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燒酒(蒸餾米酒)+安平壺,又稱宋硐。開始製作於明朝的航海貿易時期,製作之地為福建省閩北邵武窯,常見於台灣、福建與江西-大量出土之地點臺灣臺南市安平命名,稱為安平壺/安平壺也有作為墓誌之用,壺身刻以銘文,此用途主要見於江西,在台灣作為墓誌用途只有三例,另外,台灣台南地區的西拉雅族也曾用安平壺來祭祀阿立祖。 @ 姜朝鳳宗族


淇武蘭遺址位於蘭陽平原北側,地屬宜蘭縣礁溪鄉二龍村,北緯24度48分30秒,東經121度46分24秒處。2001年因河川治理工程發現,由陳有貝先生主持進行搶救發掘。為噶瑪蘭族早期聚落遺留,出土豐富遺物和現象、結構。目前尚處於資料整理階段,僅有一篇碩士論文發表。
  遺址年代約距今1,300~800年前和400~100年前兩時期,分為上下兩個文化層,其間間隔一層生土層,屬於噶瑪蘭舊社系統的考古遺址。主要遺物有陶容器、瓷器、硬陶、磨石、陶煙斗、陶紡輪、木槳、木雕刻板、木刀鞘、骨角器、瑪瑙珠、玻璃飾品、銅幣、銅飾、鐵器、金器、銀器等物。其中可以完整復原的陶罐數量更高達400多個,主要器型為侈口鼓腹圜底罐,施幾何印紋,與文獻中記載的平埔族「木扣」器型相似。此外還有豐富的現象,如柱洞、灰坑等,有助於復原早期聚落格局,初步研判為干欄式建築。此外更有103具墓葬,上文化層主要為蹲踞一次葬、使用木質葬具,下文化層主要為二次葬、以石板為葬具;除豐富陪葬品外,更提供宗教習俗方面的訊息。
  17世紀初期,西班牙人即記錄下宜蘭平原的村落。其後荷蘭人的紀錄中,名為Quibararan(Kibannoran或Banouran)的村子,在1647、1648、1650三年,皆有160戶,約700~800人。及至清代雖人口呈現衰退,但仍有記載,分別為期班女懶社、期班宇難社、奇蘭武蘭社、熳魯蘭社,至20世紀初期的日治時期資料依舊可見淇武蘭、奇武蘭等社名。
  由於文獻記載,遺址所在地為過去噶瑪蘭族的淇武蘭社,地名方面雖有變異卻一直延續下來;另外考古出土物也呈現與噶瑪蘭人相關連的情形,如:出土高冠冕人木雕板、「木扣」、甑形器等物,與早期學者記錄或採集自平埔族噶瑪蘭人之物相似;墓葬中出土與歷史文獻描述相仿的「金鯉魚」飾品,在在都顯示淇武蘭遺址為平埔族噶瑪蘭人所遺留。

---------------------

2014-11-14_1855122014-11-14_1855342014-11-14_1855502014-11-14_185937609202131451475 (1)  

《噶瑪蘭廳志》記載另一種貴重的飾品「金鯉魚」,因番割用銅線鍍金仿製,造成真正的金鯉魚飾物產生許多糾葛。「蘭番常以低金絲線作一弓一弦之勢,長約尺許,高約二寸,以金線豎纏於弓弦之際,狀似扁梳,懸於眉額,名金鯉魚。諸番割用銅線鍍金,仿傚其製,以贗易真,致滋轇轕。實則老番誇為祖製,雖貧不肯粥於人。」(註8)在馬偕的《台灣遙寄》書中附有一張武裝平埔族的合照,可看見人人配飾一副金鯉魚。
埔族的飾品多使用瑪瑙珠、螺錢、牙堵及各種不知名的珠飾,每種飾物體積都很大。掛在項上或耳上都顯得頗為巨大,平埔族人認為如此才是美。在屏東平原上的平埔族人更有喜帶花和插羽毛的習俗。宜蘭地區因為產金,所以平埔族人的飾品也盛行金鯉魚。未婚少年男子(麻達)在遞送公文時,還在腰間繫上鐵片以發出聲響,一方面可由聲音大小來顯示男子行走的速度,另一方面可以嚇鬼。

考古團隊發掘出剝落的「金鯉魚」金箔,可看見明顯的人臉(左)及線條等花紋。(記者胡健森攝)
金鯉魚、瓷瓶出土 宜農遺址大發現

【大紀元9月2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胡健森/宜蘭報導〕宜蘭農校遺址發掘搶救工作持續進行,昨天有「金鯉魚」、瓷瓶、金屬手環等多項保存得還相當完整的文化遺物陸續出土。
昨天出土的「金鯉魚」,除了以金絲線(也可能是銅線 )纏繞而成的主體,一旁還留有大量剝落的金箔片,每一片的金箔上可明顯看到臉孔等許多美麗的紋路,是宜蘭農校遺址的一大發現。

