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50434574645456n7q39r1535043457221n40o82pp9q153504345693318ps1598171535043456880574p02n82315350434569488591q7pror1535043457003qr911391q11535043456858pp19n7nq2o1535043456912r0p809op3o21515924746624_382021-06-23_103912141n0006s026rrq998n421515924746624_90321515924746624_7882021-06-23_1033402021-06-23_1031322021-06-23_1031242021-06-23_103110

閱卷大臣把張謇的卷子定為第一,並特地向光緒帝介紹說:「張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於是張謇在41歲的時候,終於得中一甲第一名狀元,授以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官職。張謇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張謇則自覺地致力於推動彼時國家的經濟自由、社會自治與憲政轉型。張謇不會標榜「我的錢就是國家的錢」,但他從實業賺來的利潤都投入於教育、慈善、公益,二十多年來,他的公益捐獻「凡二百五十七八萬,仍負債六十萬有奇」,且「對於政府官廳無一金之求助」;在清末轟轟烈烈的國家立憲運動中,張謇也是一名積極的推動者與參與者。同樣都是晚清的商人,但張謇的境界是胡雪岩與盛宣懷難以企及的。毫無疑問,時代需要的不是胡雪岩與盛宣懷,而是張謇。

張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7月17日),字季直,號嗇庵,江蘇海門人,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
張謇是晚清時期立憲運動的領袖,曾主持發動了三次國會請願運動。在民國任工商部長時,他指出過去的措施,在「無導民興業之心」,卒之糜費而乏效果。今後部辦企業,概行停罷,悉聽民辦[1]。
張謇創辦了中國最早的民族輕工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元首毛澤東在談到中國民族工業時曾說:「輕工業不能忘記海門張謇」
他創辦了中國近代的第一所師範學校南通師範學校(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一部分系科遷入揚州成立揚州師範學院)以及中國第一家民辦博物館南通博物苑,以及中國第一家氣象台軍山氣象台以及高等學校南通大學。參與籌畫建立中國近代第一所高等師範學堂三江優級師範學堂,並參與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後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江南大學)、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即現河海大學)、復旦大學、吳淞商船專科學校(現上海海事大學、現大連海事大學)、江蘇省立水產學校(現上海海洋大學)等的籌建。
張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x2pAZm
張謇手書對聯
「四先生」
清咸豐三年五月廿五日(1853年7月1日),張謇生於江蘇海門常樂鎮。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故其後海門民間稱他為「四先生」。張家世代務農,到張謇父親時,已置田二十餘畝,併兼營糖坊。清咸豐六年(1856年)張謇4歲時,由父開始教識《千字文》。5歲時因背誦《千字文》無訛,父令隨伯、仲、叔三兄入鄰塾,從海門邱大璋先生讀書。12歲時,謇父自辟家塾,延請老家西亭宋效祁先生授讀其三子。14歲時,因效祁先生病故,父命謇負笈往西亭,從效祁先生的從子宋琳先生讀書,膳宿其家。15歲起,間亦從效祁子、江南鄉試舉人宋琛先生問業。
根據當地的不成文規定,祖上三代沒有功名的「冷籍」子弟不容易被錄取同治七年(1868年)16歲時為了走上科舉正道,經宋琛安排,身為冷籍子弟的張謇冒用如皋縣人張銓兒子張育才的名義報名注籍,經縣、州、院三試勝出,得隸名如皋縣學為生員。同治八年(1869年)張謇考中秀才。其後如皋張氏貪得無厭、索酬無已,後竟控訴於如皋官府,意在借官勒索,於是「冒籍案」發。自此連年纏訟,使張謇吃足了苦頭,家道也轉入困頓。幸賴原通州(今南通)知州孫雲錦、江蘇學政彭久余憐士惜才、曲為援護,屢費周折,才得以銷如皋控案。
前往南京投奔孫雲錦
同治十三年(1874年),張謇前往南京投奔孫雲錦。光緒二年(1876年)夏,應淮軍「慶字營」統領吳長慶邀請,前往浦口入其慶軍幕任文書,後袁世凱也投奔而來,兩人構成吳長慶的文武兩大幕僚,參與了慶軍機要、重要決策和軍事行動。光緒六年(1880年)春,吳長慶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見,張謇隨同前往。同年冬,吳長慶奉命幫辦山東防務,張謇隨慶軍移駐登州黃縣。
隨慶軍從海上奔赴漢城
光緒八年(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日本乘機派遣軍艦進抵仁川,吳長慶奉命督師支援朝鮮平定叛亂,以阻止日本藉機發動侵略戰爭。張謇隨慶軍從海上奔赴漢城,為吳長慶起草《條陳朝鮮事宜疏》,並撰寫《壬午事略》、《善後六策》等政論文章,主張反抗侵略,對外持強硬政策,由此受到南派「清流」首領潘祖蔭、翁同龢等的賞識。光緒十年(1884年)吳長慶奉調回國,駐防金州,袁世凱則留朝鮮接統「慶字營」。不久吳長慶病故,張謇離開慶軍回歸故里,繼續攻讀應試。
高中狀元
張謇從16歲錄取生員起,中經18歲、21歲、23歲、24歲、27歲前後5次赴江寧府應江南鄉試(俗稱南闈)均未中試。直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33歲,因孫雲錦官江寧府知府,子弟依例迴避,轉赴順天鄉試(俗稱北闈),才取中第二名舉人,俗稱「南元」(南人列北榜名次最先者),聲名漸著,成為「清流」著重延攬的對象,但此後張謇四次參加會試均遭失敗。
從1885年起,翁同龢、潘祖蔭等對張謇就有了提攜之意,特別是「期許甚至」、「薦而不中」,幾誤把他人卷子認作張謇而取中會元,更說明了提攜心情之迫切。(張謇34歲應禮部會試不中;37歲赴會試,試卷為無錫孫叔和所冒,孫中而張落;38歲應會試,試卷落在考素來「不為清議所齒」高熙喆和孫毓汶手中,會元選中杭州夏曾佑,張再次落第;40歲赴會試,試卷又被武進劉可毅所冒,劉中會元而張又落第。)因而,才有甲午年恩科試時翁同龢的迫不及待。
1894年,張謇因父命難違,第五次進京應試,終於中了一等第十一名,翁同龢將他改為第十名。殿試時,翁命收卷官坐著等張謇交卷,然後直接送到自己手裡,匆匆評閱之後,便勸說其他閱卷大臣把張謇的卷子定為第一,並特地向光緒帝介紹說:「張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於是張謇在41歲的時候,終於得中一甲第一名狀元,授以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官職。
「翁門」弟子中的決策人物
