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1_1646402021-06-01_1647572021-06-01_1647422021-06-01_164652

禪定(梵語:Dhyāna-samādhi)或禪(英語:Zen,來自日語「褝」;亦依漢語譯為Chan,特指中國禪),漢傳佛教術語,利用梵漢合體而創造出的名詞,又叫正定、止觀,是佛教的最高功德。[1]修行禪定的行為,則常簡稱為修禪、禪修。
禪定是由梵文禪那(梵語:Dhyāna,巴利語:Jhāna[2])的簡稱「禪」,與三昧(梵文:समाधि samādhi)的漢譯「定」組合而成,用來指稱進入禪那三昧的修習方法。在印度期佛教傳統中,禪那與三昧各有其定義,不會被混淆。但是漢傳佛教較為重視兩者的融通,很少會特別去分別兩者,因而創造出這個獨特的名詞。
禪宗將禪視為修悟佛性的方法,亦作奢摩他定、觀慧的通稱。[3]
禪定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uG2HsK
辨義
在梵文中有7個名詞皆被漢譯為「定」,他們之間有細微的不同,但漢傳佛教傳統中較不重視。這七個名詞分別為三摩地(samadhia)、三摩鉢底(Samapati)、三摩呬多(Samahita)、馱那演那(Dhyāna,又譯為禪那)、奢摩他(Samatha)、現法安樂(Dadharma-sukhavihra)、質多醫迦阿羯羅多(Citta-eka-agrat,心一境性)等。
印度佛教認為,只要心不散亂,制心一處,都可以稱為三昧定在一切三昧境界中,佛教特別重視智慧與定力同等重要的色界四種禪定境界,又稱禪那。
修行
人要透過佛教行法、修行、讀經,了解現象世界是眾生一念無明愛染心五毒所造,慢慢修行才能走向覺悟,詳見龍樹菩薩大智度論裡頭有寫佛教修行方式。
《楞嚴經》中提到在修定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種種奇境,或許是隨禪定功夫(定功)深入而漸得的神通。
三昧
主條目:三昧
三昧(samadhi),梵文稱三摩地,意為等持,只要心不散亂,專注於所緣境,皆可稱為三摩地[4]。
三摩鉢底(Samapati),意為等至,指心至平和之境,範圍較三摩地為廣,包含一切有心定、無心定、甚至片刻的定心。三摩半那(samapduua)則指已入定中[5]。
三摩呬多(Samahita),意為等引,指攝心至於安定平和之境[6]。
心一境性(citta-eka-agrat)。[7][8]
禪那
主條目:禪那
禪那(Dhyāna),與三昧(samadhia,又譯為定)基本上可視為同義詞。兩者的分別在於,禪那的範圍窄而定的範圍寬。禪那專指色界以上的四種禪境界,而欲界諸定因智慧狹小,不能稱為禪[9]。因為佛陀與其弟子多以第四禪定力證入湼盤,所以第四禪又稱根本定(dhyana-maula)。
奢摩他(samatha,又譯為舍摩他、奢摩陀、舍摩陀),意思是止、寂靜、能滅等。止息一切雜念、止息諸根惡不善法,所以能夠熄滅一切散亂煩惱。
以四禪為基礎,遠離妄想,身心寂滅,安住在現前的法樂之中,就是現法安樂〈dadharma-sukhavihra〉,或稱現法樂住(drsta-dharma-sukha-vihara)。
禪定的層次
主條目:四禪八定
色界禪定:
初禪(離生喜樂)
二禪(定生喜樂)
三禪(離喜妙樂)
四禪(捨念清淨)
無色界禪定
空無邊處定
識無邊處定
無所有處定
非想非非想處定
滅盡定(想、知滅盡)
禪定的種類
法華玄義卷四上記載禪可以分為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等三種禪。
世間禪:凡夫禪、外道禪。
根本味禪:十二門禪,合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為十二門禪。
根本淨禪:此分三品:六妙法門、十六特勝、通明禪。
出世間禪:小乘禪、大乘禪、金剛乘禪、最上乘禪(祖師禪)(如來清淨禪)、如來禪。
觀禪:有五停心觀、九想觀(不淨觀)、四念處、八背捨、十遍處等觀修的禪法。
煉禪:依「九次第定」的順序練習,由入初禪開始,次第入二、三、四禪、四無色定,乃至滅盡定。
薰禪:即「獅子奮迅三昧」。從初禪至滅盡定後,再從最後起,回入四空、四禪、初禪,猶如獅子不但能奮迅而去,也能奮迅而歸,進退自在。
修禪:即「超越三昧」。從初禪至滅盡定,由滅盡定還入初禪,再入滅盡定,再還入二禪、三禪等等。入這一三昧,定力、觀力更為明利,能隨意超越遠近,出入自在。
出世間上上禪:即九種大禪。
一切禪:能得自化化他一切之功德,故名為一切。
自性禪:所修之禪,觀心之實相,於外不求,故名為自性。
難禪:為深妙難修之禪,故名為難。
一切門禪:一切之禪定,皆由此門出,故名為一切門。
善人禪:大善根之眾生所共修,故名為善人。
一切行禪:大乘一切之行法無不含攝,故名為一切行。
除煩惱禪:除滅眾生之苦惱,故名為除煩。
此世他世樂禪:能使眾生悉得二世之樂,故名為此世他世樂禪。
清淨淨禪:惑業斷盡,得大菩提之淨報,故名為清淨,但清淨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淨,稱為清淨淨禪。
禪定的姿勢
參見:跏趺坐
禪定可以用各種不同的姿勢與結手印來修練,佛教將其分成行、住、坐、臥四者,其中又以坐禪為傳統並最為流行。
行姿
住姿
坐姿
單跏趺坐:俗稱單盤。
雙跏趺坐:最常見的禪坐姿勢,俗稱雙盤、蓮花坐。
如意坐:左腳在上,俗稱方便坐。
金剛坐:右腳在上,俗稱吉祥坐。
散盤:
至善坐
緬甸坐
臥姿
獅子臥
手印
金剛蓮花印
禪定印
大圓滿印
一心大法印
達摩閉關印
漢傳發展
中國禪宗所說禪的意義就是在心得決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證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的智慧,這叫作禪定。
《六祖壇經·坐禪品第五》: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禪定。
《六祖壇經講話·坐禪品》:「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裏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參究禪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對上根利智者而言,禪定並無一定之形式。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十字街頭好參禪。」「如來於二六時中常起觀照。」只要念念覺照,當下「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時時刻刻保任,修無修修,行無行行,修一切善而不執著所修之善,斷一切惡且故不為一切惡所縛,當下這念心便是歸於中道。
《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謂「行深」,就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也就是「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定中得到這個清淨的大智慧而證得大自在成就。
禪定與禪宗
一般調養身心為主的數息禪坐、安般禪定並不等於禪宗,因為禪宗雖然也鼓勵參禪、或修打坐禪定,以先期調適身心,但是更重視般若智慧的開悟,並且明白的說世間禪定並不能讓人解脫生死的煩惱。佛教將禪定分成世間定與出世間定二者。世間定,亦即四禪八定,這是任何外道、凡夫甚至畜生道眾生都可能達到的境界。已能進入四禪八定的眾生,經由修學可能會得到一些神奇的能力,也就是神通,也可以暫時止息身處五濁惡世欲界的種種身心痛苦。但是一旦定力散失,離開定境,很快又回到世間煩惱中。
因此佛教並不專注於世間禪定的修練,而是將世間禪定當成追求解脫的輔助方法之一,最終目的在於追求能究竟解脫一切世間煩惱的出世間定:「解脫無明與無始無明煩惱」。
六祖大師指導別人時曾說:「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禪宗目的不是禪定。 如枯木一般的枯心靜坐乃至滅盡定,禪宗都不給予肯定。古訓「死水不養蛟龍」者是。
禪定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uG2HsK
----------------
四禪天,佛家認為是天界中色界天的第四個層次,為已經脫離慾念,達到四禪境界的天人所居住。此天較三禪天又脫離了「離喜妙樂」的情感,境界更高,唯有捨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受和心注一境等特性,故又稱捨念清淨地。
概論
世界分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色界謂已脫離了慾念,但仍有色身(物質身)的天界。色界天根據禪定功夫又分為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四個層次,每個層次各有多級天。[1]
四禪天自下往上依次為: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雲天謂此天位於無雲之地,也有說法稱「此天無苦、樂、憂、喜等四受,僅有捨受,故稱無雲」;福生天謂此天福報殊勝;廣果天謂此天眾生福果最廣、最勝;無想天謂此天無妄想;無煩天謂此天無紛繁煩惱;無熱天謂此天無熱惱;善現天謂此天善果畢現;善見天謂此天修行境界精微完善,所見極為清澈;色究竟天謂此天達到色界的最勝、究竟的境界。其中,無雲天不見於某些經典,而以福愛天代替,有觀點認為無雲天和福愛天爲同名異譯;無想天也不見於某些經典。[2]
