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楊梅地方文人士簡泳玄比對,發現吳金淼1940年3月拍攝的「水流東國語講習所生吳先生送別記念」照片的位置即可能在桃園楊梅宋崇玉京兆堂 的左護龍。京兆堂很可能曾作為國語講習所使用。臺灣古寫真上色x今昔時光機交流團 | 【桃園今昔:桃園楊梅京兆堂】 | Facebook https://bit.ly/32XonJd

271475468_4706306446091017_2508853374288484845_n


119d4761c91215a594a_1280x720

「128年老宅成廢墟」楊梅京兆堂不列古蹟 怪手拆除
京兆堂無緣列古蹟,左右橫屋已遭怪手拆除。
「128年老宅成廢墟」楊梅京兆堂不列古蹟 怪手拆除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pQXNKB
2021/12/30 05:30
〔記者許倬勛/桃園報導〕楊梅區大平山下一二八年歷史的宋家「京兆堂」,日前經文資審議認定不具古蹟身分、也無「列冊追蹤」,加上九成所有權人協議不同意保留,前日怪手進場拆除而轟然倒坍,老宅成了廢墟,讓文史工作者蕭文杰大嘆可惜,仍盼珍貴的烏瓦、石壁,能列為遺址異地保留。
學者蕭文杰︰盼烏瓦、石壁列遺址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董俊仁表示,基於尊重,京兆堂的處置,仍由所有權人意見及文資審議結果而定,至於保存珍貴物件,市府樂見其成、願意配合,待宋家人提出需求。
保存珍貴物件 市府願配合
據「桃園民居調查報告書」記載,京兆堂為宋氏開台祖宋德良派下五房宋崇玉,於清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年)所建,占地一千餘坪,屬「一堂雙橫」的傳統客家三合院形式,形制完整、格局講究,斗子砌磚牆做工精緻、有罕見的穿瓦衫,屋頂則有燕尾黑瓦,具稀有性。
十一月廿六日文史團體提報文化資產,經文資委員現勘後決議「不列為暫定古蹟」,認為僅部分物件具文史價值、獨特性不高,建議不予列冊,加上宋家族人逾九成傾向開發,京兆堂終究難逃拆除命運。
怪手機械前天開進老屋開拆,左右橫屋已成頹祀,主張保留的宋家二房子孫宋鴻喬與族人協商,正身的珍貴文物待取下後再拆除,最晚下月動工;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兼任助理教授蕭文杰表示,希望文化局能協助保存物件,讓世人能欣賞宋氏老屋曾經的風華。
「128年老宅成廢墟」楊梅京兆堂不列古蹟 怪手拆除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pQXNKB


2022-01-03_214901

桃園市楊梅區大平山下一二八年歷史的宋家「京兆堂」於去年11月28日會勘,經文資委員現勘後決議「不暫定古蹟」,並於近日進行拆除。而在元旦連假時有來自全國各地文史愛好者,協助留下構件,包含「六角地磚」、「黑瓦」、「紅瓦」、「TR紅磚」……等。而隨著這些百年構件重見天日,也引發學者怒火,直呼「桃園市文資委員專業在哪?」。
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兼任助理教授蕭文杰表示,判定京兆堂不用暫定古蹟不列冊的文資委員有中原大學林曉薇副教授、銘傳大學董娟鳴副教授還有桃園大溪蘭室文創執行長林昕,蕭文杰在臉書上寫道「這些教授有做過桃園客家地區民居仔細調查嗎?」、「為何桃園的文資委員可以再不用有其他研究佐證下就判定像京兆堂這樣同時有黑瓦、黑色穿瓦衫、燕尾、五星石在正廳下的客家建築很多?不罕見。」
蕭文杰教授也痛斥「委員為何要配合政府呢?當下的學術良知去哪了?」、「如果文資審議是看所有權人同意與否,那幹嘛需要文資委員?要否定京兆堂文資價值很簡單,提出一個符合學術研究的理由」。而關於桃園市文化局的不做為,蕭教授也直言「文資審議既然宣稱是專業,就要符合專業倫理,文化部規定不得以所有權的意見,光這一點桃園文化局就是違反規定,任意亂行」並呼籲桃園市文化局和文資委員,要出來面對公眾質疑。
桃園楊梅「京兆堂」拆除 學者怒批桃園市文資委員 | PeoPo 公民新聞 https://bit.ly/3pMQFyz


