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捨
四梵住(梵語:चत्वारि ब्रह्मविहाराः,catvāri brahmavihārāḥ,巴利語:cattāri brahmavihārā),又譯四梵行,佛教名詞,即是修行與實踐慈、悲、喜、捨四種心境[1]。源自於古印度婆羅門教,後為佛教所沿用。佛教究竟修行者需將這四種心境擴展至無邊無際,因此又稱為四無量心、四無量觀。
修行四梵住時,以慈心觀為入門,也可以慈心觀來統攝四梵住。
釋義
四梵住最初起源於古印度宗教,婆羅門教相信,保持這四種心態,將可投生梵天,與大梵天同住。釋迦牟尼以此來教導弟子,希望弟子都能以這四種心態來修行[2][3]。
慈,意謂對一切眾生保持親切,猶如自己親人。
悲,又稱拔苦,希望能幫助眾生解脫痛苦。
喜,又稱禪悅,是一種平靜而且快樂的心態。
捨,則是放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斷我見、我所、我執。
四無量心起源自無量心三昧,釋迦牟尼佛以無量(巴利 appamāṇa,梵文 apramāṇa)來形容四梵住,在觀想中,將四梵住的心態,擴展至一切眾生身上[4]。
四無量心通於有漏與無漏,與七覺支合併修行,可達於解脫[5]。天台智者認為,四無量心可對應四禪定的境界。悲無量心,對應於初禪。喜無量心,對應於二禪。慈無量心,對應於三禪。至四禪時,則應採取捨無量心[6]。
念誦四無量心
願一切有情具樂及樂因,是慈無量。
願一切有情離苦及苦因,是悲無量。
願一切有情不離無苦之樂,是喜無量。
願一切有情遠離愛惡親疏,住平等捨,是捨無量。
四梵住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5f0Qkv
-----------------------------------------------
慈悲喜捨是修道的基礎
宣化上人 ◎ 一九八四年四月廿六日 開示
 慈悲喜捨沒有夠的時候,要越多越好。
修道人,一定要培養四無量心。有了四無量心,才能教化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修道人若無四無量心,就與道相違背,就是修了八萬大劫,離佛道尚有十萬八千里。
四無量心是修道人應具有的基本條件。何謂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無量就是沒有限量,不半途而廢,不中道自畫,得少為足,認為夠了。其實慈悲喜捨沒有夠的時候,越多越好,應把它推而廣之,擴而充之,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
(1)慈能予樂。我們是否給了眾生快樂?若是沒有,那就是沒有盡到慈心。應該朝向「無緣大慈」的目標邁進,不但同情人類的遭遇,而且也要同情動物的遭遇。如有不幸的事情發生,要即時伸出援手,幫助他們脫離苦海,這是佛教徒應該做的事。不要存著隔岸觀火的心理來觀賞,那樣就失去佛教的救世精神。佛教是慈悲為懷,方便為門的宗教。
(2)悲能拔苦。我們能不能拔除眾生的痛苦?若是不能,那就是沒有盡到悲心。應當有「同體大悲」的思想。也就是人溺如己溺,人飢如己飢的精神,佛教以悲為宗旨,悲就是憐愍的心;與儒家所說的「悲天憫人」不謀而合。由此可知天下聖人的思想,同出一轍,沒有離開惻隱之心。佛教主張慈悲,儒家提倡忠恕,心心相同,這是宗教的髓,如果不如此,那就同於異說外道。
(3)喜是喜心。我們是不是歡喜學佛法?有沒有生憂愁起煩惱,或者鬧情緒?如果有的話,趕快糾正,不可任性發展。若有半點習氣存在,在七情六欲上用功夫,那就是錯誤觀念。要知道這種觀念錯不得,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4)捨是捨心。我們有沒有捨心?如果有,是大還是小?是一時還是永遠?捨就是發心給予眾生快樂,拔眾生的痛苦,扶人困危,會生起無限歡喜,但不可執著。做完之後,統統把它忘掉,不可留記心頭。如果執著不忘,那不是菩薩的願行。要有施恩不求報的胸襟,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
慈悲喜捨是修道的基礎 @ 大圓覺觀音部落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cCFwtw
----------------------
慈悲喜捨的意義
一、慈的意義:慈為「給樂」,也就是「給眾生快樂」或「滿足眾生的願望」。在一般的解釋是表示慈 祥、慈愛或仁慈等意義。慈是第六識名色內的東西,它是由第八識中喜與愛兩類種子所合成。因此,慈應該具有喜與愛 兩種性質,若一個人神色上看起來使人產生歡喜又很有愛心的樣子,我們會覺得他是個很慈祥或慈愛的人。慈的內函包括愛意、訶護、寬容、原諒和仁慈等,是內心 有這些「善」的名色,我們可以說此人具有「慈心」。有慈心的人大都心胸寬大,在生活態度上也較樂觀。一個行菩薩道的人由於有 「願力」的關係,願意以這種慈心的態度對待他人,就像一個慈祥的老母親對待他的兒子一樣,她永遠訶護關切照顧她兒子到無微不至,兒子的一切錯誤 她都能無條件的原諒,兒子想要什麼她就儘量滿足他而無怨言,老母親看她兒子時,永遠都是一張充滿慈祥的臉,這就是佛書上所說「慈是給樂」的意義。佛教中彌 勒菩薩就是「無量大慈」的代表,彌勒菩薩的畫像是挺著大肚子,方面大耳,看起來極為慈祥愉快,有的畫像背上還爬滿小孩子,個個皆歡歡喜喜,一幅充滿 和樂與自在的畫面,這就是「慈」的真義,。
二、悲的意義: 悲解釋為「拔苦」,也就是消除眾生的痛苦。悲也是一個複雜的概念,悲的性質包括痛苦、難過與不喜歡的複雜感覺,一般我們比較能體會的是悲痛,例如當失去所 愛的人時悲 痛。一個行菩薩道的修行者因為有「願」要替眾生解除這種心中痛苦、難過的感覺,所以佛書上稱為拔苦,如何拔苦就是我們要做的事眾生的苦。與悲心有關的涵意 包括「不忍」、「不捨」、「疼惜」等各種意識心。能體會到別人的痛苦而自心感到難過,這是悲心最 簡單的表現。在佛教諸佛菩薩當中,觀世音菩薩是無量大悲的代表,菩薩的甘露遍灑宇 宙各角落,不論眾生是什麼種類或在什麼地方,只要那裡有苦難,菩薩的甘露就隨著受難者求救的聲音而到那裡。
三、喜的意義: 喜解釋是「隨喜」,就是看他人有成就或有功德時自己也心生歡喜,隨喜的反面就是嫉妒他人的成就。但在字面上,喜的解釋並不是如 此。對某些事物若和順自己的心意就心生歡喜,這是「自心喜」,這種感覺我們經常會碰 到。若見到他人快樂歡喜而自己也隨著快樂歡喜,這是「隨心喜」,假如自己兒子聯考放榜時金榜題名,兒子滿心歡喜,做父母的 也隨著高興,這就是一種隨心喜。菩薩道的修行者因有願要利樂眾生,要成就眾生,因此對眾生之成就皆心生歡喜與讚嘆,甚而參與其事,這有鼓勵眾生成就善業功 德的作用,一個菩薩之所以產生這種「隨心喜」,主要是源於「眾生同體」的智慧,眾生的歡喜,也就是菩薩的歡喜,維摩詰經上說「眾生病菩薩也病」這也是「眾 生同體」的結果。
四、捨的意義: 捨在強調「怨親等捨」,也就是在布施行捨的時候要不分敵我,這是菩薩的捨。捨是捨棄、丟棄或割捨的意思。因此捨心含有不喜歡而丟棄的心,也就是「厭捨」的 意思。佛書上所說的捨是施捨,也就是把自己的東西送給他人。施 捨由「心量」的大小來看有不同的層次:有把自己不喜歡或不用的東西施捨他人,這種捨是「厭捨」的捨。有把自己最喜愛的東西施與他人。有施捨給自己的親人, 也有施捨給與自己不相識的人,最高境界的施捨是把自己最心愛的東西(包括人、寵物或東西)送給自己討厭的人。施捨給自己喜歡的人比較容易做到,但要真做到 「怨親等捨」那大概只有菩薩才可以。
