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2022-06-17T080558.3960 - 2022-06-17T080909.5490 - 2022-06-17T080929.5900 - 2022-06-17T080556.6010 - 2022-06-17T080554.6960 - 2022-06-17T080552.9980 - 2022-06-17T080549.2640 - 2022-06-17T080546.0830 - 2022-06-17T080516.2780 - 2022-06-17T080514.4950 - 2022-06-17T080511.7790 - 2022-06-17T080508.7780 - 2022-06-17T080504.9952022-06-17_0803512022-06-17_080343800px-Image-Zigong_SaltHistory_of_salt2022-06-17_0802322022-06-17_0802262022-06-17_080208facebook_1655393652801_6943224219521992876 (1)tempFileForShare_20220616-233451 (1)

實拍漸行漸遠的巴鹽古道背鹽工——翻越崇山峻岭,闖過懸崖深谷!
2016-11-17 由 醉美時光 發表于歷史
巴鹽古道起自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西沱鎮,是古代巴鹽銷楚的重要通道之一。石柱西沱隔著長江相望是忠縣塗井,在那兒,古代有規模較大的鹽場,古代三峽航道險灘較多,加上鹽巴浸水即化,為減少損失,鹽商們逐從旱路運鹽,由於西沱離塗井較近,是當時較繁華的場鎮,便成了巴鹽古道的起點站。
近千年前,勇敢的巴人為了從陸路將忠州的鍋巴鹽銷往湖北,背著沉重的鹽包,翻越崇山峻岭,闖過懸崖深谷,開闢了從西沱經黃水入湖北恩施的巴鹽古道,至1958年西沱公路修成通車後,才結束了這段背鹽的歷史。
如今,巴鹽古道背鹽漢子已被評為重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一群歷史上背鹽工的後代,古代交通運輸的活化石,他們為傳承歷史,從遠古的巴國走來,一直走到今天。他們在巴渝和荊楚兩地建起了一條最為便捷卻又最艱險的經濟文化交流通道。 圍觀!萬州茶鹽古道驚現「背鹽漢子」 - 每日頭條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kx58p5p.html
-------------------------------------
西沱古鎮 位於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原名西界沱,古為“巴州之西界”,因地臨長江南岸回水沱而得名,與長江明珠——石寶寨隔江相望。西沱屬石柱縣管轄,有“一腳踏三縣”的稱譽。 西沱歷史文化悠久、早在清朝乾隆時期,這裡就是“水陸貿易、煙火繁盛、儼然一沼邑”。從古至今,這裡就是長江上游重要的深水良港,現在已成為黃水國家森林公園的重要旅遊門戶。 1992年被列為四川省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002年被列為市級三峽庫區遷建保護的傳統風貌鎮。2003年列為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08年被評為巴渝新十二景之一,2009年被評為重慶市最具活力小城鎮。 2015年12月,西沱古鎮入選長江三峽30個最佳旅遊新景觀之一。
雲梯街
雲梯街是該鎮的主要街道。1987年雲梯街被列為石柱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三峽水利工程蓄水後,雲梯街有500餘米長的老街被淹,淹沒面積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250平方米,占全街長度的20%。