百年京兆堂傳拆 引爆文資爭議
百年京兆堂傳拆 引爆文資爭議 | 好房網News https://bit.ly/3FOWC3S
聯合報記者鄭國樑、曾增勳/桃園報導
百年歷史楊梅「京兆堂」客籍宋家老厝傳出即將拆除,引爆文資保存爭議,學者蕭文杰連日批評市府文化局處理怠惰消極,建議移到公園異地保留。文化局強調,京兆堂經會勘決議不具保存價值、不列冊追蹤,文資程序完備,將由業主關係人與建商協議處分。
台師大助理教授蕭文杰11月提案將京兆堂暫列古蹟,他26日表示,楊梅宋氏先祖來台拓墾,1893年蓋京兆堂,見證楊梅發展史,市府花5億蓋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但乙未戰爭前2年興建的京兆堂卻保不住,毫無作為,應學新北列為遺址,移到公園異地保留。
桃園市楊梅區京兆堂屬於「一堂雙橫」的傳統客家三合院。記者鄭國樑/攝影

桃園市楊梅區京兆堂屬於「一堂雙橫」的傳統客家三合院。記者鄭國樑/攝影 
文史工作者張典婉說,20多年前文建會調查京兆堂,列入特殊性保留,拆掉很可惜,現在千坪基地遭建商買下4分之1產權,仍有子孫想保留而提報,市府應主動介入,也可比照北市採以地易地,容積移轉,鼓勵建商扮演老屋保護推手。
文化局文資科科長董俊仁回應,京兆堂老屋是私人物業資產,11月底收到蕭文杰提報,立即啟動文資程序作業,依法辦理文資價值會勘,文資委員決議為不具保存價值、不列冊追蹤,目前文資程序已經完備,將不做管制。
有審查委員認為,京兆堂部分物件有文資價值,但整體完整性不佳,內部多已修建,且所有權人已與建商妥協轉讓,再利用價值不高;也有委員表示,京兆堂建築裝飾尚屬細緻,但除石棋出檐較少見,其餘仍見於桃園的民宅,獨特性不高。
宋家子孫則對京兆堂是否保存看法不一,希望保留一方強調不會阻撓其他人賣地,願捐出50坪讓政府協調建商,保留京兆堂建築作為永久展館,同時盼京兆堂珍貴的石壁、烏瓦等建材被妥善保存。
文化局強調,暫列古蹟提案雖未通過,但需協助的部分,文化局願意配合,不過最後還是要看地主意願。


JUST A BALCONY: 【JUST Old】桃園-楊梅 宋氏古厝 京兆堂 宋家古厝

京兆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莫過於整片的斗仔砌磚牆
並點綴幾片薰黑的磚體
搭配燕尾黑瓦 形成壯觀華美的氛圍
□ 等級: 未列歷史建築
□ 產權: 私有
□ 完工: 不明
□ 結構: 磚木造
□ 風格: 中式
用途: 民居-2021/12月拆除

cljhljk;j''xfgkghl;xfkghlfgkghkghl;xfhkghlj;fgkgh

JUST A BALCONY: 【JUST Old】桃園-楊梅 宋氏古厝 京兆堂 宋家古厝


203-1024x683212-1024x682206-1024x683205-1024x684210-1024x683209-1024x682208-1024x6842022-01-03_213644

