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湖口鄉、竹東鎮和竹北市,明年有機會成為全國最大鄉鎮市   苗栗縣頭份鎮改制為頭份市;若竹東鎮、湖口鄉人口達10萬,也可辦理改制,但改制不是升格,員額、財源不變,因此實質意義並不大。竹縣人口將突破60萬  https://bit.ly/44dskon


國民黨立委林思銘2018年購買寶山7400坪農地,不僅向農會超貸500萬,還長達6年未償還本金,疑利用民代身份「低買高貸」,涉嫌掏空農會-更在上頭濫墾蓋違建-國民黨候選人的特權土地案件從侵占國有地、違建農舍、違法超貸,一件比一件誇張  https://bit.ly/4auoXMF


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

新竹州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新竹州商工獎勵館

新竹州商工獎勵館 新竹州商工獎勵館最初稱為新竹州商品陳列館,在1928年11月藉昭和天皇的御大典紀念事業而動工,在隔年9月完工,位於新竹市榮町一丁目38番地,為一棟兩層樓的磚造建築,由神田原壽、若松佐設計。 1932年底改稱新竹州商工獎勵館。

商品陳列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

棄選大新竹!林智堅深夜親曝原因:我該做什麼選擇?
 棄選大新竹!林智堅深夜親曝原因:我該做什麼選擇? https://bit.ly/3qrmRGV
林智堅宣布不參選2022竹竹併「大新竹」市長。(圖/翻攝自林智堅臉書)©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林智堅宣布不參選2022竹竹併「大新竹」市長。(圖/翻攝自林智堅臉書)
民進黨近日力拚竹竹合併升格第7都,現任新竹市長林智堅原是大新竹市長的熱門人選之一,未料27日晚間他卻拋出震撼彈,為了能促成朝野加速修法,讓大新竹順利合併升格,放棄參選2022大新竹市長,引起外界詫異,對此林智堅深夜再度發文,透露棄選原因,「我應該做什麼樣的選擇?」
林智堅在臉書發文指出,這幾天他一直在思考,大新竹合併升格與他個人是否參選市長,若這兩件事不能兩全,「我應該做什麼樣的選擇?」縣市分治後造成大新竹發展的困境,是他這幾年最深的感慨,所以想清楚後做了這個決定,就顯得自然;同時他喊話,曾要求他不選才能服眾、才願意支持合併升格的在野各政黨,希望能停止政治操作,一起加速修法,促進大新竹升格,「才不會愧對支持你們的新竹鄉親。」
林智堅深夜透露自己不參選的原因。(圖/翻攝自林智堅臉書)©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林智堅深夜透露自己不參選的原因。(圖/翻攝自林智堅臉書)
林智堅感性地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新竹人,「39歲有幸擔任市長至今,是我一生的榮耀,但沒有人天生就會當市長,無止盡的會議、成堆的公文,深夜才回到家是我生活的日常」,但擔任市長最快樂的,「是完成大家的心願,完成自己的夢想」,例如兒童醫院、打通公道三,改造新竹市立動物園與新竹公園再生,南寮漁港華麗轉身成新竹漁人碼頭和新竹棒球場,「過去將近30年來國民黨做不到的,我們一一實現了。」
林智堅宣布不參選2022年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後的大新竹市長。(圖/TVBS)©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林智堅宣布不參選2022年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後的大新竹市長。(圖/TVBS)
林智堅深信,新竹人值得更好的對待,新竹人年年上繳可觀的稅收,但生活機能就是跟不上民眾的期待,縣市分治之後,不論區域治理或是預算編列都受到很大侷限,惟有大新竹合併升格才能讓新竹脫胎換骨,但自從他主動倡議以來困難重重,在野各政黨放大「因人設事」,因此幾經思量,決定把在野黨用來以拖待變最大的理由「林智堅」拿掉,用不參選來爭取朝野各政黨的支持。
林智堅透露棄選原因。(圖/翻攝自林智堅臉書)© 由 TVBS新聞網 提供 林智堅透露棄選原因。(圖/翻攝自林智堅臉書)
最後林智堅說,再過363天他將卸下這個職位,但自己依然是新竹市民,一定會竭盡所有力量持續推動大新竹合併升格,同時要向關心這件事的朋友們說,「我不怕少數人的暴力,我怕多數人的沈默」,請大家和他一起,為下一代能有更美好的生活、繼續大步邁進
棄選大新竹!林智堅深夜親曝原因:我該做什麼選擇? https://bit.ly/3qrmRGV


大新竹合併升格議題引起熱議。(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大新竹合併升格議題引起熱議。(圖/新竹縣政府提供)整理包/台灣「第七都」來了!大新竹合併升格QA一次看懂 https://bit.ly/3ySElQt
民進黨力拚大新竹合併升格,《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將在今(24)日立法院院會付委審查。自今年九月新竹市長林智堅提出竹竹合併升格想法後,竹竹併議題鬧得沸沸揚揚,國民黨也提出免修法的竹竹苗合併「科技都」的升格方式,以下《三立新聞網》整理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的好處及爭議,以及出現竹竹苗合併提議的原因。
為什麼要合併升格?
台灣的地方行政層級分為直轄市、縣、市。其中直轄市是地方最高層級,直接隸屬行政院,目前共有六都,包含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而其餘縣市層級相同,現在的新竹縣、新竹市屬同等行政層級,竹竹合併修法是希望推動新竹縣市合併後升格為直轄市,除能共同治理外,也有機會獲得更多中央統籌分配款。
竹竹合併升格修法修什麼?
《地方制度法》第4條條文規定「人口聚居達125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就8月底的人口數據資料統計,新竹市人口為45萬2781人,新竹縣人口為57萬3858人,兩者合計共102萬6639人,未達升格直轄市標準。因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提出《地方制度法》第4條條文修正草案,欲將「且」改為「或」,讓竹竹合併後有資格升格直轄市。
新竹市長林智堅提議竹竹合併升格第七都。(圖:總統府提供)©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新竹市長林智堅提議竹竹合併升格第七都。(圖:總統府提供)
▲新竹市長林智堅提議竹竹合併升格第七都。(圖:總統府提供)
竹竹合併的好處有哪些?
新竹縣市屬共同生活圈,縣市不同調衍生不少行政問題,如新竹兩縣市通往新竹科學園區的道路塞車問題一直無法解決,竹科園區的擴建計畫目前也延伸到新竹縣內,縣市若不合併,未來也需密切溝通協商。竹竹合併共同治理,被認為是有效解決行政問題的方式。
林智堅認為竹竹合併後升格直轄市,有機會能獲得更多中央統籌分配款,他表示,新竹市為台灣創稅高達1920億元,甚至比六都中的二都還多,但統籌分配稅款僅能拿到2%不到,因此想爭取升格為「第七都」獲得更多來自中央的統籌分配款,且升格為直轄市,會使所有地方自治的鄉市鎮一律改制為「區」,使得地方政府的命令可以貫徹到地方。
不過,舉台南市為例,升格直轄市其實不一定能獲得更多中央統籌分配款,台南市長黃偉哲曾說過,台南縣市合併後,來自中央的統籌分配款其實沒有增加,只等於兩個縣市原先的額度合併。且因原先台南縣市的財務狀況不好,成為直轄市後中央補助反而變少。「1+1並沒有大於2,而是等於2。」
竹竹併升格衍生的爭議
現時對竹竹併提出質疑,多是認為修改《地方制度法》會帶來許多問題,新竹縣市合併人口數仍不達直轄市標準,因此民進黨團推動修正草案,降低合併升格門檻,但若修法調降升格門檻,恐會產生其他縣市是否該跟進升格的疑慮。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更提出,竹竹苗合併,指苗栗同為科技廊帶,生活圈也重疊,且苗栗縣人口有53萬9879人,竹竹苗合併人口足夠,不需特地修法就有機會通過
而竹竹併議題拋出後,不少人質疑林智堅是希望連任才提出,林智堅目前已擔任新竹市長連兩屆,依法不得再參加,但若縣市合併成功則可再次參選,但針對外界質疑竹竹合併是否因人設事,林智堅已多次出面否認。
新竹市長林智堅提議竹竹合併升格第七都。(圖:總統府提供)©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新竹市長林智堅提議竹竹合併升格第七都。(圖:總統府提供)
▲新竹市長林智堅提議竹竹合併升格第七都。(圖:總統府提供)
竹竹合併各界怎麼看?
1.新竹市長林智堅
林智堅9月6日提出竹竹合併升格直轄市共同治理,有機會能獲得更多中央統籌分配款,認為竹竹合併升格是民眾的期待,有六成的民意都支持合併,也期望合併後加速台灣半導體產業推進。
林智堅9月14日表示:「這件事如果我不提,也許我的人生會有一點遺憾,所以既然我提了,我就應該要留下來。」
2.新竹縣長楊文科
林智堅拋出竹竹併議題後,楊文科9月7日在臉書表示,贊成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第七都。並說合併的遠因是,中央統籌分配稅款的不公,新竹縣民平均一年分到8050元,名全國倒數第二低,要改變命運,合併升格就成必走之路,但強調合併升格需經過公開討論、取得民意共識,若用強硬的方式升格會遭到民意的反撲。
楊文科9月11日表示:「升格為第七都直轄市,是我們竹竹苗所有的鄉親,共同的願望,絕對不是一個人說了算。」
3.苗栗縣長徐耀昌
徐耀昌9月11日強調,竹竹苗合併才是大原則,能夠讓竹竹苗脫胎換骨。12月21日徐批評林智堅竹竹合併是在消滅苗栗,林智堅否認。
4.總統蔡英文
蔡英文12月19日邀集府院黨高層開會討論竹竹合併升格,傳出可能六都變九都。
蔡英文12月22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指出,新竹縣市作為台灣的科技重鎮,合併升格,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規模,強化台灣關鍵產業的發展量能,是迫切的議題,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規模,要各項條件成熟、符合人民共識。但考量時間,她認為先讓相關法案儘速通過,持續透過大家的建議跟想法,更周全的面對當前地方自治的課題,解決各縣市地位與資源不對等的現況。
5.行政院長蘇貞昌
蘇貞昌12月22日表示,竹竹合併,府、院、黨都有高度的共識
6.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
10月6日,大新竹合併議題首度進到立法院委員會討論。柯建銘在12月21日提出《地方制度法第4條條文修正草案》,送到程序委員會處理。12月24日,民進黨團在立院排隊4天,順利將地制法修正草案在院會付委審查。
7.國民黨主席朱立倫
朱立倫12月21日提出竹竹苗合併,作為台灣未來的半導體與科技之都規劃。批評單純推動新竹縣市合併,是為特定人士謀選舉利益。
整理包/台灣「第七都」來了!大新竹合併升格QA一次看懂 https://bit.ly/3ySElQt

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


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年新竹縣、市分家/「大新竹合併」計畫-如果新竹縣市合併卻沒有升格為全國第七都或中央的財政收支劃分法沒有修正,合併沒有意義/一九八二年縣、市分家時財產處分不公允,導致新竹市內許多縣有地不斷被處分,無法優先提供公共及公益使用。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竹市的YouBike是很多民眾上下班通勤、外出使用的便捷選擇,但竹縣卻無法提供相關服務,尤其生活機能相當重疊的竹北市民,經常透過臉書留言爭取,無奈縣市分家,竹縣不重視-縣市合併升格  https://bit.ly/3ovcCSz