慈悲喜捨四種心量 的大小若大到「無限」,那就是稱為四無量心∣無量慈、無量悲、無量喜與無量捨。這種無量心必須由「自性」(可以說最深的內心深 處)起心直接而出,要能「入空」且知道如何「由空起用」才會有真正的「無量心」,一般人的心念都受累生而來的業障干擾,因此只能生「有量 心」。「無量心」具有「無我」、「無限制性」、「無分別」與「平等」等性質,以無量心對眾生才能做到不分怨親、不分高下而皆能一視同仁。無量心的心力因為 是源於本心未受到阻礙, 菩薩的慈悲無限就是這個意思,無量心是很自然的,它不是勉強的也不是經過「思考」而來。無量心皆是當下所生,凡經 過思量而生的絕不會是無量心。慈悲喜捨心的功用 
第一、慈悲心是諸佛菩薩出世間渡生的動力,修行人在明心見性後,了悟諸法皆空,自己諸事已辦且生死已了,若他沒有慈悲心則將常住寂光土中,不再 返世間做事,但若他有慈悲心,願使尚在六道受苦的眾生皆能離苦得樂,就會由「空」返世間行菩薩道,因此才有菩薩,也才有諸佛的誕生。沒有諸佛菩薩出世 間就沒有佛法,我們將永遠不能脫離苦海。
第二、修行人若能常存慈悲心,則可克制瞋恨心的發生,克服對鬼界、魔界的害怕,在做佈施時是很有用的。
第三、人做事若能存慈悲心,則紛爭就會減少,社會較易達到和諧,和平相處,互相殺害、怨恨的因果也會減少。能以慈悲心待 人接物,則能有較大的包容心,較能原諒別人,由此免除瞋恨的惡緣。慈悲心可化解怨恨與不滿,可達成一般人做不到 的事情,慈悲心也可消除大部份人世問題的煩惱,能使自己生活自在而愉快。菩薩道的「隨心喜」則對別人的成就與善行都能給予讚嘆與鼓勵,如此可鼓勵眾生成就 善業功德,這對世道人心的改善也大有幫助。「隨心喜」的成 就可消除嫉妒心。捨的功用 捨心的功用在克服慳貪。在人生中,若能常存捨心,就能不 貪著,人生的煩惱就會大為減少,貪一樣事情就像綁自己的繩子又多一條,能捨才能鬆綁,生活才能自在。捨心若能到達一切皆捨,不只能捨有形的東西,亦能 盡捨心中的妄想執著,不論好的、壞的一切心中認定皆捨棄,到此境界,則了脫生死明心見性已近在眼前。 菩薩道的施捨心可使修行者克服慳貪與執著的障礙,亦可使貧困的眾生得以解除生活上或精神上的煩惱,施捨的善業功德可使修行者種下善的種子及累積 福報資糧,作為未來漫長菩薩道上的助力。慈悲喜捨的意義
一、慈的意義:慈為「給樂」,也就是「給眾生快樂」或「滿足眾生的願望」。在一般的解釋是表示慈 祥、慈愛或仁慈等意義。慈是第六識名色內的東西,它是由第八識中喜與愛兩類種子所合成。因此,慈應該具有喜與愛 兩種性質,若一個人神色上看起來使人產生歡喜又很有愛心的樣子,我們會覺得他是個很慈祥或慈愛的人。慈的內函包括愛意、訶護、寬容、原諒和仁慈等,是內心 有這些「善」的名色,我們可以說此人具有「慈心」。有慈心的人大都心胸寬大,在生活態度上也較樂觀。一個行菩薩道的人由於有 「願力」的關係,願意以這種慈心的態度對待他人,就像一個慈祥的老母親對待他的兒子一樣,她永遠訶護關切照顧她兒子到無微不至,兒子的一切錯誤 她都能無條件的原諒,兒子想要什麼她就儘量滿足他而無怨言,老母親看她兒子時,永遠都是一張充滿慈祥的臉,這就是佛書上所說「慈是給樂」的意義。佛教中彌 勒菩薩就是「無量大慈」的代表,彌勒菩薩的畫像是挺著大肚子,方面大耳,看起來極為慈祥愉快,有的畫像背上還爬滿小孩子,個個皆歡歡喜喜,一幅充滿 和樂與自在的畫面,這就是「慈」的真義,。
二、悲的意義: 悲解釋為「拔苦」,也就是消除眾生的痛苦。悲也是一個複雜的概念,悲的性質包括痛苦、難過與不喜歡的複雜感覺,一般我們比較能體會的是悲痛,例如當失去所 愛的人時悲 痛。一個行菩薩道的修行者因為有「願」要替眾生解除這種心中痛苦、難過的感覺,所以佛書上稱為拔苦,如何拔苦就是我們要做的事眾生的苦。與悲心有關的涵意 包括「不忍」、「不捨」、「疼惜」等各種意識心。能體會到別人的痛苦而自心感到難過,這是悲心最 簡單的表現。在佛教諸佛菩薩當中,觀世音菩薩是無量大悲的代表,菩薩的甘露遍灑宇 宙各角落,不論眾生是什麼種類或在什麼地方,只要那裡有苦難,菩薩的甘露就隨著受難者求救的聲音而到那裡。
三、喜的意義: 喜解釋是「隨喜」,就是看他人有成就或有功德時自己也心生歡喜,隨喜的反面就是嫉妒他人的成就。但在字面上,喜的解釋並不是如 此。對某些事物若和順自己的心意就心生歡喜,這是「自心喜」,這種感覺我們經常會碰 到。若見到他人快樂歡喜而自己也隨著快樂歡喜,這是「隨心喜」,假如自己兒子聯考放榜時金榜題名,兒子滿心歡喜,做父母的 也隨著高興,這就是一種隨心喜。菩薩道的修行者因有願要利樂眾生,要成就眾生,因此對眾生之成就皆心生歡喜與讚嘆,甚而參與其事,這有鼓勵眾生成就善業功 德的作用,一個菩薩之所以產生這種「隨心喜」,主要是源於「眾生同體」的智慧,眾生的歡喜,也就是菩薩的歡喜,維摩詰經上說「眾生病菩薩也病」這也是「眾 生同體」的結果。
四、捨的意義: 捨在強調「怨親等捨」,也就是在布施行捨的時候要不分敵我,這是菩薩的捨。捨是捨棄、丟棄或割捨的意思。因此捨心含有不喜歡而丟棄的心,也就是「厭捨」的 意思。佛書上所說的捨是施捨,也就是把自己的東西送給他人。施 捨由「心量」的大小來看有不同的層次:有把自己不喜歡或不用的東西施捨他人,這種捨是「厭捨」的捨。有把自己最喜愛的東西施與他人。有施捨給自己的親人, 也有施捨給與自己不相識的人,最高境界的施捨是把自己最心愛的東西(包括人、寵物或東西)送給自己討厭的人。施捨給自己喜歡的人比較容易做到,但要真做到 「怨親等捨」那大概只有菩薩才可以。
慈悲喜捨四種心量 的大小若大到「無限」,那就是稱為四無量心∣無量慈、無量悲、無量喜與無量捨。這種無量心必須由「自性」(可以說最深的內心深 處)起心直接而出,要能「入空」且知道如何「由空起用」才會有真正的「無量心」,一般人的心念都受累生而來的業障干擾,因此只能生「有量 心」。「無量心」具有「無我」、「無限制性」、「無分別」與「平等」等性質,以無量心對眾生才能做到不分怨親、不分高下而皆能一視同仁。無量心的心力因為 是源於本心未受到阻礙, 菩薩的慈悲無限就是這個意思,無量心是很自然的,它不是勉強的也不是經過「思考」而來。無量心皆是當下所生,凡經 過思量而生的絕不會是無量心。慈悲喜捨心的功用 
第一、慈悲心是諸佛菩薩出世間渡生的動力,修行人在明心見性後,了悟諸法皆空,自己諸事已辦且生死已了,若他沒有慈悲心則將常住寂光土中,不再 返世間做事,但若他有慈悲心,願使尚在六道受苦的眾生皆能離苦得樂,就會由「空」返世間行菩薩道,因此才有菩薩,也才有諸佛的誕生。沒有諸佛菩薩出世 間就沒有佛法,我們將永遠不能脫離苦海。
第二、修行人若能常存慈悲心,則可克制瞋恨心的發生,克服對鬼界、魔界的害怕,在做佈施時是很有用的。
第三、人做事若能存慈悲心,則紛爭就會減少,社會較易達到和諧,和平相處,互相殺害、怨恨的因果也會減少。能以慈悲心待 人接物,則能有較大的包容心,較能原諒別人,由此免除瞋恨的惡緣。慈悲心可化解怨恨與不滿,可達成一般人做不到 的事情,慈悲心也可消除大部份人世問題的煩惱,能使自己生活自在而愉快。菩薩道的「隨心喜」則對別人的成就與善行都能給予讚嘆與鼓勵,如此可鼓勵眾生成就 善業功德,這對世道人心的改善也大有幫助。「隨心喜」的成 就可消除嫉妒心。捨的功用 捨心的功用在克服慳貪。在人生中,若能常存捨心,就能不 貪著,人生的煩惱就會大為減少,貪一樣事情就像綁自己的繩子又多一條,能捨才能鬆綁,生活才能自在。捨心若能到達一切皆捨,不只能捨有形的東西,亦能 盡捨心中的妄想執著,不論好的、壞的一切心中認定皆捨棄,到此境界,則了脫生死明心見性已近在眼前。 菩薩道的施捨心可使修行者克服慳貪與執著的障礙,亦可使貧困的眾生得以解除生活上或精神上的煩惱,施捨的善業功德可使修行者種下善的種子及累積 福報資糧,作為未來漫長菩薩道上的助力。慈悲喜捨的意義@思惟學苑|PChome 個人新聞台 https://bit.ly/2SnQqwk
------------------------------
慈悲喜捨-人類情緒最美感的展現 https://bit.ly/35gMOyU
慈悲喜捨是世間法通向出世間法的橋樑
  
傳統佛教有一句話叫四無量心﹙四梵住﹚,是修止觀的基礎,修出入息念的基礎。六根觸境,若沒有慈悲喜捨的作意,就一定是貪、瞋、癡、慢、疑,你一天到晚跟人家對立,你會起煩惱的,你的睡眠品質要改善,打坐要進入狀況很困難的,你說你只有修止觀,而不修慈悲喜捨,是不得要領的。
