灣超車。(法新)
南韓貿易高度依賴中國 疫情時重創
南韓GDP之所以被台灣趕上,有一部分原因是匯率。和2021年相比,2022年韓元兌美元的平均匯率貶值了11.41%,而台灣對美元則只貶值5.89%,因此台灣在換算以美元計價的人均GDP時,占據了優勢。
台灣GDP超車南韓,不少台灣人卻「無感」。媒體文章分析,台灣平均薪資的增長幅度,難以跟上GDP的成長。
舉例來說,2022年南韓的平均月薪換算成新台幣,約為8萬1302元,但台灣同期的平均月薪資卻僅新台幣5萬7728元。2012年至2021年間,台灣人的年薪中位數只成長了14.48%,明顯落後GDP的成長率。
此外,貿易表現也是台灣人均GDP超越南韓的因素之一,自2019年起,南韓的貿易順差便低於台灣,甚至在2022年轉為鉅額的貿易赤字,其中有一個重要因素與中國有關。
南韓自2018年底以來,對中國的貿易順差不斷萎縮,甚至2022年第2季出現貿易赤字。2022年間,由於武漢肺炎,中國實施封控政策,影響全球經濟活動,南韓對中國的貿易表現出現急速衰退。
台、韓是半導體大國,電子零組件是兩國最重要的出口產品。南韓政府近年大力扶植的車用鋰電池,但中國車用電池廠的市占率近年也同樣在上升,更重要的是,晶片作為南韓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其對中國的貿易順差在去年第4季大幅萎縮。
相較之下,台灣晶片對中國的順差不但沒有降低,反而還持續走高。
日本2022年人均GDP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8個成員國中排第21名,是從1980年有相關數據紀錄以來,排名最低的一次。(法新)
日本人均GDP 反映經濟長期成長低迷
日本2022年人均GDP為3萬4064美元,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8個成員國中排第21名,是從1980年有相關數據紀錄以來,排名最低的1次。但以總經濟體來看,日本2022年名目GDP為4.26兆美元,是全球第3大經濟體。
美國是世界經濟體排名第1,為25.439兆美元,第二大經濟體為中國的17.96兆美元。
日圓貶值造成明顯影響,雖然美元近年來強勢,導致新台幣、韓元、日圓今年以來都面臨貶值,但是日圓的跌幅最大。從2021年底到2022年11月,日幣貶值超過20%,跌幅甚於新台幣及韓元的約10%。再者,日本總體經濟正處於下滑狀態,這份日本人均GDP數據,反映出日本經濟長期成長低迷。
日本人口老化是造成日本GDP倒退的原因之一。(法新)
老年人口占比全球最高 對日本經濟造成壓力
此外,預測人均GDP的兩項重要參數分別是經濟成長率以及人口,日本智庫分析,勞工生產力、平均工時及就業率也是造成日本GDP倒退的原因,日本的勞工生產力無法提升,因為日本人口逐漸老化,年長人口占比為全球最高,已對經濟生產造成壓力。
分析指出,台韓在轉向科技的速度比該國快上許多,而科技人才短缺是日本面臨的問題之一,日本想要發展半導體,邀請台積電(2330)在熊本蓋廠,但人才不夠,又考量到薪水、企業文化、語言障礙等,使日本沒辦法成為一個對技術移民有吸引力的國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評估,日本2023年可能會被德國超越,退到世界第4,2026年至2028年間下滑至世界第5。
雖然趕超日本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但美國雜誌以「購買力平價(PPP)」為基礎,計算出各國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台灣2023年則以7萬3344美元排名全球第14名,大贏第30名的南韓、38名的日本、還海放排在第77的中國,儘管人均GDP不如日,但民眾實質購買力相對較強。
LTN經濟通》已甩開韓國!台灣2033年要超越日本?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8TVmKV