去年家戶購屋比,全台仍以新竹縣市居首位,平均每百戶便有7.11戶購屋,為縣市合併後連續3年蟬聯第一名+新竹地區平均每百戶家庭中,便有高達7.11戶購屋,家戶購屋比位居都會區之冠。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議員憂台積電高雄設廠是警鐘 林智堅︰大新竹升格刻不容緩
台積電到高雄設廠、民進黨市議會黨團認為是警鐘、籲大新竹加速合併升格。圖為市議員鄭美娟的質詢。(記者洪美秀攝)
議員憂台積電高雄設廠是警鐘 林智堅︰大新竹升格刻不容緩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oQVxkz
2021/11/22 14:48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新竹市議會民進黨團今天在議會聯合質詢,接力針對大新竹升格議題質詢市長林智堅,包括竹科產業界是否支持大新竹,以及台積電往高雄設廠,是否是新竹產業危機?林智堅則答,竹市發展產業已經腹地不足,近日訪問產業界也都同意升格急迫性,說明升格刻不容緩。
鄭美娟說,9月7日楊縣長才說在縣民立場要爭取更多資源,支持大新竹升格,但後來卻大翻轉。她說,大新竹成立與否,該是地方樁腳給壓力就能決定的嗎?合併升格對誰不利?她也直指是「鄉鎮市代表」,因為名額少一半,礙於現實不得罪樁腳,是許多政治人物避免的事,但民進黨團無懼席次減少,也要為家鄉做對的事。
陳建名則說,民進黨團支持合併升格,希望升格讓資源加倍挹注,民調支持度高,更加深黨團推動升格決心。但在野黨團口徑一致,都不敢表態反對,他點名,國民黨林為洲、鄭正鈐、民眾黨高虹安、時力邱顯智都說因人設事,或以各種理由拖延,但4人共通點是「都曾表態要選市長」,更引用立院總召柯建銘發言指「反對的人都心裡有鬼,都在算自己的政治利益。」
陳建名說,台積電決定去其他地方設廠,對新竹是個警訊,對國家也是警訊,除了離開新竹,會不會有天也往國外走?他說,未來無論有沒有升格,主政者都要來面對這個問題。他也問林智堅是否爭取到對園區產業支持,產業是否覺得升格太過倉促?
劉康彥則說,大新竹不把握升級,只會流失最有競爭力的人才,如竹北、竹東加竹市有75萬人口佔大新竹7成,但頭前溪兩側卻是破碎的都市計畫,受限於縣市分治事權不統一,難以通盤檢討
李妍慧則說,AIT分別來竹市拜訪,過去20年不曾見過,他感受到新竹在全球半導體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她接到非常多長輩意見說不能合併,因為會回到客家族群當首長,也擔心選舉贏不了,她都尊重長輩意見,但未來40年為大新竹著想,合併升格才能爭取更多機會,台積電到南科、到高雄,相信大家都覺得很有危機。
林智堅則回應,台灣半導體產業揚名國際,今日的新竹已經是世界的新竹,大新竹合併升格刻不容緩,台積電張忠謀就曾說「台灣最有競爭力在於人才」,人才就聚在新竹。他拜訪半導體產業,都認同大新竹合併升格,且都認為有急迫性。
林智堅說,對的就該快點促成,企業發展腳步快,看高雄市政府非常積極提供產業足夠用地與公共設施,但新竹市腹地非常小已無足夠土地,竹科的發展非常需要政府更多資源,為讓人才都留在新竹地區,此刻是「登大人」時刻,呼籲民代、政治工作者,不要再利用各種理由推諉,站在國家發展、區域治理、人民福祉立場,應不分黨派共同推動。
林智堅說,2週前還有美國參議員來訪台灣,唯一見面的地方首長就是新竹市長,不是因為他在台灣最有影響力,是因為竹科在新竹,竹科已經是世界級的城市,因此應放下藍綠,大新竹才有未來。
議員憂台積電高雄設廠是警鐘 林智堅︰大新竹升格刻不容緩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oQVxkz
台積電到高雄設廠、民進黨市議會黨團認為是警鐘、籲大新竹加速合併升格。市長林智堅也強調應加速不分黨派推動。(記者洪美秀攝)
議員憂台積電高雄設廠是警鐘 林智堅︰大新竹升格刻不容緩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oQVxkz


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

「大新竹當好協會」成立挺升格 林智堅:讓新竹變成西雅圖
「大新竹當好協會」成立挺升格 林智堅:讓新竹變成西雅圖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https://bit.ly/3p8vNSu
學界、醫界、竹科代表成立「大新竹當好協會」並於今天(16日)舉辦成立茶會。新竹市政府提供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學界、醫界、竹科代表成立「大新竹當好協會」並於今天(16日)舉辦成立茶會。新竹市長林智堅、立法委員柯建銘也受邀出席。林智堅表示,他基於對家鄉、新竹的熱情倡議大新竹升格,要將新竹打造成像美國西雅圖那樣的創新城市,也是幸福的宜居城市、永續的城市。他以清大、竹教大合併,陽明、交大合併為例,認為大新竹升格將發揮1+1會變成無限大,有無限的可能。
林智堅表示,他基於對家鄉、新竹的熱情倡議大新竹升格,要將新竹打造成像美國西雅圖那樣的創新城市。新竹市政府提供
林智堅表示,他基於對家鄉、新竹的熱情倡議大新竹升格,要將新竹打造成像美國西雅圖那樣的創新城市。新竹市政府提供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林智堅指出,大新竹升格有其急迫、正當與合理性,他以國際戰略產業台積電邏輯製程為例,從2014年20奈米,如今3奈米已量產,2奈米也將在竹縣寶山設廠,製程階段僅短短2年就成長,但合併修法不趕上現在就要「再等4年」,倡議升格慢慢討論的說法是「技術性杯葛」,大新竹重組已事不宜遲。
熱門新聞:虧大了!房東反悔不賣店面 他花萬500整修下場超慘 大新竹合併 林智堅:錯過等4年 | 桃竹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大新竹本是一家,生活息息相關,唯有合併升格,因為縣市分治造成的交通、用水等問題才能改善;他也說雖然竹市過去預算在他努力向中央爭取下持續成長,但竹市竹縣兩縣市預算相加約550億,合併後能超過1000億,以桃園市為例,過去鄭文燦市長上任預算約700億,現已達1400億。
柯建銘表示,大新竹合併早在民間實現,包含新竹台大醫院早在年初整併新竹三個分院。新竹市政府提供 大新竹合併 林智堅:錯過等4年 | 桃竹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柯建銘表示,大新竹合併早在民間實現,包含新竹台大醫院早在年初整併新竹三個分院。新竹市政府提供 大新竹合併 林智堅:錯過等4年 | 桃竹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柯建銘表示,大新竹合併早在民間實現,包含新竹台大醫院早在年初整併新竹三個分院,還有清大也跟新竹師院合併。大新竹升格三大條件「民調」、「城市治理」、「國家需求」,從民調來看早已顯示過半民眾都支持,合併也有助於解決新竹喝好水、環境、交通問題;最後則是戰略產業竹科半導體需求。
反對大新竹者多因政治思維而反對,認定大新竹升格林智堅市長就能當選,但其實這並不容易,他也說,越困難事情越要挑戰,對的事情就是要去做,新竹合併升格,整個國家發展將更全面。
大新竹當好協會理事長、陽明交大建築所教授龔書章表示,新竹是北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是半導體重鎮,整個大新竹更是同一個生活圈。新竹市政府提供
大新竹當好協會理事長、陽明交大建築所教授龔書章表示,新竹是北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是半導體重鎮,整個大新竹更是同一個生活圈。新竹市政府提供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大新竹當好協會理事長、陽明交大建築所教授龔書章表示,新竹是北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是半導體重鎮,整個大新竹更是同一個生活圈,但大新竹現在面臨資源劃分問題,身為新竹的知識份子、建築規劃專業者,「此刻站出來義不容辭」,成立協會結合各領域,邀請對城市有想法的人一起整合、參與,讓新竹成為新的「典範城市」;他也解釋,「當好」是客語中的「很好」,「大新竹當好」,不僅是大新竹很好,也希望大新竹更好,因為大新竹值得。
「大新竹當好協會」協會共同發起人包含,包括協會成員市政顧問王俊雄、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教授龔書章、陽明交大建築所教授曾成德、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授林志成、普天宮董事長鄭逸榛、新竹市商業協會理事長邱文賢、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副教授吳宗修、新竹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邱國華、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板、六星集足體養生會館總經理江慶鐘、馬修咖啡負責人張家瑋等數十人參與。(突發中心黃羿馨/新竹報導)「大新竹當好協會」成立挺升格 林智堅:讓新竹變成西雅圖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https://bit.ly/3p8vNSu
-------------------------------
產官學界昨成立「大新竹當好協會」,盼努力把新竹歷史翻到下一頁。(記者廖雪茹攝)(記者廖雪茹攝)
2021/10/17 05:30
產官學界成立「大新竹當好協會」 林強調有急迫性 錯過要再等4年
〔記者廖雪茹/竹北報導〕支持大新竹合併升格的產官學界,昨天在新竹縣竹北市成立「大新竹當好協會」,新竹市長林智堅受邀出席致詞時,強調大新竹合併升格有其急迫性、正當性與合理性;新竹先行,要同行也都非常歡迎與樂見,但千千萬萬不要用任何的方法,不管是政黨或是個人利益,技術性的阻擋;大家要凝聚共識,一起努力把新竹歷史翻到下一頁。
大新竹當好協會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龔書章等人共同召集,發起學界、醫界、竹科等代表成立,協會成員包括市政顧問王俊雄、陽明交大建築所教授曾成德、新竹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邱國華、新竹市商業協會理事長邱文賢、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板等數十人參與,新竹縣市多名議員,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也到場,暢談「大新竹當好」願景。
大新竹當好協會理事長龔書章解釋,「當好」是客語「很好」的意思,「大新竹當好」也希望「新竹當然要好,也是新竹應當更好」;新竹開發早,也是台灣半導體連結世界的門戶,縣市分家卻造成資源分散,都市發展、產業經濟都受限,應該要消弭縣市間的界線,讓大新竹更好。
盼成文化、科技宜居城市
林智堅表示,因為對家鄉的熱情和不捨,他提出大新竹合併的倡議,希望大家重視、討論 ,拋出議題僅41天,走到哪都有人問他對大新竹的想像,他很快的就聯想到美國的西雅圖,是一個集結科技產業的創新城市,期許未來合併升格後,成為一個文化、科技、創新的宜居城市。
建設輕軌 改善交通
林智堅提及,交通是促使自己提出倡議的關鍵因素,從每次民調顯示,大家最不滿意的就是交通,改善最有感的也是交通;新竹的心不大,建設輕軌剛剛好,且要設計環狀路線才能發揮效益。一旦合併升格,預算規模可達1千多億元。他強調,大新竹合併升格有無限可能!
林智堅也指出,如果現階段無法推動修改地方制度法,未趕上這個時間點通過大新竹合併,又要等下個4年,因此,希望有些人不要用任何理由技術性阻擋大新竹合併升格,民主社會每個人可以發表各種意見,但千千萬萬不要用任何的方法,不管是政黨或是個人利益,技術性的阻擋。
凝聚共識 將歷史翻新頁
林也針對時代力量發表的民調說,該民調有35%的民眾認為竹竹合併議題因人設事,這樣的統計不是多數,也都沒過半,民調也有31%不認同此想法,以此民調來表達,並不具統計學說服性。
林智堅並以五月天「倔強」歌詞:「愛我的人別緊張,我的固執很善良,我的手越骯髒,眼神越是發光......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分享心境,強調這項挑戰困難,但也才有推動的價值,走到最後一刻,夢想就會實現。
最後,林智堅強調,「新竹先行,要同行的也都非常歡迎與樂見」,不要讓柯建銘總召在立法院太辛苦,地方也要努力凝聚聲音,一起把新竹歷史翻到下一頁。
大新竹升格 林智堅:勿技術性阻擋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2YWpzL4
--------------------------------------
大新竹當好協會成立提竹竹合併升格,但成員多為竹市人,可看出此議題並不受竹縣民眾支持。(記者彭新茹攝)大新竹當好協會成立提竹竹合併升格 竹縣議會議長點出林智堅在甩鍋算計個人出路 | 中華日報|中華新聞雲 https://bit.ly/3vlr7tR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大新竹當好協會」十六日在新竹縣竹北市舉行成立茶會,現場集結支持大新竹合併升格的產官學代表,期待「大新竹當好」。
出席的市長林智堅表示,若沒法在現階段通過修法,錯過時間點要等下個四年,呼籲不要有人因政黨或個人利益,技術性阻擋合併升格。
大新竹當好協會由學界、醫界、竹科等產官學界代表自發成立,理事長為陽交大建築研究所教授龔書章,成員包括市政顧問王俊雄、陽交大建築所老師曾成德、新竹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邱國華、新竹市商業協會理事長邱文賢、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板等數十人參與。
大新竹合併升格議題受到各界關注,林智堅以五月天《倔強》歌詞「愛我的人別緊張,我的固執很善良,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分享心境,認為這項挑戰困難但相信可走到最後一刻。
針對竹縣市交通問題,縣議長張鎮榮舉前瞻性的輕軌建設為例,竹縣早已和竹市多次開會達成共識,一起為大新竹交通努力;實際上竹市提案卻罔顧竹縣規畫,被中央要求納入竹縣後才加入重新提案,事後甩鍋竹縣,讓人難以接受。
此外,新增跨頭前溪橋工程竹縣早也完成準備,希望盡快動工解決竹科塞車問題;但竹市端土地問題林智堅完全不處理,導致建設動不了,竹縣無奈只好先行提案經國橋改善計畫。
這些都足以證明,竹縣市間的問題是竹市不配合,林智堅卻在甩鍋,縣市民眾看得十分清楚,林智堅所提的竹竹合併完全是為自己明年出路鋪路,因為民進黨桃園市長百里侯之爭,林智堅已被桃園三鄭(市長鄭文燦、前立委鄭寶清、立委鄭運鵬)三振出局
大新竹當好協會成立提竹竹合併升格 竹縣議會議長點出林智堅在甩鍋算計個人出路 | 中華日報|中華新聞雲 https://bit.ly/3vlr7tR
-----------------------
竹竹合併有急迫性 林智堅盼將歷史翻新頁
2021-10-16 16:50
竹竹合併有急迫性 林智堅盼將歷史翻新頁|四季線上4gTV https://bit.ly/3n0aIHt
新竹學術界、醫界,以及竹科各方人士,成立「大新竹當好協會」,希望為新竹升格做出貢獻。新竹市長林智堅,週六(10月16日)出席成立茶會,強調大新竹合併升格有急迫性,錯過又要再等4年,呼籲外界不要因為政黨或個人利益,技術性阻擋大新竹合併升格,希望能把新竹歷史翻到下一頁。
新竹市長林智堅,以及立委柯建銘,一同在「大新竹當好」的旗幟上簽名,表達力挺之意。自從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的議題被提出後,來自新竹各地的學界、醫界、竹科等各方人士,自發性成立了「大新竹當好協會」,希望透過產官學,一同合作,替新竹升格做貢獻。
大新竹當好協會理事長龔書章指出,「在這個時間點,我認為新竹大概是在台灣,最有資格成為面對世界挑戰,最關鍵的一個城市,結合科技、教育、醫療、交通,包括休閒文化跟歷史跟產業的城市。」
新竹市長林智堅說,「在9月6日,我提出大新竹合併升格的倡議之後,很快的時間,在陽明交大龔書章老師的號召之下,大新竹地區的學者專家、青創的代表,還有竹科人,共同發起的一個大新竹當好的協會,大新竹當好就是要讓新竹好。」
林智堅強調,新竹人勤奮打拼,大新竹一年創造的稅收有1920億,排名全國第5,人口也高達120萬。但是統籌分配款,竹縣市分配排名卻是全國倒數。升格後,不但可以有效整合資源,更可以為台灣,創造更大的效益。
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大新竹合併升格刻不容緩,我們樂見大家一起站出來,一起加入我們的行業,讓大新竹合併升格早日成真。」
林智堅向外界喊話,強調升格有急迫性,因為如果現階段無法推動修改《地方制度法》,錯過又要等下個4年,呼籲不要因為政黨或個人利益,技術性阻擋大新竹合併升格。就是要凝聚力量,把新竹歷史翻到下一頁。
竹竹合併有急迫性 林智堅盼將歷史翻新頁|四季線上4gTV https://bit.ly/3n0aIHt
------------------------
立委柯建銘(左起)、陽明交通大學教授龔書章、新竹市長林智堅,16日參與大新竹當好協會成立茶會。(莊旻靜攝)
支持大新竹合併的產官學界16日在竹北市成立「大新竹當好協會」,由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龔書章召集,新竹市長林智堅、立委柯建銘等人均與會,林智堅重申合併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呼籲千千萬萬不要用任何方法,為個人或政黨利益技術性阻擋。柯建銘也指,反對大新竹合併的心裡都有鬼。
林智堅表示,他從9月6日提出大新竹合併倡議至今剛好是41天,過去40天有不少人給予建言,支持、反對均有,而他認為,基於對家鄉的熱情和不捨,而提出此倡議,期望未來合併升格後,可以成為集結產業的創新城市,並以交通問題、創稅但實際統籌分配稅款太少,強調大新竹合併升格的無限可能。
林智堅也說,如果沒有趕上這個時間點,就要再等下個4年,他說,民主社會每個人都可以發表各種意見,但「千千萬萬不要用任何方法」,不管基於個人會政黨利益,技術性阻擋合併升格,他也呼籲認同、支持竹竹合併升格者要為此案發聲。
柯建銘致詞時也提及,合併升格一定會帶來綜合效果,例如交通大學與陽明大學、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但為何有人反對合併?他直言反對的人心裡有鬼,更點名國民黨、民眾黨、時代力量,認為都是他們的政治利益,否則為了城市發展為何要反對?
柯建銘還說,他與新竹縣長楊文科認識已久,楊文科本來同意合併升格,但過幾天變成支持竹竹苗合併,「就是要破局」,柯建銘也說,竹竹合併升格,對民進黨而言只有4成把握。
林智堅、柯建銘都認為促成合併升格很困難,林智堅還以五月天的歌「倔強」,指「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柯建銘也說,挑戰困難也是價值,地方要凝聚共識,「立法院就交給我」。
大新竹當好協會,以客語「當好」為正好作為諧音,成員包含大學教師、醫師、商界等數十人,新竹縣市多名議員也共同參與,討論「大新竹當好」願景。「大新竹當好」談合併 柯建銘稱反對的心裡有鬼 - 政治 - 中時 https://bit.ly/3vjsaKA
---------------------
新竹市長林智堅今(16)受邀出席「大新竹當好協會」成立茶會,該協會由學界、醫界、竹科等產官學界代表自發成立,支持大新竹升格,林智堅市長表示,基於加速行政效率與民意,他提出大新竹升格,將發揮1+1等於無限大,為新竹帶來無限可能,並強調大新竹升格有其急迫性、正當性與合理性,今天協會成立是大新竹歷史的重要時刻,感謝大家凝聚起來共同推動升格,一起努力把大新竹歷史翻到下一頁。協會理事長龔書章則說,「此刻義不容辭站出來」,以專業讓大新竹成為新的典範城市。
「大新竹當好(客語)協會」今舉辦成立茶會,學界陽交大、清大、醫界新竹醫師公會、竹科等跨領域代表皆出席,表示對大新竹升格的支持,並提出彼此對升格的願景。林智堅市長、柯建銘立委、協會理事長也是陽交大建築研究所龔書章教授,一同在「大新竹當好」旗幟上簽名,將持續為升格直轄市努力。
市長林智堅說,他是基於對家鄉、新竹的熱情倡議大新竹升格,要將新竹打造成像美國西雅圖那樣的創新城市,也是幸福的宜居城市、永續的城市。他以清大竹教大合併,陽明交大合併為例,認為大新竹升格將發揮1+1會變成無限大,有無限的可能。
市長林智堅強調,大新竹升格有其急迫、正當與合理性,他以國際戰略產業台積電邏輯製程為例,從2014年20奈米,如今3奈米已量產,2奈米也將在竹縣寶山設廠,製程階段僅短短2年就成長,但合併修法不趕上現在就要「再等4年」,倡議升格慢慢討論的說法是「技術性杯葛」,大新竹重組已事不宜遲。
市長林智堅指出,大新竹本是一家,生活息息相關,唯有合併升格,因為縣市分治造成的交通、用水等問題才能改善;他也說雖然竹市過去預算在他努力向中央爭取下持續成長,但竹市竹縣兩縣市預算相加約550億,合併後能超過1000億,以桃園市為例,過去鄭文燦市長上任預算約700億,現已達1400億。
市長林智堅也分享其心境,表示早在提出大新竹升格時,就知道會遇到很多困難,並引用「五月天」的「倔強」 歌詞「愛我的人別緊張,我的固執很善良,我的手越骯髒,眼神越是發光.........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說明,他的夢想是「大新竹當好」,雖然有不同聲音,但他相信透過倡議、行動,實踐,走到最後目標時會有一群人共同支持。
柯建銘立委表示,大新竹合併早在民間實現,包含新竹台大醫院早在年初整併新竹四個分院,還有清大也跟新竹師院合併。大新竹升格三大條件「民調」、「城市治理」、「國家需求」,從民調來看早已顯示過半民眾都支持,合併也有助於解決新竹喝好水、環境、交通問題;最後則是戰略產業竹科半導體需求。
柯建銘立委說,反對大新竹者多因政治思維而反對,認定大新竹升格林智堅市長就能當選,但其實這並不容易,他也說,越困難事情越要挑戰,對的事情就是要去做,新竹合併升格,整個國家發展將更全面。
大新竹當好協會理事長、陽交大建築所教授龔書章表示,新竹是北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是半導體重鎮,整個大新竹更是同一個生活圈,但大新竹現在面臨資源劃分問題,身為新竹的知識份子、建築規劃專業者,「此刻站出來義不容辭」,成立協會結合各領域,邀請對城市有想法的人一起整合、參與,讓新竹成為新的「典範城市」;他也解釋,「當好」是客語中的「很好」,「大新竹當好」,不僅是大新竹很好,也希望大新竹更好,因為大新竹值得。
「大新竹當好協會」協會共同發起人包含,包括協會成員市政顧問王俊雄、陽明交大建築研究所教授龔書章、陽交大建築所老師曾成德、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教授林志成、普天宮董事長鄭逸榛、新竹市商業協會理事長邱文賢、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副教授吳宗修、新竹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邱國華、
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板、六星集足體養生會館總經理江慶鐘、馬修咖啡負責人張家瑋等數十人參與,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也到場,暢談升格願景
市政新聞-新竹市政府 https://bit.ly/3mZKKns


