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 (州轄市)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800px-新竹公會堂800px-Shinchiku752px-新竹郵便局800px-新竹市森林公園新竹州圖書館02


1907總督府預定地 
上圖照片為臺灣總督府預定興建腹地
在尚未興建總督府時設置「臺北跑馬場」 
腹地內原有陳、林兩姓宗祠皆遷移至大稻埕
正中央留存建築為「陳氏宗祠」
基地內設有氏屋、武德殿、臺北跑馬場
體育俱樂部及兩座標準網球場
左側可見兩層樓尖頂建築為「民政長官官邸」 
拍攝視角可能為第一代臺灣銀行樓頂上
(照片為建築雜誌21輯245號/明治40年5月)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466035573522369/permalink/4284220035037238/

251442851_256512203100897_4462942472957899569_nFireShot Capture 177 - (1) 達觀情懷繫北台 - Facebook - www.facebook.com


町名改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町名改正,是指行政區重編的町名變更。在台灣專指各大都市在台灣日治時期實施的行政區劃改革,本質為移植日本內地的一連串措施,將台灣自明清時期以來的線性街道命名方式,改為日本特有的町。1919年4月首先在臺南市實施,1920年實施市制後,依序在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基隆市、嘉義市、新竹市、屏東市實施町名改正。
另外,除了上述實施町名改正的城市,在一些規模較小的市街也公布町名,但其僅是地方的通稱,並非正式的行政區劃。
町名改正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dUHo2b


市區改正是日治時期1920、1930年代,日本政府推動的都市計畫,在台灣主要的城市、街鎮進行道路拓寬,拓寬後的街屋增設騎樓,立面重建。街景有別與清代漢人閩南式街屋。由於市區改正的街道都是街鎮市區重要的街道,"光復"ㄌㄨㄣˊㄒ一ㄢˋ後,多半被命名為"中山"路、中正路,有一位朋友,不想直呼"偉人"們的名號,戲稱改正的街。
彰化座 - 貼文 | Facebook https://bit.ly/2ZWhQJP

16195292_1416835008349450_5837449459452419561_n16195971_1416835005016117_5219277177474660636_n16142476_1416835011682783_8604184440917004249_n16195770_1416835001682784_4633049135737377560_n

市街改正 | 雲林國家文化記憶庫


untitled (ntl.edu.tw)

2021-03-01_0824422021-03-01_082449

untitled (ntl.edu.tw)


此幀照片為都市重劃之後的臺中市街道。
首任的臺灣民政支部長兒玉利國就任之後,認為清代末期「臺灣省城」是依照古代城池的舊有思維來興建,因而有城牆、城門等建物,根本不適合現代化都市的規模,為了改善都市景觀,並將臺中建設成現代化都市,兒玉利國決定要摒棄原有「臺灣省城」的規劃,改以「圓形放射道路」作為新都市的設計藍圖,在都市中心作為公園預定地,並以公園為中心,放射出16 條道路。在兒玉利國的計畫中,這種「圓形放射道路」類似於法國巴黎的都市計畫,而其中公園的位置,正是巴黎「凱旋門」,但此一計畫並未被採行,在明治29 (1896 )年時,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派遣英國籍顧問巴爾頓(W. K. Burton)來到臺中,為改善都市衛生做考察。
1896年11 月間,巴爾頓和民政局技師濱野彌四郎提出《臺中市街區劃設計報告書》,規劃出「棋盤式」街道。其後,濱野彌四郎在綜合巴爾頓的報告書之後,又提出一份《臺中市區新設》的建議書,其中提及:「公園可慰勞精神心靈、培養清心氣息,必成為不僅是健康上必要者,一旦在人口稠密處發生祝融之災,在無空地之市街可成為老弱避難、搬運貨資之安全舒適場所,所以大型公園必設一處。」依據《臺中市區新設》的建議書,在明治33(1900)年由臺中縣公告第五號公布了「臺中市區改正圖」(1900年2月5日,臺灣總督府檔案第494冊4-2號)。這是第一份正式的市區改造計畫,圖中將公園設於城市的中心,而街道也呈棋盤狀分布,正是現今臺中市區的都市計畫藍圖。(詳見《日月湖心:臺中公園的今昔》)
《日月湖心:臺中公園的今昔》日治時期的臺中市街道鳥瞰圖 | 臺中學資料庫 https://bit.ly/305vtpP

