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墳墓建築藝術-台南。南山公墓/賴氏萬壽塔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陳永華/台南永華宮 ( 廣澤尊王 )/明鄭時期諮議參軍陳永華對台灣教育文化與產業的貢獻,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及台南市鳳凰城文史協會,13日共同舉辦「2013年諮議參軍陳永華380年誕辰紀念文化巡禮」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永華宮/永華宮 紀念台灣諸葛亮 主祀廣澤尊王/永華宮主祀廣澤尊王,是明永曆16年陳永華從福建南安恭迎來台,俗名郭忠福/陳永華是鄭成功身邊重要的智囊軍師,台灣最早的淋滷曬鹽法就是他引進的,台南孔廟也在他的建議之下所建,有「台灣諸葛亮」之稱/台南社區大學與中西區公所、永華宮合辦「第三屆城市學習節」及教學課程博覽會以文化陣頭主題踩街,融入環保與社區文化,為廟會優質化增添趣味創意。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陳永華 (明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2-07-26_120615法華寺夢蝶園記碑

陳永華(1634年-1680年),字復甫,諡文正,福建龍溪石美(今龍海市角美鎮石美村)人[1],其夫人洪淑貞。在英國商館的記載中稱其為「本院」(英語:Punhee;臺灣話:Pún-īⁿ)。[2] 文資處清明前夕祭拜5座古墓 | 中華日報|中華新聞雲
陳永華十五歲時,其父任同安縣教諭。清兵入閩時,陳鼎殉國。鄭成功在廈門開府時,陳永華年方二十三歲。1656年(南明昭宗永曆十年)得兵部侍郎王忠孝推薦,與鄭成功論政,陳發表見解、分析未來,深得鄭成功的賞識,並譽「復甫乃今之臥龍也」,授予「諮議參軍」之職,委為其子鄭經之師,日後便成為鄭家麾下的謀士,於明鄭政權的治理,如擬定政策、建立制度之類,著實貢獻良多,因而有「鄭氏諸葛」之稱
《使臺錄》:「偽鄭陳永華臨危前數日,有人持柬借宅,永華盛筵以待,稱為池大人。池呼陳為角宿大人,揖讓酬對,如大賓。永華亡,土人以為神,故並祀焉。」此紀錄顯示陳永華被視為角宿星君的轉世,死後即受本地民眾的崇信。在武俠小說中,陳永華常被描寫為力主反清復明、武功高強的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但從歷史紀錄來看,陳永華本人,應該不太可能是位武功高強之人。但他確實是明鄭飽讀詩書的智囊軍師,也是臺灣歷史上有名的文人。
陳永華 (明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QQQiRq
生平
鄭森時期
1648年,清軍攻陷同安縣,陳永華的父親陳鼎被清軍所迫而自殺,陳永華便投靠鄭成功。鄭成功聘他為其世子鄭經的教師[3], 但陳永華沒有接受鄭成功授與的官位。[4][5]
鄭經時期
1662年六月,鄭成功逝世,這時在台灣的黃昭擁立鄭成功之弟鄭襲代理延平王和招討大將軍。陳永華、馮錫範等擁立鄭經,鄭經就帶著陳永華一同進攻台灣,擊敗黃昭的軍隊,結束這場內鬥。鄭經繼位延平王,並且任命陳永華為諮議參軍。
鄭經於1663年回到廈門後,發現鄭泰之前和黃昭有私下聯繫,對他產生疑心,想要逮捕鄭泰。陳永華向鄭經獻策[6],要鄭經假裝前往台灣,刻金廈總制的官印給鄭泰,宣稱把金門、廈門的防務交給他[7]。鄭泰收下印章,前來廈門答謝,鄭經就將他禁錮。
1664年,鄭經在金門、廈門被清荷聯軍擊敗,退往銅山島。這時人心不穩,降清的人很多,就連鄭經身邊也有人力勸降清。但是陳永華和洪旭勸說鄭經[8],投降的人很多都是奴僕、商人之類,謊報是鄭氏政權的官員,才得到清朝優厚的賞賜。萬一投降後,得到的待遇不理想,那可是會被當作笑話看[8]。鄭經於是放棄投降的念頭,退往台灣,並且將國政都交給陳永華處理。
1674年,鄭經響應吳三桂、耿精忠起事而渡海西征,命陳永華總制東寧,負責後勤作業。
永華為政儒雅轉粟餽餉,軍無缺乏。及經歸後,頗事偷息,而馮錫範、劉國軒忌之。三十四年春三月,請解兵。經不聽,既而許之,以所部歸國軒。
——連橫《台灣通史》
馮錫範同鄭經回台,見永華把握重權,而諸事方正敢為;且又屢受微譏,心實忌之,姑為陽好,陰與國軒謀,軒教錫範解除兵權以許之。範許其策善。一日,會永華於公所,範曰:『自愧扈駕西征,寸功俱無,歸來仍居其位,殊覺赧顏!諸凡檢點明白,當即啟辭,杜門優游,以終餘年。』永華信以為實,歸來即上啟乞休,經不允;華再加力陳,經意未決。範乘間啟曰:『復甫勤勞數載,形色已焦!今欲乞休靜攝,情出於真,宜俯從之!但其所部將士,可交武平伯為是。』經依範議,允永華告辭,將所轄部旅交劉國軒,軒啟辭者再,經命至三,軒始統永華軍,而錫範仍任侍衛如故。華方悟為範所賣,悔無及也,心大悒怏。
