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金浥注 成長最大的股市LTN經濟通》全球資金浥注 成長最大的股市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aQ5k0U
2024/04/11 06:57
日股大漲,背後有不少「石油資金」從中東經由倫敦流進日本。(路透資料照)
日股創新高 英國是最大貢獻者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日本股市今年開局以來走勢強勁,屢屢刷新泡沫經濟時期以來的紀錄,日經指數也在3月22日首度站上4萬1000點,寫下41087.75點的盤中新高。日股大漲的背後,可以看到海外投資人進場的步伐正在加速,英國是最大的貢獻者之一,而值得關注的是其中有不少「石油資金」從中東經由倫敦流進日本。
東京證券交易所4月初公佈的資料顯示,2023年度海外投資人淨買入額7.6906兆日圓(約新台幣1.64兆元),這是過去3年以來首次出現淨買入,金額創下2013年啟動「安倍經濟學」以來最高,也是有紀錄以來第4大規模。
根據日本財務省資料分析可以發現,日本股市出現強勁漲勢的2023年4月至2024年1月,歐洲對於日股淨買入8.7038兆日圓(約新台幣1.86兆元),佔海外投資人淨買入額的9成。
從淨買入的規模來看,最受矚目的是英國,在這段期間內,每月淨買入額來到8231億日圓(約新台幣1764.7億元),與2018年4月到2023年3月的月均74億日圓(約新台幣15.8億元)相比,明顯成長。而讓英國投資快速膨脹的背後,則是「石油資金」的支持。
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在內的中東主權財富基金近期積極買入日股。(彭博資料照)
中東各國資金 藉英國分散到全球
自1970年代以來,作為英國金融中心的倫敦一直與中東有著密切的聯繫,扮演著將中東各國資金分散投資到全球各地的重要角色。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PIF)、科威特投資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KIA)在內的主權財富基金皆在倫敦設有基地
在中國經濟隱憂加強的情況下,中東正在減持中股,並將一部份資金投向日本股票。1名參與2月在利雅德舉行的沙烏地資本市場論壇(Saudi Capital Market Forum)日資金融機構高層表示,會中可以感受到沙烏地為達成「願景2030(Vision 2030)」改革計劃的熱情,希望成為投資強國以實現經濟成長。
各主權財富基金正在擴大對日本的投資,在2023年的新增投資目的地當中,日本在已開發國家中僅次於美國、英國和澳洲,排在第4名,整體而言,對美英澳的投資額和2022年相比有所減少,對日本的投資額則增加了63%。據報,中東的主權財富基金持有歐美、中國和印度的股票,而作為新資金的投資目的第,正在選擇投資仍不多的日本
東京電子今年股價已狂飆逾60%,超過日經指數同期近20%的漲幅。(彭博資料照)
中東主權基金為擴大報酬 正爭取主動投資
中東資金的主要投資對象為「富時日本100伊斯蘭指數(FTSE Japan 100 Shariah Index)」當中成分股,這一指數由符合伊斯蘭教法的日企所構成。其中比重最大的成分股為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今年股價已狂飆逾60%,明顯高於日經指數的近20%漲幅。
其他成分股像是信越化學(Shin-Etsu Silicone)、日立製作所(Hitachi)也都是過去1年以來,拉動日經指數上漲的股票,今年至今分別漲近14%、40%,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同樣看好的三井物產(Mitsui)和三菱商事(Mitsubishi)則漲逾35%、56%。
從倫敦到杜拜,現在中東資金為了獲得日本股票的投資委託,出現了激烈的「爭奪戰」。投資公司和券商透露,中東的主權財富基金為了獲得超額報酬,正在全面擴大日本個股的主動投資。
日經指數在3月22日首度站上4萬1000點,寫下41087.75點的盤中新高。(美聯社資料照)
油國主權財富基金 2030年將達245兆元
全球主權財富基金數據平台Global SWF報告表示,波灣產油國的主權財富基金投資資產正隨著油價走高而膨脹,2023年已達4.1兆美元(約新台幣132.3兆元),相較於2018年增加了6成,佔全球主權財富基金資產的4成,預計到2030年,將進一步增至7.6兆美元(約新台幣245.3兆元)。
報告分析指出,被稱為「Oil Five」的5檔中東主權基金是最主要的成長引擎,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穆巴達拉投資(Mubadala Investment)、阿布達比投資局(ADIA)、阿布達比發展控股(ADQ)和卡達投資局(QIA),這5大基金就佔據了全球主權財富基金,2023年前10大新增投資額的一半。
1970年代石油危機後,中東資金成為牽動全球市場的存在,1980年代,率先前進海外投資的科威特和擁有鉅額資產的沙烏地貨幣局(SAMA,現更名為沙烏地中央銀行)一直在買入日本股票
根據日媒報導,千禧年前後的網路泡沫時代,光通信(Hikari Tsushin)股票暴漲背後也有中東資本支持。近期Oil Five也持續買入日本個股,沙烏地公共投資基金將電子遊戲開發商光榮特庫摩(Koei Tecmo)持股提升至7.7%,並持有任天堂(Nintendo)8.6%股票。
半導體類股帶動下,日股走高。(彭博資料照)
美限制中國晶片  帶動日本半導體
2022年,美國收緊對中國晶片出口的限制,加上隨之而來的AI熱潮,明顯帶動日本半導體類股走升。2023年4月巴菲特訪日,表明增持日本5大商社,以此為契機,外資買盤有所增加。在經過長達30年的停滯後,海外投資人現在對日本的看法出現改變,開始認為日本是「世界上最有變化的國家」,這也成為日經指數創下34年來新高的一大動力。
市場人士多數認為,隨著海外投資人押注日本企業資本效率改善、下一個會計年度利潤成長,買盤將持續湧入。施羅德投資管理(Schroder Investment Management)股票投資副總監高田亮太(Ryota Takada)表示,重視企業業績的中長期投資人,有進一步增持日股的空間。並提到,東京證券交易所公佈披露股價淨值比(PBR)改善對策的企業名單,敦促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重視股價,這也將成為日股助力。
日媒分析也指出,目前中東資金會選擇主動投資日股,正是因為東證提出改善企業PBR低於1倍的情況。據報,東證認為根據經營狀況的優劣,企業的股價將容易拉開差距。預計將出現根據是否被投資者所選中,而導致企業股價分化的行情。
LTN經濟通》全球資金浥注 成長最大的股市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aQ5k0U


