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效命疆場小女子獻身報國-熱血化鐵幕雙手造中華-堅忍不拔/軍中通信單位使用的中文電報明碼,其中對女性生殖器官「屄」的電碼代號是8311,八三么(831)《軍中樂園》金門特約茶室/平日賣票收入軍方得四、小姐分六,但小姐所得之中還要再跟招募者拆帳,有六四、四六、五五、三七不等的約定比例/「對人客氣,姑娘禮貌;一票鍾情,個人錯誤」約茶室乃應軍人性事需求而生,並不鼓勵男女情愛/「奉國防部核定,外島特約茶室票價調整:軍官五十五元、士兵四十五元、公務人員九十元。」特約茶室歸軍方統管,軍人除外的當地人亦可前往消費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金門縣文化局-陳清吉洋樓

1419166212-3880817563_n2d7eb9f7-c30e-4167-9a8f-4fd9206d2ba012628c47-3818-4fd1-9b5b-d8810478745572b46636-f2ba-4121-8116-3a41dfeb65f5829c5adb-953e-4cfb-9301-07b99e8a73372021-10-08_22250805128da8-5d39-4ec3-880c-df9fbda6cc356pr00077077s1s02q3r6pr0007702976o76726401359060_m401359187_m401359079_m401359034_m401359009_m401359168_m401359096_m401359114_m401359131_m401359152_m401359249_m401359229_m

陳清吉,陳睿篆之子。睿篆於1890年代赴星洲謀生,住進苦力間,後因病客死異鄉。睿篆生前與金門東埔陳紫車結拜,清吉年少時,由紫車帶到新加坡做學徒。成人後與鄉人陳能顯合夥做生意,後更獨自經營「和通商號」而致富,並僱用房親任職。二戰日軍南進後,新加坡被佔領,攜眷逃散,直到戰後才告恢復。1928年,陳清吉返鄉籌建二層半(屋頂為閣樓)的洋樓,木料、磚石及師傅皆來自泉州,工期長達三年多。1931年,建成一幢三凹壽加後落及左右護龍的洋樓,屋前並有寬闊的內埕,四周圍以外牆,左右各有門樓。建物抬高約一公尺,量體更顯高大。1949年後,洋樓充作國軍幹訓班使用,於虎邊(右邊)門樓漆上國徽的圖樣,直到1980年代末才撤軍。 金門縣文化局-陳清吉洋樓
公告日期    2005/12/19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0940053683號
評定基準    
1.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2.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3.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指定理由    
1.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2.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3.具有建築上之意義有再利用價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所屬主管機關    金門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金門縣  金沙鎮 三山里三山村碧山
經緯度    24.485835 118.443083
主管機關資訊    
名  稱:金門縣文化局
聯絡單位:文化資產科
聯絡電話:082-325643#805
聯絡地址: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土地使用分區    都市地區 其他使用區 自然村
所在地地號    金沙鎮碧山段1473-0000地號
外觀特徵    正面山頭採簡約花瓣造型,二樓外廊、一樓大門及窗戶均有鑄鐵防盜門窗。正面楣樑有「Union Is Strength」(團結就是力量)、托槍印度兵及舢舨船伕的泥塑,全金門僅見。大門門楣上有「相國遺澤」、「武功衍派」匾額,兩側並有陳培松所題「造丕基俾爾昌而熾」、東珩陳伯清秀才所題「營新式有志事竟成」、東埔陳紫車所題「蝸廬竣曰苟曰苟又苟曰,矮屋成於斯於斯復於斯」聯對,壁面上並有花卉及水果主題的彩釉磁磚,堪稱“中西合璧”之典型。
室內特徵    中西合璧格局
使用情形    目前空間閒置,僅為堆放雜物使用。
現狀    目前屋頂多處破損,護龍坍塌嚴重,於正面次間二樓,生長榕樹,造成牆面破裂,影響結構。內部空間結構,因年久失修與蟲蟻蛀蝕,木樑與樓板損毀嚴重,通往二樓與三樓之木梯,也有結構危險。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建議未來維修應著重建築之材料使用狀況,猶以立面以細殼灰為材料,混合三合土作為建材的施工方式。
所有權屬    
身份
公私有
姓名/名稱
土地所有人    私有    陳樂城
管理人使用人    
身份
姓名/名稱 金門縣文化局-陳清吉洋樓
管理人    陳昆齊
金門縣文化局-陳清吉洋樓 https://bit.ly/3AmBqi8
-----------------------------------
門洋樓(九) 碧山 陳清吉洋樓
金門洋樓(九) 碧山 陳清吉洋樓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Yu4J58
「陳清吉洋樓」為碧山聚落中另一幢著名的洋樓,佔地面積宏大,院牆高聳,洋樓並分前落與後落,
從水塔上鳥瞰的圖像,便可見洋樓廣闊的面貌。洋樓建於民國二十年(1931),是由出洋新加坡的
<陳清吉> 匯款回鄉所興建,建造之時曾委託堂弟<陳智景>先生監造....
民國初年,陳清吉才十多歲時,便落番新加坡謀生,剛開始是幫來自金門東蕭村的有錢鄉親打掃,
存些錢後,自行擺攤做生意,後來又開「和通商號」(即雜貨店),專賣米、糖、楜椒等貨品。
在新加坡發達以後,匯了三十多萬白銀返金,請陳昆齊父親幫忙興建洋樓。
民國十七年動工,二十年興建完成,建築工匠皆來自大陸,作工因而精緻。
洋樓為二層樓半的中西合併式建築,左右護龍,連同院子,面積達一千餘平方公尺,
左右側各有門樓,俗稱「龍虎門」,門牆鑲嵌義大利瓷磚,至今依稀可見當年的光彩豔麗。
內部共有十二間房間,院子除了有株百年的雞蛋花樹,還各建有廁所、洗衣房一棟。
陳清吉洋樓的凹壽迴廊,俗稱五腳氣,或稱為五腳基,水車堵嵌以東洋瓷磚,色彩鮮麗明朗,
二樓的欄杆以泉州白的花崗石為壓頂,以花瓶狀的素材為杆,寓有穩當平安之意....
洋樓採磚、木、石共構,裝飾以洗石子、泥塑、彩磁面磚為主。
正面左右次間牆堵以彩磁面磚裝飾,腰堵下表面採用洗石子工法,牆基則以櫃檯腳表現。
洋樓前落採硬山擱?屋構外型為龜式屋頂,並以高聳院牆圍護,左右各開院門,門樓山頭裝飾相互
對映,右院門樓留有野戰部隊觀測隊部與國徽。

洋樓採前樓、後樓配置,中間形成天井,增加通風與採光。
洋樓前樓高二樓加閣樓(又稱二樓半)連接左右護龍,正面為凹壽造型設計,左右次間作迴向外廊,
中央明間亭廊作石階梯與扶手憑添悠閒情趣。
三樓樓頂運用誇大的山頭形成閣樓空間,賞景兼具防衛瞭望的功能。
一樓正堂門額上塑「武功衍派」、「相國遺澤」堂號、匾額泥塑,
(一般的武功衍派多屬蘇氏堂號,此處陳氏與「武功衍派」的關聯,倒令人困惑不解。)
內楹聯「伶造丕基俾爾昌而熾,營新式有志事竟成」由前清秀才陳培松先生所題,
「蝸廬竣曰苟曰苟又曰苟,矮屋成於斯於斯復於斯」則由東埔陳紫居所題,上下楹聯相互呼應。
樑枋上塑「union is strength」〈團結就是力量〉的英文字樣,期勉後人緊密團結一致。
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退守金馬,洋樓被部隊佔用,充當幹訓班。
一直到解除戰地政務後,約民國七十六年,洋樓才又回復舊觀。
1964年,主人陳清吉最後一次的返鄉,這一走,便客死他鄉,
如今,僅留洋樓一幢,遙繫著他對家鄉的眷念。
碧山鄉僑頗重視教育,鄉僑<陳睿友> 出洋有成,亡故後交待挪部份家產當教育經費,
由<陳德幸> 全權處理於1934年起造睿友學校,兩年後才完工,留下了一棟美麗的建築。
幼時即隨舅父赴南洋謀生的鄉僑陳睿友先生,開設「金和美」商號經營有成,去世後撥出
部分財產充作教育經費,1934年間陳睿友的後人,提撥銀元二萬元,委託同宗華僑陳德幸在
碧山籌建「睿友學校」,1936年竣工,
之後受到<陳嘉庚>的補助,除碧山外擴及鄰近村落學童就讀,為金東地區數一數二學校....