隨著新三峽環湖游的興起,西沱古鎮正在開發歷史風情一條街——新雲梯街。雲梯街垂直長江,呈龍形向上,共有113個平台、1314步青石梯。從長江邊向上仰望,好像一掛雲梯直插蒼天;從街頂向下俯瞰,特別是有雲霧的時候,猶如置身在雲端間。因此,人們就美贊它為“雲梯街”,又叫“通天街”。雲梯街是長江沿線唯一垂直江面的街道,這在中外建築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科考研究價值,專家稱之為“萬里長江第一街”。街兩旁保存著明清遺留下來的層層疊疊的土家民居吊腳樓,其間的“紫雲宮”、“禹王宮”、“萬天宮”、“桂花園”等著名建築,讓遊人增添了許多憑古思舊的審美情懷,現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西沱古鎮:西沱古鎮 位於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原名西界沱,古為“巴州之 -百科知識中文網 https://bit.ly/3xwIMjy
西沱古鎮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Oiaes7
西沱古鎮,原名西界沱,古為“巴州之西界”,因地臨長江南岸回水沱而得名,與長江明珠——石寶寨隔江相望。早在清朝乾隆時期,這裡就“水陸貿易、煙火繁盛、儼然一郡邑。”古老的歷史,為這裡留下了寶貴的旅遊財富,成為黃水國家森林公園在長江三峽旅遊黃金線上的旅遊門戶。西沱古鎮位於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古鎮最為引人矚目的景點要數雲梯街,雲梯街垂直長江,呈龍形向上,共有113個台階、1124步青石梯。從長江邊向上仰望,好像一掛雲梯直插蒼天;從街頂向下俯瞰,特別是有云霧的時候,猶如置身在雲端間。因此,人們就美贊它為“雲梯街”,又叫“通天街”。雲梯街是長江沿線唯一垂直江面的街道,這在中外建築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科考研究價值,專家稱之為“萬里長江第一街”。街兩旁保存著明清遺留下來的層層疊疊的土家民居吊腳樓,其間的“紫雲宮”、“禹王宮”、“萬天宮”、“桂花園”等著名建築,讓遊人增添了許多憑古思舊的審美情懷,現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知曉西沱古鎮更多文字詳介,實時掌握西沱古鎮最新資訊
-----------------------------------
鹽城,一座以鹽命名的城市,注定與鹽有很多的故事。從鹽城的鹽和城中,我們可以尋得一個切口,了解中國鹽文化的歷史脈絡。
  我是鹽城人,在鹽城生活十幾年,很早就離開了故鄉,對其了解不多卻深深依戀。四十年前的鹽城,給人們最深的印象是她的紅色符號,因為新四軍在此重建軍部,被稱為革命老區。那時的鹽城,自然條件不好,生活比較艱苦。盡管如此,鹽城在我心裡一直很美,水韻悠悠,蘆蕩青青,雞鴨成群,魚蝦滿艙,最為流連的是那波光粼粼、荷花點點的風情水鄉的好景象。這裡崇文重教,耕讀傳家,人們勤勞朴素,溫和善良,世代以水為生,以水為樂,水的靈性體現在每個人的身上。我的兒時,整天就像生活在一幅畫裡,無比快樂。
  童年的記憶裡,始終有一個問號在我心裡。那時在我的印象裡,有一種錯覺,除了做飯用鹽以外,幾乎沒有人把鹽和這座城市聯系在一起,鹽在鹽城人的心目中似乎並沒有那麼重要。為什麼鹽城叫鹽城?當時的我一直想得到答案。
  直到參軍以后,我遇上一批同樣來自鹽城的戰友,才把鹽城和鹽的關系弄明白。戰友們告訴我,鹽城有一座灌東鹽場,靠著海,水是咸的,土是出鹵的,就連扑面的空氣都帶著濃濃的咸澀味,炎熱的夏季是制鹵煎鹽的黃金季節。那裡祖祖輩輩傳承著一種晒鹽工藝,世世代代都以晒鹽為生計,就連從小在鹽場長大的戰友們的膚色上都寫滿晒鹽工的艱辛,性格裡透著堅韌和倔強。在他們的口中,我終於了解到鹽城、鹽城人和鹽早已注定的緣分,揭開了這幅海鹽文化的歷史畫卷。
  鹽城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海鹽產區,“淮鹽出,天下咸。”淮鹽屬天下之珍、一國之粹,為世人所公認。鹽城本不叫鹽城,西漢年代,叫鹽瀆。先民們在蘇北這塊海邊灘涂上“煮海為鹽”,為了把晒出的鹽運出去,陸續開鑿運鹽河道,於是便有了“煮海興利、穿渠通運”的海鹽文化,到了東晉年間這裡才改名為鹽城。那時候的鹽城其實沒有城,隻不過就是一個個產鹽賣鹽的集散地。