打臉林毅夫!專家看中國:未富先老 難晉升高收入國家
2024/03/15 09:37打臉林毅夫!專家看中國:未富先老 難晉升高收入國家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aaWsCA
人口專家易富賢撰文指出,中國難以躋升高收入國家。(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全國政協常委林毅夫日前指出,中國經濟在今年到2035這12年內應該還有8%的成長潛力,能實現5%至6%的成長,並稱:「快則1、2年,慢則2、3年,中國就能成為高收入國家。」對此中國人口問題專家、《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撰文反駁,認為中國人口問題,難以躋升高收入國家。
美國之音(VOA)14日刊登人口專家易富賢的評論,易富賢表示,2023年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15%,但人均GDP只有高收入國家的4分之1,是典型的「未富先老」,中國未來將會更難跨越高收入國家的人均GDP門檻,難以躋升高收入國家。
前林毅夫預測,未來中國的人均GDP能達到美國的一半,因為現在一些高收入國家在進入高齡化之後,經濟增長速度仍較高
但是易富賢指出,去年數據顯示,中國65歲(含)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15.4%。而他國數據顯示,在老年人口超過15%的12年間,世界上沒有任何1國家年均GDP成長超過4%,其中高收入國家GDP成長平均只有1.8%。
他指出,經濟就跟人一樣,也有生老病死,高齡化會改變1個人的生理、心理、行為、生產影響、消費、創新,從而降低經濟活力。隨著中年、65歲以上老人比例越高,經濟成長也會呈現直線下降,反之兒童具有強大的消費力,且對提振經濟信心有非常大的影響。
文章指出,日本與德國是應對高齡化危機的優等生,然而在高齡人口突破15%後的12年間,日本GDP成長只有0.8%,德國也只有1.5%。
易富賢指出,去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比例,約是整個高收入國家2010年的水準;50歲以上人口比例,是高收入國家2022年的水準;中年比例也與高收入國家去年的水準差不多,顯示中國人口結構與高收入國家很接近,但中國人均GDP只有高收入國家的4分之1,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至於中國在今年到2035年實現5%到6%的經濟成長的機率,比60歲婦女懷孕的機率還要低,且從人口結構來判斷,中國的GDP成長率將在2028年低於3%,在2031至2035年間開始低於美國。
而林毅夫指出「中國能成為高收入國家」,易富賢也以高收入國家的人均GDP門檻為例,指出為何中國恐無法跨過「中等收入陷阱」。2022年世界銀行界定的高收入國家門檻為人均GDP的1萬3845美元(約新台幣43萬元),但中國去年中國的人均GDP為1萬2681美元(約新台幣40萬元)。
易富賢表示,按照2002年至2022年高收入門檻年均提高2.1%的趨勢來看,2028年、2035年門檻分別為1萬5715美元(約新台幣49萬元)、1萬8219美元(約新台幣57萬元)。倘若中國2028年、2035年人均GDP成長率有到3%、1.5%,以中國去年人均GDP水準來算,2028年、2035年的人均GDP將分別為1萬5426美元(約新台幣48萬元)、1萬7893美元(約新台幣56萬元),也無法越過門檻,成為高收入國家。
因此文章最後指出,中國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克服的,是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到占GDP的60%至70%水準,且要跨越高齡化的陷阱,但要實現這兩點,需要對政治、經濟、社會進行革命,不過難度和阻礙會比1978年的經濟改革時期還來的大。
打臉林毅夫!專家看中國:未富先老 難晉升高收入國家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aaWsCA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2024/03/02 06:54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2XiTsx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突然發布通知 ,稱自5月1日起民眾可臨櫃投資國債、地方債等各式債券。有分析認為,此舉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試圖用老百姓的錢堵窟窿。(路透檔案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經濟低迷,外資持續流出,長期累積的府負債已接近失控狀態,為了籌措財源,北京當局把腦筋動到老百姓身上,準備開放民眾臨櫃投資各式債券。但有分析認為,此舉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已經徹底沒招了,試圖引韭菜入場接盤,用老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綜合《香港電台》、《新華社》等中港媒體報導,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突然發布「關於銀行間債券市場櫃檯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自5月1日起,投資人可臨櫃投資國債、地方債、金融債、公司信用債等銀行間債券品種,聲稱目前中國居民直接持有的政府債券規模較小,與成熟債券市場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透過臨櫃投資債券市場,可以將儲蓄轉化為債券投資,增加居民收入。
 但有分析指出,在這番冠冕堂皇的說辭背後,就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已經徹底沒招了,試圖引韭菜入場接盤,用老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根據《彭博》最新數據,2023年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又名城投債)餘額至少68兆人民幣(下同,約299兆台幣),地方政府債務餘額41兆,中央政府債務餘額39兆,債務合計達148兆,相當於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17%。
 若中國GDP維持在每年5%的速度的成長,10年後GDP將達到200兆規模;而債務及財政赤字每年維持11.2%的成長,10年後將達到430兆規模,為GDP總量的210%。這個假設是建立在中國GDP成長率是真實的基礎上。國際投資銀行及研究機構判斷,中國2023年實際的GDP成長率很可能只有0至2.5%。
 「財經資料庫」分析指出,人口14億的中國,2034年前後政府債務規模將佔GDP的250%以上,日本歷經失落的30年後,2022年的政府債務佔GDP比重達263.9%,換句話說,中國用10年時間走就完日本30年的路,堪稱人類奇觀。
 如今中國土地財政崩潰,地方政府沒有收稅工具,最後不得不透過發新債還舊債來維持政府運作,但這些債都是無法償還的,未來即使不違約,也可能引發惡性通膨,近來中國國內的金價飆升,顯示中國民眾並不笨。
 資深財經人士老蠻2月29日在X平台發文分析指出,根據Wind的數據,1月發行的城投債規模達4763億,創近半年來最高,達到了3年前城投債最旺盛時期的發行水準。然而,這其中的4693億都用來償還舊債,借新還舊率達到了98.5%,跟3年前只有5成左右的借新還舊率,無法相提並論。
 老蠻寫道,也就是說,1年前中國地方政府發行的那些短期城投債,現在紛紛到期,必須借新債償還,債務滾雪球模式,在這樣的數據之下,已經走到尾聲了,因為中國整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不足以支撐新債的發行。文章總結,未來北京當局可能打破「以債為錨」的印鈔機制,無錨印鈔,政府發債借錢不用還。
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2XiTsx


