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柯文哲發言好頭痛! 沈伯洋:每句話都有道理但合起來是災難......
看柯文哲發言好頭痛! 沈伯洋:每句話都有道理但合起來是災難......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RJgrjZ
2023/12/31 21:38祝蘭蕙/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昨天(30日)在唯一一場總統選舉辯論會上談解決貧富差距時,疑似口誤稱「所得稅要窮人課徵多一點」,引發外界議論。對此,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沈伯洋直言,柯文哲每一句話都可以講得很有道理,但將這些話合在一起來看會發現全部是災難!
柯文哲30日在總統選舉辯論會回應媒體提到如何扭轉貧富差距的問題時,引述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於2013年出版的暢銷書《21世紀資本論》內容,稱只有2個方法可以解決,其一是「所得稅要窮人課得多」,其二是社會福利要偏向弱勢。柯文哲發言曝光後隨即引發網友批評,事後柯辦也趕緊跳出來滅火,坦言柯當時口誤,原本他想說的是「所得稅要富人課得多」。
對此,沈伯洋在臉書表示,柯文哲口誤說要課貧窮人口多一點所得稅,他認為無心失誤沒什麼,但比較有疑問的是,「按照柯引述的《21世紀資本論》,要解決的方式是課資本持有稅吧?我看後來柯辦事後澄清了這一點,但是該書作者最不爽的就是『資本世襲』,爸爸幫忙買房子就是經典案例,結果不到幾分鐘,柯就開始說爸爸買房子(應為農地)的事......」。
沈伯洋也忍不住嘆,「(柯文哲)每一句話都可以講得很有道理,合在一起全部是災難......更不要說還提資安、重刑、抵抗統戰SOP、錯誤的聯合政府等一堆完全不合理的政策結構,頭痛!」網友也紛紛表示,「他的言論很多都這樣,互相衝突,前後不一,根本無法整合起來」、「發現他每次的矛盾和自打臉都是因為想到哪喊到哪,做到哪又修到哪」、「柯文哲的SOP就這樣,先用恆真句開頭,再加上每一句都有點道理,但全部放在一起都自相矛盾的包牌大法」。
看柯文哲發言好頭痛! 沈伯洋:每句話都有道理但合起來是災難......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RJgrjZ


《資本論》第一卷問世150年(上)──影響世界的著作如何誕生?
作者 蔡慶樺
2017-03-28
《資本論》第一卷問世150年(上)──影響世界的著作如何誕生? | 蔡慶樺 / 德意志思考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dLAUF1
前幾年,一部叫好叫座的記錄電影《德意志人》(Die Deutschen),介紹影響德國歷史發展與左右德國認同的系列人物。其中一集介紹馬克思,稱他是繼馬丁路德之後影響世界史最大的德國人。不過兩人在今日受注意程度相差甚遠。今年剛好是宗教改革500週年,德國出版界視為盛事,推出多本專書及活動。相對於路德,馬克思的學說在德國統一後這些年來沉寂許多。
其實今年是重探馬克思的最佳時機,因為這是對於社會主義來說極具意義的時候──明年是馬克思200歲冥誕,而今年是俄國社會主義革命100週年,也是《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50週年。此時各大書店已經針對馬克思著作推出主題書展,而學術單位也紛紛規劃重新探討其思想的研討會,例如歐登堡(Oldenburg)大學3月研討會「資本論150年──批判中的資本論」(150 Jahre Das Kapital — Das Kapital in der Kritik)以及特里爾(Trier)大學10月研討會「2017年馬克思會議──21世紀的理論與實踐」(Marx Kongress 2017—Theorie und Praxis im 21. Jahrhundert)。
