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的《美國哥特式》(American Gothic)背後的真正含義,已經讓幾代人都迷惑不解。 我們都熟悉這張作品:在一幢哥特式的木房子前,一對如同夫婦、面容陰冷的愛荷華州農民筆直地站立。 木房子的建築風格是維多利亞哥特式簡化版本,在當時的美國鄉村十分流行,作品也因此得名。格蘭特·伍德 美國哥特式 布面油畫 1930年
這幅作品完成於1930年的大蕭條時期。 當時的美國藝術家們拒絕歐洲現代主義藝術的影響,深入鄉村地區創作現實主義作品,強調一種樸素的真實。 這種風格後來被稱為地方主義(Regionalism)。 在今年2月,倫敦皇家美術學院在展覽"蕭條之後:美國20世紀30年代繪畫"上即展出了大量美國地方主義藝術家的作品。畫中女人眼睛微微地眯起,皺著眉頭看向一邊。 她的表情令人難以琢磨,似乎很悲傷,又似乎煩躁或者是堅忍。 她垂下的一绺頭髮,和她整潔、刻板的清教徒形象形成了些許的衝突。 畫中的男人看起來則十分警惕,他像一個武士一般手持著乾草叉,似乎隨時準備和入侵者戰鬥,來保護他身邊的女人。格蘭特·伍德的妹妹娜恩從來沒有和畫中的男人合影,也和他沒有任何關係 在一次驅車旅行中,伍德無意間發現愛荷華州埃爾頓鎮上的這座房子。 他立刻獲得了靈感並要「找到兩個嚴肅、正直的人物來搭配這座房子」。 因此,《美國哥特式》這幅作品從一開始就是敘事性的,是和現代主義背道而馳的。在《美國哥特式》中,兩個模特是分別繪製而成的,也沒有站在實景之中。 畫中的男模特,其實並不是一個農民,而是畫家的一位富有的牙醫朋友。 畫中人物的服裝是伍德親手挑選的:女子的衣著非常老式,讓人體會到懷舊的味道。 此外,他們的臉,尤其是女人的臉,就像哥特式建築尖尖的屋頂一樣,被變薄和拉長。 仔細感覺的話,還能夠感到一絲死亡的氣息,彷彿畫中人物成為墳場裡的墓碑。 女子的黑色上衣和罩在外面的印花圍裙,以及男子的黑色外套,都暗示著這種氣息。 還有,木屋的門窗都是關閉的,在這樣晴朗的天氣中也顯得十分反常。就像盧浮宮的《蒙娜麗莎》一樣,《美國哥特式》無疑是芝加哥藝術學院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儘管伍德藝術的本源仍然是歐洲傳統繪畫,但他和其他地方主義藝術家所做的,是盡可能從歐洲文化殖民主義中把美國的本土藝術解放出來。 在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出現之前,這是美國爭取藝術獨立的一次重要的嘗試。 而儘管《美國哥特式》已經成為一個美國文化符號,地方主義繪畫卻未在美國藝術史上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2021-02-22_142222

1930年8月,伍德在Iowa南部的一個小鎮看到一所頗具哥特式風格的房子,它建於1880年代,有五個房間。 此建築物的緊湊和堅實的設計,尤其是閣樓上的哥特式窗戶,給伍德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想像著一個農夫和他的女兒站在房子前面,然後拍下這個房子的照片帶回了他的工作室。 他請他62歲的牙醫和他30歲的妹妹作為畫中人物的模特,並讓他們穿上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的衣服。 雖然在畫中兩人是站在一塊的,但實際上這兩個人物是在不同的場合下完成的。

499px-Grant_DeVolson_Wood_-_American_Gothic (1)2021-02-22_1454572021-02-22_145449Grant_Wood800px-Daughters_of_Revolution (1)

