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昭和7年(1932)時是總督府介入協調多年的紛爭,到最後鄒族退讓,同意將楠梓仙溪左岸的紛爭獵場讓與給施武郡群,雙方埋石宣誓和解…日治時期鄒族阿里山原住民於鄒族阿里山與布農族施武郡狩獵區誓石留影-右邊的人穿著足袋。 左邊的人只保護腳趾,腳後跟顯得露出。 我覺得不赤腳的照片真的很少見。臺灣國定古蹟編纂研究小組(National Historic Monuments of Taiwan)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2XAg4R6

241495149_4716293761735658_3786865934786937601_n


15407704869190


(臺灣蕃地風俗)施武郡的布農族獵人, 山羊, 玉米
典藏者
Lafayette Digital Repository
(臺灣蕃地風俗)施武郡的布農族獵人, 山羊, 玉米
[英文]據馬薩格格·金羅爾說: @Isibukun布農種植糧食作物和紅薯作為主要食物。玉米和小米是它們生長的常見穀物。後來日本人向他們引進了水稻種植,水稻成為他們當中的流行食品。圖中顯示的是玉米收穫。羚羊是三men@的狩獵獎盃(董1996年,第247頁)。這張相同的圖像,著色,但與日本標題裁剪,仍然複製和出售在臺灣,直到2007年12月,在印記下:@000 Taiwan@土著人民。這些複製品的背面是三語題: @/++/+1000/布農family.@ 這張照片也複製在@Taiwan歷史明信片Series@印記下,日本標題被剪掉。卡片背面的標題和標題是雙語的(這次沒有日語):[][家庭與食物],以190000埃居。。+,+,111000+++,/布農在山坡上建房,門朝下坡,他們種植糧食作物和紅薯作為主要食物,圖片中顯示的羚羊是三個人的狩獵獎盃。@(臺灣蕃地風俗)施武郡的布農族獵人, 山羊, 玉米 | 開放博物館 https://bit.ly/3tU37gx

2021-09-20_223734


f_24009963_1FireShot Capture 116 - 布農族的遷移與分布 - BOX Notebook - udn部落格 - blog.udn.comFireShot Capture 115 - 布農族的遷移與分布 - BOX Notebook - udn部落格 - blog.udn.comFireShot Capture 114 - 布農族的遷移與分布 - BOX Notebook - udn部落格 - blog.udn.com

大正三年南蕃銃器押收以來,阿緱廳內原住民情勢持續惡化,特別是六龜里 支廳內施武郡高山人和臺東廳同族(新武路、內本鹿方面)高山人聲氣相通 ,頻頻出草。自本日起,連續五日,被殺害馘首者多達十七名。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https://bit.ly/3CwMVVM
------------------------------------------
中央山脈至卑南主山以南之後,高度驟然下降,接著的一段中央山脈主稜高度大約在兩千
公尺左右,這一片熱帶雨林茂密的森林,稜線是曲折的瘦稜及斷稜,且地質脆弱,一般人
難以穿越,使其充滿神秘感。在此山區中居住著一群布農族原住民,被稱為「施武郡番」
,原居住在濁水溪流域,後來逐漸南遷,尤其在大分事件後,為了避開日本人的管轄,而
由拉庫拉庫溪往南經過新武呂溪再至鹿野溪而定居於此區,這也是台灣布農族居住的南界
。這些施武郡番就是以內本鹿社為其盟主,總共有十四個部落,他們獨立於這一塊與外界
