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城

766px-Old_changhua_city150151652660552021-11-03_185135411px-Changhua_east_gate彰化東門一帶與八卦山

彰化縣城是清朝時管理彰化縣的縣治所在,位於今天的彰化市,緊鄰八卦山[1],是全臺灣第一座磚城,共有四座城門[2]。今已完全不存。
彰化縣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u8exCm
沿革
彰化未設治之先,原屬諸羅。彰化縣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設縣,城池則建於雍正十二年(1734年),乃設副將駐劄彰化,南馭諸羅,北控淡水。當時大甲西社的動亂才剛平定不久,調任彰化縣知縣的秦士望認為沒有城池不足以保衛縣邑的安全,便在縣治周圍種了刺竹為牆,建四方城門,形成一座周長780丈的環形城池[1]。至乾隆五十三年 (1788 年),始分安平水師左營游擊一員,移駐鹿港。形成水陸營汛布置。
彰化縣城東門
東門一帶與八卦山風景
然而由於刺竹城的防禦功能有限,所以在林爽文事件(1786年)與陳周全事件(1795年)中彰化刺竹城均遭受嚴重破壞,而嘉慶二年(1797年)知縣胡應魁第三次種刺竹後,又在四方城門上加建城樓,但因各種自然災害,僅十幾年的時間便倒塌。後來在蔡牽侵擾臺灣時,彰化縣城再次失守,但在此同時的嘉義縣城與臺灣府城因已經改建為土城而未失守,於是之後地方士紳王松(漳州)、林文濬(泉州)與詹捷能(客家)等36人向前來巡視的閩浙總督方維甸提出將城池改建成土城的想法。原本彰化縣城一帶經常發生各種分類械鬥,但改建土城一事關係重大,而令各族群團結起來。東邊城牆由軍功四品職銜的林文濬負責,西邊由陳大用、羅桂芳、蘇雲從、詹捷能、廖興邦負責,南邊則由貢生王雲鼎負責,北邊則由捐職州同五品銜的賴應光負責[1][3]。
最初由於彰化縣城緊鄰八卦山,因而只要占據八卦山便能掌控全城,所以打算將八卦山也圍進城裡,而在施工期間地方士紳又以土質鬆軟為由,經朝廷許可後改築磚石城。築城工程從嘉慶十六年(1811年)開始一直到道光四年(1824年)為止,共花了十三年的時間。由於磚石城的成本比土城高,所以完工後的結果與原先的設計有所落差,例如周長由1028丈縮減成922丈,而八卦山也沒被圍進城裡,改在山上建了「定軍山寨」來防守。乙未戰爭時,八卦山之役即在這裡發生[1][3]。
進入日治時期之後,日本人在彰化進行過兩次市區改正,大正九年(1920年)第一次改正中,所有城牆城門皆被拆除,只留下東門城,但兩年後開闢縱貫公路時,東門城亦被拆毀,至此彰化縣城便徹底消失了[1]。
建築特色
彰化縣城完工後,城池與鄰近的八卦山脈被比附成「葫蘆吸露」與「蜈蚣照珠」的形象[3],周長922丈2尺8寸,牆高1丈5,其上共設有12座砲臺。東城門稱「樂耕門」,位於今彰化市中華路與中山路的交會處,即今縣議會所在地,而東城牆則位於中山路旁東門百姓公廟側、俗稱「城壁巷」的巷道;西門為「慶豐門」,在今中正路、陳陵路與吉祥街交叉口的西安宮前的蘇高薛巷巷口,昔日是通往鹿港的要道,而西門城區也是繁華的商業區;南門「宣平門」位於今華山路、民生路與南瑤路之間,今華山路42巷(古稱「順正府巷」),為通往諸羅(今之嘉義)與府城的要道,但由於南門外有兵營點校用且偶爾作為刑場的「校場埔」,所以並不太熱鬧;北門「共辰門」則位於今光復路與和平路之間:和平路84巷口的光復路上[1]。
另外彰化縣城雖已毫無殘留,但在彰化的南門福德祠旁,建了一座仿城門的建築[1]。
四門福德祠
彰化縣城四個城門附近皆建有福德祠,但因市區開發等因素而改建或另地重建,只有西門福德祠保留了較多的古貌,被列為縣定古蹟[4]。另外東門福德祠被拆除後,土地公神像一度寄祀於彰邑城隍廟,後來才在元清觀對面重立東門福德祠。彰化縣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u8exCm