現存的洋樓建築為昔日的建構。
其中,禮堂為二樓建築,建材採石、磚、花崗石及木材構造。
正面走廊石柱及踏階都是來自泉江的泉州白石;禮堂橫樑是用南洋運來的杉木;
牆壁全用由大陸訂製的紅磚砌成。
建築物正面仿西洋巴洛克建築形式-有引人注目、高大比例的山牆。
牆頭有國旗及國民黨旗,還有鶴、馬、印度警察、印度樂儀兵等圖案。
<睿友學校> 經歷了抗日戰爭、古寧頭戰役,直到了民國四十年政府始設<碧山小學>,
仍借用睿友學校校舍上課。民國47年行政村合併,學校擴大,安瀾國小成立,原睿友學校
的洋樓校舍作為山三村公所使用,後新建村公所,近十餘年來又行荒廢....
目前已列為歷史建築,並進行修建中,提供未來再利用的契機。
(部分資料引用自--- 阿達碼的天空)金門洋樓(九) 碧山 陳清吉洋樓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2Yu4J58
-----------------------------------------
蕭顯傳洋樓和陳清吉洋樓交縱之歷史脈絡
 發布日期:2016/01/17 作者: 蕭永定。 點閱率:1,957
電影〈軍中樂園〉在碧山聚落裡的陳清吉洋樓取景,託豆導的福,洋樓被重新整理、修復,而獲重生,目前已成為觀光客最喜愛探訪的金門景點之一,電影宣傳劇照中有一張為一群侍應生在大門口合照,就清楚看見後面門楣上有「武功衍派」匾額;而軍管時期曾做為軍方特約茶室(八三一)的蕭顯傳洋樓--真實版的〈軍中樂園〉,目前已坍塌嚴重,一樓廳門上方堂號「古榮衍派」早被荒煙蔓草掩蓋。這兩棟洋樓有交縱的歷史脈絡,在此為大家闡明。
關於陳清吉年少和東蕭村關連報導有二則,其一:94年12月12日金門日報登載「安瀾國小退休老師陳昆齊目前是該洋樓的管理人,稱洋樓主人陳清吉「堂伯父」。陳昆齊表示,民國初年,陳清吉才十多歲時,便落番新加坡謀生,剛開始是幫來自金門東蕭村的有錢鄉親打掃」;其二:金門洋樓建築一書有「碧山陳清吉年少家貧,年少曾到過東蕭洋樓幫傭,見蕭府主人赴新加坡發展有成,就此之後的陳清吉也赴新加坡發展,發展有成後也在家鄉蓋了洋樓」。比對東蕭村的洋樓建築年代,前者才正確,即95年9月9日金門日報登載之「三苟復三斯陳清吉洋樓走過七十餘載滄桑」一文中「這棟洋樓的主人陳清吉在年輕時喪父,由父親陳睿篆的結義兄弟陳紫車(應為「居」)攜往新加坡當學徒」。當時來自金門東蕭村的有錢鄉親就只有蕭顯傳堂曾祖父一人,堂曾祖父蕭顯傳書信中有提及「前任會長陳紫居」,雖未說明是為何會長,後學猜想應該是提供無眷者居住之場所的「苦力間」(咕里間)組織之會長,會長負責會務,能及時處理解決諸等糾紛和問題。
蕭顯傳洋樓民國14年動工,15年興建完成,正面一樓廳門上方有堂號「古榮衍派」,兩側聯對「輪奐聿新延錫古」、「門庭卜舊托居榮」;陳清吉洋樓民國17年開始動工興建,21年興建完成,堂號「武功衍派」兩側聯對「蝸廬竣曰苟,曰苟又曰苟」、「矮屋成於斯,於斯復於斯」,近十多年所有相關報導皆指出陳清吉洋樓這副對聯是東埔陳紫居所題,想必是口耳相傳,否則連起碼的陳紫居或陳紫車幾十年來皆莫衷一是。比較「輪奐聿新延錫古」一聯和「矮屋成於斯,於斯復於斯」一聯,「輪奐」和「於斯,於斯復於斯」乃出自禮記檀弓篇:「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聿新」就是氣象聿新也就是新氣象;「延錫古」無從解釋,但若把「延錫古」借字「延續古」,則意思即「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今月延續古時月,今人傳自古時人」,整句意思為新居落成,美輪美奐,氣象聿新,要在這裡薪薪相傳,代代相續。下聯「門庭卜舊托居榮」,「卜舊」出自孔子贊《易》:「未聞一斥其謬,毋乃太卜所掌周公以來之舊法」,也就是「太卜舊法」即老舊,「托居」出自全唐詩戴叔倫的「悠悠南山雲,濯濯東流水。念我平生歡,托居在東裡。」即寄居,整句意思是在這裡居住到門庭老舊,長長久久,恪盡職守,以榮耀於祖先。最艱深的「蝸廬竣曰苟,曰苟又曰苟」已由金門日報道破是出自論語子路篇:「子謂,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整句意思孔子稱讚衛國的公子荊善於營造房屋。剛開始只有一點財產時,對居室只求足夠就好;積蓄稍為多了,則讓居室更加充實完備;等到真正富有了,才讓居室變得盡善盡美(引述自金門日報記者張建騰報導)。這兩副對聯皆艱深難以解釋,尤其是堂號「武功衍派」常被懷疑,以為陳清吉是外姓(蘇姓),參照「延錫古」借字「延續古」,若把「武功」借字「五公」,則對應到碧山開山祖師存仁公生有五子:西間派長房、東間派二房、中央派三房、門口派四房、下溪派五房。五房對後代子孫即稱「五公」,即為「武功衍派」,本來想新創一衍派,可能囿於當時資訊不流通,金門的蘇姓又都是蘆山派,才會出現「撞衫」情況。後學推測兩副對聯出自同一人手筆,陳清吉洋樓的三苟復三斯一聯,眾人已都說是陳紫居前賢所作(大部分人皆錯寫成「車」,可見是口耳相傳),以陳紫居前賢和堂曾祖父蕭顯傳的情誼,後學直指蕭顯傳洋樓這副對聯也是陳紫居前賢所作。
蕭顯傳洋樓為後學堂曾祖父僑匯回來,曾祖父監造,曾經美輪美奐,如今已成廢墟,堂曾祖父輩們因後來日本的侵略戰爭、國共內戰,而留在南洋斷了音訊,我輩也因兩岸的長期對峙、長期的軍管戒嚴而去台;陳清吉洋樓雖重新整理、修復,而獲重生,但「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的願望也落空,興衰莫測、世事無常,人兒已離去、洋樓已毀壞,但這些美言善語可以是歷史和文學的教材,永傳於後世。
金門日報全球資訊網 - https://bit.ly/3oJthC1
------------------------------------
閩南人來找找,你的姓氏屬於什麼衍派(傳芳)?
