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莫(鄒語:Hamo),是台灣鄒族神話中的神祇,最初始的三神之一,與妮芙努並列為主神,主要負責維護世界的運行
哈莫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MMf7zE
職責
作為最初始的三神之一,哈莫是象徵創造(妮芙努)、破壞(娑耶娑哈)和維護中的維護力量,祂是世界的管理者、諸神的支配者,在妮芙努創造世界後指揮諸神管理世界,打造出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如把天舉高等傳說;同時,哈莫也具有部分創造的能力,並且在妮芙努的指示下創造了人類(有些說法是妮芙努本人創造的),是鄒族人最重要的神祇之一,也是至今初始三神中唯一有繼續受到祭祀的一位。在一些驅魔或祈福儀式中,也會向他祈禱[1][2]。
在達邦社的說法中,哈莫取代了妮芙努的位置,在管理世界的同時也是創造世界的神[3]。
形象
哈莫的意思來自於「父親(Amo)」,他和妮芙努、娑耶娑哈一樣,生自Chunu水域,他是個擁有巨大的眼睛、穿著熊皮或紅衣、全身發光的男性,居住在上界(Pepe),居處遍生金色的木槲蘭,隨行的靈獸則是熊[4]。
神話
創造人類
在創造世界後,哈莫從妮芙努那裡接下創造人類的任務,他降臨在巴頓郭努山(Patungkuonu ,玉山)上,並搖動起楓樹,落下來的葉子和果實變成鄒族人和馬雅人的始祖、他又搖動起茄冬樹,製造出了安姆人跟布杜人[5];另有說法認為他是將人種播於土中,使人像植物一樣從土裡長出、或是創造人的其實也是妮芙努的說法[1]。
踏平土地
哈莫(或妮芙努)踏平山上的土地,製造出能讓人類居住並形成部落的地方[6]。
舉天
過去天空相當低,日月並存,不分晝夜,月亮還比太陽更熱,人類的生活因此相當痛苦,哈莫為了人類把天空舉高,還因為舉得太快,讓太陽跟月亮都消失了,人類為了照明只能燒木柴,結果連自己家也燒掉,因此向哈莫祈求,哈莫便調整日月的運行和月亮的熱度後,重新讓它們輪流東昇西落,世界上因此出現日夜交替,人類也得以繼續生存[7]。
祭典
主條目:戰祭
祭祀哈莫的祭典主要為敵首祭、團結祭和戰祭。在戰祭期間,他會在波送弗依和亞伐霏歐的護送下藉由赤榕降臨到鄒族的男子集會所「庫巴」裡(一說是波送弗依護送亞伐霏歐)[8]。哈莫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MMf7zE

2021-03-03_2212065845_1800px-Stone_table_at_Shihjhuo2021-03-03_221314

石桌[注 1],又可寫作石棹[注 2],是臺灣地名,海拔高度1300公尺,位於臺18線64公里處,為漢人聚落,距離嘉義市約50公里[1][2][3]。行政區劃而言,屬於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第18鄰~第20鄰,鄰近阿里山鄉鄉界,與樂野部落距離不到2公里車程;相對地同屬竹崎鄉中和村的奮起湖,則是位在石桌北方距離約6公里車程[4][5][6]。石桌居民多賴以栽種茶葉為農,使得石桌呈現一片綠油油茶園景觀[4]。
石桌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b9IYLK
歷史
石頭公的外形像石桌。
石桌是鄒族人活動範圍,漢人最早開墾石桌的時間,現今並無考究供明確記載[注 3]。起初入墾的漢人,看見鄒族人在守護神前放置一塊石桌,做為族人外出返家可供答謝守護神祭祀之用,就習以此地稱「石桌」[7]。目前石桌多為來自平地遷居入墾的閩漳、粵籍人士[5]。
地理