——江日昇《臺灣外記》
1680年6月,鄭經退返台灣,陳永華被當權者馮錫範、劉國軒排擠,陳後為馮錫範所騙,辭去總制與勇衛,退居龍湖巖(今臺南市六甲區赤山龍湖巖)。1680年7月逝世,後葬於天興州赤山堡大潭山(今台南市柳營區果毅里)。後來清朝把他的骸骨遷葬回泉州,遺留一小部分在原位。
史載
連橫《臺灣通史》提到:「陳永華,字復甫,福建同安人。永華聞父喪,即棄儒生業,究心天下事。時成功延攬天下士,接見後,與談時事,終日不倦。大喜曰:『復甫今之臥龍也。』授參軍,待以賓禮。」
在日本人川崎繁樹與野上矯介合著的《台灣史》中,稱陳永華「有經世之才,長於時務。鄭經經營的台灣政策,泰半出於陳永華的方寸之間」。
連橫《台灣通史》稱陳永華「開物成務,體仁長人;仿其行事,比之於諸葛武侯」。另外,連橫又評:「永華為政儒雅轉粟餽餉,軍無缺乏。及經歸後,頗事偷息,而馮錫範、劉國軒忌之。三十四年春三月,請解兵。經不聽,既而許之,以所部歸國軒。」
有人認為他輔佐鄭氏父子的功業有如諸葛亮輔佐劉備、劉禪父子,而稱陳永華為「東寧臥龍」、「鄭氏諸葛」。
經濟
參見:臺灣鹽業史
為解決軍隊糧食不足的問題,陳永華鼓勵明鄭將領進行軍屯,以米為最重要的農作物。甘蔗也是農業發展的重點之一,將甘蔗提煉出砂糖,再作為商品販賣給日本、英國。
此外,當時台灣民眾,只會用煎熬海水來製造食鹽,因此鹽的品質很差。陳永華為了改良製程而引進淋滷曬鹽法[9][10],流程大概如下:先在鹽田附近挖水溝,使海水淋到沙土上形成鹽土,再將從鹽土提煉出的鹽滷,拿去結晶池經過日曬得到一顆顆的鹽粒,提升鹽的品質。
還有,因為清帝國實施遷界令,造成台灣物價的上漲,尤其以布料最嚴重。陳永華建議鄭經賄清之海防將領,進行走私,貨物得以流入台灣,穩定了物價[11]。
教育
為了推廣儒家思想,在陳永華的建議下,1666年台灣第一座孔子廟建於卓仔埔,即今日臺南孔子廟,也是第一座官立的儒學學堂,人稱全臺首學[12]。另外在地方上設立學校,只要年滿八歲就要入學[12]。陳永華還制定科舉辦法,在天興州、萬年州,每三年有二次州試,合格後再通過府試、院試,就可進入太學就讀,以培養政府所需要的人才。此外為推動漢化,陳永華對於入學的原住民,特別免除他們的徭役[12]。
治安
陳永華引進保甲制度,來維持地方秩序。以十戶為一牌,十牌為一甲,十甲為一保。人民無論遷徙、職業、婚姻、出生、過世都要透過保甲向地方官員報備[13]。在治安考量下,陳永華還禁止賭博[13]。
文物古蹟
陳永華墓
「夢蝶園記」碑
陳永華將軍墓
主條目:陳永華將軍墓
陳永華夫婦原合葬於赤山堡大潭山(今臺南市柳營區果毅後)。鄭氏政權滅亡後,清帝國把兩人的遺骸,遷葬於福建泉州府同安後溪鎮下店鄉(今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後溪鎮後溪村),原來的墓碑就此荒廢。直到日治時期,被一位日本人發現,墓碑上刻:「皇明贈資善大夫、正治上卿、都察院左都御史、總制、諮議參軍、監軍御史,諡文正陳公暨配夫人淑貞洪氏墓」[14],墓碑才得以保存下來。1954年,在發現墓碑的原處,蓋了一座衣冠塚。曾在民國42年被列為二級古蹟,民國74年11月解除古蹟身分,因為其僅是衣冠塚;臺南縣政府於98年5月公告為歷史建築[15]。
陳永華將軍古墓,創建於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陳永華復甫,福建同安縣人,明諸生,深通孫吳兵法,復窮孔孟之書,父鼎以孝廉官同安教諭,明末死節,延平郡王鄭成功賞識陳氏才華,聘為參軍,使輔世子鄭經,永曆十六年五月,鄭成功積勞病逝,子經嗣位,授咨議參軍,草擬規章,規劃制度,百政俱舉,嗣擢總制,留守東寧,時經率軍轉戰漳詔,永華在後訓兵撫民,愛惜士類,儒術佐政,地方又安,稱世子文臣第一,永曆三十四年七月陳永華卒,與夫人洪氏合葬天興州赤山堡(即今果毅後)。民國十八年,於原野荒草榛間,發現墓碑,乃移置原墓地,重建保存之,墓碑文為「皇明贈資善大夫正治上卿都察院左都御史總制諮議參軍監軍御史謚文正陳公暨夫人淑貞洪氏墓」。民國四十二年,省政府指定為台灣省史跡。民國六十年本府撥款由陳氏宗親會重修民國六十五年五月由本府收管理。 文資處清明前夕祭拜5座古墓 | 中華日報|中華新聞雲
——台南縣政府製,中華民國六十五年六月,陳永華將軍古墓沿革陳永華 (明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QQQiRq