003_2_p95_0 (1)

日治時期臺中市街鳥瞰圖 | 臺中學資料庫


2021-03-01_0814221909-嘉義市區改正圖-1024x6232021-03-01_0814042021-03-01_081357康熙年間諸羅縣治圖

嘉義的街道走讀:從歷史空間到生活風景
市區改正 – ChiayiWiki https://bit.ly/3b22FVG
「街道並不是一條扁平的線,而是一個流動的多孔性空間。在街道上我們穿越各種空間的介面,街道的邊緣不再被認知為建築的立面,而是各種空間與空間、人與空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不論是小巷內的角頭廟或老街屋、新店面,街道空間隨著時間不斷變形且相互滲透。那街道的觸感、氣味與聲音,也銘記在我們的身體感官。」
街與境:諸羅城的紋理
嘉義市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街道,可追溯西元1704年建城之初,在諸羅城內連接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所形成的兩條街道。在康熙年間的諸羅縣志圖中,可見連接城門的這兩條街道旁,有連續緊密的街屋排列,街道交會處可見「十字街」地名,約位於今日公明路與吳鳳北路交叉路口。
圖:康熙年間諸羅縣志圖可見「十字街」
圖:康熙年間諸羅縣志圖可見「十字街」
根據石萬壽教授所著《嘉義市史蹟專輯》一書中對於清代城內市街發展過程的描述,諸羅城從康熙建城到乾隆年間的市街發展,主要從城門的內外,發展出內街、外街的系統,特別是在西門外已延伸至今日的國華街,可見當時西門外市街發展的熱絡。同治年間,城內的街道系統更明顯成長,迄至光緒末年,城內出現各種群聚特定行業的街道,如米街、打鐵街、戲館巷、五皂館巷、總爺街…等,從這些「街道名稱」展現出當時城市街道生活的豐富樣貌。
清代的諸羅城,歷經數次民變,林爽文事件之後更因此改名為嘉義,因應變局挑戰,城市街道的內部結構,結合了從移民社會發展出來的「角頭廟」與「境」的民間社會組織。因此,清代的街道在有機形式的蔓延發展之外,更內化了這些深層的生活領域與信仰圈結構,這些發展脈絡讓街道的文化意義不僅只是線狀空間的延伸,更形塑了地方社群的自明性。
隱沒與創新:市區改正後的街道
清代發展將近三百年的街道系統,在進入日治時期之後,遭逢1906年的梅仔坑地震,巨大天災之後立即啟動的市區改正計畫,讓原本嘉義城的街道更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圖:明治42年《嘉義市區改正圖》(1909)
圖:明治42年《嘉義市區改正圖》(1909)
2007年我在製作一張文化地圖的疊圖過程中,驚喜地發現市區尚存許多改正前的舊城街道。實際走訪許多舊街如今已成小巷,但卻不難發現,這些狹小巷弄兩旁的街屋,其實大多正面朝向這些早期發展的巷弄空間。穿梭這些街道巷弄,猶如走入諸羅城的歷史,現代生活與傳統街巷以幽微又神秘的方式,悄然如常地運作著。
圖3:《散步諸羅城之小巷慢遊》地圖(2007,嘉義市人文關懷協會出版)
圖3:《散步諸羅城之小巷慢遊》地圖(2007,嘉義市人文關懷協會出版)
市區改正的新秩序主導了城市街道的發展模式,舊城紋理隱沒於街廓之中。街道上的新建築,展示著西洋歷史式樣的立面,加上日漸普及的木造建築,皆成為建構嘉義街景新貌的重要元素。而隨著市區改正開闢,那連接車站、噴水、市役所、嘉義公園與神社的「大通」(今中山路),則正式成為新時代嘉義最繁華的街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嘉義市的部份街道,為配合當時政府促進城市觀光發展的政策,基於美化與消費需求,針對可提供消費者逛街時遮陽避雨的「亭仔腳」(騎樓)設計,特別劃設部份街道進行設置推動。時至今日,若在嘉義市的公明路、光華路仔細觀察老街屋的騎樓,亦不難發現那風格別緻的騎樓柱,仍留存了當時嘉義市街上的遊逛風景。