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1891年2月13日-1942年2月12日),美國畫家,出生於艾奧瓦州阿納穆斯。1930年因創作《美國哥德式》油畫而一舉成名,[1]該作品也是美國藝術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2]也是為數不多的公認的文化標誌之一,與李奧納多·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和愛德華·孟克的《吶喊》相提並論。[3]畫中體現了美國農民莊嚴自豪。他的靈感來自於古老農舍的哥德式窗戶,但畫中人物的臉是此畫舉世矚目的地方。 格蘭特·伍德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2P3Ra7P


d172fb066b494d829fe4cf649205a7dfdf379ef79e684308b641d8b08e4959ae_th4644088eea6f414ebf06e0889776a6d1_thec81023db8854dbd8f93fcfb6e3b1486_thd172fb066b494d829fe4cf649205a7df_th

許景怡:一個文化符號的誕生——格蘭特·伍德和他的《美國哥特式》 
许景怡:一个文化符号的诞生——格兰特·伍德和他的《美国哥特式》 https://bit.ly/2ZA1czm
一幅畫可不可能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即使它溫和地諷刺了美國小鎮中"簡單而體面"的價值觀。 或者,像普通人認為的那樣,這是一種直白的諷刺,嘲笑了瀰漫在美國中西部村莊中的排外情緒。
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的《美國哥特式》(American Gothic)背後的真正含義,已經讓幾代人都迷惑不解。 我們都熟悉這張作品:在一幢哥特式的木房子前,一對如同夫婦、面容陰冷的愛荷華州農民筆直地站立。 木房子的建築風格是維多利亞哥特式簡化版本,在當時的美國鄉村十分流行,作品也因此得名。
格蘭特·伍德 美國哥特式 布面油畫 1930年
這幅作品完成於1930年的大蕭條時期。 當時的美國藝術家們拒絕歐洲現代主義藝術的影響,深入鄉村地區創作現實主義作品,強調一種樸素的真實。 這種風格後來被稱為地方主義(Regionalism)。 在今年2月,倫敦皇家美術學院在展覽"蕭條之後:美國20世紀30年代繪畫"上即展出了大量美國地方主義藝術家的作品。
畫面中引人注目的一男一女,可能是一對夫婦,也可能是一位沉默寡言的父親和他極受寵愛的女兒。 畫家伍德的妹妹,同時也是畫中女模特的娜恩·伍德(Nan Wood)堅持認為,這是一對父女,只不過年齡差距看起來不那麼明顯。 這種人物關係,體現一種微妙的矛盾。 事實上,這幅畫所展現的場景絕不是真實的——一切都是巧妙的安排。
同畫中凝視著觀眾的男人形象不同,畫中女人眼睛微微地眯起,皺著眉頭看向一邊。 她的表情令人難以琢磨,似乎很悲傷,又似乎煩躁或者是堅忍。 她垂下的一绺頭髮,和她整潔、刻板的清教徒形象形成了些許的衝突。 畫中的男人看起來則十分警惕,他像一個武士一般手持著乾草叉,似乎隨時準備和入侵者戰鬥,來保護他身邊的女人。