隔絕的天地之間。
日本人在一九○八年開始就多次派遺探險隊深入內本鹿地區,希望多了解此地的番情,當
地就有十二個「通識」,但一直無法控制此區的原住民。民國四年,余清芳在六龜舉事,
失敗後部分同黨逃入內本鹿社中,日本人不敢直接進攻,透過通識要求內本鹿社交出人來
,但內本鹿社置之不理,日本人只好用通電的鐵絲網封鎖內本鹿對外出入。據對古道及原
住民文化深有研究的楊南郡表示,布農族的部落是屬於「散居」型態,時常所謂的一個
「社」,只有一兩戶,而一戶中大約十多人居住,因此日本人很難控制,尤其布農族的活
動力非常強,過去各部落彼此征戰出草時代,其他原住民如果要踏入敵對部落的獵區,都
要成群結隊,只有布農族原住民敢一個人遠征其他部落的獵區活動。
而居住在內本鹿的布農族,不但有布農族的強悍性格,其部落可以自己以硝石製造火藥、
雷管,任何婚喪喜慶、或舉行部落的傳統儀式時,都要「舉槍鳴炮」,再加上此山區在地
理上的孤立,使日本人一直非常害怕此山區的原住民。一直到民國十年後,當地的番情才
逐漸穩定,雙方對峙的情況開始有所改善,民國十一年後逐漸有內本鹿的頭目下山,帶著
搶奪自日本人手中的槍枝及首級,至六龜表示歸順,并與附近其他敵對部落舉行了
「和解式」。
民國十三年,日本人為了加強控制此區域的原住民,終於開始修築一條貫通此山區的越嶺
道,以便與更南面的浸水營警備道路南北夾擊,由於山區遼闊而艱險,日本人前後花了五
年多的時間,才修築完成。內本鹿越嶺道主線西起高雄六龜,經過藤枝、溪南山、石山、
瀧見、檜山、日之出、見晴、出雲、朝日、常磐、壽、橘、楓、清水,最後下到紅葉村,
全長有一百廿四點七公里,路線先沿中央山脈石山支脈的山腹蜿蜒而上,經過卑南主山西
稜及西南稜後,越過中央山脈主稜,再沿鹿野溪出花東縱谷;另外有一條支線自常磐西出
萬山、茂林,而中央山脈主稜上的內本鹿山,正好在此警備道路的主線與支線之間,所以
命名為內本鹿越嶺道,沿途的地名都是駐在所的名字,由於是日本人取名,所以有濃厚的
東洋味。
苗栗縣泰安鄉橫龍山在八十年前為泰雅族冷水部落居住的主要區域,後來受到日本藩籬政
策影響,才與龍山部落合併,而當年遷徙的路徑即為橫龍古道。這條古道曾塵封多年,近
幾年被原住民打通,除找到冷水部落遺跡外,其古道上的箭竹林隧道,成為新景點
閱讀文章 - 精華區 sttmountain - 批踢踢實業坊 https://bit.ly/3AtRv6l
---------------
施武郡的布農族獵人, 山羊, 玉米Huling Bale 真正的狗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2XHeIUy
來源:Lafayette Digital Repository
目前原種褐色山羊已絕跡
“特徵:外形:頭部80%黑毛,順向延背脊至尾巴為黑毛帶狀。腹部尤以後腿內側為黑毛。其餘部位皆為褐色或咖啡色毛皮。外觀褐色、咖啡佔較大面積。有鬍鬚、角短向後外側彎曲,耳小豎立,泌乳量少,週年可以繁殖,抗病力強(腰痳痺、牛壁虱)。羊肉羶味少,優質肉用羊。
產地分佈:台灣東部沿海鄉鎮,北自花蓮縣吉安鄉、壽豐鄉、豐濱鄉入台東縣長濱鄉、成功鎮、東河鄉、太麻里鄉、大武鄉、綠島、蘭嶼島等地。
討論:經查台灣土山羊有二系類:1. 黑色土山羊與中國大陸華南地區土山羊相似。與雷州半島雲南省海南島的羊隻相像,約十七世紀經由廣東移入台灣分佈台灣西部。為目前保種之黑色土山羊。2. 褐色土山羊與泰國、印尼、菲律賓地區的馬來半島系類之土山羊相像。也就是本次介紹之褐色土山羊分佈於台灣花東沿海鄉鎮。移入途徑查由菲律賓→蘭嶼島、綠島移入台灣。確實移入時間無可考。已係絕種家畜。