新竹縣城-竹塹城。又稱淡水廳城、新竹縣城

799px-新竹縣城(淡水廳城)東門_22021-11-04_09424610淡水廳廳治圖

竹塹城。又稱淡水廳城、新竹縣城,是指臺灣在清治時代於今日新竹市中心所建的城廓,創立於雍正元年(1723年),是當時淡水廳廳治( 北台灣行政中心 )所在,後臺北府設立,淡水廳城改為新竹縣城。現存的磚石城池完成於道光九年(1829年)。因此有時也用「竹塹城」一詞來代指新竹市。迎曦門是竹塹城現今唯一留存的城門,是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竹塹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oP2vvl
歷史
《淡水廳志》(1871年)的竹塹城圖
迎曦門城樓
迎曦門匾額,左書「道光戊子季冬」,右書「署同知李慎彝監造」,1828年
城門洞
道路中央圓環內的迎曦門
竹塹城護城河
「竹塹」為新竹的古稱,最早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的所在地[1][註 1]。漢人約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間,由泉州移民王世傑(閩南籍)來此開發,而在他率領親族鄉民來此屯墾後,此地逐漸成為清代北台灣最重要的政經與文化中心[2]。當時竹塹隸屬於臺灣府諸羅縣。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朱一貴事件平息後,清朝鑑於原諸羅縣轄區過大,統治鞭長莫及,於雍正元年(1723年)分虎尾溪以北設彰化縣[1],同時設置淡水捕盜同知專司北台灣事務,竹塹被劃於其轄區內。直至雍正九年(1731年)正式於大甲溪以北至雞籠分劃轄區,設置淡水廳,並改長官為淡水撫民同知。
清朝治臺初期,為了避免流民造反,曾經禁止台灣建造石磚城,因此,竹塹城早期的雛型,是以種植竹圍的方式代替磚牆。雍正十一年(1733年)淡水海防廳從彰化縣城正式移來竹塹時,淡水同知徐治民在四週遍植莿竹,整個區域呈圓形,週長440丈(約1408公尺),有東、西、南、北四個門,為竹塹建城之始。到了1759年,莿竹均已腐杇。1806年,因蔡牽等人侵擾臺灣沿岸,同知胡應魁諭民造土城。七年後,同知查廷華又再加高加寬土圍[2]。 1827年,進士鄭用錫(閩南籍)等向前來巡視的閩浙總督孫爾準倡議興建磚石城及四城門樓,獲清廷同意後,於次年(1828年)開始築造磚石城垣,周長為860丈(約2752公尺),牆高1丈5尺(4.8公尺),高度加雉堞則為1丈8尺(5.76公尺)。該城以城隍廟為中心,東門為迎曦門、西門為挹爽門[註 2]、南門為歌薰門[註 3]、北門拱宸門[註 4],而在東西南三門都設有砲臺一座,北門則為兩座[2]。東門街、西門街、南門街、北門街通往四門,加上上述的土圍,就構成了新竹街區,此外在北門外還有臺灣唯一的牌坊群[註 5],而西門石坊街上還有新竹歷史最悠久的楊氏節孝坊(1824年建)。磚石城牆於1829年秋完工,名為淡水廳城,又名竹塹城。竹塹城外挖築壕溝為護城河,並設吊橋兩座,長8.2公尺,寬1.6公尺,與鳳山縣舊城東門段護城河同為目前臺灣僅存的護城河。