新竹土地管轄權歸誰? 議員:縣市合併才能解決
新竹土地管轄權歸誰? 議員:縣市合併才能解決 https://bit.ly/3zTHfDm
2021年9月29日 週三 下午11:11·1 分鐘 (閱讀時間)
新竹縣市40多年前分家時,許多建築明明位在市區內,但產權卻歸縣府所有,多年來許多土地都被賣掉。此現象也導致,新竹市許多土地,因為沒有管轄權,無法活化。新竹市議員站出來呼籲,唯有新竹縣市合併,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終結縣市分家說,「新竹縣市要升格。」
新竹土地管轄權歸誰?議員:縣市合併才能解決
好幾名議員,來到新竹市「警光一村」前,大聲表達訴求。因為雖然建築物位在在新竹市,但產權卻在新竹縣政府手上,近期,縣府突然要進行都更招商,讓警光一村的居民,無能為力。
居民的無奈全部寫在臉上,因為他們住了多50多年的房子,新竹縣政府一聲令下,就要被迫要限期搬遷。對此,新竹市議員站出來,替市民抱不平,認為新竹縣、市兩方利用土地的方向根本不同,土地利用,效率低落。
新竹土地管轄權歸誰?議員:縣市合併才能解決
要解決問題,議員強調,唯有新竹縣市合併,權力統一,才能解決土地握在不同政府上的問題,對市民最有利。
新竹土地管轄權歸誰? 議員:縣市合併才能解決 https://bit.ly/3zTHfDm

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


2020年第3季到2021年第3季七大都會區平均房價。圖/永慶房屋提供
永慶房屋調查消費者對第4季房價的看法,全台認為房價看漲的比例大增21個百分點,創2008年第2季以來新高紀錄。而根據591實價登陸統計,六都、新竹重劃區近三年房價漲幅,全台前十五名中新竹佔半數,顯示新竹房市火熱,今年均價有望挑戰3字頭。
永慶房屋業管部協理陳賜傑分析,調查結果顯示,全台逾七成消費者認為近一年房價有5%以上的漲幅,而認為房價會漲超過一成的消費者,以新竹縣市最多,其次是台南,再來是台中,除了雙北外的五大都會區,有兩成以上的消費者認為房價會漲一成以上,顯示消費者對居住地區的房價漲幅很有感。
陳賜傑補充,消費者看漲第4季房價的比例是今年以來最高,除了上一季因疫情衝擊短暫出現看漲比例下降外,其餘三季消費者看漲房價的比例呈現逐步走高的趨勢。
591房屋交易網新聞組組長畢務潔指出,台灣相對國際疫情控制穩當,竹科客收入增,口袋深加上熟悉市場,信心爆棚推升房價,像是竹北縣治二期、縣治三期重劃區因素地稀少,新建案奇貨可居,開價一躍到5字頭,高鐵特區因建設議題加持,新案也挑戰6字頭。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說,隨著購屋需求增溫,七大都會區房價都呈現漲勢。觀察去年第3季到今年第3季的房價變動量,近一年來除了雙北市外,其餘五都累計漲幅均超過一成,而新竹、台南漲幅大、累積漲幅逾二成,顯見近一年國內房價漲勢明顯。
進一步與上一波房價高點相比,葉凌棋提及,七大都會區2021年第3季房價均漲破上波高點,尤其以新竹縣市、台南漲幅最為明顯,已較上波高點再度上漲超過三成,桃園與台中則與上波房價高點相比上漲逾二成,高雄上漲超過一成,只有台北、新北因房價基期高,雖已突破上波高點,但漲幅不到5%,房價相對穩定。
展望後勢,國內疫情爆發、實價登錄2.0 、房地合一2.0於7月上路,短期投機退出市場,讓第3季交易量較去年同期減少。葉凌棋說明,雖然央行第3季理監事會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但對自住、置產不受影響,依目前交易量推估,2021年全年交易量有望創八年新高,預估約33.3至34.6萬棟之間,與2020年相較增長2%至6%左右。消費者對房價有感 新竹房市漲最兇 | 產業綜合 | 產經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onOe5n

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


林智堅喊大新竹 正國會給軟釘子:跳出單一縣市合併框架
2021-10-01 16:49 聯合報 / 記者吳亮賢/台北即時報導
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大新竹市」合併議題,除了引發地方議論,民進黨內部也有許多不同意見。圖/新竹市政府提供
林智堅喊大新竹 正國會給軟釘子:跳出單一縣市合併框架 | 政治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2ZS4XUp
新竹市長林智堅提出新竹縣、市合併為「大新竹」的倡議,引發各界討論。繼民進黨英系掌門人陳明文跳出來反對為單一縣市修地制法後,民進黨正國會派系立委今也發表聲明表態,「跳出單一縣市合併框架,整體檢討現行行政區劃」。
民進黨正國會立委黃秀芳、陳秀寶、陳亭妃、陳歐珀、陳瑩、余天、吳琪銘、莊競程、蔡適應及民進黨立委林岱樺今發表聯合聲明。聲明指出,竹竹縣市合併基本上符合民眾期待,也反映現實需求,更值得注意的是,相關討論已超越新竹縣、市本身,成為全國性的議題。
聲明表示,竹竹縣市合併的確符合實際上需要,反映出現行體制與政治實務上已出現差距必須修正,同時意味著目前「大都小縣」的六都體制,無法合乎現實需求,需要重新檢視同時進行體制革新。但在國土相連下,牽一髮必動全身,現實上難以僅針對單一縣市之整併進行討論。未來相關修法,勢必將牽涉整體國土改造與行政區劃、中央與地方政府關係、行政與立法關係,以及選制改革等四大層面的體制革新。
聲明也建議,縣市合併的議題,應破除地域主義思維,從國家整體發展角度出發,分層次進行更細緻的整體討論與規劃,而國土規劃與行政區劃,除不應陷入一刀兩斷式的思維,還須於更多的地方與區域進行溝通討論。除應廣納各方意見外,也應統整國民對國土的想像與願景。或可採取「國土規劃國是會議」的方式進行,凝聚國民共識,擬定更具體的配套方案,才不會錯失這個整體檢討國土規劃、促進國家邁向正常化的契機
林智堅喊大新竹 正國會給軟釘子:跳出單一縣市合併框架 | 政治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2ZS4XUp