不久,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民族危機促使帝後兩黨矛盾有所激化。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擁戴光緒帝,好發主戰議論,其主要抨擊目標為畏日如虎的李鴻章,實際上都是藉以衝擊主和的後黨,企圖為虛有「親政」其名的皇帝爭取若干實權。名噪一時的新科狀元張謇,由於歷史淵源和政見相近,很快就成為「清流」的佼佼者,是「翁門」弟子中的決策人物。然而正在主戰、主和兩派鬥爭激烈之際,張謇因父喪循例回籍守制。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初,署理兩江總督張之洞奏派張謇舉辦通海團練,以防禦日本海軍隨時可能對長江下游的侵犯,由於清政府在中日戰爭中落敗並簽訂了《馬關條約》,通海團練半途而廢。同年底,加入康有為組織的上海強學會。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初,張之洞奏派張謇、陸潤庠、丁立瀛分別在通州、蘇州、鎮江設立商務局,張謇與陸潤庠分別在南通和蘇州創辦了大生紗廠與蘇綸紗廠。
大生紗廠最初確定是商辦,張謇試圖通過官招商辦、官商合辦來集股籌款,但收效甚微,籌集資金十分有限。張謇無可奈何,只得向官府尋求援助,1896年11月,張謇通過曾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商務大臣的劉坤一,將光緒十九年(1893)張之洞搞「洋務」時用官款向美國買來辦湖北織造局擱置在上海的一批已經鏽蝕的官機40800錠,作價50萬兩入股,作為官股,恰在此時,以官督商辦及官商合辦形式壟斷洋務企業的盛宣懷也正要買機器,便把這批機器與張謇對分,各得20400錠,作價25萬兩官股,另集25萬兩商股。官股不計盈虧,只按年取官利,因而變成「紳領商辦」性質。
在唐閘創辦大生紗廠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大生紗廠正式在通州城西的唐家閘陶朱垻動土興建,次年大生紗廠建成投產。經過數年的慘澹經營,大生紗廠逐漸壯大,到光緒三十年(1904年),該廠增加資本63萬兩,紗錠2萬餘枚。光緒三十三年(1907)又在崇明久隆鎮(今屬啟東市)創辦大生二廠,資本100萬兩,紗錠2.6萬枚。到宣統三年(1911年)為止,大生一、二兩廠已經共獲淨利約370餘萬兩。1901年起在兩江總督劉坤一的支持下,在呂泗、海門交界處圍墾沿海荒灘,建成了紗廠的原棉基地--擁有10 多萬畝耕地的通海墾牧公司。隨著資本的不斷積累,張謇又在唐閘創辦了廣生油廠,復新麵粉廠,資生冶廠等,逐漸形成唐閘鎮工業區,同時,為了便於器材,機器和貨物的運輸,在唐閘西面沿江興建了港口──天生港,以後,天生港又興建了發電廠,在城鎮之間,鎮鎮之間開通了公路,使天生港逐步成為當時南通的主要長江港口。19世紀末近代經紡工業的出現,使南通的城市功能由交換為主轉為生產為主,南通成為中國早期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基地之一。
發展民族工業需要科學技術,這又促使張謇去努力興辦學堂,並首先致力於師範教育。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張謇應兩江總督劉坤一電邀赴江寧討論興學之事,劉坤一贊成,而藩司吳、巡道徐、鹽道胡阻撓。張謇嘆息不已,乃與羅叔韞、湯壽潛等同人籌劃在通州自立師範,計以張謇從任辦通州紗廠五年以來應得未支的公費連本帶息2萬元,另加勸集資助可成。同年7月9日通州師範擇定南通城東南千佛寺為校址開工建設,翌年正式開學,這是中國第一所師範學校,它的建設標誌著中國師範教育專設機關的開端。
創辦吳淞商船專科學校
1905年,張謇與馬相伯在吳淞創辦了復旦公學,這就是復旦大學的前身。1907年創辦了農業學校和女子師範學校,1909年倡建通海五屬公立中學(即今南通中學)。1912年創辦了醫學專門學校和紡織專門學校、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河海大學前身),並陸續興辦一批小學和中學。1909年,張謇創辦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船政科,因地處吳淞,曾一度稱「吳淞商船專科學校」。解放後,學校改組為上海航務學院。1953年,上海航務學院、東北航海學院、福建航海專科學校合併成立大連海運學院,也就是今天的大連海事大學。 1912年,張謇在老西門創辦江蘇省立水產學校,1913年全校遷往吳淞,故稱「吳淞水產專科學校」, 今天上海海洋大學的前身。 1917年,張謇支持下,同濟醫工學堂(同濟大學的前身)在吳淞復校。 1921年,上海商科大學在上海成立。上海商科大學前身是南京師範高等學校,後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擴展為國立東南大學,張謇是國立東南大學主要創建人之一。重視職業教育,師範學校的測繪、蠶桑等科發展成為十幾所職業學校,其中以紡織、農業、醫學三校成績顯著,以後各自擴充為專科學校,1924年合併為南通大學。 與近代南通大學有著同源血脈關係的高校還有:東華大學、江蘇農學院(後併入揚州大學)、蘇州醫學院(後併入蘇州大學)等。中國的第一所師範學校——南通師範學校(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一部分系科遷入揚州成立揚州師範學院)及中國第一所特殊教育學校——聾啞學校(現為南通特殊教育中心)。
創建國內第一所博物館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張謇在通州建立了國內第一所博物館——南通博物苑。1915年建立了軍山氣象台。此外還陸續創辦了圖書館、盲啞學校等。
投身政壇
1909年被推為江蘇咨議局議長。1910年發起國會請願活動。1911年任中央教育會長,江蘇議會臨時議會長,江蘇兩淮鹽總理。
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其被任為實業總長,但張未有就職,堅持留在南通經營他的墾殖事業,並建立軍山氣象台[2]。同年5月,張謇聯絡其他立憲派成立了共和黨,協助袁世凱鞏固政權,隨後又以共和黨為基礎,聯合梁啓超的民主黨於10月間成立了擁袁的進步黨,以對抗國民黨。
1913年3月宋教仁案後,張謇以「調停者」身份向黃興等人遊說,極力主張「法律解決」,堅決反對南方革命勢力討袁,及至「二次革命」 爆發,張謇將戰爭責任推到革命派身上,而且聲明擁袁反孫的政治立場[3]。
1913年至1914年任北洋政府工商總長兼農林總長、農商總長,1914年兼任全國水利局總裁。後因目睹列強入侵,國事日非,毅然棄官,全力投入實業教育救國之路。
1918年10月23日與熊希齡、蔡元培等人發起組織了「和平期成會」。張謇乃科甲出身,狀元及第,書法自有根底,楷、隸、行、草兼擅,沉穩深秀,傳世以行楷為多,隸書絕少見,然此副一則為隸,另則長言龍門,筆法瘦硬,縱橫飛動,妙得《禮器碑》,《石門頌》精髓,偶參篆書體勢,古雅清新,更是絕品中之精品。
1922年,商業精神領袖、「狀元企業家」張謇破產。1926年8月24日,張謇病逝,享年73歲。[4]陪葬品是:一頂禮帽、一副眼鏡、一把摺扇,還有一對金屬的小盒子,分別裝著一粒牙齒,一束胎髮。[5]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8月24日,張謇墓被紅衛兵當做「四舊」砸毀,張謇的孫女張柔武目睹墓中葬物。
家庭
農商總長張季直先生夫人吳道愔女士肖像
張謇的父親為張彭年。
張謇兄弟共五人,分別為:老大張譽、老五張警(葛氏夫人所生,老五早年夭折)。老二張謩、老三張詧、老四張謇(金氏夫人所生)。
張謇的原配為徐氏,並納有四妾,分別為陳氏、管氏、吳氏與梁氏。其中徐氏為曾其生下一女兒,但不幸早夭。直至1898年張謇46歲時,吳氏才為其生下獨子張孝若。
