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p038235n994nonn3o84p81no7o0q485s0q780sr24p4s0pnn7933713s7r99no46rno79srs0o4n6oo9o1q2r69843q7q5

阿那含(梵語:अनागामिन्,Anāgāmin),是佛教用語,由後秦鳩摩羅什由梵語譯為阿那含,「不來」或「不還」之義,聲聞第三果。謂不再來,又稱不還果,是佛教修行者進入聖道的果位之一,為部派佛教之中沙門四果的第三向,得證此果位的人將不再回還欲界,而證涅槃。
簡介
此位須斷盡三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證得之。
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五下分結是:我見(身見)、疑見、戒禁取見、貪欲、瞋恚。欲界的修道所斷惑,至此已經斷盡。
證阿那含果的聖者,已經斷了欲界的煩惱修惑,不再染著欲界的五欲。因斷除了欲界的貪愛,必定證得初禪。死後將會離開欲界,上升色界或無色界,在那邊入涅槃,不再返還欲界。阿那含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vbUJI4
------------------
佛家四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
2018-11-09 由 靈魂盪滌所 發表于佛教
四個果位,分別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羅漢須陀洹是小乘佛教修行證得的第一個果位。小乘佛教認為,一個凡夫要修成阿羅漢果,前後要經歷四個位次,也就是四個果位。換句話說,就是斷一分煩惱,證一分真理。
第一果為須陀洹,譯為預流果,即初見真理,得入聖者之流。意思是凡夫通過修行斷盡「見惑」,開始見到佛道,進入聖道之法流。證得須陀洹果以後,永遠不會墮入三惡道(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只會在須陀洹和三善道(天道、阿修羅道和人道)之間輪迴,七次往返後證四果阿羅漢,方斷盡見思煩惱而永脫輪迴。
第二果為斯陀含,若證須陀洹果,應伴隨證得基本的天眼通與天耳通即使證得此果之後立即死了,再來人間天上,也僅一番生死,即可解脫。謂凡夫在斷見惑的基礎上,進而斷除欲界思惑。欲界思惑共有九品,斯陀含只斷除了前六品尚有三品沒有斷盡,因此還需要在人間天上再受生一次,故名一來。
第三果為阿那含,意為不還,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礎上進而斷除欲界思惑後三品,不再還來欲界受生,故名不還。證得此果,死後住於五淨居天(禪定之中),禪定轉深,到了滅受想定,即是解脫,所以不再還到凡夫的生死界中。
第四果為阿羅漢,意為斷盡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見惑和思惑,究竟無餘,得不生之聖果,受人天供養。
以上四個果位中,前三果稱「阿羅漢向」,指尚在修行階段,而趨向於阿羅漢果的聖者;也就是說前三果的聖人煩惱尚未斷盡,尚需繼續修行。唯有阿羅漢斷除三界見思二惑,無需再修,無需再學,是四果中的究竟果位。
在家人修行佛法,最高可得阿那含果,這是由於家室俗情之累,不能即生進入滅受想定或徹底無欲的境界。但是,若能進入五淨居天的深定之中,已是必得解脫的境界了。
《金剛經》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因此即使須陀洹亦離此四相。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fo/g99p6b8.html