  鹽城的海是淺海,潮起潮落,淤沙堆積,就會形成灘涂,按當地人的說法,黃海每天都會向東長,海岸不斷前移,很適合晒鹽,新的鹽場就是靠海而建,老舊的鹽場便逐漸成了鹽交易的基地,久而久之就形成一個個小鎮。小鎮的名稱也與海岸東移密不可分,如上岡、中岡、大岡,岡是由崗演變而來,其意就是“亢也,在上之言也”,其實就是高出平面的圍土。如今的東台、大豐兩市區和阜寧、濱海兩縣城及富安、上岡等小鎮,正是當年的鹽交易地。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鹽城因鹽得名,因鹽而興,海鹽文化是鹽城人的根脈,兩千多年的鹽業發展史是鹽城鹽味十足、生生不息的文明進化史。海鹽文化孕育了鹽城獨特的氣質,這裡名人、大家輩出,多不勝數。還有范公堤遺址、串場運鹽河、草堰古鹽運集散地、西溪鹽倉監遺址、北極殿遺址都是海鹽文化的產物,就連這裡的淮劇等地方文化、民風謠諺都滲透著鹽的咸味兒。鹽城的民間傳說廣為流傳,后羿射日、董永和七仙女的傳說婦孺皆知,世代流傳。鹽城的飲食文化自成一派,被鹽鹵浸泡的食物,卻做成了甜淡適中的獨特淮揚菜系,“鹽城八大碗”,堪稱美味佳肴,實屬舌尖上的享受。
  如今的鹽城,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現代化城市。古時候稱為“鹽”的城漸行漸遠,那些流淌了千百年的河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一直湍流不息。這是鹽城人的文化命脈。鹽城,城以河鄰,城依河建,河穿城中,河水悠悠,城市倒映在河水中,像一幅水墨畫,通貫古今,氣象萬千。這裡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綠草茵茵,鮮花爛漫,被稱為“百河之城”“一個讓人打開心扉的地方”,它正以嶄新的姿態綻放在祖國東部海岸線上。
  鹽城,因鹽而城,以鹽興城,海鹽文化的根脈注定了她的城市底蘊和氣質。本土文化的根脈一旦消失,矗立在這片土地上的城市就會失去靈魂和生氣。到過鹽城的人都有一個印象,現在的鹽城與她的名字相比,“城味”已經很濃,鹽味似乎淡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鹽城人正把搶救挖掘、保護傳承好海鹽文化作為一件大事,修建了有關海鹽文化的博物館。如今的鹽城不斷賦予這座城市新內涵、新活力,讓海鹽文化和城市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彰顯好鹽城本土文化的獨特魅力
鹽與城--文化--人民網 https://bit.ly/3OpGhXj
------------------------------
鹽運使全稱為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元朝始置,專設於兩淮、兩浙、福建等產鹽各省。
明清朝沿用,明代在兩淮、兩浙、長蘆、河東、山東、福建等處設都轉鹽運使司,正式官名為都轉運鹽使,鹽運使為俗稱[1]。清朝時,品等為從三品。該官職名為統轄地方鹽務的官員,設於都轉鹽運使司。該官職屬於專任的技術官僚,下設分司、提舉司、鹽課司。民國初年仍設鹽運使,屬鹽務署。1937年,鹽運使公署改組為鹽務管理局,該官職廢除。
鹽運使秩從三品,可由各省知府升任,聽命於管理鹽政之督撫。全國鹽運使主要設於產鹽的省份,共有鹽運使7人,即直隸、山東、兩淮、兩浙、廣東、四川(宣統二年由鹽茶道改設)、奉天(宣統二年增設)各1人。清初所設河東鹽運使,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裁;福建鹽運使,於雍正四年(1726)改為鹽法道。鹽運使掌督察場民生計,商人行息,適時平其鹽價,管理水陸輸運。鹽運使官署稱為「都轉鹽運使司」,其下設有經歷(從七品)、知事(從八品)、巡檢(從九品)、庫大使(正八品)等職官。