紅粉知己刺繡家沈壽
與刺繡家沈壽為紅粉知己。1921年6月8日,沈壽與世長辭,時年48歲。此時年近七旬的張謇撲倒在沈壽的遺體上嚎啕大哭。沈壽去世後,張謇按照沈壽的遺願把她安葬在能望見長江和蘇南土地的黃泥山南麓,墓門石額上鐫刻著張謇親筆楷書:『世界美術家吳縣沈女士之墓闕』。墓後立碑,碑的正面鐫刻著張謇撰寫的〈世界美術家吳縣沈女士靈表〉。
張謇杜門謝客,早晚與沈壽的遺像相對晤,一口氣寫了四十多首〈憶惜詩〉[6]。
沈壽彌留之際將《耶穌像》贈送給張謇,後者將它珍藏在南通博物苑中。抗戰爆發,這幅繡品一度存於上海一家銀行的保險櫃裡,之後去向不明。經過張謇海外親屬的多方查找,於1970年代找到。1980年代末期,由張謇先生後人帶回中國,捐贈給南京博物院[7]。
著作
生前定稿有《張季子九錄》及張謇日記。上海與台灣均有版本,南通圖書館有藏其手稿與印刷本[8]。
《雪宧(yí)繡譜》,由著名刺繡家沈壽口授,張謇執筆。是中國第一本刺繡技法論著。
張謇紀念館
主條目:張謇紀念館
張謇紀念館位於江蘇海門市常樂鎮狀元街東首,是一所靈秀的江南園林式建築。占地面積為33畝,園內建築古樸凝重、去徑深幽,具有小橋流水的詩意。園內珍藏的上千件珍貴圖片和事物,從各個不同側面反映了張謇先生艱苦創業、實業救國的一生。
身後
墓園名為「嗇園」,為狼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文革期間,張謇成為了紅衛兵「清算」的對象,1966年8月24日凌晨,紅衛兵砸開了張謇墓,但出乎意料的是,陪葬品僅是一頂禮帽、一副眼鏡、一把摺扇和一對金屬小盒,分別裝著一隻盡根牙,一束胎髮。
很多「老南通」尊稱張謇為「張四先生」,因為他排行老四[9]。
評價
張謇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1956年2月,毛澤東在接見黃炎培,談到中國民族工業時曾說:「中國的輕工業不能忘記海門的張謇」[9]。
如果以晚清三大商人胡雪岩、盛宣懷與張謇做比較:在盛宣懷和胡雪岩身上,我們看不到商人的獨立性,我們只看到商人對官場的臣服與逢迎、權力對商業的睥睨和干預。站在晚清這個「歷史的拐彎處」,胡雪岩與盛宣懷顯然只是隨波逐流者,並不具備的社會關懷與政治自覺胡與盛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只能停留在慈善捐獻的層次張謇則自覺地致力於推動彼時國家的經濟自由、社會自治與憲政轉型。張謇不會標榜「我的錢就是國家的錢」,但他從實業賺來的利潤都投入於教育、慈善、公益,二十多年來,他的公益捐獻「凡二百五十七八萬,仍負債六十萬有奇」,且「對於政府官廳無一金之求助」;在清末轟轟烈烈的國家立憲運動中,張謇也是一名積極的推動者與參與者。同樣都是晚清的商人,但張謇的境界是胡雪岩與盛宣懷難以企及的。毫無疑問,時代需要的不是胡雪岩與盛宣懷,而是張謇。
城建貢獻
張謇被視為近代南通的締造者,南通人當其作最為敬仰的先賢。張謇當時創建的企業、各項事業吸收了當地幾乎所有的勞動力,他辦的慈善公益機關接收了其餘的弱勢群體,到張謇晚年,南通及其周邊的公路已有500里,這在當時民國是較為領先的[10]。其對城市舊城進行合理的擴建,在新區開拓城市新的發展空間,活躍市容,並重視城市景觀的創造。還有意識培養了南通的總建築師
張謇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x2pAZm
------------------------
張孝若編着的《最艱難的創業者(狀元實業家張謇傳)》講述了清末狀元張謇毅然放棄仕途,回鄉創業,幾經失敗終取得巨大成功的故事。
張謇在30年間在各方勢力的夾縫中瘋長,創辦大小企業數十家,建設完備的公共設施,一手造就「中國近代城」——南通,贏的崇高的國際聲譽,被尊為中國民營企業家人。希望通過張謇艱難創業的過程給當下年輕創業者以及職場中人以有益的幫助。
張孝若,(1989-1935),江蘇南通人,近代實業家張謇之子,自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畢業后回國輔佐父親,1922年任北洋政府歐美日九國實業考察專使,多次前往歐美考察。曾擔任江蘇省議會議員、吳佩孚聯軍司令部參贊、淮海實業銀行總經理等職。1926年張謇去世后,繼任大生紗廠等企業董事長、私立南通大學校長。1935年10月17日,於上海遭仆人暗殺,時年37歲。
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序
傳記是中國文學里最不發達的一門。這大概有三種原因:第一是沒有崇拜偉大人物的風氣;第二是多忌諱;第三是文字的障礙。
傳記起於紀念偉大的英雄豪傑。故柏拉圖與謝諾芳(色諾芬)念念不忘他們那位身殉真理的先師,乃有梭(蘇)格拉底的傳記和對話集。故布魯塔奇追念古昔的大英雄,乃有他的「英雄傳」。在中國文學史上,所有的幾篇稍稍可讀的傳記,都含有崇拜英雄意義,如司馬遷的《項羽本紀》便是一例。唐朝的和尚崇拜那十七年求經的玄奘,故《慈恩法師傳》為中古最詳細的傳記。南宋的理學家崇拜那死在黨禁之中的道學領袖朱熹,故朱子的年譜成為最早的詳細年譜。
但崇拜英雄的風氣在中國實在最不發達。我們對於死去的偉大人物,當他剛死的時候,也許送一副挽聯,也許謅一篇祭文。不久便都忘了!另有新貴人應該逢迎,另有新上司應該巴結,何必去替陳死人算爛賬呢?所以無論多麼偉大的人物,死后要求一篇傳記碑志,只好出重價向那些專做諛墓文章的書生去購買傳記的文章不出愛敬崇拜,而出於金錢的買賣,如何會有真切感人的作品呢?
傳記的最重要條件是記實傳真,而我們中國的文人卻最缺乏說老實話的習慣。對於政治有忌諱,對於時人有忌諱,對於死者本人也有忌諱。聖人作史,尚且有什麼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的謬例,何況后代的諛墓小儒呢!
故《檀弓》記孔氏出妻,記孔子不知父墓,《論語》記孔子欲赴佛胖之召,這都還有直書事實的意味,而后人一定要想出話來替孔子洗刷。后來的碑傳文章,忌諱更多,阿諛更甚,只有歌頌之辭,從無失德可記。偶有誹謗,又多出於仇敵之口,如宋儒詆誣王安石,甚至於偽作《辨奸論》。這種小人的行為,其弊等於隱惡而揚善。故幾千年的傳記文章,不失於諛頌,便失於詆誣,同為忌諱,同是不能紀實傳信。
傳記寫所傳的人最要能寫出他的實在身份,實在神情,實在口吻,要使讀者如見其人,要使讀者感覺真可以尚友其人。
但中國的死文字卻不能擔負這種傳神寫生的工作。我近年研究佛教史料,讀了六朝唐人無數的和尚碑傳,其中百分之九十八九都是滿紙駢儷對偶,讀了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東西。直到李華、獨孤及以下,始稍稍有可讀的碑傳。但后來的「古文」家又中了「義法」之說的遺毒,講求字句之古,而不注重事實之真,往往寧可犧牲事實以求某句某字之似韓似歐,硬把活跳的人裝進死板板的古文義法的爛套里去,於是只有爛古又,而決沒有活傳記了。
因為這幾種原因,二千年來,幾乎沒有一篇可讀的傳記。因為沒有一篇真能寫生傳神的傳記,所以二千年中竟沒有一個可以叫人愛敬崇拜、感發興起的大人物!並不是真沒有可歌可泣的事業,只都被那些諛墓的死古文駢文埋沒了。並不是真沒有可以叫人愛敬崇拜、感慨奮發的偉大人物,只都被那些濫調的文人生生地殺死了
近代中國歷史上有幾個重要人物,很可以做新體傳記的資料。遠一點的如洪秀全、胡林翼、曾國藩、郭嵩燾、李鴻章、俞樾;近一點的如孫文、袁世凱、嚴復、張之洞、張謇、盛宣懷、康有為、梁啟超,這些人關系一國的生命,都應該有寫生傳神的大手筆來記載他們的生平,用綉花針的細密功夫來搜求考證他們的事實,用大刀闊斧的遠大識見來評判他們在歷史上的地位。許多大學的史學教授和學生,為什麼不來這里得點實地訓練,做點實際的史學功夫呢?是畏難嗎?是缺乏崇拜大人物的心理嗎?還是缺乏史才呢?