2016-05-20 由 子午微地理 發表于社會
閩南的一些鄉村或老街巷會發現一些門匾。例如「太原衍派」、「清河衍派」、「隴西衍派」、「開閩傳芳」等等。
閩南地區的開發,與歷史上中原和北方居民大量南遷緊密相關。「隴西」、「太原」、「濟陽」等等,這些中原的地名出現在閩南的門楣上。這是中原文化傳統在閩南的延伸,亦是閩南人對自己祖脈源流的探索和追尋。
這說明現今閩南主體居民是來自中原地區的移民,而且強調祖先淵源的形式,本身就說明對中原文化的尊崇。中原文化也成為閩南文化的主體,閩南文化實質是一種移民文化。
衍派是姓氏的發源或淵源、支脈,與傳芳是姓氏中的兩個方面。 傳芳也叫「丁號」,代表該姓氏其中的一個支脈。 傳芳指姓氏中某個典型人物的德操、風範,或其足以垂範於後世的行為準則及赫赫聲望。
下面是一些姓氏的衍派:
01 李--隴西衍派、梧桐衍派、沙堤傳芳、龍鳳傳芳
02 王--太原衍派、開閩衍派、開閩傳芳
03 張--清河衍派、曲江衍派、鍳湖衍派
04 劉--彭城衍派、祿閣傳芳
05 陳--潁川衍派、穎水傳芳、飛錢傳芳、南湖衍派、南山衍
派、南院傳芳、官山衍派、太邱衍派
06 楊--弘農衍派、印塘衍派、弘農流芳、四知傳芳、清白傳
芳、芙蓉衍派、道南衍派、關西衍派
07 趙--南陽衍派、天水衍派、夾馬傳芳
08 黃--紫雲衍派、六葉傳芳、江夏傳芳、莆陽衍派
09 周、蘭--汝南衍派、蘆山衍派
10 吳--延慶衍派、讓德傳芳、延陵衍派
11 徐--東海傳芳
12 孫--樂安衍派
13 胡--安定傳芳
14 朱--沛國傳芳
15 高--渤海傳芳
16 林--西河衍派、九牧傳芳、九龍衍派、金紫衍派
17 何--廬江衍派
18 郭--汾陽衍派
19 鄭--榮陽衍派、滎水衍派
20 董--雁門衍派
21 蕭--八葉傳芳、鳳翼衍派
22 許--瑤林傳芳、瑤林衍派、高陽衍派、太岳傳芳
23 傅--版築衍派、銀青衍派
24 曾--龍山衍派、三省傳方
25 呂--渭水流芳、河東衍派
26 蘇--眉山衍派、武功傳芳、阜陽傳芳、蘆山衍派、理學傳

27 蔣--福全傳芳
28 蔡--忠惠傳芳、濟陽衍派、青陽衍派、齊陽傳芳
29 丁--蚊築傳芳
30 魏--鉅鹿衍派
31 葉--南陽衍派、沈根傳芳、瀨水衍派、古瀨傳芳
32 潘--榮陽衍派、榮陽傳芳
33 田--紫荊傳芳
34 姚--吳興衍派、歷山傳芳
35 鄒--東魯名家
36 熊--江陵衍慶
37 康--京兆衍派
38 莊--天水衍派、錦繡傳芳、冠豸傳芳
39 侯--上谷家聲
40 邵--博陵衍派
41 尹--天水流芳
42 易--太原遺風
43 燈--南陽衍派
44 唐--晉陽衍派
45 卓--西河衍派
46 翁--始平衍派
47 簡--范陽衍派
48 洪--敦煌衍派、翁山衍派、三瑞傳芳
49 游--邵安衍派
50 倪--千乘衍派
51 丘--河南衍派、忠實傳芳
52 蘭--汝南衍派
53 童--雁門衍派
54 江--淮陽衍派
55 嚴--天水鴻基
56 胡--安定傳芳
57 顏--魯國傳芳
58 肖--蘭陵傳芳
59 柯--瑞鵲傳芳
60 邱--河南衍派、忠實傳芳
61 雷--馮翊流芳
62 溫--太原世弟
63 凌--冰清流芳
64 施--錢江衍派、臨濮傳芳、潯海衍派
65 藍--鳳仰中山
66 饒、巫--平陽四弟
67 杜--瀛洲衍派、京兆傳芳
68 廖--威武衍派
69 連--鳳阿傳芳
70 史--漂陽衍派
71 龔--武陵衍派
72 歐陽--錦江衍派、渤海衍派
73 謝--寶樹傳芳、金魚衍派
74 盧--范陽衍派
75 戴--琉瑭衍派
76 汪--六桂堂傳芳
77 辛--隴西衍派
78 阮--陳留傳芳
79 羅--豫章堂、枝江衍派
80 魏--鉅鹿傳芳、鉅鹿衍派 莆陽衍派
81 侯--上古家聲
82 易--太原遺風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society/jv83zp.html
---------------------------
金門各姓氏衍派
衍派指的是姓氏的發源或淵源地
金門古崗豢龍衍派
這是個古老的姓氏,董姓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史前傳說時代。董姓即源於已姓。傳說到帝舜時代,已姓的飂叔安的兒子董父被舉薦為禦龍官,為帝舜馴養蛟龍有功,被賜姓為董,任為豢龍氏。
玉笋流芳董氏
古崗董氏與石獅沙堤董氏一脈相承,石獅市永寧鎮沙堤村董氏宗祠內有一石筍,宗祠中最令人神往的是祠堂天井左側聳立一天然“石筍”,露出地面約3.5米,最大直徑約1.5米,形同春筍。 無斧鑿之痕跡,乃天然而生成。 鄉人傳聞,此石筍攝日月之精華,沐雨露之膏澤。 汲地泉以沾濡,禀士氣以熏蒸。 不與草木同枯,而與時序共榮,有“活筍”之稱。 故沙堤董氏素以“玉筍傳芳”為榮。
派衍六桂翁氏
五代後晉太祖天福年間閩國被南塘和吳越瓜分而亡,翁乾度為避國亂,攜眷歸隱莆田竹嘯莊,並將六子依次改為洪、江、翁、方、龔、汪六姓,所謂六桂就是其六姓總稱。
一般是寫「六桂衍派」這間則是寫成「派衍六桂」,曾看過夏興某間也是寫成這樣型式「派衍忠貞」,但有些人確認為是要讀成「貞忠衍派」才對,從這匾就可証明夏興那也該是要從右到左讀才對。
鹽官世胄翁氏
昭王就位後在翁山,遇美女翁姬夫人,納爲嬪妃。偶有一日夫人在陪著昭王時,看到【白虹貫日】的奇觀,因此懷孕,經十二個月後産下一子,便是翁氏先祖溢公。翁氏先祖出生時雙拳緊握,經以香水浸潤,雙手才張開,細視雙手:左手有公字之紋,右手有羽字之紋,於是合公羽爲翁,賜姓翁氏,名爲翁溢。其後周昭王封這個庶子食采邑于翁山,這就是翁氏的第一世祖出生的奇蹟。翁山屬鹽官,翁氏便以【鹽官】爲堂號。
徐氏族人最早繁衍於中國山東南部郯城一帶,以古代徐國爲發源地,世居千年一直到春秋末期爲吳國所滅,有徐姓人避居河南、山東,並在山東繁衍昌盛起來。東漢以前,已有徐姓人西遷至今甘肅境內。東漢桓帝時,「南州高士」徐稺遷居今江西南昌,徐稺被後人尊爲「東海堂」徐姓的始祖。
歐陽氏的總堂號為餘山衍派,分堂號是渤海衍派。《金門歐陽氏族譜》中詳述嘉靖年間,蚶江歐陽遷江的五世孫歐陽文卿出海打漁,遇大風浪飄至金門的石獅山下,之後便於山之南麓,闢草萊,鋤荊棘,搭蓋茅屋,娶薛厝坑薛公愛女,此後一脈流傳,子孫蕃衍,遂名其居曰歐厝,為本支來金開基之始祖」。
餘山衍派歐陽氏
歐陽氏的總堂號「餘山衍派」。
越王勾踐於「臥薪嘗膽,雪恥復國」之後,傳到了第七代的無疆之時,曾把自己的次子蹄,封于烏程歐余山之陽,號稱歐陽亭侯。不久越王無疆在楚國的大軍壓境下失國,於是他的第二房子孫也就以歐陽為氏。開創了這個著名的姓氏。
