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社會對於手指月亮的禁忌,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在據傳是著於當時的道教經典《太上感應篇》的〈諸惡章〉中提到「唾流星,指虹霓,輒指三光,久視日月」都是被視為對神明大不敬的行為。其中的「三光」,指的便是日、月、星三種天體的光芒,「輒指三光」,便是指隨意對著這三種天體比劃。從這邊可以看出,對日月星辰的崇拜,是自古就有的漢人傳統。

〈臺灣人對自然現象的觀念與迷信〉一章中有著和指月亮割耳朵相當類似的禁忌。裡頭寫到:「傳說月亮有一把利刀,因此若是小孩子對祂說壞話,就會立刻被割傷耳朵」。這段記錄有兩處值得注意的內容。首先是當時傳說並非手指月亮,而是說壞話就會遭到懲罰

一九六九年,《臺灣民俗》一書裡記載的禁忌,卻是「禁以手指月,俗以指月會被月亮割斷耳朵。不慎指月,應即用手拜月亮求赦」。在經過四十多年後,禁忌的內容由咒罵改為手指,而懲罰也從割傷變成了更為嚴厲的割斷,並衍生出手拜月亮即能免除懲罰的規則

健康網》手指月亮會被割耳朵? 醫:恐是異位性皮膚炎 - 即時新聞 - 自由健康網

2021-09-18_1458422021-09-18_1457232021-09-18_145701

健康網》手指月亮會被割耳朵? 醫:恐是異位性皮膚炎 - 即時新聞 - 自由健康網

這不是月亮惹的禍:是過敏耳垂的特徵
台灣老一輩有一個習俗:不可以用手指著月亮,不然會被月亮割耳朵。
部分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耳垂下方會有一些刮痕的傷口。有些孩子是在耳朵後方,有些孩子是在耳垂下方,有部分則是連耳廓外部也會有濕疹的病灶。所以奶爸Dr.在看診的時候,會翻孩子的耳朵檢查。各位可以留意一下您家孩子或者自己,是不是耳垂或者耳朵後面也有這些痕跡呢?
我家小朋友還小的時候,有一次太太唱童謠哄小朋友睡覺,我在一旁好奇的聽著:不睡的孩子趕快睡,不然會有虎姑婆咬手指。
當下的感想是:香港的童謠跟台灣的固然有差別。但是台灣的童謠歌詞,怎麼這麼可怕?又咬手指又割耳朵?怎麼會睡得著?(4) Facebook https://bit.ly/2VTsxOQ