慈悲喜捨是修止觀的基礎,不但是基礎,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沒有修慈悲喜捨,你要破我見﹙斷身見﹚是極度困難的。因為身見最大的特徵,就是分彼此,你是你,我是我,這是我的,這不是我的,經常在是我,不是我的見解、思考上作反應,有這樣的反應,就是沒有慈悲喜捨,就不可能斷身見﹙我見﹚。
為什麼要說慈悲喜捨,而不說直接去看無常、苦、無我,看法印作意﹙如理作意﹚,因為這較不容易看到,但慈悲喜捨是符合人類的特性。
我們常說人之所以像人,是因為他有慈悲心、有慚愧心、有想要修行的心。慚:就是覺得自己不夠慈悲。愧:是從別人眼中感覺自己不夠慈悲、所以用別人的眼睛來看自己,感覺自己對人不夠慈悲、善良、對苦不夠承擔,這樣叫慚愧,有慚愧才會想要修行。所以;慈悲心是一種動力,因為慈悲心會讓我們生起慚愧心,而慚愧心會讓我們生起想要修行的心。
不然,我們為什麼要慈悲,為什麼要修行,都與慚愧心有關。慚愧心,要由慈悲心來,沒有慈悲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慚愧心。慚愧自己不能夠對人家好,對別人不夠柔軟,這樣才叫慚愧。有這個慈悲喜捨的修行,識才能過濾。
慈悲喜捨,是針對我們的粗煩惱,克服我們的慳吝與嫉妒,粗煩惱若不能降伏,大我慢就沒有辦法消除。
慈:就是說:我們很自然會想要對別人好,幫助別人減少他的粗煩惱,幫助人家修行﹙法施、財施、無畏施﹚,這就是慈心作意。不但能慈心作意,又能培養十波羅蜜的美德,清靜的性地﹙個性﹚。
  修行不只是要改變我們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改變我們的個性與心行﹙習氣﹚,修行以後,個性都沒有改變,只是觀念改而已,那不是在修行。講話的態度都沒有變,不夠柔軟,對人不能微笑,那不是修行,你腦海中記很多經典,甚至開口閉口都是經典,好像很有知識,那不是修行。
修行是在講話中,眼睛是如何看待人,眼睛有瞪人否?有攻擊性否?有殺意?聽話的時候,有用慈悲喜捨的眼神去看對方否?我們是用這樣來說,你有沒有修行。若不能把這個基本的做好,通通是假的。
悲心的意思,是我們沒有辦法,看到眾生在受苦,而我們不覺得苦,這就是人性。人性就是沒有辦法,看到眾生的苦,而自己不苦。
喜:無條件的正面對待,無論對方對我們有多不好,我們都要感謝,感謝對方有節制,沒有對我們更不好;人家對我們好,我們也要感謝,因為他可以不用對我們這麼好。所以人家對我們不好,我們要感謝,人家對我們好,我們更要感謝。
喜:就是你要很堅定的做下去,同款的月亮、星星、雲彩,每個人所欣賞的角度,都會有所不同。同樣的境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心情展現,看彩虹,要站在42度角,才能看得到它,你若不站在42度角,你就看不到彩虹。每一個境界裏面,都有一道彩虹在裏面,那叫喜心作意。靈活取角:你沒有辦法更好,現在
就是最好。對一個修行人來說,每一個當下都是最好,這樣堅定做下去就是喜心作意。
 一個人之所以不會微笑,是因為他覺得世間欠他。一個人能不能微笑很重要。遠山含笑,我們笑,境界跟著我們笑,我們不笑,境界也跟著我們不笑,我們笑,世間跟著我們笑。所謂,我見青山多嫵媚,諒青山見我亦如是。
目鍵連尊者,看到地獄道的眾生肚破腸流,仍然能微笑,這是一種最寂靜、最輕鬆的心情迥向。境界已經夠糟糕了,我們要以最寂靜、最自然的心來迥向。如同慈悲也是一種最自然的流露,因為你沒有辦法看到別人在受苦時,你沒有感覺。
有一天你若涅槃、寂靜、就像是太陽光那樣,自然的照射,不是為誰在照射,慈悲本身是無所求,自然流露卻不為誰。
 捨:對境如鏡,對待每一個境界,都要看成一面鏡子,要有這種聯想的能力。從這個鏡子看到我們內心的不平衡,從境界裡面照見五蘊皆空﹙照見五蘊無常、苦、無我﹚,看到境界的當下就看到五蘊皆空,因為你是一面鏡子。
無法見到五蘊皆空,識就過濾不清淨,識不清淨,就會造成名色﹙身心﹚的餘毒:貪、瞋、癡、慢、疑,對人、對自己、對真理不信任。為什麼不相信呢?因為他不曾真正對人慈悲過,不曾真正有過慈悲喜捨的體驗,所以他不相信。
  捨心作意很重要是要在異中求同。世間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世間是種種三角關係,你若看不清楚世間,你就會因此計較。佛教不說誰是誰非,而是要計較自己有沒有貪、瞋、癡,若不肯斷世間思惟,就永遠走不出三角關係。
慈悲是一種永遠都覺得自己的柔軟不夠,永遠都有一種慚愧心,但是慚愧又要來自於面對,又要能接受自己。世間本來就很有限,最起碼要做到不害,柔軟對待,能承擔就幫忙承擔,每一個人都沒有資格對別人不好,對別人粗澀。
 放下世間人相、我相的標準,一切為了離苦。安住當下,無所求,一切歸零,重新來過。過去已經過去,從當下起,如何對待?不能慈悲時,要懂得離境,離境是為了給彼此空間,有空間才有迴旋的餘地,才能重新來過。
 
慈悲喜捨與戒定慧
慈悲喜捨包含了戒、定、慧。
戒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明知道這件事情,做下去對互相都有幫助而沒有壞處,我們才去做。我們不要去做一些令我們產生煩惱,造成我們痛苦、不快樂的事。除非你是要做地藏王菩薩,明知是火坑,明知痛苦,仍然要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還情有可原,若真的是這樣,你真的走下去,你也會較甘願,對苦也較願意承擔。
戒不只是說,避免做一些讓我們不能歡喜、快樂的事,還要積極的去做一些讓彼此快樂的事,這種快樂不是一般人所說的那種短暫的快樂,而是會讓我們很歡喜,持久又安穩的快樂、行善、做好事,會讓我們快樂,會讓我們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做壞事我們會沒有歡喜心,頂多是竊喜說:對方被我害到了,這不義之財被我賺到了,但不能持久。因為你賺到了,還想再賺;你害了人家,你也會不安,因為別人也能害你,這個世間害人的心是很恐怖的。你有害人之心,就會與有害人之心的人在一起。一個有慈悲心的人,自然會與有慈悲心的人相吸。俗語說:物以類聚,這就是慈悲喜捨戒的意義。它很微妙的創造另一種清淨的世界。
為什麼慈悲喜捨能得定呢?
慈啊!就像大地,它有一種承擔,願意去承擔彼此的苦,眾生的苦。比如說:我們遇到苦,就深深的吸一口氣,把苦吸進去,配合呼吸把苦吸進去,去感覺那個苦是什麼,已經是苦了,就不要再增加那個苦,而幫忙承擔,這就是慈,肯去承擔,所以我們的心會清靜,心很清靜就會和禪定的三禪相應。
注意力都放在慈,說:苦總要有人承擔,你會轉念,他今日之所以對我不好,是因為他感覺世間對他不好。今天剛好讓我們遇到,我們要去承擔世間對他不好的苦。當這個承擔的注意力跑出來的時候,心就這樣靜下來、收攝於清靜,我們的心會很清靜無染。
無論眾生有什麼苦,我們都會願意幫忙承擔,無論別人對我多不好,我們都能夠承擔,都能夠去看到他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他很苦,他不快樂,他感覺世間對他不夠好。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該幫忙承擔,讓他覺得這個世間,還有人願意幫忙承擔他的苦。還有人不因為這樣,而對他不好,這是慈作意。這個慈作意能引發心地的清靜、收攝,類似三禪的定力。
悲心像水,能讓我們心地廣大,無礙無分,無礙無分的意思是,看到眾生的苦,就像是自己在受苦一樣,看到自己的苦,也等於看到眾生的苦一樣,當我們在受苦時,我們很難讓別人快樂,我們看到別人受苦時,我們也很難歡喜,所以我們很難分別說,這是你的苦,我的苦。我的苦就是眾生的苦,眾生的苦就是我的苦,世間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你的痛苦就是世間的痛苦、不分啊!