空襲嘉義:街景的戰爭記憶
在日治時期歷經數十載經營,嘉義市好不容易在台灣西部建立起蔚為指標城市的街道景觀,無奈因無情的戰爭因素而蒙受打擊。二戰末期的空襲,重創了嘉義市,最繁華的市中心幾乎毀去過半。看過戰後初期大通街景之蕭條,不禁唏噓那市街曾經傲人的繁華璀璨盡沒於戰火灰燼。
戰後嘉義市的復甦迅速,大通、二通受空襲破壞的區域,因仍具有重要消費街道的區位角色,地主們紛紛快速蓋起了新的房子重新營業。故因空襲之故,此區建築物幾乎均為戰後所建,至今仍可見一些連棟木造街屋,為此區當時常見之「販厝」建築類型。
二通在日治時期亦稱「本島人街」,顧名思義是以本島人為經營與消費主體的商業街道。戰後二通改名為「中正路」,熱鬧繁華依舊,各式山產、平原物產、戲院、市場…等,都曾是這條商業街道上熱絡交易的活力來源。然而,數十年的時代變遷,在種種內外因素衝擊之下,二通也逐漸陷入發展停滯、閒置店面不斷增加的狀態,近年雖曾推動形象商圈、造街等方案試圖振作,但均未能帶來具體成效。
街道上的人們:走過一條街的日常
2017年我策劃了一場街道觀察工作坊,以二通為主角,用最簡單直白的方式,將二通從頭到尾走一遍。在正式進行街道走讀之前,我們也讓學員先畫出並講述自己對於二通的記憶,以作為走讀之前的暖身與走讀之後的對照。全長大約兩公里的路程,我們分兩個半天走完,過程中也請學員紀錄所見,並在課程最後集體拼貼成一張街道大地圖,個別分享觀察心得之外,也開始發掘自己與街道關係的轉變。
圖:工作坊學員分享二通街道觀察心得
圖:工作坊學員分享二通街道觀察心得
二通的街道走讀經驗是相當獨特的,我將它形容為「切片式」的城市空間觀察。歷史在二通的街道上留下許多令人玩味的痕跡,猶如閱讀城市在每個不同生命階段的紀錄。走過一條街,我們穿越了城市的歷史,穿越了時代的興衰,穿越了常民的生活百貌。
所謂城市的紋理,正是如此新舊並存。香港學者郭斯恆在《我是街道觀察員—花園街的文化地景》一書中,重讀街道上那些原本看似平凡無奇的小販生活,原來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生活智慧與生存技巧。這些「發現」也指出所謂的地方特色,其來源有時正是這些街道上的日常。當人們真正意識到「街道是生活的劇場」,也才能發現身為街道上主角的我們,其實也正在創造那獨一無二的生活風景。
1909年(明治42年)嘉義市區改正圖
2017-07-07Posted in 地圖文本, 城市簡史Tagged 嘉義城, 市區改正LEAVE A COMMENT
圖:西元1909年(明治42年)的嘉義市區改正圖。(Source:嘉義百年歷史地圖)
距離三年前(1906年)那可怕的大地震已有一段時間,日本政府密集地公佈了許多新的法令、計畫,整個嘉義城蠢蠢 欲動,一個新時代的氛圍正在萌發。
地圖上的區域名稱,仍是以「嘉義城」的方位,以及四個城 門的「內、外」,來做為命名依據。
日本政府的嘉義廳選擇設在清代的內教場,那是「公有地」 較多且集中的場所,日後大多數的政府機關、公有宿舍也都 設在此處。
一些有意思的地點出現了。那個新的圓環(中央噴水池預定 地)週邊出現許多新的建築:郵便局、俱樂部、台灣銀行、 衛生公館,還有嘉義商人們集資創立的「嘉義銀行」,以及 沒有被標記出來的嘉義旅館。
地圖上有兩個市場,但不是東市場、也不是西市場。一個市 場在東市場的預定地上,另一個市場在陳澄波老家新店街尾 那邊。這一年陳澄波十五歲,剛從二通本島人街的「嘉義公 學校」(約位於今日興中市場位置)畢業,他父親也在這一 年過世。
嘉義自此朝向現代化都市展開,舊城紋理隱沒於街巷生活中 ,幻化為無形之城。
1909年這是嘉義城最後的身影,它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市區改正 – ChiayiWiki https://bit.ly/3b22FVG