龍山衍派曾氏
曾氏「龍山衍派」,金門曾氏早可追至宋代,宋代泉州曾公亮一門顯盛,為泉南望族。其四世曾從龍,慶元間狀元,官至知樞密院事。從龍貴後,發眾來浯開山海之利,開有曾府埭,以其族居泉州龍頭山,名其地曰龍頭別業,後世稱為古龍頭(古寧頭),其後裔曾居於此,今己無考。今庵前還有曾氏,係清順治間有曾允恭者由泉州龍頭山遷來,即曾從龍之族人。
歷山衍派作為姚姓的郡望,是為了紀念其始祖舜帝曾耕於歷山的光輝歷史。歷山位於山東濟南市南郊,今稱千佛山 。姚氏帝舜之後,望出吳興、南安。南朝梁時有姚姓入閩、居於南安。金門之姚,係清初由晉江南安遷來,初居半山,後徒榜林,民初也有來自浙江吳興姚氏定居中蘭。
蘇氏郡號“武功”(陜西武功縣),“蘆山”為蘇氏入閩堂號。
蘇氏入閩始祖蘇益(856-949)字世進,又名利用,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自光州固始縣隨王潮人閩,為泉卅押衛都統使,至宋贈武安侯,卒葬同安內厝鋤山蜈蚣 。後晉開運年間(944-946年),蘇益的第三個兒子蘇光誨誅黃紹頗有功,被“晉江王”留從效表為漳州刺史,但平海節度使“陳洪進憚之,計召至同安,為大第,留不遣,密使人之漳州奪其任”(民國版《同安縣誌》卷三十)。蘇光誨受排擠後,便定居同安永豐鄉葫蘆山下。葫蘆山在同安縣城西北隅,為“縣治之腦山”,以五代時期冶煉鐵渣堆積成山形似葫蘆而名。蘇光誨所居府第因在葫蘆山麓而稱蘆山堂,蘇氏亦以“蘆山”為堂號。
元大德七年(1303年),北宋丞相、同安人蘇頌九世孫蘇唐官等人因押解丁糧被劫、踢死欽差之事而犯剿,因而有“一夜奔九州,化姓許連周”之禍。蘇唐官因“糧禍”逃居晉江磁灶,傳至四世均福、均佑,再遷金門蔡店。 
明萬曆年間,進士蘇寅賓(海南兵備道)移居金門蔡店,其裔也屬蘆山派系。
珩山衍派是王氏第二大支派,乃王審知七世孫支派,十傳至名煥三者,於明洪武十二年卜居浯之珩厝,子三,曰文偉、文瑞、文慎,派下分居後半山、西山、後浦等處。
祥溪衍派莊氏
《莊氏西柱世系譜》記金門西浦頭莊氏始祖“諱洪實,字崇仁,公生於皇明正統已巳年,卒於正德壬申 八月初二日八月初二日 。勤勵公第六子,係出青陽甲房二房之二。 ”又云;“十一世祖諱允疇字勤勵,公遷居同安祥露,生八子。 六子崇仁公曾孫貽力公由祥露至浯,擇居西浦頭。及至長房西、南柱發祥,倡議再興建下祖厝,仍尊錄崇仁公神主為開基主。 金門西浦頭莊氏由晉江青陽遷同安祥露,後遷居金門的路徑也很明顯。
紫雲衍派黃氏
根據金門《黃氏四安祖譜》和相關文獻記載,黃氏先組乃河南光州固始人,唐高祖武德五年(六二二年),諸郡為之動亂,乃棄官入閩為開閩始祖,盛唐累傳至守恭公,居泉州清源郡城北,時人以其好禮樂義,而以「長者」稱之。
  唐垂拱二年(六八六年),有僧人匡護大師雲遊至清源郡,面請守恭公捨地建寺,並稱只需「袈裟」般大小的面積即可,守恭公慷慨答應,和尚便以竹竿將袈裟撐起,但陰影卻覆蓋整個宅院。
  守恭公見狀又與和尚相約,如果他的三百餘株桑樹能開蓮花,即將住宅連同三百六十庄田地都捐給和尚。和尚向守恭公要水喝,將嘴裡的水噴向桑樹後離去,隔天早上,所有的桑樹都開出蓮花。
  守恭公慨然全部施捨建寺,命名為「白蓮寺」,又因有紫雲蓋頂的祥,也稱之為「紫雲寺」,開元年間朝廷賜名「開元寺」。大殿時常有紫雲覆蓋,後歷代子孫科甲聯芳,金門黃姓家族即以「紫雲衍派」為堂號,江夏紫雲黃氏蔚為八閩望族,至今「五安」海內外紫雲黃氏族人已有數百萬人,共遵守恭公為「江夏黃氏紫雲始祖」。
河南衍派有邱氏、丘氏、方氏、于氏、枊氏、俞氏、陸氏
邱齊太公之後,望出吳興、河南。邱原姓丘,清雍正三年,因避孔子聖諱,詔加邑旁為邱,讀作期(區)音,晉代五胡亂華,支派南閩,宋有處士丘葵,因避元兵,隱居小嶝嶼,明末遷居於金門城、湖南、後浦,有一房遷往台灣,有一房於金城門內古地城隍廟前經商致富。
方氏:黃帝時方雷氏之後,得姓最先,望出河南。五代時支派入閩,明中葉有方澤者,自莆田遷浯,卜居烈嶼後頭,其支孫名萬發者,於清初分居西方,萬發之孫又分居烈嶼西吳。
在金門用西河衍派的姓氏有卓氏,靳氏、林氏,這三姓中就林氏為最多人,殷太丁王子比干之後,望出南安、西河。晉室東渡,衣冠入閩者八族,林其一也。唐時隨牧馬監陳淵來浯者十二姓,林亦其中之一,其裔無考。今浯之林氏,均以後來者,約有十一系。上林林、下林林、西宅林、東林林、後壟林、後垵林、後浦林國元派、後浦林文湘派、後浦林俊元派、後浦林斐章派、安岐林。
清河衍派張氏、傅氏、房氏
張氏出自黃帝軒轅氏,生少昊金天氏,又號青陽氏,第五子揮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張氏有許多衍派和堂號。“清河衍派”或“清河堂”,源于張揮封地青陽,後改為清河。
世胄的意思是:世家子弟;貴族后裔。
博陵衍派邵氏
在明洪武永樂年間有邵安(伍觀)者調戍金門,後挈眷定居金門守禦千戶所城,遂為金門城之邵。傳至五世邵應魁,成為金門第一位武進士,官遊兵把總、永寧指揮使、福建都司指揮僉事,祖墳一世葬於福建福州,二世配祖妣葬於金門青山頂,邵氏為金門城大姓,多居於東門頂,並修有祖廟一座。
在金門用廣陵衍派的有盛氏,春秋時郕國之後,望出汝南、梁國。後浦有盛氏,係清清末及民初,先後來自惠安遷來。
南陽衍派在金門有白氏、葉氏、翟氏、鄧氏
衍派是姓氏的發源或淵源,南陽指的戰國時秦國設置的南陽郡,在今天河南省南陽市一帶。在金門為南陽衍派的姓氏有,白、葉、翟、鄧。
高陽衍派許氏
炎帝神農之後,望出高陽、汝南。許氏為中原氏族最早入閩之姓。今浯之許姓,係宋末自丹詔(詔安)遷來,故初居之村曰丹詔(訛音山灶),後分數系,後浦許、後倉許、後岐許、山灶許,另有自鄰縣之同安、南安、惠安於清代陸續遷來者,均定居於後浦。
榮陽衍派在金門為鄭氏及潘氏郡號。鄭氏為周厲王少子友之後,望出榮陽。金門鄭氏有四系,明洪武間,有進士鄭文隆者,自福州南台來浯,總理浯洲場鹽引,遂定居,是為吳坑鄭 。明末有鄭懷仁者,自漳浦溪口避亂來浯,卜居內洋,派下分居東溪、東沙尾是為內洋鄭。明嘉靖間鄭芝松從漳州遷浯,派下分居峰上是為溪邊鄭氏。後浦鄭氏於清代先後來自南安石井,與延平郡王鄭成功同支,分居南門、北門。
范陽衍派盧氏、簡氏
金門縣賢聚村盧氏家廟:“象賢堂”,燈號:金甌流芳,郡號:范陽衍派。
金門有陳姓十三支,分別為一湖前陳,二下坑陳,三陽翟陳,四浯陽陳,五陳坑陳,六斗門陳,七高坑陳,八埔後陳,九後山陳,十古區陳,十一金門城陳,十二湖下陳,十三後埔陳。