花蓮種畜繁殖場於民國七十五年─八十年間經花蓮縣→台東縣→綠島→蘭嶼尋購褐色土山羊。在蘭嶼島購得六頭,五公一母,之後再無褐色羊出現,全被進口羊雜交及被屠宰完了。
結論:褐色土山羊在台灣東部沿海鄉鎮,已經無法再找到此品種羊隻,其後裔只有花蓮種畜繁殖場的二公一母羊。"Huling Bale 真正的狗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2XHeIUy
來源:1.https://www.angrin.tlri.gov.tw/goat/gfa16/gfa16p25.htm
2.https://www.angrin.tlri.gov.tw/lanyu/regis7.htm
----------------------
布農族的遷移與分布 布農族的遷移與分布 - BOX Notebook - udn部落格
2018/09/17 11:48瀏覽1,197迴響0推薦0引用0
布農族(Bunun)為居住中央山脈南部高山的原住民,其生活領域北至濁水溪上游與泰雅族接觸,西至陳有蘭溪流域,西南在楠梓仙溪上游與阿里山鄒族接觸,南在荖濃溪上游和北絲鬮溪(鹿野溪)與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接觸,東至秀姑巒溪、卑南溪西側支流。
布農族有卓社群、郡社群、卡社群、丹社群、巒社群以及蘭社群六個社群。蘭社群(Takipulan)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社群,初到南投時即與郡社群分支,居住於阿里山附近的族人被鄒族同化,在高雄那瑪夏的族人被郡社群同化,布農族以語言作為區別我群最主要的標準,蘭社群語言已不存,故被認為已經邊緣化消失,以下不再提及。
布農族各社群原分布在濁水溪上游各支流,最北的卓社群位在卓社大山、干卓萬山與濁水溪上游之間,卡社群位在卓社大山以南的濁水溪支流卡社溪流域,丹社群位在較南的丹大山區及丹大溪流域,巒社群則在更南邊治茆山、巒大山及郡大溪的支流巒大溪流域,卡社群和丹社群由巒社群分出,卓社群再由卡社群分出,從地理分布上可看出是往北拓展的趨勢,郡社群則在諸社之南,陳有蘭溪至郡大溪流域間的巒大山、郡坑山、內茅埔至東埔一帶,郡社群沒有分支,人數最多。
布農族遷移的原因主要是找尋獵場,除此之外,因為游耕及人口增加導致的耕地需求、疾病與被迫遷移都是原因之一。馬淵東一等人所著「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將布農族的遷徙分為二期,第一期以發源地為中心,在附近的丹大溪、郡大溪流域成立各自的根據地,布農族的各部族在此時期確立。第二期是17世紀末開始的向外擴展,卡社群和卓社群並未參與,其他社群越過玉山向東方或南方推進,最遠到達內本鹿地區和新武路溪中上游,遍及中央山脈主脊能高山到內本鹿山的兩側山地;此期的遷移原因主要是人口增加,必須尋找新的獵場,大致可分三個階段,從臺中州向花蓮港廳下移動、從新武路溪及其支流向大崙溪流域移動、由大崙溪流域往內本鹿地區及高雄州下移動。
縱橫中臺灣、南臺灣的態勢到日本據臺後產生變化,明治39年(1906)佐久間佐馬太繼任臺灣總督,確立五年理蕃計畫,蕃務總長大津麟平在理蕃策中說:「理蕃事業之規劃殊非容易,蓋以該事業性質歧異,而範圍至為茫漠也,對此計畫無其他政治要素之法律、經濟、教育等教科書或先人之理論,亦無古來有實行經驗之詳細紀錄,而僅依當局者依實地經驗以定方針計畫。」「在從來懷柔政策之外,加以威壓,以圖推進理蕃事業,對於北蕃以威壓為主,懷柔次之,而對南蕃則以懷柔為主,威壓次之。然而威壓方法,古來雖屢見其實行,而其收效甚微,懷柔政策,亦復如是。余以為須先定事業之目標,經再三研究結果,認為問題在乎蕃人所有之槍器,倘蕃人不持槍器則育蕃自屬易事,反之,槍器存在其手中,則一旦歸順,終亦未可全信,即未可稱為蕃地已平定,故槍器實為理蕃之先解問題,槍器之處分即係理蕃上之建設也。」對於北蕃以威壓為主,懷柔次之,而對南蕃則以懷柔為主,威壓次之,對臺北的總督府來說是遠交近攻的策略,所以當北蕃問題解決,就可對南蕃施以威壓。五年理蕃計畫包括延長隘勇線以緊縮封鎖圈、組織隘勇隊搜索槍械彈藥、在收服地設警察機關加強戒備;槍械收繳,則是引發布農族人不滿的直接原因。