鹽法道秩正四品,其職權與鹽運使相同。全國共設鹽法道13人,分別為山西、福建、雲南、江南、江西、湖北、湖南、陝西、廣西、四川、河南各1人,甘肅2人。鹽法道屬員有經歷、巡檢等官,其品秩、職掌與鹽運使司屬官相同;其不設屬員的省份,則以運同(從四品)、運副(從五品)、運判(從六品)及課大使等兼理其事,此外在一些省份還設有鹽課提舉司提舉、監掣同知及鹽課司大使、鹽引批驗所大使等官員
鹽運使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ndQxX7
-------------------------------------
文明建立在用食鹽儲藏食物的基礎上。可以醃制儲存食物以後,人類飲食對季節的依賴大大降低,也給長途旅行提供了條件。在漫長的歷史中,食鹽很難製取,也因此被當做珍貴的貿易物資。在一些時期,鹽被當做貨幣使用。在文化中,鹽被當做「價值」的象徵。
食鹽貿易和城市興衰、經濟繁榮、戰爭勝負結合在一起。掌握了食鹽專營權的人富可敵國。世界各地都為販鹽建立起的「鹽路」,如義大利的「撒拉里道」鹽路從青銅時代起就被利用。
今天,食鹽是廉價而普及的調味料,價格相對低廉。
------------------------------
文明建立在用食鹽儲藏食物的基礎上。可以醃制儲存食物以後,人類飲食對季節的依賴大大降低,也給長途旅行提供了條件。在漫長的歷史中,食鹽很難製取,也因此被當做珍貴的貿易物資。在一些時期,鹽被當做貨幣使用。在文化中,鹽被當做「價值」的象徵。
食鹽貿易和城市興衰、經濟繁榮、戰爭勝負結合在一起。掌握了食鹽專營權的人富可敵國。世界各地都為販鹽建立起的「鹽路」,如義大利的「撒拉里道」鹽路從青銅時代起就被利用。
今天,食鹽是廉價而普及的調味料,價格相對低廉。
鹽的歷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mSVGDA
食鹽在西方
史前
1670年代德國的製鹽廠
在發明罐頭和人工製冷以前,人們在數千年裡用鹽當防腐劑。[1]在羅馬尼亞一個鹽泉水旁邊的考古遺蹟里,發現一個非常古老的製鹽廠。證據表明,早在公元前6050年,新石器時代的人們就已經用一種叫「briquetage」的陶器煮鹽泉水製鹽了。[2]製鹽技術出現以後不久,在這裡生活的部落人口快速增長,這也許與他們提取鹽的能力有直接關係。[3]
公元前8世紀,由凱爾特人組成的哈爾施塔特文化在中歐留下開採鹽礦的痕跡。公元前4世紀,一直開礦採鹽的哈爾施塔特人開始使用平鍋製鹽法。公元後1000年裡,凱爾特人通過賣鹽和醃肉到古希臘和古羅馬而致富。他們用賺來的錢從貿易夥伴手中購買葡萄酒和其他奢侈品。[1]
古埃及
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墓穴里可以發現鹽。埃及人用鹽醃的鳥和魚供奉逝者,作為陪葬品的一部分。[4]:38約公元前2800年開始,埃及人向腓尼基人出口鹹魚,換取黎巴嫩雪松、玻璃和紫色貝殼染料。腓尼基人從北非洲購買埃及的鹹魚和鹽,轉賣到其整個地中海貿易帝國。[4]:44
古羅馬
在一段時期里,古羅馬士兵收鹽作為軍餉。表現出色的士兵被稱作「值了那筆鹽」。[5][6][7]「工資」(salary)一詞源於拉丁文「salārium」,字面意思是發給士兵讓他們買鹽的錢。[8]
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控制鹽的價格,需要籌錢打仗的時候就漲鹽價,也會刻意降低鹽價,以確保最窮的羅馬公民也能買得起這一重要食物。
早在羅馬共和國初年,隨著羅馬市人口增多,運鹽到首都的公路被建成。其中一例是從羅馬通往亞得里亞海的「撒拉里道」。雖然有其他更靠近羅馬的鹽水湖,亞得里亞海比較淺,因此鹽分比較高,曬鹽場生產力更強。
聖經提及
像很多古代文化一樣,希伯來人賦予鹽重要的象徵意義,常用來比喻忠貞、淨化、價值和忠誠。
在舊約中,摩西五經中的613條戒律指出,所有煮熟的犧牲都要加鹽(Lev.2:13)。並把上帝和亞倫簽署的祭司公約比作鹽。
公元前550年到450年之間成書的《以斯拉記》把接受別人的鹽和為該人服務聯繫在一起。以斯拉的敵人在對波斯王表忠誠時說:「因為我們吃了宮殿裡的鹽。」這句話的引申意義是:「因為我們受了國王的恩惠。」