這一看上去魔鬼式的主題,為作品蒙上了矛盾性的、不安的喜劇色彩。 沒有它,整幅作品的情緒會少很多戲劇性。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美國哥特式》都不是現實主義的,而是藝術家精心的佈置。
首先,格蘭特·伍德的妹妹娜恩從來沒有和畫中的男人合影,也和他沒有任何關係 在一次驅車旅行中,伍德無意間發現愛荷華州埃爾頓鎮上的這座房子。 他立刻獲得了靈感並要「找到兩個嚴肅、正直的人物來搭配這座房子」。 因此,《美國哥特式》這幅作品從一開始就是敘事性的,是和現代主義背道而馳的。
格蘭特·伍德在20多歲時曾經在當時的前衛藝術中心巴黎和慕尼黑學習繪畫。 他對現代主義繪畫十分熟悉,也曾經以印象派的風格創作。 但當伍德回到了美國之後,他很快地拋棄了在歐洲所得的現代主義繪畫技巧和手段。 他的創作受到了15世紀佛蘭德畫家凡·戴克那細緻的寫實繪畫的影響,又加入了個人的性格與色彩,從而投入到美國地方主義繪畫的潮流之中。 儘管伍德藝術的本源仍然是歐洲傳統繪畫,但他和其他地方主義藝術家所做的,是盡可能從歐洲文化殖民主義中把美國的本土藝術解放出來。 在抽象表現主義繪畫出現之前,這是美國爭取藝術獨立的一次重要的嘗試。 而儘管《美國哥特式》已經成為一個美國文化符號,地方主義繪畫卻未在美國藝術史上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伍德一定在巴黎學會了所有利用室外光線繪畫的技巧,但在《美國哥特式》中,兩個模特是分別繪製而成的,也沒有站在實景之中。 畫中的男模特,其實並不是一個農民,而是畫家的一位富有的牙醫朋友。 畫中人物的服裝是伍德親手挑選的:女子的衣著非常老式,讓人體會到懷舊的味道。 此外,他們的臉,尤其是女人的臉,就像哥特式建築尖尖的屋頂一樣,被變薄和拉長。 仔細感覺的話,還能夠感到一絲死亡的氣息,彷彿畫中人物成為墳場裡的墓碑。 女子的黑色上衣和罩在外面的印花圍裙,以及男子的黑色外套,都暗示著這種氣息。 還有,木屋的門窗都是關閉的,在這樣晴朗的天氣中也顯得十分反常。
畫中模特重新聚首在作品面前 圖片:波士頓日報
關於這幅畫中的喜劇色彩,伍德本人給出了一個看起來矛盾的說法:"它充滿了諷刺,因為任何現實之下都會有諷刺。 "而正是這種模糊與矛盾讓這幅作品成為了最具代表性的美國文化符號,也讓它被世人不厭其煩地模仿和複製。 作家、現代主義藝術收藏家格特魯德·斯坦恩(Gertrude Stein)認為伍德是第一流的美國畫家,並評論《美國哥特式》"帶有一種毀滅性的諷刺"。 相反,以克萊門特·格林伯格為首的批評家們,對伍德卻近乎無視。 格林伯格甚至說伍德是「我們時代最粗俗的畫家之一」。
就像盧浮宮的《蒙娜麗莎》一樣,《美國哥特式》無疑是芝加哥藝術學院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然而在一開始,博物館官方也並沒有看好這幅作品,甚至形容畫中人為「一對滑稽的活寶」。。
隨著大眾傳媒逐漸佔領世界,這對畫中人也開始頻頻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電視廣告到各種情景戲劇,從戶外的各種招貼到報紙上的插圖插畫。 據統計,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美國總統和第一夫人的臉,未曾被移至到這幅畫中。 就在近期的英國《旁觀者》(Spectator)雜誌之中,總統特朗普和其夫人就被面無表情地移至了燃燒著的木屋和穀倉之前。
英國 《旁觀者》 雜誌對特朗普的調侃 圖片:spectator