1867年,馬克思耗盡多年心血,終於在倫敦寫成資本主義分析巨著《資本論》第一卷。在第一版的序言中,他說《資本論》是1859年出版《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延續,之所以會花了這麼多年才能寫成《資本論》,是因為他疾病纏身,漫長的貧困生活以及無窮盡的閱讀材料及寫作壓力,幾乎要壓垮他。1867年8月14日在一封寫給恩格斯的信裡,他說:「本週,那個狗屎終於要完成了(Diese Woche wird also die Scheiße fertig)。」可看出他終於要擺脫這個重擔的心情。
不過,雖然稱為狗屎,馬克思還是相當得意他能對資本主義的生產與交易方式作出精確批判,以及發展出更完整的理論鋪陳,他寫道,比起《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卷的內容不管在「脈絡、完整度或表達方式」上都更好。
第一卷的標題是《資本的生產過程》(Der Produktionsprozeß des Kapitals),馬克思在開頭描述商品(Ware)的特殊地位,包括商品與勞動、勞動者與僱主之關係。他知道商品性質抽象難懂,但是這個開頭卻是他政治經濟學的核心,因此花了特別多心力寫作。他寫道:「對每一門學術來說都是萬事起頭難,對於第一章──也就是包含商品分析的段落──的理解,因而會造成最大的困難。而那些更加涉及價值本質與價值量的部份,我已盡可能地使它們通俗易懂(popularisiert)。」
幾經波折的出版過程
《資本論》不是憑空蹦出來的,而是馬克思長期思想累積發展的成果。他自己曾表示,1857年寫成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綱要》(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可被視為後來《資本論》的原始稿,而接下來幾年間馬克思陸續完成多卷《政治經濟學批判》(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可見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經歷至少10年發展,不斷閱讀書寫觀察,最後才推出了《資本論》。
在《綱要》中,已經可以看到《資本論》處理的主題:價值、工資中的剩餘價值、資本的生產過程、流通過程、資本與利潤的關係等等。而經過十年鑄一劍,馬克思逐漸完善他對這些原料的加工,認為終於能夠提出一個精確明白的政治經濟學說,以作為切入世界史的工具,也作為工人運動的理論之作。
從第一卷出版之際馬克思的書信裡,可以感受到當時他如何自豪能清楚闡釋複雜理論,並非常期待自己在德國被接受。《資本論》第一卷雖在英國寫成,但是他找到漢堡的出版商Otto Meißner,並為了在德國出版事宜離開倫敦到了德國。1867年4月17日,馬克思從漢諾威寫信給日內瓦的友人Johann Philipp Becker,說手稿已交由Meißner送印,以便趕於5月底上市,並預告了書名為《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Das Kapita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Oekonomie),第一卷為《資本的生產過程》,該書對於包括地主在內的市民將有爆炸性的作用,請求Becker運用其媒體人脈,在各家報紙上宣告此出版訊息。
4月30日,他同樣從漢諾威寫信給紐約國際工人協會的Sigfrid Meyer,說明自己遲未回信的原因:「我必須善用每一個還能工作的時刻,以完成我的著作。為了完成這本著作,我已經犧牲了我的健康、生活的快樂以及家庭。」他同樣說明了出版計畫,並認為其著作不只鉅細靡遺地掌握了一般學術發展狀況,還納入了過去20年來英國最新官方文件,對英國無產階級有第一手的掌握。
此外,馬克思還雄心勃勃地擬出版法文版。5月1日他致信達姆斯塔特的醫師暨哲學家Ludwig Büchner,盼為他介紹適合的法文譯者,因為他被路易菲力與路易波拿巴驅逐通緝,無法親自去法國尋覓譯者並接洽出版事宜。他認為,《資本論》法文版勢必可以將法國讀者從普魯東的「唯心主義化的小市民思想」中解放出來,並對抗在國際工人協會具有影響力的普魯東主義。
不過,他的出版計畫並不順利。5月5日寫給女兒燕妮的信裡,他說這本書實在太厚了,以至於無法如期印製完成,書商Meißner極為憤怒,因為之前已出版書訊,並在各報刊宣佈上市日程。其實馬克思的說法不盡正確,從他那段時間的通信往來看得出,印製日期一再延後不只是書的厚度使然,還因為他隨時在訂正修改書的內容。