張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這是誰都不能否認的。他獨立開辟了無數新路,做了三十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於一方,而影響及於全國。終於因為他開辟的路子太多,擔負的事業過於偉大,他不能不抱着許多未完的志願而死。這樣的一個人是值得一部以至於許多部詳細傳記的。
他的兒子孝若先生近年發誓用全副精力做季直先生的傳記。他已費了幾年工夫編輯季直先生的全部著作,自己親手整理點讀。這部全集便是絕大的史料。還有季直的朋友的書信,保存在南通的,也有近萬封之多,這也是重要史料。季直先生自己又編有年譜,到七十歲為止,此外還有17I記,這都是絕可寶貴的材料。有了這些材料做底子,孝若做先傳的工作便有了穩固的基礎和堅實的間架了。
孝若做先傳還有幾樁很重要的資格。第一,他一生最愛敬崇拜他的先人,所以他的工作便成了愛的工作,便成了宗教的工作。第二,他生在這個新史學萌芽的時代,受了近代學者的影響,知道愛真理,知道做家傳便是供國史的材料,知道愛先人莫過於說真話,而為先人忌諱便是玷辱先人,所以他曾對我說,他做先傳要努力做到紀實傳真的境界。第三,他這回決定用白話做先傳,決定打破一切古文家的碑傳義法,決定采用王懋竑《朱子年譜》和我的《章實齋年譜》的方法,充分引用季直先生的著作文牘來做傳記的材料,總期於充分表現出他的偉大的父親的人格和志願。
有了這幾種資格,我們可以相信孝若這篇先傳一定可以開兒子做家傳的新紀元,可以使我們這些愛敬季直先生的人添不少的了解和崇敬。
胡適
民國十八年(1929)十二月十四夜
博客來-最艱難的創業者:狀元實業家張謇傳 https://bit.ly/3xXC44X
-------------------
張季直(張謇)(1853年5月25日——1926年7月17日),江蘇南通人,字季直,號嗇庵,出生於當時江蘇省海門直隸廳常樂鎮(現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市常樂鎮) ,中國近代著名的實業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為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
毛澤東同志在談到中國民族工業時曾說:「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 創辦了[大生紗廠]發展了民族工業。 張謇逝世以後,胡適這樣評價他:"張季直(張謇)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他獨力開闢了無數新路,做了30年的開路先鋒,養活了幾百萬人,造福於一方,而影響及於全國。 終於因為他開闢的路子太多,擔負的事業過於偉大,他不能不抱著許多未完的志願而死。 "雖然自古以來,不以失敗論英雄,但胡適對張謇的評價還是恰當地概括了這位狀元實業家的一生。
生平
張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故海門民間稱他為"四先生"。 張家世代務農,到張謇父親時,已置田二十余畝,並兼營糖坊。 清鹹豐六年(1856年)張謇4歲時,由父開始教識《千字文》。 5歲時因背誦《千字文》無訛,父令隨伯、仲、叔三兄入鄰塾,從海門邱大璋先生讀書。 12歲時,謇父自辟家塾,延請西亭宋效祁先生授讀其三子。 14歲時,因效祁先生病故,父命謇負笈往西亭鎮,從效祁先生的從子宋琳先生讀書,膳宿其家。 15歲起,間亦從效祁子、江南鄉試舉人宋琛先生問業。 同治七年(1868年)16歲時,由於祖上是三代沒有功名的冷籍,為了走上科舉正道,經宋琛安排,謇冒用如皋縣人張銓兒子張育才的名義報名注籍,經縣、州、院三試勝出,得隸名如皋縣學為生員。 同治八年(1869年)張謇考中秀才。 其後如皋張氏貪得無厭、索酬無已,後竟控訴於如皋官府,意在借官勒索,於是"冒籍案"發。 自此連年纏訟,使張謇吃足了苦頭,家道也轉入困頓。 幸賴通州知州孫雲錦、江蘇學政彭久余憐士惜才、曲為援護,屢費周折,才得以銷如皋控案。 張謇從16歲錄取生員起,中經18歲、21歲、23歲、24歲、27歲前後5次赴江寧府應江南鄉試(俗稱南闱)均未中試。 直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33歲,因孫雲錦官江寧府尹,子弟依例迴避,轉赴順天府鄉試(俗稱北闱),才取中第二名舉人,俗稱"南元"(南人列北榜名次最先者),聲名漸著,成為"清流"著重延攬的物件,但此後張位數四次參加會試均遭失敗。 從1885年起,翁同到期、潘祖蔭等對張最會有了提攜之意,特別是"期許甚至"、"薦而不中",幾次誤把他人捲子認作張最會加育而取中會元,更說明瞭提攜心情之迫切,因而才有甲午恩科試時翁同義大利的志在必得。 (張謇34歲應禮部會試不中;37歲赴會試,試卷為無錫孫叔和所冒,孫中而張落;38歲應會試,場中誤以陶世鳳卷為張位數卷,陶中"會元"而張落第;40歲赴會試,試卷又被武進劉可毅所冒,劉中會元而張又落第。 ) 光緒十三年(1887年)張謇隨孫雲錦赴開封府任,協助治河救災,並擬訂《疏塞大綱》。 光緒十四年(1888年)以後,又應聘主持贛榆選青書院、崇明瀛州書院、江寧文正書院、安慶經古書院等。 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壽辰設恩科會試,張謇奉父命再次進京參加禮部恩科會試。 二月,禮部會試,取中第六十名貢士;三月,禮部複試時中一等第十名,"初定十一,常熟師改第十";四月二十四日殿試時翁同桶命收卷官坐候張位數交卷,然後直接送到自己手裡,匆匆評閱後,竭力加以拔擢。 翁同穆勒不但做了其他閱卷大臣的工作,把張謇的捲子定為第一,還在光緒帝引見時,特地介紹說: "張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 ,張謇得中一甲一名狀元,循例授六品翰林院修撰。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初,張之洞奏派張謇、陸潤庠、丁立瀛分別在通州、蘇州、鎮江設立商務局,張謇與陸潤庠分別在南通和蘇州創辦了大生紗廠與蘇綸紗廠。 發展民族工業需要科學技術,這又促使張謇去努力興辦學堂,並首先致力於師範教育。 1905年,張謇與馬相伯在吳淞創辦了復旦公學,這就是復旦大學的前身。 紗廠的成功為張謇以企業家之力辦社會化之事提供了充足的資金支援。 他先後創辦了通州師範學校、復旦公學、南通博物館、圖書館、公園等。 然而,張謇想幹的事業太多了,教育、慈善、公益等事業所耗的巨額資金遠遠超出了他所辦企業的承受能力。 1925年,大生各廠被銀行及其他團體接辦。 1926年7月17日,心力交瘁的張謇帶著對事業的不捨病逝。
故事編輯 語音
清末狀元張系直自幼苦讀,十六歲赴州試卻名落孫山。 考完試回到學塾,塾師覺得很不光彩,大聲呵斥說:"要是有一千人去考,取九百九十九人,只有一個人不取,這個人就是你張季直! "老師的話讓張季直非常難過,他決心記住"恥辱"。 在睡覺的時候,他用筷子將髮辮別住,只要頭一動,身子一翻,立即醒來,不管天亮與否,就坐起來讀書。 兩年苦讀后,張季直成為了甲午狀元。
張季直_百度百科 https://bit.ly/3gPHo4q
------------------
張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號嗇庵。祖籍江蘇常熟土竹山,生於江蘇省海門直隸廳長樂鎮(今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常樂鎮)。光緒二十年(1894年)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