當然,對《美國哥特式》這幅作品的改頭換面,也並非都是調侃性質的。 戈登·帕克斯(Gordon Parks)於1942年拍攝的《黑人女清潔工埃拉·沃森》,就非常嚴肅地用對《美國哥特式》的重新演繹,批判了美國社會對非裔群體的不公現象。 這幅照片後來成為《華盛頓郵報》的封面圖片,而帕克斯後來也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裔先鋒電影導演,並在1984年導演作品《為奴12年》(12 Years a Slave)。
戈登·帕克斯 黑人女清潔工埃拉·沃森 攝影 1942年
這就是《美國哥特式》獨特的魅力所在,它一直在眾生心間挑起強烈的共鳴,讓每一代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並樂此不疲
许景怡:一个文化符号的诞生——格兰特·伍德和他的《美国哥特式》 https://bit.ly/2ZA1czm

2021-02-22_152918df379ef79e684308b641d8b08e4959ae_th (1)


 格蘭特伍德的介紹 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1892-1942年),
  美国的哥特式 ——格兰特伍德. - ppt download https://bit.ly/3aHwY40
美國畫家。 他的很多繪畫作品逼真地描繪了他的故鄉愛荷華州的平民和農村景象。 伍德溫和的諷刺和平淡無奇的闡釋有時會引起異議。 表現在作品:《美國哥特式》(1930年),這是幅真正使他開始成名的畫作;和《革命的女兒》(1932年)中。
伍德出生於愛荷華州的安納摩薩。 他在明尼阿波利斯學習手工藝,靠打零工養活自己。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陸軍服役打斷了他在芝加哥藝術學院的學習。 繼他在愛荷華州西達拉皮茲的公立學校教授藝術后, 年,他在巴黎的朱利安學院任教。 在那裡,他受到德國表現主義藝術家的影響,但很快他就返回愛荷華州去尋找美國主題。 1933年他在愛荷華州的石頭城創立了藝術家聚居地,在那裡的幾年,他管理著一個非正式的學校。 他與愛荷華大學美術系取得聯繫,1934年後,他成為美術系的一名教授,直至去世。
伍德的其他作品有:《女人與植物》;《韋姆斯牧師的寓言》;《嫩玉米》;《打谷者的晚餐》;《農村夏日》;《石頭城》。
格蘭特伍德的介紹
3 《美國的哥特式》
4 《美國的哥特式》簡介
男人的眼睛直直地向前平視,雙唇緊閉,黃瘦的臉上表情十分嚴肅,鼻樑上一絲不苟地架著圓圓的眼鏡。 他沾滿泥巴的手裡拿著一個叉,它既代表了在農業佔主導地位的年代,農民們勤勞耕作的精神,也象徵著在19世紀男權社會中,不容置疑的男性權威和力量。 從構圖上來看,這個叉與人物橢圓形的臉和人物身後哥特式窗戶的線條相呼應。 站在他身邊的女人一副典型的維多利亞時期女性的裝扮,從髮型到服飾,甚至到表情,都讓人聯想起簡·愛。 同男人一樣,女人的表情也不苟言笑,只因那個年代的女性以嚴謹、矜持、勤勞、克己為美德。 她略微站在男人身後,眼睛看向男人,有點"唯他是聽"的意味。
5 相關背景
1928年,格蘭特·伍德去了德國慕尼克,很為那裡的哥特藝術所迷戀。 所謂的哥特式建築,主要由石頭的骨架券和飛扶壁組成。 其基本單元是在一個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作雙圓心骨架尖券,四邊和對角線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頂。 採用這種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頂重量輕,交線分明,減少了券腳的推力,簡化了施工。 由於採用了尖券、尖拱和飛扶壁等建築形式,哥特式教堂的內部空間高曠、單純、統一。 裝飾細部也都用尖券作主題,使建築風格與結構手法形成有機整體。
1930年8月,伍德在Iowa南部的一個小鎮看到一所頗具哥特式風格的房子,它建於1880年代,有五個房間。 此建築物的緊湊和堅實的設計,尤其是閣樓上的哥特式窗戶,給伍德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想像著一個農夫和他的女兒站在房子前面,然後拍下這個房子的照片帶回了他的工作室。 他請他62歲的牙醫和他30歲的妹妹作為畫中人物的模特,並讓他們穿上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的衣服。 雖然在畫中兩人是站在一塊的,但實際上這兩個人物是在不同的場合下完成的。
6 疑問?
關於畫中的兩個人物的關係,也一直是大家爭論不休的話題,到底是一對農場老夫妻還是父親和女兒? 如果是夫妻,很多Iowa農夫的妻子認為這是一副詆毀她們形象的畫作;如果是父女,那麼男人手裡拿著一把叉,到底是表示一個普通耕作的農夫,還是一個不無妒意地趕走女兒追求者的傳道夫呢? 理解為父女關係的評論家把女兒下巴和頸部的褶皺理解為「老處女的尖銳」,但也有人認為這些褶皺暗示著女兒並不像她的穿著(扣子緊緊封住脖子)那樣刻板。
7 瞭解
哥特(Goth)包含多種意思,主要有:1、哥特人的,哥特族的(指曾入侵羅馬帝國的一支日耳曼民族);2、哥特式建築的(12至16世紀流行於西歐的建築風格,以尖拱, 拱頂, 細長柱等為特點);3、哥特派的,哥特風格的(18世紀的一種文學風格,通常描述有神秘或恐怖氣氛的愛情故事);4、指字體,哥特字體的;5、指顏色,紅與黑哥特(Gothic )這個特定的詞彙原先的意思是西歐的日爾曼部族。 在18世紀到19世紀的建築文化與書寫層面,所謂「哥特復興」(Gothic Revival)將中古世紀的陰暗情調從歷史脈絡的墓穴中挖掘出來。
美国的哥特式 ——格兰特伍德. - ppt download https://bit.ly/3aHwY40