【蕭文杰專欄】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的文資價值與政府該有的作為
【蕭文杰專欄】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的文資價值與政府該有的作為 | 典藏 ARTouch.com https://bit.ly/32XP6Vv
楊梅京兆堂距今128年,也是臺灣少數經歷清、日治時期、中華民國時期三個政權的客家地區老建築,本身就具有地方史的價值。基於憲法第166條,國家應保護有關歷史、文化、藝術之古蹟、古物。因此對於長期列冊的文化資產潛力點,更應該提出保存誘因,及亡羊補牢的策略。
蕭文杰
2021.12.08
日前桃園楊梅驚傳擁有128年歷史,經歷清朝、日治、中華民國政權的客家傳統建築京兆堂,因為部分土地售予建商而導致建築體可能不保。這也使老生常談,卻難以解決的私有文化資產保存、客家地區文化資產保存的話題再度浮上檯面。奇特的是,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的文化資產早在1992年政府就斥資普查,1996年列入桃園文化局前身的桃園縣立文化中心出版品《桃園民居調查報告書(下)》當中,顯然文化資產價值明確。其後桃園改制為直轄市時,市府又將京兆堂當成潛力文資「列冊追蹤」。為何這25年來,只見學者花政府公帑進行調研,未有後續的保存作為呢?又為何文化單位在面對調研報告有潛力價值的老建築遭遇危機時,第一時間無法主動搶救,非得等公民提報?這也使過去文化部再三強調的國家應定期普查文化資產,流於學者發大財的形式,所謂的「列冊追蹤」成為不聞不問的列冊「失蹤」。因此本文介紹客家地區文化資產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的文資價值,另一方面建議政府該有的作為。
文化部的「私有文化資產之協助及獎助機制懶人包」,推廣並不如預期,多數老屋所有權人並不知情,文化局長期也欠缺溝通,老屋經常是等待要拆除前才發起搶救。(©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的文資價值
楊梅,原屬於平埔族原住民霄裡社舊地,清朝雍正、乾隆時期以廣東嘉應州(長樂縣、興寧縣、鎮平縣、平遠縣)為主的拓墾集團,陸續渡海,來到楊梅這塊土地,發展至今,楊梅有70%的人口是來客家人。
乾隆元年(1736)來自嘉應州長樂縣的宋祖良背著父母骨骸來台落腳生根,並且開枝散葉,他可以說是宋姓楊梅的開台祖。他拓墾楊梅壢水流東一代土地,勢力逐漸擴大,這也使宋氏成為楊梅地區開拓史代表性家族。
宋家開台祖至楊梅經歷披荊斬棘、篳路藍縷,讓荒地變成良田,在經歷四代之後,土地與財產逐漸增加,以農為本兼營茶商的宋崇玉因財富累積與事業有成,於光緒19年(1893)興建京兆堂,就當時社會環境而言,這樣的建築是開拓有成累積下的經典建築。
宋崇玉與平鎮宋屋、新竹竹東、關西等客家區域的宋家有血緣、 地緣的關係。因此楊梅宋崇玉京兆堂見證桃、竹地區客家人渡台史與開拓史。楊梅京兆堂距今128年,也是臺灣少數經歷清、日治時期、中華民國時期三個政權的客家地區老建築,本身就具有地方史的價值。
1996年官方出版品《桃園民居調查報告書(下)》已經將京兆堂列入,但是25年來卻缺乏溝通協調與專業協助,這也使官方的文資普查流於形式,這是文資無法保存的原因之一。(© 國家圖書館)
就建築罕見性而言,京兆堂宅第正身門面為雙凹壽設計,此類設計與林安泰古厝、麻豆林家等文化資產類似。精彩的是正身及落鵝間的脊端均為燕尾,屋脊有細緻的剪黏,根據《桃園民居調查報告書(下)》的說法,原本水流東(宋、陳、劉)三大家族中,宋、陳兩家是有燕尾的古厝,但是隨著高速公路的興建,陳家古厝拆除,使楊梅京兆堂成為水流東地區唯一的燕尾烏黑瓦客家建築。至於屋脊剪黏,根據報告書說法,材料是特別由中國進口,有時候整天僅製作一朵花。(註1)
京兆堂正身。(攝影/黃謙賢)
京兆堂剪黏與燕尾。(攝影/黃謙賢)
在建築藝術表現方面,筆者認為楊梅宋崇玉京兆堂在磚、瓦的表現有獨特的價值。主屋是早期客家聚落經常使用的還原燒青灰色瓦,民間多稱烏瓦、或是黑瓦,山牆處搭配有防雨侵蝕土塊的穿瓦衫。
山牆處有青灰色的穿瓦衫,這是為了保護土埆建造的壁體,避免日曬、雨淋及風化影響。(攝影/蕭文杰)
這類原件的青灰色瓦屋瓦燒窯過程頗特殊,盧泰康曾引用陳新上說法,指出其特色是窯體有「儲水溝槽」,當燒製到頂溫攝氏八、九百度,停火封窯,然後將水引入窯爐周圍的帶狀溝槽內,並將水不斷潑在窯身及窯頂上,促使窯內氣氛還原並產生碳素,使瓦片積碳變黑。
還原燒窯曾經廣泛出現在臺灣,古地名就屢屢出現烏瓦窯、烏窯、烏瓦厝等,然而隨著時代演變,還原燒窯目前已經在臺灣絕跡,許多古蹟修復只能採取替代方法。例如安溪人所建的林安泰古厝,修復時苦無還原燒青灰色瓦屋,因此只能用墨汁將紅瓦染色,不過久而久之墨色被雨水沖刷後又變成紅瓦,造成了錯誤的文資示範。因此看似樸拙的青灰色屋瓦顯得彌足珍貴,因為難以再現。另外楊梅京兆堂的磚配色,也呈現民間匠師的建築美感,除了燕尾磚之外,俗稱金包銀的斗仔砌磚牆,也搭配著刻意燻黑的磚體,形成了紅、黑為主的配色。
楊梅京兆堂鳥瞰圖。(攝影/蕭文杰)
石材運用方面,有來自泉州的白石為石板、石階、石窗,屋身牆基是台灣卵石所砌成,具有地方色彩風貌。泥塑可以清楚看出「文王聘太公」,因此佚失部分,推敲應該是傳統的「四聘」題材的堯聘舜、商湯聘伊尹、劉備三顧茅廬聘諸葛亮。至於彩繪目前沒有專人研究,剝落有些嚴重,筆法樸拙,推測內容可能跟宋家相關的傳說有關。
京兆堂牆基與卵石砌。(攝影/黃謙賢)
京兆堂壁面彩繪細節。(攝影/黃謙賢)
由於楊梅宋崇玉京兆堂見證開拓史,表現出清朝時期的營建特色,具稀少性,不易再現,是楊梅水流東地區碩果僅存的燕尾客家建築。此建築又是文化局列冊的潛力文資,基於憲法第166條,國家應保護有關歷史、文化、藝術之古蹟、古物。因此對於長期列冊的文化資產潛力點,更應該提出保存誘因,及亡羊補牢的策略。
京兆堂建築土地龍神。(攝影/蕭文杰)
楊梅宋崇玉京兆堂政府可以有的作為
筆者給政府的建議是,文化觀光與客家文化保留應該注重真實性,近年來臺灣屢屢用公帑興建不是台灣客家族群特色的鋼筋混泥土「圍樓」,但真正在地的,有台灣客家特色的有形建築卻是宛若風中之葉,例如數月之前新竹芎林地方人士想爭取保留穿瓦衫牆,也鎩羽而歸,失敗收場。客家文化政策不應該本末倒置,建議政府在預算比例上應有所調整,文資審議也應該強調本土價值。另容積移轉的補償措施,在非都市計畫區有實施的困難,因此在文資法未修法之前,建議採取換地、協議價購、市價徵收等可行方案。
而最重要的是,文化單位不能「無心」,必須主動積極心面對文化保存及創造,不能老是等到拆除前才在搶救,否則行政院的「文化資產保存2.0」政策永遠是紙上談兵。
註釋
註1 筆者認為是匠師製作剪黏的確有其巧思,但無法證明材料是否中國進口,「整天僅製作一朵花」說法也待考證。【蕭文杰專欄】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的文資價值與政府該有的作為 | 典藏 ARTouch.com https://bit.ly/32XP6Vv