  光緒二十年(1894年),張謇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奉張之洞之命創辦大生紗廠。宣統元年(1909年),被公推為江蘇咨議局議長。宣統二年(1910年),發起國會請願活動。宣統三年(1911年),任中央教育會會長,江蘇議會臨時議長,江蘇兩淮鹽總理。民國元年(1912年),起草清帝退位詔書,在南京政府成立後,任實業總長;同年,改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總長。民國4年(1915年),因袁世凱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部分要求,張謇憤然辭職。民國7年(1918年)10月23日,與熊希齡、蔡元培等人發起組織了“和平期成會”。民國8年(1919年),建成南通更俗劇場。民國11年(1922年),棉紡織業危機,導致張謇的事業全面崩盤,大生紗廠走向衰落。
  民國15年(1926年)8月24日,張謇在南通病逝,享年73歲。
  張謇主張 “實業救國”,是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一生創辦了20多家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
張謇的個人生平
  科舉之路
  張謇的科舉之路仿佛是《儒林外史》中的一個片段,其中不乏荒誕之處,但他的確繼承了儒家知識分子的理想和自尊。
  1853年7月1日(清咸豐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張謇出生於江蘇通州(今南通)海門常樂鎮。張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張家世代務農,直到張謇的父親張彭年時,才在務農之餘兼營一個製糖的作坊。
  張謇4歲時起,父親張彭年開始教他學習《千字文》。到5歲,張謇已經可以完整無誤地背誦《千字文》,於是父親將他送進私塾讀書。但是張家祖上三代沒有人獲得過功名,也就是所謂“冷籍”。當時科舉規定“冷籍不得入試”。為了取得應試資格,張謇15歲時由他的一位老師宋琛安排,結識了鄰近如皋縣的張家。張家同意張謇冒充自家的子嗣報名獲得學籍。16歲,張謇考中了秀才。
  但是從此如皋縣張家開始用冒名一事來要挾張謇,連續索要錢物,最後索性將張謇告上了公堂,要求得到一筆高昂的酬金。這一場訴訟延續了幾年,令張謇十分狼狽,家道也因此困頓下來。幸而張謇的老師們愛惜他的才華,為他四處斡旋。當時的通州知州孫雲錦也出面為他調解,將此事上報給江蘇學政,繼而上書禮部。直到張謇20歲時,此案終於告終,禮部同意張謇重填履歷,撤銷控案,恢復通州原籍。
  “冒籍案”結案後第二年,孫雲錦調往江寧(今南京),邀請張謇入幕同往。在江寧,張謇認識了孫雲錦的世交,淮軍“慶字營”統領吳長慶,此後成為吳的幕僚。吳長慶對張謇有不可忽略的提攜之功,所以張謇一直敬重吳長慶。
  1880年吳長慶奉命督辦山東海防,張謇隨同到了山東登州。第二年,科舉不第的袁世凱來到登州投奔吳長慶。吳長慶認為袁世凱學識疏淺,命他在營中讀書,由張謇教導他。因此袁世凱當時對張謇行的是弟子之禮。袁世凱初到的時候,因為不得吳長慶重用,頗為鬱郁不得志。後來張謇向吳長慶舉薦袁世凱,此後張袁二人成為吳長慶的文武兩大幕僚。
  功名之路
  從16歲中秀才到27歲之間,張謇每兩年就去江寧參加一次鄉試,先後5次都未得中。1882年,北韓發生了“壬午兵變”,日本乘機派兵進抵仁川。為了阻止日本吞併北韓,吳長慶奉命率兵赴朝平定局勢,張謇隨同到了漢城。因為身處政治風暴中心的緣故,張謇雖然人在漢城,但是他所撰寫的政見和議論很快傳回北京,引起了高層官員的註意。他所撰寫的《條陳北韓事宜疏》、《壬午事略》、《善後六策》等政論主張對外持強硬政策。這受到了光緒的帝師,時任戶部尚書的翁同龢的賞識。翁同龢在政治上與慈禧不和,擁護光緒掌權,正需有人充實陣營,從此便不遺餘力地提攜張謇。
  在北韓不多時,因為李鴻章不喜歡吳長慶,慶軍被拆分為正副營。吳長慶率正營回國;袁世凱則率領慶軍副營留守北韓,幫助北韓練習新軍,袁氏的崛起就是從這裡開始。袁世凱很快轉而投靠了李鴻章,這令回國失勢的吳長慶更加抑鬱,不久病終。張謇痛斥了袁世凱一番,二人絕交多年,一直到辛亥革命以後。
  在這個時期,張謇可以躋身官場的機會很多。北韓希望以“賓師”的待遇留住他。而李鴻章雖不喜吳長慶,但卻非常樂意上書推薦張謇在朝中任事。吳長慶病故後,北洋大臣李鴻章和兩廣總督張之洞同時向他發出禮聘,邀其入幕。但張謇一概婉拒,人稱“南不拜張北不投李”,回到通州故里,繼續攻讀應試。這大約是一個舊時讀書人內心的自尊——希望靠自己考取功名,名正言順地踏入仕途。
  1885年,張謇終於在鄉試中考中了第二名舉人。此後張謇開始參加禮部會試,向科舉的最高階段進發。很富戲劇性的是,當時翁同龢、潘祖蔭等"清流"黨人對他著力延攬,在禮部會試中暗中識別他的卷子,結果卻連著三次誤認了別人的卷子,將別人取中。1889年,張謇參加會試,結果“清流”的考官們將無錫孫和的卷子認作張謇的,孫考中而張落第。潘祖蔭因此氣憤不已,拒絕接受孫的拜見。1890年第三次會試,這次陶世鳳的卷子被誤認了,結果陶考中會元,張謇又落第。1892年第四次會試,考官們又誤認了劉可毅的卷子,張謇再次落第。
  到1894年,也就是甲午年,因為慈禧六十壽辰特設了恩科會試。心灰意冷的張謇因父命難違,第五次進京應試。這次在禮部會試,張謇被取中第六十名貢士。三月禮部覆試時中了一等第十一名,翁同龢將他改為第十名。四月殿試時翁同龢的提攜之心已經迫不及待。他命收捲官坐著等張謇交卷,然後直接送到自己手裡,匆匆評閱之後,便勸說其他閱卷大臣把張謇的卷子定為第一,並特地向光緒介紹說:“張謇,江南名士,且孝子也。”於是張謇在41歲的時候,終於得中一甲一名狀元,授以六品的翰林院修撰官職。
  就在這一年,甲午戰爭爆發,北洋水師慘遭失敗。“清流”將目標對準李鴻章,藉此衝擊主和的“後黨”。張謇上疏彈劾李鴻章,文中稱“(李鴻章)以四朝之元老,籌三省之海防,統勝兵精卒五十營,設機廠學堂六七處,歷時二十年之久,用財數千萬之多,一旦有事,但能漫為大言,脅制朝野。曾無一端立於可戰之地,以善可和之局”,並要求朝廷“另簡重臣,以戰求和”。甲午之恥令張謇深感 仕途之無聊,他在筆記中寫道:"願為小民盡稍有知見之心,不願廁貴人更不值計較之氣;願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願居八命九命可恥之官。"不久張謇的父親去世,張謇回到故鄉守孝,從此離開了清朝的政治中心。
   縱觀張謇的功名之路,既有科舉中的種種荒誕之處,又令人不禁欽佩他的堅持和自尊。如果張謇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如果他求取功名的目標是官權利祿,那麼北韓平叛之後他既可以留在北韓受人尊奉,也可以在李鴻章等大員的舉薦下直接獲得官職。可是張謇求取功名更像是一種自我實現。在他心目中,通過科舉得到認可和榮譽是一個讀書人成功的正道,其他方式都無法見容於他的自尊。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前41年。而一旦完成了這個過程,功名為他帶來的結果卻讓他感到失落。所以說他的內心有強烈的理想主義。同時張謇因為出身農家的緣故,富有草根情節,他的那句“願為小民盡稍有知見之心,不願廁貴人更不值計較之氣”就是一個寫照。這種理想主義和草根情節的交織是他後半生經營生涯的靈魂支柱,既成就了他,但或許也造成了他現實上的失敗。
  投身商海
  張謇以狀元的身份投身商海,似乎並沒有給他帶來很多實際的方便。因為籌資無門,原本計劃民營的企業因為缺乏民資的參與,最後只能求助於官方資本。