小時候的11種傳說!一名網友表示,「阿嬤說過,『飯粒要吃乾淨,才不會娶貓仔某(痲臉妻)』。還有什麼古早例嗎?歡迎分享。」結果許多人紛紛回憶,其中最多人提到「指月亮會被割耳朵」,有人直呼,「我被割過欸!後來指月亮都握拳頭。」對於這個傳說,醫師也發文解釋了。
原PO近日在「爆廢公社公開版」臉書社團發文,引發熱烈討論。許多人統整長輩說過的話,包括「抖腳會撿角,男抖窮、女抖賤」、「吃雞腳會把書撕破」、「坐桌腳會顧人怨」、「不能騎狗,不然娶某會落雨」、「室內不能撐傘,招陰」、「晚上不能吹口哨、笛子、哨子,也招陰」、「紅筆不能寫名字,會短命」、「枕頭不能坐,屁股會爛掉」、「筷子拿得遠嫁得遠。」
▲▼ 超級月亮,月亮,滿月,月球(圖/記者季相儒攝)
▲▼許多人小時候被告誡不能手指月亮,否則會被割耳朵。(圖/資料照/記者徐文彬攝)
▲▼超級月亮。(圖/記者徐文彬攝)
很多人也提到,長輩告誡「不能用手指月亮,否則會被割耳朵。」還有人表示,「印象中有被割過⋯覺得神奇又匪夷所思」;另一人也說,好像被割過兩次,有陰影,後來指月亮都握拳頭,跟小叮噹一樣。
對此,兒科醫師徐嘉賢曾在「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臉書提到,台灣老一輩有一個習俗:不可以用手指著月亮,不然會被月亮割耳朵;部分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耳垂下方會有一些刮痕的傷口,有些孩子是在耳朵後方,有些孩子是在耳垂下方,有部分則是連耳廓外部也會有濕疹的病灶。
徐嘉賢說,所以他在在看診的時候,會翻孩子的耳朵檢查,各位可以留意一下您家孩子或者自己,是不是耳垂或者耳朵後面也有這些痕跡呢?
指月亮會被割耳!長輩告誡的11件事 過來人:被割過!後來都握拳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nJGTN3
-------------------------------------
指月亮被割耳朵?她和妹妹「耳後全裂」 專家揭密都市傳說 | 娛樂星聞 https://bit.ly/3Cj20tI
「不能用手指月亮」是多數人從小熟悉的告誡之一,若是違反了這項禁忌的人,隔天睡醒後會耳朵被割傷。而也有部分的說法提到,如果不小心指到月亮,只要雙手合十誠心向月亮拜拜道歉,便能免於這項懲罰。這則禁忌所隱含的,是「以手指物或人」被視為「不禮貌」的象徵,一如長輩也常警告不能以手指神像,或是在路上要避免對著陌生人亂指;同時,也代表了漢人社會對於月亮的尊敬
漢人社會對於手指月亮的禁忌,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在據傳是著於當時的道教經典《太上感應篇》的〈諸惡章〉中提到「唾流星,指虹霓,輒指三光,久視日月」都是被視為對神明大不敬的行為。其中的「三光」,指的便是日、月、星三種天體的光芒,「輒指三光」,便是指隨意對著這三種天體比劃。從這邊可以看出,對日月星辰的崇拜,是自古就有的漢人傳統。
一九二一年出版的《臺灣風俗誌》,是研究日治時期臺灣民俗相當重要的一本著作。在該書〈臺灣人對自然現象的觀念與迷信〉一章中有著和指月亮割耳朵相當類似的禁忌。裡頭寫到:「傳說月亮有一把利刀,因此若是小孩子對祂說壞話,就會立刻被割傷耳朵」。這段記錄有兩處值得注意的內容。首先是當時傳說並非手指月亮,而是說壞話就會遭到懲罰,同時在日文原文裡用了「忽ち」一詞,強調懲罰是立刻發生,與現今熟悉的睡醒後會發現耳朵有傷痕不同。
然而到了一九六九年,《臺灣民俗》一書裡記載的禁忌,卻是「禁以手指月,俗以指月會被月亮割斷耳朵。不慎指月,應即用手拜月亮求赦」。在經過四十多年後,禁忌的內容由咒罵改為手指,而懲罰也從割傷變成了更為嚴厲的割斷,並衍生出手拜月亮即能免除懲罰的規則,幾乎與現代流傳的版本無異。
一九八○年由本土音樂家簡上仁創作的臺語童謠〈月娘別生氣〉,以誤指了月亮的小孩為視角,向月娘唱出「求饒」的歌。歌詞中唱到:「請妳毋通 舉小刀仔 割阮的雙邊耳」;在一九九二年《聯合報》一篇標題為「指月亮割耳朵」的文章也提到,作者小時候經常被大人警告不能用手比月亮,否則「在睡夢中會遭『它』割去雙耳」,此處所提懲罰,仍舊是割斷耳朵,和《臺灣民俗》的記錄一致。只不過,報導又另外強調這項禁忌尤其在上弦與下弦月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並指出高高掛在夜空的彎月「還真像一把銳利難當的鐮刀」。因此手比月亮與割耳的連結,或許正來自古人對弦月與鐮刀在外形上的聯想。
一九二一年出版的《臺灣風俗誌》寫道:「傳說月亮有一把利刀,因此若是小孩子對祂說壞話,就會立刻被割傷耳朵」。圖/Pexels
到了近代,以手指月亮的代價變為耳朵上的撕裂傷。或許是「割耳」一詞包含了太多解釋空間,但也很可能是比起失去雙耳,耳朵上的傷痕顯得更常發生,也更容易被人們流傳。從二○一一年到二○一五年,網路論壇 PTT 的 Marvel 板上共有七篇文章在討論割耳傳說,裡頭有許多是原本不相信這個傳說的人,在比了月亮後耳朵真的出現割傷,而文章底下的推文,也大多有著相似的遭遇。
有趣的是,二○一五年有人在 Marvel 板發文,說小時候曾經指完月亮,回到家後就發現耳廓外圍正在流血,因此一直以為那就是傳說裡的割耳朵。卻在長大後讀到有文章說割耳是發生在耳垂與臉頰的交界。發文者好奇地詢問究竟禁忌中的「割耳」,是耳朵的哪個部位?那篇文章引來許多人推文,但沒想到大家被割的位置莫衷一是,從耳廓外圍、耳垂,到耳背都有。這也代表雖然指月亮割耳朵的禁忌傳說從很早以前就開始流傳,但隨著時間演進,內容也展現出分歧。
長久以來,「指月亮會被割耳朵」都只被當作民間傳說。但在二○一五年,一位筆名「柚子醫師」的醫生指出,這個禁忌傳說的真相,很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根據柚子醫師的說法,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好發於嬰兒到幼童之間,反覆發作的慢性皮膚病。這項疾病會在頭皮、臉頰、脖子與耳朵等地方出現發癢的紅疹。由於癢是這項疾病的最大特徵,因此孩童們很容易在睡覺時或無意識間將患部抓到破皮甚至結痂,而隨著年紀增加,孩童會自動免疫於這種疾病。因此,醫生認為所謂的指月亮割耳朵,很可能只是因為過去衛生條件不如現代良好,孩童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機會高,再加上屬於皮膚炎好發部位的耳朵容易抓破皮,才產生了這樣的傳說。
雖然柚子醫師的說法某種程度上解釋了這項傳說針對小孩的原因,卻缺乏和「不能指月亮」這個禁忌結合的理由。退一步說,對於心智正開始發展、準備要認識這個世界的孩童而言,用手指任何好奇、感興趣的東西,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既然如此,為何這個傳說要針對月亮,而非其他事物呢?或許這個問題的答案,最終還是跟漢人社會的月亮信仰有關。傳統道教裡,月亮被神格化奉為太陰娘娘,而人們對月亮的崇拜,也衍生出許多想像和神話。有浪漫的如嫦娥奔月、玉兔傳說,卻也有嚴肅如指月割耳。或許正是月亮的圓缺變化,讓人們產生了溫柔和殘酷兩面性的想像。只要這份對月亮的崇拜與敬畏之心還在,這項禁忌就會繼續流傳下去吧。手指月亮會被割耳朵?真相竟是異位性皮膚炎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 - PanSci 泛科學 https://bit.ly/3i3sdoH