大正3年(1914)日人進行「南蕃槍枝收繳行動」,反抗事件相繼而起,較名的有大正3年霧鹿事件、大正4年(1915)喀西帕南事件、小川事件、大分事件、阿桑來戛事件、大正5年(1916)六龜里事件、大正6年(1917)丹大事件、大正8年(1919)初來事件、巴里蘭事件、大正10年(1921)托西佑事件、昭和6年(1931)檜谷事件、昭和7年(1932)大關山事件、昭和8年(1933)逢坂事件、昭和16年(1941)內本鹿事件,發起大分事件的拉荷•阿雷的抗爭從大正4年(1915)到昭和8年(1933),長達18年時間。
大分事件後,臺灣總督府採取兩樣措施,一是開鑿警備道路深入部落並設置駐在所,平時可就近監控,有事方便武力鎮壓抗爭,一是施行集團移住,將族人遷徙下山,使其失去山林的的屏障與謀生資源,並打破親族共居的部落習俗,削減糾集親族群起抗爭的機會。
昭和6年(1931)12月28日臺灣總督府發布「理蕃政策大綱」,將 「集團移住」列為施政重點之一。在1930至1940年代對布農族進行大規模的強迫遷移,目前布農族的分布情況就是強迫遷移的結果,可說是布農族史上第三期的遷徙,只是這次是非自然、被強制的。昭和8年(1933)發生三名丹社群人暗中購買槍枝被日警抓到,利用此事件強制丹社群2000人遷到離丹大社4天路程的花蓮卓溪鄉馬遠村,整個遷村過程花費3年時間,到昭和11年(1936)完成,東遷過程中很多人不適應而傷亡,3年期程一到,將丹大社房屋全部焚毀,丹大溪流域各社盡成廢墟。昭和13年(1938)日本人開始將內本鹿地區的布農族人移到都蘭山西側鸞山,將原本居住於此的漢人、阿美族人、卑南族人全部驅離,當年移入20戶22人,次年移入33戶409人,昭和16年(1941)內本鹿事件後,將尚在內本鹿地區的33戶409人移居到紅葉、北絲鬮溪社、鸞山、武陵、網綢社(錦屏),內本鹿的部落因此全被清空。
國民政府遷台後,對於居住深山、交通不便、缺少耕地、原居地無法發展者,為改善其生活分期進行移住。
目前的布農族主要分布在四縣市(花蓮、臺東、南投、高雄)八鄉(萬榮、卓溪、海端、延平、仁愛、信義、桃源、那瑪夏),巒社群主要分布在花蓮縣卓溪鄉各村及南投縣信義鄉的人和、地利、雙龍、明德、望美、豐丘;卡社群主要居住在南投縣信義鄉潭南村、地利村和雙龍村,以潭南村為主;卓社群主要居住於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及仁愛鄉萬豐、法治、中正等村;丹社群主要分布在南投縣信義鄉地利村及花蓮縣萬榮鄉馬遠村,尤其是馬遠村;郡社群是人數最多、分布最廣的一群,主要分布在臺東縣海端鄉、延平鄉、高雄市桃源區、那瑪夏區、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羅娜村、明德村、花蓮縣卓溪鄉古風村、卓清村、太平村。 布農族的遷移與分布 - BOX Notebook - udn部落格
布農族的遷移與分布 - BOX Notebook - udn部落格 https://bit.ly/3zrBah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