浯陽始祖達,子一,字宗源,號松崗,承事郎授節度使,開基浯洲陽翟,即固始之祖居,為名示不忘本也。父田公,字立涯,天官侍郎兼侍講。壽七十有八,諡靖康侯,今祀于同(安)北門為始祖祠。
金門目前的蔡姓中,有「濟陽」與「青陽(清陽)」兩派。山兜蔡,宋末,蔡一郎由同安蔡厝遷浯,卜居太武山兜(蔡厝),明代科第嫓美瓊林之蔡,支派於明中葉,有蔡其者分居湖尾。
使用濟陽衍派為郡號的在金門有丁氏、柯氏、蔡氏。
丁氏於三十八年後入遷金門。
柯氏於明中葉有柯賢騰者自晉江遷浯,定居田浦城。
金門目前的蔡姓中,有「濟陽」與「青陽(清陽)」兩派。今浯之蔡氏有四系,瓊林蔡、山兜蔡、安岐蔡、下埔下蔡。
在金門有用平陽衍派的姓氏為汪氏,汪氏也是金門舊有姓氏,虞夏時汪芒氏之後,又魯成公之後亦有汪氏,望出平陽。唐汪華封越國公,世居於歙,其族甚盛,支派分衍入閩。浯之汪氏,一於清同光間來自惠安象埔,一於清未來自同安灌口,居於後浦西門為主,在西門還有一方汪界的石碑存在。民國三十八年之後新增居民中有常氏及饒氏也是平陽衍派。
淮陽衍派在金門為江氏
江氏發源於河南正陽,早期主要在河南發展繁衍。亡國後的江氏子孫,先從正陽向北逃到淮陽,又從淮陽再北上遷至陳留圉縣,後又遷至濟陽考城,並在此發展成為名門望族,故江氏以「濟陽」、「淮陽」為郡號。金門江氏,係清乾隆年間左營遊擊海嶝人江永泰之後。又水頭江姓清同治年間來自惠安。
何氏盧江衍派。周成王弟唐叔虞孫韓王安之後,望出盧江、東海、陳郡。唐高宗儀鳳年間,有盧江人何嗣韓,隨鷹揚將軍陳元光入閩,定居漳州,後裔分衍閩南各地,元初有何仲叔者,由晉江遷來,為浯有何氏之始,初居陳坑,後徒何厝,支孫何永立於明中葉分居浦邊,蕃衍成族。
在金門用隴西衍派的姓氏有李氏及辛氏和彭氏,一般看見的會是李氏,在金門是大姓,李氏也全世界也是第一大姓。李是帝顓頊孫皋陶之後,望出隴西,趙郡。唐牧馬監陳淵來浯帶來十二姓氏李為其中之一,惟其後無考。在金門若說到李氏,一般會問是否為古寧頭人,但在金門李氏是有四系,銀浦李(古寧頭李)、三山李、李厝李,後浦李。
弘農衍派在金門指一般就是楊氏,周宣王少子尚父之後,望出宏農、天水。唐末、中原大亂,楊氏之族有南遷入閩者,多數定居漳州,分衍各邑,惟浯之楊氏,並非其派,乃福係宋末楊高節之後,南宋度宗楊淑妃兄也。景炎元年,端宗及弟廣王,避元追逼,從福州行都航海幸泉州,守臣蒲壽庚閉城拒命,端宗走潮州滿高節不及從,遂逃隱於浯之寶珠石下,寶珠石在今官澳,高節生三子,派下分居浯島湖各數村。
四知世第楊氏堂號
楊震東漢人(西元五十四~一二四年)被任命為東萊太守,赴任途中道經昌邑縣時,巧遇早年他薦舉為秀才的王密在昌邑縣當縣令,王密感念楊震當年的提攜,於夜暮低垂之際,秉燭夜訪,並從懷中取出十斤黃金致贈楊震,表達感謝之意,惟楊震回絕並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王密回答說:「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天下事欲為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很慚愧退下離開。
金門各姓氏衍派 - 金門部落 - 新浪部落 https://bit.ly/3oIBo1K
------------------
衍派
在閩南的土地上,無論在寧靜的鄉村或繁華的市鎮,無論是綺麗堂皇的民居樓房亦或莊嚴肅穆的家族祠堂,門楣的匾額上,隨處可見鑲刻着這些醒目的大字:“金墩衍派”、“清河衍派”、“隴西衍派”、“軍城傳芳”、“江夏傳芳、”“金墩堂”等等。 [1] 
閩南歷史源遠流長,上下越千年,閩南地區的開發,與歷史上中原和北方居民大量南遷緊密相關。“莆陽”、“鞏溪”、“軍城”、“金墩”……當中原的地名出現在閩南古厝的門楣上,這是中原文化傳統在閩南的延伸,亦是閩南人對自己祖脈源流的探索和追尋。
它們不但説明如今閩南主體居民是來自中原地區的移民,而且強調祖先淵源的形式,本身就説明對中原文化的尊崇。中原文化是中原移民帶入閩南地區的,隨着移民成為當地居民的主體,中原文化也成為閩南文化的主體,閩南文化實質是一種移民文化。星羅棋佈的閩南村落,以地域和血緣為基礎,往往具有一定的家族性,這使之得以穩定的發展。“但同一個姓氏,就算在同一個村莊,也會有不同的衍派。”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宏表示,閩南地區的蔡氏,就有濟陽衍派、莆陽衍派和青陽衍派,其中濟陽衍派為總屬,而莆陽衍派和青陽衍派是分支。據《蔡氏族譜》記載,蔡姓原居中原的河南濟陽府固始縣。其後人散居福建,後又入台灣、廣東以及南洋各地,其中宋仁宗時的狀元,曾經為泉州城造了一座洛陽橋的蔡襄,是入閩始祖蔡用元的六世裔孫,他的子孫,都以“濟陽衍派”自稱;而蔡用元之弟蔡用明的後裔,則稱為“青陽衍派”。
衍派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iJ58YJ


時空變遷下的金門洋樓代表作-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歷史建築] @ 北雁南飛-金門 :: 痞客邦 :: https://bit.ly/3lnCvSx
喜歡欣賞帶有西洋風的華麗建築的人,到金門旅遊時絕對不能錯過拜訪洋樓的機會,加上金門的僑匯時期洋樓建築年代正是台灣的日治時期,不同的歷史背景讓兩地的洋樓呈現不同的風貌。
金門鄰近清末即開放的通商口岸廈門,廈門的一舉一動皆是金門人的模仿對象,所以十九世紀末在廈門及鼓浪嶼湧現的那些專供西方人士及有錢的中國僑民居住的殖民樣式建築也成為當時金們建築模仿的對象,尤其是那些曾落番過的金門僑民,在海外發達後幾乎都會在家鄉建造一棟洋樓來彰顯自己的成就。但金門畢竟不是廈門,在模仿的過程中雖然引入了廈門的建造技術與工匠,但許多材料仍是來自金門當地,更何況不少金門的洋樓是地方工匠配合操作或自行仿造,以中西兼具的方式建築完成,更讓金門洋樓呈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與魅力。 
02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如果以年代劃分,目前已知1949年以前,金門地區清末民初的僑匯時期洋樓大約有161棟,如果要一一造訪哪可是件大工程,因為這些洋樓散佈在包含烈嶼在內的56個聚落中,想要短時間之內看過一遍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自然只能選擇代表性的洋樓來欣賞。