2021-02-22_1530504644088eea6f414ebf06e0889776a6d1_th (1)


當地時間5月15日,"藝術家與模特"展在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弗萊希曼畫廊展出,這次展覽將展出照片、信件等關於美國藝術的資料。 策展人伊莉莎白·博滕(Elizabeth Botten)表示:"模特對於藝術家的教育和實踐工作來說太重要了,但是我們往往對於藝術家的模特知之甚少。" 這次展覽的亮點是格蘭特·伍德的姐姐南·伍德·格雷厄姆用打字機寫出的《我肖像畫的故事》。格雷厄姆肖特 格兰特·伍德的缪斯——姐姐南·伍德·格雷厄姆_ 邻伴网 https://bit.ly/3sterhV
格雷厄姆肖特 格兰特·伍德的缪斯——姐姐南·伍德·格雷厄姆
格蘭特·伍德(Grant Wood),是一位美國畫家,出生在愛荷華州四英里以東的安納摩薩。 他的很多繪畫作品逼真地描繪了他的故鄉愛荷華州的平民和農村景象。 伍德是美國中西部地區的地區主義運動(推動美國農村主題的具象繪畫反抗歐洲的抽象藝術)的三位主要人物之一。 伍德溫和的諷刺和平淡無奇的闡釋有時會引起異議,特別是《美國式哥特》——20世紀的標誌性的繪畫形象,這是幅真正使他開始成名的畫作。
格雷厄姆肖特 格兰特·伍德的缪斯——姐姐南·伍德·格雷厄姆
在《美國式哥特》這幅作品中,女性角色以其姐姐南·伍德·格雷厄姆為原型(其中的男性角色是以伍德的牙醫為原型)。 畫中的這一女性形象長相平平,表情嚴肅,是典型的愛荷華州女人的形象,而同時這一形象又有一種永恆的神秘感,所以又被稱作是"美國的蒙娜·麗莎"。
然而很多人都對《美國式哥特》中南的形象有些詬病,據伍德的傳記作者R.特裡普·埃文斯(Tripp Evans)說道:"1930年這幅作品最開始展出的時候,有人批評說南的形象在這幅畫中顯得格格不入,那張臉畫得像是要變酸的牛奶。" 第二年,像是要對姐姐略表歉意,伍德畫了《南之肖像》,這是他最迷人的畫作之一。 埃文斯說:"這幅作品承載了他對姐姐滿滿的熱愛,他很喜歡這幅畫作,一直自己收藏著。"
《南之肖像》這幅作品描繪的是32歲的南。 她頭髮是當時時尚的微卷髮,戴著一條漆皮腰帶,身著一件白底黑色波點上衣。 最近經學者研究表明,這幅肖像畫其實大有深意。 畫面邊緣畫了一個大衛之星,又稱為六芒星,是兩個正三角形疊成的六角形。 似乎伍德故意將波點畫得很大,將南肩膀上的蝴蝶結畫成了蝙蝠型,讓南的手中握著李子和一隻小雞,好像就是要讓觀眾感到不舒服和不協調感。
畫面中的另一位模特是一隻小雞,這隻從兩元店買回的小雞似乎不止是作為南手中拿著得道具那麼簡單。 1944年,在弟弟伍德因患胰腺癌病逝的兩年後,南寫道:"格蘭特告訴我手中的小雞與我的髮色相呼應,而李子與背景色相呼應。
" 根據南的回憶:「格蘭特在繪畫的時候像著魔了一般,通常都會畫到很晚。 因此那隻小雞也適應了這種作息時間,如果在兩三點前就讓小雞去休息的話它就會吵鬧不休。 格蘭特為它在櫥櫃里做了一個窩。 這隻小雞也被格蘭特慣壞了,很挑食,如果麵包上沒有黃油、土豆泥中沒有肉醬的話它就會拒絕進食。 ”
有人會覺得那隻小雞和李子在畫面上似乎是多餘的。 而旺達· M·科恩,南的密友,也是格蘭特權威研究學者說道:"格蘭特毫無疑問很喜歡那隻小雞,他讓姐姐握著這個幼小又脆弱的生命,顯示出了姐姐的溫柔與愛心。 而將姐姐的手上畫上了一個李子,是由於歷來水果都代表了女性。 "可以說無論是小雞還是李子都代表了美國中西部的文化。格雷厄姆肖特 格兰特·伍德的缪斯——姐姐南·伍德·格雷厄姆_ 邻伴网 https://bit.ly/3sterhV