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2024/03/02 06:54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2XiTsx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突然發布通知 ,稱自5月1日起民眾可臨櫃投資國債、地方債等各式債券。有分析認為,此舉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試圖用老百姓的錢堵窟窿。(路透檔案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經濟低迷,外資持續流出,長期累積的府負債已接近失控狀態,為了籌措財源,北京當局把腦筋動到老百姓身上,準備開放民眾臨櫃投資各式債券。但有分析認為,此舉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已經徹底沒招了,試圖引韭菜入場接盤,用老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綜合《香港電台》、《新華社》等中港媒體報導,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突然發布「關於銀行間債券市場櫃檯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自5月1日起,投資人可臨櫃投資國債、地方債、金融債、公司信用債等銀行間債券品種,聲稱目前中國居民直接持有的政府債券規模較小,與成熟債券市場相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透過臨櫃投資債券市場,可以將儲蓄轉化為債券投資,增加居民收入。
 但有分析指出,在這番冠冕堂皇的說辭背後,就是債務壓頂的北京當局已經徹底沒招了,試圖引韭菜入場接盤,用老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根據《彭博》最新數據,2023年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又名城投債)餘額至少68兆人民幣(下同,約299兆台幣),地方政府債務餘額41兆,中央政府債務餘額39兆,債務合計達148兆,相當於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17%。
 若中國GDP維持在每年5%的速度的成長,10年後GDP將達到200兆規模;而債務及財政赤字每年維持11.2%的成長,10年後將達到430兆規模,為GDP總量的210%。這個假設是建立在中國GDP成長率是真實的基礎上。國際投資銀行及研究機構判斷,中國2023年實際的GDP成長率很可能只有0至2.5%。
 「財經資料庫」分析指出,人口14億的中國,2034年前後政府債務規模將佔GDP的250%以上,日本歷經失落的30年後,2022年的政府債務佔GDP比重達263.9%,換句話說,中國用10年時間走就完日本30年的路,堪稱人類奇觀。
 如今中國土地財政崩潰,地方政府沒有收稅工具,最後不得不透過發新債還舊債來維持政府運作,但這些債都是無法償還的,未來即使不違約,也可能引發惡性通膨,近來中國國內的金價飆升,顯示中國民眾並不笨。
 資深財經人士老蠻2月29日在X平台發文分析指出,根據Wind的數據,1月發行的城投債規模達4763億,創近半年來最高,達到了3年前城投債最旺盛時期的發行水準。然而,這其中的4693億都用來償還舊債,借新還舊率達到了98.5%,跟3年前只有5成左右的借新還舊率,無法相提並論。
 老蠻寫道,也就是說,1年前中國地方政府發行的那些短期城投債,現在紛紛到期,必須借新債償還,債務滾雪球模式,在這樣的數據之下,已經走到尾聲了,因為中國整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不足以支撐新債的發行。文章總結,未來北京當局可能打破「以債為錨」的印鈔機制,無錨印鈔,政府發債借錢不用還。
又割韭菜!中國突開放臨櫃投資債券 分析:用百姓的錢堵財政窟窿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2XiTsx