中秋月正圓,今天就來說說關於月亮很玄的事。中秋謠傳不能用手指月亮,原來真有這回事 | 匯流新聞網 https://bit.ly/3Ewn2Hm
小時候,應該都聽過大人這麼說:「不能用手指月亮,不然會被割耳朵喔!」就跟掉了牙放枕頭下,牙仙子會來收走;不乖的小孩,虎姑婆會來咬人一樣,是很多小鬼頭純真年代裡深信不疑的事。
長大後,當然大家都知道是無稽之談。偏偏關於指月亮這件事,身邊一定會有人弱弱的出聲:「可是我小時候有指過月亮,後來耳朵真的有一道傷口,還流血呢!」不相信的話,現場就做個調查,結果發現辦公室裡,居然有一半的人都曾被割過耳朵!
耳朵發炎,都是月亮惹的禍?
太奇怪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由於是皮膚上出現的傷口,所以早有醫生回答過這個問題:「這是因為小朋友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發作,跟手指了月亮沒關係,一切純屬巧合啦!」
還有書上這麼解釋,因為被大人警告指了月亮就會被割耳朵,孩子們不小心指了月亮後很害怕被割,所以常常用手指去確認耳後有沒有傷口。幼童本來就好發皮膚炎,加上手上有汗,細菌又多,結果就真的發炎了。
養生專家白雁則從氣血能量的角度提出另類觀點,她提到大自然、節氣、日月星辰等變化,都是帶有能量的磁場運轉,對人體難免會產生一些影響。
舉例來說,農曆初一十五,是月亮盈虧變化最大的時候,對海洋潮汐的影響也最大。而人體中70%的重量是液體,月球引力的磁場就像影響潮汐一樣,也會在我們的血液、荷爾蒙,甚至體內運行不息的氣循環上發揮作用。
氣血開關在耳,反映健康
許多研究發現,月圓月缺的週期變化,對人類健康有影響。例如月亮盈虧會增加如痛風、哮喘、膀胱疾病的發作;心血管系統的最佳狀態是在滿月期間;還有滿月時人的睡眠時間會縮短,而且睡眠較淺,對噪音更敏感。
講到聽覺敏感,接著我們再說一下耳朵,這裡佈滿微血管跟神經,本身就是極為敏感的器官。加上經絡穴道密布,像是三焦經循行於耳,三焦穴是氣穴,所以耳朵可以說是人體氣血的開關,經常揉捏耳朵三焦穴,不但可以美容保健,還可以調理氣血,特別是內分泌。
白雁指出,當人體氣血失調時,各種耳朵問題都可能出現,像是耳朵痛、耳朵癢、耳鳴、眩暈、聽力下降等。
而在季節變換的時候,特別是幼兒的耳朵皮膚上容易紅腫發炎、乾癢脫皮、乾裂出血,甚至引發過敏和濕疹,我們可以單純視作皮膚過敏狀況。但也可以回到氣血的角度,從月亮的磁場能量對生物潮汐產生的影響,衝擊到人體的氣血循環,並在氣血開關的耳朵上面反應出來,這樣解讀指月亮的民俗禁忌也是有一點道理的。中秋謠傳不能用手指月亮,原來真有這回事 | 匯流新聞網 https://bit.ly/3Ewn2Hm