楊梅百年「京兆堂」將拆 子孫提文資保存
有一二八年歷史的楊梅「京兆堂」屬「一堂二橫」的客家三合院形式,屋頂以燕尾黑瓦呈現,牆裙以卵石奠基。(記者許倬勛攝)
楊梅百年「京兆堂」將拆 子孫提文資保存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pN5PE4
2021/12/01 05:30
〔記者許倬勛/桃園報導〕楊梅區大平山下有幢一二八年歷史的宋家「京兆堂」面臨拆除危機,宋家子孫及文史工作者緊急提出文資申請,希望透過文資保存法,由市府文化局將客家老宅列為暫定古蹟,再審議永久保存,供家族、民眾了解客家人的開墾史,不要湮沒在商業利益下。
京兆堂 宋家三房子孫廿多人持分
京兆堂位於牲牲路旁,由宋家三房子孫廿多人持分,部分族人在十多年前將四百多坪土地賣出,其中,橫屋傳出即將被拆除。對此,市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董俊仁表示,十一月廿八日已接獲京兆堂文資申請,將依文資審議程序啟動文資調查,決議保存與否。
宋家︰只要政府協助 都會盡力配合
宋家二房子孫宋鴻喬表示,日前有多方文史團體關心,家族成員才驚覺百年老宅珍貴價值,為此共商保留,並委請學者提報文資保存,未來不論循古蹟土地容積移轉、以地易地或易地重建等方式,只要政府能予協助,宋家人都會盡力配合。
據「桃園民居調查報告書」,京兆堂為宋氏開台祖宋德良派下五房宋崇玉,於清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年)所建,占地一千餘坪,屬於「一堂雙橫」的傳統客家三合院形式。
學者蕭文杰︰材料和匠藝都屬上乘
「京兆堂雖非雕梁畫棟,仍不減珍稀光芒。」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兼任助理教授蕭文杰表示,京兆堂稱不上華美建築,但格局講究,材料和匠藝都屬上乘,「金包銀」的斗子砌磚牆做工精緻,與罕見的穿瓦衫相映成趣,屋頂以燕尾黑瓦呈現,牆裙以卵石奠基,晨昏欣賞都有不同風情,是非常稀有的客家建築。
蕭文杰感嘆說,儘管百年老宅兀自美麗,文化局卻遲無作為,文化資產屬於社會公共利益,是當代普世價值,政府可依照文資法第十五條,對五十年以上的建物調查評估,卻任由老宅面臨拆除、賤賣的命運,態度過於消極。楊梅百年「京兆堂」將拆 子孫提文資保存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pN5PE4

2022-01-03_214003


楊梅 大平山下 宋家古厝 (京兆堂)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203-1024x6831170635776_l

楊梅 大平山下 宋家古厝 (京兆堂)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fb.watch/aiJIcEQ5j4/