最後8月27日,馬克思將第一版序言寄到紐約給Sigfrid Meyer,盼他盡可能地刊載於各種報刊上。那一年9月14日,這個命運多舛的第一卷才正式出版。而出版後1,000多頁的手稿收藏於出版商Meißner的檔案庫裡,直到1929年由他的長孫捐贈給德國社會民主黨(SPD),後遺失於二戰戰火中,今日行蹤成謎。
「這說的正是閣下的事」
雖然序言中馬克思自稱把政治經濟學弄到通俗易懂,但問題是,一般讀者並不覺得。在Frank E. Manuel的《馬克思安魂曲》(A Requiem for Karl Marx)中,描述了當年出版這本書時的情況。在第一卷出版前,馬克思與恩格斯都興高采烈的期待,這本必將造成轟動的理論鉅作會帶來財富,將讓馬克思擺脫身心和經濟上的困境,也可以讓恩格斯不再需要花心力經商才能支持他們的革命事業。結果出版後,除了恩格斯透過不少他在經濟學界的人脈關係,刊登了一些評論外,幾乎沒有任何迴響。
馬克思當然是失望的。這本書是他累積多年的閱讀與觀察,也自豪自己從哲學進入政治經濟學後,終於能以政治經濟學者的身份處理年少時不知如何分析具體社會條件的難題。他1843年離開德國,在法國與英國看到已經完成的資產階級革命,在流亡中觀察工業國家的生產與交換模式,最後滯留英國18年,才終於寫出了這第一卷。他分析的是英國的狀況,因為當時的德國不像英國有那麼大規模的工業生產與資本流通,從資本主義矛盾或是階級鬥爭的廣度與強度看來,英國才是「最經典的場所」。但是馬克思的對話對象,卻還是德國讀者,他勸告德國讀者不要看到本書分析英國狀況就心安了,並覺得德國還沒到那麼糟糕的程度。他呼喚這樣的天真德國人:「這說的正是閣下的事!(De te fabula narratur!)」
當時的德國人並未讓這句拉丁文打動。或許Manuel的評價正可以說出一般人不願閱讀《資本論》的原因。他認為《資本論》中,馬克思在複雜論證裡使用了大量文學類比與隱密嘲弄,但是大部分同時代讀者關注的卻是理性論題:「……任何讀者想要完全理解書中許多的挖苦內容和意義,或是體會註腳中展現的博學,就必須受過良好教育,並熟悉德國、英國和法國文學的主要特徵,工人在這個定義下當然是被排除在精心挑選的讀者群之外。」
換言之,馬克思的博學、好辯、好用典,加上無窮無盡的引例、開了多線論述等等的寫作習慣,使得這本《資本論》絕不好讀。舉個例子就可以知道其閱讀難度:出版商Otto Meißner雖然在漢堡,但是漢堡一來沒有足夠的印刷機器能夠趕工印出這本大部頭著作,而另一方面漢堡也沒有可靠的編輯有足夠能力校閱《資本論》,因此Meißner將手稿送到當時出版業的重鎮萊比錫,在那裡出版。但即使萊比錫出版業群集,理論上有最好的人才,恩格斯還是在一封給馬克思的信裡表達了他的悲觀:「我不相信,萊比錫的校閱者的學識,足夠應付你的書寫方式。」
思想史家以賽亞.柏林(Isaiah Berlin)在他的馬克思傳記中曾盛讚,1867年時《資本論》第一版的問世,對於國際社會主義來說是劃時代的盛事。但其實這是後見之明,150年前,學界或工人都看不出來這本書的價值。後來被視為勞動階級聖經的《資本論》,因為當時乏人問津,再加上馬克思自己的身體狀況不佳,後續出版速度極慢。第二卷與第三卷分別在1885年、1894年出版,馬克思已於1883年逝世,在世時只見到了第一卷。1963年時德國社會民主黨慶祝創黨百年,出版鉅著《百年社會民主》(100 Jahre Sozialdemokratie 1863-1963 SPD),其中即收錄《資本論》1867年首版封面,說明該書是社會民主發展的重要思潮代表,可是作者也表示,一直到多年以後勞動階級才重視這本書的價值。
《資本論》第一卷問世150年(上)──影響世界的著作如何誕生? | 蔡慶樺 / 德意志思考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dLAUF1
--------------------------------
《資本論》第一卷問世150年(下)──馬克思主義今天還有意義嗎? | 蔡慶樺 / 德意志思考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r5pFu7
《資本論》第一卷問世150年(下)──馬克思主義今天還有意義嗎?
