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印(梵語:Trilakṣaṇā dharmamudrā 或 Tri-dṛṣṭi-nimitta-mudrā),佛教術語,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項標準,大乘佛教認為可以用這三項標準來驗證教說是否屬於佛教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其內容可見於《雜阿含經》,但將這三種教說並列,稱為三法印,可最早追溯至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在南傳的上座部佛教中相對應的概念是三相(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南傳佛教將其作為一切萬法存在之特徵。
三法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0c0SZ0
字義
三法印中的「印」,可對應到梵語:mudrā,是圖章、印章之意。如普光在《俱舍論記》中,認為三法印如同印章,可用來印證佛法,因此得名[1]。
起源
三法印的內容最早出自《雜阿含經》中,諸比丘教導闡陀的內容,為無常、無我、涅槃寂滅三者,但在《雜阿含經》中並未稱此為法印[2]。正式舉出三法印的名稱,則是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3],與說一切有部《法蘊足論》中[4]。印順法師認為,三法印是由三三昧發展而來[5]。
龍樹《大智度論》中,將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三者,並列合稱三法印[6]:
“    「通達無礙」者,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問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諸佛法印有三種:一者:有為法,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無為,念不生皆無我;三者:寂滅涅槃。[7]    ”
《成實論》中有相同記載[8],大乘佛教佛經中亦有記載[9]。
其他法印說
諸佛教印
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聖法印
《雜阿含經》中,將隨順三解脫門,觀察無常,離慢知見,得清淨見,稱之為「聖法印」[10][11][12]。
《瑜伽師地論》解釋了「聖法印」[13],由遍知無常等八相,出離過患,善遍知『一切法中無有我性』[14]。
四法印
主條目:四法印
《增壹阿含經》中將一切行無常、苦、無我,涅槃,並列為四法本末[
15]。《瑜伽師地論》中,稱之為四種法嗢拖南(梵語:Udāna):一切諸行皆是無常、苦,一切法無有我,涅槃寂靜[16][17],此四者為佛菩薩欲令有情清淨,依三解脫門[18],而說的記事教導[19]。
《大智度論》中記載另一種法印,將無常、無我、無相與涅槃寂滅,四者合稱四法印[20]。
五法印
根據《維摩詰經》,有五法印的說法,即無常(諸行無常),苦(諸漏是苦),空(諸法本空),無我(諸法無我),寂滅(涅槃寂靜)五者[21]。
實相印
《妙法蓮華經》中有實相印[22]。天台宗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以諸法實相為一實相印,為大乘佛教的判準[23]。
解說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佛學大辭典/三法印
漢傳佛教以三法印印證佛經的真偽[24],最典型論述如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
“    釋論云。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印之。即是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是魔說。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名了義經。能得大道。若無實相印是魔所說。[25]    ”
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藉因緣所生之諸行法,當因緣變化時,即無法保有常恆不變之相。
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亦即無有本來自在、不藉諸緣出生、常恆不變的本體;所謂我的存在只是相對的生理和心理幻象。
涅槃寂靜:是說涅槃的境界,無有一切生死的煩惱與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不來不去的般若中道體性義
影響
三法印同時也是佛教與在其之前的婆羅門教以及其他沙門教派,相比較時的主要不同之處。佛教在許多方面,承襲或相似於婆羅門教和沙門傳統,如禪定、頭陀行等,佛教反對苦行:悉達多太子雖曾在苦行林苦修六年。後來他覺悟到苦行非正道,不能解脫。於是捨棄苦行,另求正法[26]。三法印即是佛教與婆羅門教的不同處,三法印為佛所宣說,用來印證真如體性。三法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0c0SZ0
---------------------------------------
四法印即佛法四維
一、前言
佛陀所說的教法在歷史流傳久遠後,難免或多或少攙雜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因此吾人如何來判斷所聽聞的佛法是否究竟與了義,實在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然就一般而論,通常是以「法印」(udana)來作為判斷的依據。不過依照不同的經典論述或宗乘的立場,也就有著三法印、四法印,甚或是一法印等等不同的主張。拙文主要是站在四法印的立場來論述,並且要說其實質意義。
二、印順長老的觀點
在近代佛教史上,推崇三法印的佛教思想家首推印順長老。在其《佛法概論》裏提到,三法印的「法」是指普遍的必然理性,「印」則是指依此普遍的必然理性(法)而能證實為究竟正確者;合而言之,凡是真正究竟的佛法必定能夠符合這三種「法印」的印證與判準,所以也就稱之為「三法印」。亦即是吾人可藉由「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三法印來作為了義佛教的判準。換言之,即使是佛陀親說的教法如果與此三法印相違背,那麼也不是了義法。反之,如果與三法印相契合的教誨雖然不是佛陀所宣說的,卻可以被視為是了義佛法。就此而言,三法印乃是佛法的重要教義,亦是判斷了義佛法的根本判準,更是佛教徒所必備的基本智識。
除此之外,相較於「三法印」的一般說法,也有於諸行無常之下加上「諸受皆苦」或「諸行皆苦」一句,這就成為「四法印」。不過廣義地說來,印順長老認為「諸受皆苦」僅是諸行無常印中的含義之一,亦是佛陀對於有情世間的價值判斷,因此從事理的真相而言,三法印也就足夠作為了義佛法的判準。
印順長老除了尊崇三法印的地位外,亦在《佛法概論》<三大理性的統一>章裏,試圖本著緣起中道的空性義,透過「諸法無我」印的空無我思想將三法印統一於一法印。亦即印順長老認為,一方面聲聞聖眾滅苦實踐所依據的三法印,彼此的一貫性可以在一實相印中尋得,另一方面大乘菩薩行者所主張的一實相印,可以在三法印的滅苦次第中逐一落實。換言之,三法印即一法印,雖然在緣起的法相各自不同,但就緣起法的本性空而言,彼此是相貫通的。印順長老的見解相當深刻,能在大小與過猶不及之際,適然於中道而行,並彰顯《阿含經》聖典乃三乘共依的重要性。
三、為什麼要重視四法印的「苦」法印     
  僅管如此,我們認為還是可以沿著印順長老的思路,進一步重視「諸受(行)皆苦」印,並且對「四法印」加以闡發與思考。
  如果就滅苦的實踐與修證次第來看,或就思維苦、集、滅、道四諦的解脫方向來討論,卻是有必要不斷地提及「諸受皆苦」印,並且加以強調。因為一旦吾人刻意迴避世間即苦的苦聖諦,或不肯直視有情身心生死流轉的苦,如此一來也就缺乏能夠刺激出離的動機與意願,從而邁向正覺解脫之路的行履也就難以向前。縱使一般為貪愛與無明所覆蓋的有情眾生,會對因緣生滅的無常世間有所感嘆,然而由於未曾痛切正視身心所受之苦與苦因,所以頂多也只能懷抱著無常感,卻無法由此生起超克世間的出離心,進而依止「四念住」的無常觀來持續觀察身、心、受、法的無常與生滅,徹底滅除苦因。
或者可以這麼說,一旦漠視佛陀所教之苦諦的實質意義,或將之存而不論、或將之玄理昇華與空幻化,那麼在這一不具備對痛苦意識的觀察前提之下,佛法也就喪失其作為出世診療學的決定性依據了。
四、以四法印作為修行的次第
在《阿含經》中,四法印的論述時常被提及。佛陀常這樣地問比丘們:「比丘們!身體、感受、記憶、思行與意識這(色受想行識)五蘊是無常的嗎?比丘們回答:它們是無常的。無常是否就是苦呢?比丘們回答:是苦。如此說來這種無常的、苦的與不斷變遷的身心五蘊,可以說它們就是我(me)嗎?或說是我的(mine)嗎?比丘們回答:這些無常的、苦的與不斷變遷的身心五蘊,既不是我,也不是我的。」佛於是告訴他們說:「比丘們!只要這樣地觀察無常、無我,就可以獲得解脫」。由這類的對答看來,可以知道四法印之間是彼此相關相涉,有其嚴密的邏輯論理性,甚至整個佛教修行的解脫與成就更是可以透過觀察四法印而得到落實。就此而言,佛法的教誨上,四法印中任何一法印的存在與確立有其深遂的實質意義,斷然地取捨其中之一二的話,那麼滅苦的理論與實踐也就喪失其堅固的結構性與緣起貫連性。吾人應該於行住坐臥中,直接藉由四法印的各法印支來持續地、清楚地觀察任何身心活動的變遷與生滅(即:四念住),並且妥善地運用它們來滅除此「生」的苦,同時也應該教導其他有情眾生滅除各自的苦。我們不僅要認真地將四法印視為是了義佛教的究竟判準,同時要將四法印理解為是邁向滅苦解脫的修行次第與實踐。
五、四法印即佛法「四維」:了義佛法的判準
就此而言,四法印在解脫理論與修證次第或判教層面上,可說是較三法印更具完備的系統與闡釋。由觀察身心五蘊的無常,進而深刻覺察有情世間是苦;由覺察有情世間是苦,進而促成出離心的持續生起,由此苦迫更使得有情自願歸依與回向於滅苦止息煩惱之正道;再由持續觀察身心五蘊的無常,進而覺知五蘊非我亦非我所;由覺知五蘊非我亦非我所,進而止息煩惱滅除苦厄。這一步一步的直接觀察(Vipassana)實踐與成就,真可謂是依次按著觀察「諸行無常」、「諸受(行)皆苦」、「諸法無我」與「涅槃寂靜」的順逆循環步驟而獲致。由此可知,四法印的各印支乃是彼此環環相扣、緣起貫通。
「諸行無常」、「諸受(行)皆苦」、「諸法無我」與「涅槃寂靜」四法印亦好比是佛法的「四維」,名義上雖是四維各自假言安立而成法印支,然而在緣起法的組織與貫通下,四維息息相涉、缺一不可。試想:如果缺乏「無常」印,則佛陀所說的緣起法也就喪失其理論根據,甚至世間苦迫也就無法生起與被知覺;如果缺乏「苦」印,則有情眾生也就無法生起深切的出離心,殷切地邁向滅苦之佛法正道;如果缺乏「無我」印,則佛法用以滅苦的根本理論與實踐也就無法成立,佛教義理也就無異於外道的思惟;如果缺乏「涅槃」印,則不但有情的生命無法獲證現時的安穩,從而佛法的滅苦實踐亦無法獲得落實的依據。由此可知,四法印正是維繫正法長住的四維。缺一維則佛法斜、缺二維則佛法傾、缺三維則佛法覆、缺四維則佛法滅矣!唯有四維並張並舉,世間所流傳的佛法與佛教才能如實矣!
