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聽見「彩雲」這個相當繽紛浪漫的名字,對日治時期嘉義古典文學圈有些研究的人,大概都會聯想起一位揚名騷壇的嘉義奇女子—西薈芳的「彩雲」。談到女詩人,彩雲的出身不若張李德和、府城蔡碧吟這樣的大家閨秀,自然也難成為像她們那樣的詩社領袖人物;相比起來,彩雲的前半生像一個謎,約莫知道她本家姓陳,關於她的家庭背景我們一無所知。
彩雲是何以橫空出世,成為當時詩壇的一號人物的呢?我們又為何稱呼她是西薈芳的彩雲呢?
話說,嘉義的木材產業在日本時代得到蓬勃發展,而隨著商業的繁榮、市街的開發,自然許多的娛樂、聲色場所就因應而生。「西薈芳」所在的嘉義西門外,就是那時候夜生活的集散地;「西薈芳」是其中頗負盛名的酒樓之一,專門招待高文化水準的客人。而這位彩雲,正是西薈芳裡的名妓,自從她的名號出現在詩人的書信、詩報等刊物上,她就始終與「西薈芳」的名字聯結在一起。
彩雲〈感作〉詩云:「青樓淪落幾經年,暮楚朝秦感萬千。百結愁腸雙眼淚,阿誰播出奈何天。」自述了身為歌妓的無奈心情。但也因為招待客戶的需求,西薈芳裡的藝旦自然必需懂點詩詞、曉得吟詠作樂,這樣的環境反而給了彩雲浸淫古典文學的養分與土壤。而彩雲能作詩、善交際之名竟因此不脛而走。許多以彩雲為對象的唱酬詩登上了「詩報」這樣的刊物,其交往之廣遍及全台、多非等閒之輩;彩雲甚至在昭和16年(1941年)以「薄命花」為題向全島徵詩,聘請黃傳心(沒錯,就是三秀園之友的那位黃傳心)、吳紉秋為詞宗,刊載:「彩雲乃嘉義西薈芳之妓女也,性耽風雅,喜學吟詠,者番感嘆身世飄零,欲向島內徵詩,望諸大雅勿吝珠玉,多惠佳作,以垂永遠紀念。」可見當時彩雲之名在詩壇上已有一定的號召力。
鹿港秀才施梅樵是日治時期的詩學泰斗,他曾到處旅行,在旅宿處與後輩詩友聚會。有一回將軍庄的吳萱草還與彩雲小姐一同到嘉義的旅店拜訪施梅樵,施氏因而留下一首〈吳萱草攜妓彩雲訪余於旅邸〉詩,後來也收錄在其〈鹿江集〉之中。施梅樵個性總有一股文人傲氣,能夠進入他的法眼也可知彩雲的才華出眾。
彩雲的後半人生,隨著戰爭爆發、嘉義城半毀的歷史也隱沒在大時代之中;倒是「西薈芳」曾經因為陳澄波之筆,進入了台灣美術史的一頁。附圖為陳澄波1931年之油畫作品〈西薈芳〉,二樓上的幾個人影,是否彩雲與幾位詩人正在吟詩作樂呢?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43941065730870/permalink/3054395351352081/