--------------------------
第六章 聖者之流
凡聖之隔
修學佛法,有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那就是「不退轉」。什麼是不退轉?不退轉是指修學已經進入了一個穩固而決定的階段,從此以後,修學與道業只會一路進步,直到完成解脫涅槃,即使在未來生中,也不會再退轉,早期的經典,稱有這樣成就的人為「須陀洹」。「須陀洹」為音譯,意思是「預流」,或者「入流」[1],入什麼流呢?即是入聖道(八聖道)之流[2]。能夠入聖道之流的修學者,我們尊稱為「聖者」,經典中也常稱呼為「聖弟子」,所以,凡夫與聖人,就從這裡(須陀洹)區隔。
四雙八輩
從「須陀洹」到涅槃解脫之間,還可以有「斯陀含」、「阿那含」等兩個顯著的階段區分,再往上,就是解脫的聖者「阿羅漢」了。「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這四個階段,經中也合稱為「四沙門果」[3],或者「四果」[4],表示了這是四個「果位」,通俗上也有分別將之簡稱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此外,在進入這四個果位前的預備位置,也受到特別的重視與關注,而給予「向須陀洹」[5](或「趣須陀洹」[6]、「須陀洹向[7]」)、「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羅漢」的稱謂。這八類,合稱為「四雙八輩(士)」,都是佛法修學有所成就的賢聖者[8]。
聖者的標準
那麼,修學到了怎樣的情況,才能被稱為「須陀洹」呢?經中對「須陀洹」的典型形容是:已斷「身見」、「戒禁取」、「疑」,並且只在天上、人間等善趣,最多七次的往生,於其間便能斷盡煩惱,到達正覺解脫[9]。什麼是「身見」?這裡的「見」,指的是「執見」,是一種看法;觀念,身就是指所執著的五蘊身心,所以,「身見」也就是一種執取五蘊身心為「我」,或者是「我所擁有的」想法[10]。什麼是「戒禁取」?取是一種強力而錯誤的執著,即是我們常說執取、抓取,這是「愛」的進一步延伸。戒與禁都是為了想要達成某種目標,而禁止自己從事某些事、某些行為,或者要求自己做某些事、某些行為,所以,「戒禁取」指的就是錯誤地執取一些與斷除煩惱解脫無關的禁戒[11]。什麼是「疑」?疑是懷疑,因為不清楚、不明白、不確定,所以會懷疑,對佛、法、僧,四聖諦、八正道、緣起法起疑惑,就是疑。疑是一種遮蔽、覆蓋,所以也稱為疑蓋[12]。「身見」、「戒禁取」、「疑」,經中常合稱為「三結」,結就是繫縛、打結,與「使」、「纏」一樣,同為煩惱的別名[13]。相反的,斷三結的「須陀洹」,能見法、知法、得法,經中稱之為「得法眼淨」,這樣的聖者,對法已有了體悟而超越了狐疑,不必再仰仗於他人;對法已有了肯認而無所畏懼;對法已有了體證而「唯見正法,不復見我」[14]。
其次,「斯陀含果」的標準是「斷三結,貪、瞋、癡薄」,薄的意思是還沒有斷除,但也不至於有太大的影響力,造成煩惱。這類的聖者比起「須陀洹」更接近解脫了,經上說,他們最多只會再往生一次,就會完成解脫[15](斯陀含的義譯即為「一來」)。「阿那含果」的標準是斷「身見、戒禁取、疑、貪、瞋」(這五項稱為五下分結),只剩下癡──無明;深層的我慢之類的煩惱尚未斷盡。這一類的聖者他們不會再來人間了,最多往生天界後,即在天界成就解脫[16](阿那含的義譯即為「不還」)。而「阿羅漢果」的標準則是「貪、瞋、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17]。「阿羅漢」義譯為「應」、「應供」,意思是值得供養的聖者,經中經常說,他們是自己能確認自己已經不會再有生死輪迴的解脫者[18],即使佛陀也可以稱為阿羅漢(阿羅漢是佛陀十個稱號之一)[19]。
什麼種人可以成為聖者?