也許部份學者會諷刺性地質疑,認為佛教在根本上其實還是主張常、樂、我、淨,甚至認為人類歷史上之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無常、苦、無我的論點僅是方便說而非了義。對於抱持這般觀點來看待佛教的學人,我們應該寄予相當悲切的憐憫。人們或是礙於自身修證與學識能力不足的限制,無法回溯到人間佛陀在歷史中的思想與深徹其本懷,或是礙於傳統與現下既存的錯誤見取,不肯正視有情身心苦厄的實際存在。但是我們還是必須中肯地指出,四法印正是了義佛法的判準。
、四法印的成立有其思想背景
佛陀對於四法印的闡釋脫離不開其時代性的因緣與考量。申言之,就印度的宗教或思想而言,不論其是古老的教派或是新興的宗教,每每以為有情的五蘊身中,或有情的五蘊身外,總有個「常住真我」才是真實的所在。不論他們將這個常住真我等同於色身「我」,或是將之等同於色身外或內之微妙與無量並容的精神「大我」(atman),然而僅管各自執著的形式、層次與對象不盡雷同,但是相同的依然是對於「自我」的執著。
與此相對的,佛陀認為所有的存在皆是依緣起而安立,亦是依緣起而壞毀,既然有情的五蘊身心是依緣起而成、住、壞、空,所以它們一定是無常的。因為無常即是變動不居、有生有滅,所以婆羅門所說的常住真我也就不可能成立。職是之故,所謂的「我」不過是世間癡人在形上學的囈語、或精神上不同形式與內容的妄執。在勝義的最高智慧觀照下的確是「無我」。就此而論,佛陀依緣起說而成立的「諸行無常」與「諸法無我」印兩者即是區分了義佛法與外道思想的重要依據。我們應該對此僅記在心,因為一旦有「我」的思想滲入佛法,喧賓奪主地取代佛陀緣起「無我」論時,不管它是以何種形式或方便來呈現,那也正是意味著釋迦牟尼佛所教之教法面臨頹潰之際。
再者,佛法認為世間是顛倒。這種顛倒世間的看法,不外是婆羅門所說「常、樂、我、淨」四種,亦即是於世間之無常執常、於諸苦執樂、於無我執我、於不淨執淨。然而佛法說緣起,世間皆是因緣生滅,所以一般人以適意為快樂,或以保持心境平和的不苦不樂為安穩的看法,佛法認為這也是苦的。這裡所說的苦,不單是指憂悲愁惱等情識上的苦,而是說遷變無常就是苦。一切的一切都在瞬息變化中,心境的快樂與暫時安穩等無一是常住,終歸於壞滅,哪有什麼究竟圓滿的妙樂可言呢?一切有為(行)法的現起無不受到自然律的束縛,從生而滅、從盛而衰。因此,佛陀批判婆羅門常住真我即妙樂的論點乃是顛倒世間論,從而給於「諸行(無常)皆苦」或「諸受皆苦」印的判定,這也明顯地表現出佛法不同於外道的決定性主張。
七、結語
由以上種種而論,四法印的確立有其時代性與思想性上的考量。僅管佛陀依照聽法對象的不同根性,應機說一印,或說二印、三印、四印不等。然則當我們實際全盤考量佛法的如實面貌時,以四法印即是佛法四維的觀點,視四法印為佛教各種說法的了義判準,當然是無庸置疑。或許還是會有人質疑,是否一實相印所彰顯的空性義能貫透四法印,並且同樣獲致決定性的意義。當然,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我們必須承認到一個弔詭的事實。亦即一個可以解釋任何問題的答案,其實它什麼都沒有解釋到,所以也就無法實際地用於判準任何問題。
身為佛學研究者如果缺乏批判性的自覺與意識,喪失追問人間佛陀的本懷為何的目的性思考,甚至不具備區分真正佛法的判準能力,那麼不論其是運用語言文獻學或歷史詮釋學的方法等來獲致研究成果,卻也都猶似實驗室中解剖的冰冷屍體,從而跟有情現實生命的苦難漠然相關,因為它無法指導人們邁向佛陀殷切教導有緣眾生滅苦的目的與實踐。
在我們的時代,有幸得見印順長老以「佛法研究佛法」的方法,為佛法智識與滅苦解脫闢出一條以《阿含經》為根本的人間佛教思路,吾人今後更應該直了貫徹這條思路,來作為我們這個時代以「佛法滅苦」、「佛學論苦因」為發展的使命。
四法印即佛法四維 https://bit.ly/2TZcHAJ
------------------------
佛法的踐行
釋悟因
三法印—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這三個印璽在自己的翻掌覆掌之中,是自己一直帶在身上心上走來走去的,是自己當下的身心就可以印證的。悟師父從三法印的基本道理,引導讀者從實際生活中去印證、體驗、體證這三個印璽,正是本文可貴之處。
總釋三法印
三法印就是: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
這三項為什麼稱為三法印呢?印,是印璽、印章。「法」為什麼需要蓋印章呢?表示這是一種印證,是千真萬確、如假包換的意思。佛教的道理千經萬論,法門八萬四千,非常浩瀚。我們要用來印證足以提供每個生命體驗的基本真理,就是要用這三法印。
或許有人會問:所有的經典、所有的道理,都是佛說的嗎?答案是:只有戒律是佛陀制訂的。至於經典有佛說,菩薩說,阿羅漢說,有聲聞弟子說,有佛陀的再傳弟子說,甚至有天人說。就論典而言,有佛與聖弟子間相互的論議;更有後代的佛弟子、菩薩、羅漢、天人、論師、學者等注疏解說。闡提聖教,稱之為論。這些之所以稱為佛法,都是經過了印證,印證它是佛陀的基本教理—三法印。符合三法印的就是佛法;不符合三法印的,是適應地域或時代、文化的方便法。
「諸行無常」,「行」是指流動的、變化的、變動的,所有流動變化的事物都是無常。不管「內在」或者「外在」,說的是時間。時間有變動、變化,在時間流的諸法,就有過去、現在、未來,有生滅,遷流不居。不管是物質世界,心念世界—知、情、意,情緒世界,都叫做有漏的世界。在時間流裡,沒有不變動的事物。「苦海何時不揚波?業識茫茫。」
「諸法無我」,「法」指所有一切萬法,色法方面的生理、身體,名法方面的精神、心靈,這些都是「法」。而唯識歸類為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等。「諸」字是「眾」的意思。表示:凡是法、眾多的法、所有的法。這個「我」字,不只在講代名詞你我他的我,而是代表主宰、獨一、唯我的意思。
「諸法無我」所說明的是緣起。緣起告訴我們:所有的萬法,都是相生相緣的因緣關係。它是在條件的相應之下生起,條件變動時它就會消失。所以一說到諸法的生起就會談到條件,由於條件不是單一的,不是不變的,不是獨立自主的,而在彼此相互依存的關係裡;法的存在是沒有自主性的,不是獨生的,不是自生的,也不是唯一的。因為法無自性,這叫「諸法無我」。這個「我」字,就是「無自性」。
「涅槃寂靜」,涅槃是音譯,意思是寂靜的、寂滅的、止息的,所有的生滅都安靜下來。我們看到的萬事萬物,看起來好像是此起彼落、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生老病死,但是從緣起來看,如果你透視它,將會發現它是安靜的、是不生不滅的。人看起來有生老病死、有很多的苦迫、很多的輪迴。但是如果你知道緣起,你就可以證得寂靜涅槃,證得不生不滅。所以涅槃代表的是人的解脫境界。達到解脫的境界,你就會發現它是空靈的,是不憂不懼的,是最終的歸宿。
三法印從哪裡去印證?就從我們的心性,我們的身心世界。我們的身心世界就可以來印證它、體驗它、體證它。佛法看起來好像是很複雜,其實它就是在說緣起的法。佛法不在說他方世界,或者是別人的事,是在說你我的身心世界,是在你翻掌覆掌的手掌之中的。如果要說得更具體些,就是你自己一直帶在身心上走來走去的。而且可以獲得改善,在自己當下的身心就可以印證它,不須要到來生來世。    
倒見與正見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佛陀體證、證悟了告訴我們的真理,讓我們也能夠去體驗、驗證。但是現實中,在我們凡夫的思惟裡面,總有一個內在的渴求,希望能夠自主,希望能夠永恆、不變,希望不要苦。世間無常而渴望永恆,無我而渴望能夠主宰,這是知見的錯誤,稱為「不正見」,以致有了不正確的道路、方法。這是由於我們的智慧尚未開啟。學佛就是要學習佛的「正道」,覺悟自身的顛倒,用正道來看待人生。
「八正道」是正見、正思惟、正業、正語、正命、正念、正精進、正定。而「正見」常常排在最前面,有時也被置於最後。把正見放在最後,是把正見當成是八正道最終的完成。
「見」字,我說過它就像眼睛,如果我們眼睛清晰、清澈,走路的腳步、方向比較不會出問題,這叫做「正見」。它能夠帶給我們正確的、合理的知見,對真象看得比較清楚;不會抹煞存在的現象和問題,不會把方的說成圓的,圓的說成方的。方、圓錯置,是更甚的顛倒,顛倒就不是正確的知見。
別說三法印
無常觀:時間場合的相應
什麼叫正確的知見?其實就是智慧的觀照。佛教的智慧,最主要是在講正見—正確的知見。智慧與正確的知見有什麼關係呢?智慧也稱為「般若」。般若是prajJA的音譯,在很多經典裡面,有時候直接音譯成般若,沒有把它意譯作智慧。因智慧容易與聰明混淆,而般若是正確的知見。
「正見無常」是能夠很清楚的看到:在時間流的變化裡,什麼是真,什麼是假;什麼是是,什麼是非;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過去這件事這樣做是對的、恰當的,現在這樣做也許走樣、不適合了。這也在說明:時間、場合、條件的相應關係,條件相應,於是現象出現了。我們用世間的分別,也能夠分辨清楚的。
一條毛巾的故事:透視毛巾裡沒有愛恨情仇
我們常常說某某人很「慈悲」,可是他的慈悲如果有了錯誤的表達與解讀,那就不免有些問題。
我來舉個例子:
我曾經認識一對夫妻,他們都是教授。有一天,太太帶著在美國出生的孩子來看他的祖母。祖母看到孫子已經上高中了,非常高興。那時候天氣很熱,孫子滿頭大汗,祖母就無限疼惜地用手摸著金孫(也就是她的長孫)的頭。這時媳婦剛巧從浴室出來,她看著婆婆在撫摸她的孩子,她也很高興。於是就拿起自己的毛巾,擦孩子頭上的汗。她們二位都在表達憐惜跟疼愛,母性的慈悲。
結果這個祖母看著媳婦剛從浴室拿出來的毛巾,就說:「妳讀什麼博士,做什麼教授!連這些都不懂!怎麼可以用你洗澡的毛巾,擦我孫子的頭!」媳婦被潑了冷水,心情頓時冷了半截。她一直以來所受的委屈,此時不斷的翻湧上來。一向婆婆只重視自己的兒子是教授、是博士,卻瞋惱、責怪媳婦在另一面傳統角色的不上道—回家不幫忙家事、農事,好讓婆婆可以稍事歇息—對她這個媳婦的角色,婆婆深深地不以為然。婆婆有婆婆的心結,媳婦有媳婦的心結,此時兩個人就又吵起架來。當下那個被疼惜的金孫發楞了,不知道要替祖母說話,還是替媽媽說話,只能呆愣在那兒。
事後,媳婦對我說:「我瞋心這麼重,自己也覺得滿難過的。」我說:「這一條毛巾干你們什麼事?毛巾只是毛巾,卻讓人貼上標籤。兩人翻出毛巾文化的問題,又翻出平常大家共處不愉快的記憶,把所有的新仇舊恨投射在那一條毛巾上作文章罷了。這個叫時間場合沒對焦。」她想想,覺得自己真太沒智慧了。「我的先生是婆婆生的,而婆婆這麼疼惜的長孫是我生的!我應該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自己的孩子被婆婆如此疼惜,而心生歡喜才對啊!」事後,她覺得自己可笑又可氣,也很後悔,怎麼當時就嚥不下那一句話、那個臉色、表情,還一向自認為自己主張女權。終於她想通了,「女權」,怎麼可以這樣被糟蹋!