臺灣日治時期都市計畫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臺灣日治時期都市計畫,是指日治時期在台灣各地實施的都市計畫,總計有72處(清水、梧棲、沙鹿合併為新高港),總面積約52,500公頃,總計畫人口約326萬人[1]。臺灣第一個公告的都市計畫,是明治33年1月公布的「台中市區設計圖制定」,但同年八月的「台北市城內市區計畫」則是第一個實行的都市計畫,最晚公告的則是1943年的善化都市計畫和白河都市計畫[2]。
近代都市計畫的概念於19世紀起源於歐洲,是為了因應工業革命造成的快速都市化,特別是始於1850年代改造巴黎的奧斯曼計畫,影響了許多城市的空間發展,開闢興建下水道、開闢道路、圓環並形塑街道立面。日治時期在台灣也引進了近代都市計畫制度,改造台灣傳統的城市空間。以寬敞筆直的道路、圓環、公園等公共設施,以及對建築物設置的規範,取代以往道路曲折狹窄,且衛生環境不佳的空間。
「都市計畫」一詞,要在1936年《臺灣都市計畫令》公告後才正式確立,其前身為「市區(街)改正」和「市區計畫」。市區改正僅是應急、局部性的都市改造措施,在考量市區整體發展後,逐步由市區改正演變為市區計畫,之後再進一步成為都市計畫。《臺灣都市計畫令》公布後實施的都市計畫僅21處。雖然部分都市計畫因戰爭時期並未全部實現,但仍對至今的都市計畫影響深遠。這些計畫跟法令在戰後仍持續沿用,直至1964年公布《都市計畫法》後,才廢止《臺灣都市計畫令》。
相較於日本其他地區,日本本土在1919年制訂《都市計畫法》,朝鮮則於1934年公布《朝鮮市街地計畫令》[3]。
臺灣日治時期都市計畫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EJWTq
計畫劃定
根據1937年的《關於市街地樹立都市計畫標準之規定》,應擬定都市計畫的市街地有[4]:
州、廳所在地
郡役所所在地
集團戶數在千戶以上者
因修築港灣、設置工業區、鐵道車站所伴生之新市街計畫
人口增加率顯著者
因遭受災害需復舊者
具有溫泉、海水浴場、史蹟、遊覽地區者
市區改正
日本治台初期,亟需改善臺灣市街的公共衛生,陸續針對上下水道、建築設計,與土地徵收制定了相關規範。此時期對城市的改造稱為市區改正,特別針對改善道路和衛生環境,規模較全面者則稱市區計畫。初期由各地方政府設置市區計畫委員會,如台北、基隆、台南市區計畫委員會;後來在1910年由總督府統一設置市區計畫委員會,由中央審議市區計畫。
1899年8月,臺灣總督府以台北為重點,對臺灣的大城市採取約五年的建設計畫,名曰「第一次市區改正」,該計畫以舊有道路的改進與新設道路的擬定為主。以台北為例,該計畫訂定了拆除臺北城牆的計畫,並整建西門町作為日本新移民住宅。1901年,總督府公告第二次市區改正計畫公告,除了台北市之外,還將重點移往台中為主,該計畫實施地區為臺北南門城外與東門附近一帶外,也開發台中車站等周圍地區。這兩次改正計畫均以水溝與基礎道路改善為重點,其目的為應付日本新移民。
較完備的市區改正為1905年8月,計畫不但包含台南等大城市,也有人口容量的設計。1917年止,臺灣有20個市街庄進行市區改正。
都市計畫
由於都市快速發展,原先的法令已不敷使用,於是總督府在1921年成立「特別調查委員會」,以沿用日本內地的「都市計畫法」為目標,但並未成功;後來在1934年成立「都市計畫法施行準備委員會」,並在1936年公布《臺灣都市計畫令》和施行細則,於隔年實施。都市計畫令中,首創使用土地使用分區與特定專用區(原文為地域制、地區制)管制,劃定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以及美觀地區、防火地區、風景地區、風紀地區等類別[4]。
在總督府內設有「臺灣都市計畫委員會」,負責都市計畫的調查與審議,在1940年因為受戰事影響,將都委會分為中央及地方,在州廳內的地方都市計畫委員會,可直接決議一般都市計畫的新訂與變更,特別者再交由中央都市計畫委員會決議,唯一的例子為新高港附近都市計畫
臺灣日治時期都市計畫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kEJWTq