星國財富超越台灣 創新力勝韓國
2023年全球排名第4 亞洲最富有 獨角獸總值排名第8
04:102023/10/05 旺報 翻爆中心
星國財富超越台灣 創新力勝韓國 - 焦點新聞 - 旺報 https://bit.ly/46hin9K
保險與資產管理公司安聯(Allianz)日前發布2023年全球財富報告,最富有國家前十名為美國、瑞士、丹麥、新加坡、台灣、紐西蘭、加拿大、瑞典、荷蘭,及比利時。
報告指出,新加坡因負債增長速度放緩,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下降至本世紀最低,2022年人均金融資產淨值同比增加3.9%來到15萬1200歐元,成為亞洲最富有國家。
報告是根據57個國家地區的家庭持有金融資產淨值排名。金融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與來自保險、養老和證券方面的應收款項。金融資產總值扣除債務便是金融資產淨值。
報告顯示,2022年新加坡家庭金融資產總值增長3.2%,低於上一年7.5%的增幅。主因是,證券資產成長僅0.5%,低於2021年的10.3%。此外,占新加坡資產組合近半的保險與養老金,表現不如預期,只有2.8%增幅,是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小漲幅。另一方面,銀行存款增長5.1%,與2021年持平。
與2019年相比,新加坡家庭的金融資產總值按名義價值計算增加了21.1%。經通貨膨脹調整,這3年的增幅減少近一半,至11.8%。
而新加坡家庭的負債總額在2021年快速增長7.4%後,於2022年只微增0.8%。因此,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比率下降7個百分點至56%,是本世紀以來的最低比率。
整體而言,2022年新加坡家庭的人均金融資產淨值最終增長3.9%,達到15萬1200歐元。相較全球人均淨金融資產3萬1860歐元,明顯高出許多。
前3名美國、瑞士和丹麥的人均淨金融資產淨值同比下跌4.4%至9.9%不等,榜首美國跌到25萬1860歐元。其中,人均金融資產總值最高的瑞士,卻在人均金融資產淨值排行榜上屈居老二,原因是瑞士的人均債務總額比美國高出逾1倍。
此外,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近日發布了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瑞士連續13年蟬聯全球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瑞典、美國和英國緊跟在後,新加坡名列第5。新加坡在今年晉升兩個名次至第5名,也是連續兩年落後韓國後,重回東南亞、東亞與大洋洲地區榜首。
該指數以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兩大方面的80個指標,評估全球132個經濟體。創新投入細分為五大經濟要素,即制度、人力資本與研究、基礎設施、市場成熟度和商業成熟度;創新產出則分為知識與技術產出,以及創意產出。報告顯示,新加坡在創新投入方面,位居全球第1。
新加坡也在獨角獸估值的新指標方面表現出色,排名第8。獨角獸公司是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私人公司,此指標的計算,是基於一個國家所有獨角獸公司的總估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百分比。星國財富超越台灣 創新力勝韓國 - 焦點新聞 - 旺報 https://bit.ly/46hin9K


人均GDP稱霸東亞 韓媒讚台灣經濟簡直用飛的..
2022/10/16 14:29人均GDP稱霸東亞 韓媒讚台灣經濟簡直用飛的..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EMDa9Z
2022年台灣人均GDP可望超車日韓,韓媒盛讚台灣經濟簡直用飛的。(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由於台灣對半導體產業大力支持,經濟增速明顯。IMF報告顯示,台灣今年人均GDP將從3萬3140美元上升至3萬5510美元,超車日韓。連韓媒也稱讚,「如果說日本經濟成長是用走的,那麼韓國就是用跑的,而台灣則是用飛的。」
IMF 近日發布各國今年人均GDP,南韓人均GDP為3萬3590美元,下滑4%:日本為3萬4360美元,下降12.6%。
反觀台灣,今年人均GDP將達3萬5510美元,可望超車日韓,成為東亞人均GDP最高經濟體。南韓《中央日報》盛讚,台灣GDP快速成長的原因,得力於政府持續扶植半導體產業,經濟成長增幅明顯。
對於台日韓的經濟發展狀況,中央日報形容,「如果說日本經濟成長是用走的,那麼韓國就是用跑的,而台灣則是用飛的。」
報導還提及日本經濟泡沫化後迎向「失落的20年」,日韓2國今年的人均GDP預估僅相差770美元,創下最小差距。加上日圓貶值,經濟成長陷入停滯狀態,日本人均GDP恐被南韓超越。
人均GDP稱霸東亞 韓媒讚台灣經濟簡直用飛的..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EMDa9Z


World Economic Outlook (April 2022) - GDP per capita, current prices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台灣人均GDP達到5萬2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台灣人均GDP達到5萬23

World Economic Outlook (April 2022) - GDP per capita, current prices


List of countries by GDP (PPP) per capita - Wikipedia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台灣人均GDP達到5萬23

List of countries by GDP (PPP) per capita - Wikipedia


World Economic Outlook (April 2022) - Real GDP growth


IMF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22 | countryeconomy.com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台灣人均GDP達到5萬23

IMF -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2022 | countryeconomy.com

Taiwan 2022 | countryeconomy.com


GDP per Capita by Country | Forecast from IMF | 2020-2024 - knoema.com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台灣人均GDP達到5萬23

GDP per Capita by Country | Forecast from IMF | 2020-2024 - knoema.com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台灣人均GDP達到5萬2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台灣人均GDP達到5萬23