從上面所舉的聖者標準來看,沒有牽涉到年齡、性別、智商、膚色、身分、地位、種族等條件佛陀時代成就阿羅漢的聖者,「大智慧的如舍利弗,最愚笨的如周梨槃陀伽。年齡極老的如須跋陀羅,一百二十歲;頂年輕的,如七歲沙彌均頭。阿難從佛極久,還沒有證羅漢;而舍利弗、憍陳如們,不過幾天就成了羅漢」[20]。周梨槃陀伽(朱利槃特)連出家應守的戒條內容都記不住,被他哥哥放棄,要他還俗,後來佛陀教他背誦「掃㨹」二字,也要花好幾天才記得住[21],這樣的愚鈍,最後也證得了阿羅漢果。須跋陀羅是一百二十歲的年老出家外道,趕在佛陀入滅前,突破阻攔強行見佛聞法,成為佛陀的最後弟子,他以這麼大的年紀,在佛陀體力最差的時候,聽聞八正道而證入涅槃[22]。所以,解脫的聖者是沒有男人、女人、小孩、老人、貴族、奴隸、白人、黑人、黃種人等種種限制的,不過,早期經典明確地說,在家佛弟子可以成就阿那含果,但沒有說可以(或不可以)證得阿羅漢果,後來不同部派的論師,對此點有不同的看法,並沒有定論,然而,如果我們從「阿羅漢」是貪、瞋、癡永盡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解脫者,是應該不會再對家庭有擁有需求的[23]。而成就初果以上的聖者,則不分在家、出家,可以說遍及佛陀的四眾弟子[24],尤其是在家優婆塞、優婆夷的證果聖者,也同樣受到佛弟子的尊崇,後來的論師,將他們尊為廣義的「僧」,稱為「勝義僧」[25]。勝義僧也為佛、法、僧三寶之一的僧寶,是凡夫佛弟子歸依與學習的對象。
三類解脫者
依早期經典說,佛陀是解脫者,佛陀的弟子,如尊者大迦葉、目揵連、舍利弗、迦旃延、須菩提、優波離、富樓那等阿羅漢,也都是解脫者。此外,傳說在佛陀出世之前,人間也有解脫者,稱為「辟支佛」,例如,有名叫多迦羅尸棄的辟支佛[26],有名叫無患的辟支佛[27],有名叫善目的辟支佛[28]等。這樣,經中所說的解脫者,大致有這三類[29]。那麼,這三類解脫者有什麼異同呢?首先,就貪、瞋、癡已斷,永離煩惱,生死已盡,不再輪迴的解脫內涵來說,這三類解脫者是完全一樣的,沒有所謂優劣的差別[30],他們的差別,只在於解脫的學程不同,以及解脫後教化眾生的能力有所差異而已。依經上說,佛陀與辟支佛,他們都是出生在沒有佛法流傳的時代,是「無師自悟」而證入解脫的,而阿羅漢是佛陀的弟子,他們都依循著佛陀的教導,才證入解脫的,這是阿羅漢與佛陀、辟支佛最明顯的差異[31]。而佛陀與辟支佛的差別則是,佛陀有豐富教化眾生的方便能力,能教化廣大的眾生,也願意積極地廣化眾生,開創佛法廣為流傳的格局,就像釋迦牟尼佛開創了二千多年來,佛法廣傳世間的大格局一樣。而辟支佛通常在成就解脫後,只是隨緣地生活,隨緣地教化眾生,然後默默地入涅槃,沒有像佛陀積極地開創佛法教化眾生的格局[32]。
解脫者的情境
解脫者的境界如何,本來也只有解脫者才能完全體會,不過,如果一般人也能從側面的、間接的有一些推想認識與勝解,那麼,對引發人們嚮往之情而發心修學,對把握修學目標的方向感,將會有所助益。以下,嘗試提出幾點解脫者情境的描繪,讓我們對解脫者有多一些推想認識的訊息:
一、自知自證:解脫者,乃至於初果以上的聖者們,當他們成就時,都是自知自證,了然於胸的,不必經由佛陀,或者通過其他個人或多人評鑑檢證。例如,佛陀祖國的歸屬國國王波斯匿,在聽說佛陀自己對人宣告說他已經成佛了的傳聞後,十分懷疑,因為他認為佛陀比當時的六師外道都年輕,出家的資歷也淺,怎麼可能成佛了呢?於是就當面向佛陀求證,佛陀即明確地告訴波斯匿王說:「我今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33],佛陀的成佛,就是自知自證的。此外,經中描述佛弟子成就「阿羅漢」時,也都是「自知作證」[34],說自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自己知道自己已經不再有流轉生死的「後有」愛,生(死)已盡,就是解脫了。其他像佛弟子自己能記說得「須陀洹」[35]、得「阿那含」[36]的情形也一樣。
二、不起諸漏,了無牽掛:解脫者斷盡一切貪、瞋、癡、我見、我慢,所以能離一切煩惱(漏),離一切憂悲、熱惱(熾然),自然也無所求[37],無所牽掛了。所以,憶想佛陀,或者其他解脫者會嫉惡如仇地伸張正義、憂國憂民,那都只是凡夫自身反射的想像罷了。
三、心不苦患:佛陀的生理狀況是不是也超越常人,不會生病,不會受傷?或者生了病、受了傷也不會有疼痛的感覺?後代的佛弟子,有一部分是持這樣理想的觀點的。然而,從早期經典的記載來看,卻不是這樣子的,例如,佛陀的腳曾經受過傷,經中確實有「起身苦痛」的描述,佛陀生理的「身苦痛」和平常人一樣,但是在正念、正智下,「堪忍自安」[38],讓生理引發的痛苦,就只是生理的痛,不會轉移、發展出其他「心苦」,這就和常人大大地不同了。又如佛陀在晚年時,經常有背痛的疾病,無法久坐為佛弟子說法,所以經常由大目揵連、舍利弗代轉法輪[39]。佛陀年紀大了,生理的機能也和大家一樣,漸漸地衰退了,佛陀就曾經形容自己的身體像老爺車一樣,要以禪定勤加維修,才可以勉強而行[40],最後也還因病去逝。在生理上,解脫者和平常人一樣,也難免有生理上的苦,不過,解脫者能做到「身苦(身受)而心不苦(心受)」[41],「心不苦」就充分地表現了解脫者的特殊情境。
四、清涼、清淨、真實:印度的天氣偏熱,所以印度人以清涼為舒適,解脫者內心遠離熱惱、熾然,所以借用清涼來形容其心境。吵雜的環境,是禪修者所不喜歡的,所以用清淨來形容解脫者的遠離煩惱。虛幻不實在,是人們所不喜歡的,解脫者對生命流轉的苦、集、滅、道已經完全親身實證,所以也用真實來形容解脫者。清涼、清淨、真實,是早期經典對解脫者情境的一種描述[42]。
五、無所怖畏:見法、知法、得法,有「法眼淨」之稱的初果聖者,從體悟法就有「心得無畏」的勇猛,更何況是佛陀以及解脫的聖者。經中曾經有這樣的記載:有一個下雨打雷的夜晚,佛陀在摩鳩羅山經行,因為天帝釋也跟隨在佛陀後面經行,佛陀為了讓天帝釋多做些經行,所以拉長經行時間。童心未泯的侍者尊者那伽波羅,由於久侍不耐,但又礙於自己是侍者的身分,得遵守佛陀沒休息侍者不能先離開休息的慣例,於是,為了自己能早些休息,竟然異想天開,扮鬼嚇佛陀,想要讓佛陀因此而早些休息。結果,受到佛陀的斥責,佛陀說「如來、應、等正覺久離恐怖」[43],哪還會受到驚嚇呢!