2022-01-03_214548

2022-01-03_214307


(2) 桃園楊梅宋崇玉京兆堂 | Facebook


楊梅京兆堂爆文資爭議 桃文化局:9成所有權人反對提報
2021-12-27 12:19 聯合報 / 記者朱冠諭/桃園即時報導
桃園市楊梅「京兆堂」客家老屋拆除保留爆爭議。圖/取自蕭文杰臉書
楊梅京兆堂爆文資爭議 桃文化局:9成所有權人反對提報 | 桃竹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ziYwr0
百年歷史楊梅「京兆堂」客籍宋家老厝傳出即將拆除,引爆文資保存爭議。市府文化局今天發出5點聲明,強調全案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規定辦理,且京兆堂超過9成所有權人均反對提報,文化局尊重所有權人意願,也會充分溝通。
文化局表示,市府11月26日接獲民眾提報京兆堂,即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啟動暫定古蹟程序,並於11月28日會勘,經文資委員現勘後決議「不暫定古蹟」。另經文資委員評估建物價值、空間改建現況、未來管理維護及再利用及相關人員意見後,也決議「不列冊追蹤」。
文化局表示,京兆堂並無列入市府106年及108年度的「有形文化資產相關普查計畫」中,也不是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的列冊追蹤建物,且京兆堂超過9成所有權人已達成共同協議,表達反對提報立場。
文化局表示,本次提報審核過程, 文資委員除參考提報資料及所有權人意見外,也對建物本身價值、改建現況、與後續管理維護等方面做整體考量,但京兆堂涉及個人私有產權,仍應尊重所有權人意願並充分溝通,避免加深對立楊梅京兆堂爆文資爭議 桃文化局:9成所有權人反對提報 | 桃竹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ziYwr0

2022-01-03_214456


楊梅京兆堂開拆見珍貴建材 文化局:可主動提合作保留
2021-12-29 14:39 聯合報 / 記者翁唯真/桃園即時報導
台師大社會教育系兼任助理教授蕭文杰表示,京兆棠已開始拆除後有許多過去建築史的現象出現,像六角形地磚下的黃砂,是過去大戶人家才用得起的好建材。圖/翻攝自臉書桃園楊梅京兆堂
楊梅京兆堂開拆見珍貴建材 文化局:可主動提合作保留 | 桃竹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mSgmfo
桃園楊梅區大平山下,擁有128年歷史的宋家「京兆堂」是客家傳統三合式建築,先前面臨拆除危機,因此引起部分文化界和宋家子孫重視,但卻有學者批桃市府文資保留無作為;文化局也提5點聲明強調都有依法辦理,不過所有權人最終達9成以上同意拆除,京兆堂仍走上拆除一途。
據「桃園民居調查報告書」,京兆堂為宋氏開台祖宋德良派下五房宋崇玉,於清光緒十九年(一八九三年)所建,占地1000多坪,屬於「一堂雙橫」的傳統客家三合院形式。
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兼任助理教授蕭文杰表示,京兆棠開始拆除後有許多過去建築史的現象出現,像六角形地磚下的以混拌石灰、黃土和砂子做地面防潮,或以磚石取代木料建造屋舍以抗蠹的作法,是過去大戶人家才用得起的好建材,就這樣被拆除深感不合理。
蕭文杰指出,在台灣已經沒有黑瓦青磚的窯,現在有些老房子或古蹟修復只能使用紅磚,這是不可再現的歷史建材,怎麼會沒有保存價值;還有客家的五星石,他所擺放的位置有宗教風水意義,若移位便只是個石頭。
蕭文杰說,文化部有規定文資審議不能以所有權意見為主,仍要評估保留溝通協調的機制,據他了解新竹以北只有3個五星石的案例,民進黨過去曾撻伐劉政鴻拆除苗栗古窯,現在號稱本土民意政黨也犯過去一樣的錯。
桃市府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董俊仁表示,之前都有按文化資產保存相關法規啟動審查程序並現勘,不過超過9成所有權人已達成共同協議,尊重宋家人決定,現在拆房子應是屋主跟建商協議好。
董俊仁指出,對於拆除房屋過程中發現過去有價值的工法及特殊建材部分,這些結構沒有解開錢也不會知道,若現在有新發現,宋家人可再提新事證的方式向文化局申請文資保留;至於拆除下的磚瓦會如何保留也不清楚,若宋家人有主動提出合作的方向會再討論。
桃園楊梅區大平山下擁有128年歷史的宋家「京兆堂」是客家傳統三合式建築,最終仍走上拆除一途。圖/報系資料照
桃園楊梅區大平山下擁有128年歷史的宋家「京兆堂」是客家傳統三合式建築,最終仍走上拆除一途,拆建工程發現古代特殊建材。圖/翻攝自臉書桃園楊梅京兆堂
楊梅京兆堂開拆見珍貴建材 文化局:可主動提合作保留 | 桃竹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mSgmfo