般若智慧,是要分辨真、假,是、非,善、惡。這些都是在時間、條件、因緣的相應而有。能分辨清楚當下的因緣、關係,它不是一成不變的,不是套樣版去思考,它是空性、無自性,這才能開智慧。能夠如如實實地看到它當下的因緣,看清它真正的本質,就不必在這些上面煎熬、苦迫。
無我觀:直下承擔,超越是非、善惡、自我憍慢
「正見」有兩大類:一個是「世間的正見」;一個是「出世間的正見」。
世間的正見是有漏的知見。它會有所取、有所作、有所為,這叫有漏。對於世間的是非、善惡、流轉、果報,有所取、有所作、有所為。而出世間的正見,建立在對於緣起法的如實知見,它是無漏、無所取、無所作的,如此可以滅盡苦迫。
世間正見是人間的正信,以善念處理世間,可以走向人天善報。但說它是智慧,那是很勉強的。有時候當我們自性執、我見、我執生起來的時候,若是理直氣壯、得理不饒人,還可以撐撐場子,若是理直、理屈亂成一團,還自以為是,只有情緒、煩惱一片。此時此刻,已經不是當時那個情境了,還把事情勾出來數落一番,可那是已過去的;對未來,又想要怎麼樣怎麼樣,但未來的因緣是什麼呢?至於現在呢?
認養流浪狗的人家
我再來舉一個例子:
有一位居士很善心,在家裡養了許多流浪狗。他的房子在大樓的二、三樓,偶爾有人從大樓邊的巷子走過去,狗就盡責的叫吠,狗並不知道什麼時候不可以叫,結果是一味地狂吠,鄰居因此而被吵醒了。附近剛好又有一間土地公廟,去廟裡拜拜的人有時燒金紙,放鞭炮。一放鞭炮,狗就叫得更兇,好像受了傷似的那種哀號。結果這位居士就常常跟樓上的住戶吵架,跟樓下的住戶吵架,跟路過的人吵架,跟去土地公廟拜拜的人吵架。他覺得自己好委屈,他說他為這個社會認養流浪狗,做收拾爛攤子的事,「為什麼你們還要責備我呢?」我聽後,無言以對。
在現實生活中:兄弟二家的田隔著一條小小的田埂,你種你的田,我種我的田;你不處理你的田,我就要鋤去田埂上的雜草,兩個人常常吵架。鄰居呢?你的牆壁跟我的牆壁,你的門口跟我的門口,一牆之隔就可以吵半天。遇到事情不舒服,並不是在處理當下的這件事,而是把過去自己八識田裡的記憶跟經驗翻出來。畢竟,事件都已經過去了。可是,自己往往卸不下,過不去,老混雜著自已很多的舊傷、經驗、自憐、自尊、自我憍慢,層層疊疊,徒然地困在個人的糾纏模式裡,從來沒有好好的正視當下的自己!當然,在那裡面,對於自己的煩惱跟業習也是看不到的;要真正看到了,才可能卸下、跨越。只是我們不注意罷了。
涅槃:沒有過現未的糾結
所謂的修行,就是要修正自己的妄執,修正不正確的行為。要修正這些其實沒有那麼複雜。你先不要往過去看,也不要往未來看。當你內在意念在糾纏時,你的生理會告訴你,你的心理也會告訴你,因為我們的身心是相互依存、結合在一起的。因此當你身體有問題,心理、精神方面不會不知道;你精神本身有波動,你的身體也會告訴你。你知道你身心起波動了,在這個當口,你先回到當下,給一個回光返照的功夫,這叫做正念。你就看著那一團糾纏的東西,就看著它,當你澄靜下來面對它、觀照它時,你會發現:原來以為它是一個堅實的、不變的、不動的、很難以突破的東西,看著看著,你就會發現它鬆動了,不見了,不存在了。
如果你的身心愈安定,禪定的功夫愈深,你這樣的內觀,就會看到原來你以為堅實、不動、不變、身心的那一團新仇舊恨,其實很多都是從自己內心幻想,幾經來回糾纏不清的產物,然後投射在別人身上。如果你禪定功夫夠深,你甚至能夠看到它的發端、它的生起、它的轉折、它的消失。當然,如果看到它如何生起,如何消失,也就能看到它的不生不滅。
佛法的修行在告訴我們:改善痛苦得先應付煩惱;應付煩惱得先看清業行、業習;然後改善它。得以解脫自在的關鑰,不在別人,不在他方,不在他世;就在我們自己內在,那一團堅固不變的妄念的看清。但我們的念頭卻常常不能回到當下,不能掌握當下;儘抓過去,儘抓未來。抓來抓去,結果只是這些影像本身重重疊疊、糾結不清。甚至以為那是很堅實、有自性、有體性,好像銅牆鐵壁的實存;其實,根本是無自性。涅槃寂靜,等著我們體證呢!
佛陀解結印:勸眾生善解結
佛陀告訴我們緣起,主要就在告訴我們:要怎麼解這個糾結不清的「結」。我再舉個故事:在高雄紫竹林精舍的主尊佛像是釋迦牟尼佛,佛陀所示現的手印是「解結」的手印。(請見本期頁 121圖7)
有一位居士前往印度朝聖,他一直希望能夠朝禮佛陀的法與聖跡。佛陀的出生地、修道、成道、說法、乃至涅槃的八大聖跡,他無不一一去尋訪。每到一處聖跡,他都感動地伏地頂禮,眼淚泊泊而下。心想:這些是佛陀二千五百多年前曾經走過的地方,佛陀的腳曾踏在這些沙子上,他跪下來吻著大地。在離開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帶走這些聖跡,只好抓取一點沙,放到袋子裡面。就這樣一路帶著回到國內。他與朋友分享他的感動。朋友問:「這麼感動?」他回答每一處聖地都令他動容,尤其在巡禮阿羅拉佛窟的時候。阿羅拉佛窟的這些石壁開鑿得很早,已有將近二千年的歷史,洞窟裡面很暗,沒有電燈也沒有水。當他朝洞窟走進,想起以前佛陀就在這裡說法,僧眾就在這裡作羯磨、布薩結夏,內心澎湃無以言語。因為光線太暗並無法看到佛像。他於是向當地管理洞窟的人說:「我想看看裡面!」因為他聽說裡面有一尊佛。管理員用了一面金屬片當鏡子,把外面的陽光反射進去。他專注凝視,看到一尊佛的二隻手相對,好像在打理針線的樣子。轉身問管理員:「佛的手為什麼要比出這樣的姿勢呢?」管理員回答:那是佛陀在說法。
「好美!這樣的佛陀的手好美!」他在當下只有這樣說。
紫竹林精舍的佛陀就是結這樣的手印,說法印。說的什麼法呢?其實佛的二隻手是在解結,有把一個結打開的感覺。眾生的煩惱業習何只千千重!不是過去才有、現在才有,未來還是會有。對外在世界所解的結,是如此的多;對我們自己身心的糾結,也不曾減少。
所謂的修行,就是要練習把結打開。佛陀說法,就是要我們去打開結。佛陀希望每一個人學習佛法,在此世,甚至生生世世,都要學著去打開自己的心結、煩惱結。佛法的核心,就是讓我們回到自己的身心,把結打開。打開結的手,你看這多美呀!打開結的是誰?是自己。這過程就是用三法印來印證、體驗。在哪裡印證?就在我們的身心,在我們的周圍,在我們的生活世界。
如果你解開的是阻礙人天善性的糾結,就是人天福報。人天福報最大的好處,是不必墮到三惡道。當你開發、體證正知見,出世的智慧開了,你就是進入出世間;你對世間真偽、是非、善惡、業報,不再疑惑、確實證知,當然是輕安、自在,不再退墮;一旦垢盡迥脫,就是涅槃寂靜的解脫印證。
結語
緣起法,是理論,也是實踐體證的方法。佛法雖有小乘、大乘之別,但緣起法,是根本,是佛法的核心。佛教對宇宙、生命,對存在的解脫體證都從緣起。而緣起以三法印去印證。這個印璽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總結「生活中的緣起」—苦在那裡,結就打在那裡;結在這裡,就從這裡解開。人間的真善美,也就在這個地方。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印證的。
香光莊嚴 https://bit.ly/3wp0oMD


禪修應具備的基本佛教知識
一、佛法的基本原則──「三法印」
佛法和佛教不同之處在於,佛法是釋迦牟尼佛說的言教,而佛教則是團體。佛所說的原則以及根本教義是不變的,可是佛教會因環境背景的不同,以及每個人根性的差異,而形成不一樣的佛教。佛法基本不變的原則為「三法印」,是相同的,從釋迦牟尼佛開始到現在,還沒有人能推翻。
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1.諸行無常:從佛的角度來看,諸行是無常的。「行」主要指的是心理現象,心理現象不是永恆不變的,而是無常的,只是一點一點的在生滅而已。
2.諸法無我:諸法是包括所有一切的法,五蘊裡只有心法及色法,但色、心二法包涵了無限的法,也就是精神的與物質的。一切精神和物質的現象,全部都是無我,實際上就是空。
3.涅槃寂靜:能夠實證「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能從煩惱的生滅而得寂滅,生滅滅已,是為寂滅。一般「生滅」的解釋,是不再生、不再死,而佛陀的根本意思是實證空性,煩惱不再生滅,沒有煩惱生,沒有煩惱滅,是為涅槃。譬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雖然色身還在,但因為煩惱已不再生滅,所以那個地方就稱為寂滅道場。
三法印就像是鼎的三隻腳,缺一不可。因為無常所以無我,任何現象都是在變幻不已中,尤其是身體的物質現象及生理現象。以心理現象為例,剛才跟現在的想法不一樣,昨天跟今天的想法又不同,諸位來參加十天禪修,你們的想法是會有些改變。又譬如兩個人要結婚時,總是海誓山盟,認為海可以枯、石可以爛,愛情則永遠不變;沒想到結婚一段時間之後,兩人的想法不一樣了,不是想征服對方,就是要控制對方,結果變成怨偶、冤家。同樣的人為什麼婚前與婚後的想法會截然不同?