石桌全境海拔,就以茶區而言是介在1200~1600公尺,呈鞍部地形,與奮起湖同為八掌溪集水區上游,並且石桌全境屬於國有地[注 4],故各項開發受到《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限制[4][5]。另外,石桌與奮起湖不僅海拔高度相近,氣候型態也是如此,降雨量呈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的不均勻分配,年雨量5972釐米,因此茶農利用灑水器,在乾季啟用自動灑水[4][5]。在夏季受西南風帶來水氣,處於迎風面的石桌,中午過後經常起霧,全年平均濕度90.4%,是符合茶樹在此生長的條件,並且全年平均溫度不超過攝氏20度,即使是全年最高溫的八月,月均溫只有攝氏20.1度,與位居平原地帶的嘉義市攝氏28.8度相較,僅次於七月,七月的月溫差為全年最高達攝氏9.3度,如此溫差會使人明顯感受到寒意[4][5]。石桌地質屬南莊層,在縣道169線有發現地層露頭,呈棕黃色或青灰色砂岩層[8][9]。
經濟
石桌原本經濟作物是採竹筍與種佛手瓜、金針做為山產,透過阿里山森林鐵路運下山與平地交易,1980年引進青心烏龍茶栽種,起初並不受居民接受,藉由竹崎鄉農會推廣,1981年便有居民逐漸地試著種植,栽種面積逐年地擴增,受到種植茶葉影響,加上公路的便利,期間吸引外來人口來此種茶,至1987年止,石桌戶數趨於穩定,總株數隨著謝東閔命名「珠露茶」快速地攀升,直到1980年代末,石桌耕地幾乎飽和,從海拔1300公尺~1500公尺呈現茶園景觀,並且沿路兩旁開設茶行、茶廠,原本經濟作物就成了居民的副業[4][5]。在石桌的東北方有片完整天然林海,是居民成立400公頃的生態保護區,海拔高度1600公尺,位在茶園的耕作上限[注 5],園內是孟宗竹林、杉木林,每年逢1月~3月是採竹筍的產季[5][10][11]。石桌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b9IYLK


 嘉義縣竹崎鄉有個地名叫石棹,石棹這兩個字是從台語而來,但國字的寫法卻多達三種,桌子的桌、木字旁的棹,還有人寫成卓越的卓,三種寫法各有人支持,到底哪個對,一起來看看。走台十八線的阿里山公路,很人要來買石棹名茶,住石棹民宿,看看路標,石桌就在眼前,走著走著,到了民宿,門牌上石棹的棹,卻多了個木字邊,咦,到底是路標標錯,還是門牌寫錯?石頭做的桌子,還是木頭做的桌子,兩種寫法各有各的擁護者,而且還有個來插花的第三者,中油加油站,稱這裡叫石「卓」,卓越的卓,這下成了三角關係,因三種寫法,台語發音都一樣。當地有這麼一個石頭,相傳是仙人請經過的路人吃飯用的桌子,所以,可棹的棹怎麼寫,看上頭的字就對了。(記者黃柏齡、陳建邦報導)


阿里山石桌地區,也有人說是石棹地區,但不管是哪個桌,其由來倒是有著這麼一段傳奇的故事,傳說早年在這個地方有一塊奇石,形狀方正就像是一張方桌,而其上有一個明顯足跡,傳說是仙人所遺留在石桌上的腳印,石桌因此得名。
另有一個傳說是每次只要發生颱風和地震前,這塊石桌就會發出聲響警告居民,但事實與否,尚有待考查,只是目前石桌已不在其原本之位置,原因是附近的居民在房舍改建時不小心將其挖起移位,後來才迎回以石頭公祭奉,也成為石桌成名之傳說的一個直接證據,至於上面的到底是不是仙人的腳印?遊客可以親自來觀察和鑑定一下囉!
石桌也是阿里山公路台18線的中繼點,尚有多條公路在此交會,包括通往奮起湖和太和瑞里地區及另一頭達邦地區的169縣道,還有通往光華地區的159乙縣道,堪稱是阿里山的中途休息站,當然路旁也都是餐飲特產店,下次來到阿里山旅遊,可以選擇在石桌休息和用餐,順便看看這具有神話傳說的石桌石頭公喔!
《石頭公現址》
位於便利商店附近,台18線轉169縣道往達邦方向之入口處旁。
奮起湖石桌遊:http://6051.travel-web.com.tw


仙人足跡 石桌成名 阿里山石桌石頭公
謝燕豪
  阿里山石桌地區,也有人說是石棹地區,但不管是哪個桌,其由來倒是有著這麼一段傳奇的故事,傳說早年在這個地方有一塊奇石,形狀方正就像是一張方桌,而其上有一個明顯足跡,傳說是仙人所遺留在石桌上的腳印,石桌因此得名。
  另有一個傳說是每次只要發生颱風和地震前,這塊石桌就會發出聲響警告居民,但事實與否,尚有待考查,只是目前石桌已不在其原本之位置,原因是附近的居民在房舍改建時不小心將其挖起移位,後來才迎回以石頭公祭奉,也成為石桌成名之傳說的一個直接證據,但根據當地居民表示,這塊石桌極有可能已然不是原物,還有上面到底是不是仙人的腳印?遊客都可以親自來觀察和鑑定一下囉!