已甩開韓國!台灣2033年要超越日本?
2024/01/12 07:17
LTN經濟通》已甩開韓國!台灣2033年要超越日本?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8TVmKV
台灣2022年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為3萬2625美元。(歐新)
韓元貶值大 台灣人均GDP於2022已超韓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台灣人均GDP於2003年被南韓超車後,自此落居亞洲四小龍之末。根據台灣主計處和韓國銀行的最新統計,台灣2022年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為3萬2625美元,正式超車南韓的3萬2410美元,為2003年來首見,而外媒最新報導,台灣有機會在2033年超過日本。
根據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分析,因通膨、日圓匯率波動,讓日本名目GDP大幅上修,而半導體市況調整影響台灣、南韓經濟,因此台灣、南韓人均GDP超越日本的時間,被大幅往後推延11年,8年。
預估認為,台灣、南韓人均名目GDP預估將分別在2033年、2031年超越日本,超越日本的時間較前次(2022年底)調查的2022年、2023年分別大幅推延11年、8年。
我國主計總處官員表示,近幾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較高,加上韓元貶值幅度較大,南韓人均GDP因此被台灣超車。
南韓人均GDP於2022年被台灣超車。(法新)
南韓貿易高度依賴中國 疫情時重創
南韓GDP之所以被台灣趕上,有一部分原因是匯率。和2021年相比,2022年韓元兌美元的平均匯率貶值了11.41%,而台灣對美元則只貶值5.89%,因此台灣在換算以美元計價的人均GDP時,占據了優勢。
台灣GDP超車南韓,不少台灣人卻「無感」。媒體文章分析,台灣平均薪資的增長幅度,難以跟上GDP的成長。
舉例來說,2022年南韓的平均月薪換算成新台幣,約為8萬1302元,但台灣同期的平均月薪資卻僅新台幣5萬7728元。2012年至2021年間,台灣人的年薪中位數只成長了14.48%,明顯落後GDP的成長率。
此外,貿易表現也是台灣人均GDP超越南韓的因素之一,自2019年起,南韓的貿易順差便低於台灣,甚至在2022年轉為鉅額的貿易赤字,其中有一個重要因素與中國有關。
南韓自2018年底以來,對中國的貿易順差不斷萎縮,甚至2022年第2季出現貿易赤字。2022年間,由於武漢肺炎,中國實施封控政策,影響全球經濟活動,南韓對中國的貿易表現出現急速衰退。
台、韓是半導體大國,電子零組件是兩國最重要的出口產品。南韓政府近年大力扶植的車用鋰電池,但中國車用電池廠的市占率近年也同樣在上升,更重要的是,晶片作為南韓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其對中國的貿易順差在去年第4季大幅萎縮。
相較之下,台灣晶片對中國的順差不但沒有降低,反而還持續走高。
日本2022年人均GDP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8個成員國中排第21名,是從1980年有相關數據紀錄以來,排名最低的一次。(法新)
日本人均GDP 反映經濟長期成長低迷
日本2022年人均GDP為3萬4064美元,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8個成員國中排第21名,是從1980年有相關數據紀錄以來,排名最低的1次。但以總經濟體來看,日本2022年名目GDP為4.26兆美元,是全球第3大經濟體。
美國是世界經濟體排名第1,為25.439兆美元,第二大經濟體為中國的17.96兆美元。
日圓貶值造成明顯影響,雖然美元近年來強勢,導致新台幣、韓元、日圓今年以來都面臨貶值,但是日圓的跌幅最大。從2021年底到2022年11月,日幣貶值超過20%,跌幅甚於新台幣及韓元的約10%。再者,日本總體經濟正處於下滑狀態,這份日本人均GDP數據,反映出日本經濟長期成長低迷。
日本人口老化是造成日本GDP倒退的原因之一。(法新)
老年人口占比全球最高 對日本經濟造成壓力
此外,預測人均GDP的兩項重要參數分別是經濟成長率以及人口,日本智庫分析,勞工生產力、平均工時及就業率也是造成日本GDP倒退的原因,日本的勞工生產力無法提升,因為日本人口逐漸老化,年長人口占比為全球最高,已對經濟生產造成壓力。
分析指出,台韓在轉向科技的速度比該國快上許多,而科技人才短缺是日本面臨的問題之一,日本想要發展半導體,邀請台積電(2330)在熊本蓋廠,但人才不夠,又考量到薪水、企業文化、語言障礙等,使日本沒辦法成為一個對技術移民有吸引力的國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評估,日本2023年可能會被德國超越,退到世界第4,2026年至2028年間下滑至世界第5。
雖然趕超日本或許還需要一段時間,但美國雜誌以「購買力平價(PPP)」為基礎,計算出各國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台灣2023年則以7萬3344美元排名全球第14名,大贏第30名的南韓、38名的日本、還海放排在第77的中國,儘管人均GDP不如日,但民眾實質購買力相對較強。
LTN經濟通》已甩開韓國!台灣2033年要超越日本?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48TVmKV