陳永華 (明鄭)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陳永華墓修復動土 黃偉哲:希望更多人深入認識台南文史 (5) 全臺開基永華宮 - 貼文 | Facebook
陳永華墓修復動土 黃偉哲:希望更多人深入認識台南文史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z4gPk1
「歷史建築陳永華墓周邊景觀修復工程」今由台南市長黃偉哲等地方各界主持動土。(記者王涵平攝)
2022/07/26 11:36
〔記者王涵平/台南報導〕「歷史建築陳永華墓周邊景觀修復工程」今由台南市長黃偉哲等地方各界主持動土,黃偉哲希望加強路標指引,方便更多人來參訪,多認識台南文史。
南市文化局表示,歷史建築「陳永華墓原址及墓碑」位於柳營區果毅後,墓主為延平郡王鄭成功的參軍陳永華,人稱世子文臣第一,為明鄭治台時期最高行政官及軍官,為台灣及台南發展基礎打下根基的重要人物。
棺柩雖在清朝初期即已遷葬至中國福建,但原址所留存的明鄭時期墓碑是陳永華在台開發之重要歷史見證,碑文佐證其功績,且歷史建築現址呈現當時軍屯的歷史背景,歷經時代變遷,墓碑仍保存完整,實屬不易且極具歷史文化意義。
文化局指出,陳永華墓在棺柩遷移後,疏於管理與整理,墓碑直至1929年日治時期才在荒煙漫草中被發現,移回原墓地重建。1971年原縣府撥交由陳氏宗親會重修為衣冠塚,1976年收回管理,建置涼亭與解說牌。2000年原縣府文化處與民間志工(被託夢者林志隆先生)合力進行墓埕修復及周邊植栽美化,並鋪設步道環繞。多年來由南市柳營區果毅社區發展協會義工隊及志工林先生協助環境整理維護。
南市文化局2021年編列500萬元經費補助進行修復,聘請具文化部傳統匠師認證之泥作匠師劉聰連專業協力,預計於今年12月竣工。
黃偉哲表示,該處歷史建築位置較偏遠,應加強路標導引,讓遊客容易前往,除修復文資本體,大幅改善園區景觀;也透過說名牌介紹,讓民眾遊客更瞭解陳永華參軍在台灣南部發展史之重要地位,結合柳營鄰近相關景點,更能串聯為知性旅遊路線,幫助地方文化觀光發展。
「歷史建築陳永華墓周邊景觀修復工程」今由台南市長黃偉哲等地方各界主持動土。(記者王涵平攝)
陳永華墓修復動土 黃偉哲:希望更多人深入認識台南文史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z4gPk1
「歷史建築陳永華墓周邊景觀修復工程」今由台南市長黃偉哲等地方各界主持動土。(記者王涵平攝)