2022-01-03_2145482022-01-03_2146162022-01-03_214608


楊梅。京兆堂
比乾隆年間批准墾號早近五十年,四代經營有成,累積建築成至今一百二十八年的楊梅京兆堂,熬過拓墾的艱辛歲月,至今卻不敵商業開發,即將拆除。
今天是京兆堂的第二次文資會勘,在第一次現勘被兩位委員表示保存不完善的情況下,今日造訪觀察中,仍可見宋家子孫對於祖屋維持的用心,與當時建築工法的堅持,現在是楊梅水流東地區碩果僅存的燕尾客家建築。
一堂二橫屋雙凹壽的宅第正身門面設計,主體建築保存屋況良好,正身及落鵝間的燕尾脊端,綴有細緻的剪黏的屋簷,金包銀的斗仔砌磚牆,更有造價昂貴的泉州白石,所做的石板、石階、石窗,屋身牆基是台灣卵石所砌成,整面牆面為顏只磚斗子所砌,與正廳土地龍神的五形石的工法,都至為罕見。
正門石做的門框,以榫接方式補充石材長度不足,正身的裙堵斗子砌,添加了繁複細緻的八角型磚刻,屋基以石頭組砌,為極為昂貴的一心包六石,綠釉花窗與泥塑窗楣,顯示了屋主的品味與實力,主屋是早期客家聚落經常使用的還原燒青灰色瓦,山牆處搭配有防雨侵蝕土塊的穿瓦衫,處處都彰顯了傳統匠藝與地方匠師的特色。
隨著高速公路的興建,原本水流東(宋、陳、劉)三大家族中,宋、陳兩家是有燕尾的古厝,但是隨著高速公路的興建,陳家古厝被拆除,使楊梅京兆堂成為水流東地區唯一的燕尾烏黑瓦客家建築。
如今這或也將成因為開路開膛剖腹。
楊梅不缺一條路,但同與鄭大模家族之楊梅地區開拓代表性家族,見證楊梅拓墾發展歷程的完整宅院,足以發展並帶動地方文化觀光效益的京兆堂,僅此一座。
*青灰色瓦:
蕭文杰教授認為,在建築藝術上,楊梅宋崇玉京兆堂在磚、瓦的表現有獨特的價值,首先主屋是早期客家聚落經常使用的還原燒青灰色瓦,民間多稱烏瓦、或是黑瓦,山牆處搭配有防雨侵蝕土塊的穿瓦衫。
這類原件的青灰色瓦屋瓦燒窯過程頗特殊,盧泰康教授曾引用陳新上說法,指出:其特色是窯體有「儲水溝槽」,當燒製到頂溫攝氏八、九百度,停火封窯,然後將水引入窯爐周圍的帶狀溝槽內,並將水不斷潑在窯身及窯頂上,促使窯內氣氛還原並產生碳素,使瓦片積碳變黑(陳新上2002b:86-67)。
還原燒窯曾經廣泛出現在臺灣,古地名就屢屢出現烏瓦窯、烏窯、烏瓦厝……,然而隨著時代演變,還原燒窯目前已經在臺灣絕跡,許多古蹟修復只能採取替代方法,例如安溪人所建的林安泰古厝,修復時苦無還原燒青灰色瓦屋,因此只能用墨汁將紅瓦染色,不過久而久之墨色被雨水沖刷後又變成紅瓦。因此看似樸拙的青灰色屋瓦顯得彌足珍貴,因為難以再現。(1) 班。馬傳媒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f6VsVn

268426901_3007292072817023_6327706995420654981_n267058424_3007291909483706_8813472032337659350_n267130068_3007291889483708_4738806397521011990_n


【蕭文杰專欄】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的文資價值與政府該有的作為 | 典藏 ARTouch.com

2022-01-07_2306222022-01-07_2305492022-01-07_2307032022-01-07_2306462022-01-07_230631

【蕭文杰專欄】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的文資價值與政府該有的作為 | 典藏 ARTouch.com


1642579684325-28ea607a4ddc49c8961642579624710-d7c30c6589af4d8eb41642579532917-92dca309c10d4eefb92022-01-21_072528