此外由於磚石城周長比起之前的土城短很多,所以原本在土城裡的鄭氏北郭園與竹蓮聚落等都變成城外,後來又因附近的水田莊、湳雅莊等地興起,所以道光十九年(1839年)臺灣道姚瑩便命淡水同知龍大惇調查是否有增建土城的必要,而三年後(1842年)在鴉片戰爭期間,有英國軍艦侵擾附近的大安港,故當時的同知曹謹與仕紳在磚石城外加築一圈土城,周長1495丈,城外植竹開溝,溝寬二丈,城高為一丈,另建有大小城門共八座,分別是大東門「賓暘門」、大西門「告成門」、大南門「解阜門」、大北門「承恩門」、小東門「卯耕門」、小西門「觀海門」、小南門「耀文門」與小北門「天樞門」[2]。
進入日治時期,1901年北門大街金德美商號大火,將整個北門付之一炬。1902年,總督府實施市區改正,開始拓寬道路並拆掉城牆與城樓[3],南門、西門也被拆除,只剩東門(迎曦門)存留至今。原來以防禦為用的護城河,河水成為灌溉用圳道——振利圳。
古蹟
迎曦門
迎曦門(東門)是竹塹城僅存的城樓,位於新竹火車站沿中正路直行約400公尺處[4],為國定古蹟。而護城河經過整治後,結合現代建築,現為具休憩功能的親水公園[5]。護城河中有各種魚悠遊水中,一旁的草地上也不時有文化藝術表演。城門為一幢二層樓的建築。城牆雉堞為燕子磚砌成,城樓下段為城座,以唐山石及條形花崗石石塊疊砌而成,城牆上鐫刻著時任署理淡水撫民同知李慎彝所題的「迎曦」二字。上層城樓原為木構建築,現已改為混凝土造,城樓結構共二十四根立柱,屋簷為歇山重簷式建築,屋脊燕尾起翹,簷下懸掛著精雕吊筒。城門門洞採半圓拱型的造型[3]。
迎曦門除了本身為古蹟之外,城前的廣場也於1999年[4]被時任新竹市長蔡仁堅打造成新竹之心,為一個結合傳統與現代科技的露天市民廣場,贏得了2000年台灣建築獎首獎與第二屆遠東建築獎首獎兩項建築獎。廣場設計成地上地下各一層的展演場所[4],一般民眾皆可向政府申請,提供表演或發展文藝空間(例如樂團的發表、慈善的捐款活動、政府推展的文藝活動等),每隔周禮拜周末都有由頂尖音樂家族所舉辦的音樂表演。其中新竹之心為圓環中心,竹塹城歷史光廊將其與護城河連接,讓人們了解竹塹城的由來。除了在假日的夜晚都會有活動之外,平日的夜晚偶爾也會有提供一些休閒娛樂。近年來更用光雕的方式,將迎曦門與新竹之心打造為藝術作品,成為新竹的文化象徵地標[3]。
城門建築特色
參見:歇山頂
淡水廳築城案卷
新建台灣府淡水廳城碑記。
聯名具呈的有鄭用錫、林長青、郭成金、鄭用鑑、溫斌元、林國寶、劉獻廷、鄭廷珪、王奠邦、林茂堂、陳鳳鳴等其中除了竹塹在地主要的家族個人或舖戶代表外,板橋林家的林平侯與大龍峒陳家的陳維藻也聯名參與,可見竹塹之建城不僅關係城內百姓的身家性命,也牽涉到整個北臺灣社會與經濟之發展。
新建臺灣府淡水廳城碑記
賜進士出身誥授朝議大夫、福建臺灣府知府、前鹿仔港理番同知、閩縣武平羅源三縣知縣、充嘉慶戊辰己卯兩科鄉試同考官,浮梁鄧傳安撰。
賜進士出身誥授奉直大夫、候補知州、借補福建臺灣府澎湖通判署臺防同知事、前連江縣知縣、充嘉慶丁卯癸酉丙子道光辛巳四科鄉試同考官,黃梅蔣鏞書。
賜進士出身敕授承德郎、福建臺灣府噶瑪蘭通判署淡水同知事、前臺灣晉江沙縣清流等縣知縣、充嘉慶戊辰癸酉道光壬午三科鄉試同考官,威遠李慎彝篆額。竹塹城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oP2vvl