  石桌也是阿里山公路台18線的中繼點,尚有多條公路在此交會,包括通往奮起湖和太和瑞里地區及另一頭達邦地區的169縣道,還有通往光華地區的159乙縣道,堪稱是阿里山的中途休息站,當然路旁也都是餐飲特產店,下次來到阿里山旅遊,可以選擇在石桌休息和用餐,順便看看這具有神話傳說的石桌石頭公喔!
《石頭公現址》
位於便利商店附近,台18線轉169縣道往達邦方向之入口處旁。
撰稿攝影/謝燕豪
圖:傳說上有仙人腳印的石塊,如今被當地人以石頭公祀奉。
奮起湖光華遊 https://bit.ly/3sIg4bq
-----------------------------
「石桌」取名由來:從石桌彎入達邦之嘉169線右側有如上說明!
1010908 石桌登頂霹靂山、大凍山 @ 昆哥部落格(週六網路登山隊)(阿里山的天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baz6RO
自從阿里山公路35K處崩塌後,數度進入奮起湖,總是從嘉159甲(大華公路)進入,接到很多格友關心問安,非常感謝!此公路起自嘉義吳鳳北路,經大雅路,過半天岩、大湖,直達光華社區,進入石桌與奮起湖!因連接大湖與光華,故又稱「大華公路」,一向是阿里山公路的替代道路。92年時,舉辦「鄒族體驗行」活動,因阿里山五彎(現已成六彎)處路斷,故多次從此公路進出!風光之美,不下阿里山公路,甚至有過之!只是路窄多彎,不適中巴以上車輛,小烏龜則暢行無止!
早上從阿里山公路進入山區,到達隙頂時,靈機一動,變換行程,從阿里山公路55.5K處「北基加油站」與土地公廟間小路,車行上二延平山展望台。氣候真好,從嘉義縣大埔鄉到仁義潭,視線轉入嘉義市、阿里山公路,一覽無遺!發現沿路已建步道,感覺乏人問津,相當可惜!下午回程時,又因大雨致使阿里山公路35K處落石封路;再度進入大華公路,這場雨真大,山區流下大水宛如瀑布!
我們在阿里山公路63.9K處左轉約400M,頂石桌步道入口停車,這是今天的起點。將走完頂石桌步道、茶之道步道,探索「九層巃坪」山字三角點,而後下至「培仔桶林道」(頂湖過來謂之「焙仔桶林道」,霹靂山過來謂之「培仔桶林道」,不知標示有誤,還是不同名稱林道!)。從茶之道步道右行進入「培仔桶林道」,一路到底,林道先縮小,然後接上霹靂山步道,估計約40分鐘登頂霹靂山!
若不走「培仔桶林道」,而是穿過「培仔桶林道」進入「杉林步道」,則在10分鐘後岔路右轉(左轉續行杉林步道),20M後又遇岔路,左行下龍雲山莊,右行接上「培仔桶林道」前往霹靂山。霹靂山是龍雲山莊主要的登山健行路線,所以沿途有很多往龍雲山莊的指示,但皆依指示朝往大凍山或霹靂山方向進入,才是正途。因龍雲山莊經「鐵達尼號」前往霹靂山之路崩塌,故宜小心,避免誤入此林道!
霹靂山,H1,862M,上有涼亭一座,及阿里山補點一顆,唯小飛蚊甚多,不堪其擾,雖是休息好地方,離開時卻有落荒而逃之感!下行步道二處,右側直下大凍山步道「三角休息處」,左側順十八羅漢洞指示抵達回頭嶺。前幾次來,前往回頭嶺之左側步道路跡不明,此次卻相當清楚,說明走的人不少,決定一探究竟!
在霹靂山用過簡餐後,走向左側前往十八羅漢洞步道,一路下行,路跡明顯,約十餘分鐘,接上林道。再約十分鐘,林道分岔,直行往「鐵達尼號」、龍雲山莊,180度大轉彎前往十八羅漢洞。大轉彎後,續往十八羅漢洞前進,約五分鐘,到達回頭嶺。這裡是多林、大凍山、十八羅漢洞的三岔路,不管那一條路,不是陡上坡,就是陡下坡,所以到此要回頭了,或許有個警示作用!