21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26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被指定為金門縣定古蹟的後浦陳詩吟洋樓與金門新十景中「金湯觀海」所在的成功陳景蘭洋樓,「水頭僑居」中包含得月樓、黃輝煌洋樓、黃永遷黃永鑿兄弟洋樓與金水學校在內的水頭洋樓群自然是不能錯過的地點。除了這些以外,山外的陳期宰洋樓與古崗的董允耀洋樓也頗值得一觀。以獨棟建築來說,還有一幢讓人強烈推薦的洋樓,這棟洋樓無論在建築面積、外部裝飾及時代意義上都值得做為金門洋樓的代表,那就是位於碧山聚落的陳清吉洋樓。
25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22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來到位於金門本島東北的碧山聚落,順著聚落中的主要道路前進就可以看見一道在立面山頭上有明顯國徽的紅色大門。
雖然剝落的門楣只能隱約地看出「測」「集」兩個字,但門柱上「鍛鍊強健體魄 完成復國使命」的標語卻幾乎清晰可見,另外還有屬於部隊的三角形標誌,幾乎要宣示深掩紅門中的背後是什麼軍事重地。
27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不過,門旁豎立的解說牌上「陳清吉洋樓」的文字為人們點出高牆後的神秘世界真相:
陳清吉洋樓
陳清吉,金門碧山人,1910年代初,隨父親(陳睿篆)結拜兄弟陳紫車(金門東埔人)於新加坡作學徒(當時睿篆已亡故於星洲金門人的苦力間)。成年後與鄉人陳能顯合夥做生意,後獨立經營「和通商號」而致富。店內曾用其房親啟泰、玉蘭、文選等,迨日軍南進佔領新加坡,方攜眷逃散,生意停業。
民國二十年(1930年),陳清吉返鄉興建二層半(屋頂為閣樓)的洋樓,為三凹壽加後落的格局,規模宏大。根據陳延能耆老的訪談,當時興建此宅花費三萬餘元,木料、磚石及師傅皆來自大陸,工期長達三年多,格局與形式則明顯仿照山外陳朝宰洋樓,但屋前並有寬廣的內埕,四周圍以外牆,左右各有門樓。建物台高約一公尺,量體更顯高大。樑楣上有「Union Is Strength」(團結就是力量)英文字樣及印度人偶裝飾,外廊內的門楣上則有「武功衍派」匾額,亦有「蝸廬竣曰苟曰苟又苟曰,矮屋成於斯於斯復於斯」及「造丕基俾爾昌而熾,營新式有志事竟成」聯對,堪為中西合璧的典型。1949年後,為國軍幹訓班使用,入口門樓漆上國徽的圖樣。
很可惜,這塊解說牌上錯誤不少,不只文字書寫有誤,內容更有多處要再修正。
33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靠路的這一側其實不是洋樓的正面,想要開啟那一扇緊閉的朱紅色大門也不容易。
解說牌旁有一條小巷子,崩缺的圍牆裡露出了一棵斜倚的雞蛋花百年老樹。在雞蛋花的濃濃綠蔭下,小巷竟有幾許時空隧道的氛圍,吸引遊人走入一探究竟。 
23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小巷走到底候左轉,就是洋樓的另一個門樓了。
沒有外加的紅漆,門樓以本來面貌展現過往風華。
門樓山牆上的灰泥逐漸剝落,描繪著仙鶴與貓頭鷹的日本面磚明亮的釉色也逐漸黯淡,沒有門扇的大門卻有一種魔力,吸引來訪者入門探看。
03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進入門樓向右望,那棟地基抬高大約一公尺的巨大建物就是洋樓建築本體了,雖然榕樹已經在正面的縫隙中生根滋長,卻掩不住洋樓原有的恢弘氣象。 
35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向左望去,廣大的前庭中生長著適才所見,以綠蔭遮蓋小巷的雞蛋花百年老樹。
雞蛋花是建樓之前就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與它對望的大樹則是洋樓竣工時栽植的龍眼樹。兩棵來自不同地方的樹在這裡相遇了,脈脈相望地過了八十多個春秋。 
04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樹下回顧洋樓,枝葉掩映中自有一股莊嚴,彷彿睥睨一切的老者,任憑光陰在身上流下印記。 
06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精緻的鑄鐵花窗開啟著,鐵欄杆上的引人注目,但更讓人移不開視線的一樓外廊入口上方的那一排外來文字。
11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UNION IS STRENG
團結就是力量。
不知道民國二十年受陳清吉委託的堂弟陳智景先生是在什麼樣的心情下,在屋子最顯明的地方放上這行字?還是他已經預見了這一房子弟海外事業即將到來的離散?
13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陳怡情先生在《碧山洋樓之三和通陳清吉》一文中,寫下陳清吉後人的故事:
陳清吉先生逝後,「和通」資產豐富,尚在經營,況且錫奎追隨其父經商數十年,堪稱商界之老手,竟然兄弟之多,未能合力經營,只知揮霍,渙散不振,甚至「和通」如有貨售出,隨後即有人減價收帳花用,因此長期之損,致使其長子錫奎主舵者,難以掌控經營,遭致嗣後不幸之命運也。
不過之後他加上了一段:
余之有鑒,「和通」經商歷程之成敗,似與睿篆風水有關也。
30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29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陳睿篆之墓園風水殊佳,係坐北向南,穴地頗佳,南有前溪及下溪仔二條水流,由碧山村經過其墓地,順利致富,民國廿五年歲次丙子,請大陸地理師前來修建而豎墓碑,碑文為
民國丙子年仲冬
後山顯考諱睿篆陳公之佳城
男:清吉、長水
孫:錫奎、錫焜、錫福、錫泉、錫培、生地、生春
其中孝孫錫字是清吉之子,生字是長水之子。在整修中,墓龜未動,惟恐遭破壞,設上下丹墀,下丹墀深度有配,前面環形亦築土加以鞏固。 ............