看到世間的苦時,就感覺苦不分彼此,心就會開起來,心地就會變大,就會有一種什麼都無礙的感覺。一直去注意苦不分彼此。你的苦我見到了,我不能沒有感覺;我的苦別人見到了也很難沒有感覺。我們若不能笑,別人見了也很難微笑,別人若不能微笑,我們見到了也很難微笑,這世間的苦都在互相迥向。面對苦,我們會有一種悲心升上來,不會想要再去增加彼此的苦。
所以無論遇到什麼,我們都不會產生衝突,心就會開,這就是無色界的一種空無邊處作意,空無邊處的無色界定。
喜心作意:注意力若放在喜作意,就沒有怨、嫌棄,對事情能夠靈活取角。看事情的角度,會想說,遇到好的事情不敢得意忘形,因為我們知道那是一種無常。遇到不好的事情,對我們也是一種考驗,而且覺得這個不好也是世間整個的現象。我們住在這世間,就要去承擔接受,從不好的境界當中,我們也能學習到很多東西,這就是喜心作意,喜心作意就能觸到無色界的識無邊處。識無邊處就是,真的感覺心不分你我,那個時候就能進入,無色界的識無邊處,心開了,識就無邊。
捨心作意:比前面的慈悲喜更強,更不分你我,不分內外。看到世間,我們真正能讓自己快樂,我們就能給別人快樂,自己能微笑,世間就跟著自己微笑,我們的心能靜,世間就跟著寂靜。看到世間沒有什麼好爭的,就會無懟、無諍。無懟無諍就是說,我爭到,你損失,對我也沒有什麼好處,你爭到、我損失,對你也沒什麼好處,慢慢的去看到,真正對我好的事情,就是對你好,真正對你好的事情,也能夠對我好,那才是真正的好,要不然那個好都是假的,那種好都會有一種對立,有相對性、有爭,有爭就不會快樂,所以捨心作意,就會進入無所有處定。
我們若不能慈悲喜捨,就不得不選擇貪、瞋、癡、慢、疑,心若放在慈悲喜捨,就不會有不安,﹙要有定力,最基本的就是不能有不安﹚,心有不安就很難打坐。你白天沒有慈悲喜捨的心,晚上要打坐就很困難。我們會想到我們怨恨別人,別人也在怨恨我們,一想到別人也在怨恨我們,你說你的心要靜下來很困難的。
我們若住在充滿慈悲喜捨裏面,打坐時,都會感覺有護法神的保護,要不然越靜越危險,你很自然就會胡思亂想。慈悲喜捨是一種保護自己,若沒有慈悲喜捨要勉強靜下來打坐,那不太容易。有戒、有定,我們的智慧就容易開展﹙因此慈悲喜捨能幫助我們開展智慧﹚。
什麼叫智慧?佛教所講的智慧是有看破、看透,把世間的苦看得透透徹徹,看到世間為什麼沒有快樂,而有苦,能讓世間少苦,就是智慧。
世間有什麼苦,苦包括生老病死苦,喜歡的人不能在一起,不喜歡的人卻偏偏碰在一起,這是苦。所求的東西得不到也是苦,認為色身是我、我的,用我、我所與人對立,這也是苦。無常變異也是苦。若再講深一點的,就是所有的欲望都是苦。我們沒有辦法在當下得到快樂,就是苦。當下不能坐著不動,心不能集中就是苦,身心不能不動就是苦。
佛教所說的身心不能不動,講話講到一半被切斷,剛要說話時,對方卻說他要走了,這也是苦。每一個動作的變化都是苦。你若覺得當下很好,你又為什麼要動,你要動是因為你覺得苦,覺得不舒服,睡覺睡到一半起來上廁所也是苦,早上被鬧鐘吵醒也是苦,起床很趕時間,上班遇到塞車也是苦,你不覺得苦,那是因為你身心粗重,所以你不覺得苦。
那已經這麼苦了要怎麼辦,你說,那麼苦那我用怨恨心來對待。那樣會更苦,我們若能說這些苦就是我想要的,意思是說,你已經遇上了,你離不開這些境界,所以這些苦就是我們要的,你非要不可。你若不想要,要有能力離境,而且是心甘情願的離,沒有能力離境,就要歡喜接受。不能更好,現在就是最好,境界已經夠糟糕了,不能再苦上加苦,這就是智慧。
慈悲喜捨的另一個涵意,感情若不能無條件就會苦,想愛又愛不著,愛到了卻又黏著都是苦。如何處理感情問題,除非把感情轉為慈悲喜捨。感情若不能轉為慈悲喜捨,就表示它是有條件的,只要是有條件的,它就很容易變化。當條件變化時,我們會有恐懼不安、痛苦,我們把它轉為慈悲,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對方如何對待是對方的事,他不能慈悲他也苦,我們不能慈悲,我們也苦。所以我們只能選擇慈悲喜捨,若不能慈悲就要離開境界,若不能離開就要選擇慈悲喜捨、歡喜接受。
慈悲喜捨-人類情緒最美感的展現 https://bit.ly/35gMOyU
---------------------------------------
慈悲喜捨 — 四無量心
《六祖壇經》云:「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
慈,意謂對一切眾生保持親切,猶如自己親人。
悲,又稱拔苦,希望能幫助眾生解脫痛苦。
喜,又稱禪悅,是一種平靜而且快樂的心態。
捨,則是放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斷我見、我所、我執。
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什麼呢?就是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慈悲喜捨這四無量心。
慈能予樂,來攝受一切眾生。無量,自己的慈也無量,所攝的眾生,所教化的眾生也是無量。
悲,自己的悲心是無量的,所救度的眾生也是無量,所以這叫做悲無量心。
喜,就是歡喜,歡喜什麼呢?歡喜有人比我好,見到人家慈悲,我也隨喜,我歡喜、讚歎;見到人家有這種悲心,悲能拔苦,拔眾生的苦,我也歡喜、讚歎、隨喜。就是沒有妒嫉心,見到其他人行菩薩道修行,愈修行自己愈歡喜。不是說看他修行,我生了一種妒嫉心,你這麼修行跑到我前頭裏去了,這種心是妒嫉心。
其他人、任何人的長處我都歡喜,一絲一毫的妒嫉心也沒有,這叫喜無量心。
可是,慈、悲、喜這三種的無量心,還都要捨了它。你若不捨,有一種執著──「啊!我有了慈了,我能給眾生樂唷;我有了悲了,我能拔眾生苦喔;我又有了喜了,沒有妒嫉心了。」這都叫放不下,這都叫有所執著,所以第四要捨,把慈無量心也捨了,悲無量心也捨了,喜無量心也捨了,沒有這麼回事,「行所無事」──我雖然行這種種的慈、種種的悲、種種的喜,還要不著行跡,沒有這種執著了,這叫捨,捨也無量,捨無量心。
不要想著說:「我護持道場,我做護法,我捐出來多少錢,布施出來多少錢,我這個功德可不小!」不錯!你功德不會小啦,但是你不要有這種執著心,你若一有這種執著心,那就小了。你以為它不小,它就小了;你要不以為它大,也無大也不小,它充遍法界,充滿法界了。
所以,一切一切,都是在你現前的一念心。你這一念心「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你比法界都大,比微塵都小,看你怎麼樣去用去。所以,學佛法,也就是學沒有執著、沒有我相,既然沒有我相,有什麼苦的?有什麼樂呢?所以苦樂都沒有了。
學佛法,第一不要有妒嫉心,如果你有妒嫉心,永遠也不會成佛的。你自己看一看!從古到現在,無始以來,哪一個佛是由妒嫉而成的佛?是修妒嫉的法門成佛的?有沒有?我知道你一定是答覆沒有的。沒有,為什麼你要妒嫉佛?你若妒嫉佛,那還能成佛嗎?就不是佛了。
也不要爭第一,你若爭第一,就是第二,為什麼呢?你若不爭,無所爭,那才是第一,得到了無諍三昧。不要像愚癡的眾生那麼專想爭第一,處處想自己要做第一。
慈悲喜捨 — 四無量心 @ 勤學佛堂 :: 痞客邦 :: https://bit.ly/3pOBG5M
------------------
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這個名稱應該大家都很熟悉,「慈、悲、喜、捨」,通常「慈、悲、捨」大家比較容易瞭解,「喜」就比較不容易把握,現在一個一個來介紹。「四無量心」,以一般學佛來講,就是談「慈悲喜捨」,一旦修行菩薩道,地位提昇了,到什麼位?就是入位了,或者是證位了,那通常是四地以上,要成為「大慈、大悲、大喜、大捨」要加一個「大」字;如果是八地以上的菩薩以及佛位呢?慈悲喜捨才可以稱的上「無量」。所以慈悲喜捨有三個階段,一般的慈悲喜捨是有限的,到達菩薩四地以上,那是提昇了,所以稱為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八地以上的菩薩以至到佛,那是無量。這個順序,從修養慢慢提昇,所表現的講「無量心」或講「慈悲喜捨」,其實都是以度眾生、幫助眾生要付出的條件來說的!