我們看到了十八羅漢洞禁止進入的黃布條,可是路跡甚為清楚,好奇心起,決定進入看看!一路上「禁止進入」牌示沒幾步就看到,難道十八羅漢洞損壞的這麼嚴重!來到十八羅漢洞鐵欄杆處,確實什麼都看不到了,這一片自然奇跡已成歷史,從人間消失!每一個洞都是「禁止進入」標示,一大片突出地形的洞穴已因地震消失,往下看,儘見大石,不禁欷噓!明月窟、流星岩是否還在?從十八羅漢洞過去已不可行,不知狀況如何?網路上寫的奇觀大概只能從多林過來才可看到,事實如何,實在不敢抱予厚望!希望它們還在!
上到回頭嶺,休息片刻,決定往大凍山走,一路上坡,到達「三角休息處」,感覺步道上的碎石增加了,是颱風、暴雨、地震、地形變化,還是其他原因?今天人較少,不像以前「車水馬龍」,都是阿里山公路35K崩塌闖的禍!當年的「頂湖五指連峰」,從頂湖上霹靂山,走大凍山,縱走芙蓉山,下頂湖,不知還通否?
霧氣漸濃,擔心雨勢擴大,不上大凍山,直接步出頂湖,下到平地,心情較平順。走了頂湖步道,在一民宿處享受一頓「豐盛」午餐,優哉游哉享用這號稱「小瑞士」的一切!然後走「焙仔桶林道」四公里,出頂石桌遊客中心,取車揚長而去!這一趟「石桌-霹靂山-大凍山」之行,幾乎把大凍山附近步道、林道全部走過一遍,除了登頂大凍山外!1010908 石桌登頂霹靂山、大凍山 @ 昆哥部落格(週六網路登山隊)(阿里山的天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baz6RO
-------------------
石卓地区の石頭公
葉南顯
嘉義縣
大台湾旅行ネット https://bit.ly/386iN6G
  阿里山の石卓地区は(ある人は石棹地区だと言って)、その名前の由来は一段の伝奇的なストーリがありました、伝聞によると昔ここに一つの奇石があって、形は1枚の四角いテーブルに似ていて、その上にまた一つの明らかな足跡があって、そしてここの住民は仙人が石の机の上に足跡を残したことと認めたので、そのため石卓の地名を得ました。
  もう一つの伝説によると毎回台風と地震が発生する前に、この石の机は音を出して住民に警告して、しかしこれは事実なのか考証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ですが、但し現在の石の机はすでにもとの位置に置いていないで、原因は近くの住民が家を改築する時にうっかりこの石の机を掘って他の場所に移したのです、後でこの石を今の場所に持って来て、石頭公(石の神様)として祭って、石卓の地名の伝説の一つの直接証拠にもなって、でも現地の住民達の話によるとこの石の机は多分原物ではないらしい、また上の足跡は本当に仙人のか?観光客は自分で観察して判断していただきたいと思います!
  石卓も阿里山の台18線道路の中継地区で、また数本の道路がここで合流しています、例えば奮起湖と太和瑞里地区及び邦達地区行きの169番の県の道路、また光華地区行きの159乙の県の道路があるので、阿里山の途中の一時休憩できる場所と言えます、もちろん道の側に飲食と特産物の店もあって、次回に阿里山へ旅行しに来たとき、石卓で休憩して食事を食べて、そしてこの伝説の石頭公(石の神様)を参拝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写真:伝説の中の仙人の足跡があった石は、地元の人に石頭公として祭られています。
【文章/写真 大台湾旅行ネットTTNewsの記者 謝燕豪】
上記の内容は下記の中国文の文章を翻訳したものです、もしもその中で何が間違いがありました場合は中国文の解釈を基準と致します。
  阿里山石桌地區,也有人說是石棹地區,但不管是哪個桌,其由來倒是有著這麼一段傳奇的故事,傳說早年在這個地方有一塊奇石,形狀方正就像是一張方桌,而其上有一個明顯足跡,傳說是仙人所遺留在石桌上的腳印,石桌因此得名。
  另有一個傳說是每次只要發生颱風和地震前,這塊石桌就會發出聲響警告居民,但事實與否,尚有待考查,只是目前石桌已不在其原本之位置,原因是附近的居民在房舍改建時不小心將其挖起移位,後來才迎回以石頭公祭奉,也成為石桌成名之傳說的一個直接證據,但根據當地居民表示,這塊石桌極有可能已然不是原物,還有上面到底是不是仙人的腳印?遊客都可以親自來觀察和鑑定一下囉!