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引熱議,40年前苦心推動縣市分家並升格省轄市的新竹市首屆市長施性忠接受本報專訪,他苦口婆心地提出忠告說,為了新竹市人的未來,縣市千萬別走回頭路,並重話抨擊:「縣市合併是幼稚的想法且不切實際,若真合併,他會號召群眾誓死反對!」新竹縣市合併 施性忠:千萬別走回頭路 https://bit.ly/3kpgt16
 當年苦心經營策略 主張分家
 施性忠更直言,如果林智堅宣布不參選,他就不再為此議題發聲,但若只是為了個人的位子,不去正視縣市分家的沿革、背景以及對竹市的利弊,如果真要一意孤行,他一定會號召群眾誓死反對,絕不能葬送竹市的未來。
 已高齡84歲的新竹市「縣轄市」末代市長與升格「省轄市」的首屆市長施性忠,是最有資格談論縣市合不合併的政治人物,1982年3月的第9屆新竹市長選舉,他的政見只有16個字「建立制度、鏟除特權、爭取升格、爭產護產」,其中爭取升格與鏟除特權(拆站前違建)最為後人樂道。
 對於縣市合併升格他全力反對,他說,當年他苦心經營的策略成功,讓國民黨政府不得不退讓作出縣市分家決定,沒想到現在的民進黨政府竟又要將新竹市送回新竹縣去,他有必要、義務出來捍衛新竹市。
 客家人當縣長 建設都到竹縣
 施性忠說,新竹縣市傳統閩客族群人口分布,對新竹市的政治環境很不利,因此過去一直都是由新竹縣的客家人當縣長,很多建設都用到新竹縣去。
 當時新竹市只是縣轄市,財源不足,大建設無法自主規畫,導致市內很難有大建設,他當時看到這種情形,認為新竹市唯有自己當家才有出路,因此全力推動分家升格,竹市自主後,也才有了南寮漁港、東大路、武陵路、68線這些自主規畫建設。
 他認為縣市應該要維持現狀,做一個很賺錢、人口比例分配款也不錯的唯3個省轄市之首才正確,絕對不要去做一個人口最少、未來分配款也多不到哪裡去的七都之末(最小都),最重要的是合併會讓新竹市走回頭路,遭到政治、建設排擠,從「市」成為一個小「區」。
 施性忠說,提出合併升格的人,至今說不出合併升格對竹市的具體好處,包括經濟的、教育的,他要提出忠告,竹市絕對不能因為要滿足個人的政治慾望而被犧牲。在地方沒有經過說明與討論,只有個人的倡議就要執行,讓他無法接受
新竹縣市合併 施性忠:千萬別走回頭路 https://bit.ly/3kpgt16

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


首任新竹市長施性忠當年一手推動新竹縣市分治升格,但他卻1天也沒進到「新竹州廳」辦公,39年後他接受本報專訪,特別穿著當年就職的全白服裝,別著已保存39年的胸花受訪,也特別到新竹市政府留影,他感慨說,「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千萬不能捨棄!」身著39年前就職服裝、胸花 施性忠憶當年 https://bit.ly/3AurVhw
 新竹市與新竹縣分家升格為省轄市,當年是在省主席林洋港力促下完成,時任行政院長孫運璿要求收回被拒,間接讓蔣經國選擇李登輝擔任副總統,對後來的台灣政局可說有絕對影響。
 施性忠是新竹市升格以來,唯一能夠以黨外身分選上市長的政治人物,當年的施性忠在投入選舉到當選、就職、鏟除特權、護產、因案被起訴、辭職、補選又當選,話題性十足,幾乎每天都能躍上全國新聞版面。
 他說,當時的國際情勢正逢中美斷交,國內政治的不安定,天時地利的時勢所趨,加上他就職承諾不升格就辭職再補選的策略成功,省府終於受不了,在一方面可以轉移政治焦點之下,讓縣市分家,新竹市人終於可以自己做主,這是值得新竹人驕傲的。
 不過也有些許遺憾,他說,雖二度選上新竹市長,但卻一天也沒進過「新竹市政府」,當年雖分家,但縣府還占用市府辦公,辦公室是在現在的東區區公所。
 這次接受本報專訪縣市合併議題,讓施性忠仿佛走入時光隧道,他特別穿著當年就職時所穿的白色復古式套裝,胸前別著的胸花更是當年所存留下來的,並來到新竹市政府與「新竹州廳」合影。
 他撫摸著州廳老牆憶當年說,39年前無緣進到新竹市政府是個人的遺憾,但39年後千萬不要讓竹竹合併成為新竹市人的遺憾,這座新竹市政府,不能變成新竹區公所
身著39年前就職服裝、胸花 施性忠憶當年 https://bit.ly/3AurVhw

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


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

胡,怎麼說》39年前,我看見新竹縣市分;39年後,我樂見新竹縣市合!
2021/09/17 20:41
胡,怎麼說》39年前,我看見新竹縣市分;39年後,我樂見新竹縣市合! -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3CkujI9
圖為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右)偕同當時的台灣省政府主席林洋港(左)訪問台南市政府。(資料照)
39年前的1982年,我是一個小記者,跑台灣省議會,新竹縣是我的故鄉,看見新竹縣、市分家了,那時不叫「分家」,叫「升格」;
39年後的今天,因新竹市長林智堅倡議新竹縣市重新合併,並升格直轄市,各方議論很多,民進黨準備推動修法促成、國民黨第一時間是贊成的,之後則拉苗栗縣也要併當杯葛兩竹合併升格的擋箭牌。
近日新竹市長林智堅倡議新竹縣市重新合併,並升格直轄市,各方議論很多,民進黨準備推動修法促成、國民黨第一時間是贊成的,之後則拉苗栗縣也要併當杯葛兩竹合併升格的擋箭牌。(資料照)
縣市分合、行政區劃、升格治理,都是眾人之事,眾人之事就是政治,政治決策品質有好有壞,但非關正邪或髒淨,問題每每出在黨派及個人私心太作祟,不是政治不好。我就以羅爾斯(John Rawls)在正義論提出的「無知之幕」做判準,以像我那樣,對新竹保有故鄉之情,但已無任何利害瓜葛的人隔著時空之幕來看,雙竹都不再是當年的窮縣市,而形成了科技重要新都會,林智堅市長的合併雙竹倡議,結合了理性思考及家鄉感情,最能使大新竹好上加好、更上一層,最能創造100多萬市民的最大利益。
39年後的今天,我樂見新竹縣市復合!
39年前,新竹市從縣轄市升格為「省轄市」,和新竹縣、台北縣、台中市、台南市等平起平坐,可是地方上的大事,那時直轄市(院轄)只有台北市、高雄市(1979年才從省轄升格到院轄)。記得升格的新竹市歡天喜地慶祝、失去新竹市的新竹縣則十分落寞,縣政府也準備搬離竹市(因縣市分家決定很倉促,一時無法搬遷)、搬到竹北(那時是竹北鄉),我是新竹縣民,雖已離鄉,不免也有一絲絲失落感。
40年前在省議會宣布新竹縣市、嘉義縣市分家升格決定的,就是當時聲勢如日中天的人氣王台灣省主席林洋港,不過,1982年正式升格時,林洋港已離開省主席之位,調任內政部長。這個分家、升格的決定,影響4個縣市至少40年,也影響了林洋港的官運仕途,間接促成李登輝崛起、超車,這雖是時也、命也、性格也,但影響不可謂不大。
當年分家之後,4縣市面對最大的是財政問題,在省議會常聽到的批評,新竹縣、嘉義縣被分家之前,本是兩個小康之家,分家後成了4個貧戶,4個縣市都向省哭窮叫苦要錢。這個帳隔空算到林洋港頭上。還有,新竹縣市分家後,國民黨在竹市市長選舉被黨外(那時尚無民進黨)的施家班打的大敗,黨官分析選情當然又把敗選責任順便掃到分家,認為如沒分家,國民黨就不會敗,嘉義也有同樣情況。帳,自然又要算到林洋港頭上。
前台灣省主席林洋港(右)。(中央社)
那時的省主席,權力很大,可說在總統蔣經國、行政院長孫運璿之下,排第三位,台銀、土銀、合庫、三商銀、中小企銀等七行庫為省屬,佔了銀行業的8成以上,菸酒公賣局、台鐵、公路、水利、各港務局等等都在治下,省府一年的總預算,比中央扣除國防、外交的還多,內政部長則除了實際管不到的警察機關,預算及員額都少少,位高而權虛。
當時聽到的小道消息,林洋港被蔣經國名升實降的因素,除了他以省主席身份訪日時備受高規格接待之外,涉及公共政策的主要有兩大項,一個就是新竹縣市、嘉義縣市分家及升格,林洋港決定並宣布了,孫運璿才知道,要林收回林不同意,還不惜辭職以免被譏為朝令夕改,蔣經國聽了孫運璿的報告後,很不高興。
另一公共政策就是北區防洪計劃(大台北防洪計劃),二重疏洪道上原住戶不願搬遷,林洋港主張再多做溝通、緩以圖之,思考有無更好的替代方案,以避免民眾抗爭,孫則要求省府用強力手段拆遷,以免施工一再拖延,台北市淡水河主支流沿岸年年遭受洪災(此案的防洪設計原以台北市為主,後來才修訂為包括台北縣的沿岸也納入防洪體系)。孫運璿認為林洋港不配合執行,又參了林一本。後來由李登輝取代林洋港出任省主席後,派台北縣出身的建設廳長鄭水枝直接和住戶協調補償及遷村事宜,到最後用強力手段排除激烈抗爭(民眾抗爭一度佔了高速公路),終於完成拆遷。以上兩件事,林洋港在小蔣眼中更黑了。這從黄清龍先生跨海去美國史丹佛大學研讀蔣經國日記,得到了相當的佐證,那段時間,獨裁強人蔣經國的私密日記,的確對林洋港批評很多。胡,怎麼說》39年前,我看見新竹縣市分;39年後,我樂見新竹縣市合! -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3CkujI9