IMF統計:台灣人均GDP 5.23萬美元、全球第19!
2018/05/27 11:28
台灣最新人均GDP達到5萬2304美元(約156.4萬元台幣)排名全球第19,不但比英法等國高,也海放日韓鄰國。(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4月份的全球各國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數據,其中只有29國人均GDP超越4萬5000美元(約新台幣135.6萬),而台灣以人均GDP5萬2304美元(約156.4萬元台幣)排名第19,不但比英法等國高,也海放日韓鄰國。
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IMF一年會公布兩次與世界各國經濟實力有關的大數據,其中包括非常重要的人均GDP,以購買率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替代匯率折算,台灣人均GDP破5萬,達到了5萬2304美元(約156.4萬元台幣),排名全球第19名,遠超日(約4.44萬美元,31名)、韓(約4.14萬美元,32名)。
所謂的購買力平價(PPP),是指在美國1美元所能得到的商品與服務為基準,比較其他國家要付出多少金額才能獲得相同的商品與服務;GDP納入PPP後,能其將生活成本和通貨膨脹率都考慮到,更能客觀比較出全球人民生活水平。
根據數據統計,全球前29名人均GDP破4.5萬美元的國家或地區依序為,卡達(12.8萬美元,以下單位同)、澳門(12.2萬)、盧森堡(11.1萬)、新加坡(9.8萬)、愛爾蘭(7.99萬)、汶萊(7.97萬)、挪威(7.4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6.87萬)、科威特(6.67萬)、香港(6.45萬)、瑞士(6.34萬)、美國(6.22萬)、聖馬利諾(6.12萬)、荷蘭(5.64萬)沙烏地阿拉(5.59萬)、冰島(5.41萬)、瑞典(5.3萬)、德國(5.28萬)、台灣(5.23萬)、澳洲(5.22萬)、奧地利(5.19萬)、丹麥(5.16萬)、巴林(5.01萬)、加拿大(4.98萬)、比利時(4.83萬)、芬蘭(4.63萬)、阿曼(4.57萬)、英國(4.56萬)、法國(4.55萬)。
報導指出,人均GDP名列前茅的小國,人口都不多,大多數嚴重依賴外籍移工,而這些外勞並不是該國永久性居民,在計算人均GDP的過程中並沒有計入他們。
不過,網友指出,雖然數據正確,但國內問題是貧富差距太大、財富分配不均,這是台灣有錢人和低物價所造成的漂亮數據。
IMF統計:台灣人均GDP 5.23萬美元、全球第19!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EeNsQf
---------------------------------------------
台經院院長預估,台灣國民所得將在2022年贏南韓。(圖/記者季相儒攝)
實習記者林郁婷/綜合報導
台灣今年的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樂觀表示,2022年台灣人均所得將超越韓國,一改慘輸19年的命運。這番話在網路上引發熱議,網友認為「就算GDP贏南韓,薪水不到他們的三分之一,台灣還是很悲哀」。
根據IMF(國際貨幣基金)10月的最新報告顯示,台灣與韓國的差距逐漸縮小,2024年兩國人均GDP將破4萬美元,預估到了2025年台灣會是4萬2802美元,韓國則是4萬2719美元。
不過張建一15日表示,不用等到2025年,台灣國民所得2022年就會超過韓國,經過10年的努力改變趨勢,也因為各地湧入的投資,讓未來幾年的經濟發展都會很穩定,但是他更希望企業幫員工加薪,因為如果明年疫情好轉,消費就能提升經濟,台灣超額儲蓄率超過10%,以GDP20兆來算,就有2兆元,只要有1兆元就足夠了。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也在臉書發文,今年前2季GDP台灣都優於韓國,加上南韓經濟成長衰退和韓元大貶,如果台灣經濟成長率破6%,人均所得的確有可能贏。
對於專家樂觀看待台灣人均GDP可望在2022超車韓國,網友普遍不買單,「人均GDP,很好。可是實質薪資何時趕上韓國呢?多數勞工還是低薪」、「韓國大學畢業生起薪是台灣3倍,2025超個屁」、「韓國大學畢業新鮮人起薪約九萬台幣,我們才韓國的三分之一不到,憑甚麼自我膨脹」、「最低時薪差這麼多,別說我們公司韓國同事的薪水幾乎是台灣兩倍」、「GDP都跟人民薪水無關了,有啥好得意的」、「有什麼用?全都是半導體業在賺錢,別的行業可憐的要死!」台灣人均GDP快贏韓國了!專家曝2022年超車 網卻揭這1點:台人悲哀 | ETtoday財經雲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Sv0FIO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表示,今年台灣人均所得預計至少增長6%至36000美元以上,南韓人均所得則預計小幅增長190美元至34990美元。