4004117_1_14004117_3_12022-07-26_120129

墓碑上刻:「皇明贈資善大夫、正治上卿、都察院左都御史、總制、諮議參軍、監軍御史,諡文正陳公暨配夫人淑貞洪氏墓」

118996484_2144345072356907_8610125646182609593_n119001057_2144344935690254_32452485153465271_n118703040_2144345002356914_2468011509280756027_n118914239_2144345292356885_5890807205835837131_n118912058_2144345335690214_306469902559464316_n118922759_2144344795690268_5574703235682818796_n


第1322篇[台南柳營]永華沼澤生態池/陳永華將軍古墓/歷史建築X台灣景點導覽|Tainan Liuying Chen Yunghua Ancient Tomb X Taiwan attraction navigation - 施旅行—旅遊景點影像導覽計畫

27234ac987a8fdd2c490120f6b0796a1911800d63e0594c351a1a963183a89d3344157c6777feec817723b8ceb1218e899e9092e46af8d55100ad6bb951675821d25633914bf310f955a71ff94d41550efba119857a798cdc82526dcdc16082b6586c96fa8a62a9fa94945ff37ebb0c1e3621ccf19afdc93a3cafdcd93728f00

鹿鼎記中俠義形象武功高強的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相信許多人一定都不陌生,小說中的虛構人物陳近南形象就是取自於陳永華,對於台灣發展的貢獻非常大,輔助鄭經治理台灣盡了不少心力,猶如輔助蜀漢的諸葛亮一般。
1680年逝世後,與夫人合葬於天興州赤山堡大潭山(今柳營區果毅里),清國領台後,歸葬福建同安。也讓此墓成為墓墟,期間經歷了幾十年的荒煙漫草,也出現不少至今為當地人津津樂道的鄉野奇談,傳說陳永華將軍依然在此盡忠職守,操練兵士,可見至今眾人依然緬懷,終於在2000年由台南縣文化處與林姓商人合力進行墓埕修復及周邊植a栽美化,才有現今模樣。相傳陳永華將軍為清代秘密組織–天地會(洪門)的開山祖師,自稱「總舵主」,為了避免身份曝光,陳永華將軍在中國大陸各地的許多聯絡人,皆以「陳近南」為化名來發布命令。
飽讀詩書的陳永華將軍,曾經深得鄭成功的賞識,並譽「復甫乃今之臥龍也」,授予「諮議參軍」之職,後來有人認為他輔佐鄭氏父子的功業有如諸葛亮輔佐劉備、劉禪父子,而稱陳永華將軍為「東寧臥龍」、「鄭氏諸葛」。
【什麼是洪門?】
洪門一般人聽到會誤以為是什麼黑道堂口…No!這是天大的誤會!其實是歷史知名的天地會,而且已經擁有幾百年的歷史,因為明太祖的年號是洪武,洪武之家門為洪門。
對內稱「洪門」、對外稱「天地會」,是近代史上一個自發性的民族革命團體,滿清時代的洪門打著「反清復明」的鮮明旗幟,從事地下革命活動,為求自保,洪門始終以不同的面目、名稱,如:天地會、三點會、哥老會等,以神秘的言談手勢對外活動。【台南柳營】陳近南(陳永華)將軍古墓 - Yahoo奇摩旅遊 https://bit.ly/3J2yZap