楊梅京兆堂火速拆除 子孫下跪哭喊
楊梅京兆堂火速拆除 子孫下跪哭喊 https://bit.ly/3GV08KE
何哲欣/專題報導
2022年1月20日 
▲ 京兆堂遭拆,宋家子孫設法保留磚瓦。翻攝「桃園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粉絲專頁
桃園楊梅甡甡路(甡,音同身)上,有一座看似不起眼的矮小紅磚建築,是楊梅宋氏開台祖所建,「京兆」是宋氏堂號,京兆堂自此矗立。黑頂紅身土磚厝三合院,雖然面積不大,但卻曾見證1895年乙未戰爭歷史。去年底,京兆堂面臨拆除危機,宋家代子孫雖發起保留,但未獲桃園市府重視,上週四(13日),一輛怪手駛入京兆堂前院,宋家28世子孫宋鴻喬與妻子跪在祖厝前哭喊,也無力阻擋怪手作業,幾個小時後,走過128年歲月的京兆堂,正式走入歷史。
▲有128年歷史的桃園楊梅京兆堂遭建商拆除。圖為京兆堂原貌。翻攝「桃園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粉絲專頁
根據桃園市文化局前身的桃園縣立文化中心出版品《桃園民居調查報告書》,京兆堂是宋氏開台祖宋德良派下五房宋崇玉,在清光緒19年(1893年)所建,屬於「一堂雙橫」的傳統客家三合院形式。師大社會教育系兼任助理教授蕭文杰說,京兆堂本身建築雖然稱不上華美,但格局講究,例如有「金包銀」的斗子砌磚牆,,屋頂以燕尾黑瓦呈現,牆裙以卵石奠基,晨昏欣賞都有不同風情,是非常稀有的客家建築。
不過京兆堂晚年命運多舛,產權經不斷分割後,近10年來已有超過9成的產權,都落入建商手中。建商希望將古厝拆除後,連同附近農地,改建為12棟二、三樓的透天別墅。去年1月,當地文史工作者在網路上開始發文奔走,感嘆,「京兆堂要被拆了嗎?」逐漸引發外界注意。
去年11月26日,蕭文杰協助送件,盼京兆堂能暫列古蹟,市府文化局依法辦理文資價值會勘,但11月底文資委員會勘後認為,京兆堂僅部分物件有文資價值,內部多處都已修建,整體完整性不佳,且獨特性不高。最重要的是,文資委員認為產權都已移轉,利用價值低。最後決議,京兆堂不具保存價值、不列冊追蹤,也不做管制。
12月28日,怪手開進京兆堂,剷平了右廂房與後方樹叢。經宋鴻喬、當地文史工作者溝通,建商原本同意讓他們自行拆除構件,不強行破壞,支持保留京兆堂的文藝界人士趁這段時間,慢慢卸下一磚一瓦,期盼有朝一日也許能異地保留,但一方面也繼續尋找新事證,希望有翻案可能。
今年年初,經當地文史工作者努力,找到京兆堂左廂房在日治時代,曾被當作國語傳習所,證明當地地點特殊。19世紀末甲午戰爭清朝戰敗,隔年乙未年間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人為保家衛土與日軍爆發多場戰役,其中在楊梅的戰場,就在京兆堂附近;到了日治時代,京兆堂繼續被日人沿用,當作教育場地。
上週三,宋鴻喬再度到文化局送件。結果隔天,又來一輛怪手,直接拆除正身。他與妻子鄭淑芬無力阻擋,只能跪在廣場前送祖厝最後一程。
宋鴻喬回憶,上週四那天早上,他還接到市府官員致電,告訴他還要補送什麼資料,電話結束不到一個小時,建商就派怪手來拆屋,「我真的很難過,心都死了,保不住祖先的房子,看著它的建築,就這樣斷了右手、左手……」
蕭文杰也不解,京兆堂在1996年就被列入官方出版品《桃園民居調查報告書》當中,顯然文化資產價值明確,其後桃園改制為直轄市時,市府又將京兆堂當成潛力文資「列冊追蹤」。為何這25年來,只見學者花政府公帑進行調研,未有後續的保存作為?
蕭文杰說,《憲法》第166條明文規定,「國家應獎勵科學之發明與創造,並保護有關歷史、文化、藝術之古蹟、古物。」文化部也在2016年函示,文資委員只能審查是否文化價值,所有權人是否同意被列古蹟,是市府要自己溝通,「如果什麼都要推給所有權人不同意,那還要文資委員幹嘛?」
建商拆除京兆堂,宋家子孫無力保存。翻攝「桃園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粉絲專頁
蕭文杰說,他理解部分宋家子孫處境,希望能改善生計,變賣祖產,建商也是合法取得所有權,但桃園市府卻用粗暴方式判京兆堂死刑,不願用《文化資產保存法》介入,也不願積極協調溝通,「民進黨過去怎麼批評(前桃園縣長)朱立倫、(苗栗縣前縣長)劉政鴻、(台中市前市長)胡志強到處蓋土樓,現在桃園也一樣,這是台灣文化的危機。
曾任台大社科院副院長的知名客家研究學者邱榮舉說,京兆堂保存了1百多年,狀態良好,但卻搞到現在三輸局面,包括宋家子孫保存祖產不力挨批不孝、建商只顧利益不顧文化,最慘的是桃園市府與市議會無能,漠視客家文化。
已故客家文學大老鍾肇政之子鍾延威在臉書聲援,「一個由具高度人文素養市長執政的城市,一個由市府長期列冊追蹤保護的文化資產,一幢已發現新事證有了死裡逃生機會的老屋,一幢該受《憲法》第166條保護的古蹟,就這樣片瓦無存了。桃園還能是一個文明的城市嗎?!文化部還能叫做文化部嗎?!
鍾延威批評,「128年的老房子,承載了多少先民拓墾的滄桑故事、連結了多深的人與土地的情感、是多少代人的共同記憶、見證了台灣這塊土地多少悲喜?建商可以大讚市府的效率與魄力, 但以一個公民身分,我要譴責與文資保護有關的公部門,因著你們的怠惰與不作為,台灣又少了一個無可取代文化資產。」
祖厝遭拆除後近一個禮拜,宋鴻喬說,他的心情已逐漸平復,他很痛心,不知道為什麼宋家子孫只有他在搶救,但他也不知道怪誰,也許該怪的是十多年前就將祖厝賣掉的親戚長輩,不過他相信,宋家先祖的精神不會就此結束,他會化悲憤為力量,在附近重建「京兆書苑」,繼續傳承客家精神。
楊梅京兆堂火速拆除 子孫下跪哭喊 https://bit.ly/3GV08KE