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這五天又稱為五不還天或五淨居天,為證聲聞三果阿那含及以上聖者所居之處。如,在人間證阿那含者,轉生到五淨居天。
住在色究竟天的大自在天(即印度教的濕婆)被認為是四禪天的天主,也是三千大千世界之主。
往生
四禪天及餘色界天,皆已脫離了世間欲望,而以禪樂為樂。若人要往生四禪天,必須通過禪定功夫達到「捨念清淨定」的四禪境界方可。而又以五凈居天爲最勝,若能往生此五天,需要證得聲聞聖果
四禪天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p7CaUd
--------------------
四類禪、四種禪定
◎ 聖嚴師父
          《大品般若經》序品第一云:「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於般若波羅蜜中,............不亂不味故,應具足禪那波羅蜜。」禪那波羅蜜,亦名靜慮度,或名禪度無極,能對治亂意,攝持內意。
四類禪
          依據宗密的《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禪有五種層次: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以及最上乘的如來禪:
(一)外道禪:是帶異計,欣上厭下而修者。
(二)凡夫禪:四禪八定,從尋,伺,喜,樂而入定,再一層層捨下而求上,至最高無色定的非想非非想處為止。正信因果,亦以欣厭而修者。 
(三)小乘禪:是從四禪四無色定,而修七方便的五停心、別相念、總相念、暖頂、忍、世第一法,亦名七賢位,由此而入初果見道位。是為悟無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
(四)大乘禪:亦名三昧,有無量三昧,均可能納入大乘禪定。天臺宗智者大師在《摩訶止觀》卷二將它們彙整成四種: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是為悟我法二空所顯之真理而修者。
(五)最上乘禪:又名如來禪、祖師禪,即是中國禪宗的頓悟法門,臨濟宗用參話頭,曹洞宗用默照,都是屬於如來上上禪法。亦名一行三昧、真如三昧,頓悟自心本來清淨,此心即佛。
四禪天
「四禪天」是由修靜慮而生。以下介紹四種禪天的層次﹕
(一)初禪天﹕於六識之中,無鼻、舌二識,語言寂滅。僅有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樂受,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二)二禪天﹕無鼻、舌、眼、耳、身等五識,僅有意識,怡悅之相粗大。喜受及捨受與意識相應,無覺無觀。捨此身後,生於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光音)天。
(三)三禪天﹕僅有意識,怡悅之相淨妙,喜心寂滅。樂受、捨受與意識相應,無覺無觀。捨此生後,生於少淨天、無量淨天、?淨天。
(四)四禪天﹕僅有意識,出入息寂滅,唯捨受與之相應。捨此生後,生於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想天。
四種禪定
          「四禪定」又名四靜慮,為內外道共修,超欲界,生色界,四禪是由十八種功德支持,總體稱為「四禪十八支」。
 初禪的前行有:
 粗住:安住、端身、攝心,氣息調和,覺此心路,泯泯澄淨,怗怗穩穩,其心在緣居,然不馳散。
 細住:由此粗住心後,怗怗勝前。
 欲界定:由細住後一兩日或一兩月,豁爾心地作一分開明,我身如雲如影,爽爽空淨,雖空淨猶見身心之相,未有內定之功德。
 未到定:從欲界定之心後,泯然一轉,不見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舖,猶如虛空,此時性障猶在,未入初禪。
四種禪定之特相
 四種禪定之特相如下﹕
(一)初禪特相:由未到定,身心豁虛空寂,內不見身,外不見物。如是或經一日乃至一月一年,定心不壞,則於此定中,即覺自心微微動搖,或感微癢。即發動色界之四大極微與欲界之四大極微轉換,而起八觸十功德。
 八觸者,即為動、癢、輕、重、冷、暖、濕、滑。欲得禪定時,色界極微入於欲界極微,而相替,地水火風狂亂而如此發動也,若不知此等法相之人,驟起驚怖,以為發病,馳迴不已,遂亂血道,真為狂氣矣,不可不知也。
 十功德者,八觸的每一觸,均具十功德,亦名十眷屬;即是與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等相應。
《顯揚聖教論》卷十九云:初禪可對治貪;苦;憂;犯戒;散亂等五障,遠離欲愛,心能寂靜審慮,住於有尋、伺、喜、樂之情態。
初禪具五支:覺(尋);觀(伺);喜(離欲界惡,心喜受);樂(經部為眼、耳、身之三識的樂受,有部不許定中有眼、耳、身之三識,僅有意識,故為輕安樂,非樂受也);一心(心一境,離欲界而生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云:五支中的尋及伺為對治支,喜及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
(二)二禪特相:呵棄初禪之覺、觀(尋、伺),二禪、三禪、四禪無八觸十功德,已轉欲界為色界。二禪離尋、伺,住於信相明淨喜樂之情態,可對治初禪之貪、尋伺、苦、掉、定下劣性等五障。
二禪具四支:內淨(《俱舍論》以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勝實之功也,淨為信相,故曰淨;屬心故內);喜;樂(意識功能,是輕安樂,非樂受);一心(定,此為色界的定生喜樂地)。在此四支中的內淨為對治支,喜與樂為利益支,心一境為自性支。
(三)三禪特相:呵棄二禪之喜受而得。三禪離喜、樂,具正念、正知,住於自地之妙樂。可對治二禪之貪、喜、踴躍、定下劣性等四障。
三禪具五支為:捨(行捨之心所而非捨受,捨前之輕安,住不苦不樂);念(三禪之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念,離邪念之心所);慧(三禪之樂極勝,為不染著,故要正慧,離邪慧惡見之心所);樂(意識之樂,離二禪之喜樂,尚有自地之喜樂);一心(寂然在定,心一境性,此為色界的離喜妙樂地)。在此五支之中的捨、正念、正知(慧)三支為對治支,樂為利益支,一心為自性支。
(四)四禪特相:呵棄三襌之樂受而得。四禪脫離身心之樂,住於不苦不樂,名為極善清淨。可對治入出息以及三禪之貪、樂、樂作意、定下劣性等五障。
法青會 https://bit.ly/34z0QLI
-------------------
禪人除非證了果位,否則縱使經歷過自以為是的四禪定,一樣是虛幻。還有禪坐想要從欲界進入色界,色慾不戒除,色界境地四禪是空談,色魔會逼人發瘋。
不管您修到四禪八定的何等程度?只要長期中斷,功夫就會退轉。有一樣不管修或不修,皆不退轉,禪人要參的就是這箇,若悟了,就明心了。
明心的禪人是不會重視四禪境界的高低,只要心有多麼清淨,禪境就會有多麼清明亮晰,智慧就有多高。智慧一高,妄想、分別、執著就減弱,煩惱就減輕。
笑參禪坐秉持著如後原則:「身鬆竟,心清淨,空靈境,妄識盡,涅槃近。
禪修中的四禪定境,有幾個人都經歷過?(笑遊茶禪) https://bit.ly/3p6zW7w
----------------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https://bit.ly/2SM8gZH
------------------------------
禪定的境界是什麼?認識禪定的2種境界、條件及好處
禪定的境界是什麼?認識禪定的2種境界、條件及好處 | https://bit.ly/2TvMMR8
禪定的境界
禪定,能夠帶來清淨、能量和智慧,甚至能產生不可思議的能力。禪定究竟是什麼樣的狀態?禪定境界有哪些?達成禪定的條件及目的又是什麼?本文將為您一一揭開疑問,幫助您快速、安全地打好修行基礎,帶您跟隨金菩提宗師清晰地認識禪定境界、好處及目的,掌握安全進入禪定狀態的方法。
禪定是什麼? 分解「禪」與「定」,深入了解其中奧義
「禪」的大意是指清澈明淨的智慧狀態,金菩提宗師曾經用一種大約的形象來呈現:一個人雙目微閉,靜靜地坐著;內含著清淨自然中所深含的力量和韻味,包含著容納、蘊含、充實、自在、返璞歸真、不顯露、不張揚之意,有種獨特的魅力。
「定」即禪的深層境界,清淨到沒有任何覺受。金菩提宗師提到有人用「假死」來描述這種狀態,就像一種虛假的死亡,雖然有呼吸,也有脈搏,但是都變得很慢。古人把這個狀態稱作「魂飛天外」,意思是精神意識到天堂遨遊去了。「禪」可在「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了卻煩惱痛苦,身心輕鬆自在,乃至悟道解脫。
禪定境界有哪些?認識2種不同的禪定境界
禪定境界:四禪八定
「四禪八定」是色界四禪和無色界四定的合稱,即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
金菩提宗師在《禪境探真》中總結了「四禪八定」的境界:從第一級禪到第四級禪,是從消滅人可以理解的煩惱,到可以控制貪欲、惡念等意念的產生,再進入感覺不到時空運轉的第四層定境狀態,但是都沒有將意念從基因裡徹底消除。
無色界四定,是將一切煩惱的基因和根源徹底清除。進入無色界四定第四層時,如同到達了無邊宇宙的核心點和宇宙產生的起始點,即萬事萬物之源。走過了後四種禪的人,就達到了幾乎不被事物所障礙的境界,其智慧和能量足以改變世界。
推薦影片:禪境探真
禪定境界:三昧的境界
三昧的現象,一種說法是指一個人制心一處,完全投入到某一事物之中,心無旁騖,除了正在做的事情之外沒有任何其他感受。
這種「一心不亂」的現象,還不是「定」的境界,平常看書、畫畫、彈琴、寫字、工作等過程中都可以入三昧,而當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是「念佛三昧」。
達成禪定境界的條件有哪些?