本文見《詩報》第267號第14頁,昭和17年(1942)3月7日。署名呂左淇。以「文君終不負長卿」為韻。[1]
東海大學圖書館 ─ 李蕙珊_呂溪泉〈羅山彩雲歌妓賦〉考釋 https://bit.ly/3xA3QnI
歌伎,是指在風月場所以戲曲、音樂等才藝取悅賓客的妓女,在清末同治年間到臺灣收復前後這一段時間裡,這類歌伎又被稱之為「藝旦」。藝旦大多出生於貧困人家,在當時臺灣的移民環境下,男女比例失衡,加上重男輕女的觀念,開始出現收養女兒、童養媳的現象,後來演變為出賣女兒以牟利的情況,許多女子在這樣的風氣下,很容易便因家庭貧困無以為繼,而被典賣與人為妓,造成藝旦盛行的現象。
妓女學習技藝的主要目的是「附文人學士之風雅」,而老鴇們為了迎合這些知識份子的趣味,便訓練妓女們學習吟詩填詞、彈琴唱曲等技藝,讓她們因此有了讀書的機會。使她們不只可以和富商名流往來交際,也可與知識份子唱酬應和。其中若有才華高瞻,精通詩書詞章者,更可以和文人才子唱酬應和,而被尊稱為「校書」或「校書先生」[2]。本文所述彩雲女士,即有許多和文人間的唱酬應和作品留下,例如劉清榮〈寄彩雲女史並希賜和〉[3]、林友笛〈次臥雲先生瑤韻贈彩雲女史〉[4]、簡竹村〈前到桃城與彩雲女校書話舊別後聊此以寄慨〉[5]等篇,從題名上即可看出彩雲被文人尊稱為「女史」[6]、「女校書」,可見彩雲文學才華之高,頗受當時文人的肯定。
日治時期,臺灣傳統的知識份子,或是基於強烈的民族意識,或是受到殖民統治的壓抑苦無出路,普遍都有滿腔難以排遣的憂悶情緒,因而與藝旦產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向秦樓楚館中寄情詩酒、放浪形骸者不乏其人。就文化層面而言,他們是真正懂得欣賞藝旦所擁有的傳統才藝的人,因而經常彼此互訴衷曲,往來唱和,不斷地共譜名士與名妓的佳話。
這種文人與名妓相知相惜的情形,不單單出現在日治時期,從唐、宋時期開始,文人與歌伎就有了頻繁的接觸,﹝唐﹞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長安有平康里,妓女所屬之地。京都俠少,萃集於此。兼每年新進士以紅箋名紙遊謁其中,時人謂此坊為『風流藪澤』。」[7]可以看出,在開元、天寶年間,不少新科進士們流連風月場所,這是他們逃離現實、尋求慰藉之處,而透過與妓女的引薦與介紹,也有機會認識官場上的人物,以利自己的仕途。
彩雲是日治時期嘉義地區頗負盛名的藝旦。在《詩報》第258號(昭和16年,1941),以「薄命花」為題,聘請黃傳心、吳紉秋為詞宗,廣向全島徵詩云:「彩雲乃嘉義西薈芳之妓女也,性耽風雅,喜學吟詠,者番感嘆身世飄零,欲向島內徵詩,望諸大雅勿吝珠玉,多惠佳作,以垂永遠紀念。」《詩報》第262號(昭和16年,1941)刊載此次徵詩,所收稿件總計1184首,其數量之多,足見彩雲當時在文人中是倍受關注的。而後又於《詩報》第265號第二期徵詩,題名「補情天」,徵詩啓事中寫道:「第三期準擬發行單行本,對于入選諸先生各呈一冊以垂紀念,望騷壇大雅勿吝珠玉,多惠佳作是禱。」此次徵詩於《詩報》第275號(昭和17年,1942)發表徵詩結果。惟其後並未見其於《詩報》進行第三期徵詩。