南韓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於2003年超過台灣後,自此差距持續拉大,台灣人均所得長期難以超越南韓,然自從蔡英文總統上任,過去5年以來南韓和台灣的人均所得差距持續縮小,預估今年台灣有望迎頭趕上。 
據南韓媒體《Business Korea》25日報導,內容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表示,今年台灣人均所得預計至少增長6%至36000美元以上,南韓人均所得則預計小幅增長190美元至34990美元。
中華經濟研究院回應,這是因為南韓經濟高度依賴企業集團,雖然具有規模經濟的優勢,但面對經濟萎縮時的反應比較遲緩,「與此同時,台灣正受益於正在進行全球供應鏈重組」。
報導提及,蔡英文於2016年上任,開始聚焦施政措施放在技術,尤其是半導體產業,還有執行友善企業的政策,多年來提供各種有吸引力的激勵措施,使企業成功回流。2019年和2020年,約有209間台灣企業從中國回流,投資金額高達32兆韓元,同時讓台灣增加了約6.5萬個工作機會;此外,包括微軟、英特爾在內的外國公司也增加了投資,台灣出口在過去10年中成長100%,經濟成長率在2019年和2020年均居世界首位。
針對台灣近年以來經濟成長的現象,蔡英文22日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2021年,中央政府總決算歲入歲出賸餘2971億,這不但是歷年新高、更是連續4年破千億;而經濟部也公布,3月的外銷訂單達到626.9億美元,年增16.8%,創下歷年同月新高,從去年以來,台灣的出口不斷創下新紀錄,已達到連續25月正成長。
報導指出,目前全球前10大無廠半導體公司,含有6家美國公司(高通、輝達、博通、超微半導體、邁威爾科技和賽靈思)與4家台灣公司(聯發科、聯詠、瑞昱和奇景光電 )。據1名業內人士透露,「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成長正在加速台灣整體經濟的成長,隨著歐美與台灣半導體公司的密切合作,台灣在半導體的領導地位將會持續很長時間」。 
贏韓國了!韓媒預估:台灣2022年人均所得有望超越南韓! - 放言Fount Media https://bit.ly/3Cvqt23
-------------------------
IMF:台灣經濟強 今年人均GDP將凌駕南韓
2022/04/25 13:44
MoneyDJ新聞 2022-04-25 13:44:18 記者 陳苓 報導
IMF:台灣經濟強 今年人均GDP將凌駕南韓 - MoneyDJ理財網 https://bit.ly/3ydvglX
台灣經濟成長傲人,可望撂倒南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年台灣人均GDP將勝過南韓。
BusinessKorea 25日報導,IMF估計,今年台灣人均GDP將擴張6%、至36,000美元;南韓將提高190美元、至34,990美元,意味台灣人均GDP將凌駕南韓。2003年南韓人均GDP首次超越台灣,之後差距持續拉大。但是過去五年來台灣逐漸追上,預料今年將反超南韓。
2020年南韓經濟萎縮0.9%;2021年反彈4%、創2010年來的最高成長率。儘管南韓表現不俗,台灣抗疫成效極佳,經濟成績更為亮眼。2020年台灣經濟成長3.11%、2021年續升6.28%。作為對照,2010年代,台灣經濟成長率每年在1~4%之間。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指出,南韓經濟高度仰賴財團,財團在規模經濟上有利,但是碰到經濟萎縮時反應較慢;台灣則持續受惠於供應鏈重整。2019和2020年,209家台企從中國鮭魚返鄉,在台投資了32兆韓圜、創造了6.5萬份工作。與此同時,微軟(Microsoft)和英特爾(Intel)也加碼投資台灣。過去十年,台灣出口飆升100%,2019、2020年的經濟成長均在全球名列前茅。
此外,當前的全球半導體情勢對台灣較為有利,三星電子雖是全球記憶體龍頭,台積電卻稱霸非記憶體,非記憶體的市場規模是記憶體的150%。而且世界前十大IC設計商包括六家美商:高通(Qualcomm)、輝達(Nvidia)、博通(Broadcom)、AMD、Marvell、賽靈思(Xilinx),以及四家台廠:聯發科(2454)、聯詠(3034)、瑞昱(2379)、奇景光電(Himax)。業界人士說,半導體業讓台灣經濟加速成長,歐美與台灣晶片廠緊密合作,台灣在業界的領導地位將歷久不衰。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IMF:台灣經濟強 今年人均GDP將凌駕南韓 - MoneyDJ理財網 https://bit.ly/3ydvglX