作者 蔡慶樺
2017-03-28
回到馬克思主義
不同於馬克思在世時候的寂寞,他的《資本論》陪著人類歷史走過了動蕩的20世紀。但是,在共產陣營垮台、冷戰結束後,《資本論》被束之高閣,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一度不再被認為足以提供社會問題的解答。
可是,法國哲學家德希達在上世紀90年代時,已寫作《馬克思的幽靈們──負債國家、哀悼及新國際》(Marx' Gespenster: Der verschuldete Staat, die Trauerarbeit und die neue Internationale),在共產主義垮台的後冷戰時空裡,在一片新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主導的意識形態勝利呼聲中,要為逝去的馬克思舉行「哀悼」。但這不是安葬馬克思,而是揭示馬克思的各種幽靈仍遊蕩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宣稱共產主義已死,甚至認為共產主義從未真正活過,是個幻象,但德希達說,「幻象從不會消亡,幻象永遠是將-來者(zu-künftig)、再-來者(wieder-künftig)」。因為資本主義的創傷未曾被治癒,我們想驅逐馬克思,但這個幽靈(或者複數:幽靈們)總是以各種姿態再現身。他在馬克思幽靈們的幻影中,提出一種無確定內容與指認對象的彌賽亞主義,呼籲建立一種解構國族與資本主義社會的「新國際」,以穿透各種組織、政黨、人民共同體、階級等認同,作為回應新世紀各種危機挑戰的答案。
德希達的「馬克思幽靈學」在90年代並未在德國左派論述裡引來迴響──也許太過哲學,也許他所呼籲的超越階級與國族認同的「新國際」太過抽象,也許在那個年代這樣的呼籲太過不合時宜。可是這幾年來,情況出現了新的變化,書市出現愈來愈多批判資本主義著作,學界也有一股重回社會主義的呼聲,尤其是資本主義有愈來愈失控的傾向,學者與社會運動者不能不思考,所謂資本主義的勝利,究竟帶來了什麼?失控的資本以「賭場資本主義」(Kasino-Kapitalismus)形式不斷破壞金融秩序,貧富差距愈來愈難以克服,這個世界危機四起,是不是因為當代人太過信任資本主義的原因?
Thomas Piketty的《21世紀資本論》成為熱潮,說明了貧富不均問題幾百年來始終、且愈來愈困擾我們。此外,歐陸幾位知名理論家這幾年來也不約而同回到馬克思尋求答案。例如巴黎左派哲學家Alain Badiou的名作《共產主義假設》(Die Kommunistische Hypothese)便主張,我們今日面對的議會民主、與資本主義緊密結合的政治經濟體制,其實與1840年左右年輕馬克思看到的時代類似,我們都清楚感受到了「毫無出路」,而當時的馬克思可以在毫無出路中設想出可能的出路,我們也不應該放棄,還是可以在共產主義的假設中思索解放政治的可能性。2012年起文化評論家Slavoj Žižek與倫敦大學法學及政治哲學教授Costas Douzinas及Badiou合編的《共產主義的理念》(Die Idee des Kommunismus)三卷,就是為了回應Badiou提出的問題,收錄了歐美超過20位左派理論者回到馬克思批判角度的論述。
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所長Axel Honneth,於2015年出版一本理論作品《社會主義的理念》(Die Idee des Sozialismus),也是回到馬克思的嘗試。他不認為這個時代社會主義應該被打入冷宮,而應該試著更新社會主義的理念,讓社會主義具有解決當前問題、塑造未來的能力。他認為,以往的社會主義傳統是從經濟學角度出發,關切的是勞動者、僱佣關係、商品、生產、交換等議題,其問題意識是建立在19世紀工業發展的背景中。但是在21世紀,社會主義對於當代聚焦於「社會自由」的各種政治與個人生命形式及其問題,缺乏反應能力。當年馬克思看到的是異化勞動造成人的不自由,可是今日的問題要廣得多,「在個人關係以及民主意志形成中的強迫與宰制……今日的社會主義不再關於受僱勞動者,而更是關於政治公民」。
換句話說,Honneth擬重述當代的歷史與社會條件,並且用更新後社會主義的理念去探索此條件下符合我們經驗的世界,以確保我們存在於此社會的政治與個人自由。他認為只要我們把社會理論架構更新,就會發現兩個世紀前被倡議的社會主義中「仍有生機勃勃的火花」(ein lebendiger Funke)。
對於這個呼喚回到社會主義、並完成社會主義未竟之業的哲學家來說,他看到的今日社會有什麼問題?他認為我們生活在一種奇特的分裂中:一方面我們對於社會與經濟關係發展的畸形模式、對於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的弊端強烈地憤怒不滿;可是另一方面,我們又缺乏規範性的方向感(normativer Richtungssinn),無力去超越現存體系,想像資本主義外的社會狀態。我們抗議,但我們要什麼?我們要走向哪裡?