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

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
製表:記者黃美珠、洪美秀
製表:記者黃美珠、洪美秀
2021/09/06 05:30
〔記者黃美珠/竹縣報導〕新竹縣、市是否應該合併?國民黨籍新竹縣長楊文科昨表示贊成,畢竟縣、市本來就是共同的生活圈,雖然以「地區都」的概念最終走向會是新竹市合併新竹縣,但只要對所有鄉親有利,他不會為了個人考量而反對。
「不利偏鄉」議長反對合併
國民黨籍新竹縣議會議長張鎮榮則反對合併。他認為,新竹縣、市分家多年,城鄉發展已經有很大落差,新竹縣各鄉鎮的城鄉差距也呈M型走向,一旦合併,直接影響到的就是議會席次的壓縮。以新竹縣來說,別說是尖石、五峰這些偏遠的原鄉,就是平地偏鄉的資源也很不足,如果沒有自己的議員代為發聲,縣市合併以後這些鄉鎮就會更加弱勢。
民進黨新竹縣黨部主委彭瑞德說,這個議題基層沒有特別的想法;民進黨新竹縣議員吳傳地則說,如果新竹縣市合併卻沒有升格為全國第七都或中央的財政收支劃分法沒有修正,合併沒有意義,因為爭取到的資源不會變多,只會擴大城鄉差距。
藍綠議員 意見分歧
民進黨新竹縣議員張珈源認為新竹縣、市本一家,新竹市腹地太小,而新竹縣山區太多,只有合併才能充分整合資源。
國民黨籍立委林思銘支持縣併市,反對市併縣,因為新竹市的發展已經飽和,新竹縣的未來大有潛力。
國民黨籍立委林為洲說,縣、市合併可開放大家思考,很多事務需要縣、市政府共同治理,近年熱議的輕軌捷運、喝好水等議題,縣、市合併了會比較好處理。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h119Wv
-------------------------------------
《本報專訪》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
新竹市長林智堅近日接受本報專訪,首度表態倡議新竹縣、市合併。(記者洪美秀攝)
新竹市長林智堅近日接受本報專訪,首度表態倡議新竹縣、市合併。(記者洪美秀攝)
2021/09/06 05:30
記者洪美秀/專訪
以三十九歲之齡接任新竹市長、是當年全台最年輕縣市長的林智堅,六年多來憑著勤奮、熱情與創新,成功結合新竹科學園區的產業紅利,將新竹市推上幸福宜居的科技、兒童城市。他近日接受本報專訪,首度表態倡議新竹縣、市應合併的「大新竹」願景,並重申不會參選桃園市長,強調會在任期內做好做滿。他說,基於對家鄉的使命感,唯有跨出合併的第一步,才能解決大新竹複雜交錯的問題,也是大新竹成為台灣重要戰略城市的關鍵。
林智堅上任後與竹科產業界積極互動,台灣五月中旬爆發武漢肺炎本土疫情,當時竹竹苗三縣市成立「防疫作戰聯盟」,林不僅在竹科園區成立全台第一個竹科篩檢站,更與新竹縣、苗栗縣合力解決京元電子等科技廠群聚感染,成功守住台灣護國神山群的經濟命脈。
林智堅說,隨著中美貿易戰及武漢肺炎疫情帶給全球產業的變化,更突顯竹科在台灣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尤其竹科半導體產業是總統蔡英文六大戰略產業之一,竹科這座「經濟巨人」被新竹市與新竹縣所包圍,台灣要突破國際現況及展現戰略地位,他要倡議推動「大新竹合併」計畫。
共同生活圈 不宜再分家
他說,大新竹有很多密不可分的問題要解決。一九八二年新竹縣、市分家有其時空背景,但如今新竹縣、市的合併與發展已是必然趨勢,他除會向中央建議,更希望凝聚民意力量,推動「大新竹合併」計畫。
林智堅說,擔任市長六年多,發現新竹縣、市有許多交錯的複雜問題都是因縣、市分家導致。例如大新竹輕軌、五楊高架道路延伸的交通問題,還有環境、垃圾、自來水、觀光、土地、城市發展等,大新竹已是共同生活圈,新竹人不會分「我是新竹縣人」或「我是新竹市人」,只會強調「我是新竹人」,這是他倡議「大新竹合併」的重要基礎認知。
林智堅認為,大新竹在台灣具有重要的經濟與戰略位置,實不應有縣、市之分,縣、市合併不是假議題,而是應大力倡議與思考的方向,透過溝通與凝聚民意,他相信中央會意識到大新竹合併的重要性、迫切性及必然性,並朝此方向思考、規劃。
由於竹科園區位處兩個城市,林智堅提出的大新竹交通建設如五楊高架道路向南延伸和大新竹輕軌計畫,都是以「大新竹」規劃。
林智堅說,去年因旱象缺水,為解決民生用水問題,他與經濟部水利署、桃園市和新竹縣完成北水南調的管線埋設,讓桃園的石門水庫每天提供二十萬噸水供大新竹使用,就是透過大新竹共同治理。
此外,兩縣市的垃圾處理、觀光發展、教育資源整合、土地,都因縣市之分被阻隔,如果大新竹合併,就能解決許多問題。
林智堅指出,他在任內也盤整市轄土地,提出三十六公頃的「竹科X」計畫,獲行政院核定,將投入超過一百八十二億元,打造AI人工智慧與IoT物聯網的研發中心,未來可提供超過二點二萬就業人口並創造一千億元以上的產值。其中產業園區大樓明年會動工,結合台肥住宅土地和國際展演中心、兒童探索館,「竹科X」園區將是都市型的科學園區。
重申做好做滿 不選桃市長
另,市長任期明年底屆滿,林智堅未來是否入閣或挑戰桃園市長備受矚目,他則重申,會在任期內做好做滿,不會參選桃園市長。
林智堅說,因為對家鄉的使命感,會在不到四百八十天的任期內持續推動市政建設,不會辜負市民對他的期待。至於任期結束後的規劃,他強調,能為國家、人民服務是種榮幸,未來不管在哪個位置,都會做好準備並全力以赴。
不談接班人 尊重市民選擇
至於新竹市下任市長的人選,林智堅說,市長人選是透過民主機制由市民選出,現在不應談接班人、而是「接棒者」,因為市政工作一棒接一棒,他相信民進黨產生的市長人選一定是能延續幸福政績,且是對城市有願景藍圖、有計畫且願意改變與進步的人選,最重要是對市政有熱情、理想、願意投入、敢於創新與超越,能把市民小事當成大事。
對於檯面上民進黨幾位黨內人選都在努力爭取曝光度與市民認同,林智堅說,他不會對個別的人選做出評論。他說,過去民進黨在新竹市長的提名上,都是採取徵召的方式,民進黨是團結合作、以民意為主的政黨,只要是透過黨的機制產生市長人選,他會尊重並全力支持,延續民進黨在新竹市的優質政績。
林智堅認為,二○二二年的選情,民進黨會相對辛苦,沒有樂觀的權利,在人選上應多聆聽人民的聲音,推出人民期待的最佳的人選。他說,從中央到地方的執政團隊,現階段都是以防疫為優先,唯有控制好疫情,提振經濟,才合乎人民期待,唯有做事的政黨才能贏得人民的信任;也唯有防疫做到位,才能談明年的選舉佈局及規劃。
《本報專訪》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jM4tq7


新竹州圖書館-日本蔦屋書店會落腳於此?/新竹市役所+新竹市立圖書館/新竹市美術館是日治時期的新竹市役所/新竹縣立圖書館/新竹州圖書館建於西元一九二五年,總面積約六百平方公尺,除是日治時期全台三棟「專門」圖書館之一新竹市東門圓環以及護城河周邊的群落-新竹州圖書館/民國七十三年,新竹縣政府將土地與建物標售,由新光人壽以六千六百多萬元得標,買下包括新竹州圖書館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300億「軌道經濟」引爆房市大利多 新竹大翻轉 美棧
大車站、輕軌計畫 翻轉新竹市 
從一九八二年新竹縣市分家後,最大規模的建設投資案就是輕軌及大車站計畫,這將新竹市舊城區與新竹科學園區、竹北高鐵特區快速聯結,藉由交通路網的串接,讓新竹市市鎮發展有了全新的面貌,特別是輕軌沿線的車站,將形成軌道經濟學,讓該區房市發展有了新的局勢。
新竹高鐵站的高鐵特區,在高鐵站區內就可轉乘鐵路系統,通往新竹市區,未來輕軌建置完成後,將有全新的發展,新竹市長林智堅就表示,五十億大車站、三百億新竹輕軌計畫確定被納入行政院地方基礎建設項目,這將讓新竹市的公共建設更完備,是翻轉新竹市歷史古城的好機會。 
林智堅指出,新竹轉運站啟用後,已成功移轉前站車潮,讓前後站發展更均衡,並解決前站人車爭道、交通混亂問題。大車站計畫借鏡日本大阪與品川車站,於台鐵軌道上建構跨站平台,將是延續相同目標重要下一步。 
大車站計畫成本低、效益高,無須特別徵收土地,取代鐵路立體化高成本方案,讓前後站發展差距縮小,還能結合公車、客運、計程車、火車和輕軌等運具,滿足短程、中程或長程需求。 
大新竹生活圈成型 看好竹市房市未來  
未來,輕軌將串連新竹四個核心地區,包括新竹舊城區、新竹科學園區、高鐵特定區及竹北生活圈,除了改善上下班尖峰時段新竹縣市往返科學園區的壅塞交通,也將新竹縣市主要的人口密集區串聯,藉由輕軌準時、安全、舒適等特色,提供更優質的大眾運輸環境。 
新竹三高特色 支撐房市發展
新竹市特有的「三高一低」城市DNA,包括:出生率高、學歷高、所得高與平均年齡全國最低,和園區坐落新竹市有極大關係,新竹市更是非六都「創稅能力最高」的縣市,甚至勝於台南市,新竹市民值得也應該享有更優質的生活環境。
新竹地區最主要的購屋族群是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高薪工程師,及新竹在地的換屋族群,相對其他投資型區域的消費者,理財觀念反而普遍保守,長期習慣以低貸款乘數購屋,並承擔較小的信用風險,因此新竹房市不容易受台灣房市總體經濟面波動的景氣循環影響。
新竹科學園區內十萬就業人口,這其中有許多消費能力高的「科技新貴」,再加上新竹總體的經濟消費循環力道遠高過於其他城市,讓新竹市房市的買氣不退反增。300億「軌道經濟」引爆房市大利多 新竹大翻轉 美棧 - 富比士投資王 https://bit.ly/3jIvcUC

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


新竹縣護產 將標售67筆在新竹市縣地
[ 自由時報/黃美珠蔡彰盛 2019-05-15 ]新聞詳細頁 | 優美地產 - 價格優 服務美 https://bit.ly/3h8sYMq
  針對新竹市持續想透過都市計畫等方式無償取得新竹縣位於新竹市的土地,新竹縣議員杜文中昨天在議會總質詢時要求縣府務必據理力爭。
縣府:議會一通過 將速報內政部完成程序
縣府財政處表示,基於護產,本會期另提案要再處分唐高段、成德段等六十七筆位於新竹市的縣有地,總面積約一.三九公頃,市價總值約六.五億元,希望下週獲得議會支持通過後,儘速報內政部完成處分程序。
竹市府:縣、市分家 財產處分不公允
新竹市政府回應表示,一九八二年縣、市分家時財產處分不公允,導致新竹市內許多縣有地不斷被處分,無法優先提供公共及公益使用。
杜文中說,市府利用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的機會,要把新竹縣位於育賢段、仙宮段共十六筆、公告現值約三.八億的一.二四公頃土地,從都計區內的住宅用地變更為公園用地,這對財政困難的新竹縣情何以堪
縣府:省府核定給竹縣 應由縣府處分
縣府財政處長黃國?表示,新竹市育賢段、仙宮段的變更爭議,市府早在二○一四年就與縣府討論,達成「不會變更」的決議。何況這十六筆土地已有十四筆完成處分程序,市府不該違背當時的承諾。
黃國?說,前述十六筆土地是縣、市分家時,省府核定給縣府的財產,依縣、市政府財產劃分原則與財務計畫,這些土地應該供縣庫處分,挹注縣政建設。新竹、縣市有溝通平台,可透過平台的機制,由雙方首長協商取得共識。
竹市:仙宮段缺綠地 依都計變更縣有地
新竹市政府表示,仙宮段地區公園綠地十分缺乏,因此依都市計畫法規定將公有非公用土地優先變更為公園綠地,並獲新竹市都市計畫委員會支持,未來將可提供縣市民眾享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新聞詳細頁 | 優美地產 - 價格優 服務美 https://bit.ly/3h8sYMq


去年家戶購屋比,全台仍以新竹縣市居首位,平均每百戶便有7.11戶購屋,為縣市合併後連續3年蟬聯第一名+新竹地區平均每百戶家庭中,便有高達7.11戶購屋,家戶購屋比位居都會區之冠。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大新竹」縣市合併議題 林智堅:有急迫必要性
2021-09-06 12:41 中央社 / 新竹市6日電
「大新竹」縣市合併議題 林智堅:有急迫必要性 | 政治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h8lAAU
新竹市長林智堅提出「大新竹」縣市合併議題。林智堅今天指出,這是公共議題,有急迫、必要性,只希望引發民眾思考城市未來發展,大家不要做選舉聯想。
林智堅的新竹市長連任任期即將屆滿,去向備受關注。他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出新竹縣、市合併的「大新竹」議題,受到新竹縣、市民眾熱議,但也遭外界認為是在為下一次選舉鋪路。
林智堅表示,新竹縣、市合併是公共議題,大家不要做選舉聯想,只希望引發民眾思考城市未來發展。
林智堅說,他會拋出此議題,是因為擔任市長7年期間,發現新竹縣、市在城市治理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包括國道1號五楊高架向南延伸、民生用水、垃圾問題等。
他表示,在新竹縣、市分家後,常因「2個地方政府」而對城市發展造成一定困擾,因此,認為縣市合併有急迫性與必要性。
林智堅指出,民國71年新竹縣、市分家後,已讓2座城市發展受到很多侷限,常因行政流程耽誤城市建設發展,因此他希望引起縣市民眾共同討論,盼有一天縣市能夠合併,在共同生活圈透過行政城市治理,加速「大新竹」發展。
他說,未來會在地方上透過論壇等方式逐步凝聚共識,向中央提出建議。
「大新竹」縣市合併議題 林智堅:有急迫必要性 | 政治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h8lAAU