  1895年,時任兩江總督的張之洞向朝廷請示,委派張謇、陸潤庠和丁立瀛分別在通州、蘇州和鎮江興辦企業。丁立瀛在鎮江無所作為。陸潤庠是比張謇早20年的同治狀元,當時因母親患病在家歸養。但陸對經商辦廠興趣不大,兩年後重歸仕途,後來累遞升至侍郎、尚書、大學士。而張謇卻是離開官場再不回頭。
  江蘇是中國的主要棉產區之一,以“紗花”聞名天下,產量和質量都很高。當時日商在中國大量採購棉花運回日本,加工成棉紗之後以高價回售中國市場。因此棉紗業成為洋務派扶持發展的重點產業之一。張謇為籌辦中的紗廠起名“大生紗廠”,取《易經》中“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採取股份制的形式。
  從1895年底開始籌辦到1899年4月投入生產,“首尾五載,閱月四十有四”。在這44個月中,大生紗廠的招股集資歷經曲折,幾次瀕臨夭折。這段經歷是近代中國企業發展不易的一個生動例證。
  大生紗廠最初定位為商辦,由張謇出面在民間集資。張謇召集到的股東包括沈敬夫、陳維鏞、劉桂馨、郭茂芝、潘鶴琴和樊時勛。前三位來自通州,後三位來自上海,因此分別稱為“通董”和“滬董”。最初決定以100兩為一股,共6000股,籌銀60萬兩。但是招股很快陷入困境,通董和滬董之間,幾度分合,股金遲遲不能到位。張謇只好向官方求助。
  此時張之洞早已調任湖廣總督。張謇通過新任兩江總督劉坤一,將1893年張之洞用官款向英國購買但一直擱置在上海的4萬多錠舊官機折價,折算為50萬兩入股,性質是“官股”。大生的性質相應改成官商合辦,張謇還需要另外招50萬兩“商股”,以使官商雙方的力量均衡。但是商股還是遲遲募集不全。恰在此時靠洋務起家的另一位實業家盛宣懷也要買機器,就從張謇手裡分走了一半機器,折算為25萬兩官股。大生的商股目標也就相應調整為25萬兩。但即便把籌資目標下調了一半,大生最後可以籌集到的商股也沒有25萬兩。在大生開工時,真正向社會籌集的商股資金只有15餘萬兩。
  因為籌資困難,張謇一方面被迫一再降低目標,另一方面則嘗盡辛酸,四處碰壁。江寧布政使桂嵩慶曾許諾出資六七萬兩;盛宣懷和張謇分領官機的時候也曾答應張謇籌資,甚至定有合約。但是當大生紗廠動工後,資金告急,桂嵩慶答應的錢屢催不應,盛宣懷也默不作聲,百般躲閃。張謇到上海招股沒有收穫,甚至沒有旅費回通州。無奈間,只得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在四馬路賣字三天,賺取旅費。狀元經商,而狼狽至此,張謇在筆記中寫道——那些市儈油滑的小人官吏對他冷嘲熱諷,陰陽怪調,而他聽著誹謗之詞也不敢辯駁,蒙受侮辱也不能作色。此時的張謇已經不是當年痛斥袁世凱的名士,彈劾李鴻章的翰林。他在給劉坤一的信中表白道:“三載以來,謇之所以忍侮蒙譏,伍生平不伍之人,道生平不道之事,舌瘁而筆凋,晝慚而夜椣者,不知凡幾。”從這句表白中可以看出,張謇在內心並沒有徹底接受商人的身份,他還有儒家傳統所賦予他的清高。“若不是經商,我一輩子不會和某些人來往;若不是經商,我一輩子不會說某些我不屑於說的話”——他終究還是很嘆惋自己所作的妥協。
  到1899年開車試生產時,運營資金僅有數萬兩,甚至沒有資金購買棉花當原料。張謇情急之下以每月1.2分的高利向錢莊借貸。向股東告急,無人響應;而打算將廠房出租卻又遭到惡意殺價。在走投無路之際,張謇與幾個朋友在上海“每夕相與徘徊於大馬路泥城橋電光之下,仰天俯地,一籌莫展”,此番情境,令人嗟噓。最後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作為張謇多年摯友和忠實助手的沈敬夫提議破釜沉舟,全面投產,用棉紗的收入來購買棉花,維持運轉。幸而隨後幾個月里,棉紗的行情看好,紗廠的資金不斷擴展,不但使工廠得以正常生產,而且還略有結餘。大生紗廠終於生存了下來。
  因為張謇是狀元出身,大生紗廠早期的棉紗產品使用“魁星”商標,下設有“紅魁”、“藍魁”、“綠魁”、“金魁”、“彩魁”等不同產品線。商標的主要部分就是魁星點鬥,獨占鰲頭的形象。投產後的第二年,大生紗廠得純利5萬兩;第三年得純利10萬兩;到1908年累計純利達到190多萬兩。
張謇的君主立憲思想
  憲政思想[1]
  在甲午戰爭期間。張謇考中甲科頭等狀元。也正是由於取得了功名,張謇才有可能以合法的身份登上清政府的政治舞臺.剛踏入士紳階層決定了他在立憲思想方面此時尚處在萌芽狀態,還不成熟。而隨著張謇親臨君主立憲制國家日本視察與次年日俄戰爭日本勝利則促成了其憲政思想走向成熟張謇公開贊成君主立憲並且正式投入立憲運動,是在親自到日本考察以後。191在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後,中國簽定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許多士紳名流都想通過取法日本。學習日本的強國之道改變中國。張謇就曾說:“以我剝膚之痛,益彼富強之資,逐漸吞噬.計日可待”.可見當時中國已到了危難境地必須尋找新的出路。在日本的考察期間,張謇將中國與日本做對比後使他認識到。中國落後挨打的根源是封建專制體制阻礙了中國的發展,必須改良政治體制,要像日本一樣實行君主立憲的道路。
  憲政思想的主要體現[2]
  1.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採取何種模式的問題上,張謇傾向於採取英國模式。君主立憲制在世界範圍內以英國模式和德日模式為範本。英國是一種“協定立憲政體”,它是英國社會內部新興的資產階級和市民階層和國君為代表的舊貴族相互妥協、勢力均衡所形成的歷史結果,立憲政府是有限政府;而德日卻是“欽定立憲政體”,立憲只作為一種現代形式的政治符號,並不具有真正限制君權的實際意義,並不妨礙權力的集中運作。雖然張謇多次說過“中日較近,宜法日”,這是因為當時立憲派包括張謇在內都認為中日相鄰,國情亦相近,應該學習立憲成功的日本,但如果我們對他的著作進行仔細分析,就會發現他還是偏向於更加強調民權的英國憲政模式。他說:“要之立憲之始有事在,不立憲法,遂無望立法、行政、司法之實行也。西方之人有言:不知政治之組織,而妄求政治之權利,是妄想也。此非過論。從中可以看出,他強調的是憲法在國家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註重的是政治組織和政治權利的配套建設。他在對日本君主立憲政體建成的介紹中也是對內閣制的建立、憲法的頒佈、國會的召開詳加介紹,“施政之秩序有緩急,國民之智力無強弱。事不難於髮端,亦貴有以先之耳。可見,他希望國人學習日本的是怎樣建成立憲政體而不是怎樣加強皇權。這一思想還體現在他對事關民權的機構諸如國會、責任內閣、地方諮議局的重視上。撥去形式上的迷霧,張謇實際傾向於強調民權的英國憲政模式洞然可見。
  2.強調在中國建立國會制度、設立責任內閣的重要性。張謇傾向於學習英國的憲政模式,他特別強調建立國會、設立責任內閣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他說,“無國會則所謂的籌備皆空言,“國會者,憲政機關之要部。有國會,然後政府有催促之機,庶政治有更張之本。國會議員由民選議員構成,人民通過國會來參與國家大事,“必人民得有公舉代表於聞政治之權,國家乃能加以增重負擔以紓國難之責”,“政府既有不得已之衷,不能盡喻國民者,國會猶可以代申;國民既有不可忍之痛,不能直達於政府者,國會亦可與代陳。這與封建社會君民相隔大不相同。並且“有國會則對於全國,為政府交通之郵;對於列邦,為政府文明之幟。顯然,國會對於人民參與政權、對外樹立文明形象都是不可缺少的。對於國會議定主張的貫徹執行機構)))責任內閣,張謇認為它應該是內政外交的全權負責機構:“責任專於內閣,而君上日臨而臨察之。內政有失,則責內閣大臣焉;外交有失,則責內閣大臣焉。中外人民之觀聽,群傾註於內閣大臣。責任內閣應該對國會負責,而不是對君主負責,君主只是“日臨而臨察之,而國會對政府行使監督權,“而又由國會在下,助君上以監察此代負責之人。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張謇所嚮往的國會和責任內閣制度,顯然具有分權政治的特點,而這些都是現代議會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則。