2023全球最富裕20國家排行 台灣名列第12
2023/11/01 16:36
財經網站Insider Monkey日前發布「全世界最富裕20國」(World’s 20 Richest Countries)排行榜,台灣排名第12名。(資料照,彭博)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財經網站Insider Monkey日前發布,以各國2023年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為基礎所製作的「全世界最富裕20國」(World’s 20 Richest Countries)排行榜。其中,新加坡以15萬7354美元(約新台幣504萬8703元)奪冠,台灣則以7萬3344美元排名12(約新台幣235萬3242元)
財經網站Insider Monkey在10月30於官網發布這份排行榜,並說明評比方式,是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按國家公布的人均GDP數據,並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計算。
根據排行榜顯示,排行前5名的國依序為:新加坡、盧森堡(14萬2490美元)、卡達(12萬4834美元)、愛爾蘭(12萬4596美元)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8萬8221美元)。至於排行第6至20名的國家,則分別是:瑞士、挪威、美國、聖馬利諾、汶萊、丹麥、台灣、荷蘭、冰島、奧地利、安道爾、德國、瑞典、比利時以及澳洲。
另外,Insider Monkey還特別點出,儘管台灣未被全球承認為獨立國家,但仍然是一個經濟強權,且在全球消費性電子供應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全球最大晶片代工企業台積電以及其他重要的電子公司總部,都設立在台灣。
2023全球最富裕20國家排行 台灣名列第12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Mr5vG9


荷蘭病指描述荷蘭在1959年發現大格羅寧根天然氣田後,製造業的衰落-由於出口自然資源,導致貨幣匯率上升,因而工業出口減少、國內製造業衰退的現象-荷蘭病是特定行業(如自然資源)經濟發展的增長與其他行業(如製造業或農業)經濟發展的下滑之間有明顯的因果關係。2022年台灣人均GDP約3萬5510美元,可望超越日、韓,成為東亞第一台灣-科技業一枝獨秀,「荷蘭病」徵兆浮現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人均GDP稱霸東亞 韓媒讚台灣經濟簡直用飛的..
2022/10/16 14:29人均GDP稱霸東亞 韓媒讚台灣經濟簡直用飛的..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EMDa9Z
2022年台灣人均GDP可望超車日韓,韓媒盛讚台灣經濟簡直用飛的。(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由於台灣對半導體產業大力支持,經濟增速明顯。IMF報告顯示,台灣今年人均GDP將從3萬3140美元上升至3萬5510美元,超車日韓。連韓媒也稱讚,「如果說日本經濟成長是用走的,那麼韓國就是用跑的,而台灣則是用飛的。」
IMF 近日發布各國今年人均GDP,南韓人均GDP為3萬3590美元,下滑4%:日本為3萬4360美元,下降12.6%。
反觀台灣,今年人均GDP將達3萬5510美元,可望超車日韓,成為東亞人均GDP最高經濟體。南韓《中央日報》盛讚,台灣GDP快速成長的原因,得力於政府持續扶植半導體產業,經濟成長增幅明顯。
對於台日韓的經濟發展狀況,中央日報形容,「如果說日本經濟成長是用走的,那麼韓國就是用跑的,而台灣則是用飛的。」
報導還提及日本經濟泡沫化後迎向「失落的20年」,日韓2國今年的人均GDP預估僅相差770美元,創下最小差距。加上日圓貶值,經濟成長陷入停滯狀態,日本人均GDP恐被南韓超越。
人均GDP稱霸東亞 韓媒讚台灣經濟簡直用飛的.. - 自由財經 https://bit.ly/3EMDa9Z