新竹、嘉義縣市合併有眉目?內政部及政院都說未討論
2021-09-06 21:20 聯合報 / 記者鄭媁/台北即時報導
新竹市長林智堅今天拋出新竹縣市應合併的「大新竹」願景議題。記者王駿杰/攝影
新竹市長林智堅提出「大新竹」縣市合併議題,引發討論。行政院、內政部今天皆表示,現階段未有相關討論,尊重各方表達意見。內政部民政司則說,就算新竹縣、市合併後,人口數仍不夠升格;且依照「地方制度法」規定,合併改制須經過縣市議會同意。
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部內目前沒有討論這些議題,但有注意到新竹市提出相關話題;依地方制度法,縣市若要和其他直轄市、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者,縣市政府可共同擬訂改制計畫,經縣市議會同意後,由內政部報行政院核定,因此,還是要尊重地方發動權做決定。
地方制度法第4條明定,人口聚居達125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地區得設直轄市。
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新竹市人口逾45萬人,新竹縣人口數約為57萬人,縣市合計102萬人。
民政司副司長鄭英弘表示,就算新竹縣、市合併後,人口數還是不夠升格,如只是單純合併、不升格為直轄市,縣市的新設、廢止或調整,「依法律規定行之」;但現行法無相關規定,須等「行政區劃程序法」草案立法完成後,才有合併兩個以上行政區域為一個行政區域的相關規定。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對行政區劃的各種意見與主張,政院都予尊重,也會注意後續相關意見討論,現在沒有任何特定立場。新竹、嘉義縣市合併有眉目?內政部及政院都說未討論 | 桃竹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8NxPhu
竹市議員陳建名、李妍慧將發起公投 匯聚民意升格「大新竹」
新竹市議員陳建名(左)、李妍慧將發起公投匯聚民意,盼新竹、縣市升格為「大新竹」。議員提供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新竹市長林智堅今天(6日)拋出「大新竹合併」議題,引發各界討論,新竹市議員陳建名、李妍慧以及行政院政務顧問鄭宏輝、鄭朝方除表態支持合併,更主張應朝「升格」規劃,陳建名與李妍慧也研擬在新竹縣、市發起「地方性公投」匯聚民意,陳建名還特別串聯新竹縣議員余筱菁,盼縣市分進合擊,朝合併升格努力。
陳建名指出,多年來新竹縣市共同面臨許多結構性問題,包括縣有土地在市中心精華地段,標售時所造成的衝突,以及攸關民生的交通、水源和垃圾處理等,但縣、市政府行政效率有明顯落差,耽誤改革的時機,顯示合併的重要性。
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縣市合併議題,讓外界揣測是否為選舉鋪路,新竹縣長楊文科也正面迎擊,放話歡迎林智堅來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提供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李妍慧也表示,大新竹的產業與發展政策,具全國層級的重要性,可參照台南經驗專案升格,不僅縣市要合併,還應該升格直轄市。過去台南縣市合併時未滿200萬,僅略大於彰化、舊台中縣人口規模,被質疑升格實益不高,但因台南具備古都文化,又預期南科將帶來經濟成長,仍准予升格。
相比之下,新竹縣市合併起來,夜間人口已超過120萬,更有科學園區生活圈、台元園區、生醫園區與新竹工業區等經濟發展火車頭的帶動,預期人口仍會增加。未來幾十年的人口紅利,將持續推動新竹穩健成長,大新竹市確實有資格躋身「第七都」行列。李妍慧認為,這些攸關生活方式、治理型態的重大變革,可以考慮以公投形式,促進民眾理解,完成政府的溝通任務。
行政院政務顧問鄭宏輝指出合併升格的規劃,將有利大新竹地區的建設及發展。行政院政務顧問鄭宏輝辦公室提供
行政院政務顧問鄭宏輝指出合併升格的規劃,將有利大新竹地區的建設及發展。行政院政務顧問鄭宏輝辦公室提供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鄭宏輝則指出,新竹市從民國71年升格到現在大約40年,已經發展成為科技與人文薈萃的城市,而新竹縣的竹北市,也是人口飛速成長、建設飛猛進的地方,合併升格的規劃,將有利大新竹地區的建設及發展,希望透過修憲行動,簡化行政層級、確認行政區劃,奠定台灣長治久安的政府體制,相信將會是台灣在民主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鄭朝方表示,新竹縣在新竹市的產業外溢以及高鐵效應下,正慢慢茁壯成長,並與新竹市結合形成一條帶狀的護國廊道,兩縣市發揮出科技產業鏈及高科技人才供應鏈的加乘效果,已讓國內外正視新竹的存在,為台灣打響國際聲望,但產業提升了,新竹縣、市卻面臨行政治理的不協調狀況,尤其是生態環境的營造,交通建設的到位,解決竹北與科學園區間塞車問題等等,均面臨治理合作的瓶頸。
行政院政務顧問鄭朝方表示,新竹縣、市面臨行政治理的不協調狀況,均面臨治理合作的瓶頸。行政院政務顧問鄭朝方辦公室提供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余筱菁則說,以環保議題為例,新竹縣政府近期欲以「BOO」委外模式規劃新建焚化爐,然而大新竹境內已有新竹市焚化爐,再多一座恐造成更多環境疑慮而在地方引發極大爭議,因此惟有藉由縣市合併,通盤考量統籌調度才能完善處理垃圾問題。
再加上新竹縣教育方面,義務教育實在做得不夠,如今竹東鎮二重埔教室不夠,公幼、私幼也一直爆發問題,加上縣級有鄉鎮的層級,導致縣府與竹東鎮公所互推責任的情形一再發生,想改善交通問題也難以推動。余筱菁認為,假設新竹縣、市願意做一個大的整併,願意往更好的方向做整體的市政規劃,當然對新竹縣更有幫助,新竹市在林智堅上任後,不論是交通的改革還是兒童權益發展,讓家長都很有感,也希望新竹縣的家長跟孩子們,能能跟新竹市一樣有更好的生活環境。
綠黨新竹縣議員余筱菁也認同公投理念,盼能分進合擊,朝合併升格努力。新竹市議員陳建名提供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此外,陳建名也強調,竹科貢獻國家稅收卓著,科技業人才遍佈竹縣市,應藉合併的機會一併升格為第七都,給人民更好的生活品質。(突發中心黃羿馨/新竹報導)
竹市議員陳建名、李妍慧將發起公投 匯聚民意升格「大新竹」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https://bit.ly/3hbanzk
------------------
拋出縣市合併「大新竹」願景議題 林智堅:時勢所趨
2021-09-06 11:14 聯合報 / 記者王駿杰/新竹即時報導
新竹市長林智堅今拋出倡議新竹縣、市應合併的「大新竹」願景議題。記者王駿杰/攝影
拋出縣市合併「大新竹」願景議題 林智堅:時勢所趨 | 桃竹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h949Aa
新竹市長林智堅今拋出倡議新竹縣、市應合併的「大新竹」願景議題,他認為,新竹縣市在城市治理上密不可分,除了環境水資源與垃圾問題外,縣市分家後竹縣有許多土地在竹市轄內,這對城市發展造成一定困擾,縣市合併是時勢所趨,1加1會大於2。
林智堅的市長任期即將屆滿,去向備受關注,今天忽開記者會拋出竹縣市合併議題,令外界推測這恐是替下一次選舉鋪路。對此,林智堅說,這是公共議題,希望大家不要做選舉聯想。竹市府近年透過設計力導入公共建設,讓城市蓬勃發展,也曾遇到竹縣民向他表示期待縣市合併,因此他將議題拋出,希望縣市民眾都能思考。
林智堅說,他擔任市長即將邁入第七年,市政各項工作推動上舉凡和竹縣有關,都會受到影響,因為兩個地方政府需要更多時間溝通,若雙方合併,事情處理會更順暢。舉例而言,竹科坐落在新竹縣市轄內,當中產業擴廠或颱風問題都會牽涉到兩個地方政府,若縣市合併,未來在國家協助重要產業的發展上必然能加速。
談到縣市合併的短程目標,林智堅說,目前尚未談到大新竹升格問題,縣市合併中央與地方都可以啟動,最關鍵的還是民意。就中短期目標而言,未來他會和中央積極提議縣市合併目標,或研議是否透過辦理縣市論壇等方式逐步凝聚共識,竹縣市在1982年分家後已讓雙方城市發展受到許多侷限,「縣市分家是歷史上的插曲」,合併是必然的。
至於縣市合併後的名稱?林智堅認為,這可以討論,可參考高雄與台南的經驗,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民意依歸,縣市合併的或提過去十年政界與民間都偶有討論,卻沒有被倡議和實質深入探討,未來這件事若有更進一步結果,對曾是新竹市長的他而言,是城市治理上非常期待的目標拋出縣市合併「大新竹」願景議題 林智堅:時勢所趨 | 桃竹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h949Aa
------------------------------------
喊新竹縣市合併升格 鄭宏輝:應修憲調整行政區劃分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9-06 21:33
喊新竹縣市合併升格 鄭宏輝:應修憲調整行政區劃分 | 台灣好新聞 TaiwanHot.net https://bit.ly/3zTJibe
新竹科學園區所在地的新竹縣市,有著共同生活圈,包括交通、環境、教育、就業、就學、生活等的各種議題都必須共同面對、共同解決。針對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成為「大新竹市」,成為擁有「千億級預算」的地方政府,行政院政務顧問鄭宏輝樂觀其成,認為將能與未來發展現況符合,對於整合重大建設也有相當大的幫助,絕對是新竹人的福祉!
鄭宏輝指出,現實上,就台灣的面積與人口而言,只需要「中央與地方」兩個層級,而目前的制度用「直轄市政府」、「縣市政府」作為資源分配的基礎,包括組織編制差異、歲收歲入原則、統籌分配稅款、重大建設的核定等都有所不同,長期的資源分配不均也就造成了城鄉差距的現象,甚至常常會有所謂「一等公民」與「二等公民」的評議。
鄭宏輝強調,調整行政層級,不必侷限人口數,如果以現在「直轄市」的制度,人口數2百萬為標準,台灣2300萬人口大約可以設置8-10個直轄市,但是這個方案的標準在現實上太複雜,竹竹苗合併?雲林跟嘉義合併?可行性實在是不高,其實行政層級的調整,只要單純改變行政層級,即能達到目標,也不會擾民,唯一要面對的議題,就是「省轄市」怎麼辦?台中市與台南市已經「合併升格」成為直轄市,目前有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是否要如何調整?才是重點。
鄭宏輝指出,新竹市從民國71年升格到現在大約40年,已經發展成為科技與人文薈萃的城市,而新竹縣的竹北市,也是人口飛速成長、建設飛猛進的地方,合併升格的規劃,將有利大新竹地區的建設及發展,期待透過修憲行動,簡化行政層級、確認行政區劃,奠定台灣長治久安的政府體制,將會是台灣在民主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期待這次的修憲,能夠有機會確立台灣的行政層級二級制。喊新竹縣市合併升格 鄭宏輝:應修憲調整行政區劃分 | 台灣好新聞 TaiwanHot.net https://bit.ly/3zTJibe
-----------------------------
林智堅拋大新竹合併 鄭正鈐:為區域發展或選舉鋪路?
2021-09-06 19:10 聯合報 / 記者鄭媁/即時報導
林智堅拋大新竹合併 鄭正鈐:為區域發展或選舉鋪路? | 桃竹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kZXidl
新竹市長林智堅今拋出倡議新竹縣、市應合併的「大新竹」願景議題。國民黨新竹市立委鄭正鈐表示,新竹縣市人口並不足以合併升格為直轄市,如果只談合併不談升格,理由不夠充分,意義也不大;倡議者究竟是為了區域發展,還是為了選舉鋪路,令人玩味。
鄭正鈐說,地方上一直存在竹竹苗合併升格直轄市的聲音,縣市合併除了要考量行政轄區人口規模及成長趨勢,新竹縣市自然環境、人文資源、地理分布以及選舉區等影響地方治理因素,都要一併審慎評估,而非只是為了縣市治理的「方便」而合併。