禪定的好處有哪些?
要進入禪定的境界,需要如法修行,一步一步踏實地打下堅實基礎,以便遠離五蓋——昏沉、掉悔、嗔、疑、貪慾,當這些煩惱沒有現前,再加上正確的修行方法,就有機會入定。
眾多修行方法中,觀想式修行能夠有效地將人帶入極度清淨的狀態,金菩提宗師教授的菩提禪修功法即屬於「觀想式禪」,如「大光明修持法」、「清淨觀想法」、「無量念佛法」等。跟隨引導練習,遠離繁雜念頭的干擾,身心清淨、萬念歸一,更容易入定。
佛教中常常講到一個人的根器如何,金菩提宗師這樣闡述:根器簡單講即「覺悟的資糧」,指一個人修行的基礎、功德的基礎、儲存的能量以及承受力等等。「覺悟的資糧」可以通過做善事、救濟窮人、救災救難、禮敬佛菩薩、恭敬根本上師等行為來積累,當一個人儲存了足夠的「資糧」,便能夠獲得覺悟。根器從高到低可分為上上根、上根、中根、下根、下下根,對於根器高的人來說,禪定沒有特定的形式,正所謂「十字街頭好參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但是對於一般人而言,進入禪定境界,還是需要在名師的指點下,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如法修行。
禪定的好處|3大好處帶您認識禪定的力量
金菩提宗師多次為學員開示禪定能夠帶來的好處:
禪定的好處1:身心健康,增加專注力、定力
對於身體健康而言,「堵為百病之源」,當身心清淨、平和、自在,能量便暢通無阻,讓身體健康、心情愉悅,同時也更容易獲得天、地、宇宙的能量,補充身體元氣,精力充沛。
修習禪定也能夠增加專注力和定力,使人全面提升學習力、提高工作效率,在遇到挑戰時,能夠沉得住氣,理智地突破難關。
禪定的好處2:境由心轉
如果沒有定力,心、意識、情緒就會隨環境而改變,這是「心由境轉」。
當達到極深的禪境,感受到宇宙空間的根源和生命的起源,感覺自己和整個世界融為一體的時候,能量強大到一定程度,便能夠用意識來決定環境、人事關係乃至自己的命運,即「境由心轉」。
禪定的好處3:金口玉言
在《禪境探真》中,金菩提宗師開示道:禪定中「四禪八定」的前面四層是訓練我們脫離煩惱的束縛,後面四層是能量和智慧積蓄的過程,是增長改變自身命運和改變世界的能力。修到那種境地的人,有極強大的心智和能量場,可以達到「金口玉言」的境界。
金口玉言是中國一個很特別的、古老的詞彙,常用來形容皇帝所說的話,也是對一種神聖法力的描述,修行人的「金口玉言」是進入甚深禪定境界的過程,是沒有慾望、不貪不求的,因此在有所求的時候就會顯現為「有」,表現為想做的事情幾乎都能成功;口中說出的祝福很容易實現;看似很難得事情會輕而易舉地完成,即擁有一種「無所不能」的強大能量。
禪定的目的是什麼?獲得終極的快樂和解脫
修習禪定有可能獲得神通力,但這不是禪定的目的。對於人類來說,身心健康是一切美好的基礎,如果身體不健康,心中很難快樂;如果身體健康,但心中有很多煩惱,就算有快樂也是短暫的。
學習禪修,讓身體通暢、健康,並在生活中時時自我提醒,用正面的能量去改變貪嗔癡慢疑的慣性,不被煩惱所控制,是真正的智慧,如此境隨心轉,獲得自然恬淡的長久快樂,才是禪修的妙用。
禪修的最終目的,便是獲得終極的快樂和解脫,進入「四禪八定」中的深層狀態,產生大智慧,擁有「金口玉言」等強大的能力,其實都源自於「慈悲喜捨」的修行狀態,本著慈悲利他的心態,能夠更快速地進入禪定狀態,積蓄幫助他人及改變世界的能量,獲得最大的快樂和終極的解脫。
菩提禪修|金菩提宗師帶您學習禪定的方法
「禪定」是一種極特殊的大能量場,生命需要觀想和能量的基礎才可以承受,如果沒有修行的基礎,很難進入,在沒有那份承受力就莫名地進入,也很可能會引起精神、行為的錯亂。因此,想要進入極深的禪境,必須一步一步踏實地修行。
國際禪修機構——菩提禪修創始人金菩提宗師所教授的「大光明修持法」、「念佛法」、「菩提清淨觀想法」以及「大禮拜」等修行方法,只要有耐力如法實修,都能帶我們進入禪定的境界。從觀想地修,到無需觀想就自然而然地進入清淨狀態,是極度美妙的,也是最安全的。
世界各地菩提禪堂常年開設禪修課程,均包含上述由金菩提宗師親傳之修行方法,並由專業老師指導,及時解答修行過程中的疑問,減少修行中的障礙,幫助我們快速積累生命能量,打好修行的基礎。課程中,更有金菩提宗師對「慈悲」深入淺出的解讀,引領我們去除種種妄想執念,更安全、更方便地進入禪定狀態。
金菩提宗師Facebook主頁、YouTube頻道,經常發布各種禪修資訊,並定期舉辦網路禪修課程,線上即可免費參加學習禪修,方便世界各地的網友們獲得最新禪修資訊,與全球網友一起體會身心放鬆的喜悅,學習禪法的慈悲智慧,提升人生和修行的境界。
禪定的境界是什麼?認識禪定的2種境界、條件及好處 | 菩提禪修 健康快樂|金菩提宗師創立 https://bit.ly/2TvMMR8
--------------------------
壹‧四禪八定的意義
  三增上學中,戒增上學有一定的學習次第,就在家眾而言,須依五戒、十善戒、菩薩戒的次第而修;就出家眾而言,則須按照沙彌(尼)戒、具足戒等次第受持,不能躐等。定增上學也不例外,也有「四禪八定」的次第可資遵循。
  什麼是四禪八定呢?四禪,是色界天的四種禪定境界。色界天的四禪境界與無色界天的四無色定境界,合稱為八定。所以,八定其實包括了四禪。
  四與八的法數之所以並舉,是因為色界與無色界是相對的,在色界為「禪」,在無色界為「定」;如果以色界和無色界相對於欲界的「散」心,則色界和無色界都稱為「定」。
  此外,四禪也稱為四靜慮。靜,是寂靜,也就是定;慮,是審慮,也就是慧。以寂靜的定,生審慮的慧,叫做靜慮,也就是定慧的意思。然而,定慧不僅限於色界定,也通於無色界定,只是色界的禪定是定慧均等,而無色界的禪定相很細微,而且是定多慧少,所以為區別起見,對色界定給予禪及靜慮的名稱。
    貳‧四禪的內容
    一、初禪
  1.心理活動狀態:有尋有伺。尋,指尋求推度;伺,指伺察思維。尋與伺的差別,在於前者是比較粗雜的精神作用,後者是比較深細的精神作用。《阿毘達磨法蘊足論》以扣鐘及鳥飛作比喻,說明二者的差別相狀:扣鐘時,先發粗重的聲響,然後細聲隨之鳴起,粗聲好比尋,細聲好比伺。鳥兒飛翔,先鼓動雙翼,再踊身向前,鼓翼好比尋,踊身好比伺。初禪雖然已經離去欲界的惡不善法,但是還保有尋、伺的心理活動。
  2.主觀感受:離生喜樂。喜,是對於所得的利益感到歡喜;樂,指輕安的精神作用。離生喜樂,是指修到初禪境界時,已脫離欲界的惡不善法,此時覺得呼吸氣息經由全身毛孔出入自如,因而生起輕利安適的喜樂感受。
    二、二禪
  1.心理活動狀態:內等淨。即斷除尋、伺的分別心理,形成信根,稱為內等淨。
  2.主觀感受:定生喜樂。是指由此禪定所生起的喜樂。
  在達到初禪境界以後,漸漸對初禪境界感到不滿足,所以便攝心在禪定上,而泯除了伺、尋的作用。這時,甚深禪悅油然生起,心靈朗然洞徹,如同從暗室中走出,見到日月的光明一般,稱為二禪。
    三、三禪
  1.心理活動狀態:行捨、正念、正知。住於非苦非樂的「行捨」境地,以正念、正知繼續修習。
  2.主觀感受:離喜妙樂。是指離去尋伺喜,唯存樂的心理狀態。
  在達到二禪以後,喜心湧動,使得禪定不固,所以開始攝心諦觀,喜心因而斷除,於是泯然入定,綿綿的妙樂從心中流出,遍滿全身,可說是「世間第一樂事」,稱為三禪。
    四、四禪
  1.心理活動狀態:捨清淨、念清淨。捨三禪妙樂,令心清淨,因此稱為捨清淨;又唯念修道的功德,所以稱為念清淨。
  2.主觀感受:非苦非樂受。是指尋伺喜樂都已斷除的境界。
  在達到三禪以後,又覺得三禪之樂令心不清淨,遂生厭離想,因此更加精進不懈,終於進入四禪。這時出入息斷,絕諸妄想,正念堅固,心靈空明寂靜,有如明鏡離垢,淨水無波般湛然而照,萬事萬物都顯現無遺。
    參‧四無色定的內容
    一、空無邊處定
  1.心理活動狀態:離色心緣虛空,與無色相應。滅三種色:可見有對色、不可見有對色和不可見無對色。
  2.主觀感受:與空相應,心中明淨,不苦不樂受更加增長。
  達到四禪的境界後,身心仍受色法的繫縛,不能自在,於是加緊功力,觀察己身有如羅縠,內外通徹,由於一心念空,所以在深定中只見虛空無邊,而沒有一切色相。這時,心中明淨,無礙自在,好像飛鳥破籠而出一樣,在虛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稱為空無邊處定。