2021-02-22_1537212021-02-22_1537512021-02-22_153745


美國式哥德AmericanGothic:人物 - 【名畫檔案】

images (21)2021-02-22_1539262021-02-22_153912

美國式哥德AmericanGothic:人物 - 【名畫檔案】

Downtown Chicago's #1 Museum |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2021-02-23_1054302021-02-23_1054022021-02-23_1053342021-02-23_1053072021-02-23_1051542021-02-23_1050472021-02-23_105034

夜遊者(Nighthawks)是美國畫家愛德華·霍普的代表作-最為人所熟知的美國藝術品之一被收藏於芝加哥藝術學院-鎮館三寶/在餐廳外,城市的街都是空空如也的,在餐廳裡的三個人也沒有對對方談話或看著其他人,但都在自己的世界中迷失了。左邊的兩人是情人,背對的男人孤獨地坐著。而餐廳內的唯一一個侍應生,雖然有抬起頭來,但似乎是望著顧客們後面的窗戶。各人看似身處同一幅畫面,但又其實各自活在自己的空間中-畫作描繪了現代城市生活的苦悶、孤獨-餐廳沒有明顯的門口可以讓客人走出去,突顯了畫作的另一個主旨:囚禁與限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2021-02-23_104942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法國畫家喬治·修拉,點彩畫派作品-畫了400多幅草圖和習作,一共用了兩年時間才完成-大碗島,這個島是出了名的賣淫島! 一到週末假日,島上就充斥著妓女、交際花、情婦,以及嫖客/印象派/畫面最右邊那對衣著優雅的情侶,乍一看只是普通的情侶或夫婦,但那女人手中竟然牽著一隻猴子! 這兩人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交際花和她的有錢客戶。 猴子在西方文化中並不是什麼很好的動物,象徵"道德敗壞"畫面最左,在河岸邊有一個垂釣的女子1884年女孩子是一個妓女,因為不可以公開拉客,所以要通過釣魚這個動作來暗示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2021-02-23_1048102021-02-23_1047552021-02-23_1046322021-02-23_104558


挪威畫家愛德華·孟克1893年的作品,表現主義繪畫風格的代表作,表達了強烈的「存在性焦慮」Edvard Munch 《吶喊》隱藏的神秘訊息正式解密成功神秘訊息「只有瘋子才畫得出來」紅外線檢測出《吶喊》左上角藏有一具神秘訊息,是寫著「Can only have been painted by a madman.」(只有瘋子才畫得出來。)的鉛筆筆跡證實了這句話就是由本人親手寫下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