六、八風不動:八風,指的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44]等八種能吹動煩惱的風。解脫者煩惱永盡,所以說八風不能撼動。[45]
七、出污泥而不染:蓮花出污泥而不染,世間充滿著煩惱雜染,聖潔的解脫者,生活在這雜染污濁的世間,但卻不為煩惱所污染,就像蓮花的出污泥而不染一樣
學佛的基本認識 https://bit.ly/3pFh53D
梵語音譯。意譯為不還。佛教聲聞乘(小乘)的四果之三,為斷盡欲界煩惱、不再還到欲界來受生的圣者名。
晉 法顯 《佛國記》:“又念雖爾我今但欲殺三毒賊,便以刀自刎,始傷再,得須陀洹;既半,得阿那含;斷已,成阿羅漢果,般泥垣。”
百科解釋:    
阿那含(梵語:?????????,anāgāmin),佛教術語,由后秦鳩摩羅什由梵語譯為阿那含,“不來”或“不還”之義,聲聞第三果。謂不再來,又稱不還果,是佛教修行者進入圣道的果位之一,為聲聞乘之中的第三果,得證此果位的人將不再回還欲界,而證涅槃。 此位須斷盡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證得之。
---------------------------
【阿那含】
注音     ㄚ ㄋㄚˋ ㄏㄢˊ
佛教修行者入聖道果位之一。為聲聞乘的第三果。證此果位的人將不再回來,而升到天界,並在天界證涅槃。阿那含可分為阿那含向和阿那含果。阿那含向是已證二果,正趨向阿那含果的境界。後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故名『阿那含』。」也作「不來」、「不還」。
---------
三名阿那含,離欲不復還。
再進一步,是「三」果,「名」叫「阿那含」。阿那含是梵語,譯義為『不來』或『不還』。就是說:阿那含果死後,「離欲」界而上生色界,或者無色界,一定就在那邊入涅槃,再「不復還」來生欲界了。這或是由二果而進修 [P243] ,在這生中證不還果;或是返來人間,只剩這一往天上的生死了。從斷煩惱來說:欲界的修道所斷惑,到此已斷盡了,所以不再能成欲界的生死。但佛在經中,總是說:『五下分結盡,名阿那含』。五下分結是:身見,戒禁取,疑,欲貪,瞋。這五類,都是能感欲界生死的,所以叫下(對上二界)分。但身見,戒禁取,疑,在見道得初果時,先已經斷盡了,現在又進一步的斷盡了欲貪與瞋,也就是斷盡了一切欲界修惑。瞋恚,是專屬於欲界的煩惱。貪是通三界的,但欲貪指欲界的貪欲而說。欲貪斷盡了而證得三果的,雖然身在人間,但對欲界的五欲,男女的性欲,已經不再染著。所以如證得三果,就是在家弟子,也是會絕男女之欲的。
戊四
己一: 斷惑究竟者,名曰阿羅漢:畢故不造新,生死更無緣。
體見正法而斷了見惑的聖者,知見是絕對的正確了。但在一切境界上,愛染的力量還很強。所以可能進修停頓,或者再生人天,忘失本來。不過修惑是自然萎縮(如拔了根,樹皮會乾枯一樣),聖道的潛力一定會現起,一定會再 [P244] 向前進的。在這再進修中,無論是行住坐臥,衣食語默,毀譽得失,衰老病患,待人接物,在這一切境界上,能提起正念,時時照顧,不斷熏修,這能使愛染為本的修惑,漸漸銷融淨盡。這是二果以來都是如此的。
證得初果或二果,三果,現生不斷進修;或是阿那含(三果)死後,生到上界,聖道現前,到了「斷惑究竟」淨盡的時候,就證第四果,「名」為「阿羅漢」。阿羅漢也是梵語,譯義是『應』。意思說:這是真正應受人天供養的聖者。或譯為『無生』、『殺賊』,是說:到此階位,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會再有生死的生起了。總之,這是斷盡煩惱,斷盡生死的極果。所斷的煩惱,論師說是色無色界的修斷煩惱。佛在經中說:『五(順)上(分)結』(57)斷得阿羅漢。五順上分結是: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色貪,無色貪,是色界與無色界的貪染。掉舉,慢,無明,也應該是二界不同的。但修惑以染愛為本,所以特約二界而分別為二類。這五結,是使眾生生於上界的,現在也斷了,就斷盡了繫縛三界的一切煩惱。煩惱既斷盡了,那依煩惱潤生而感果的「 [P245] 故」業──從前以我見為中心而造的業力,已經完「畢」而不再有效。又「不」會再「造新」業,所以未來的「生死」苦果,「更無」生起的因「緣」了。所以阿羅漢現有的生死身,到了壽命盡時,就『前蘊滅,後蘊更不生』,而入於不生不滅的無餘涅槃。──聲聞乘的進修,以此為最究竟的果位。
己二: 此或慧解脫,或是俱解脫。六通及三明,世間上福田。