而這就是古典社會主義的力道所在,從法國大革命以來的所有社會運動,都帶著某種對未來社會的理想,某種烏托邦想像,可是這種烏托邦思潮在當代社會中已經中斷。這種對未來的無想像,部份也與後現代拒絕進步的史觀有關。Honneth認為我們必須回到社會主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尋回「超驗的想像能力」(transzendierendem Vorstellungsvermögen);而馬克思就是擁有此能力的佼佼者。
真實的生命
Badiou於去年出版的《真實的生命》(La vraie vie)被翻譯成德文,名為《嘗試敗壞青年人》(Versuch, die Jugend zu verderben),說明了今日作為一個左派是什麼意義,提出另一種面對馬克思思想遺產的可能性。。
Badiou是以一個向青年說話的哲學家身份寫這本書,開章他談起,蘇格拉底也曾被指控使青年腐敗,然而哲學家所作的事只是向青年們指出權力的腐敗處,哲學處於權力的對立面,抗拒著個人利益,追求普遍性,以及一種更優先於一切政治職位、一切政治領袖的生命/生活──那就是真實的生命(Das wahre Leben)。
什麼是真實的生命?針對這個哲學唯一的關切問題,Badiou答說那是「值得追求的東西,是真正值得去過的生活,是某種金錢、慾望、權力都不及的東西」。而哲學家之所以敗壞青年,乃因「使得青年不走上預先被給予的路,不毫無抵抗地遵從社會預先的規劃,使青年創新並在這新事物上發展出對於何謂真實生命的新觀點」。
這是一本歌誦青春之書,Badiou寫道,對於希臘人來說,青春的初期是英雄主義、詩歌與慶典的階段,而青春結束時,不再有詩歌,只有義務,以及被小心建構的生活。而他看到的今日的青年,比起上一代擁有更長的青春,更多的自由,更少被迫過著預先安排好的生活。可是這樣的青年真的能夠擁有真實生命、過著真實生活嗎?他說,86%的資源掌握在10%人的手上,而1%的人佔有了46%的資源,世界上50%的人身無分文,因此無產者才是多數,那些佔領華爾街、舉著「我們是99%」的青年們,只是中間的少數。他呼籲,青年必須與50%的無產多數聯合,才能確保自身的存在,找到自己的真實生命。
正是在這個意義下,Badiou認為抗議的青年應該效法西方60、70年代反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學運,擴大陣線。他不同於當今個人化反抗路線,擬回到馬克思的階級論,重提共產主義理念,但不留在勞動階級與資產階級的分法,而是要青年去透過國際聯合、與無產者聯合,想像一種集體平等秩序,這種集體是尋找新的象徵秩序(neue Symbole)的重要過程:「也許我們就是得離開固定的位置,步上迷航之旅,這不再是虛無主義的迷航,而是在一種被引領方向的、被羅盤帶領的、對於真實生命的追求,對於全新的象徵的追求。」
可以說,他所呼喚的左派仍是馬克思的左派,必須正視社會關係及財產關係,拒絕個人化的反抗,強調集體行動力。而他與Honneth一樣,都強調想像新世界、規範性的方向感對於改革這個現有世界的必要性。
我們說不同的語言
不過前述這些重提馬克思、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討論裡,似乎都更著重青年馬克思的哲學,而對於《資本論》的政治經濟學較不著重。可是,這麼一來應當如何看待馬克思耗盡多年心血從哲學走向政治經濟學的思想發展?