「我」,只是一個觀念,這個觀念經常是在變的,既然沒有固定的我,便是無我。諸法無常是個現象,諸法無我是個事實,從現象瞭解事實後,就是實證空性,既然體會到自性是空,就得解脫,就是涅槃。
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155 https://bit.ly/35iadzZ
-------------------------
佛教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2016-05-30 由 捌零小說匯 發表于文化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是識別真佛法與假佛法的標準:一切法若與三法印相違的,即使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是不了義;若與三法印相契合的,縱然不是佛陀親口所說,也可視同佛說。因為三法印是「印」證佛法真偽的標準,如同世間的公文,憑藉印監可以確認公文的真假,因此稱為「三法印」。
三法印來源:
三法印出於《大智度論》:「通達無礙」者,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問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
三法印內容:
三法印即「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凡符合此三原則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
此語未見於巴利語系經典。可溯源於《雜阿含經》卷十:「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意指世間一切事物,皆在剎那間遷流變異,無一常住不變。有為諸法概皆無常,眾生執以為實,認假作真,而起諸妄想,或求長生不老,或徒務粉飾色身,不識『亘古不變』,仍不免『剎那生變』,無常者,乃是世間之自然法則,此方是『真常』。了悟變化無常乃是生命的特徵,於一切境,隨遇而安,在悲智雙運中,得見生命之究竟義。想得到幸福,就要從真理下手。真理要從心下手,心要從悟下手。悟就要從觀照無常下手。能觀照就有大慈悲心,因為能觀照無常,就沒有得失的觀念。一旦失去什麼,就不會感到痛苦,因為你知道——這就是無常。
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所謂我的存在只是相對的生理和心理幻象。意指世間諸法,無論有為、無為,皆是緣起幻有,並無恆常不變、獨立存在之實體或主宰。世尊殷勤囑咐:應於二六時中觀照『無我、無我所』。此色身乃四大假合之幻軀,凡我之物皆是為我所用,非我所有。若真有我,何以我之心緒、生死皆非己能掌控?足見『我』無從主宰『我所有』,有『我』即生對立,而我執則為一切眾生之通病,唯有放下我執,方可覓得真我。唯有了知無我,始能與世界和平共處。
涅槃寂靜是說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意指不生不滅,身心俱寂之解脫境界。若離開涅盤思想,佛教就形同生滅的世間法,只能稱之為勸善,不能體會因性本空,果性本空之非因非果甚深奧義(非因非果,不是無因無果,莫錯會)。未入正信者,每以涅盤為死亡,此乃嚴重之誤解。倘如其所言,則死亡又為另一生命之開端,豈非生死未了?眾生長劫輪迴之苦,乃受業力所牽,作不得主。唯有佛陀為究竟涅盤,以其死即不復再生,不生則不滅,蓋已打破無始無明,徹見本來面目,此乃稱為佛教最可貴之處。
三法印在佛教中的地位
三法印同時也是佛教與在其之前的婆羅門教,以及其他宗教所較不同之處。佛教許多方面承襲或相似於婆羅門教,如禪定、苦行等,但三法印即是佛教與婆羅門教的不同處,三法印為佛教自身所創。此外,三法印也是佛教的核心價值,與其他宗教不同的,佛教允許在謹守三法印的價值與教義上,對其他方面進行方便性變動、改變、變化,即是不違反三法印,可以用各種方式傳教、修行,包括用密法加速修行(如密宗),也因此使佛教富於變化與多樣性,相對的有部分宗教對於教義、教規、教條、傳法、授法、修法等有著較嚴格的堅守性,不允許任意或隨時地需求而變異。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3zvky.html
----------------------
 壹‧三法印的意義
  教主、教徒、教義,是宗教形成的三個條件。世間上每個宗教都認為自己所宣揚的教義是真理,所謂「真理」是有條件的,真理的條件是:1.普遍如此,2.必然如此,3.本來如此,4.永恒如此。
  譬如人有生必有死,中國人如此,外國人也一樣,這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來如此、永恒如此的真理。佛教的「三法印」就是合乎這四個條件的真理。三法印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這是說明宇宙人生現象的三條定律,以此三條定律來「印」證佛法的真偽,就像世間的貨物,蓋了印鑑的,可以確定它是真貨;沒有蓋印鑑的,便是假貨,是冒牌的。所以,三法印可以說是印證佛法的根據;它是識別佛法、非佛法的標準。若與三法印相違的,即使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是不了義法;若與三法印相契合的,縱然不是佛陀親口所說,也可認為是佛法。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三法印是緣起說的思想基礎,緣起說是佛陀教法的代表,兩者意義相通,同為最初的根本佛法。因此,若能理解三法印,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了。
    貳‧三法印的內容
  三法印的內容,廣義而言,是指世間一切幻化的現象。它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論,一切小乘經典都是以「三法印」來印證是否為佛說;大乘經典則以「一實相印」來印證佛法的究竟與否。然而實際上,「一實相印」就是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靜」,之所以有不同的立名,實在是因為眾生的根機有利鈍的差別,因此佛陀說法才有廣略的方便,而究竟之理只有一個。今就三法印的內容分述如下:
    一、諸行無常
  「諸行」是指一切事物和一切現象。「行」是遷流、轉變的意思。《俱舍頌疏》說:「造作、遷流二義名行。」《大乘義章》卷二說:「有為集起,名之曰行。」一切事物與現象都是遷流轉變的,所以叫做「行」,這個字本身就包含了無常的意義。「諸行無常」是指世間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沒有一樣不是在剎那剎那之間遷流轉變,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的。因為世間上的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所生的諸法,空無自性,它隨著緣聚而生,緣散而滅。譬如有情世間的人有生老病死的現象,器世間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的演變,心念有生住異滅的變化,因此,一切法在時間上是剎那不住,念念生滅;過去的已滅,未來的未生,現在的即生即滅,它是三世遷流不住的,所以說「無常」。
  根據經論所說,「無常」有二種,一為「念念無常」,一為「一期無常」。
  1.念念無常:念,剎那的意思。《探玄記》說:「剎那者,此云念頃,於一彈指間,有六十剎那。」可見剎那是極短的時間。在世間所有事物中,變化速度最快的,莫過於我人的心念,根據《婆娑論》說:「一晝夜間,有六十四億九萬九千九百八十剎那五蘊生滅。」說明心念的生滅,剎那不住,比閃電還要迅速。《寶雨經》說:「此妄心如流水,生滅不暫滯;如電,剎那不停。」
  除了心念是剎那不停、念念無常以外,任何器物由新到舊,都不是突然變化,而是剎那剎那間漸漸變化而成的,所以說「念念無常」。
  2.一期無常:在一段時間內,遷流代謝,終歸壞滅,稱為一期無常。事實上,一期無常是由念念無常累積而來的。譬如人的生老病死,物的生住異滅,世界的成住壞空,都是由剎那剎那的漸變,累積成一期的突變。
  諸行無常之所以為三法印之一,是因為它對我們的人生具有積極的激勵意義。因為「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所以容易生起宗教心,努力修行;生理細胞的新陳代謝是諸行無常的現象,因此可常保身體的無限活力;「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人事的新舊更遞也是諸行無常的變化,因此一個社會有機體就能常顯生生不息的青春生機。佛陀當初之所以捨棄世間榮華,出家學道,是有感於人生的無常;成道之後,也以苦、空、無常的人生真象來開示眾生,因此原始佛教教團的成立,可以說是源於佛陀對於諸行無常的體悟。《大般涅槃經》卷中說:「一切諸行悉無常,合會恩愛必歸別離。」體念無常,能激發廣大菩提心,完成自己,也救護一切眾生。
    二、諸法無我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無常」,而且「無我」。「諸法無我」是指一切有為、無為法並無獨立的、不變的實體或主宰者。這裏所說的「法」,是指宇宙間所有的事物,包括物質現象和心識活動等,是有形無形事理色心的通稱。所謂「我」,是主宰和實體的意思;「我」是恒常不變的實體,具有自我主宰的功能;「我」既無聚散離合,也無變化生滅的實體,是獨立自主、永恒不變的主宰者。然而,世界上有沒有這種單一獨立的、自我存在的、自我決定的永恒事物?一般宗教對此都是肯定的。如婆羅門教就認為世界是由大自在天(大神)所創造的,天主教也認為有一個萬能的上帝,上帝創造世界,創造人類,上帝主宰一切。但佛教卻反對這種說法,認為一切事物皆依因緣而生,緣聚則有,緣散則滅,彼此之間相互依存,並無實體性,因此說「諸法無我」。無我有二種:
  1.人無我:是說一般人執著為「我」的身體,是依煩惱業集、五蘊諸法所成,所謂「五蘊和合,假名為人」,是虛妄不實的,如樑柱瓦椽和合而有房舍,離開樑柱瓦椽則別無房舍,因此有情眾生只是五蘊諸法所成,沒有實體的我,所以說「我」只是假名而已,就如命名為人、狗、貓,都只是一種假名方便,沒有一定的實體。
  2.法無我:世間一切的事事物物都是依靠種種條件因緣所生成,沒有本來固有的獨自本性,也就是空無自性,如幻如化,因此說法無我。
  由此可知,「諸法無我」是指一切事物皆無自性,無自性即「緣起性空」,這是佛教的根本教義,所以要正確的把握佛教,必須徹知一切法無我。
    三、涅槃寂靜
  「涅槃」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中的「滅諦」。《大乘義章》卷十八說:「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華嚴大疏鈔》說:「譯名涅槃,正名為滅。」《涅槃經》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可見涅槃是指熄滅煩惱、生死、痛苦、人我等種種無明火焰,而達於寂滅無染,充滿快樂、光明、自由自在的境界。
  「寂靜」謂遠離煩惱,斷絕苦患,也就是涅槃的異名。涅槃境界遠離諸苦,湛然常住,無生無滅,所以稱為寂靜。《瑜伽師地論》卷七十說:「三苦永離故,名為寂靜。」《雜集論》卷八說:「何故名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
  從以上的解釋可知,「涅槃寂靜」是一種滅除貪、瞋、痴、慢、疑等諸煩惱,身無惡行,心無惡念,身心俱寂的一種解脫境界。
  涅槃的種類可分為:
  1.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又名本來清淨涅槃、性淨涅槃、自性清淨涅槃。一切諸法的萬相,它的理體就是寂滅的真如,所謂性淨涅槃,就是人人本自具足的真如。
  2.有餘依涅槃: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聖者,雖已滅除三界煩惱,更不起業,但是尚且餘存過去業力所感受的依身(肉體)未滅,因此名為有餘依涅槃。
  3.無餘依涅槃:煩惱既盡,由過去業力所感受的依身也滅除,無有遺餘,因此名為無餘依涅槃。
  4.無住處涅槃:菩薩以有大智慧故,斷離煩惱障、所知障,不住於生死迷惑的世間。由於懷有大慈悲,積極救護眾生,因此也不住於涅槃,獨自享受安樂。迷惑染污的世間固然不住著,常樂我淨的涅槃也不住著,因此名為無住處涅槃。
  除了上述四種涅槃之外,尚有一種大涅槃,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為如來的法身。《勝鬘經》說:「法身即如來大般涅槃之體。」大涅槃是諸佛的法界,是諸佛甚深的禪定,也就是「常樂我淨」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證,所以《法華經》說:「惟如來證大菩提,究竟圓滿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其實,涅槃佛性是人人本自具足的,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時,曾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顯現。」可見自性清淨的涅槃佛性,人人具足,但被煩惱、執著、無明等客塵蒙蔽而不能顯發。佛陀說三法印,就是為了破除眾生的我執,以引導眾生出離生死之苦,而得涅槃之樂。所以《法華經》說:「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
    參‧三法印的正確認知
  過去佛教一直給人悲觀消極、遁世避俗的印象,這是因為一般人對佛教所說的「苦」、「空」、「無常」等義理,有了錯誤的理解,以為佛教只是消極的講苦、講無常,卻不知道其中的目的,是為了讓眾生認識苦、空、無常的人生真象,從而發起欣樂厭苦之心,積極地追求究竟涅槃之樂。因此,我們對於三法印應有以下的認識:
    一、無常才有希望
  佛教講「諸行無常」是要告訴我們,雖然世間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隨時都在遷流變化,如「好的事情會變壞」是無常,但是「壞的事情會變好」,也是無常,所以無常也有它積極、樂觀、奮發的一面。譬如一個貧窮的人,只要他肯勤勞努力,也有發財的一天,因為貧窮的現象也是無常變化的;做事遇到挫折,只要能夠堅持下去,就可以改變逆境,因為世事是無常的,不會有永遠的災難。因此,無常給人生帶來無限的光明、希望與生機。
  此外,無常可以提醒我們珍惜生命,把握時間,可以使我們脫離一時的貪慾。尤其學佛的人,有了「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的無常觀,才能精進不懈,進趣佛道,及早成就。所以,無常才能進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無常蘊藏著無限的生機,是最實在、最親切的真理。
    二、無我才能和眾
  佛教講「諸法無我」,是為了破除眾生對自身的「自我愛」,以及對我所有物的「境界愛」。因為我們執以為「我」的身體,是四大五蘊假合而有,隨著緣聚而生,緣滅而散,毫無「自主」可言。而且從生到死,無時不在生滅變化,因此不是「恒常」而固定不變的。尤其身是眾苦所聚,生理上有飢寒、疾病、疲勞等諸苦;精神上有憎怒、畏懼、失意等苦。當眾苦逼迫時,欲離而不能,根本無「自在」可言。因此,《摩訶止觀》說:「無智慧故,計言有我;以慧觀之,實無有我。」
  不過,這裡所說的「無我」,並非說沒有我這個人,而是要我們擺脫有形對待關係的束縛,使自己安住於無人我、無對待的境界中;換句話說,無我是要我們泯滅人我對待,把「我」融入大眾中。
  佛教是非常重視大眾的宗教,離開大眾就沒有佛法。所以,學佛的人,首先要培養「以眾為我」的性格。能夠「無我」,才能融入大眾,才能「以眾為我」。所以,「無我」是個人修行的根本。
    三、涅槃才是究竟
  「涅槃」是佛教最圓滿的世界,但是一般人不了解涅槃的意義,以為涅槃是死後的世界。如某某人去世,便說得大涅槃了。其實涅槃不是死亡,而是與死亡截然不同的超脫境界。涅槃是不生不死、無為安樂、解脫自在的意思;涅槃是滅除我執、法執,滅除煩惱障、所知障,是度脫生死的意思。譬如一個犯人被杻械枷鎖繫縛時,是毫無自在可言的,一旦卸除了,便得解脫;眾生被貪瞋痴等煩惱所繫縛,也不得自在,如果修習佛法,斷除煩惱,便得解脫,解脫就是涅槃。
  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寒暑,白雲蒼狗,無非夢境;「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良田萬頃,日食不過幾斛。」面對這樣有限的生命,如果我們能證悟涅槃,就能突破時空的藩籬,將生命遍佈於一切空間──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充滿於一切時間──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這樣的生命無所不在,無處不有,可以超越死亡和無常的恐懼,在無限遼闊的時空中生生不息。
  因此,我們對涅槃應該有這樣的認識:涅槃是人生最究竟的歸宿,涅槃之樂不是死亡後才能得到,而是當下就可體證的。能夠對涅槃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得到真實究竟的常樂我淨,才能體會諸佛千古無我的涅槃妙諦,這是我們學佛應有的認識!