IMF:2022年台灣人均GDP有望超越韓國
IMF:2022年台灣人均GDP有望超越韓國 | 國際焦點 | 國際 | 經濟日報 https://bit.ly/3RsgNtm
2022/04/26 21:45:26
中央社 記者廖禹揚首爾26日專電
受半導體等產業帶動,台灣出口在疫情下逆勢成長,韓媒引述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預測報導,台灣今年人均GDP可能時隔19年反超韓國。
根據IMF最新預測,韓國今年人均GDP可望成長190美元至3萬4990美元,台灣則預估大幅成長2200美元至3.6萬美元,是2003年人均GDP被韓國超越後首次逆轉。
韓國中央日報引述專家分析指出,台灣與韓國經濟結構類似,同為出口導向國家,且出口品項類似,人均GDP被逆轉也代表以尖端產業為核心動力的台灣產業較韓國快速成長。
IMF去年底原本預估台灣人均GDP可能在2025年超越韓國,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也做出同樣預期。但若IMF最新預測準確,台灣超越韓國的時間大大提前3年。
報導也比較台韓的代表性企業台積電(TSMC)及三星電子近年表現,台積電市值在2019年11月超越三星電子至今,兩家企業市值差異至今年4月25日已擴大至1.5倍。
報導指出,兩家企業的表現差異不只是單純的企業競爭結果,還受到疫情影響,市場需求從三星電子主力的記憶體快速轉向台積電具有優勢的其他品項。而且除台積電外,台灣在系統半導體、封測等領域也有許多優秀中小企業,合力推升台灣經濟復甦。
而從出口來看,台灣出口規模雖不如韓國,貿易順差卻大幅領先韓國。據韓國市場調查機構分析,以今年3月為基準的近12個月內累計順差,韓國僅約15.5兆韓元(約新台幣3690億元),台灣則達66.2兆韓元(約新台幣1兆5762億元)。
專家分析,台灣的優異出口表現主要受惠於抓住國際供應鏈重組商機,從對積極推動供應鏈重組的美國出口便可略見一斑,台灣對美國出口在整體占比達到17.2%史上新高同時,韓國對美出口占比仍維持在與先前差不多的15%。
IMF:2022年台灣人均GDP有望超越韓國 | 國際焦點 | 國際 | 經濟日報 https://bit.ly/3RsgNtm
--------------------------------
輸19年終於贏韓國! IMF預估:台灣今年人均GDP可望反超韓國
2022-04-26 10:51
韓國媒體報導,在總統蔡英文領導下,2019年及2020年台灣經濟增長率在全球名列前茅。資料照片/林啟弘攝
(菱傳媒/綜合報導)COVID-19疫情衝擊世界各國,台灣因疫情控制穩當,經濟表現亮眼,韓國媒體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今年台灣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超越韓國。若預估成真,這是台灣自2003年GDP落後韓國以來,首次逆轉反超。民進黨立委林楚茵也開心在臉書發文說,「我們終於贏韓國了!」
韓國《BusinessKorea》昨(25日)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今年台灣人均GDP將成長6%、達到3萬6000美元;韓國則是小幅度增加190美元、至3萬4990美元。自從韓國在2003年首次超過台灣,之後差距繼續拉大,但過去5年來差距一直減少,今年台灣有望超越韓國。
報導中也提到, 2020年韓國經濟萎縮0.9%;2021年強勢反彈4%,儘管表現不俗,但台灣抗疫表現穩健,經濟成績更是亮眼,台灣經濟在 2010 年代呈現 1% 至 4% 的年增長率後,2020 年增長 3.11%,2021 年增長 6.28%。至2025年,韓國和台灣的人均 GDP 估計分別為 4萬2719 美元和 4萬2801 美元。
報導也說,台灣總統蔡英文從 2016 年開始重視技術,尤其是半導體技術,並實施有利於營商的政策,2019年和2020年超越200家台灣企業從中國回國,包括微軟和英特爾在內的外國公司也增加在台灣投資,台灣出口在過去10年中增長了100%,2019年和2020年經濟增長率在全球名列前茅。
林楚茵今早也在臉書開心說,「我們終於贏韓國了!」她表示,台灣經濟成長有目共睹,小英總統上任以來持續推動企業回流,,不再只會傾中、喊口號,根據IMF資料預估,今年台灣人均所得將超越韓國,「一舉逆轉2003年開始落後的局面」。
輸19年終於贏韓國! IMF預估:台灣今年人均GDP可望反超韓國(即時) https://bit.ly/3yd46M4