經中說到阿羅漢,有六種、九種等分別,現在說二大類:「此」阿羅漢,「或」是「慧解脫」的,「或是俱解脫」的。俱解脫,就是定與慧都解脫的。要知道,定與慧,都有煩惱障蔽他,所以不能現起;如能現起,就從這些障礙而得解脫。經中時常說到:『離貪愛者,心(定)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 (58)。這是說:依慧力的證入法性,無明等障得解脫。以定的寂靜力,使貪愛等障解脫。如世間的外道們,也能離欲界煩惱(欲愛等)得初禪,離初禪煩惱得二禪……離四禪煩惱(色界煩惱──色愛等盡),得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 離無所有處煩惱,得非想非非想定,但不能離非非想處煩惱,所以不脫生死。 [P246] 在佛弟子的修證上,如約少分說,都可說有這定與慧的解脫,如依未到定或七依定而發無漏慧的,斷見道所斷惑,都可說有此二義。但如約全分來說,就大大不同。如修到阿羅漢的,以慧力斷盡無明為本──我見為本的一切煩惱,那是不消說的,大家都是一樣的。如依定力的修得自在來說,就不同。如依未到定或初禪而得阿羅漢的,就於初禪或二禪以上的定障,不得解脫。就使能得四禪八定,也還不能徹底解脫定障。如能得滅盡定的阿羅漢,無論是慧是定,都得到了究竟解脫。約得到定慧的全分離障說,稱為俱解脫阿羅漢。如慧證究竟而解脫定障,就稱為慧解脫阿羅漢。生死苦果,依慧證法性而得解脫,所以定力不得究竟,也沒有關係。阿羅漢的定力,是淺深不等的,所以可分好幾類。
俱解脫阿羅漢,不消說是能得「六通及三明」功德的。其他的阿羅漢,凡能得四根本禪的,都能修發三明、六通。六通是: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神境通能:變多為一,變一為多,隱顯自在,山河石壁都不能障礙他。入水,入地,還能凌空來去,手摸日月等天眼通能:見 [P247] 粗的又見細的,見近的又見遠的,見明處又見闇處,見表面又見裡面,尤其是能見眾生的業色,知道來生是生天或落惡趣等。耳通能:近處遠處,聽到種種聲音。能聽了人類的不同方言,連天與鳥獸的語聲,也都能明了他心通能:知道他眾生心中所想念的。宿命通能:知眾生前生的往因,作什麼業,從那裡來。漏盡通能:知煩惱的解脫情形,知煩惱已否徹底斷盡。六通中的漏盡通,是一切阿羅漢所必有的。其餘的五通,要看修定的情形而定。五通,不但佛弟子可以修發,外道也有能得到五通的。雖然說六通無礙,但所知所見的也有廣狹不同,惟佛才能究竟。六通的前五通,是通於外道的,但三明是阿羅漢(三乘無學)所專有的。三明是: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這就是天眼,宿命,漏盡三通,但在阿羅漢身上,徹底究竟,所以又稱為明。天眼明是能知未來的;宿命明是能知過去的。漏盡明以外,特別說這二通為明,就是對於三世業果明了的重視。阿羅漢有這樣的殊勝功德,所以是「世間」的上「上福田」,應受人天的恭敬供養。 [P248]
己三: 明淨恒不動,如日處晴空;一切世間行,不染如蓮華。
再舉兩個譬喻,來讚歎阿羅漢的功德。
一、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智慧斷盡了煩惱,所以是「明」而又「淨」。在觸對一切境界時,可以「恒不動」來說明。阿羅漢的功德,有『六恒住』。在見色聞聲等六境起用時,恒常是:『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59),這就是不動。在觸對六境時,或是合意的,或是不合意的,但不會因此而起貪起瞋。一切利譽得失,在聖者的心境上,是不受外境所轉動,『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60)。俗語所說的『八風吹不動』,就是阿羅漢的境界。這如經上說:『六入處常對,不能動其心,心常住堅固,諦觀法生滅』(61)。經中曾有雲散日現的比喻:凡夫,如烏雲密布,完全遮蔽了太陽。證初果時,如烏雲的忽然散開,露出了太陽一樣。但烏雲太多,還在忽而遮蔽忽而顯現的變動中。雲漸漸淡了,散了,到末後,浮雲淨盡。阿羅漢極明極淨,正「如日」光朗照,「處」在萬里無雲的「晴空」中一樣。 [P249]
二、證得阿羅漢的聖者,無論定力的淺深怎樣,在沒有捨報以前,總是生活在世間。一樣的吃飯,穿衣,來去;一樣的遊化人間,待人接物。他的身體,他的環境,還是世間的有漏法,還是無常苦不淨的。然而,阿羅漢生活在這世間中,卻不受雜染的環境所熏變。所以他在「一切世間行」中,清淨「不染,如蓮華」一樣。蓮花是生在淤泥中,而卻『微妙香潔』。周茂叔以蓮花譬君子,其實人中君子,怎麼比得蓮花,阿羅漢才像蓮花呢!