民國四十六年間,金門縣政府命令,實施每一行政村要開挖一魚塘供百姓灌溉之用,由村民開設名義,以工代賑,在前溪邊開設一池塘,即在水尾宮後,亦是陳清吉父墓園,恰向此池,有聚不斷,未有流出,有此機緣,增富歷經十餘載。
迄至于民國六十年間,因國軍欲開馬路至東墩內,如以陳清吉之大樓後,原馬路開闢直行經翁厝山至預定地點,不需轉彎,亦不會多損農地,但陳睿篆墓園下丹墀,被遭開馬路而破壞,以致唇破齒寒,同年而「和通」歇業,之後清吉諸子中,亦有相繼去世者。迨至於民國六十五年間,碧山土地重劃,昆齊時在睿篆之墓前馬路旁,再挖土築堵施,不使其流失,於是錫奎之子在南洋經商亦有好轉,雖不如其祖父陳清吉之富,然又再回升。因此感想與風水之有關鍵也。
或許失去了先人庇蔭是陳清吉後人事業衰退之遠因,但風水之說終屬渺茫,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依舊是「竟然兄弟之多,未能合力經營,只知揮霍,渙散不振」。而今仰望洋樓上「UNION IS STRENG」這行字,雖然旁邊有身穿西服,手持洋傘的身世人偶守護,但想到陳清吉後人之際遇,仍不免讓人感嘆造化之弄人。
12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後事不談,且看這棟洋樓身上展現的燦爛風華。
楣上泥塑的舟子奮力搖櫓,滿載的貨物引人進入昔日那個美麗的繁華歲月。
14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美輪美奐」是屋主對這棟洋樓最大的驕傲,也是人們對它的最大讚嘆。
大面積使用的日本面磚依舊閃耀著華美風采,見證洋樓的風光歲月。 
16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17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民國二十三、四年間,陳清吉帶著一家老小回到這個當時花費三萬多銀元,歷時三年才完工的大洋樓裡,為他的長子陳錫奎辦婚事,新娘是瓊林華僑蔡嘉種的女兒能巧。
當時蔡嘉種與陳清吉都為新加坡金門會館董事,兩大華僑家族聯婚,自有一番傲人盛況,嫁妝聘禮之豐厚,一路都讓圍觀的鄉民心中羨慕不已。
18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只是這樣的鋪張難免就擔心盜匪的覬覦,因此縣長特別派了兩名帶槍侍衛進駐洋樓,日夜保護洋樓中的人員財產安全,碧山村民也在夜間增派壯丁輪流巡邏。不過這樣的狀況只維持了三個月。三個月後,因為其弟長水代管的「和通」業務出了狀況,陳清吉不得不舉家遷回新加坡。
這一走,這家人再度回到洋樓時,竟已過了三十個寒暑。
15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金門人蓋洋樓絕大部分都有光宗耀祖的心態,所以很多都會在明顯的位置放上自己的身世淵源,就算是同是陳姓人家,因為分支的不同也各有各的衍派。
「陳」字有多種含義,其中有「戰陣」的意思。陳姓遠祖可以追溯到黃帝,是舜的後裔。周武王滅商後,追封前代帝王後人,並把女兒太姬嫁給舜的後裔媯滿,封為陳侯。媯滿死後,諡號陳胡公,子孫便以國為姓氏。陳胡公十世孫陳完避禍齊國,改姓田,後裔成為齊國國王,後為秦所滅。齊王建三子陳軫至楚國為相,封潁川侯,復姓為陳,故後人以「潁川」為陳姓發祥地。陳軫十世孫陳實在漢恒帝時任太丘長,後人尊奉為潁川陳氏之祖。陳實十八代孫陳霸先建立陳朝,為陳武帝,其先祖為入閩陳氏,故福建陳姓亦又尊陳霸先為始祖。
至於入閩的陳姓以潁川派為主,主要支派有:西晉中原永嘉之亂時入閩的陳潤一脈;唐高宗總章年間奉敕入閩平叛的陳政父子一脈,其子陳元光被譽為「開漳聖王」,此為「將軍派」;唐中宗時陳邕登進士,官太子太傅,遭宰相李林甫排擠入閩衍生的「南院派」;唐末五代,隨王審知入閩的陳姓族人。此後在宋朝到明清之間又陸續有陳幸移入福建,所以福建陳氏派系眾多,難以一一說明。
依《碧山陳氏宗祠重修誌》記載:
先祖原係河南光州固始籍,支分福建泉州晉江縣深滬鄉,始祖德宗公,仕元官,居一品平章事,以剛直建言,於朝被禍,其三子在家聞訊,乘舟泛海而逃,中流遇風散,開基祖存仁居次,帶妻柳氏遇風飄至金門後山鄉海邊,登岸擇地,因世居焉。蓋深滬前臨海,背有後山與碧山峰,祖乃五房派下,因不忘本而沿用後山與碧山,其名之由來也。
所以碧山陳氏是陳政父子一脈,也就是「將軍派」,然而像陳清吉洋樓這樣使用「武功衍派」的例子似乎在金門不多見
19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武功衍派」門額下的「相國遺澤」則是碧山陳姓開基祖陳存仁之父的故事,他在元朝為官,因為剛直建言而得禍,其次子陳存仁帶妻子柳是出海避禍時被風飄到現在的碧山海邊,登陸後定居,就此開枝展葉,綿衍為碧山陳氏一族。
至於門旁的對聯有兩幅,靠內的一幅雖然被用紅紙貼上新的對聯,從露出的字跡仍然可以看出寫的是:
造丕基俾爾昌而熾  
營新式有志事竟成
這個對聯不但歌頌前人的功業,也讚許的發達,給人的感覺好像有那麼一點霸氣,是住東珩的清末秀才陳培松所題。陳培松本名陳伯清,屬於陽翟派。
外側的對聯就有趣多了:
蝸廬竣曰苟曰苟又曰苟
矮屋成於斯於斯復於斯
此聯為東埔陳紫居所題。
陳紫居,在解說牌上被誤植為陳紫車,是陳清吉父親陳睿篆的結拜兄弟,也是帶陳清吉到新加坡並栽培他成材的人。陳紫居有一段時間返鄉居住,陳清吉發達後感念他的栽培之情,每個月都會給他安家費,畢竟對年幼喪父的陳清吉而言,陳紫居就像他的父親一樣。後來陳紫居失明,陳清吉便把他接到新加坡奉養,直到過世。
這副對聯在解說牌上也被寫錯,而且不太容易解釋,大概的意思是屋主很誠意地慢慢在這裡建起這棟小房子,充滿了謙和的恭謹,與另外一連的霸氣真是天壤之別。
10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與金門其他同樣規模的洋樓相比,陳清吉洋樓正立面山牆的構造簡單的讓人訝異。正立面山牆是一棟建築最顯眼的位置,也是建築裝飾最講究的地方,但這棟洋樓竟然只用了一個底下有洞的小型山牆,然後前方還用水泥預鑄的欄杆擋起來。
事實上,現在的山牆模樣並不是原本模樣,而是國軍進駐後一次錯誤的修繕所造成的結果。
陳清吉洋樓的前棟建築是一棟號稱有三層樓的建築,之所以用「號稱」是因為第三層樓只有前端加高,其他部分是平台。加高的前端做成一個小閣樓,前端有裝飾極為華麗的山牆擋住開口。1964年,陳清吉帶家人回台灣參加國慶活動,並順道回金門探看舊居。從1949年就進駐洋樓的軍隊雖然當時正舉辦訓練班,也立即空出洋樓讓其家眷居住,當時的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劉玉章還特別每天配一部吉普車讓他使用。一個月後,陳清吉一家人返回新加坡,隔年春天寄新台幣一萬元給金門縣政府,請他們幫忙修繕當時腐壞的洋樓三樓頂上板坪。金門縣政府將這筆錢轉交金門防衛司令部,讓當時駐守碧山的部隊來修繕。誰知碧山駐軍竟然派外行的士兵主事,把當時壯觀山牆下的矮牆挖掉一半。沒多久壯觀的山牆被風吹到,還壓死了一名士官。眼看山牆無法修復,只好把樓下圍牆的花瓶狀欄杆拿來修補,於是洋樓的正面就變成現在這個模樣。
08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仔細看陳清吉洋樓的屋頂,可以看出中央的部分建築材料明顯與兩側不同,還可以看出山牆修補的痕跡。
07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歲月是一個腳步永遠不停歇的旅行者,順著時空之流的岸際不斷行走,從開始走向結束,從來不曾回頭。