    二、識無邊處定
  1.心理活動狀態:捨空緣識。
  2.主觀感受:與識相應,安穩清寂,心識明利。
  達到空處定以後,識心遍緣虛空,因為虛空無邊,所以識心分散太廣,使得定心開始動搖,於是捨棄過去向外緣取虛空,而開始向內以心識為觀察的對象,念念不捨。漸漸與識相應後,在深定中不見餘事,只見過去、現在、未來諸識顯現,與定相應而不分散。這時,心中的清淨寂靜,無法用言語形容,稱為識無邊處。
    三、無所有處定
  1.心理活動狀態:捨空與識等內外二境,而緣無所有處。
  2.主觀感受:安穩寂靜,不見諸法。
  達到識處定以後,因為心所緣的過去、現在、未來諸識無量無邊,能破壞定力,三世心也是和合假有,並非真實,所以,捨去識處,而繫心於無所有處,精進不懈。在深定中,心內空無所依,諸想不起,安穩寂靜,稱為無所有處定。
    四、非想非非想處定
  1.心理活動狀態:破識無邊處的有想境界及無所有處的無想境界。
  2.主觀感受:不見有無,恬然清淨。
  達到無所有處定以後,心中如癡如醉,如眠如暗,因為還有無明覆蓋,所以無所覺了,無所愛樂。於是一心專精,於非有處非無處,念念不捨,終於出現真實定,一切有無相貌都蕩然不存,心中清淨無為。在三界的定相裡,以此定的境界最高,稱為非想非非想處定。
    肆‧結語
  禪定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法門,通於各宗各派。四禪八定是世間定,是禪定的基礎,佛陀在成道和涅槃時,也曾依這些禪定功夫作為助緣,所以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由四禪八定的內容可以得知:每一項的禪定成就都是對於前一項的境界感到不滿足,而再加功用行,精進修持所達成。「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成事貴在有恒,譬如燒火煮水,如果不能不斷添柴,水就無法燒開。學佛修道也是如此,如果得少為足,就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尤有甚者,如四禪比丘因證四禪而生慢心,墮入地獄,豈不可惜!
  《雜阿含經》卷十七中,佛陀告訴阿難:「初禪正受時,言語止息;二禪正受時,覺觀止息;三禪正受時,喜心止息;四禪正受時,出入息止息;空入處正受時,色想止息;非想非非想處入處正受時,無所有入處止息;想受滅正受時,想受止息,是名漸次諸想止息。」接著又說更殊勝的止息,「於貪欲心不樂、解脫,恚、癡心不樂、解脫,是名勝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無上止息,諸餘止息無過上者。」
  可見即使證到第八定,還不是究竟止息之處,還需要更進一步努力精進,觀人空法空,才能徹底去除心垢,達到解脫。
星雲大師 https://bit.ly/3p6sdGH
---------------------------------
四禪天是一種什麼境界
2017-01-19 由 佛在人間 發表于文化
石家莊毗盧寺毗盧殿色界四禪天眾
參禪參到忘人無我的境界,便到初禪『離生喜樂地』。在這階段,破了眾生的執著,而得到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的受用。在此定的境界上,呼吸停止,無呼無吸,不出不入,有一種特別的快樂。這種快樂,是妙不可言的。總之,這是一般人得不到的快樂。
二禪是『定生喜樂地』。在定中得到最大的歡喜。坐在那裡,不飲不食。脈搏也停止,等於死人一樣,可是還有意念,知道自己在靜坐。
三禪是『離喜妙樂地』。在定中離開禪悅為食,法喜充滿這種的歡喜,而得一種妙樂。這種妙樂,無法可形容出來,是微妙不可思議的。在此境界,把念頭也止住了,沒有意念。所謂『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忽動被雲遮。』
四禪是『舍念清淨地』。意念不但止住,而且也舍了。這時候,得到非常清淨、非常微妙的快樂。四禪的境界,還是凡夫的地位,尚未證果,不要以為了不起,此境界離證果尚有一段距離,應該努力去參,再接再厲去參,進一步才到『五不還天』的境界,那才是入聖人法性流。
有個無聞比丘,他參到四禪的境界,誤認為證了果位,所以到處宣傳,自己證了果。因為他對佛法不徹底了解的緣故,所以打妄語,最後墮於無間地獄。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96a3zql.html
-------------------------
【禪定的境界+修習禪定的“先決條件”+禪定的種類】
禪定,又名“ 三昧 ”,所謂“ 念佛三昧,三昧之王。”“禪”“定”亦即“止”“觀”,止是放下,觀是看破。禪定是指“ 心一境性 ”,讓混亂的思緒平靜下來,外禪內定,專註一境。禪定必須先由“ 入靜 ”開始,而到“至靜”,才能達到“寂靜”,此時已經是忘我的境界,從“身空”、“心空”而進入到虛空法界。
然而坐禪要進入禪定的境界,也必須要具備“超越的精神”,才能突破一切生理、心理及潛意識的障礙。禪的意義就是在定中產生無上的智慧,以無上的智慧來印證,證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實相的智慧,這叫作禪。
《六祖壇經講話·坐禪品》:“禪定者,外在無住無染的活用是禪,心內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謂外禪內定,就是禪定一如。對外,面對五欲六塵、世間生死諸相能不動心,就是禪;對內,心裡面了無貪愛染著,就是定。參究禪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心經》:“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所謂“行深”,即是禪定、深定。觀自在菩薩在禪定中發現,當五蘊皆空——也就是“無我”的時候,一切的煩惱與痛苦就解脫了,觀自在菩薩就是在定中得到這個清淨的大智慧而證得大自在成就。
一般來說,禪定不一定能悟道解脫,但要悟道解脫卻離不開禪定。在“戒、定、慧”的三個階段中,“定”是從“戒”至“慧”的橋樑。
對上根利智者而言,禪定並無一定之形式。所謂: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十字街頭好參禪。”
“如來於二六時中常起觀照。”
只要念念覺照,當下“一念清淨一念佛,念念清淨念念佛。”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時時刻刻保任,修無修修,行無行行,修一切善而不執著所修之善,斷一切惡且固不為一切惡所縛,當下這念心便是歸於中道。
九次第定,指九種不同的禪定修行境界,為四禪八定與想受滅定的合稱。佛教認為,四禪八定是外道與佛教共有的禪定境界,而滅盡定為佛教獨有。在九次第定中,以第四禪是最適合得到無漏智的禪定。
九次第定包括了--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四無色定(四空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此四種禪定亦共外道。
想受滅定:此唯阿那含或阿羅漢的佛教修行者可證得。
九次第定中的四禪四無色定(四禪八定),並不是佛教獨有,在古印度諸宗教中皆有修行。但是想受滅定則佛教獨有,佛教認為九次第定皆是無欲界漏定,但想受滅定只有證阿那含或阿羅漢的佛教聖者才能進入。 
雖然第四禪是修行智慧最適合的禪定,但是這是指依九次第定,已經體驗過四無色定或是想受滅定,到達禪定的極致之後的第四禪最為合適。
《大般涅盤經》敍述佛陀在拘屍那伽羅娑羅雙樹間入滅前,先進入九次第定,最後才入滅。
一切修行項目裡危險性最高的就是修習禪定;習定很容易遭遇障難,若能克服障難,所得的成就也最大。就是因為成就大所以須要投注的資本也較多。
*修習禪定的“先決條件”*
首先須具足修習禪定的“先決條件”然後才可以起修,切勿不明就理而盲修瞎練,那樣很容易出毛病,修禪定須要具備哪些條件呢?