「慈」跟「悲」一般合在一起說,就是「拔苦與樂」,慈心就是拔除眾生之苦,悲心就是給予眾生快樂。聽起來好像很容易,可是先必須要瞭解,「慈」跟「悲」怎麼樣成就?因為這個都是從修養功德而完成的,沒有修養功德談慈悲喜捨,往往就會鬧笑話。記得在五十幾年的時候,我到各地方去介紹佛法,在台灣有一個現象,弘法的人弘法完了人家都會供養,那收到的供養紅包,我就會買一些出家人可能用得著的,譬如說日用品、或者吃的點心餅乾之類的,把紅包全部去買這些給常住大家分,我講的常住是我在某一個寺院的常住,就是在哪一個寺院弘法,通常那些常住都會講一句話:「法師慈悲」、……,好像給一點日用品,給些點心餅乾,就是「很慈悲」;這對慈悲的看法可說完全錯誤,慈悲不是這個意思。「慈悲、喜捨」,真正它的重點,或者說它的大前提,應該放在生死大事上面,關係到生死,或者解脫。
「解脫」,是一個問題發生,把它化解掉、不存在了,就是一種解脫。譬如有煩惱,煩惱起來了,怎麼樣去面對煩惱?能夠探討它,能發現它,能化解這個煩惱,就是一個解脫!所以說解脫,有一般問題的解脫,也有所謂的生跟死的解脫,涅槃呢?是究竟解脫之後,所得到的一個境界。什麼是「究竟解脫」呢?就是沒有任何問題了,生與死的大事都圓滿了,業清淨了,道也不需要了,這個就是叫做究竟解脫,它完成的境界稱之為涅槃。
有個名詞我解釋一下──「般涅槃」,般、進入的入,進入到涅槃的境界。所以很多學佛的甚至於法師,寫文章來個「入般涅槃」;各位看看「入般涅槃」就變成什麼?「入入涅槃」或者是「般般涅槃」了,這都是對梵文不瞭解,用自己的方式去想的!「般涅槃」,「般」就是「入」,就是進入到這種境界。涅槃有兩種現象:一種是「有餘」、一種是「無餘」。什麼是「有餘」?以一個修行辦道的人,如果成就了阿羅漢,阿羅漢的完成還是個有餘涅槃,為什麼?因為阿羅漢他還具有微細惑,要完成到菩薩七地,菩薩完成七地進入八地了,那就是無餘涅槃;那佛呢?其實談涅槃,還有一個名詞叫做「大涅槃」,「大涅槃」就是菩薩九地、十地、佛的成就──圓滿的境界。
此外涅槃的解釋有很多,如果知道涅槃有那麼多的含義,就不會把它當成死了。涅槃有不生的意思、有不滅的意思、有寂靜的意思、還有不來去的意思,包含的意思很多,最簡單的說法,涅槃的境界是個什麼樣子呢?是一個寂靜的樣子,寂寞的寂、冷靜的靜,就是寂寞的境界,也沒有生的現象、也沒有滅的現象了,如果以究竟解脫而言,是到達菩薩八地以及佛的果位,所以解脫不是死、涅槃不是死。
  而要做到慈悲喜捨,必須要有修養,有修養必須要有成就,如果沒有修養功德,修養沒有成就,肯定的說,就談不上涅槃,最多的過程,有完成某一些階段的解脫,如此而已。
  剛剛說到慈悲,慈是拔苦,悲是予樂,拔誰的苦?給予誰樂?當然是指眾生──已學佛的人以及未學佛的人。為什麼談慈悲要談拔苦予樂?因為一個修行佛法的人,本身能走上菩提道,至少知道了,來到這個世界,是來承受業報的,承受業報的過程中間,就必須去面對很多的痛苦,如生老病死這些。也就因為人帶著業而來,來受報,就必定會面對很多的苦要去承受,想逃避都逃避不了;所以說,四無量心不是對自己,是對眾生的一種付出,那你想,要對眾生付出,給予他利樂,當然必須要具有修養的功德。
剛剛提到,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有一般普通的,還有菩薩四地以上的,以及菩薩八地以上的,這就關係到修養功德的不同。舉個例子,一般說「隨喜功德」,當遇著有什麼事,身上所擁有的有限,就是用一種隨喜的心來付出、來幫助別人,這是以物質來說,當然如果身上什麼都沒有,至少在精神上也可以給予人家鼓勵、安撫,這都是一些慈悲喜捨的行為,這是一般性的。但可以發現,必須要自己擁有才能付出,絕不是說,現在有一個什麼事需要幫助人家,你說「請大家都拿一點錢來,然後我拿這個錢去幫人家解決問題」,認為這就是一種修養功德,這不是修養功德!一定要自己擁有,把自己擁有的來付出,去幫助別人。
所以我常說,所謂慈善事業,要到達功德的目的,必須要自己擁有,當然從事慈善事業也有功德,可是這種功德,並不一定是你付出多少,可以得到多少這種功德的福報,因為必須要有付出,幫助到人家,人家才可以得到利樂。在台灣,常常誤解所謂慈悲的問題,「以為慈悲就是慈善事業」;我剛說過,一定要關係到生死的問題。譬如說生、死、老、病,要談到還有拔苦,什麼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還有所謂的五蘊方面的,就是說一個人潛在的一些煩惱。
  佛教經典裡面很多道理方法,以前跟大家講過,有佛教、有佛學、有佛法,為什麼說有這一些?佛教就佛教…其實佛教只是一種宗教型態,佛學,就是宗教的一些內容,這都是在理論上跟形式上的一些東西,真正佛教裡面的佛法,那才能了生脫死,才能真正得到所謂的饒益性。
以慈悲而言,慈悲喜捨都是關係到生與死的問題,談生的問題,「生」白話的說法,就是人活著的時候,有各種不同的苦,在那裡承受他的業報。如果面對這些環境,面對眾生,去行你的慈心、悲心、喜心、捨心的話,那就是我剛說的,必須要具備修養功德的理由。談慈悲比較容易把握,「把人家的痛苦化解掉,讓人得到快樂」,這就是慈悲。捨,當然「從物質上、從精神上,都能做到完全不保留的去幫助別人」;喜呢?究竟說什麼?喜心並不是說,「看到人家的生跟死很歡喜」?不是這麼說的;「喜是以慈悲為基礎,用歡喜心而付出,這個付出就是捨」!以慈悲為基礎,要以歡喜心而付出,才談得上慈悲喜捨。隨喜功德的喜,那是一個少分的行為,因為這個喜必須要以慈悲為基礎,也就是能夠拔苦、能夠給予快樂或者利樂。
 如果從解脫上面去看,解脫就是化解的一些道理方法,或叫解脫的道理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人家化解問題。問題會形成障礙,障礙修行辦道的中間所發生的…,使道心不能延續、不能恆久、不順利,會產生很多的障礙,要能夠幫去排除。思考一下,排除障礙的問題:有個人,普通的人他出家了,出家之前是很盲從,有的是看了寺院很莊嚴、寺院都有佛、寺院的出家人都很清淨,這種環境很好;有的是一生多病,「大概出家以後我的病就沒有了」;更有的呢?是在事業上失敗了,或工作上遭到挫折,都是世間的一些跟你的生死有關係而發生的問題;不管什麼原因出家的,一旦出家了,發現跟原來看到的、想到的完全不同,就會產生一種什麼心態啊?「原來出家不是我想的那樣」!就像出家的,要有三刀六臂,什麼都要做;「原來我看到出家的,好像什麼都不要做,那我出家了還要做,我何必出家呢」?就會反悔…如果這個出家的有這種想法,就表示出家前沒有經過相當的體認。像目前佛教界講究「志工」,或「義工」,就是志願到寺院去做一些義務工作,沒有酬勞的,如果有這種經歷的話,出家以後的想法、感受,就不會一樣。這問題在哪裡?就是對出家究竟認識有多少!
  十多年以前,台灣很多年輕男女有一股所謂出家潮,我所知道的,有的原來要參加聯考考大學,一定要國立大學,要完成第一志願,因為出家潮成為一種誘因,才唸了一兩年,結果不唸了,或在社會上小有名氣,在學校成績很好,所謂的少男少女都來出家了,那時在台灣鬧得天翻地覆。有的家長非常痛恨,恨什麼?他的兒女盲從地出家!可是這些人呢?經過了不是很久的時間,慢慢一個一個都還俗了,作父母的為什麼很痛心?他的孩子當初要考大學、要考第一志願、要考國立大學,那一份熱忱到哪裡去了?為什麼到寺院跑一跑參加一些什麼活動,就願意放棄一切而出家?他想不通…難道從小學到國中到高中,準備參加大學,進入到大學,「這麼長的時間不如你到寺院裡面去參加一些活動,就改變了原來所有的想法」?在那個時候就有很多年輕人盲從的出家,所以那一段時間,每一年出家的也多,而還俗的也多,就是因為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要出家!認不清楚出家幹什麼!所以有的時候說,學佛不一定要出家,如果想出家,必須要建立你的願,什麼願?「為什麼要出家?我出家以後幹什麼?將來在出家的道路上我想做什麼」?如果沒有一份願心,只是說「出了家再說」,那最後呢?一旦走進這個門,後悔莫及!
  最初出家了,參加早課,天還沒亮就起來,蠻有新鮮感,參加晚課還可以普度眾生,跟那些非人結緣,「喔!功德無量」;結果不要很久,天天都要那麼早起來,天天都是唸那些、唱那些,經過一段時間就煩了;自問「出家就是做這些嗎」?再來受戒,受戒完了回去,寺院裡面都要做佛事,收了錢個人不可能擁有,都是交給寺院,如果只是在寺院裡面做經懺還好,要出去面對那個棺材、面對那個死屍,就恐怖了,「我出家搞這些幹什麼」?出家以後,原來自認「我可以苦行、我可以閉關、我可以閱藏」,就是看藏經啊,好像可以照自己的意思來修行辦道,「反正我在寺院裡面,煮飯有人煮,到時候打板我吃飯,什麼工作我都不要做,我就專門修行辦道」?這都是他們的理想,最後都是失望!