426px-臺灣都市計畫一覽圖800px-Tainan_Urban_Planning_1911 (1)2021-03-01_0811452021-03-01_081136


台北市地圖-台北舊城區+台北城的人文風貌/昭和七年(1932)的《台北市街圖》/臺北市都市計畫相關地圖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qZGgOi
----------------------------------
台灣博覽會紀念台北市街圖/日治時期臺北市區工商地圖/1928年臺北市職業別明細圖/台灣博覽會鳥瞰圖/臺灣時事新報社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r5bR1d
-----------------------
臺北府城/論臺北城的殖民現代性-以市區改正與新興建築為觀察核心/土目潘賢文/空間視覺化與現代治理性:以日治時期台北都市型態演變為例/德式都市規劃經日本殖民政府-對台北城官廳集中區之影響/1683-1860滿清前期漢人的墾殖/畲民之間-帝國晚期中國東南山區的國家治理與族群分類/臺灣漢人之堂號-兼論閩南人與客家人堂號之差異/台北客家史/台灣福佬客與客家人之分佈研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s://bit.ly/3kEcKeD
-------------------------------
三線路,又稱為三線道路,是指台灣台北在日治時代初期興建的4條市區主幹道路,主要利用台北府城城垣拆除後的空間,在城牆原址上改築由安全島分隔成3個分隔道的道路,因而得名。其分為東南西北四段,依序大致等同於今之中山南路、愛國西路、中華路、忠孝西路。
三線路沿路設置行人步道,步道和安全島上種植樹木,因景觀秀麗而有「東方的小巴黎」之稱。而日本統治當局延續前清時期的規劃,將原台北城區域做為總督府、總督府法院、台銀總行、台電本社等高階政府機關及國策企業的中央辦公區,三線路除了是原台北城區域的邊界之外,也構成今日台北市區道路系統的最初骨幹。
1930年代,台灣興起自由戀愛的風氣,當時三線路人車稀少,是情侶約會散步的好地方;而台語流行音樂的著名作詞家周添旺所寫的《月夜愁》歌詞中,亦提及了年少女子於三線路等待無緣愛人的淒美故事,也反映那個時代的台灣社會狀況。 都市更新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線路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q0Cjrj
--------------------------------------
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sAiDMD


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456px-Map_of_Taiwan_19012021-03-01_080639

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劃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Microsoft Word - 015_048_江寶釵.doc (twcenter.org.tw)

2021-03-01_082133

Microsoft Word - 015_048_江寶釵.doc (twcenter.org.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