第一 要懺除業障
業障重的人常一修禪定,就為魔所乘,或為魔所纏,以致壞了所修之法。有時壞了自己修法還不說,最糟糕的是,常會為魔所用,而壞他人修法。如是,自壞壞他,修行就一團糟了。我們放眼望去,當今之世,這種在修行中自壞壞他的事,所在多有。因此,業障重的人,欲發心修殊勝之行,須先修學懺悔業障,等業障較輕薄之後,再進修勝法。
第二 修習禪定者須持戒
經上說:佛弟子須先“持佛禁戒”方可修佛定,群如圓覺經、楞嚴經、楞伽經等。若不持佛戒,即身心不得清淨;身心不清淨,極易為魔所擾。因為魔屬染法,行者若自不持清淨戒,則與染法相應;與染法相應故,即為魔之內應,魔即得其便。
又諸多外道及凡夫亦皆修定,若修定不持佛戒,即不能稱為在修佛定,而是在修凡夫定、或外道定。是故修習佛定者,必須同時亦持佛戒。
第三 修佛定者,須先通達佛之教理。
修禪定而不通佛理,必然錯誤百出。尤其是禪定止觀法門及定慧法門,必須熟悉通曉。如果不知、不解定慧法門,切不可冒然修習禪定。
當然,如果你只是一個星期中偶而靜坐一~二次,每次單盤坐個二十~三十分鐘,那倒不妨事。
倘若你是很精進的每天打坐,每次坐半小時~~~一小時以上,這種情形下,已非偶一為之的玩票性質,就應照上面所說,一一完成準備工作,而且一定要有善知識在旁就近指導才好。
設若無人指導,自己又一知半解,糊里糊塗就盤起腿來坐,只覺得禪定很神秘、很有意思,心裡好奇,想“玩一玩”這斷然是不行的;須知習定是“修道” 非同兒戲。
這種半玩票的修法,最好還是趕快停下來,不要繼續玩下去;須“如法”修行,才是尊重“法”,才不會出事。
*禪定的種類*
禪定的種類很多,《瑜伽》卷十一《三摩多地》中歸納為四類,即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靜慮
靜慮,為梵語 “禪那”之漢譯,即於一所緣境繫念寂靜、正審思慮之意。靜慮有四種,通常所說的四禪。
(一) 初禪,離生喜樂。即離欲界諸惡不善法(身惡、語惡),有尋有伺,於尋伺未見過患,及有對治欲界諸惡之善尋伺。喜樂者,已獲得所希求之色界初禪定境,內心喜悅,於喜樂未見過失,一切粗重(身心不自在性)皆得遠離,得廣大輕安,身心調暢,有堪能性。此初禪具足五支:尋、伺(為取所緣)、喜(為受境界)、樂(為除粗重)、定(心一境性,為禪所依。)。
《瑜伽》卷十一中說,由斷除五法、修滿五法而證此定。所斷五法者:
(1)欲所引喜,於妙五欲,或見或聞,或曾領受,憶念歡喜。
(2)欲所引憂,即於妙五欲若求不遂,或得已便失,多生憂惱。
(3)不善所引憂,即由憂苦的心情而行殺業,乃至起邪見。
(4)不善所引喜,即由喜樂的心情而行殺業,或生邪見等。
(5)不善所引舍,如任由部屬造殺業等,或放任自己,思惟作惡方便,或於諸惡放任不斷;又不善現前,隨順而行。
所修五法者:
(1)歡,因清淨持戒,生起無悔,心意適悅。
(2)喜,由正修方便,心生欣悅。
(3)安,謂離粗重,身心調適。
(4)樂,由離身心粗重故,於諸(欲界)煩惱而得解脫。
(5)定,即於所緣,審正觀察,心專一境。
(二)二禪,定生喜樂。有四支:內等淨(為取所緣)、喜、樂、定。即於初禪有尋有伺三摩地相心能棄捨,於無尋無伺三摩地相繫念安住;對快速變化的所緣境界能正遠離,於較為穩定的境界中安住其心,內心一味寂靜,乃至極寂靜。這種舍念正知,離尋伺亂,就是內等淨。定者,超過初禪尋伺有間缺位,能正獲得無間缺位。喜樂者,由超越尋伺,離初禪地諸煩惱品所有粗重,有廣大輕安,身心調柔,有堪能樂,於彼喜相未見過患。
(三)三禪,離喜妙樂。有五支:舍、正知、念(三者均為取所緣)、樂、定。捨者,於前喜相深見過患,於喜離欲,由離尋、伺、喜故,名之為捨。由有捨故,安住所有正念。正知者,若由失念,或有前喜俱行想及作意現行,立即以慧覺知,方便棄捨。樂者,由離令心踴躍之喜,內心寂靜,便唯有樂受及輕安樂。
(四)四禪,舍念清淨。有四支:舍清淨、念清淨(二者為取所緣)、舍受、定。入此第四禪者,進一步舍斷第三禪中之樂。至此,一切尋、伺、喜、樂、入息、出息都斷盡無餘;心住無動,一切動亂皆悉遠離,故說舍念清淨。
解脫
“解脫”類定,包括了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三種,略說如次:
(一)八解脫:
(1)有色觀諸色解脫——已離欲界得色界定者,為於欲界色(如死屍等相)得觀想自在,而於欲界諸色以光明相專注思惟,而成就觀想。
(2)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解脫——已離色界欲,無色界定不在前,又不思維彼想光明相(屬於色界),於外色(屬欲界)而作觀想。
(3)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於第四靜慮解脫諸障,令得根本圓滿。淨,即第四禪中離諸障而捨念圓滿清淨;解脫者,能解脫淨不淨變化生起煩惱障;身即意身(體);作證,由於智斷而證;具足住,第四靜慮根本圓滿,為聖所住。
(4)空無邊處解脫——於彼空處已得離欲,即於虛空思維觀想。(空無邊處定者,即心除遣諸色、想之後,起無邊虛空觀想而安住之。)
(5) 識無邊處解脫——於彼識處已得離欲,即於此識思維觀想。(識無邊處定,這是先舍前虛空無邊處想,即於能觀之識起無邊行相。)
(6)無所有處解脫——於無所有處已得離欲,而於識無邊思維觀想。(無所有處定者,從識無邊處求上進時,離其識外,更求餘境,都無所得,由此令心安住。)
(7)非想非非想處解脫——於非想非非想處已得離欲,即遍於想可生處,應作觀想。(非想非非想處定,它是從無所有處求上進時,超過無所有處之想,及識處以下有所有想,名非有想;非無想者,謂非如無想及滅盡定,一切諸想皆悉滅盡,得自在故。)
(8)想受滅(即滅盡定)解脫——修習暫背棄受想,令離定障。
(二)八勝處:
(1)內有色相觀外色少——以色界定觀於欲界有情諸不淨相,及少分資具之好、惡、勝、劣,於彼諸相能隨意隱蔽、自在迴轉(改變),得如實相。
(2)內有色相觀外色多——以色界定觀欲界廣大之外色(如宮殿、房舍等),令得清淨。
(3)內無色相觀外色多——無色相,即離色界欲,得無色界定。
(4)內無色相觀外色少。
(5至8)內無色相觀外色青、黃、赤、白。此八勝處,體即是前三解脫。初二勝處,由初解脫出;次二勝處,由第二解脫所出;後四勝處,由第三解脫所出。由三解脫故,得勝定自在。此以解脫為因,勝處為果。
又此八勝處與修三種緣色解脫作所依止,此即以勝處為因,解脫為果。要之,前解脫中得觀想自在,今於勝處得制伏自在。
(三)十遍處:
即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無邊、識無邊十種遍處。於所觀想之事,能成就普遍廣大之境,故名遍處。初八遍處,唯從第三解脫流出,後二遍處,即是空無邊、識無邊二種解脫。對前八色遍處修習純熟,能引賢聖觀想神通,乃於諸事轉變神通,其所變事,堪有所用。由識遍處修習純熟,便能引發無諍、願、智、無礙解等諸勝功德。由空遍處修習熟練,於一切物隨其所欲,皆能轉空。
修觀行者,由解脫—→ 勝處 —→遍處,次第而進。因先於所緣得思維觀想自在,次能製伏,後即於此遍一切處,則能如其所欲而作觀想。遍處、勝處是諸解脫能清淨道,是故此三,如是次第。
等持
梵語三摩地,漢譯等持,平等持心之意。此通攝一切有心位中“ 心一境性 ”,亦通散位定,如欲界定。有關三摩地(等持),《瑜伽》卷十二中說有十種,略解如下:
(一)三三摩地:
即空、無相、無願三種等持。解有二種:
1.行境別相。空三摩地——於遠離有情、命者及養育者、數取趣等,即空離蘊“我”,而心住一緣。
空性略有四種:一觀察空,謂觀察諸法空、無常、無我、無我所;二彼果空,謂不動心解脫,空無貪等一切煩惱;三內空,謂於自身空,無計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執;四外空,謂於五欲空無欲愛。
初觀察空是有學聖者所修,後三空是無學聖人所行。無願三摩地——於五取蘊思維無常、苦,無所願欲,心住一緣。無相三摩地——於五蘊滅思維寂靜,心住一緣。
2.行別境同相,即依一真如觀,而具三義:空性三摩地——即於此處無有彼物,由此道理,觀之為空。無願三摩地——即所觀空,無所希願。無相三摩地——觀此遠離一切行相。
(二)有尋有伺等三摩地:
1.有尋有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尋伺相應者,如初禪。
2.無尋唯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唯伺相應者,如中間禪(初禪以上,二禪之近分定 )。
3.無尋無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尋伺二種俱不相應,於尋伺心生棄捨,唯由一味於內所緣而作觀想,又唯一味平等顯現。此如二禪至有頂(非想非非想處定),唯除無漏諸三摩地。
(三)大、小、無量三摩地:
小三摩地者,或由觀少色故小,或由思維的範圍狹小,如小信、小欲、觀想的區域狹小,此屬於欲界定。大三摩地者,由觀多色名大,但所觀色又非無邊無際;或由上信、上欲及想諸天光明而令顯現等,此屬色界定。無量三摩地者,由於無量無邊無際觀諸色等而名無量定;或由無量無邊信、欲等名無量定,如四無量心。
(四)四無量三摩地:
即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為所緣之定。四無量心,解釋分二: 建立所依及行相:有情有三種,即不苦不樂者、有苦者、有樂者。
於不苦不樂者思維與樂——慈,於有苦者思維拔苦——悲,於有樂者思維其樂不相離而生隨喜——喜,又即於前三欲與樂等,思維令不堅執、不染污(離貪或嗔)——舍。
又於一切眾生無怨(離惡念頭)即慈,無敵(離現乖爭)即悲,無惱即喜,不害(離不饒益)即舍。
無量之義:指慈相應等心,即欲利益、安樂之饒益相,一切無量之所顯示:所緣廣大,利益安樂思維最殊勝,極為純熟,且能得無量果。要之,以強盛之心力,於所觀慈等相令圓滿、普遍、清白,而且專注,即四無量心。
又聖者修四無量心達至極境相應之定:修慈者,極於遍淨(第三禪);憶念空無邊處,修習悲心最為第一;修喜定者,以識無邊處為最勝;修舍定者,以無所有處為最勝(因無所有處是無漏心地最為後邊故)。
(五)喜、樂、舍俱三摩地:
喜俱者,它是初、二禪;樂俱者,是第三禪;舍俱者,是第四禪以上諸定。