陳永華,字復甫,諡文正,出生漳州北溪石尾村,陳永華為明鄭時期兼文武官最高職務,鄭經將台灣一切軍政大權全部委由他處理,進行臺灣有史以來大規模的建設總動員。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PFASfB
1680年(明永曆三十四年)陳永華死後,與夫人洪氏淑貞合葬於天興州赤山堡大潭山(即今柳營鄉果毅後),清康熙時期為避免台灣續成反清復明根據地,將陳永華等人遺骨遷回福建,但據說果毅後的衣冠塚內,仍有一小塊陳永華遺骨。
而在臺灣陳永華墓在遷移後,疏於管理與整理,一直到日治時期1929年(昭和四年)在荒煙漫草發現墓碑,乃移置原墓地,重建保存之。1971年(民國六十年)原臺南縣政府撥交由陳氏宗親會重修為衣冠塚,1976年(民國六十五年)由臺南縣政府收回管理,建置涼亭與說明牌,並在旁立有「陳永華將軍古墓研革」,陳永華墓前有墓埕,隨山坡成緩階梯狀下降,有兩層墓手。左前方為后土,有一磚造水泥小屋,內嵌以土地公人像碑,目前墓的形式樣貌由當時修建而成。根據鄉野訪談中,目前陳永華墓在2000年(民國八十九年)由林志隆先生,受到託夢委託希望能整理墓地,林志隆先生依其所託,種植約300顆桂花、櫻花、等喬木,並設置澆灌系統。
公告類別日期文號備註說明
指定/登錄2009-05-11府文資字第0980110108號
公告公文陳永華墓原址及墓碑公告-98.05.11.pdf
評定基準1.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登錄理由1.陳永華為台灣開發史上的重要人物,墓碑位置即墓園現址,墓碑本身具當地歷史事件及人物指認意義。
2.陳永華對臺南縣開發史影響頗大,柳營、官田、六甲等地皆受其影響,此墓可作為歷史見証。
3.鑑於陳永華對台灣歷史、文化、教育之貢獻,其墓雖被迫遷 葬福建,但墓碑尚留原址,其地點具特殊性並與原墓碑並存,值得保存。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第15條,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補助辦法第4條、第6條、第7條。
所屬主管機關臺南市政府
現況地址縣市行政區地址
臺南市
柳營區
果毅後
主管機關資訊名  稱:臺南市政府
聯絡單位: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聯絡電話:06-2213569
聯絡地址: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5巷1號3樓
定著土地範圍(公告地號)地籍所有權屬使用分區分區類型
臺南市 - 柳營區 - 果毅後段 - 148-123
所有權屬身分公私有
姓名/名稱
土地所有人公有
中華民國
管理人/使用人身分
姓名/名稱
管理人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外觀特徵陳永華墓原址及墓碑為灰色花崗岩墓碑,整體保存狀況良好,碑面寫以「皇明贈資善大夫政治上卿督察院左都御史總制諮議參軍監軍御史軼聞正陳公暨夫人淑貞洪氏之墓」的墓誌銘。墓地建置涼亭與說明牌,並在旁立有「陳永華將軍古墓研革」,陳永華墓前有墓埕,隨山坡成緩階梯狀下降,有兩層墓手。左前方為后土,有一磚造水泥小屋,內嵌以土地公人像碑。
室內特徵無。
使用情形做為墓地使用,但墓埕等部份設施出現損壞的情形。
現  狀墓埕等部份設施出現損壞的情形,現正進行修復。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目前無明顯損壞痕跡,整體保存良好,僅輕微表面風化。修復方式依照現況檢修、保持原貌、定期清理維護。表面清洗、去除髒汙;表面上防護漆。
是否開放是
開放時間全天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https://bit.ly/3PFASfB

柳營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