  我那時候寫了有十幾條,都是出家之前他們沒有想到的,所以出家快、還俗也很快,因為真的不知道,出家,為什麼要出家?出家幹什麼?在這個漫長的歲月應該去怎麼過日子?尤其成為常住,幾乎都是為佛寺在那裡忙,想得到道理方法、知識經驗的蒐集,以及修行辦道的精進,好像都沒有機會?所以也有的,出家了不好意思還俗,就找一個所謂的同參道友,到大樓裡面買一個套房,兩個人就在那個地方,要說的不好聽一點,住家,做為宅男宅女,宅──住宅的宅;沒有收入怎麼辦?他住的地方有一部電話,跟外面專門趕經懺的聯絡,一個電話來,背著香袋就出門了,生活不愁;平常沒有事呢?我可以告訴各位:「很悲哀」,平常晚上衣服一換,就化妝成一個普通人,一樣的逛百貨公司,一樣的上餐館,一樣的去看電影,一樣的去幹什麼……,現在台灣這種人很多!本來他若不是因為一時衝動而出家的話,在社會上還可以達到某一些理想志業,如做個老師、做個醫生或從事某個行業,都可發揮自己的事業;結果因為一時感情用事出家了,想還俗又不好意思,對父母不好交代,對同學朋友好像沒有臉見他們,最後就變成什麼?僧伽團體裡面的一個異類!
  我談這一些,重點是在人的生死問題!生,是生命的這一期生死,什麼叫做「一期生死」?從你生下來到死之前,這個幾十年加起來叫做一期生死。一期生死中間,究竟能夠活多久?沒有把握!如果不去學習一些佛陀的道理方法,就沒有辦法瞭解,人是帶著業來的、會受各種苦報,人的業一來,看看在家學佛的,每一天唸佛、誦經、做功德,只要自己身體不好,或者常常遇到一些不好的事,就是「我這麼發心學佛,為什麼還有這些問題」?如果自己有兒女,如兒女非常乖巧非常好,一旦死了一個,就更認為「這個佛幹什麼?都不保佑我,我這麼發心這麼認真,那麼好的兒女還會死掉」?!就會變成埋怨了!
  談慈悲喜捨,千萬不要把慈悲喜捨放在自己身上,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付出,不是擁有,付出必須要有修養功德。慈──是要拔除別人的痛苦,悲──是要給予別人利樂,喜──可以說是心甘情願的做,捨──就是以慈悲為基礎,要歡歡喜喜心甘情願的去付出,這個叫慈悲喜捨,把握這個重點。還有大慈、大悲、大喜、大捨,還有「無量慈悲喜捨」,要知道這些階段,尤其到達什麼樣的境界?能做到什麼樣的程度?那就關係到修養功德!這些重點要把握,只是解釋名詞沒有用。
  剛剛談的是一些道理方法,真正一個學佛的人,要想慈悲喜捨,從修養上能成就功德,究竟要怎麼樣著手?我曾經用這種方式說過,「要想為眾生行大慈大悲,就必須自己要先受苦受難」!為什麼要為別人付出,以大慈大悲這一份心,自己要先去承受這些痛苦?這就是告訴我們,修養中如果自己不曾體會到那些悲苦的話,就不知道眾生的苦究竟怎麼樣!常常很多在家居士來問我,問我一些什麼?其實都不是佛法,都是生病、身體都不好、家裡面運氣不好…,都是一些切身問題,那就有一些學佛的人會提醒我說,「老師父,你是一位老師父,應該弘法,講經說法,盡跟人家搞這些個人的問題」…,聽他說好像蠻有道理對不對?我就跟他下了一個評語,我說「你錯了!拔苦,拔什麼苦?先從切身的苦,慢慢擴散到跟人與事關係的苦,你如果都沒體會過,怎能幫人家化解?那要慈什麼?又怎能完成大慈?說不定被人家騙了,還認為自己在做善事!看媒體上,最近什麼毒奶粉,那些詐騙集團就打電話給這些麵包店,關係到什麼奶粉、奶精的有這些產品的,「我現在要檢舉,你們用什麼毒奶粉、毒奶精」,就找人家敲詐十萬二十萬,「否則的話我就要檢舉你」,那真有人心甘情願拿出十萬二十萬去給人家,如果你的產品真正有問題,算一算帳,被人家敲詐十萬二十萬,這些產品所得到的利潤,有沒有這麼多?因為敲詐的都是一些麵包店,利潤有多少?就乾脆公開來,「這些全部毀掉,我重新做」,那是因為不知道內情而被人家勒索。真的要想大慈大悲付出,一定要受苦受難,自己沒有體會過,根本沒有辦法達到大慈大悲。看觀音菩薩的這個十九個字裡面,「大慈大悲」後面說什麼?很簡單,要大慈大悲就要能「救苦救難」,要救苦救難就必須要體會「苦」跟「難」,如果本身不能體會什麼是「苦」、什麼是「難」,就好像一般在家居士找我,個人問題家庭問題,甚至還有人埋怨「你是個老法師,不應該做這些事」,「應該去講經說法」……,想想個人的切身問題就是苦,幫忙化解苦那不就是「慈」嗎?
  佛教常常對釋迦牟尼佛很陌生、誤解,甚至造成毀謗,自己還不知道,譬如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了」,我敢說你們都會有這種想法,「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了、成佛了,對不對」?我再說一遍,「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了,也就是成佛了」,贊成的舉手?不贊成的舉手?這叫做鄉愿!究竟成佛了沒有?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頓然大悟,並不就是完成了無上正等正覺,那個時候只是說已經徹悟了,並沒有完成他的佛的果位,也就是說在覺悟的道上,已經真的發現了什麼;可是很多人認為「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就成佛了」!我通常回答這些人,我說「他不是在菩提樹下成佛了」,我說「他本來就是佛」,這些話人家聽得進去,如果我說「他根本沒有成佛」,我告訴你們「人家會把我打死」!為什麼?「你簡直是謗佛」!什麼叫「成羅漢、成菩薩、成佛」?要證得果位!什麼是「證得果位」?要般涅槃,而且是無餘涅槃!還有這個臭皮囊在,肚子餓了還是要吃,還是離不開衣食住行,不可說「你是佛了」!可是我們說,你有「等覺」的這一種修養,就是等於佛菩薩的修養,不能說他就證得了佛菩薩的果位;這種觀念要建立,否則自己講一些,人家懂得的人在笑你,你還不知道為什麼。
釋迦牟尼佛教化的道理方法,從聲聞乘到菩薩乘,都是過程,慢慢慢慢由小而大,由低而高,由淺而深,在說法四十九年中間,也是在不斷的修養提昇。現在那麼多的出家人,都做一些比較偏在家居士做的事,不是出家人做的事;像放生、做慈善事業,大家一起來共修……,都是在家居士們做的事。譬如說做慈善事業,出家人哪裡自己有收入?把自己的收入去付出?把佛法的內涵,用現代人能理解、去標榜……像放生,尤其在台灣,放那個什麼斑鳩,台灣話叫「斑嘎」,牠羽毛還沒有長完全,連飛都飛不起來,就叫人家去培養,然後一籠子一籠子往那裡放。這裡有一次,台中的要來放生,那時後前面三寶殿還有一個水池,籠子一打開,全部都是小斑鳩還不能飛,一放出來有的掉到水池、有的掉到放生池,就這麼淹死了。因為不懂什麼叫做放生,可是就強調「放生可以延長壽命,可以減少很多的病苦,喔!好處多多」,可是他忘了,未放生之前先殺了多少生,這個因果誰來背?
  什麼是真正的放生?過去大陸為什麼寺院都建在山裡?為什麼寺院都有很多的水池?放生是放野生的東西,不是養殖的東西。野生的牠在餐館前面,關在籠子裡面,等著被宰殺,花錢給牠買來,把牠恢復到牠原來的環境,才叫做放生。有一些像烏龜,時間壽命比較長的,都必須要有這些設備來養牠,要養到牠自己自然死亡為止,絕不是說人去飼養的、培育的,然後再花錢來買、買了再去放生?這個不叫放生!放生是以野生動物為主。過去甲仙天岳山,還有人送一條牛去放生,最後給比丘惹不少麻煩,還有的買羊去放生、雞拿去放生……,其實這個都不是放生的動物!現在講環保有一句話,「回歸大自然」,牠原來在一個自然環境成長,要讓牠回到自然環境去,可是現在的人類,不只是台灣,珍奇異獸變成最好的桌上菜餚,那才真是殺生!台灣有很多的事不如法,可是有很多人就心甘情願,「我付了錢、他放生、我就可以延長壽命、我就可以消災解厄」、「經典上怎麼說」……,經典上是那麼說的嗎?我說一句話「那是人說的,不是佛說」!什麼叫做「依教、如法」?依佛陀教化的道理方法去做,才是依教如法,否則的話我說得很難聽,就是「邪魔外道」!什麼叫做附佛外道?不管他現出家相也好、現在家相也好,他現一個佛弟子的相,卻伏在佛教的團體裡面,去做一些不是佛陀說的道理行為,都叫做外道!