然而就像大多數的旅人一樣,每走過一個地方,歲月都會帶走一些東西,紀念那一段段永遠不會再來的旅程。那些被帶走的東西所留下的痕跡,註記著它們曾有的存在。有人說歲月只是留下刻痕,然後藕斷絲連地帶走每一段記憶,所以老建築才會慢慢風化,消逝,完全消失,然後被人們在記憶中淡忘。
09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32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我們在這個時代,看見了這棟堪稱金門洋樓代表作的龐大建築,與它相遇在島嶼東北的寧靜聚落,細讀它建築殘存的美麗。
20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24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36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我們都很清楚,歲月帶走的東西,永遠都要不回來,以前的故事,雖然以各種方式存在於相關人等的記憶裡,卻是越來越模糊,然後人們以各自的方式開始演繹,時間久了,沒有人分得清那些是真實發生過的?哪些又是被遺忘後,再被拼貼出來的?
或許,應該寫下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故事,留下我們的痕跡,讓後來的人知道,我們之間曾經這樣的相遇過。
前幾年開始執行的「老聚落·新家園-碧山聚落的生態與文化實踐」計畫中,陳清吉洋樓預計以一千五百多萬元的經費整修成一個文化民宿與特色餐飲的空間,只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洋樓只是繼續累積風化的記憶。
31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關於陳清吉洋樓,你想要在上面留下什麼樣的痕跡呢?
或許可以像我,帶走它的影像,然後在某個未知的日子裡翻閱,回想相遇時的心情。
28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延伸閱讀:
陳怡情 《碧山洋樓之三 和通陳清吉》(上)
陳怡情 《碧山洋樓之三 和通陳清吉》(下)
34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05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
文化資產檔案:
名稱:陳清吉洋樓
古蹟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宅第
歷史沿革: 陳清吉,陳睿篆之子。睿篆於1890年代赴星洲謀生,住進苦力間,後因病客死異鄉。睿篆生前與金門東埔陳紫車結拜,清吉年少時,由紫車帶到新加坡做學徒。成人後與鄉人陳能顯合夥做生意,後更獨自經營「和通商號」而致富,並僱用房親任職。二戰日軍南進後,新加坡被佔領,攜眷逃散,直到戰後才告恢復。1928年,陳清吉返鄉籌建二層半(屋頂為閣樓)的洋樓,木料、磚石及師傅皆來自泉州,工期長達三年多。1931年,建成一幢三凹壽加後落及左右護龍的洋樓,屋前並有寬闊的內埕,四周圍以外牆,左右各有門樓。建物抬高約一公尺,量體更顯高大。1949年後,洋樓充作國軍幹訓班使用,於虎邊(右邊)門樓漆上國徽的圖樣,直到1980年代末才撤軍。
評定基準: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其他具歷史建築價值者
登錄理由:1.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2.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3.具有建築上之意義有再利用價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
公告日期:2005/12/19
公告文號:府文資字第0940053683號
地址:金門縣金沙鎮三山里三山村碧山
經度:118.4431
緯度:24.4860
主管機關:金門縣政府
管理人: 陳昆齊 
土地使用分區類別:都市地區 其他使用區
定著土地之範圍:1039.00㎡
土地所有人: 陳樂城
創建年代:1928 
竣工年代:1931
外觀特徵:正面山頭採簡約花瓣造型,二樓外廊、一樓大門及窗戶均有鑄鐵防盜門窗。正面楣樑有「Union Is Strength」(團結就是力量)、托槍印度兵及舢舨船伕的泥塑,全金門僅見。大門門楣上有「相國遺澤」、「武功衍派」匾額,兩側並有陳培松所題「造丕基俾爾昌而熾」、東珩陳伯清秀才所題「營新式有志事竟成」、東埔陳紫車所題「蝸廬竣曰苟曰苟又曰苟,矮屋成於斯於斯復於斯」聯對,壁面上並有花卉及水果主題的彩釉磁磚,堪稱“中西合璧”之典型。室內特徵中西合璧格局使用情形目前空間閒置,僅為堆放雜物使用。
附近景觀:前方有以圍牆圍繞寬闊的內埕,以左右門樓為對外入口,右方及後方為道路,左方緊鄰兩幢閩式合院建築。
構造:三凹壽洋樓加後落及左右護龍,建築為硬山擱檁承重構造系統。外廊樑柱,部分採簡易鋼筋構造。
材料:建築屋頂覆紅瓦。正面以細殼灰為材料,混合三合土作為建材。主體結構為磚造外敷白灰。外廊內層立面下緣為花崗石(泉州白)檻牆,上緣為煙炙磚(燕子磚)平砌。
時空變遷下的金門洋樓代表作-金門碧山陳清吉洋樓[歷史建築] @ 北雁南飛-金門 :: 痞客邦 :: https://bit.ly/3lnCvSx

1410924081-584098646 (1)1410924081-294903441410925432-35900897271410924081-14508969991410925432-27169664731410924081-24916694281410924081-32217921601410924081-20015584091410924081-35407154291410924081-36128477671410924081-5840986462d7eb9f7-c30e-4167-9a8f-4fd9206d2ba012628c47-3818-4fd1-9b5b-d8810478745572b46636-f2ba-4121-8116-3a41dfeb65f5829c5adb-953e-4cfb-9301-07b99e8a7337


[遊記] 金門三天兩夜DAY2~山后民俗文化村。陳清吉洋樓。建功嶼。慈湖 @ 丁丁丁。背包客旅圖日誌 :: 痞客邦 ::

1410924081-35407154291410924081-361284776720271510925_af513f2e6b_c20084917819_bfccc6d086_c20245289776_6790386969_c20083583698_64c1f5ec7f_c19648954094_1b1db5d5be_c19650650863_ee33b7d664_c20245385356_7a406825cf_c19648989424_e19cf2a230_c1410924081-584098646 (1)1410924081-294903441410925432-35900897271410924081-14508969991410925432-27169664731410924081-24916694281410924081-32217921601410924081-2001558409

[遊記] 金門三天兩夜DAY2~山后民俗文化村。陳清吉洋樓。建功嶼。慈湖 @ 丁丁丁。背包客旅圖日誌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