手指月亮會被割耳朵、紅筆寫名字會短命!這些傳說你也聽過嗎?近日插畫師「小科科恰爾斯」用圖文帶大家回味,小時候嚇壞的「9大傳說」,一公開瞬間勾起網友滿滿回憶,直說「到現在都還有陰影!」 臉書粉專「小科科恰爾斯」貼出一張插畫,寫下「到了我們這一代,沒想到還能聽到長輩對孫子講了類似的傳說,看來還要流傳好一陣子」,還好奇問網友「你中過幾個呢?」   從他貼出的插畫可見,從小被嚇到大的9大傳說包含:晚上不能晾衣服、手指月亮會被割耳朵、偷看人家洗澡會長針眼、晚上剪指甲父母會折壽、紅筆寫名字會短命、半夜照鏡子梳頭可以看見另一半、筷子拿太遠嫁得比較遠、吃雞爪會撕破書、晚上吹口哨會招來阿飄…等。 圖/翻攝小科科恰爾斯臉書 文章一出,許多網友看了都狂點頭,紛紛留言「全中!直到現在還是會有陰影」、「小時候都會抓別人有沒有犯忌」、「當時就是不想留在家!故意筷子拿末端,真的嫁給外國人」、「現在繼續傳承嚇兒子」、「記得有次不小心指到月亮,當晚就一直摸耳朵還在不在」。 除此之外,網友也瘋狂加碼,「還有飯粒不能留碗!不然另一伴會是麻子臉」、「室內不能撐傘會引來阿飄」、「午夜12時對鏡子削蘋果,說會看見未來的先生」、「吃西瓜不吐籽肚子會長樹」、「不可坐在桌角,否則長大後會撿角」、「在客廳睡覺腳不能朝門口」。
指月亮會割耳朵?被嚇大的「9大傳說」 現在還有陰影│紅筆│短命│童年│TVBS新聞網 https://bit.ly/3tRgm1w