鄭正鈐說,若僅以新竹縣市在治理上密不可分為由,即倡導縣市合併,未免太過簡化合併因素。且跨域治理本就是地方首長必備的條件,縣市之間建立協調、合作的治理體制,共同解決轄區內地方資源與建設協調或配合的問題。
國民黨立委翁重鈞也說,嘉義要談縣市合併,應連同雲林及嘉義縣市一併升格為直轄市,行政資源比較充分,亦有利中部發展;尤其嘉義市人口少,即使合併嘉義縣,除了無法解決財政問題,也只是重回過去的老路林智堅拋大新竹合併 鄭正鈐:為區域發展或選舉鋪路? | 桃竹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kZXidl
----------------------------
丟出縣市合併議題 林智堅PO文縣市分家是歷史插曲
2021-09-06 15:34 聯合報 / 記者王駿杰/新竹即時報導
丟出縣市合併議題 林智堅PO文縣市分家是歷史插曲 | 桃竹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tiuUH2
新竹市長林智堅任期將滿,其去向備受關注,原本傳出他恐揮軍北上投入明年桃園市長選戰,他卻在上周開記者會挑明「不打算到桃園參選」,今天又忽然拋出倡議新竹縣、市應合併的「大新竹」願景議題,在地方與網路燒起一片討論,外界推測這恐是替下一次選舉鋪路,但林智堅仍未鬆口,強調這是公共議題,希望大家不要做過多的選舉聯想。
林智堅今在臉書PO文,指大新竹是台灣的戰略城市,縣市合併為時勢所趨,他提到,回顧過去的歷史,清朝的淡水廳、日治時期的新竹州、國民政府來台,大新竹本來就是共同生活圈,縣市分家是歷史的插曲,合併則是必然。
另外,過去的城市治理經驗上,無論是交通建設,像是大新竹輕軌或是環境議題,還是都市發展、防疫工作都需要透過縣市合作一起來解決。
林智堅提到,縣市合併最重要的一點在於竹科,由於竹科是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產業聚落,特別是美中貿易戰,全球供應鏈重組,更突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讓大新竹成為半導體地緣政治的心臟地帶,無論是美國的國防工業,或是德國的汽車產業,都需要台灣的半導體。
竹科產值超過1兆元,佔總體GDP的5%,大新竹不只是台灣經濟成長的引擎,也是台灣推動外交工作的戰略夥伴,因此他任內積極與中央合作推動竹科X基地,讓產業持續扎根、升級,帶來人口紅利,讓城市生生不息,不只這樣,大新竹更是台灣重要的國防軍事要塞,不只有1個空軍基地,也有2個裝甲旅駐守,捍衛台灣的安全。
林智堅認為,竹科就像是被新竹縣、市環抱的經濟巨人,只有透過縣市合併才能鬆綁發展的束縛,在國際上大展身手。
林智堅今在臉書PO文,指大新竹是台灣的戰略城市,縣市合併為時勢所趨。記者王駿杰/翻攝自林智堅臉書
丟出縣市合併議題 林智堅PO文縣市分家是歷史插曲 | 桃竹苗 | 地方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tiuUH2
-----------------------------------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拋出「新竹縣市合併」議題,爭取升格為第七都,台灣科學工業園區同業公會、多家上市上櫃公司董事長們也表示支持,認為合併有助資源整合。(資料照)自由開講》戰略機遇下的大新竹合併升格 -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3hxb7PH
明鄭與清朝時期新竹分別隸屬天興縣與諸羅縣,當時漢人大量從中國移入屯墾,此時新竹仍是一地區名稱,至日治時期設立「新竹州」,當時州政府所在地即是今日新竹市政府,可以說自新竹成為地方行政單位以來便無縣市之分,合併並非創新而是恢復既有新竹之面貌。
1980年代危機促使新竹市升格
1980年代,台灣外交風雨飄搖,中央政府成立「新竹科學園區」,透過工業自強來救國,新竹市也升格為省轄市,搭配當時中央政府產業轉型發展需要一起發展,經歷30多年發展成為全球半導體重鎮,回顧產業轉型有今日的成果,固然與中央政府產業推動方向相關。
但,新竹市作為科學園區所在地,企業與就業人力所有於投資、建設、水電、生活、教育、環境、人才提供等供應與管理方面扮演關鍵且必要角色。
美中戰略競爭促使大新竹合併升格
近年美中貿易對抗與肺炎疫情衝擊,台灣在全球高科技供應鏈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科技業回流投資顯著地帶動國內投資、就業以及產業發展腳步,經濟部統計處第二季資料顯示,製造業收入達7.9兆元,年增23.9%,因5G、高效能運算及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拓展,以及智慧行動裝置及遠距應用設備需求自去年延續至今,而第二季科技業投資增購金額為2,854億元,年增32.5%,占整體製造業比重66.5%為最高。
竹科產值保持在1兆元以上,佔GDP達5%,未來台灣在產業發展的領先地位仍需要業者與政府步調一致,相互合作,回頭來看新竹,在「臺灣省虛級化」後,新竹市預算與治理權限在政府組織制度調整過程中越來越弱勢,考量國家未來戰略產業發展需要,應積極正面看待縣市合併議題
自由開講》戰略機遇下的大新竹合併升格 -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3hxb7PH
-----------------------------
民進黨、綠黨多名縣市議員前往新竹縣政府送花,鼓勵縣長楊文科堅持下去。(莊旻靜攝)
新竹市長林智堅倡議「大新竹合併」,已在民進黨內形成共識,定調全力促進。苗栗縣長徐耀昌昨則嗤之以鼻,稱民進黨的理由根本不充分,納入苗栗才是宏觀大格局,新竹市議長許修睿則痛批民進黨大開民主倒車。 
民進黨中央黨部昨於官網發文表示,蔡英文總統樂見對地方發展有益的建議,新竹科學園區是半導體聚落、新竹縣市的稅收全國第5,達1920億,但統籌分配款卻未達4%,應透過升格挹注資源促進城市發展,況且大新竹是共同生活圈,唯有事權統一,才能提升行政效率。 
徐耀昌認為,以上理由根本不充足,苗栗擁有高科技產業的竹南及銅鑼科學園區,同樣為竹科管理局管轄,統籌分配稅納入更可以挹注財源,1950年的新竹州本就是包含新竹、苗栗的共同生活圈,建議執政黨以宏觀大格局看待竹竹苗合併的共識,勿政治考量。 
許修睿則表示,桃園縣升格第六都是單一縣市升格,沒有合併問題,與新竹狀況不同,且當初桃園在人口數逼近門檻時,縣府與縣民上下一心,號召外縣市親友遷籍而實現升格願望,如今民進黨竟想蠻幹,用降低人口數的極端方式修法升格,無怪乎引來外界批評是量身訂做。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指此時提出新竹縣市合併恐是為選舉考量,遭民進黨立院黨團柯建銘反批,照此邏輯,過去桃園縣長吳志揚也主張升格直轄市,吳也不能參選第一屆桃園市長選舉。 
對此,許修睿表示,吳志揚是在桃園縣長第一任任滿之後,參選升格後的第一任市長,並非兩任屆滿直接在桃園選第三任,國民黨格守民主法治精神,並未違反任期制的制度。 
楊文科表示,日前舉行竹竹苗升格第七都會議,新竹市長林智堅和民進黨立委都未出席,重申會中6點結論可供民進黨參考,強調縣市合併若無民意支持、沒有溝通,只憑一人或一黨說了算,違反法治精神與程序正義,堅決反對中央以鴨霸、粗暴手段,由上而下、指定合併升格。
大新竹合併 民進黨定調全力促成 https://bit.ly/3hv1Wz2
竹市出版5書 獲兩大獎 - 地方新聞 - 中國時報 https://bit.ly/3nwtIPK
--------------------------------
林為洲籲竹竹苗合併升格 柯建銘:充滿算計
2021年9月12日 週日 下午7:27·2 分鐘 (閱讀時間)
(中央社記者王承中台北12日電)國民黨立委林為洲今天針對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議題表示,不該因人設事修法降低升格門檻,若竹竹苗合併升格則不須修法;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指出,新竹縣市合併已對國民黨有利,若納入苗栗,是充滿算計且失敗主義的心態。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拋出「大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議題,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新竹縣市為台灣科技產業重鎮,可成為台灣的科技首都,建議修正地方制度法,降低升格人口數門檻。出身新竹的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則指出,時間上趕得及明年的地方選舉,大家再來討論。
國民黨籍新竹縣區域立委林為洲今天表示,若只談新竹縣市合併,人口相加僅102萬,尚不符地制法規定的125萬標準;若竹竹苗共同生活圈一起合併升格,人口就超過156萬,但這需要從長計議,所以2026年的地方選舉是比較恰當時機。
林為洲指出,他認為不應修法降低現行125萬人才能升格的門檻,因為一旦潘朵拉的盒子被打開,會衍生很多爭議;若只處理新竹縣市合併,現在彰化縣人口超過126萬,是否也要升格?這也是問題。
他表示,對於執政黨想為特定人士量身定做、因人設事,違背法治精神與程序正義,為了談縣市合併升格,還特地修改地方制度法,並不妥適,不該因特定人物去修改法規。
對此,柯建銘受訪表示,修法是楊文科先提出,他是被媒體問到時,才談到修法可以討論。楊文科主張升格而提出加碼修法,將新竹縣市合併為第7都來分70%的統籌分配款,相信楊文科是身為地方首長,站在為籌措財源及地方發展的立場而提出。
柯建銘指出,林為洲日前要求林智堅應表態不參選新竹縣市合併後的首長,還說若合併要將苗栗縣納入,並於2026年上路,此說法根本是為自己盤算。
柯建銘表示,從清朝、日本時代到國民黨來台,新竹縣市一直是同一行政區,直到1982年才縣市分家,林為洲倡議將苗栗縣納入合併的說法,並不合理;況且,倘若林智堅不能選,那楊文科是否也不能選?林為洲的說法,是不是為了自己要選?且又要等2026年才上路,這完全是政治打算。
柯建銘指出,民進黨上次在新竹縣執政距今已20多年,新竹縣市若合併,藍綠結構約6比4,對國民黨有利,對民進黨反而是挑戰;但林為洲還想把國民黨長期執政的苗栗納進來,不知是對選舉沒信心、還是未戰先敗,才會有這種充滿算計且失敗主義的心態。林為洲籲竹竹苗合併升格 柯建銘:充滿算計 https://bit.ly/3hv26q2
-----------------------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提出「新竹縣市合併」的主張,在民進黨中常會詳述「第七都大新竹市」的構想,獲總統兼黨主席蔡英文正面回應,隔天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公開回應此一主張。引起社會高度關注。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民進黨執政當局犯了典型「見樹不見林」的謬誤,天真地以為將問題框限在新竹縣市就可圓滿解決,但事實完全不然。
新竹市長林智堅(中)。(圖/翻攝自 林智堅臉書)
新竹市長林智堅(中)。(圖/翻攝自 林智堅臉書)
游盈隆13日晚間在臉書貼文,整理出過去一周多以來府院黨及朝野多位政要的公開說法,他表示,民進黨喊改革,卻「見樹不見林」徒惹爭議,他指出,有倡議的一方,有反對的一方,有執政黨或在野黨實際負責人的看法,整體而言,一個具創意但可能不夠完美的新制度主張的提出,立刻遭遇各方質疑,雖然執政當局力挺,但要順利修法通過將十分困難,因為需克服黨內外重重關卡。
游盈隆坦言,這個問題其實非常複雜,不是只牽涉單純新竹縣市的合併,它涉及台灣地方行政制度歷史面、政治面、法律面、財稅面、甚至知識面的問題,盤根錯節,要解決必須大刀闊斧從根解決,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一言以蔽之,民進黨執政當局犯了典型「見樹不見林」的謬誤,天真地以為將問題框限在新竹縣市就可圓滿解決,但事實完全不然。
新竹變「第七都」?游盈隆:民進黨犯5字謬誤太天真 - 政治 - 中時新聞網 https://bit.ly/3nvCWvt