(六)四種修定:
(1)為得四現法樂住(即四根本禪)修定。即為得四根本定故,修近分定(近於根本定之定),或為令根本定清淨圓滿之所修習。
(2)為得智見(天眼)修定。以四根本定修天眼,故修四根本定及前加行、無間道(即將證根本定之無間斷惑之道)所有修定皆屬之。修者應先於光明相殷勤懇切審諦而取。修成後於諸色境能照能觀,即見;能知天等諸趣名字、種類等,名智。
(3)生分別慧修定。見道前諸心或四無礙解(於法、義、辭、樂說四種無礙智),名分別慧。即為得見道修諸加行道或為得無礙解修四禪,皆屬於此。
(4)為盡諸漏修定,即是為證阿羅漢所修金剛喻定及加行道。
(七)五聖智三摩地
1.自體智:即法智,在見道前斷除煩惱,令定清淨,這是聖(善、無漏)、無染、無執。
2.補特伽羅智:即類智,是見道入無相位所得聖定。
3.清淨智:即盡智是一來、不還聖者所得之定,能損減貪等煩惱,斷盡欲界諸惑。此非世間道(欣上厭下)、寂靜(煩惱寂靜)、微妙(於自地煩惱不生愛味)。
4.果智:即是無生智,通不還及阿羅漢所得之定。此得安隱道(所得之道無退轉),證心一趣(已得無尋無伺地),現安樂(能得現法樂住),後樂異熟(能引無餘涅槃)。
5.入出定相智:即道智,唯在無學位,常處無相心。這是正念而入(善取能入定相無忘失),正念而出(善取能出定相無忘失)。
此五種定,其體是一,而行相分五,故說五行相智。又唯善、無漏,名五聖智。
(八)聖五支三摩地:
即四根本禪中所有聖賢心一境性及安立審諦觀察,名聖三摩地。四根本定立為四支,依審諦觀察法並為斷除餘結縛,立第五支。 鳩摩羅什譯《成實論》中所立聖五支三摩地又與上不同:初、二禪之喜樂合為一,第三禪離喜之樂別為一,第四禪中清淨心為第三,依前三支能生明相、觀相為二。後觀相、明相為因能壞裂五陰。觀五陰空,名為觀相。能證涅槃,說名為聖。
(九)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
指八正道中,前七道支能與聖正三摩地為因、為具。 定因者,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與正三摩地為前導次第。次第義者,這是說先了知世間實有阿羅漢聖者,便於出離深生希求,獲得正見;次當思維如何出離居家迫迮等;從出家後,受學尸羅(正語、正業),修治淨命(正命)。
定具者,正見、正精進、正念能為正三摩地作資具。依正見等五,配合聞、思、修,如實了知正見、邪見,乃至正命、邪命。為欲斷除邪見等,及為圓滿正見等,發勤精進。若由精進,能斷所治,集能治法(正見等)令其圓滿,即是正念。此正念也即是正三摩地部分。 此三摩地因為是善、無漏,故名聖。舍邪見等令得不生,修正見等令得圓滿,因此名正。
(十)金剛喻定:
斷除有頂(非想非非想處)惑,最後加行道生,最細惑之觀行、種子已滅。最後無間道生,最細隨眠(煩惱種子)已滅,總此二名金剛喻定。此定是定中之尊,因為能斷惑集善,成辦無學之果,於有學聖者之修道行中是最尊最勝;又極堅牢,上無煩惱能摧伏之,而能摧伏一切煩惱,猶如金剛,能摧壞一切,而不為其所摧壞,由此得金剛之名。
等至
梵語三摩缽底,譯為等至,是等引(指勝定地,離昏沉、掉舉等,平等能引諸功德 )之果,故名等至。此通指一切有心、無心諸定位中所有定體,包括了五現見等至、八勝處、十遍處、四無色定 (此三已如前說 )、二無心定( 無想定和滅盡定)等。這裡側重說明五現見等至和二無心定。
(一)五現見等至:
是見道以上的聖者修習五種觀行,能親所見、明了見,故名現見等至。聖者於修道所斷煩惱,制伏對治有二:初不淨觀,為令貪慾不生現行,以四念住(身、受、心、法四種念住)為依止,觀察內身種種不淨,即內身中毛、發、爪、齒,乃至淚、汗、屎、尿等,屬內身污穢不淨,此即是初現見等至。第二不淨觀,也以四念住為依止,觀察外身(即死後)青瘀、膿爛等,是外身污穢不淨。或觀彩畫、木、石、泥等所作骨鎖(骨人之相),令諸貪慾不起現行,這便是第二現見等至。
聖者又於煩惱修斷滅對治,也分二:或觀生身展轉相續,謂粗觀察行緣識等(即十二緣起 ),這是第三現見等至。或觀剎那心識生滅不斷、展轉相續,謂細觀察有貪心、離貪心等種種心識異生、異滅,迅速流變。即是第四現見等至。
若觀察聖者由斷煩惱之深淺所得住於世間的情況,即是第五現見等至。觀察初二果人,兼住此世、他世(欲界人、天);不還果人,唯住他世(上界色、無色處);阿羅漢都無所住。
(二)無想等至:
即無想定,指已離遍淨(第三禪)欲,未離上欲(第四禪),永出離想思惟為先,諸心心法滅。修者觀“想”如病、如癰、如箭,入第四靜慮,修背想思維,於所生起種種想中厭背而住,唯謂“無想”寂靜、微妙。於無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漸離諸所緣,心便寂滅。於此生中,可入可出;若生無想天者,唯入不出,“想”若生起,即從無想天中死沒。
(三)滅盡等至:
即滅盡定,謂離無所有處欲,暫安住想思維為先,諸心心法滅。 若諸聖者,已離無所有處欲,或依非想非非想處相而入於定:先於下地粗想及與無想深生厭舍,爾時唯微細想緣,無相境轉,依於彼處思維為先,心求上進,求上所緣,竟無所得;因無所得,滅而不轉,心便寂滅。或依滅盡相而入於定:即依無相定(於一切相不作思維),依此為依進趣所緣,因皆滅盡,心便寂滅。
入滅定時,次第滅三種行:即身行(出入息)、語行(尋、伺)、意行(受、想)。於初禪時,有尋有伺,至第二禪,無尋伺,名滅語行;第四禪無出入息,名滅身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心求上進,竟無所得,因無受想,名滅意行。
出滅定時,觸三種觸。觸為受因,出滅定時,受想當生,故說觸三種觸。此三種觸,由三境生:由有所緣以為境界,名由有境;於此境中無有我慢擾動其心,故說觸不動觸。由唯有事以為所緣,名由境境;於此境中無貪所有、無嗔所有、無癡所有,因此說為觸無所有觸。由無相界以為所緣,名由滅境;於此境中不思惟一切相,故說觸無相觸。
以上四大類型的禪定,其中四靜慮是最基本的,它遍通於有漏無漏、大乘小乘,又是其它三類禪定的基礎,其它禪定有些是建立在它的基礎之上(如八解脫等),或依於它則容易成功(如三三摩地、四無量三摩地等),故習禪者應先以四禪為初課而次第修習之。
四禪定
色界初禪天至四禪天的四種禪定。人於欲界中修習禪定時,忽覺身心凝然,遍身毛孔,氣息徐徐出入,入無積聚,出無分散,是為初禪天定;然此禪定中,尚有覺觀之相,更攝心在定,覺觀即滅,乃發靜定之喜,是為二禪天定;然以喜心湧動,定力尚不堅固,因攝心諦觀,喜心即謝,於是泯然入定,綿綿之樂,從內以發,此為三禪天定;然樂能擾心,猶未徹底清淨,更加功不已,出入息斷,絕諸妄想,正念堅固,此為四禪天定。
四禪天指修習四禪定而得生色界天之處所,或成為色界天中的有情(天人界)。
在現世中修初禪者,其果報可得生初禪天,其中又依劣、中、優而分生三處,修劣初禪定者可生梵眾天,修中程度初禪定可生梵輔天,修優初禪定可生大梵天。初禪以上,不須分段食,故無鼻、舌二識,只有眼、耳、身、意四識,有喜受而與意識相應。 
初禪天,佛家認為是天界中色界天的第一個層次,為已經脫離慾念,達到初禪境界的天人所居住。此天遠離欲界惡法,眾生心生喜樂,故又稱離生喜樂地。
修第二禪定者,其果報可得生第二禪天。其中又依劣、中、優而分生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光天(光音天)。二禪以上,亦無眼、耳、身之三識,僅有意識,因而唯有喜捨二受。 
二禪天,佛家認為是天界中色界天的第二個層次,為已經脫離慾念,達到二禪境界的天人所居住。此天較初禪天又脫離了尋(Vitarka)、伺(Vicara)等心理活動,內心明淨,穩定住於喜樂的境界中,故又稱定生喜樂地。
修第三禪定者,可得生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等三階段的第三禪天。三禪天亦僅有意識,有樂舍二受,其怡悅至極淨妙。
三禪天,佛家認為是天界中色界天的第三個層次,為已經脫離慾念,達到三禪境界的天人所居住。此天較二禪天又斷離了喜樂等情感,唯有行捨、正念、正知、受樂和專心五種特性,故稱離喜妙樂地。 
修第四禪定者,可得生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四禪天亦僅有意識,但唯有捨受與之相應。
四禪天,佛家認為是天界中色界天的第四個層次,為已經脫離慾念,達到四禪境界的天人所居住。此天較三禪天又脫離了「離喜妙樂」的情感,境界更高,唯有捨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受和心注一境等特性,故又稱捨念清淨地。 
外道修習第四禪可獲無念無想的福報,得生無想天,成為無想有情。而佛教的聖者修習無漏的第四禪可獲阿那含果,得生第四禪天的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阿迦膩吒天)這五淨天。
以上初禪天、第二禪天、第三禪天各三天,第四禪天有九天,合計色界十八天。另有不包含大梵天而成十七天之說法。
禪定坐
禪定坐為佛禪定時常用之坐勢,故亦名“禪定坐”。再以加兩趺而坐,亦謂為“全跏”。如來佛多為此坐,又稱為“如來坐”。它與結跏趺坐相同,普通有兩種:一為吉祥坐,一為降魔坐,坐法各不同。
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八雲:“結跏趺坐,約有二種,一曰吉祥,二曰降魔,幾[凡]坐皆先以右趾押左股,後從左趾押右股,此即右押右(疑左字),手亦左居上,名曰降魔坐。諸禪宗多傳此坐,若依持明藏教瑜伽法門,即傳吉祥為上降魔坐有時而用。其吉祥坐,先以左趾押右股,後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於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仰安跏躍之上,名為吉祥坐,如來昔在菩提樹下,成正覺時,身安吉祥之坐,手作降魔之印,是故如來,常安此坐。”
按今印度佛菩薩像,幾於全部為吉祥坐,且如上所述,假若如來在菩提樹下,縱手結降魔印,亦不是降魔坐,而仍為吉祥坐。結跏趺坐,為最安穩之坐法,且為佛家取道之方,所以[疑為“有”]坐法中,此坐最為重要。