各國或地區人均名目GDP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台灣人均GDP達到5萬2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台灣人均GDP達到5萬2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台灣人均GDP達到5萬23

各國或地區人均名目GDP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人均GDP、GDP成長率代表什麼?
通常,我們會進一步用「人均GDP」與「GDP成長率」來衡量一個國家/地區的經濟成長狀況。
人均GDP顧名思義,是將GDP總額,除以國內人口數後算出來的平均值。人均GDP可以用來衡量一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與整體經濟發展程度,數字愈高,代表該國人民產值與消費水準就愈高。
目前全球人均GDP第一名國家是盧森堡,達131,782美元,台灣則大約35,000美元,全球排名26。
IMF預估,南韓今年人均GDP可望成長至3萬4990美元,台灣則預估大幅成長2200美元至3.6萬美元,是2003年人均GDP被南韓超越後首次逆轉。
台灣人均GDP有望首次逆轉南韓!什麼是GDP?人均GDP代表什麼? https://bit.ly/3TaNrkD


新加坡、香港、南韓人均GDP分別為五二一七九美元、三八七九七美元、二五○五一美元,台灣是二一一四一美元+22K政策造成低薪化 外勞達47萬人高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List of European countries by GDP nominal per capita for 2021 (Predictions of IMF, Published: October 2020) : europe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1台灣人均GDP達到5萬23

List of European countries by GDP nominal per capita for 2021 (Predictions of IMF, Published: October 2020) : europe


最新全球財富報告出爐 台灣人均亞洲最富、全球第5
2022年10月14日 週五 下午12:51
金融服務公司安聯集團(Allianz)12日公布「2022年全球財富報告」(Allianz Global Wealth Report 2022)。報告顯示,亞洲富裕程度超越歐洲,台灣人均淨資產達13萬8220歐元(約新台幣431萬元)超越日本、新加坡居亞洲第一,在全球排第5名。
最新全球財富報告出爐 台灣人均亞洲最富、全球第5(檔案照)
「2022年全球財富報告」指出,在人均金融資產總額部分,台灣為16萬4610歐元(約新台幣513萬),在調查的57個國家地區裡排名第9,亞洲僅次於新加坡的17萬3610歐元(約新台幣541萬)。但若看扣除負債的人均淨資產時,台灣的人均淨資產達13萬8220歐元(約新台幣431萬),正式超車新加坡的13萬4150歐元成為亞洲最富有,並在全球排名第5,僅次於美國、瑞士、丹麥與瑞典
不過,報告也統計各國「家庭負債占GDP比率」,占比最高者為南韓,高達109.1%,台灣及泰國則以90%並列第2。綜觀亞洲地區,家庭負債平均落在約60.6%,是全球唯一負債遠高於10年前的地區。
德國之聲(DW)報導,這份彙整2021年數據的最新報告分析近60個國家的資產和債務狀況,稱2021年可能是經濟大幅增長的最後一年,2022年將是轉捩點,全球可能發生「翻天覆地轉變」。
安聯這份報告以「最後的歡呼」(The last Hurrah)為題,點出2021年的經濟榮景,股票市場受貨幣政策驅動一路走高,家庭財富也受惠,全球金融資產連續第3年實現雙位數增長。過去3年內,全球私人財富增加60兆歐元,其中3個地區在資產增長方面表現突出,分別是亞洲(不含日本)增加11.3%、東歐增加12.2%、北美增加12.5%,主要的資產增長動力來自於股市繁榮,為2021年的財富增長貢獻約2/3。
報告還凸顯亞洲富裕程度超越歐洲。中國大陸私人家庭的金融資產總額估計為32兆歐元,占全球金融資產總額14%,而日本則為16兆歐元,中、日僅次於美國的103兆歐元。亞洲已取代歐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富裕地區。
安聯經濟學家霍爾茨豪森(Arne Holzhausen)表示,「人們在COVID-19期間沒花什麼錢」。儘管疫情打亂生活節奏,卻也替民眾省下度假、上餐廳和交通等開銷;另一方面,國家還會補償人民收入損失,人們的儲蓄因此增加。
但報告直言2022年是一個轉折。年初俄烏戰爭扼殺疫情後的復甦,並使世界發生翻天覆地轉變,助長通膨飆升,各國政府祭出貨幣緊縮政策遏止通膨;此外戰爭也加深能源、糧食危機。報告認為,在家庭金融資產價值連續3年創新高之後,貨幣緊縮政策正在擠壓經濟和市場,「按實際價值計算,家庭將失去1/10的財富。」
最新全球財富報告出爐 台灣人均亞洲最富、全球第5 https://bit.ly/3CX6KZa