  3.利用地方諮議局來實現地方民主。清政府的目的是想把諮議局辦成各省採取輿論與籌計地方治安的一個咨詢機構。清廷告誡各省諮議局議員“勿逞意氣以紊成規,勿見事太易而議論稍涉器張,勿許可權不明而定法致滋侵越]。而作為19”9年9月成立於南京的江蘇諮議局的議長,張謇從來沒有打算把自己所領導的諮議局僅當作一個咨詢機構,而是按照憲政中議會的模式和精神來積極推動江蘇諮議局的工作。他是從這幾個方面來理解諮議局的:首先,它是地方的立法機構,應為地方立法服務。他在諮議局第一屆年會上就提出了5本省單行章程規則截清已行未行界限分別交存交議案6,要求在諮議局成立以後江蘇省所訂立的單行法必須經過諮議局議決,否則不能公佈生效,“凡屬本省之單行法,自應由督部、撫部院交議,或由議員自行提議,經本局議決後,呈請公佈施行,始為有效”,“凡含有法律性質之章程規則,應由本局議決之。其次,諮議局不應是行政長官的輔助機構,而應與督撫保持獨立與對等的地位,並對督撫行使政治監督。針對當時清政府規定,督撫向諮議局發函稱“札行”這一居高臨下的公文形式,而諮議局向督撫發文只能用“呈請,呈上”的下一級對上一級使用的公文形式。張謇以江蘇諮議局議長的身份向憲政編查館致電說:“立憲政體,議政行政,互相維繫,義無軒輊。查公牘往來,中則上達,札屬御下。若獨夫對於諮議局概用札行,是議局法團幾等諸行政下級官廳,,若督撫於諮議局用札,而於京堂翰林之議長則有用照會,是直重個人資格而輕化共之法團。諮議局之地位從此尚能確定乎?為了保持獨立性,張謇與兩江總督張人駿的違法行為展開了數次鬥爭。1911年2月,諮議局在討論張人駿提交的預算案時,刪減了3”多項支出,增加了1”餘項,張人駿對此大為不滿,既不覆議,亦不公佈。張謇率副議長和常駐議員全體辭職以示抗議,“謇等不足惜,其如國家憲政何?其如本省行政何?直到在清廷的干涉下,這場持續數月的政治風波才以張謇等人獲得象徵意義的勝利而結束。
  4.對地方自治的高度重視。19”8年8月,清政府頒佈了5城鎮鄉地方自治章程6,這個章程雖然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它規定“地方自治以專辦地方公益事宜,輔佐官治為主,忽略了地方自治中民眾的自主參與,但它畢竟開啟了中國地方管理方式上的一次變革。張謇對地方自治問題的理解主要體現在他對以實業、教育、慈善為核心的南通地方自治的創辦上。甲午戰爭後,他將新式實業和教育引入家鄉,開始現代文明鄉村的建設,他在東游日本時,就曾感嘆:“日人治國若治圃,又若點綴盆供,寸石點苔,皆有佈置。老子言治大國若烹小鮮,日人知烹小鮮之精意矣。日本的地方建設給張謇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為他在南通搞地方自治提供了借鑒。19”7年前後,他將實業、教育、慈善三大內容涵蓋於地方自治之下,他後來回憶:“竊謇以國家之強,本於自治,自治之本,在實業教育,而彌縫其不及者,惟賴慈善。謇自乙末以後,經始實業;辛丑以後,經始教育;丁末以後乃措意慈善。由此可看出張謇的地方自治方案是一套關於社會問題全方位改造與建設方案,實業增強人民的財力,教育增加人民的智識,慈善救濟人民的貧困。只要人民富裕了,地方財力就會增強;只要人民文化程度提高了,民主意識就會增強,真正意義上的地方自治就可能實現,從而君主立憲政治也就可能在中國實現,這是張謇地方自治思想的內在邏輯。
  張謇的君主立憲思想是和20世紀初在中國勃興的君主立憲思潮分不開的,它既是民族危機的產物,又是中國知識分子階層自覺意識從覺醒到高漲的表現。
張謇的個人年表
1853年出生於江蘇海門長樂鎮。
1874年(同治十三年),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今南通)知州孫雲錦。
1876年(光緒二年)夏,前往浦口入吳長慶慶軍幕任文書,後袁世凱也投奔而來,兩人構成吳長慶的文武兩大幕僚。
1880年(光緒六年)春,吳長慶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見,張謇隨同前往。同年冬,吳長慶奉命幫辦山東防務,張謇隨慶軍移駐登州黃縣。
1882年(光緒八年),北韓發生“壬午兵變”,日本乘機派遣軍艦進抵仁川,吳長慶奉命督師支援北韓平定叛亂,以阻止日本勢力擴張。張謇隨慶軍從海上奔赴漢城,為吳長慶起草《條陳北韓事宜疏》,並撰寫《壬午事略》、《善後六策》等政論文章,主張強硬政策,受到“清流”南派首領潘祖蔭、翁同和等的賞識。
1884年(光緒十年)隨吳長慶奉調回國,駐防金州,袁世凱留北韓接統“慶字營”。不久吳長慶病故,離開慶軍回鄉讀書,準備應試。
1894年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1909年被推為江蘇咨議局議長。
1910年發起國會請願活動。
1912年起草退位詔書,並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實業總長。
1913年任北洋政府工商總長兼農林總長,在職三年餘。
1914年兼任全國水利局總裁。
1926年7月17日病逝,享年73歲。
張謇 - MBA智库百科 https://bit.ly/3d0aRGD
------------------------------
張謇:棄官從商,他是中國史上唯一一個第60名的狀元
2016-12-27 由 南財君 發表于歷史
張謇是清末的「狀元實業家」,也是中國史上唯一一位第六十名的狀元,他主張實業救國,教育為本,一個人締造了一座城。
清末狀元
1853年,張謇出世,自16歲中了秀才之後,便仕途坎坷,苦讀26年無果。直到光緒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歲,為了慶賀慈禧太后的壽誕,那一年增設了一期恩科狀元。
張謇在初考時得的是六十名貢士,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先生知張謇有學問,便向慈禧建議,「今年這恩科要打破常規,不如就以六十名貢士為狀元,以示太后的六十壽誕之慶。」
慈禧覺得有道理,但並未表示可否。
慈禧大壽,翁同龢讓六十名貢士都要寫對賀壽。張謇擺開文房四寶,洋洋灑灑寫下了這樣一幅對聯,「太后壽誕六十花甲輪流轉返老還童千千歲,佛祖治國二聖臨朝天地應大清江山萬萬年」。
六十花甲輪流轉,是讓慈禧六十歲之後從頭活起,佛祖、二聖用得恰到好處,不是有人反對慈禧垂簾聽政嗎?此聯說的是慈禧垂簾聽政,應天順人,如此,才使大清江山萬萬年
慈禧看完張謇的賀聯,大喜,笑稱張謇倒有狀元之才!慈禧話音未落,張謇當即叩頭謝恩。慈禧心想這本是一句玩笑話,卻被張謇當真,但金口一言,也就將錯就錯,加封江蘇舉子張謇為恩科狀元。
辦實業
1894年,41歲的張謇終於高中狀元,名滿天下,官拜六品。
也是在同一年,爆發了甲午中日戰爭,中國一敗塗地,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國家的悲慘命運讓張謇看到了中日兩國的差距,中國官場腐敗潦倒,讀書和做官無法改變中國積貧積弱的現狀。唯有教育治國,但要教育不能赤手空拳,必先辦實業。
1895年,張謇了結了他30年的科舉夢,放棄了不可限量的官場和仕途,投身實業,回江蘇南通籌辦大生紗廠(中國近代早期的名族資本企業之一)。
實業救國的想法儘管有當時的朝廷重臣張之洞支持,但苦於張謇在商界無半點人脈和信譽,南通和上海的商人不肯輕易出資,50萬兩白銀的招股計劃讓他一度陷入困境