此外,現場還發掘出1個罕見的葫蘆型瓷瓶,這是淇武蘭遺址及宜蘭農校遺址發掘搶救過程中,首度發現的文化遺物,因為過去從來不曾見過,工作團隊推測,這個聚落在當時與外界的貿易應該相當頻繁熱絡外,對於這只瓷瓶的來歷、實際用途,都還暫時無法有所定論。

隨著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物陸續出土,宜蘭農校遺址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除了有文史記錄工作者到場拍攝發掘過程,昨天還有不少學生前往做戶外教學,學生們也在獲得同意之後,在堆置一旁的廢土中當起了小小考古專家,仔細搜尋有沒有遺漏的文化遺物。

「宜蘭農校遺址」大發現 金鯉魚、瓷瓶、金屬手環考古出土 挖掘出四百年前的噶瑪蘭擺里舊社〔2006-09-21〕
「宜蘭農校遺址」大發現 金鯉魚、瓷瓶、金屬手環考古出土 挖掘出四百年前的噶瑪蘭擺里舊社
「金鯉魚」是噶瑪蘭人極為珍貴的飾物,以金絲纏繞成彎月形,表面覆蓋金箔,懸掛於胸前或額頭上,《噶瑪蘭廳志》曾有如此記載:「蘭番常以低金絲線做一弓一弦之勢長約尺許,高約二寸,以金線數纏于弓弦之際,狀似扁梳,懸於眉額,名金鯉魚。」
記者胡健森/宜蘭報導〔2006-09-21〕
宜蘭農校遺址發掘搶救工作持續進行,昨天有「金鯉魚」、瓷瓶、金屬手環等多項保存得還相當完整的文化遺物陸續出土。
昨天出土的「金鯉魚」,除了以金絲線(也可能是銅線)纏繞而成的主體,一旁還留有大量剝落的金箔片,每一片的金箔上可明顯看到臉孔等許多美麗的紋路,是宜蘭農校遺址的一大發現。
宜蘭大學的前身在日治時期稱為「臺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學校的所在地其實是一處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的考古遺址,年代距離現在大約400年前後,遺址沿襲學校舊名而稱作「宜蘭農校遺址」。這個百年來屢受建設干擾,被認為不復存在的考古遺址,在進入21世紀後,因緣際會因工程開發被搶救發掘出來,宜蘭農校遺址得以呈現在世人眼前。
此外,現場還發掘出1個罕見的葫蘆型瓷瓶,這是淇武蘭遺址及宜蘭農校遺址發掘搶救過程中,首度發現的文化遺物,因為過去從來不曾見過,工作團隊推測,這個聚落在當時與外界的貿易應該相當頻繁熱絡外,對於這只瓷瓶的來歷、實際用途,都還暫時無法有所定論。
隨著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物陸續出土,宜蘭農校遺址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除了有文史記錄工作者到場拍攝發掘過程,昨天還有不少學生前往做戶外教學,學生們也在獲得同意之後,在堆置一旁的廢土中當起了小小考古專家,仔細搜尋有沒有遺漏的文化遺物。
發現「宜蘭農校」遺址 宜大設解說牌
〔記者簡惠茹/宜蘭報導〕2016/04/14
國立宜蘭大學十年前挖掘到距今四百年前的噶瑪蘭擺里舊社遺址,命名為宜蘭農校遺址,有八千多件文物出土;宜大設立宜蘭農校遺址解說牌昨揭牌,希望更多人認識先民生活。
民國九十五年宜蘭大學進行污水處理系統工程時,挖掘到噶瑪蘭擺里舊社遺址,考古工作者邱水金率領縣文化局考古工作團隊搶救遺址。宜大昨設立解說牌,並將復刻出土圖騰鑲嵌在挖掘地點,做為紀念。
邱水金表示,宜蘭農校遺址出土的文物豐富,挖掘出目前發現最大的「金鯉魚」金屬編物,長達五十公分,還有許多瑪瑙、琉璃、安平壺等陪葬品。
「最讓人驚訝的是保存完整的木鏟。」邱水金說,宜蘭農校遺址發現七個墓葬,還出土很多木質標本,例如杆欄式建築的柱子、器具和木雕,更有台灣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木器,長九十七.五公分的木鏟。
爭取出土文物校內展示
出土文物目前放置在文化局考古工作室,為了讓宜大出土文物可實體展示,宜大博雅教育中心主任陳復指出,學校計劃在校史館會議室開闢展覽室,挑選具代表性的文物展示。
縣文化局代理局長宋隆全說,宜大如果希望結合校史館展示,文化局樂觀其成也會全力協助,未來將尋找適當時機策展,例如配合宜大校慶,讓更多人認識珍貴的噶瑪蘭文物。
宜蘭大學復刻出土圖騰鑲嵌在挖掘出宜蘭農校遺址地點,並設立解說牌,做為紀念。(記者簡惠茹攝)「宜蘭農校遺址」大發現 金鯉魚、瓷瓶、金屬手環考古出土 挖掘出四百年前的噶瑪蘭擺里舊社〔2006-09-21〕 https://bit.ly/3rIh7Hi

2021-04-01_2249562021-04-01_2250552021-04-01_2250491982021-04-01_225003


1431114310143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