丁二: 或不由他覺,從於遠離生,名辟支迦佛,合說為二乘。
三乘共法的教化主機,是聲聞乘,上面已大略說到。第二是緣覺乘。從證真斷惑的地位來說,緣覺與聲聞是一樣的。但他的主要不同處:一、是「不由他覺」,也就是無師自悟的。傳說:有一國王,遊覽王家花園,見香花盛開,非常歡喜。不久,一群宮女來採花,那棵絢爛的花樹,一下子被折得不成樣子。國王見了,深深的受到無常的感覺,就靜坐思惟,由無常而悟入了緣起的寂滅,成了聖果。因為是無師自悟的,雖不能如佛那樣的大轉法輪,但比起聲聞 [P250] 弟子來,要依師長教誨,到底略勝一著。所以緣覺的根性,比聲聞要利一點。二、不由他覺的智慧,是「由於遠離」而「生」的。遠離,是遠離憒鬧,遠離人事。他在因中,在證果以後,都是獨往獨來的,厭離人事的。他過著精嚴的十二頭陀行,孤居獨處,沒有師長,沒有同學,也沒有弟子。據說:這都出於沒有佛法的時代,現乞食的出家相,但不會說法,只是現神通而已。傳說中,也有大眾共住的緣覺,但這本是聲聞根性,緣熟了自然證阿羅漢果,不過出於無佛的時代,所以也叫做緣覺而已。這一類聖者,「名」曰「辟支迦佛」,譯義是獨覺,也作緣覺,是由於觀緣起而成道的緣故。證得辟支佛果的,與聲聞乘的阿羅漢果,地位相同。所以,辟支佛與聲聞,常「合說為二乘」。如與發菩提心的大乘相對論,就叫做小乘。
4.22 三名阿那含 https://bit.ly/3x5AdKG
-----------------------------
【譯文】
  「須菩提!你認為須陀洹會生起這樣的心念,自以為已證得須陀洹果?」
  須菩提回答:「不會的,佛陀!為什麼呢?須陀洹的意思是『入聖流』,而事實上是無所入的,不執著色、聲、香、味、觸、法。因為心中沒有取捨的妄念,不隨六塵流轉,所以,才叫作須陀洹。」
  「須菩提!你認為斯陀含會有那樣的念頭嗎?『我已證得斯陀含果?』」
  「不會的,佛陀!什麼緣故呢?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來,已證初果,要再一往天再上,一來人間,斷除欲界思惑。而事實上,他對於五欲六塵已不起貪愛了,應是體順無為真如之理,在這無為真如之理上,那有往來之相呢?因為他已無往來之相,所以才叫做斯陀含。」
  「須菩提!你認為阿那含能有這樣的心念嗎?『我已得阿那含果?』」
  「不會的,佛陀!為什麼?阿那含的意思是不來,二果斯陀含,斷除了欲界思惑以後,就永久居住於色界的四禪天,享受天上的福樂,不再來人間,所以才名為不來。所以心中已沒有來不來的分別。因此,才稱為阿那含。若他尚有證果之念,便是著了不來之相,就不可以稱為阿那含。」
  「須菩提!那麼,阿羅漢能起一種念頭,我已證得阿羅漢果?」
  「不會的,佛陀!怎麼說呢?因為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法叫做阿羅漢。所謂的阿羅漢是徹悟我、法二空,不再隨妄境動念,只是寂然如如,才為此立一假名。佛陀!如果阿羅漢起了我得阿羅漢的念頭,那麼,就是有了我、人、眾生、壽者等法相對待分別,就不可以稱為阿羅漢。
  佛陀!您說我已證得無諍三昧,是人中第一,亦為羅漢中第一離欲的阿羅漢。但我並沒有執著我是離欲羅漢的念頭。佛陀!如果我有得阿羅漢道的念頭,佛陀就不會稱我為阿羅漢,那麼,佛陀也不會讚歎我是歡喜修阿蘭那行。因為須菩提並不存有修行的心相,妄念不生,所以才稱為是歡喜修阿蘭那行的。」
【原典】