新約的《馬太福音》中,耶穌以鹽的寶貴來比喻門徒。在今天,這句話常被引用來表示一個人對社會格外有價值。此外,鹽的保鮮作用也被提及。耶穌讓門徒們在道德敗壞的世界保留正直,他說:「你們裡面要有鹽,與彼此和平相處。」
中世紀
除了促進文明發展,在古代兩河流域,鹽也被用來行使軍事用途。毀滅一座城市後,古代亞述人和西臺人會在城市裡撒鹽,以表達詛咒這裡的土地變貧瘠(含鹽量大的土地不利於作物生長)。[9]這一習俗在中世紀戰爭中被發揚光大。
羅馬帝國後期到中世紀,鹽是珍貴的商品。商人通過「鹽路」把鹽運給內陸日耳曼人。在撒哈拉沙漠中,善於沙漠貿易的圖阿雷格人始終維護著一條專為運鹽車通行的貿易路線。為了把鹽運到內陸的薩赫勒地區,一支大篷車商隊可以組織4萬頭駱駝。有時,商隊用鹽換奴隸,撒哈拉沙漠西南邊緣的廷巴克圖就曾是一個繁榮的鹽和奴隸市場。1960年,仍然穿行在沙漠裡的商隊一年運輸15,000噸鹽。不過現在這種貿易已經下降到當年的三分之一。[10]
城市與戰爭
在很多地方,食鹽貿易決定了城市和權力的發展方向。鹽路經過的城市、城邦和地方貴族紛紛向經過的鹽商抽取重稅。1158年,薩克森和巴伐利亞公爵獅子亨利與附近的主教爭奪鹽稅權。亨利燒毀了主教控制的橋梁,自行修建一座新橋,強迫鹽路改變。這一行動促成一個新的城市——慕尼黑誕生。[11]
1286至1790年,法國實行深受人民憎恨的鹽稅「Gabelle」。稅賦使食鹽成為高價商品,導致大規模人口遷徙和逃亡,讓侵略者認為有機可乘,引起戰爭。[11]
食鹽和國家的興亡聯繫在一起。16世紀,波蘭的鹽礦支撐起一個龐大的波蘭-立陶宛聯邦。當德國把海鹽帶進歐洲,波蘭經濟受到嚴重打擊(大部分人認為海鹽優於石鹽)。[11]
17世紀,俄國最重要的兩項收入是鹽稅和酒稅。為增加政府收入,1646年俄國政府增收新鹽稅,結果1648年莫斯科發生抵制新鹽稅的暴動。暴動群眾用斧子把莫斯科總督砍成碎片,並放火燒毀了15,000至24,000棟房子。1700至2000人在暴動中死亡。沙皇被迫取消新鹽稅。
受到英國柴郡大鹽礦的影響,利物浦從一個小港口發展成重要的出口城市。19世紀,這裡是全世界大部分食鹽的轉口港。[11]
在美國歷史上,食鹽是戰爭勝敗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英國指揮效忠派攔截革命軍的食鹽運輸,使革命軍無法保存食物。1812年戰爭期間,由於美國政府沒錢發餉,用鹹鹵水支付士兵的酬勞。[11]
食鹽在東方
收集海鹽(泰國)
中國
主條目:中國鹽業史
中國是最早人工生產食鹽的國家。「鹽」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鹵」。
「鹽」字,這是中國的象形字:
1.「臣」指的是百姓。
2.「鹵」指滷水。
3.「皿」指的是器皿,老百姓燒鹵用器皿就成了這個「鹽」字。
《說文》中記述:天生者稱鹵,煮成者叫鹽。
傳說黃帝時有個叫夙沙的諸侯,以海水煮鹵,煎成鹽,顏色有青、黃、白、黑、紫五樣。後世尊崇其為「鹽宗」。1950年代福建有文物出土,其中有煎鹽器具,證明了仰韶時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人已學會煎煮海鹽。
先秦
中國也是鹽井的發明地。《蜀王本紀》:「宣帝地節(公元前69年至公元前66年)中始穿鹽井數十所。」
初期鹽的製作,直接安爐灶架鐵鍋燃火煮。這種原始的煮鹽費工時、耗燃料、產量少、鹽價貴。於是,從鹽一誕生起,王室就立有鹽法。在周朝時,掌鹽政之官叫「鹽人」。《周禮·天官·鹽人》記述鹽人掌管鹽政,管理各種用鹽的事務。
祭祀要用苦鹽、散鹽,待客要用形鹽,大王的膳饈要用飴鹽。這裡所說的「形鹽」是指白色岩鹽,因形體大可以「鏤之寫物」。「飴鹽」是岩鹽中最好的一種,其味咸美「如水精」、「似虎珀」,又稱「君王鹽」。
春秋戰國時,有鹽國就富。《漢書》:「吳煮東海之水為鹽,以致富,國用饒足。」齊國管仲也設鹽官專煮鹽,以漁鹽之利而興國。中國第一個鹽商是春秋時魯人猗頓,舊有「陶朱、猗頓之富」之說,陶朱是指范蠡。
秦漢