星雲大師 https://bit.ly/3zixejY
------------------------
201104251501
◎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2159他山之玉
◎ 三法印
三法印,是釋迦牟尼世尊,自人生現實的生老病死問題中,研究其果,推察其因,所觀察出的現實上的真理;這真理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在小乘經典中,判斷佛法是否究竟,即以此三法印來衡量。
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生住異滅,剎那不住。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這一切,均屬無常。
釋迦世尊於過去因中修行時,帝釋化為羅剎,對釋迦說半偈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釋迦請說全偈,帝釋曰:「我以人為食,汝能捨身食我,我則為說。」釋迦許之,帝釋復言:「生滅滅已,寂滅為樂。」釋迦聞竟,乃攀登高樹,自投於地。此時羅剎復現為帝釋,自下抱之,頂禮讚歎。
何以釋迦世尊為此半偈竟捨身以求?實因這十六個字括盡了世出世間的一切真理。前半偈是有漏的世間法;下半偈是無漏的出世間法。
宇宙萬有,皆由因緣和合而生。既是因緣所生,自不免有遷流變化。因此,有情的生老病死,萬物的生住異滅,世間的時序流轉,宇宙的成住壞空,這一切都脫不出無常的範圍。
曹孟德短歌行云:「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朝露,是生滅無常;杜子美離亂詩云:「時難年飢世業空,兄弟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骨肉流離,是聚散無常。李太白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鄉盡錦衣,宮女如花春滿殿,只今惟有鷓鴣飛。」由宮女如花到鷓鴣亂飛是世事無常;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燕子,入百姓家,是繁華無常。
再如:「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似雪。」是青春無常;「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是人事無常。「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戎樓空。」是盛衰無常;「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是時序無常。 總之,因緣所生法,生滅代謝,遷流不息,原是必然之理。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世間真相,本來如此。
無常,不僅祇是詩詞裏的句子,以科學立場而言,由微塵至世界,由地球至銀河系,都是不停的在流轉變遷。拿人來說,在生理上,毛髮爪甲的代謝,血液淋巴的循環,是無時或止的。時時刻刻有老的細胞死亡,時時刻刻有新的細胞產生,在這不停的生滅變化中,使一個人自幼小變的壯大,壯年者日漸衰老,衰老者終至死亡。在心理上,前念甫滅,後念已生,剎那剎那,不得停生。這顆妄心,終日間因緣攀境,而所攀的境,卻又轉瞬即逝。人的一生像是一幕電影,放映機中的膠片不停的轉,銀幕上的影子也不停的動。前影將逝,後影即顯,後影將逝,再後的影子又接上來。銀幕上一旦現出空白,表示故事告終;心理活動一旦停止,這一期的生命也就即此結束。所以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但是,佛法中的無常,祇是變滅,而不是斷滅。這種變滅是前滅後生,相續不斷。而這種生滅代謝,相續不停的情況,就是人生和宇宙間,一切現象的真理。
其次再說無我。世間萬法,自時間上看,生住異滅。剎那不息,找不出永恆和常住;自空間上看,因緣所生法,賴眾緣和合而有,無真實之萬物,亦無真實之我。
在佛法上說,所謂我,祇是四大 ── 地水火風,五蘊 ── 色受想行識的和合體;自科學上說,人是由碳,氮,氫,氧,硫等十五種原素構成的。但不論是四大五蘊,或十五種元素的結合,大體說來,所謂我,不外精神肉體二部分。而我人所執著的,也就是以這個精神肉體結合的假相為我。但是,仔細分析起來,在這個假相中,到底是精神是我呢?還是肉體是我?如果肉體是我,那麼是頭是我?還是腳是我?是肝是我?還是肺是我?若說人的主宰是心(生理學上告訴我們,心臟祇是循環系統中壓啣血液的器官),那麼摘除了頭顱四肢後還成不成為我?若說人的主宰是腦(醫學上謂大腦司記憶,想像,思考,判斷;神經司傳導。然自佛學眼光視之,肉體之腦與神經,有如燈泡電線,祇是工具,若無生死流轉的根本「識」之主宰,則猶如燈泡電線未通電流,是不能發生作用的。)那麼截去四肢和軀幹還成不成為我?
如果說肉體不是我,精神才是我。那麼人的情緒喜怒哀樂,轉變無常。究竟喜時是我?怒時是我?笑時是我?哭時是我?
在人體生理方面來說,由於細胞的新陳代謝 ── 紅血球的壽命祇有數星期,一般細胞幾個月,毛髮爪甲的代謝更為明顯。這樣看來上,三十歲的我,全然不是三歲時的我。在心理方面來說,年青時的我坦白誠懇,熱情慷慨;年老時的我自私慳吝,冷漠保守。這樣看來,究竟那個熱情慷慨的青年是我?還是這個冷漠慳吝的老者是我?
真正的我,祇是我們的真如佛性,但此真如佛性,為妄想執著所遮蓋,就執著這個五蘊假合之相為我。而此五蘊假合之相,不能常住,沒有自體,所以於四大五蘊之中求我,畢竟了不可得。
最後說到涅槃寂靜,涅槃,譯為圓寂,亦譯為滅。大乘義章云:「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譯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
眾生以我執之故,起惑造業,因業受報,所以我執是生死流轉的根本。若無我執,則惑業不起,當下能正覺諸法實相,一切即是寂靜的涅槃。
涅槃是從無常無我的觀察中,深悟法性寂滅,而獲得的解脫。由於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可知宇宙人生的現象,並無任何固定的實體存在,祇是剎那生滅的連續狀態。無常是空,無我也是空,因此,釋尊的根本思想,就是以空為根本而有的緣起觀。三法印也是以空為基礎的。
 ─ 謹節錄自《向智識份子介紹佛教》 于凌波居士著 ─
********************************************
◎【注】
【一】佛法所說的「空」,不是說一切空無所有;而是指出一切事相因緣而起、沒有固定不變的實體,因此,是性空而非相空,是理空而非事空,空不礙有,不變隨緣,故曰「真空妙有」。
【二】《圓覺經》:「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 眾生無明,種種顛倒,好比迷路的人,以東為西、以難為北,顛倒方向;妄認四大假合的身體為自己實有的身相(皮肉筋骨屬地大、唾涕膿血屬水大、體溫煖氣屬火大;氣息出入身體轉動屬風大);誤以攀緣六塵的緣慮妄心為自己的真實心相。】
【三】順治皇帝讚僧詩有云:「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這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矇朧又是誰?不如不來又不去,來時歡喜去時悲。...」
◎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 水陸法會 - 深入《水陸儀軌》的藏海!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wrjWjw
---------------
佛法的特質
    第二節 緣起法下的三法印與空
佛法的三法印
  法印的意思,是法的印鑑。印鑑的用途,一般是用來驗明身分,表示憑信的。法的印鑑,就是一些內容簡要,但又足以代表佛法精義,能夠展現出佛法特色,可以成為佛法的標幟的。能成為佛法的標幟,當然也可以是判定是不是佛法的標準。哪三句話足以代表佛法的精髓呢?那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滅」[1]三法印,也有略簡為「無常、無我、涅槃」的。
  諸行無常之「行」,泛指造作的活動,無常是指不斷地生滅變化,遷流不息。諸法無我之「法」,泛指一切的事物,無我也稱為非我,是指沒有實體,沒有主宰者。雖然都說泛指一切,但是佛法主要關切的範圍,還是在有情自身,以及與有情自身相關的延伸。我們在〈佛陀之所以為佛陀〉一節,曾說明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悟的主要內容,是緣起法。緣起法的理則為:「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樣的理則,表示了什麼?表示了一切的存在,都在「此故彼」的關係中,都需要其他因緣條件的支持,才能存在。同理,每一個支持的因緣條件,也沒有例外地需要再依賴其他因緣條件,才能存在。這樣的條件關係,層層疊疊,相依相持,而找不到源頭。沒有個起始的源頭,這是讓我們非常難以想像的事,也好像與我們日常生活上的習慣,有所不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需要設個起迄點,生活秩序才得以維持,譬如說,認定一天從零點開始,在二十四點結束。但這些起迄點,也都只是我們選定一個範圍,硬是將它切割獨立出來的認定而已,並不是必然得如此。
  在緣起層層疊疊的條件關係下,往往牽一髮而動全局,所以展現出來的,是不斷地生滅變化。不斷地生滅變化,就是無常。一切現象,總是在升起、變化、消失的相似相續中,沒有恆常的存在。生理上的變化如此,心理上的變化,更是如此。生理上的變化,醫學上稱為新陳代謝,雖然或許我們在短時間內看不到,也感受不到生理的新陳代謝,但今日的醫學,透過儀器的協助,已經很明確地顯示了這一點。心理上的變化,最明顯的,諸如喜、怒、哀、樂,憶想紛飛。喜、怒、哀、樂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有的,有人可以一直保持單一的喜、怒、哀、樂嗎?更何況還有強度上的差異呢!憶想紛飛,這是當我們靜下心來時,就可以充分經驗到的。我們的念頭變化可以有多快呢?最好的實驗是,當闔上眼睛,強迫自己集中注意力,而且只注意一件簡單的事,或一個單調的動作,此時,就不難體驗到自己的心念,是像瀑布般飛快的奔馳[2],又像好動的猴子一樣[3],哪裡止得住呢!我們的身心,是這樣無時無刻的不斷變化,我們所關切的周遭事物、環境,何嘗不是這樣?歷經了百年來許多專家學者,不斷地接力探索,小從分子、原子、各種微小粒子,大到浩瀚的宇宙星球,也都肯定了一切是在不斷地運行變化中,正是「諸行無常」啊!