一相無相分第九*1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2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不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3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4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5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6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7,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8。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9,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注釋】
*1 本文敘述所謂「般若實相」,非有相非無相,非一非異相,離一切相,即是實相。佛陀藉聲聞四果為喻,破除有惑可斷,有果可證的妄念。
*2 須陀洹:梵文 Srotaapannah,華語「入流」。聲聞四果中之初果。有三種義:(入流,謂初入聖流也;(逆流,謂逆生死之暴流也;(預流,謂得預聖人之流也。此位須斷盡三界八十八使見惑,方證得之,當未斷盡時皆為向,已斷盡為果。
*3 斯陀含:梵文Sakrdagami,華語「一往來」。聲聞第二果。謂其當於欲界的天上、人間,各受生一次也。此位除斷盡三界見惑外,須更斷欲界思惑前六品,方證得之。當斷一至五品時,皆為向,已斷盡第六品為果。又名「薄淫怒癡」。
*4 阿那含:梵文 Anagami,華語「不來」或「不還」。聲聞第三果。謂不再來,或不再還於欲界也。此位須斷盡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證得之。當斷第七、八品思惑時皆為向,已斷盡第九品為果。
*5 阿羅漢:梵文 Arhat,華語「無學」。聲聞第四果。謂斷盡三界煩惱,究竟真理無法可學。含有三義:一、殺賊,殺盡煩惱賊也;二、應供,謂道高重,為世福田,堪受人天供養;三、不生,謂永入涅槃,不再受分段生死也。
此位須斷盡三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並色界、無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方證得之。當未斷盡時為向,已斷盡則具六神通,入無學位(前三果皆為有學位)尚須進趣修學也),所事已辦(即斷見、思惑之事已辦),不受後有(未來的果報或後世的心身,曰後有),稱為阿羅漢道。
*6 前三果,都叫作「果」,為什麼到阿羅漢,不稱為「果」而稱作「道」?因為前面三果羅漢還有學位;就是還要修學,還未達到最高境界。而無學位的第四果阿羅漢,已證到般若、無為的真理。他這個「道」已與「覺道」、「佛道」相近了,所以不用「果」來說。
*7 無諍三昧:梵文Arana,音譯阿蘭那,華語「無諍」。梵語 Samadhih,音譯三昧,華語「正定」,就是入了禪定之意。「無諍三昧」,就是無我人、彼此高下、聖凡之分,一相平等。連真空亦無住,若有住者,即有對待,便生諍論,長繫生死矣。
*8 第一離欲阿羅漢:此專指須菩提尊者,因為須菩提是發願修「無諍三昧」的羅漢,為人中第一,亦為阿羅漢中第一,故稱第一離欲阿羅漢。
*9 樂阿蘭那行者:樂於在山林中寂居靜修的人。
星雲大師 https://bit.ly/3iwOGv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