秦漢時河東郡地在今山西運城、臨汾一帶。古人從河東鹽池中引水至旁邊的耕地,每當仲夏時節,遇到刮大南風時,一天一夜耕地中就長滿了鹽花,當地人把這叫「種鹽」,鹽的品質非常好。《呂氏春秋·本味篇》:「和之美者,陽朴之姜,招搖之桂,越駱之菌,鱣(zhān)鮪(wěi)之醢(hǎi),大夏之鹽,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長澤之卵。」就是說最好的調料是四川陽朴的姜、湖南桂陽招搖山的桂、廣西越駱國的竹筍、用鱘鰉魚肉製成的醬、山西的河東鹽、宰揭山顏色如玉的甘露、西方大澤里的魚子醬。
漢代起,也開始利用鹽池取鹽。王廙(yì/ㄧˋ)《洛都賦》:「東有鹽池,玉潔冰鮮,不勞煮,成之自然。」劉楨《魯都賦》:「又有鹽池漭沆,煎炙陽春,焦暴噴沫,疏鹽自殷,挹之不損,取之不勤。」
漢武帝設立鹽法,實行官鹽專賣,禁止私產私營。《史記·平準書》中記載,當時誰敢私自製鹽,就施以把左腳趾割掉的刑罰。晉代時,私煮鹽者百姓判四年刑,官吏判兩年。
明清
古代鹽商一般都具壟斷特權,所以鹽商十有八九都發了大財。明清兩代,江南揚州一帶的鹽商之奢靡達到頂峰。據《清稗類鈔》記:「有欲以萬金一時費去者,使門下客以金盡買金箔,載至鎮江金山寺塔上,向風揚之,頃刻而散,沿緣草樹間,不可復收。又有以三千金尺買蘇州不倒翁,傾於水中,水道為之寒者。」有喜歡漂亮貌美的,從看門人一直到女廚工,都選用二八佳麗清秀之輩。有反過來喜歡貌丑的,奴僕為錄用,不惜毀其容,用醬敷之,在太陽下曝曬。
古時鹽的種類繁多,從顏色上分就有:絳雪、桃花、青、紫、白等等。從出處分為:海鹽取海鹵煎煉而成,井鹽取井鹵煎煉而成,鹼鹽是刮取鹼土煎煉而成,池鹽出自池鹵風乾,崖鹽生於土崖之間。海鹽、井鹽、鹼鹽三者出於人,池鹽、崖鹽二者出於天。《明史》記有:「解州之鹽風水所結,寧夏之鹽刮地得之,淮、浙之鹽熬波,川、滇之鹽汲井,閩、粵之鹽積鹵,淮南之鹽煎,淮北之鹽曬,山東之鹽有煎有曬,此其大較也。」南朝陶弘景《名醫別錄》記有:東海鹽、北海鹽、南海鹽、河東鹽池、梁益鹽井、西羌山鹽、胡中樹鹽,色類不同,以河東者為勝。
烹飪調味,離不了鹽。但古人認為,「喜咸人必膚黑血病,多食則肺凝而變色」。《調鼎集》說:「凡鹽入菜,須化水澄去渾腳,既無鹽塊,亦無渣滓。」做菜時候,要注意一切作料先下,最後下鹽方好。「若下鹽太早,物不能爛。」
印度
主條目:食鹽進軍
1930年,印度的英國殖民者提高鹽稅,引起印度人的不滿。聖雄甘地步行390公里,在海邊自己取海水製鹽。同年英國政府取消鹽稅。
鹽專賣制度
主條目:鹽業專賣
歷史上很多國家實行的政府壟斷鹽業。是古代政府控制財源的方法之一
鹽的歷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mSVGDA
-------------------------
不只是餐桌上的滋味 公民記者看布袋「鹽」續風華(上)
2013年05月06日
本報2013年5月6日嘉義訊,古國廷報導
16歲開始曬鹽的老鹽工,萬掌伯。  攝影:詹嘉紋
「萬掌伯可以跟您合照嗎?」「請問您是甚麼時候開始曬鹽的?」眾多學員圍繞著資深曬鹽達人萬掌伯,像小粉絲一樣提出各種要求和疑問。走出來了,學員從家中餐桌走到布袋鹽田,赤腳踏著餐餐品嘗的同一種鹹味;連接起來了,人與人的關係連接起來,看著老鹽工黝黑皮膚駝著背,扛起布袋百年風華。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舉辦的第八屆編採營,第二場移師到嘉義布袋洲南鹽場,3~5日舉行三天兩夜的公民記者培訓營隊,除了教導學員新聞採訪編輯技巧,更帶著學員實地探訪鹽場與居民,聆聽在地聲音,寫出心中感動。
「你覺得台灣適合發展鹽業嗎?」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蔡炅樵為學員介紹布袋鹽業時,率先拋出一個大哉問。「其實台灣氣候條件相對而言不適合曬鹽,若與台鹽投資的澳洲西部鹽場相比,台灣雨季長,蒸發量較小,」蔡炅樵進一步解釋。
然而台灣鹽業卻持續超過300年,追尋其發展進程,彷彿是台灣過往凝結而成的歷史結晶。
鹽是台灣的歷史結晶
據《台灣。鹽》這本介紹台灣鹽業的專書所述,台灣先民早在荷蘭統治時期就已經開始曬鹽,只是技術不純熟,因此鹽味道苦澀且雜質多。進入鄭成功治台時期,清廷為斷其生路,於是經濟封鎖台灣,鄭氏政權決定改善曬鹽方式,力求自給自足。
    日治時期的工業鹽田。   照片提供:布袋嘴文化協會