新竹市竹塹城建城的280周年1972/03/29+新竹縣各界恭祝蔣總統當選連任暨慶新竹開拓280週年+道光十ㄧ年,淡水廳同知李嗣鄴,命粵人姜秀鑾、閩人周邦正 集閩粵之眾,拓展竹塹東南山地。先人誅鋤草茅,披荊斬棘,以事墾殖+台北城建城130年,新竹建城185年,足足早了55年,可見新竹是具有文化蘊底的城市,充滿人文氣息。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網

竹塹城迎曦門位於新竹市東區東門街的圓環中央,是竹塹城目前僅存的一座城門。竹塹城於道光七年(1827年)始建,道光九年(1829年)完工,由淡水同知李慎彝、竹塹巡檢易金杓等監造,仕紳鄭用錫、林平侯之子林國華、林紹賢之子林祥麟等總理,總計共費銀約十四萬七千四百九十八兩。「竹塹」是新竹的舊稱,原本是平埔族竹塹社原住民所居住的地方。鄭氏時期,鄭克塽為了鞏固淡水基隆的防務,徵召竹塹社民趕運糧餉北上,因鄭軍督責過於嚴苛而引起了北部七社「番」的聯合反抗。當時的鄭軍官員之一—閩人王世傑,於康熙三十年(1691年)與族親及鄉人前來竹塹開墾,並逐步與當地的原住民取得和諧,並進行交易。清雍正元年(1723年),淡水廳治設於竹塹,並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竹塹三臺山下,環植莿竹為城,始稱「竹塹城」,由淡水同知徐治民創建。直到嘉慶十一年(1806年)蔡牽為亂時,才由紳民改建為土圍。嘉慶十八年(1813年),同知查廷華將土圍加高變寬,增建窩鋪與堆房,並在城外種竹開溝。道光六年(1826年),為了防範閩粵械鬥的滋擾,鄭用錫與林平侯建議將廳城土圍改建為石城,也就是一般人所熟知的竹塹城。竹塹城分為東西南北四門,分別為「迎曦」、「挹爽」、「歌薰」及「拱辰」,城門由城樓與城座所組成,座高一丈九尺。東、西、南三門設有砲臺及水洞各二。城外設壕溝,東、西門的壕溝上,另設有吊橋一座。日治時期,新竹地區實施市區改正計畫,西、南、北三門及城垣被迫拆除,僅存迎曦門城樓孤立在發展快速的都市之中。迎曦門為一柱廊式的城樓,樓高兩層,所在方位座西朝東偏南。城座由花崗石條以一層丁一層順的方法砌造而成,前後各有外小內大的拱形門洞,正門門洞上方有額題「迎曦」,落款上題「道光戊子季冬」,比完工的時間稍早;下題「署同知李慎彝監造」。迎曦門的屋頂形式為歇山重檐並帶有翹脊,屋頂下的大木結構,在翻修時以鋼筋混凝土仿作。城門的後方立有道光九年(1829年)的「新建臺灣府淡水廳城碑記」石碑一方,為竹塹築城史的見證之一


1950-1955,1968年新竹東門街,東門城/1958年在台以交通大學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新竹州廳1925年/關西 第一戲院/新竹東門城,「新竹之心」,將 東門圓環搭配 護城河整建成廣場,搭配全台最美的 護城河道/曉江亭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Facebook

FireShot Capture 035 - 古匾對聯題詞分享 - #彰邑城隍廟-仁愛侯 - Facebook - www.facebook.com319192476_689630666079436_4539592965963239502_n320394070_473500091531099_5036718213936856967_n320552645_696510758659535_7786102677764662820_n320224937_501087918782549_3865983469886683415_n321256295_3428152837510953_6308183363983909448_n321100010_1633471883769390_2330803738699376311_n

Faceboo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