World Economic Outlook (April 2022) - GDP per capita, current prices

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

World Economic Outlook (April 2022) - GDP per capita, current prices


List of countries by GDP (PPP) per capita - Wikipedia

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

List of countries by GDP (PPP) per capita - Wikipedia


全球第一大市值企業+目前美國的GDP總額是20.9兆美元,中國14.72兆,日本5.04兆,德國3.803兆,之後就是蘋果,然後是英國的2.71兆,印度的2.708兆,再往下,微軟和法國差不多,Google和義大利相當,Amazon等於南韓,Tesla快追上西班牙,臉書和荷蘭差不多,這真的是企業富可敵國的時代。而台灣2300萬人不眠不休的努力,創造的經濟總量只有6685億美元,也差不多只有蘋果的五分之一  https://bit.ly/32Ka6Qb


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

47家中企上榜世界500強,一年價值大漲1萬億! 騰訊、阿里、台積電入圍前十_天天新聞,甜甜新聞

台積電躋身大陸「胡潤世界500強」榜單全球第十大企業之列。路透社
大陸胡潤研究院20日發布「胡潤世界500強」榜單,蘋果公司以市值人民幣15.8兆元蟬聯榜首。受惠於全球晶片短缺,推動股價大漲,台積電排名因此較去年上升一名,位居這份榜單的全球第十大企業之列。
這是胡潤研究院連續第二年發布「胡潤世界500強」榜單,今年排名前十名企業依序為:蘋果、微軟、亞馬遜、Alphabet、臉書、騰訊、波克夏(Berkshire Hathaway)、特斯拉、阿里巴巴、台積電。
進入今年「胡潤世界500強」的台灣企業除台積電,還有鴻海(284名)、聯發科(319名)兩家。
胡潤研究院表示,在全球晶片短缺之下,半導體行業總價值上漲21%,行業龍頭台積電市值也因此增長27%,達到將近人民幣3.7兆元,世界排名上升一位至第十名。今年全球前一百大企業中,名就有七家來自半導體行業。
胡潤研究院稱,這份榜單上市公司的市值是按2021年7月15日的收盤價計算,非上市公司則參考同行業上市公司或根據最新一輪融資情況進行估算。
「胡潤世界500強」上榜門檻較去年提升15%,達到366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2,368億元。上榜企業總價值增長17%,至58兆美元,相當於人民幣375兆元,平均市值約人民幣7,500億元。
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表示,從這份榜單可以看出美國的經濟實力。今年新上榜企業,40%來自美國,總榜單更有近半數來自美國,上榜美國企業的總價值增長人民幣32兆元,達到人民幣228兆元,占「胡潤世界500強」總價值約60%。
今年「胡潤世界500強」榜單,進榜的美國企業家數增加1家,以243家位居第一;中國(胡潤研究院將台灣、香港企業都納入其中)減少4家,以47家排名第二;其次依序為日本30家,英國24家,德國20家。
金融服務仍是上榜企業數量最多的行業,雖減少3家,仍有94家,市值最高的是Visa,達到人民幣3.4兆元。其次是醫療健康,增加4家,至58家。之後依序為:能源、軟體與服務以及零售業。這五大行業就占榜單企業家數的一半。
胡潤「世界500強」蘋果居冠 台積電首度躋身前十名 | 陸港經貿 | 兩岸 | 聯合新聞網 https://bit.ly/3D6YALP


這是一份按照國內生產毛額排列的經濟體列表,是某經濟體指定年份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這裡的GDP是按照市場價值或政府官方匯率所估算,單位是百萬時值美元
各國國內生產毛額列表 (國際匯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XRlDKu

FireShot Capture 128 - 各國國內生產毛額列表 (國際匯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zh.wikipedia.org