  有很多人過得很不自在,為什麼?我記得五十年那個時候,在台灣行腳,糖裡面有牛奶,「喔!這個牛奶糖不可以吃」?「那牛奶就更不能喝了」?我就問他們為什麼不能吃、不能喝?「這是牛,牛的奶」,那我就問他,我說「你小時候有沒有吃媽媽的奶?有沒有殺你媽媽」?這都叫做「不懂佛法」!我記不得是最近不久,餅乾裡面有蛋,我拿來就吃,旁邊人就告訴我說「師父!這不能吃,裡面有蛋」?他不講還好,一講我就吐了一大堆,我並不是鼓勵大家可以吃蛋,而是今天台灣的蛋,都是養雞場的蛋,牠本身沒有生命存在,到養雞場去買蛋,能不能孵出雞來?孵不出來的!要懂得它的道理,生活才過得自在!假使看到一隻螞蟻,或者浮在水上,趕快拿個東西挑起來,不錯,有這份善心,可是如果在廚房,在大寮,假使鍋子裡面或者是菜上面有螞蟻,就一定拿來把牠捏死,這個分別心就這麼大!如果這麼做,連走路都不能走,地上那些昆蟲有多少?一腳踩下去不知道殺了多少生!這裡面告訴我們什麼?不要明知而故犯,也就是我講的要「懂得道理」,不要跟自己過不去。很多出家人過得很不自在,這個也不可以、那個也不可以。我以前常說,人在社會上就有很多的框框,框著我們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很不自在,好了,學佛了、甚至於出家了,本來是要解脫那些框框,結果不是!又增加「學佛的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原來世俗的框框,一個一個還加在身上,學佛出家以後,又加很多框框……,哪裡叫做學佛求解脫?世俗的框框已經夠多了,學佛就是要化解那些框框,要把那些框框打破!出家依教如法,要過得很自在!
  很多年了一直到現在,還有人問我:「老師父!你知不知道,很多做醫生的身體都不好?為什麼身體不好?因為別人有病那是業報,他把人家病治好了沒有受報,所以業報就報在這個醫生身上」,你們說可不可憐?真的還有很多醫生問我「真有這回事嗎」?也有醫生,還在實習階段的醫生問我:「我是學外科的,要拿那些老鼠青蛙小動物來做實驗剖解,這個算不算殺生」?我說「要看你的起心動念」。你認為說「老鼠、青蛙就應該死,應該讓我來剖解,拿來做學問」,我說「你就是殺生」!如果用菩薩心腸,化小的慈悲心為大慈悲心,心裡面起懺悔心,拿這些老鼠小動物來剖解做實驗,是為了要幫助、救更多的人,你的起心動念正,即使在因果上難免你要負某一些因果,可是絕不是一般受業報的因果那麼嚴重,如果還能起懺悔心,可以說於殺生而言,就不會「你殺了一條命就要賠一條命」,就不會有這種現象!所以我說學佛只要皈依三寶,重業就可以輕報,何況學佛皈依三寶,受了不同的戒,甚至於出家了,如果還一天到晚為了業報在那裡過不去,哪裡還有心思在修行辦道!
  話又說回來,很多、不是少數人呢!尤其是出家了,有病不願意去看醫生,「認為這是業報現象,我來承受它」,這個叫做愚癡!為什麼?出家四事供養中間有一條叫做「醫藥供養」,釋迦牟尼佛說的呢!如果出家了有病不去看醫生,那醫藥供養幹什麼?所以很多人生病了,找我,我說「找我沒有用,要找醫生」!那說「我不是這個意思,這是不是業報」?我說「什麼都是業報」、「你肚子餓了要吃也是業報」!不要以為吃飯很快樂,要把一些材料慢慢成為菜、飯,要花多少時間?要把它弄好,還要講究色香味,還要慢慢放到嘴裡面去咬,還要嚥下去消化,多累?可是我們不覺得累呢,天天照吃不誤,餓了還認為營養不夠呢…,問題出在哪裡?我常說的,面對問題,去認識問題、瞭解問題,而後發現問題,最後要能突破問題,這就是去修行;修行久了,就完成修養;這種修養難免有的是偏於自我,還必須要做到「自己跟別人都能得到利益」,這樣才能做到「慈悲喜捨」!所以我說,慈悲喜捨要有修養功德才可以做得到,不是唸一唸、喊一喊,給你一塊餅吃、給你一顆糖吃,你就謝謝他,「好慈悲!」不是這麼說的。尤其我剛說的,要想做到大慈大悲,最好自己能夠有經歷體會,「受苦受難」,有這種經驗,那你能付出的就完全不一樣,不只是慈悲,還真的可以做到喜捨!
  所以絕不是「不經修養,沒有完成它的功德價值,就可以達到慈悲」?那是不可能的!菩薩法裡面有個「四攝法」,頭一個就是「愛語攝」,可是不要誤解,這個「愛語」是要講對方能夠歡喜接受的言語,就是愛聽你講,講的的確對他有幫助。可是有很多呢?要幫助人家,先把人家缺點分析得很清楚,讓人家受不了,最後人家受不了,這個講的還說「我是愛你呢!是關心你呢!為你好呢!否則的話,別人我還不願意講呢!」好像蠻有很大的修養功德,他不會想到,這麼先講出人家一大堆缺點,人家的自尊心已經受到傷害了!
  我的教育,在我門下出家的,做錯了,我從來不罵,為什麼?沒有人願意很高興去做錯的,如果能夠從錯誤中走出來,那就了不起!我以前常說,做錯了挨罵,認了!「誰要我做錯」;沒有做錯要挨罵,那才受不了!所以我說,「沒有做錯挨罵的時候,那才是真正你錯了」!認為做錯了還沒有什麼了不起,因為錯與對,世間的人本來就是在這種相對法裡面成長;怎麼樣把負面的愈來愈少、正面的愈來愈多,慢慢去修行,才能夠完成修養。過去有個叫○○的,他去搶銀行,搶了一大包錢,最後破案了,問他為什麼要搶錢,因為他是一個退伍的軍人,有一個同事有孩子,同事過世了,孩子們需要生活費教育費,去搶銀行搶了錢,是想維持他們的生活費教育費,這個叫做善事嗎?很多人都說,○○人是義賊,我說「賊還有什麼義不義?賊就是賊!沒有什麼好賊、壞賊之分。」人家有錢人你去搶他的、偷他的,去幫助那些貧苦的,可以嗎?每一個人的業報不同,有錢是他的福報,「劫富濟貧稱為義賊」?有的時候我不曉得一些人,究竟崇拜的是個什麼?過去有一些人談到○○,說他怎麼樣好怎麼樣好,甚至於認為他這就是菩薩行,我真不好意思罵他。○○真想幫助人,很簡單,你賺錢,要賺了大錢可以幫助很多人!可是話又說回來,如果○○自己真正很有錢,我告訴你,「他也不一定會幫助人」,為什麼?有錢希望更有錢,過更好的日子,還會想到那些貧苦的人嗎?那是因為自己沒有錢,貧苦,就嫉妒那些有錢的人,「你們應該拿出來去幫助那些貧苦的」,現在的話,「這個人叫做共產黨」,就是共別人的產!
  佛法,要去認識、去瞭解,絕不是用一般所謂世俗的這些知識經驗、觀念去思考、去行為。佛法是一種突破性的,就好像煩惱菩提,絕不是因為有一個煩惱,就拿一個菩提給你,把煩惱打掉了,就不煩惱了?不可能!而是要怎麼樣把煩惱認識瞭解,從中間發現,能突破,煩惱化解了,這個中間顯現的就是菩提,化煩惱而成菩提!現在都不是呢!拿佛法當武器,拿現實當敵人,拿武器去打敵人。「喔!釋迦牟尼佛變成一個製造法寶的人,專門去對治那些東西」?果真如此,那還談得上什麼慈悲喜捨?一個學佛的人去問法師:「師父!我現在睡不好,身體愈來愈差」,師父就說:「為什麼睡不好呢」?「有太多的事情想,很多的煩惱」,因為不瞭解,怎麼樣「化煩惱而顯現菩提」。
化、是要化「解」!只有把煩惱化解了,什麼方法都不要了,佛法提那麼多的法門,就是幫你去化解,一些解脫的方法。為什麼很多學佛,甚至於幾十年了,還老來顛倒?為什麼?因為沒有學到釋迦牟尼佛真正的道理方法,都是一些所謂──佛教的一些教條、口號,很多學佛學了一輩子都得不到好處,因為根本從來沒有走上菩提大道。現在要做個法師很容易呢,會背一些佛教的名相,再講一些佛教的故事,就可以做大法師了……,究竟跟生死有什麼關係?又得到什麼好處?究竟能解脫什麼?
  真正學佛,並不只是說,好像把佛教、僧團視為一個空門,「我進入空門,什麼都空掉了」,空得掉嗎?眼睛還是看得到,耳朵還是聽得見,你面對的還是會感受、還是會思考,為什麼還是跟世俗人一樣?很簡單,沒有學到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智慧是什麼?是他的道理方法!具備了這一些,並不是一下所有的問題都能化解,至少,由淺而深、由低而高、由下慢慢增上,缺點是慢慢慢慢來修飾的;修行就是修行為上面的缺點,把這些缺點慢慢修補,就是叫修行;身口意的行為會有偏差,去修正它,這一種行為叫做修行,日積月累,就會累積很多所謂的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就是智慧,如此慢慢就完成修養。
    就好像一個寫毛筆字的人,剛開始一筆一筆學,慢慢就可以完成,最後可以隨心所欲。修行辦道是一輩子的事、是永遠的事,可以這麼說,還沒有般涅槃之前,修行辦道都不能停止,因為一不小心就造業,知道造業還有機會,可以緊急煞車,就怕造了業自己還不知道,那想般涅槃都沒有機會!所以說學佛,是要去學覺悟,憑什麼覺悟?就要學佛陀的智慧,要具備有佛陀的智慧,才能覺悟,否則的話就是在迷惑中間過日子。我不是一直這麼說嗎?「佛法是去探討一連串的為什麼,最後能化解一連串的為什麼」,那才是佛法;不能夠「這個問題解決了,又產生另外一個問題」!