「台灣每戶財富高於美國」被罵翻 主計總處:無關選舉
2022-11-16 11:20 經濟日報/ 記者
「台灣每戶財富高於美國」被罵翻 主計總處:無關選舉 | 財經焦點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Xs4cdN
關於有學者撰文指出「主計總處為何說謊:台灣每戶財富高於美國」一事,主計總處回應表示,「每戶財富(PPP)」為OECD之BLI指標之一,國際比較依PPP折算,且我國資料依OECD定義及規範計算、各國資料來源調查與公務統計兼有,以及國際比較常見各國資料年度不盡相同。同時,主計總處也強調,「無關選舉」。
主計總處指出,依OECD今年中公布之美好生活指數(Better Life Index,BLI),「每戶財富 (PPP)」為其衡量各國家庭部門所得與財富指標之一,國際比較時,OECD考量各國物價水準不同,不宜以市場匯率折算,而以民間消費PPP(購買力 平價)換算,以衡量排除物價水準差異後的實質購買力。
OECD定義「每戶財富」是指平均每戶家庭持有之金融(不含就業相關退休年金)與非金融資產(包括主要住宅、其他房地產、車輛及其他非金融資產等)減負債之淨額,我國依上述定義以國富統計相關資料及世界銀行與IMF公布的我國 PPP 計算。
主計總處表示,OECD納入比較的41個國家中,部分資料來自調查,部分國家(丹麥、荷蘭及挪威等)與我國相近,以財稅及公務統計資料為主。此外,OECD今年公布之BLI中,「每戶財富(PPP)」為2019年資料,惟各國因資料產製週期不同,加上存量資料(財富屬之)短期波動不大,當無該年資料時,OECD則採用最接近年度。
主計總處指出,國富統計是依預算法第29條按年編布,統計我國各經濟部門所持有可評價之「金融性」(包括存款、有價 證券等)與「非金融性」(包括房地產、車輛及其他非金融資產等)資產減負債之淨額。
2020年底我國全體家庭部門國內金融性資產(不含人壽保險及 退休準備)69.5兆元,其中現金及存款37.3兆元、有價證券(債券及股票等) 及其他國內金融性資產32.3兆元,扣除國內金融性負債18.2兆元(其中貸款 17.7兆元),國內金融性資產淨值51.3兆元,平均每戶575萬元,併計國外 金融性資產淨值及非金融性資產淨值,平均每戶財富1,263萬元。
主計總處強調,主計總處持續關注國民福祉,每年均於國情統計通報專區刊載部分BLI指標最新統計,及我國依相同原則計算的結果,供各界參考。如2021年公布「受僱者工時過長比率」、「全時受僱者平均年收入(PPP)」、「空氣污染」等,2022年公布 「教育程度」、「每戶財富(PPP)」等指標,無關選舉。
「台灣每戶財富高於美國」被罵翻 主計總處:無關選舉 | 財經焦點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Xs4cdN