據張謇的獨子後來回憶,四年間,張謇在南京、湖北、南通、上海各處奔走,白天談論寫信手口不停,夜晚苦心交錯,夜不能寐。官紳們口腹蜜劍,錢商們推三阻四,雖有總督在上支持,卻有官員底下拆台,可謂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四年艱辛,大生紗廠的建成,完全是靠著張謇的堅韌的毅力和「打碎牙往肚裡吞」的意志,年近半百的他,只想著振興民族和國家,憑一己之力為中國近代紡織工業的發展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毛澤東在談到中國民族工業時都曾說:「輕工業不能忘記海門的張謇」。
興教育
工廠辦了兩年後,張謇又開始積極籌辦通州師範學校,他提出了「父教育,母實業」的觀點,以實業利潤反哺教育,以教育人才推動實業發展。
科舉造就了張謇,但他卻主張廢除科舉,他覺得科舉制度之下的讀書人,「從小到老,從讀書到做官,埋了頭,捧了書,執了筆,只是為了趕考」,民族振興需要注入新式教育這股新鮮的血液。
無論是民辦實業或是新式教育,在清末都是外來的新鮮事物,張謇不盲從不隨意,他說,教育要普及,就要師資,所以應該先辦師範學校。戴著小帽,穿著青衣的張謇,坐著獨輪小車,親自選擇辦學地點。
1903年,通州師範學校落成,是中國設立最早的師範學校之一,開學前一晚,張謇親自拿著錘子,為每個學生宿舍釘門牌,一直忙到後半夜。
張謇說,家可毀,師範不可毀,因此他格外注重師範學校辦學經費的可持續。據悉,從籌辦之初到1907年,師範學校的辦學經費多達18萬兩白銀,三分之二以上是張謇從大生紗廠的分紅中拿出來的。
在此後的二十年間,張謇又積極創辦多所小學、專科學校、博物館和圖書館,復旦大學、同濟大學的前身都與張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1926年,張謇在南通病逝,三十年間,他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和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了一生,然而他的陪葬品卻不過一頂禮帽、一副眼鏡、一把摺扇、一粒牙齒和一束胎髮而已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ang4aen.html


張謇小傳:作弊的狀元,破產的英雄,創辦370所學校的企業家
2018-08-24 由 萬象歷史 發表于歷史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吳毛毛)
【1926年8月24日】張謇小傳:作弊的狀元,破產的英雄,創辦370所學校的企業家
毛澤東說:「講到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講到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
胡適說:「張季直(張謇)先生在近代中國史上是一個很偉大的失敗的英雄。」
(狀元實業家張謇)
【冒充他人,考取秀才】
1853年,張謇出生於今江蘇南通市(時稱通州)。5歲時,他熟背出《千字文》,世代務農的父親便決定送他到私塾學習,期望他通過科舉進入仕途。
張謇學習優秀,但張家祖上三代沒有人考取過功名,是所謂的「冷籍」,科舉很難被錄取。15歲時,通過一位老師安排,張謇冒充如皋縣的張家,參加科舉,考中了秀才。
之後,如皋張氏因索要財物無果,將張謇告上了公堂。「冒籍案」歷時數年,讓張謇一家吃足了苦頭,狼狽不堪。幸好有幾名官員愛才,刻意給予幫助,才最終撤案。
(今日江蘇南通)
【特殊照顧,高中狀元】
此後,張謇先後五次參加鄉試,均未考中,直到33歲才終於考取舉人。之後,又四次參加會試,都以失敗告終。
期間,他投靠淮軍名將吳長慶,成為幕僚。不久,袁世凱也來投靠吳長慶,兩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吳長慶赴朝鮮平定亂事。張謇隨同前往,起草多篇政論文章,強硬對外。因此得到朝廷「清流」派翁同龢等人的讚賞。
翁同龢十分賞識張謇,多次想在會試暗中相助,卻沒想到幾次都發生「烏龍」事件,誤將他人試卷認成是張謇的,結果他人上榜、張謇落第。三次「陪跑烏龍」後,張謇終於在1894年考中一甲第一名狀元,此時已41歲。
【辭官回家,實業救國】
這時,恰逢甲午中日戰爭爆發,清政府戰敗,簽訂《馬關條約》。張謇滿腔憤懣,認為只有發展民族工業,尤其要發展棉紡織業和冶鐵工業(即「棉鐵主義」),才能抵禦列強侵略。
他上書辭去官職,表示:「願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願居八命九命可恥之官。」他懷著實業救國的想法,回到家鄉南通,經過四年艱苦的籌資,大生紗廠於1899年正式投產。他從狀元郎,變成了實業家。
大生紗廠很快開始盈利,並吸引了大量投資。在之後十餘年間,張謇陸續開辦了墾牧公司、油廠、麵粉廠、冶鐵廠、發電廠等,在鎮與鎮之間建起了公路。南通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中國輕紡工業的龍頭,赫然出現在當時國外的世界地圖上。
(張謇的大生紗廠)
【強國安民,終成泡影】
1911年,辛亥革命後,張謇參與起草清帝退位詔書。
他先後擔任中華民國的實業部總長、農商總長、水利局總裁等職,主持修訂了大量國民經濟相關的法規條例,試圖以夢寐以求的「棉鐵主義」強國安民。
然而,1915年袁世凱意圖稱帝,張謇憤而辭職。
【教育興國,矢志不渝】
張謇在發展實業的基礎上,大力開辦教育事業。1902年,張謇創辦了通州民立師範學校(今南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標誌著中國師範教育專設機關的開端。
1905年,他和教育家馬相伯在吳淞創辦了復旦公學,今天復旦大學的前身。1909年,創辦吳淞商船專科學校,後來併入大連海事大學。
(南通大學張謇像)
此外,張謇還是國立東南大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繡學校和第一所戲劇學校。他於1916年創辦的南通盲啞學校(今南通特殊教育中心),是第一所由中國人自辦自教的特殊教育學校。
除了辦學,張謇還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公共博物館——南通博物苑,以及第一所氣象台——軍山氣象台。他傾注大量心血,南通城市建設突飛猛進,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揚州大學張謇像)
【黯然離世,萬人空巷】
然而由於時局動盪,1922年「狀元企業家」破產。1926年8月24日,張謇在無限的寂寥和落寞中黯然離世,享年73歲。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出殯之日,南通城萬人空巷。
1966年8月24日,在張謇的40周年祭日上,張謇墓被紅衛兵當做「四舊」砸毀。墓中的陪葬品有:一頂禮帽、一副眼鏡、一把摺扇,還有一對金屬小盒子,分別裝著一粒牙齒,一束胎髮。
(蘇州大學張謇像)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gr3l35m.html


南通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21-06-23_131028

https://goo.gl/maps/MJgomKwv95uNHBss7

南通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