台人均GDP七年超日?研究:日本數位化進展太慢
 台人均GDP七年超日?研究:日本數位化進展太慢 https://bit.ly/327YlSV
MoneyDJ新聞 2021-12-15 13:00:12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 由 MoneyDJ理財網 提供
日本經濟研究所(Japan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JCER)預測,中國的經濟規模預料要等到2033年才能超越美國、而非先前預估的2029年。另外,自2027年起,南韓、台灣的人均GDP將陸續超越日本。
日經亞洲評論15日報導,JCER報告指出,北京當局對網路服務提供商等民間大型產業祭出監管措施(減緩勞動生產力)、努力減少碳排放,拖累了國家的成長潛力。不只如此,針對房地產信貸過度祭出的金融監管措施,衝擊投資活動,也對經濟造成打擊。
JCER預測,中國的名目國內生產毛額(GDP)將在2033年超越美國。去(2020)年JCER曾預測,若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比想像嚴重,則中國名目GDP將在2028年超越美國,若疫情演變一如標準情境,那麼時間點將發生在2029年。
最新的預測報告,也將美國今(2021)年快速的經濟復甦趨勢計入考量。
在東亞的財富排名方面,JCER報告指出,日本2020年的名目人均GDP為39,890美元,比南韓的31,954美元多25%、台灣的28,054美元多42%。根據勞動生產力、平均工時、就業率這些指標來計算,JCER預測南韓的名目人均GDP將在2027年超越日本,台灣則會在2028年超越。(圖見此)
JCER預測顯示,至2025年,南韓人均GDP每年將成長6%,台灣將成長8.4%,日本僅將成長2%。這主要是受到日本政府及民間企業的數位化進度緩慢,拖累勞工生產力的影響
日企憂"共同富裕"政策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來力推「共同富裕」,希望減少貧富差距,並對富人施加嚴格限制。這引發日本企業憂心,直指將「重新思考投資策略」。
共同通訊社11月3日報導,北京當前政策方向可能扼殺中國富人的支出及投資,進而衝擊整個經濟的擴張狀況,在中國工作的日本商人都對北京政策感到失望。
日本一家在中國營運的電子機械製造商員工Takashi Watanabe警告「若富人不願消費,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恐難維持成長動能。」Watanabe說,雖然習近平承諾要以改革開放的政策推動市場經濟,但若他優先推廣共同富裕,日本企業將被迫尋找其他仍具吸引力的市場投資。
事實上,部分日企已開始積極撤出中國市場。北京一名房地產經紀人透露,「我最近聽說,日企想要儘快出售中國地產。他們似乎極度擔憂中國經濟未來發展。」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台人均GDP七年超日?研究:日本數位化進展太慢 https://bit.ly/327YlSV

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



2021年上半年全球GDP十強榜單出爐!
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第一點,久居榜單第1名的美國,上半年的GDP達到了11072萬億,增速也達到了6.2%,看來國外疫情的影響也沒能阻礙他們經濟的發展,這點不得不承認。第二點,中國以8223萬億美元的GDP位列榜單第二名,僅次於美國,更是和位居第3名的日本拉開了三倍多的差距,中國的GDP增速也達到了12.7%,在全球前10強中排名第一!
按照這樣迅猛的勢頭發展下去,再加上中國未來中國高新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的成就,中國同美國GDP的差距將會進一步縮小,總數上去了人均GDP自然也會增長。
中國經濟增長只會上升不會降,對台灣是嚴重的威脅,要怎避免衝突要看領導人的智慧。
歷年世界十大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列表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9G3ge9

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


全球GDP十強排名大換血,印度下滑,韓國進前十,中美差距縮小 - 每日頭條

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

全球GDP十強排名大換血,印度下滑,韓國進前十,中美差距縮小 - 每日頭條


全球經濟數據總覽 - StockQ.org

FireShot Capture 131 - 全球經濟數據總覽 - StockQ.org - www.stockq.org

全球經濟數據總覽 - StockQ.org


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

人均收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新加坡、香港、南韓人均GDP分別為五二一七九美元、三八七九七美元、二五○五一美元,台灣是二一一四一美元+22K政策造成低薪化 外勞達47萬人高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超級強國:2050年主導世界的五大經濟體 - BBC 英伦网

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

超級強國:2050年主導世界的五大經濟體 - BBC 英伦网


全球人均GDP排名前100,誰最富,中國排第幾? -新華網

FireShot Capture 130 - 全球人均GDP排名前100,誰最富,中國排第幾? -新華網 - www.xinhuanet.comFireShot Capture 129 - 全球人均GDP排名前100,誰最富,中國排第幾? -新華網 - www.xinhuanet.com