當時與彩雲唱酬往來的文人,依據黃哲永〈日據期間嘉義名妓彩雲詩錄〉[8]所述,有黃傳心、呂溪泉、楊爾材、蕭鏡雲、劉清榮、簡竹村、鄭文生、洪文來等人,相關作品數量不少。另由台灣漢詩數位典藏資料庫[9]查詢以「彩雲」為題名者,計有154筆,其中署名有痴蝶、鴻濤、羅山老人、凌雲、重謙、福山、傳心、嘯濤、笑林、浪鶴、少白、臥霞等,見於《詩報》、《南方報》、《風月報》、《鹿江集》等,其中不少是彩雲與文人間的唱和,例如《詩報》第271號第5頁,彩雲〈敬呈蕭嘯濤先生〉:「春風化雨感深恩,翰墨因緣劫後存。薄命好花憐姉妹,無情芳草怨王孫。吟香愛學新詩調,舞袖驚沾舊酒痕。從此琵琶思放下,俠奴何處覓崑崙。」其後即有嘯濤〈謹次原韻答彩雲〉:「休教報怨到酬恩,緣證三生道義存。紅粉當罏憐卓女,青樓走馬羨王孫。月明殘雪梅留影,句好籠紗壁有痕。任被檀槽談往事,一杯珍重玉崑崙。」兩人透過詩句對話,其中的相知相惜在詩句中表露出來,可以看到彩雲與文人相唱酬的一般情形。黃哲永〈日據期間嘉義名妓彩雲詩錄〉收錄彩雲的詩作共計46首。彩雲的詩直抒胸臆,清新高雅,其中〈感作〉:「青樓淪落幾經年,暮楚朝秦感萬千。百結愁腸雙眼淚,阿誰播出奈何天。」道出了身為藝旦的無可奈何與悲楚,表面看似風光,夜夜與富豪仕紳相周旋,而實際上她們卻是處於社會底層的人,受制於老鴇,沒有人身自由,即使遇到理想的對象,也不一定能從良嫁作人婦,這種苦楚,彩雲透過詩句抒發出來。有關彩雲的徵詩,以及彩雲與文人唱酬的詩作,由於分散見於日治時期的報紙期刊,目前所知仍然有限,有必要全面予以收集整理,以便奠定學術專題研究的基礎。
本賦作者呂溪泉(1910-1973),筆名左淇、溪水,在《詩報》上多署名呂左淇。臺南縣麻豆鎮保安里人。曾參加麻豆「綠社」,偕佳里「琅環詩社」、學甲「學甲吟社」、六甲「龍湖吟社」社員開聯吟會,以詩會友。曾服務於嘉南農田水利麻豆區管理處,在臺南縣議會秘書任內逝世。工書法,筆力蒼勁,臺南縣佳里震興宮、麻豆代天府等寺廟楹聯均出其手。
本賦描寫彩雲詩詞拔萃,色藝超群,孤高自負,不事趨炎,賣笑無心,從良意切,從而祝福她順利找到歸宿,早日達成心願。全文信手拈來,流暢自然,全無雕琢痕跡,是臺灣青樓文學的佳作之一[10]。以下原文依據許俊雅、吳福助編《全臺賦》[11]點校本著錄。
東海大學圖書館 ─ 李蕙珊_呂溪泉〈羅山彩雲歌妓賦〉考釋 https://bit.ly/3xA3QnI
1.  黃哲永,〈日據期間嘉義名妓彩雲詩錄〉,《嘉義文獻》第20期,1991年12月。
2. 向麗頻,〈《三六九小報》「花叢小記」所呈現的台灣藝旦風情〉,《中國文化月刊》第261期,2001年12月。
3. 張莉涓〈同是天涯淪落人--日治時期嘉義名妓彩雲唱和文學初探〉,《中國文化月刊》第320期,2007年8月
東海大學圖書館 ─ 李蕙珊_呂溪泉〈羅山彩雲歌妓賦〉考釋 https://bit.ly/3xA3QnI