全球第5富有國 台灣人均金融資產淨值480萬
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全球第5富有國 台灣人均金融資產淨值480萬 https://bit.ly/3RGWMmp
更新時間: 2023年9月28日 週四 下午2:47
▲安聯全球財富報告出爐,2022年台灣續居全球第5富有國家 人均金融資產淨產達14.16萬歐元、約新台幣480萬元。(圖/NOWnews資料照)
[NOWnews今日新聞] 安聯集團今(28)日公布2023年全球財富報告,2022年為可怕的1年,全球金融資產減少2.7%,也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降幅,過去20年的金融資產全盤歸零,有3/4被通膨吃乾抹淨,又以北美降幅最深,其次是西歐,亞洲即便平均成長率4.6%,但仍不能與2021 年的10.2%相並論,其中台灣每戶家庭金融資產總額成長3.6%,人均金融資產淨值高達14.16萬歐元、約新台幣480萬元,在最富有國家仍名列第5、亞洲第2。
安聯指出,對儲戶來說,2022是極為可怕的一年。在「全面疲軟」的情況下,資產價格全部下跌。 家戶所持有的全球金融資產慘見負成長2.7%,為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不過,3大資產類的增長率卻差異顯著。 證券 (-7.3%) 和保險/退休金 (-4.6%) 明顯受創,銀行存款卻強勁成長6%。 整體而言,價值6.6兆歐元的金融資產憑空蒸發。截至2022年底,總額高達233兆歐元的金融資產,其中的63.9兆歐元、約27%皆為亞洲家庭所持有。
至於金融資產降幅最深的是北美(-6.2%),其次是西歐(-4.8%)。反而亞洲,縱然成長率相對強勁,2022年該地區的平均成長率為 4.6%,但仍不能與2021年的10.2%相並論。日本居然也見成長,儘管增幅很小(0.2%)。 印尼和菲律賓等新興經濟體亦呈現了雙位數的成長。 中國的金融資產同樣十分強勁,增長了6.9%。 但與去年13.3%和過去20年的長期平均水平15.9%相比,依舊是令人失望的概況—無可否認地,再三的封鎖代價甚高。
儘管損失慘重,截至去年底,在正常情況之下,全球家庭金融資產仍然比新冠疫情前的水準高出近19%。 只是,一旦經由通膨調整後,約2/3的(名目)漲幅都因物價上揚而被抵銷掉,短短3年時間,實質成長率下摔來到6.6%。 雖然大多數的地區至少保住財富的實際增長,但西歐並不如此,所有的名目收益全盤歸零,全部都被吃光光,相較於2019年,實際財富甚至減少2.6%。亞洲正好相反,由於通膨不高,3年內實際財富幾乎成長了20%,尤其是中國和日本。
「多年來,儲戶一直抱怨零利率。」安聯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盧多維克‧蘇布蘭(Ludovic Subran)表示, 與儲戶真正敵對的是通貨膨脹。不僅疫情過後通膨肆虐不斷, 即便在台灣,名目成長和實際成長之間也出現鴻溝,縱然在通膨發生之前的20多 年,人均資產增長了330%,但當運用購買力而進行調整後,漲幅並不可觀,少少的160%而已,這也凸顯了聰明存錢和提高金融知識的必要性,通膨有如一頭貪婪難纏的野獸。 以長期儲蓄來說,倘若沒有一些推力和專業建議,大部分的儲戶都可能很辛苦。
繼2022年衰退之後,全球金融資產可望在2023年恢復成長。放眼望去,股市牛氣沖天正是支持此論調的主力。 總之,安聯預計全球金融資產將有6%左右的成長;同時,儲蓄行為也會進一步的「正常化」。 鑑於2023年全球通膨率約為6%,儲戶的金融資產應該還有1年的時間, 不會遭受任何實際的損失。
「然而,中期展望卻相當複雜。」該報告的共同作者Michaela Grimm表示。 「不會有任何貨幣或經濟的助力,春天尚未到來。 以股市平均報酬率作為假設,未來3年金融資產的平均增長範圍可望停留在4%至5%之間。 但就像氣候變遷導致天氣變得更加極端一樣,在新的地緣政治和經濟形勢下,預計會有更多的市場波動。 「正常」年反倒可能成為例外。」
而家戶資產負債表裡的負債科目也清楚顯示利率逆向的改變。截至2022年底,全球家庭負債總額55.8兆歐元,其中亞洲家庭持有32%,即18.1兆歐元。 隨著債務與經濟成長率的差距擴大至3.9個百分點,全球債務與GDP的比率(債務佔GDP比重)已大大的下降2個百分點以上,2022年來到66%。雖然這意味著全球家庭債務比率,已恢復到與本世紀初大致相同的水準,但人們對此穩定度大都無感,因其並不符合普遍認為世界已陷入債務深淵的看法。
事實上,世界債務的路線圖裡發生了巨大變化。 第一且最為重要的是穩定性成為已開發經濟體發展的特點。 另一方面,大多數新興市場的債務比在過去20年中都急劇上升。 就整個亞洲而言,到2022年底,此比率到達61%,較20年前的水準高出約7個百分點,安聯認為,這個平均值並且標誌著其他顯著的發展,例如在中國,債務比率已經增長3倍之多,高達61%。
不過,全世界的金融資產淨值巨降5.2%,至176兆歐元同時,亞洲倒是相反,成長了4.2%,來到46兆歐元,但並非此地區所有的國家,債務對成長的影響都為正,日本、韓國和馬來西亞的淨金融資產均有所下降,儘管幅度很小。
至於台灣的每戶家庭金融資產總額在2022年成長了3.6%,明顯低於2021年的12.7%增幅, 主要原因是資產類別之下的證券價值下跌5.5%。 其他兩大資產類則持續成長,而保險、退休金成長7.7%,銀行存款6.6%,兩者的漲幅速度甚至比2021年4.9%還要快。雖然2019年疫情爆發之前,金融資產增加了27.4%,但僅是名義上的增長。 經通膨調整後,3年內增幅降至21.6%。
台灣2022年負債成長放緩到6.3%,債務與GDP的比率依舊不斷上升至 92%,創下歷史新高。在亞洲只有韓國家庭的負債高於台灣家庭,不過,由於台灣家庭擁有的金融資產是負債的6倍之多,此情況並不太令人擔憂, 最終台灣金融資產的淨值上漲了3.1%。 台灣的人均金融資產淨值高達14.16萬歐元,仍然在最富有國家排名中名列第5,以亞洲來說,僅新加坡的家戶更為富有。
全球第5富有國 台灣人均金融資產淨值480萬 https://bit.ly/3RGWMm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