到清朝統治時期,政府正式將鹽業專賣,官鹽壟斷市場,並嚴查私鹽。日治時期,因為台灣曬鹽的氣候條件優於日本,加上當時日本工業急速發展,亟需工業用鹽,於是日本政府大力發展台灣鹽業增闢鹽田,並鼓勵民間投資。國民政府來台,至九零年代之前,因政府鼓勵國內工業發展,連帶台灣鹽業持續發展。
布袋的百年鹽業風光
而自清朝至國民政府發展鹽業過程,布袋鹽田具有其歷史地位。清朝時期,布袋洲南鹽場首度跳脫僅有結晶池和小蒸發池的「泉州式」鹽田,增設了大蒸發池和鹵缸,此舉不僅奠定布袋鹽田的百年基業,更成為台灣瓦盤鹽田的標準模式。
日治時期,布袋鹽田是台灣首次有日本企業家投資台灣鹽業,此後週邊更有漢人集資開闢鹽田,只是日本對華戰爭期間調整鹽業政策,收買併購民間鹽田,從此台灣人失去鹽田所有權,成為曬鹽的勞動者。
國民政府初期的台灣鹽田。   照片提供:布袋嘴文化協會
戰後,國民政府時期,時值布袋鹽田的「白金歲月」,場區跨越東石、布袋,義竹等三個鄉鎮,從業人員高達兩千人。「這產業之大,不僅侷限在鹽田的直接從業人口,更包括運輸、機械等相關勞動產業,我小時候2個三合院住6、7戶人家,幾乎每家跟鹽業有關,」布袋子弟蔡炅樵表示。
吹起鹽業的熄燈號
然而在台灣風光百年的傳統鹽業,就像台灣其他傳統產業一樣,在貿易全球化的巨變下,吹起熄燈號。「2000年代,台灣工資提高,加上全世界貿易進展,國際鹽價遠低於台灣鹽價,於是台灣從國外進口鹽,」蔡炅樵表示。1996年,台鹽與澳洲Dampier公司合資成立鹽業公司,確保海外鹽源,2001年布袋鹽田走入歷史,2002年台灣加入WTO,同年台鹽全面關閉鹽場。
「布袋鹽場關場後,有一種說不上的焦慮感。人們都很害怕失去,尤其在生命中有一種東西被拿走,所產生的焦慮感,」蔡炅樵回憶當時的感覺。
近年的洲南鹽場。    照片提供:布袋嘴文化協會
說不出的焦慮 化作12年的動力
於是,2002年蔡炅樵出任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次年主持「台灣鹽業口述歷史影像紀錄與研究」計畫,進行口述歷史蒐集。民國94年,製作《新鹽論:布袋鹽場首部曲》及《轉動海水的生命》兩部紀錄片,同獲優良政府出版品。然而,就如蔡炅樵撰文所言,「無法僅滿足於對過去榮光歲月的感傷懷舊與追尋。」
2008年5月,在傳統拜鹽田的儀式過後,布袋嘴文化協會開始重新整建布袋鹽田,經過6年的努力,找回的不僅僅是居民的故鄉記憶,更創造出過客的驚奇與感動
不只是餐桌上的滋味 公民記者看布袋「鹽」續風華(上) |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bit.ly/3O5DEKj
不只是餐桌上的滋味 公民記者看布袋「鹽」續風華 (下)
2013年05月06日
本報2013年5月4日嘉義訊,古國廷報導
永不褪色亮點 來自古老智慧
曬鹽場轉型成生態旅遊的體驗場域,溼地自然的風光讓學員們徹底放鬆,玩心大起。 
「要脫鞋子下去嗎?」起先編採營的學員走入洲南場鹽田前帶著猶豫,然而脫鞋後,用腳尖觸碰蒸發池底泥的瞬間,「好滑溜啊!」「好舒服啊!」各種五花八門的讚嘆語從學員口中脫口而出,臉上紛紛綻放燦爛笑容,並且急迫追問鹽田所承載的古老智慧。「海水要怎麼引到鹽田?」「為什麼底泥有些瓦片?」一連串的提問險些讓解說員無法招架。
眼見學員體驗的欣喜神情,不禁佩服布袋嘴文化協會的遠見與毅力。重現傳統文化資產有很多可能,有別於建立地標、蓋博物館等用水泥建築訴說傳統文化,布袋子弟選擇用傳統工法整建台灣第一座包含大蒸發池和鹵缸的新式鹽田。
土地公出難題 考驗人與自然共處
然而過程十分艱辛,洲南鹽場自2002年廢曬至2008年開始整建,歷經7年荒廢,鹽田日晒雨淋導致土地龜裂無法儲蓄海水,而地層下陷讓低處形成湧泉,「也許這是土地公開出的難題,」蔡炅樵說道。還好有一群從事曬鹽超過數十年的老鹽工加入行列,除了購鹽撒回鹽田化作鹵水,讓土地重新鹹化,並用埕格掘瓦、翻土、踩漿、曬埕以及碾壓等傳統工法修復底埕,多年努力後終能讓鹽田重新活過來,然而這樣只解決了土地公出的第一道難題。
保留下來的鹽田成為溼地,儼然已是鳥類生態樂園,隨處可見高蹺行鳥、大小白鷺的蹤跡,並且不太怕人。攝影:詹嘉紋
洲南鹽場共20公頃,廢曬期間長出了蘆葦和水草,吳郭魚在水中悠游,豐富生物吸引白鷺鷥、鷗科和鴴科水鳥覓食,7年間鹽田已營造豐富生態。既然已經整建2公頃的鹽田,那其餘土地是要繼續整建,或有其他打算?