《大智度論》卷七有云:“問曰:'多有坐法,佛何以故?唯用結跏趺坐。'答曰:'諸坐法中,結跏趺坐,最安穩不疲極,此是坐禪人坐法,攝此手足,心亦不散。又於一切四種身儀中最安穩,此是禪坐取道法坐,魔王見之,其心憂怖。”
關此,《阿毗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三十九記之尤為明白。“問:'諸威儀中皆得修善,何故但說結跏趺坐?'答:'此是賢聖常威儀故,謂過去未來過克伽沙數量諸佛及佛弟子,皆住此威儀而入定故,復次如是威嚴順善品故,謂若行住身速疲勞,若倚臥時便增昏睡,唯結跏(趺)坐無斯過失。'……”結跏趺坐,意義極多,歸納言之,大概不外“五因緣”。
《瑜伽師論》卷三十中云:“諸佛所許大小繩床草葉座等,結跏趺坐,乃至廣說。何因緣故結跏趺坐,謂正觀見五因緣故。一由身攝斂速發輕安。如是威側順生輕安,最為勝故。二由此宴坐,能經久時。如是威儀不極,令身速疲倦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儀,外道他論,皆無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嚴。如是威儀,令他見己,極信敬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開許。如是威儀,一切賢聖同稱讚故。”
換言之,即結跏趺坐,第一攝身輕安;第二能經久不倦;第三外道皆無;第四形相端嚴;第五為佛門正坐。此即所謂“五因緣”也。依“諸佛所許大小繩床草葉座等,結跏趺坐”句觀之,此坐系坐於床上、地上、座上等,即隨所有而坐,不另設施。
《寶雨經》卷八所謂“隨敷坐”,不外是也。所以結跏趺坐,不一定坐於座上,坐於床上,甚至地上亦有之,昔如來在菩提樹下成正覺時,為吉祥坐,即在地上者也。現今佛像,結跏趺坐,皆在座上,即獅子座 ,原為後人虔誠敬心,特別設置。結跏趺坐,固可隨遇而安。
其他
波羅蜜釋義
禪定波羅蜜,又名靜慮波羅蜜。見六波羅蜜條,禪定波羅蜜是利用我們自己的心,通過禪定的方法來達到集中精神,統一身心的效果之後了解我們內心的變化,進一步運轉我們的心而改造我們的心性。
它的功能是沉澈心境。使我們的心從混亂、浮動、不安當中安定下來,比如一杯混濁的水,當它沉澱之後我們就看清裡面有些什麼東西。平常我們的心就是這樣,當它沉靜下來的時候,我們才看清楚內心的變化。
再好比一面佈滿灰塵模糊的鏡子,我們平常混亂的心就像這樣,不夠明亮,看不清事物,經由禪定的學習之後,我們的心就會變得敏銳度很高,好像擦去了鏡子上的塵土,很清晰明淨,這就是禪定的功能。
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是菩薩的行為。六波羅蜜是古印度話(parami),意思是度到彼岸; 另一個意思是完成了事情。凡夫在生死苦海中浮沉,一旦游到岸邊,登上陸地就安全、安穩,絕不會再度在生死海中浮沉,所以稱為度到彼岸。
佛陀說眾生在生死苦海中飄浮,沒法游到安全之陸地上,比喻修行者斷除了煩惱,就是已經出離了生死輪迴,到達沒有生死之彼岸,稱為波羅蜜。發菩提心者,必須修種種的六度萬行,以完成他成佛之願。六度就是六波羅蜜,也既是所謂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
十種利益
《出月燈三昧經》謂修菩薩行疸。善能修習禪定。則萬緣俱息。定性現前。故獲此十種利益也。
一安住儀式謂菩薩習諸禪定。必須整肅威儀。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則諸根寂靜。正定現前。自然安住。無所勉強。是為安住儀式。
二行慈境界謂菩薩習諸禪定。常存慈愛之心。而無傷殺之念。於諸眾生悉令安隱。是為行慈境界。
三無煩惱謂菩薩習諸禪定。諸根寂靜。則貪嗔癡等一切煩惱。自然不生。是為無煩惱。
四守護諸根謂菩薩習諸禪定。常當防衛眼等諸根。不為色等諸塵所動。是為守護諸根。
五無食喜樂謂菩薩習諸禪定。既得禪悅之味以資道體。雖無飲食之奉。而自然欣豫,這是為無食喜樂。
六遠離愛欲謂菩薩修習禪定。寂默一心。不令散亂。則一切愛欲之境。悉無染著。是為遠離愛欲。
七修禪不空謂菩薩習諸禪定。而獲諸禪功德。雖證真空之理。而不墮於斷滅之空。是為修禪不空。
八解脫魔罥謂菩薩習諸禪定。則能遠離生死。一切魔網。悉皆不能纏縛。是為解脫魔罥。
九安住佛境謂菩薩習諸禪定。開發無量智慧。通達甚深法義。於佛知見。自然明了。心心寂滅。住持不動。是為安住佛境。
十解脫成熟謂菩薩習諸禪定。一切業惑不能撓亂。行之既久。則無礙解脫。自然圓就。是為解脫成熟。
禪定村
禪定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終南鎮東南4.5公里,終(南)殿(鎮)公路東側,赤峪河東岸。主產小麥、玉米,兼產獼猴桃、瓜果等。據《西安通覽》載“禪定村,元大曆三年(1330年)由山西逃荒難民住田峪內爺天池的禪定寺,後部分人分居此處因名禪定村。”明《盩厔縣志》記為禪定裡,已是大村。清初為縣十鋪驛之一,清雍正《重修樓觀說經台碑記》記為禪定鋪。後關中大興構築堡寨,分東西兩村,築城牆後得名東、西禪定堡。此村素以秦腔自樂班聞名,春節期間演出。1979年組成禪定劇團,在關中各地巡迴演出,得到好評。
禪定的方法
這是一個非常好用的禪定訓練技巧,同時也是催眠技巧,用來做自我催眠練習,效果良好。
1.盤腿而坐,身體正直,眼睛微閉,下腭額微收,兩掌相疊,掌心向上,置於腹部下方,全身放鬆,心平氣和,無思無念。
2.呼吸自然,開始數息,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鼻孔處,當空氣流出鼻腔時在心理默數,即每次呼氣的時候(也可以吸氣時數),就數一個數字,同時暗示自己更放鬆,數數規則:從1數到10。
3.當發現數錯了的時候,就表示你己經愰忽了,沒有關係,再回頭從1開始往上數。
4.注意整個練習的過程,保持身心同時放鬆,心情平靜。當心理浮躁,雜念很多的時候,加重呼吸,由其是呼氣的時候,加重呼氣。持續一段時間,待心平氣和時,再讓呼吸隨其自然。
【禪定的境界+修習禪定的“先決條件”+禪定的種類】@ 諸緣來去何增減?笑擁斜陽照海天。。。|PChome 個人新聞台 https://bit.ly/3fBO0CQ
-------------
禪者梵語為禪那(dhyana),華譯為靜慮,或正定之義。禪的分類千差萬別,廣說不盡,今略提三種,供給諸位大德共參研:
一.世間禪:就是一般民間或修心養性之士,為了鍊丹鍊氣,讓身體得到健康安泰為主,如社會上的瑜珈術、靜坐、數息調氣、打坐、冥觀、或於大樹下吸取樹之靈氣之說,乃至於日月之下靜觀打坐,不分日夜,為吸取日月精英,這一連串的民間修鍊之士,無非顧及身體之精氣神,能延年益壽為宗,旨多少亦能有點精神的統一,達到身心的安康與舒適,甚至有療治與感應之事跡,如此的行法,佛門稱之為世間禪,這些與開悟見性毫無相關,尚有一遙遠距離!
二.四禪八定及四空定:四禪是色界的四種禪定,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等境界;八定是色界的四禪與無色界的四無色定,稱之為八定,這是三界中的色界與無色界所有的禪定,尚未出離三界,亦有生死輪迴,僅是禪定所維繫,禪定若盡,則隨業又漂流投生他道,此四禪的境界,固然遠此前面世間禪來得殊勝,勝過百千萬倍之禪悅,但尚未究竟,亦非佛門弟子所依所歸之處。
初禪的境界,有三天: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為初禪。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等二天,此三天已不須段食,故無鼻舌二識,惟有樂受與眼耳身三受相應,喜受與意識相應。
二禪的境界,有三天: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為二禪。即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等三天,此三天無前五識,僅有意識,因之惟有喜捨二受,與意識相應。
三禪的境界,有三天:安穩心中,歡喜畢具,名為三禪,即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等三天,此三天識受皆與二禪略同,但意識怡悅之相,較為淨妙。
四禪的境界,有九天:前五識俱無,亦無喜受,僅有捨受,與意識相應,名為四禪。即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等九天。
根據大涅槃經所說:初禪天人,因他們心中粗細的思想,所以外面有火災;二禪天人,他們對於禪定,生喜樂心,所以外面有水災;三禪天人,他們呼吸粗重,所以外面有風災;惟獨第四禪,所有內外過患,一切均無,所以諸災不能到達那裡。
以上是詳細介紹四禪的境界,現在介紹四空定,又名四無色定,何謂四空定?分別如下:
空無邊處定:是修行人心想出離患難重重的色(色蘊物質)的牢籠,於是捨色想而緣無邊的虛空,做到心與空無邊相應。
識無邊處定:是行人又厭棄外在的虛空,於是捨虛空而緣內在的識,做到心與識無邊相應。
無所有處定:是行人又厭棄其識,而觀心識無所有,做到心與無所有相應。
非想非非想處定:是無粗想(非想),又非無細想(非非想),做到如癡如醉,無所愛樂清淨無為的境界。
以上就是所謂四空定,依此定而修,必感召生於四空處天,因為此四空處的眾生,於五蘊中無色蘊,只有受想行的四蘊,亦無物質的色身,而只有微妙的精神存在,亦無依報的國土宮殿,故名無色界,或四空處;無色界的四空天尚未解脫三界,故其禪定亦未究竟圓滿,禪定若盡,亦有墮落之日,並非佛弟子所依所歸,應該更上一層樓,以求解脫,共證菩提。
三.出世間禪:如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皆已出世解脫的聖者,其禪名為出世間禪,即已出三界之禪定,其中以佛之禪定最尊最上,最究竟、最圓滿。佛學問答 https://bit.ly/34xXrgb
---------------------
打坐 | 釋迦牟尼佛救世基金會公益活動 https://bit.ly/3p8TDvl


 佛學66句震撼世界的禪語