2021-09-18_1506502021-09-18_1502592021-09-18_151021

中秋節連假想吃吐司夾烤肉,但又怕致癌怎麼辦? | CitiOrange 公民報橘


月神又被稱為「太陰星君」或「月娘」,在庶民文化中保有聖潔、生育的形象。民俗專家林正義表示,古人天文知識不足,加上對日月星辰的崇拜,小孩隨意亂指月亮,在老一輩眼中可是相當不敬的行為,這時就會借用彎月似鐮刀的形貌,恐嚇小孩「若是亂指月亮就會在夜裡被偷割耳朵」。
林正義說,古代衛生習慣不佳,許多孩子容易因為異位性皮膚炎,在耳根等較脆弱的皮膚部分長瘡或出現濕疹,因為醫學不發達,人們容易把病徵和傳說連結,加上對月神的崇敬,才出現這些說法。
另有一說認為,在生活中用手指別人是相當不禮貌的行為,長輩怕孩子養成壞習慣,因此只要亂指月亮就會出言恐嚇,但看見孩子被嚇得面露懼色時,往往還會趕緊自圓其說,要孩子「雙手合十,快向月娘說聲對不起就沒事了!」週報》指月亮會被割耳朵? 其實是因為……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lENDJo


皮膚骨頭像「上萬螞蟻在爬」 醫:異位性皮膚炎近4成反覆發作難甩
陳 鈞凱2023年5月5日 週五 上午10:54皮膚骨頭像「上萬螞蟻在爬」 醫:異位性皮膚炎近4成反覆發作難甩 https://bit.ly/3nzqeye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皮膚到骨頭像有上萬隻螞蟻在爬!26歲的賴同學是法律研究所高材生,出生後一直受到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症狀最嚴重時,全身多達9成的皮膚發紅,劇癢難耐又持續脫屑,拚命用手抓也無法減緩。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統計,台灣10歲以上患者當中,有接近4成的人病情易反覆發作,醫學會就發布醫病共享決策工具,幫助病人更加瞭解自己的治療方式。
 台灣皮膚科醫學理事長、成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趙曉秋表示,全台約有30萬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10歲以上患者中有38%病情易反覆發作。傳統藥物治療多採取外用藥膏與口服類固醇,部分病人擔心類固醇副作用,治療意願不高,常拖到急性惡化才就醫,稍有好轉又停止正規醫療,造成病情反覆。
 以賴同學為例,陸續使用傳統抗組織胺與口服類固醇都無法有效控制,一度改用免疫調節劑,卻因為肝指數上升而停藥,直到接受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治療,癢感才獲得改善、消失,持續治療兩年後,皮膚病灶已經去除。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說,異位性皮膚炎是「皮膚屏障異常」和「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疾病,過去20年來傳統治療對中重度患者效果有限,僅能改善3至4成的皮膚症狀。
 黃毓惠指出,部分病人每天奇癢難耐,陷入「越癢越抓、越抓越癢」的惡性循環,就算只有10%的皮膚出現症狀,癢感也讓患者難以忍受。許多中重度患者都因為皮膚脫屑、傷口流血而體無完膚、失眠焦慮,更常受到周圍他人的異樣眼光,生理與心理壓力都相當龐大。
 正因為國內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以兒童和青少年為大宗,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強調,特別是正值青春期的患者,越早接受正規精準治療,越有益於成長發育,避免引起長期身心壓力,擁有良好生活品質。
 黃毓惠表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致病機轉相當複雜,尤其亞洲人種有多種免疫細胞與細胞激素參與其中,目前已有進階的口服免疫調節劑可以穩定控制病程;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則從發炎激素分泌的源頭進行抑制,多管齊下達到精準阻斷多重發炎反應,可有效改善惱人的皮膚病灶及搔癢症狀,後者也已新納入健保給付,對患者是新福音。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提醒,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目標是減少搔癢、減少紅腫與苔蘚化症狀,持續穩定控制疾病,改善生活品質。為了讓病友更瞭解治療、積極參與決策,以獲得最好疾病控制,醫學會也針對異位性皮膚炎推出「醫病共享決策」工具,幫助病人瞭解不同治療的療效、可能副作用,用藥方式與頻率,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療法,以提升治療順從性與滿意度。皮膚骨頭像「上萬螞蟻在爬」 醫:異位性皮膚炎近4成反覆發作難甩 https://bit.ly/3nzqey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