  無我的含意,要比無常深徹抽象,有必要做進一步的討論。原來,印度語詞中所說的我,除了用來表示自己的代名詞外,還含有宗教與哲學這一層面的意義。宗教上的含意,是指具有主宰力量的最高神祇,而哲學上的含意,除了指個人意志伸張的支配力外,還包括了與生俱來、深沈的自我感、自尊心等含意。我們將宗教與哲學上「我」的含意,加以綜合整理,得到一個簡明的定義:凡是具有「實在的、常住的、獨存的、主宰的」性質者,就是我。諸法無我,就是在否定宗教與哲學的這一層「我」。
  緣起法說:「此有故彼有」,在「此故彼」的關係下,總是展現著環環相扣,沒一個東西可以單獨存在,也沒有一個東西能有絕對的自主性,再加上都是無常變化的,就否定了獨存、主宰與永遠不變的常住,同時也否定了堅固的實在性。如果觀察我們的身心,不論在肉體上,或是在心靈上,找得到可以單獨存在;永恆不變;要怎樣就能怎樣的部分,可以稱為實在的、真實的「真我」嗎?沒有的[4]!有的只是層層疊疊、相依相持,找不到獨立源頭的眾因緣和合,哪來我的「本來面目」!就像剝一棵粗大的香蕉樹或芭蕉樹幹,任憑怎麼剝,也找不到有一個實心一樣[5]。如果再將觀察的對象,從我們自身向外延伸,到與自身相關的外在一切,也都是眾因緣和合所成,沒有獨存的、永恆的、真實的東西[6],就像閃電、朝露一樣地短暫流逝[7],雖然有其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但卻沒有永恆存在的主宰者,這是「諸法無我」。
因緣三重觀
  緣起法說的「此有故彼有」,看似淺顯,但含意深徹。在「此故彼」簡單的陳述中,至少可以展現出三層意義:那就是「果從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8]。「果從因生」是「此故彼」關係中最表面的一層,表示任何一個存在(一個存在,就是一個結果),都有它所以能存在的原因。原因或許很複雜,也許我們一時也還不能清楚,但「此故彼」的條件關係,明白地表示一切都「事出有因」,不會是無因無緣的,所以緣起法就否定了無因論者。然而,在諸多複雜的原因中,其與結果間的關聯,不會是隨機的偶然,而有其必然性與再現性,是有秩序、有跡(理)可尋的關聯,這就是更深一層的「事待理成」。再深一層,這個必然性與再現性的理則,也不是「實在的、常住的、獨存的」,換句話說,也就是沒有自性,這就是最深徹的「有依空立」。譬如說,舉大家最關切的死亡來看,死亡是一個結果,死亡證明書中,一定要載明至少一個最直接致死的原因。當然,我們可以再就那個原因,去追究更遠一層的原因,一層一層地追下去。如果,我們將種種中間的原因略去,而總括來說死亡是因為有出生,死是結果而生是原因。為何會這樣呢?是因為一旦出生,便難逃一步步邁向死亡的必然。有生必有死,是生與死兩者間「事待理成」的必然關係。然而,有生必有死的理則,是連結在生與死的因果中展現的,離開生與死,「此無故彼無」,這項理則也就失去了其揮灑的舞台,而沒有作用了。這就是「有依空立」。
  「有依空立」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呢?緣起法說「此有故彼有」;展現出無常但有秩序的「果從因生」、「事待理成」的因果關係,還說「此無故彼無」;也就是「有依空立」這一層,指出止息這些因果必然的可能,開拓了否決宿命的解脫涅槃之路。緣起法的「此無故彼無」,就是佛陀所說的「無明滅則行滅」,一直到「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純大苦聚滅」,也就是三法印中的「涅槃寂滅」法印。
三法印的核心──無我法印
  三法印,是緣起法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展開說明,也可以說是修學佛法的三個歷程:從觀察、體會無常中,發現原來是一切都是無我的,再從無我的體會與實踐中,逐漸地減少貪愛與瞋恚,到徹底地止息貪愛、瞋恚、掉舉[9]、無明[10],最後,連最細微、最深沈的「我慢」[11]都斷除了,就是解脫涅槃[12]。從這樣的修學過程中來看,「諸法無我」顯然是居於樞紐地位,因為「我」的自我感,是一切貪愛、煩惱、愚癡與無明的著力點、根據地,自我感的破除,是凡夫進入聖者之流的重要關卡[13],佛法修行道上的重要里程碑。又從能貫通無常與涅槃法印來看,無我也可以看作是三法印的核心。
三法印與空
  「空」又是什麼?與緣起法,以及三法印有什麼關聯?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語裡,大都指東西的不存在,有否定的意思,如空曠、空屋、天空、空洞等。但在佛法裡,則基於這一層含意,又從修行的經驗中,發展出另一層更深的含意[14],最具代表性的是:比較早期的,以空來表示「緣起法」[15]與對無常等觀察的清淨心境[16],以及稍後的以空表示無自性[17]。關於緣起法,我們已做了許多討論,而無常、不堅固、變易法,也就是緣起法下展現的無常法印,但什麼是自性?自性是印度哲學思想中的一個普遍的觀念,它的意思是指自體的本性、本質。一般人所認識到的一切,直覺中,或基於直覺而來的思辨,總覺得其中必有某種構成這個東西的基本單元,這個基本單元,必須是一個實在體,稱為本體、本元、基本元素等,具有純淨無雜、「其小無內」不可再分割、真實不變的特性,就是自性[18]。從這裡來看,自性的含意,其實就含在「實在的、常住的、獨存的」這三項特性中,而這三項特性,正是宗教哲學上「我」的意涵。所以,無我即是無自性,無自性即是無我[19]。以空來表示無自性,「空」即是無我。空的意涵,從表示緣起,表示由對無常的觀察所導入的清淨解脫(解脫即是涅槃寂滅),到等同於無自性的無我,其實,其內容也都還在從緣起法所展開的三法印之中。由於三法印的中心是無我,推測可能隨著佛教中,對無我在佛法的修證過程中,居重要關鍵地位體認的日漸提升,以「空」來表示無自性、無我,便逐漸成為佛教中的主流意見,後來的「大乘佛教」[20]多闡揚一切法空,以空為一實相印,以一實相印統一了三法印,實則空就是無自性,也就是無我;一實相印就是貫通無常與涅槃的無我法印[21]。空義在這樣的發揚下,後來便逐漸地成為比緣起法更為人們所熟悉的佛法特徵,佛教也因此而被稱為「空門」。
  總結來說,三法印與空,都是源於緣起法的展開說明,都可以是佛法的標幟,提供了一個判斷是否為佛法的標準,也可以是修學佛法的三個歷程,更可以從諸法無我法印貫通統一三法印,成為諸法空性的一實相印。除此而外,佛教中也依著對各法印的偏重,開發了適合不同根性的不同法門[22]與思想體系[23],展現了佛教的多樣化。三法印與空,提供了佛法裡許多重要的訊息,實在是學佛者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認識學佛的基本認識 https://bit.ly/35fGSpX
--------------
[基礎] 最初的根本佛法 三法印: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星雲法師
壹‧三法印的意義
  教主、教徒、教義,是宗教形成的三個條件。世間上每個宗教都認為自己所宣揚的教義是真理,所謂「真理」是有條件的,真理的條件是:1.普遍如此,2.必然如此,3.本來如此,4.永恒如此。
  譬如人有生必有死,中國人如此,外國人也一樣,這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來如此、永恒如此的真理。佛教的「三法印」就是合乎這四個條件的真理。三法印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這是說明宇宙人生現象的三條定律,以此三條定律來「印」證佛法的真偽,就像世間的貨物,蓋了印鑑的,可以確定它是真貨;沒有蓋印鑑的,便是假貨,是冒牌的。所以,三法印可以說是印證佛法的根據;它是識別佛法、非佛法的標準。若與三法印相違的,即使是佛陀親口所說,也是不了義法;若與三法印相契合的,縱然不是佛陀親口所說,也可認為是佛法。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三法印是緣起說的思想基礎,緣起說是佛陀教法的代表,兩者意義相通,同為最初的根本佛法。因此,若能理解三法印,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了。
貳‧三法印的內容
  三法印的內容,廣義而言,是指世間一切幻化的現象。它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理論,一切小乘經典都是以「三法印」來印證是否為佛說;大乘經典則以「一實相印」來印證佛法的究竟與否。然而實際上,「一實相印」就是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靜」,之所以有不同的立名,實在是因為眾生的根機有利鈍的差別,因此佛陀說法才有廣略的方便,而究竟之理只有一個。今就三法印的內容分述如下:
一、諸行無常
  「諸行」是指一切事物和一切現象。「行」是遷流、轉變的意思。《俱舍頌疏》說:「造作、遷流二義名行。」《大乘義章》卷二說:「有為集起,名之曰行。」一切事物與現象都是遷流轉變的,所以叫做「行」,這個字本身就包含了無常的意義。「諸行無常」是指世間上一切形形色色的事物,沒有一樣不是在剎那剎那之間遷流轉變,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的。因為世間上的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所生的諸法,空無自性,它隨著緣聚而生,緣散而滅。譬如有情世間的人有生老病死的現象,器世間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的演變,心念有生住異滅的變化,因此,一切法在時間上是剎那不住,念念生滅;過去的已滅,未來的未生,現在的即生即滅,它是三世遷流不住的,所以說「無常」。
  根據經論所說,「無常」有二種,一為「念念無常」,一為「一期無常」。
  1.念念無常:念,剎那的意思。《探玄記》說:「剎那者,此云念頃,於一彈指間,有六十剎那。」可見剎那是極短的時間。在世間所有事物中,變化速度最快的,莫過於我人的心念,根據《婆娑論》說:「一晝夜間,有六十四億九萬九千九百八十剎那五蘊生滅。」說明心念的生滅,剎那不住,比閃電還要迅速。《寶雨經》說:「此妄心如流水,生滅不暫滯;如電,剎那不停。」
  除了心念是剎那不停、念念無常以外,任何器物由新到舊,都不是突然變化,而是剎那剎那間漸漸變化而成的,所以說「念念無常」。
  2.一期無常:在一段時間內,遷流代謝,終歸壞滅,稱為一期無常。事實上,一期無常是由念念無常累積而來的。譬如人的生老病死,物的生住異滅,世界的成住壞空,都是由剎那剎那的漸變,累積成一期的突變。
  諸行無常之所以為三法印之一,是因為它對我們的人生具有積極的激勵意義。因為「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所以容易生起宗教心,努力修行;生理細胞的新陳代謝是諸行無常的現象,因此可常保身體的無限活力;「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換舊人」,人事的新舊更遞也是諸行無常的變化,因此一個社會有機體就能常顯生生不息的青春生機。佛陀當初之所以捨棄世間榮華,出家學道,是有感於人生的無常;成道之後,也以苦、空、無常的人生真象來開示眾生,因此原始佛教教團的成立,可以說是源於佛陀對於諸行無常的體悟。《大般涅槃經》卷中說:「一切諸行悉無常,合會恩愛必歸別離。」體念無常,能激發廣大菩提心,完成自己,也救護一切眾生。
二、諸法無我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但「無常」,而且「無我」。「諸法無我」是指一切有為、無為法並無獨立的、不變的實體或主宰者。這裏所說的「法」,是指宇宙間所有的事物,包括物質現象和心識活動等,是有形無形事理色心的通稱。所謂「我」,是主宰和實體的意思;「我」是恒常不變的實體,具有自我主宰的功能;「我」既無聚散離合,也無變化生滅的實體,是獨立自主、永恒不變的主宰者。然而,世界上有沒有這種單一獨立的、自我存在的、自我決定的永恒事物?一般宗教對此都是肯定的。如婆羅門教就認為世界是由大自在天(大神)所創造的,天主教也認為有一個萬能的上帝,上帝創造世界,創造人類,上帝主宰一切。但佛教卻反對這種說法,認為一切事物皆依因緣而生,緣聚則有,緣散則滅,彼此之間相互依存,並無實體性,因此說「諸法無我」。無我有二種:
1.人無我:是說一般人執著為「我」的身體,是依煩惱業集、五蘊諸法所成,所謂「五蘊和合,假名為人」,是虛妄不實的,如樑柱瓦椽和合而有房舍,離開樑柱瓦椽則別無房舍,因此有情眾生只是五蘊諸法所成,沒有實體的我,所以說「我」只是假名而已,就如命名為人、狗、貓,都只是一種假名方便,沒有一定的實體。
2.法無我:世間一切的事事物物都是依靠種種條件因緣所生成,沒有本來固有的獨自本性,也就是空無自性,如幻如化,因此說法無我。
  由此可知,「諸法無我」是指一切事物皆無自性,無自性即「緣起性空」,這是佛教的根本教義,所以要正確的把握佛教,必須徹知一切法無我。
三、涅槃寂靜
  「涅槃」就是四聖諦──苦、集、滅、道中的「滅諦」。《大乘義章》卷十八說:「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華嚴大疏鈔》說:「譯名涅槃,正名為滅。」《涅槃經》說:「滅諸煩惱,名為涅槃。」可見涅槃是指熄滅煩惱、生死、痛苦、人我等種種無明火焰,而達於寂滅無染,充滿快樂、光明、自由自在的境界。
  「寂靜」謂遠離煩惱,斷絕苦患,也就是涅槃的異名。涅槃境界遠離諸苦,湛然常住,無生無滅,所以稱為寂靜。《瑜伽師地論》卷七十說:「三苦永離故,名為寂靜。」《雜集論》卷八說:「何故名寂靜?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
  從以上的解釋可知,「涅槃寂靜」是一種滅除貪、瞋、痴、慢、疑等諸煩惱,身無惡行,心無惡念,身心俱寂的一種解脫境界。
涅槃的種類可分為:
  1.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又名本來清淨涅槃、性淨涅槃、自性清淨涅槃。一切諸法的萬相,它的理體就是寂滅的真如,所謂性淨涅槃,就是人人本自具足的真如。
  2.有餘依涅槃: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聖者,雖已滅除三界煩惱,更不起業,但是尚且餘存過去業力所感受的依身(肉體)未滅,因此名為有餘依涅槃。
  3.無餘依涅槃:煩惱既盡,由過去業力所感受的依身也滅除,無有遺餘,因此名為無餘依涅槃。
  4.無住處涅槃:菩薩以有大智慧故,斷離煩惱障、所知障,不住於生死迷惑的世間。由於懷有大慈悲,積極救護眾生,因此也不住於涅槃,獨自享受安樂。迷惑染污的世間固然不住著,常樂我淨的涅槃也不住著,因此名為無住處涅槃。
  除了上述四種涅槃之外,尚有一種大涅槃,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為如來的法身。《勝鬘經》說:「法身即如來大般涅槃之體。」大涅槃是諸佛的法界,是諸佛甚深的禪定,也就是「常樂我淨」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證,所以《法華經》說:「惟如來證大菩提,究竟圓滿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其實,涅槃佛性是人人本自具足的,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時,曾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顯現。」可見自性清淨的涅槃佛性,人人具足,但被煩惱、執著、無明等客塵蒙蔽而不能顯發。佛陀說三法印,就是為了破除眾生的我執,以引導眾生出離生死之苦,而得涅槃之樂。所以《法華經》說:「我此法印,為欲利益世間故說。」
參‧三法印的正確認知
  過去佛教一直給人悲觀消極、遁世避俗的印象,這是因為一般人對佛教所說的「苦」、「空」、「無常」等義理,有了錯誤的理解,以為佛教只是消極的講苦、講無常,卻不知道其中的目的,是為了讓眾生認識苦、空、無常的人生真象,從而發起欣樂厭苦之心,積極地追求究竟涅槃之樂。因此,我們對於三法印應有以下的認識:
一、無常才有希望
  佛教講「諸行無常」是要告訴我們,雖然世間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隨時都在遷流變化,如「好的事情會變壞」是無常,但是「壞的事情會變好」,也是無常,所以無常也有它積極、樂觀、奮發的一面。譬如一個貧窮的人,只要他肯勤勞努力,也有發財的一天,因為貧窮的現象也是無常變化的;做事遇到挫折,只要能夠堅持下去,就可以改變逆境,因為世事是無常的,不會有永遠的災難。因此,無常給人生帶來無限的光明、希望與生機。
  此外,無常可以提醒我們珍惜生命,把握時間,可以使我們脫離一時的貪慾。尤其學佛的人,有了「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的無常觀,才能精進不懈,進趣佛道,及早成就。所以,無常才能進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無常蘊藏著無限的生機,是最實在、最親切的真理。
二、無我才能和眾
  佛教講「諸法無我」,是為了破除眾生對自身的「自我愛」,以及對我所有物的「境界愛」。因為我們執以為「我」的身體,是四大五蘊假合而有,隨著緣聚而生,緣滅而散,毫無「自主」可言。而且從生到死,無時不在生滅變化,因此不是「恒常」而固定不變的。尤其身是眾苦所聚,生理上有飢寒、疾病、疲勞等諸苦;精神上有憎怒、畏懼、失意等苦。當眾苦逼迫時,欲離而不能,根本無「自在」可言。因此,《摩訶止觀》說:「無智慧故,計言有我;以慧觀之,實無有我。」
  不過,這裡所說的「無我」,並非說沒有我這個人,而是要我們擺脫有形對待關係的束縛,使自己安住於無人我、無對待的境界中;換句話說,無我是要我們泯滅人我對待,把「我」融入大眾中。
  佛教是非常重視大眾的宗教,離開大眾就沒有佛法。所以,學佛的人,首先要培養「以眾為我」的性格。能夠「無我」,才能融入大眾,才能「以眾為我」。所以,「無我」是個人修行的根本。
三、涅槃才是究竟
  「涅槃」是佛教最圓滿的世界,但是一般人不了解涅槃的意義,以為涅槃是死後的世界。如某某人去世,便說得大涅槃了。其實涅槃不是死亡,而是與死亡截然不同的超脫境界。涅槃是不生不死、無為安樂、解脫自在的意思;涅槃是滅除我執、法執,滅除煩惱障、所知障,是度脫生死的意思。譬如一個犯人被杻械枷鎖繫縛時,是毫無自在可言的,一旦卸除了,便得解脫;眾生被貪瞋痴等煩惱所繫縛,也不得自在,如果修習佛法,斷除煩惱,便得解脫,解脫就是涅槃。
  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寒暑,白雲蒼狗,無非夢境;「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良田萬頃,日食不過幾斛。」面對這樣有限的生命,如果我們能證悟涅槃,就能突破時空的藩籬,將生命遍佈於一切空間──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充滿於一切時間──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這樣的生命無所不在,無處不有,可以超越死亡和無常的恐懼,在無限遼闊的時空中生生不息。
  因此,我們對涅槃應該有這樣的認識:涅槃是人生最究竟的歸宿,涅槃之樂不是死亡後才能得到,而是當下就可體證的。能夠對涅槃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得到真實究竟的常樂我淨,才能體會諸佛千古無我的涅槃妙諦,這是我們學佛應有的認識!
轉貼出處:http://www.masterhsingyun.org/article/article.jsp?index=6&item=61&bookid=2c907d4945216fae014569962c35052c&ch=3&se=3&f=1
諸行無常: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
諸法無我: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所謂我的存在只是相對的生理和心理幻象。
涅槃寂靜:涅槃寂靜是說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
大乘佛教認為可以用這三項標準來驗證教說是否屬於佛教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其內容可見於《雜阿含經》,但將這三種教說並列,稱為三法印,可最早追溯至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摘自維基百科
出自於大智度論:「通達無礙」者,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問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唸唸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
  佛法與外道的差別,大乘與小乘的差別。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裏,以小乘說「三法印」、大乘說「一實相法印」,為肯定的判別。 也就是說,一切之小乘經,以三法印印之,證其為佛說;大乘經以一實相印印之,證其為大乘之了義教。
大智度論二十二曰:「一切有為法無常,一切法無我,寂滅涅槃,是佛法義,是三印,一切論議師所不能壞,雖種種多有所說,亦無能轉諸法性者,如冷相無能轉令熱,諸法性不可壞,假使能傷虛空,是諸法印如法不可壞。」
  此三及一為什麼都稱名印呢?印是楷定義,是真實故,一切論者不能改移,不能破壞;這真實義理,楷定一切法,所以名「印」。若無此三法印印之,即是魔說。如世公文,得印可信,故名三法印:
一、諸行無常印:言一切之有為法,念念生滅而無常也。謂世間生死及一切法,皆是無常。 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異,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 眾生不了,於無常法中執為常想,是故佛說無常,破其執常之倒,是名無常印。
二、諸法無我印:世間生死及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而有,虛假不實,本無有我。眾生不了,於一切法強立主宰,執之為我;是故佛說無我,破其著我之倒,是名無我印。(法之名,通於無為法。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
三、涅槃寂靜印:梵語涅槃,譯為滅度。言涅槃之法,滅一切生死之苦而為無為寂靜。一切眾生不知生死是苦,而更起惑造業,流轉三界。是故佛說涅槃之法,令其出離生死之苦,而得寂滅之樂,是名涅槃印。(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小乘經中,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就是佛說的法,依教修行,可以證道。若沒有三法印,就不是佛法,是魔所說。 大乘經中,但有一法印,即諸法實相,是佛所說,名了義經。若無實相印,即是魔說。
玄義八曰:「釋論云:諸小乘經,若有無常無我涅槃三印,即是佛說,修之得道,無三法印即魔說。大乘經但有一法印,謂諸法實相,名了義經,能得大道,若無實相印,即是魔說。」
蓮花面經曰:「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及寂滅涅槃,以三是法印。」
法華經方便品曰:「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
  三法印與一實相印是佛法與外道理論的不共區別,為如來親口宣說的。得著這法印的人,即能於一切法通達無礙。