  佛法在乎起心動念!「要時時刻刻照顧你的起心動念,跟生死有沒有關係?跟道相不相應?」什麼是道?佛教裡面常常提的,像慈悲喜捨是道、六波羅蜜是道,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道,凡是能幫助你解脫的、能夠幫助你得到利益,排除障礙的,都是道!不要把這個道,誤解為「道教的道」,有很多人忌諱談這個「道」,認為「道」就是道教,錯!我們講「菩提大道」,就是行於菩提大道,走在菩提大道上,走在覺悟的路上,叫做菩提道;「道」,就是這一條路,這麼走,就可以化解問題,得到利益。我以前常舉一個例子,從南部到台北去有很多的方法,就看本身具備的條件,有錢坐飛機,現在可以坐高鐵,自己也可以開車,可以開進口車、開普通車,可以騎摩托車,甚至於騎腳踏車、走路,看本身具備的條件!凡能到達目的地的,那都是道。
  學佛不要讓自己的心性愈來愈狹窄,要愈來愈寬廣,解脫才能自在!沒有解脫之前就是不自在,解脫了就會自在,這種種都是關係到完成的修養,有它的功德價值在;所以要去行四無量心,就有本錢可以付出,如果只是說「我要學佛、學菩薩、要有大慈大悲的心」,道理講一大堆,如果不去做,沒有用!就好像談吃飯、營養,營養講得條條是道,可是如果不去吃的話,最後還是營養不良,還是挨餓。所以需要知道道理方法,可是要實實在在去做!我為什麼要一直提醒「要時時刻刻照顧起心動念」?唯有照顧自己的起心動念,你的缺失、做錯的機會,就會愈來愈少!
四無量心 :: 老禪師演講集 :: 基礎佛法 :: 佛法介紹 :: 千佛山全球資訊網 https://bit.ly/3vjdt8P
---------------------------
「慈悲喜捨」在佛教思想中的重要性: 
1. 「慈悲喜捨」被稱為「四無量心」,即四種可以把我們的心量擴展至無限的心念。 
2. 「慈悲喜捨」又被稱為「四梵住」,即能實踐這四種心,我們的心靈狀態將有如處在天界一般,得到一切安樂、和平、自在、歡喜。 
3. 藉著「慈悲喜捨」,可以把「自利利他」心擴充至無限。 
二、在生活中實行「慈悲喜捨」的作用: 
1. 能幫助我們減少以自我為中心,只注重自己而不理會他人的自私心。 
2. 佛陀告誡我們,「自愛執」是我們一切煩惱和問題的根源,只有將我們的心念轉向「愛執他」才能滅除一切煩惱,獲得快樂。實行「慈悲喜捨」,正可以轉化我們的心念向「愛執他」。 
三、「慈悲喜捨」的意義: 
1. 慈是予眾生樂,也就是令一切的眾生都能夠從我們的服務、工作和施予中得到快樂。佛教重視的是「無緣大慈」,也就是眾生雖與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但我們仍然一視同仁,不論親疏地,同等令他們快樂。 
用現代概念來說,就是「關懷、愛護」。  
2. 悲是拔眾生苦,也就是幫助眾生去除各種各樣的痛苦。佛教重視的是「同體大悲」,即我們要對一切眾生的痛苦,感同身受,迫切地想方設法盡速去除。 
用現代概念來說,就是「同情、悲憫」。 
3. 慈和悲是大愛,也就是偉大無私的愛心。 
4. 喜是隨喜和歡喜。隨喜是見他人得到好處,亦如同自己獲得一樣,心生歡喜,真誠地為他人高興。亦可是見他人行善,誠心讚許,心懷喜悅,與有榮焉。這是無私精神的體現。至於歡喜是指在行「慈悲喜捨」時,常懷歡喜心,從實踐中得到安樂,高高興興地去服務眾生,也令眾生歡喜。 
用現代概念來說,就是「歡喜、贊助」。 
5. 捨是等捨和放捨。等捨是平等無執,對眾生不起分別,一視同仁。而放捨則是放下自己的貢高我慢(即一種以自我為中心,高高在上的態度。),願意低頭為眾生服務。 
用現代概念來說,就是「平等、分享」。 
四者均是關懷眾生的需要,放下自我中心,平等無私地為眾生服務的精神。 
四、「慈悲喜捨」與志蓮安老服務: 
1. 現時進行的志蓮安老服務正是落實「慈悲喜捨」精神的體現。 
2. 照顧那些無依無靠,或家人無能力照顧,或家人不願照顧的長者,令長者和家屬都得到快樂,這就是「慈」。 
3. 悲愍關懷長者疾苦,以護理服務和愛心減輕他們身體及心靈上的痛苦,這就是「悲」。 
4. 為長者提供娛樂和活動,令他們歡喜;而自己亦在工作和服務中,心生歡喜。這就是「喜」。 
5. 對服務的長者,不分親疏,捨棄分別,平等地為他們工作。而在照顧長者時,又能放捨自我,執行為長者清洗大小便等厭惡性工作。這就是「捨」。 
6. 如此以「慈悲喜捨」來進行志蓮安老服務,亦是菩薩精神的具體表現。 
五、以四種心行「慈悲喜捨」: 
1. 無私心-要以不論親疏、平等無私的態度來行「慈悲喜捨」。 
2. 念恩心-要常感念眾生恩,因為我們的生存、生活和工作都有賴眾生的支持及助緣,故此眾生對我們實有巨大的恩德。所以,當以時刻憶念眾生恩德的心來行「慈悲喜捨」。 
3. 報恩心-對於我們有恩的眾生,自然不能不報答他們。因此,我們要以報恩心來行「慈悲喜捨」。 
4. 歡喜心-在行「慈悲喜捨」時,心中要常懷歡喜。沒有積極、樂觀的歡喜心,也不會有真正的「慈悲喜捨」。在實踐「慈悲喜捨」時,心裏亦會因為圓滿「自利利他」,而生起種種歡喜和自在。 
六、慈悲喜捨的菩薩行: 
1. 「華嚴經」中,菩薩十地的初地即名歡喜地。經中說:『念能為利益眾生故生歡喜心。』 
2. 經中又說:『菩薩摩訶薩住歡喜地,多喜、多信、多清淨、多踊悅、多調柔、多堪受,不好鬥諍,不好惱亂眾生,不好瞋恨。…是菩薩以大悲為首,於一切眾生,心無嫌恨,直心堅固,自然清淨,轉復勤修一切善根。…出生大悲,成就大慈,心不疲懈,以慚愧莊嚴,成就忍辱柔和。』 
3. 在菩薩十地的第二地「離垢地」中,『離瞋害心,常於眾生,求愛潤心,慈悲心。…是諸眾生常共鬥諍分別彼我,我應令彼住於大慈。』 
4. 經中說:『常行慈悲心,未曾有厭倦。…遍觀諸眾生,種種受苦惱,如是愍念已,轉生深悲心。』 
七、「慈悲喜捨」與志蓮事業: 
1. 台灣的證嚴法師以慈悲喜捨來概括她所創立的慈濟功德會的四大志業,慈-慈善、悲-醫療、喜-教育、捨-文化。 
2. 現時志蓮事業亦同樣可以用慈悲喜捨來總括,慈悲-安老服務(包括牙醫診所)、喜-教育、捨-文化。
志蓮淨苑文化部 https://bit.ly/3pLLqhc
----------------
四無量心
如果發心要普度眾生,救拔苦難的眾生,將佛法傳佈到每一個地方,使每一個人都能了解佛法,就先要觀眾生的苦,發起菩薩的慈悲喜捨願心。發慈悲喜捨的菩薩心,就是修四無量心,也就是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
慈無量心:
給予眾生一切樂,名慈無量心。發願不但今生,乃至盡未來世,都要救度無量無邊的眾生,隨著願力給予一切快樂,因為眾生無量,所以菩薩行也是無量,起這種慈心,就是修慈無量心。
悲無量心:
救拔一切眾生的苦,名悲無量心。眾生有種種的苦,要盡我們的力量,用自己的悲心,想辦法把眾生的苦除掉。不但這一生要去做,生生世世都要去做,起這種悲心,就是修悲無量心。
喜無量心:
見人行善或快樂時,心生歡喜,名喜無量心。見眾生有種種的成就或得樂時,心生喜悅,心量廣大,念念如此無有間斷,就是修喜無量心。
捨無量心:
對一切眾生,不論是冤或親,都能一律平等,不起愛、憎,名捨無量心。能捨內在種種心境、外在種種境界、物質等,而不起分別、憎愛,就是修捨無量心。
修四無量心,可在靜坐時反覆思惟四無量心的道理,如此十而百,百而千,使我們的心量能達到無量無邊,這個法門就成就了,此即是慈心三昧。除了靜坐思維外,更重要的是要把這道理在日常生活上來實行、體證。能夠真正做到四無量心,無人無我,心行平等,就是真正的菩薩行。
觀行法門 https://bit.ly/2TsEdG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