  石桌也是阿里山公路台18線的中繼點,尚有多條公路在此交會,包括通往奮起湖和太和瑞里地區及另一頭達邦地區的169縣道,還有通往光華地區的159乙縣道,堪稱是阿里山的中途休息站,當然路旁也都是餐飲特產店,下次來到阿里山旅遊,可以選擇在石桌休息和用餐,順便看看這具有神話傳說的石桌石頭公喔!
撰稿攝影/謝燕豪
圖:傳說上有仙人腳印的石塊,如今被當地人以石頭公祀奉。
大台湾旅行ネット https://bit.ly/386iN6G
-------------------
阿里山石桌地區,也有人說是石棹地區,但不管是哪個桌,其由來倒是有著這麼一段傳奇的故事,傳說早年在這個地方有一塊奇石,形狀方正就像是一張方桌,而其上有一個明顯足跡,傳說是仙人所遺留在石桌上的腳印,石桌因此得名。
  另有一個傳說是每次只要發生颱風和地震前,這塊石桌就會發出聲響警告居民,但事實與否,尚有待考查,只是目前石桌已不在其原本之位置,原因是附近的居民在房舍改建時不小心將其挖起移位,後來才迎回以石頭公祭奉,也成為石桌成名之傳說的一個直接證據,至於上面的到底是不是仙人的腳印?遊客可以親自來觀察和鑑定一下囉!
  石桌也是阿里山公路台18線的中繼點,尚有多條公路在此交會,包括通往奮起湖和太和瑞里地區及另一頭達邦地區的169縣道,還有通往光華地區的159乙縣道,堪稱是阿里山的中途休息站,當然路旁也都是餐飲特產店,下次來到阿里山旅遊,可以選擇在石桌休息和用餐,順便看看這具有神話傳說的石桌石頭公喔!大嘉義旅遊網 - 提供大嘉義地區旅遊新聞、美食餐廳、及民宿飯店住宿訂房資訊 https://bit.ly/3uSRd6w
-----------------
阿里山石桌地區,也有人說是石棹地區,但不管是哪個桌,其由來倒是有著這麼一段傳奇的故事,傳說早年在這個地方有一塊奇石,形狀方正就像是一張方桌,而其上有一個明顯足跡,傳說是仙人所遺留在石桌上的腳印,石桌因此得名。
另有一個傳說是每次只要發生颱風和地震前,這塊石桌就會發出聲響警告居民,但事實與否,尚有待考查,只是目前石桌已不在其原本之位置,原因是附近的居民在房舍改建時不小心將其挖起移位,後來才迎回以石頭公祭奉,也成為石桌成名之傳說的一個直接證據,但根據當地居民表示,這塊石桌極有可能已然不是原物,還有上面到底是不是仙人的腳印?遊客都可以親自來觀察和鑑定一下囉!
石桌也是阿里山公路台18線的中繼點,尚有多條公路在此交會,包括通往奮起湖和太和瑞里地區及另一頭達邦地區的169縣道,還有通往光華地區的159乙縣道,堪稱是阿里山的中途休息站,當然路旁也都是餐飲特產店,下次來到阿里山旅遊,可以選擇在石桌休息和用餐,順便看看這具有神話傳說的石桌石頭公喔!
《石頭公現址》
位於便利商店附近,台18線轉169縣道往達邦方向之入口處旁。
撰稿攝影/謝燕豪
圖:傳說上有仙人腳印的石塊,如今被當地人以石頭公祀奉。
奮起湖石桌遊:http://6051.travel-web.com.tw
--------------------
說到石頭公,石桌這裡有一個被漢人祭拜的鄒族hamo腳印,當時這邊的漢人不相信鄒族的神,硬要把他移動,結果動的人都死了,他們後代之後就相信hamo的腳印,還祭拜他,不是鄒族祭拜的唷,因為鄒族不會這樣祭拜hamo
---------------------------

後面有骨骸金斗或是凸起來小山丘大概是萬善公 不過大部分都是伯公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933006136980420/permalink/2890394904574867/

2021-03-04_1149232021-03-04_114858106531310_725911174860766_5720750674564501681_o


18581462_1659814927380775_4540082214467907992_n
【生番獵人頭的敵首棚】似乎是早期地基主、有應公、萬善爺、百姓公、聖公媽等一些小廟(原型)改建前的原貌。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9619641766333/permalink/388016919204467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