蔡炅樵表示,這是質與量的抉擇,過去鹽業是以量取勝,老一輩的想法是鹽產量越多越好,但是目前兩公頃鹽田生產的鹽量已經足夠,不需要再其餘18公頃繼續曬鹽,於是選擇將其餘鹽田與生物共享。
「你猜這隻高翹鴴是公的還是母的?」解說員丟出問題考驗學員,而學員紛紛排隊透過望遠鏡,望著鹽田生態島上孵蛋的高翹鴴,「是母的,因為比較胖!」一個學員回答道,「所以你說母的都比較胖?」另一個學員開玩笑反擊,在眾人歡笑中, 遠處又有水鳥降落。放棄追求量產,選擇人與自然共處,保育生態豐富觀光資源的雙贏局面,面對土地公的第二道難題,布袋嘴文化協會回答得漂亮。
小規模發展 每分錢確實回饋在地
晚餐菜色拼圖(鹽烤吳郭魚、香煎菜圃蛋、爽脆漬泡菜、滿桌都是在地食材料理, 串起食客與生產者的關係) 攝影:詹嘉紋
天色漸暗,學員們飢腸轆轆,社區媽媽們魚貫進入席間,手端著在地食材烹煮的豐盛菜餚,洲南晚宴為布袋夜色拉開序幕。
「這是布袋出產沒有灑農藥的白米,」社區媽媽熱心介紹。「真的嗎?那我要多吃幾碗!」學員熱情回應。隨著布袋海鮮上桌,學員與工作人員瞬間陷入瘋狂,「這蝦子太好吃了,」學員讚嘆道,「為什麼你們都有吃到,我也要吃烤小卷,」小隊輔怨嘆著。
食物零旅程,是洲南晚宴的特色。從洲南鹽場的天日曬鹽、江山無毒農田的香米、邱家生態魚塭的白蝦,晚宴食材與在地產業連結。涼拌蘆筍、鹽烤吳郭魚等都是向自家種植菜農與漁民購買,而烹煮的工作提供社區媽媽二度就業的機會。
社區媽媽玉幸利用多元就業方案,成為布袋嘴文化協會不可缺少的一員。她端出以在地及可信任食材烹調而成的料理。 攝影:詹嘉紋
在幸福饗宴之後,眾人拿著板凳在傳統鹽田前的小廣場坐著,伴隨著涼風與蛙鳴,一同觀賞露天電影。甚麼是永續?在布袋鹽田看不到書本上的模型與指標,而是嘗試在文化、生態、經濟從中取得平衡。
結語
鹽,來自廣闊海水日曬形成的結晶,丟入水中又不著痕跡的融入其中,看待台灣的環境議題,似乎能學習鹽的精神,聚焦了解一個在地故事,再從故事的在地經驗從中找尋台灣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台灣許多地方就像布袋一樣,傳統產業敵不過國外低價競爭而沒落,與在地人過去生命經驗的消逝,不僅是當地居民的焦慮,更是台灣人共同的焦慮。在追求以量取勝的出口產業面臨嚴峻挑戰,我們的未來發展要走向何處?
除了不斷使用土地擴張大型建設和科學、生技園區,布袋鹽田的重建提供另一種想像,保留傳統鹽田文化成為觀光亮點,生態保育做為永續遊憩資產,餐點使用在地食材,並雇用當地人二度就業。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每年舉辦編採營,是想培育更多公民記者擔任傳遞訊息的角色,寫出在地故事讓更多人知道,」本次營隊總籌吳岱芝表示,「今年的主題是綠色經濟,除了教授新聞編採技巧,更帶著學員走訪各地,了解地方歷史、現今面臨的挑戰,與居民如何實踐對自身的未來規劃。看著、聽著在地人如何了解自己的文化、環境,走出新的發展模式,對環境友善,對在地居民有益。」
在地食物零旅程的晚餐,讓學員們樂得合不攏嘴。攝影:詹嘉紋
「相對旅遊快快地瀏覽一個地方,參加這次活動,是很有脈絡的去認識在地。比較親切且有深度,能夠跟在地生活的人接觸,」參與本次活動學員,本身在台北擔任特教老師的謝嘉玲表示。
經過鹽場體驗,以及針對在地鹽工、農民以及養殖業者的探訪,學員5日在龍江社區中心分享自己的報導作品,也許從他們眼中看見的,不只是在地故事,更可能是台灣共同的未來
不只是餐桌上的滋味 公民記者看布袋「鹽」續風華 (下) |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bit.ly/3mWCdlC


台灣人也在搶鹽巴!台鹽說話了 https://bit.ly/47Mrpwz
日排放核處理水、台灣人需要搶鹽來囤?經濟部小編一圖說明 https://bit.ly/3EehOk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