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


2021-教師節祭孔,桃竹苗區,新竹縣政府又混了過去...
孔子二五七一週年誕辰釋奠典禮,釋奠佾舞也分文舞(祭文聖)和武舞(祭武聖)。 https://bit.ly/3AMvjVc


舉日本「平成大合併」為例 矢板明夫:台灣遲早行政合併重組
舉日本「平成大合併」為例 矢板明夫:台灣遲早行政合併重組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2Jshos
矢板明夫認為,台灣未來行政合併重組是遲早的事情。(資料照)
2021/12/29 20:5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期大新竹合併議題引起政壇討論,對此,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分享20年前日本各級地方政府合併的往事,並表示,台灣行政級別過於複雜,可能導致資源無法集中發展,未來行政合併重組是遲早的事情。
矢板明夫在臉書表示,20年前他在日本擔任地方記者,當時日本政府為提高行政效率,鼓勵各級地方政府(自治體)自主合併,目標是把全國3200多個地方政府減少到1000個左右,稱為「平成的大合併」。
當時的措施是,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合併,即給予獎勵,如果拒絕合併,人口達不到一定規模的話,就削減補助金,獎罰分明。矢板明夫回憶,於是各地的「合併協議會」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湧現,記者們也為了採訪疲於奔命,不過很多地方為了爭奪主導權或者保留自己的地名,時常前一天還談得好好的後一天就鬧翻。
矢板明夫指出,「平成的大合併」歷時15年,最後把地方政府減少到了1700個左右,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很多有歷史傳統的地名消失了,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醫院,因公務人員的減少不得不關閉,但是同時,很多地方政府因此而渡過了財政危機,行政效率提高了也是事實,可以說有利有弊。
矢板明夫認為,從長遠來看,隨著交通和電訊越來越發達,加上少子高齡化,追求行政效率的提升是個大趨勢,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日本可能還會有「令和的大合併」。
矢板明夫說,台灣的行政級別過於複雜,例如桃園市、新竹市、南投市,雖然都叫「市」,但級別不同,和日本地方政府交流時可能會引起困惑;另外,很多地方城市的捷運等公共建設發展緩慢,這可能和地方政府過多,沒辦法集中資源辦大事有關;還有,過多的縣市長和議員選舉,雖然可以即時反應民意,卻也消耗過多的社會資源。
矢板明夫認為,台灣行政合併重組,也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地方政府合併是件大事,牽扯到行政資源的重新劃分,和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需要地方政府間的細膩談判和一定時間的磨合,更需要中央政府拿出一個整體的規劃,告訴民眾10年之後、20年之後,台灣的國家規劃要往哪一個方向發展
舉日本「平成大合併」為例 矢板明夫:台灣遲早行政合併重組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2Jshos
----------------------------------
最近新竹縣和新竹市合併的問題吵得很熱,不禁讓我想起二十年前在日本當地方記者時的一段往事。
當時日本中央政府為了提高行政效率,節省資源,鼓勵全國的各級地方政府(日本稱為「自治體」)自主合併。目標是把全國共3200多個地方政府減少到1000個左右,稱之為「平成的大合併」。
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合併,即給予獎勵,如果拒絕合併,人口達不到一定規模的話,就削減補助金,獎罰分明。於是,各地的「合併協議會」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湧現,我們記者也為了採訪疲於奔命。
我當時一個人負責的區域,涵蓋了埼玉縣北部二十多個地方政府,大概有五六個「合併協議會」。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地方為了爭奪主導權或者保留自己的地名,吵得面紅耳赤。前一天還談得好好的,第二天就鬧翻,最後,大多是以有財力的地方政府吸收了周邊的城鎮而告終。
「平成的大合併」1995年立法、1999年開始、2010年完成。歷時15年,最後把地方政府減少到了1700個左右,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很多有歷史傳統的地名消失了。有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醫院,因公務人員的減少不得不關閉,但是同時,很多地方政府因此而渡過了財政危機,行政效率提高了也是事實,可以說有利有弊。
從長遠來看,隨著交通和電訊越來越發達,加上少子高齡化,追求行政效率的提升是個大趨勢。我想,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日本可能還會有「令和的大合併」。
作為一個住在台灣的外媒記者,我有時也覺得台灣的行政級別過於複雜。桃園市、新竹市、南投市,雖然都叫「市」,但級別不同,和日本地方政府交流時可能會引起困惑。
另外,很多地方城市的捷運等公共建設,和其他的先進國家比起來發展緩慢,可能和地方政府過多,沒辦法集中資源辦大事有關。還有,過多的縣市長和議員選舉,雖然可以即時反應民意,卻也消耗過多的社會資源。
我認為,台灣的行政合併重組也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地方政府合併是件大事,牽扯到行政資源的重新劃分,和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需要地方政府間的細膩談判和一定時間的磨合,更需要中央政府拿出一個整體的規劃,告訴民眾10年之後、20年之後,台灣的國家規劃要往哪一個方向發展。
一點淺見希望有助於大家的理性討論。最近新竹縣和新竹市合併的問題吵得很熱,不禁讓我想起二十年前在日本當地方記者時的一段往事。
當時日本中央政府為了提高行政效率,節省資源,鼓勵全國的各級地方政府(日本稱為「自治體」)自主合併。目標是把全國共3200多個地方政府減少到1000個左右,稱之為「平成的大合併」。
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合併,即給予獎勵,如果拒絕合併,人口達不到一定規模的話,就削減補助金,獎罰分明。於是,各地的「合併協議會」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湧現,我們記者也為了採訪疲於奔命。
我當時一個人負責的區域,涵蓋了埼玉縣北部二十多個地方政府,大概有五六個「合併協議會」。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地方為了爭奪主導權或者保留自己的地名,吵得面紅耳赤。前一天還談得好好的,第二天就鬧翻,最後,大多是以有財力的地方政府吸收了周邊的城鎮而告終。
「平成的大合併」1995年立法、1999年開始、2010年完成。歷時15年,最後把地方政府減少到了1700個左右,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很多有歷史傳統的地名消失了。有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醫院,因公務人員的減少不得不關閉,但是同時,很多地方政府因此而渡過了財政危機,行政效率提高了也是事實,可以說有利有弊。
從長遠來看,隨著交通和電訊越來越發達,加上少子高齡化,追求行政效率的提升是個大趨勢。我想,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日本可能還會有「令和的大合併」。
作為一個住在台灣的外媒記者,我有時也覺得台灣的行政級別過於複雜。桃園市、新竹市、南投市,雖然都叫「市」,但級別不同,和日本地方政府交流時可能會引起困惑。
另外,很多地方城市的捷運等公共建設,和其他的先進國家比起來發展緩慢,可能和地方政府過多,沒辦法集中資源辦大事有關。還有,過多的縣市長和議員選舉,雖然可以即時反應民意,卻也消耗過多的社會資源。
我認為,台灣的行政合併重組也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地方政府合併是件大事,牽扯到行政資源的重新劃分,和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需要地方政府間的細膩談判和一定時間的磨合,更需要中央政府拿出一個整體的規劃,告訴民眾10年之後、20年之後,台灣的國家規劃要往哪一個方向發展。
一點淺見希望有助於大家的理性討論。最近新竹縣和新竹市合併的問題吵得很熱,不禁讓我想起二十年前在日本當地方記者時的一段往事。
當時日本中央政府為了提高行政效率,節省資源,鼓勵全國的各級地方政府(日本稱為「自治體」)自主合併。目標是把全國共3200多個地方政府減少到1000個左右,稱之為「平成的大合併」。
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合併,即給予獎勵,如果拒絕合併,人口達不到一定規模的話,就削減補助金,獎罰分明。於是,各地的「合併協議會」如雨後春筍一般紛紛湧現,我們記者也為了採訪疲於奔命。
我當時一個人負責的區域,涵蓋了埼玉縣北部二十多個地方政府,大概有五六個「合併協議會」。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地方為了爭奪主導權或者保留自己的地名,吵得面紅耳赤。前一天還談得好好的,第二天就鬧翻,最後,大多是以有財力的地方政府吸收了周邊的城鎮而告終。
「平成的大合併」1995年立法、1999年開始、2010年完成。歷時15年,最後把地方政府減少到了1700個左右,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很多有歷史傳統的地名消失了。有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醫院,因公務人員的減少不得不關閉,但是同時,很多地方政府因此而渡過了財政危機,行政效率提高了也是事實,可以說有利有弊。
從長遠來看,隨著交通和電訊越來越發達,加上少子高齡化,追求行政效率的提升是個大趨勢。我想,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日本可能還會有「令和的大合併」。
作為一個住在台灣的外媒記者,我有時也覺得台灣的行政級別過於複雜。桃園市、新竹市、南投市,雖然都叫「市」,但級別不同,和日本地方政府交流時可能會引起困惑。
另外,很多地方城市的捷運等公共建設,和其他的先進國家比起來發展緩慢,可能和地方政府過多,沒辦法集中資源辦大事有關。還有,過多的縣市長和議員選舉,雖然可以即時反應民意,卻也消耗過多的社會資源。
我認為,台灣的行政合併重組也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地方政府合併是件大事,牽扯到行政資源的重新劃分,和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需要地方政府間的細膩談判和一定時間的磨合,更需要中央政府拿出一個整體的規劃,告訴民眾10年之後、20年之後,台灣的國家規劃要往哪一個方向發展。
一點淺見希望有助於大家的理性討論。
(3) 矢板明夫俱樂部 Yaita Akio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3sIaatZ


平成大合併(1999-2010)
平成大合併始於1999年(平成11年)。第一次高峰自2003年(平成15年)開始到2005年(平成17年)。執行至2010年3月底,日本市町村的數量從3,229降至1,727個 ,減併幅度將近五成。
目前最後一個合併案為2014年栃木縣的下都賀郡岩舟町併入栃木市。
平成大合併的目的
強化中央地方分權:2000年頒佈實施的《地方分權一覽法》中規定,各地方公共團體根據自主決定、自行承擔責任的原則,來建立各自行政體系。而地方公共團體若要發揮自主性參與區域間的競爭,並制定多樣化且具有特色的行政措施,就必須在權限、財源、人才等方面擁有一定的規模與能力。
少子高齡化日益嚴重:日本人口日益老化的趨勢,讓地方自治體面臨未來更少的稅收與更高的公共服務需求,所以為了確保服務水準,自治體需要一定程度的人口密集度;同時為提供滿足新的服務需求,自治體政府也需要提升規模以強化專業程度。
人民生活圈的擴大:隨著交通發達、汽車社會的來臨,人民移動範圍擴大,日常生活圈也因而擴大,跨越了市町村的行政界線。因此區域行政不但需要整合以利規劃,自治體也必須轉型為更大規模的經營單位。
推動地方行政改革的需求:日本地方和中央政府一樣,面臨了嚴峻的財務狀況,中央與地方都必須建立一個精簡而高效率的行政體,也需要進一步消減人事與公共設施的支出負擔,避免浪費。
合併後人口跨過門檻,以升格為政令指定都市或中核市、特例市,獲得更多地方自治權限。
市町村合併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qzXu5L
-------------------------
市町村合併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qzXu5L
市町村合併(日語:日本の市町村の廃置分合/にほんのしちょうそんのはいちぶんごう Nihon no shichōson no haichi bunkō)包括了日本市町村的分割、分立、合併、編入等。地方自治法第7條對此的定義是「市町村的廢置分合與市町村邊界的更改」。日本基於強化市町村的效率與能量、擴大其治理規模,並因應財政困難,120年來持續推動市町村合併。自明治以後,市町村的數量就一直處於減少的趨勢,合併的情況壓倒性的多於分割的情況。而由於多次的政區調整,行政區之間有時也會出現飛地。
先後共有三次大規模的市町村合併,分別是明治大合併、昭和大合併、及平成大合併,各自有其不同的背景因素、政策目標與後續影響。觀其成果,確實使市町村的平均規模擴大,行政服務上也有所變革,並因此節省了部分開支;但自治體合併後必須面對許多內部的不協調,財政上更由於財政紀律的缺乏和中央補助的減少,仍存在相當的困難。
市町村合併的歷史
明治大合併(1888-1889)
明治大合併發生於1888至1889年間,是明治維新後日本政治現代化過程的一部份,其目標在於建立町村為現代化的地方行政體。在此之前,町村的規模極小,100戶以下的町村佔了總數的將近七成,以致無法執行戶政、土木、救助、徵稅、及國小義務教育的政策。大規模的合併展開後,之前屬於自然共同體的町村被轉換為行政體,從此奠定了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礎。
明治大合併的實施並沒有法令上的強制性,但中央主導性極強,整體方案是由町村上一級的縣政府來規劃和決策,而縣政府又聽命於中央內務省。當時企圖達到的目標規模,設定為每個町村300至500戶,合併後的町村數量因此從1888年的71,314,降為1889年的15,859,僅餘1/5;町村平均人口數也從550人提高到2,400人左右。
明治到戰前的合併(1889-1953)
市町村的合併並非只發生在所謂「大合併」的期間。自明治大合併後,日本的基層行政體持續進行合併,從15,859個減少到昭和大合併前的9,868個。這段期間的合併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因為實施了「一部事務組合」制度 ,導致許多町村因為業務連結而進一步合併為單一的行政體。第二類是由於都市發展而對外擴張導致的合併,包括東京、大阪、京都、名古屋與橫濱等都市。第三類是基於強化城市作為戰爭基地而進行的合併,主要是佐世保市、橫須賀市、德山市和舞鶴市等海軍軍港的所在地。
昭和大合併(1953-1961)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6年的日本新憲法和1947年的地方自治法,將市町村的角色強化,以使其有能力執行戰後新制中學的設置管理、創設市町村消防自治體警察制度、及市町村社會福利與保健衛生等事務,因此促成了1953年(昭和28年)開啟的昭和大合併。當時中央政府決定以8000人為市町村基本人口標準,做為足以有效經營國中義務教育的規模。
昭和大合併和明治大合併一樣,都不是法律上強制的,而是由縣政府的知事根據相關市町村的議會決議來規劃,以示對地方獨立性的尊重。但是中央政府不但提出「市町村合併促進計畫」,設定要減少市町村數量至1/3,而且與縣政府密切配合推動合併,因此昭和大合併也被認為是在中央強大的壓力之下完成的。
昭和大合併的成果,是將市町村數量從1953年的9,868,降至1961年的3,472,可說完全達成了所設定的減量目標。市町村的平均人口也從5,400人提高至11,500人,平均面積由35平方公里提高到97平方公里。
高度經濟成長期間的合併(1961-1999)
在昭和大合併後,日本的基層行政體持續合併,從3,472個微幅減少到平成大合併前的3,229個。這段期間的合併主要是由於日本經濟的快速成長,使得都市迅速發展並向外擴張,促成了與周邊町村的合併,以擴大發展規模並強化都會實力。相當多縣的首府所在都市,在此期間合併擴張。
平成大合併(1999-2010)
平成大合併始於1999年(平成11年)。第一次高峰自2003年(平成15年)開始到2005年(平成17年)。執行至2010年3月底,日本市町村的數量從3,229降至1,727個 ,減併幅度將近五成。
目前最後一個合併案為2014年栃木縣的下都賀郡岩舟町併入栃木市。
平成大合併的目的
強化中央地方分權:2000年頒佈實施的《地方分權一覽法》中規定,各地方公共團體根據自主決定、自行承擔責任的原則,來建立各自行政體系。而地方公共團體若要發揮自主性參與區域間的競爭,並制定多樣化且具有特色的行政措施,就必須在權限、財源、人才等方面擁有一定的規模與能力。
少子高齡化日益嚴重:日本人口日益老化的趨勢,讓地方自治體面臨未來更少的稅收與更高的公共服務需求,所以為了確保服務水準,自治體需要一定程度的人口密集度;同時為提供滿足新的服務需求,自治體政府也需要提升規模以強化專業程度。
人民生活圈的擴大:隨著交通發達、汽車社會的來臨,人民移動範圍擴大,日常生活圈也因而擴大,跨越了市町村的行政界線。因此區域行政不但需要整合以利規劃,自治體也必須轉型為更大規模的經營單位。
動地方行政改革的需求:日本地方和中央政府一樣,面臨了嚴峻的財務狀況,中央與地方都必須建立一個精簡而高效率的行政體,也需要進一步消減人事與公共設施的支出負擔,避免浪費。
合併後人口跨過門檻,以升格為政令指定都市或中核市、特例市,獲得更多地方自治權限。
市町村合併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qzXu5L

平成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林智堅-推動竹縣市合併/竹縣長楊文科 支持縣市合併/一九八二

竹竹併爆藍綠熱戰!日記者談「平成大合併」:台灣只是遲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