image002


103NPTU0461010-001.pdf

2021-06-21_1610142021-06-21_161153

103NPTU0461010-001.pdf


藝旦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治時期明信片上的一名台灣藝旦2021-06-21_153830


193844750_3782531341872883_932960087271062258_n (1)

陳澄波1931年之油畫作品〈西薈芳〉

南國豔陽下,枝葉繁茂的大樹給往來行人提供了一方遮蔭,滿載果物、販賣冰品的攤車,似也提示著熱帶島嶼的氣候炎熾。和服、旗袍、洋裝,將不同文化脈絡穿著為衣裳的三個女人,在市街裡交穿而過。挑著擔子微微佝僂的勞動者,則是這片土地上最常見的樸拙身影。西薈芳的午後寧靜安好,但畫中暗藏的語彙其實各自有聲,各自低吟。


2021-06-21_154832OCS1_26-4OCS1_26-3-1OCS1_26-2-1OCS1_26-1-1OCS1_26-1

「薈芳」,意即「香氣薈集」之地,是當時常見的酒樓名號。酒樓是仕紳名流的聚會場所,也是臺式料理的試驗場。現代臺灣以風貌多元、脈絡複雜的飲食文化著稱,其中許多菜餚的淵源,都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的「酒家菜」。
教育研究 https://bit.ly/3wKehVM
---------------
以史料記載的「西薈芳」地址對照老地圖,便能確認這幅畫的取景地點與視點。西薈芳位於「西門町」,日本時代乃「遊廓」(ゆうかく,風化區)所在,酒樓雲集。隨著彼時嘉義的木材產業興旺,這一帶的娛樂業也跟著繁榮。 教育研究
日治時期,「西薈芳」酒樓的地址登記於「嘉義市西門町3丁目101番地」。若比對1931年的《嘉義市街實測圖》,並套疊現代的嘉義市地圖,即可確認西薈芳的位置,在今日的光彩街與民生北路交叉口東南側。而陳澄波的作畫視點應該在光彩街上面向西方,才可能見到位於他左側的「西薈芳」,以及對街的「嘉林商會」。
嘉義市街實測圖(1931),轉引自中研院GIS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教育研究
3. 地圖會說「畫」
地圖可以告訴我們關於這幅畫的更多細節。1936年的「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標示了西薈芳對角的「嘉林商會」,亦即畫作中景的綠色招牌文字。此外,畫中大樹的陰影係由西向東延展,據此可以推測,作畫的時間較可能是下午。
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1936),轉引自中研院GIS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4. 「氷旗」
白底、藍字、紅色紋飾的日式「氷旗」,出現在臺灣本土形制的「屋臺車」上,也是庶民生活當中一種文化融混的微小景觀。吃冰是日治時期輸入的飲食文化,現代化的製冰工廠建立後,販賣冰品的攤販也隨之出現在嘉義街頭。 教育研究
藝旦
窗內的女子身影,可能是在酒樓唱曲、陪侍的「藝旦」。雖然社會地位微賤,許多藝旦卻有相當不錯的知識水準,在日治時期的西薈芳,名喚「彩雲」的嘉義名妓便能寫作詩文吟詠玉山風景,與文人相互唱和,在文壇頗負盛名。 教育研究


2021-06-21_153543

酒家文化/寶美樓/吳新榮/台南崁城招仙閣旗亭,台南市中正路上,日本時期台灣第一大酒家/明治町之廣陞樓與西門町之寶美樓,台南的公娼結束/新町的「夜巴黎」是台南最後一家領有牌照的妓女戶,也是見證新町風月歷史的娼院/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旗亭/江山樓、蓬萊閣-早期台灣的酒家文化/「東薈芳」創於1884年(光緒10年)是大稻埕最早設立的大型酒/句俗諺「登江山樓,吃臺灣菜,聽藝旦唱曲」/「江山樓」、「東薈芳」、「春風得意樓」、「蓬萊閣」並稱為四大旗亭(有歌女陪侍的酒家),有「江東春蓬」之稱/1960至70年代,台灣的酒家文化最興盛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東薈芳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台灣貸座敷「勾欄院」-遊廓(情色風化區)/嘉義遊廓/ (艋舺遊廓)/花蓮遊廓/基隆遊廓/彰化遊廓/新竹遊廓/台南遊廓-日治時代中國城的位置原是台南船溜盲段所在台南遊廓,本為「不存在的場所」的中國城,在填平運河盲段才誕生,由於它的位置非常鄰近日治時期的新町遊廓(情色風化區),以及末廣町(摩登商圈),使得它非常近似日本學者沖浦和光筆下,江戶時代高度縱慾的娛樂空間:「極樂惡所」/台灣花柳界與娼妓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S__14053414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