全球人均GDP排名前100,誰最富,中國排第幾? -新華網


96萬元買得到「威脅特斯拉」!小米SU7電動車「若引進台灣」會發生什麼?網直言:車商地獄
陳怡穎 + 追蹤 2024-04-02 18:00 19731 人氣  贊助本文  
96萬元買得到「威脅特斯拉」!小米SU7電動車「若引進台灣」會發生什麼?網直言:車商地獄-風傳媒 https://bit.ly/49rTEjP
中國小米集團3月28日正式發表首款純電動汽車SU7,由於起售價只需21.59萬人民幣(約新台幣96萬元)遠低於市場預期,在中國市場掀起轟動,被外界認為形同直接挑戰特斯拉Model 3。雖然據官方宣稱,開賣一天就售出8萬輛車,但隨後就爆出一批退訂潮,還有不少人已經發生「首撞」,台灣也有網友討論,若SU7進口的話會發生什麼事情?
小米SU7由BMW iX設計師李田原操刀,分為標準版、Pro 版與 Max 版,售價從人民幣21.59萬元至29.9萬元(約新台幣95萬元至131萬元)不等。董事長雷軍在3月28日的發表會上,自信滿滿地展示小米SU7在多項性能上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數據,堪稱話題性爆棚,據稱發表會開始27分鐘,訂單就超過5萬輛,訂金收入達到1億人民幣。
小米執行長雷軍發表首款電動車SU7。(美聯社)
小米SU7的發布引起各國關注,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伊藤忠總研資深研究員深尾三四郎直言,小米發布首款電動車,在他看來就像當年蘋果發布第一代iPhone一樣令人印象深刻,小米汽車不僅填補了蘋果在電動車領域的空白,更以其獨特的生態系統和商業模式,將智慧手機與EV的結合推向了新的高度。
深尾三四郎認為,SU7的馬達、電池和自動駕駛系統的性能與技術均屬市場上的領先水平,售價卻只有特斯拉Model S和保時捷的一半,還參考蘋果的做法,以「PRO」和「MAX」為車型等級命名,顯現它衝擊高端市場的野心,不僅具有極大的市場吸引力,這樣的策略預示著汽車產業遊戲規則重大改變。
另外深尾也指出,小米通過提供APP服務來獲利的獨特商業模式,將使它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具有更大的優勢,對特斯拉等競爭對手形成巨大威脅。
外資分析機構也對小米汽車的市場前景抱持正面看法,高盛和摩根大通均發布研究報告,認為小米SU7的性價比和市場潛力巨大,預計其銷量將在短期內超過5萬輛,成為中國高端電動轎車市場的主要競爭者之一。
如果小米SU7進軍台灣?
小米發表電動汽車SU7消息也引發台灣消費者關注,有網友在論壇「mobile01」好奇表示,台灣也會販售小米產品,雖然政策禁令目前仍不讓中國汽車「整台進入」「但會不會採取零件組裝的方式或其他方式進入台灣?如果加10萬進台灣的話,是不是正好打到N7了?」
貼文引起眾多網友留言,不少網友興奮直呼,「頂配的價格也太殺了吧!」、「MAX這價格,不用想直接衝頂規,便宜的大玩具」、「N7去對岸有競爭力嗎?大概只能賣10萬人民幣」。
但關於小米SU7進軍台灣的可能性,大多數人則吐槽,「保護政策不改,大家就別想了」、「先想想mg4吧,u7還遠的很」、「小米進來應該賣不錯,至少品牌影響力是有的,N7會直接收起來不賣了」、「小米汽車要是進來台灣,就要有『鯰魚效應』,大陸已經開始有其他車廠降價應對了」、「手機1,2萬,買來玩玩可以,100萬的小米,我是不敢啦,同樣價錢,我支持國產安心,不會哭訴無門」、「死的不只是N7,這價格跟配備,是台灣車市的『921』,台灣車商的『地獄』」。

小米SU7退單率達到40%
然而這股熱潮並未持續太久,才過沒幾天就傳出有超過200名消費者因「衝動下單」後想取消訂單,卻無法在7天猶豫期內退回5千元人民幣訂金的消息,引發了一波退單潮,為此甚至還找律師來解決。對此,小米方面回應稱,消費者在下訂過程中會被詢問3次是否確定「鎖定訂單」,一旦確認,即表示車輛進入生產階段,訂金將不予退還。
根據《第一財經》報導,截至4月2日凌晨,小米SU7的鎖單量達到4萬多輛車,此前汽車產業分析師孫少軍分析資料顯示,小米的鎖單率大約30%-40%、退訂率40%;交付週期也進一步延長,截至4月2日上午,小米SU7的標準版鎖單後交付週期已經分別從16~19週延長到20~23週;Pro版預計17~20週延長到19~22週;Max版則需26~29週延長到28~31周交付。
小米SU7「首撞」,安全性能惹議
除了退單爭議外,小米SU7上市後不久便發生了數起試駕事故,有網友發微博爆料,小米SU7早在測試階段,就發生了在雪地中行駛未更換輪胎,導致失控追撞前車的事故。
武漢有網友在開賣第3天就發布一則小米SU7在彎道打滑撞到馬路中央分隔島的影片,貼文寫下「上一秒還在羨慕新車到手,下一秒起飛失敗」,對此武漢當地的小米之家汽車體驗店工作人員解釋,該名開車的顧客是新手,「很少有人會在拐彎的時候去做急加速的動作,他又是新手,沒有控場的能力。」然而廈門、廣州等地也都陸續傳出試駕意外,雖然沒有人受傷,但仍引發安全疑慮,後續售後維修服務也備受關注。(相關報導:商業熱議》小米電動車定價太香,27分鐘賣5萬台!只要特斯拉九折價,性能還更好,股價噴漲12%!|更多文章)
武漢網友曬出試駕小米SU7「甩尾撞車」影片。(圖/翻攝自微博)
96萬元買得到「威脅特斯拉」!小米SU7電動車「若引進台灣」會發生什麼?網直言:車商地獄-風傳媒 https://bit.ly/49rTEjP
武漢網友曬出試駕小米SU7「甩尾撞車」影片

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全球GDP十強榜單/全球經濟數據總覽/人均收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