當然馬克思自己批判過烏托邦社會主義的單純的浪漫主義,但是一種平等的、無剝削的烏托邦社會概念確實也提供他思想發展的養份。哲學家Ernst Bloch曾提出一對概念討論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冷流與暖流(Kälte- und Wärmestrom)。冷流著重的是政治經濟學,研究既存的社會與經濟條件,以找到社會改變的可能性;而暖流則是青年馬克思的論述,是人道主義的、反剝削與壓迫、追求個人解放,且強調一個烏托邦的願景目標。Bloch認為兩種潮流必須同時存在、互為補充。只擁抱暖流,將忽視了人存在的社會環境與經濟條件,容易只有一種抽象而不切實際的滿腔熱血;可是只知冷流,也將過於強調經濟論與功能性,失去烏托邦願景,忘記人類解放理想之可貴。
在他提出此對概念時,社會主義思想處於偏重經濟條件分析的思路上,對於暖流較為忽略。而Bloch認為這種忽略是忘記了烏托邦,也忘記了人類作為全人的解放可能,因此特別著重希望、烏托邦等暖流概念。可是,在《資本論》出版150年後,今日Honneth重提烏托邦願景、Badiou回到階級聯合、學生透過與無產者同一陣線以尋找真實的生命,這些似乎又將社會主義的思潮持續推向暖流。這些發展,也許正指出了這個時代的問題:我們遺忘了2個世紀前人類的悲慘處境,曾經引發各種對於「一個更好的世界如何可能」的想像與追求,也許是因為人類活在自信是史上最好的年代裡,也許是因為剝削機制更細微難察地運作著,也許我們都忙著我們的小確幸,不再有時間思考真實的生命。
最近德國上映的電影《年輕馬克思》(Der junge Karx Marx),回到那個提出願景的時代,在遺忘的今天喚醒人們對於勞動者悲慘命運的記憶。前海地文化部長、曾就讀德國影視學院的導演Raoul Peck最近以一部《我不是你的黑鬼》 (I Am Not Your Negro)聞名全球,而這部馬克思傳記電影裡,他也熟練地拍出了被壓迫者及反抗者的命運,呈現了30歲前的馬克思如何結識恩格斯、一步一步地從記者走上革命導師的流亡英法之路。
這部電影以極具張力的一幕開始:買不起煤炭的貧窮人們為了過冬,在樹林裡撿拾掉落枯枝,兒童想折取樹枝被喝止,大人們告訴他,只能撿拾地上枯枝。這時地主們騎著馬來到樹林,鞭打驅趕了窮苦者。此時電影背景的聲音,是20幾歲的馬克思唸著他寫在報紙上的嚴峻評論。
這位《萊茵報》的青年編輯,不滿統治階級與資本階級的合謀,批判議會未能改革《盜木法》(Holzdiebstahlgesetz),撿拾地上枯枝的窮人因而被控以竊盜罪,人民對於法律的理解與政府有落差,議會忘記了立法者的天職。這時候的馬克思看到的是法權關係,而不是政治經濟關係,但已經可以理解他後來對於國家與私有財產制的反感。在電影裡,恩格斯提示馬克思,應當開始閱讀英國經濟學家們的著作,於是他的社會批判便由熱血到冷靜,逐漸走向了政治經濟學。不過,即使進入冷流的分析,也不代表必須放棄熱血。馬克思以冷靜詳細的分析探問社會問題,武裝了他的人道關懷及實踐社會主義願景的能力。
電影裡有一幕對話,正可以呈現這樣的馬克思。他以調查童工狀況記者的身份去見工廠主,工廠主告訴他現在僱用了20個童工以及30個成年工人,日夜輪班工作。馬克思問:難道這不會太累嗎?工廠主辯解說:但這對健康不會有什麼影響,且他毫無選擇:「我們別無選擇,您也知道,不靠童工,我們根本不可能有競爭力。」
馬克思問:「那麼您必須支付他們公平的薪資吧?」
工廠主回答:「如果我調整童工的薪資的話,我很快就會破產了,這就是這個社會運作的方式。」
馬克思說:「不,先生,問題是出在現有的生產關係。問題不在社會。您不代表社會。」
工廠主說:「我不知道您說的生產關係是什麼。如果勞動力成本提高,就不會有利潤了,接著就不會有經濟,接著社會也會停擺。也許您想看到的是這樣?」
馬克思笑了:「我們的語言完全不同。您說那是利潤,我卻稱那是剝削。」
這正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來馬克思的思想遭遇了無數批判,卻難被完全捨棄。因為他的批判不斷現身,説出與主流語調不同的語言,點出很多人不面對的問題。把部份元素替換掉,前述對話完全可以無違和感套用在現代場景。如果我們把今日各種變形僱佣關係代入這段對話的童工,不也覺得工廠主的辯解聽來耳熟嗎?