1.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2.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3.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4.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5.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恆的。
6.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7.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8.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上。
9.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10.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1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12.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3.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14.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15.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16.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17.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18.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19.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藥呢?同樣的心裡,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
20.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後,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21.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22.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23.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24.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25.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26.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後悔。
27.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28.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29.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30.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31.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2.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33.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於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34.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35.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36.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藥可救。
37.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38.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
39.廣結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40.沉默是毀謗最好的答覆。41.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
42.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一切。
43.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44.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45.只要面對現實,你才能超越現實。
46.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47.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48.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已,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著為了什麼?
49.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50.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51.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
52.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誇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53.誠實的面對你內心的矛盾和污點,不要欺騙你自己。
54.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麼,所以請不要抱怨。
55.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56.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57.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58.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麼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59.如果你能夠平平安安的渡過一天,那就是一種福氣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經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多少人在今天已經成了殘廢,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家破人亡。
60.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認命。
61.你希望掌握永恆,那你必須控制現在。
62.惡口永遠不要出自於我們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壞,有多惡。你愈罵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識。
63.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毀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麼?我們一定要保有一顆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淨的心。
64.如果一個人沒有苦難的感受,就不容易對他人給予同情。你要學救苦救難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難。
65.世界原本就不是屬於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66.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我們就只好改變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面對這一切。
Facebook https://bit.ly/3Hqi1R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