2022-01-20 12:31:30|2022-01-20 16:12:12百年古厝遭拆/京兆堂異地重建盼變景點 專家提醒這關鍵 | 要聞 | NOWnews今日新聞 https://bit.ly/32iO0nz
位於桃園楊梅的宋崇玉京兆堂上週四1/13遭建商剷平,極力爭取保留的宋家28世孫宋鴻喬曾一度要與祖厝共存亡,但如今也重新振作,要把京兆堂拆下的一磚一瓦重新蓋回。他原本在附近就有塊地,未來祖厝重建後將改名「京兆書苑」,盼能變觀光文創景點,「我會化悲憤為力量,既然官方文化局不重視,我們就用民間的力量,繼續發揚歷史,傳承客家文化。
▲宋鴻喬與文史工作者小心拆下一磚一瓦。翻攝「桃園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粉絲專頁
一路陪伴宋鴻喬捍衛祖厝的妻子鄭淑芬說,楊梅地區發展歷史悠久,有觀光農場、仙草花季,也有秀才觀光步道,重建後的京兆堂希望能變歷史文物館,帶動周邊社區觀光。宋鴻喬說,雖然不知道能不能再重現京兆堂原貌,但他會用一年、兩年、三年,甚至用一生的時間努力,「正面積極,就會有希望。」
京兆堂的老鄰居、當地文史工作者簡泳玄從本週六起,也會每週在線上講,暢談楊梅地區在1895乙未戰爭中,「書本沒有研究透徹的崩坡段戰役」,未來還會邀請學者教授,談論對於文化資產保存的價值及重要性,喚醒社會大眾對文化資產保存的關注。
▲ 京兆堂早年風采。翻攝「桃園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粉絲專頁
根據國家文化資產網,楊梅地區已獲指定為古蹟的建築,包括2015年7月登錄的道東堂玉明屋與2019年5月登錄的道東堂雙堂屋,兩者都是楊梅鄭氏開台祖鄭大模房下祖厝。另外2021年8月登錄的泉水窩江夏堂,則屬楊梅黃氏宗親五房黃盛祥所建。可惜的是,楊梅宋氏開台後第四代宋崇玉所建京兆堂,無法被列古蹟,與其他宗氏互相輝映。
▲文史工作者幫修補宋崇玉塑像。翻攝「桃園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粉絲專頁
▲文史工作者幫修補宋崇玉塑像。翻攝「桃園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粉絲專頁
宋家後代要重建京兆堂,傳承文化精神,文化部前部長洪孟啟相當肯定。他提到位於宜蘭縣傳藝園區內的廣孝堂,原本是坐落在宜蘭市區的鄭氏宗廟,因都市計畫道路拓寬面臨拆除命運,最後決定移到傳藝園區還原原有風貌。還有台北的林安泰古厝,原本位在大安區,也因道路擴寬面臨遭拆命運,經當時台北市政府協調,最後拆遷到中山區濱江街旁重建,規劃成「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重現世間。
▲宋家子孫盼京兆堂精神重現。翻攝「桃園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粉絲專頁
▲宋家子孫盼京兆堂精神重現。翻攝「桃園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粉絲專頁
洪孟啟說,古蹟要異地重建,都需要與地方人士積極溝通協調,找出對各方最有利的方式,才能圓滿解決爭議,建議宋家後代,「理直氣和、多為其他人著想。」
不過台北當代藝術館副館長張玉漢則說,古蹟旅遊本來就是獨特性跟分眾的市場,除了在地人外,外來遊客難有感情,何況現在台灣的名人故居這麼多,如果都只有文化導覽、或是引入文創、或變成咖啡廳,遊客頂多只會停留2個小時,也很難吸引他們再來一次。
張玉漢建議,既然要讓京兆堂重生,就讓它恢復時代功能,它曾是見證乙未戰爭的古宅,曾是日治時期的國語傳習所,就讓京兆堂恢復原狀,讓遊客能實際體驗,才能感受到京兆堂的精神與存在意義。他提醒宋家,找出京兆堂的特色,才有助於未來永續經營
百年古厝遭拆/京兆堂異地重建盼變景點 專家提醒這關鍵 | 要聞 | NOWnews今日新聞 https://bit.ly/32iO0nz

2022-01-21_0747342022-01-21_07465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