大智度論曰:「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
大智度論二十二曰:「佛法印有三種:一者一切有為法,念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法無我;三者寂滅涅槃。.……初印中說五眾,二印中說一切法皆無我,第三印中說二印果。……摩訶衍中說諸法不生不滅,一相所謂無相。」
  由此也就可以知道,合乎三法印與一實相印的道理是佛法,與三法印一實相印不符的道理,就不是佛法。學佛的人,對於具有這正印的教法,即可信受奉行。
佛陀教育基金會:http://www.budaedu.org/doctrin/d29.php3
釋大寬法師解說:三法印  簡述如下 :
a)眾生因為無始無明, 無量劫來一直在此岸宇宙裡生死輪迴, 不知此岸所有一切皆是因緣所生法, 緣聚則生, 緣散則滅, 並無永常不滅之行, 亦無永歸我屬之法, 妄求永常永我不得而生憂悲苦惱
b)眾生唯有透過學習佛法, 了解此岸一切皆是自作自受, 徹底改過向善, 去除 “執著”“分別””妄想”  "無明" , 狂性自歇, 歇即菩提, 就能證得寂滅涅槃, 回歸彼岸自性無相之實相, 亦見大光明中無因無果, 而本自具足無量萬法之功德莊嚴, 才能真正達到 "常"  "樂"  "我"  "淨" 之妙境)
[基礎] 最初的根本佛法 三法印: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 星雲法師 @ 芯瑀小棧 Chinese Knotting :: 痞客邦 :: https://bit.ly/3wi3WQF

Microsoft Word - 218-1.doc (ntu.edu.tw)

2021-06-14_185659

Microsoft Word - 218-1.doc (ntu.edu.tw)


 

生住滅 三相+生住異滅 四相

南傳上座部佛教中,諸行有三相(巴利語:ti-lakkhaṇa,梵語:tri-lakṣaṇa),又稱三辨識,即無常、苦、非我[1]這三相,是一切存在的三個共同特徵(共相)。這個術語主要出現在南傳經論註疏中,在巴利經藏的《小部·譬喻經》中出現過一次但非此含義[2]。
三相 (佛教)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xldmLm
內容
在巴利佛教中,三相的主要內容即:
諸行無常(sabbe saṅkhāra aniccā)
諸行是苦(sabbe saṅkhāra dukkhā)
諸法無我(sabbe dhammā anattā )
涅槃不是諸行,所以涅槃沒有無常和苦,不過因為「諸法無我」所以涅槃也是無我。
在現代佛教界,三相與三法印也常合稱為四法印。
行相
說一切有部的四諦十六行相[3]中,苦諦有四相:非常、苦、空、非我。在《大毘婆沙論》中,「四有為相(生住異滅)是一切法印封幖幟」[4]。《大毘婆沙論》中,引用「一切行無常[5]、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作為「緣一切法非我行相」而不限於「緣苦諦非我行相」的契經證明[6],並且不定說「諸法皆空」[7]。
《俱舍論》認為,這四種特徵是法的共相[8]。
類似學說
三相
在阿毘達磨中,認為一切有為法,皆具備生、住、滅三個特徵,稱為三相。
三法印
在大乘佛教,將「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稱為三法印,用來印證一個說法是否符合佛法。
三相 (佛教)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xldmLm
---------------------
人生,懂得感恩的人才能知足,能知足的人才會快樂;修行也是如此,內心知足即無貪戀,心無貪戀則意不顛倒,所以要懂得感恩。我們尤其要感恩佛,佛陀有感於眾生迷茫,發心探究宇宙人生的真理,因而歸納出「三理四相」,世間一切都不離這個原則。
「三理」—物理、生理、心理。「物理」包含成、住、壞、空四相,所以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恆常住的人的身體變化稱作「生理」,包括生、老、病、死四相一樣是分秒變遷。人的「心理」則有生、住、異、滅四相,一念好心生起,很快的念頭又斷了;一分感恩心起,很快又轉移了,這就是心念的變化。
我們存在成住壞空循環不息的宇宙間,隨著生理生老病死的變化,心理也不斷在生住異滅中輪迴,說來危機四伏、苦難偏多。面對這麼多的苦難,分析起來道理很大,名相也很多,於是佛陀慈悲應機逗教,就以八種簡單的方式,為我們歸納三理四相之下的八大苦難,使我們了解而警覺,徹悟苦、集、滅、道的真理與實行
三理四相 https://bit.ly/3iI5srj
-----------------
四相
(一)指顯示諸法生滅變遷之生、住、異、滅等四相。又作四有為、四有為相、四本相。屬心不相應行法。
(一)小乘說一切有部之說:據發智論卷二、大毘娑沙論卷三十八、卷三十九、俱舍論卷五等載,一切有為法均為無常,雖由於因緣力,從未來位生至現在位,然瞬間即滅,而成為過去位。此種成為過去位之現象,稱為落謝、謝滅。此生滅變遷之有為法,流轉於未來、現在、過去等三世中。
(1)生(梵 jāti),又作生相,即有為法從未來位生至現在位。(2)住(梵 sthiti),又作住相,即有為法安住於現在位。(3)異(梵 anyathātva),又作異相,即有為法於現在位變異、衰損。(4)滅(梵 anityatā),又作滅相,即有為法從現在位滅轉至過去位。然增一阿含經卷十二、出曜經卷一等,則僅說生、老、死等三有為相。
一切有為法皆具上記之四相,而此四相之自體亦為有為法,故須另有令其生、住、異、滅之法,即生生、住住、異異、滅滅四者,稱為隨相、小相。相對於此,生、住、異、滅則稱本相、大相。蓋有為法之生成,必須具有九法,即法之自體,及四本相、四隨相,此九法同時俱起,缺一不可。其中,四本相之作用,各涉於除本身外之八法;而四隨相之作用,則僅及於各個之本相一法,稱為八一有能、八一功能。此作用交互相續而永無差誤。
有部主張剎那生滅,故四相於一剎那間俱有,亦即六因、四緣之因緣和合時,當生起生相乃至滅相。然大毘婆沙論卷三十八,就上記之四相而稱為剎那有為相、細有為相、勝義諦有為相;反之,就一期相續有為相,稱為分位有為相、粗有為相、世俗諦有為相,即指人初生之生相、少壯之住相、諸根衰損之老相、死時之死相。又北本涅槃經卷十二,以生、老、病、死四苦,稱為一期四相、粗四相。〔法華經卷一序品、順正理論卷十三、阿毘達磨顯宗記卷七〕
(二)小乘經部之說:據大毘婆沙論卷三十八、卷三十九、俱舍論卷五等載,經部就諸法之相續而假立四相,故主張四相假立,否定有部之過未有體、四相實有說,並駁斥於生相之外,藉因緣而生起諸法之說,謂諸法之生起非僅藉因緣力。
(三)小乘其餘諸部之說:據大毘婆沙論卷三十八載,譬喻者謂四相假立;分別論者謂四相無為;法密部以生、住、異等前三相謂有為,以滅相謂無為;相似相續沙門謂色之四相為色,心之四相為心;正量部則以色法為一期相續,聲、香、味、觸等心、心所法為剎那生滅;法上部、賢冑部、犢子部、密林山部等說法與正量部相同,惟其內容不詳。〔異部宗輪論、成唯識論卷七、成實論卷七不相應行品、二十唯識述記卷上、卷下〕
(四)大乘法相宗之說:據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六、卷五十一、卷八十八、成唯識論卷二等記載,法相宗亦主張「四相假立,過未無體」。就剎那而言,有為法依因緣之力,由本無而今有,乃屬暫有還無者,為表示異於無為而假立四相。以本無今有,故稱有位為「生」,暫停於生位即稱「住」,住位前後之變異即稱「異」,以暫有還無,故稱滅時為「滅」。其中,生、住、異三者為「有」,同屬現在;滅為「無」,則屬過去。就一期分位而言,初有,稱為生;後無,稱為滅;已生而相似相續,稱為住;住之相續轉變,稱為異。又無論剎那或一期,皆以前三相為現在,滅相為過去,然有部主張未來有體,遂以生相為未來,滅相為現在。
(五)三論宗之說:僅立生、住、滅 三相。謂萬物皆各有其有為相。〔十二門論觀相門〕
(六)大乘起信論卷中之說:為顯示始覺還滅之分齊,而將不覺流轉門之順序寄與四相。即於三細六粗之九相中,以業相寄與生相,以見相、境相、智相、相續相寄與住相,以執取相、計名字相寄與異相,以起業相寄與滅相,依此而顯示其粗細之相。
(七)釋摩訶衍論卷三之說:(1)生相,根本無明薰染本覺時所生起之獨力業相、獨力隨相、俱合動相等三種細相稱為生相。(2)住相,生相所具三相之住位稱為住相,有轉相、現相、智相、相續相等四種。(3)異相,次於住相而起,其行相稍鈍而生起我執,散動身、口之業,有執取相、計名字相。(4)滅相,次於異相而起,行相最粗,能造諸業而受苦果,有起業相、業繫苦相。
此外,中觀學派則以不生不滅總破一切法,認為所謂生滅者,均係虛妄分別,為戲論之產物。(參閱「有為」2445 )
(二)對有為法之四種觀相。(一)自性相,觀有為法其自性之相,對境如翳,能見如星,識體如燈,皆瞬息幻滅。(二)著所住味相,對所依住之器世間味著之相,此為顛倒之見著於顛倒之境,故觀其如幻。(三)隨順過失相,隨順無常身、苦受等過失之相,故觀其畢竟如朝露、如水泡。(四)隨順出離相,觀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無所有,如夢、如電、如雲,而隨順無我之出離道。〔金剛般若論卷下、金剛經疏論纂卷下、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七〕
(三)指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說,眾生對個體心身所錯執之四種相。又作四見、我人四相、識境四相。即:(一)我相,謂眾生於五蘊法中,妄計我、我所為實有。(二)人相,謂眾生於五蘊法中,妄計我生於人道為人,而異於其餘諸道。(三)眾生相,謂眾生於五蘊法中,妄計我依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而生。(四)壽者相,謂眾生於五蘊法中,妄計我受一期(從生至死)之壽命,長短不一,因人而異
四相 https://bit.ly/3xpkvKu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 第十四表 https://bit.ly/2TZgCgY
----------------------
體悟「三理四相」
天下災難頻傳,要時時戒慎虔誠,謹記佛陀的教法,體悟「三理四相」——物理有「成、住、壞、空」、生理有「生、老、病、死」,心理有「生、住、異、滅」
宏觀天下,幾億年前的地貌、幾千年前的建築,而今是否安在?雖然「成」 就了這樣的建築、這樣的地貌,但不是永恆的;「成」、「住」一段時間,終有「壞」、「空」的時候。這就是「物理」四相——成、住、壞、空。
人的「生理」呢?有「生、老、病、死」四相。生命長短不一,生在什麼地方、世間緣有多長,人生是福是禍、是樂是苦……都要看過去各自造的因緣果報。
凡夫缺少定、慧,以致心捉摸不定,常在「生、住、異、滅」中。就如有人過去很發心、很虔誠,但一段時間後就退轉,這就是「異」——不同了;讓一念發心逐漸「滅」掉。「生、住、異、滅」就是「心理」四相。
人與人之間,愛、恨、情、仇複雜,恩恩怨怨難解,恩將仇報者多。心有貪、瞋、癡,外表看不到,卻會在行動中讓人感覺到。要如何引導?一定要有智慧;通達了「三理」——物理、生理、心理四相,就會更清楚道理。
「大時代需明大是非」,「是」就是道理,「非」則是邪道,要用智慧分辨——對的事,要堅持到底,再辛苦也不怕。
佛陀致力於引導人安定心靈,將空虛而充滿貪、瞋、癡的心態,導向「能仁」——心能定,運用智慧,就能發揮仁慈悲願,救度苦難。
天災人禍頻傳,讓眾生受苦難;加上人心複雜,真正是「苦中苦」。要慈悲付出,給予祥和安定的力量;付出之後,要有「平等慧」,才能解脫。
有了「平等慧」,心才不會執著「我能救人,我是多麼偉大、多麼了不起」;時時感恩一切環境的成就。以純真智慧精進付出,才能日日平安吉祥。
體悟「三理四相」 @ 勤學佛堂 :: 痞客邦 :: https://bit.ly/3zx7VLo
四有為相(生住異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