世界記憶資產
2013年,《共產黨宣言》以及《資本論》第一卷被聯合國選為世界記憶資產(Memory of the World)。不過這本書不該只停留在記憶裡,追求平等、追求真實生命的理想仍需要被引領,迷路的人們仍需要一個羅盤來定出「規範性的方向感」。
時代輪轉,有些事情變了,有些從不變,這正是現在重讀《資本論》的意義,不是要回到紅色政權、或重拾歷史文件中對於過去的工業社會的批判,以為這個時代找到答案;更重要的也許在於再次提出那些150年前被提出的問題,問問這150年來發生了那些事情,試圖回答這些問題的答案、試圖回答這些問題的人為什麼會失敗、為什麼沒有人再想問這些問題了,而我們又為什麼允許自己遺忘這些問題。還有,如果我們要重提老問題,在不同於馬克思時的世界局勢裡,又該有什麼不同的提法──如同Honneth所提示的,社會主義的理念從未被完成過,是時候重問,在當代什麼是「社會的」(sozial)、「社會主義的」(sozialistisch),以及我們究竟想活在哪一種社會裡。
《資本論》正是要回答這些問題。它成書後,許多人擁抱它、也有許多人痛罵它。愛它的人不必然是照著馬克思的讀法,而有各式各樣的官方非官方詮釋;恨它的讀者也不必然就與馬克思站在全然對立面。可以說,這150年來的學術界與政界裡,《資本論》未曾提供單一版本的答案,人們讀到的是複數的《資本論》(正如德希達強調的,複數的馬克思幽靈)。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若沒有這本書,今日人類歷史將有完全不同的面貌。
倘若馬克思幽靈確實仍然遊蕩此世,他將對這150年的《資本論》說些什麼?也許仍將是1867年時他在第一版序言寫下的結語:
「我歡迎每一種科學的批判。而對於那些我從未與之妥協過的、所謂公共意見的偏見,我認為那位偉大的佛羅倫斯人的話語還是一如既往的真實:走你自己的路吧,讓他人說去!(Segui il tuo corso, e lascia dir le genti!)」
《資本論》第一卷問世150年(下)──馬克思主義今天還有意義嗎? | 蔡慶樺 / 德意志思考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r5pFu7


21世紀資本論-先《拯救資本主義》,再《不公平的代價》,然後《21世紀資本論》/勞參率58.7%、失業率3.82%/十八、十九世紀,在資本主義起步階段,由於礦山、機械、鐵路、火車等重工業的迅猛發展,出現了一個所謂原始資本積累時代,產生了一些巨富(所謂鍍金時代),帶來了貧富的巨大差別+馬克思的《資本論》的宗旨就是要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它不僅主張消滅階級差別,甚至要消滅私有財產,以此達到人人平等的公正、公義社會按照這個美麗無比的烏托邦去試驗,導致了人類有史以來最殘酷的共產主義/落實企業社會責任(CSR)、建立企業倫理文化,作為舒緩全球所得差距惡化的起手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先《拯救資本主義》,再《不公平的代價》,然後《21世紀資本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